• 1.13 MB
  • 112页

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省2013年X市X镇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担单位:X市X镇人民政府报告编制单位:X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编制日期:二O一三年二月i 目 录第一章项目概要-1-1.1项目背景-1-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2-1.2.1项目范围及规模-2-1.2.2项目建设内容-2-1.2.3项目建设工期-4-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4效益-5-1.5组织领导和管理-5-第二章项目区概况-6-2.1自然概况-6-2.1.1地理位置及范围-6-2.1.2水文气象-6-2.1.3地形、地貌及土壤-6-2.1.4水资源-7-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7-2.1.6自然灾害-7-2.2社会经济状况-8-2.2.1人口及劳动力-8-2.2.2土地利用现状-8-2.2.3农业生产水平-8-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8-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9-2.3基础设施-9-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9-2.3.2田间工程现状-9-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10-2.3.4交通与电力-1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6-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6-3.2项目建设必要性-17-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1-3.4农业增产潜力分析-23--32-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24-4.1项目区水源情况-24-4.2项目区水资源量-24-4.3水量供需平衡分析-24-4.3.1项目区基本情况-24-4.3.2水资源量的计算-24-4.3.3工程可供水量计算-27-4.3.4用水量计算-27-4.3.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0-第五章规划设计335.1指导思想335.2规划原则335.3规划依据345.5建设标准365.5.1综合标准365.5.2单项标准375.5.2.1水利措施标准375.5.2.2农业措施标准38(2)田间道路标准385.5.2.3林业措施标准395.5.2.4科技措施标准405.5.2.5优质安全标准415.5.2.6资金管理与建后管护415.6建设规模425.7规划布局425.7.1工程布局435.7.2产业布局445.8最佳方案选定455.9典型设计485.9.1低压管道灌溉典型工程设计485.9.2泵站典型设计-59-5.9.2.2泵房-59-5.9.3浆砌石渠道典型设计-59-5.9.4蓄水池典型设计-64-5.9.5生产桥典型设计-65-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66-6.1开发任务-66-6.1.1开发任务-66--32- 6.1.2开发目标-66-6.2主要建设内容-67-6.2.1水利措施-67-6.2.2农业措施-68-6.2.3林业措施-68-6.2.4科技措施-68-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9-7.1投资估算-69-7.1.1估算依据-69-7.1.2投资估算-70-7.2资金筹措-71-7.3群众投工投劳-71-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73-8.1经济效益-73-8.1.1生产条件显著改善。-73-8.1.2生产能力显著提高。-73-8.1.3农产品生产结构全面优化。-73-8.2 社会效益-74-8.3 生态效益-75-8.4财务评价-75-8.4.1规范依据-75-8.4.2评价准则-76-2、社会折现率-76-8.4.3财务支出-76-8.4.2财务收入-76-8.4.3现金流量分析-77-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83-9.1施工条件分析-83-9.1.1水文气象-83-9.1.2工程地质-83-9.1.3建筑材料及水电供应-83-9.1.4对外交通-85-9.2施工总体布置-85-9.2.1施工场地总布置-85-9.2.2施工道路-86-9.3施工排水-86-9.4主体工程施工-86-9.4.1施工方法-86-9.4.2劳动安全-88--32- 9.5施工进度安排-88-9.5.1进度安排原则-88-9.5.2施工进度安排-88-9.6施工组织机构-89-9.7工程临时占地范围及数量。-89-第十章组织措施和运行管护-90-10.1组织机构设置-90-10.2实施管理-90-10.3运行管理与维护-91-第十一章环境影响与评价-93-11.1环境现状分析-93-11.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93-11.3对策及措施-94-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96-12.1技术的可行性与先进性-96-12.2组织体制的可行性-96-12.3社会影响评价的可行性-97-附表:工程造价汇总表水利措施工程预算表道路措施工程预算表林业措施工程预算表农业措施工程预算表科技措施工程预算表工程单价汇总表机械台班费汇总表工程单价分析表主要材料单价表附图:工程项目规划布置图-32- 典型工程设计图-32- 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近年来,为应对粮油危机、保障粮油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油生产,制定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油生产能力规划》,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降低农业税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关于“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向粮油主产区聚焦”的总体部署,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不失时机地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并以国农办[2009]163号文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X市是X省小麦、花生、玉米为主的粮油生产大县,年小麦播种面积50万亩以上,花生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花生面积产量居X省首位。X镇是X市重点镇,粮油播种面积居全县首位,近年来反季节瓜菜种植蓬勃发展,大棚西瓜种植一枝独秀,成为到X农业的新亮点。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发展粮油-32- 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搞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县粮油瓜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粮油产业,提高粮油生产商品率,打造临沭优质粮、油、瓜菜品牌;有利于示范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粮油瓜菜生产整体水平提高,全面提高粮油生产能力和效益。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了2013年在X市X镇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1.2.1项目范围及规模项目区位于X市X镇境内,东起卢庄村,西靠苍源河,南到卢格庄,北接临沭街道,共涉及高埠新村、卢庄街、卢格庄、西林村、陈宅、嘉禾村、大高埠七个行政村。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1.2.2项目建设内容1.2.2.1水利措施1)渠道工程新建各类防渗渠道23条,累计长度9.23km,配套49座、农门452座。2)低压管道工程开挖铺设各类低压管道85条,累计长度42.63km,配套D90给水栓568座,闸阀井40座。3)蓄水池工程新建钢筋砼蓄水池4座,每座蓄水量432m³。-32- 4)拦河坝工程新建拦河坝2座,主要尺寸为:长40m;宽4m、高3m,每座蓄水量5.2万m³。5)泵站工程新建提水泵站7座,配套80Kw变压器3台,50kw变压器4台,12SH-13水泵3台,10SH-13A水泵4台,74kw变频器3台,37KW变频器4台。6)生产桥工程新建生产桥29座,全部采用M10浆砌块石砌筑,桥面采用C30钢筋砼,板厚30cm。7)进地涵、过路涵工程新建各类涵475座,其中:D800涵141座,D600涵334座。8)排水沟工程开挖排水沟38条,总长度54.33km。9)河道治理工程:对项目区内的主要河流(高埠河)进行开挖疏通,并对其沿途损坡较重的地段进行护砌加固。1.2.2.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1万亩,秸秆粉碎还田、人工撒麦糠等方法秸杆还田,农田深耕0.5万亩。整修道路43.95km,其中水泥硬化道路2.8km;风化页岩、碎石道路41.15km。-32- 1.2.2.3林业措施发展林网1万亩(折实0.06万亩),在道路、沟渠、栽植胸径3cm以上的女贞,主干道两侧栽植高度1.2m以上的海棠。1.2.2.4科技措施印发技术资料和现场指导,集中办班等多种形式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3100人次,发放各类实用型科技手册4600份,建设优质小麦基地4000亩,高效花生3000亩,发展绿色优质大棚瓜菜特色种植3000亩。1.2.3项目建设工期该项目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到2014年4月底完成,建设工期为7个月。1.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013年项目总投资139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1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347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46万元,自筹91万元。1、水利措施投资975.93万元,占总投资70.01%。其中:渠道工程投资211.97万元;低压管道工程316.10万元;蓄水池工程24.69万元;拦河坝工程26.85万元;提水泵站102.10万元;生产桥工程19.44万元;D800涵30.74万元;D600涵57.38万元;排水沟工程46.72万元;机电设备90.22万元;河道治理工程26.20万元;监理费23.5万元。2、农业措施投资255.28万元,占总投资18.34%。3、林业措施投资69万元,占总投资4.95%。-32- 4、科技措施投资52.94万元,占总投资3.80%。5、其他费用投资40.46万元,占总投资2.90%。包括项目管理费26.52万元,主要用于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项目招标、评估等项目支出;工程管护费13.94万元,主要用于建后工程管理等工作。1.4效益本项目治理面积1.万亩,主要种植小麦、花生和瓜菜,通过项目建设,将改善灌溉面积0.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7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8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2万亩。新增粮油生产能力按每亩提高120kg左右计算,年新增粮油100万kg,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改造前增加424元。经效益分析得知: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22.92%;经济净现值ENPV=1470.6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741.5组织领导和管理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农业综合开发办、财政、审计、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涉及乡镇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规划、有关政策制定、资金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工程组、质监组、财务组。县开发、财政局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开发办主要负责项目前期编报,并组织项目实施、督查验收;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筹措拨付、报账等。实施-32- 镇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农业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开发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土方工程实施和群众集资到位使用。项目建设期间切实执行国家、省、市农业开发管理政策、规定,做好项目公示、土建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工作。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2013年度项目区位于X市X镇境内,东起卢庄村,西靠苍源河,南到卢格庄,北接大高埠村,共涉及高埠新村、卢庄街、卢格庄、西林村、陈宅、嘉禾村、大高埠等七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人口0.9万人。项目区内四至分明,集中连片,完全符合开发要求。具体位置见附图1。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沭河流域,温带季风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862mm,主要集中在汛期的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8%,最大月降水为7月份,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9.3%,一般年份是春旱、夏涝、秋又旱,有时是旱涝交替出现。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整个地形呈东高西低,地势平坦,属平原区。土壤主要为黑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碱解氮80mg/kg,速效磷为12mg/kg,速效钾为82mg/kg。-32- 2.1.4水资源2.1.4.1项目区水资源现状根据《X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62mm,多年平均径流量328mm。苍源河自项目区流过,为区内提供了丰富水资源,年均可为项目区输送5224万m3;同时,区内水库、塘坝、谷坊等蓄水设施众多,各类设施累计蓄水量450万m3。地下水同样丰富,单井出水量一般在20~80m3/h。2.1.4.2水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1)、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损坏严重。项目区内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修建于7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自然及人为破坏,导致多数水利设施淤积损坏严重,已近瘫痪,利用率极低,灌溉效益逐年降低。2)、群众惜水、保水、爱水的意识薄弱。由于水利设施配套不完善,群众有水难浇地,仅有的部分分灌溉设备也较为落后,灌溉费用较大,于是养成了靠天吃粮的陋习。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土地面积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万亩。通过项目实施,改造基础设施,整地改土,改土渠为节水渠,同时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配套技术,使项目区粮油产量亩增120kg以上。2.1.6自然灾害-32- 项目区没有土壤、大气、水质等各类污染,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干旱、内涝是主要自然灾害。干旱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中:春旱占33%,夏旱占26%,秋旱占22%,冬旱占19%,内涝均发生在汛期。其次是干热风和冰雹。项目区干热风和冰雹出现时间多在“芒种”和“夏至”前后,有的年份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2.2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共有总人口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88万人,劳动力0.61万人。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万亩,村庄、河流道路等占地0.2万亩。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2012年种植粮油面积0.9万亩、蔬菜大棚0.1万亩,粮油种植实行小麦、花生轮作,其中小麦2009、2010、2011三年平均单产410kg,花生平均单产390kg,项目区内基础条件好的个别地块,小麦亩产达到485kg,花生亩产达到445kg,因此开发潜力较大。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X市在鲁东南地区属于较为发达的县,经济状况良好,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4.92亿元;X镇2011年财政收入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76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强力的财政支撑,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完全可以到位。-32-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X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服务组织健全,技术推广手段和推广装备较好。项目区X镇有农业服务站、水利站、林业站、果茶站、农机站、农村经营管理站、兽医站等农业服务机构,各行政村均配有科技主任,成立了科技服务小组。镇村两级科技服务网络健全,服务功能日益增强。镇村目前有各种服务组织10多个,科技人员40多人。2.3基础设施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沧源河及高埠水库(小二型水库)供水灌溉,由沧源河排水。项目区田间工程不配套,输水渠道绝多数为土渠,灌溉仍然采用大水漫灌和泡田的方式进行作物灌溉,跑水、漏水十分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仅在0.5左右,严重影响排灌。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田间工程因长年损坏失修,且淤积严重,利用率低,田间工程配套率仅能达到28%,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区耕地的灌溉需要。目前能运行的工程因运行管理措施跟不上,特别是在工程维修方面,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对工程进行正常维护,造成工程效率低,有效灌溉面积仅为0.3万亩,远远不能满足项目区耕地的灌溉需要。表2-5项目区沟涵现状表-32- 村名小计斗沟过路涵1(座)农沟过路涵2(座)损坏情况描述(是否重建)嘉禾村1688老化失修60%陈宅村291613改建西林村1385重建高埠新村村532重建大高埠村1064老化失修50%卢格庄村301218维修卢庄街村523改建表2-6项目区桥涵现状表村名生产桥(座)交通桥(座)嘉禾村12陈宅村22西林村41高埠新村村32大高埠村21卢格庄村32卢庄街村22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项目区农业机械有一定的农事作业能力,亩平机械动力0.3kw。农机结构够合理,以拖拉机、收割机械、排灌柴油机械为主。农机系列化作业配套,大型收割机比较多。-32- 2.3.4交通与电力X市是鲁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项目区紧临327国道,镇通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化。项目区电力充裕,电力供应正常,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表2-8)。-32- 表2-7项目区各级排水沟现状表村庄农沟斗沟支沟 长度(km)边坡系数底宽(m) 长度(km)边坡系数底宽(m) 长度(km)边坡系数底宽(m)嘉禾村NG-10.2510.3DG-11.410.8ZG-10.611.5NG-20.2510.3DG-21.510.8ZG-20.711NG-30.2210.3DG-31.510.8ZG-30.711.5NG-40.2210.3DG-41.310.8    NG-50.2210.3        NG-60.210.3        NG-70.210.3        NG-80.210.3        陈宅村NG-10.210.3DG-11.510.6ZG-12.512NG-20.310.3DG-21.411ZG-22.211NG-30.110.3DG-31.210.8ZG-32.711.5NG-40.210.3DG-41.610.6ZG-4211NG-50.110.3DG-51.510.6    NG-60.310.3DG-61.510.8    -32- NG-70.210.3DG-71.510.8    NG-80.210.3        高埠新村NG-10.310.3DG-11.410.8ZG-12.312NG-20.210.3DG-21.510.6ZG-2211NG-30.310.3DG-31.310.7ZG-31.811.5NG-40.110.3DG-41.511ZG-4111NG-50.510.3DG-51.410.6    NG-60.410.3DG-60.810.8    NG-70.210.3        NG-80.310.3        大高埠村NG-10.210.3DG-10.410.6ZG-10.611NG-20.310.3DG-20.610.8ZG-20.611NG-30.510.3        NG-40.410.3        卢格庄村NG-10.210.3DG-10.711ZG-12.111NG-20.310.3DG-20.710.8ZG-22.211.5NG-30.110.3DG-30.710.8ZG-32.311-32- NG-40.210.3DG-40.810.6ZG-4211.2NG-50.210.3DG-50.810.6ZG-5211NG-60.310.3        NG-70.210.3        卢庄街NG-10.210.3DG-10.810.8ZG-1211.2NG-20.410.3DG-20.810.6ZG-2211NG-30.210.3DG-30.810.8    NG-40.310.3        NG-50.210.3        NG-60.210.3        西林村NG-10.310.3DG-11.410.8ZG-12.312NG-20.210.3DG-21.510.6ZG-2211NG-30.310.3DG-31.310.7ZG-31.811.5NG-40.110.3DG-41.511ZG-4111NG-50.510.3DG-51.410.6    NG-60.410.3DG-60.810.8    -32- 表2-8项目区内已有电力设施状况序号村名变压器高压线路长度(m)低压线路长度(m)数量(台)容量(KVA)1嘉禾村25060021002陈宅村15050026003西林村1804001800 高埠新村村25035027004大高埠村15030022005卢格庄村15045016006卢庄街村1503602000-32-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制约项目区农业增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业生产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项目区农业生基础设施大都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存在设计标准偏低的问题。加之已运行四十多年,部分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局部地区土地平整条田建设滞后,工程配套不完善,或配套建筑物标准低。而过去按照“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分区轮灌”模式设计的渠系系统,在用水高峰期易导致农民抢水现象的发生。而过去的田间耕路较窄,不适应当前农机作业,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2)农业增效需进一步提速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限,特别是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小,一家一户难以实现规模生产、规模效益,长期以来项目区群众习惯于传统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管理方法落后,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种植水平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土地产出率低。(3)农业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由于农业主产区农业比较效益低,多数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加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自主投入能力差,农村劳力向二、三产业转向加快,务农劳力呈现老龄化,素质较低。(4)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经济产业化程度偏低-32- 项目区农民专业协会正处在初级阶段,农民群众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作用认识不清,参与热情不高。目前合作经济组织只有6个,且数量少,覆盖面小,不规范,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农民合作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配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等因素影响,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5)土壤肥力低,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种田水平低。3.2项目建设必要性X市是X省以小麦、花生为主的粮油生产大县,年小麦播种面积50万亩以上,花生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花生面积产量居X省首位。X镇是X市重点镇,粮油播种面积居全县首位,近年来反季节瓜菜种植蓬勃发展,大棚西瓜种植一枝独秀,成为到X农业的新亮点。然而,面对全球性粮油危机以及我国“三农”工作的深入开展要求,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实现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成为全县各级领导及各界群众共同关注的大事。可以说,X市立足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的农田示范工程,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性决策。(1)示范工程建设有利于X市落实国家粮油政策、保障区域粮油供给,承担粮油稳定、增产的历史重任。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我国粮油,尤其食用油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粮油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不容忽视。为此,中央连续几年以一号文件着力于“三农”问题,努力实现粮油-32- 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并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9年初,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油主产区聚焦”的重大部署。不难看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对于增加我国粮油产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三农”政策的集中体现。目前,X市已发展成为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年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X省首位,借助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油生产能力规划项目的成功经验,勇于承担持续增加粮油生产能力的重任。因此,X市集中优势资源,选择最佳区域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承担粮油增产责任的必然选择,是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高效特色种植的必要选择。(2)示范工程建设有利于X市推进区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示范工程建设将对具有一定优势的农田进行改造和高标准建设,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X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X-32- 省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指出我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达到“农田成方、道路畅通、渠系完备、井电机管配套、林带成网、土地平整”,形成与现代农业、高标准农业相适应的农田基本设施;项目承担单位还要通过多项目及资金的整合,实现“科技先进、装备先进、机制完备、节水节能、土壤肥沃、高产稳产、生态和谐、优质安全”,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农业的示范区。由此可以看出,本次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具有起点高、标准高、效益高、带头示范作用高等特点要求,势必会对提高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创收发挥积极的作用。X市是X省农业大县,近几年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受资金投入限制、思想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以往开展农业综合开发侧重于中低产田改造,虽然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收入,对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却因该类工程综合标准不够高,在形成区位优势、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及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缺乏后劲。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规划的提出及实施,将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全县农业现代化的向前推进,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必将为X市农业大发展开创新的局面。(3)示范工程建设有利于X市打造区位农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发挥示范及辐射作用,树立X现代农业对外形象临沭区位优势明显。百公里内有三大港口(日照、岚山、连云港)、两条铁路(陇海、兖石)、两个机场(白塔埠、临沂),县城距京沪高速公路只有35公里,327国道、225省道纵横交叉通过县城,正在建设中的长深、枣岚高速公路穿过境内,胶新线梅埠至临沭支线铁路正在筹建中,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另一方面,X市-32- 在全省产业布局中处于全省粮油主产区范围内,在农业产业化也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拥有粮油加工企业126多家,年转化粮油1.5亿kg,很多企业资金雄厚,科技开发力量较强,如“蒙香”“常生坊”等花生油品牌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张贺”清真面粉则成远近闻名的面粉品牌。近年来多种优质小麦、花生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又为粮油增产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可以说,X市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区位农业经济优势,并开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综合上述两方面优势条件,不难发现,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迅速提高当地农业生产能力,并向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推进,联合“龙头”企业发展形成区域农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充分开展示范辐射,必将对临沭的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与苏北地区的交流也将对提升我省农业现代化整体形象起到积极影响。总之,该项目建设可以提高项目区粮油产量增加的速度,促进X市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进程,同时可以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加速农产品企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该项目建设立足于自身特有的区位地理及经济优势,探索新形势下农田建设的新模式,对于带动鲁南乃至X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成为X省现代化农业对外展示、宣传的窗口。项目建设十分必要。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目前,X市-32- 在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方面具备了多方面优势:(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深化农村改革的又一次经营体制创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而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则是稳定粮油生产,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X市隶属黄淮海平原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油料生产基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又是农民现实的增收有效途径。(2)领导重视,项目区群众积极性高县委县政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项目区镇领导亲自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帮助规划组专家实地考察、测量;项目区有着悠久的粮油种植传统,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加大了对三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特别是农业税减免后,其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地区田间水利、农业工程配套完整,粮油产量不断提高,种植效益稳步增长,农民从农业开发和农业生产中尝到了“甜头”,规划区广大群众多次要求实行农业开发,热情空前高涨。(3)自然资源丰富,粮油作物种植水平高该项目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十分有利于粮油作物生长。另外,该项目区粮油种植生产水平较高,而且粮油品质较好。项目区内劳力充足,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充足人力资源基础。-32- (4)优质品种推广力度大,粮油商品率较高X市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县之一,也是重要的优质油料生产基地,生产上重点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粮油新品种。该项目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是X市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常生坊”花生油闻名全国。由于种植粮油的成本相对较低,可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粮油作物新品种,提高粮油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5)生态环境优越,具有优质粮油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项目区内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无“工业”、“三废”污染。该项目区土地平整,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具备优质粮油生产的基本条件。(6)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粮油生产稳步发展项目区所在县县镇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健全,目前全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2000多人。并依托X农业大学、X农科院、X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多家院校和科研单位,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技术力量雄厚。近年来X市通过与县内外多家涉农企业合作,开始实施订单种植,区域布局,规模生产,合同价收购,优质粮油生产及加工呈稳步、健康发展态势。(7)具备开发实力,项目镇自身实力完全能实施好该项目X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财政状况良好,尤其是项目区所在的X镇通过发展粮油种植、大棚瓜菜特色种植等,农民收入大幅提高。(8)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科学,工作绩效显著-32- X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现有职工16人,其中编制内事业人员15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3人。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用每年由财政列支,能够满足项目工程管理要求。近几年来X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始终走在的前列,因开发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第六期、第七期连续被评为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总之,该项目实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切实可行的。3.4农业增产潜力分析增产潜力包括单产潜力和地力水平潜力。一是单产潜力。目前X市小麦生产由于多方面原因,大面积单产水平还比较低,产量徘徊在390kg左右,但小面积产量水平较高,2010年和2011年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702kg和716.1kg。花生生产方面,大面积产量水平一般保持在亩产380kg左右。项目区近三年小麦、花生平均亩产分别为410kg和390kg。项目开发后,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小麦、花生平均亩产分别为480kg和440kg,亩均增产120kg。二是地力水平潜力。项目实施后,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土地深翻等使土壤肥力水平有所提升,土壤养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将提高0.15%以上,碱解氮增加5mg/kg左右,有效磷增加3mg/kg左右,速效钾增加5mg/kg左右,使土壤养分比例更加协调,耕地质量明显改善。-32-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源情况项目区内的主要来水源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苍源河汇流来水,第二部分为水库、塘坝、谷坊、拦河坝等蓄水工程。第三部分主要为地下水,单井出水量为20-80m3/h,三部分的水量比较充沛。4.2项目区水资源量苍源河每年能为项目区提供5224万m3的水量;区内水库、塘坝、谷坊等蓄水量总量450万m3。地下水同样丰富,单井出水量一般在20~80m3/h之间,年均可为项目提供46万m3水量。4.3水量供需平衡分析4.3.1项目区基本情况规划项目区土地面积共1.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万亩,涉及X市X镇的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0.9万人,见表4-1所示。表4-1  项目区现状年基本情况表  单位:万m3人口(人)耕地面积(亩)牲畜(头)备注合计农业城镇大小合计90108820190 10000240039006300 4.3.2水资源量的计算(1)项目区的地表径流量项目区西部靠近苍源河,苍源河为我县的主要行洪河道,总流域面积61.32km2,且现状位置已有两座拦河坝-32- 、小二型水库一座,塘坝、谷坊等蓄水建筑物37座,蓄水量为75万m3既可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又可补充地下水源,其来水按多年平均实际来水量计算,同时参考“X市水资源研究”资料得出项目区地表水年径流量(表4-2)。表4-2  项目区地表年径流量表  单位:万m3项目频率P=50%P=75%当地地表水00水量苍源河52243432水库、塘坝7575合计52993499(2)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根据“X市水资源研究”资料,估算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按入渗系数法)。项目区属屑岩裂隙水中等富水区,岩性上为棕壤土,渗透性好,水量较丰富,单井涌水量一般在20-80m3/h左右。1)降水入渗补给量降水是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之一。根据灌溉设计代表年选取设计降水年,由下式计算降水入渗补给量。式中:为降雨入渗补给量,m3;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取0.085;为设计年降水量,平水年(P=50%)降水量为862mm,枯水年(P=75%)降水量为684.8mm;为地下水补给面积,m2,计算得地下水补给面积为8004000m2。-32- 经计算得平水年、枯水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分别为58.64万m3、46.6万m3。2)侧向补给量侧向补给是影响浅层地下水储量的因素之一。根据区域均衡法原理将规划区作为一个储水整体,按下式计算一年内区域边界补给或排泄的水量。式中:为侧向补给量(补给为正,排泄为负),m3;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项目区为30;为补给区中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平均为20m;L为补给区边界长度,取3500m;为项目区内地下水补给边界的地下水坡度,为项目区内地下水排泄边界的地下水坡度,分别为0.015和0.014。经计算得项目区侧向补给量为76.65万m3。3)潜水蒸发量式中:为潜水蒸发量,m3;为潜水蒸发系数,项目区为0.015;为水面蒸发深度,m,项目区为1036.3mm;为计算面积,m2。经计算,潜水蒸发量为12.4万m3。4)地下水总补给量地下水总补给量计算结果为:-32- =122.89万m3,(P=50%);=110.85万m3,(P=75%)。4.3.3工程可供水量计算(1)苍源河可供水量将2012年(P=75%)项目区供水总量5299万m3作为现状供水量。2028年各水平年的可供水量为现状水量与工程所能提供的水量之和。该估算法主要考虑了农业灌溉的要求。经计算苍源河可供水量如表4-3。表4-3  苍源可供水量计算结果单位:万m3项目水平年现状年2028年代表年50%75%50%75%区内水源5299315488315(2)地下水可供水量按下式估算地下水可供水量:W可采=W总P式中,W可采为地下水可开采量,m3;W总为地下水总补给量,m3;P为可开采系数,因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P取0.7,则项目区可供水量在50%、75%代表年下分别为86.02万m3、77.6万m3。4.3.4用水量计算(1)农业用水量-32- 农业用水包括农业、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用水。由各项用水定额和灌溉面积推求农、林、牧业用水量。项目区农业用水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农业灌溉用水量按无项目、有项目两种情况预测分析。农业灌溉用水量按下式计算:式中,为灌溉用水量,m3;为田间回归系数,旱田灌溉一般不考虑回归水量;为毛灌溉定额,m3/亩;为实灌面积,亩。参照X省灌溉试验站资料,项目区农作物设计年毛灌溉定额,并据此计算得出现状年及2028年作物需水情况(表4-4)。表3-4    农作物需水量表水平年灌溉面积(亩)综合毛灌溉定额(m3/亩)用水量(万m3)50%75%50%75%现状10000348390351472202810000211235213237(2)村镇居民用水村镇居民用水定额按Ⅱ类气候区,考虑项目区既有计量收费给水,也有免费给水,统一取50L/人.d,2012年取60L/人.d。项目区现有人口9010人,预测2028年人口增加到11750人,则现状用水量为24.19万m3,2028年用水量为25.73万m3。-32- (3)畜禽用水量按项目区畜牧业发展规划,项目区内畜禽饲养用水量见表4-5。表4-5    畜禽饲养用水畜禽种类用水定额(L/头.d)现状2028年数量(只头)用水量(万立方)数量(只头)用水量(万立方)大牲畜3024002.6337004.05小牲畜2039002.8546003.36合计63005.4883007.41(4)公共建筑用水公共建筑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量10%计算。项目区公共建筑现状用水量为1.4万m3,2028年用水量为1.85万m3。(5)用水量计算结果根据上述计算指标预测,平水年(P=50%)、枯水年(P=75%)现状和2028年需水量情况见表3-6。表3-6  用水量预测计算结果表单位:万m3水平年项目代表年农业用水村镇居民畜禽用水公共建筑合计现状年无项目50%417.614.15.481.4438.5875%46814.15.481.4488.98有项目50%253.214.15.481.4274.1875%28214.15.481.4302.982028年有项目50%253.218.277.411.85280.7375%28218.277.411.85309.53-32- 4.3.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综上所述,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结果见表4-7。-32- 表4-7  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表  单位:万m3项目代表年P=50%P=75%水资源量当地地表水⑴00 入境水⑵52243432小计⑶52243432当地地下水⑷122.89110.85可供水量地表水⑸906585 地下水⑹86.0277.6 小计⑺992.02662.6现状年,无项目需水量农业灌溉用水⑻472351公共建筑用水⑼1.41.4村镇居民用水⑽14.114.1畜禽用水-115.485.48小计-12492.98371.98供需平衡余水-13499.04290.62缺水-14  现状年,有项目需用水农业灌溉用水⑻348390公共建筑用水⑼1.41.4村镇居民用水⑽24.1924.19畜禽用水-115.485.48小计-12379.07421.07供需平衡余水-13612.95241.53缺水-14  2022年,有项目需用水农业灌溉用水⑻351472公共建筑用水⑼1.851.85村镇居民用水⑽25.7325.73畜禽用水-117.417.41小计-12385.99506.99供需平衡余水-13606.03155.61缺水-14  -32- 由上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明显看出:50%保证率下,无论是现状水平年还是规划水平年,项目区供水水源均能满足高标准农田灌溉要求;75%保证率下,通过项目的实施,大力搞好农业节水,供水水源能满足高标准农田灌溉要求。-32- 第五章规划设计5.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支持力度”的决定,根据X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标准》的要求和目标,坚持把“X市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适度新建小型水源工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旱抗灾能力,促进和推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为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为农业增收创造条件,为全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5.2规划原则(1)坚持X市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规划与长远农田水利规划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区沟、田、渠、路、林、桥涵整修,体现生态田园景观化。(2)坚持综合节水的原则。采取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管理措施和科技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68- (3)坚持因地制宜、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管道输水灌溉,高效经济作物采取微灌,提高灌水效率和水的利用率。(4)充分体现与优质高效和特色农业相统一,以小麦、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灌溉为主,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种植结构,发挥节水灌溉增效示范作用。(5)重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工程建成后,实行新水新价政策,按成本计费,按方收费。充分利用水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农业节水的发展;推广实行用水户管理协会等灌溉管理模式。5.3规划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农办[2009]163号);(2)X省财政厅,“X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意见”(鲁财农发[2010]9号);(3)X省财政厅,“关于编报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鲁财农发[2011]11号);(4-68- )财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5)X市统计局,临沭统计年鉴2008,2009,2010年;(6)《防洪标准》(GB50201-94);(7)《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8)《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GB50288-99);(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10)《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95);(13)《X省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15)《X市2010年一季度材料市场价格表》;(16)《X省X市水资源研究》;(17)《X市水利志》;(18)其他与工程有关的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规程等。5.4规划依据的主要技术指标根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次规划依据以下主要技术指标:(1)项目区内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0。(2)田间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9。(3)管道输水灌溉满足:固定管道用量每亩不低于6m,支管间距单向布置不大于75m,双向布置不大于150m,出口间距不大于50m。-68- (4)灌溉工程运行后,项目区经济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粮食增产15%以上。灌溉项目效益费用比应大于1.2。(5)渠道输水灌溉满足:砌石渠道用量每亩不低于3m。5.5建设标准5.5.1综合标准(1)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适宜,科技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2)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按灌区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开发治理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基本实现园田化。(3)项目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充分尊重项目区农民群众意愿,主动让农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68- (4)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应设置永久性标识标牌,参照《X省农业综合开发标识、标牌标准图集》制作。(5)项目区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行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主动让村民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5.5.2单项标准5.5.2.1水利措施标准项目区灌溉系统完善,水源、输水、配水系统及渠系建筑物配套合理,符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标准。经过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灌溉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灌溉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有关规定。(1)管道输水灌溉保证率达到75%,管灌水利用系数达到0.8。(2)采用矩型浆砌石防渗渠等灌溉形式,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0%。(3)项目区充分利用天然排水沟和田间路边沟排水系统进行排水,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水标准。(4-68- )项目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滴灌节水措施。低压管灌区各级灌溉管道宜相互垂直,出水口管道走向宜垂直于作物种植行,间距宜采用30m(田间部分)。滴灌优先应用于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灌溉或土壤渗透性强的地区,并且集中连片。滴灌主要应用于保护地蔬菜。根据种植的作物、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面积选用灌水器和布设系统管道。(5)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模式,提高项目区节水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行科学合理、节水、丰产的灌溉模式。(6)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宏观上实行总量控制,微观上实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配备必要的量水设施,按用水量和核准的水价收取水费,以管理促节水。5.5.2.2农业措施标准(1)农田工程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要以林、道路为基准形成格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因地制宜的确定格田面积。农田地面平整土地肥沃,平整度应满足适种作物的灌溉、排水要求。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具备基本实现机械化操作。(2)田间道路标准①-68- 布局合理,顺直通畅:田间道路建设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有过路涵等配套设施,路面采用砂石材料硬化,保证晴雨天畅通,能满足农产品运输和农业机械的通行。②建设标准合理实用:项目区田间道路建设突出节约土地,建设标准合理实用。机耕路布设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沿田块边缘布设,路宽4m。(3)保护性耕作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高茬覆盖技术模式(技术路线:小麦收获-人工割茬-地标处理-精少量播种-化学人工除草-中耕一次)标准如下:①小麦收获后,人工割茬高度不小于25厘米;②地标处理,浅旋深度不大于7cm;③秸秆根茬还田后,秸秆根茬长度小于或等于10cm;④粉碎合格率(合格的秸秆根茬与粉碎的全部秸秆根茬之比)大于90%;⑤出苗率达到90%以上。5.5.2.3林业措施标准(1)因地制宜采取林业措施,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达到当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栽植林木能适应当地生长,林带栽植速生杨,株行距2m×2m。(2)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河流两侧,要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造林时应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68- (3)人工造林树种应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树种,造林当年成活率达95%,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90%,做到林相整齐,结构合理。5.5.2.4科技措施标准1、科技推广项目建设期间,依托科研单位,推广优质粮油作物品种8个。采用经济适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项目建设质量。项目区推广优质高产粮油品种、绿色有机保护地蔬菜等高效种植模式和管灌、滴灌节水技术。(1)土壤改良:采用生物科技措施测土配方,通过施用农家肥和秸秆还田等措施,3年后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以上,采取基肥以迟效肥料与速效肥料配合,N肥与P、K肥配合,肥效时间长,采用条施的方法,使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利用。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kg~2000kg。实施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2)良种推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引进6个适合项目区环境的耐旱高产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使之达到高产要求。2、人员培训:在项目建设期间,印发技术资料和现场指导,集中办班等多种形式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68- 3100人次,发放各类实用型科技手册4600份。加强对项目区乡村干部、技术员、财务人员和受益农户在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使其熟悉掌握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及政策方面内容。让农民得到科学的指导,在以后的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让项目区具有科学指导,科学生产的具有竞争能力的粮食高产区。5.5.2.5优质安全标准1、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要成为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即具有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具备一定规模、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种植业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2、针对优势农产品的实际生产需要,突出节水、良种、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等建设内容。项目区农产品全部实行良种良法配套,重点推广有机、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小麦和花生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项目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00%,实现统一供应。3、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技服务、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配套完善,保证标准化生产的需要,产品质量安全,产品市场相对稳定。4、基地具备一定规模,形成产地品牌,有相应的龙头(企业或市场)作保障,产业化经营程度较高,项目区农民增收明显。5、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优化生态环境。5.5.2.6资金管理与建后管护-68- (1)在项目实施期间,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管好用好项目经费,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对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各级规定的管理制度。(2)项目工程建成后,及时明晰产权和所有权,采取用水户协会等可行的管理措施。5.6建设规模2013年项目包括X镇7个行政村,0.9万人,计划建设规模1.万亩,主要是按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种植优质粮油0.7万亩,发展大棚蔬菜0.3万亩,营建农田林网4.6万株,发展节水灌溉,建设优质专用粮油生产基地。5.7规划布局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油生产能力规划》及省、市粮油产业发展规划,结合X市具体生产实际,项目区建设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化为前提,以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为保障,以实施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手段,通过不懈努力,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真正做到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操作、产业化经营。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具体情况如下:-68- 5.7.1工程布局1、灌溉工程项目区以苍源河为水源地,发展低压管道灌溉。修建提水泵站3座,铺设低压管道85条,总长度42629m,实际控制灌溉面积7100亩,亩均管道6m。以引苍源河高埠水库为水源,发展渠道浇灌,新建提水泵站4座,按照干、支、斗、农、毛五级渠系布局的布局原则,新建各类渠道35条,总长度9203m,实际控制灌溉面积2981亩,亩均渠道占有量3.09m。两类灌溉措施累计总面积10000亩。2、排水工程项目区以支沟、斗沟、农沟作为主要排水通道,排水主要流入苍源河,斗沟间距为200~250m,深0.8~1.0m。3、道路工程对区内道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提高路面标准和质量。对群众生产生活用较多的干道实行高标准沙石硬化,其余支道路面砂石硬化或铺垫碎石、石屑。实现区内机耕路、生产交通路网络化,达到“田头有路,交通有桥”目标,便于人机下田作业。4、防护林工程依据X市-68- 的常年主要风向,设置东西走向为主林带,南北走向为辅林带,其中主林带与风向垂直偏角小于30°,构成高标准农田林网。树种以女贞、海棠为主要品种,胸径3cm以上,株高1.20m以上,干道两旁栽植女贞、海棠等绿化树木。计划栽植海棠2万株,栽植女贞2.6万株,达到林相整齐,田间无杂树,改善农田气候的目的。主路渠两侧各栽1~2行,田间道路一侧各植1行树。5.7.2产业布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建设,将生产基地的资源优势、推广部门的技术优势、企业的加工优势有机结合,引导人们绿色消费,加强优质粮油无公害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推进农业标准化应用进程,提升区域特色产品档次,提高X市优势粮油产业化经营程度和市场竞争力。1、推广当家品种小麦以济麦22、良星99、郯麦98,花生以丰花1号、花育22、山花9号等优良品种为当家品种,推广省工、降本、增效的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突出解决好抗逆栽培,立足抗灾、抗倒,实行“全程控水”节水灌溉模式,对病虫害实行无公害综合防治。2、建立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基地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发展高效花生种植3000亩,示范推优质小麦4000亩。建3000亩大棚瓜菜高产创建示范田,目标产量小麦600公斤,花生498公斤,示范带动整个镇小麦花生粮油作物生产种植。-68- 3、强化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推广、生产流通、加工等部门和行业的服务组织,建立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产销衔接,扶持镇农业服务组织,做到统一供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配方施肥。重点扶持高埠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X镇农民用水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计划发展新会员300人,以保证项目区的农机和水利设施的完备及正常使用。5.8最佳方案选定从前述项目区概况(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土壤、自然灾害)、基础设施和水资源等因素综合分析,项目区内现有的水源虽然比较充沛,但相对较弱,每遇干旱近水区田地常靠一些落后的微型喷灌机取水浇灌、而一些远水区只能靠机械远距离运水浇灌,因此缺乏抵抗干旱的能力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依据现有水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促进当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前比较成熟的灌溉模式有低压管灌、喷灌、微灌、浆砌石渠明灌、井灌等多种方式。方案一、管灌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具有投资少、节水、省工、节地和节省能耗等优点。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管灌可省水30%左右。-68- 该方案而建设提水泵站5座,铺设各类管道6万米,架高供电线路4.9Km,工程总投资1250万元,亩均投资1250元。方案二、微灌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微灌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50%左右。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投资大,平均投资在700元/亩~1000元/亩之间,主要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该方案而建设提水泵站5座,铺设各类管道21万米,架高供电线路4.9Km,工程总投资1870万元,亩均投资1870元。方案三、滴灌滴灌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滴水嘴将水滴到灌溉土地上,滴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滴灌能节水50%左右。但滴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成本较高,适宜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适用条件:滴灌几乎适用于灌溉所有的旱作物,如粮食作物玉米、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既适用于平原也适用于山丘区;既用来灌溉农作物又可用于滴-68- 洒肥料、农药、防霜冻和防干热风等。但在多风情况下,喷洒会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为充分发挥滴灌的节水增产作用,应优先应用于经济价值较高、且连片种植集中管理的作物;地形起伏大、土壤透水性强、采用地面灌溉困难的地方。该方案而建设提水泵站7座,铺设各类管道55万米,架高供电线路5.6Km,工程总投资2020万元,亩均投资2020元。方案四、渠灌浆砌石明渠灌溉具有运行成本低,水利用率高等特点,缺点是占在面积较大。该方案而建设提水泵站9座,新建浆砌石渠道3.2万米,架高供电线路6.3Km,工程总投资1771万元,亩均投资771元。方案五、井灌井灌是利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措施,对本项目区而言,具有出水量小、需建设的数量较多、供电线路密集、易受破坏,运行费用及维修费用较等特点。该方案需打井210眼,配套射频卡、潜水泵等设备210套,埋设低压管道8.2万米,架设输变电线路1.2万米。总投资2206万元,亩均投资2206元。方案六、管灌+渠灌本方案综合了方案一和方案四,将近沭河区采用低压管道灌溉,近水库区采用渠道灌溉。-68- 该方案需新建提水泵站7座,铺设各类管道4.6万米,架高输电线路3.5km,工程总投资1394.7万元,亩均投资1394.7元。表5-1灌溉方案比较投资运营成本管护方案一1250很低较易方案二1870高难方案三2020高难方案四1771很低易方案五2206高较难方案六1394.7低易通过对本项目区上述灌溉方式进行反复论证对比,最后确定方案六为最科学的优选方案,即项目区采取渠道自流灌溉+低压管道灌溉的灌溉模式。5.9典型设计5.9.1低压管道灌溉典型工程设计以项目区A区低压管道灌溉工程为例进行典型设计。5.9.1.1基本资料典型灌溉区编号为A区,田块基本呈长方形,东西最大长度为1400m,南北为1500m,种植面积232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区内土壤为中壤土,土壤平均容重1.41g/cm3,田间持水率占土重的24%,东西向种植。灌溉水源采用苍源河,年供水量7100万m3。最大冻土层深为30cm。5.9.1.2作物需水量的确定-68- 根据灌小麦的需水规律,其需水高峰期的日需水强度=5mm/d。5.9.1.3设计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1)设计灌水定额按下式计算设计灌水定额。m=0.1Z(θmax-θmin)/式中,m为设计灌水定额,mm;为土壤容重,g/cm3;Z为计划湿润层深度,m,取=50cm;θmax、θ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上限取田间持水率的100%、下限取70%,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计算得:=50.76mm,即33.8m3/亩。(2)灌水周期:式中,为设计灌水周期,d;其余符号意义同前。计算得:T=8.12(d),取T=8d。5.9.1.4工程总体布置依据地形、地块、道路等情况布置管道系统,使管线最短,控制面积最大,便于机耕,管理方便。并尽可能双向分水,方便浇地、节水,长畦改短。在典型地块内,从水源处引出一条东西向干管;两条南北向干管;垂直干管方向南设29条分干管;垂直于分干管方向依据现场实际布设末端分干管;在分干管上以50m的间距布设给水栓,共计228-68- 个,分干管末端给水栓离地边10~20m,给水栓双向分水控制灌溉;给水栓上连接移动式输水软管,软管连接采用硬塑管接头。5.9.1.5灌溉设计流量的确定根据设计灌水定额、灌溉面积、灌水周期和每天工作的时间,按下式计算确定系统灌溉设计流量。式中,为管道系统的灌溉设计流量,m3/h;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为灌水时间,h,取16h;其它符号意义同前。各节点设计流量见:附表4-1水源来水量满足设计要求,故取400m3/h为设计流量。-68- 典型浇灌区节点流量计算表附表:5-1 节点号控制面积(亩)设计流量1139.9130.482128.8728.07385.7118.674127.3627.75585.0818.53671.8215.65764.0813.96891.0519.84991.0519.8410131.128.5611224.8148.981276.9216.7613131.928.731442.689.3015107.0723.331649.1710.711746.8810.211847.310.301949.7510.842037.548.182148.7510.622254.6511.91-68- 2356.9912.422454.6511.912565.8214.342729.56.432894.9520.692989.1719.43A2324.53506.40B354.4977.23C1970.04429.18a354.4977.23b214.5846.75c85.7118.67d886.35193.09e530.44115.56f348.3475.89g1083.69236.08i874.87190.59j725.12157.97k629.07137.04l532.02115.90m445.7397.10n334.0972.78o184.1240.11p89.1719.43q212.4446.28-68- 5.9.1.6系统工作制度确定低压管道灌溉系统设计流量为506.4m3/h,考虑既便于管理,又减小输水管径,降低投资,同时又满足灌水要求,系统工作采用同时开启2个给水栓放水灌溉。5.9.1.7管道灌溉系统管网水力计算以系统最不利运行时,即离水源最远、高程最高处给水栓供水的5节点进行系统管网水力计算,同时令最不利节点的自由水头为10m。(1)管材及管径选择固定管道包括干管、支管均埋于地下,采用UPVC塑料管材;地面移动喷灌管选用卷放方便、表面耐磨、有一定承压能力的锦塑软管。按经济流速法确定各级管径:D=18.8×(Q/v)1/2式中:D—管内径,mm;Q—流量,m3/h;V—经济流速,v=1.4m/s。(2)水力计算1)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式中,为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为摩阻系数;为计算管道长度,m;为管道设计流量,m3/h;为管道内径,mm;为流量指数;为管径指数。-68- 2)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按总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计算结果详见附表5-2《典型灌溉区配水管网水头损失计算表》-68- 典型灌溉区配水管网水头损失计算附表:5-2管段设计流量管长(m)计算内径(mm)设计内径(mm)设计外径(mm)校核流速(m/s)沿程水头损失(m)总水头损失(m)(m3/h)A-B506.40150358378.04001.250.440.49B-a77.2320140150.81601.200.170.19a-b46.75244109150.81600.730.850.93b-c18.6714269150.81600.290.100.11B-C429.181100329378.04001.062.422.66C-d193.0995221235.62501.230.480.53d-e115.56210171235.62500.740.430.47e-f75.8950138185.62000.780.150.17f-q46.28115108185.62000.470.150.16C-g236.08103244297.03150.950.250.27g-i190.5998219297.03150.760.160.18i-j157.97100200297.03150.630.120.13j-k137.04170186297.03150.550.160.17k-l115.90112171235.62500.740.230.25l-m97.1088157235.62500.620.130.15-68- m-n72.78134136189.42000.720.340.38n-040.1193101189.42000.400.080.09o-p19.438870117.81400.490.210.23p-2919.4342070103.61100.641.852.045-q18.5328968103.61100.611.171.29-68- 5.9.1.8配水管水压标高与自由水头计算令予设的5点的自由水头为10m,经推算知,各节点的自由水头均大于10m,予设点正确。计算结果见附表:5-3《典型灌溉区配水管水压标高与自由水头计算表》典型灌溉区配水管水压标高与自由水头计算表附表:5-3节点号水压标高(m)地形标高(m)自由水头(m)A65.9139.826.11B65.4239.8025.62C62.7645.3017.46a62.5739.6022.97b61.6439.7021.94c61.5340.5021.03d62.2347.1015.13e61.7551.0010.75f61.5951.0010.59g62.4943.9018.59i62.3143.5018.81j62.1843.5018.68k62.0142.7019.31l61.7541.6020.15m61.6141.4020.21n61.2340.5020.73o61.1440.5020.64p60.9140.5020.41q61.4251.69.82-68- 2958.8742.816.07561.751.7105.9.1.9水泵选型输水管水力计算及水泵总扬程的确定⑴、设计流量:Q=506.4(m3/h)⑵、管材选择:钢管;⑶、管径选择:D=18.8×(Q/v)1/2(mm);输水管:v=1.5~2.0m/s取v=1.5m/sD=358mm故输水管选用φ400mm。⑷、i值计算:i=0.000915×Q1.774/D4.774=0.000915×(506.4/3600)1.774/0.44.774=0.002(m)⑸、水头损失h①输水管水头损失:h1=1.1·i·l=1.1×0.004×30=0.07(m)②泵房内水头损失:h2=5.0m故水头损失h=h1+h2=5+0.26=5.07(m)⑹、水泵总扬程Hp=h+H净=5.07+26.11=31.18(m)⑺、水泵选型选择依据:设计流量Qp=506.4m3/h;设计水泵总扬程:Hp=31.18m。故选用型号为12SH-13水泵一台套,Q=550m3/h,H=38m,配套功率90kw。-68- 5.9.2泵站典型设计5.9.2.1保护区设计工程保护区尺寸20m×20m,外墙采用工艺院墙。区内设花坛2个,砼硬化路面90m2,厕所1座;区外设植被绿化。1、墙基用M7.5浆砌块(乱)石。2、墙体用M7.5浆砌75#机制砖或片块石。3、院门采用4m×2m(宽×高)工艺铁门。4、院门垛采用大理石板材装饰:详见水源保护区设计图。5.9.2.2泵房1、建筑面积59.07m2,分3间,其中泵房1间(层高3.5米);配电室1间,管理房1间。墙基用M10砂浆块(乱)石,墙体用M10混合砂浆砌75#机制砖,设圈梁二层,屋面用C20钢筋砼现浇板挂枣紫色琉璃瓦。2、结构形式:砖混,长方形,坡屋面。3、尺寸:开间、进深见设计图。4、门窗要求:外罩带防盗网的优质铝合金或钢塑玻璃窗2扇(泵房1扇、管理房1扇),防盗门1扇。5、室内布置:周边设排水沟;电缆线采用塑料管暗敷设,电器设备安装按农电规范要求。5.9.3浆砌石渠道典型设计以第4区为例进行典型设计-68- ①灌溉制度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内容完成后,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项目区复种指数为1.80,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分别为0.7、0.7、0.4。本次设计,考虑到项目区整理后种植结构的发展方向,选取小麦为代表,确定灌溉制度,参照有关设计手册确定灌区作物灌水定额=50m3/亩。②渠系工作制度根据各灌区整体规划,灌区配水方式采取干、支渠续灌,斗、农渠轮灌方式。轮灌组划分原则为力求各轮灌组的灌溉流量和控制面积基本相等,同一轮灌组的渠道要比较集中,同时尽量照顾农业生产条件和群众用水习惯等因素,确定地块轮灌组划分。(2)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末级渠系流量按照各级渠道控制灌溉面积、设计灌水率和参考灌区中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及田间水利用系数进行计算各级渠道设计流量。续灌渠道的设计流量计算公式:式中:——渠道的设计流量(m3/s);——设计灌水率(m3/s•万亩);——渠道灌溉面积(万亩);——渠道的灌溉水利用系数。-68- 根据渠道的工作制度自下而上推算各级渠道的设计流量。渠道加大流量按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计算。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见表4.4-1。表4.4-1渠道加大流量的加大百分数设计流量<11~55~2020~50(m3/s)(m3/s)(m3/s)(m3/s)(m3/s)加大百分数(%)30252015(3)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末级渠系水位为了满足自流灌溉需求,各级渠道取水口或分水口处都应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根据灌溉面积上控制点的高程加上各种水头损失,自下而上逐级推算出来。公式:式中:——渠道进水口处的设计水位,m;——灌溉范围内较高处地面高程,m;——控制点地面与末级渠道设计水位高差,一般取0.1~0.2m;——渠道长度,m;——渠道比降,1:1500——水流通过建筑物的水头损失,m。(4)末级渠道的纵、横断面-68- 根据确定的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设计渠道的纵横断面。设计流量是进行水利计算、确定渠道过水断面尺寸的主要依据。渠道纵、横断面设计除了应满足渠道的输水、配水要求外,还应满足渠坡渠床稳定条件。①纵断面设计渠底设计比降:依据现场实际,确定渠底设计比降为1:1500。设计水位:根据主要建筑物原设计水位和渠底设计比降,通过计算渠底设计高程加设计水深,确定各控制断面的设计水位。②横断面设计断面形式:干、农渠均采用矩形断面型式。流量校核及横断面的确定:根据各级渠道确定的设计流量、渠底比降、设计水深、边坡及糙率值,按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进行水力计算,复核原设计断面过水能力,即:式中:——设计流量(m3/s);——过水断面(m2);——谢才系数;——水力半径(m);——渠底比降;——糙率,浆砌块石取0.016。末级渠系各项设计指标详见各渠道水利要素及工程量表5.9-1。-68- 表5.9.1渠道水力要素表渠道编号长度净灌面积设计流量(m3/S)水深降糙率底宽超高衬砌高度正常加大正常加大干渠7606700.0410.0530.40.51/15000.0160.50.20.74农-13301420.0090.0120.20.31/15000.0160.40.10.44农-22801280.0080.0100.20.31/15000.0160.40.10.44农-52551310.0080.0100.20.31/15000.0160.40.10.44农-62451350.0080.0100.20.31/15000.0160.40.10.44农-92651340.0080.0100.20.31/15000.0160.40.10.4-68- (5)各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末级渠道的衬砌针对输水渠沿线渠床岩性,考虑输水渠沿线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位与设计渠底的关系、当地建筑材料等因素,拟定斗、农渠采用浆砌块石衬砌。①衬砌高度根据《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及《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综合分析确定渠道衬砌超高斗渠为0.2m、农渠为0.1m,渠道衬砌高度为设计水深加超高。②衬砌结构拟定渠道两侧边墙为M10.0浆砌块石,墙宽0.4m,M10.0砂浆抹面厚度3cm,渠底为C20砼,两侧超出边墙0.1m,厚0.1m。③伸缩缝为防止混凝土因收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冻胀变形而引起衬砌混凝土板破坏,根据规范要求,为通缝,缝宽2.0cm。缝内用闭孔泡沫塑料板填充。伸缩缝垂直于输水渠长度方向布置,每隔30m设置一道,缝宽2.0cm。缝内用沥青砂板填充。5.9.4蓄水池典型设计以1#蓄水池为例进行典型设计灌溉面积为670亩,泵站装机功率37KW,泵站扬程22m,设计流量145.96m³/h,蓄水池选址在村南最高处,蓄水池作为小型水源供给农田灌溉。拟建-68- 蓄水池建造为方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蓄水池容积大于一小时提水量。蓄水池内径尺寸为12m×12m,墙体厚度为0.4m,高度3.0m,地下基础断面0.6m×0.8m,蓄水池底部用浆砌石铺筑,厚度0.3m。蓄水池单侧设置3个钢筋混凝土柱,共计12根柱子,上下设置2道圈梁,柱子与圈梁断面尺寸0.4m×0.4m。5.9.5生产桥典型设计本项目工程涉及的生产桥均为乡村或田间路跨沟渠的桥梁,建设规模较小,参照以往同类工程的建设标准。①设计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乘以0.7折减系数,桥面宽净4.0m。②结构型式:5.0×2.5矩形单孔生产桥,M10.0浆砌石桥墩。③桥体设计:桥板采用C30现浇混凝土,厚0.3m。桥面两侧0.3×0.2砼护轮带。桥墩采用M10.0砂浆砌块石,顶宽0.5m,一侧为直墙,内侧为1:0.4。桥前后设浆砌石护坡,宽度3.0m。-68- 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6.1开发任务6.1.1开发任务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机制,通过多项措施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1.万亩,其中,种植优质高产粮食0.7万亩,高效优质瓜果蔬菜大棚0.3万亩。6.1.2开发目标通过项目实施达到项目区“农田成方,集中连片;灌排配套,设施先进;道路畅通,设计规范;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林网适宜,生态良好;科学种植,产业明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管理严格,运行顺畅”的总体目标。(1)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形成以优质良种小麦济麦22、良星99、郯麦98,丰花1号、花育22、山花9号等优良品种为主打的优质小麦和花生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发展有机优质小麦示范基地4000亩,高效花生示范基地3000亩,发展绿色优质大棚瓜菜特色种植基地3000亩。(2)实现节水灌溉后,项目区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粮油总产量)提高15%以上,粮油作物的生产率提高20%;节水灌溉工程节水达到20%,项目效益费用比大于1.9。(3)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用水协会等-68- 专业服务组织,发展新会员300人。6.2主要建设内容6.2.1水利措施6.2.1.1渠道工程新建各类防渗渠道23条,累计长度9.23km,配套斗门49座、农门452座。6.2.1.2低压管道工程开挖铺设各类低压管道85条,累计长度42.63km,配套D90给水栓568座,闸阀井40座。6.2.1.3蓄水池工程新建钢筋砼蓄水池4座,每座蓄水量432m3。6.2.1.4拦河坝工程新建拦河坝2座,主要尺寸为:长40m;宽4m、高3m,每座蓄水量5.2万m3。6.2.1.5泵站工程新建提水泵站7座,配套80Kw变压器3台,50kw变压器4台,12SH-13水泵3台,10SH-13A水泵4台,74kw变频器3台,37KW变频器4台。6.2.1.6生产桥工程新建生产桥29座,全部采用M10浆砌块石砌筑,桥面采用C30钢筋砼,板厚30cm。6.2.1.7进地涵、过路涵工程-68- 新建各类涵475座,其中:D800涵141座,D600涵334座。6.2.1.8排水沟工程开挖排水沟38条,总长度54.33km。6.2.1.9河道治理工程:对项目区内的主要河流(高埠河)进行开挖疏通,并对其沿途损坡较重的地段进行护砌加固。6.2.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1万亩整修道路46.75km,其中:水泥硬化道路2.8km,页岩碎石路43.95km。6.2.3林业措施发展林网1万亩(折实0.06万亩),在道路、沟渠、河流两侧栽植胸径3cm以上的海棠2万株,主干道栽植女贞2.6万株。6.2.4科技措施印发技术资料和现场指导,集中办班等多种形式对项目区受益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3100人次,发放各类实用型科技手册4600份,发展发展有机优质小麦示范基地3000亩,高效花生示范基地3000亩,发展绿色优质大棚瓜菜特色种植基地3000亩。-68-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1投资估算7.1.1估算依据1、编制依据(1)X省水利厅鲁水定字[2000]1号文“关于颁发《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试行)和《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2)水利部及X省有关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投资概(估)算编制的文件。2、定额采用(1)建筑工程采用2001年颁发的《X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上、下册)》和2005年颁发的《X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补充定额)》,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扩大和调整。(2)机械台班费采用2001年颁发的《X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扩大和调整。(3)安装工程采用1998年颁发的《X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水利机械、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和2000年颁发的《X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电气安装工程)》,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扩大和调整。(4)其他配套单项建筑物均采用同类工程综合造价指标估列。3、基础单价-106- (1)人工预算单价专业施工队施工部分,按照规定计算,本概算中人工预算单价为44.1元/工日;农民投劳折资按照44.1元/工日计算。(2)材料预算单价1)水泥、钢筋、木材、柴油、汽油等按统一按市场价(至工地价)计算,其中水泥320元/t,钢筋4300元/t,柴油7.5元/kg,汽油7.3元/kg,电1元/kw.h。2)砂子、碎石等地材按当地调查价确定其材料价格。3)其他次要材料价格按当地市场价(工地价)。4)主要材料设备价格以出厂价为原价,另加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4、费用标准主要工程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定为三级,根据《X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试行),并按规定取费;一般田间工程按实际支出计取。7.1.2投资估算2013年项目总投资139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1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347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46万元,自筹91万元。1、水利措施投资975.93万元,占总投资70.01%。-106- 其中:渠道工程投资211.97万元;低压管道工程316.10万元;蓄水池工程24.69万元;拦河坝工程26.85万元;提水泵站102.10万元;生产桥工程19.44万元;D800涵30.74万元;D600涵57.38万元;排水沟工程46.72万元;机电设备90.22万元;河道治理工程26.20万元;监理费23.5万元。2、农业措施投资255.28万元,占总投资18.34%。3、林业措施投资69万元,占总投资4.95%。4、科技措施投资52.94万元,占总投资3.80%。5、其他费用投资40.46万元,占总投资2.90%。包括项目管理费26.52万元,主要用于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项目招标、评估等项目支出;工程管护费13.94万元,主要用于建后工程管理等工作。7.2资金筹措2013年项目总投资139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91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347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46万元,自筹91万元。7.3群众投工投劳本项目涉及7个行政村,由于群众的开发积极性较高,项目实施中群众必将有较大的投工、投劳。经分析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土方工程、土壤改良用工及其他非技术性工种均由人工投劳解决,经估算,群众投工投劳共需1.814万个工日,折资80万元。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县、镇、村将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照开发任务、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确定投工投劳的比例。同时,按照“一事一议”政策,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对具体建设任务予以落实,项目镇、村及村民代表均签字表态,确保全面完成开发建设任务,使项目长期发挥效益。-106- -106- 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8.1经济效益8.1.1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年节约用水80万立方米,1万亩地全部实现节水灌溉。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0.3万亩,使灌溉保证率达到75%,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项目区机耕、机播、机收、秸杆还田面积均达95%以上。可形成50个农田网格(200亩1个),农田防护林控制面积达到100%,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科技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土壤肥力明显提高。8.1.2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区生产条件的改善,促使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并吸引业主到项目区投资生产特色农产品,粮油作物平均单产由开发前的800公斤增加到920公斤,新增粮油生产能力100万公斤,项目区农民纯收增加总额382万元。8.1.3农产品生产结构全面优化。通过优质专用小麦等基地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优质原料,在企业增加产量和产值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质量与效益并重。而且随着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将大幅度提升。-106- 8.1.4由于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8.2 社会效益8.2.1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项目区内道路平直、通畅,农田林网纵横交错,道路两旁树木整齐挺拔,真正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行路易、农机化;品种优、科技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稳产高产、节本高效;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农田形象大幅度提升,产出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样板区、高产创建和有机农业试验区,从而推进全县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8.2.2通过对项目区实施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就业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拓展农民的生存空间,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普及应用。科技在项目区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将达到60%。8.2.3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热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党的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8.2.4通过“民主开发”-106- 机制的引导示范,村民自制机制健全,民主管理规范,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行使,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对保持农村大局稳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将产生积极的影响。8.2.5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在开发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组织农民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着力组建、扶持农机、农技、植保和水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化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8.3 生态效益通过在科技项目实施、配方施肥,乡村绿化,道路硬化、节水灌溉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措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2.07g/㎏提高到12.17g/㎏。地老虎、小菜蛾、玉米螟等30多种害虫大量减少,减少药物使用4-6次。节约灌溉用水80万立方米。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节约资源,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改善农田小气候,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和型社会的形成。通过实施植树造林,项目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100%。成林后,可有效降低风速20-40%,农田林网温度可提升或降低1-2℃,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10-30%,林网内土壤蒸发量降低15-30%。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减轻干热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8.4财务评价8.4.1规范依据1.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6- 8.4.2评价准则1、计算期依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的要求,采用动态法对工程的财务进行评价分析,分析期15年,其中,建设期为1年,运行期14年;2、社会折现率依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社会折现率采用8%。8.4.3财务支出建设项目的财务支出主要包括项目总投资,年经营费用、流动资金等。(1)项目总投资根据上述计算,该项目总投资为1394万元。(2)年运行费用年经营费用是指工程运行管理中每年所需支付和各项经常性费用,主要包括水利灌溉能耗、农业费用、林业费用、工资福利、管理费、管护费等。参考已建类似工程运行资料分析结果,考虑项目建成前后,各项费用的增减,确定出各项费用的计算指标,估算工程年运行费用。经估算,年经营费为69.73万元。8.4.2财务收入该项目的财务收入应包括出售粮油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对该项目而言,主要小麦、花生在项目实施后增加的产量所获得的效益。根据项目区典型作物亩增产量和市场价格分析,整个项目区纯收益为342.01万元。-106- 表8-1目实施前后项目区作物种植单位成本分析表作物实施前(元/亩.年)实施后(元/亩.年)合计浇水施肥病防整播收割种子合计浇水施肥病防整播收割种子合计1100100340110170140240111376375110170140242花生740402208012080200749302408012080200小麦36060120305060403644613530506042表8-2项目实施前后作物增产效益分析表作物面积(万亩)实施前实施后新增产值(万元)新增成本(万元)单产(kg/亩)总产(万kg)单价(元/kg)产值(万元)总成本(万元)单产(kg/亩)总产(万kg)单价(元/kg)产值(万元)总成本(万元)合计1.4 560 2979.2770 644 3400.04779.1420.849.1花生0.73902738.62347.8518442309.48.62660.84524.3313.046.3小麦0.74102872.2631.42524803362.2739.2254.8107.82.88.4.3现金流量分析(1)评价指标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及项目投资回收期。①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以项目计算期内(15年)各年净效益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表示,其表达式为:(9-1)-106- 式中: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CI-现金流入量,万元;CO-现金流出量,万元;n-计算期,年,包括建设期和正常运行期;t-计算期各年序号,基准点的序号为0;(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万元。经计算FIRR=22.92%(计算结果见8-5)②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净现值(FNPV)以用社会折现率(ic)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计算期初的现值之和表示,其表达式为:(9-2)式中:FNPV-财务净现值,万元;Ic-设定的财务折现率,本项目取8%;其余符号同前。经计算FNPV=1470.60万元计算结果详见表8-4③投资回收期(Pt)投资回收期(Pt)是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累计等于零时所需要的时间,其表达式为:(9-3)式中:Pt-投资回收期,年;-106- 其余符号同前。经计算投资静态回收期为4.20年(不含建设年)。(2)财务评价结果根据上述公式,经计算,该项目项目财务评价计算分析结果见表9-3。评价结果分析如下:①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2.92%>8%;②财务净现值:FNPV(i=8%)=1470.60万元>0;③静态投资回收期:Pt=4.38年<6年。(不包含建设年)④效益费用比:1.74>1综上所述,该项目根据财务评价结果来看是可行的。-106- 表8-3现金新增流量表(万元)序号年份建设(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合计 项目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 1现金流入B 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60661.1种植业 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404.46066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68 1.3回收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C1394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1045.952.1固定资产投资1394               12802.2流动资金                 2.3经营成本 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69.731045.953增量净现金流量(B-C)-1394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7334.67334.67334.673626.054累计增量净现金流量-1394-1059-725-390-55.3279.4614948.7128316181953228726222956.713291.383626.05 -106- 表8-4净现值计算表年度资金流出资金流入经济分析(折现率8%)合计建设投入年运行费折现系数费用现值效益现值累计净现值     1.08   201313941394  1.0001394.0000.000-1394.000201469.73 69.73404.40.92664.565374.444-1084.120201569.73 69.73404.40.85759.782346.708-797.195201669.73 69.73404.40.79455.354321.026-531.523201769.73 69.73404.40.73551.254297.246-285.531201869.73 69.73404.40.68147.457275.228-57.760201969.73 69.73404.40.63043.942254.841153.139202069.73 69.73404.40.58340.687235.964348.416202169.73 69.73404.40.54037.673218.485529.228202269.73 69.73404.40.50034.882202.301696.646202369.73 69.73404.40.46332.298187.315851.663202469.73 69.73404.40.42929.906173.440995.197202569.73 69.73404.40.39727.691160.5931128.099202669.73 69.73404.40.36825.640148.6971251.157202769.73 69.73404.40.34023.740137.6821365.099202869.73 69.73404.40.31521.982127.4841470.601合计2439.9513941045.956066 1990.8523461.453 -106- 表8-5内部收益率计算表单位:万元年度资金流出资金流入经济分析(折现率8%)合计建设投入年运行费折现系数费用现值效益现值累计净现值     1.22922   201313941394  1.0001394.0000.000-1394.000201469.73 69.73404.40.81456.727328.989-1121.738201569.73 69.73404.40.66246.149267.641-900.246201669.73 69.73404.40.53837.543217.732-720.057201769.73 69.73404.40.43830.542177.130-573.469201869.73 69.73404.40.35624.847144.100-454.217201969.73 69.73404.40.29020.214117.229-357.201202069.73 69.73404.40.23616.44495.368-278.277202169.73 69.73404.40.19213.37877.584-214.071202269.73 69.73404.40.15610.88363.117-161.837202369.73 69.73404.40.1278.85451.347-119.344202469.73 69.73404.40.1037.20341.772-84.775202569.73 69.73404.40.0845.86033.983-56.652202669.73 69.73404.40.0684.76727.646-33.773202769.73 69.73404.40.0563.87822.490-15.160202869.73 69.73404.40.0453.15518.296-0.019合计2439.9513941045.956066 1684.4421684.423 -106- 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条件分析9.1.1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鲁东南,属北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形成春旱、夏涝、秋又旱的自然特点。气温、降水及蒸发等气象要素年内、年际变化显著。多年平均气温1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62mm,其中约70.6%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88.3mm,年最大蒸发量为1792.2mm,最小为1274.8mm。年平均无霜期212天。结冰时间一般为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冰冻期91天。根据以上水文气象条件,每年汛期的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不宜安排施工,施工期安排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次年6月上旬,考虑降雨及低温等气象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并扣除法定节假日,全年可安排施工的天数约为180天左右。9.1.2工程地质项目区大部分面积为沭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坡降一般在1/1000左右,岩性一般为来砂土、细砂、粗砂、砂砾组成,第四纪覆盖层厚2~20米,透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多在500~3000m3/日。9.1.3建筑材料及水电供应-106- 距本工程较近的水泥厂主要有沂州水泥厂、罗庄区金糊水泥厂、罗庄区春萌水泥厂、莒南县水泥厂、莒县水泥厂以及罗庄区的其他小型水泥厂,其中沂州水泥厂年生产能力500万吨,罗庄区金糊水泥厂年生产能力约60万吨,两家企业所生产的水泥均为国家免检产品,罗庄区春萌水泥厂、莒南县水泥厂、莒县水泥厂以及罗庄区的其他小型水泥厂年生产能力均在10万吨左右,考虑到沂州水泥厂和罗庄区金糊水泥厂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完全满足本工程施工的要求,而小型水泥厂的产品质量不是很稳定,因此本工程采用沂州水泥厂和金糊水泥厂的水泥,不再考虑其他小产量厂家的产品。沂州水泥厂和金糊水泥厂均位于罗庄区境内,距本工程运距约40km。钢材、木材、柴油、汽油等主要材料全部自X市城批发采购,距本工程运距约25km。本工程建筑物混凝土所需天然建筑材料需外购解决。砂料场呈带状广泛分布在沭河河床和漫滩,平均每5km左右就有一砂料场。岩性为河床新近冲积堆积的砾质粗砂,浅褐黄色,较纯净,局部分布有中细砂夹层。砂料运距10Km。片石和碎石取自于X市东盘石子场,质量和储量均满足要求,运距约35km。块石与料石主要取自X磨山采石场,质量数量满足要求,平均运距约15km。本工程区内水系发达,水质较好,加之工程战线长而分散,用水量不大。施工及生活用水可就地或就近村庄取水解决。-106- 9.1.4对外交通本工程战线长,但交通较方便,项目区内有G327、S225、青石路、旅游路贯穿南北,乡镇路纵横交错,生产路交织成网,交通十分便利。9.2施工总体布置9.2.1施工场地总布置本工程施工总布置内容包括:生活福利区、施工仓库及施工工场等。本着少占农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及易于管理的原则,本工程施工场地总布置如下:1、生活福利区考虑到本工程施工场地狭长,各渠段施工单位人员生活设施可在附近村庄搭设或租用民房,紧靠场外交通道路,以便于水电供应和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初步估算,本工程高峰期人员共计200人,人均建筑面积按7m2计,不计占地。生活区内不设专用停车场,施工机械可停放在施工现场。生活区占地2.54亩。2、施工仓库及施工工场施工仓库主要包括:水泥库、油料库、机械设备库和其他材料库等,施工工场主要包括:砂石料场、砼预制场、机修厂以及钢筋、木材加工厂等。拌和站占地1.60亩,砂石料场区占地6.36亩。-106- 本着少占农田,方便施工的原则,施工仓库及施工工场可布置于生活福利区及渠道沿线施工工地附近的空地上,紧靠场内路设置。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施工现场不宜设置油料库。拟建施工仓库总面积约270m2,砼预制场地设于工程现场,以上临时设施均不计占地。9.2.2施工道路本次工程场内交通主要利用区内的现有农用路。9.3施工排水本工程渠道用垄沟排水,建筑物只需基坑排水。施工排水拟采用移动式内燃水泵机组抽排。9.4主体工程施工9.4.1施工方法本工程以土方挖填和浆砌石为主,另有少量工艺较复杂的建筑物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应采用专业队伍施工。适宜的施工方法为:机械与人工相结合,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全线开工,以便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1、土方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土方回填、压实采用推土机推运土、打夯机压实结合人工补边夯,压实度不小于0.9或填筑干容重控制在1.5~1.55t/m3。石方开挖采用钻孔爆破法施工,对于某些距村庄或建筑物较近的石方开挖区,施工前应进行爆破试验,选定爆破参数。2、砌石工程-106- 本工程砌石均采用人工施工,由人工搬运或胶轮车运输就位。浆砌石施工采用机械拌和砂浆,人工砌筑。浆砌石桥、闸墩施工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浆砌石渠道边墙砌筑应采用铺浆法。砌体所用石料大小和质量以及砌体砂浆标号和强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执行上下错缝及填浆饱满密实和稳固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的规定要求施工。3、砼及钢筋砼工程由于战线长,建筑物分散,不能统一考虑砼拌制运输,各建筑物可单独设置砼拌和运输系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均采用0.4m3搅拌机拌制,砼拌和料运输采用胶轮车直接运输和胶轮车水平运输、卷扬机垂直运输两种方案入仓,入仓后的砼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养护期覆盖草袋,并洒水养护。为保证砼的浇筑质量,应注意以下事项:⑴模板结构型式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并以钢模板为主。⑵钢筋种类、型号、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机械性能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GB1499)的要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严格控制。⑶水泥、骨料:水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在未经试验论证之前不得混用。骨料应按级配要求配制,并按《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执行。⑷砼运输:砼的运输要求道路平坦、运距短,避免发生离析、塌落度过大的现象,如有出现,应立即进行二次拌和。小型砼预制构件采用场地集中预制,汽车运输,人工安砌就位;大型砼预制构件采用现场预制,汽车起重机吊装就位。-106- 施工中应严格遵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J/T5169-200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J105-82)及《水闸施工规范》(SL27-91)的规定。9.4.2劳动安全本工程施工期短,任务重,且各工序相互穿插,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责任制,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项目建设管理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和监督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定期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和处理。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制定安全工作条例,由施工单位结合各工种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切实做好安全施工的宣传工作,把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班组和每一道生产环节上,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做到人人重视安全生产和人人关心安全生产。9.5施工进度安排9.5.1进度安排原则1、本工程施工战线长,施工期短,且各工序相互穿插,应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2、立足国内施工水平,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拟定施工方法。在资金、劳力、建材及设备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均衡安排施工。3、为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根据工程的总进度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做好开工准备,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施工。9.5.2施工进度安排-106- 根据上述进度安排原则,同时考虑气象条件及灌溉输水等因素的影响,确定施工期为7个月,计划自2013年10月底开工,至2014年4月底全部竣工。9.6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根据基建程序要求,由X市政府成立“X市高标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工程建设协调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关系,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督促、检查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行使业主职责,负责项目的施工和监理招投标工作,与承建单位签订合同,对工程进度、质量及投资进行监督并全面负责。工程采取招投标的办法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并委托X市质量监督监测站实行质量监督,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建立健全工程档案管理体系。9.7工程临时占地范围及数量。本次工程临时占地主要为管槽开挖占地,共需临时占用地63亩。-106- 第十章组织措施和运行管护10.1组织机构设置为做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协调,X市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农业综合开发办、财政、审计、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涉及乡镇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审批、有关政策制定、资金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承担项目建设的乡镇也建成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专门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项目区工作,参与开发规划和有关政策的研究制定,调度工程进展情况,分管领导具体抓好工作措施的落实。项目区所在村也要成立工作服务小组,协助做好各项工作,从而确保本项目建设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10.2实施管理一是推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将项目立项、实施、竣工及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广大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二是继续实行土建工程招投标制,委托中介机构,统一进行公开招标,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监督制。委托中介机构作为监理法人,对项目工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理,县开发、财政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查活动,确保工程质量。-106- 四是坚持县级报帐。在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三专五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县级报账拨款制。由县开发办、财政局根据施工单位提报的工程进度及原始单据,经审查核实且工程质量达到标准的由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给施工单位。自筹资金采取乡财政、受益群众都拿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并保证自筹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专户存入银行,同其他开发资金一起安排使用。同时,县开发办、财政局和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对资金拨付、使用和配套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计。对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10.3运行管理与维护一是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项目乡镇要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要求,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成立由乡村主要领导牵头的管护机构,建立专职管护队伍,经常性的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制度落实、责任到位,工程设施完好无损。管护费用要用于工程设施的维修、补植树木等,严禁挪用和浪费。二是认真执行各项工程管护标准。(1)机耕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无杂草、无杂物,保持畅通,路碑标志保持完好无损,清洁卫生。(2)水利设施:水利设施定期检查,确保井、泵、渠道、桥、涵、闸等设施完好,确保正常运行,渠道要及时除草,疏浚。(3)农田林网:做到定期修剪,适时浇水,缺额补发,跌倒扶正,当年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均达到98%和90%。-106- 三是创新管护运行机制。(1)农田机耕路:机耕路及其他公益性设施可采用专业队承包的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2)水利设施:对节水渠道采用集体维修的机制运行管护;机电井的维修管护可采用民办民管、承包经营、拍卖、集体经营或股份经营等多种形式的管护机制;对于农户地块的生产路,可采用集体栽培、集体管护或集体栽培、个人承包管护等形式的管护机制。(3)运行管护。各乡镇要经常对工程运行管护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对损坏工程,要及时申报上级农发部门,以便安排管护费用。四是搞好项目建设管护的宣传工作。各项目乡村要利用广播、电视、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对项目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项目区农民认识和管护自觉性,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人人爱工程管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舍利用率。-106-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与评价11.1环境现状分析项目区为单纯农业种植区,现有生产方式为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以柴、汽油燃料为主,其生产的烟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在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内。农田水利方面,局部地区灌排系统畅通不足,渠系输水过程中跑、冒、滴、漏等现象仍有出现,农作物种植区产量及生产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期待进一步改善。11.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1)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的改变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地面覆盖率,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整平深翻等耕作方式的改变、加厚土壤耕作层等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2)增施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大大减少因化肥施用过多而产生的土地板结及水土资源污染等现象。(3)发展节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合理引河灌溉可及时对地下水进行补源,合理控制地下水位,促进水资源的良性循环。-106- (4)项目实施对水质的影响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实现能浇能排。通过灌溉对土壤中的农药、化肥有害残留起到淡化、稀释作用。(5)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期间将不可避免产生少量的废气、废水及废渣等,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而且地表的扰动有可能会诱发人为水土流失。但由于本项目施工分散,单个施工间生的“三废”量十分有限,通过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后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合理控制施工时间,噪音不会对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引起明显的影响,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则可以基本消除;对于人为因素引起水土流失现象,则要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蓄水保土,将水土流失损害降至最低。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纵观项目区环境现状及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除施工期间对项目区环境有少量的不利影响外,项目实施完成后还能对环境起到进一步改善和保护作用。11.3对策及措施为进一步避免项目实施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将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开挖疏浚沟渠,配套完善建筑物,实现沟、渠、路、林、桥、涵、闸排灌综合配套,确保能灌能排,节水节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2)深翻土地,实施方田化管理,达到节水和减少水土流失;-106- (3)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高土地产出水平,把项目区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4)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农田小气候,增强对农作物防护作用;(5)施工期间严格施工组织安排,合理处理“三废”,增设隔音、消音设施,落实水土保持措施。-106-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12.1技术的可行性与先进性本项目已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水源设计、排水系统、道路、农田、农业措施、防护林网以及工程建设管理、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细节进行过仔细的研究论证,拟定的整个项目建设方案符合高标准农业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宗旨。提出的建设内容及工程建设方案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我们注意吸收以往中低产田改造及相关土地治理项目的成功建设经验,结合本次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建设方案,并由各相关行业富有经验的技术队伍作保证。因此,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12.2组织体制的可行性本项目将继续得到X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X市人民政府对本项目给予了很高的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由县农业扶贫开发办公室组织精干的、权威的技术人员组成具体实施小组,在整个项目执行中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使项目的实施有了很好的组织保证。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财务基准收益率为8%的条件下,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22.91%>8%,该项目是合理的;财务净现值FNPV(8%)1469.86万元>0,该项目是可靠的;投资回收期为4.2年<6年,该项目是可行的。-106- 12.3社会影响评价的可行性X市是X省粮油大县,素有“鲁东南粮仓”的美称,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油生产先进县”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油生产先进县标兵”。目前该县已被列入在X省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油生产能力规划》核心产区69(不含青岛)个产粮大县,肩负着持续增加粮油生产能力的重任。一直以来,X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开发、粮油增产及农民增收工作,本项目符合当地政府及广大群众的意愿。县政府制定并已执行的许多对农村倾斜的政策也将完全适用于该项目。加之项目区交通、电力、通讯等相关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流通渠道畅通,为实施该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项目区工业生产基础较好,群众要求开发的积极性较高,群众乐意接受,项目实施完成后,效益非常显著,该项目区能够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路林桥涵闸井管相配套的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全面提升X市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保障区域粮油安全、确保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等均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项目建成后示范辐射作用强,将对X市及鲁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综上所述,该项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发展前景广阔,保障措施得力,效益可观,项目建设切实可行。-106- 附件1X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监理规划参照省市监理通知精神,X市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监理由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按省市统一要求,由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建设进度指导和质量检查监测。根据项目建设任务,在实施前县开发办与土方、建筑物和机井施工的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制订严格的奖罚制度。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同时,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公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报账提款制”等项制度的规定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对固定设施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管理,具体监理计划如下:一、选择监理单位该开发项目涉及农、林、水等多项专业,由市里统一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市里与监理单位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县里签订委托监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违约的责任与处罚。要求监理单位成立项目监理机构,明确总监理负责制,并配相应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以适应该项目的建设需要。二、监理的依据-106- 1、首先必须遵守国家已颁布的有关项目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其次是省、市、县及有关部门颁布的项目工程建设相关的法规、规定和政策;三是执行项目建设的各种标准、规范和规程。2、必须执行项目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立项批文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政府规划部门确定的规划条件,土地使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3、必须依据项目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有关项目的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严格按合同约定的内容实施监理,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三、监督监理单位编制监理规划并实施监理1、监理工作范围:一是对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实施监理;二是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监理包括项目实施的农、林、水等各种项目的实施监理。2、监理工作内容:1)设计阶段;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收集设计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料编写设计要求文件,组织设计方案竞赛,搞好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审核项目的概算和施工各项预算,组织设计文件的报批等工作。2)施工招标阶段:拟定招标方案,编写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标底协助组织招标工作,组织开标、评标工作,协助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3)施工阶段:重点是对实施项目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严把质量关,按项目实施的各项标准要求、目标实施。3、监理工作目标-106- 1)投资控制目标:以投资估算控制概算,以概算控制预算,以预算控制投资分解目标,控制合同总价。2)工期控制目标;严格按计划工期控制施工进度。3)质量控制目标:项目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部分创优良工程,并符合项目质量的其他要求。4、监理工作程序根据项目的特点,子项目多,专业性质多,根据不同的专业,分别制定监理工作流程图,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分别制定监理工作程序。5、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建设监理控制目标的方法与措施应重点围绕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这三大任务。首先对投资目标进行分解,制定投资使用计划、总进度计划、质量控制目标计划。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根据不同工作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以实现三大控制目标。6、完善监理工作制度制度是完成工作的保证,搞好监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理制度,重点制定审查制度、审核制度、申请审批制度、质量检验制度、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制度、设计变更处理制度、质量事故处理制度、进度监督及报告、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四、项目建设监理实施的原则-106- 1、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2、权责一致原则;3、总监理师负责原则;4、严格监理势情服务原则;5、综合效益的原则。监理单位要严格遵守以上原则,实施项目监理,确保各项目标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106- 附件22013年X市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科技推广措施实施方案依托单位:X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现状分析目前项目区内科技人员知识老化,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推广应用率较低;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种植水平低下,科技培训仍采取过去广播宣传的形式,较为单调不够深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较为困难。二、建设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网络,对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实用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配套技术,同时通过示范推广有机小麦、富硒花生、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使项目区内科技成果应用率达80%,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工程规划设计(1)技术培训为提高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项目开发中将聘请市县有关农业专家,开展有机花生栽培、富硒花生-106- 生产、农作物高产示范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秸杆还田等技术培训,共培训群众3100人次,发放科技书籍4600本,印刷技术明白纸3000份,通过技术培训增强项目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2)示范推广示范推广大棚绿色瓜菜种植3000亩。实施地点位于项目区内的高埠新村片区。主要进行土壤测土化验,推广施用优质有机肥,杜绝使用化肥、有害农药,购置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示范推广高效花生3000亩。实施地点位于项目区内的卢格庄片。主要进行土壤测土化验,施用优质配方肥等技术。大力推广山花9号、山花7号、丰花1号等高产优质花生品种,花生达到440公斤以上。推广4000亩小麦高产示范方。实施地点位于项目区内的嘉禾片。主要推广济麦22、良星99、郯麦98等小麦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配方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小麦亩产达到480公斤以上。四、投资预算(1)聘请有关专家举办优质高产、有机花生栽培、富硒花生生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3100人次,发放科技书籍4600本,印发各类农村实用新技术资料3000份,投资4.5万元。其中聘请专家授课补助,每期2人,共计36人次,每人次补助200元,投资7200元;购买书籍4600本,每本5元,投资23000元;印刷资料3000份,投资12800元;租车18天,费用2000元。-106- (2)示范推广大棚绿色瓜菜种植3000亩。总投资16万元。其中购买优质瓜菜种子3.5万元(西瓜种2.6万元,辣椒种0.9万元);购置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个,费用5万元;购置化验设备7.5万元。(3)示范推广高效花生3000亩。总投资11万元。其中购买花生良种7万,花生单粒精播机5台(每台3600元)1.8万元,购置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个,费用2.2万元。(4)推广4000亩小麦高产示范方,总投资11万元。其中购买小麦种子1.5万,购置测土化验设备7.8万元;小麦宽幅播种机5台,1.7万元(每台3400元)。-106- 科技培训安排计划表培训时间培训地点聘请专家培训内容培训人次印发资料数2013.9.16高埠新村胡涛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200200李培喜2013.9.17大高埠村胡涛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200200李培喜2013.9.18陈宅村吴书宝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00100李频道2013.9.21西林村吴书宝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花生病虫害防治技150150李频道2013.9.23嘉禾村胡涛花生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200200李培喜2013.9.24卢庄村胡涛小麦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00100吴书宝2013.9.28卢格庄村吴书宝土壤改良及秸秆还田技术100100李频道2013.10.8陈宅村胡涛土壤改良及秸秆还田技术200200李培喜2013.10.9高埠新村胡涛土壤改良及秸秆还田技术200200李培喜2013.10.11嘉禾村吴书宝土壤改良及秸秆还田技术150150李频道-106- 2013.10.12卢庄村谢国华土壤改良及秸秆还田技术200300王红华2013.10.15陈宅谢国华土壤改良及秸秆还田技术100300王红华2013.11.2大高埠谢国华测土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200400王红华2013.11.3嘉禾苏胜测土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200400陈继众2013.11.4卢格庄苏胜测土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200400陈继众2013.11.5卢庄村谢国华测土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200400王红华2013.11.6高埠新村苏胜测土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200400陈继众2013.11.7嘉禾苏胜测土平衡施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200400陈继众-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