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MB
- 6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评价单位:中环慧博(北京)国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八年七月
修改说明序号审查意见修改索引1注明升压站、一、二、三、四期风电系统、集电线路与升压站的联系、检修道路的布置、箱变布置等,提供清晰、规范的牛心堡风力发电总体规划图。补充本项目的准入或备案文件作为附件。规范和细化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注明当地风频和环保设施的布置,细化和完善一期220kV升压站的平面布置图。附图1标注了牛心堡一二三四期风场和升压站的相对位置,四期工程即本项目准入文件见附件2。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已规范,见附图2和附图3,风电场220kV升压站总平图见附图4。2应说清楚一、二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结论,说明整改的要求和内容,明确目前的完成情况。P3补充说明了一二期工程的验收情况。3在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和集电线路布置图上,核准检修道路布置图,明确检修道路的技术参数和总长度,细化道路利用、改造和新建的工程内容,给出道路建设的具体施工方案。附图3补充了图例标识,道路建设方案见P9、P23-25。4明确施工营地的位置和临时占地范围,按照主体、辅助、储运、公用和环保工程等归纳施工营地的工程内容,明确施工营地临时占地类型和数量;细化施工营地总平面布置图,明确有无食堂、浴室;说明施工期采暖和排污水方式。施工临建区布置见P9-10和附图5,施工临建区的占地类型见表5。施工临建区设简易食堂,不设浴室,采暖为电暖气,水源外购,设旱厕。5列表说明50个风电机组和检修道路具体的占地类型,明确风电机组和检修道路是否占用林地,应本着尽量减少占用林地的原则,提出调整方案。核实风机和主变的声功率级,核实噪声源强和影响预测结果。风机、道路、线路布设方案已重新调整,风电机组占地类型见表8,其他工程占地类型见表4和表5。噪声源强及影响预测已校核,见P31。6核实本项目临时和永久占地一览表,说明本项目是否处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区、“三北防护林”范围内,明确上述生态保护工程的保护要求,要充分考虑右玉县多年生态环境建设的特征,有针对性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并规定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规范和细化本项目的典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工程占地类型已核实,已结合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右玉县林业“十三五”规划对项目选址进行了分析,详见P37-38和P42。典型生态措施图已规范,详见附图17,生态保护措施见表1.6.2-1。7针对风电机座、运输和检修道路分别细化挖填方平衡,明确弃土渣的处置方式,进一步分析弃土渣全部回用的保证性。已针对各项工程细化了挖填方,详见表16。8细化本项目配套的事故油池的设置方案,明确防渗措施的布置,附防渗措施剖面图。本工程依托三期工程的变压器和事故油池,不建事故油池。9报告表正文“七、选址分析”小节已针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杀虎口风景名胜区、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功能区等敏感目标进行了分析,工程占地类型和数量见表4和表5,项目周边敏感目标已补充完善,详见表11,
说明本项目与杀虎口省级森林公园、山西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敏感目标的关系,明确上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保护要求。给出工程临时和永久占用的耕地、林地、草地的类型和数量,明确区域有无受国家和山西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类,细化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核实本项目的生态评价范围。补充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10应依照环评文件最新的总纲要求和国家发改、国土和环保主管部门【2005】1511号文的要求,规范本项目报告表的格式并充实相关内容。补充本项目节能减排及环境正效益分析。已按照要求对报告表格式进行了规范。节能减排及环境效益分析详见P43。11明确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对右玉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分析本项目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符合性;按照右玉县生态经济区划功能区的要求本工程所处区域基本要求是水土保持,应针对本工程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征,明确本项目与生态经济区划的符合性。右玉县生态两区规划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分析详见P36-3812细化和完善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的内容,给出具体的生态恢复方案,明确工程量、恢复目标和完成时限,核实环保投资估算;规范建设项目审批基础信息表;总结论补充目前环境保护有关“三线一单”要求的内容。生态恢复方案及措施详见表20和表21。环保投资已核实,建设项目审批基础信息表已完善,总结论已补充了“三线一单”内容。13本项目集电线路跨越山西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显著影响了湿地公园的总体景观,专家组认为跨越方案不可行。为了避免对苍头河湿地公园的景观影响,集电线路设计方案调整为:在湿地公园八里铺村段,采用定向钻下穿敷设,穿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进出点选在湿地公园界外。序号技术复核意见修改索引1进一步细化本项目输电线路下穿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明确穿越深度,提供规范和完善的穿越施工布置图,图中应标注穿越深度、穿管的方式和施工工程量。已细化穿越工程内容详见P23和P24的图2。2报告表中应补充穿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措施。施工前应取得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主管部门的施工许可。已补充,详见专题P7-8。3生态专项评价的评价范围应以风场范围整体进行评价工作,结合风机所处位置的地形、植被和土地类型差异,划分不同类别分别明确影响程度和方式,并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对策。已补充,影响程度和方式详见专题P4-5,生态保护措施详见专题P10。4进一步优化永久占地,减少塔基和检修道路占用林地的数量,风机点位应尽量避让森林和灌木林。明确表土剥离空间和剥离量,细化说明表土剥离后堆存位置、堆存方式和保护措施。已优化,各防治区表土剥离工程和措施详见表2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单位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雷鸣联系人贾永刚通讯地址山西右玉县牛心堡乡联系电话15147199257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境内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风力发电D4415永久占地面积(平方米)78356绿化面积(平方米)--工程总投资(万元)41444.28环保投资(万元)160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比例0.39%建设规模(MW)50预期投产日期2019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山西水电资源贫乏,主要以燃煤发电为主,燃煤排放的SO2、烟尘、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燃煤发电需水量大,加剧了地区干旱缺水的紧张局面。风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在山西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可减少对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山西省风电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000万kW,其中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200万kW,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为1800万kW。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符合当下产业政策,可充分利用右玉县风能资源,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其它法规规定,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规定,46
本项目属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风力发电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15日委托我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区域自然环境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收集了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项目的工艺流程、产排污环节,结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制定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对策措施,编制完成《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本)。2017年8月23日朔州市环保局在太原市组织召开了本项目环评报告表的技术审查会,会后我公司根据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编制了《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现提交建设单位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朔州市右玉县牛心堡乡规划建设总装机规模约为250MW的风电场,分四期开发建设(详见附图1),本项目为四期工程(50MW)。一期工程(49.5MW)和二期工程(49.5MW)目前已通过环保验收并投入运行(环评及验收批复见附件),三期工程(99.5MW)正在建设(环评批复见附件)。整个风电场规划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前期设计归入一期工程内容,后期变更设计归入二期工程内容。目前220kV升压站已建2台50MVA主变用于一、二期工程升压并网,并为三、四期工程预留了1台150MVA主变的安装位置。150MVA主变的声环境影响已在三期工程中评价。而220kV升压站的电磁辐射需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报省环保厅审批。由于风电场的运行可实现无人操作,所以四期工程不再新增定员,日常运维交由220kV升压站现有班组负责。2、工程概况2.1牛心堡风电场一、二、三期工程一期工程为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牛心堡49.5MW风力发电项目,建成33台1.5MW风电机组和升压站。2008年4月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08]258号文对一期工程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2008年8月山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能源发[2008]738号文对一期工程进行了核准。2014年1月朔州市环境保护局以朔环审[2014]7号文对一期工程进行了验收批复。二期工程建成33台1.5MW风风电机组,并对升压站进行了升级优化。46
2013年2月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13]160号文对二期工程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2013年10月山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新能源发[2013]2063号文对二期工程进行了核准。2016年2月朔州市环境保护局以朔环审[2016]22号文对二期工程进行了验收批复。2018年2月山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晋发改新能源发[2018]2063号文对二期工程进行了核准,2017年12月朔州市环境保护局以朔环审[2017]66号文对三期工程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2018年6月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对照一、二期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意见,根据现场调查,升压站内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升压站未建厨房油水分离措施,危废暂存间未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进行建设,部分场内检修道路沿线未建设排水渠。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出于资金统筹的考虑,计划在三期工程建设时对升压站剩余工程进行完善。目前三期工程已开始三通一平,升压站的整改也正在开展。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再次承诺在2018年12月低前完成升压站验收遗留问题的整改工作。2.2本期工程(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境内的西北部的二分关村到元山子村一带,距离右玉县城约24.0km,风电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0′~112°19′、北纬40°5′~40°13′,场区海拔在1420~1730m之间,本期风电场拐点坐标见表1,地理位置见附图1A。表1本期风电场拐点坐标序号北纬东经A40°5′0.00″112°19′60.00″B40°12′0.00″112°19′60.00″C40°13′60.00″112°16′60.00″D40°5′0.00″112°10′0.00″(2)风电场规模本期电场拟安装25台风机,单机容量为2000kW,并配备建设25台35kV的箱式变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0MW,年上网电量为9675.046
万kW·h,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1935.0小时。风电场工程特征见表2。表2风电场工程主要特征及设备项目名称单位/型号数量风电场场址海拔高度m1420~1730m经度(东经)112°10′~112°19′纬度(北纬)40°5′~40°13′年平均风速m/s6.87(85m)年功率密度W/m2305.8(85m)盛行风向WNW主要设备发电工程风机WTG25台额定功率kW2000叶片数片3风轮直径m115/85风轮扫掠面积m211547.5/6733.1切入风速m/s3额定风速m/s19.5切出风速m/s20极限风速m/s52.5轮毂高度m85发电机额定功率kW2000额定电压V690箱式变压器S11-2000/35,37±2×2.5%/0.69kV25台(3)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本项目不再新建升压站,直接将3回35kV的集电线路同塔架空接入牛心堡风电场220kV升压站,经1台150MVA主变升压后并入国家电网。(4)主要工程内容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风电机组、箱变、场内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的建设。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本工程建设内容见表3。表3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工程类型建设内容主体工程风力发电机风机:采用WTG3-2000型25台,轮毂高分别为85m。风机基础:基础底面为直径19m的圆形,垫层0.1m,埋深2.8m,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箱变箱变基础:基础底部尺寸为4.0m×5.0m,埋深2.0m,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配套工程场内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式变电站之间采用1kV(运行电压为0.69kV)低压电缆直埋敷设,经箱变升压至35kV后并联接入35kV集电线路。本工程25台箱变由3回35kV集电线路以单塔单回和单塔双回的方式架空接入牛心堡一期220kV升压站。35kV集电线路架空长37km46
,穿越苍头河埋地敷设长306m。全线采用自立式铁塔127基。检修道路本工程新建道路长16.2km,扩建道路长9.8km。新建道路设计宽6m,原有道路扩建时拓宽2m(原宽4m)。施工结束后道路宽度恢复至4m,作为运行期检修道路。道路采用山皮石路基,碎石路面。公用工程水源施工水源拟采用从附近的村庄运水的方式来满足站内的生活用水。电源施工电源拟从附近村庄(胡四窑村)现有10kV输电线路引接,引接采用架设水泥杆的方式。施工结束后作为升压站备用电源。依托工程升压并网依托220kV升压站内三期工程配建的150MVA主变升压后并入国家电网。环保工程风机检修废油依托220kV升压站内已建成的危废暂存库。生态对临时占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恢复面积113772m23、占地概况本项目用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用地。永久占地包括风机及箱变基础、集电线路铁塔塔基、检修道路占地;临时用地包括风电机组吊装平台用地、施工道路、集电线路塔基、施工临建区等临时占地。本工程永久占地总面积为78356m2,临时用地总面积为113772m2。永久和临时占地情况列于表4。表4工程永久占地面积汇总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m2)风电机组(含箱变)集电线路塔基检修道路小计乔木林地0128280408灌木林地3200165210460.815312.8其它草地280015801690021280旱地40001963200036196建筑用地0049204920河流00200200道路0039.239.2合计1000035566480078356备注单机及箱变按20m×20m计算,共25台。每基按8×8-6×6=28m2,共127基。新建道路长16.2km,占地为16200×4=64800m2-由表4统计结果可知:本项目永久占地面积共计78356m2,其中占用草地面积21280m2,占用旱地面积36196m2,占用林地面积15720.8m2。表5施工临时占地面积汇总表占地类型占地面积(m2)风机吊装平台施工道路集电线路塔基施工临建区小计46
乔木林地0119441001604灌木林地168008394591320028985其它草地1470012591705150029496旱地21000256792866049545建筑用地03948003948河流016100161道路0330033合计525005200045724700113772备注共25个平台,单个占地为50×50-20×20=2100m2施工结束后道路宽度恢复至4m,用作为运行期检修道路。临时占地为2×(16200+9800)=52000m2共127基,每基占地6×6=36m2施工临建区为72.3m×65m由表5统计结果可知:本项目临时用地面积共计113772m2,其中占用其他草地面积29496m2,占用旱地面积49545m2,占用林地面积30589m2。4、公用工程(1)供水风电场运行期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水源拟采用从附近的村庄运水的方式来满足站内的生活用水。(2)供电、供暖施工电源拟由附近村庄现有10kV输电线路引接,施工结束后作为升压站备用电源。本工程升压站的生产生活管理建筑,采暖全部采用电暖气采暖,生活用热水采用电加热方式。(3)职工定员风电场的运行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完成的,可实现无人操作的程度,本工程不再新增定员,运行管理交由牛心堡风电场220kV升压站班组负责。5、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本期风电场实际情况,施工建设期拟定为12个月。本工程预计从2018年7月开工,经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调试调配,最后于2019年6月竣工。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6。表6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名称单位数量46
技术指标建设规模MW50风机规格kW(台)2000(25)年发电量万kW.h9675.0年利用小时数h1935.0经济指标工程总投资万元41444.28单位千瓦总投资万元8288.86建设期利息万元663.38流动资金万元290平均上网电价(税后)元/kWh0.52平均上网电价(税前)元/kWh0.60投资回收期年11.15投资利税率%6.3总投资收益率%8.416、环保投资风力发电是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将风能转化成机械能,最后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的污染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对部分土地利用的改变。因此,本工程的环保投资主要为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恢复治理措施费用,经统计环保投资为1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41444.28万元的0.39%。本工程环保投资具体见表7。表7本工程环保投资时序序号污染源防治措施投资(万元)施工期1尘、废水、噪声设置施工围挡、覆盖防尘网、苫布遮盖,废水收集沉淀池,减振、吸声、隔振等减噪措施40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对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检修道路两侧绿化,边坡防护。120运行期3噪声选用低噪声风机和主变,划定噪声防护区域-总计16046
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1、风电机组分布风电机组的布置按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区的风能资源,并结合场区地形地貌、植被及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电机组的布置。本期25台风电机组分布于山西右玉县右卫镇西北部山梁上。风机分布见附图2。表8风机位置坐标表序号风机桩位坐标占地类型塔筒高度(m)西安80高程YXZ1LG013760974144518301378旱地852LG023760979044514011381旱地853LG033760939844512121396旱地854LG043760856344514961421灌木林855LG063760813644507221463灌木林856LG073760812344504311484其它草地857LG083760800644499841539其它草地858LG093760798344497491541其它草地859LG103760756444492451543其它草地8510LG113760741744489391543旱地8511LG123760751344485841556灌木林8512LG133760680344484191562灌木林8513LG143760674844481391556灌木林8514LG153760664044478481582旱地8515LG193760527644487481623灌木林8516LG203760508944484411605其它草地8517LG213760496544480621631灌木林8518LG233760546744475251613灌木林8519LB013760815844462421490其它草地8520LG323760694844463861527旱地8521LG333760742944465611516旱地8522LG343760827344465611504旱地8523LG353760796144468331507旱地8524LG363760822144470891485旱地8525LG403760901244467691491其它草地852、集电线路本工程线路长度为37km。线路路径方案为:双回集电线路从牛心堡升压站35kV46
间隔电缆出线,沿站内电缆沟向北出线,在升压站东北侧电缆引上,向北跨越三回集电线路,在辛窑子村南侧左转向西,经过老墙框村南、魏安窑村东、花柳村南、三里庄村北、至南梁村北侧,架空跨越准池铁路、呼北高速公路后,再向西跨越S211省道,然后在八里铺村西(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图中八里铺村附近,边界控制点58#、161#北侧)附近用电缆(拉管)穿过苍头河湿地公园,然后跨越两回牵引站110kV线路,继续向西经过右卫镇南侧、李前后窑村北侧和朱家窑村北侧至雷公山风电场各风机。本项目集电线路分为3条单回和1条双回架空线路,其中1#、2#、3#、4#、6#、7#、8#、9#、10#、11#、12#、13#风机由E线单回汇集,14#、15#、19#、20#、21#、23#风机由F线单回汇集,32#、33#、34#、35#、36#、B1#风机由EF76T线单回汇集。E线和F线在EF80塔架处双回架设,EF76T线在EF76塔架处并入双回线路。E线路径长5.8km,F线路径长3.1km,EF76T线路径长3.7km,EF双回线路径长24.4km,全线路径共设杆塔127基。场内35kV集电线路走向见附图3。3、检修道路风电场进场道路可利用S211省道和村村通公路引接。场内的检修道路需新建16.2km,拓宽改造9.8km。新建道路设计宽6m,原有道路扩建时拓宽2m(原宽4m)。施工结束后道路宽度恢复至4m,作为运行期检修道路。道路采用山皮石路基,碎石路面。道路平曲线最小转弯半径需满足叶片的运输要求,本阶段考虑最小转弯半径为50m,极限圆曲线半径35m;设计最大纵坡为14%,转弯处最大纵坡为8%,最小竖曲线半径为500m。风电场检修道路见附图3。4、升压站本项目不再新建升压站,场内风机最终由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接入牛心堡风场220kV升压站预留的主变压器升压后并入国家电网。220kV升压站平面布置见附图4。5、施工设计风电场内集中布置一个施工临建区,占地面积为4700m2。项目施工工期为12个月,施工人员平均100人,高峰期150人,施工场地管理和运维人员总计约20人,食宿安排在施工临建区,其余施工工人以当地闲散劳动力为主。46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材料均从右玉或朔州当地购买,不自行搅拌混凝土,全部外购商混。施工临建区主体工程为钢材和木材综合加工厂;储运工程为材料、设备仓库和机械停放场,公用工程中冬季采暖为电暖气,水源由水车外购,供电引接附近10kV电线。环保工程主要为生活区隔油沉淀池。场区占地及布置见表9和附图5。表9施工临建区工程内容名称占地面积(m2)备注办公生活区1600办公、生活简易房、简易食堂、停车场、旱厕综合加工厂800钢结构和木材加工综合仓库1500机电设备、钢筋等堆放机械停放场800大型机械停放场地小计4700--46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朔州市西北侧。县境西北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接壤,西与平鲁县接壤,南与山阴县为邻,东临左云县。右玉县城距朔州市113km,距呼和浩特151km,地理坐标范围北纬39°41′18″~40°17′54″、东经112°07′18″~112°38′35″。总面积1964km2。本项目位于右玉县右卫镇西北部的二分关村到元山子村一带,地理坐标介于N40°5′~40°13′,E112°10′~112°19′之间。风电场附近有呼北高速、S211省道和村村通公路连接,交通便利。(2)地形地貌右玉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北部,四面环山,南高北低,形如口袋。境内南部是洪涛山脉,北部和西部为阴山山脉的延伸。全县东西宽45.7km,南北长67.7km,总面积1967km2,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9.6%。全县平均海拔1400m,属黄土丘陵缓坡区。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右玉县西北侧,风电场场区海拔在1420~1730m之间。区域地形地貌见附图1B。(3)地质构造根据现场勘察,场地15.0m深度内地基土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风积(Q2eol)黄土(粉质粘土)及第四系全系统冲洪积地层(Q4al+pl)。根据测绘、收资结果情况,将站址场地内地基土分为两个大层,具体各层性质叙述如下。1)层,黄土状粉土(Q4al+pl),棕黄-黄褐色,稍密,稍湿,土质不均匀,夹粉质粘土薄层或团块,局部夹粉砂透镜体。上部含植物根系,见虫孔及大孔隙,该层厚2-5m左右,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地层。2)层,黄土(粉质粘土)(Q2eol),棕红色,可塑~硬塑,稍湿-湿,瓣状结构,含铁锈斑点及少量姜石,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大于10.0m,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地层。根据本项目可研调查分析结果,拟建场区内构造活动较弱,近场区附近无全新活动断裂,且无较大地震发生,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好,适宜工程建设。46
(4)气候、气象根据右玉县气象站1981-2011年的气象观测统计资料,右玉县多年平均气温为3.9℃,极端最高气温为34.4℃,极端最低气温为-40.4℃,无霜期为104天,年降水量最多为662mm,最少为193.3mm。年平均风速为2.19m/s,盛行风向为WNW风,风向频率为22%。右玉县主要气象特征见表10。表10右玉县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累年平均气温(℃)3.9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4.4多年极端最低气温(℃)-40.4累年平均气压(hPa)865.5累年平均水汽压(hPa)6.2年均降水量(mm)410.6年均沙尘日数(d)25年均蒸发量(mm)1777.3日照时数(h)2936.4年均冰雹天数(d)23年平均雷暴日数(d)41为了有效开发风能资源,建设单位在风电场场区外南部设立了一座编号为5180#的85m高的测风塔。测风塔在10m、30m、50m、70m、80m、85m高度处分别安装风速传感器各一个,在10m、85m高度处分别安装风向传感器各一个。经过对测风塔各层高度的数据检验、延伸插补修正和分析计算得到测风塔完整一年的测风数据,结果表明本风电场主导风能为WNW,85m处的年平均风速为6.87m/s,对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05.8W/m2,本风场风能品质较好,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4)地表水右玉县的水资源属于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苍头河、马营河、欧家村河、大沙河等属于黄河水系。源子河属于海河水系。区域水系图见附图6。右玉县第一大河流为苍头河,属于黄河水系,被称为右玉县的母亲河。发源于平鲁区郭家窑等地,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威远镇、新城镇、杨千河乡、右卫镇等,于杀虎口村流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出长城后注入浑河,而后汇入黄河。在右玉县流长75km,流域面积1976km2,河床宽100-1000m,流量为0.5m3/s,结冰期为150d。全流域有支流179条,其中15km以上的12条,20km以上的446
条,主要支流有马营河、欧家村河、大沙河、牛心河、李洪河。上游建有常门铺水库,其支流李洪河和石匣河汇合处,建有滴水沿水库,石匣河中游还建有东碾头水库。这三座水库均可养鱼浇地,为右玉县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右玉县第二河流为源子河,属海河水系。发源于左云县马道头,流经右玉、山阴、平鲁,在朔城区马邑村注入桑干河,属季节性河流。从右玉县增子坊村入境,由东向西横贯右玉县南部元堡子和高家堡乡,在大川出境,流入山阴县。右玉县境内全长21km,流域面积230km2,河床平均宽80m,流量0.02m3/s。有大小支流26条,汛期可浇灌地333.33hm2。(5)地下水根据含水介质空隙类型,本区地下水可分为:1)基岩裂隙水a.太古界变质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地区,含水性为太古界桑干群变质岩,由于构造及风化作用,岩层表层构造裂隙与风化裂隙发育,地下水埋深较浅,但富水程度弱,单泉流量多小于1-2L/s,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b.寒武岩-奥陶系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南部,含水层岩性为寒武系、奥陶系灰岩鲕状灰岩溶系溶洞较为发育,富水性较弱。c.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于广大地区,含水层主要为白垩系砂页岩,裂隙发育,相对含水,而页岩则起隔水作用,地下水具承压性,富水性一般较弱,单泉流量一般小于1-2L/s,钻孔涌水量一般为1-200m3/d。d.第三系玄武岩类孔洞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于柳沟山、石搪山、小南山等地,顶面有部分黄土覆盖或呈裸露状态,呈孤岛状分布,气孔及节理发育,由于喷发时代较晚,风化程度弱,裂隙不太发育,加上喷发次数较多,各层间均有致密块状玄武岩或喷发间断时形成的风化壳等,均有相对隔水层,富水性较弱,泉流量一般小于0.11L/s,水化学类型为H-C.N型水,矿化度0.2-0.5g/L。2)松散岩类空隙水含水岩组a.第三系松散岩类空隙水含水岩组46
主要分布于王庄子-方家堡-六里庄一带,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局部夹不稳定砾石,含水层厚2.0-6.0m,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d,富水性较弱,水化学类型为H-C.N型水,矿化度0.3-0.5g/L。b.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本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分布十分广泛,由于其成因结构颗粒成分厚度变化及发育规律不同,导致地下水的贮存条件富水性和运移规律也不相同,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类:黄土丘陵区孔隙水含水亚组: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区及河谷边缘,区内冲沟发育,含水顶板埋深3-10m。岩性为砾石粗砂,厚度2-26m,静水位埋深5-13m,单水井涌水量100-300m3/d,地下水属潜水,渗透系数小于6.15m/d,富水性较弱。水质类型为H-C或H-C.N型水,矿化度0.3-0.5g/L。山间河谷阶地空隙水含水亚组:富水性分区标准根据相同降深时的单井涌水量大小来划分。Q<300m3/d为弱富水区;300
500m3/d为富水区。根据含水层厚度和富水性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区,中等富水区和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分布于麻家滩-新城堡以东及苍头河二道河三道河上游,含水层1-2层,厚2.0-5.0m,静水位埋深2.0-7.0m,地下水为潜水,渗透系数为6.15m/d,单井涌水量300-500m3/d,富水性中等,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M或H-C.N型水,矿化度0.3-0.5g/L。富水区分布于苍头河及主要支流河谷一级阶地及漫滩区,含水层顶板埋深3.0-10.0m,含水层岩性主要以中、粗、细砂为主,局部夹薄层砾石层,含水层一般为3-5层,厚10-24m,单井涌水量一般为600-2000m3/d,局部可达2500m3/d,单位用水量为5.13-18.54m3/h.m,地下水呈潜水,静水位埋深3-11m,渗透系数为6.15-26.2,水化学类型为H-C.M或H-C.N型水,矿化度0.3-0.6g/L,pH值7.8-8.0,硬度11.45-19.92德度。风电场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20m。(6)土壤本区内的土壤种类有山地草甸土、栗钙土、草甸土、风沙土四个土类,8个亚类,33个土属,49个土种。土壤主要以栗钙土和风沙土为主,质地较粗,团粒结构性差,抗侵蚀能力差,极易发生风蚀、水蚀和沙化现象,特别是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山洪暴发和沙尘暴肆虐。46 境内地表多为深厚的第四系黄土覆盖,有部分红土出露,土石山区为砾石夹粗砂的粗骨土,在河川阶地主要为风积黄沙粉土和冲积物。土壤中有机质含量0.73%,全氮含量0.047%,速效磷23.9ppm,速效钾89ppm,其他成分均很低,土体结构松散。(7)动植物右玉县天然原生植被很少,有少数天然次生针叶林分布于东山地区,天然沙棘林面积较大,多数分布于沟谷河床。区域退耕还林的人工林以山杨、油松和樟子松为主。天然草地以针茅、蒿类为主,局部阴湿地有少量虎榛子。缓坡丘陵地带有胡枝子、紫苜蓿、连翘、柠条、沙棘灌丛分布。全县林木面积达1000km2,森林覆盖率达50%。现有林地中90%以上为人工林。右玉县境内野生动物有50余种,主要有石鸡、野鸡、麻雀、山鹰、猫头鹰、雕、喜鹊、乌鸦、啄木鸟、杜鹃、燕子、大雁、狼、狐、狗獾、黄鼠狼、兔、田鼠、黄羊等。(8)矿产资源右玉县的矿产资源以煤为主,北至康村,南至玉井,西至西窑头,东至左云县界,全县探明含煤面积165km2。此外矿产资源还有铁矿、云母、石墨、白云石、黄冈岩、石灰岩、沸石、金矿、石英石、大理石等,但开发程度低,只有元堡子、教场坪一带和威远镇到石香炉一带的铁矿及高家堡、西碾头一带的白云岩已经开采。(9)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15)附表C4,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10)文物古迹右玉县的遗址有杀虎口、右卫古城、三十二长城、威远堡、铁山堡、大堡、平集堡等;古建筑有清真寺、混元寺、牛心山寺庙、宝宁寺等;古墓葬有威远汉墓群、善家堡匈奴墓群、红旗口汉墓群、乔家山墓、平顶山墓等。其中杀虎口、右卫古城、三十二长城、清真寺、宝宁寺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区域环境质量状况(1)生态环境现状经现场调查,风电场内的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植被和木本植被,以草本植被为主,草木主要为白羊草、长芒草、苔草、本氏针茅、隐子草及蒿类草丛。木本植被主要为人工山杨林和油松46 ,以及虎榛子、沙棘、柠条、连翘等灌木丛。此外,区域内低坡处和缓坡处有少量农田分布,农作物主要为莜麦、玉米、胡麻和向日葵等作物。风场区域林木植被分布较少,野生动物分布数量不多,大型野生动物较少见,常见野生动物主要为一些小型的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一些常见鸟类为主。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详见生态评价专题。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详见生态评价专题。(2)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风电场的风机机位距离最近的村庄为胡四窑村,距离为490m,噪声评价范围内无村庄等声环境保护目标,且项目建设区域内无工矿企业等噪声源,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较好。(3)地表水环境现状由《朔州市2018年5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可知,杀虎口断面2018年5月份监测指标为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铁、锰、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和粪大肠菌群共计30项指标,监测结果显示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达到该断面V类水质目标的要求。3、环境功能区划(1)生态环境根据《右玉县生态功能区划》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IA-1-2-1丁家窑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根据《右玉县生态经济区划》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ⅡA东北杀虎口边塞文化旅游与文物保护生态经济区和ⅣA杨千河生态农牧业生态经济区。右玉县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经济区划见附图7和8。(2)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风电场区域为声环境功能1类区。(3)地表水环境依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2014)中图1红河区苍头河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可知,本项目35kV电缆穿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处地表水环境功能为工业用水保护区。46 4、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以及朔州市水务局、右玉县的相关管理部门(林业局、国土局、文物局)关于本项目选址的意见可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亦无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等敏感因子。本工程以声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为主,具体见表11和附图2。表11本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要素敏感目标位置影响因素保护措施保护要求噪声胡四窑村LG03风机东南侧490m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风机运转产生的噪声采取减振、吸声、隔振、优化布置等措施,降低影响《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朱家窑村LG36风机西北侧490m生态植被、土壤风机及箱变区、集电线路区、检修道路区、施工场地区以及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的区域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采用临时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加强环境监理、环境管理以减缓影响恢复生态功能,防治水土流失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35kV电缆穿越段N40°7′27.63″~40°7′27.92″E112°21′4.4″~112°21′16.58″施工扰动可能引发地表水渗漏,进而影响苍头河水生生物和两岸陆生生物严控施工活动侵入湿地公园保护红线范围内,选择枯水期施工,并做好防渗漏措施防止和降低对湿地公园动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右玉古长城LG21风机西侧660m处可能对右玉古长城的风貌造成不利影响严禁施工活动进入右玉古长城的建设控制地带,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对右玉古长城造成不利影响防止对右玉古长城造成不利影响地表水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35kV电缆穿越段N40°7′27.63″~40°7′27.92″E112°21′4.4″~112°21′16.58″施工扰动可能引发河床振动,进而使地表水浑浊或渗漏严格划定施工范围,选择枯水期施工,并做好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污染和水体漏失环境空气胡四窑村LG03风机东南侧490m土石方开挖和运输扬尘污染施工严格管理,裸露面苫盖,洒水抑尘《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2级标准朱家窑村LG36风机西北侧490m地下水高墙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集电线路穿越苍头河段上游4.8km施工活动可能侵入保护区划定施工范围,严格管控施工活动,禁止侵入水源地保护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46 四、评价适用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声环境:风电场区域为农村地区,风电场建设区域周边的农村地区的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见表12。表12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执行标准1类554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地表水:依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2014),苍头河本项目35kV电缆穿越处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表13地表水质量标准表单位:mg/L项目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标准6-9≧31061.00.005项目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砷六价铬氰化物硫化物标准301.50.10.050.20.52、污染物排放标准(1)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噪声限值。表14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排放时序执行标准标准值dB(A)昼间夜间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7055(2)废气施工期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排放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中表2标准限值要求。(3)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要求[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46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1.1施工期工程内容风电场的建设主要包括风电机组基础构筑及安装、箱式变压器安装、主变压器安装、线路架设施工、检修道路施工。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见表15。施工期主要工艺见图1。表15主要施工机械汇总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履带式起重机LRI1000t/l型辆42汽车式起重机QUY100t辆43挖掘机1m3台24装载机8m3台25推土机132kW台26自卸汽车10t台47手扶式振动碾压机--台28吊罐6m3个29光轮压路机25tYZ25台210插入式振捣器1.1~1.5kW台911无齿砂轮锯--台212空压机9m3/min台213吊具--套214钢丝绳--套215水车8m3台216移动式柴油发电机50kW台417平板拖车台218钢筋拉直机JJM-3台219钢筋切断机GQ-40台220钢筋弯曲机GJB7-40台221钢筋对焊机UN-100台246 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主体工程风机基础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风机安装安塔架安装机舱吊装叶片及轮毂吊装箱变基础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输电线路土方工程安装工程辅助工程施工检修道路施工电源线路图1风电场施工期主要工程内容1.1.1基础施工(1)土方工程基础开挖过程中,首先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挖土至离设计底标高300mm,然后用人工清槽,避免扰动原状土;根据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场区开挖无需爆破作业。开挖土方沿坑槽周边堆放,做为回填用土,其中一部分土石方装10t自卸汽车运输用于场内道路填方。基坑的开挖均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每边尺寸加宽1.0m,开挖拟按1:1放坡考虑(最终开挖坡度以现场的地质情况为准)。开挖完工后,应清理干净坑内杂物,进行基槽验收。土方回填应在混凝土浇筑7天后进行,必须分层夯实,并进行压实度检测,夯实后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分层厚度不小于3.5m。(2)混凝土工程风机基础采用C35砼浇筑,混凝土外购商混。46 在基坑清槽、绑筋、支模、预埋基础环,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注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浇灌,插入式混凝土振捣棒振捣(配一台平板振捣器用于基础上平面振捣),每点振捣20~30s,直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桨为止。每个基础的混凝土浇筑采取连续施工,一次完成,确保整体质量。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进行覆盖和运水车洒水养护,3天后可以拆模及回填。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设备吊装。冬季封冻停止混凝土施工。回填土用推土机分层覆盖灰土沙石料,并碾压密实。若填土潮湿需晾晒或回填及配砂石料。位于坡度较大地点的基础用100mm厚混凝土罩面,留伸缩缝做2%流水坡度,多余的块石可压在基础上。1.1.2风电机组安装(1)塔筒安装本工程共安装塔筒25套,用大型运输车辆将塔筒由制造厂运输到安装现场,摆放在吊车的旋转起吊半径内。塔筒的摆放场地应尽可能平整无斜坡。塔筒的两端用方木垫起,并将塔筒的两侧固定好,用一台100t的吊车吊住塔筒的底法兰处,另一台1000t吊车吊住塔筒的上法兰处,两台吊车同时起钩离开地面30cm后,1000t吊车起钩并旋转大臂,当塔筒起吊到垂直位置后,解除100t吊车的吊钩,然后用1000t吊车将塔筒就位到基础预埋螺栓上,进行塔筒调平、测量塔筒的垂直度,再用力矩扳手将基础的每个螺栓紧固到力矩值,经检验无误后,松掉1000t吊车的吊钩。塔筒的吊装采用分段吊装,由下至上逐节竖立固定,法兰之间紧固连接。(2)机舱安装安装工作由1000t与100t两台吊车联合作业,机舱由吊车提升,由人工牵引风绳,控制机舱的旋转方向,应绝对禁止机舱与吊车及塔筒发生碰撞。当机舱起吊到塔筒顶部高度后,机舱与塔筒顶法兰进行对接,机舱慢慢落下,将机舱与塔筒顶部法兰的螺栓孔就位,可用螺栓与垫圈先将后面固定,然后将所有的螺栓拧上。然后继续缓慢回落机舱,但应使吊钩保持一定的拉力。机舱完全座落在塔筒顶法兰盘上,以保证制动垫圈位与塔筒顶法兰盘的中心。所有的螺栓紧固力矩达到厂家的设计力矩后,可将吊车和提升装置移走。(3)叶片安装46 叶片的安装采取地面组合、整体吊装的方法进行。在每支叶片的中部用可调整支架将叶片支撑起来,然后进行调整和组装。轮毂和叶片在地面组装,叶片需要采用支架支撑呈水平状态,采用专用夹具夹紧轮毂,同时用绳索系在其中的两片叶片,100t的吊车通过吊带钩住剩余的一片叶片尖端架。用1000t吊车提升叶片和轮毂时,为了避免叶片摆动,每片叶片用3~6名装配人员在地面拉住绳索以控制叶片的摆动,直到提升至安装高度。向下垂的一根叶片通过100t吊车吊离地面。在提升过程中,禁止叶片与吊车、塔筒、机舱发生碰撞,应确保绳索不相互缠绕。提升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牵引绳的位置,控制叶片不摆动。直到叶片竖立后,100t吊车松开吊带。1000t吊车将叶片和轮毂提升至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的主轴法兰后,由安装工人于机舱内进行空中组装,将轮毂与机舱的主轴法兰对接紧固,将所有的连接螺栓紧固到设计力矩。安装完毕后,检验塔筒的垂直度,经核实无误后,将塔筒与基础连接的所有地脚螺栓紧固到设计力矩后,对基础与塔筒底法兰的连接部位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安装好的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调试。(4)箱变安装靠近箱体顶部有用于装卸的吊钩,起吊钢缆拉伸时与垂直线间的角度不能超过30°,如有必要,应用横杆支撑钢缆,以免造成箱式变电站结构或起吊钩的变形。箱式变电站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装有铁心、绕组和绝缘油的主箱体中,高低压终端箱内大部分是空的,重量相对较轻,使用吊钩或起重机不当可能造成箱式变电站或其附件的损坏,或引起人员伤害。安装完毕后,接上试验电缆插头,按国家有关试验规程进行交接试验。1.1.3集电线路输电线路包括低压电缆线路直埋敷设和35kV输电线路架设(过苍头河埋地敷设)。其中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式变压器之间电缆沿检修道路地埋敷设,电缆沟的宽度和深度均按1m考虑。35kV输电线路除过苍头河段埋地敷设,其余线路采用架空布置,架设时将开挖铁塔基础并回填,同时完成线塔的安装组合。线塔安装完毕后将进行输电线路的架设工作,首先将输电线路沿输电线路走向布设于相邻的两塔之间,然后实现电线上塔,并按照输电架设的有关规定对线路进行张紧、固定,完成整个输电线路的架设工作。过苍头河段的电缆埋地敷设方案(拉管方案)为:在八里铺村西苍头河湿地公园东边界外25m处新建一基线路终端塔(N40°7′27.63″,E112°21′16.58″)46 ,然后电缆引下穿管(3根)埋于河道以下3~5m处,然后穿过苍头河湿地公园,在苍头河湿地公园西边界外25m处再新建一基线路终端塔(N40°7′27.92″,E112°21′4.4″),然后电缆引上至风电场。河道下埋管采用水平导向钻进法。首先将探测棒插入导向头内,导向头后端与钢管连接,然后用顶管机给钢管施加压力,推进导向头,将导向头打入地下;导向仪可随时接收导向头的方位与深度,顶管机可根据此信息及时旋转导向头,使导向头随时改变深度和方向,在地下形成一条直径为100mm的圆孔通道,孔道中心线即为所需敷设管道的中心线。在孔洞形成后,将导向头卸下,装上一钻头,钻头孔径比孔洞大1.5倍,然后将钻头往回拖拉至初始位置,卸下该钻头,换上更大的钻头,来回数次,直到符合回拖管道要求。为了防止塌孔,在注射的水中加入外加剂,该外加剂有固化洞壁。润滑钻杆等作用。钻孔完成后,将管材连接成需要长度,将管材两端封闭,一端与钻头相连,将其一次性拖入已形成的孔洞中,即完成整个埋管工序。1.1.5检修道路风电场检修道路施工主要以机械施工为主,开挖土石就近用于填方段,路堑开挖边坡及时护坡排水,路堤填方段采取边填、边铺、边碾压的一条龙施工作业方法,填方边坡随时洒水防蚀,主体道路施工完成后及时修筑排水边沟和护坡。施工道路总长26m,设计行车速度15km/h,单车道,路面宽6m,施工结束后恢复至4m宽作检修道路。路面等级为泥结碎石路面,小圆曲线半径为35m,最大纵坡14%,最大超高2%,最小转弯半径为50m,转弯处最大纵坡为8%,最小竖曲线半径为500m。施工道路全路段无桥梁与隧道。施工检修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见图2。路基边坡: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路基排水:检修道路排水沟采用自然土基,断面采用梯形,排水沟底面尺寸为:顶宽35cm,底宽15cm,沟深20cm,纵坡为自然坡。路面工程:路面为碎石和天然土层压实路面,压实度0.94。46 图2本工程电缆穿越苍头河段剖面图46 图3本工程施工检修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1.2运行期工艺流程风机叶片在风力带动下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能,在齿轮箱和发电机作用下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机的出口电压为0.69kV,接入箱式变压器后升压至35kV,25台箱变出线经2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牛心堡风电场220kV升压站150MVA主变的35kV配电装置母线侧。本项目依托于牛心堡风电场三期工程在220kV升压站配建的46 一台150MVA的主变,本项目的工艺流程见图3。风能风轮发电机箱式变压器架空集电线路35kV室内配电装置150MVA主变牛心堡风电场220kV升压站并入国家电网噪声、废油噪声废油图4风力发电运行工艺流程图2、主要污染源强(1)噪声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打夯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噪声级分别在95dB(A)~105dB(A)之间。运行期风轮叶片的气流和风轮产生的尾流会引起空气动力噪声,变速齿轮箱会产生机械噪声。单台风机的声功率级可按产品指标104dB(A)考虑。(2)废气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期道路修筑、基础开挖、物料运输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燃油产生的废气。运营期项目无废气排放。(3)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施工营地设旱厕,无冲厕废水。施工临建区食宿人员20人,餐饮废水和日常杂用废水产生量较少。本工程不再新增定员,运行管理人员由牛心堡风电场升压站编组负责,因此不新增生活污水量。(4)固体废物1)弃土弃渣本工程土石方移挖作填,开挖总量约14.21万m3,回填总量约14.21万m3,挖方填方基本平衡,不会产生取、弃方。本工程施工期土方情况详见表16。46 表16本工程土石方平衡表序号项目土方开挖(m3)回填(m3)余方(m3)差方(m3)备注1风机及箱变基础240001300011000-余方用于道路修筑2塔基990081001800-3检修道路6140076300-149004电缆敷设12001100100-5吊装平台42000400002000-6施工临建36003600--总计14210014210014900149002)生活垃圾本期风电场工程不再新增定员,因此不新增生活垃圾。3)废变压器油本项目装机容量为50MW,为牛心堡风场四期工程,升压并网依托三期工程(99.5MW)配建的150MVA主变,本次不新增主变,不考虑主变检修废油处置。本项目每台风机设置一座35kV箱变,箱变在检修过程中会产生废变压器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39号)(2016年6月14日),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08废矿物油”,废物代码“900-220-08”。4)废旧润滑油在风电机组检修过程中会产生废润滑油,产生量约75L/a(25台风机,3L/台·年),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39号)(2016年6月14日),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08废矿物油”,废物代码“900-214-08”。46 六、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1)生态1)影响分析施工活动将对区域植被和水土流失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修筑道路、基础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等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使得原有地表植被被清除损毁,区域水土流失加重。涉及占用耕地的,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车辆和机械等设备噪声会对区域地面动物和鸟类产生惊扰,人为诱捕等不合理的行为会对区域动物产生伤害,影响动物的正常活动。具体影响见生态评价专题。2)防治措施a.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在施工区明显处设置警示性标牌;b.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强化其环保意识;c.施工期应尽量避开汛期和大风天气,对暂不使用的土方、砂石料场及时用苫布遮盖,四周设置围堰,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雨水和风力的侵蚀;d.施工工序安排应合理,移挖作填,优化土方平衡,减少二次转运,减小扬尘污染和水土流失;e.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地表扰动处进行植被恢复,尽量选用乡土植被,保证成活率。对损毁的耕地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地使用功能。3)预期治理效果据调查,工程建设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大型沼泽、水体分布,也无珍惜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域地表植被以草丛和稀疏灌木为主,动物以鼠、兔等小型野生动物为主。随着施工结束,区域植被逐渐恢复,动物的活动也将恢复正常。因此,施工期对动植物的影响较小。通过数据统计,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地表总扰动面积189940m2,其中,恢复植被面积为89680m2,恢复为耕地的面积为6960m2,需要异地复垦耕地的面积为6700m2。依据晋政发[2013]22号文件,占用耕地的,依法依规给予补偿,并在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地使用功能,上述将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缴纳植被恢复费用和耕地复垦费用进行补偿。(2)噪声1)影响分析46 施工期噪声主要源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主要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振捣棒和振捣器、砂轮锯、空气压缩机等。这些噪声源的声功率级为95dB(A)~105dB(A)。施工噪声源可近似为点源,根据点声源衰减模式,可预测出各施工机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限值的边界距离,即达标距离。经预测可知,施工边界噪声达标的最大距离为127m。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声功率级及各种施工机械达标距离见表17。式中:Lr——距声源r处的声压级,dB(A)Lw——声源的声功率级,dB(A)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表17主要机械设备噪声衰减情况声源声功率级dB(A)各声源衰减预测值(dB(A))达标距离100m200m300m400m500m昼间标准70dB(A)夜间标准55dB(A)起重机10557.051.047.545.043.023m127m挖土机10557.051.047.545.043.023m127m推土机10052.046.042.540.038.013m71m装载机10052.046.042.540.038.013m71m压实机9547.041.037.535.033.07m40m振捣棒9547.041.037.535.033.07m40m砂轮锯9547.041.037.535.033.07m40m空气压缩机9547.041.037.535.033.07m40m2)防治措施①施工机械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从噪声源头上进行控制。②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③要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的机械进行突击作业,缩短噪声污染时间。④午间(12:00-2:00)和夜间(22:00~次日6:00)禁止施工,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3)预期治理效果46 本项目施工场地均远离村庄布置,施工期噪声影响为短暂的可逆影响,采取评价提出的防治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影响可接受。(3)废水废水主要是施工临建区人员的餐饮、洗涮等杂用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洒水抑尘或绿化使用。所以施工期无废水外排,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4)废气1)污染影响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机械燃油废气,以及施工扬尘污染。施工机械废气主要包括运输车辆和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评价要求对施工机械加强保养,燃用符合标准的油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柴油发电机,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土石方开挖和运输道路扬尘量的大小与诸多因素有关,本评价利用类比法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曾对7个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扬尘情况进行了测定,测定时风速为2.4m/s,测试结果表明:建筑施工扬尘严重,当风速为2.4m/s时,工地内TSP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5~2.3倍,平均1.88倍,相当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1.4~2.5倍,平均1.98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为其下风向150m处。2)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扬尘污染,认真做好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施工期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见表18。采取表中措施后,可以有效的降低扬尘,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表18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序号控制措施基本要求1道路洒水与管理1.道路定期洒水,及时清理抛洒物。2边界围挡1、开挖土方暂存地四周设置围挡,高度不低于2m,围挡下方设置不低于20cm高的防溢座以防止粉尘流失;2、围挡必须是由金属、混凝土、塑料等硬质材料制作;拆迁工程在建筑拆除期间,应在建筑结构外侧设置防尘布。3、任意两块围挡以及围挡与防溢座的拼接处都不能有大于0.5cm的缝隙,围挡不得有明显破损的漏洞。3裸露地(含土方)覆盖1、每一块独立裸露地面80%以上的面积都应采取覆盖措施;2、覆盖措施的完好率必须在90%以上;46 3、覆盖措施包括:钢板、防尘网(布)、绿化、化学抑尘剂,或达到同等效率的覆盖措施。4易扬尘物料覆盖1、所有砂石、灰土、灰浆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和四周均有遮蔽的范围内;2、防尘布或遮蔽装置的完好率必须大于95%;3、小批量且在8小时之内投入使用的物料除外。5持续洒水降尘措施施工现场定期喷洒,保证地面湿润,不起尘;拆迁现场应当有专人负责保洁工作,配备洒水设备,定期洒水清扫。6运输车辆1、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门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2、施工场所车辆入口和出口30m以内部分的路面上不应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物料;(5)固体废物施工期土石方挖填基本平衡,施工临建区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返回系统作原料循环使用,所以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行期间主要噪声源为风轮机叶片扫风时发出的空气动力噪声和机组机械运转噪声。单台风机的声功率级按产品指标104dB(A)考虑,轮毂距地面85m,各台风机之间相距300m以上。因此,每个风机均可视为一个点声源,且处于全自由空间,对单台风机噪声距离衰减进行预测。计算公式如下:LA(r)=LWA-20lgr-11式中:LA(r)—距声源r处的声压级dB(A);LW(A)—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dB(A)。噪声衰减预测结果列于表19。表19单台风机噪声衰减预测结果距离m50100200300400500声压级dB(A)59.053.047.043.541.039.0由上表可知,风电机外300m噪声衰减值已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昼、夜间标准要求。距离风机最近的村庄为胡四窑村和朱家窑村,距离均为490m,相距较远,运行期风机不会对区域居民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固废为风机和箱变检修废油。检修过程中46 应设接油盘,由专业人员检修,产生的检修废油采用专用容器盛放。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风机和箱变产生的废油属于危险废物中的“HW08废矿物油”,废物代码“900-220-08”。废油统一收集后贮存于220kV升压站危废暂存库,定期送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危废暂存库拟定2018年12月底改造完成,本项目预计2019年6月投产,所以本项目固废可依托220kV升压站危废暂存库贮存。(3)生态影响及防治措施1)对动植物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运营期地表植被状况逐渐好转,施工结束3年左右时间后,植被状况将好于原有的自然植被系统。在施工期迁走的小动物也将逐渐迁回。风电场运行期的生态影响主要是对鸟类活动的影响。风轮转动会对鸟类低空飞行产生驱赶和阻碍作用。根据鸟类的习性一般是在雾天和低云天气时,可能发生鸟类低空飞行碰撞风轮叶片的现象。但是,根据已运行风电场对鸟类影响的初步调查,风轮叶片击中飞鸟的概率甚小,且风电场所在区域无鸟类自然保护区,也不是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所以风电场的运行基本不会对候鸟迁徙产生明显。2)对景观的影响本期工程建成后,由于风机安装在有风的开阔地带,所以安装后的风机更为显而易见。在视野中将有数排约85m高,延伸约数公里长白色风力发电机组整齐排列的壮观场面。为使风场更好的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传统建筑物相协调,在选择风力发电机组时注意各风力发电机组尽量转向一致,颜色一致,机型一致,为当地旅游增添一道新景观。3)生态保护措施运行期间,本项目植被恢复单位须制定植被恢复监管方案,对风电场范围内的植被现状进行定期巡查,并做好记录。对临时占地恢复区的植被类型、面积、盖度每半年监测一次,及时对植被恢复较差的区域进行土壤改良和植被补栽。表20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生态恢复及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时间类型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前期生态--施工前应合理选址选线,尽量避开乔木林,减小对灌木区的占用,优先选用其他草地和植被稀疏地,以最小的生态破坏为前提,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禁止野蛮施工;施工前对永久占地处原有覆盖植被区域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并暂时存放,作为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用土;46 进场及检修道路两侧按需要设置护坡及排水沟,防止施工中水土流失加剧;划定施工区域界限,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活动范围,尽可能缩小施工作业面和减少破土面积,严禁顺坡倾倒施工渣土和施工废水。施工期生态风机及箱变区表土剥离与存放: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30cm。剥离表土集中堆置,拍实堆体表面,并加盖防尘网。待施工结束后将剥离土还原复垦。临时措施:临时堆放的土石方一定要就近集中堆放,基础土方临时堆土场采取表面拍实处理并在表面遮盖防尘网。植物措施:对风机箱变区的临时占地进行恢复,其中,恢复耕地面积为21000m2,恢复灌草地面积为31500m2。管理要求:同时开挖的地面,在开挖下一段的同时对完成段实施恢复,保证所恢复地面与原地面的一致性,及周围景观的协调性,临时区域要及时采取绿化措施,杜绝开挖的地段或路面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废弃土石要回用于其它工程填方,严禁随意倾倒。输电线路区集电线路塔基边坡防护:对塔基采用浆砌石边坡防护。土地平整:集电线路施工区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平整。废弃土石要回用于其它工程填方,严禁随意倾倒。植物措施:对集电线路临时占地撒播草籽进行恢复,恢复草地面积为4572m2。检修道路防治区表土剥离与存放: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30cm。剥离表土临时放置道路两侧,并拍实,加盖防尘网,待施工结束后将剥离土还原恢复。工程措施:排水沟:爬山路段属于半填半挖道路,在道路内侧布设排水沟。平坦路段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道路下边坡设编织袋挡土堰,采用土袋挡护,以防止土石随坡滚落。道路开挖应与边坡防护工程同步进行,尽量做到修筑一段道路,治理一段边坡,道路建设时,应移挖作填,严禁顺坡倾倒土石等废渣。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将道路恢复至宽4m,对检修道路两侧临时占地栽植油松和连翘等植被进行生态恢复,恢复面积为52000m2。施工临建区表土剥离与存放: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30cm。剥离表土集中堆存至临建区,拍实堆体表面,并加盖防尘网,待施工结束后将剥离土还原复垦。临时措施: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连接天然排水沟道。临时堆土、砂石料场,为防止风蚀,表面用苫布遮盖。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和表土回填,并采取当地的草本植物进行恢复,恢复草地面积为4700m2。噪声施工噪声施工机械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从噪声的源头上进行控制;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要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的机械进行突击作业,缩短噪声污染的时间。废水生活杂用废水餐饮废水和日常洗涮废水经隔油沉淀等初步处理后用于绿化和洒水抑尘。废气施工扬尘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建筑材料、临时土方覆盖防尘布;物料运输采用密闭车厢;加强施工场地管理。车辆废气运输车辆和柴油发电机须加强保养,燃用符合标准的油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柴油发电机。运营噪声风机尽量选择产噪低的风机,并在风电机所在区域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小噪声影响。46 期固废风机和箱变检修废油依托升压内已建成的危废暂存库。3、环保竣工验收本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对本工程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竣工验收。本工程竣工验收内容见表21。表21本工程环保竣工验收一览表时段类型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治理效果及验收标准施工期生态环境风电机组区对临时占地清理平整,对风机箱变区的临时占地进行恢复,其中,土地复垦恢复耕地21000m2,栽植连翘、撒播草籽恢复灌草地31500m2。灌丛株行距1.5m×2m,草籽撒播量按40kg/hm2治理效果:风电场临时占地全部恢复植被,无裸露地表,检修道路两侧修筑护坡和排水渠。验收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输电线路区集电线路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撒播草籽,撒播量按40kg/hm2恢复草地4572m2。检修道路区施工结束后将道路恢复至宽4m,道路两侧临时占地栽植油松和连翘等植被,恢复面积为52000m2。油松株距3m×3m,灌丛株行距1.5m×2m。施工临建区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和表土回填,按40kg/hm2撒播草籽,恢复草地4700m2。噪声施工机械运输车辆选用低噪声设备、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禁止午间和夜间施工。满足《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中相关要求废水生产废水沉淀后用于砂石拌和和绿化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废水隔油沉淀后回用于绿化浇洒废气施工扬尘施工场地四周设围挡;运输道路定时洒水;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物料堆场苫盖;加强施工场地管理等。严格管控,防治扬尘污染车辆废气运输车辆、柴油发电机须定期保养维护取得年检合格标签,柴油发电机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中表2标准限值。固废生活垃圾土石方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工程移挖作填,做到土石方平衡。合理处置46 运营期噪声风机选用低噪声设备风机噪声排放应满足到最近敏感点的噪声预测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固废风机和箱变检修废油依托升压内已建成的危废暂存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合法处置46 七、选址分析1、生态功能区划根据《右玉县生态功能区划》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IA-1-2-1丁家窑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1)IA-1-2-1丁家窑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土壤保持。主要环境问题:该小区西部低山丘陵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地形起伏较大,存在水土流失现象,不合理的放牧使得区域植被破坏较为严重,土地易被风沙侵蚀,肥力降低。西部低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动植物数量日趋减少。保护措施:①营造水土保持林,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坡度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西部山区营造乔灌混交林,采用近自然栽植法进行营造,防止径流冲刷所造成的土肥流失;②对水土流失的荒坡与残林、疏林地采取管护措施,防止人、蓄破坏,将封禁、抚育与治理相结合,以恢复林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草效益;③发展节水农业,在保护和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玉米、小杂粮的种植,以深加工为重点,指导企业开发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食品;④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利用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旅游,建成以生态旅游、趣味狩猎、集旅游、休闲、度假、消费于一体的娱乐地区,旅游建设要突出生态旅游特色,同时达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2)本项目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影响本项目运行期无废气、废水外排,少量检修废油可得到妥善处置,建设期工程占地主要为点和线,不会产生大面积地表破坏,占地性质为草地、耕地和灌从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工程建设期会加剧区域内的水土流失,但只要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土流失造成大的不利影响,也不会改变区域总体的生态功能区划。2、生态经济区划根据《右玉县生态经济区划》可知,本项目工程跨越ⅡA东北杀虎口边塞文化旅游与文物保护生态经济区和ⅣA杨千河生态农牧业生态经济区。(1)ⅡA东北杀虎口边塞文化旅游与文物保护生态经济区该区域的发展方向:46 禁止:①禁止重污染项目入驻该区,以减轻对文物的腐蚀和损害;②禁止乱砍滥挖等破坏区域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的行为。限制: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合理规划,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鼓励:①重点保护区内历史文物资源,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防止区内古建筑被腐蚀与破坏;②开发旅游项目要突出边塞文化、“走西口”文化以及古长城遗址等特色景观,同事完善景区内部各类设施建设,以提高旅游质量;③鼓励当地企业营造绿色生态园区,对区域进行定期绿化,增强区域水土保持能力。(2)ⅣA杨千河生态农牧业生态经济区该区域的发展方向:禁止:①禁止过度放牧,减轻畜牧业对生态的破坏;②减少区内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与化肥及塑料薄膜的使用,严防农业面源污染。限制:在不破坏原有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相关产业,对农牧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以提高当地经济收入。鼓励:①推广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方式,并对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减轻对地方环境的污染;②对水土流失地的荒坡与残林、疏林地采取管护措施,防止人、畜破坏,将封禁、抚育与治理相结合,以恢复林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草效益。(2)本项目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影响本项目为清洁能源发电类项目,非重污染项目,运行期无废气、废水外排。施工期严格管理,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方案提出的措施,减轻因施工扰动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影响,施工期结束后制定植被恢复计划,对施工扰动区定期巡查,对植被恢复较差的区块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土壤改良和人工栽植绿化。区域植被完全恢复后本项目也可作为一道亮丽的人造景观为边塞文化旅游业增加新的闪光点,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右玉县生态经济区划》的发展要求。3、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本项目位于右玉县右卫镇西北部的二分关村到元山子村一带,处在山西省省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功能分区(详见附图1046 )。该区功能定位:山西沙漠化严重区域,京津风沙源治理的主要区域之一。该区发展方向:营造防风固沙林、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大幅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速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在耕地条件好的地区,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扶持以小杂粮为特色的耐寒旱作物生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脆弱、生态功能重要,关系到全省乃至国家生态安全,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不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占地为点征方式,不会对区域土地资源大面积占用,也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破坏。项目属清洁产业类项目,非高强度排污的工业类项目,工程施工结束后将大力进行植被恢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变区域主体功能的定位和发展方向。4、水源地保护区右玉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有2处,一处是王家堡饮用水源地,另一处为高墙框饮用水源地。右玉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3处,分别是高家堡乡高家堡水源地、威远镇六里庄水源地、威远镇王家堡水源地。本项目风电场的风机建设区域以及集电线路的跨越区域均不涉及上述水源地的保护范围,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水源地为风电场南侧的高墙框饮用水水源地,其北侧边界与本项目集电线路穿越苍头河段相距最近,距离为4.8km。高墙框水源地位于右玉县城北部8公里高墙框村正西,供水能力为4375m3/d,规模为小型地下水水源地,于2010年建设6眼水源井,单井平均供水量为32m3/h。①一级保护区划分高墙框6眼水井的一级保护区半径为300m-800m,周长5295m,面积约1.43km2。②二级保护区划分水源地下游将以一级保护区的北边界为二级保护区共用界限,东、西边界以水文地质图冲洪积物分布界限为界,南边界则向上游追索约1720m的河床、河漫滩及周边一级阶地范围内。二级保护区周长12189m,面积约1.23km2。③准保护区划分46 准保护区以地下水流向及主补给区为保护对象,确定高墙框水源地沿二级保护区,最终划分结果边界向西、东部和南部外延至约3km的丘陵区地带,将其划分为准保护区。准保护区周长为23897m,面积约26.34km2。表22高墙框饮用水水源地6眼水井坐标井号ENZ(m)1112°22′0.00″40°4′19.90″12952112°22′4.10″40°4′19.80″12973112°22′6.60″40°4′19.920″12964112°21′53.80″40°4′25.60″12955112°21′58.70″40°4′25.00″12956112°21′59.80″40°4′31.60″12965、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山西右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包括从上游常门铺水库至下游海子湾水库的苍头河干流、支流,马营河以及周边的湿地、林地等,主要规划边界南侧至常门铺水库大坝,北侧至杨树局所辖的海子湾省级湿地公园边界,东侧至马营河上游杨树局施业区。湿地公园内苍头河干流长度约58.3km,马营河干流长度约10.7km。湿地公园地理坐标北纬39°54′50″-40°12′15″,东经112°18′42″-112°26′12″,规划总面积7.7472km2,其中湿地面积4.5972km2,湿地率为59.34%。本项目风机距离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最近距离约为3.5km,35kV集电线路接入牛心堡风电场220kV升压站须穿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根据集电线路敷设方案,拟在八里铺村西(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边界控制点58#、161#北侧)附近用电缆(拉管)穿过苍头河湿地公园,架设的两个塔基选在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界外,东侧塔基为EF48(N40°7′29.26″,E112°21′12.31″),西侧塔基为EF49(N40°7′24.56″,E112°21′1.03″)。电缆管埋深为河床下3~5m,埋长约300m,根据钻孔资料显示,揭露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中砂-砂砾,下层为红黏土,不会穿透区域隔水层引发地表水漏失。施工过程中由于定向钻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施工区域河水水质浑浊,但此为可逆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区域河水水质逐渐会恢复原状。定向钻产生的少量泥渣可用于基坑填方。因此,本项目工程内容的建设不会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苍头河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46 具体集电线路跨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位置见附图12。图5苍头河穿越段钻孔揭露地层柱状图6、右玉县古长城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16】122号关于公布山西省历代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1)保护范围管理在长城的保护范围内,不得拆除、改建原有长城遗存,不得添建新建筑和进行其他建设工程,不得开展危害长城本体安全的活动。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应当依法履行报批程序。涉及地下矿藏的长城地下保护范围为:以地上保护范围外围为基线,成30度角向下外斜至矿藏最深点,呈坡形塌陷线划定。在地下保护范围内禁止开采活动(2)建设控制地带管理46 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长城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依法履行报批程序。长城保护规划批准前,其周边建设活动应按照本次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规划管理。(3)其他事项位于我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交界,且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的长城段落,在我省境内的保护范围以长城墙基外缘为基线向境内扩50米作为边界,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界外扩500米作为边界。通过查阅山西省历代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右玉县境内的历代长城保护范围为长城主体两侧外缘外扩50米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为自保护范围外扩500米为边界。本项目距离右玉县古长城最近的风机为LG21风机,西距古长城660m,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区域未进入右玉古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7、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8月24日以晋政函[2016]103号对《杀虎口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杀虎口风景名胜区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2°7"18"—112°38"35",北纬39°83"18"—40°17"54"。核心景区总面积为6.76平方公里,约占风景名胜区面积的12.9%。右玉县杀虎口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见附图13。①一级保护区主要为核心景区以及一级景观单元周边范围,规划面积约为6.76平方公里。②二级保护区包括二、三级景观单元周边范围以及风景名胜区内具有典型性景观的地区,规划面积约为29.66平方公里。③三级保护区包括山林生态复育区、居民聚居区与农业活动区、旅游建设用地、商业服务区以及景区外围区域,规划面积约为15.84平方公里。本项目工程建设不在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内,与其相距最近的风机为LG01风机,东北距杀虎口风景名胜区边界为1.3km。8、右玉县林业“十三五”规划依据右玉县林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右玉县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布局如下:1)以“两荒”46 造林工程为重点,着力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重点对大呼高速路、大呼高速路连接线和109国道沿线的荒山进行高标准绿化打造。2)以“两网”绿化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通道绿化档次。以境内主河道苍头河为轴,以交通主干线为骨架,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生态就延伸到哪里”。3)以“两区”增绿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围绕矿区和城市近郊、旅游景点等特殊地区,建设森林景观,促进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南山公园、杀虎口旅游区、苍头河湿地公园、牛心风电、赛马场等景区景点的绿化档次。4)以“两林”富民工程为重点,着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5)以“双百”精品工程为契机,着力打造精品示范绿化工程。我们以全省“双百”精品工程为契机,有效增加森林面积,提高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建设标准,努力建成精品工程。6)以“双保”管护工程为重点,全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制度落实为重点,搞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森林资源综合保护。本项目的选址不会影响右玉县“十三五”期间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布局,依据右玉县“十三五”林业发展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设单位应按照右玉县林业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参与风电场范围内的绿化造林工程,促进右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46 八、环境效益分析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它不同于火电项目,不用消耗任何燃料;也不同于水电项目,不需要建设水库,它只需要利用当地的风资源,就可以将风能转变为电能,而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物,同时风电场建成后,不仅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还能为当地增添新的旅游景点。1、节能效益风电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是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工程装机容量50MW,年上网电量9675.0万kW.h,与发电规模相当的火电相比,按发电标煤煤耗310g/kW.h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0万吨。相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风电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2、减排效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除了可节约能源外,与相同发电量的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减少多种有害气体的排放。本工程运行期间每年可减排SO2减少34t、NOx减少34t。可减排温室气体CO2约9.7万吨。此外还可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并减少燃煤电厂产生的噪声及燃料、灰渣运输处置所带来的相应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污染物减排的环境效益。由此可见,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建设,除了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对促进右玉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46 九、评价结论与建议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山西玉龙集团右玉牛心堡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在右玉县投资建设的风电场工程,总装机容量50MW,年上网电量9675.0万kW.h,总投资41444.28万元,项目位于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境内的西北部的二分关村到元山子村一带,距离右玉县城约24.0km,风电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0′~112°19′、北纬40°5′~40°13′,场区海拔在1420~1730m之间。2.环境质量现状经调查,风电场内的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植被和木本植被,草本主要有白羊草、长芒草、苔草、本氏针茅及蒿类草丛。木本植被中乔木主要为山杨和油松,灌木主要为沙棘、柠条、连翘。此外,区域内低坡处和缓坡处有少量农田分布,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土豆、莜麦、胡麻和向日葵等作物。风电场范围没有珍稀濒危等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根据《朔州市2018年5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可知,杀虎口断面2018年5月份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达到该断面V类水质目标的要求。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3.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风电机组距最近的村庄为490m,运行期风机噪声不会对附近村庄产生影响。4.主要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影响较小,且都是短暂的,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在采取评价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区域生态环境可得到恢复和改善。运行期风电场对区域大气、水、声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明显,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5.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采用本土植被对临时占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检修道路两侧修建护坡和排水沟;施工期扬尘污染应该按照提出的环境管理措施46 严格控制,降低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绿化洒水和土砂石拌和使用,不外排;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定期对机械和车辆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禁止午间和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现象发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施工期移挖作填,土石方尽量做到平衡。(2)运行期运行期要制定植被恢复管理计划,对风电场范围内的植被现状进行巡查,及时对未成活或长势较差的区域进行土壤改良和植物补栽。6.“三线一单”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右玉县尚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环境质量底线:根据《朔州市2018年5月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可知,杀虎口断面2018年5月份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达到该断面V类水质目标的要求;项目所在地为农村地区,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满足环境质量底线要求。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风力发电项目,项目为点征占地,不会对区域土地资源大面积占用。经对区域测风塔数据修正计算可知,区域85m处的年平均风速为6.87m/s,对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05.8W/m2,风能品质较好,具备较好的开发价值。所以本项目的开发建设满足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朔州市尚未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的决定》(2013年5月),本项目属允许类,符合产业政策要求。7.结论综上所述:在执行评价要求的环保和生态对策措施后,本项目对区域的环境影响可接受,因此,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在严格实施环评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性的。46 8.建议(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风电场工程安全、正常运行。(2)本工程建设最为敏感的环境问题是噪声污染问题,建议下阶段结合噪声污染的分布特点合理规划风机分布,将工程施工和风机运行产生的噪声降到最低,减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及时展开本工程申请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积极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本工程的经济竞争力,降低项目实施的市场和技术风险。46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经办人:公章年月日 审批意见:经办人:公章年月日 注释专题:生态影响专项评价附图1:风电场地理位置图附图2:本项目环境敏感目标图附图3:风电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牛心堡风电场220kV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施工临建区平面布置图附图6: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7:右玉县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8:右玉县生态经济区划图附图9:风机基础示意图附图10: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图-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功能分区图附图11:高墙框水源地区划图附图12: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区划图附图13:右玉县杀虎口风景名胜区规划图附图14: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15:区域植被类型现状图附图16: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图附图17: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附件1:委托书附件2:省、市、县发改委关于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附件3:牛心堡风电场一、二、三期工程的环保许可文件附件4:右玉县国土局关于本项目的意见附件5:右玉县林业局的意见附件6:朔州市水务局关于本项目涉河部分防洪评价的批复附件7:右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意见附件8:专家意见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右玉雷公山5万千瓦风电项目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报告中环慧博(北京)国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 目录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4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评价81.5景观影响评价81.6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措施及替代方案91.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小结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1.1评价目的通过对风电场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土壤、农作物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结合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生态影响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生态因素及工程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1.1.2评价原则风电工程是由点(风机)和线型工程(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组成的建设项目,跨越地域广,但单点工程量较小,占地面积不大。因而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遵循以下原则:(1)点线结合,以点为主,点是指工程点和环境敏感点。(2)注意一般性影响评价,关注特殊性问题的解决。1.1.3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确定本风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1.1.3-1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本工程在各区域工程内容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20km2或长度50~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无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①本项目集电线路穿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重要生态敏感区。②检修道路长26km,集电线路路径长37km,累计总长为63km;各项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共计0.192128km2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综上所述:工程永久和临时占地范围<2km2、检修道路+集电线路的总长度在≤100km,且本项目集电线路穿越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12 。因此,确定本风电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1.1.4评价范围生态影响按风电场范围总体考虑,具体评价分为四个亚区:风机及箱变区、集电线路区、检修道路区、临时施工场地,合计3.975km2。工程影响范围统计见表1.1.4-1。表1.1.4-1风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表项目工程内容评价范围工程影响范围(km2)风机及箱变风机和箱变基础施工以及风机吊装施工风机基础为中心半径100m的区域0.785集电线路线路的铁塔基础施工及线路的架设线路走廊10m宽区域0.37检修道路检修道路施工道路中心线两侧各50m的区域2.6施工临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外延200m宽的范围0.22合计3.9751.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评价范围约397.5hm2,建设过程中直接扰动面积约19.2128hm2,运用Erdas,采用人-机交互,监督分类的方法,结合现场调查对区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统计分析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植被分布和土壤侵蚀现状。区域遥感影像资料为2016年8月GF-1卫星多光谱+全色影像数据,影像最高分辨率2m。解译图件见附图14-16。1.2.1土地利用现状经调查可知,评价区土地类型主要为灌草地和农业栽培植被;其中,占用草地201.25hm2,占比50.63%;占用灌丛地86.32hm2,占比21.72%;占用耕地88.45hm2,占比22.25%。其它类占地21.48hm2,占比5.4%。表1.2.1-1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类型面积(hm2)比例(%)旱作耕地88.4522.25乔木林地15.863.99灌木林地86.3221.72其它草地201.2550.63道路、建筑用地4.121.03采矿用地1.50.38合计397.510012 1.2.2植被分布现状经调查可知,评价区内常见的草本植被为白羊草、长芒草、苔草及蒿类草丛,木本植被主要以杨树、油松、沙棘、黄刺玫、连翘、柠条等。场内低坡处有农作物分布,作物主要为玉米、土豆、莜麦、胡麻和向日葵等。统计结果显示,评价范围内植被分布面积中草地201.25hm2,占比50.63%;灌木林86.32hm2,占比21.72%;乔木林15.86hm2,占比3.99%;农田栽培植被88.45hm2,占比22.25%。表1.2.2-1评价范围内植被类型现状植被类型面积(hm2)比例(%)乔木15.863.99灌丛86.3221.72草丛201.2550.63农田栽培植被88.4522.25非植被区5.121.29合计397.51001.2.3土壤侵蚀现状评价区主要为中-轻度侵蚀区,其中中度侵蚀区288.7hm2,占比72.63%;轻度侵蚀区86.32hm2,占比21.72%;微度侵蚀区19.98hm2,占比5.03%;强度侵蚀区分布较少,为2.5hm2,占比0.62%。区域土壤侵蚀现状见下表。表1.2.3-1评价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侵蚀程度面积(hm2)比例(%)微度侵蚀19.985.03轻度侵蚀86.3221.72中度侵蚀288.772.63强度侵蚀2.50.62合计397.51001.2.4动物分布现状右玉县内动物区系组成的特点因受地理环境的制约,耐寒、耐旱动物种类多,风电场区域林木植被分布较少,野生动物分布数量不多,大型野生动物较少见,常见野生动物主要为一些小型的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一些常见鸟类为主。12 1.3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1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1.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施工期间因工程占地会对区域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造成短期的改变,将占地区的土地从林地、草地、旱地等变为建设用地。其中改变林地面积为4.63098hm2,改变草地面积为5.0776hm2,改变旱地面积为8.5741hm2。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人工植被恢复,最终恢复林地3.0589hm2,恢复草地2.9496hm2,恢复旱地4.9545hm2。工程建设对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使区域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呈现,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为农林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1.3.1.2对植被的影响(1)植被面积损失本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检修道路、风机箱变基础和吊装、集电线路架设以及临时施工场地建设等,由于上述工程占用土地,使占地范围内的草丛和农业栽培植被等遭受砍伐、清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使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临时占地内的植被面积减少或破坏。风电场永久占地清除农田植被3.6196hm2,木本植被1.57208hm2,草本植被2.128hm2。风场范围内没有较珍稀的植物,且损失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物种组成较为单一的灌草植被,植物种类均为当地常见种,易于恢复,而且造成的面积损失主要表现为点和线,分散在很大的区域内,不会对区域现有植被类型组成及分布格局造成显著改变,对区域植被的总体影响不大。(2)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损失风电场建设使工程占地区域及其周边植被遭受破坏,导致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遭受损失。根据国内有关植被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成果,收集当地林业部门已有调查资料,对工程建设导致的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损失进行了估算,具体见表1.3.1.2-1和1.3.1.2-2。由表可知,工程永久占地造成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损失分别为49.98t和15.67t/a,占评价区总生物量和总生产力的1.74%和1.94%。总的来说,12 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内植被生物量和生产力影响较小,在采取生态恢复、补偿措施后,对整个评价区自然生态系统体系来说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表1.3.1.2-1风电场永久占地内植被生物量损失估算表植被类型平均生物量t/hm2永久占地区评价区生物量占比%分布面积hm2生物量t分布面积hm2生物量t乔木52.170.04082.1315.86827.420.26灌丛13.141.5312820.1286.321134.241.77草丛1.552.1283.30201.25311.941.06农田植被6.753.619624.4388.45597.044.09合计--49.98-2870.641.74表1.3.1.2-2风电场评价范围内植被生产力损失估算表植被类型平均生产力t/hm2·a永久占地区评价区生产力占比%分布面积hm2生产力t/a分布面积hm2生产力t/a乔木10.430.04080.4315.86165.420.26灌丛3.871.531285.9386.32334.061.78草丛0.552.1281.17201.25110.691.06农田植被2.253.61968.1488.45199.014.09合计--15.67-809.181.94(3)对植物种类及分布的影响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土地损毁了原有的植被类型,其上生活着的植物全部被清除,施工区临近区域的植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根据植被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本工程建设破坏的植被结构较为单一,草丛和农作物占据了绝大部分。这些植物均为本工程所在区域以及山西省内分布较广的常见种,资源丰富,风电场工程建设所占用面积较小,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显著降低和物种消失,仅会对局部的植物数量和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永久占地采取相应的植被补偿措施,评价范围内的植被将会得到较快的恢复,项目建设对植物种群影响的痕迹将会逐渐消退。因此,风电场的建设对评价范围内植物种类及分布均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对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1.3.1.3对动物的影响施工期对区内动物的影响主要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12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和人员活动噪声是对野生动物影响的主要影响因素。各种施工机械,如运输车辆、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工程钻机、振捣棒、电锯等均可产生较强烈的噪声,虽然这些施工噪声属非连续排放,但由于噪声源相对集中,多为裸露声源,故其噪声辐射范围及影响相对较大。预计在施工期,本区的野生动物都将产生规避反应,远离这一地区,特别是鸟类,其栖息环境需要相对安静,因此本区的鸟类将受较大影响,而本区内无大型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野兔、鼠类等小型动物,施工期间,动物受施工影响,将迁往附近同类环境,动物迁徙能力强,且同类生境易于在附近找寻,故物种种群与数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1.3.1.4道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道路工程本期风电场的进场道路由呼北高速和S211省道以及右卫镇北侧的公路引接,场内的检修道路需要新建16.2km,拓宽改造9.8km。(2)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植被面积损失道路工程在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在于道路修建区地表植被将遭受砍伐、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使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周边的植被面积减少,生物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下降。②道路建设对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分布的影响道路工程区域植被种类较少,植物均为常见的物种,无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施工结束后在道路两侧栽植油松进行绿化,边坡采用植草护坡防护,区域总体物种多样性不会明显减少。③道路建设对动物的影响施工期环境的迅速改变,噪声、植被破坏、密集的人为活动等均会对施工区域及附近的动物正常栖息、繁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受影响的动物受扰动后将暂时离开寻找相似的栖息地,项目所在区为人为活动较少的土石山区,生境相似程度高,受惊扰的动物较易在附近找到新的栖息地。运营期检修道路通行车辆较少12 ,道路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降低,在区域内动物对新环境逐渐适应后,区域内的鸟类、兽类等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也将得到逐渐恢复,原有生态格局又将重新建立,道路对区域的不利影响将逐渐减轻并达到新的平衡。1.3.2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3.2.1对植被的影响风电场投入运营后,永久占地内的地表植被完全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风机和集电线路杆塔的基础以及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工程临时占地进行了植被恢复,风电机组区和集电线路区以及检修道路两侧实施植被恢复和绿化工程,因此施工结束后场内生态环境与建场前基本相同。本风电场不是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分布区域,风电建设区域属于点状分布,风机的运行离地面较高,建成后风机的运行对场内植被的正常生长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项目运营期不会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1.3.2.2对动物的影响(1)对野生动物活动的阻隔影响经过现场调查及查阅资料,风电场范围内未发现野生动物的迁移路线,并且场内检修道路的路面较窄、平时车辆较少,基本不会对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阻隔影响。(2)风机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噪声强度的增加和人为活动的频繁,致使部分动物发生小尺度的迁移,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场区内及周围动物会逐渐适应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噪声及场内道路,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活动空间,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不会产生影响。(3)风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风机风轮转动及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鸟类起到驱赶和惊扰作用,风电场所在区域无鸟类自然保护区,也不是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根据鸟类资料表明,一般鸟类的正常飞行高度为300m左右;在迁徒季节,候鸟的迁飞高度在300m以上,均超过风机的影响高度142.5m(风电机组的安装高度为85m,叶片的长度57.5m),因此,风电场运行基本不会对候鸟的飞行和迁徒产生明显影响。1.4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1)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风电场的风电12 机组建设区域与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无交集,且距离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边界最近处约为3.5km。但由于集电线路接入牛心堡一期风电场的升压站须穿过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根据集电线路设计方案可知,风电场以同塔双回线路引出,拟在八里铺村西(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边界控制点58#、161#北侧)附近用电缆(拉管)穿过苍头河湿地公园,架设的两个塔基选在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界外,东侧塔基为EF48(N40°7′29.26″,E112°21′12.31″),西侧塔基为EF49(N40°7′24.56″,E112°21′1.03″)。电缆管埋深为河床下3~5m,埋长约300m,揭露地层为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中砂-砂砾,下层为红黏土,不会穿透区域隔水层引发地表水漏失。施工过程中由于定向钻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施工区域河水水质浑浊,但此为可逆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区域河水水质逐渐会恢复原状。定向钻产生的少量泥渣可用于基坑填方。因此,工程建设不会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苍头河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2)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不在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建设。但为进一步保护该湿地公园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本风电场建设、运行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和施工期、运行期间环境影响特点,为项目建设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提出下述要求。①施工前应取得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主管部门的施工许可。②在项目区域,建立针对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制度。特别是在项目建设期要设专职人员进行巡护监管,防治项目建设的不规范作业对湿地公园产生不利的影响。③加强对施工人员、运行期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杜绝破坏湿地公园等不合法的行为。④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督管理。同工程监理单位一起确保工程进程中生态环境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沟通、相互协调。严禁施工活动侵入湿地公园保护红线范围内。1.5景观影响评价本风电场在山梁山脊上建设,风电场范围内以中低山地貌为主,风机白色塔筒和叶片与蓝天和白云结合效果完美。风电场建成后,25台12 风机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美观、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虽与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但可以反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并和谐共处的完美性,并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之场区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植被恢复,种植草、木,将使场区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完美结合的生态环境,在保证风场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可将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1.6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措施及替代方案1.6.1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原则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期运营期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为:(1)风电场的建设应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少占土地。(2)对项目建设影响造成的植被破坏,应根据国家和山西省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以恢复生态环境。(3)微观选址及施工前应进一步跟进现场植被分布,灵活选址选线,避免对林地植被的破坏。1.6.2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并且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围绕水土保持措施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区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防护措施的协调,生态恢复与防护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本工程主要防治措施有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和植物措施等。本工程的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体系分为4个防治区,即风机箱变防治区、施工临建防治区、集电线路防治区、检修道路防治区。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本工程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施工临时防护措施等。本项目各防治区植被恢复面积及具体恢复措施见表1.6.2-1,各防治区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见附图17。12 表1.6.2-1本项目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一览表防治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投资(万元)风机箱变区52500m2占地类型主要为灌草地和耕地表土剥离:施工前对风机吊装平台(含箱变)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30cm。施工结束后将剥离土还原作为植被恢复及绿化用土,保护地表熟土资源不流失,不浪费。工程建设应与植被恢复同步进行,尽量做到挖完一片,覆土恢复一片,绿化改造一片,防止开挖造成大面积裸露面,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临时措施: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是针对临时堆放的土方,基础开挖所产生的临时堆放的土石方不能随意堆放,否则会造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临时堆放的土石方一定要就近集中堆放,基础灌注完成后立即压实回填,多余的土石方用于填筑检修道路的路基和平台平整。基础土方临时堆土表面采取拍实处理并在表面遮盖防尘网,以防治在强降雨天气或大风天气下发生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严禁顺坡倾倒土石等废渣。植物措施:对临时占地清理平整,对风机箱变区的临时占地进行恢复,其中,土地复垦恢复耕地21000m2,栽植连翘撒播草籽恢复灌草地31500m2。40集电线路区4572m2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和耕地表土剥离:施工前对塔基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30cm。施工结束后将底土回填平整,上覆表土。多余土石方回用于其它工程填方,严禁随意倾倒。临时措施:基础开挖产生的表土和底土须分类就近堆存,土方临时堆场采取表面拍实处理并遮盖防尘网,四周设编织袋挡土堰挡护。塔基边坡防护:为防治外来水冲刷塔基,塔基边坡采用浆砌石片防护,护坡高按1m设计。植物措施:集电线路临时占地撒播草种恢复植被,恢复面积4572m2。5检修道路区52000m2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耕地和其他表土剥离与存放: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30cm,临时集中堆存于道路两侧,拍实堆体表面并加盖防尘网,施工结束后用于道路两侧和边坡绿化工程。道路开挖应与边坡防护工程同步进行,尽量做到修筑一段道路,治理一段边坡,道路开挖过程中,应移挖作填,严禁顺坡倾倒土石等废渣。工程措施:排水沟:爬山路段属于半填半挖道路,在道路内侧布设排水沟。排水沟采用自然土基,断面采用梯形,排水沟底面尺寸为:顶宽35cm,底宽15cm,沟深20cm。平坦路段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下边坡挡护:在爬山段下边设编织袋挡土堰,采用土袋挡护,边坡1:2,防止土石随坡滚落。编织袋填筑堰体平均高度0.6m,宽度0.8m。植物措施:检修道路长26km,施工结束后将道路恢复至宽4m,对检修道路两侧临时占地栽植油松和连翘灌从进行恢复,恢复面积52000m2。70施工临建区4700m2占地类型为灌草地。表土剥离:施工前对该区域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30cm,集中堆存于临建区,拍实堆体表面并加盖防尘网,施工结束后用于植被恢复及绿化。临时措施:在临时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连接天然排水沟道。场内物料堆存区全封闭。植物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和表土回填,栽植连翘和撒播草籽进行恢复,恢复面积4700m2。512 1.6.3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是政府环境保护机构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技术规范、标准等所进行的技术含量很高的行政管理工作。对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实施有效管理是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风电项目建设的性质、规模、生态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因素、提出的生态防护与恢复措施等,本评价提出生态管理建议如下:(1)生态环境管理目标①防止风电场范围内生境进一步破碎化和岛屿化。②防止区域自然体系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③防止水土流失的日趋严重。④严格执行施工破坏的植被恢复措施,避免带来新的生态破坏和损失。⑤风电场建成后植被覆盖率不低于现状。(2)生态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①建立高效、务实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并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②建设单位于工程监理单位一起确保工程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及时沟通、相互协调。③施工单位应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对林木的破坏,减少废弃土石方的临时堆放,并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大量动土和开挖工程,有效减少区域水土流失;并教育施工人员爱护施工场地周围的一草一木,从而尽可能的减小对景观环境的破坏,新建施工道路时,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隐蔽性好、易于恢复或便于今后留给当地村民作为农耕通道的地方,减轻对自然景观的潜在影响。1.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小结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检修道路、风电机组基础和塔架、集电线杆塔基础、线路架设及施工生产与生活区等。12 (1)土地利用的影响:工程建设会改变评价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对植物生态功能及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2)对植被的影响:工程的实施均要占压土地破坏地表植被。永久损失的植被以其他草地、农业栽培植被为主,占地区不属于珍稀树种保护区,在其附近就可见到相似的群落,永久损失的物种适应性强,不存在因局部植被损失而导致种群消失或灭迹。随着项目的建成,施工临时占地将进行有效地植被恢复,项目建设对植物种群的影响将大大减轻。风电场范围内没有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而且风电场的风机机位和集电线路杆塔采用:“点征”占地方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植被的总体影响不大。(3)对动物的影响:施工过程会对风电场区域野生动物的活动、栖息产生干扰,但不会引起物种消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风电场在运营期基本不会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活动以及鸟类的迁徙产生影响。(4)对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由于定向钻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施工区域河水水质浑浊,但此为可逆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区域河水水质逐渐会恢复原状。因此,工程建设不会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及苍头河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5)对景观的影响:风电场与区域景观的协调性较好,对景观的影响程度较轻。项目施工期会对景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实施植被恢复,采取种植灌草、树木等措施,负面影响也随之消失。风电场建成后,风机白色塔筒和叶片与蓝天和白云结合效果完美,构成一个非常美观、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可将场区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6)根据风电场项目建设特点,制定了具体的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措施以及生态环境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减轻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在采取评价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对评价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设项目报告表送审版
- 建设项目报告表送审版
- 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一期项目报告书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轮式装载机一期建设项目报告书
- xx信息技术总体规划项目报告(第ⅲ卷)——信息技术总体规划
- 甘肃天水传染病医院项目报告书
- 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报告表
- 台山养和肾析血液透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报告表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轮式装载机一期建设项目报告书
- 建设项目报告表送审版
- 连云港灌南县新天地商业广场市场分析及项目报告-7148m-2008年
- 甘肃天水传染病医院项目报告书
- 石门丰瑞乐家庭农场建设项目报告表
- XX年工作汇报,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ppt模板5577
- 生态农业项目报告
- six sigma专案改善实例-降低内层报废率项目报告
- 龙州中医医院整体搬迁二期项目报告书
- 加油站扩建项目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