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 MB
  • 102页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10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1.1概述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总体布局为“一园两片”,即包括江南和江北各一个片区,其中起步区设在江南片区。规划选址范围为北至长江,西到城市规划的经一路延伸段、南以钟仓乡和东联乡主干渠为界,东至黄浒河,主要在顺安河与长江口两侧,总面积73.37km2,其中顺安河以西面积34.9km2,以东面积38.47km2。起步区位于东联圩内,面积为15km2。2010年9月,某院编制完成《某园江南片防洪排涝规划》,铜陵市水务局对此进行了批复。规划对现有的张村站和坝埂头站进行改建,对园区主要的排涝大沟进行整治;在胜利河、十里长河与起步区交汇处新建3座控制闸,阻隔起步区外侧的涝水进入起步区。受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管委会委托,我院于2011年7月编制完成《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1.2水文铜陵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汛期为6~9月份,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8月,枯水位多出现在1~2月份。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境内江河水位、流量呈现出丰枯交替的周期性变化。大通水文站(1954~2009年)历年最高洪水位为16.64m(本节及第二章为吴淞高程系,其余章节均为85国家高程基准),相应最大洪峰流量为92600m3/s(1954年8月1日);多年平均枯水位为3.89m,多年平均流量为28800m3/s;历年最低水位为3.14m,最小流量为4260m3/s(1979年1月31日)。年内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1月份,年内最大流量最早发生在5月,最迟发生在9月,多年平均径流量8938亿m3,其中汛期5~10-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月份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1.14%。此外,在长江铜陵河段设有坝埂头水位站(1949年设立),坝埂头水位站(1951~2009年)历年实测最高洪水位为15.12m(1954年8月1日)。1.3工程地质勘察区地层属长江沿岸区,贵池地层小区。该区地层岩性上部地层主要为近代沉积的粘性土、淤泥质土和砂性土(Q4al),下部为更新世沉积的粘性土(Q3al)等。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50年超越概率10%),本勘探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1.4工程任务与规模本次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的十里长河和胜利河排涝沟(张村排涝站的主排涝沟)进行整治,新开挖坝埂头主排涝沟以及新建3座控制闸工程。根据园区地形及水系分布情况,将胜利河和十里长河分为南胜利河段、十里长河段、三江口河上游段、三江口河十里长河汇入段、三江口河胜利河汇入段等5段分别进行设计。各段设计流量分别为6.4m3/s、11.4m3/s、7.2m3/s、18.6m3/s和25.0m3/s;新开挖坝埂头排涝沟长1560m,设计流量15.0m3/s;在胜利河、十里长河与起步区交汇处新建三江口河控制闸、十里长河控制闸、南胜利河控制闸等3座控制闸,设计流量分别为7.2m3/s、11.4m3/s和6.4m3/s。1.5工程设计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确定排涝沟工程等别为Ⅲ等。控制闸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涵洞等级为3级。-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排涝沟工程:三江口河、胜利河、十里长河断面型式采用设计常水位以下迎水侧边坡为1:5,设计常水位0.5m以上设宽2.5m亲水平台,亲水平台至地面之间以1:3斜坡连接,并在斜坡上设置景观绿化。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断面按矩形断面设计。河道按照过流能力确定底宽为1.5~16m,按照水面率要求确定底宽30~40m。水力坡度取0.0001~0.00015,糙率采用0.0225,计算河道过流能力约23~55m3/s。此外,对现状不满足沟底高程要求的断面进行疏浚,疏浚总长12231m,疏浚土方86.07万m3。三江口闸工程:工程位于东联圩红杨树村附近。设计流量7.2m3/s,闸底高程3.5m,闸上水位5.5m,过闸落差0.1m。控制闸闸位于河道中间,与规划道路正交,采用路下涵结构方式,进口设置控制段,安装挡水闸门。进出口设置浆砌石八字翼墙扩散段。十里长河闸工程:工程位于东联圩联胜村附近。设计流量11.4m3/s,闸底高程3.6m,闸上水位5.6m,过闸落差0.1m。控制闸闸位于河道中间,与规划道路正交,采用路下涵结构方式,进口设置控制段,安装挡水闸门。进出口设置浆砌石八字翼墙扩散段。南胜利河闸工程:工程位于东联圩水浒村附近。设计流量6.4m3/s,闸底高程3.3m,闸上水位5.3m,过闸落差0.1m。控制闸闸位于河道中间,与规划道路斜交,夹角67o,采用路下涵结构方式,进口设置控制段,安装挡水闸门。进出口设置浆砌石八字翼墙扩散段。1.6金属结构设计3座控制闸孔口尺寸不大,设计水头低,故门体全部采用平面定轮钢闸门,配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本次设计金属结构设备共包括:平面定轮钢闸门6扇、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6台、埋件6孔及其它。闸门及埋件总重23.2t,不包含启吊设备。1.7电气工程设计3座控制闸供电电源均引自附近0.4kV低压电源,各经一只XL-3-2(改)-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型动力配电箱向电机供电。启闭机房照明采用双管荧光灯,照明电源直接引自动力配电箱。1.8节能设计本工程在机电设计中均遵循高效、节能的原则,现将本工程节能观点坚持的原则简述如下: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以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同时尽量减少或消除机电设备的固有能耗。且不限制发展,不降低服务标准和使用功能。节能途径包括:电源节能、动力节能、照明节能。1.9施工组织设计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由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南胜利河等三条河道疏浚和以上三条河道在起步区边界处新建的三座控制闸组成,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130112m3,土方填筑135234m3,水泥土填筑8925m3,砼浇筑4823m3,堆砌石6933m3,钢筋162t,闸门制安23t,水泥粉喷搅拌桩36601m。工程所需水泥、钢筋、木材、油料等可从铜陵市物资市场购买,石料自顺安镇石料场采购,黄砂从长江边码头收购。工程施工生产用水可直接从附近河道中抽取,生活用水可利用生活区附近村庄已有的供水系统,施工用电利用附近已有的系统电网。控制闸施工导流时段为11月~次年4月,导流期间通过附近东大圩内现有泵站控制河道内水位在6.0m左右,基坑上下游填筑围堰挡水。冲填区冲填前沿水塘周边填筑围堰挡水,每个冲填区布置2个退水口退水。坝埂头站前排涝沟穿过水塘处利用附近渠道开挖的土方顺渠道方向填筑一围堰挡水施工,排涝沟施工时揭穿了下部砂层,施工采取降水措施控制砂层中地下水位低于建基面0.5m。-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河道疏浚土方采用两栖式清淤机开挖,泥驳运输至岸边,冲塘机吹填至冲填区。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控制闸均为常规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施工为辅。工程计划安排总工期11个月,即从2011年9月到2013年6月。工程主要建筑材料需用量为:水泥3700t,钢筋174t,汽油8t,柴油567t,块石2662m3,碎石7939m3,黄砂4915m3。1.10工程管理设计本次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不考虑新增管理人员和管理设施,在张村排涝站和坝埂头排涝站的改建工程中一并考虑。1.11工程占地与拆迁本工程永久占地为坝埂头排涝沟新增占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占地区。共需占地101.07hm2,其中永久占地2.04hm2,临时占地99.03hm2。工程占地范围内的拆迁由园区管委会负责实施,不在本报告范围内。1.12环境保护设计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影响,主要包括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人群健康危害等方面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将影响降至最低限度,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本工程环境保护专项投资31.66万元。1.13水土保持设计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工程建设区面积101.07hm2;直接影响区面积10.52hm2。根据本工程总体布置、施工特点和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为河道工程区、临建工程区、取土区、弃土区等4个防治分区。本工程新增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为72.77万元。-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14设计概算按2011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计算,本工程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6141.22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6036.79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72.77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31.66万元。根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1340号文规定,本概算未计列价差预备费。1.15效益分析本工程实施后,可提高区域排涝标准,保障起步区的排涝安全,确保区域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要求,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尽快付诸实施。-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水文2.1暴雨洪水特性本地区形成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涡切变和台风。暴雨出现时间一般在5~9月,从4月份开始就有可能出现暴雨,如1989年4月,最大1d暴雨达103.3mm,最迟可能到9月份。每年主汛期6~7月,多为涡切变型暴雨(俗称梅雨),8~9月出现的暴雨,多为台风型暴雨。本区暴雨历时一般4~5d,最长可达7d以上,最短的仅1d,一般锋面雨过程较长,台风雨过程较短。铜陵地区洪水既有长江洪水,也有内河洪水,均来自暴雨,洪水的季节特点和时空分布与暴雨一致。长江铜陵河段洪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长江干流为一般大水年份,而区内入江支流山洪暴发,受江水位顶托影响,出路不畅,形成区域性洪水,造成内涝,1949、1995、1996和1999年洪水即属此类;二是长江某些支流雨季提前或推迟,上、中、下游,干、支流雨季相互重叠,全流域普降暴雨,形成干支流洪水遭遇十分恶劣的全流域性洪水,这类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的洪涝灾害也最为严重,1849、1931和1954年均属此类洪水。长江铜陵河段(大通站)控制长江流域面积的95%,径流量占长江入海总径流量的95.3%,几乎承泄了整个长江流域的洪水。洪水特征表现为峰高量大,组成复杂,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等。本地区内河洪水都是主要发生在6~7月,4~5月和8~9月亦有洪水发生,但峰量较小,其它月份出现洪水的机率极小。汛期降雨强度大,加上内河均是源短流急,河道坡度大以及排水不畅等原因,极易造成城市积水。铜陵市地处长江下游,汛期为6~9月份。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区内江河水位、流量、水量的变化均明显呈现出丰、枯交替的周期性变化。长江最低水位一般在1~2月份,3~4月份水位逐渐回升,6~9-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月份为长江流域多雨季节,水位暴涨,最高洪水位一般发生在7~8月份。年内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1月份,最大流量最早发生在5月,最迟发生在9月。2.2水文测验情况1)水文(位)站铜陵市水文测站较少,内河无水文测站。长江铜陵段设有大通(二)水文站、横港汛期水位站和坝埂头水位站。大通水文站是长江下游的径流控制站,该站设立于1922年10月,基本水尺和测流断面设于大通和悦洲下游的横港附近,1925年6月停测,1929年10月恢复,此后历经数次停测、恢复,水尺和测流断面也多次变迁,直至1972年在梅埂镇上游310m处设立基本水尺,改称大通(二)站观测至今。1949年在横港下游44km处设立了坝埂头水位站。横港汛期水位站设立于1975年,位于大通(二)站下游19km处。2)雨量站本区仅设铜陵气象站观测降雨等气象资料,顺安河及荻港河流域上先后设有雨量站。本地区及邻近流域水文(位)站及雨量站基本情况见表2.2-1。表2.2-1水文(位)站、雨量站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河名站名站别设站年月测站位置资料系列1长江大通(二)水文站1922.10贵池市梅埂镇1947至今2长江横港汛期水位1975铜陵市横港码头1975至今3长江坝埂头水位站1949铜陵县坝埂头1949至今4长江铜陵雨量站1962.10铜陵县城关镇1962至今5顺安河董店雨量站1983铜陵县董店1983至今6顺安河顺安雨量站1959铜陵县顺安镇1959至今7荻港河黄浒雨量站1976繁昌县黄浒乡1976至今8荻港河荻港雨量站1936繁昌县荻港镇1936至今-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3径流及实测水位根据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流量59339m3/s,其中最大洪峰流量92600m3/s(1954年8月1日),最小4620m3/s(1979年1月31日),1998年实测流量为82100m3/s,年内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1月份,最大流量最早发生在5月,最迟在9月;年均径流量9004亿m3,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1.16%左右。长江大通站历年水位及流量见表2.3-1。表2.3-1长江大通站历年水位及流量表年份最高水位(m)日期最大流量(m3/s)日期195112.218月9日455008月9日195213.849月24日590009月24日195312.106月12日452006月12日195416.648月1日926008月1日195514.157月1日596006月30日195613.506月29日532006月29日195713.078月13日515008月12日195813.115月21日579005月22日195913.047月9日533007月8日196011.758月17日448007月5日196112.086月20日468006月19日196214.617月12日683007月11日196311.509月1日435009月1日196414.097月7日644007月7日196512.557月31日501007月28日196612.937月17日555007月17日196713.557月8日578007月8日196814.547月22日688007月18日196914.947月20日677007月19日197014.217月24日616007月24日197112.876月11日540006月10日197210.846月8日394006月8日-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97315.027月1日700007月1日197414.297月21日650007月20日197513.865月25日611006月24日197614.237月19日604007月18日197714.876月30日674006月30日197811.877月2日469007月2日197912.729月30日525009月30日198014.729月4日640009月4日198112.607月24日500007月24日198213.926月27日639006月26日198315.707月13日726007月19日198413.148月2日527007月15日198512.007月20日465007月20日198612.667月13日516007月13日198713.337月31日564007月30日198814.249月18日637009月17日198914.377月9日597007月18日199014.027月9日624007月9日199114.617月17日636007月18日199214.647月13日672007月14日199314.407月11日643007月11日199414.086月28日612006月28日199515.737月9日755007月9日199615.527月22日743007月22日199713.817月21日657007月17日199816.318月2日821008月2日199915.877月22日839007月23日200012.877月12日537007月12日200214.558月29日669008月27日200314.167月17日620007月16日-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412.277月29日473007月29日200515.669月8日594009月7日200611.406月23日439006月23日200713.178月8日553008月8日200812.449月7日487009月7日多年平均13.70593392.4设计洪水位分析2.4.1长江铜陵段1954年型设计洪水位根据《防洪标准》和《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1990年修订)所制定的长江堤防的防洪标准,铜陵市江堤的防洪标准以防御长江1954年型洪水作为设计标准,即以湖口22.5m、大通17.1m和芜湖13.4m为控制水位,其它各节点水位通过相关或内插求得。即获港水位由获港站与芜湖站建立相关线求得,为15.4m,羊山矶、横港、朱家嘴和坝埂头(顺安河出口)水位由大通和获港两站相连的水面线内插求得,分别为16.79、16.71、16.35和15.6m。铜陵段江堤各节点长江设计洪水位成果见表2.4-1。2.4.2内河设计洪水位内河堤防洪设计水位取决于长江洪水和内河洪水的不同遭遇组合。设计洪水位采用1954年型长江洪水位遭遇内河10年一遇洪水流量与内河20年一遇洪水流量遭遇长江10年一遇洪水位两者水位的外包线。1)河口10年一遇江水位分析芜湖站及大通站10年一遇最高江水位为11.85m及15.28m。铜陵市各河口10年一遇洪水位可通过水位站相关、内插等方式推算出来,荻港站(黄浒河口)10年一遇水位为13.66m。坝埂头(顺安河口)10年一遇江水位为-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3.88m。表2.4-1铜陵段江堤各节点长江设计洪水位成果表圈堤名称地点桩号水位(m)城区江堤羊山矶0+00016.79横港4+45016.71金山路口9+45016.57黑砂河口11+50016.53余家桥12+30016.52西联圩朱家咀0+00016.35汀洲1+53016.27顺安河口13+75015.60钟仓站17+70015.69东联圩城湖铁路桥0+00016.29新桥河口6+50015.93张村站12+25015.67顺安河口14+80015.60坝埂头站15+93015.60永丰站22+66015.52竹园棵33+77015.892)内河设计暴雨洪水铜陵市内河洪水都是由暴雨产生的,而形成大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涡切变和台风。该地区出现暴雨的时间一般为5~9月,每年主汛期6~7月,多为涡切变型暴雨(俗称梅雨),8~9月出现的暴雨,多为台风型暴雨。本地区暴雨历时一般4~5d,最长可达7d以上。铜陵市内河设计洪水,采用设计暴雨、产汇流等步骤进行计算。限于暴雨资料,设计暴雨采用暴雨等值线图推求。铜陵市10年一遇、2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分别为200mm、246mm。-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根据铜陵市地形、地貌和水系汇集等特点,将顺安河水系和黄浒河水系分别划分为6个和8个计算分区。并由地形图量算得两流域山丘区流域特征值,详见表2.4-2。表2.4-2黄浒河、顺安河流域山丘区流域特征值表河名流域名称流域面积(km2)流域长度(km)河道长度(km)平均宽度(km)形状系数地面坡度(dm/km)河道坡降(‰)代码FL1L2BfSAJ黄浒河黄浒河244.2017.0024.2014.360.8451002.70钟鸣河44.7010.5012.704.260.4056704.50顺安河东西湖59.011.0018.005.360.4881350.81新桥河97.313.9016.707.000.5041804.20朱村河137.818.8020.007.330.3904302.50备注B=F/L1;f=B2/F由上述的水文计算分区、设计暴雨和流域特征值等参数,根据我院1984年编制的《安徽省暴雨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办法”),计算得两河流域水系各节点的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4-3。3)内河设计水面线铜陵市顺安河和黄浒河的出口分别为北埂王和荻港镇,均与长江干流相通,长江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内河水位的涨落,因此内河防洪设计水位取决于长江洪水与内河洪水的不同遭遇组合。设计水面线采用以下两种情况组合的外包线:一是长江干流1954年型设计洪水的河口水位与内河10年一遇暴雨洪水遭遇组合;二是长江干流10年一遇河口江水位与内河20年一遇设计暴雨洪水遭遇组合。-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由上述计算的顺安河、黄浒河两流域水系各节点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经用实测断面进行推算,顺安河与长江1954年型洪水位相应的设计洪水位为15.60~16.29m;黄浒河与长江1954年型洪水位相应的设计洪水位为15.52~15.89m。两河的设计水面线参见图2.4-2和图2.4-3。表2.4-3顺安河、黄浒河流域各节点设计洪水成果表河名流域名称洪峰流量(m3/s)流域面积(km2)洪峰模数(m3/s/km2)10年一遇20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黄浒河黄浒干流山丘区533.8835.9244.22.193.42钟鸣河山丘区114.3216.744.72.564.85圩区4.14.15.40.760.76钟鸣以上118.4220.850.12.364.41余村以上654.51006.8294.32.223.42中心闸圩区24.524.532.70.750.75工商殿以上圩区23.123.130.80.750.75工商殿以上702.11054.4357.81.962.95工家渡山丘区70.4104.515.04.696.97圩区3.83.85.00.760.76工家渡以上737.51090.3377.81.952.89河口山丘区97.0143.921.94.436.57圩区25.725.734.20.750.75河口以上806.71160.8433.91.862.68顺安河新桥河(钱村)以上255.9359.097.32.633.69朱村河山丘区312.1472.6137.82.263.43圩区17.317.324.70.700.70(钱村)陈家湾以上585.3848.9259.82.253.27东西湖撇洪沟134.6208.259.02.283.53圩区63.663.684.80.750.75钟仓站以上198.2271.8143.81.381.89顺安河钟仓站以上783.51120.7403.61.942.78河口以上圩区54.254.272.30.750.75河口以上837.71174.9475.91.762.47备注圩区洪量按排水模数0.75m3/s/km2。-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5治涝水文采用年最大值法(瞬时单位线法)分析计算排涝沟的设计流量。1)设计净雨及时程分配-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次24h暴雨总损失量采用70mm。采用某院1984年编制的“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办法”),24h面净雨量(R24)等于面暴雨量扣除总损失量(损失量和地下水)得净雨,净雨雨型采用同频率内包形式,各重现期24h的净雨时程分配见表2.5-1。表2.5-124h净雨时程分配表时序(h)1-34-67-910111213-1516-1819-2122-24占R24的%9376占R24-R3的%1115261812992)24h净雨过程根据“84年办法”中各历时24h净雨过程分配表,经计算各频率24净雨过程见下表2.5-2。表2.5-2“84年办法”24小时净雨时程分配计算成果表时序(小时)各历时占24h-3h比例(%)各历时占24h比例(%)20年一遇逐时段净雨(mm)176.11113.1023.1033.104154.2354.2364.237267.3387.3397.3310915.85113765.1612610.5713185.07-17-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45.07155.0716123.38173.38183.381992.54202.54212.542292.54232.54242.54100176.10-17-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工程地质3.1勘察工作量根据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规划布置,某院勘测分院于2011年3月对拟建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南胜利河控制闸位置进行了工程地质勘查的外业工作。勘察的目的:(1)查明闸址位置土层分布、地质结构,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给出加固处理建议;(2)查明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提供有关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根据勘察的任务和要求,本次勘察工作采取机械钻取土样、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勘察。勘察主要工作量见表3.1-1。表3.1-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钻探孔个15总进尺501.7m取原状土样件99取扰动样件22取水样组4标贯试验段次65室内常规土工试验组99颗粒分析试验组/室内渗透试验组/水质简分析试验组53.2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勘察场区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安庆凹断褶束内。下扬子台坳是震旦纪以来的坳陷区,沿江拱断褶带沉积震旦纪至三迭纪地层,安庆凹断褶束分布于安庆、铜陵、芜湖一线的长江两岸,凹断褶束内除发育与褶皱伴生的断层外,燕山期形成的NNE、SN及NEE向断层也很发育,且分布集中长江就是循这几组断裂而伸展,本区处于相对上升阶段,河流下切,长江两岸形成阶地。场区处于本省地貌宏观分区的皖南山区与江淮丘陵之间的沿江平原,圩区堤基主要坐落在Ⅰ级阶地与河漫滩上。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50年超越概率10%),本勘探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3.3地层与岩性勘察区地层属长江沿岸区,贵池地层小区。该区地层岩性上部地层主要为近代沉积的粘性土、淤泥质土和砂性土(Q4al),下部为更新世沉积的粘性土(Q3al)等。根据钻孔揭露的3座控制闸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三江口闸第①层:淤泥,灰色,流塑状,饱和,含腐朽物。层厚1.10~2.50m,层底高程2.20~4.10m。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状,很湿~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含贝壳及云母碎片,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3.30~7.40m,层底高程-5.20~-0.40m。第③层:粉土,灰色,稍密状,很湿~饱和,夹粉质粘土,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地内大部分分布。层厚1.90~3.40m,层底高程-5.80~-2.80m。第④层:粉质粘土,灰色,硬塑状,稍湿,含铁锰结核,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3.00~8.00m,层底高程-12.80~-8.20m。第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湿,软~可塑状,含铁锰结核,夹粉土薄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8.10~12.70m,层底高程-21.00~-20.90m。第⑥层:砾砂,灰黄色,中密状,夹砾石,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30~2.00m,层底高程-22.90~-22.30m。第⑦-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层:卵石,灰黄色,中密~密实状,充填物为砂,磨圆度极差,场地内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揭露厚度为4.70~6.10m,层底高程-28.80~-27.20m。2)十里长河闸第①层:淤泥,灰色,流塑状,饱和,含腐朽物。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4.50~5.40m,层底高程-0.84~0.66m。第②层:粉砂夹粉土,灰色,稍密状,很湿~饱和,夹薄层粉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00~4.10m,层底高程-4.64~-1.24m。第③层:淤泥,灰色,流塑状,饱和,含腐朽物,贝壳,有异味。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5.20~12.30m,层底高程-14.44~-7.84m。第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状,很湿~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含贝壳及云母碎片,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3.20~7.90m,层底高程-19.85~-12.44m。第⑤层:粉质粘土,灰色,湿,可塑状,局部有腐朽物,切面光滑含铁锰结核,夹粉土薄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6.60~6.90m,层底高程-19.35~-19.05m。第⑥层:角砾,灰色,稍~中密状,局部含少量卵砾石,场地内普遍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揭露厚度为5.10~7.80m,层底高程-27.15~-24.15m。3)南胜利河闸第①层:杂填土,杂色,湿,松散,含贝壳残片及部分粉细砂,含粉质粘土。层厚1.30~1.40m,层底高程4.01~4.97m。第②层:淤泥,灰色,流塑状,饱和,含腐朽物。场地内部分分布。层厚3.40~4.50m,层底高程1.21~2.02m。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状,很湿~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含贝壳及云母碎片,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13.70~15.50m,层底高程-12.89~-10.53m。-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第④层:角砾,杂色,中密,饱和,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7.00~9.80m,层底高程-20.68~-19.49m。第⑤层:角砾,杂色,密实,饱和,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6.90~12.20m,层底高程-32.53~-27.39m。第⑥层:卵石,杂色,密实状,饱和,充填物为砂,磨圆度极差,场地内局部揭露,本次勘察未揭穿,揭露厚度为2.20m,层底高程为-34.73m。3.4水文地质条件三江口河闸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主要分布于上层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砾砂和卵石中。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高程为6.00m。十里长河闸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主要分布于上层的淤泥、淤泥质土和底部的角砾石中。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高程为5.86m。通过取样室内渗透试验及现场渗透试验:测得①、③、④、⑤层土渗透系数均为i×10-7~-5cm/s左右,为弱~微透水性土层;第②、⑥层为强透水层。南胜利河闸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主要分布于上层的淤泥、淤泥质土和底部的角砾、卵石中。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与地表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高程为5.31~5.82m。通过取样室内渗透试验及现场渗透试验:测得②、③层土渗透系数均为i×10-7~-5cm/s左右,为弱~微透水性土层;第④、⑤、⑥层为强透水层。本次勘察采取地下水样做水质简分析,得之:1)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2)场地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3)场地土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5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统计1)标准贯入试验:锤质量为63.5kg,落距为760mm,自动脱钩。其试验成果见表3.5-1。表3.5-1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表闸别地层编号土层名称试验次数n基本值标准差σMaxMinu三江口河闸②淤泥质粉质粘土62.82.22.50.224③粉土35.84.14.9/④粉质粘土616.413.214.71.021⑤粉质粘土夹粉土74.93.54.30.485⑥砾砂423.121.022.0/十里长河闸①淤泥11.41.41.4/②粉砂夹粉土66.04.45.30.602③淤泥41.61.11.4/④淤泥质粉质粘土65.12.12.81.157⑤粉质粘土56.34.95.8/南胜利河闸②淤泥42.01.41.7/③淤泥质粉质粘土133.91.92.80.518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质量为63.5kg,落距为760mm,自动落锤。其试验成果表3.5-2。表3.5-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统计表闸别地层编号土层名称试验次数n基本值标准差σMaxMinu三江口河闸⑦卵石1612.710.911.90.575十里长河闸⑥角砾1910.95.07.81.740南胜利河④角砾1810.98.09.30.886⑤角砾1713.211.212.10.6303)室内土工试验:根据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统计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表3.5-3~3.5-5。-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6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勘察揭示,在本次勘察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在平面、垂直方向上分布均较规则。各控制闸场地地层描述如下:1)三江口河闸第①层淤泥,松散,高压缩性土。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软~流塑状,属高压缩性土,强度很低。第③层粉土,稍密状,厚度小,强度低。第④层粉质粘土,硬塑状,强度高,压缩性低。第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软~可塑状,厚度大,强度较低。第⑥层砾砂,中密状,具有一定的强度。第⑦层卵石,中密~密实状,强度较高。2)十里长河闸第①层淤泥,松散,高压缩性土,强度低。第②层粉砂夹粉土,稍密状,强度低。第③层淤泥,松散,高压缩性土,强度低。第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软~流塑状,属高压缩性土,强度很低。第⑤层粉质粘,可塑状,局部分布,强度较低。第⑥层角砾,稍~中密状,具有一定的强度。3)南胜利河闸第①层杂填土,松散。第②层淤泥,松散,高压缩性土。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软~流塑状,属高压缩性土,强度很低。第④层角砾,中密状,具有一定强度。第⑤层角砾,密实状,强度较高。-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第⑥层卵石,密实状,强度高。3.7结论与建议1)综合室内外勘察成果,推荐场地各土层承载力标准值fk(kPa)、压缩模量Es(MPa)、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及渗透系数K(cm/s)建议值见表3.7-1:表3.7-1各土层建议值一览表站别层序地层名称fkEsCφKkPaMPakPa度cm/s三江口河闸①淤泥502.54.69.66.5×10-5②淤泥质粉质粘土603.516.315.64.1×10-5③粉土1105.020.917.84.6×10-4④粉质粘土25010.070.221.45.2×10-6⑤粉质粘土夹粉土1205.733.018.83.9×10-5⑥砾砂2006.5×10-2⑦卵石3009.3×10-2十里长河闸①淤泥502.57.010.85.8×10-5②粉砂夹粉土1004.512.912.52.8×10-3③淤泥553.06.711.86.6×10-5④淤泥质粉质粘土804.016.613.24.7×10-5⑤粉质粘土1206.022.027.73.9×10-5⑥角砾2006.8×10-2南胜利河闸②淤泥502.55.39.55.6×10-5③淤泥质粉质粘土603.513.214.14.3×10-5④角砾2005.9×10-2⑤角砾2807.8×10-2⑥卵石3009.5×10-22)勘察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勘察场区可不进行液化判别。3)三江口河闸可选第④层硬塑的粉质粘土作为闸基的基础持力层;十里长河闸可先采用换填法对第②层淤泥进行处理,再采用搅拌桩对第②、③层土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南胜利河闸可先采用换填法对第②层淤泥进行处理,再采用搅拌桩对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4)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专门的排水措施。-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4工程任务与规模4.1社会经济概况东联圩系沿江纯圩区,北面受长江干堤保护,东面受黄浒河堤保护,西面受顺安河堤防保护,堤防总长为33.77km。圩内地形总体趋势是中间高,四周低,起伏不大,地面高程一般为10.5~8.7m,平均地面高程在8.2m左右。东联圩圈堤保护区面积103km2,人口7.1万,耕地8.46万亩。2009年农业生产总值105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72元。4.2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4.2.1涝灾成因分析根据水文气象和地形条件分析,铜陵江南产业园起步区涝灾主要成因为:汛期外河水位较高,涝水无法自流外排;现有泵站排涝标准、规模等均无法满足排涝要求;圩内沟渠规模及配套设施不全,难以做到分级控制,无法满足区域排涝要求。4.2.2排涝现状1)泵站现状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内现有张村排涝站和坝埂头排涝站,张村排涝站设计流量16.0m3/s,装机1400kW,坝埂头排涝站设计流量3.9m3/s,装机325kW。现状排涝标准7~10年一遇。2)排涝沟现状起步区内主要的排涝大沟为胜利河和十里长河。胜利河位于东联乡西北部,紧靠长江,流经东联乡新河、郎丰、复兴、永丰四个行政村,全长约5km,面积约870亩,河道最宽处宽约400m-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最窄处宽约200m,最深水处约6m,浅滩处水深约2m,平均水深2.5m。胜利河常年水位7.3m,最高水位8.5m,最低水位5.8m。胜利河目前被分为6段,每段面积百余亩,主要养殖鱼、虾、蚌、螃蟹等水产品。十里长河位于东联乡中部,为流潭圩和永丰圩交界处,流经东联乡长河、新河、联合、莲西四个行政村,全长约6km,面积约1700亩,河道最宽处约600m,最窄处约50m,最深处水深7m,浅滩处水深约1.5m,平均水深3m,常年水位7.9m,最高水位9.3,最低水位5.7m。4.2.3存在问题起步区现状范围内为农业生产区域,已有的水利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因此水利设施的建设标准与起步区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目前圩口农田排涝标准约7~10年一遇,面上排涝沟渠淤积严重,排水不畅,不能满足城市排水的需要。排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排涝标准不足:现有多为农田排区,其排涝标准为7~10年一遇最大3d降雨3d排至作物耐淹深度,不能满足起步区20年一遇24h暴雨地面不能积水的排涝要求。2)排涝水位不适应城排要求:现有张村排涝站2009年完成更新改造,但是按照农田排涝要求实施的,其排涝水位是为服务农田10年一遇3d暴雨排至作物耐淹深度要求设定的,而起步区规划路网要求更低的排涝水位,才能保证地面不积水,原设计排涝进水池特征水位不符合城排要求。3)排水区内农排城排尚未分开:起步区为城排标准,而周边近期仍为农田,涉及到城排区和农排区涝水分治与调整,也涉及到起步区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关系处理,以及排涝安全与水体流动要求,需统筹安排。4)沟渠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沟渠配套设施不全,难以做到分级控制。另外,由于面上排涝沟长期缺乏资金疏通,淤积严重。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需要更深更宽的排涝沟,以加快排水,避免积涝成灾。-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4.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曾发生1983年、1995年、1998年和1999年四年较大洪水,受江水位顶托,加上圩区排涝能力不足,内涝严重,给该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对社会稳定和交通、通讯等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起步区内同样的降雨,涝灾损失将越来越大,因此,对排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保障园区的排涝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减小涝灾损失,对现有的泵站进行改建和对现有的排涝沟进行整治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4.4工程任务与规模4.4.1除涝标准按照园区建设要求,并结合当地调蓄、排水条件,除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h暴雨,地面不积水。4.4.2工程任务与规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的十里长河和胜利河排涝沟(张村排涝站的主排涝沟)进行整治,新开挖坝埂头主排涝沟以及新建3座控制闸工程。1)排涝沟整治根据园区地形及水系分布情况,将胜利河和十里长河分为南胜利河段、十里长河段、三江口河上游段、三江口河十里长河汇入段、三江口河胜利河汇入段等5段进行设计。①南胜利河段:长2800m,设计流量6.43m3/s②十里长河段:长4362m,设计流量11.4m3/s。③三江口河上游段:长2669m,设计流量7.2m3/s。-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④三江口河十里长河汇入段:长1200m,设计流量18.6m3/s。⑤三江口河胜利河汇入段:长1200m,设计流量25.0m3/s。⑥坝埂头站新开挖排涝沟段:长1560m,设计流量15.0m3/s。2)新建控制闸工程为阻隔起步区外侧的涝水进入起步区,新建三江口河控制闸、十里长河控制闸和南胜利河控制闸等3座控制闸工程。根据各控制闸所在排涝沟的设计流量,确定三江口河控制闸、十里长河控制闸和南胜利河控制闸的设计流量分别为7.2m3/s、11.4m3/s和6.4m3/s。工程总体布置见图4.4-1。-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工程设计5.1设计依据5.1.1主要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LG79-2002、J220-200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5.1.2依据的主要文件1)《铜陵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某院2000年6月;2)《铜陵市江堤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某院2002年6月;3)《关于安徽省铜陵江堤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非隐蔽工程)的批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计〖2002〗63号文;4)《某园江南片防洪排涝规划》某院2011年1月;5)《关于某园江南片防洪除涝规划批复》铜陵市水务局铜水务〖2011〗12号文。-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1.3设计标准1)除涝标准按照园区建设要求,并结合当地调蓄、排水条件,除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24h暴雨,地面不积水。2)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的规定,确定排涝沟工程等别为Ⅲ等。控制闸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3)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5.2排涝沟工程设计5.2.1排水河道布局规划考虑现状水系、河网密度、雨水管线接入便利性及与规划路网的关系,结合起步区总体规划,主要对园区现有的三江口河、胜利河、十里长河等进行布局规划,并新建坝梗头站前排涝沟工程。5.2.2断面型式1)断面确定原则①能通过设计排涝流量;②宽度不小于作为景观河道的视角宽度;③岸坡考虑护砌,河底一般不考虑护砌,由于区域地质条件较差,水流流速宜控制在不冲不淤流速范围内;④尽量考虑结合河道现状;⑤水面宽度考虑规划区总水面率达到6%的要求。-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断面型式根据以上原则,三江口河、胜利河、十里长河断面型式采用设计常水位以下迎水侧边坡为1:5,设计常水位0.5m以上设宽2.5m亲水平台,亲水平台至地面之间以1:3斜坡连接,并在斜坡上设置景观绿化。从节省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断面按矩形断面设计。为满足环境美化及边坡稳定要求,两侧采用生态砼加筋挡墙。5.2.3断面设计1)排涝沟中心线确定原则规划排涝沟中心线基本上与现有河道中心线一致,局部微调。2)底宽确定原则河道底宽首先按满足设计流量要求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划水面率不低于6%的要求进行确定,河底宽度取两者之间较大值。排涝沟计算水深取2m。3)设计流量根据区域来水面积,按照“84年办法”,分别计算出三江口河、胜利河、十里长河设计流量为7.2m3/s、6.4m3/s、11.4m3/s。4)河道宽度依据各排涝沟的汇水范围,分段计算各排涝沟的汇水面积、设计流量,河道按照过流能力确定底宽为1.5~16m,按照水面率要求确定底宽30~40m。水力坡度取0.0001~0.00015,糙率采用0.0225,计算河道过流能力约23~55m3/s。详见表5.2-1。-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表5.2-1排涝沟分段设计断面计算表河流名称长度(m)流量(m3/s)边坡比降河底高程(m)水深(m)糙率满足过流能力最小底宽(m)满足水面率要求底宽(m)备注南胜利河28006.41/51/100003.03~3.320.02251.535复式断面,设计水位以上0.5m设2.5m宽平台,平台以上边坡1/3十里长河436211.41/51/100003.17~3.620.0225535三江口河上游26697.21/51/100003.17~3.520.0225230三江口河十里长河汇入120018.61/51/100003.03~3.1720.02251135三江口河胜利河汇入120025.01/51/100003.0~3.0320.02251640坝梗头站前沟156015.01.5/100003.0~3.2420.022511矩形断面5.2.4疏挖工程1)疏挖原则:对小于设计断面的河道进行疏浚开挖,大于设计断面的河道保持现状。2)根据规划确定的排涝沟断面,按照疏挖原则对现状不满足沟底高程要求的断面进行疏挖,疏挖总长12231m,疏挖土方86.07万m3。3)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根据规划位置重新开挖,设计长度约1.56km,排涝沟中心线距规划道路边线6.55m,沟底高程3.0~3.24m。为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排涝沟两侧采用生态砼加筋挡墙,仰角约76.8o,挡墙采用C20砼基础,顶部设C20砼压顶。基础外侧设置2m宽浆砌石护底。5.2.5河岸坡抗滑稳定计算1)计算断面的选取-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抗滑稳定计算断面选取的原则是河岸坡高度大、河基软弱土层较厚的断面。因为软弱土层抗剪强度最低,该土层较厚对堤身抗滑稳定的不利影响最大。如果这样的堤身断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许可值,就可以判定,其它河段的边坡稳定更为可靠。根据地质勘探所揭示的地层和土工试验结果及上述原则,取三江口河K2+200、十里长河K1+000、南胜利河K0+400断面进行抗滑稳定计算。2)计算工况及计算参数本次设设计算河岸坡在施工期和设计运行期两种工况,坡身土料的物理力学指标主要采用地勘报告提供的成果。各层土的计算参数的具体指标见表5.2-2。表5.2-2土层物理参数表断面土层号容重(kN/m3)凝聚力(kPa)内摩擦角(度)三江口河K2+200①淤泥17.34.69.6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17.716.315.6③层粉土18.620.917.8④层粉质粘土20.770.221.4⑤粉质粘土夹粉土19.433.018.8十里长河K1+000①淤泥17.57.010.8②层粉砂夹粉土18.312.912.5③层淤泥17.56.711.8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18.516.613.2⑤粉粉质粘土19.722.027.7南胜利河K0+400①淤泥17.65.39.5②淤泥质粉质粘土18.213.214.13)计算方法及计算成果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计算,基本公式如下:式中:Kc—堤身抗滑稳定安全系数;Wi—土条重力(kN);-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ci—土的凝聚力(kPa);li—土条的圆弧长度(m);αi—土条底面中点至圆心的连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度);Φi—土的内摩擦角(度)。具体计算应用河海大学编制的“SLOPE-土石坝稳定分析系统”程序。各断面不同工况下抗滑稳定计算成果图见图5.2-1~5.2-3,河坡稳定计算成果见表5.2-3。表5.2-3抗滑稳定计算成果表计算断面计算坡面计算工况计算水位抗滑安全系数河内河外计算值规范允许值三江口河K2+200临水坡施工期3.134.132.6971.10设计运行期5.135.832.6241.20十里长河K1+000临水坡施工期3.273.272.5031.10设计运行期5.275.972.6241.20南胜利河K0+400临水坡施工期3.074.072.3151.10设计运行期5.075.772.6241.204)计算成果分析从稳定计算成果来看,河岸坡在施工期和设计运行期的最小抗滑稳定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的允许值,设计河坡断面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图5.2-1三江口河K2+000断面岸坡抗滑稳定计算成果-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图5.2-2十里长河K1+000断面岸坡抗滑稳定计算成果-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图5.2-3南胜利河K0+400断面岸坡抗滑稳定计算成果-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3控制闸工程设计5.3.1三江口闸5.3.1.1总体与结构布置三江口闸位于三江口河与园区边界交汇处,位邻东联圩红杨树村附近。设计流量7.2m3/s,闸上水位5.5m,过闸落差0.1m。新建三江口闸位于河道中间,与规划道路正交,采用路下涵结构方式,进口设置控制段,安装挡水闸门,阻隔园区外侧的涝水进入园区内。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2孔,净尺寸孔径为2.0×2.4m(宽×高),洞身总长36m,共分4节,每节9m,底板顶高程3.5m,顶、底板与侧墙厚均为0.5m。进口段洞身设置闸门控制段,其顺水流向长3.15m,底板厚0.6m,边墩厚0.6m,中墩厚0.7m。闸门顶部设检修平台与启闭台,检修平台高程7.5m,启闭台高程11.5m。启闭台上设启闭机房,宽3.4m,净高3.0m。涵洞接缝部位均设钢筋砼包箍,包箍断面为0.5×0.5m,缝间贴闭孔泡沫板,缝内设橡皮止水。控制闸进出口设置M10浆砌石八字翼墙,进口扩散角为30o,出口扩散角为31.1o。翼墙底板之间设置M5浆砌石护底,进口段长6.1m,出口段长8.9m。出口浆砌石护底末端接长5.0m的干砌石护底,宽18m,四周设置M5浆砌石固脚,断面为0.4×0.8m。护底厚均为0.3m,下设0.1m厚碎石垫层。5.3.1.2过流能力复核设计条件:本次拟建三江口闸上游设计水位5.5m,下游设计水位5.4m,设计流量7.2m3/s。根据其设计水位,涵洞过流流态为长洞无压流,其流量计算公式如下:5-1(5-1)-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式中:Q----设计过涵流量(m3/s);m----流量系数,取0.36;ε----侧收缩系数,取0.95;Ho----计入行进流速水头的涵上水头(m);B----涵洞净宽(m);σ----淹没系数,按下式计算:5-2(5-2)其中:hs----下游水深(m)。式中:Q----设计过涵流量(m3/s);ω----涵洞过水面积(m2);R----水力半径(m);i----涵洞纵向坡度。C----谢才系数,按下式计算:其中:n----洞身糙率,取n=0.017。涵洞现状过流能力根据公式5-1和5-2联立试算求得,涵洞实际过流能力为11.8m3/s,大于设计流量。考虑到产业园远期发展要求,认为拟定涵洞断面满足要求。5.3.1.3地基处理设计1)涵洞基底应力-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涵洞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受到的荷载主要有:结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汽车荷载,经计算,涵底最大基底压力为101.7kPa。2)地基承载力分析涵闸底板底面高程为2.9m,参照地质钻孔可见,进水闸底板座落于①层淤泥层上,《地质报告》推荐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50kPa,小于涵底的平均基底应力,且标贯击数平均值仅为1.4,不能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地基需加固处理。3)处理方案设计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拟对涵洞及进出口翼墙底部①层淤泥清理后,换填10%水泥土。然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搅拌桩直径采用0.5m,水泥掺入比暂按15%计,粉喷桩按梅花形布置,中心距0.9m,平均桩长9.3m。4)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根据搅拌桩的作用机理可知,所形成的水泥土桩体与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建筑物荷载,由于二者刚度相差较大,桩体与桩间土如何分担建筑物荷载是较为复杂的问题,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单桩竖向承载力、复合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和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公式计算如下。①单桩竖向承载力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kN);fcu----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η----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取0.25;-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μp----桩的周长,μp=1.57mn----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qsi----桩周第i层的侧阻力特征值;li----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α=0.5②复合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式中:fspk----复合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kPa)fsk----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kPa)m----桩土置换率Ap----水泥土桩体横截面积(m2)β----桩尖土承载力折减系数,桩尖为硬土可取0.1~0.4③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Esp=mEp+(1-m)Es式中:Esp----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kPa)Ep----搅拌桩的压缩模量(kPa)Es----桩间土的压缩模量(kPa)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3.3kPa,大于涵闸最大基底压力。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9.5,大大减小了基础沉降。故地基处理设计满足要求。-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3.2十里长河闸设计5.3.2.1总体与结构布置十里长河闸位于十里长河与园区边界处,位邻东联圩联胜村附近。设计流量11.4m3/s,闸上水位5.6m,过闸落差0.1m。新建三江口闸位于河道中间,与规划道路正交,采用路下涵结构方式,进口设置控制段,安装挡水闸门,阻隔园区外侧的涝水进入园区内。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2孔,净尺寸孔径为3.0×2.4m(宽×高),洞身总长48m,共分6节,每节8m,底板顶高程3.6m,顶、底板与侧墙厚均为0.5m。进口段洞身设置闸门控制段,其顺水流向长3.15m,底板厚0.6m,边墩厚0.6m,中墩厚0.7m。闸门顶部设检修平台与启闭台,检修平台高程7.6m,启闭台高程11.6m。启闭台上设启闭机房,宽3.4m,净高3.0m。涵洞接缝部位均设钢筋砼包箍,包箍断面为0.5×0.5m,缝间贴闭孔泡沫板,缝内设橡皮止水。控制闸进出口设置M10浆砌石八字翼墙,进口扩散角为30o,出口扩散角为31.1o。翼墙底板之间设置M5浆砌石护底,进口段长6.1m,出口段长8.9m。出口浆砌石护底末端接长5.0m的干砌石护底,宽20m,四周设置M5浆砌石固脚,断面为0.4×0.8m。护底厚均为0.3m,下设0.1m厚碎石垫层。5.3.2.2过流能力复核设计条件:本次拟建十里长河闸上游设计水位5.6m,下游设计水位5.5m,设计流量11.4m3/s。根据其设计水位,涵洞过流流态为长洞无压流,由公式5-1与5-2联立计算求得,涵洞实际过流能力为16.2m3/s,大于设计流量。考虑到产业园远期发展要求,认为拟定涵洞断面满足要求。-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3.2.3地基处理设计1)涵洞基底应力涵洞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受到的荷载主要有:结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汽车荷载,经计算,涵底最大基底压力为101.7kPa。2)地基承载力分析涵闸底板底面高程为3.0m,参照地质钻孔可见,进水闸底板座落于①层淤泥层上,《地质报告》推荐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50kPa,小于涵底的平均基底应力,且标贯击数平均值仅为1.4,不能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地基需加固处理。3)处理方案设计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拟对涵洞及进出口翼墙底部①层淤泥清理后,换填10%水泥土。然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处理,搅拌桩直径采用0.5m,水泥掺入比暂按15%计,粉喷桩按梅花形布置,中心距0.9m,桩底以进入④层粉质粘土层内0.5m为控制,平均桩长15m。4)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参照5.3.1.3节中公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16.6kPa,大于涵闸最大基底压力。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10.2,大大减小了基础沉降。故地基处理设计满足要求。5.3.3南胜利河闸设计5.3.3.1总体与结构布置南胜利河闸位于南胜利与园区边界处,位邻东联圩水浒村附近。设计流量6.4m3/s,闸上水位5.3m,过闸落差0.1m。控制闸位于河道中间,与规划道路正交,采用路下涵结构方式,进口设置控制段,安装挡水闸门,阻隔园区外侧的涝水进入园区内。-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2孔,净尺寸孔径为2.0×2.4m(宽×高),洞身总长101m,共分11节,出口两节长10m,其余每节9m,底板顶高程3.3m,顶、底板与侧墙厚均为0.5m。进口段洞身设置闸门控制段,其顺水流向长3.15m,底板厚0.6m,边墩厚0.6m,中墩厚0.7m。闸门顶部设检修平台与启闭台,检修平台高程7.3m,启闭台高程11.3m。启闭台上设启闭机房,宽3.4m,净高3.0m。涵洞接缝部位均设钢筋砼包箍,包箍断面为0.5×0.5m,缝间贴闭孔泡沫板,缝内设橡皮止水。控制闸进出口设置M10浆砌石八字翼墙,进、出口扩散角均为30o。翼墙底板之间设置M5浆砌石护底,进口段平均长10.8m,出口段长9.0m。出口浆砌石护底末端接长9.0m的干砌石护底,宽25.3m,四周设置M5浆砌石固脚,断面为0.4×0.8m。护底厚均为0.3m,下设0.1m厚碎石垫层。5.3.3.2过流能力复核设计条件:本次拟建十里长河闸上游设计水位5.3m,下游设计水位5.2m,设计流量6.4m3/s。根据其设计水位,涵洞过流流态为长洞无压流,由公式5-1与5-2联立计算求得,涵洞实际过流能力为10.0m3/s,大于设计流量。考虑到产业园远期发展要求,认为拟定涵洞断面满足要求。5.3.3.3地基处理设计1)涵洞基底应力涵洞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受到的荷载主要有:结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汽车荷载,经计算,涵底最大基底压力为235.5kPa。2)地基承载力分析涵闸底板底面高程为2.7m,参照地质钻孔可见,进水闸底板座落于②-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层淤泥层上,《地质报告》推荐的天然地基承载力为50kPa,小于涵底的平均基底应力,且标贯击数平均值仅为1.4,不能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地基需加固处理。3)处理方案设计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拟对涵洞及进出口翼墙底部②层淤泥清理后,换填10%水泥土。然后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处理,搅拌桩直径采用0.5m,水泥掺入比暂按15%计,粉喷桩按梅花形布置,中心距0.9m,平均桩长15m。4)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参照5.3.1.3节中公式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13.6kPa,小于涵闸最大基底压力。但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2.4条款:当基础宽度大于3.0m活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地基承载力应按下式进行修正: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容重;b----基础底面宽度,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图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经计算,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为244.4kPa,大于涵洞最大基底压力。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9.5,大大减小了基础沉降。故地基处理方式满足要求。-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6金属结构设计6.1金属结构说明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三座控制闸工程中的建筑物包括:三江口闸、十里长河闸和南胜利河闸。三座控制闸孔口尺寸不大,设计水头低,故门体全部采用平面定轮钢闸门,配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本次设计金属结构设备共包括:平面定轮钢闸门6扇、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6台、埋件6孔及其它。闸门及埋件总重23.2t,不包含启吊设备。金属结构特性见特性表6-1。6.2金属结构设计6.2.1三江口闸1)设计条件孔口尺寸(宽×高)-孔数2.0m×2.4m-2孔底槛高程3.5m检修平台高程7.5m启闭机平台高程11.5m设计挡水位闸上侧7.5m,闸下侧5.5m启闭水位考虑1m水头差2)闸门设计门型:闸门采用潜孔式平面定轮钢闸门,主材为Q235,门体尺寸:(宽x高)2.52mx2.53m,门体支承间距为2.27m,闸门面板布置于圩侧,梁格为多主梁实腹式焊接结构,等荷载布置,设置4根,主梁梁高0.25m-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与中纵梁、边柱等高齐平连接;顶、侧止水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采用“I”型橡皮,均布置在面板侧;支承采用简支式滚轮支承装置,滚轮材料为铸钢ZG230-450,轮径为φ350mm,每边设2只,共4只;门体侧向限位选用4只φ150mm侧轮,布置于主梁翼缘侧,上下各2只。门槽尺寸(宽×深)0.41m×0.30m,门槽埋件设置主轨、反轨、底槛、门楣,均采用焊接构件,并采用C25二期混凝土浇筑。闸门工程量为2.0t/扇,共2扇;埋件工程量为1.5t/孔,共2孔。闸门为动水启闭,启闭机选取QLSD-100kN–4.5m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门容量为100kN,电机功率3.0kW/台,共2台。6.2.2十里长河闸1)设计条件孔口尺寸(宽×高)-孔数3.0m×2.4m-2孔底槛高程3.6m检修平台高程7.6m启闭机平台高程11.6m设计挡水位闸上侧7.6m,闸下侧5.6m启闭水位考虑1m水头差2)闸门设计门型:闸门采用潜孔式平面定轮钢闸门,主材为Q235,门体尺寸:(宽x高)3.54mx2.53m,门体支承间距为3.26m,闸门面板布置于圩侧,梁格为多主梁实腹式焊接结构,等荷载布置,设置4根,主梁梁高0.30m,与中纵梁、边柱等高齐平连接;顶、侧止水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采用“I”型橡皮,均布置在面板侧;支承采用简支式滚轮支承装置,滚轮材料为铸钢ZG230-450,轮径为φ400mm,每边设2只,共4只;门体侧向限位选用4只φ150mm侧轮,布置于主梁翼缘侧,上下各2只。门槽尺寸(宽×深)0.41m×0.30m-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门槽埋件设置主轨、反轨、底槛、门楣,均采用焊接构件,并采用C25二期混凝土浇筑。闸门工程量为3.0t/扇,共2扇;埋件工程量为1.6t/孔,共2孔。闸门为动水启闭,启闭机选取QLSD-2x80kN–4.5m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门容量为2x80kN,电机功率4.0kW/台,共2台。6.2.3南胜利河闸1)设计条件孔口尺寸(宽×高)-孔数2.0m×2.4m-2孔底槛高程3.3m检修平台高程7.3m启闭机平台高程11.3m设计挡水位闸上侧7.3m,闸下侧5.3m启闭水位考虑1m水头差2)闸门设计门型:闸门采用潜孔式平面定轮钢闸门,主材为Q235,门体尺寸:(宽x高)2.52mx2.53m,门体支承间距为2.27m,闸门面板布置于圩侧,梁格为多主梁实腹式焊接结构,等荷载布置,设置4根,主梁梁高0.25m,与中纵梁、边柱等高齐平连接;顶、侧止水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采用“I”型橡皮,均布置在面板侧;支承采用简支式滚轮支承装置,滚轮材料为铸钢ZG230-450,轮径为φ350mm,每边设2只,共4只;门体侧向限位选用4只φ150mm侧轮,布置于主梁翼缘侧,上下各2只。门槽尺寸(宽×深)0.41m×0.30m,门槽埋件设置主轨、反轨、底槛、门楣,均采用焊接构件,并采用C25二期混凝土浇筑。闸门工程量为2.0t/扇,共2扇;埋件工程量为1.5t/孔,共2孔。闸门为动水启闭,启闭机选取QLSD-100kN–4.5m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门容量为100kN,电机功率3.0kW/台,共2台。-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6.3防腐蚀设计闸门门体采用无气喷涂和涂料保护相结合的复合防护措施,防腐按照《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95执行。喷涂前进行基体金属表面预处理,预处理质量应满足《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防锈等级》GB8923要求,表面清洁度达Sa2.5级,表面粗糙度Ry值应在60~100μm范围内。无气喷涂底层为0.12mm厚改性环氧耐磨厚浆型铝粉漆,中间层为0.14mm厚改性环氧耐磨厚浆漆,面层为两道0.04mm厚环氧面漆,干膜总厚度0.32mm。埋件露出砼表面则采用喷锌防腐措施,喷锌厚度为0.16mm,外涂0.05mm厚环氧云铁防锈底漆,再涂0.08mm厚浅灰色环氧面漆。滚轮轴、侧轮轴、吊耳轴均采用镀铬防腐,先镀乳白铬0.05mm,后镀硬铬0.06mm。闸门上固接螺栓均采用镀锌钝化防腐处理。启闭机钢丝绳采用镀锌钢丝绳。-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表6-1 三座控制闸金属结构技术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三江口闸十里长河闸南胜利河闸1孔口型式潜孔式潜孔式潜孔式2孔口尺寸(宽×高)m2.0×2.43.0×2.42.0×2.43孔口数量孔2224底槛高程m3.53.63.35检修平台高程m7.57.67.36启闭机台高程m11.511.611.37闸门型式平面定轮钢闸门平面定轮钢闸门平面定轮钢闸门8设计水位m设计水头1.0m设计水头1.0m设计水头1.0m9运行条件平水启闭平水启闭平水启闭10门槽尺寸(宽×高)m0.36×0.280.41×0.300.36×0.2811闸门(栅)数量扇22212闸门(栅)重量t/扇2.03.02.013埋件重量t/孔1.51.61.514启闭机型号QLSD-100kN-4.5m手电两用螺杆机QLSD-2x80kN-4.5m手电两用螺杆机QLSD-100kN-4.5m手电两用螺杆机15启闭机台数台22216启闭机功率kW3.04.03.0-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7电气工程设计7.1三江口闸电气设计三江口闸内设2台QLSD-100kN螺杆启闭机,启闭机配套电机容量为3kW。该闸供电电源引自附近0.4kV低压电源,经一只XL-3-2(改)型动力配电箱向电机供电。启闭机房照明采用双管荧光灯,照明电源直接引自动力配电箱。在启闭机房顶四周敷设避雷带并在不少于两处用防雷引下线与闸底板接地网可靠连接。该闸充分利用建筑物内自然接地体,在闸底板设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W。闸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构架都应可靠接地。三江口闸电气设备材料见表7.1-1。表7.1-1三江口闸电气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动力配电箱XL-3-2(改)只12电力电缆YJV22-0.6/1kV-3´25+1´16m4003电力电缆YJV-0.6/1kV-3´4m204控制电缆KVVP-4´1.5m305双管荧光灯套26绝缘电线BV-1´2.5m807镀锌扁铁-40´6m1008镀锌圆钢F10m509双联暗装插座~250V10A只210单控暗装开关~250V10A只111水煤气管SC50m5012PVC管PVC16m35-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7.2十里长河闸电气设计十里长河闸位于十里长河上游,闸内设2台QLSD-2´80kN螺杆启闭机,启闭机配套电机容量为4kW。该闸供电电源引自附近0.4kV低压线路,经一只XL-3-2(改)型动力配电箱向电机供电。启闭机房照明采用双管荧光灯,照明电源直接引自动力配电箱。在启闭机房顶四周敷设避雷带并在不少于两处用防雷引下线与闸底板接地网可靠连接。该闸充分利用建筑物内自然接地体,在闸底板设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W。闸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构架都应可靠接地。十里长河闸电气设备材料见表7.2-1。表7.2-1十里长河闸电气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动力配电箱XL-3-2(改)只12电力电缆YJV22-0.6/1kV-3´35+1´16m4003电力电缆YJV-0.6/1kV-3´4m204控制电缆KVVP-4´1.5m305双管荧光灯套26绝缘电线BV-1´2.5m807镀锌扁铁-40´6m1008镀锌圆钢F10m509双联暗装插座~250V10A只210单控暗装开关~250V10A只111水煤气管SC50m5012PVC管PVC16m357.3南胜利河闸电气设计南胜利河-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闸位于南胜利河上游,闸内设2台QLSD-100kN螺杆启闭机,启闭机配套电机容量为3kW。该闸供电电源引自附近0.4kV低压线路,经一只XL-3-2(改)型动力配电箱向电机供电。启闭机房照明采用双管荧光灯,照明电源直接引自动力配电箱。在启闭机房顶四周敷设避雷带并在不少于两处用防雷引下线与闸底板接地网可靠连接。该闸充分利用建筑物内自然接地体,在闸底板设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W。闸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构架都应可靠接地。南胜利河闸电气设备材料见表7.3-1。表7.2-1南胜利河闸电气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动力配电箱XL-3-2(改)只12电力电缆YJV22-0.6/1kV-3´25+1´16m4003电力电缆YJV-0.6/1kV-3´4m204控制电缆KVVP-4´1.5m305双管荧光灯套26绝缘电线BV-1´2.5m807镀锌扁铁-40´6m1008镀锌圆钢F10m509双联暗装插座~250V10A只210单控暗装开关~250V10A只111水煤气管SC50m5012PVC管PVC16m35-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8节能设计8.1节能设计原则本工程在机电设计中均遵循高效、节能的原则,现将本工程节能观点坚持的原则简述如下: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以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来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同时尽量减少或消除机电设备的固有能耗。且不限制发展,不降低服务标准和使用功能。节能途径包括如下:电源节能、动力节能、照明节能。8.2电源节能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具体措施有:1)现场查勘调研,合理选择线路路径,使线路最短,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输配电线路选择合理的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线损比其他两种方法如允许电压损失和长时允许工作电流法低35%。2)在工程内部线路、电缆均选择铜芯电缆。8.3动力节能涵闸的动力设备的节能主要包括启闭机及相关的机械设备的节能。具体措施如下:1)采用取材先进、工艺先进、高效的节能型电机,减少耗电量,节约能源。2)尽量选择电机的驱动容量与启闭机机械负载特性、功率匹配,达到最佳运转状态。一般电动机的额定效率和功率因数是按其负载率的75%~100%选择的。-98- 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合理选择电压等级,保证电机使用效率高、损耗小,利于节能节电。8.4照明节能照明节能主要目的是提高照明系统的总效率,合理采用照明灯具、照明方式并合理控制。具体措施如下:1)推广使用高效光源:采用光效高、寿命长的各类气体放电光源。目前,各种照明光源的电能转换中,高压钠灯的光效最高,荧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次之,白炽灯最低。因此尽量减少白炽灯的使用量,尽量采用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重点推广细管和各种紧凑型荧光灯。本闸采用荧光灯作为启闭机房主要照明,室外采用高压钠灯照明。2)优选高效、配光合理的直接型灯具,要求室内灯具效率≥70%,室外灯具效率≥50%。3)优选气体放电灯的启动设备,荧光灯用电感镇流器一般功耗为灯管额定功率的20%,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功耗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5%~16%,而电子镇流器与电感镇流器相比,其启动电压低,噪声小、温升低、重量轻、无频闪,功耗比电感镇流器降低50%~75%,因此本工程灯具的镇流器尽量选用电子镇流器。4)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并充分利用天然光进行采光。5)选择便于维护、检修的灯具,增大其保持率,以降低维护成本。-98-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条件9.1.1工程条件9.1.1.1工程概况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由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和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南胜利河等三条河道疏浚及以上三条河道在起步区边界处新建的三座控制闸组成。坝埂头站前排涝沟设计底宽11m,总长1.56km,纵坡1.5/10000,沟底高程3.0~3.24m,两侧采用生态砼挡墙护砌;河道疏浚设计底宽30~40m,纵坡1/10000,底高程3.95~3.6m。三江口河控制闸、十里长河控制闸、南胜利河控制闸均为两孔箱涵,单孔尺寸分别为2m×2.4m、3m×2.4m和2m×2.4m,底高程同对应段河道设计底高程。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9.1-1。表9.1-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项目名称土方开挖(m3)土方填筑(m3)水泥土填筑(m3)堆砌石(m3)砼及钢筋砼(m3)钢筋(t)水泥粉喷桩(m)闸门制安(t)三江口控制闸1680234252512043830.752997十里长河控制闸65102573525012969449.6124749.2南胜利河控制闸5250169053150132113682.1188287三江口河疏浚402546十里长河疏浚296856南胜利河疏浚204330坝埂头站前排涝沟21294011341565522555合计11301121352348925693348231623660123-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1.1.2施工对外交通工程区滨临长江,各种水运材料可通过长江航道运至施工区;坝柏路(008县道)自南向北穿过工程区,路面宽度15m左右,为工程对外交通干道;工程河道两侧堤防附近为连片村庄,堤顶道路为村庄的对外交通道路,路面宽度3~5m,以砼结构为主;堤后圩区内分布有乡村道路,路面为宽3.0m左右的砼路。9.1.1.3主要建材来源及水电供应工程所需水泥、钢筋、木材、油料等可从铜陵市物资市场购买,石料自顺安镇石料场采购,黄砂从长江边码头收购。工程施工生产用水可直接从附近河道中抽取,生活用水可利用生活区附近村庄已有的供水系统或打井解决。工程区域内有供电电网已形成,施工时可从系统电网“T”接。9.1.2自然条件9.1.2.1气象、水文条件1)气象条件本工程位于长江下游铜陵江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75.8mm,降雨年内分布不均,以汛期5~9月较多,平均降水量为802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全年平均气温16.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历年气温≤0℃的天数平均为36.7天(主要集中于12月~次年2月);本区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季多偏东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为1.9~2.8m/s,最大风速为24m/s;境内历年平均初霜日为11月17日,平均终霜日为3月13日-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47天;日照季节性变化显著,一年中夏季长约14h,冬季约10h,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000~2050h,历年各月日照时数统计平均值,2月份最少,为118h,8月最多,为238h。根据本区的降雨及气象资料,拟定本工程施工在10月~笠年4月,月平均有效工作日为25天。2)水文条件工程区位于东联圩内,东联圩现有排涝站11座,总装机50台,总装机容量为5310KW,为保证附近耕地不受淹没,施工区内沟塘水位一般在6.0m左右。9.1.2.2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地处圩区,地势较平坦,附近地面高程在7.0m左右,堤后水塘塘底高程5~6m,河道底高程4~5m,附近堤防顶高程9~11m。根据三座控制闸和坝埂头站处揭露的地质资料,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南胜利河河道疏浚和控制闸工程开挖部位土质主要为近代沉积的淤泥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砂层埋藏深度在20m以上;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底高程座落在砂层上,砂层以上土层为重粉质壤土层。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砂层中的孔隙承压水和砂层上部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在6m左右。9.2施工导流工程需导流施工的项目主要为三座控制闸、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和河道疏浚冲填区挡水与退水。9.2.1控制闸导流控制闸施工导流时段为11月~次年4月,由于东联圩内水系相通,控制闸导流期间通过附近现有泵站控制基坑上下游河道水位在6.0m左右。控制闸水下工程通过上下游围堰挡水施工,设计挡水位为6.2m-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围堰两端与控制闸两侧的路堤连接,围堰堰顶高程7.0m,围堰采用均质粘性土围堰,堰顶宽度3.0m,填筑水位以上边坡1:2,填筑水位以下边坡1:5左右。根据计算,三江口河控制闸、十里长河控制闸和南胜利河控制闸围堰填筑量分别为0.27万m3、0.83万m3和0.28万m3。围堰自河道两侧耕地中取土填筑,土料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5~8自卸汽车运输,74kW推土机推土进占,水上堰体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0.9。围堰在水下工程施工完成后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配5~8自卸汽车后退拆除,弃土回填取土坑。9.2.2河道疏浚冲填区导流根据弃土规划,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和南胜利河河道疏浚所需的冲填区分别为4处、4处和2处,拟在现有水塘外侧填筑围堰形成冲填区,三条河道冲填区围堰填筑平均高度分别为3.2m、1.8m、2.6m,围堰堰顶宽度2m,内外边坡1:2,围堰填筑前需将底部耕植土等清除,三条河道冲填区围堰清基量分别为2.66万m3、1.32万m3、1.39万m3,围堰填筑量分别为15.55万m3、5.44万m3、7.05万m3。围堰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或人工就近开挖土方填筑,冲填结束后不予拆除。各冲填区在两端分别布置一个退水口,退水口布置在堤内现有沟渠或自排涵处,通过已有排涝涵自排至河道中。退水口设计流量为40m3/h,退水口宽1~2m,高0.8m,两侧和溢流面采用袋装土护砌,出口与现有渠道处采用防雨布或袋装土护砌防冲,每个退水口袋装土填筑量约5m3。9.2.3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导流坝埂头站前排涝沟穿过水塘,为防止水塘明水进入渠道,在水塘附近渠道施工前,利用先期施工渠道开挖的土方顺渠道方向填筑一围堰,围堰顶宽3m,两侧边坡为自然坡,填筑量共约1.79万m3。围堰填筑土料采用-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5~8自卸汽车运输,74kW推土机推土进占,施工结束后不予拆除。9.2.4施工排水9.2.4.1明排水明排水主要为控制闸、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各部位初期排水量0.1~0.2万m3,水深约1.0m,积水采用潜水泵抽排,每天水面下降速度控制在0.5m左右,每个控制闸排水设备选用2台25m3/h的潜水泵。经常性排水主要为基坑渗水、施工生产用水等,排水量较小,排水设备结合利用初期排水设备。9.2.4.2地下水位控制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施工时揭穿了下部砂层,生态砼挡墙底板座落在砂层上,为了保证挡墙底板处地基不受地下水破坏,同时为底部工程施工创造干地施工条件,排涝沟施工采取降水措施控制砂层中地下水位低于建基面0.5m。排涝沟挡墙建基面高程在3.0m左右,砂层中地下水位约6.0m,则砂层中地下水降深约3.5m,由于排涝沟分段施工,每段施工时间约1个月,拟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沿渠道两侧布置,管线距渠道内边线10m,考虑的水面坡降等因数,井点管底高程为0m,管顶高程6.0m,井点管间距1.5m,每套井点长度约60m。井点管在渠道开挖至高程5.5m左右时采用水冲法埋设,造孔直径30cm,埋设时井点管应居中,管外回填中粗砂滤料,顶部1.0m-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左右采用粘性土回填闭气,底部工程施工结束后拔出井点管,回填中粗砂和粘土球封堵。9.3料场选择与开采工程需取土填筑的项目主要为控制闸基坑回填、控制闸围堰填筑和河道疏浚冲填区围堰填筑。控制闸布置在示范园规划的道路上,基坑回填土方后期作为道路路基的一部分,因此回填质量要求较高,所需土料均从索山料场开采粘性土料,运距约9km,土料用量约3.62万m3,取土深度3.0m。控制闸围堰自控制闸附近耕地内就近取土,取土总量约1.38万m3,取土深度1.5m。河道疏浚冲填区围堰填筑土料全部从冲填区内取土,取土总量约28.04万m3。土料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直接堆放或自卸汽车运输至现场,开采时应做好覆盖层清理工作,严禁不符合填筑要求的杂质混入,用于控制闸基坑回填的土料在开采工程中需做好含水量控制,土料上车时含水量略高于最优含水量。9.4主体工程施工9.4.1控制闸施工控制闸施工项目主要为基坑淤泥开挖、水泥土换填、粉喷桩地基处理、基坑回填、洞身砼浇筑、进出口护砌和金属结构、电气设备制作安装。1)土方工程施工基坑淤泥采用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5~8t自卸汽车运输至附近堤后水塘中弃土,由于开挖土料呈流塑状,运输应采用箱式汽车,箱板接缝处采用编织袋等堵塞。水泥土采用反铲挖掘机现场拌制,拌制量根据填筑速度确定,防止因水泥固化造成水泥土混合料难以碾压密实。水泥土采用74kW推土机分层铺料、分层压实每层铺料厚度不应大于30cm,土块粒径不应大于5cm-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土料含水量应在最优含水量1%范围内,每层水泥土碾压完成后应进行取样检测,确保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回填选用粘性土填筑,靠近建筑物或填筑宽度小于3m的部位采用蛙夯夯实,其他部位采用74kW推土机压实。土方填筑应分层铺料,严格控制土料粒径,推土机压实时,每层铺料厚度控制在25~30cm,土块粒径不大于10cm,蛙夯夯实时,铺料厚度控制在15~20cm,土块粒径不大于5cm,超径土块应人工粉碎,淤泥和含草皮、树根等杂物的土料应严禁用于回填,对于含水量过大或过于干燥的土料应采取晾晒或洒水的措施,以保证回填土压实后的压实度满足要求。2)粉喷桩地基处理粉喷桩在基坑开挖完成后、水泥土换填前施工,由于粉喷桩位于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层内,其上为淤泥,为保证粉喷桩施工质量,在淤泥质重粉质壤土层上铺垫一层厚约1.0m的重粉质壤土作为施工平台。粉喷桩按以下程序施工:就位对中→预搅下沉→喷水泥搅拌提升→重复搅拌→移位。搅拌桩机就位调平,对中孔位,由操作系统控制搅拌钻头下沉速度,下沉过程中保持连续送风,避免钻头喷粉口堵塞;搅拌钻头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开启空压机,待灰粉达喷粉口,再按设计的深度边喷粉,边提升;为进一步使掺入的水泥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钻头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再将钻头提升(供水泥粉)到地面;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3)洞身砼浇筑每座控制闸砼浇筑量为400~1100m3,最大块浇筑量约40m3。涵洞在地基换土完成后分块浇筑,模板以钢模板为主,弧线墩墙和启闭机排架等小断面处采用木模。砼熟料采用0.4m3-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搅拌机拌制,手推车运输,浇筑面人工分料、平仓,振捣器振实。每块施工时应连续浇筑,以防止产生冷缝,新老混凝土接触面处的施工缝需人工凿毛,并做好结构缝的止水埋设。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期主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应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提前作好相应的防寒准备及保温工作,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4)砌石工程施工砌石工程主要集中在建筑物进出口护砌部位,砌石从低向高进行,干砌石采用错缝砌筑,浆砌石采用座浆法砌筑。砌石工程所需砂浆由拌和机拌制,双胶轮手推车运至现场,人工砌筑。5)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闸门、及埋件安装总重量为23t,单件最大重量为3.0t。闸门均由厂家制作,汽车运至现场,利用扒杆或者汽车吊吊装就位。为保证不影响施工进度,闸门埋件应提前运至现场,与门槽二期混凝土一同浇筑、安装。启闭机从专业厂家采购,汽车分块运输至现场,汽车吊或扒杆安装就位。电气设备在启闭机台施工完成后施工,在围堰拆除前具备使用条件,完成闸门启闭机调试。9.4.2河道疏浚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和南胜利河河道疏浚土方量分别为40.25万m3、29.69万m3和20.43万m3,每个断面平均开挖面积为68~80m2。1)河道疏浚方案选择三江口河、十里长河和南胜利河现状河道宽度在100m左右,河道水深1m左右,本次河道疏浚底宽1.5~16m,疏浚区位于河道中间部位,土质以淤泥为主。河道疏浚一般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分别为挖泥船开挖、排水旱挖和两栖式清淤机开挖。-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由于河道水深较浅,采用挖泥船施工吃水深度不足,挖泥船在该区域难以施工。排水旱挖施工时,机械排水量约200万m3,受地质条件限制,开挖土方需经挖掘机5次翻挖至岸边,再经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区,由于挖方主要为流塑状的淤泥,挖掘机翻挖时效率较低,为满足汽车运输要求,需修筑临时道路约15km,河道分段施工围堰填筑、拆除3.41万m3,该方案可比投资约1687万元,其中临时工程投资约需220万元。两栖式清淤机开挖在水面以下3m范围内施工基本不受场地条件限制,清淤土方通过40m3泥驳运输至岸边,再经4PL-250型冲塘机吹填至附近水塘,不需修筑道路,冲填区周边围堰填筑28.04万m3,该方案可比投资约1352万元,其中临时工程投资约需118万元。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河道疏浚拟选用两栖式清淤机开挖方案。2)河道疏浚施工河道疏浚土方拟采用0.4m3两栖式清淤机开挖,通过40m3泥驳运输至岸边,再经4PL-250型冲塘机吹填至冲填区弃土。河道疏浚施工完成后应对河道纵横断面进行测量,对欠挖部分进行补挖,确保河道开挖断面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9.4.3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施工排涝沟设计底宽11m,两侧采用生态砼挡墙砌筑,底部靠近挡墙部位采用浆砌石护砌。由于排涝沟开挖时将底部砂层揭穿,高程5.0m以下开挖和护砌施工期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为减小降水设备的投入数量,排涝沟分段施工,每段长度控制在60m左右。1)土方开挖排涝沟建基面保护层以上土方采用1.0m3-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反铲挖掘机开挖,建基面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再经1.0m3反铲挖掘机开挖至基坑外,用于回填的土方采用推土机推运至基坑两侧临时堆放,其余土方采用8t自卸汽车运输附近水塘中用于围堰填筑或弃土。2)土方回填基坑土方回填与生态砼挡墙施工同步进行,加筋土部位回填面坡度与土工格栅铺设坡度相同,加筋土意外回填可水平进行,亦可与加筋土回填面坡度相同。回填利用渠道开挖时就近堆放的土料,土料采用反铲挖掘机或74kW推土机分层铺料,靠近挡墙部位土方采用蛙夯分层夯实,其它部位采用74kW推土机分层压实。土方回填时应严格控制铺料厚度、土料粒径、压实遍数等参数,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3)生态砼挡墙施工生态挡墙砌筑材料分基础砌块、标准砌块和顶砌块三种型式,砌块均在利用生产厂家合格产品。挡墙施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处理,并浇筑砼垫层,在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后自下而上人工分层砌筑,砌筑标准段每层相邻砌块之间按设计要求预留10~12cm宽的生态孔,上下层之间砌块应咬合紧密,为了提高挡墙的整体性,在沿高度方向每隔几层布置一靠拢砌筑层,在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布置一靠拢砌筑带,变坡挡墙可通过在砌缝中填筑变坡砂浆将挡墙坡度调整至设计要求。墙后土工格栅一端锚固在上下层砌块之间的砌缝内,格栅上层砌块砌筑时应保证砌缝严密,确保格栅锚固紧密,格栅另一端平铺在墙后回填土内,格栅铺设长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位于回填土内的格栅附近土体应碾压密实。-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为保证挡墙稳定,墙后回填土应碾压密实,土方回填与挡墙砌筑同步上升,避免挡墙砌筑过高及填土压实时引起挡墙扰动、变形。9.5施工交通9.5.1对外交通工程对外交通利用坝柏路(008县道)、疏浚区河道两侧堤顶道路以及堤后圩区内乡村道路。9.5.2场内交通场内交通主要为控制闸下基坑道路和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施工道路。控制闸两端为示范园规划的道路,基坑道路布置在进场道路一侧,路面纵坡不大于8%,路面为宽5m的碎石路,另外为保证基坑左右侧交通通畅,在施工围堰堰顶布置一条碎石路,路面宽3m。各控制闸场内交通道路长度约100m。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左侧紧靠坝柏路,施工时加以利用,右侧需沿基坑修筑一长1.5km、宽6m的碎石路供土料运输使用,道路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20cm手摆块石层和10cm碎石层。9.6施工工厂设施9.6.1混凝土拌和系统砼浇筑集中在控制闸和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处。每座控制闸砼浇筑量为400~1100m3,最大块浇筑量约40m3,每处分别选用1台0.4m3砼搅拌机拌制熟料。坝埂头站前排涝沟砼浇筑量为0.26万m3,由于砼浇筑占线达1.5km,且浇筑分段进行,持续时间长,高峰期砼浇筑强度为5m3/h,施工时分段集中设置拌和站,每处拌料站供料范围为500m,采用1台0.4m3砼搅拌机拌拌制熟料。-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为保证砼能够连续施工,靠近拌合站布置的砂石料堆场和水泥仓库储量能够满足高峰期连续3~5天的浇筑要求。9.6.2钢木加工厂及机械修配车间控制闸处钢材加工主要是钢筋制作,木材加工主要是模板及木支撑系统制作,均为常规加工,钢木加工厂集中布置在控制闸附近堤顶或路基处。钢筋加工厂一般配备钢筋弯曲机、剪断机、调直机、电焊机(对焊、电弧焊、电碴焊)等;木材加工厂一般配备盘锯、电刨等。工程所需施工机械为常规机械,施工现场不考虑机械的大修,仅布置一般供零配件更换和维护。9.6.3施工供电与供水1)施工供水工程施工生产用水主要为建筑物砼、砂浆的拌和与养护用水等,工程施工生产用水直接从附近沟塘中抽取。生活用水利用附近村庄已有的供水系统解决。2)施工供电工程施工用电主要集中在控制闸和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处。控制闸施工用电主要受粉喷桩地基处理控制,高峰期用电负荷为80kVA左右,拟配备一台100kVA的变压器。坝埂头站前排涝沟高峰期用电负荷为40kVA左右,拟配备一台50kVA的变压器,为保证轻型井点在底部工程施工期间连续运行,施工现场配备1台3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7施工总布置9.7.1施工布置原则本工程项目分散,各工区内可利用场地有限,故施工临建设施拟分区布置,各工区布置原则上力求紧凑,方便管理。9.7.2施工工区布置规划控制闸工程生产设施布置在基坑两侧堤顶或示范园跨控制闸公路路基上,生活办公设施租用附近堤顶民房解决;河道疏浚和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施工所需生活办公设施就近租用民房解决。施工临时设施建筑、占地面积汇总见表9.7-1。表9.7-1施工临建建筑、占地面积汇总表项目分类控制闸工程(m2)河道疏浚(m2)坝埂头站前排涝沟(m2)合计(m2)施工仓库150200350钢木加工厂15050200机修间6040100砼拌和站303060生活及办公用房8404904901820合计123049081025309.7.3土石方平衡及弃土(碴)规划主体工程土方开挖1130112m3,土方填筑144159m3;导流工程土方开挖85377m3,土方填筑量312054m3。河道疏浚903732m3全部弃土至冲填区,冲填区围堰清基53702m3就近弃土,冲填区围堰填筑280379m3全部从冲填区内取土。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基坑开挖212940m3,其中133830m3就近堆放用于基坑回填,17875m3用于沟塘处围堰填筑,61235m3弃土于附近水塘;基坑回填113415m3-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全部利用基坑开挖土料;围堰填筑利用基坑挖方,围堰施工结束后不予拆除。控制闸基坑开挖13440m3全部弃土于堤后水塘中;基坑回填30744m3,共需土料36278m3,全部自索山料场取土;围堰填筑13800m3全部自附近堤后耕地取土,围堰拆除回填取土坑工程土方平衡详见表9.7-2。9.7.4施工占地施工占地主要为施工布置占地、取土区占地、临时堆土区占地及弃土区占地。根据施工布置和土方平衡,工程所需占地如下:施工布置区:每座控制闸0.1万m2,坝埂头站前排涝沟1.8万m2,共约2.1万m2,占地性质主要为示范园内耕地。取土区:索山料场取土量为3.63万m3,平均取土深度3.0m-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占地面积约1.21万m2;控制闸附近耕地取土量为1.38万m3,平均取土深度1.5m,占地面积约0.92万m2,后期利用围堰拆除土方回填。临时堆土区:临时堆土主要为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基坑开挖用于后期回填土方,堆土量13.38万m3,平均堆土高度2.0m,占地面积约6.69万m2,堆土区就近布置。弃土区:工程弃土需占地布置的项目主要为河道疏浚弃土、控制闸基坑开挖弃土和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弃土,弃土量分别为90.37万m3、1.34万m3和7.91万m3,弃土区面积分别为83.36万m2、1.34万m2和3.96万m2。9.8施工总进度9.8.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河道疏浚、排涝沟、控制闸施工受河道水位影响较大,施工安排在枯水期进行。工程施工作业面多,施工占线长,在工程投资和施工征地能够提前落实的前提下,具备全面开工的条件,因此本工程实施拟在二个枯水期内完成。9.8.2施工总工期本工程于2011年9月开工,2013年6月全部完工,计划总工期22个月。9.8.3施工分期进度安排1)工程筹建期完成建设场地征用、招投标、对外交通和施工临时用电线路的落实等工作,各期筹建工作分别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前完成。2)施工准备期-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施工准备期工作主要完成场内三通一平和临时设施建设等,施工准备工作在2011年10月完成,其中2011年9月河道疏浚工程具备开工条件。3)主体工程施工期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时段为2011年10月~2013年5月,其中十里长河、十里长河河口以上的三江口河在第一个枯水期完成,南胜利河和十里长河河口以下的三江口河在第二个枯水期完成。三座控制闸同时施工,施工时段为2011年11月~2013年5月上旬,其中三江口河控制闸和十里长河控制闸在第一个枯水期完成,南胜利河控制闸在第二个枯水期完成。坝埂头站前排涝沟分段施工,施工时段为2011年11月~2012年4月。4)工程完建期工程完建期安排在2012年5月中旬~6月,主要完成收尾及竣工验收工作。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详见表9.8-1。9.8.4施工劳力计划工程施工总工日8.9万个,施工期平均人数200人,高峰人数约250人。9.9主要技术供应计划9.9.1主要建筑材料工程主要建筑材料需用量为:水泥3700t,钢筋174t,汽油8t,柴油567t,块石2662m3,碎石7939m3,黄砂4915m3。9.9.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见表9.9-1。-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表9.9-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两栖式清淤机0.4m3台62反铲挖掘机1.0m3台43自卸汽车8t台154推土机74kW台45泥驳40m3艘126冲塘机4PL-250型组67离心泵ISG-80-250(I)台48潜水泵25m3/h台109潜水泵15m3/h台510轻型井点套211混凝土搅拌机0.4m3台412砂浆拌和机0.25m3台113混凝土振捣器2.2kW台2014柴油发电机30kW组115变压器S9-100/10台316变压器S9-50/10台1-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0工程管理设计本次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不考虑新增管理人员和管理设施,在张村排涝站和坝埂头排涝站的改建工程中一并考虑。-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1工程占地与拆迁1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4年6月26日修订);3)2006年国务院471号令颁发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4)水利部[2009]23号文发布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5)安徽省皖政[2009]132号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6)安徽省发改委、水利厅发改农经[2007]301号文《关于印发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11.2占用土地范围工程占用土地分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本工程永久占地为坝埂头排涝沟新增占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占地区。共需占地101.07hm2,其中永久占地2.04hm2;临时占地99.03hm2,主要为弃土区(含冲填区)、临时堆土区和生产布置区占地。11.3拆迁工程占地范围内的拆迁由园区管委会负责实施,不在本报告范围内。-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2环境保护设计12.1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12.1.1设计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一号公布,1989年9月1日起施行;4)《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水利部,1993年6月2日。12.1.2采用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3-9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2.2环境影响评价12.2.1区域内环境现状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显著。东联圩位于长江右侧,顺安河左侧,该区现状主要是水田和旱地,圩内污染源主要有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以及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水质受污染的程度较轻。12.2.2环境影响预测张村站和坝埂头站工程改造后,将提高东联圩的排涝标准,减少涝灾发生率,涝水的及时排出,可以改善圩内人群的生活质量,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泵站进水口将安装清污设施,及时清除河道中的杂物,有效地改善水质,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作用,对改善排区小气候也将产生积极作用。工程在建设期和建成以后,渠道开挖、砼浇筑、道路修建和物资运输等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影响本地区的环境。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有土方开挖、弃土弃渣、施工产生的污废水和施工、运输噪声等方面,但这些影响一般是短暂和有限的,将随着施工期结束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泵站工程开挖土方和弃土弃渣堆放形成一些裸露面,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植被的破坏,影响施工区景观,易产生水土流失。-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砂石筛分和冲洗、砼拌和及养护、工程机械的冲洗等。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浊度,其它有害物质含量低,对附近农田等可能造成轻微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排放,其中有机物含量高,细菌、病原菌较多,容易孳生蚊蝇、传播疾病,有碍人群的身体健康。工程施工过程中运输物资的车辆及工程施工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会对泵站工程周围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危害。12.3施工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主要为施工期环境监测,包括饮用水水质监测、施工期排放水水质监测、生活污水监测。12.3.1饮用水水质监测施工期饮用水采用自来水供水方式,但仍需对施工人员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砷、汞等。监测频次:施工期监测两点次。12.3.2施工期排水水质监测施工期应分别对基坑排水和砂石料冲洗排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项目:悬浮物和PH值。监测频次:施工初期监测两次,以确定沉淀池大小或悬浮物静水时间;施工高峰期监测两点次。12.3.3施工期生活污水水质监测施工期生活污水对附近水域水质影响较大,应对其进行监测。监测项目:BOD5、COD、悬浮物、总大肠菌群、总磷、氨氮等。监测频次:施工期每两月监测1点次。-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2.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将会产生一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对其中不利的一面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保护措施如下: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应进行全面的生产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减少施工人员对区域内动植物的危害。施工中应严格组织与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2)施工期间做好环境监测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对饮用水、施工生产废水、大气质量以及噪声实行定期监测:饮用水达到饮用水标准方可饮用,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生产废水以及大气污染物地排放,不达标不排放;控制施工期间噪声,使施工期间施工区周围环境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中有关规定,对于在噪声环境工作的施工人员,需合理安排在岗和休息,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6h。3)在坡度较小的开挖面,可采用种植林草措施加以维护,在陡坡处应以工程措施为主,裸露面用砼衬砌。4)施工中尽可能采取先进、污染小的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管理,根据类似工程经验数据,混凝土拌和站等设备应至少设置在距居民区200~300m以外。同时应注意空气质量,定期洒水,防止空气污染。5)施工期间应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交通工具和重型施工器械的运行范围,防止随意碾压植被,注意保护工区、两岸植被,保护农田及水生生物,尽量减少扰动原地表和破坏生态环境。对一些遭破坏地区,应采取植树种草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6)工程中的废弃土方主要用来填充低洼地面,若有剩余,则需集中堆置,进行压实、平整后再种植树草,绿化环境。铜陵产业园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工程量见表12.4-1。表12.4-1铜陵产业园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环境保护投资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万元)备注第一部分环境监测措施(施工期)5.81水环境监测2.42环境空气监测1.83噪声监测1.6第二部分环境保护临时措施16.41施工废水处理2.82生活污水处理2.63噪声防护1.64环境空气质量保护35固体废弃物处理2.86人群健康防护1.47场地卫生清理2.2一~二项合计22.2第三部分独立费用7.661环境保护建设管理费0.89一至二项投资之和的4%2环境监理费53环境保护科研勘测设计咨询费1.78一至二项投资之和的8%一~三项合计29.86基本预备费1.79一至三项投资之和的6%环境保护静态总投资31.6612.5综合评价及结论-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工程作为张村排涝站及坝埂头排涝站的配套工程,实施后将显著提高园区排涝标准,对园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及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以后,影响将随之消失。因此,从环境角度来说,不存在制约本工程的约束性因素,工程建设切实可行。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算31.66万元。-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3水土保持设计13.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010.12.25修订);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3)《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7)《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8)《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皖政[1999]53号);9)《安徽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皖价费字[2006]第160号)。13.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根据皖政[1999]53号《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以及“安徽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图”确定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划,本区域不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本项目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形式主要为面蚀(片蚀),其次为沟蚀,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区域属轻度水力侵蚀,土壤侵蚀强度轻微,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本底值约在400~600t/(km2·a)之间。-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3.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1)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指工程永久占地及施工期间的临时征、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区和临时占地区。本工程项目建设区主要包括排涝沟开挖、取土区、弃土区、以及施工临时占地所涉及的永久性及临时性征地范围,总占地面积101.07hm2,其中永久占地2.04hm2,临时征地99.03hm2。2)直接影响区依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区主要为河道工程两侧、施工临时占地、弃土区等区域周边。结合现场查勘及参考类似单元工程,其计算原则为:河道工程两侧按2.0m计、施工临时堆土、取弃土按外围各5.0m计,经估算,本工程直接影响区面积约10.52hm2。合计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共111.59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01.07hm2,直接影响区10.52hm2。13.4水土流失预测与影响分析1)新增水土流失量估测本工程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估测方法主要采用类比分析法,采用如下公式:式中:W——水土流失量,t;Fi——第i预测单元扰动区域的面积,km2;Mi——第i预测单元土壤侵蚀模数,t/km2·a;-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Ti——第i预测单元预测时段,a;i——预测单元,i=1,2,3···n。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各单元预测时段内原生的水土流失量及扰动后的水土流失总量,两者的差值即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量。经对项目区的查勘,结合地形地貌类型,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2·a);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通过类比工程取3000t/(km2·a);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800t/(km2·a)。按以上方法估算,本工程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约为7100t。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内雨量分配不均,夏季暴雨集中,水力侵蚀是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表的原生地貌和植被遭受损坏,地表裸露、土壤结构疏松,表土抗蚀能力减弱,易产生水土流失。13.5水土流失总体布局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各部分地貌类型、主体工程布局、施工工艺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等,将工程划分为4个分区,包括:河道工程防治区、临建工程区、取土区、弃土区。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根据主体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施工特点以及水土流失估测结果,结合各影响区域的地形、地质、地貌类型、土壤条件等,以河道工程区、弃土防治区为重点防治区域,临时措施与永久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在整个建设项目“面”上,绿化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合理利用土地资源。-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在措施实施进度安排上,实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各分区水土保持防治将本着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单项与综合、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提出投资省、效益好、见效快和可操作性强的、完整的以工程措施为先导、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有效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4)工程量及投资根据以上防治措施体系计算工程量,主要包括场地平整19.72hm2、狗牙根草籽1577.6kg(80kg/hm2),临时排水沟开挖3600m,开挖土方约780m3、彩钢板拦挡15000m2等。13.6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是通过现场调查和地面观测等手段,对施工期和林草恢复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防治措施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监测,了解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变化,及时对造成水土流失的项目进行处理,合理安排水土保持措施并分析实施效果,为工程验收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时段:主要从施工准备期开始到设计水平年结束。施工期监测时段为10个月,从第一年9月到第二年6月;林草恢复期监测时段为工程完工后持续2年。为了反映监测区原生水土流失状况,作为工程项目开始后水土流失对比参照数据,在工程施工前还应进行一次本底值的观测。监测频率:施工期应定期作地面观测,监测的重点时段为雨季,一般安排在雨季前(3或4月)、中(5~8月)、后(9或10月)各测1次,汛期要适当加大监测频次(24h降雨量大于50mm加测1次);调查监测和实地巡查根据工程实施进度进行。进入运行期后的2年内(即林草恢复期)需进行监测,监测时段分别安排在工程完工后的第一个雨季和林草恢复期结束时。-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监测内容: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27-2002),项目区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效果监测。监测方法: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监测和地面观测,两种方法并非皆然分开,监测时可结合使用。监测点布设:主要考虑根据工程总布置情况和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在不同防治分区布设监测点;监测点应选取规模相对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监测点布设应保证交通便利,便于施测。监测点布设情况见表13.6-1。表13.6-1水土流失监测点及监测内容情况表监测地点主要监测内容监测设施布设主要监测方法年监测频次河道工程防治区开挖与新筑边坡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植被生长状况、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和效益。钢钎观测2个地面观测法4~6临建工程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巡查调查监测法2~4弃土区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巡查调查监测法2~413.7水保投资概算本工程水土保持概算总投资72.77万元(未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项目的水保费用)。详见水土保持工程概算表13.7-1。表13.7-1水土保持措施概算表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123456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22.281场地平整hm219.721130022.28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13.061植草   13.06 整地hm219.7219113.77 狗芽根草籽(80kg/hm2)kg1577.655.158.70 栽植费m21972000.030.59 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   6.581临时排水沟开挖m336007.52.70-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彩钢板拦挡m2150002.53.753其他临时工程万元6.452%0.13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20.611建设管理费万元41.922%0.842工程建设监理费人.年41.923%1.263科研勘测设计费万元41.926%2.524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费人.年1600006.005方案编制费万元  15.006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费万元  10.00 一~四部分合计   62.53 基本预备费3%万元62.536.00%3.75 水保设施补偿费hm212.960.56.48 静态投资合计   72.77-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4设计概算14.1编制说明14.1.1工程概况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位于长江南岸,铜陵县东联圩境内。工程主要内容为南胜利河、十里长河和三江口河河道疏浚,坝埂头站前排涝沟整治,新建三座河口控制闸。工程所处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主体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1130112m3;土方回填:135235m3;砌石:6933m3;砼及钢筋砼:4823m3;钢筋制安:162t;水泥土换填:9350m3;水泥土搅拌桩36601m。主体建筑工程主要材料量:水泥:3700t;钢筋:173.8t;块石:2662m3;碎石:7939m3;黄砂:4915m3;柴油:567t;汽油:8。14.1.2工程投资按2011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计算,本工程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6141.22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6036.79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72.77万元,环境保护工程投资31.66万元。根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1340号文规定,本概算未计列价差预备费。-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4.1.3编制依据及原则本工程设计概算按安徽省现行有关编制办法和规定进行编制,其主要依据有:1)安徽省水利厅皖水建[2008]139号文颁发的《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以下简称《139号文》)。2)建筑工程定额主要采用2002年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缺项子目采用2008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补充定额》。3)安装工程定额主要采用水利部水建管[1999]52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缺项子目采用水建[1993]63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中小型),并按水利部水利建设经济定额站水定[2003]1号文予以调整。4)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采用2002年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5)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本工程设计工程量、设备材料表及图纸等。14.1.4基础单价计算依据1)人工预算单价按照《139号文》的规定,本设计概算采用的人工基本工资:工长为385元/月,高级工为350元/月,中级工为280元/月,初级工为190元/月;施工津贴按4.5元/天(初级工按2.25元/天);夜班津贴4.0元/夜班;中班津贴3.5元/中班。人工预算单价分别为:工长为5.10元/工时;高级工为4.76元/工时;中级工为4.08元/工时;初级工为2.20元/工时。2)材料预算价格本工程主要材料均从铜陵市及周边市场采购,汽车运至工地。主要-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材料价格以现场调查情况和地方价格信息综合确定,并根据《139号文》的规定进行调差计算。根据《139号文》规定,砂石料按70元/m3限价进入工程单价计取有关费用。超过70元/m3的部分,作为材料价差计入相应的工程单价中,并计取三税税金。根据水利部有关工程的审查意见,水泥按300元/t、钢筋按3000元/t、汽油按3.60元/kg、柴油按3.50元/kg限价计入工程单价,超过部分以差价形式计取税金后计入独立费用的其他项内。其他材料预算价格依据当地市场行情并参照省内其他水利工程近期发生价格综合拟定。14.1.5主要设备价格依据1)主要机电设备价格及金属结构设备价格均参照目前市场行情确定。2)设备运杂综合费用按设备原价的6.74%计算。14.1.6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建筑及安装工程单价分别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税金。各项费用标准均按《139号文》规定执行,具体如下:1)建筑工程的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的2.5%计算,安装工程的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的3.2%计算。2)现场经费费率标准见下表:现场经费费率表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费率1土方工程直接费5%2石方工程直接费6%3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费6%4模板工程直接费6%-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5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直接费7%6其他工程直接费5%7安装工程人工费45%3)间接费费率标准见下表:间接费费率表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费率1土方工程直接工程费5%2石方工程直接工程费6%3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工程费5%4模板工程直接工程费6%5钻孔灌浆及锚固工程直接工程费6%6其他工程直接工程费5%7安装工程人工费45%4)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5)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和企业利润之和的3.22%计算。14.1.7施工临时工程计算依据1)导流工程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2)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仓库按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面积乘以单位造价指标计算。办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投资按第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1.5%计算。3)建筑物工程施工排架脚手费用按主体建筑工程投资的2%计算。4)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不含其他临时工程)的1%计算。-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4.1.8独立费用计算依据1)建设管理费建设单位开办费、经常费:根据《139号文》有关规定按建安工作量的4%计算;工程管理经常费按建设单位开办费、经常费之和的30%计算。工程建设监理费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的规定计算。根据2009年6月2日安徽省水利厅基本建设处致省水利规划办公室的《关于我省水利工程竣工检测费用的函》中的有关要求,计列竣工检测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的0.30%计。2)生产准备费管理用具购置费按第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0.08%计算;备品备件购置按设备费的0.6%计算。工器具及生产家俱购置费按设备费的0.2%计算。3)科研勘测设计费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按第一至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0.2%计算。工程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释义》计算。4)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根据《某园区建设征迁补偿安置方案》中有关标准和征地实物量进行计算,其中前三年耕地平均亩产值按1330元/亩计算。5)其他定额编制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综[2008]78号文的精神,取消该项收费。-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4.1.9其他说明a)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五部分投资之和的5%计算。b)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文规定价差预备费物价指数为零,本工程价差预备费暂按零计。c)未计建设期贷款利息。d)本设计概算的价格水平年为2011年第二季度。14.2设计概算表总概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占一~五部分投资(%)1234567Ⅰ工程部分投资   6036.79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3059.63  3059.6353.2一排涝沟工程2436.62  2436.62 二控制闸工程589.72  589.72 三其他建筑工程33.29  33.29  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3.712.55 16.260.3 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6.3242.58 48.900.9 第四部分临时工程387.59  387.596.7一导流工程262.51  262.51 二施工交通工程16.80  16.80 三施工房屋建筑工程62.16  62.16 四施工脚手排架工程11.79  11.79 五其他施工临时工程34.33  34.33  第五部分独立费用425.25 1811.692236.9438.9一建设管理费  281.24281.24 二生产准备费  3.133.13 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347.77347.77 四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1179.551179.55 -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五其他425.25  425.25  第一~五部分合计3892.5045.131811.695749.32100.0 基本预备费(5%)   287.47  工程静态投资   6036.79 Ⅱ环保、水保工程   104.43 一水土保持工程   72.77 二环境保护工程   31.66  工程总投资   6141.22                      -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5效益分析本工程实施后,可提高区域排涝标准,保障起步区的排涝安全,确保区域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尽快付诸实施。-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98- ASDI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江南片)起步区排涝沟及控制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1-1.1概述-1-1.2水文-1-1.3工程地质-2-1.4工程任务与规模-2-1.5工程设计-2-1.6金属结构设计-3-1.7电气工程设计-4-1.8节能设计-4-1.9施工组织设计-4-1.10工程管理设计-5-1.11工程占地与拆迁-5-1.12环境保护设计-5-1.13水土保持设计-5-1.14设计概算-6-1.15效益分析-6-2水文-7-2.1暴雨洪水特性-7-2.2水文测验情况-8-2.3径流及实测水位-9-2.4设计洪水位分析-11-2.5治涝水文-15-3工程地质-18-3.1勘察工作量-18-3.2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18-3.3地层与岩性-19-3.4水文地质条件-21-3.5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与统计-22-3.6工程地质条件-23-3.7结论与建议-24- 4工程任务与规模-28-4.1社会经济概况-28-4.2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28-4.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30-4.4工程任务与规模-30-5工程设计-33-5.1设计依据-33-5.2排涝沟工程设计-34-5.3控制闸工程设计-36-6金属结构设计-36-6.1金属结构说明-36-6.2金属结构设计-36-6.3防腐蚀设计-36-7电气工程设计-36-7.1三江口闸电气设计-36-7.2十里长河闸电气设计-36-7.3南胜利河闸电气设计-36-8节能设计-36-8.1节能设计原则-36-8.2电源节能-36-8.3动力节能-36-8.4照明节能-36-9施工组织设计-36-9.1施工条件-36-9.2施工导流-36-9.3料场选择与开采-36-9.4主体工程施工-36-9.5施工交通-36-9.6施工工厂设施-36- 9.7施工总布置-36-9.8施工总进度-36-10工程管理设计-36-11工程占地与拆迁-36-11.1设计依据-36-11.2占用土地范围-36-11.3拆迁-36-12环境保护设计-36-12.1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36-12.2环境影响评价-36-12.3施工期环境监测-36-12.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36-12.5综合评价及结论-36-13水土保持设计-36-13.1设计依据-36-13.2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36-13.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6-13.4水土流失预测与影响分析-36-13.5水土流失总体布局-36-13.6水土保持监测-36-13.7水保投资概算-36-14设计概算-36-14.1编制说明-36-14.2设计概算表-36-15效益分析-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