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50 KB
- 6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汾西县201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 目 名 称 :汾西县永安镇独堆河小流域治理项目1.2项目呈报单位: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项目实施单位: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1.6项目负责人:仇泰岭 职 务: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1.7项目区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围汾西县地处临汾市西北部,东临霍州,西接隰县、蒲县,南连洪洞,北邻灵石与交口。独堆河小流域位于汾西县城西北25km,涉及永安镇独堆村委的独堆、郝家坪、郝家沟、阡陌四个自然村,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万亩。1.8项目建设任务、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任务为小流域治理0.87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1.8.1水利措施:
1.8.1.1开挖疏浚渠道2.2km;1.8.1.1修建渠系建筑物34座,其中农桥3座,排水口31座; 1.8.1.2修建淤地坝5座,谷坊28座。1.8.2农业措施1.8.2.1改良土壤5600亩(其中平整土地1200亩,施用农家肥5600亩);1.8.2.2修建机耕路12.2km(其中干结碎石硬化路面6.4km);1.8.3林业措施1.8.3.1营造防护林2115.5亩;1.8.3.2封禁治理1000亩。1.8.4科技推广措施1.8.4.1技术培训2500人次;1.8.4.2购置仪器设备1(台)套;1.8.4.3沟坝地高产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450亩, 苦荞麦耕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200亩。1.8.5其他工作及措施1.9投资预算
1.9.1总投资:汾西县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总投资855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03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80万元(现金3.4万元,以物折资68.6万元,投工投劳折资108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52.63%、23.74%、2.58%、21.05%。1.9.2 资金投向:项目资金中,水利措施285.61万元,农业措施资348.63万元,林业措施156.86万元,科技推广措施投资36.4万元,项目管理费19.7万元,工程管护费6.5万元,分别占计划总投资的 33.41%、40.77%、18.35%、4.37%、2.34%、0.76%。1.10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117万公斤, 改善土壤面积0.56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27万亩。1.11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正常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新增农业总产值193.8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159.45万元, 项目区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46万m3,每年节约清淤费用33.45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4.54年,动态投资回收期5.67年,投资利润率22.01%,财务净现值1048.9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效益费用比1.7。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独堆河流域涉及永安镇独堆村委的独堆、郝家坪、郝家沟、阡陌四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1万亩,地理位置在东径111°27′52"-111°29′38"、北纬36°41′01"-36°43′30"之间。2.1.2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区,冬季寒冷少雪,春、夏多风干旱。多年平均气温10.1℃,全年大于等于10℃以上积温3461.2℃,年日照时数2614.5小时,无霜期17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36.4mm,主要分布在6-9月份,汛期降雨量在70%以上,又多呈短历时,高强度,超渗型暴雨。独堆河属汾河—关子牙河水系,为典型的山区间歇性河流,有雨洪水淌,无雨地面干,雨季洪水径流占年径流量的65%以上。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属黄土残垣沟壑区,海拔高程960.5—1176.0米,属山区型旱作农业区。整个流域呈扇型分布,垣面和坡面较为宽广、沟道开阔,沟道比降不到3%。流域主沟呈U形,主沟长而宽,支沟发育也较为完善,梯田多集中于垣面和较为平缓的沟坡,沟坝地多集中于主沟和较大支沟。垣面土壤为耕种黄土质褐土性土,土层深厚,熟化耕作层平均为20厘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平均1.13%,全氮平均0.58%,有效磷平均为7.23mg/kg,有效钾平均为139.28mg/kg, 土壤呈偏碱性,PH值在8-8.2之间;沟坝地土壤为耕种沟淤褐土性土,土质肥沃,耐旱怕涝,有机质平均1.18%,全氮平均0.67%,速效磷平均为6.4mg/kg,速效钾平均为124mg/kg,PH值在8-8.2之间。 2.1.4水资源项目区位于汾河以西石灰岩中山区,属于吕梁山背斜单斜储水构造,富水性不均,由于受侵蚀基准面控制,地下水埋藏很深,泉水以出露间歇泉为特征。地面水的利用主要是沟坝地,但由于工程设施不配套或毁坏失修,绝大部分地面水通过沟道白白流失。2.1.5作物种植情况及开发潜力项目区现有耕地5300亩,其中梯田和坡耕地3600亩,沟坝地1700亩,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实施综合开发后,现有耕地耕作条件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可新增沟坝地300亩。强化生态综合治理的效果,突出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导的粮食生产,积极发展以苦荞麦为代表的小杂粮、以核桃为代表的干果经济林等产业,效益显著,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巨大(见第八章农作物产量、产值、净收益表)。2.1.6自然灾害受治理程度所限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项目区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有旱灾、涝灾、冰雹、大风、霜冻等,特别是干旱和干热风,对项目区农业生产危害极大。2.2社会经济情况
2.2.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总人口0.34万人,劳动力0.2万个,其中文盲数占5%,高中以上占15%,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2.2.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万亩,其中沟坝地0.17万亩,梯田和坡耕地0.36万亩,水保林、灌木林0.1万亩,村庄道路及未利用地占地0.14万亩,荒草地0.23万亩,森林覆盖率10%。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产业以农业为主,一般水平年粮食总产130万公斤,平均亩产245.3公斤,人均380.1公斤,农业总产值200万元,农业生产在全县处于上中游水平(见第八章农作物产量、产值、净收益分析)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09年,汾西县地方财政收入139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705元。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表现为镇强村弱,镇一级农科站技术力量较强,项目区涉及村仅有农民技术员8人,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发展不平衡,距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市场竞争还有较大距离。2.3基础设施
2.3.1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郝家沟骨干坝1座,运行正常,曹沟口主沟1座中型淤地坝可利用库容所剩无几,郝家坪大坝至曹沟段排洪渠运行多年,现多处坍塌和堵塞。水利设施水平低,不能确保对雨季洪水的有效控制和充分利用,急需配套和完善淤地坝、谷坊及灌排渠系工程等措施。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田间工程配置差,沟坝地水保措施不配套,实施退耕还林后,除临桃路沿线1055亩梯田,独堆段主沟郝家坪到鸡场后400亩沟坝地外,其余1455亩耕地坡度全部在5°-10°之间,85% 以上梯田埂标准低,雨季洪水随意排泄,水土流失严重。通村主干路8.1km,宽度不足5米,弯大坡陡,路面坎坷不平,且排水设施不配套、缺少硬化措施。走马垣上的田间机耕路已经荒废,无法通行。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现状项目区现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小四轮、三轮80台,小型柴油发电机10台,配套农机具5套,农机总动力0.16万千瓦。本地农民具有一定的小型机械使用和修理水平。2.3.4林业工程现状项目区林业工程主要包括临桃路沿线垣面及郝家沟走马垣林场的乔木林,郝家沟、独堆等地零星分布的灌木林,总面积0.1万亩,
郝家坪-曹沟口行道树残存无几,其余机耕路两侧、淤地坝和谷坊上下游无任何林带防护措施,森林覆盖率仅为10%。项目区为典型的黄土残垣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极差。2.3.5电力、交通设施现状项目区现有50kvA变压器5台,可为实施开发工程提供充足的能源,临桃公路紧邻项目区,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第三章初设依据和标准3.1初设依据初设主要依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临农发〔2009〕127号文件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计划的通知》及编制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有关事宜的通知、《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及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3.2项目建设标准3.2.1综合标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和项目区实际,以小流域为单元,从山顶-沟坡-沟底,从毛沟-支沟-主沟,综合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独堆河小流域治理项目总面积1万亩,规划治理0.87万亩,治理程度87%;项目亩投资980元。 3.2.2具体措施标准:3.2.2.1灌排渠系或坡面水系工程:防御暴雨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做到田、路、沟、渠配套。3.2.2.2 沟道治理:做到淤地坝和谷坊工程相互配套。淤地坝应做到土坝与泄水洞配套,淤积年限10年;中小型淤地坝按抵御二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设计,五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校核(2#淤地坝按3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谷坊设计洪水标准按抵御二十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不校核。中小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3km2以下,库容1~50万m3。3.2.2.3土壤改良:土地平整田面宽度最少不低于8m,满足机械化耕作的需要;施用农家肥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
3.2.2.4机耕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与乡、村公路连接,主要机耕路进行简易硬化,保证雨天通畅,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路宽设6米、7米两种,两边(含排水沟与行道树)各宽1米,路面宽分别为4米、5米;支路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路宽5米,两边(含排水沟与行道树)各宽1米,路面宽3米。3.2.2.5农田防护林: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两侧,淤地坝及谷坊上下游,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95%,造林时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人工造林树种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漳河柳,苗木胸径主林带达到5厘米,副林带达到3厘米,造林成活率当年达到95%,三年后保存率达到90%,林相整齐,结构合理。3.2.2.6成片造林:造林面积在30亩以上,当年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达85%以上,林地内不存在连片面积1亩以上宜林的无林地块。封山育林7年后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存在1亩以上无林草地块。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4.1指导思想以中央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及2010年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培植地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态型经济区,推进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4.2建设规模
该县2010年小流域治理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万亩,规划措施面积0.87万亩。具体建设内容:4.2.1水利措施:开挖疏浚渠道2.2km,投资10.01万元;修建渠系建筑物34座(农桥3座,排水口31座),投资46.26万元;修建淤地坝5座,投资73.34万元;谷坊28座,投资156万元。水利措施总投资285.61万元。4.2.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5600亩(平整土地1200亩,施用农家肥5600亩),投资232.62万元;修建机耕路12.2km(干结碎石硬化路面6.4km),投资116.01万元。农业措施总投资348.63万元。4.2.3林业措施:营造防护林2115.5亩,投资156.34万元;封禁治理1000亩,投资0.52万元。林业措施总投资156.86万元。4.2.4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2500人次,投资9.3万元;购置仪器设备1(台)套,投资3.7万元;沟坝地高产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450亩,苦荞麦耕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200亩,投资24.4万元;科技推广措施总投资37.4万元。4.2.5其他工作及措施:项目管理费投资20万元,工程管护费投资6.5万元。 4.3规划布局
根据流域的立地条件和特点,合理布局,总的原则是以独堆河流域为单元,从垣面、沟坡到沟底,按照三种土地类型,山水田林路渠坝综合治理,构筑三大生态、工程防护体系。第一类是在垣面顶部,布置水保防风林带,实施平整土地工程,在梯田外缘修筑梯田埂,构筑垣面顶部的生态、工程防护体系。第二类是在宽广的缓坡地,营造水保林和实施封禁治理,通过土地平整和修筑梯田埂,建设好坡面生态、工程防护体系。第三类是沟坝地,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在主沟和机耕路重要位置布置农桥3座,排水口31座,淤地坝5座,谷坊28座。在淤地坝、谷坊和机耕路两侧栽植行道树和护坝林,构筑林、水结合的沟道生态、工程防护体系。第五章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5.1汾西县水资源概况汾西县地处山区,属山西省缺水最为严重的第二大县份。该县位于汾河以西石灰岩中山区,属于吕梁山背斜东翼单斜储水构造,富水性不均,由于受侵蚀基准面控制,深层岩溶地下水埋藏很深,开采利用困难,且成本很高。浅层含水层较少,且含量较小,仅供人畜饮水。5.2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因基岩地下水埋藏很深,难以开采利用,现状没有利用。目前,仅有浅部松散层地下水只能满足人畜饮水基本需求。当地农业生产以利用天上降水为主。该区多年平均径流量分析根据气象部门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536.4mm,可产生地面径流的降雨量386mm,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万亩(折合6670000m2)。为此,多年平均径流量=可产生径流的降雨量×产生径流面积 =0.386m×6670000m2=25.75万m3经计算,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量25.75万m3。5.3水资源利用分析
该县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在沟坝地。依据该项目区地质地貌,项目规划建设淤地坝5座。根据流域沟道分布情况,按抵御二十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设计,五十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校核(其中2#淤地坝按3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按照二十年设计,五十年校核标准统一口径计算,项目区二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洪水总量6.21万m3(其中2#坝洪量1.01万m3);五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洪水总量7.66万m3(其中2#坝洪量1.49万m3)(计算公式详见淤地坝典型设计第二节水文计算过程,除2#坝外,其余淤地坝水文计算结果详见表6-1淤地坝水文计算成果表)。经计算,总工程设计总库容20.82万m3。另外,项目区现有骨干坝、淤地坝各一座,现余库容可拦蓄 5.96万m3,原有和新建的骨干坝、淤地坝总计库容 26.78 万m3,大于计算的项目区多年平均径流量。为此,该项目区在丰水年情况下,通过骨干坝、淤地坝、谷坊、灌排渠系、梯田和水保林等措施联合运用,将会有效起到防洪缓洪作用,变水害为水利,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水外流,抬高地下水位,促进当地农业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第六章主要项目工程设计6.1水利工程设计6.1.1开挖疏浚渠道设计开挖疏浚渠道2.2km。郝家坪-曹沟段排洪渠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渠道堵塞、渠堤毁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雨季行洪顺畅,结合旧有渠道基本尺寸(底宽2.5m,梯形断面边坡1:1),进行水文计算如下:采用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4-25)明渠均匀流公式:Q=ωC Ri 式中:Q——渠道内过水流量(m3/s),Q取郝家坪水库涵洞最大允许出水量为3.96m3/s;b——渠道底宽(m),b=2.5m ω——过水断面面积(m2)ω=(b+mh0)h0C——谢才系数,C=(1/n)R1/6R——水力半径,R=ω/X,X湿周,X= b +2h0 1+m2m——渠堤边坡,m=1:1
n——糙率,n=0.025i——渠道底坡,i=1/100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经试算得当h0=0.54m时,Q=3.91 m3/s。郝家坪-曹沟段渠道绝大部分地段高度超过1.5m,正常开挖疏浚即可满足行洪需求。开挖疏浚渠道总工程量13820m3,需用柴油6.723吨。6.1.2渠系建筑物设计修建渠系建筑物34座,其中农桥3座,排水口31座。农桥全部布设在郝家坪水库-曹沟段渠道上,断面需满足行洪需求(参照开挖疏浚渠道流量设计),分两种型式:一种为双拱桥,中间墩宽1m,两边底宽各1.5 m,高2m,拱高1m,拱圈厚0.4m,边墙起拱面宽0.6 m,外坡1:0.3,墙高2m,基础外伸长0.3m;上游通过八字引水段引水,下游设置明渠与土渠道连接,拱圈石方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其余石方全部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另一种为C25钢筋砼盖板,除拱圈换为钢筋砼盖板外(盖板及配筋详见设计图),其余尺寸不变。排水口分别设计于渠堤下、机耕路径流集中地段,采用直径0.6m和0.8m两种涵管,上游通过八字引水段引水,下游设置明渠将雨季洪水排入下游河床,排水口石方全部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由于渠系建筑物主要设置在一些排洪量比较小的沟渠,为了满足管护要求,设计尺寸远大于水文计算结果,故不做专门水文计算。
渠系建筑物总工程量4848.63m3,需用水泥106.51吨,块石1156.09 m3,砂子438.25m3,碎石6m3,钢筋0.46吨。6.1.3淤地坝设计修建中小型淤地坝5座。中小型淤地坝设计洪水标准按抵御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五十年一遇洪水校核(2#淤地坝按3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控制流域面积3平方公里以下,库容1~50万m3,淤地坝设计为两大件,挡水建筑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筑坝材料为均质黄壤土或红粘土, 放水建筑为竖井、涵洞(涵管)。各淤地坝水文计算结果见表6-1,详细计算过程见中小型淤地坝典型设计。 修建淤地坝总工程量48221.52m3,需用水泥49.99吨,块石563.24m3,砂子210.53m3,柴油31.122吨。淤地坝水文计算成果表表6-1名称坝控面积设计暴雨设计洪水洪水总历时设计淤积量总库容坝高拦泥坝高最终坝高洪峰洪量 km2p%mmm3/s万m3h年限万m3万m3mmm
1#淤地坝0.475131.613.421.191.06102.163.357.6568.40.472157.516.071.751.31102.163.918.25692#淤地坝0.43144.213.241.231.11101.843.075.14.17.60.41176.416.191.851.37101.843.695.54.183#淤地坝0.375131.63.130.933.57101.702.639.057.19.60.372157.53.751.384.42101.703.089.957.110.54#淤地坝0.75131.617.671.771.20103.224.999.1710.10.72157.521.152.601.48103.225.82107110.525131.614.541.311.08102.393.75.64.36.5
5#淤地坝2170.52157.517.41.931.3302.394.326.14.36.1.4谷坊设计修建谷坊28座。谷坊工程的设计标准为抵御二十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不校核。设计型式为两大件,挡水建筑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筑坝材料为均质黄壤土或红粘土;放水建筑物为明渠式排水口,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建筑物尺寸根据水文计算结果确定,现以1#谷坊为例进行典型设计如下:一、设计暴雨采用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ip=Sp/tn, Hp=ip·t式中:i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平均强度(mm/h); t——设计暴雨历时(h); s——设计暴雨雨力,即t=1h的最大暴雨平均强度 (mm/h); n——暴雨衰减指数, Hp——历时t的设计暴雨量(mm)。查《山西省水文手册》得H24=70mm,CV=0.45,CS=3.5CV,n=0.7,根据CV、CS及P=5%查KP表,得K5%=1.88S5%=K5%×H24×24n-1=1.88×70×240.7-1=50.72(mm/h)i5%= S5%/tn=50.72/60.7=14.47(mm/h)
H5%=i5%·t=14.47×6=86.82(mm)二、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晋Q834—85中(3—2)式计算: QP=C1×H5%×F2/3式中:QP—频率为P的洪峰流量(m3/s) C1—洪峰地理参数,查山西省C1值表,土石山区(丘陵沟壑区)取0.17; H5%—历时t的设计暴雨量(mm); F—控制面积(km2),1#谷坊为0.15km。 Q5%=0.17×86.82×0.152/3=4.16(m3/s)三、年来泥沙量采用《省规范》(3—7)式 VS=(1-KS)·S·F式中:VS—年来泥沙量(m3) S—年平均侵蚀模数,S=6000t/km2=4600m3/km2 KS—坡面治理措施平均拦沙率,KS=0 Vs=(1-0)×4600×0.15=690(m3) 四、谷坊间距
根据顶底相照的原则,即下游谷坊的淤面与上游谷坊的底齐平,谷坊间距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中(4)式计算。 式中:L—谷坊间距(m); H—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 i—原沟床比降(%); i1—谷坊淤满后的比降(%),粘土类取1%。项目区支、毛沟比降在3%左右,谷坊高度不宜太高,一般为2~5米。经计算,并根据地形情况,谷坊间距在100~150米左右。 五、排水口设计谷坊排水口布置于土坝一侧坚实土层或岩基上,采用宽顶堰的型式,矩形断面,进口为喇叭形,由宽顶堰、明渠、消力池、尾渠组成。谷坊技术经济指标表表6-2名称坝高(m)坝顶长(m)坝顶宽(m)坡 比上游下游1#谷坊314631:1.51:1.5
2#谷坊323031:1.51:1.53#谷坊415361:1.51:1.54#谷坊328041:1.51:1.55#谷坊3.518041:1.51:1.56#谷坊318541:1.51:1.57#谷坊220041:1.51:1.58#谷坊219161:1.51:1.59#谷坊1.516841:1.51:1.510#谷坊69431:1.51:1.511#谷坊26031:1.51:1.512#谷坊56531:1.51:1.513#谷坊85031:1.51:1.514#谷坊55061:1.51:1.5
15#谷坊24231:1.51:1.516#谷坊57541:1.51:1.517#谷坊55631:1.51:1.518#谷坊55731:1.51:1.519#谷坊27041:1.51:1.520#谷坊36831:1.51:1.521#谷坊46831:1.51:1.522#谷坊57061:1.51:1.523#谷坊57031:1.51:1.555631:1.51:1.5
24#谷坊25#谷坊48031:1.51:1.526#谷坊55531:1.51:1.527#谷坊58231:1.51:1.528#谷坊410131:1.51:1.5 (一)、宽顶堰设计 1、宽顶堰水力计算按明渠均匀流计算,采用公式Q=ωc( Ri)1/2,式中:Q——流量(m3/s),Q=4.16 m3/s, ω——过水断面积(m2), R——水力半径(m), i——宽顶堰底坡,i=1%, n——糙率,n=0.025。取宽顶堰底宽为1.5m,经试算,宽顶堰水深h=1.17m。
2、宽顶堰尺寸确定宽顶堰底板厚0.4m, 侧墙均采用挡土墙形式,侧墙顶宽0.4m,侧墙高为宽顶堰水深加0.33m的安全超高,即1.17+0.33=1.5m,侧墙底宽0.85m,基础厚0.4m,基础外伸0.15m。 (二)、明渠段设计 1、明渠段水力计算临界水深计算采用公式:hk=(aq2/g)1/3式中:hk——临界水深(m) a——系数 ,a=1.1 q——单宽流量,q=4.16÷1.5=2.77m3/s.m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 hk= (1.1×2.772/9.81 )1/3=0.95m正常水深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Q=ωc( Ri)0.5式中已知:Q=4.16m3/s,i=1/1.5,n=0.025,b=1.5m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经试算得水深h0=0.26m2、明渠段尺寸确定明渠段底板厚0.4m,进出口侧墙均采用挡土墙形式,侧墙高为临界水深加0.5m的安全超高,即0.95+0.5=1.45m,取1.5m,顶宽0.4m,底宽0.85m,基础外伸0.15m,基础厚0.4m。
3、明渠末端消力池设计为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河槽,在明渠出口处设消力池,消力池为矩形断面。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采用公式:h2=h0/2{[1+(8aq2/gh03)]1/2-1}式中:q——单宽流量,q=4.16/1.5=2.77m3/s.m h2——第二共轭水深(m) h0——明渠段正常水深,h0=0.26m a——流速不均匀系数,取a=1.1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h2=0.26/2{[1+(8×1.1×2.772/9.81×0.263)]1/2-1}=2.46m紧接消力池出口的下游渠道水深hs=1.17m,h2>hs,故发生远离式水跃,需设消力池。3.2消力池断面尺寸计算 池深计算d=1.25(h2-hs) 池长计算Lk=(4.8~5.5)(h2-h0) 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
d=1.25×(2.46-1.17)=1.6m,取池深d=1.6m.Lk=(4.8~5.5)×(2.46-0.26)=10.56—12.1m,取池长Lk=11m 池宽取1.5m。3.3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消力池底板厚0.5m,侧墙高3.05m,顶宽0.4m,底宽1.3m,基础外伸长0.15m。3.4消力池下游明渠尺寸确定消力池出口为4m长的浆砌石明渠,明渠底板厚0.4m,底宽1.5m,侧墙高1.45m,顶宽0.4m,底宽0.85m,基础外伸长0.15m,基础厚0.4m。明渠出口高程为100m,坡比1/100,出口底部设一齿墙,深0.5m,宽0.4m。修建谷坊总工程量94247.54m3,需用水泥109.62吨,块石1165.34m3,砂子441.12m3,碎石17.75m3,钢筋0.946吨,柴油68.054吨。6.2农业工程设计6.2.1平整土地设计一、土地平整原则
根据先易后难、节约投资的原则,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现有的地形测量资料,规划平整土地总任务1200亩,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土地平整工程选取局部平整方案,综合考虑田间机械化耕作方便的要求,设计田块全部用田坎防护,田面高差控制在1/100之内。二、土地平整设计综合项目区外围形状,项目区内地形、地物、权属、道路、淤地坝、谷坊等配置情况,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挖填方量,针对不同的地形,分别采取不同的土方计算办法:大多数地块采用断面法进行计算,部分地面起伏较大田块采用网格法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H B单位面积土方量按下式计算:V=1/2(B/2×H/2×L)=1/8×BHL式中:V——单位面积土方量(m3), B——划分单元的长度(m), H——划分单元内部的高差(m), L——划分单元的宽度(m)。根据在项目区测量的三个典型地块,应用上式计算结果,项目区亩均动用土方250m3。
梯田外坡要求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的前提下,要保证梯田的安全稳定,在梯田高度小于2m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土质情况,本次梯田外坡取80°,梯田埂高、顶宽均为30cm,内外坡比均为1:0.5,土壤含水量适度,土壤干容重1.55t/m3以上。三、平整土地施工田面平整时,先剥离表土20cm,定点堆放,距离不得大于40m。底土平整时采用推土机推土,底土平整后,再将表土均匀回填,部分地形复杂地段,修筑反坡梯田,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坡度控制在1%之上。平整土地共需柴油117.6吨。6.2.2土壤改良设计一、项目区土壤肥力状况项目区改良土壤5600亩,其中垣面和沟坡地3600亩,沟坝地2000亩,垣面和沟坡地土壤为耕种黄土质褐土性土,土层深厚,熟化耕作层平均为20厘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平均1.13%,全氮平均0.58%,有效磷平均为7.23mg/kg,有效钾平均为139.28mg/kg, 土壤呈偏碱性,PH值在8-8.2之间;沟坝地土壤为耕种沟淤褐土性土,土质肥沃,耐旱怕涝,有机质平均1.18%,全氮平均0.67%,速效磷平均为6.4mg/kg,速效钾平均为124mg/kg,PH值在8-8.2之间。
二、土壤改良设计依据基本资料可以看出,项目区垣面和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沟坝地有机质含量虽然较高,但实施平整后,表层熟土难以均衡、全面覆盖。项目区群众具有养殖猪牛羊和堆沤秸秆肥的传统,为了确保土壤肥力尽早恢复,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以施用农家肥为主,综合采用多种措施实施土壤改良:一是施用农家肥,综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深耕亩施牛厩肥3.5吨;二是动员项目区群众将全部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三是整合县农业局资金和技术亩施抗旱保水剂1.5kg;四是结合科技示范推广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和SV系列专用肥。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项目区5600亩瘠薄型耕地土壤熟化层达到25cm,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土壤改良共需柴油16.8吨,施用农家肥19600吨。6.2.2机耕路设计
新建机耕路12.2km(其中主干机耕路8.1km,田间机耕路4.1km),干结碎石硬化路面6.4km。干道与乡、村公路相接,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要求,路宽设6米、7米两种,两边(含排水沟与行道树)各宽1米,路面宽分别为4米、5米;支路应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路宽5米,两边(含排水沟与行道树)各宽1米,路面宽3米;结合山区地形条件,按照因地制宜、节约投资原则,机耕路最大坡度小于15%,最大转弯半径不小于20m;开挖断面边坡1:0.5,回填断面边坡1:1.5,回填土方为黄壤土或红粘土,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土方干容重1.55t/m3以上,路基高度高于地面0.5m以上。主干机耕路砂砾化,铺筑砂砾15cm,满足雨天通行要求。全部机耕路两侧均开挖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0.4 m,深0.3 m,边坡1:1。机耕路全部工程量177491m3,需用柴油50.938吨。机耕路技术经济指标表表6—3序号名 称长度(km)总宽(m)路面宽(m)路拱高(m)备 注一郝家坪—曹沟口2.2640.2干结碎石2.2km,宽4m,总面积8800m2。二炭窑沟口—郝家沟村—省道4.06-74-50+000至1+500总宽7 m,路面宽5 m;1+500至4+000总宽6 m,路面宽4 m。11.5750.3
炭窑沟口—郝家沟村干结碎石1.5km,宽4m,总面积6000m2(另弯道增加面积80 m2)。2郝家沟村—省道2.5640.2干结碎石0.8km,宽4m,总面积3200m2(另弯道增加面积40 m2)。三郝家沟村—省道1.9750.3干结碎石1.9km,宽4m,总面积7600m2另弯道增加面积100 m2)。四林场—2#淤地坝4.1640.2合计12.2干结碎石6.4km,总面积25820 m2。6.3林业工程设计
6.3.1设计原则本项目林业工程设计坚持生态优先、用材兼备,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连片设计、规模发展,领导认可、群众参与原则。共营造主林带9220株,折合面积92.2亩,营造副林带2330株,折合面积23.3亩。乔木类水保林2000亩,折合44万株。6.3.2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设计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选用当地常规树种漳河柳,主林带布置于机耕路两侧,树坑规格0.8×0.8×0.8 m,副林带布置于淤地坝和谷坊上下游,树坑规格0.5×0.5×0.5 m。整地时间为2010年秋季,整地方式为穴状,生熟土分放,熟土回填。所用苗木全部达到国标Ⅰ级标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好,苗高大于3m。栽植时间为2010年秋季及2011年春季,主林带每株施用农家肥20 kg,浇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规划表表6—4位置树种胸径(cm)行数株距(m)株数(株)折合面积(亩)备注郝家坪—曹沟口(2.2km)樟河柳5两行3143714.37主林带樟河柳5两行3124112.41主林带
郝家沟村—省道(1.9km) 炭洞沟口—郝家沟村—省道(4km) 樟河柳5两行3261326.13主林带林场—2#淤地坝(4.1km)樟河柳5两行3267926.79主林带鸡场—省道(1.9km)樟河柳5两行3125012.5主林带淤地坝樟河柳3两行32692.69副林带谷坊樟河柳3两行3206120.61副林带合计主林带9220株,折合92.2亩;副林带2330株,折合23.3亩。水100 kg;副林带每株施用农家肥13kg,浇水63kg。农田防护林栽植应将苗木垂直放入坑中,埋土、提苗、浇水,待水渗不起泥时,埋土踏实,最后盖一层虚土或用塑料薄膜覆盖。2011年5月检查成活率,即时补植补栽,苗木规格及其他要求与第一次相同。本工程设计幼林抚育期3年,每年春秋季共抚育3-4次,抚育主要内容有:中耕除草、整形修剪、浇水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6.3.3乔木类水保林在荒山地带栽植,采用带状和鱼鳞坑整地方式,带距3m(埂中心至埂中心水平距),埂高30cm,阶面宽50cm,活土层厚度30cm。鱼鳞坑长50cm,宽30cm,穴面水平或稍向内斜,穴内活土层30cm,埂高、宽各20cm,按“品”字型布置。乔木类水保林树种为当地常用的刺槐,规格为胸径1cm以上,栽植时将苗木垂直放入坑中,秋季进行补植补栽,苗木规格及其他要求与第一次相同。水保林设计幼林抚育期3年,每年春秋季共抚育3-4次,抚育主要内容有:中耕除草、整形修剪、浇水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6.3.4封禁治理主要是在显著地段摆设堆石标志,配合护林宣传,结合落实专职管护,确保灌木林能自然恢复生长,达到投资小,见效大的目标。6.4科技推广6.4.1技术培训计划投资9.3万元。培训对象主要是项目区乡镇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示范户及其他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培训方式采取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和发放资料,放映科教片集中培训等形式;培训任务户均培训2-3人次以上,人均掌握2-3项先进实用技术,总计培训2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份;培训内容见技术培训表。6.4.2示范推广2650亩,计划投资24.4万元。主要是加强与有关农业院校和技术部门的协作,做好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具体为:
6.4.2.1与山西农业大学化学调控中心和汾西县农业局协作,进行沟坝地高产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450亩,投资12.76万元,主要技术措施有沟坝地土壤改良与平衡施肥技术;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生物覆盖;玉米包衣、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玉米SV专用肥施用等技术。玉米品种选用先玉335、郑单958、晋单48、晋单52等;肥料选取SV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6.4.3.2与山西农业大学化学调控中心和汾西县农业局协作,进行无公害苦荞麦耕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200亩,投资11.64万元,主要技术措施有无公害苦荞麦生产管理;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无公害防治病虫草害的各项技术;搞好土壤改良与平衡施肥技术,施用有机肥料。苦荞品种采用黑丰一号和威黑1号等,肥料选取SV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有机肥。项目实施期限和进度安排如下:2010年3月-2010年4月: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落实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挑选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推广组;发放宣传资料,搞好技术推广单位和项目区农民之间的对接。2010年4月-2010年5月:进行沟坝地测土配方,发放SV玉米专用肥和优良品种;2010年5月-2010年10月:做好沟坝地高产玉米耕作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培训班、田间实证等方式,确保项目区群众掌握沟坝地玉米推广核心技术。
2010年6月-7月:进行垣坡地的测土配方,发放SV苦荞麦专用肥和优良品种。2010年7月-2010年11月:做好无公害苦荞麦耕作栽培的生产、管理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培训班、田间实证等方式,确保项目区群众掌握无公害苦荞麦推广核心技术。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撰写总结材料,总结推广经验与教训,进行项目验收。第七章 投 资 预 算7.1采用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7.1.1采用的定额本次项目预算采用《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进行编制。7.1.2主要材料价格(见项目预算)7.2项目预算编制(见项目预算)7.3投资筹措方案7.3.1投资筹措
本项目预算总投资855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分别为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03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80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108万元)。7.3.2配套资金承诺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汾西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没有县级配套任务,但县委、县政府将从实施项目整合,加强项目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角度出发,协调林业、农业等部门的资金、技术优势,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有力地保证。7.3.3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情况及县级审查意见根据项目涉及范围和受益情况,要求各村召开村民大会,严格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的意见,将筹资投劳纳入村级“一事一议”范畴。本次项目建设所需群众自筹资金180万元中,以物折资68.6万元,现金3.4万元,投工投劳折资108万元。项目村所在地独堆村已于2009年10月22日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并表决通过了筹资投劳决议和方案,现金大部分由乡镇政府支持解决,以物折资以受益区农户现有人口为基数,投工投劳折资以现有劳动力为基数承担。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折资主要安排在土壤改良,修建机耕路,营造防护林等方面,计划分2009和2010年两个年度安排完成,项目区干部群众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热情很高。经县农发办经过深入调查,认定属实。第八章 效益分析
8.1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一是农产品质量提高,总量增加,商品率提高,培植了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66元,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对周边地区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8.2经济效益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现有沟坝地亩均增产玉米375kg,新增沟坝地亩均增产玉米875 kg,坡耕地亩均增产小麦175kg,经济林间作苦荞麦亩均增产200kg,整个项目区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117万kg,增加种植产值193.8万元。通过优质化栽培,2115.5亩防护林按10年为周期计算,年增产值90.32万元。以上合计每年新增产值284.12万元。此外,项目区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46万m3,下游每年节约清淤费用33.45万元。8.3生态效益通过山、水、田、林、路、渠、坝综合治理,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坝相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1.16%,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7%,生态环境得到极大地优化,人居环境也有了根本性地改变。8.4经济(财务)评价
8.4.1基本数据根据国家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本项目只作综合性财务评价,不进行水利单项工程分析。8.4.1.1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预算855万元。其中:农业措施投资348.63万元,占总投资的40.77%;水利措施投资285.61万元,占总投资的33.41%;林业措施投资156.86万元,占总投资的18.35%;科技推广投资37.4万元,占总投资的4.37%;其它投资(包括管理费和管护费)26.5万元,占总投资的3.1%。项目总投资中,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占总投资的52.63%;省财政资金203万元,占总投资的23.74%;市财政资金22万元,占总投资的2.58%;农民自筹180万元,占总投资的21.05%。8.4.1.2计算期和折现计算基准点进行财政盈力分析时,计算期15年。其中:建设期为1年,正常运行期14年。折现计算的基准点,选在建设期第一年的年初,基准点序号为0,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
8.4.1.3财务基准折现率及投资回收期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财务基准折现率i=8%;静态投资回收期Pt=6年,生态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建设项目,可同时采用7%和12%的折现率进行评价。8.4.2经济评价依据8.4.2.1国家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8.4.2.2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4.2.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4.3产出效益预测8.4.3.1农作物亩产量及产出物售价预测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价格前三年平均价格为基础,小麦1.8元/公斤,玉米1.4元/公斤,苦荞麦2.6农作物产量、产值、净收益表作物名称冬小麦玉米苦荞麦合计种植面积(万亩)无项目0.360.170.530.240.20.120.56
有项目亩产量(kg)无项目125500有项目200875200总产量(吨)无项目4508501300有项目48017502402470平均销售价(元/ kg)1.81.42.6总产值(万元)无项目81119200有项目86.424562.4393.8元/公斤。单产也以前三年平均值为基准,并假定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
项目区实施前种植冬小麦0.36万亩;玉米0.17万亩,实施项目后,经过产业调整,种植冬小麦0.24万亩,玉米0.2万亩,苦荞麦0.12万亩。按此种植比例,预测农作物单产、总产及效益见上页。 8.4.3.2其他效益预测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会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可拦蓄泥沙4.46万m3,考虑无此项目冲到下游的泥沙有20~50%淤积到河道中(陕、晋、蒙取上限),单位体积的清淤费15元/m3,每年产生效益33.45万元;项目区营造防护林0.21万亩,折合45.16万株,按2元/株·年计算,每年产生效益90.32万元。泥沙效益从项目建设年结束后第1年起算,防护林效益从第11年起算。8.4.4费用分析8.4.4.1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项目经济评价参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所规定的方法和参数进行, 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名 称冬小麦玉 米苦荞麦无项目有项目无项目有项目无项目有项目种子3030252525化肥506070100100
农药555机耕2020252525机播55151510机收人工费3030303030合 计140150165195195结合项目区实际,本区农业生产费用构成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状况,确定亩生产费用见上页。8.4.2.2其他费用分析为了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工程除一次性投入外,每年需投入管护费用3万元;林业工程按三年后成活率85%,十年后成材计算,十年时间平均每年需补植总数的1.5%,需投入0.96万元,加上每年管护人员工资0.72万元,林业工程十年内每年费用1.68万元,十年后每年费用0.72万元。8.4.5净效益计算8.4.5.1农产品净收益计算
根据“农作物亩产、总产量、总产值预测表”、“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建立净效益计算表如下。农作物净效益分析表小麦玉米苦荞麦合计种植面积(万亩)无项目0.360.170.53有项目0.240.20.120.56总产值(万元)无项目81119200有项目86.424562.4393.8亩费用(元)无项目140165有项目150195195总费用(万元)无项目50.428.0578.45
有项目363923.498.4净收益(万元)无项目30.690.95121.55有项目3620639281净增收益(万元)5.4115.0539159.458.4.5.2其他净效益计算项目区水利、农业工程每年需投入管护费3万元,林业工程管护人员工资每年0.72万元,补植费0.96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拦蓄泥沙4.46万m3,效益33.45万元,林业收入每年90.32万元,项目建设结束后,从第1年到第10年,每年净效益28.77万元,从第11年开始,每年净效益120.05万元。8.4.6经济指标计算根据以上对项目区农作物产品亩产、产量、产值、费用及其他相关投入和效益等的分析,建立项目“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见下页。依据项目效益流量表中的数据,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给定的公式、列表计算各项经济指标如下:(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n公式:∑(CI—CO)t(1+FIRR)- t=0t=1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n—项目计算期计算成果:FIRR=22%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年序号总投资(元)净收益(万元)净收益合计累计净收益(万元)折现系数(7%)净收益折现(万元)折现累计(万元)0855-855-855.001.0000-855-855.501188.22188.22-666.780.9346175.91-679.59
2188.22188.22-478.560.8734164.39-515.23188.22188.22-290.340.8163153.64-361.564188.22188.22-102.120.7629143.59-217.975188.22188.2286.100.713134.20-83.776188.22188.22274.320.6663125.4141.647188.22188.22462.540.6227117.20158.848188.22188.22650.760.582109.54268.389188.22188.22838.980.5439102.37370.7510188.22188.221027.200.508395.674686.42
11279.5279.51306.700.4751132.79599.2112279.5279.51586.200.444124.10723.3113279.5279.51865.700.415115.99839.314279.5279.52145.200.3878108.39947.6915279.5279.52424.700.3624101.291048.98合计8553279.72424.71048.98(2)财务净现值(FNPV) n公式:FNPV=∑(GI—CO)t(1+ic)- t t=1式中:ic—设定的折现率计算成果:FNPV=1048.98万元(3)投资回收期(P t)
借助“项目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应用下面的公式计算。T-1∑ (CI-CO)ii=1公式: Pt=T-1+ (CI-CO)T式中:T—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计算成果(静):P t=4.54年(4)动态投资回收期(P tˊ)借助“投资效益流量表”中“折现累计”列数据应用下列公式计算:T-1∑ (CI-CO)ii=1投资回收期(P tˊ)=T-1+ (CI-CO)T计算成果:(P tˊ)=5.67年
(5)投资利润率(E)E=188.22/855=22.01% (6)经济效益费用比(RBCR)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经济效益费用比所计算的效益应为毛效益。按“农作物产量、总产量、总产值预测表”中所列数据及其他数据,建立“经济效益费用比计算表”如下。经济效益费用比计算表年序号效益B1(万元)费用C1(万元)折现系数(7%)效 益折现值费 用折现值合计投资生产费08558551.00008551314.45103.08103.080.9346293.8896.342314.45103.08103.080.8734274.6490.03384.14
314.45103.08103.080.8163256.694314.45103.08103.080.7629239.8978.645314.45103.08103.080.713224.2073.506314.45103.08103.080.6663209.5268.687314.45103.08103.080.6227195.8164.198314.45103.08103.080.582183.0159.999314.45103.08103.080.5439171.0356.0710314.45103.08103.080.5083159.8352.4011404.77102.12102.120.4751192.3148.5212404.77102.12102.120.444179.7245.34
13404.77102.12102.120.415167.9842.3814404.77102.12102.120.3878156.9739.6015404.77102.12102.120.3624146.6937.01合计3052.171791.82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计算公式:n∑Bt(1+is)-t t=1 3052.17EBCR= = =1.7 n 1791.82∑Gt(1+is)-t t=18.4.7经济评价结论
基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2%,财务净现值1048.98万元,高于基准值;静态投资回收期4.54年,小于规定的6年。该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非常显著。故该项目可行。第九章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9.1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经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组成成员如下:指挥长 农发办副主任 周玉才副指挥长 永安镇副镇长 乔俊达成 员 农发办土地项目股股长 任文才 农发办产业化项目股股长 侯平贵永安镇水管站站长 郭耀祥独堆村党支部书记 王俊生 独堆村村委主任 冯雄林指挥部主要职责为:(1)组织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预决算和验收报账;(2)组织安排项目工程实施;(3)认真落实群众筹资投劳;(4)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加强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监理工作。 9.2施工管理9.2.1施工组织项目工程分招投标与非招投标工程两大类。由财政资金完成的工程全部实行招标,包括水利措施全部,农业措施的平整土地、机耕路工程,林业措施的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栽植和封禁治理工程。非招投标工程由指挥部组织项目乡村负责完成,包括农业措施的施用农家肥,林业措施的营造乔木类水保林预整地等工程。9.2.2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在工程招标中事先就规定标准,由工程队按合同规定采购,水泥采用325#。砂子需在霍州和洪洞等地拉运,砌体使用粗砂,抹面使用中砂。块石要求质地坚硬,最少保持一个平面,最小尺寸不少于20cm,项目区内储量丰富。柴油需在县加油站或临汾调运。 9.2.3三通一平工程指挥部在各个单项工程开工之前,加强协调安排,确保水通、路通、电通、项目村现有50kvA变压器5台,可为实施工程提供充足的电能,当地工程和生活用水有良好的保障。9.2.4施工安排
在施工中注重两大要素:一是季节性因素,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季节性强,林业工程安排在春秋两季进行,主要水利工程要求在汛期之前完成,平整土地工程需要在播种前或收获后安排进行,改良土壤结合当地实际安排完成。二是劳动力因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是以群众为主体进行建设,需要根据农时活动协调安排工期,主要林业、水利工程安排在农闲时节完成。综合以上两大要素,协调安排施工技术力量,合理调配机械种类和数量,为顺利实施工程提供重要保障。9.2.5制度落实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制度规定,认真落实项目和资金公示、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报账等各项制度。分项目立项、计划批复、竣工三次进行项目和资金公示;除增施农家肥、营造乔木类水保林预整地工程外,由财政资金完成的其他工程,全部由县农发办负责招标;由县农发办聘请有资质的监理队伍按“三控两管一协调”的方式实施旁站监理;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由各施工队统一做好施工日志记录,搞好预算和竣工决算,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全部工程实行日清月结,准备完善报账制的基本资料,农发办组织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乡村负责人,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向财政部门实施报账,群众自筹资金实施完成的工程项目,由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农发办负责审查认定。9.3实施计划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和劳动力、资金调配情况,项目工程安排情况见下表:
项目实施计划表年月份项目内容200920103456789101112123456开挖疏浚渠道—————渠系建筑物—————淤地坝—————谷坊——————————————
平整土地施用农家肥—————机耕路—————农田防护林主、副林带————乔木类水保林————————封禁治理———————————
技术培训仪器设备—示范推广————第十章 工程运行与管护10.1组织落实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完成后,农发办应及时向项目乡镇做好工程移交工作,项目乡镇和村都相应成立工程管护工作领导组,负责对工程管护的组织领导。工程管护分两种形式,即专职管护和一般管护。专职管护人员三名,由家务负担轻、富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负责管护淤地坝、渠系建筑物、机耕路、水保林等公益性工程;其余谷坊、农田防护林等工程,实行一般管护,分别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及个体收益者管护等方式,由工程设施受益者负责管护。10.2制度落实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结合生态项目特点和项目区实际情况,该县制定了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工程管护单位为项目乡镇和项目村两级工程管护领导组,对象为2010年度农发项目农、林、水等各项竣工工程。第二,明确了管护人员为专职人员,拍卖、租赁、承包工程设施受益者,个体家庭受益者;明确了管护人员职责为日常维修管护,经常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相结合,监督、举报破坏行为,向工程管护领导组经常性汇报工作等方面。第三、明确管护经费由县、乡、村和受益农户多渠道筹集落实。第四、明确县农发办是检查、监督和技术培训、指导的主体,富有经常性检查,确保各项工程安全运行的责任。10.3经费落实管护经费的筹集落实主要有四种渠道:第一、按年度计划财政资金1%提取、工程招投标节余和县乡财政投入,主要用于专职管护人员的补助及较大损毁工程的修复;第二、小型水利工程、荒山荒坡林业工程等进行拍卖、租赁或承包收入;第三、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吸引社会各界赞助,组织村民投资投工;第四、部分受益对象明确、单纯的工程,本着“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筹集落实管护费。工程管护经费由县农发办统筹安排和管理,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11.1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和机构设置
11.1.1组织管理形式充实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力量,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具体工作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施工管理由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涉及乡(镇)、村分别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本项目组织管理设置框图见下页: 11.1.2机构设置汾西县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组组成如下:组 长政府县长 毛跟云副组长政府副县长 张三保成 员农发办主任 仇泰岭 财政局局长 贾普瑞永安镇镇长 王 成 农业局局长 侯建忠 林业局局长 郭建平 水利局局长 马小红 畜牧中心主任 陈金虎 农机中心主任 郝国泰 审计局局长 蔡耀平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发办主任仇泰岭兼任。汾西县2010年农发项目组织管理设置框图11.2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由县农发办组织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规划设计,由县农发办以项目区为单位成立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认真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以及工程承包合同落实措施。由财政资金完成的工程,全部由县农发办负责招标。 11.3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认真实行报账制,各施工队统一做好施工日志记录,认真搞好预算和竣工决算,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全部工程实行日清月结制度,准备完善报账制的基本资料。由农发办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乡村负责人,负责对工程的检查验收,向财政部门实施报账。群众自筹资金实施完成的工程项目,由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农发办负责审查认定。转发至微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doc
- 小学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云南省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江西省南康市唐江镇新建等2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
- 2008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凉城沙源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报告
-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输水管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农村管网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某县xx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小一型工程)
- 北京市市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初步设计报告——指挥中心系统 第三册
- 莒南县文疃镇滕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学论文.doc
- 白龙江花园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河北省唐山市xx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关川河绿化带土地平整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人畜饮水改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潜溪河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学论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