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101页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doc

  • 10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目录1基本情况11.1遵义县石漠化概况11.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2008-2010)实施方案概况11.2.1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11.2.2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和任务21.2.3实施方案的建设规模和布局21.2.4实施方案的工程建设情况和进度安排422010年项目区基本情况72.1项目区概况72.1.1社会经济概况72.1.2土地利用现状72.1.3石漠化现状72.2小流域概况82.2.1自然条件和资源82.2.2社会经济情况112.2.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122.2.4石漠化现状、成因及主导因子153工程设计依据及原则183.1设计依据183.1.1法律法规183.2.2规程规范193.2.3相关文件与技术资料203.3工程设计原则214工程建设任务及建设内容234.12010年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及规模234.1.12010年全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区的建设目标及任务234.1.22010年石漠化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内容和规模234.3石漠化治理对策及模式244.3.1治理对策254.3.2治理模式26IV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4工程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284.4.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84.4.2治理措施总体布局314.4.3建设内容325工程设计335.1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335.1.1经果林营造工程335.1.2生态林营造工程405.1.3封山育林445.2草食畜牧业发展465.2.1人工种草465.2.2棚圈建设495.2.3青贮窖505.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505.3.1道路工程515.3.2小型蓄排工程525.4科技支撑605.4.1科技支撑体系建设665.4.2技术培训体系与计划665.4.3科技推广方案及内容675.4.4配套技术研究方案685.4.5监测体系696项目组织、质量与进度管理716.1施工组织管理716.1.1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716.1.2制度建设716.1.3资金管理736.1.4项目建设736.2招投标方案设计746.2.1招标的范围746.2.2标段划分74IV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6.2.3招标方式756.2.4招标应具备的条件756.2.5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756.2.6招标组织756.3施工质量控制756.4实施进度设计76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787.1投资概算编制787.1.1投资概算编制原则787.1.2投资概算的编制依据787.1.3价格水平年797.1.4投资概算单价编制797.1.5项目投资837.2资金筹措858效益评价888.1生态效益888.1.1蓄水保土效益888.1.2改善环境效益898.2经济效益908.3社会效益929保障措施939.1政策措施939.2法律保障939.3组织保障939.4科技保障949.5管理措施949.6制度保障949.7资金管理959.8建后管理95IV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附件:1、遵义县2010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投资概算书;附表:1、遵义县2010年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小斑调查数据表;附图1、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2、遵义县泸江水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3、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现状分布图;4、遵义县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现状分布图;5、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6、遵义县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7、蓄水池、沉沙池设计图;8、道路设计图;9、沟渠、涵管设计图;10、猪舍、牛舍、青贮窖设计图;11、植物措施设计图;12、封育碑设计图。IV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基本情况1.1遵义县石漠化概况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东接湄潭、瓮安县,南邻息烽、开阳县,西连仁怀、金沙县,北界桐梓县、绥阳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位于东经106°17′22″至107°25′25″,北纬27°13′15″至28°03′03″之间。全县东西长112.5km,南北宽89.3km,全县国土总面积409266hm2。根据《遵义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遵义县喀斯特出露面积356236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7.04%,其中:石漠化土地74467hm2,占该县土地面积的18.20%;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161479h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39.46%;非石漠化面积为120290hm2,占该县土地总面积的29.39%。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土地47997hm2,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64.45%;中度石漠化土地25473hm2,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34,21%;强度石漠化土地997hm2,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1.34%。1.2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2008-2010)实施方案概况1.2.1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恢复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前提,以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石漠化现状为依据,以小流域为基本防治单位,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实现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为根本,以科技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石漠化土地退耕还林、国土整治及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预防为主、系统防治、综合防治,突出项目的综合防治功能,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恢复林草植被,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石漠化,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努力建立综合、系统、高效的岩溶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1.2.2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和任务(1)建设目标①石漠化治理目标在保障基本农田建设的前提下,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722.64hm2,治理程度达到99.56%。②生态环境改善目标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措施促进生态修复,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4.26%。③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进行辅助,减少水土流失,并利用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等措施,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缺水和农村燃料问题,减少项目区承载压力,从而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促进农民脱贫致富,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2)建设任务从2008年开始,在四年内,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722.64hm2,完成投资331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313.12万元。1.2.3实施方案的建设规模和布局《实施方案》规划建设5条小流域,流域总面积16518.99hm2,石漠化总面积为4743.57hm2,总涉及9个乡镇。其中,计划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在枫香镇实施下坝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1645.91hm2;在乐山镇、溪镇实施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3670.63hm2;在石板镇、南白镇实施乐意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1750.90hm2;在苟江镇、三岔镇实施毛盖山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4470.22hm2;在尚嵇镇、新民镇实施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4981.33hm2。(1)建设规模根据项目区现状、发展需要以及遵义县石漠化治理实情,《实施方案》设计的工程建设总规模为: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722.64hm2,完成投资331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313.12万元。封山育林2066.88hm2,人工造林2355.02hm2,建设草地937.03hm2,修建生产路54.84km,修建机耕道16.96km,修建沟渠82.09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188口,棚圈建设6950m2,修建青贮窖4000m3,坡改梯63hm2,维修泵站2座。(2)建设布局根据各小流域的特点,《实施方案》在5条小流域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布局,并分别对5条小流域进行了科学设计:①下坝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536.4hm2,完成投资31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90万元,地方配424.56hm2。封山育林346.13hm2,人工造林171.96hm2,建设草地424.56hm2,修建机耕道2.3km,修建沟渠1.86km,棚圈建设2200m2,修建青贮窖1300m3。②浒洋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11542.74hm2,完成投资883.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3万元,地方配套80.3万元。封山育林689.62hm2,人工造林673.48hm2,建设草地204.61hm2,修建生产路13.24km,修建机耕道7.9km,修建沟渠12.36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60口,棚圈建设2600m2,修建青贮窖1600m3。③乐意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460.373hm2,完成投资392.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7万元,地方配套35.7万元。封山育林100.6hm2,人工造林271.93hm2,建设草地279.94hm2,修建生产路3.6km,修建机耕道1.0km,修建沟渠8.37km,棚圈建设1500m2,修建青贮窖700m3。④毛盖山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1233.86hm2,完成投资100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00万元,地方配套103.12万元。封山育林475.86hm2,人工造林758hm2,修建生产路17km,修建机耕道5km,修建沟渠23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60口,坡改梯63hm2,维修泵站1座。⑤泸江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土地962.24hm2,完成投资71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50万元,地方配套65万元。封山育林454.67hm2,人工造林479.65hm2,草地建设27.92hm2,修建生产路21km,修建机耕道0.76km,修建沟渠36.5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68口,棚圈建设650m2,修建青贮窖400m3,维修提灌站1座。1.2.4实施方案的工程建设情况和进度安排按照《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分年投资建设的规划,遵义县发改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编制了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书并予以实施,该项目目前的建设情况及以后的工程进度安排如下:(1)2008年工程建设情况2008年,配合另外9个石漠化治理项目,遵义县选择毛盖山小流域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流域面积4470.22hm2;工程防治总规模为748hm2,其中治理石漠化土地536.4hm2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工程总投资453.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0万元,地方自筹53.12万元。该次治理仅是毛盖山小流域石漠化土地的部分治理,其建设任务全部集中在苟江镇范围内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有:坡改梯63hm2,投资118.91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8.91万元;修建沟渠6km,投资31.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1.76万元;修建耕作便道3km,投资6.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15万元;修建机耕道1.5km,投资19.9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93万元;修建沉沙池、蓄水池各60口,投资56.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6.55万元;维修抽水站1个,投资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万元。人工造林227hm2,投资147.6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4.17万元;封山育林458hm2,投资38.5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8.53万元。(2)2009年工程建设情况2009年实施下坝水小流域、乐意小流域、浒洋水小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其中浒洋水小流域为部分治理。工程防治总规模为1985.49hm2,工程总投资8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自筹80万元(含群众投劳折资)。主要建设内容:修建沟渠14.79km,投资134.69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修建机耕道4.8km,投资44.89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15.38万元。人工造林470.49hm2,投资235.84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封山育林643.83hm2,投资61.05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草食畜牧业修建栅圈5500平方米,投资1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8万元,地方自筹12万元;建设青贮窖3000立方米,投资30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人工种草671.17hm2,投资151.02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改良草地200hm2,投资18万元,全部为国家投资。(3)2010年工程建设计划2010年,计划在过去两年的治理基础上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浒洋水、泸江水小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共治理石漠化土地1951.8hm2,完成投资1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山育林946.15hm2,人工造林1005.65hm2,草地建设65.86hm2,修建生产路12.32km,修建机耕道7.16km,修建沟渠8.40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92口,棚圈建设1450m2,修建青贮窖1000m3。(4)2011年工程建设计划2011年,计划实施泸江水、毛盖山小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共治理石漠化土地635.5hm2,完成投资8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配套8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山育林18.9hm2,人工造林850.81hm2,修建生产路31.92km,修建机耕道3.5km,修建沟渠52.91km,修建蓄水池、沉沙池各36口。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2010年项目区基本情况2.1项目区概况2.1.1社会经济概况根据省发改委石漠化治理“集中成片、规模治理”的要求,选定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为遵义县2010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该项目区国土总面积为8651.95hm2,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504.98hm2,共涉及乐山镇的新土、浒洋水、新华3个行政村,鸭溪镇仁河、河庄、白腊坎、底坝、堰坝、同心6个行政村及雷泉社区,尚稽镇清水、保星、建设、泸江4个村及1个龙泉社区,新民镇朝阳、岩门、中心3个村及惠民、新民2个居,共计4个镇16个行政村2个居2个社区。项目区内常住人口为27802人,其中农业人口26535人。总户数7656户,劳动力人口17382人,人口密度321人/km2。2009年项目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3466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78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4元,人均耕地2.3亩。2.1.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651.96hm2,耕地面积为4215.18hm2,其中:水田面积为1522.15hm2,梯坪地面积为253.52hm2,坡耕地面积为2439.51hm2,灌木林面积为1676.32hm2,疏幼林地面积为286.05hm2,乔木林地面积为1671.99hm2,荒山荒坡面积为79.18hm2,经果林面积为9.67hm2,天然草地为35.64hm2,非生产用地为601.66hm2,水域面积为76.27hm2。2.1.3石漠化现状项目区土地总面积8651.96hm2,其中:无石漠化面积3148.62hm2,潜在石漠化面积2939.62hm2,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非喀斯特区面积79.32hm2,石漠化面积2484.4hm2。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479.15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7.10%;中度石漠化面积822.88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51%;强度石漠化面积182.37hm2,占项目区面积的2.11%。2.2小流域概况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均为《实施方案》中规划建设的小流域。其中浒洋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西部浒洋水水库汇水区内,浒洋水水库属小Ⅰ型水库,该水库主要负责鸭溪、乐山大部分农田灌溉及鸭溪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生态位置十分重要。该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区域内的生态建设及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浒洋水小流域作为遵义县2009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已治理部分面积,治理区域为鸭溪镇,治理石漠化面积为390.57hm2,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建引水渠4.56km,修建机耕道4km,人行便道1.5km,人工造林26.8hm2,封山育林197.1hm2,修建栅圈1800m2,建设青贮窖1000m3,人工种草166.67hm2。本项目将在2009年浒洋水小流域石漠化治理的基础上,加大治理力度,使流域内的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泸江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东南部岩底河支流,区域石漠化分布相对集中,生态环境脆弱,该流域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对流域内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亦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2.2.1自然条件和资源(1)地理位置浒洋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西部,地处浒洋水水库汇水区域,主要涉及乐山及鸭溪两镇,距遵义县县城约15km,距遵义市约33km。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06°35′28″~106°39′42″;北纬27°31′54″~27°40′44″。流域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有多条乡村道路直通流域境内,交通方便。泸江水小流域位于遵义县的东南部,主要涉及尚稽镇和新民镇,距遵义县县城约37km,距遵义市约5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09″~106°56′24″;北纬27°18′33″~27°28′00″。流域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有多条乡村道路直通流域境内,交通方便。(2)地质地貌①、地质两条小流域均位于云贵高原,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②、地貌浒洋水小流域地处黔中丘原与黔北山原的过度地带,地貌为大娄山以南岩溶山原丘陵和槽谷地貌,流域内总体地势为中间低两边高,呈自北向南走低,流域最高海拔为+1850m,最低海拔为+760m,相对海拔高差为1010m,其中:最高点位于流域中部的山峰,最低点位于浒洋水与扁岩河交汇处,流域内沟壑纵横,沟壑密度为0.54km/km2。泸江水小流域地貌类型主要为缓丘谷地以及部分垅岗槽谷,地势起伏较小。流域最高海拔为+1400m,最低海拔为+970m,相对高差为320m。其中:最高点位于流域北部的山峰,最低点位于西北部的平坝马江水。(3)土壤两条小流域内的土壤类别均以黄壤、石灰土和水稻土为主,零星分布有砂页岩风化成的沙质土壤。坡耕地土层瘠薄,保水保肥性差,农作物产量较低,pH值平均在6.0~7.5之间。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黄壤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在风化作用和生物活动过程中,土壤原生矿物受到破坏,富铝化作用表现强烈,发育层次明显,全剖面成酸性,pH值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pH值6.0~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石灰土是石灰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粘质。土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弱碱性,有机质含量5~7%,pH值7.5左右。(4)植被浒洋水小流域内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较为丰富。从植被群落及分布来看,流域内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为次生植物所替代。阔叶类有青冈栎、枫香等;针叶类有杉木、马尾松、滇柏等;经济林有杨梅、核桃、茶叶等;灌木类有杜鹃、刺梨、腊梅等。小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2.74%。泸江水小流域内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资源也较为丰富。流域内原生植被已破坏殆尽,为次生植物所替代。阔叶类有青冈栎、漆树、山樱桃、枫香等;针叶类有杉木、马尾松、滇柏等;经济林有茶叶、桃、李、杨41.47%。(5)气象、水文①气象特征两条小流域气候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适合作物生长。根据遵义县1989~2009的气象资料,两条小流域范围内多年平均气温15℃,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0小时,多年平均蒸发量115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左右,全年无霜期250~280天。7月份最热,最高气温35.1℃,1月份最低,最低气温零下7℃,≥10℃有效积温4650℃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流域内冬季、秋末、春初,受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影响,风向多为偏北风,因地貌复杂多变,地面风主要是东北风,从春末至夏季,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北向西伸,南下冷空气变暖减弱,主要风向为偏南风或东南风。主要有春旱、夏旱、秋风、倒春寒、霜冻、雨淞(凌冻)、绵雨、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②河流水文两条小流域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其中浒洋水小流域有浒洋水河流过,属偏岩河支流,发源于新土乡龙石田。流域内的浒洋水水库属小I型水库,坝址上游河长10.5km,集雨面积30km2,基流0.3m3/s,最枯流量0.15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425万m3;泸江水小流域属于遵义县东南部岩底河支流。两条小流域内1小时最大点雨量为42mm,10年一遇1小时最大降雨量67.2mm;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2.2.2社会经济情况(1)人口与劳动力浒洋水小流域涉及乐山镇新土、浒洋水、新华3个村及鸭溪镇仁河、河庄、白腊坎、底坝、堰坝、同心6个村及雷泉社区,共计2个镇9个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为13483人,其中农业人口13314人。总户数3794户,劳动力人口8290人,人口密度367人/km2。泸江水小流域涉及尚稽镇清水、保星、建设、泸江4个村及1个龙泉社区,新民镇朝阳、岩门、中心3个村及惠民、新民2个居,共计2个镇7个行政村2个居1个社区。常住人口为14319人,其中农业人口13221人。总户数3862户,劳动力人口9092人,人口密度327人/km2。(2)产业结构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浒洋水小流域区域内2009年生产总值为6978万元。主要为第一产业产值5630万元,其中农业3205万元,畜牧业1600万元。人均GDP56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人均耕地1.8亩。流域内牲畜数量7614头,其中羊676头,大牲畜6938头,牲畜出栏率44%。农村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煤占48%、沼气30%、电6%、薪材10%。泸江水小流域区域内2009年生产总值为6488万元。全为第一产业,其中农业4636万元,林业44万元,畜牧业1798万元。人均GDP4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52元,人均耕地2.8hm2。流域内牲畜数量3495头,其中羊55头,大牲畜3440头,牲畜出栏率46%。农村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煤占50%、沼气13%、电6%、薪材27%、其他4%。2.2.3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评价(1)土地利用现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采用1/10000地形图,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标准对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勾绘、量算。其土地利用现状统计如下:①浒洋水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670.63hm2,耕地面积为1645.8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4.84%,其中:水田面积为485.9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24%;梯坪地面积为54.4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8%;坡耕地面积为1105.4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12%;灌木林面积为540.9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74%;疏幼林地面积为188.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4%;乔木林地面积为839.1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86%;荒山荒坡面积为71.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4%;经果林面积为9.6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26%;天然草地为35.64hm2,占土地面积的0.97%;非生产用地为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86.9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82%;水域面积为52.7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44%。表2-1浒洋水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2土地利用现状面积(hm2)百分比(%)耕地水田485.9713.24梯坪地54.411.48坡耕地1105.4930.12合计1645.8744.84林地乔木林839.1722.86灌木林540.9514.74疏林地188.535.14合计1568.6542.74经果林9.670.26天然草地35.640.97荒山荒坡71.151.94水域52.731.44非生产用地286.927.82合计3670.63100.00②泸江水小流域:总面积4981.33hm2,耕地面积为2569.3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1.58%,其中:水田面积为1036.1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80%;梯坪地面积为199.11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00%;坡耕地面积为1334.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78%;灌木林面积为1135.3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2.79%;疏幼林地面积为97.5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6%;乔木林地面积为832.8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6.72%;荒山荒坡面积为8.0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16%;非生产用地为314.7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2%;水域面积为23.5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47%。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2-2泸江水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2土地利用现状面积(hm2)百分比(%)耕地水田1036.1820.80梯坪地199.114.00坡耕地1334.0226.78合计2569.3151.58林地乔木林832.8216.72灌木林1135.3722.79疏林地97.521.96合计2065.7141.47经果林0.00天然草地0.00荒山荒坡8.030.16水域23.540.47非生产用地314.746.32合计4981.33100.00(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①农地占用比例过高,经果林十分稀少,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广种薄收的模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面广量大。②坡耕地所占比例较大,部分坡度较陡因开荒种地的地块,随着土壤的流失演变为石漠化土地,其耕作难度大,产量低而不稳。③大部分山坡、山顶由于土层浅薄和植被破坏,逐渐演变为分布着藤刺灌丛的灌木林、石砾质荒山和次生退化的草坡,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虽可治理,但任务艰巨,治理难度大。(3)土地资源评价根据调查范围内的各类土地的地貌与地面完整程度、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侵蚀、土壤质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pH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值、以及有无灌溉条件等指标进行评价。将各类土地分为六个等级评价;其对农、林、牧各业的适宜性一般高等级的土地为宜农地,其次为果园和经济林地,再次为牧草地和水土保持林地;等级低的一般不宜作农地,可依次作为经济林或人工草地和人工林地;最低的等级一般为难利用地,需改造后再利用。表2-3土地资源评价等级表单位:hm2土地评价评价等级一二三四五六评价指标地貌平整大块缓坡大块缓坡小块陡坡小块急坡破碎难利用地地面坡度<3o3o-5o5o-15o15o-25o25o-35o>35o土壤侵蚀程度微度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土层厚度/cm>200150-20050-15030-5015-30<15土壤质地轻壤-中壤轻壤-中壤轻壤-中壤中壤-重壤重壤、粗沙重粘土、粗沙风化母质有机质含量/%>1.00.8-1.00.5-0.80.3-0.50.1-0.3<0.1砾石含量/%<22月5日5月15日15-3030-50>50pH值6.5-7.56.5-7.56.5-7.5>7.5,<5.5>7.5,<5.5>7.5,<5.5有无灌溉条件有无无无无无土地适应性宜农宜农、果、牧宜农、果、牧宜农、林、牧宜林、牧需经改造,然后利用评价结果浒洋水485.9754.41586.471568.65635.48泸江水1036.18199.11350.942065.71991.11合计1522.15253.52937.413634.361626.592.2.4石漠化现状、成因及主导因子(1)石漠化现状根据石漠化治理设计报告的编写要求,采用1/10000地形图,按照石漠化强度分级标准对石漠化现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勾绘,并用SBT软件成图。①浒洋水小流域总面积3670.63hm2,其中:无石漠化面积1048.69hm2,潜在石漠化面积1024.75hm2,非喀斯特区面积79.32hm2,石漠化面积1517.87hm2。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989.65hm2,占流域总面积的26.96%;中度石漠化面积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396.18hm2,占流域总面积的10.79%;强度石漠化面积132.04hm2,占流域面积的3.60%。详见表2-4。②泸江水小流域总面积4981.33hm2,其中:无石漠化面积2099.93hm2,潜在石漠化面积1914.87hm2,石漠化面积966.53hm2。石漠化面积中:轻度石漠化面积489.5hm2,占流域总面积的9.83%;中度石漠化面积426.70hm2,占流域总面积的8.57%;强度石漠化面积50.33hm2,占流域面积的1.01%。详见表2-4。表2-4项目区石漠化现状表小流域项目总面积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喀斯特区石漠化小计轻度中度强度浒洋水面积(hm2)3670.631048.691024.7579.321517.87989.65396.18132.04占总面积(%)10028.5727.922.1641.3526.9610.793.60泸江水面积(hm2)4981.332099.931914.87966.53489.5426.750.33占总面积(%)10042.1638.440.0019.409.838.571.01合计面积(hm2)8651.963148.622939.6279.322484.41479.15822.88182.37占总面积(%)10036.3933.980.9228.7117.109.512.11(2)石漠化成因及主导因子石漠化的产生与发展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项目区的实际调查情况,对其成因分析如下:①自然因素a、项目区地质构造复杂,因风化、水蚀、沉积等自然力长期的蚀刻作用,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交错分布。由于岩溶发育强烈,加快了母岩的溶蚀速度,降低了碳酸盐岩的造土能力。同时,强烈的岩溶化过程,使地下溶洞、溶管、岩溶裂隙得以发育,形成“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连通构造,不利于表层水土的保持,进而加速了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b、项目区地处黔中丘原与黔北山原的过度地带,地貌为大娄山以南岩溶山原丘陵和槽谷地貌,山高坡陡谷深,热量分布不均,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生长缓慢。植被一旦被破坏,岩土松散,修复较为困难,加剧石漠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c、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表现出复杂、多样等特性,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100mm,且时空分布不均,常常暴雨频繁,且强度大,易引发石漠化的根源——水土流失。②人为因素a、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坡耕地过多,其面积约占全项目区总面积的28%,其保水保土能力差,表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土壤侵蚀,易产生水土流失,最终形成石漠化现象。b、项目区人口众多,在激烈的人口矛盾压力下,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超载过牧等活动不断发生,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日渐成形。c、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忽视水土保持,未依法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和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乱挖乱采,随意弃土弃渣,大面积土层剥离表土,从而造成大量人为新的水土流失。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3工程设计依据及原则3.1设计依据3.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2年12月28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2年12月28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2003年1月20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27日);(13)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年12月);(14)贵州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办法(1995年6月16日);(15)《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06月01日)。(16)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2003)。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7)《贵州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黔府办发[1999]8号)。3.2.2规程规范(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2)《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3)《贵州省封山育林技术规定(试行)》(2005年);(4)《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5)《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6)《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2001);(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范》(GB/T18337.2-2001);(8)《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3-2001);(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6000-1999);(10)《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11)《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l-1654.6-2008);(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14)《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1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7)《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1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水利部,2003);(19)《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导则》(SL221-98);(20)《贵州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97);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21)《贵州省基本农田建设规程》(2003年修订);(2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2003-09-01实施);(23)《贵州省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水规计[2001]548号);(24)《牧草种子检验规程》(GB/T2930.1~11-2001);(25)《豆科主要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T6141-1985);(26)《禾本科主要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T6142-1985);(27)《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28)《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2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30)《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32)《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2.3相关文件与技术资料(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04]1529号);(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1050);(3)关于进一步做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总村经济司,2006);(4)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大纲(2006-20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通知”(发改农经[2008]749);(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l号);(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纲要;(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11)贵州省林业厅《关于做好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植被恢复有关工作的通知》(黔林营通[2008]238号);(12)遵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3)省人民政府关于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的批复(黔府函[2007]108号);(14)遵义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0年);(15)《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1983年)。3.3工程设计原则(1)依法治理,科学设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章、规范等指导性文件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合理规划,科学设计,使石漠化综合治理得到有效实施,产生显著效益。(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外业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结合遵义县及项目区实情,因地制宜地布设各项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措施,确保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3)集中建设,典型示范。集中力量建设示范点,增加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石漠化治理工程的开展。(4)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涉及到农业、林业、畜业、水利、国土、环保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要统一规划,分部门施策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有机结合,综合治理。(5)“防”、“治”、“保”相结合。结合遵义县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的石漠化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实情,根据石漠化等级差异,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改变不合理的农户经济行为和土地利用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大力保护岩溶生态脆弱区的生物多样性,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草地建设等工程,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真正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6)科技支撑,技术推广。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石漠化防治实践中的支持作用,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将成熟的技术应用到石漠化综合防治实践中去。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工程建设任务及建设内容4.12010年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及规模4.1.12010年全县石漠化治理项目区的建设目标及任务(1)建设目标根据《实施方案》对遵义县石漠化治理的规划以及相关规范,结合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石漠化现状,因地制宜的提出2010年全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建设目标:①石漠化治理目标治理石漠化面积1951.8hm2,治理程度达到78.56%,使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潜在石漠化土地得有效保护。②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在95%以上,其中林草措施存活率在85%以上,各项措施达到设计标准,度汛安全。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和封育治理等措施,使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土地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③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选用既能保持水土又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作物对石漠化的土地进行防治,并配套完善水利设施,积极为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使小流域内农民人均收入比遵义县平均值高出200元、人均经果林达到0.5亩。(2)建设任务本项目设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951.8hm2,共投资为11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4.1.22010年石漠化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内容和规模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治理面积1951.8hm2,包括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治理石漠化土地1951.8hm2,其中,营造生态林77.91hm2;经果林927.74hm2;封山育林946.15hm2。(2)草食畜牧业发展:人工种草65.86hm2;建设棚圈1450m2,修建青贮窖1000m3。(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配置蓄水池92座;沉沙池92座;沟渠8396m;机耕道7160m;生产路12319m,梯步2955步,提灌站一座。表4-12010年建设内容与规模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浒洋水小流域泸江水小流域合计1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1139.2812.61951.81.1人工造林(hm2)646.68358.971005.651.1.1经果林(hm2)576.8350.94927.741.1.2生态林(hm2)69.888.0377.911.2封山育林(hm2)492.52453.63946.152草食畜牧业发展   2.1人工种草(hm2)37.9427.9265.862.2棚圈建设(m2)80065014502.3青贮窖(m3)6004001000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3.1蓄水池(口)6032923.2沉沙池(口)6032923.3沟渠(m)780159583963.4机耕道(m)640076071603.5生产路(m)92383081123193.6梯步(步)2955 29553.7提灌站(座) 114治理面积1139.2812.601951.8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2石漠化治理对策及模式4.2.1治理对策(1)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效协调人地关系。项目区人口众多,森林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陡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程度高。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项目区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人口总量多、粮食产量低、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仍然较重。据调查,项目区人均坡耕地1.3亩,坡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不足200公斤/亩,群众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石漠化。可见,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合理调整农、林、牧业用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林草植被,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是综合治理石漠化的重要举措和有效的对策措施。(2)以水—土—林为核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群众生存、生活问题。岩溶石漠化地区,由于工程性缺水严重,农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水资源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岩溶地区耕地多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旮旯破碎坡耕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没有保障。因此,要有效防治石漠化,必须首先解决水的问题,做到兴利除害相结合。一方面要把坡面径流冲刷变为水的有序运动,做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另一方面针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的实际,因势利导,拦蓄径流,解决农作物、经果林生长阶段灌溉水源,使之变害为利。在促进陡坡耕地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配套水系工程和道路工程,将缓坡耕地建成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科技兴农奠定基础。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3)加大预防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杜绝新的石漠化发生。流域内降雨丰沛,气候湿润,植物生长快,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强。同时,就石漠化治理而言,治理是被动的,其所需技术复杂,费用高,代价大;预防是主动的,其所需技术相对简单,费用较低,代价小。因此,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要尊重自然规律,让其自然休养生息,依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事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从根本上杜绝新的石漠化的发生。(4)遵循生态经济规律,重视产业链条形成,增加群众收入。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喀斯特石漠化防治过程中,应以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重视产业链条形成,针对种植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和群众贫困的特点,把石漠化防治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经济林果,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链条,以增加群众收入,从而促进石漠化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5)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确保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果。两条流域内的经济相对落后,群众为了生存与生活,其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其滥砍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应加大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好转,确保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成果。4.2.2治理模式(1)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小流域是一个最基本的地域单元或地域系统,遵义县属于典型岩溶山区,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其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亦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系统、科学的统一规划,实行生态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开展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形成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治理体系。坚持生态重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以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为重点,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逐步建立林—草—粮—果—牧—药—加工业等相结合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岩溶山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林果结合建设模式:项目区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内的农民由于广种薄收,导致生活贫困,加剧了他们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使水土流失加强、石漠化加速、水旱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就成为必然的后果。因此,在进行石漠化治理的过程中应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发展特色农业生态经济,促进生态经济的有序发展和动态平衡;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优势明显的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根据我国市场情况,种植核桃等经果林,增加项目区农民的种植品种、改善种植结构,既能够有效治理土地石漠化现状、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草地畜牧业开发模式:在项目区进行草农牧林结合,短期内可保持水土,远期则可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既有近期利益又有远期利益。利用种草来发展畜牧业,可以进行适度规模的科学饲养,并重视草种和种畜的选择,在一定养殖规模与资金支持力度下,争取示范和推广畜禽产品深加工技术,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肉类产品及饲料产品。逐步实现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商品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项目区畜牧业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3工程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4.3.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土地利用结构是促进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积极、稳妥、有步骤地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促使土地利用从不合理向合理利用转化。该项目治理工程按照“分类防治、因需施措、沟坡兼治、系统推进”的防治思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结合遵义县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确保满足耕地需求的基础上,以项目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轴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的农、林以及畜牧业。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需求预测①人口预测:浒洋水小流域:Pe=Pa(1+k)n=13483(1+6‰)=13564人。泸江水小流域:Pe=Pa(1+k)n=14319(1+6‰)=14405人。Pe为期末人口数;Pa为初期人口数;K为人口自然增长率;n为预测期限(取1年)。②牲口预测浒洋水小流域:Ps=Pb(1+k)n+P=7614(1+8‰)+200=7875头。泸江水小流域:Ps=Pb(1+k)n+P=3495(1+8‰)+500=4023头。Ps为期末牲口数;Pb为初期牲口数;K为牲口自然增长率;n为预测期限(取1年),P为预测期拟进行规模养殖的数量。(2)粮食需求总量预测:浒洋水小流域:V=PeV1+PsV2=13564×400+7875×200=700.06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万kg。泸江水小流域:V=PeV1+PsV2=14405×400+4023×200=656.66万kg。V为粮食需求总量,V1为人均需粮数,V2为牲畜平均每头需粮数。(3)耕地需求的预测项目区多年粮食平均单产为450kg/亩,根据以上人口和牲口的增长预测,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到2011年分别需保留耕地1137hm2、973hm2。(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按照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根据项目区实情,重点对石漠化土地的利用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结果如下表4-2: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2措施配置情况表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面积(hm2)石漠化面积措施配置未配置面积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现状治理面积封育措施生态林经果林人工种草浒洋水水田485.97485.97485.97梯坪地54.4154.4154.41坡耕地1105.49835.80576.80576.8037.94528.69528.69有林地839.1716.22839.17909.05灌木林540.95443.77345.14345.14195.81540.95疏林地188.53150.93147.38147.3841.15188.53天然草地35.6435.6435.64经果林9.679.67586.47荒山荒坡71.1571.1569.8869.881.271.27水域52.7352.7352.73非生产用地286.92286.92286.92合计3670.631517.871139.20492.5269.88576.8037.942531.433670.63泸江水水田1036.181036.181036.18梯坪地199.11199.11199.11坡耕地1334.02506.95350.94350.9427.24983.08983.08有林地832.8231.3531.3531.35801.47840.85灌木林1135.37417.94420.02420.02715.351135.37疏林地97.522.262.262.2695.2697.52天然草地经果林350.94荒山荒坡8.038.038.038.03水域23.5423.5423.54非生产用地314.74314.74314.74合计4981.33966.53812.6453.638.03350.9427.244168.734981.33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3.2治理措施总体布局通过对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区域不同地块的地面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石漠化强度、灌溉条件等进行实地调查摸底后,根据土地生产潜力和限制因素,实施方案将流域内各地块按对农、林、牧业的适宜程度(适宜、比较程度和当前不适宜),并结合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沟,后干沟;先坡面,后沟道;工程措施为先导,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对项目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配置如下:(1)经果林: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当地村民要求,在水肥条件较好、坡度较缓、交通方便、集中连片、便于示范推广的石漠化坡耕地中,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一定规模的经果林,并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还可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2)生态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坡,坡陡、地远、农民不便耕作的石漠化坡耕地,以及水源地周围的石漠化坡耕地中,营造生态林,增加地面覆盖,在涵养水源,保持土壤的同时,又可净化水源以及解决用材缺乏等问题。(3)草食畜牧业发展:在人口集中,有畜牧发展需求的区域,选择石漠化坡耕地进行人工种草,并建设圈棚、青贮窖和畜牧业发展规划配套,以满足牲畜现阶段及未来增长需求,促进小流域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4)封育治理:对有石漠化现象的疏林地、灌木林进行封育治理,并在主要山口、路旁及交叉路口等人蓄活动频繁的地方布置封山育林碑,以预防石漠化现象的加剧,保护生态环境。(5)小型水利水保工程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在经果林和人工种草养畜的地方,配套机耕道和生产路与已有的乡村公路连接;在经果林及人工草地内修筑沟渠,防止径流冲刷,并拦蓄雨水,用蓄水池进行积蓄,为人工种草与经果林提供灌溉水源保证;为防止坡面泥沙淤塞水池,在蓄水池进水口配套沉沙池。4.3.3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草食畜牧业发展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三部分。(1)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在宜林的荒坡和耕作距离较远、产量地下的坡耕地营造生态林77.91hm2,有效的治理石漠化现象,增加森林覆盖率;在集中连片,交通方便的坡耕地实施经果林927.74hm2,既增加森林覆盖度,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在有石漠化现象的疏林地、灌木林内进行封山育林946.15hm2,以保护森林植被。(2)草食畜牧业发展:在人口较集中或养殖规模较大的区域,选择肥力较好的坡耕地进行人工种草65.86hm2;并配套建设棚圈1450m2、青贮窖1000m3,切实的将石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实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经果林、人工草地内配套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通过配置蓄水池92座、沉沙池92座、沟渠8396m、机耕道7160m、生产路12319m、梯步2955步、提灌站1座等措施,确保经果林和人工草地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5工程设计5.1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经果林、生态林的营造和封山育林。经果林种植面积为927.74hm2,其中浒洋水小流域种植576.8hm2,泸江水小流域种植350.94hm2;生态林种植面积为77.91hm2,其中浒洋水小流域69.88hm2,泸江水小流域8.03hm2;封山育林面积为946.15hm2,其中浒洋水小流域492.52hm2,泸江水小流域453.63hm2。5.1.1经果林营造工程为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确保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意图得到落实,且在有效的治理土地石漠化的同时,能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在有石漠化现象的坡耕地以及水、肥条件和集约经营条件较好的地方,按高标准营造果园,突出示范作用。一、设计原则(1)在集中连片,适合规模种植,向阳、水源有保障的坡耕地上种植经果林;(2)实施地点交通方便,相对集中,便于管理,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3)经果林种植必须与坡面水系、输水管网和道路工程相结合;二、设计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三、造林设计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立地条件分析浒洋河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的坡耕地土壤多为黄壤,土层瘠薄,零星分布有砂页岩风化成的沙质土壤,pH值6.0~7.0之间。多年平均气温14.6℃~16℃,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0小时,≥10℃有效积温4650℃,全年无霜期250~280天。(2)经果林品种①选择原则a、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栽培的品种;b、选择名、优、特、新品种;c、要选择适销对路、市场畅销、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种。d、切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②拟选品种根据浒洋河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结合历年来遵义县石漠化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切合产业的原则,在乐山镇选择福鼎大白茶由农民自行栽种进行种植,在鸭溪镇选择9818核桃苗和当地李树苗进行种植,在新民镇选择金银花进行种植,在尚嵇镇选择9818核桃苗进行种植。核桃:落叶乔木,喜光,深根性,主根发达,喜温暖、凉爽气候,不耐湿热及于瘠,生长较快,低温下枝条受冻害干枯。9818核桃属于温带落叶果树,适宜生长在年均温8—16°,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39°,极端最高温度在42°,无霜期170天以上的地区。对于干燥空气环境适应性强,长期晴朗而干燥的气候能促进开花结实。只要年降水量达500—700mm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不灌溉也可满足核桃生长。干燥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和土壤水分及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开花结实,并提高坚果品质,核桃虽耐干燥的空气,但对土壤水份较敏感,若水分供应不足,树生长弱大量落果并长期落叶,但土壤水分过多会造成通气不良,使根系呼吸受阻生理机能减弱而生长不良,严重时可使根系窒息腐烂影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甚至死亡,土壤积水时应注意排水,秋季降雨过多会使青皮过早开裂,内种皮易遭污染,影响坚果品质。土壤以疏松最好,沙石超过40%会影响核桃树的正常生长。云贵高原多生长在海拔1500-2000m之间。金银花:忍冬科,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抗零下30°C低温,故又名忍冬花。3°C以下生理活动微弱,生长缓慢。5°C以上萌芽抽枝。16°C以上新梢生长快,20°C左右花蕾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长。喜光也耐荫,耐寒。耐旱及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壤上均能生长。性强健,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蘖力强,茎着地即能生根。福鼎大白茶:茶树高1.5—2m,幅宽1.6—2m,树势半开张,为小乔木型。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耐旱亦耐寒,虽在零下3—4℃或更低亦不受冻。繁殖力强,压条、扦插发根容易,成活率高达95%以上。李:蔷薇科李亚科李属李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小乔木;根系分布较广而浅,须根发达;耐盐碱,耐瘠薄。是中国李的古老良种。李于3月下旬至4月初开花,4月上旬萌芽出叶,花多色白,果实于5月中旬核硬化,7月旬成熟。(3)种植设计①苗木规格选用满足GB6000(1999)规定的1、2级苗木,其中核桃、李、采用嫁接苗,茶采用直生苗,金银花采用扦插苗。②整地方式与规格由于是在坡耕地上造林,应尽量减少对地表土的破坏。故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对核桃、李、金银花采用圆穴状整地,其中核桃与李的整地规格为0.6m×0.6m(穴径×坑深),金银花的整地规格为0.6m×0.6m(穴径×坑深);对茶采用水平犁沟整地,整地规格为0.4m×0.4m(沟宽×沟深)。开挖的表土、心土分开堆放,施足底肥,然后将土壤分层回填入定植穴。如果土地中石头太多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挖定植穴,并灵活掌握密度。③种植密度核桃:栽种株行距为4m×5m,种植密度为500株/hm2。李:栽种株行距为3m×4m,种植密度为833株/hm2。金银花:栽种株行距为2m×3m,种植密度为1666株/hm2。茶:双行单株,大行距为1.3m,小行距为0.3m,株距为0.25m,种植密度为49995株/hm2。④种植时期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征和项目特点,种植时期选择在低温、多雨的10月~下年2月。⑤种植技术穴植的技术要求是“三填两踩一提苗”,即一填表土于坑底,把苗木放入穴中央,再施一定底肥后填一些湿润熟土于根底,用脚踩实一次,将苗木稍向上轻轻提一下,使苗根舒展与土壤密接,再将生土填入踩实,最后覆些土保墒。栽植深度一般以超过原根系5cm~10cm为准。共需核桃苗木209990株,其中浒洋水小流域134085株,泸江水小流域75905株;李树苗31604株,金银花苗331751株,茶苗13533147株。详见表5-1。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1经果林种植技术指标表小流域树种名称造林方式整地方式整地规格(m)株行距(m)种植密度(株/hm2)造林季节苗木规格种植面积(hm2)需苗数量(株)浒洋水核桃纯林穴状0.6×0.64×5500秋冬、雨GB1、2级嫁接苗268.17134085李纯林穴状0.6×0.63×4833秋冬、雨GB1、2级嫁接苗37.9431604茶纯林水平犁沟0.4×0.4(1.3+0.3)×0.2549995秋冬、雨GB1、2级直生苗270.6913533147小计纯林秋冬、雨GB1、2级嫁接苗576.813698836泸江水核桃纯林穴状0.6×0.64×5500秋冬、雨GB1、2级嫁接苗151.8175905金银花纯林穴状0.3×0.32×31666秋冬、雨GB1、3级扦插苗199.13331751小计350.94407656合计纯林秋冬、雨927.7414106491(4)抚育管理依据果园经营管理技术对树冠整形修枝,对所造经果林要明确责任和利益,由受益农户自行管护。具体如下:①土壤管理:在杂草旺盛生长之前进行每年第一次松土,以后各次分别在生长中、后期进行。松土方式采用块状松土,松土深度一般为5~10cm为宜。②施肥:核桃:“9818”栽植后一般不要施肥,待核桃苗萌芽高度达10cm以上可进行施肥。施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尿素化肥直接浇入树苗根部,然后覆土。化肥水浓度按每桶水放半斤尿素为宜。每棵苗每次浇3斤。每间隔半月至20天一次,至汛期来临结束施肥。二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核桃苗萌芽后,以苗位为中心,以0.50m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为半径做一个圆形壕沟,每个壕内施土杂肥(农家肥)30-50斤,土肥上均匀撒尿素化肥半斤,然后封好土踏实。金银花:春夏季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速效氮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施肥方法:于植株旁开沟施入,施后覆盖细土并压紧,浇水一次;冬季重施一次腊肥,每株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5~10kg、硫酸铵100g,过磷酸钙200g,充分混合后,在株墩周围开环状沟施入,施后盖土压实并浇水湿润,最后在株墩周围培土壅根,以利于越冬。李:一般幼树旺树结果少,土壤肥力高的要少施肥,大树弱树,结果量多,肥力差的山地、荒滩要多施肥。成年李树,基肥每株施农家肥50kg左右。追肥每次每株施尿素、钾肥各250g,过磷酸钙1.5-2.5kg。尿素叶面喷肥浓度0.3‰-0.5‰。茶:根据茶树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多次,以氮肥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施氮肥,每667m2(亩)每次用量(按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 ③浇水:为保证成活,在重点管护期内,采用蓄水池蓄积的天然地表水适时浇水,如夏季浇水宜清晨和傍晚进行,施肥后应及时浇水,以利于肥料溶解和吸收。④补植:补植季节宜冬春季或秋冬季进行,并选择相同品种、规格稍大的苗木。⑤整形与修剪:核桃不需整形与修剪;李树的修建分幼龄、盛果、盛果末期分别进行;茶树的修建分幼龄、成年、衰老茶树分别进行;金银花的修剪分两个时期,一是冬剪,即休眠期的修剪,从12月份至来年3月上旬均可进行,二是绿期的修剪,即生长期的修剪,从5月份至8月份中旬均可进行。⑥病、虫害防治: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9818”核桃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即可防治。金银花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病,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扑海因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轮换施药,有较好的防效。李树的主要病虫害是李子食心虫 ,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成虫盛期和产卵盛期及第一代老熟幼虫入土期。采用90%敌百虫0.8%液、50%马拉硫磷1%液、50%敌敌畏0.8%液。李树生理落果前、冠下土壤普施1次50%辛硫磷1%一1.5%液。在落花末期(95%落花)小果有麦粒大小时,喷第1次药,用敌敌畏、敌杀死、速灭杀丁、来福灵均可,每隔7一10天喷1次。从综合防治的角度考虑,可用生物制剂进行树冠下土壤处理,如白僵菌等。秋后应把落果扫尽,减少来年虫源。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一般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农药防治,生物防治、农艺措施防治相结合,减少农药污染、提高防治效果。施用过程中就注意改进喷药技术,控制用药量,一是适期喷药,在害虫幼虫期、病害初发期、对药剂最敏感、危害最轻时防治,收效最为理想。二是控制用药浓度和用药次数,防止任意增加浓度和次数,以达到安全、经济地防治病虫害,同时又可延长和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三是用高容量喷雾,就是用小喷片喷雾,喷孔0.7—1.0mm,可以降低用药量和大幅度减少用水量。四是看天喷药,大风雨天、雾露时、晴热午时,不宜喷药。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2经果林措施布设表小流域经果林面积(hm2)布设图斑浒洋水576.816、19、22、24、27、31、33、35、38、40、41、48、163、173、175、176、181、195、200、207、347泸江水350.9466、88、181、214、260、392、415、420、421、427、429、439、443、453、460、463、466、471、474、477、490、501、504、506、511、512、518、524、535、537、548、549、555、557、562、564、566、568、574、576、582、584、586、588、591、594、603、605、609、6105.1.2生态林营造工程生态林的主要功能为:根系固结土壤,增强土壤抗冲抗蚀能力;拦截地表径流,增强土壤入渗能力,涵养水分;覆盖地面免遭雨水直接击溅侵蚀,同时改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木材、薪材等。一、设计原则(1)在有石漠化现象的荒山荒坡和坡度较陡、地理位置较偏僻、不便耕作的坡耕地上营造生态林。(2)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建立稳定的生态体系;(3)近期保持水土,长期为林;(4)选择优良树种。二、设计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和《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三、造林设计(1)立地条件分析造林区以荒山草坡、坡耕地为主,土壤多为黄壤,土层瘠薄,零星分布有砂页岩风化成的沙质土壤。土壤pH值6.0~7.0之间,平均土层厚度30~50cm,适合耐干旱、贫瘠的树种生长。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据调查,造林区有马尾松、滇柏、杉树、侧柏等分布,生长较好,但多为孤立木,成林较少。多年平均气温14.6℃~16℃,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0小时,≥10℃有效积温4650℃,全年无霜期250~280天。(2)造林树种选择①选择原则a、根系发达,根蘖萌发力强,固土能力强;b、生长旺盛,郁闭迅速,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可较快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具有改良土壤性能,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c、耐贫瘠,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d、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兼顾当地群众对燃料、肥料、饲料、木材及开展多种经营的需要。②拟选树种按照以上树种选择原则,拟选滇柏和侧柏进行生态林营造。滇柏:为我国珍稀树种,树形美,生长快,材质好,是优良的独赏树,亦可用于造林,是我国南方值得推广发展的一个好树种。本种属中性偏阳树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月平均气温在5℃以上,绝对低温不低于-12℃,年降水量1200mm以上。适生于中等肥力以上的酸性甚至强酸性黄壤和红黄壤,较耐干旱瘠薄。幼年树能耐一定的荫蔽。侧柏:常绿乔木,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3)种植设计①苗木规格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选用满足GB6000(1999)规定的1、2级壮苗或容器苗。②整地方式与规格由于是在坡度较陡的坡耕地上造林,应尽量减少对地表土的破坏。故采用圆穴状整地,整地规格为0.4m×0.4m(穴径×坑深)。开挖的表土、心土分开堆放,施足底肥,然后将土壤分层回填入定植穴。如果土地中石头太多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挖定植穴,并灵活掌握密度③种植密度滇柏与马尾松混交按1:1配置,株行距2×2m,造林密度2500株/hm2,其中滇柏与马尾松各1250株。④种植时期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征和项目特点,种植时期选择在低温、多雨的11月~下年2月。⑤种植技术穴植的技术要求是“三填两踩一提苗”,即一填表土于坑底,把苗木放入穴中央,再施一定底肥后填一些湿润熟土于根底,用脚踩实一次,将苗木稍向上轻轻提一下,使苗根舒展与土壤密接,再将生土填入踩实,最后覆些土保墒。栽植深度一般以超过原根系5cm~10cm为准。各需滇柏、侧柏苗木97388株,其中浒洋水小流域各87350株,泸江水小流域各10038株。详见表5-3。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3生态林种植技术指标表小流域树种名称造林方式整地方式整地规格(m)株行距(m)种植密度(株/hm2)造林季节苗木规格种植面积(hm2)需苗数量(株)浒洋水滇柏混交林穴状0.4×0.42×21250秋冬、雨GB1、2级壮或容器苗69.8887350侧柏混交林穴状0.4×0.42×21250秋冬、雨GB1、2级壮或容器苗69.8887350泸江水滇柏混交林穴状0.4×0.42×21250秋冬、雨GB1、2级壮或容器苗8.0310038侧柏混交林穴状0.4×0.42×21250秋冬、雨GB1、2级壮或容器苗8.0310038合计滇柏混交林穴状0.4×0.42×21250秋冬、雨GB1、2级壮或容器苗77.9197388侧柏混交林穴状0.4×0.42×21250秋冬、雨GB1、2级壮或容器苗77.9197388(4)抚育管理a、松土除草:在幼树的头三年,松土除草每年不少于三次。在幼树已稳定,超出杂草高度,不再受杂草遮蔽阳光压抑生长时,或者林木已基本形成支配局势时,可以减少除草次数,一年一次即可。b、幼树管理:播种种植的幼苗,在种植后1年—3年内,应分次进行间苗,以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c、检查与补植:造林施工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每年秋后要对去秋和今春新栽和补植的幼林进行一次调查,确定栽植成活率,评定栽植质量,确定补植或重新栽植的地块和面积。成活率85%以上且分布均匀的,不需补植;成活率在40-85%的由造林施工单位进行补植,幼林补植需用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对成活率<40%的由造林施工单位重新进行造林。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4生态林措施布设表小流域生态林面积(hm2)布设图斑浒洋水69.88196、210、211、212、313 泸江水8.03 332、5145.1.3封山育林一、设计原则在林草郁闭度较低的疏林地和灌木林,将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对通过封育措施能恢复林草植被的,采取封育治理。二、设计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三、封育设计(1)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查研究全面规划。深入流域内实地对植被情况、树种、数量等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编制封禁规划、提出封禁措施和封禁年限。②建立封禁制度。由市、县两级政府在小流域内行文公告,禁止任何人擅自在封禁区内进行砍伐、采薪、割草、放牧等生产性活动。制定封山育林的乡规民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③设立组织,落实责任。在封禁区建立专职管护组织,指定专人,实施承包管护办法,落实责任,明确责任,明确目标,定期检查验收,兑现奖惩。④护林人员由当地群众推选,要求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的人负责管理,根据工作量大小和任务完成情况,对护林人员定期付给适当报酬。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⑤在封山育林的周围,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形式明确封育范围,设置显著标志。(2)封育方法根据本流域实际情况,本实施方案采用全封办法进行管护,封禁年限5年,实现生态自我修复。(3)封育碑设计封育碑采用浆砌砖结构,碑身正面必须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封育面积、封育范围、封育时间、管护人员,碑身背面书写管护公约:1、严禁在封山育林范围内挖砂、取土、采石等危及毁坏植被的行为,违者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2、严禁在封山育林范围内烧荒、烧纸、野炊;3、严禁进入封山育林区放牧,违者按大牲畜每头(匹)每次处以100元罚款,小牲畜每头(只)每次处以50元罚款。封育碑单体设计图见封育碑设计图。根据封山育林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本项目封山育林的工程量见表5-5。表5-5封山育林工程量表小流域封育面积封育方式管护人员封育碑数量(个)土方开挖(m3)石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M7.5浆砌砖(m3)M10砂浆抹面(m2)瓷砖(m2)琉璃瓦(m2)浒洋水492.52全封341.520.760.5615.4849.36116.56泸江水453.63全封351.90.950.719.3561.713.758.2合计946.15全封693.421.711.2634.83111.0624.7514.76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6封山育林措施布设表小流域封育面积(hm2)布设图斑浒洋水492.52 1、3、8、20、21、23、25、26、28、29、30、32、34、36、37、39、47、53、59、60、64、102、106、107、113、118、124、135、138、142、143、144、145、148、151、159、199、229、249、272、273、314、318、321、327、334、340、354、356、359泸江水453.6333、40、48、86、101、112、127、142、146、202、227、240、258、270、277、280、281、283、303、336、376、384、385、387、388、410、413、422、436、441、447、449、459、467、472、478、480、486、497、498、500、502、507、508、510、517、519、531、540、547、552、553、554、558、560、561、563、570、571、577、578、579、580、587、589、590、593、595、596、597、598、600、601、602、604、607、608 5.2草食畜牧业发展根据《贵州省遵义县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在浒洋水的鸭溪镇建设优质肉牛养殖小区,发展40户农户养牛,建设人工草地37.94hm2、牛圈800m2、青贮窖600m3;在泸江水小流域的尚嵇镇建设优质肉猪养殖小区,发展50户农户养猪,建设人工草地27.92hm2、猪圈650m2、青贮窖400m3。养殖小区主要选择在农户相对集中的村寨或有较大牲畜养殖规模的地方。5.2.1人工种草一、设计原则(1)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保障水源,交通方便;(2)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科技示范,普及推广。二、设计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三、种草设计(1)立地条件分析种草区全为坡耕地,土壤均为黄壤。土壤pH值6.0~7.0之间,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平均土层厚度30~50cm。多年平均气温14.6℃~16℃,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100小时,≥10℃有效积温4650℃,全年无霜期250~280天。(2)草种选择①选择原则a、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栽培的草种;b、选择抗寒、耐旱,适宜各季节生长的草种;c、选择适宜饲养牛、猪的草种。②拟选草种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点、立地条件,结合饲养牲畜的品种等因素,选用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的混合草种,该类草种经研究表明为在贵州混播的理想草种,其生长快、多产且蛋白质含量高。(3)种植设计①草种规格:采用豆科和乔本科2:8的比例进行混种,即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4:4:2。②整地与播种方式:全面整地(畜力),混种条播。③种植密度:行距0.2m,30kg/hm2。④种植时期:根据项目区的气候特征和项目特点,实行春播和秋播两种方式结合。⑤种植技术先对地块进行全面翻耕、平整、除杂(杂草、树枝、石块等),土地一般须经过两次以上的翻耕,深翻20~30cm,翻耕后通过耙压,切碎大土块,使表土变紧,土层平整,利于保墒。按0.2m行距,一行或多行同时开沟、播种、覆土一次完成,覆盖深度1-2cm为宜。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7人工种草技术指标表整地方式播种时间播种方式播种量草种等级全面整地春、秋季多草种混合条播30kg/hm2一级种(4)抚育管理①中耕除草:播种后,禁止人畜进入流动,当幼苗出齐后及时清除杂草、追施农家肥。控制和消灭杂草是牧草田间管理工作的关键。应抓住杂草危害比较关键的幼苗期和夏季高温多雨期,这两时期各进行2~3次锄草,才能有效消除杂草危害。②水分管理:夏季干旱时,有条件的地块可引水灌溉,缓解旱情。特别是每次刈割后要及时灌溉,促其再发,提高产量,改善品质。③施肥:种草用于刈割养畜,当牧草长到30—50cm高时刈割第一茬,刈割后及时追施肥料。紫花苜蓿和多年生黑牧草均为年刈割3—4次。每次刈割后都必须追肥,应尽可能多施有机肥。  ④病虫害防治:做到及时针对性进行防治。为保畜产品安全,用药以“低毒、低残留”为原则。常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霜霉病、菌核病。其中菌核病用多菌灵、石灰水喷洒效果较好。其他病均可用波尔多液、石灰硫磺合剂、多菌灵、托布津等防治。根据草地种植规模,共需混合草种1975.8kg,其中苇状羊茅790.32kg,多年生黑麦草790.32kg,白三叶395.16kg。详见表5-8。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8人工种草工程量表小流域草种名称种植面积(hm2)单位面积需量(kg)需种量(kg)浒洋水苇状羊茅37.9412455.28多年生黑麦草37.9412455.28白三叶37.946227.64混合草种37.94301138.2泸江水苇状羊茅27.9212335.04多年生黑麦草27.9212335.04白三叶27.926167.52混合草种27.9230837.6合计苇状羊茅65.8612790.32多年生黑麦草65.8612790.32白三叶65.866395.16混合草种65.86301975.8表5-9人工种草措施布设表小流域种草面积(hm2)布设图斑浒洋水33.38207、411泸江水27.241815.2.2棚圈建设(1)牛舍圈舍按统一规范样式进行建设,每户建设一栋;牛舍场址选择在地势于燥、易于排水排污的地方,交通方便,与人员住房相对分离。圈舍砖木结构,舍顶覆盖石棉瓦。建成单列式。檐墙高2.3m,舍长宽15×3.5m;内设拴牛杆、食槽、饮水槽。(2)猪舍按统一样式进行建设,猪舍场址选择在地势于燥、易于排水排污的地方,交通方便,与人员住房相对分离。圈舍砖木结构,舍顶覆盖石棉瓦。根据条件可建成双列式或单列式。檐墙高2.3m,舍长宽15×3m;内设保温圈箱、食槽、自动饮水器。棚圈工程量见表5-10表5-10棚圈工程量表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小流域棚圈类型建设规模(m2)工程量土方开挖(m3)M7.5浆砌砖(m3)M10砂浆抹面(m2)C20砼(m3)碎石铺垫(m3)松锯材(m3)盖石棉瓦(m2)浒洋水标准牛舍800115.56188.80640.0028.4428.4488.89533.33泸江水标准猪舍65093.89153.40520.0023.1123.1172.22433.33合计1450209.44342.201160.0051.5651.56161.11966.675.2.3青贮窖青贮窖建设应建在地势较高,向阳干燥,不渗水之处。青贮窖长度不限,宽3m,深1.5m。青贮窖建设要求:全地下式修建,四周有砖砌成,内外有水泥清光,不漏水,不漏雨,可根据地势情况来确定建窖地点和大小。表5-11青贮窖工程量表小流域建设规模(m3)工程量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2)M10砂浆抹面(m2)C15砼(m3)M7.5浆砌石(m3)浒洋水6006606090018360泸江水4005004060012240合计100011601001500306005.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应用林草措施对石漠化土地进行治理时,应配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以确保林、草的生长及效益的发挥。该类工程主要分小型蓄排引水工程和道路两部分,包括提灌站、沟渠、蓄水池、沉沙池、机耕道、生产路等建设内容,主要布置在经果林及人工草地中。道路工程建设时,应由外向内,根据地形条件及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布设机耕道与生产路,使新建道路与原有道路形成一个完善的交通体系。小型蓄排工程建设时,应合理地布设沟渠、沉沙池、蓄水池等三项主要建筑物,构成完整的排洪、灌溉体系。沟渠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要与蓄水池相配套,注重蓄排结合,减少占地,降低造价。沉沙池要与蓄水池、沟渠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坡面水系。5.3.1道路工程(1)布设原则机耕道主要用于经果林、草地和主公路、村寨之间的连接。田间便道布设于经果林和草地中,主要是为方便农民种植,须与坡面水系和排灌渠系相结合,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防止冲刷。本着少占耕地,节约投资的原则,耕作、施工道路布设数量要适中,一般以能够满足作业的最大容评量考虑,以依附沟渠、田埂,重叠布局为佳。(2)设计依据《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1999田间作业便道》。(3)工程设计机耕道:机耕道设计宽3.5m,泥结石路面,路边墙为M7.5浆砌石结构,0.4m厚,路面坡度应小于8%,建设形式为维修。生产路:生产路设计宽0.8m,底铺0.1m碎石垫层,路面铺C20混凝土0.1m。在坡度较陡的地方用梯步代替,每梯步长0.3m,宽1m,,高0.16m,路面铺C20混凝土0.05m,下铺0.05m碎石垫层,建设形式为新建。(4)施工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机耕道维修时,路肩墙要砌实,路面要夯实;生产路路线宽窄要均匀,过陡的地方使用梯步过度,经过沟渠时可就地采用石板或钢筋混凝土现浇板。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12道路措施布设表小流域道路类型布设图斑浒洋水机耕道020、022、033生产路022、025、033、035、175、176、181、180梯步035、174、175、181泸江水机耕道584生产路482、496、535、537、538、568、570、571、579、580、581、586、588、590、591、597、601、608表5-13道路工程量表小流域道路工程量类型数量(m、步)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路基压实(m3)M7.5浆砌块石(m3)C20砼(m3)碎石垫层(m3)泥结石路面(m3)浒洋水机耕道6400256064017921281728生产路92381478.08739.04739.04739.04梯步2955147.75147.7535.4635.46泸江水机耕道76030476212.815.2205.2生产路3081492.96246.48246.48246.48合计机耕道716028647162004.8143.21933.2生产路123191971.04985.52985.52985.52梯步2955147.75147.7535.4635.465.3.2小型蓄排引水工程一、蓄水池(1)设计原则①蓄水池一般布设在坡脚或坡面局部低凹处与沟渠相连以集蓄坡面径流。②蓄水池的分布考虑到方便农户使用要相对分散。③蓄水池的位置应根据地形有利、岩性良好(无裂缝暗穴、砂砾层等)、蓄水容量大、工程量小、施工方便等条件具体确定。(3)设计依据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2008),《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工程设计①蓄水容积蓄水池引水来至拦截坡面径流,主要灌溉对象为本项目新增的经果林,其中83.28hm2金银花采用提灌站灌溉,故集蓄灌溉的对象为844.46hm2和65.86hm2人工草地。根据作物灌溉用水定额,采用2m3/亩点灌。考虑轮蓄轮灌(3次)及灌溉保证率(60%)后,项目区集蓄灌溉的蓄水量经计算后见表5-14。蓄水池容积根据公式5-1计算:(5-1)式中:V—蓄水量,m3;W—需水量,m3;K—容积系数,取0.3;a—蒸发、渗漏系数,取0.07。表5-14蓄水容积计算结果表小流域灌溉地类灌溉面积(hm2)蓄水容积(m3)浒洋水经果林576.83349.1613人工草地37.94220.29677小计614.743569.4581泸江水经果林267.661554.1548人工草地27.92162.11613小计295.581716.271合计910.325285.729②水池设计由于项目区原有水池系统年可供水量为1300m3,故共需布设蓄水总量3985.73m3的蓄水池即可。根据蓄水池布置区域的地形条件,本项目选择两种类型的蓄水池。一为50m3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矩形地下式蓄水池,采用浆砌石结构,布设在地形较为宽阔、平坦的地方,共布设60口;二为30m3圆形地下式蓄水池,采用浆砌石结构,布设在地形较为狭窄、陡峭的地方,共布设32口;蓄水池的布设详见表5-15,其工程量详见表5-16。(4)施工要求①按选定的池址和设计形状及断面尺寸进行放线开挖。在放线时,下池梯步应靠路边,朝着下池方便的方向,进出口位置应与灌排沟(渠)连接。②池墙清基至硬基上,开挖放线时留足衬砌厚度,对易跨塌的破碎岩石和松软地层应边开挖边衬砌边回填。池底必须夯实,并进行防渗处理。③蓄水池墙顶应安装防护拦。(5)管理养护①按谁使用、谁管理原则落实养护责任制。②保持池中一定水位,避免干裂,以免防渗层漏水。③暴雨前后应及时修补养护,及时清淤保持蓄水容积,并对蓄水池上下沉沙池、排水沟进行养护。④来水量较小时,应及时开辟水源,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表5-15蓄水池措施布设表小流域蓄水池类型蓄水池数量布设图斑浒洋水30m323016、019、125、115、116、123、133、136、146、153、175、290、30250m337002、027、031、022、024、033、035、038、040、041、048074、130、132、147、176、181、290、324、325、412泸江水30m39029、279、282、443、466、511、518、477、49050m323181、088、066、657、009、035175、260、247、102、091、439、453、471、512、529、504、474、460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16蓄水池工程量表小流域蓄水池工程量类型数量(口)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石方开挖(m3)M7.5浆砌块石(m3)M10砂浆抹面(m2)C15砼垫层(m3)M7.5浆砌砖(m3)浒洋水50m3374174.341987.641788.951840.011828.54118.4131.3530m3231073.87110.4458.16360.87780.6257.7371.07小计605248.212098.042247.112200.882609.16176.13202.42泸江水50m3232594.861235.561112.051143.791136.6673.681.6530m39420.2143.2179.28141.21305.4622.5927.81小计323015.071278.761291.3312851442.1296.19109.46合计50m3606769.23223.229012983.82965.219221330m3321494.08153.6637.44502.081086.0880.3298.88合计928263.283376.83538.443485.884051.28272.32311.88二、沟渠(1)设计原则①在经果林、人工草地内修建沟渠与蓄水池配套,减少暴雨径流,有效拦截雨量注入蓄水池。达到保持水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形成蓄、灌、排综合防治。②沟渠应与道路、蓄水池工程同时规划,合理布局,增加拦蓄能力,形成完整的防御、利用体系。(2)设计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19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1h最大点雨量。经查《贵州省年最大一小时点雨量等值线图》及《贵州省年最大一小时点雨量Cv等值线图》,得出项目区最大1小时点雨量为42mm,Cv=0.45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Cs=3.5Cv,取P=10%,查《皮尔逊Ⅲ型曲线的模比系数Kp值表》得Kp=10%=1.6,由此计算得项目区10年一遇最大1小时点雨量为67.2mm。(3)工程设计沟渠分为两类,一是为蓄水池配套的集流沟,其主要功能是为蓄水池积蓄径流,用以灌溉,均是一沟一池;二是为防止水土流失布设的截、排水沟,其主要功能为拦截坡面径流,保护耕地和道路不被雨水冲刷,亦有积蓄雨水的作用,但多为一沟多池的形式。1)截、排水沟①设计流量按公式5-2计算:(5-2)式中:Q—设计流量,m3/s;I—10年一遇1h最大点雨量,mm;F—集雨面积,km2;k—径流系数。②断面尺寸的确定沟渠截面面积A,按明渠均匀流公式5-3计算:(5-3)式中:A—沟渠断面面积,m2;Q—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m3/sC—谢才系数,c=1/n,n为糙率;R—水力半径,m,R=A/x,x湿周;i—排水沟比降。经过试算,考虑安全超高后,计算结果见表5-17。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17截、排水沟设计参数表小流域乡镇沟渠名断面形式(m)长度(m)集雨面积(m2)比降糙率流量(m3/s)浒洋水乐山镇LS-GQ-010.2×0.35406000 0.03 0.0170.067 LS-GQ-020.2×0.311066800 0.040.017 0.077 LS-GQ-030.2×0.34404800 0.020.017 0.055 LS-GQ-040.2×0.33704500 0.02 0.017 0.055 鸭溪镇YX-GQ-010.2×0.329236900 0.04 0.017 0.077 YX-GQ-020.2×0.324155000.03 0.017 0.067 YX-GQ-030.2×0.341658000.03 0.017 0.067 YX-GQ-040.2×0.31844000 0.02 0.017 0.055 YX-GQ-050.2×0.34554200 0.020.017 0.055 YX-GQ-060.2×0.33567700 0.05 0.017 0.087 合计 0.2×0.3703156200  0.017  表5-18截排水沟措施布设表小流域截排水沟长布设图斑浒洋水7031022、030、033、174、175、176、180、1812)集流沟需根据蓄水池容积确定蓄水集雨面积下限,再根据蓄水池集雨地形布设沟渠,确定其长度,最后根据实际集雨面积确定沟渠断面。①蓄水池集雨面积蓄水池的集雨面积。由公式5-4计算:(5-4)式中:W——年供水量,m3(需考虑蓄水池的轮灌复灌);S——集雨面积,m2;Pp——保证率为75%(集雨灌溉)时的年降雨量,900mm;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K——材料年积流效率,取30%(集雨面为自然土坡)。经计算:50m3蓄水池,要求S≥555m2;30m3蓄水池,要求S≥333m2;②设计流量按公式5-2计算:③截面面积按明渠均匀流公式5-3计算,经过试算,考虑安全超高后,即为集流沟断面型式。本项目集流沟型式经计算,统一采用0.2×0.3m的断面,30m3的蓄水池平均每口需配设15m的集流沟,50m3的蓄水池平均每口需配设20m的集流沟。在截排水沟两侧可布设42口蓄水池用以灌溉,故还需为23口30m3的蓄水池配套集流沟345m,为51口50m3的蓄水池配套集流沟1020m,共计需新建0.2×0.3m的沟渠1365m。表5-19集流沟措施布设表小流域集流沟长布设图斑浒洋水770016、019、125、115、116、123、133、136、146、153、175、290、302、002、027、031、022、024、033、035、038、040、041、048074、130、132、147、176、181、290、324、325、412泸江水595029、279、282、443、466、511、518、477、490、181、088、066、657、009、035175、260、247、102、091、439、453、471、512、529、504、474、460(4)施工要求①根据规划沟渠的布置路线进行施工放样定好施工线;②根据沟渠的设计断面尺寸,沿施工线进行挖沟和筑埂,筑埂填方部分应将地面清理耙毛后均匀铺土,每层厚约20cm,用杵夯实后厚约15cm,沟底或沟埂薄弱环节处应加固处理;③在沟渠的出口衔接处铺草皮或作石料衬砌防冲,在每一道跌水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专项施工石料衬砌的跌水;④竣工后及时检查断面尺寸与比降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5-20沟渠工程量表小流域沟渠类别长度(m)工程量土方开挖(m3)C15砼垫层(m3)浒洋水集流沟770123.2077.00截排水沟70311124.96703.10小计78011248.16780.10泸江水集流沟59595.2059.50截排水沟00.000.00小计59595.259.5合计83961343.36839.6三、沉沙池(1)布设原则①沉沙池一般布设在蓄水池进水口的上游附近。排水沟(或排水型截水沟)排出的水量先进入沉沙池,泥沙沉淀后再将清水排入池中。②沉沙池的具体位置,根据当地地形和工程条件确定。可以紧靠蓄水池,也可以与蓄水池保持一定距离。(2)设计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2008)。(3)工程设计①池体尺寸设计:沉沙池设计为矩形,结合当地实情,要求其宽度为与其相连接的沟渠宽度的2倍,长度为池长宽度的2倍,根据沟渠的断面,沉沙池断面为的:设计宽0.4m、长0.8m、深1.5m。②池体衬砌:沉沙池与蓄水池连接段均采用0.3×0.3m的断面,池体采用浆砌石结构衬砌,厚0.3m。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③池体位置:沉沙池与蓄水池布置在同一图斑内,与蓄水池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地地形稍加调整,但不得过远或过近。沉沙池工程量见表5-21。(4)施工要求①沉沙池的施工以开挖为主,避不开填方时必须用石料、混凝土衬砌。②水口与出水口的底部高程一致或出水口的高程略低于进水口。(5)维护管理①当沉沙池淤至一定高度,因流速加大而使具有设计粒径的泥沙不能下沉时,则需要清除淤沙,以保证沉沙池的正常使用。②小型沉沙池一般一次暴雨后要进行一次清池,清出泥沙应就近利用。③对非汛期一池多用的沉沙池,汛前必须清除泥沙,以迎接汛期沉沙。表5-21沉沙池工程量表小流域沉沙池工程量数量土方开挖(m3)土方回填(m3)M7.5浆砌块石(m3)M10砂浆抹面(m2)C15砼垫层(m3)浒洋水6015630961681.8泸江水3283.21651.289.60.96合计92239.246147.2257.62.76四、提灌站(1)布设原则本提灌站位于泸江水小流域新民镇境内一山塘边,该山塘常年有地下水涌出,至今无枯竭现象出现,流量约0.02m3/s。该提灌站主要用途是灌溉其附近新栽种的83.28hm2金银花,其建设形式为在原有提灌站的基础上维修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更换电器设备(水泵、变压器、配电柜等)、管线铺设(沿原有管线)、高位水池修建等。所选择的泵型和布设的管线应能满足灌溉、扬程、流量等要求,既经济又合理。(2)设计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3)工程设计①设计流量的计算:本提灌站主要是为灌溉83.28hm2金银花服务,设计流量由下式计算:Q=式中:Q——设计流量(m3/s);A——灌溉面积(亩);m——灌水定额(m3/亩);t——灌水周期(日);η——渠道利用系数;T——灌溉时间,(小时)。经计算,Q=0.01(m3/s)泵站的设计流量0.01m3/s;根据现场实测,水面高程923m,泵房高程925m,1#水池高程990m,2#水池高程1037m,3#水池高程1088m,设计最大净水头H=165;吸水管长L1=5m;出水管长L2=2200m。吸水管总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之和为;(含进水口、弯头等,以下同);出水管总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之和为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含出水口、弯头等,以下同);②进出水管管径及流速根据泵站设计规范,选择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允许流速,各为,,则相应的初拟进出水管的管径为:(m)按以上初步计算结果,选用进水管直径d吸=0.1m;出水管直径d出=0.1m;相应的管内实际流速为:;;③进出水管的水力半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吸水管的水力半径及谢才系数吸水管的水力半径及谢才系数C;;出水管的水力半径及谢才系数C;;进出水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④局部水头损失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式中:、——进、出水段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进、出水管道的平均水流速(m/s)g——重力加速度,g=9.8m/s2=1.40×+1.36×=0.22⑤计算泵站的设计扬程吸水管的水头损失出水管的水头损失水泵的设计扬程⑥机组选型根据流量、管径、扬程等数据,查水泵性能表,选用100D(F)45-4型多级离心泵。经计算,水泵选型见下表表5-22水泵参数表泵型号流量Q(m3/h)扬程H(m)转速n(r/min)效率η(%)电机型号功率N(kw)叶轮直径D(mm)100D(F)45*65430029506.8Y315S1—2/110200⑦变压器容量配套变压器容量计算:根据泵站及配套电机的有关参数,选取配套变压器,计算公式见下: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式中:——变压器容量(KVA)——电动机额定功率;——电动机效率;——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代数和,表示同时投入运行的电动机功率之和;——电动机负荷系数且;——水泵轴功率;——换算系数;——照明用电总功率;——照明用电同时系数。根据计算结果,配置125KVA变压器一台和配电柜一个,具体结果见下表:表5-23电器选型表电器型号变压器SC9-125配电柜JJ1B-110/380-1⑧水池及管道根据灌溉需要,布设3口高位水池,1#水池高程990m,容积50m3,采用50m3蓄水池的设计型式,为地下式;2#水池高程1037m,容积100m3,采用全圆地面式水池,M7.5浆砌石结构;3#水池高程1088m,容积100m3,与2#水池型式相同。另分散布设6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口、利用原有水池1口为灌溉水池,灌溉水池与高位水池之间用灌溉管道连接,灌溉水池每个容积30m3,采用30m3蓄水池的设计型式。吸水管长L1=5m,采用DN100的钢管,伸入山塘水中;出水管(高位水池上水管)长L2=2200m,其中2190m采用DN110的PE管,进入3#水池的管材采用DN100钢管,管线沿原有管线铺设,先后经过1#、2#水池边,最终伸入3#水池,在1、2#水池边用闸阀控制出流。灌溉管道总计长2120m,采用DN63的PE管。管道安装时埋于地下,在转角处设C15混凝土镇墩,塑料管每30~50m设一个C15混凝土固定墩,固定墩为0.5×0.5×0.5m,每80m设一个伸缩节。(4)施工要求①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机电设备部分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布置在相应位置上,各路管线和设备、预埋件必须配合土建施工,及时穿插作业。对于设备地脚螺栓等较大埋件,应在浇筑砼底板时预留孔洞,然后准确安装埋件并浇筑二期砼。②变压器的安装变压器到达现场后,应检查其包装是否良好,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等。然后按图纸要求安装变压器及配件,在变压器负荷试验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变压器温升和噪音,并时刻注意散热风扇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③管道安装塑料管埋于地下,埋深>50cm,管壁100mm内禁止回填大小石块。如埋深<50cm时则必须用C15现浇混凝土反埋。压力管在剖面上不能存在反坡。④检查调试和联合试运转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对图纸和电气接线图对各部分进行仔细检查,然后通电进行总体测试,并做好记录,使其满足设计和相应规范要求。对于在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应和业主、设计和监理部门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相应解决方法。5.4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支撑是保障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的主要技术措施。要实现效益的最佳结合,就必须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科技兴县战略,严格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认真选择和推广石漠化综合治理新技术、新成果,才能有效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根据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要求,本项目科技支撑的主要内容为:5.4.1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要搞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项目区实际,按照向上而下、上下配合的要求,确定科技支撑体系(网络)为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研究机构→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研究机构→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推广机构→乡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推广机构。其中,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及推广运用,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负责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实验示范和各种治理模式的技术攻关;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及其研究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和重大项目的研究,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指导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推广机构完成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任务,确保项目建设的技术含量。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5.4.2技术培训体系与计划(1)技术培训体系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由广大项目区农户负责施工和经营管理的社会生态工程,在工程施工中,为了及时将科技支撑单位筛选确定的、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新技术新成果落实到具体的小斑和农户,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就必须要以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户的科技培训体系。乡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其技术推广机构负责举办乡镇级技术培训斑和农户技术培训斑,重点培训项目区的广大农户,同时负责监督项目区群众运用已培训的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培训,实现技术共享,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率和运用率。(2)技术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由于本流域治理区域较大,参与农户较多,根据项目建设要求,进行村组干部、专业施工队伍培训,培训在工程建设实施前进行,同时加强项目施工监督和现场技术培训与指导。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坡耕地丈量记录方法、9818核桃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9818核桃整形修剪及疏花疏果等经营管理强化技术、林草结合及舍饲圈养复合经营技术、林农复合经营技术、乡土阔叶树种育苗及造林技术、封山育林技术规定及适用技术、多菌灵消毒灭菌药液的配制及浆根技术、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补植补造技术、混播种草技术、开山取石定向爆破技术、水池建设及维修使用技术等。5.4.3科技推广方案及内容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是由于森林植被严重破坏而逐步形成的,以生物措施为主是综合防治石漠化的主要技术措施。根据项目区实际,主要造林地类为坡耕地、宜林荒山荒坡及适宜于封山育林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等。工程建设的主要造林方式为坡耕地造林、荒山荒坡造林、间苗除萌、抚育管理等。工程建设的主要林种为生态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林。工程建设的要求是在生态优先的条件下,立足项目区立地条件,认真搞好9818核桃造林和混合草种的播种,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兼顾的目标。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要认真筛选、精心组装和大力推广运用以林业为主的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成果,改变不合理的土地经营利用方式,达到在切实保护土壤资源的前提下,推动项目区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项目区推广运用的石漠化生物防治综合技术如下:1、杀菌剂消毒灭菌与浆根造林技术。主要用于裸根苗造林。该技术是在冬春低温少雨天气下,为提高造林成活率而推广运用的营造林技术。该技术的配置方法是在清水中加入适用黄心土及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兑制为1:500倍的消毒药液,充分搅拌成糊状浆根造林(以黄泥能粘附在苗木根部为度),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目的。2、名特优新经果林和草地营造技术。主要针对9818核桃的栽种和混合草种的播种。3、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主要讲述容器苗的整地造林方式、移栽方法、水肥管理等内容,提高苗木成活率。造林树种为滇柏、侧柏。5.4.4配套技术研究方案以生态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措施为主恢复林草植被,保护土壤资源,改善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及发展模式,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喀斯特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小康社会建设,是开展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石漠化地区主要地类为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该地类立地条件差,生产潜力较低,建设周期长,治理模式复杂,质量要求高,治理难度大,项目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较多。因此,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要立足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名优经济林造林及经营管理技术研究、林草畜水(小水池)配套技术研究、速生树种造林技术研究等,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石漠化和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措施办法,大力探索不同治理模式的造林技术及推广前景,努力实现实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5.4.5监测体系项目实施后,必须对项目石漠化治理效益进行监测,其监测内容有:水沙变化、农户监测和典型地块监测等。1、水沙变化监测水沙变化监测,主要通过在有条件的地方布设监测站点进行监测。(1)利用现有水文站进行小流域水沙变化情况监测。(2)在小流域内设水沙监测站,利用水库、淤地坝的水沙变化情况进行检测。(3)径流站监测点。在小流域内建立一个径流监测点,布设措施的区域与未布设措施的区域进行对比,进行各单项措施保水保土效益的监测。(4)雨量监测点。在项目所在乡镇建立一个雨量监测点进行雨量变化情况监测,尤其是暴雨状况,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2、农户监测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在项目区内选择一定数量的典型户,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粮食单产、经济收入、支出及人均纯收入,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典型户的选定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确定,每年填写收支出情况明细表。3、典型地块监测在项目区内选定典型地块,对不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质量监测,对林、果、草措施的产量和经济收入监测。每年定期开展其投入和产出状况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6项目组织、质量与进度管理6.1施工组织管理6.1.1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遵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程建设内容复杂,涉及的部门、乡镇、村多,专业性强,为完成好本项目的实施,由遵义县人民政府成立以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林业、水利、畜牧和项目所在乡镇主要领导组成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发改局内,专职负责项目的指挥、协调、施工组织及施工监督等工作。——遵义县发展和改革局: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和管理,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项目单项施工设计,组织有关项目招投标工作,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遵义县林业局:主要负责项目区生态修复工作,包括组织实施生态林营造,经果林营造,封山育林,封山管护,幼林抚育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项目建成后,负责指导农户经营管理好经果林及其它种类森林。——遵义县水利局:主要负责组织项目水利水保工程的实施,包括组织蓄水池、沟渠、沉沙池、机耕道、生产路建设等的实施,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技术把关。——遵义县畜牧局:主要负责组织牧草建植管理、技术指导,牧草利用技术培训,养殖技术指导和疫情检疫及防治。6.1.2制度建设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建立健全项目施工法人负责制,落实项目施工责任。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多,涉及部门广,群众参与程度高,施工程序复杂。为确保试点工程建设成效,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在项目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负总责的要求,认真执行项目施工法人负责制,签订项目施工责任状,将项目建设的计划、任务、资金、责任分级落实到县乡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确保实现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深入实际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及村组干部划定责任抓落实。(2)、建立健全项目施工问责制,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严格按各工序建设质量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强化项目施工监督管理,对项目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3)、建立完善项目施工考核奖惩责任制及工程项目施工激励机制,将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质量纳入干部职工的任职考核和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抓落实,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及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4)、建立健全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督责任制,严格按批复的建设内容及施工工序认真组织施工,强化项目施工管理,强化各工序建设的监督管理,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的分工协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增强工程建设的示范效应。(5)、建立健全项目施工招投标责任制和项目资金报账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禁截留、挪用和串用项目建设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项目建设合法。(6)、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县级自查验收和档案管理制度,规范项目成效管理和档案管理,巩固项目建设成效,实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7)、建立和完善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制度,认真抓好后续经营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增强项目的蓄水保土效益,为项目区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6.1.3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按照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和项目建设报账制的有关要求,实行专帐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及时报账,严禁截留、挪用和串用,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审计力度,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严格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做到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账目清晰,手续完备,确保资金运行安全。6.1.4项目建设石漠化是喀斯特岩溶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社会问题,喀斯特石漠化是岩溶地区森林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表土壤全部或大部流失,基岩裸露,土壤生产能力丧失。俗话说,“土之不存,人将焉附”,喀斯特石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地表土壤全部流失,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全部丧失,形成寸草不生的岩溶景观。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是恢复林草植被、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对土壤的需求,归纳起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措施就是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恢复喀斯特地区林草植被,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项目区实际和生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设计建设项目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所需的封山育林和荒山荒地、坡耕地造林,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草地畜牧业建设,保障经果林、草地效益的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其中:(1)生态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质量标准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目的是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林草植被,恢复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农田,确保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该项目建设由县林业局和县畜牧局牵头实施。(2)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产业,是保障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主导产业,为了满足项目区畜牧产业发展需要,根据项目区实际,设计人工种草和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主要建设项目为畜棚畜圈建设。该项目建设由县畜牧局牵头实施。(3)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有灌溉水源保障的经果林和草地,才能真正发挥其保持水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根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需要,设计项目建设为:蓄水灌溉工程建设、道路建设等。该项目由县水利局牵头实施。6.2招投标方案设计本项目招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和《贵州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由建设项目的招标人负责招标工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6.2.1招标的范围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的招标范围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项目及苗木草种。6.2.2标段划分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划分为四个标段,分别是道路与渠沟工程;蓄水池与沉沙池工程;牛舍和猪舍的建设;苗木与草种采购。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6.2.3招标方式本项目工程主要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因而本工程实行公开招标。6.2.4招标应具备的条件该项目的招标,执行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贵州省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其工作的开展应在作业设计上报审批,下达资金文后,方可进行。同时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有能力搞好招投标活动。由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6.2.5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要求(1)参加水利工程投标的单位必须具备水利工程资质三级或三级以上。(2)参加投标的单位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3)投标单位,必须取得被授予合同的资格,投标人应具有履行和的能力。6.2.6招标组织本项目由县级组织招标工作,并由法人代表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招标代理单位进行招标投标活动。6.3施工质量控制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县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抽人成立质监站,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同时,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质量监理。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的工程、材料、苗木、种籽,一律不准进入到流域治理区图斑地块,严把各项目实施质量关。特别是流域内种植的各种苗木,必须有林业和水保技术施工人员签收的单据,到村组或农户的要有村出具的单据,层层把关,保证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行,并发挥应有的效益。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6.4实施进度设计2010年浒洋水小流域和泸江水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期限为1年,项目于2010年5月开始实施,对各项工程进行安排,于翌年4月验收结束。其单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如下: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6-1遵义县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施工进度表时间项目2010年2011年2011年2011年345678910111212勘测设计施工准备蓄水池沉沙池沟渠道路圈棚、青贮窖生态林经果林人工种草封山育林验收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7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7.1投资概算编制7.1.1投资概算编制原则本项目工程投资概算,应执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以及国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规程、规范、相关标准进行编制。7.1.2投资概算的编制依据(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第28号令,2006年12月发布);(3)《工程勘测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5)《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印发2008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09]46号,2009年7月15号);(6)《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部(2002);(7)贵州省水利厅《关于做好城市饮用水重要水库水土保持规划的通知》(黔水保[2005]144号文件);(8)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发布的2010年第01期《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9)《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造林树种苗木最高限制的通知》黔水保[2007]52号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7.1.3价格水平年价格水平年以2010年第1季度市场价格为准。7.1.4投资概算单价编制(1)项目划分项目划分按照石漠化治理的规定,划分为第一部份措施费用,第二部分独立费用,第三部分预备费。单价编制按照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分为三类单价,分别为工程措施单价、林草措施单价和封禁治理措施单价。(2)编制方法1)基础单价①人工工资人工工资执行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结合本项目特点,各种治理措施人工工资分别按下面列计:工程措施:按1.9元/工时列计;林草措施:按1.5元/工时列计;封禁治理措施:按1.5元/工时列计;②材料预算价格本项目主要材料预算价格采用贵州省2010年第一季度市场价加远杂费和采购保管费计算。详见表7-1、7-2。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7-1浒洋水小流域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其中原价运杂费采保费(2%)132.5水泥t374.85320.0047.507.352板枋材m31400.971315.0058.5027.473松锯材m31181.671100.0058.5023.174炸药t23460.0018000.005000.00460.005钢材t4058.073900.0078.5079.576柴油t6273.006150.00123.007砂m355.008碎石m355.009块石m360.0010标准砖千块310.00表7-2泸江水小流域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其中原价运杂费采保费(2%)132.5水泥t391.68320.0064.007.682板枋材m31406.581315.0064.0027.583松锯材m31187.281100.0064.0023.284炸药t23460.0018000.005000.00460.005钢材t4063.683900.0084.0079.686Φ110PE管m58.1256.981.147Φ63PE管m59.1457.981.168Φ100闸阀m60.1658.981.189Φ60闸阀m61.1859.981.2010Φ100钢管m62.2060.981.2211Φ16圆钢t63.2261.981.2412柴油t6273.006150.00123.0013砂m355.00  14碎石m355.00  15块石m360.00  16标准砖千块310.00  17100D(F)45*6水泵套35700.0035000.00700.0018SC9-125变压器套20400.0020000.00400.0019JJ1B-110/380-1配电柜套4080.004000.0080.00③林草种苗预算价格主要林草种苗预算价格按贵州省2010年第一季度市场价加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计算。详见表7-3。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7-3主要林草种苗预算价格汇总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预算价格其中原价运杂费采保费(2%)1核桃株9.189.000.182金银花株2.552.500.053滇柏株0.260.250.014侧柏株0.260.250.015苇状羊茅Kg25.5025.000.506多年生黑麦草Kg20.4020.000.407白三叶Kg30.6030.000.608李株4.084.000.089茶株0.120.120.00④施工机械台时费施工机械台时费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附录中的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3)取费标准(1)取费依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封禁治理工程均采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相关规定。详见表7-4表7-4取费标准编号项目名称计算基础取费标准1.其他直接费11工程措施直接工程费3.5%12林草措施基本直接费1.5%13封禁治理措施基本直接费1.0%2.间接费21工程措施直接工程费7%22林草措施直接费5%23封禁治理措施直接费4%3.企业利润31工程措施直接工程费+间接费3%32林草措施直接费+间接费2%33封禁治理措施直接费+间接费1%4.税金41工程措施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22%42林草措施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22%43封禁治理措施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3.22%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4)单价编制1)工程措施根据设计工程量乘以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计算的单价进行编制。2)林草措施包括苗木费、栽种费和管理费三部分组成。①苗木费:根据各种苗木市场价格加上采保费。②栽种费:根据设计苗木的数量,按计算的单价进行编制。③抚育费:根据设计需要的抚育内容、数量、次数及时间,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计算的单价进行编制。3)封禁治理措施①工程措施根据设计工程量乘以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计算的单价进行编制。②管护费:按每亩每年5元、封禁年限为5年计算的单价进行编制。(5)独立费用取费标准1)建管费按措施费用的3.02%计列;2)科研勘测设计费中科学研究试验费不计列,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计算;3)监理费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计算;4)水土保持监测费按措施费用的0.74%计列;5)招标代理费按实际需要计列。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6)预备费预备费只计列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不计。基本预备费按工程估算第一至二部分之和的2.23%计取。7.1.5项目投资遵义县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共投资1100万元,其中浒洋水小流域投资715万元,泸江水小流域投资385万元。详见表7-5、6、7。表7-5遵义县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投资概算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建设规模投资(万元)合计中央投资地方配套 第一部分措施费用  992.65992.65 一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  659.41659.41 (一)人工造林  622.87622.87 1经果林hm2927.74598.73598.73 2生态林hm277.9124.1424.14 (二)封山育林hm2946.1536.5436.54 1封育碑块91.061.06 2封育管护hm2500.5535.4835.48 二草食畜牧业发展  58.4058.40 (一)人工种草hm265.8613.0913.09 (二)棚圈建设m2145032.6232.62 (三)青贮窖m3100012.6912.69 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274.83274.83 (一)蓄水池口92102.91102.91 (二)沉沙池口922.862.86 (三)沟渠m839626.6326.63 (四)机耕道m716062.0662.06 (五)生产路m1231936.5436.54 (六)梯步步29551.481.48 (七)提灌站座142.3542.3576.00 第二部分独立费用  83.357.3576.00一建设管理费3.02%30.00 30.00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18.00 18.00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25.00 25.00四水土流失监测费0.74%7.357.350.00五招标代理费  3.00 3.00 第三部分预备费  24.00 24.00一基本预备费2.23%24.00 24.00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工程总投资  1100.001000.00100.00表7-6浒洋水小流域投资概算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建设规模投资(万元)合计中央投资地方配套浒洋水小流域      第一部分措施费用  645.74645.74 一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  436.79436.79 (一)人工造林  417.85417.85 1经果林hm2576.80396.19396.19 2生态林hm269.8821.6521.65 (二)封山育林hm2492.5218.9418.94 1封育碑块4.000.470.47 2封育管护hm2492.5218.4718.47 二草食畜牧业发展  33.0433.04 (一)人工种草hm237.947.547.54 (二)棚圈建设m2800.0017.9517.95 (三)青贮窖m3600.007.557.55 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175.90175.90 (一)蓄水池口60.0065.1265.12 (二)沉沙池口60.001.861.86 (三)沟渠m7801.0024.7224.72 (四)机耕道m6400.0055.4355.43 (五)生产路m9238.0027.3027.30 (六)梯步步2955.001.481.48  第二部分独立费用  53.664.2649.40一建设管理费 19.50 19.50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11.70 11.70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16.25 16.25四水土流失监测费 4.264.26 五招标代理费  1.95 1.95 第三部分预备费  15.60 15.60一基本预备费 15.60 15.60 工程总投资  715.0650.0065.00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7-7泸江水小流域投资概算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建设规模投资(万元)合计中央投资地方配套泸江水小流域      第一部分措施费用  346.91346.91 一森林植被保护与建设工程  222.62222.62 (一)人工造林  205.02205.02 1经果林hm2350.94202.53202.53 2生态林hm28.032.492.49 (二)封山育林hm2453.6317.6017.60 1封育碑块5.000.590.59 2封育管护hm28.0317.0117.01 二草食畜牧业发展  25.3525.35 (一)人工种草hm227.925.555.55 (二)棚圈建设m2650.0014.6714.67 (三)青贮窖m3400.005.145.14 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98.9398.93 (一)蓄水池口32.0037.7937.79 (二)沉沙池口32.001.001.00 (三)沟渠m595.001.911.91 (四)机耕道m760.006.636.63 (五)生产路m3081.009.249.24 (七)提灌站座142.3542.35  第二部分独立费用  29.693.0926.60一建设管理费 10.50 10.50二工程建设监理费  6.30 6.30三科研勘测设计费  8.75 8.75四水土流失监测费 3.093.09 五招标代理费  1.05 1.05 第三部分预备费  8.40 8.40一基本预备费 8.40 8.40 工程总投资  385.00350.0035.007.2资金筹措遵义县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共投入1100万元,其中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央投资10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91%;地方配套10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9%。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7-8浒洋水小流域分镇投资表浒洋水小流域措施单位单价乐山镇鸭溪镇合计数量投资(元)数量投资(元)数量投资(元)核桃hm26868.84268.171652400.65268.171652400.65李hm35327.6037.94202128.9637.94202128.96茶hm47785.35270.692107417.01270.692107417.01生态林hm23098.8769.88216549.0069.88216549.00封育管护hm2375.00357.11133916.25135.4150778.75492.52184695.00封育碑块1178.712.002357.412.002357.414.004714.82人工种草hm21988.1937.9475431.8637.9475431.86棚圈建设m2224.35800.00179483.35800.00179483.35青贮窖m3125.87600.0075524.54600.0075524.5430m3蓄水池口5716.4610.0057164.5713.0074313.9423.00131478.5250m3蓄水池口14046.1422.00309015.1915.00210692.1737.00519707.36沉沙池口309.8632.009915.5928.008676.1560.0018591.74沟渠m31.692966.0093983.754835.00153206.837801.00247190.58机耕道m86.606400.00554267.956400.00554267.95生产路m29.551525.0045068.977713.00227945.549238.00273014.51梯步步5.00740.003702.272215.0011081.792955.0014784.05措施费用合计(元)3316808.963140570.936457379.90治理面积(hm2)627.80511.401139.20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7-9泸江水小流域分镇投资表泸江水小流域措施单位单价新民镇尚嵇镇镇合计数量投资(元)数量投资(元)数量投资(元)核桃hm26032.727617151.81915828.38151.81915828.3795金银花hm25571.619881199.131109476.67199.131109476.667生态林hm23098.8694468.0324883.928.0324883.92165封育管护hm2375318.06119272.50135.5750838.75453.63170111.25封育碑块1185.76740133557.3022371.5355928.837007人工种草hm21988.18811327.9255510.2127.9255510.21213棚圈建设m2225.6518068650146673.67650146673.6744青贮窖m3128.39466140051357.8640051357.8644130m3蓄水池口5768.642186634611.85317305.93951917.7796850m3蓄水池口14172.539127552.7814198415.4423325968.2151沉沙池口313.63154704.45175331.713210036.16698沟渠m32.132708674.1332510441.0859519115.21577机耕道m87.2876066333.4076066333.40198生产路m29.99653889308192419.33633308192419.33633提灌站座423514.52831423514.52831423514.5283措施费用合计(元)2015000.881454074.583469075.45治理面积(hm2)525.22287.38812.6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8效益评价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出发,生态效益是实施该工程的基础和条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标和方向。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的有关规定,对遵义县201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价。8.1生态效益8.1.1蓄水保土效益1、蓄水效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能直接拦蓄径流。保水效益计算式:Wi=Fe·△Wm式中:Wi-某项措施的年保水量,m3;Fe-某项措施的有效面积,hm2;△Wm-措施的减少径流模数,m3/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保水效益按实际拦蓄量计算。经计算,项目年蓄水效益为42.41万m3。2、保土效益水土保持措施改变微地形和增加地表植被减轻面蚀,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有效制止沟头前进、下切和扩宽,减轻沟蚀,并可直接拦截泥沙。各项措施的年保土效益计算方法与保水效益相似。计算公式:Ws=Fe·△Sm式中:Ws-某项措施的年保土量,m3;Fe-某项措施的有效面积,hm2;△Sm-措施的减少径流模数,t/hm2。经计算,项目每年的保土效益为5.03万t。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表8-1蓄水保土效益指标表项目治理措施保土效益定额保土效益(t)蓄水效益保水效益(m3)单位数量单位数量单位数量1.工程措施254.063724.16小型蓄排水工程蓄水池口92t/口.am3/口.a403680沉沙池口92t/口.a0.4844.16m3/口.a0.4844.16沟渠km8.396t/km.a25209.92.林草措施28735.5207510.63(1)生态林hm277.91t/hm2.a503895.5m3/hm2.a22517529.75(2)经果林hm2927.74t/hm2.a2523193.5m3/hm2.a192178126.08(3)人工草地hm265.86t/hm2.a251646.5m3/hm2.a18011854.83.封禁治理措施hm2946.15t/hm2.a22.521288.375m3/hm2.a225212883.75合计50277.94424118.548.1.2改善环境效益(1)控制水土流失项目区经过综合治理,初步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1.17hm2,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合理布设,形成了立体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强,保护土地不遭受破坏,避免水土流失面积继续扩大。(2)减轻自然灾害每年可增加蓄水能量42.41万m3,减少5.03万t的泥沙进入下游河道,有效减轻洪涝、泥石流、干旱、滑坡、崩塌、虫害、等自然灾害,对保护当地农田、交通、工矿、城镇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使群众具有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人心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减轻长江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蓄水池、排(灌)沟渠等坡面水系工程的合理布设,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在经果林处布设作业便道等,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土壤肥力明显提高通过对坡耕地和荒山荒坡的重点治理,改变了地面形态和土壤结构,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培肥了土壤,提高了地力,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5)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种草和实施封禁治理,增加林草植被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不但有效地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净化大气,改善整个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灾害,而且对其它非水土流失原因造成的干旱、虫害、风灾等自然灾害的减轻也将起重要作用,人类以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向良性循环的方向改变,人们安居乐业,农村各业协调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8.2经济效益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结合项目区实际,主要通过有无项目对比法计算,即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而增加的效益,只计算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生态林和封禁治理增加木材和薪柴,经果林增产果品,项目效益计算期为20年。1.效益定额根据对典型小流域和典型农户的调查结果,结合原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的效益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项措施单位增产增收指标见表8-2、表8-3。表8-2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表品种单位价格(元)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木材木材(松)m315002.经果类核桃kg6李kg3茶kg3金银花kg103.畜牧产品人工饲草(干)kg14.副产品薪柴(树枝)kg0.16表8-3经济效益指标表序号项目生效实物增产量新增产值时间木材薪柴经果类饲草(年)(m3/hm2)(kg/hm2)(kg/hm2)(kg/hm2)(万元)一生态林1侧柏54.54500582滇柏54.5450058二经果林1核桃310002522李3100001143茶345003654金银花31000199三人工种草130000197四封山育林40.54500139五合计13822.效益计算按当地现行价格计算粮食、经果作物、木材、枝柴增加的收入。项目在计算期内增加的实物量为:经果作物221.66万kg、饲草197.58万kg,薪材495.89万kg,木材蓄积量1174m3。直接经济效益1382万元。8.3社会效益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本项目工程的实施对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配套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使项目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与提高。二是项目实施中,可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起到强有力的作用。三是通过项目工程措施及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强境内暴雨就地入渗和地面植被吸持雨水的作用,削减洪峰,提高库塘拦蓄调洪能力和溪河行洪能力,降低暴雨成灾几率,减少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使群众具有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9保障措施9.1政策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对石漠化土地防治工作的有关政策,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单项法规政策。——县委、政府遵照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制定地方政策加以鼓励和支持。鼓励防治土地向能人流转,形成规模;鼓励各种形式的投资防治,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给投资者一定程度的优惠和权益保护。——按照奖、惩分明的原则,在有关政策文件中必须有对破坏和影响工程实施以及实施后的成果的不良行为加大惩处的规定和要求,从政策上保护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9.2法律保障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退耕还林条例、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及国际公约,确保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之工程的顺利实施。9.3组织保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项目区的干部和群众懂得石漠化土地的产生原因,危害后果、防治方法等有关政策和知识。增强协同防治能力。——县、乡都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抽专人负责,党政主要领导应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并保证有任务、有责任,不能只挂名不做事。——发改局、林业、水利、畜牧局等部门都要建立常设石漠化防治工作办事机构,并由主要负责人负责抓工作。——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程序组织项目实施,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实行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并产生应有的效益。——结合效益监测,建立质量动态评价体系。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9.4科技保障建立和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广和应用现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贡献率,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县、乡、村各级都要举办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培训斑,提高管理人员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懂技术、会防治、善管理的主人。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点、重点进行必要的研究工作,尽量做到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做好项目档案工作,建立系统的档案,并加强档案管理。9.5管理措施——项目管理。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加强领导,强化项目管理。县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书记和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国土局、农办、扶贫办等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为成员,负责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发改局,具体执行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和项目乡镇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在工程施工中,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并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项目乡镇应组织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资金管理。按现行项目资金管理程序进行,必须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加大资金监督管理力度,严防资金流失或加大成本,保证资金安全。——技术管理。注意技术的推广、普及,对一些重要的技术,必须建立技术档案,保护知识产权。9.6制度保障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工程管理,要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要求,制订相应的工程管理办法,并完善检查、验收、审计制度。强化工程管理,严格项目规划和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林业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审计制,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9.7资金管理加强石漠化资金的管理和审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的财政石漠化防治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同时必须按照石漠化规划下达,落实到贫困乡、村。审计部门要定期对石漠化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确保资金安全,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严肃处理。9.8建后管理项目建成后的管理是保障项目建设成果和项目建设效益的关键,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自治的作用,针对封山育林、护林防火、饮水灌溉等公用设施、村容政界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通过建章立制巩固项目建设成果。2、以村级组织为核心,在各乡镇、村居的统一协调下,做好经济林、幼林、牧草的中耕除草和抚育管理,对机耕道、田间作业便道、引水渠、灌溉渠等公用设施开展常年维护与维修,通过强化管理,巩固项目建设成果。3、适当收取一定数量的后续管理费用,以维护人畜饮水工程的日常费用,减少水资源浪费,确保饮水设施的正常运转。4、各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建成后,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业、农业、水利、畜牧的技术支撑力度,充分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达到切实巩固项目建设成果的目的。1.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3.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4.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5.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6.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97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1.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2.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3.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4.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5.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6.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7.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8.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9.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10.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11.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12.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13.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14.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15.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16.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17.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18.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19.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20.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21.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2.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23.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24.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25.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26.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27.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28.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29.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30.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31.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32.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33.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34.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35.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36.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37.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38.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39.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40.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41.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42.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43.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44.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45.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46.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47.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48.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49.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50.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51.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52.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53.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54.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55.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6.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57.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58.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59.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60.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61.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62.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63.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64.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65.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66.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67.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68.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69.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70.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71.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72.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73.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74.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75.基于Cygnal单片机的μC/OS-Ⅱ的研究76.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77.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78.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79.基于单片机γ-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80.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81.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82.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3.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84.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85.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86.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87.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88.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89.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90.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91.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9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93.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94.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95.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96.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97.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98.基于ADμ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99.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100.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101.单片机实现的寻呼机编码器102.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03.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04.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105.超精密机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106.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107.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