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11页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的思考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的思考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让每个人都得到安全饮水是每一个水利工的共同愿望。本文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析其建设管理过程中各环节的要点。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要点思考    一、当前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要生存就必须饮用水,饮水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宝贵的生命。根据我国2005年的调查研究,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近40%,必须要解决饮水安全。那么饮水不安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饮用水不安全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水质超标,其次是水量、取水方便度以及水源保证率等三个方面不达标:  (一)饮用水水质问题  天然形成的超标水质,如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污染造成的,如工业“三废”的排放。具体有以下三个原因:   1.集中式供水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缺少甚至没有水净化系统和消毒设备;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了制度但形同虚设,不按制度执行管理,监管不到位,水质不可能符合要求。  2.分散式供水广泛,如来自于泉水、伏流、山溪水、渠道、水库及山坪塘等,这些都没有经过检测就用来饮用,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立即解决。  3.水质被严重污染,由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大量使用农药,河道、湖泊、水库等水质被污染,乱砍乱伐使水土流失严重,产生诸如重金属含量超标、有机污染等现象,这些水体的饮水功能丧失,可以饮用的水源越来越少。  (二)水量、取水方便度以及水源保证率  水量不能满足供给需求导致取水不便,保证率低,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我国一些偏远地区饮用水源有限,再加上各区域间的天然地理屏障,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用水灌溉高峰,便导致水量供给不足,供水保证率低。  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必要性及其进展  (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安全工程势在必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政府情系百姓,维护民生的德政工程。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现阶段,大力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取得了“小工程、大德政”的效果。  (二)安全饮水工程的进展情况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时间不长,思想和技术水平受到限制,因地制宜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不可少。  1.工程类型:  (1)城镇供水分流到农村,主要是指一些规模较大的城镇水厂,能够通过管X延伸向离城镇较近,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供水,城镇供水水质基本可以保证,运行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  (2)分级的乡镇集中供水或村村联合集中供水,乡镇或村的农民是其主要供应对象,水厂覆盖面比较集中,规模也比较大,但是农民安全用水意识不够,有时不选择乡镇供水,使得实际用水量少,水厂效益不好,难以维持。  (3)偏远地区村级供水,规模很小,数量多,而安全饮水工艺简单,几乎没有专业管理过,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   2.工程特点:  (1)安全饮水工程规模不大但分布广泛,数量极多。由于一些偏远地区农民居住分散,为解决正常饮水就使得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建造了以村或户为单位的工程,规模小、数量多。  (2)农民的需水量小,供水企业效益差,成本高。大部分农民缺乏安全意识,自备生活用水,如就近引取裂隙泉水,使水费很难收缴完全,直接影响水厂效益。部分地区为了给高海拔偏远地区供水,修建多级泵站,供水成本太高,水厂入不敷出,迫使水厂停工甚至破产,进入恶性循环。  (3)水价过高,超出农民本身的经济承受范围。不发达地区的农民经济较少,承受能力很低,付不起高价水费,致使农民不用或者少用自来水。  三、工程管理形式及存在问题  (一)工程管理形式  1.水利部门管理,水利部门包办和水利部门直接管理或水利部门委托企业管理。技术专业水平较高,管理相对规范,但产权问题难以克服。   2.企业管理,组建供水企业,权责明晰。企业为自己投资,企业自己建设,自己受益。  3.乡镇管理,乡镇是责任主体,负责管理运营,是政府和市场相连的纽带,利用技术专业化的优势,实行专业管理,并有受益水户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  4.村级管理,村集体指派专人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  5.组建协会管理,以受益群众为主体介入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任务清晰,机构明确。  6.租赁承包等委托他人管理,直接由中标者承担责任和监督管理。  7.自建自管,以农户为单位,一家一户,自建、自用、自管。  (二)存在问题  1.水价高低不同,没有收取标准。对于地处偏僻,规模小、成本高的饮水工程,水费高,农民群众接受不了,企业也经营不下去。  2.用户不关心安全饮水问题,意识不足,认为工程管理归国家所有,不用或不想参与管理。   3.管理分配不到位,权责不清,不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个人,造成政府包揽过多,不能面面俱到,存在管理漏洞。  4.能力不够,建后监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难免宏观调控不到位,发挥的行政职能不彻底。  四、各阶段要点  (一)项目规划阶段  1.在确定某一年度或者阶段建设任务之后,水利部门、城建部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烟草部门、环保部门、政府招商部门、民政部门、扶贫部门、移民部门等之间应对各部门的建设内容进行沟通协商,完成各自任务的协调、分割及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建设进程。  2.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城乡一体、规模发展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重点和目标。注重近期解困与长远发展相结合,集中解决与分散解决相结合。  3.对项目所在区域已成供水工程进行调研,考虑挖掘已成供水设施的潜力,力争将新建和已成工程进行衔接,避免重复投资。   (二)设计阶段。水源短缺,取水困难,水净化处理工艺复杂,饮水管线长,管X复杂多变,居民集聚度低,工程改造难度大,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等问题普遍存在。在规划设计中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1.选择适合的水源  水源的选择是一个供水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从源头把关才能控制整体,水源选择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既要保证有足够的水量,更要高度重视水质。按照我县及大部分西部山区的实际情况,水源最好选取裂隙泉水和伏流,其受污染程度小、水质好,但是裂隙泉水和伏流的质量也受到雨季的影响,雨水过多会破坏土质,恶化水质;其次才选择投资高的地表取水,如河水、水库水,其输水距离长,建设成本高。  水源的选择还需便于卫生防护。以裂隙泉水和伏流作为水源的,在影响范围内不应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应修建渗水性厕所和污废水渗水坑、堆放弃渣,不应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以河道、渠道、水库、山坪塘及山溪水作为水源的,应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取水点周围部分水域或整个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输供水管X的设计   由于前期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缺少理性规划,再加上资金到位不足,只是满足于当时的工程建设,没有给新建饮水工程留有足够余地,很难利用已成工程的管道进行工程扩容。因此,在进行新工程的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应站在发展的角度进行管X布置设计及管径的选择,考虑避免重复改建增加投资,使工程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  3.选择适当的构筑物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逐年扩张,受污染的水体也越来越多,确定水源点后应先对水质进行化验,由化验结果来确定制水构筑物的类型、制水流程及设备的选用,并尽量避免选用会引起地方病的水源。对天然水质较好的裂隙泉水和伏流,因其日常来水量较小,受降雨限制较大,降雨后一段时间内来水含泥量较大,需建设清水池和容积较小的预沉池。对由河道、渠道、水库、山坪塘取水的,由于水源易受到污染,应根据水质类型配置水质净化设备及相应的构筑物,严格复核厂区内的各部分制水时间和制水长度,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投资较高。  4.工程选址   近年来,由于我县爆破物资管控极为严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地的工程建设。特别是饮水安全工程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爆破成本相对于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成倍增加,加之爆破审批程序用时较长,选择好的工程建设地址显得尤为重要。选址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地址条件较好,无软基、滑坡、崩塌等不良地址因素存在,避开冲沟、堆积体、岩溶等不利地貌;(2)海拔相对供水对象高,保证各用水点有足够的水头;(3)地面坡度较小,地势较为平坦,基岩整体出露面积较大;(4)石方开挖量较小,基本无土石回填;(5)距离公路较近,人工运距较短。  5.工程占地  土地系国之命脉和民之根本,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永久性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与每一户的耕地面积相比却较大。因本类工程建设占地基本由当地村组自行解决,无征地费用,所以在进行初期选址时就应优先考虑集体所有土地和荒坡地,尽量少占用耕地。  (三)运行管理阶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实施六年有余,工程数量越来越多,部分工程本身缺乏生命力,有些工程建设之时,缺乏必要的经济技术论证,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造成高投入低效益。如何保障工程长久正常运转,除了要积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还要建立长效的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制。确立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的优势,促进专业管理机构与用水户协会相结合。对于供水多、范围广的可由水利部门组建的供水总站管理。对于小型的村级工程由村的用水合作组织管理。股份制或者私人的水利工程由投资法人直接管理。分散的供水工程,如农民自建自有的则由农民自己管理。   2.积极鼓励受益用水的用户参与管理。当前,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均以政府为主,是政府推行的公益事业,不适合完全拍卖、租赁。参与工程管理的形式应是受益群众为主体,在设计和规划时,从他们的困难和需要出发,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在正式施工时,发动受益群众一起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在建后的使用阶段,听取他们对工程的评价,鼓励用户参与和改革。  3.建立合理水价标准。水价的核定应包含动力费、年维修费、大修费、运行管理费和工程折旧费等,需一次核定到位。现阶段存在不按标准足额核定或不足额收取等现象,对工程正常运行和更新改造带来潜在威胁。因此,各级管理单位或组织应科学合理的确定水价,健全水费的征收、管理、使用制度,尤其是折旧费的管理制度,为工程的持久运行提供资金保障。  4.努力提高群众爱护供水设施的自觉性。部分群众对管道漏水视而不见,有的还破管浇地,破坏水利设施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单位应通过各种媒体以及管理人员入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用水户,努力营造人人爱护供水设施的良好氛围。  5.建立水质定期检测、巡检制度。受投资规模限制,部分工程制水工艺不完善,基本不存在水质检测体系,因此应建立水质定期检测及巡检制度,加强对水源水质及供水水质的监测,提高安全用水保障程度。  五、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量多、分布零散、类型不一、规模差异大,给工程的运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科学、合理地做好工程的规划、决策、设计和运行管理将破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