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50 KB
- 2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土的物理性质计算:ρ(土的天然密度)=m(土的总质量)/V(土的体积)ρd(土的干密度)=m固(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V(土的体积)w(土的天然含水率)=m水(土中水的质量)/m固(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100%e(土的空隙比)=V水+气(土中水和气的体积)/V固(土的固体的体积)n(土的空隙率)=V水+气(土中水和气的体积)/V(土的总体积)Ks(土的最初可松性)=V2(土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V1(土的天然状态下的体积)Ks·(土的最初可松性)=V1(土挖压实状态下的体积)/V1(土的天然状态下的体积)土方量的计算:1.基坑土方量V=H(基坑深度)*(A1(上底面)+4A0(中间截面)+A2(下底面))/62.基槽土方量V=L(基槽长度)*(A1(前截面)+4A0(中间截面)+A2(后截面))/63.场地平整土方量1)划分方格网,一般采用(20m*20m)~(40m*40m)。2)在方格网上标注填挖高度施工挖填高度设计高度角点编号自然高度Hn(场地内任意一点的设计标高)=H0(场地内设计确定的标高)±L(该点至场地中心线的距离)*i(场地泄水坡度,不小于0.2%)3)场地挖填高度的标注(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4)计算方网格“零点”位置X1=h1*a/(h1+h2)h1、h2为相邻的施工挖填高度(取绝对值)5)计算方格网中各土方量(h均为计算区域内的挖填高程)一点挖填方:V=b*c*h/6二点挖填方:V=a*(b+c)*(h1+h2)/8三点挖填方:V=(a2-b*c/2)*(h1+h2+h3)/5四点挖填方:V=a2*(h1+h2+h3+h4)/46)计算边坡土方量,以三角陵锥体形状计22
边坡坍塌的原因:1.土体剪应力增加;2.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坡度系数m=B(坡底宽度)/H(土方开挖深度)土方边坡坡度=H/B=1/m流砂现象的产生和防治:产生原因:动水压力(PD)大于或等于浸水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的抗剪强度等于零,土的颗粒能随着渗流的水一起流动,称为“流砂现象”。动水压力(PD)和水位差成正比,和渗透路线成反比。防治方法:1.降低地下水位,使动水压力方向朝下;2.增加土颗粒的压力降低地下水位一、集水井降低法: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直径或宽度0.7~0.8m,井深始终低于挖土面0.8~1.0m,井底铺设0.3m碎石。二、井点降水法: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利用真空原理,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减低到坑底以下。轻型井点布置计算:1.井点设备:滤管,直径38mm、51mm无缝钢管,长度1~1.2m井点管,直径38mm、51mm钢管,长度5~7m2.平面布置:1)基坑、槽宽度小于6m,水位降低值不超过5m时,可用单线状布点。2)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地质不良,用双排线状井点。3)面积较大用环状井点。4)井点管距离基坑壁0.7~1.0m,井点管间距一般为0.8m、1.2m、1.6m,四角适当加密。3.高程布置:井点管埋设深度H≧H1+h+i*LH1(降水系统总管至基坑底面距离,一般情况下总管向下埋设0.5m)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线的距离,0.5~1.0m)i(水力坡度,双排、环形1/10,单排1/5)L(双排为井点管至基坑中心距离,单排为井点至基坑另一边距离)4.涌水量计算:无压完整井环状井点Q=1.366K(2H-s)s/lgR-lgx0Q井点系统的涌水量(m3/d)22
K土的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s水位降低值R抽水影响半径(m)公式R=1.95s*√HKx0=√A/π其中A为环状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含井点距边坡的距离)当滤管处于无压非完整井时,Q=1.366K(2H-s)s/lgR-lgx0式中H由H0替换,H0=系数*(s,+L),s,其中为地下水位线至井点管底部的长度,L为滤管长度,一般取1m承压完整井环状井点Q=2.73KMs/lgR-lgx0M承压含水层厚度5.单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q=65πdL*3√Kd滤管直径;L滤管长度;K渗透系数6.井点管数量与井点间距n,=Q/qD,=L/n,实际采用的井点管间距D采用0.8m、1.2m、1.6m、2.0m,且D<D,;井點數n≧1.1n,降水对周围影响防止措施危害:1、因地下水流失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地基自重应力增加和土层压缩等原因,造成地面有较大的沉陷;2、因为土层的不均性和降低后地下水位线成漏斗曲线,四周土层因自重应力的作用,导致不均匀沉陷,引起周边建筑物基础下沉或房屋开裂防止:1、降水区域和建筑物之间设置一道固体抗渗屏幕。2、在降水井点和建筑物之间设置回灌井点,保持建筑物区域土层地下水位减少降低值。回灌井点和降水井点间距不小于6m。正铲挖土机工作特点“向前向上,强制切土”反铲挖土机工作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拉铲挖掘机工作特点“后退向下,自重切土”抓铲挖掘机工作特点“直上直下,自重切土”22
基坑、基槽开挖要点:1、确定开挖顺序,分层开挖,尽速完成。2、多余土方运至弃土场存放,基坑、槽边0.8m内不得堆放弃土,距离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3、为防止雨水浸泡基槽、坑,基底标高保留15~30cm厚土层在基础施工前人工开挖,如采用机械挖土,则保留20~30cm来人工开挖。4、超挖部分用相同材料填补,并夯实。5、开挖前应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50cm以下。6、施工机械临时道路铺设、并硬化。7、基坑、槽开挖应先深后浅或同时施工。8、密集桩群开挖需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开挖时需对称挖土,并做好基桩偏移措施。9、深基坑开挖时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土方回填要求1、回填料符合设计要求。2、砂石类土可做表层以下填料;含水量符合要求可做各层填料;软土做次要部位填料。3、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振动是不超过铺填厚度的3/4。4、分层填土、分层夯实、分层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压实系数和干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回填上层。5、回填时应尽量采用同类土质,上层采用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采用透水性较大的填料。回填后压实要求(碾压、夯实、振动):1、碾压法:实用于大面积填土,碾压方向由两边向中间,15cm~20cm重叠。2、夯实法:主要用于小面积,重型夯实机的夯实深度可达1~1.5m。3、振动法:适用于非黏性土。4、影响压实的因素:a、压实功的影响,松土先轻后重效果较好;b、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较大时土颗粒间空隙被水填充,含水量较小土颗粒间摩擦力增大,阻碍压实。检验黏性土含水量方法为“手握成团,落地开花”。22
c、铺土厚度的影响,厚度过小影响功效,厚度过大,压实多遍。地基处理与加固处理与加固的原则:使建筑物各部位沉降趋于一致,减少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换填法:1、天然砂土用砂或级配砂土回填;2、天然密实黏土用3:7灰土分层回填;3、可塑黏土用1:9灰土分层回填局部范围内硬土应尽可能挖除,回填砂土或落深基础。“橡皮土”应采用:1、晾槽或掺入石灰粉,减低含水量;2、铺填碎石压紧;3、挖除换填砂土或碎石级配。地基整体加固1.地基换填:换填料为强度较大的砂、石、灰土,分层夯实;2.重锤夯实地基:夯锤(1.5~3)吨,提升高度2.45~4.5m,加固深度一般1.2米,适用粘性土、砂土,不适用地下水位高于夯实深度或有效深度内有软土层的。重锤夯实对邻近的建筑物有影响。3.强夯地基:夯锤8~40吨,提升高度6~30米,影响深度10米以上。4.振沖地基:分為振沖擠密法和振沖置換法。5.深层搅拌地基:用于加固饱和黏土地基,通过深层搅拌,将地基深处的软土和水泥、石灰混合,形成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地基。可作为重力式支护结构用来挡土、挡水。6.旋喷地基:可用于基坑开挖中防止坑底流砂隆起或作为防水帷幕、防止滑坡等。7.地基压浆:可分为水泥压浆和硅化压浆。垂直运输机械:塔吊、井字架、龙门架、建筑施工电梯井字架:起重能力1~3吨,提升高度60m以内,必须设置缆风绳或附墙拉杆。龙门架:起重能力2吨以内,提升高度40m以内,必须设置缆风绳或附墙拉杆,与脚手架连接处设置剪刀撑。缆风绳12~15m高设置一道,以上每5~10m设置一道,井架4根,龙门架6根,缆风绳用7~9mm钢丝绳。卷扬机:分桩式锚碇和水平锚碇。22
施工电梯:起重能力1.0~1.2吨,载人12~15人,提升高度可达100m以上。混凝土施工机械搅拌机:自落式宜于搅拌塑性混凝土和低流动性混凝土,正转搅拌、反转出料。强制式宜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分立轴式(涡桨式、行星式)和卧轴式。施工脚手架脚手架作用:1.工人临时操作面;2.材料临时堆场;3.临时运输道路。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材料:钢管直径48mm,厚度3.5mm的焊接钢管。扣件分旋转、直角、对接。立柱:设置15cmx15cm底座,厚度8mm,20cm高度设置横向扫地杆。对接处交错布置。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承受小横杆传递的荷载并传给立柱,横向长度不小于2跨。横向水平杆:(小横杆),凡立柱与大横杆相交处必须设置小横杆,与立柱轴心距离不大于15cm,并需等间距设置。脚手板:两端固定。固定件:立柱必须用刚性固定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从第一步大横杆开始设置。支撑体系: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必须设置支撑体系。高度24m以下双排每隔6跨一道剪刀撑,从两端转角起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4m以上双排外立面整个高度、长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每幅剪刀撑跨域立柱不超过7根,成45~60度。顶层以下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扣件对接,并固定在立柱;顶部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横向斜撑:每个斜杆只占一步,呈之字形,高度24m以上封闭双排架两端设置,中间每个6跨设置一道。一字型、开口型两端必须设置,中间每个6跨设置一道。抛撑:搭拆脚手架时设置抛撑。搭设要求:1.地基硬化,排水通畅。2.首步高度1.6~2.0m,立柱底部20cm22
处设置一道大、小横杆。立柱间隔交叉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先立里侧立柱。后立外侧立柱。3.双排脚手架小横杆靠墙侧离墙装饰面距离小于10cm,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4.扣件扭力不小于40、N.M,不大于70N.M。5.脚手架使用前必须验收,先自检,再由专职人员、搭设者、使用者共同验收,挂合格牌。保养每日一次,维护每月一次。恶劣天气后检查整修。拆除顺序:后搭先拆,先搭后拆。顺序为安全网→挡脚板→脚手板→扶手→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柱。脚手架搭设安全措施:1.搭拆、使用有施工方案。基础、结构构造、连墙件必须设计,复核验算其承载力。2.脚手架各部件必须设置,局部应加强。3.连接件、固定件符合要求。4.基础平整、牢固,立杆必须有底座和垫板。5.连墙点、拉撑点、悬挂点承载力需核算。6.脚手架有可靠安全防护措施。模板系统的作用:1.混凝土浇注前要形成结构或构件相应的形状和尺寸,并保证浇注过程中、后不发生变化。2.混凝土硬化中受到保护,方便养护。3.使混凝土形成一定的感观质量。要求:1.保证形状、尺寸正确。2.模板有足够刚度、强度、稳定性。3.表面平滑、平整。4.构造简单、质量轻。5.接缝少,拼缝严密。6.能多次周转。安装要求:1.安装中,对模板和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2.下层需能支撑上层荷重,上下层立柱对准。3.接缝不漏浆,浇注前润湿,清理杂物。4.安装前清理干净,刷隔离剂。5.混凝土成型后外观需达到设计要求。6.预埋铁件安装位置正确、牢固。底模拆除时间,跨度>8m,板、梁100%强度,悬臂构件全部100%跨度≦8m,板、梁≧75%强度,板≦2m,强度50%22
拆模顺序:1.先侧模后底模,重大复杂的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上层楼板施工时,下层支架不得拆除,再下一层的支架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梁应保留支架,间距不小于3m。3.拆除不得损坏楼板。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拆除强度要求。5.拆除后现场清理。钢筋工程钢筋抗拉强度(ft)/屈服强度(fc)≥1.25钢筋屈服强度(fc)/标准强度值≤1.3HPB235冷拉率≤4%,HRB335、HRB400、RRB400冷拉率≤1%钢筋弯曲1、一级钢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2.5倍,弯曲后平直部分长度大于钢筋直径3倍。2、设计要求135度弯钩时,二级、三级弯钩内直径不小于直径4倍,平直部分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作不大于90度弯折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钢筋搭接:绑扎、焊接、机械连接1、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弯起点距离≥10d。2、相邻的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3、搭接接头区段的长度为1.3L(L为搭接长度),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符合以下规定:1)梁、板、墙构件,≤25%;2)柱类构件,≤50%3)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时,C30~C35内,一级30d,二级35d,二级以上40d;搭接长度随混凝土等级降低而增加,等级增大而减少。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之间,搭接长度1.2倍;50%以上,搭接长度1.35倍。4)一、二级抗震,搭接长度乘以1.15系数,三级抗震乘以1.05系数。5)带肋纹钢筋直径大于25mm,搭接长度乘以1.1系数;环氧树脂钢筋搭接长度乘以1.25系数。焊接连接: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电阻点焊、气压焊检验:闪光对焊,接头6%,三根拉力试验、三根冷弯试验;电弧焊,300个同类接头一个检验批,三个接头拉力试验;电渣压力焊,300个同类接头一个检验批,三个接头拉力试验;22
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连接:套筒挤压连接、套筒螺纹连接(锥套筒、直套筒)特点:接头强度高,质量可靠,施工便捷,无明火。人员:持证上岗检验:500个为一检验批,三个接头做拉力试验。焊接、机械连接接头设置:1)同一构件内接头宜相互错开。2)连接区段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cm。a、受拉区≤50%;b、接头不宜设置在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c、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不宜采用焊接接头。钢筋配料外包尺寸:施工图中所标注的钢筋尺寸一律是外包尺寸,指的是钢筋外边缘到外边缘的尺寸。量度差值:钢筋的外包尺寸与钢筋中心线长度之间存在的差值。1、钢筋弯曲量度差值弯曲角度量度差值300.5d600.85d902d1352.5d2、180度钢筋弯钩增加值:6.25d3、箍筋弯钩增加值箍筋形式箍筋弯钩增加值/抗震135/13514d(24d)90/18014d(24d)90/9011d(21d)钢筋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弯钩增加值)钢筋代换(征得设计同意为原则)钢筋代换原则:1、等强度代换n2≥n1d12fy1/d22fy22、等面积代换n2≥n1d12/d22注意事项:1、重要受力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下弦)不宜用光面一级钢代替二级以上钢。2、代换后,钢筋需符合规范。3、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分别代换。4、抗震要求高的构件,不宜用强度高度代替强度低的。22
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热轧钢筋,不得代换。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基本质量要求:足够强度,良好的整体性、密实性,正确的形状、尺寸。混凝土施工配料中影响混凝土质量主要原因:1、称量不准确;2、未考虑现场砂、石骨料中的含水率。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子=C:CX(1+Wx):CY(1+Wy)其中水用量是W-CXWx-CYWyWx、Wy分别为砂、石中的含水量即计算砂、石用量时应增加其含水量,计算水用量时应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例题P-100)混凝土搅拌时间影响: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均匀性差,强度、和易性下降;搅拌时间长,搅拌效率低。混凝土现场运输要求:1、保持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2、保证塌落度;3、保证初凝前浇筑完成;4、保证连续供应。混凝土浇筑要求:1.浇筑前准备工作,对模板、钢筋组织验收,组织好施工所需材料、机具、人员和相关水电措施。2.一般要求1)浇筑前不发生初凝、离析现象,塌落度梁、板、柱为30~50mm。2)浇筑自由高度不超过2m,,超过可设置溜槽或串筒。3)保证混凝土整体性,尽可能连续作业,如有间隔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必须设置施工缝。4)竖向结构(柱、墙)浇筑高度超过3m,采用串筒。5)后浇带设置需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3.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留设原则:a、剪力较小部位;b、便于施工部位;c、受动力荷载的设备基础不留施工缝,如要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常见位置:a、柱子,基础与柱交界处;框架梁上、下面,楼板上面;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等。22
b、梁,可留竖直缝(不得斜面)和水平缝,梁高超过1m留缝需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主次梁结构,应留在次梁的1/3跨处。c、板,单向板平行于短方向;双向板按设计要求留设。d、楼梯,1/3跑的位置。e、墙,门洞口过梁1/3跨处,纵横墙交接处。f、大体积混凝土依设计要求留设。处理方式:1)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2)清理施工缝处松动部分和杂物;3)接缝处充分润湿;4)铺设5~15cm水泥砂浆5)浇筑混凝土后仔细振捣。4.混凝土振捣方式:机械振捣(内部振捣器-插入式,表面振捣器-平板式,外部振捣器-附着式,振动台),真空吸水工艺。密实判断:表面泛浆和外观均匀,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和出现气泡。5.混凝土养护1)浇注完毕后12h以内覆盖保湿养护;2)浇水养护时间,一般性的7d以上,有缓凝型外加剂、抗渗要求的,14d以上;1)保持混凝土润湿,浇水水质同拌制水一致;2)塑料薄膜覆盖养护需全部包覆,保持薄膜内有冷凝水;3)强度1.2Mpa以上方可上人施工;4)养护方法:标准养护、自然养护、蓄热养护、蒸汽养护标准养护:指在评价气温为20±3度,相对湿度90%以上,在潮湿的状态下(或水中)养护28天。泵送混凝土施工泵送混凝土特点:1.流动性高,塌落度大于100mm;2.在运输中塌落度损失最小;3.具有良好的黏聚性;4.泵送压力下不离析;5.水泥砂浆含量较高,可减少输送过程中摩擦力。6.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和普通的,大体积选用低水化热或矿渣水泥。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涉及施工人员、施工机具、施工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五方面。包括两个阶段:施工中质量控制、养护后质量控制22
施工中有:原材料、配合比、搅拌、塌落度、浇捣。养护后有:外观、结构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结构实体检测桩基础施工预制桩制作:1.桩重叠层数不超过4层,每层可用并列法和间隔法;2.下层桩混凝土强度30%后再施作上层;3.混凝土浇注由桩顶向桩尖连续进行;4.桩运输时强度100%,堆放不超过4层。预制桩打设:1.准备工作(清理、场地平整、试打桩(2PC)、抄平放线);2.打桩设备,桩锤、桩架、动力装置;3.确定打桩顺序,a.桩中心间距≦4倍桩径,采用中间向四周或两侧;数量较多时采用分段、逐排搭设;b.先深后浅、先长后短、先大后小;4.试桩,不少于2PC,确定停打原则或取得相应参数;5.停打原则,a.桩端位于一般土层上,以控制桩标高为原则,贯入度为参考(摩擦桩),b.桩端达到持力层,以贯入度为原则(端承桩);6.桩头处理,预制桩头(锚入式),预应力管桩(引桩);灌注桩基础施工施工工艺:定位放线→埋设护筒→泥浆制备→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泥浆循环排出)→成孔检测→清孔→吊装钢筋笼、导管→再次清孔→浇筑混凝土成孔基本要点:1.护筒,高出地面40~60cm;2.泥浆护壁,作用护壁、携带土渣、降温钻头、润滑;3.钻进成孔,正循环(钻杆进水)、反循环(钻孔进水);4.水下混凝土浇筑,导管底部高出孔底30~40cm,第一次浇筑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0.8以上;质量异常:断桩、桩孔偏斜、孔壁塌落、护筒冒水。沉管灌注桩施工施工工艺:定位放线→安放桩尖→桩机就位→桩管安装并套在桩尖上→校正钢管垂直→锤击沉管至设计贯入度或标高→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拔管、敲击钢管振实混凝土断桩原因:1.相邻桩施工或其他机械运动产生挤压、振动,发生水平剪应力,减低混凝土强度;2.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不当,拔管速度过快;3.地质状况不佳,混凝土四周扩散,减低强度。22
措施:1.桩的中心距>3.5d,终凝后一段时间内禁止外力作用;2.搭设顺序合理;3.地质状况不佳(含水量高的淤泥层)更换其他工艺;4.断桩处加大截面积,重新浇筑混凝土。缩颈桩原因:1.拔管速度过快;2.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3.管内混凝土存量过少,出管后扩散;4.土层含水量过大,混凝土因水压影响缩颈。措施:1.拔管时要慢拔密击;2.管内混凝土要略高于地面,保持正常扩散;3.可采用复打法、反插法;砖砌质量的基本要求“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错缝搭接、接槎可靠”砖砌施工工艺:1.抄平放样;2.摆砖样;3.立皮数杆;4.砌筑、勾缝;5.楼层轴线引侧。砖砌施工要点:1.尽量平行砌筑,每层砌筑完成后校正轴线、标高、水平;2.水平向、竖向砖墙灰缝控制在8~12mm,饱满度≧80%;3.砌筑前顶面清理,弹出墙轴线、边线;4.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整砖砌筑,半砖分散使用;5.砖墙转角、交接处同时砌筑,留斜槎符合要求。6.有构造柱的墙体,先绑扎钢筋,留马牙槎,先退后进,退进高度30cm,距离1/4砖长,留拉结筋2PC¢6mm,长度1m。7.每承载墙最上一皮、梁下一皮丁砖砌筑,隔墙上方至梁底斜砖填塞满。8.砖墙洞口上方设置过梁。9.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8m,相邻的砖墙砌筑高差不超过一个楼层。砌筑质量问题:1.基础墙身位移;2.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3.清水墙游丁走缝;4.灰缝大小不一;5.混水前粗糙;6.构造柱处砌筑不符合要求;7.埋入砌体的拉结筋位置不准;8.留槎不合要求;9.砌体砂浆不饱满;砌筑脚手架要求:1.脚手架使用前需会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管为¢51mm,厚度3.5mm,连接件为钢构件。3.立杆间距≦1.5m,大横杆间距≦1.2m,小横杆间距≦1m。连墙拉结杆垂直≦4m,水平≦6m。22
4.脚手架离墙距离≦20cm,踏板满铺,外侧设栏杆(h=1m)、挡脚板、防尘网。5.超过20m设剪刀撑,宽度不超过7根。先张法台墩稳定性计算(例题P161)K=M1(抗倾覆力矩)/M(倾覆力矩)≧1.5=GL(台墩自重力的力矩)+EPe1(台墩后面土的压力力矩)/Ne2(张拉力合力的力矩)e2(张拉钢筋离台墩距离+50mm)e1(3/2埋设深度)GL(分成两部分计算,力矩臂不一样)P=Ψ(1)Afc/K1(1.25)K2(1.5)≧张拉力合力A(台面截面面积)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先张法施工先张法工艺流程:台座制作与清理→刷隔离剂、安装钢筋骨架和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加工)→(校核张拉工具)张拉预应力筋→安装模板、预埋件→混凝土浇注(试块制作)→养护→拆模→(试块强度检测)切断预应力筋→出槽应力松弛:钢筋受到一定张拉力后,在长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钢筋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减低的现象。张拉控制应力P=σcon(张拉控制应力)*Ap(预应力截面面积)钢丝、钢绞线冷轧钢筋精轧螺纹钢σcon(张拉控制应力)先张法:0.75fptk0.70fptk后张法:0.75fptk0.85fpykfptk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fpyk极限屈服强度标准值台座张拉时,先张拉靠近台座重心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放张顺序:1.放张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2.轴心受预压构件(拉杆、桩),同时放张。3.偏心受预压构件(梁),同时放张预压较小区域,再同时放张预压较大区域。4.若不能满足上述的,应分阶段、对称、交错放张。22
后张法施工后张法工艺流程:预应力材料进场、复检→底模组立→安装钢筋骨架和预留孔道→安装固定端锚固系统→安装其余钢筋、埋设灌浆管→隐蔽项目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穿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孔道灌浆→切割封锚后张法需资质单位施作,主要适用于现场制作大型、重型构件。构件在张拉过程中完成混凝土的弹性压缩。钢筋长度计算:1.单根粗钢筋两端螺丝端杆:预应力筋的成品长度:L1=孔道长度+2PC的螺丝端杆伸出构件外的长度预应力筋钢筋部分的成品长度:L0=L1-2PC螺丝端杆长度预应力筋钢筋部分下料长度L=n个钢筋对焊接头+L0/(1+钢筋冷拉率-钢筋冷拉后弹性回缩率)2.单根粗钢筋一端螺丝端杆一端帮条锚具L1=孔道长度+螺丝端杆伸出构件外的长度+帮条锚具长度L0=L1-1PC螺丝端杆长度L=n个钢筋对焊接头+L0/(1+钢筋冷拉率-钢筋冷拉后弹性回缩率)3.钢筋束、热处理钢筋、钢绞线两端张拉L=孔道长度+2(各种工作形式的厚度+100)预应力筋张拉计算1.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75%,若拼装时,拼装立缝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且不低于15Mpa。2.对有多跟预应力筋的构件,应分批、对称张拉,对多层构件的应先上后下张拉。3.考虑后批张拉的对混凝土有弹性压缩,所以前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应力值降低,故前批相应增加张拉应力△σ,△σ=Es(σcon-σ1)Ap/EcAn(计算单个构件分批张拉是应力增加值)Es(钢筋的弹性模量)σcon(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钢丝为0.750.75fptk,精制螺纹钢0.85fpyk)σ1(第一批的应力损失值)Ap(后批张拉的预应力截面面积)Ec(混凝土弹性模量)An(构件净截面面积,包括构造钢筋的折算面积)=构件面积-预留孔洞面积+构件钢筋折算面积22
其中构件钢筋折算面积=nS1Es/EcS1为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层间摩阻力△N=(n-1)(△1-△2)EsAp/L(一个构件整体应力增加值)△1(第一层构件张拉的压缩值)△2(第二层构件张拉的压缩值)L构件长度第一层以下的各构件的张拉应力=上一层张拉应力+△N/Ap※计算完成各层张拉应后因复核其是否≤0.9fpyk孔道灌浆1.孔道灌浆是防止预应力钢筋锈蚀,增加结构整体性和耐久性。2.灌浆料可为水泥或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20Mpa。水灰比0.4~0.45。3.灌浆顺序先上后下。4.灌浆后孔道强度达到15Mpa后方可吊装。履带式起重机稳定性验算对起重机A点取矩:K=(G1L1+G2L2+G2L2-G0L0)/Q(R-L2)≧1.4验算结果不满足,需增加配重G3,依下式计算:G3=1.4*倾覆力矩-稳定力矩/L3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施工1.准备工作1)场地清理,铺设道路2)预制构件的质量检查(强度要求:一般≧75%,大型100%)3)基础准备(基础底标高低于设计50mm)4)构件弹线编号5)构件运输和堆放2.柱吊装1)柱子绑扎:一点绑扎斜吊法(吊索在柱子的宽面)一点绑扎直吊法(吊索在柱子的窄面)2)柱的吊升:单机旋转法(柱基中心、柱脚中心、绑扎点,三点共弧)单机滑行法(绑扎点、杯口中心,二点共弧)3)柱的就位、临时固定:8个楔块固定,必要系缆风绳4)柱校正、固定:灌高一级细石混凝土至楔块底部,强度25%以上,拔出楔块再灌满22
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比较分件吊装法:1.根据构件的重量和种类旋转不同类型的吊车,能充分利用机械的工作效率。2.每次开行只负责吊装一种和几种构件,不需更换吊锁,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人员易熟练掌握。3.可提供充足时间来校正、固定,保证施工质量,构件供应简单。综合吊装法:1.吊机开行路线短,可较早交出工作面,为后续工作提供空间。2.一般情况下不采用该法,除移动困难的起重机。构件平面布置原则:1.每跨构件尽可能的布置在本跨内;2.构件尽可能布置在吊装半径内;3.“重近轻远”原则4.构件布置便于支模和混凝土浇筑;5.存放地面坚实,无积水6.保持道路通畅;7.预制和安装构件分开布置,便于安装。单、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安装质量要求1.构件混凝土强度75%以上,预应力构件孔道灌浆15Mpa以上,方可吊装。2.吊装前弹出标高线、轴线、安装中心线,用仪器校核安装后位置。3.构件安装后先临时固定,保证稳定性。4.构件接头、接缝混凝土强度大于10Mpa时才能吊装上层。5.构件偏差需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单层钢构安装质量要求1.钢构基础施工应保证基础螺栓位置、基座标高准确。2.吊装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3.吊装前需构件品质检查,预制场内先预拼装。4.吊装偏差控制在允许值内。22
屋面防水原则:“材料是基础、设计时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地下防水原则:“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屋面防水等级:一级-25年,二级-15年,三级-10年,四级-5年卷材防水屋面1、油毡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沥青熬制配料→刷冷底子油→铺贴附加层→铺油毡第一层→铺油毡第二层→铺设保护层油毡铺贴方向:坡度3%的平行屋脊,3%~15%的平行或垂直屋脊15%以上或屋面受振动的垂直屋脊油毡铺贴顺序: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先低标高后高标高油毡铺贴搭接:长边≧70mm,短边≧100;上下层错缝≧250mm2、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艺流程:清扫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附件层→弹线→铺贴卷材搭接:长边100mm,短边150mm涂膜防水屋面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特殊部位附加增强层→涂防水涂料、铺胎体增强材料→清理检查维修→保护层方向:坡度<15%,平行屋脊坡度≧15%,垂直屋脊顺序:先高后低、先远后近、先立面后平面搭接:胎体长边≧70mm,短边≧50mm,错缝1/3幅宽厚度:沥青基防水涂膜,三级≧8mm,四级≧4mm高聚改性涂膜,≧3mm,三级≧1.5mm合成高分子,≧2mm,三级≧1mm地下防水施工普通防水混凝土:(富砂浆混凝土)粗骨料被一定浓度和良好质量的砂浆保固,硬化后,粗骨料将空隙被砂浆填满,切断内部渗水通道。抗渗影响因素:水灰比(过大,水蒸发后形成空隙和通路;过小,和易性差,不利于振捣,形成空隙)水泥用量(过少,严重影响混凝土搅拌和质量)砂率(合适的可减少和改变混凝土空隙结构,增加密实度和抗渗性)外加剂:减水剂(减水、改善和易性,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22
加气剂(改善和易性,松香酸钠热聚物)膨胀剂(减少空隙率,UEA)施工要求:1.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合比。2.底板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墙体浇筑前铺1:1水泥砂浆,第一步高40cm,后续每次40~50cm,自由倾倒不超过2m。机械振捣密实,快插慢拔,表面泛浆无气泡。3.施工缝设置,墙面高出底板20cm以上,留企口缝、高低缝、平缝。施工缝距洞口距离不小30cm。固定模板的穿墙螺栓、铅丝不穿过防水结构,若穿过需加焊止水环。垂直缝留设在变形缝处。4.变形缝,可采用埋入式橡胶和塑料止水带。5.养护,初凝后立即养护,保持润湿,≧14d,拆模时温差不超过15度。柔性防水:材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使用范围:受侵蚀性介质作用、受振动作用的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在迎水面。施工前地下需降至垫层以下30cm。工法:外防外贴法,地下室外墙、抗压板上,流程:浇筑垫层→砌保护墙→找平层→刷底涂一道→铺防水卷材→防水保护层。先铺侧边、后铺底板,接缝留在底板处。外防内贴法,基础底板侧边,流程:清理集成→刷底涂一道→铺防水卷材→安装50mm后聚苯板保护层→土方回填。自上而下满粘,长短边搭接10cm。深基坑土方开挖开挖方式:分层全开挖、分层分区开挖、中心岛开挖、土壕沟式开挖开挖前施工组织设计制定:1.开挖机械的选择2.开挖程序确定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4.降、排水措施,冬季、雨期、汛期施工措施5.合理施工监测计划开挖原则:“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开挖方法,分层挖土、分段挖土、盆式挖土、中心岛挖土顺序“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防止超挖”注意事项:1.支护结构与挖土应紧密配合,先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对称、限时的原则。22
2.重视打桩效应,防止桩位移、倾斜(打桩后间歇段时间后在进行开挖作业,先打基础桩,后作支护结构,避免打桩产生的挤土效应破坏支护结构)3.减少基坑边地面荷载,防止开挖完成后基坑暴露时间过长,超挖部分用碎石级配回填。4.当挖土至坑底50cm左右时应抄平控制。5.开挖和回填过程中保持降水工作正常运行。6.开挖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含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进行。基坑支护1.重力式支护结构:1.深层搅拌水泥桩挡墙;2.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挡墙、H型钢支柱挡墙、地下连续墙2.非重力式支护结构:1.型钢桩挡板支护2.挡土灌注桩支护3.排桩内支撑支护4.挡土灌注桩与深层搅拌水泥桩组合支护53.土层锚杆支护结构大模板施工工艺特点: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的标准为基础,以大型工业化模板为手段,以浇筑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导工序,组织有节奏的施工。类型:内墙现浇、外墙预制,内、外墙全现浇,内墙现浇外墙砌筑组成: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附件。滑模施工工艺特点:利用一套1m多高的模板及液压提升设备,按照工程设计的平面尺寸组成滑模装置,连续不断进行竖向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的成套模板技术。适用于高层现浇剪力墙和筒体结构。组成: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施工精度控制系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采用滑模施工,宜选用额定起重量为6吨以上的大吨位千斤顶与之配套的钢管支承杆。高强混凝土(C50及以上)施工优点:1.可以有效的减轻结构自重。2.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3.材料强度高,材料截面小,使用量减少,建筑空间增大。22
配制原则:1.选用高强等级的水泥。2.掺入活性掺和料。3.骨料,强度100Mpa以上4.采用高效减水剂。5.采用混凝土保塑剂。6.控制混凝土的含气量。7.配合比必须按照低水灰比、低砂率、高骨灰比的原则施工要点:1.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从各个材料、搅拌、运输、振捣、养护上严控。2.宜采用泵送施工。3.使用高频振动器振捣密实。4.加强对高强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定义: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度的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1.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够而出现裂缝;2.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引起开裂,1)水化热产生裂缝;2)混凝土收缩开裂施工要点:1.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裂缝a.降低混凝土形成时的温度(原材料温度的降低)b.降低水化热(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c.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保温潮湿养护)2.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裂缝3.采用集中拌制或商品混凝土,严格控制浇筑时塌落度4.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a.全面分层:一层浇筑完毕再回头浇筑第二层,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b.分段分层,分几个施工段,各段分层浇注,每段接续施工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适用厚度不大的结构c.斜面分层,一次浇筑至顶面,预留斜面坡度不大于1/3,适用长度远大于宽度结构5.做好混凝土表面处理和养护工作。6.在垫层和大体积混凝土之间设置滑动层,减少约束作用7.设置后浇带。8.在容易开裂部位配置纵向钢筋,增强抗裂性。9.高低板处、地梁、低槽处增设缓冲层。22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屋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标准(第九修订稿)
- 关于举办苏州工业园区2017年第5次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
-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
-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考核
- 中宇公司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 珠海市建筑施工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要点
-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施工
- 深圳市建筑施工月排污申报表
-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专)科毕业
- 广东省建设厅建筑管理处关于广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
-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 建筑施工技术试卷(b卷)
-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 建筑施工用水管理协议
-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检查表
-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预防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方案
-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防治策略研究
- 多层公共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