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0.64 KB
- 3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07.060A45中华人民共禾口HY国海洋行业标准HY/T146—2011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divisionofmarinemajorfunctionorientedzone2011-07-08发布2011-12-01实施国家海洋局发布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划分5目次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1划分原则⋯⋯⋯⋯⋯⋯⋯⋯⋯·.2工作流程·⋯⋯·-⋯⋯⋯⋯⋯⋯·.3划分方法⋯⋯⋯⋯⋯⋯⋯⋯⋯-.4补充说明⋯⋯⋯⋯⋯⋯⋯⋯⋯⋯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1划分原则⋯⋯⋯⋯⋯⋯⋯⋯⋯.2工作流程⋯⋯⋯⋯⋯⋯⋯⋯⋯⋯.3划分方法⋯⋯⋯⋯⋯⋯⋯-·-⋯⋯.4补充说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体功能区划分.1工作流程⋯⋯⋯⋯⋯⋯⋯⋯⋯⋯.2评价指标框架⋯⋯⋯⋯⋯⋯⋯⋯.3评价指标测算方法⋯⋯⋯⋯⋯⋯.4划分方法⋯⋯⋯⋯⋯⋯⋯⋯⋯⋯6成果要求1文字说明书2编制说明⋯3登记表⋯⋯4图件⋯⋯⋯6.4.1图幅内容⋯⋯⋯⋯⋯⋯⋯6.4.2制图要求⋯⋯⋯⋯⋯⋯⋯6.5技术报告⋯⋯⋯⋯⋯⋯⋯⋯一6.6信息系统⋯⋯⋯⋯⋯⋯⋯⋯⋯6.7附件材料⋯⋯⋯⋯⋯⋯⋯⋯-.6.7.1数据资料⋯⋯⋯⋯⋯⋯一6.7.2资料来源说明⋯⋯⋯⋯一附录A(资料性附录)特尔菲判定法A.1选择专家⋯⋯⋯⋯⋯⋯⋯⋯A.2设计专家意见征询表格⋯⋯aV/T146—2011Ⅲ●,0o他坨挖挖¨坫¨坫¨¨""¨¨”培培M坞M珀珀均∞∞∞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HY/T{46—2011A.3专家评估和多轮间反馈信息⋯⋯⋯⋯⋯···⋯⋯⋯⋯⋯⋯⋯⋯⋯⋯⋯⋯⋯·⋯⋯⋯·A.4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与定性指标调查问卷表格式B.1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B.2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定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B.2.1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B.2.2区位条件····⋯⋯⋯⋯⋯⋯⋯⋯⋯⋯⋯⋯⋯⋯⋯⋯⋯⋯⋯⋯⋯⋯-⋯⋯⋯⋯··附录C(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登记表样式⋯⋯⋯⋯⋯⋯⋯⋯⋯⋯⋯⋯⋯⋯⋯⋯一附录D(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制图要求⋯⋯⋯⋯⋯⋯⋯⋯⋯⋯⋯···⋯⋯⋯··D.1地理底图要素内容及表达⋯⋯⋯⋯⋯⋯⋯⋯⋯⋯⋯⋯⋯⋯⋯⋯⋯⋯⋯⋯⋯⋯⋯··D.2专题要素内容及表达⋯⋯⋯⋯⋯⋯⋯⋯⋯···⋯⋯⋯⋯⋯⋯··⋯⋯⋯⋯⋯⋯⋯·⋯··D.2.1优化开发区域⋯⋯⋯⋯⋯⋯⋯⋯⋯⋯⋯⋯⋯⋯⋯⋯⋯⋯⋯⋯⋯⋯⋯⋯⋯⋯··D.2.2重点开发区域⋯⋯⋯⋯⋯⋯⋯⋯⋯⋯⋯⋯⋯⋯⋯⋯⋯·⋯⋯⋯⋯⋯⋯·⋯⋯⋯D.2.3限制开发区域···⋯⋯⋯⋯⋯⋯⋯⋯⋯⋯⋯⋯⋯⋯⋯⋯⋯⋯⋯⋯⋯⋯⋯⋯⋯··D.2.4禁止开发区域⋯⋯·⋯⋯⋯⋯⋯⋯·⋯⋯⋯⋯⋯⋯⋯·⋯⋯⋯⋯⋯⋯⋯·⋯⋯⋯·D.3海洋主体功能区综合评价图基本要求⋯⋯⋯⋯⋯⋯⋯⋯⋯⋯⋯··⋯⋯⋯⋯⋯⋯⋯附录E(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图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域划分工作流程⋯⋯··图2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图3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表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表2海水质量标准值⋯⋯⋯⋯⋯⋯⋯⋯·⋯·⋯⋯⋯⋯⋯⋯··表3在不同情境下k。的赋值⋯⋯⋯⋯⋯⋯⋯⋯⋯⋯⋯⋯·表4在不同情境下^。,的赋值⋯⋯⋯⋯⋯⋯⋯⋯⋯·⋯⋯⋯表5在不同情境下^GDr的赋值⋯⋯⋯⋯⋯⋯⋯⋯⋯⋯⋯⋯·表6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评价标准参照表⋯⋯⋯表7海岛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的功能和含义⋯⋯⋯⋯···⋯表8海岛主体功能区类型评价标准对照表⋯⋯⋯⋯⋯⋯⋯表9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框架⋯表B.1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表B.2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调查问卷表式⋯⋯⋯⋯⋯⋯⋯表B.3海岛区位条件调查问卷表式⋯⋯⋯⋯⋯⋯·⋯⋯⋯.-表C.1海洋主体功能区登记表⋯⋯⋯⋯⋯⋯⋯⋯⋯⋯⋯⋯表D.1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制图图例⋯⋯⋯⋯⋯⋯·⋯⋯··表E.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表E.2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Ⅱ幻n匏匏鸵匏船驰拈筋弘孙筋踮筋孙勰0坞M0mM坫¨匏毖船孔”勰∞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月U罱HY/T146—201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定进行编制。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广顺,徐丛春,赵锐,宋维玲,朱凌,李双建,李东旭,刘佳,王江涛,李宜良魏婷。Ⅲ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范围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技术规程HY/T146—2011本标准规定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编制基本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海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18421海洋生物质量GB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GB/T20257.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4部分:1:2500001:500000I:1000地形图图式HY/T087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海洋主体功能区marinemajorfunctionorientedzone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从科学开发的角度,统筹考虑海域资源环境状况、海域开发利用程度、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依托陆域的经济实力和城镇化格局、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国家战略选择等要素,所划定的不同主导功能定位的海域。注:按照开发方式划分,海洋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3.2开发development以海洋自然资源和空间资源为对象的高强度集中开发与利用的活动。3.3海洋优化开发区域marineoptimizeddevelopmentzone海域利用程度高,或毗邻陆域城镇化与海洋产业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大,海洋经济结构亟需调整,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亟需优化,海洋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海域。3.4海洋重点开发区域marinesignifieddevelopmentzone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海洋发展潜力较高、海洋地理条件优势突出,适于高强度集中开发与利1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HY/T146—2011用的海域;或是在海洋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利益的海域。3.5海洋限制开发区域marinerestricteddevelopmentzone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海洋开发活动关系到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或海洋环境受到污染、损害,资源破坏较严重并急需修复与恢复,不适于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与利用的海域。3.6海洋禁止开发区域marineforbiddendevelopmentzone在管辖海域内依法设立的国家(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军事禁区等。3.7海洋优先开发区块marinepriordevelopmentzone对海洋重点开发区域,在规划期内确定的先行开发的海域。4总则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编制:——统一协调。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类型主体功能区的设计思想保持一致,与毗邻陆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邻地区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相衔接,与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海洋专项规划相协调;——分级编制。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包括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国家级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范围包括我国管辖的全部海域和海岛,省级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范围包括省辖海域和海岛;——结构合理。各类海洋主体功能区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应当适宜,原则上尽量避免重点开发区域范围过大、限制开发区域范围过小等取向,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各类发展目标的设置应当合理;——内部一致。各类主体功能区域内部应具有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和主体功能的相似性,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之间在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上应有较大的差异性;——定期调整。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是对海洋空间的中长期战略性开发和布局安排,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海洋主体功能区并非一成不变,其位置、面积和功能应随着海洋资源环境最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的变化进行定期调整。5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划分5.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5.1.1划分原则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a)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优先考虑海洋生态条件,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内水、领海海域开发的重要前提.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应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海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b)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凡能够采用定量方法且评价结果优于定性评价,应力求采用定量方法;对于难以定量、或定性方法更易于解决的问题,可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应具备合理的定性解释;c)合理运用弹性空间:原则上应按照本标准确立的技术要求开展区划工作,同时可结合各地区特征,充分考虑各地区海洋生态系统的差异性特点及毗邻陆域社会经济特征,合理利用本标准在指标项构成要素选择、评价分级和区划阈值确定等方面提供的弹性空间。,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5.1.2工作流程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见图1所示)HY/T146—2011图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域划分工作流程3重新测算修正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HY/T146—2011a)确定海洋禁止开发区域;b)确定评价单元。根据内水、领海海域自然属性、管理的可操作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应选取适宜尺度海域作为评价单元;c)指标测算与评价。依据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见5.1.3.2)和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见附录A),对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与评价;d)综合判定。对照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判别标准,以矩阵判别法为主,以指数综合评价法、关键指标评价法为辅,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的初步判别结果;e)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将各评价单元的初步判别结果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和发展改革部门、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涉海产业部门等相关部门以及公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5.1.3划分方法5.1.3.1评价单元国家级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评价单元应选择地市级或以下行政管辖海域,省级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评价单元应选择县级或以下行政管辖海域。5.1.3.2评价指标体系5.1.3.2.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表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综合指标评价指标评价因子可利用海洋空问资源c。可利用岸线比重、可利用滩涂资源比重海洋环境质量c。海水环境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生态系统自然属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c,服务功能境承载力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繁殖区、索饵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C;洄游/迁徙区等典型生态系统与生境灾害等级指数(包括风暴潮、风暴海浪、海冰、赤潮、海雾、海平面海洋灾害风险C。上升、海岸带地质灾害等灾害)、经济强度系数海域利用程度D,海域空间利用率、填海强度海洋开发强度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Dz海域经济效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毗邻陆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人均GDP、GDP年均增速海上交通优势度P,港口吞吐量、泊位密度从事海洋科技活动人数、海洋科研机构科技经费筹集额、海洋科海洋海洋科技创新能力P:研机构科技课题数、海洋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数、海洋科研机构发展潜力专利授权数人海陆源污染物管治能力P。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国家战略战略选择国家战略导向、军事地位和战略权益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HY/T146—20115.1.3.2.2评价指标含义与测算方法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含义与测算方法如下:a)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1)指标含义:反映可供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程度。由可利用岸线比重和可利用滩涂资源比重等要素构成;2)计算方法: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由可利用岸线比重和可利用滩涂资源比重加权和计算而得。加权和计算公式见式(1)。y一∑W,Xz=1式中:y——评价指标值;n——评价因子个数;w;——第i个评价因子权重;x。——第i个评价因子数值。其中:可利用岸线比重用于反映岸线的潜在开发利用程度,见式(2)。r1—1一Ld/L:⋯⋯⋯⋯⋯⋯⋯⋯⋯⋯⋯(2)式中:n——可利用岸线比重;k——已开发利用岸线长度;L,——岸线总长度。可利用滩涂资源比重用于反映滩涂资源的潜在开发利用程度,见式(3)。r,一1Sd/S:⋯⋯⋯⋯⋯⋯⋯⋯⋯⋯⋯(3)式中:n——可利用滩涂资源比重;sd——已开发滩涂面积;S,——海域面积。b)海洋环境质量:1)指标含义:反映某海域内环境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采用海水环境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表示;2)计算方法:海洋环境质量采用专家评判法,对评价区域海水环境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各单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海水环境质量评价:依据GB3097,采用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海水质量业务化监测数据,确定各类水质海域面积的空间分布,计算各类水质海域面积与各类水质的质量标准值之积并求和,综合得出海水环境质量指数,见式(4)。各类水质的质量标准值见表2。M,一∑(B;×S。)/∑S。⋯⋯⋯⋯⋯⋯⋯⋯⋯⋯⋯(4)式中:Me——海水环境质量指数;S。——评价区域某类水质的海域面积;B,——某类水质的质量标准值。5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HY/T146—2011表2海水质量标准值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劣于四类标准值1o.8o.6o.4O.2海洋沉积物质量评价:依据GB18668,采用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业务化监测数据,确定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优于第一类标准为良好,劣于第三类标准为较差,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标准之间的为一般。海洋生物质量评价:依据GB18421,采用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业务化监测数据,确定海洋生物质量状况,优于第一类标准为良好,劣于第三类标准为较差,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标准之间的为一般。c)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1)指标含义:是指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关键生态过程稳定并持续发挥其服务功能的能力;2)计算方法:按照评价单元汇总海洋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站位数据、HY/T087规定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标准和主要生态系统类型进行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d)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1)指标含义:反映特定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典型生境对全国或较大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程度与保护价值。典型生态系统与生境主要包括河口、海湾、滨海湿地、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主要经济种类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区、索饵区、洄游/迁徙区等;2)计算方法: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的指标赋值与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e)海洋灾害风险:1)指标含义:指沿海地区风暴潮、风暴海浪、海冰、赤潮、溢油、海雾、海平面上升、海岸带地质灾害等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造成风险损失的程度,反映海洋自然灾害给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和海洋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程度和限制程度;2)计算方法;海洋灾害风险指数计算公式见式(5)。C。一Id×kd⋯⋯⋯⋯⋯⋯⋯⋯⋯⋯⋯⋯(5)式中:C;——海洋灾害风险指数;J。——灾害等级指数;k一——经济强度系数。评价区域对应的经济强度系数根据地区人均GDP取值,见表3。灾害等级系数由风暴潮、风暴海浪、海冰、赤潮、海雾、海平面上升、海岸带地质灾害等各种海洋自然灾害等级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各评价因子的指标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表3在不同情境下k。的赋值单位为万元人均GDP(GDP)<2.o2.0~3.o3O~4.04.0--5.O>5.o经济强度系数k。赋值l121_314
HY/T146—2011f)海域利用程度:1)指标含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海域资源的开发强度和水平,反映了自然海域的开发利用程度。由海域空间利用率,填海强度等要素构成;2)计算方法:海域利用程度由海域空间利用率、填海强度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其中:海域空间利用率反映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程度,用确权海域面积等指标衡量,见式(6)。^一S。/S,⋯⋯⋯⋯⋯⋯⋯⋯⋯⋯⋯(6)式中:^——海域空问利用率;s。——确权海域面积;S,——海域面积。填海强度反映填海造地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所施加的压力强度,见式(7)。r。一s。fS。⋯⋯⋯⋯⋯⋯⋯⋯⋯⋯⋯(’)式中:r。——填海强度;&——填海造地面积}S,——海域面积。g)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1)指标含义:反映该海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增长活力2)计算方法: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计算见式(8)。D2=2eXE∞P式中;Dz——海洋经济发展水平;e——海域经济效能;女mr——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对应的强度系数。海域经济效能指单位岸线创造的海洋生产总值,评估海洋经济产出效率,见式(9)。e—G。P/L,⋯⋯⋯⋯⋯⋯⋯⋯⋯⋯⋯⋯(9)式中:e——海域经济效能;cop——海洋生产总值;L:——岸线总长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对应的强度系数女。,根据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级状况取值(见表4)。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指近五年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见式(10)。i一苏菊F7友,只i⋯⋯⋯⋯⋯⋯⋯⋯⋯⋯(10)式中:n——近五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COP。——第”年海洋生产总值;GOP⋯——第n一4年海洋生产总值。7
HY/T146—2011表4在不同情境下k一的赋值经济增长强度(Ⅱ)<5%5%~10%lO%~20%20%~30%>30%强度系数女mr赋值l12131.41.5h)毗邻陆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指标含义:反映与海域相邻陆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活力;2)计算方法:毗邻陆域经济发展水平计算公式见式(11)。D。=GDP×^6DP⋯⋯⋯⋯⋯⋯⋯⋯⋯⋯⋯⋯(11)式中:D。——毗邻陆域经济发展水平;GDP——毗邻陆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kG.,——毗邻陆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对应的强度系数,根据评价单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级状况取值,见表5。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指近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见式(12)。b一,yODP。/GDP,4⋯⋯⋯⋯⋯⋯⋯⋯⋯⋯(12)式中:b——近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GDP。——第”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第n一4年地区生产总值。表5在不同情境下t。r的赋值经济增长强度(6)<5%5%~lO%10%~20%20%~30%>30%强度系数女。r赋值121.3l_41.58i)海上交通优势度:1)指标含义:反映海域的交通优势,及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优越地位;2)计算方法:海上交通优势度由港口吞吐量和泊位密度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其中:泊位密度是单位岸线的泊位个数,见式(13)。h—Na/L,⋯⋯⋯⋯⋯⋯⋯⋯⋯⋯⋯(13)式中:咋——泊位密度;N厂泊位个数;L。——岸线总长度。j)海洋科技创新能力:1)指标含义:指科技对海洋发展的支持力度,反映海域的科技发展潜力;2)计算方法: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由从事科技活动人数、科技经费筹集额、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数、海洋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数、海洋科研机构专利授权数要素加权和计算而得,
HY/T146—2011见式(1)。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k)人海陆源污染物管治能力:1)指标含义:反映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能力,由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和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来表示i2)计算方法:人海陆源污染物管治能力由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和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评价因子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1)战略选择:1)指标含义:反映海域在国家战略导向、军事地位和战略权益方面的差异;2)计算方法: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综合定性判定。5.1.3.2.3评价指标标准化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因子的标准化方法宜采用线性插值法,见式(14)和式(15):zⅢ=≠二等⋯⋯⋯⋯⋯⋯(14)01⋯/1rainz&一≠2二争⋯⋯⋯⋯⋯⋯(15)-~⋯~min式中:zt——正向指标标准化值;zt——负向指标标准化值;x一——指标值中的最小值;x⋯——指标值中的最大值;x——评价指标数值。z的取值范围在O~1之间,各z值的分布仍与原相应z值的分布相同,适用于呈正态或非正态分布指标值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海洋环境质量和海洋灾害风险为负向指标。5.1.3.2.4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和分等定级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海洋开发强度和海洋发展潜力,测算方法采用加权求和法,见式(1)。评价指标的权重可参考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与定性指标调查问卷表式,见附录B。按照等范围法,将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海洋开发强度和海洋发展潜力三个综合指标测算结果划分为低、中、高三级,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验证作出相应调整。等范围法是按评价指标分值大小分为若干级,每一级别范围上下值之间的差值相等的指标分等定级方法。5.1.3.3类型判别内水、领海海洋优化开发区域、海洋重点开发区域、海洋限制开发区域的判定在上述综合指标评价基础上进行,以矩阵判别法为主,指数综合评价法和关键指标判定法为辅,综合集成分析判定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禁止开发区域的判定则主要应用定性判别的方法。根据禁止开发区域限定条件定性判断海洋禁止开发区域(见5.1.3.4)。5.1.3.3.1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的三维矩阵判别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海洋开发强度和海洋发展潜力的匹配和比较关系,设定海洋主体功能区9
HY/T146—2011类型的三维判别矩阵。根据综合指标的评价等级,参照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评价标准(见表6),对内水、领海各个评价单元上的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进行判定,确定海洋优化开发区域、海洋重点开发区域、海洋限制开发区域的初步判别结果。表6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评价标准参照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海洋开发强度一海洋发展潜力建议类型低中限制开发区域低中低限制开发区域低中限制开发区域低中高限制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低高低限制开发区域低高中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低高优化开发区域.由低限制开发区域中低中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中低高重点开发区域中审低限制开发区域中由中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中高重点开发区域中高低优化开发区域中高中优化开发区域中高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高低限制开发区域高低中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高低高重点开发区域高中低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高中重点开发区域高中高重点开发区域高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高中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5.1.3.3.2指数综合评价法指数综合评价法是空间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它从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中遴选主要指标,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指标综合反映海域的开发状况,包括海域利用程度、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上交通优势度、海洋科技创新能力4项指标,通过求矢量距离的方法来反映这四项因素对区域发展水平的共同作用。计算方法见式(16)。1n
F-一√{([D-]2+ED。]2+[P。]2+[Pz]2)HY/T146—2011··⋯⋯·⋯⋯(16)式中:F1——海洋开发综合指数’D-——海域利用程度;D。——海洋经济发展水平7P。——海上交通优势度;P。——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第二类指标反映区域海洋生态系统需要保护的程度,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2项指标。选取这两项指标的最高得分作为评价区域海洋生态系统需要保护程度的依据。计算方法见式(17)。F2一max(G,G)⋯⋯⋯⋯⋯⋯⋯⋯(17)式中:R——海洋生态综合指数;c。——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c。——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第三类指标反映区域海洋空间开发的支撑和限制条件,包括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灾害风险和海洋环境质量3项指标。这三项指标中,海洋资源量作为分子以体现它们的支撑作用}海洋灾害风险和海洋环境质量取两者最大值作为分母体现它们的限制作用。计算方法见式(18)。F3一Cl/max(C5,C2)⋯⋯⋯⋯⋯⋯⋯⋯(18)式中:F3——海洋开发支撑综合指数;c,——可利用海洋空问资源;c。——海洋灾害风险;cz——海洋环境质量。海洋空问开发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见式(19)。根据海洋空间开发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从而判断每一个评价单元适宜开发的程度。A—kFl一Fz-⋯⋯⋯⋯⋯⋯⋯”(19)式中:A——海洋空间开发综合评价指数;k——支撑系数;F。——海洋开发综合指数;Fz——海洋生态综合指数。注:支撑系数k是Fs通过正弦变换化的取值。5.1.3.3.3关键指标判定利用矩阵判别法进行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时,还应该注意评价指标体系中关键指标的评价结果,关键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关键的权衡作用。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海洋环境质量”、“海域利用程度”、“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根据“海洋环境质量”指标的评价结果,原则上评价结果为“差”的海域不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根据“海域利用程度”指标的评价结果,原则上评价结果为“高”的海域不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根据“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标的评价结果,原则上将评价结果为“高”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11
HY/T146—2011根据“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指标的评价结果,原则上将评价结果为“高”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5.1.3.3.4海洋禁止开发区域的划定将内水、领海依法设立的国家(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军事禁区划定为海洋禁止开发区域。海洋禁止开发区域并非禁止一切活动,允许一些与生态产业相关的活动,如科研考察、休闲旅游等。——海洋自然保护区。将自然保护区中为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以及有重大科学、文化和景观价值的海洋自然景观、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遗迹而依法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确定为海洋禁止开发区域;——风景名胜区。将位于滨海地区的以海洋景观为主要景观的风景名胜区划定为海洋禁止开发区域。5.1.3.4划分方案确定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初步判别结果形成后,应先提交专家系统进行论证和评议后,再提交地方政府、涉海产业部门及社会公众征询意见,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对划分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形成最终的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5.1.4补充说明原则上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各地区可结合地区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国家应从统筹一致的需要对各地的调整进行必要的指导。禁止开发区域应以名录附注。5.2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海岛主体功能区应覆盖辖区内全部无居民海岛。对于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海岛,原则上应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5.2.1划分原则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a)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划定海岛主体功能区,首要条件是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同时应兼顾海岛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求等社会属性;b)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划定海岛主体功能区,应坚持“先保护后开发,重点保护适度开发,开发促保护”的原则;c)国家主权安全优先:在划定主体功能区时,凡是涉及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和保障国防安全所需的海岛,应优先考虑国家的需要;同时,坚持军民结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贯穿于海岛的监管、保护和利用的全过程,保障海上通道和交通安全。5.2.2工作流程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见图2所示):a)对单个海岛应用特征要素筛选法进行筛选判断,将特殊用途岛屿和自然保护区岛屿确定为海岛禁止开发区域;b)依据海岛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将岛群作为评价单元,分析整理数据资料,对指标值进行测算,定性指标采用特尔菲法赋值,定量指标根据指标计算公式赋值,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12
HY/T146—2011c)应用关键因素法,依据海岛分区综合评价分级结果,利用判别标准对照表(见表4),确定海岛主体功能区初步判别结果;d)将初步判别结果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和发展改革部门、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涉海产业部门等相关部门以及公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图2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是5.2.3划分方法5.2.3.1评价单元原则上选取岛群作为评价单元,岛群的划分根据各地岛屿分布密集程度与岛屿的相似性来划分,范13
HY/T146—2011围不宜过大。5.2.3.2指标体系海岛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7所示。表7海岛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的功能和含义指标类别指标项功能评价因子国防安全和权益价值、战战略地位评估海岛的权益价值和战略要求略选择区位条件评估海岛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海岛自然地理位置、海岛地理区位条件优劣程度经济地理位置评估海岛生态系统保持其自然属性,维持物种多样性、生境破碎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生物多样性和关键生态过程稳定并持续发度、外来物种和生物入侵生态状况挥其服务功能的能力状况评估海岛典型生态系统、生境对全国或较生态系统重要性典型生境、典型生态系统大区域的重要程度与保护价值的大小交通可达性评估海岛交通便利和通达水平离岸距离、交通便利程度经济发展能力岛陆面积、淡水资源量、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评估海岛经济发展现状和增长活力岛屿基础设施建设a)区位条件:1)指标含义:反映海岛的权益价值和战略要求,以及海岛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条件优劣程度。由战略地位和地理区位要素构成;2)计算方法:由战略地位和地理区位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战略地位和地理区位指标赋值和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b)生态状况:1)指标含义:反映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岛生态系统重要性。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岛生态系统重要性指标含义参见5.1.3.2.2c)1)和d)1);2)计算方法:由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岛生态系统重要性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海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岛生态系统重要性计算方法,参见5.1.3.2.2c)2)和d)2),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c)经济发展能力:1)指标含义:反映海岛交通便利和通达水平,以及海岛经济发展现状和增长活力;2)计算方法:由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加权和计算而得,见式(1)。权重的确定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参见附录A)。5.2.3.3判别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将海岛区位条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能力划分为高、中、低三级。应用主导因素法,建立海岛主体功能区评判标准,见表8所示。主导因素法是通过选取决定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主导因素,按照关键指标项的评价结果,结合分析其他指标项的影响,划分主体功能类型,从而得到备选方案。14
表8海岛主体功能区类型评价标准对照表tlY/T146—2011海岛生态状况海岛经济发展能力海岛区位条件建议类型低限制开发区域中限制开发区域高低限制开发区域高中低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高低优化开发区域高低中限制开发区域高中由重点开发区域高中优化开发区域高低高重点开发区域高中高重点开发区域高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注:“一”为省略,不再评价。在海岛主体功能区类型判别中,战略地位、生态状况指标是决定海岛主体功能类型的关键指标。因此,在实际判别中,区位条件等级为“高”的情况下,原则上划定为“重点开发区”,生态状况等级为“低”或“中”的情况下,原则上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5.2.3.4划分方案的确定依据表8,综合考虑邻近海域海洋主体功能区类型,确定海岛主体功能区的初步评判结果。对于形成的初步评判结果,提交专家层进行咨询评议,在此基础上征求发展改革部门、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涉海产业部门等相关部门以及公众的意见,对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进行优化,形成最终的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5.2.4补充说明原则上选取岛群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各地区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细化评价单元。单元的选取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上采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各地区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国家应从统筹一致的需要对各地的调整进行必要的指导。5.3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体功能区划分5.3.1工作流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见图3所示):a)选取评价指标和评价因子,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开展单要素指标评价;b)采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对评价要素的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确定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优先开发区块。15
HY/T146—2011选取评价指标及评价因子资料搜集与获取I综合数据库l图形矢量化i单因子评价图叠加分析图3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工作流程5.3.2评价指标框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框架见表9所示。表9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主体功能区评价指标框架评价指标指标说明评价因子评价海域油气资源、固体矿产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丰度、固体矿产资源丰度、渔业资源资源丰度富集程度丰度区位重要度评价海域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程度与邻国主张管辖海域重叠情况技术成熟度评价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能力水深5.3.3评价指标测算方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评价指标测算方法如下:a)资源丰度评价1)油气资源丰度评价利用国家油气资源评价结果,使用“资源量丰度(104t/km2)”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各盆地或坳(凹)陷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定量描述。资源量丰度(104t/km2)>1.0的区域确定为油气资源丰度“高”的区域,资源量丰度(104t/kin2)<1.0确定为油气资源丰度“低”的区域;2)固体矿产资源丰度评价将黄海、东海、南海重矿物异常区确定为固体矿产资源丰度高的海域;3)渔业资源丰度评价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渔业资源丰度进行赋值,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确定渔业资源丰度高的区域。b)区位重要度评价以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与邻国主张管辖海域是否重叠作为评判依据,重叠海域区位重要度判16
HY/T146—2011定为“高”,不重叠的海域区位重要度判定为“低”。c)技术成熟度评价现阶段以300m等深线作为技术成熟度评判标准,小于或等于300m水深的海域技术成熟度判定为“高”,大于300m水深的海域技术成熟度判定为“低”。5.3.4划分方法鉴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首先将该区域全部划定为海洋重点开发区域。同时,根据单因子评价结果,采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划定优先开发区块。空间叠置分析法是根据参加叠置的数据层各类别的空间关系重新划分空间区域,使每个空间区域内各空间点的属性组合一致的方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优先开发区块划分方法见式(20)、式(21)和式(22)。U优先*&E#1一(L1lNL2)UL3⋯⋯⋯⋯⋯⋯⋯⋯(20)Um先*&E*2一(L12NL2)UL3⋯⋯⋯⋯⋯⋯⋯⋯(21)U∞≈R&E*3一L13NL3⋯⋯⋯⋯⋯⋯⋯⋯(22)式中:L,。——油气资源较丰富的海域;L,。——固体矿产资源较丰富的海域;L。。——渔业资源较丰富的海域;L。——技术较成熟的海域;L3——区位较重要的海域。6成果要求6.1文字说明书区划文字说明书是对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方案的文字性阐释,与登记表和图件是一个整体。编写区划文字说明书要重点阐述各类海洋主体功能区的所在地区、范围、面积、数量、资源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评价海洋主体功能区形成的条件。区划文字说明书采用条文形式表述,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简明扼要,避免论述性、说明性,要能够为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支撑,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建议。区划文字说明书的电子文档应为doc格式文件。6.2编制说明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a)区划工作范围;b)区划工作过程;c)区划方案主要内容;d)区划工作组织协调情况;e)政府部门对区划的审核情况,附审查意见}f)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编制说明的电子文档应为doe格式文件。6.3登记表登记表的内容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17
HY/T146—2011a)地区:位于登记表第四列,明确该主体功能区所在市或县,有争议的区域仅列共同的上一级区域名称;b)范围:位于登记表第五列,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具体范围、地理坐标;c)面积:位于登记表第六列,明确主体功能区的面积和计量单位;d)开发现状:位于登记表第七列,说明资源环境特征和开发利用情况,如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不符合,应标明;e)功能定位:位于登记表第八列,说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f)备注:位于登记表第十列,其他说明的内容。登记表的具体形式见附录c。6.4图件6.4.1图幅内容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图件的制作包括两部分内容,如下:a)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图——海洋主体功能区域分布图——海洋重点开发区域分布图——海洋优化开发区域分布图——海洋限制开发区域分布图——海洋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图b)海域空间综合评价图基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制作海域空间综合评价图。6.4.2制图要求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的制图要求包括:a)地图投影:制图比例尺大于1:250000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按图幅取中,取整;制图比例尺小于1:1000000采用墨卡托投影,基准纬线按图幅取中,取整;b)制图比例尺:内水、领海、海岛区域根据内容比例尺控制在1:500001:250000,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比例尺控制在1:1000ooo~1:5000000;c)制图数据源:选用1:5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地理底图数据;d)坐标系:CGCS2000(WG$84);e)图幅幅面:A1,任意分幅;f)图面内容:由地理底图要素和专题要素两部分组成,提交的纸质和数字形式表达的地图应使用本标准规定的图例符号及设色。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成果图制图要求详见附录D。6.5技术报告技术报告应全面、系统地反映区划研究成果,要系统阐述划分海洋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尤其要对未列入本技术规程的方法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技术方法选择理由、重要参数选择的依据、方法步骤等。技术说明还要对划分主体功能区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疑难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特别说明。技术报告的电子文档应为doc格式文件。6.6信息系统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数据管理、数据更新、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功能区划图18
nx/T146—2011件打印、输出等功能,具体要求如下:a)信息系统软件应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开发平台,建立图形数据库,主要包括数字地形图、重要单要素分布图、各类指标项专题图、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图以及区划过程中生成的部分中间结果图等;b)采用Access或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应包括基础数据和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信息;c)建立区划基本资料汇编电子文档库。6.7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工作中的数据材料与资料来源说明。6.7.1数据资料数据资料指在工作进程中的统计数据、社会发展资料、实地勘察和调查监测资料,具体可分类为自然环境资料、资源和开发利用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基础数据登记表的具体形式见附录E。6.7.2资料来源说明资料来源说明附件是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在报告中出现的所有数据和资料,都必须在资料来源说明附件中具体说明。
HY/T146—2011附录A(资料性附录)特尔菲判定法特尔菲判定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或专家意见法,是一种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评定或判别方法。应用特尔菲判定法选择因素确定权重的基本程序如下:A.1选择专家特尔菲判定法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专家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权重做出概率估计。因此,专家选择是关键。对专家选择的具体要求如下:a)要求专家总体的权威程度较高;b)专家应是熟悉海洋管理和海域利用状况的有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以及高层次决策者,如海洋管理、海洋战略、海洋经济等方面的专家;c)应有严格的专家推荐和审定程序,了解专家对测定因素的熟悉程度以及是否有时间参加测定等情况;d)专家人数要适当,既要广泛,又要有代表性。A.2设计专家意见征询表格特尔菲判定法的征询表格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应符合以下原则:a)表格的每一栏目要紧扣测定因素,力求达到判定因素和专家所关心的问题的一致性;b)表格简明扼要,理想的表格通常是专家思考决断时间长,应答填表的时问短,填表时间一般以(2~4)h为宜;.c)填表方式简单,对不同类型的因素进行评定时,尽可能用数字表示专家的评估结果。A.3专家评估和多轮间反馈信息专家征询评分根据相应工作的背景材料和评分说明,在不协商的情况下进行,并且从第二轮评分起,必须参考上一轮的评分结果。采用特尔菲判定法分(2~3)轮征询(也称派生特尔菲法):第一轮——因素权重评估。专家对所发的征询表格中的每一个因素做出评价,写出各因素的权重值,权重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各专家对权重值做出判断时不得讨论,不要求专家阐述评估理由,不要求专家提供详细论据。第一轮征询结果出来后,立即进行统计整理求出专家总体意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制定第二轮征询表。第二轮——轮间信息反馈和再征询。根据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将评估意见的信息反馈给专家,对专家进行再征询。专家在重新评估时,可以根据总体意见的倾向(以均值表示)和分散程度(以标准差表示)来修改自己前一次的评估意见。采用类似的办法对第二轮结果进行处理和开始第三轮征询,最后就能得到协调程度较高的结果,并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20
A.4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各因素权重平均值和离散度计算公式为:耻去(孓)s一√击乳也,2式中:E。——某因素k权重平均值;HY/T146—2011(A.1)(A.2)。,——某因素k第z位专家评分后的权重值;s——某因素k的离散度;m——专家人数。通过方差运算,若专家评分的离散度满足2倍方差要求,可在各因素多轮专家评分的基础上,按式(A.3)确定因素权重值:W,一Ee/100⋯⋯-··⋯⋯⋯⋯⋯·⋯··⋯⋯(A.3)式中:B——某因素k权重平均值;W。——某因素k权重值。专家们根据前一轮所得出的均值和标准差来修改自己的意见,从而使E。值逐次接近最后的评估结果,而s将越来越小,意见的离散程度越来越小。21
HY/T146—2011附录B(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与定性指标调查问卷表格式B.1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表B.1规定了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表B.1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评价指标参考权重评价指标权重参考区间备注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c—o20~o30海洋环境质量Go.20~O.30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Cs020~o25权重值之和为l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C。o.15~O.20海洋灾害风险c;o.10~o15海域利用程度D,o.35~o.40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D:o30~O.35权重值之和为1毗邻陆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o.25~O.30海上交通优势度P。o35~o40海洋科技创新能力Pzo.35~o.40权重值之和为1人海陆源污染物管治能力只o.25~o.30B.2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分定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B.2.1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表B.2规定了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表式。评价单元内若存在某一典型生态系统/生境素则打“√”,根据“√”的数量计算算术平均数。表B.2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调查问卷表式典型生态系统/生境评价单元洄游/滨海繁殖区索饵区河口海湾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迁徙区湿地××××
HY/T146—2011B.2.2区位条件表B.3规定了海岛区位条件调查问卷表式。评价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1为较弱,2为一般,3为较强,4为很强。表B.3海岛区位条件调查问卷表式评价单元战略地位地理区位××××23
HY/T146—20”24州妇g删箍督篓雕畦划鼯膻昭张凶翊螫鹫餐替螫餐替髯餐螫凶×凶捏霄替餐螫餐臀蒜蛙凶州副撼聪粼辅撼暑堪裂剿灶粼隶欺束博=隶嫩隶散鼠篁《磊剖篁《嘉剖求嫩l】ⅢI】睦蝶基1】啊】醛糕g宣£婕雏餐鞲四凶芒赠墨懈蹭潮凶避雷堆州拙熄一.u琳。;;N。,_【。岳.临懈忡辍雩鞭窿赳睦匠眯申世”憔悄,o墨餐凶聪欺葺热.惜悄.u§鲟凶《束器醛.憔惴.∞套鲜凶聪束《恻.憔懈.《基辩凶聪士E葚S曰避一憔懈。警餐凶越散■轹.憔僻u§餐凶《束磊睦.惜摧∞§鼙凼艇隶蛭删.憾僻《墨臀凶越散葚遐燎幂罢鼍翟一心察水霉蛊一。。~N卜啬ov《:留g磊凶督靶皿熏林皿<斟哥))匪辎留芒夏凶督靶。佰椒留骠譬:申恤副糕凶涩髁蛙州留g磊凶瞽姑:匠咪留《凶温督蛙州壮嫩。惜基_[.u懈器幅壮悄盟黼凶温雷兰州灶嫩幅转懈蹭潮凶箍督堆州灶赡一啭莲杜垛累一u啭盏
D.1地理底图要素内容及表达附录D(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制图要求HY/T146—2011地理底图省内部分以素图为主,省外陆地部分以淡灰色填充,海域部分以淡蓝色填充。底图要素:境界、岸线、等深线、等高线、交通、水系、居民地、重要地名注记等主要基础背景信息。其他制图要素:图幅上方居中位置为区划成果图标题区,标题字体大小根据图幅尺寸确定,字体暂定为方正魏碑简体,标题与外图廓问隔12mm~15mm;原则上图幅左下角为图例区,个别形状特殊的省份可将图例放置在合适位置。地理底图要素的基本符号、颜色、图例参照GB/T20257.3和GB/T20257.4的相关规定。D.2专题要素内容及表达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成果图专题要素表示形式如下D.2.1优化开发区域以淡黄色填充优化开发区域。D.2.2重点开发区域以桔黄色填充重点开发区域。D.2.3限制开发区域以绿色填充限制开发区域。D.2.4禁止开发区域以不同类型的点状符号分别表示海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专题要素的基本符号、颜色、图例如表D.1所示。D.3海洋主体功能区综合评价图基本要求内水、领海主体功能区评价专题图共分三大类,可根据实际情况每类图又分为(3~5)种专题图,具体包括:a)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图1)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2)海洋环境质量;3)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4)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25
HY/T146—20115)海洋灾害风险。b)海洋开发强度评价图1)海域利用程度;2)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3)毗邻陆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海洋发展潜力评价图1)海上交通优势度;2)海洋科技创新能力;3)人海陆源污染物管治能力。海岛主体功能区评价专题图共分三大类,可根据实际情况每类图又分为(1~2)种专题图,具体图件如下:a)区位条件评价图】)战略地位;2)地理区位。b)生态状况评价图1)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生态系统重要性。c)经济发展能力评价图1)交通可达性;2)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评价专题图共分三大类,可根据实际情况每类图又分为(1~3)种专题图,具体图件如下:a)资源丰度评价图1)油气资源丰度;2)固体矿产资源丰度;3)渔业资源丰度。b)区位重要度评价图。c)技术成熟度评价图。专题要素颜色填充方式采用每一类指标项评价图选取一个主色调,根据指标项的高低或数字的大小由深到浅的表达方式。提交的纸质和数字形式表达的地图应使用本标准规定的图例符号及设色。具体的图式、颜色符号等如表D.1所示。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制图基本图例、颜色、色值表如表D.1所示。
表D1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制图图例_#口☆&10m∞&~*&#m*&Ⅸ##镕月&岛*
HY/T146—2011附录E(规范性附录)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如表E.1所示,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如表E.2所示。表E.1内水、领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评价指标代码1代码2代码1代码2代码1代码2可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可利用岸线的比重已利用岸线长度岸线总长度可利用滩涂资源的比重已开发滩涂面积海域面积海洋环境质量:海水环境质量清洁海域面积较清洁海域面积轻度污染海域面积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海洋灾害风险:灾害等级指数风暴潮灾害风险灾害性海浪灾害风险海冰灾害风险海雾灾害风险赤潮灾害风险海平面上升灾害风险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
表E.1(续)HY/T146—2011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评价指标代码1代码2代码1代码2代码1代码2经济强度系数海域利用程度;海域空间利用率确权海域面积填海强度围海造地面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域经济效能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经济近五年年均增速毗邻陆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年末总人口地区GDP地区GDP近五年年均增速海上交通优势度;港口吞吐量泊位个数万吨级泊位个数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从事海洋科技活动人数海洋科研机构科技经费筹集额海洋科研机构科技课题数海洋科研机构专利授权数海洋科研机构发表科技论文数人海陆源污染物管治能力: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新增工业污水处理能力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值海洋开发强度指数值海洋发展潜力指数值
HY/T146—2011表E.2海岛主体功能区划基础数据登记表样式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评价指标代码1代码2代码1代码2代码1代码2战略地位:国防安全和权益价值战略选择地理区位: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交通可达性:离岸距离交通优势度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岛陆面积淡水资源量岛屿基础设施建设区位条件指数值生态状况指数值经济发展能力指数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ZT91004-1994工序间防锈和成品防锈技术规程.pdf
- GA128-1996低压电气火灾模拟试验技术规程.pdf
- GA503-200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pdf
- GJB3296-1998高压氧治疗技术规程.pdf
- HGJ222-1992铝及铝合金焊接技术规程.pdf
- HGJ223-1992铜及铜合金焊接及钎焊技术规程.pdf
- HGT20578-1995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pdf
- HGT20578-201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pdf
- HGT20691-2006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pdf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pdf
- JCT2030-2010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生产工艺技术规程.pdf
- JCT2126.1-2012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第1部分: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排水管.pdf
- JCT2164-2013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应用技术规程.pdf
- JGJ103-2008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 JGJ107-19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pdf
- 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pdf
- 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pdf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