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74 KB
- 1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通风管道施工技术规程》(第三部分)5风管检验与检验方法5.1一般规定【条文说明】本节对风管制作和安装的检验试验的一般项目和主控项目作出了规定。主要强调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应按设计图纸与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在施工现场要求做风管系统漏风量检验,不做耐压强度检验,风管型式试验要求做风管耐压强度试验。另外,对于现场安装的隐蔽风管,要求在隐蔽前必须要由有关人员的验收和认可签证。5.1.1风管制作、安装质量的验收,应符合设计及《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规定。本规程的风管检验主要用于风管制作、安装工艺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条文说明】《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作为国家建筑工程强制性验收规范,确定了最终验收的合格率,并有完整的验收表格,为了使风管制作与安装在最终验收时其指标能达到要求,必须在工艺过程中予以控制质量。5.1.2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应按其材料、系统类别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分别进行。工程中使用的外购成品风管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及耐压强度、严密性检测报告。【条文说明】风管制作质量的验收,一是要按材料,是用镀锌钢板、铝板、不锈钢板,还是用复合酚醛、复合聚氨酯、无机玻璃钢、硬聚氯乙烯;二是按风管的类别,是高压系统、中压系统,还是低压系统;三是按使用场所,是防火风管、除尘风管还是净化空调风管。区分清楚之后,可以进行对风管的质量检验和验收。作为产品(成品)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书或进行强度和严密性的验证,以证明所提供风管的加工工艺水平和质量。对工程中所选用的外购风管,应按要求进行查对,相符的方可同意使用。5.1.3施工现场一般不在系统中做风管的强度检测试验,但风管制作单位必须有检测机构提供的风管强度测试证明资料。【条文说明】5.1.4风管的严密性检验测试应在系统中主风管安装完,尚未连接风口、支管前进行。风管系统的漏风量测试应将系统内设备隔除在外。【条文说明】风管系统的严密程度是反映安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风管的严密性检验测试应以系统的主管、干管为对象,不宜包括支管。因为系统的支管与风口相连,静压趋向于零,风管泄漏量较少;支管与风口相连的部分,很难进行封口,封堵不良,则无法保证测试质量,故条文规定风管的严密性检验测试应在系统中主风管安装完,风管尚未连接风口、支管前进行。5.1.5安装于隐蔽工程段的风管,在隐蔽施工前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条文说明】通风管道被安装于封闭的部位或埋设于结构内或直接埋地时,属于隐蔽工程。在结构作永久性封闭前,必须对该部分将被隐蔽的通风管道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得到现场监理人员的认可的合格签证,否则不得进行封闭作业。5.2主控项目检验及检验方法【条文说明】根据编写《通风管道施工技术规程》的具体技术要求,将控制风管质量的技术要求划分为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其检验的主控项目内容为重要控制质量点,对每项技术要求都给出了具体的检验方法,便于质量监督的可操作性。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根据目前施工单位采用机械化加工金属风管和非金属复合风管数量越来越多,为配合施工单位进一步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编制组在空调所的协助下,对金属、非金属风管作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最后得出试验结果。经分析后,提出对风管的耐压强度(凹凸变形量、挠度)允许值打的规定,并对风管漏风量同时进行了试验,这对《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是一个补充,同时对风管的加固有了新的感性认识,什么样的加固措施才能满足风管的耐压强度和漏风量要求,这在本规程中都有所体现,也体现了本规程的编制质量水平。5.2.1防火性能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非金属复合风管外表面的覆层应为不燃材料,其绝热材料的耐火性能及材料容重应符合表3.1.3规定;2非金属复合风管粘结所用粘结剂、压敏(热敏)胶带的耐火性能应为难燃B1级;3PVC材料法兰的耐火性能应为难燃B1级;4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5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楼板或墙体时,应设壁厚不小于1.6mm的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柔性材料封堵。6风管连接处密封材料的应为不燃或难燃材料;7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应为不燃材料。检验方法:有关检验机构提供的性能测试报告,用对比法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尺量预埋管壁厚。5.2.2耐压强度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1金属、非金属风管的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允许值应符合表5.2.2规定:表5.2.2金属、非金属风管管壁变形量允许值管壁变形量(最不利点)允许值风管类型低压中压高压金属矩形风管≤1.5(%)≤2.0(%)≤2.5(%)金属圆形风管≤0.5(%)≤1.0(%)≤1.5(%)非金属矩形风管≤1.0(%)≤1.5(%)≤2.0(%)2铝箔压敏密封胶带采用180º试验强度试验时,应不低于13N/25mm。热敏密封胶带180º试验强度试验时,应不低于17N/25mm。铝箔压敏(热敏)胶带应符合标注的使用期内。检验方法:风管按本规程附录A《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或有关检验机构提供的性能测试报告。密封胶带应有关检验机构提供的性能测试报告或对比法观察检查。5.2.3风管系统安装完毕后,应按系统类别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表5.2.3-1、表5.2.3-2规定。32表5.2.3-1金属矩形风管漏风量允许值(m/h.m)0.65低压系统风管(P≤500Pa)Q≤0.1056P0.65中压系统风管(500<P≤1500Pa)Q≤0.0352P0.65高压系统风管(1500<P≤3000Pa)Q≤0.0117PP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注:1.试验室试验加载负荷(保温材料重量加80kg外力载荷)时的空气泄漏量应符合上表规定值。2.低、中压系统金属圆形风管的空气泄漏量应不超过上表规定值的50%。3.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的空气泄漏量应不超过上表中中压系统规定值。4.1~5级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泄漏量应不超过上表中高压系统规定值。32表5.2.3-2非金属矩形风管漏风量允许值(m/h.m)0.65低压系统风管(P≤500Pa)Q≤0.0528P0.65中压系统风管(500<P≤1500Pa)Q≤0.0176P0.65高压系统风管(1500<P≤3000Pa)Q≤0.0117PP检验方法:1.低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按本规程附录B中的漏光法进行检验,也可直接采用漏风量测试。中压、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应按漏风量试验方法(附录B)进行漏风量测试。2.净化系统风管的严密性检验,1~5级应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进行;6~9级按本规程5.2.3-1、表5.2.3-2规定。5.2.4金属、非金属风管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金属风管板材厚度应符合本规程表3.2.1-1、表3.2.5-1、表3.3.1、表3.4.1规定;无机玻璃钢风管壁厚度及玻璃布层数应符合表3.7.4-1、3.7.4-2、3.7.4-3规定;硬聚氯乙烯风管壁厚度应符合表表3.8.2-1、3.8.2-2规定。检验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尺量。风管的壁厚测量,分别在管口两端,相应的相邻两面中部,距管口大于20mm处测量,取4个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圆形风管壁厚分别在管口两端,距管口大于20mm相对应的两点处测量。取4个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2.5金属风管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1板材拼接不得有十字型拼缝。风管制作尺寸应符合图纸设计,管壁平整;2法兰规格、高度应符合本规程表3.2.2、表3.1.5-1、表3.2.5-3规定;3采用螺栓连接的低中压风管法兰孔距不应大于150mm;高压风管不得大于100mm;矩形风管法兰四角应设有螺孔。检验方法:尺量、观察。矩形风管表面不平度的测量,是将2m长靠尺或展开的侧立在管外表大面的两对角线,用塞尺测量管外表面与尺之间间隙的最大值,作为该风管表面不平度。圆形风管表面不平度的测量,在管直径的两外表面,将检测尺或靠尺顺着长方向紧靠管外面,用上述方法测量。5.2.6非金属法兰应符合以下规定:(1PVC法兰插条强度与规格应符合出厂供应标准;(2硬聚氯乙烯风管、无机玻璃钢风管法兰规格应符合表3.7.9、表3.8.5-1、3.8.5-2规定。检验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尺量、观察。5.2.7金属风管加固间距、非金属风管加固间距应符合本规程表3.2.1-2、3.2.1-3、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3.2.1-4、表3.5.6、表3.6.8、表3.7.14、3.7.15规定;硬聚氯乙烯板风管直径或边长大于500mm时,风管与法兰的连接处应加三角支撑加强板,加强板间距不得大于450mm。检验方法:尺量。5.2.8曲率半径小于一个1/4平面边长的内外同心弧形弯管或采用其它形式的弯管,导流片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表3.10.2-1、3.10.2-2。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2.9净化空调系统风管制作应符合本规程3.9规定;安装质量应符合本规程4.7规定。检验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尺量;观察与白绸擦拭。5.2.10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板材不小于1.6mm厚的预埋管或防护套。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条文说明】5.2.1~5.2.10通风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主控项目,抽检必须全数合格。5.2.11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风管内严禁其它管线穿越。检验方法:观察。5.3一般项目检验及检验方法【条文说明】虽然一般项目检验及检验方法其重要性仅次于主控项目检验,但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可在技术允许的前提下,适当灵活掌握,但不能有损风管的质量为前提。5.3.1风管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程表3.1.7规定。薄钢板法兰风管、C插条法兰风管、S插条法兰风管的法兰尺寸应符合相应规格。检验方法:尺量。1.矩形风管边长或圆形风管直径的测量矩形风管长(短)边长各测量2次,取其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该风管的长(短)边边长。圆形风管直径,分别测量管口两端周长(管口两端任意正交的两直径),取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风管的直径。2.风管壁厚的测量矩形风管壁厚:在管口两端,相应的相邻两面中部,距管口大于20mm处测量4次,取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圆形风管壁厚:在管口两端,距管口大于20mm相对应的两点处测量4次,取测量数值的算术平均值。3.风管表面不平度的测量矩形风管表面不平度的测量:将2m长靠尺侧立在风管外表大面的两对角线上,用塞尺测量风管外表面与靠尺之间间隙的最大值,作为该风管的表面不平度。圆形风管表面不平度的测量:在管直径的两外表面,将检测尺或靠尺顺着风管长度方向靠紧风管外表面,测量方法同矩形风管。4.风管管口不平度的测量矩形风管长边或圆形风管直径小于等于1000mm时,将风管放在刚性平板平面上,用塞尺测量管口平面与刚性平板之间间隙的最大值;矩形风管大边长或圆形风管直径大于1000mm时,将JZC-2型多功能检测尺或靠尺分别沿管口对角线横跨在管口平面上,用金属刻度尺测量检测尺或靠尺与管口平面之间间隙的最大值。5.矩形风管管口对角线之差和圆形风管管口直径之差的测量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矩形风管对角线之差,用钢卷尺分别在管段两端口测量、计算两组对角线之差,取其最大值为该风管管口对角线之差。圆形风管管口直径之差,分别测量两端管口任意正交的直径之差,取其最大值为该风管管口直径之差。5.3.2焊接风管、法兰焊接、支吊架焊接的焊缝不应有夹渣、烧穿等明显焊接缺陷,板材、角钢变形应矫正;焊缝飞溅应去除;防腐处理应附着牢固、均匀。检验方法:平尺、观察。5.3.3角钢法兰密封材料选用合理,连接螺栓应紧固、铆接应牢固;薄钢板法兰风管、C插条法兰风管、S插条法兰风管插接、紧固应符合规定,法兰与接口处应严密。检验方法:观察。5.3.4不锈钢板或铝板风管法兰、铆钉、螺栓采用碳素钢材料时,应有防腐处理。检验方法:观察。5.3.5硬聚氯乙烯风管两端面应平行,无明显扭曲;表面应平整、圆弧均匀、凸凹不应大于5mm。焊缝应符合本规程表3.8.3。检验方法:按5.3.1检验方法尺量、观察。5.3.6无机玻璃钢风管表面无裂纹、分层、明显泛霜且光洁;法兰尺寸、风管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检验方法:按5.3.1检验方法尺量尺量、观察。5.3.7酚醛复合风管与聚氨酯复合风管折角应平整;管壁平面度偏差应小于5mm;法兰平面度偏差应小于2mm。检验方法:尺量、观察。5.3.8玻璃纤维复合风管外表层与保温材料粘合应牢固;内表面防纤维脱落保护层不应有损坏;榫接接口应有粘结剂且牢固。检验方法:观察。5.3.9圆形弯管的最少分节数量应符合本规程3.10.3。圆形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的夹角应符合本规程3.10.6。检验方法:核对图纸、尺(角度尺)量、观察。5.3.10矩形、圆形风管连接附件的规格、板厚应符合表3.1.5-1;圆形插入深度应符合表3.1.5-2。检验方法:核对图纸、尺量。5.3.11角钢法兰风管的连接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且均匀拧紧。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弹簧夹或紧固顶丝卡间距小于150mm。检验方法:尺量。5.3.12不锈钢板、铝板风管与碳素钢支架的接触处,应有隔绝或防腐措施。检验方法:观察。5.3.13对含有凝结水或其它液体的风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最低处有排液装置。检验方法:观察。5.3.14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加固等处应有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检验方法:观察。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5.3.15水平明装风管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3/1000,总偏差应不大于20mm;垂直明装风管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1000,总偏差应不大于20mm;暗装风管位置正确,应无明显偏差。除尘系统风管与水平夹角宜大于或等于45°,小坡度和水平管应尽量短。检验方法:水平尺、角度尺、卷尺测量。5.3.16风管支吊架规格应符合本规程表4.2.3-1、4.2.3-2、4.2.4、4.2.5的规定;胀锚螺栓选用与安装应符合4.2.8规定;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4.4.1、4.5.2规定检验方法:卷尺测量。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附录A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A1.0适用范围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定型生产的成品风管(包括金属矩形、圆形风管,非金属矩形、圆形风管,柔性风管等)。主要验证风管法兰接头、连接缝和加固结构是否符合本规程中有关规定。对处于各种状态中的风管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及其漏风量进行试验,其试验压力应按设计要求或风管拟用最大工作压力确定。A2.0测试内容测试内容分为以下四类:(a)空气泄漏性能试验。(b)金属风管加载80kg负荷(W1)和保温负荷(W2)进行试验,测试该通风管道的安全强度及抗震方面的性能;非金属风管不进行加载试验。(c)在规定工作压力下,检验该通风管道的管壁变形量。(d)在规定工作压力下,检验风管的挠度量,非金属风管除外。A3.0测试装置A3.01测试装置由送风装置及测量流量、温度、压力、挠度以及管壁变形量的各种仪表组成,测试装置构成如图3-1。其中送风和漏风量测试装置应参照国标GB50243附录A的规定。图3-1试验装置的组成A3.02被试风管的支撑架、管壁变形量和挠度量测定用的百分表固定架、负荷加载用法码等配置如图3-2所示。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图3-2试验风管支撑架及测试仪表装置图A3.03以四节为一组的试验风管连接法兰处为中心,被测试风管中心的两边1.5m处各有1组支撑架进行支撑。A3.04将加载砝码(W1+W2)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在距离被测试风管中央法兰结合部两边50mm~300mm的范围内。A3.05测量挠度时,由装在固定架上的大量程百分表对管道中央法兰结合部中间下方的挠度h4进行测量。A3.06管壁变形量的测定是指对管道长边(或侧面短边)中央部位的管壁部分的变形量进行测量,一般取三个点(h1、h2、h3),布置在被测风管上面各段(含加固处)的几何中心处。A3.07风管漏风量测试,应使试验风管内的试验压力与规定的工作压力保持一致时测量其漏风量。同时需对测定点的环境温度及压力进行测量,根据该温度及压力换算出标准状态(20°C,标准大气压)下的漏风量。A4.0测试用风管A4.01测试用风管的结构如图4所示。A4.02每组试验用风管均由4段1.2m长的风管连接组成。图4试验用风管L1:试验风管支架间距(按规格确定)L2:带封堵板风管A4.03将试验风管组两末端封堵板的接缝处用密封材料封堵,以防止封堵板连接处的空气泄漏而增加不必要的漏风量。A4.04将一端的末端盖板上做成进气管连接口及风管内静压力测量孔径3~4mm。A4.05本试验在开始前将组合后的风管用支架支起(相当于支吊架),使风管处于安装状态,并安装测试仪表和送风装置。A4.06试验风管支撑间距L1一般规定为3m。如某类风管因材料强度因素,可按本规程或指定的悬吊间隔进行试验。A5.0漏风量及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试验A5.01风管漏风量及挠度试验如图5-1所示。(a)图5-1的L尺寸为试验管道的最大悬吊间隔,也可按该指定尺寸。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图5-1挠度试验示意图(b)测定试验风管在最大悬吊间隔下的自由挠度值,以此为0点(即风管内无压力状态下)。(c)将风管内试验压力等级保持在所指定的最大(正负)工作压力下试验的同时,测量空气泄漏量及风管壁挠度量(d),由此求得该组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的空气泄漏量Q及挠度角β=d/(L/2)。(d)加载负荷(W1+W2)时,将风管内试验压力保持在所指定的最大工作压力的情况下,测量试验组风管的空气泄漏量Q1,同时测量试验组风管中央连接法兰部位的挠度量d,以此求得挠度角β=d/(L/2)。(e)负荷W¹为测试该通风管道的安全强度及抗震方面的性能时的假设负荷(kg),重量为80kg。(f)负荷W2为保温材料等的假设重量(kg),按照公式(1)计算。W2=2(B+H)LZ1(kg)┄┄(1)式中B、H为:管道的长边及短边(m)L为:管道的支撑间距(m);Z1为:保温材料等的单位重量(kg/㎡)(g)非金属风管不要求进行风管壁的挠度量试验。A5.02风管漏风量及管壁变形量试验如图5-2所示5-2管壁变形量试验装置图(a)试验风管的支撑间隔为纵向管道的最大悬吊间隔,也可按指定尺寸。(b)如图5-2所示,在无负荷的情况下将风管内保持在指定的最大工作压力(正负)下,与此同时在正压时测定+b(mm)和漏风量Q0,在负压时测定-b(mm)和漏风量Q0。在加载负荷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W1+W2情况下,同样测定±b(mm)和漏风量Q2。(c)在管道长边部位的加强法兰或法兰结合部位的图示位置对角线,以该对角线上交叉点作为管壁变形量(±b)测定点。(d)选定风管壁的最大管壁变形量(+b)部分进行评价。(e)非金属风管必须进行耐压强度下发管壁变形量的试验。A6.0通风管道试验结果的评价A6.01金属风管试验结果的评价(a)金属风管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2表6-1金属风管允许漏风量(m/h•m)0.65低压系统风管Q≦0.1056P0.65中压系统风管Q≦0.0352P0.65高压系统风管Q≦0.0117P(b)金属风管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允许值应不超过下列规定。表6-2金属矩形风管耐压强度允许值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统风管系统工作压力(Pa)(P≤500)(500<P≤1500)(P=1500~3000)管壁变形量(%)≤1.5≤2.0≤2.5(无载、W1+W2)挠度角(β)(无载、W1+W2)1/1501.5/1502/150(或d≤20mm)表6-3金属圆形螺旋风管耐压强度允许值风管系统工作压力(Pa)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统(P≤500)(500<P≤1500)(P=1500~2000)管壁变形量(mm)0.51.01.5(无载、W1+W2)无载0.05/1500.10/1500.15/150挠度角(β)W1+W20.8/1501.0/1501.2/150(或d≤12mm)(c)计算单位面积的空气泄漏量时,使用试验风管的展开面积。(d)加载负荷W2时,设想管道在保温的状态下加载含保温材料的全重量。在适用该管道的保温规格中选用最大重量的值。(e)以风管长边宽为W(或短边H)、管壁变形量为±b,计算相对变形量为:︱±b/w︳×100%或︱±b/H︳×100%。A6.02非金属风管试验结果的评价(a)非金属风管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2表6-4非金属风管允许漏风量(m/h﹒m)0.65低压系统风管Q≤0.0528P0.65中压系统风管Q≤0.0176P0.65高压系统风管Q≤0.01175P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b)非金属风管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允许值应不超过下列规定表6-5非金属矩形复合材料风管耐压强度允许值低压系统中压系统高压系统风管系统工作压力(Pa)(P≤500)(500<P≤1500)(P=1500~2000)管壁变形量(%)1.01.52.0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附录B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方法B1漏光测试方法B1.1漏光法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B1.2检测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安全光源。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光源。B1.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检测光源应沿着被检测接口部位与接缝作缓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线射出,则说明查到明显漏风处,并应做好记录。B1.4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在严格安装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系统风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2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处,且100m接缝平均不大于8处为合格。B1.5漏光检测中对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作密封处理。B2漏风量测试方法B2.1漏风量测试装置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的测量装置。B2.2正压或负压风管系统与设备的漏风量测试,分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两类。一般可采用正压条件下的测试来检验。B2.3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可以整体或分段进行。测试时,被测系统的所有开口均应封闭,不应漏风。B2.4被测系统的漏风量超过设计和本规程的规定时,应查出漏风部位(可用听、摸、观察、水或烟检漏),做好标记;修补后应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Harvey中國空調製冷網附录C风管吊架挠度计算根据我国工程应用实际及SMACNA第二版第四章S4.1条,吊架安装后的挠度应小于等于9mm。其计算公式如下:223(P-P1)a(3L-4a)+(P1+Pz)Ly=48EIy:吊架挠度(mm)P:风管、保温及附件总重(kg)P1:保温材料及附件重量(kg)a:吊架与风管壁间距(mm)L:吊架有效长度(mm)E:刚度系数(kPa)4I:转动惯量(mm)Pz:吊架自重(kg)该公式取自最不利情况,设风管所有自身重量作用于吊杆处,当吊架发生变形后风管保温及附件重量作用于支架中心。载荷图如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与有机红茶精制技术规范
- 棉花亩产皮棉18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田阳县圣女果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 通信线路勘察技术规程
- 镇海常减压装置工艺技术规程
- 纸蜂窝复合多功能墙板企业应用技术规程
- 【灌注桩钢筋笼长度检测技术规程】dgj32 t602007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解读
-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
- gb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 gb16912-2008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 gbt13910-1992 滑石粉加工防尘技术规程
- GB13011-1991 锌-锰干电池生产防尘毒技术规程.pdf
- GB13691-1992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pdf
- GB13691-2008 陶瓷生产防尘技术规程.pdf
- GB13910-1992 滑石粉加工防尘技术规程.pdf
- GB14544-1993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