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54 KB
  • 6页

《工程施工土建监理建筑监理资料》立交特大桥工程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技术交底记录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其它编号:HXKZⅢ—008工程名称哈尔滨铁路枢纽新建哈尔滨西运客站施工Ⅲ标段哈前立交特大桥工程交底类别工管部下发架子队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及要求钻孔桩施工技术交底1.开工准备1.1在开工前请架子队管理及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由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1.2施工前对进场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等相关证件上报项目部,经项目部批准合格后方可施工。1.3平整桩基位置处场地,钻孔场地必须平整压实、清除杂物、换除软土,调查地下是否存有不明管线,空中和地面的电力、通讯和水管提前进行迁改或保护。2.施工要求2.1测量放线及定桩位现场对测量定位后的桩点进行保护,报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进行下一道工序。2.2埋设钢护筒在测量的桩点3m外的位置设置“十字”护桩,然后进行护筒埋设,护筒埋设深度不少于2m,其筒口高出地面30cm以上,周围用粘土回填且夯实,埋设护筒用水准仪找正,检查护筒中心,保证其中心与桩中心偏差≤2cm,其倾斜度不大于1%。交底单位交底人审核/批准人接收单位生产副经理接收人/时间领工员桥涵架子队年月日6 2.3配制泥浆架子队进场后进行泥浆池开挖,泥浆池要有回浆池及储浆池,储浆池内的泥浆要保证施工需要,泥浆量必须大于钻孔的容积,泥浆采用优质膨润土造浆,各种掺加剂按循环周期加入,并经常测定泥浆指标,防止掺加剂过量,搅拌好的新鲜泥浆其性能必须适合于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测定泥浆技术指标,根据工程钻进需要,随时调整泥浆相对密度,保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不因泥浆过浓影响进度,过稀导致踏孔等。2.4钻机就位及钻进护筒埋设完成后,钻机开始就位,开钻前利用护桩拉十字线使钻头对准桩位中心。钻进时应先慢后快,确认地下是否有空洞等不利地层,并做好泥浆护壁工作,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10之间,含砂率不大于2℅,黏度控制在16~22s,使其能在始终保持井壁完整的前提下,具备很好的排渣能力。钻进过程中生成的泥浆,导入泥浆沉淀池自然下降,然后用泥浆车将其运至指定地点以防对环境造成污染。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孔内水压差,以防产生流沙。钻进时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代钻进情况及下一班的注意事项。因故停钻时孔口应护盖,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同时保持孔内有规定的水头和要求的泥浆浓度、黏度,以防坍孔。2.5成孔检查成孔达到设计高程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沉淀厚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采取措施处理。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钻孔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孔深,不得用超钻代替钻渣沉淀),钻孔完成后用探孔器检测孔径,用钻杆垂线法检查倾斜度,用长度符合规定的探孔器上下两次检查孔是否合格,然后报项目部技术人员及监理批准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检测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大于1℅,桩位误差不大于50mm。2.6清孔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6~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20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作业。在钢筋笼和导管安放完毕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测桩底沉渣厚度。若沉渣厚度超标,要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直至达到上述标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7吊放钢筋笼6 钢筋笼在加工场地按设计要求加工、运输到现场,钢筋笼用吨位适宜的吊车将钢筋笼吊入孔内,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必须使用钢筋笼中心和钻孔的中心一致。钢筋笼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当钢筋笼接长时,先将第一节钢筋笼利用架立筋临时固定在护筒部位,然后吊起第二节钢筋笼,对准位置进行搭接焊接,接头数必须按50℅错开焊接,如此接长到预定深度,就位过程中要尽量缩短焊接时间,可以使用多台电焊机同时焊接。焊接时保证上下钢筋笼的中心在同一垂直范围内,焊接长度和焊缝的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焊接完成钢筋笼就位后,其底部高程和顶部中心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将钢筋笼固定。2.8水下砼灌注灌注桩保护层厚度须≥10cm,杜绝断桩、桩身缩径,保证桩身完整。灌注桩过程中保证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开灌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要求导管必须现场做闭水试验,报项目部及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②导管下入时认真检查其丝扣,管壁的完好程度、每节接口处加密封圈,以防泥浆渗入。③隔水栓的大小要恰当,位置在水位附近,固定可靠。④第一次灌注使导管下口埋入砼面不少于1.0m。③开灌后必须连续浇灌,所有班上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⑥做到勤提勤拆导管,保证导管埋入深度2-6m,以防发生导管埋入事故。⑦在拆卸导管和上下串动时保证导管埋入砼内≥3m,切忌提离砼面造成断桩事故。为此记录员应勤测导管内外砼面深度、质检员抽检监督。⑧灌注时,导管提升要平衡,防止钩带钢筋笼,砼至钢筋笼底口附近时,导管应保持较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免砼冲击力过大,上托钢筋笼,致使其上浮。当砼面超过笼底后,再按正常吊灌。⑨为确保桩头质量,保证设计桩顶标高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灌注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出1m以上,以保证桩顶上部砼不夹泥渣。⑩施工过程中做好混凝土灌注记录。6 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搭钻机平台、埋设护筒筒钻机就位、校正钻孔清孔及检查安装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搭设灌注平台,安放料斗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护筒制作、准备钻机准备拌制泥浆导管试拼、检查平台、漏斗混凝土灌注检查记录填写混凝土拌合运输准备制作混凝土试块混凝土测强否是钢筋笼制作及安装吊车就位深度检查2.9桩身质量检测①桩长大于等于40m的桩基需布置声测管,等距离布置3根,采用套管连接,下端用钢板封底焊牢,禁止漏水。②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8天后对桩体进行超声波检测。6 ③每根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试件不少于二组。3.质量检验施工过程中应对成孔、清孔、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均要报项目部技术人员及监理进行全过程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测得塌落度、扩展度、入模温度到达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施工。5.施工中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在桩基础的正常施工中,对于一些突发性的事故预防及处理工作,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必须按预防为主,处理为辅的精神做好对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工作,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故有钻头脱落、塌孔、浮笼、折桩、砼堵塞导管等。⑴对正常钻进中发生钻头脱落与断落等突发事故的预防处理:在正常施工中,由于对钻具检查不够,对钻具由于长期施工过于老化或磨损过大,或在操作中不慎而造成钻具、钻头脱落与断落,轻则造成时间浪费,严重的造成成孔报废而移位,因此在钻进过程中制定如下措施:①在开钻前对所有钻杆、钻头连接法兰盘、稳定稍、连接螺丝及钻具磨损情况,对钻头的焊接要认真的检查,对不合格的钻具坚决不能使用。②在平时施工中,也应做认真检查,做到“四检查,三不用”。四检查:进场安装时检查,起下钻具时抽查,加尺时钻进时检查,事故处理后检查。三不用:法兰盘不好的钻具不用,磨损过大的钻具不用,弯曲的钻具不用。③在正常操作时,开车要平稳,不能狠关狠刹,防止钻杆、钻头脱离与断落。④施工现场配备一些必不可少的打捞工具,如:打捞钩子、钢丝绳套取器、电磁打摸器及公母锥等物,做到一旦事故发生及时迅速处理。⑵在砼灌注中易发生的事故在砼灌注中易发生的事故是导管堵塞。导管堵塞多数发生在开灌砼时,少数发生在浇筑砼中途,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导管变形或壁内有硬水泥块,影响隔水塞通过。②隔水塞没有灌水泥砂浆层,而砼的粘浆性不太好,在储料斗与吊斗的初量时,砼发生离析、粗骨料卡入隔水塞或在隔水塞上架板。6 ③砼质量差:砼中混有大石块或杂物,造成堵塞,砼离析,在导管内下落过程中造成浆体与石子分离,石子集中而堵塞导管;坍落度小造成堵塞导管,或者砼坍落度损失大,停顿间过长而堵塞导管。④导管漏水:砼受水冲洗后,粗骨料聚集堵塞导管。⑤堵塞导管的处理方法:如果刚开灌,孔内砼较少,可提出导管疏通以后,将孔底抓干净或吸干净后再重新浇灌。因此导管堵塞主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防止卡管,必须做好以下几点:A组装导管时要仔细认真检查,检查导管有无局部凸凹、导管底口是否有向内转。B下导管时要检查密封橡胶圈是否合适,导管一定要上紧、无晃动现象。C严格检查商品砼质量,不合要求的不用。D尽量提前做好准备、缩紧开灌时间和浇灌时间。6.安全保证措施①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②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要合理布置安排。③泥浆池周围设立围护,醒目位置悬挂相关的警示牌,同时施工现场禁止外界人员入内。④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安全警示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⑤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⑥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7.施工过程中对成孔、清渣、钢筋笼、混凝土浇注等进行全过程检查,复检沿桩长范围内的土层地质情况并与设计对照,出入较大时及时上报项目部技术人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