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1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应根据工程现场允许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其材料应符合:1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2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3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4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5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2.1.2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量器具磅秤等。2.2作业条件:2.2.1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2.2.2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2.2.3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2.4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3.2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石子→砂→水泥→U.E.A膨胀剂→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3.3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3.4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3.4.1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3.4.2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3.4.3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厚水泥砂浆(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以后每步浇筑50~60㎝,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3.5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覆盖浇水或蓄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3.6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4防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4.1本标准适用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适用环境环境温度高于80°C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4.2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2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3砂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6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它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3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配要求的抗渗压值应设计值提高0.2%;2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3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4水灰经不得大于0.5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mm~140mm。4.4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混凝土组成材料每盘计量累计计量水泥、掺合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2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全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要求坍落度()允许偏差()≤40±1050~90±15≥100±204.5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m3应留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有关规定。4.6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构造应全数检查。主控项目4.7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4.8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4.9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验收记录。一般项目4.10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应正确。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4.1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检验方法:用刻度放大镜检查。4.12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成品保护5.1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改动模板、钢筋。5.2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5.3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6.2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6.3
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返修。6.4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6.5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防水砂浆保护。6.6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7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材料(水泥、U.E.A、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7.3隐检记录。7.4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4检验批质量验收标准。7.5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7.6混凝土浇灌申请表7.7其它技术文件。
4.3.5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1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2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3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4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3.6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卷材厚度选用表屋面防水等级设防道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Ⅰ级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不应小于1.5mm不应小于3mm——Ⅱ级二道设防不应小于1.2mm不应小于3mm——Ⅲ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1.2mm不应小于4mm三毡四油Ⅳ级一道设防————二毡三油4.3.7铺贴卷材采用搭接法时,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各种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铺贴方法卷材种类短边搭接长边搭接满粘法空铺、点粘、条粘法满粘法空铺、点粘、条粘法沥青防水卷材10015070100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01008010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胶粘剂8010080100胶粘带50605060单缝焊60,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25双缝焊80,有效焊接宽度10×2+空腔宽4.3.8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空鼓。3卷材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4.3.9开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4.3.10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绿豆砂应清洁、预热、铺撒均匀,并使其与玛蹄脂粘结牢固,不得残留未粘结的绿豆砂。2云母或蛭石保护层不得有粉料,撒铺应均匀,不得露底,多余的云母或蛭石应清除。3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2。4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2,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大于36m2。6浅色涂料保护层应与卷材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7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8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主控项目4.3.1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其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4.3.12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4.3.13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般项目4.3.14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15卷材防水层上的撒布材料和浅色涂料保护层应铺撒或涂刷均匀,粘结牢固;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间应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分格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16排汽屋面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17卷材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3卷材防水层4.3.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铺贴的卷材防水层。4.3.2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4.3.3铺贴防水卷材前,应将找平层清扫干净,在基层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4.3.4防水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防水卷材厚度防水等级设防道数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级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单层:不应小于1.5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1.2mm单层:不应小于4mm;双层:每层不应小于3mm2级二道设防3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1.5mm不应小于4mm复合设防不应小于1.2mm不应小于3mm4.3.5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采用多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3.6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皱折;3滚铺卷材时接缝部位必须溢出沥青热熔胶,并应随即刮封接口使接缝粘结严密;4铺贴后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有扭曲。4.3.7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4.3.8卷材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铺贴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小于3处。主控项目4.3.9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石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4.3.10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般项目4.3.1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3.12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13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14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4.4涂料防水层
4.4.1本节适用于受侵蚀性介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或背水面涂刷的涂料防水层。4.4.2涂料防水层应采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4.4.3防水涂料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4.4.3防水涂料厚度(㎜)防水等级设防道数有机涂料无机涂料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水泥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1级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1.2~2.01.2~1.51.5~2.01.5~2.0≥0.82级二道设防1.2~2.01.2~1.51.5~2.01.5~2.0≥0.83级一道设防--≥2.0≥2.0-复合设防--≥1.5≥1.5-4.4.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2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3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4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5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6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4.4.5防水涂料保护层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的规定。4.4.6涂料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涂层面积每100㎡抽查1处,每处10㎡,且不得少于3处。主控项目4.4.7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4.4.8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般项目
4.4.9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4.10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4.11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20㎜实样用卡尺测量。4.4.12侧墙涂料的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管道及设备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 组合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403-1996)
- 胶合板施工工艺标准
- 钢筋气压焊工艺标准(413-1996)
-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标准(414-1996)
- 铝合金框、扇及塑料框、扇玻璃安装工艺标准68140
- 装修工程主要项目施工工艺标准
- 卫生洁具与安装工艺标准
- 城市人家洁具安装工艺标准
- 雨水管、变形缝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 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
- 预制水磨石地面施工艺标准
- 预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标准(434-1996)
-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工艺标准
- 高分子合成(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 射线检测工艺标准
- 手工电弧焊施工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