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4 KB
- 2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道路景观设计规范 篇一: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1.1道路绿地率指标 1.1.1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 1.1.2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1.2.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1.1.2.2红线宽度大于2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1.1.2.3红线宽度在40-2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2%; 1.1.2.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1.2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1.2.1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2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 1.2.1.2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1.2.1.3
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1.2.1.4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1.2.1.5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1.2.2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2.2.1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 1.2.2.2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1.2.2.3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1.2.2.4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1.3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1.3.1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1.3.2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1.3.3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 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1.3.4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1.3.2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1.3.6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2.1交通岛绿地设计 2.1.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1.2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2.1.3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2.1.4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2广场绿化设计 2.2.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2.2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2%,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2.2.3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2.2.4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2.3停车场绿化设计 2.3.1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2.3.2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中型汽车为;载货汽车为。 单位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3.1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工厂的类型很多,有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精密仪表工业、等。即使同一类型的工厂,其规模大小、产品品种、排放物环境的影响,以及某些工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绿化植物,是企业绿化的成败关键之一。
3.1.1适地适树 植物因原产地、生长习性不同,对气候条件、土壤、光照、温度等都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在工业环境下,特别是一些污染性大的企业,选择最佳适应范围的植物,生长健壮,就能发挥植物对不利条件的抵御能力,其抗性及耐性就强,反之就弱。在同一工厂内,也会有土壤、水质、空气、光照的差异,在选择树种时也要分别处理,因此要在识地识树的前提下,适地适树地选择树木花草,这样能成活率高,生长强壮,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3.1.2选择防污植物 这是工业企业绿化中特别要注意的。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使空气污染,土壤毒化,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而植物的受害程度又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而有差异。有的植物能抗多种有害气体(如构树、大叶黄杨对SO2、:HF、
Cl2有强的抗性);有的只抗某种气体,而对另一种气体敏感,易受害(如唐菖蒲抗SO2能力强,而对HF抗性弱,很敏感);有的植物抗御能力强,吸收能力低,(如大叶黄杨对氟的抗性很强,然而叶内氟的积累增加不明显);有的植物抗性强,且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在体内积累(如构树,臭椿能积累XX-10000的氯气而不受害)。通常使植物长时间生长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基本上不受害的称抗性强,当植株受害率不超过22%,有害气体消失后不能恢复正常的称抗性较强,叶片及植株受害率在40%左右称抗性中等,受害率60%左右称抗性弱。为了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好防污植物。 3.1.3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要根据不同工厂、不同车间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植物。有污染的工厂、车间要选择相应的防污绿化植物。有些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如精密仪器厂、电子仪表厂、电视机厂等,要求车间周围空气洁净,尘埃少,以保证产品质量,就要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如榆、刺楸等,而不能栽植杨、柳、悬 铃木等有飞絮飞毛的树种。对要求防火的如仓库、堆场等,可选择含树脂少,枝叶含水分多,萌蘖再生力强,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的防火树种,如珊瑚树、蚊母、银杏等。 3.1.4要容易繁殖,便于管理 工厂绿化管理人员有限,宜选择容易繁殖、栽培和管理的植物,以省工节资,又能更好地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了丰富色彩、美化工厂,种植花卉,一般说来比较费工,也可以选择一些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如波斯菊、紫茉莉、牵牛、银边翠等。一、二年生花卉,以及美人蕉、马藺、玉簪、葱兰、石蒜等宿根球根花卉。生长健壮、管理省工、繁殖容易,种苗易得,一次栽种多年开花,效果是很好的。居住区公园的绿化要注意什么
居住区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还要有游憩活动的设施,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要求。 4.1要积极贯彻执行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公园建设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 4.2继承和发扬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园林。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造园手法灵巧含蓄,深值我们继承和发扬。设计时,要在公园中体现我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讲究含蓄、蕴藏意境的特点,充分运用“小中见大”、“园中有园”等造园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古典园林空间。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外园林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在设计进程中力求做到借古建今、中西结合。 4.3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要有自己的特色,避免景观的重复。我国有名的公园很多,各有特色。在设计中,我们要有选择地汲取一些名园在设计上的经验,但不可全套照搬。在景点处理、树种选择等方面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突出地方特点和风格。公园内各景区的设计要有特点,不能整个公园一个样。4
.4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公园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进行。注意与周围环境配合,与邻近的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等取得密切联系,使公园自然地融合在城市之中。在设景分区时,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功能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一个完整的居住区公园,应全面设置下列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 4.5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地组织公园各个部分。在公园地形地貌的艺术处理中,要注意: 因地制宜,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就地掘池,因势掇山,力求达到园内填挖土方量平衡;地形设计要充分考虑园林使用功能、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生长等诸方面的要求,合理开掘布局。在公园各景点的组织上,可采用以两三处主景为构园重心,利用园路、溪水、山丘等造园要素连接各景区,使其前呼后应,过渡自然,构成协调的园林空间序列。 4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及经常的经营管理。设计要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接受能力,特别注意设计区域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设计出经济条件允许的、人们喜爱的、符合本地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的公园。设计中还要考虑各景区景点建设的先后次序及景点的日常管理,做到建设中不杂乱,建设后有管理。 篇二:道路景观原则及设计 1、实用性原则 道路景观首先要满足人行道通行的功能要求,然后考虑如何体现它的商业价值。 2、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应该强调结合利用现状地形,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道路景观的设计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对场地内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既有利于当代,又造福于后人。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 4、可识别性原则 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标签,在设计中,不同等级的道路或不同功能的道路需要有所区别,在设计的时候,既要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也要形成有特色的街道空问。 5、整体性原则
要求将公路本身与沿途地形、地貌、生态特色等方丽进行全面设计,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6、美学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使城市满足居住、出行的功能,而且要使城市美观,美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 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不同的道路在城市生活、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笼统地研究城市道路景观问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城市道路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得更深入。城市中的道路按活动主体可分为车行道路、人车混杂型道路及步行道路等类型。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 车行道路的景观设计 市区车行道路(快速路)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城市中的快速路常常表现为高架与立交的型式,其道路景观设计与一般道路极为不同。 道路形式的设计 由于快速路是在市区内,其高度、宽度、尺度设计应对城市传统景观加以充分考虑,以降低快速路对于传统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割裂,尤其是要控制快速路的高度以避免对传统建筑立面所讲求的比例关系造成破坏,必要时可采用地面式或拉开与建筑高度的差距。 建筑形式的设计
建筑物的尺度应与快速路和谐,可采用双重尺度,建筑的上部恰恰是在快速路上运动的汽车中人的视觉范围内,因而只需设计色彩效果,而建筑的下部是慢速运动的行人视觉可及范围,可采用人的尺度进行设计。快速路形式单一,交叉口少,很容易形成单调而乏味的街景,因此地标建筑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它的视觉标志性可以成为道路景观的高潮,使枯燥的道路景观有节奏和兴奋点。 道路设施的设计 快速路上的道路设施包括快速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信息显示牌、护栏、隔音板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要注重它的视觉效果上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更要避免自身对景观的消极影响。 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会产生大量的“失落空间”。这些空间为快速路的绿化设计带来 了很大的契机。绿化铺作的几何构图配以相应的乔木、灌木栽植与快速路自身的线型交织在一起,会形成在大尺度上的景观的和谐。但也应该注意这种绿化不应仅仅是一种视觉需要,还应注意其可达性,使其成为人们游憩的场所。人车混杂型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中人车混杂型道路又可分为交通性为主的道路与生活性为主的道路。 交通性为主的道路
交通性为主的道路一般担负着城市各个功能区之间的人流物流的运输,其交通流量大,通常路幅较宽。其景观特性除了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可观赏性、适合性、可管理性以外,还因有人的需求而需要提供方便性,如公交车停靠站、座椅、垃圾箱等。 道路形式的设计 交通性为主的人车混杂型道路首先要考虑其安全性,将机动车与自行车隔离,由于考虑通行速度,多采用直线,在道路线型上不宜产生特色。其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道路空间、尺度的把握,推敲建筑物高度与道路宽度比例提升其形象。 建筑形式的设计 建筑形式的设计需要考虑车、人的双重尺度。对于车行来说,强调建筑物外轮廓线阴影效果和多彩的可识别性;而对于自行车和步行来说,由于车行速度较慢,行人数量增多,对建筑的观察时间较长,建筑物底层立面的质感、细部处理要给与精心的设计。 道路设施的配置及设计 此类道路的交通特点要求设置减速标志和减速设施,隔离设施也有所增加;点缀小品设施为使用者提供方便,造型上应与整体环境协调,相同设施体现系列化、标准化。道路的文字标识要采用英汉对照,增进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绿化设计 此类道路人行道尺度比较大,可考虑草坪、绿篱、花坛、行道树等多种形式,树木的种植间距不应对行人或行驶中的车辆造成视线上的障碍,在品种搭配上,应充分考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景观效果。 生活性为主的道路 生活性为主的道路车种复杂、车行速度慢,人流较多.可分为以居住为主的街道、以商业为主的街道和以行政办公为主的街道,景观设计强调其多样性与复杂性。 街道形式设计 城市生活性道路是以城市生活为主,因此它的场所感较强。街道空间形式的设计首先要满足活动内容的需要,并根据街道功能特点,可以考虑街道空间的变化,如沿街附属空间的导人,弯曲、转折,采用对景、借景等来丰富空间景观。 沿街建筑的设计 此类街道应对建筑的文化性与历史延续性充分考虑,建筑临街的底层部分要精心设计。设施小品的设计应充分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同时应符合其使用功能,造型上应与环境协调、考虑文化内涵。广告设计不宜过大,不能影响原有建筑的体量与立面风格,艺术品设置要强调色彩、体量及易亲近性等。
绿化设计 由于道路上行人数量较行车多,应尽量少用草坪,除行道树外,其它形式的绿化适合采用带花池的花坛、灌木等。设计中还要考虑绿化中的灯光效果,使绿化不会在夜晚显得漆黑一片。 步行道路景观设计 步行道路的出现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生机,其景观特性为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可识 别性、可适应性、可观赏性、亲切性、公平性、可读性、可管理性等。其景观设计在考虑上述几种情况之外,应格外强调个性化、人性化、趣味性、亲切性的特征,要充分注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与环境各方面的要求。下面介绍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 道路形式 通过街道空间形式来体现商业步行街的景观个性。如德国布莱梅古商业街狭窄而弯曲的街道形式,构成了其特有的景观形象。商业步行街建筑的高度及其与街道宽度的比例,要以能够营造亲切、和谐的空间尺度和环境气氛为宗旨,适于人们交往、休闲、娱乐行为的进行;沿街建筑物风格、色彩、体量、质感会使商业街景观具有鲜明个性。 地面铺装设计
件选择不同性能的铺装材料,如南方炎热多雨,应选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的材料,在雨季起防滑作用,而北方寒冷地区应选择吸水性差表面粗糙且坚硬的材料,防滑防冻、不易损坏。铺装材料材质的选择、色彩的设计能够强化商业街的景观形象。 设施设计 步行道的设施设置要考虑在其中人群的多种使用需求,如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电话亭、自动提款机、垃圾桶、道路指示牌、导游图、座凳等,这些设施的设计应根据使用方便、造型别致、尺度亲切、布局合理、无障碍使用的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中商业街多是有传统历史的,其设施设计也应充分体现文脉精神。 小品设计 小品的设计,题材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文化内涵、渲染城市的人文色彩的作用,使人们在购物、观景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品的尺度要与人接近,使人感到亲切、熟悉。 绿化设计 为了能够反映商业步行街的繁华特点,不宜采用高大的树木,而且种植密度要适中,不影响两旁的建筑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展现其商业氛围。在供行人休息、停留的小广场或道路局部放大处种植一些遮荫树,这对夏季较为炎热的城市能够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
篇三: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尺度规范整理 景观设计尺度规范整理 《秋凌景观学习网》致力于[景观.建筑.规划]学习,搜索微信号:yy630430添加关注,一起学习探讨! 一、消防 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 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 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
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 10m) 二、车道 1.道路纵坡 居住区道路纵坡控制坡度(%) 道路类型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L≤200m≤ L≤600m 非机动车道≥≤ L≤50m≤ L≤100m 步行道≥≤≤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50180—93)(XX年版) 为坡长。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2.道路纵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为%~%。 人行道横坡为%~% 3.道路宽度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 双车道:W=~(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W=~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 4.转弯半径 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 :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基地出入口转弯半径应适量加大。 5.道路与建筑物间距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m)表 道路级别 与建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
多层 有出入口—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 多层 围墙面向道路 注:1.摘自《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50180—93)(XX年版) 2.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边缘之路面边线;当小区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缘。 3.建、构筑物无组织排水,则为散水边缘至道路边缘。 三、人行道 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的倍级递增。 路牙要求:车行与人行道之间路牙地面高度在100~200之间;人行与草坪之间宜0~120。 四、停车场 1.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用地面积以小型车计算,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约6m,尽量不影响居民生活宁静和不影响景观环境地段。 2.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照当量小汽车位数计算。停车场用地面积每隔停车位为25~30㎡,停车位尺寸以*划分(地面划分尺寸)。
3.当量小汽车换算系数表 车辆类型各种车辆外轮廓尺寸(m)车辆换算系数 总厂总宽总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