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7 MB
- 16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沥青路面施工细则》湖南省浏醴高速公路
总则1施工准备2材料管理和质量检查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沥青混合料拌和5678沥青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碾压《底基层与基层施工细则》9透层、粘层和封层10接缝、修边和清场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
总则11.2按照以下要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E20-2011)《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F40-01-200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湖南省浏醴高速路面招标文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总则1返回1.7修筑生产试验路。达到以下目的:(1)确定施工的最佳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2)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方式、落实技术培训、技术岗位及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3)确定拌和机各工序的施工工艺。(4)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施工工艺。(5)确定适宜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压路机的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方式等。(6)沥青混合料现场碾压质量控制,采用试验室标准密度与现场空隙率双控指标监控。(7)探索质量控制方法。提出合理的工艺控制参数和改进措施。(8)配备畅通的通讯和指挥系统。
施工准备22.1施工设备配置★拌和设备:应采用自动控制的间隙式拌和机,产量320t/h以上。木质纤维素稳定剂外掺剂的投料尽量采用具有称重计量的专用设备。★摊铺机:2台相同型号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压路机:5台10~13t振动压路机,1~3台26~30t轮胎压路机、1台手扶式小型压路机或夯板。★其它设备:5000L乳化沥青洒布车1台,同步碎石封层车1台(配沥青现场加热设备),8000L洒水车2台,装载机数台。★运输车辆:自卸汽车总运力不小于拌和机产量,汽车载重量不小于15t/台。有防雨保温设施。
施工准备22.2技术准备2.2.1建立工地试验室,能进行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各种标准试验和现场质量检测。具有专业水平的试验人员不少于4人。试验设备经过计量部门计量检定,质量可靠,精度高。2.2.2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和主要试验设备如下:
施工准备22.2.2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和主要试验设备如下:★沥青:延度仪(不小于100cm),针入度仪,软化点仪(自动),闪点仪,旋转薄膜烘箱等1套;★马歇尔试验:小型10L沥青混合料拌和机1台,自动马歇尔击实仪1台,自动马歇尔试验仪1台,恒温水浴1台,打印机1台,冰柜1台,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试验仪1台,电动脱膜机1台,其它附件若干;★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沥青含量抽提仪或燃烧炉一套;★颗粒分析:标准筛1套,台秤1台,电子天平1台;★含水量:烘箱2台;
施工准备22.2.2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和主要试验设备如下:★密度试验:浸水天平1台,李氏比重瓶2~4个,最大理论密度测定仪1台(真空法);★针片状含量试验:游标卡尺1把;★压碎值试验:100t~200t压力机1台,压碎值试验仪1套;★压实度试验:取芯机1台,发电机1台,核子仪1台,锯切机1台;★抗滑性能试验:铺砂仪1套或激光构造深度仪1台或摆式仪1台;
施工准备22.2.2主要试验检测项目和主要试验设备如下:★平整度检测:连续式平整度仪或颠颇仪1台,3m直尺1~2把;★测量:水准仪和经纬仪各1台,30m皮尺2把;★路面弯沉检测:弯沉仪1套,弯沉车1台,表面温度计1支;★温度测量:红外表面温度计2~3支,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2~3支。计算机、复印机各1台,化学药品及其它辅助器具若干。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170号A级沥青和改性沥青采用SBS聚合物改性沥青、70号A级沥青作为基质沥青。表170号A级沥青的技术要求见下页改性沥青中改性剂SBS的掺量表面层约5.0%,中面层改性沥青不低于4.5%。表2中、上面层用聚合物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见下页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170号A级沥青和改性沥青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15℃,5cm/min(cm)不小于(cm)100延度10℃,5cm/min(cm)不小于(cm)15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46闪点(COC)不小于(℃)26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不大于(%)±0.8针入度比不小于(%)61延度(10℃)不小于(cm)6延度(15℃)不小于(cm)15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30~55延度(5℃,5cm/min)不小于(cm)25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软化点TR&B不小于(℃)75闪点不小于(℃)230运动粘度135℃(Pa.s)最大3.0溶解度不小于(%)99弹性恢复(25℃)不小于(%)85储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延度(5℃)不小于(cm)15表2中、上面层用聚合物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2木质素纤维SMA-13表面层中的纤维稳定剂采用颗粒状木质素纤维,其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SMA-13表面层中颗粒状木质素纤维的掺量为0.35%,必须采用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机械投放。对于长大纵坡上坡段(纵坡坡度大于3.0%,根据设计文件统计另行明确具体桩号)和所有匝道,中、上面层采用抗车辙剂强化抗车辙能力,抗车辙剂掺量为0.3%(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可以采用人工直接投料。表3木质素纤维质量标准见下页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2木质素纤维表3木质素纤维质量标准试验指标筛分析(冲气筛分析):纤维长度通过0.15mm筛<6mm(70±10)%灰分含量(18±5)%,无挥发物PH值7.5±1.0吸油率≥纤维质量的5.0倍含水率<5%(以质量计)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3抗剥离措施对于上面层玄武岩,必须使用水泥取代部分矿粉,取代矿粉量为4.5%,采用32.5#、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均可。水泥应采用单独的粉料仓独立添加。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4上面层碎石玄武岩石料的破碎必须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按粒径大小分为四档备料。9.5mm~13.2mm(1#)4.75mm~9.5mm(2#)2.36mm~4.75mm(3#)<2.36mm(4#)如果玄武岩碎石只采购了1#、2#料,则2.36mm~4.75mm(3#)、<2.36mm(4#)可以用硬质石灰岩碎石代替,但必须满足如下要求:见下页{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4上面层碎石玄武岩只采购了1#、2#料,则(3#)、(4#)要求:⑴4.75mm~0mm料必须分成两档,即2.36mm~4.75mm(3#)、<2.36mm(4#),不容许使用统装料;⑵优先采用专用制砂机生产;⑶石灰石岩石优选选用深色母岩(黑色或灰色);⑷石灰石强度优先采用Ⅰ级石料,不低于2级,确保SMA混合料碾压时不被压碎。对于<4.75mm的部分,各项指标应满足机制砂的技术要求。机制砂技术要求为:视密度≥2.50t/m3,坚固性≤12%,砂当量≥60%,并对棱角性进行检验。规格要求见表4,上面层碎石技术要求见表5。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4上面层碎石表4SMA表面层用粗集料规格要求料号粒级通过率(方孔筛,mm)%16.013.29.54.752.360.0751#S16~1010090~1000~150~52#S10~510090~1000~100~53#S5~310085~1000~150~34#S3~010080~1000~15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4上面层碎石表5SMA表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洛杉机磨耗损失不大于(%)28视密度不小于(t/m3)2.60吸水率不大于(%)2.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坚固性不大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其中大于9.5mm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2其中小于9.5mm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3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42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用于沥青面层的碎石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加工。面层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一定要至少达到4级,尽量不靠外掺材料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结力。如粘附性达不到4级,则建议使用水泥取代部分矿粉,取代矿粉量约2.5%~3.0%。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对粗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表6)。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AC-20C、AC-25C)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指定的料场使用反击破生产的石灰岩碎石,破碎联合机组必须具有二次除尘功能,严禁使用喷水防尘,中、下面层粗集料的粒级要求见表7。中、下面层粗集料的粒级要求表7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AC-25C采用优先20~25(S6)、10~20(S9)、5~10(S12)、3~5(S14)、0~3(S16)五档料配制,细集料供应紧张时可以采用20~25(S6)、10~20(S9)、5~10(S12)、5~0(S15)四档料配制;AC-20C采用10~20(S9)、5~10(S12)、3~5(S14)、0~3(S16)四档料配制。碎石场破碎机组的震动筛网尺寸分别为30~31mm、22mm、11mm、6mm、3mm,采购筛网时必须向生产厂家提出筛网尺寸是指内边长,生产筛网时必须采用游标卡尺准确控制筛网尺寸。拌和楼震动筛筛网尺寸分别为30~35mm、22mm、11mm、6mm、3mm(防堵筛网)。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表6中下面层碎石技术指标项目单位质量指标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0吸水率不大于%3.0坚固性不大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15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续表6中下面层碎石技术指标项目单位质量指标粗集料的磨光值PSV不小于--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粗集料具有一定数量破裂面颗粒含量1个破裂面%≥902个及以上破裂面%≥80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0吸水率不大于%3.0坚固性不大于%12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续表6中下面层碎石技术指标项目单位质量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15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粗集料的磨光值PSV不小于--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粗集料具有一定数量破裂面颗粒含量1个破裂面%≥902个及以上破裂面%≥80返回2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5中、下面层碎石表7中下面层集料生产碎石粒级要求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率(方孔筛,mm)%31.526.519.013.29.54.752.360.60.075S425~3595~1000~15-0~5S520~3595~100-0~15-0~5S620~2510090~1000~150~5S715~2010010090~1000~150~5-S810~2510090~100-0~15-0~5S910~2010090~100-0~150~5S1010~1510090~1000~150~5S115~1510090~10040~700~150~5S1210~510090~1000~150`5S133~1010090~10040~700~200~5S143~510090~1000~150~3S150~510085~10040~70-0~15S160~310085~100-0~15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6矿粉矿粉由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表8见下页中、下面层施工时回收粉的使用:拌和机收集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否则不容许使用回收粉)。上面层SMA13施工时一律不得使用回收粉,回收粉一律废弃。使用水泥取代部分矿粉,取代矿粉量4.5%(占矿料总量的百分率)。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6矿粉表8矿粉质量指标指标单位标准视密度t/m3≥2.5含水量%≤1粒度范围<0.6mm%100<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7细集料面层用机制砂或石屑,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应具有适当的颗粒组成,细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见表9。石屑必须是反击破生产粗集料时筛分出来的5mm~0㎜(分为5mm~3mm、3mm~0mm两档)细集料。中下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必须使用石屑,不得使用天然砂。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不得使用天然砂,必须使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石灰石细集料(专用机制砂)或玄武岩细集料。机制砂或石屑的级配见表11。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7细集料表11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8封层碎石封层碎石采用16mm~19mm或9.5mm~19mm石灰岩碎石,规格应满足表7中S7或S8的要求,封层碎石质量要求见表6。封层碎石应坚硬、清洁、无风化、无杂质,必须水洗。使用前必须凉干。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9透层、封层和粘层沥青透层沥青采用PCR阳离子慢裂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采用A-70石油沥青乳化,为了提高渗透性,可以掺10%煤油或柴油,要求透入深度不小于5mm,质量要求见表12。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的粘层油使用PCR阳离子快裂或中裂改性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采用A-70石油沥青乳化,质量要求见表13。封层用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见表14。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9透层、封层和粘层沥青表12透层乳化沥青质量要求项目质量要求备注筛上剩余量%,≤0.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粒子电荷阳离子(+)破乳速度试验慢裂粘度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0恩格拉粘度计E251~6蒸发残留物含量%,≥50蒸发残留物针入度(100g,25℃,5s)50~300延度(15℃),cm40溶解度%,≥97.5贮存稳定性5d,%,≤51d,%,≤1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低温贮存稳定性(-5℃)无粗颗粒或结块返回2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9透层、封层和粘层沥青表13稀浆封层、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PCR)质量要求项目质量要求备注粘层稀浆封层破乳速度快裂慢裂《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粒子电荷阳离子(+)阳离子(+)1.18mm筛上剩余量(%)≤0.1≤0.1贮存稳定性CH1,不大于,%≤1≤1CH5,不大于,%≤5≤5粘度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012~60恩格拉粘度计E251~63~30蒸发残留含量%≥50≥6蒸发残留物针入度(25℃,100g,5s)45~15040~100延度5℃,cm≥20≥20溶解度(三氯乙烯),%≥97.5≥97.5软化点≥50≥53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不小于2/3-低温贮存稳定性(-5℃)无粗颗粒或结块无粗颗粒或结块返回返回2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2.9透层、封层和粘层沥青表14封层用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基质沥青A-70针入度(25℃,100g,5s)(0.1mm)40~70延度(5℃,5cm/min)不小于(cm)5软化点TR&B不小于(℃)62旋转粘度(177℃)Pa.s1.5~4.0弹性恢复(25℃)不小于(%)60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0.4针入度比(25℃)不小于(%)75延度(5℃)比不小于(%)40废胎胶粉为30~40目,掺量为20%(内掺)。软化点为57℃~62℃。返回2返回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3粗集料存放必须分层堆垛,每层设置10~15度倾角,汽车紧密卸料,然后用推土机推平,以减少集料离析。禁止汽车自料堆顶部往下卸料。3.4对矿粉、石灰、水泥、纤维等应建库存放,以防雨水淋湿,并保持库房干燥。石屑、机制砂存放处必须设置固定或活动式棚盖。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570号A级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质量严格按照表1和表2的要求进行控制,任一指标不满足要求的视为不合格产品。3.5.1批量沥青由供货商提供产品检验报告及各种证明文件,监理处随机抽样检查。3.5.2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每天抽查1~2次做常规指标检查,并将同一样品留样以备复查。沥青检验频度不应小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录E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标准的要求。3.5.3监理部门随时进行质量抽检或留样检查,必要时会同施工单位一起监督每天的抽样检查。3.5.4业主巡检人员可随时进行抽样留样,或指定抽查,监督试验。3.5.5业主、监理、承包人发现某批沥青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互相通报,施工单位应通知拌和场停止使用。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6各种集料质量严格按表4~表11的质量指标控制,任意指标不满足要求视为不合格产品。3.6.1碎石加工场应保证原石坯料的质量,保证石质纯净,不得含有泥土、风化石等杂物和软弱颗粒。碎石加工后应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严禁碎石加工场于破碎机处洒水除尘。3.6.2施工单位必须按业主材料主管部门认可的供货点进料,如果要变更供货厂商应先进行现场质量检验,经检验合格,现场监理同意、业主有关部门核实批准后方可变更。
材料管理和质量要求33.6各种集料质量3.6.3加工场取样应在专业人员或质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般要求用装载机混合处理后再取样,最好在出料口直接接料取样。严禁以收检单位的一次送样代替抽样检查。3.6.4拌和场堆放的集料应由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和监理人员(或巡检人员)在不同部位分别抽样检验。返回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4.1基本要求上层:改性沥青SMA-13抗车辙能力、抗滑性能、水稳定性兼顾密水性要求、耐疲劳性能等下面层:AC-25C防反射裂纹能力、密水性能、抗裂性能兼顾抗车辙能力。中面层:改性沥青AC-20C密水性、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抗裂性能、耐疲劳性能4.1.1各层材料及要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4.1基本要求4.1.2上面层统一采用玄武岩、SBS改性沥青;中面层采用石灰岩碎石、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碎石、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见表15。本设计采用的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汇总于表15,沥青用量应通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4.1基本要求表15面层混合料集料级配表范围粒径级配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沥青用量(%)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SMA-131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169~158~126.0~6.5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3.5~5.0AC-25C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3.5~4.5注:AC-20C级配中关键筛孔4.75mm的通过率小于45%;AC-25C级配中关键筛孔4.75mm的通过率小于40%,目标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照规范要求针对表列级配范围进行级配优化设计。返回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4.1基本要求4.1.3中下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必须优先使用反击破生产的石屑,不得使用天然砂。上面层沥青混合料不得使用天然砂,必须使用玄武岩石屑或石灰石机制砂。4.1.4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法,目标配合比控制应满足马歇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如表16。4.1.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三阶段设计合格后即可开展大规模施工。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4.1基本要求表1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技术指标SMA-13改性AC-20CAC-25C击实次数(双面)各75各75各75稳定度(kN)≥6.0≥8.0≥8.0流值(0.1mm)-20~5015~40空隙率(%)3~4.53~63~6沥青饱和度(%)75~8565~7555~70残留稳定度(%)≥80≥85≥80矿料间隙率VMA(%)≥17(16.5*)≥13≥11.5冻融劈裂强度比(%)≥80≥80≥75动稳定度(次/mm)≥3000≥2800≥1000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2500≥2500≥2000试件渗水系数(mL/min)≤80≤120-谢伦堡析漏试验(%)≤0.1--肯塔堡飞散试验(%)≤15--路面空隙率(%)≤6≤7≤7返回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2)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和压实温度(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4)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5)根据以上曲线求出满足表15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计算中值OAC2(6)按照以上方法确定的配合比试拌混合料,检验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按实际使用的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料级配在给定的级配范围内,特别是0.075mm、2.36mm、4.75mm三档筛孔通过率符合级配要求。(2)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和压实温度。将70号A级沥青取样进行135℃、175℃运动粘度试验,绘制粘-温曲线(或沥青公司提供的粘温曲线),以粘度170±20mm2/s时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以280±30mm2/s时的温度作为击实温度。在现场无条件进行运动粘度试验时,也可以根据沥青供应商推荐的温度范围确定拌和温度和击实温度。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3)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用以上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根据经验估算的油石比,按0.5%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油石比,用实验室用小型拌和机在上面确定的温度范围拌和沥青混合料。试模和底座应按规定预热,按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温度范围成型马歇尔试件。当不能绘制沥青粘-温曲线时可参照表17控制试验温度。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表17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表17沥青混合料拌和和成型温度范围沥青品种改性沥青SMA-13改性沥青AC-20C普通沥青AC-25C矿料加热温度℃175~180175~180163~165沥青加热温度℃170~175170~175150~160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160~170160~170145~155试模预热温度℃155~165155~165135~145试件开始击实温度℃150~160150~160135~145试件成型终了温度℃140~150140~150125~135注:制作试件时应按每个试件备料,不准采取多个试件混合拌制再分装的办法。按配比称取的每个试件矿料在规定温度的烘箱中烘干、保温至少6h以上。不得采用人工锅炒的方式升温,也不得用人工拌和方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返回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4)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根据上述试验结果绘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油石比曲线,求出相应于密度最大的油石比a1,相应于稳定度最大的油石比a2,相应于空隙率中值的油石比a3和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4,计算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OAC1=(a1+a2+a3+a4)/4OAC1=(a1+a2+a3)/3如果在所选择的油石比范围未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则OAC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5)根据以上曲线求出满足表15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计算中值OAC2:OAC2=(OACmin+OACmax)/2检查OAC1是否在OACmin~OACmax范围内,若不在,就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以上试验;若在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最佳油石比OAC。一般OAC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必要时可根据气候、交通量等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6)按照以上方法确定的配合比试拌混合料,检验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中面层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下面层AC-25C的动稳定度(抗车辙性)必须检验,必须符合本细则的规定,现场没有试验条件的单位必须委托试验。如果各性能均满足要求,就以此配合比为目标配合比。如果任一指标不满足要求,就应分析原因,调整油石比范围或矿料级配,重新进行以上试验,直至完全合格,找出最佳级配和最佳油石比为止。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2改性沥青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密实嵌挤型级配确定OAC1遇到的问题:在确定OAC1时采用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密度必须出现峰值时,取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OAC。一些时候密度和稳定度不出现峰值也是正常的。无论密度和稳定度随油石比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有没有峰值出现,只采用目标空隙率或空隙率范围的中值所对应的沥青用量平均作为OAC1。只取空隙率范围的中值或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直接作为OAC1。但是必须注意,按照任何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如果试验采用的油石比范围连设计的空隙率范围都没有出来,或者要求的空隙率4%仅在曲线的一侧,那是不允许的。因此,从总体来说,以此方法确定OAC1及OAC2,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并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考虑气候和交通条件,经过试拌试铺,最终确定供生产用的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是可行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1)选定初试级配(2)测定粗集料骨架部分的集料间隙率VCADRC(3)选择初试沥青用量(4)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VMA和VCAmix确定设计级配(5)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体积参数确定沥青用量(6)SMA的配合比设计检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1)选定初试级配以4.75mm通过率为变化点,改变三个不同的通过率:23%、26%、29%,或者采用21%、26%、31%,三个级配均固定矿粉数量,0.075mm以下通过量为10%左右。所选择的三个初试级配必须在要求的级配范围内。此时也要考虑13.2mm、9.5mm的通过率,大体上在中值上下波动。选择三个集料级配的目的是选择三个不同的沥青混合料集料空隙率VMA,以便满足VMA大于17%的要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2)测定粗集料骨架部分的集料间隙率VCADRC粗集料骨架部分的集料间隙率VCADRC:将大于4.75mm的粗集料部分装入容量筒中捣实的状态,测定出松散的粗集料的间隙率。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在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4.75mm以上的粗集料颗粒形成一个骨架,骨架以外的间隙占整个试件的体积的百分数,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C.3.8式计算。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3)选择初试沥青用量以三种初试级配确定的矿料组成和根据粗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估算的油石比,用实验室用小型拌和机按表17确定的温度范围拌和沥青混合料。注: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根据合成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规定最小油石比是合理的。因此在选择初试沥青用量时,一般可根据粗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选择,例如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9左右时,选用油石比5.8%;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8左右时,选用油石比6.1%;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左右时,选用油石比6.4%。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大时,应该选择稍低的初试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4)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VMA和VCAmix确定设计级配。按表17的建议温度范围和拌和方法,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每种油石比时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分别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将三组初试级配的试验结果VCAmix与VCADRC比较,画成图,从中选择符合VCAmix≤VCADRC要求的级配,以4.75mm通过率最大的一组级配为设计级配。此时应该注意,尽量选择VMA稍大于17%的级配为设计级配,以防在施工过程中VMA可能会有降低。注:在压实混合料中,同样4.75mm以上的粗集料因为经过了75次击实,比捣实所形成的间隙率VCADRC必然要小一些,如果反过来,VCAmix比VCADRC反而大了,那就说明粗集料一定是被填充的细集料、矿粉、玛蹄脂撑开了,粗集料也就形成不了嵌挤作用,那也就不称其为SMA了。所以VCAmix是否小于VCADRC是检验粗集料是否形成骨架嵌挤效应,确定设计级配的关键判别准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5)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体积参数确定沥青用量根据设计级配,按0.2%~0.4%间隔变化,取3~5个不同的油石比,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每种油石比时试件数量为4~6个。根据体积参数,其中以空隙率最为关键的体积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注:对任何一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都是最最重要的参数。空隙率决定了混合料的一系列性能和使用寿命。对SMA来说,经常困惑着施工单位的是路面的“油斑”问题,设定3%的最小空隙率看来是适宜的。在炎热地区和重交通路段,空隙率可放宽到4.5%。北方寒冷地区的设计空隙率为3.5%。浏醴高速高速SMA-13的设计目标空隙率取3.5%~3.75%是合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3SMA13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6)SMA的配合比设计检验美国SMA配合比设计的检验包括沥青玛蹄脂的检验和SMA混合料性能检验两部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SMA混合料在由马歇尔试验确定了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后,还必须进行下列试验确认和验证。检验包括:①用谢伦堡析漏试验检验沥青用量;②用肯塔堡飞散试验检验沥青用量;③用车辙试验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④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进行水稳定性检验;⑤低温弯曲试验;⑥透水性检验;⑦表面构造深度检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4生产配合比设计对间隙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的各热料仓分别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使矿料合成级配接近规定级配范围,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应对每台拌和机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计算,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如果以上三个油石比的混合料试件的各项试验结果符合规定,则取OAC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如果其中一个油石比不能符合规定,则应再补做油石比相差±0.3%的一组混合料试件进行检验,并取符合规定中间油石比做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4.5生产配合比验证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孔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一旦确定就不应随便更改,只有当材料发生变化时才进行必要的调整。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应严格控制在0.075mm、2.36mm、4.75mm和4.75mm与最大粒径的中间粒径(如果4.75mm与最大粒径之间的档次为偶数,取两个中值中较小一级的粒径)四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设计目标级配。当所有指标经检验均合格后即可正式施工,如果有的指标不合格应分析原因,进行适当调整后再进行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返回
沥青混合料拌和55.1沥青的准备沥青应采用导热油加热,要求沥青温度稳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能使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出厂温度符合要求,并保证沥青能源源不断地从贮罐输送到拌和机内为宜,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65℃,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应超过185℃。使用改性沥青时应先搅拌或循环拌和使其均匀后,方可使用。
沥青混合料拌和55.2集料准备(1)集料铲运方向应与其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避免集料离析。(2)每天开工前应检测含水量,以便调节冷料进料速度,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如果集料含水量过大,不得使用。(3)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4)集料应加热到能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要求。集料在送进拌和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细集料必须设遮雨棚。烤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焦和熏黑集料。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1)集料和沥青应按工地配合比确定的用量送进拌和机,矿粉直接从窗口加入。送入拌和机里的集料温度、沥青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摊铺和碾压温度应符合表18的规定。对于不同的施工季节,最低摊铺温度参见表19。试拌过程中,应通过现场温度测量对计算机打印的温度进行检验,并在一段连续施工的工艺流程中保证温度的均衡性,以能保证混合料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为宜。表18表19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表18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品种普通沥青AC-25C改性SMA-13、AC-20C沥青加热温度155~165170~180矿料温度165~180185~195混合料出厂温度145~165,>195者废弃175~185(SMA),170~180(改性AC-20C),>195者废弃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145≮170摊铺温度正常施工≮135,且≯165≮160~170低温施工≮150,且不超过175≮165~170初压温度正常施工135~145,≮130155~170,≮155低温施工145~155,≮145150~155,≮150复压温度正常施工130~140,≮125145~150,≮140低温施工135~145,≮125150~155,≮145终压温度正常施工105~125,≮105125~135,≮125低温施工115~135,≮100125~135,≮120返回2返回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表19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铺筑时路表温度(℃)最低摊铺温度(℃)改性SMA-13改性AC-20CAC-25C<5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5~10不允许不允许14010~1516515513815~2015815013520~2515314713225~30147145130>30145140125返回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2)把规定数量的集料和沥青送进拌和机后,应把这两种材料充分拌和直至所有集料颗粒完全均匀地被沥青膜裹覆,沥青材料也完全均匀分布到整个混合料中,以混合料中无花白石子、无沥青团块,乌黑发亮为宜。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3)沥青混合料拌和的均匀性随时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花白石子,应停机分析原因予以改进。其原因大致如下:搅拌时间不够;细颗粒矿料比例增大,特别是加入矿粉增多;沥青用量不够;矿料或沥青加热温度不够。可能是其中一项原因,也可能是几项原因。如果混合料颜色枯黄灰暗,可能的原因有:拌和温度过高、沥青用量不够、粉料过多、石料不干、柴油燃烧不透等。对出现花白、枯黄灰暗的混合料必须废弃不用。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4)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应有贮料仓,为保证连续摊铺,可提前拌和混合料,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送入贮料仓中暂存,待开始摊铺后再运至摊铺现场。(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进行跟踪质量抽检,检查集料级配、油石比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配合比。集料级配应在生产配合比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目标值的容许偏差如表20所示。表20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表20沥青混合料的容许偏差项目矿料含量与规定值的容许偏差4.75mm筛孔上保存的集料±4%通过2.36mm筛孔的集料±5%通过0.075mm筛孔的集料±2%油石比-0.2~+0.2%(中、下层)-0.1~+0.2%(上层)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1.0%沥青饱和度±5%返回
沥青混合料拌和55.3拌和(6)逐盘打印混合料用油量、各热料仓集料用量与沥青混合料质量,绘制油石比波动图。(7)拌和时间。每锅拌和时间指称量斗斗门开启至成品料卸完关闭所经历的时间。以3000~5000型拌和楼为基准,根据不同的沥青混合料,每锅拌和时间规定如下:AC25C≥40s(含干拌5s)改性AC-20C≥50s(含干拌5s)SMA-13≥55s(含干拌5s~10s)返回
6.1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源源不断地运至摊铺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每小时运力必须大于拌和机产量。6.2运送沥青混合料的卡车载重量宜达到15t以上,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底板应涂一薄层油水(柴油和水的比例可为1:3)混合液或洗衣粉水溶液(最好用洗衣粉水溶液),以防止混合料粘到底板上,但不得有多余残液积留在车厢底部。装料前,卡车底板应排干积水。运输车辆保温措施应按照2.1.2条规定执行。沥青混合料运输6
6.3施工前应对全体驾驶员进行培训,加强对汽车保养,避免运输途中汽车抛锚,导致混合料冷却受损。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运料汽车应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6.4混合料装车后应及时测试温度,发现温度过高,混合料烧焦失粘现象应予废弃。沥青混合料运输6返回
7.1下面层摊铺下面层正式摊铺前必须对基层裂缝妥善处理,并清除封层上的多余石子、泥土、残渣、污物,污染严重时必须冲洗,或空压机吹干净。然后进行中线和高程测量,在摊铺机左右两边5m~10m设置1铁立竿控制桩,超高路段适当加密。按照计算松铺厚度用钢丝绳统一拉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张拉,张拉力不小于100kg。当两台摊铺机同时作业时,第一台(前行)摊铺机的行走线优先按如下方式设置:边缘采用钢丝绳拉线,中间采用铝合金梁(如使用横坡度仪,必须加强监控横坡度,如发现横坡度误差过大,横坡方向出现起拱或凹陷,则监理工程师指令承包人按铝合金梁法)。第二台(后行)摊铺机的行走线必须按如下方式设置:边缘采用钢丝绳拉线,中间采用滑撬。沥青混合料摊铺7
7.2上层混合料摊铺前应清理下层泥土杂物,冲洗干净,提前0.5d~1d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粘层油失去粘性),洒布量以0.3kg/m2~0.5kg/m2为宜,不宜少量或超量。如果由于工序衔接出现状况,洒完粘层后放置时间过长而拈层油失去粘性,则应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补洒。混合料开始摊铺时应确保粘层油已破乳。7.3当中、下面层高程和平整度控制较好时,上、中面层摊铺可以不拉高程控制导线,直接采用双侧平衡梁和滑撬自动控制平整度和高程。沥青混合料摊铺7
7.4摊铺前应根据松铺厚度、纵横坡度调整好摊铺机的初始状态。每种摊铺机每种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根据试铺确定。7.5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必须采用梯队摊铺,上面层采用一台摊铺机。前后两台摊铺机最好为同一型号,前后相距5m~10m,高气温摊铺距离可长一点,低气温摊铺距离应短一点,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时两台摊铺机的错位不宜太长,前后相距5m左右。相邻两幅应重叠5cm~10cm。沥青混合料摊铺7
7.6摊铺机应配备容量足以保证均匀连续摊铺作业的受料斗,保证上一车卸料完后,下一车料能及时供料,不致中途停机待料。还应装上自动进料控制器,并适当调节到能在整平板前方保持厚度均匀的沥青混合料。7.7烫平板或整平组件应能有效地摊铺出具有所需平整度和纹理的装饰表面,而不会撕扯、推挤混合料或造成孔洞。7.8混合料摊铺速度应与拌和机供料速度协调,保持匀速不间断地摊铺,不得中途停机。沥青混合料摊铺7
7.9摊铺机应配备整平板自控装置,其一侧或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外面的参考线探出纵坡和整平板的横坡,并能自动发出信号操作整平板,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横坡控制器应能让整平板保持理想坡度,精度在±0.1%范围内。沥青混合料摊铺7
7.10需要为每条主线行驶车道的两个外缘线设置参考线,以进行垂直控制,允许利用参考线进行水平控制。中间车道的纵横坡应用参考或滑撬及坡度控制设备,或双滑撬式装置来自动控制。如沥青混凝土铺装准备好的纵坡比确定的容限要高时,当监理工程师认为不使用参考线就能更好地改善线型、平整度及纵横坡,则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情况下,可采用滑撬式装置来代替参考线。但如果承包人不能保持高质量的摊铺时,则应立即重新使用参考线。承包人应提供和安装所有的销钉、支架、张拉装置钢丝以及为保证自控设备满意操作所必需的附件。沥青混合料摊铺7
7.11每台摊铺机应配备两台长度大于16m的自动找平装置(接触式平衡梁)或非接触式平衡组件,并牢固地安装在摊铺机两侧,与整平板自动控制的传感器相组合,控制混合料铺面的摊铺厚度和平整度。7.12如果自控系统在某天的工程中出了故障,承包人可以用手控方式完成当天的工作,但必须首先肯定手控方法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然后须等到自控系统恢复正常运转后,方能继续施工。沥青混合料摊铺7
7.13在形状不规则地区及次要地区,自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允许采用人工手控。7.14路缘、边沟、积水井和其它结构物的接触面上应均匀涂上一薄层沥青,然后才能紧靠着这些接触面摊铺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摊铺7
7.1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表18、表19的要求,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合理选用。沥青混合料摊铺7当气温低于5℃时,不能摊铺AC-25C沥青混合料低温季节摊铺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使其符合表19低温摊铺温度要求;(2)运料车必须多层、厚实的覆盖物严实覆盖保温;(3)调整摊铺机的夯锤振实系数,使初始密实度增大,烫平板应提高加热温度;(4)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当气温低于10℃时,不能摊铺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C和SMA13混合料
7.16摊铺过程中应跟踪检查摊铺层厚及横坡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7.17中下两层之间的纵向接缝应错开大约15cm。7.18在铺筑过程中,料斗进料口应完全打开,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速度不宜太慢,且混合料高度等于大于螺旋布料器高度的1/2,但不得超过2/3,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端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烫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沥青混合料摊铺7
7.19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1)横断面不符合要求;(2)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3)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4)表面明显不平整;(5)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6)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人工找平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到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沥青混合料摊铺7
7.20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事先设置挡板;(2)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抛洒;(3)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4)撒料用的铁锹等工具宜加热使用,也可以沾植物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粘结混合料。但不得过于频繁,影响混合料质量;(5)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着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保温;混合料来不及碾压,已冷却时应废弃不用。沥青混合料摊铺7返回
沥青混合料碾压88.1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可过分拔高平整度指标而放松压实度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一般不得大于10cm。对于柔性基层,铺装厚度可放宽到12cm,但必须采用特殊的压实工艺和方法。
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碾压组合方式应由试验路的最终结果确定。建议:(1)改性沥青AC-20C(Superpave级配):追随式碾压方式,复压是采用轮胎压路机为主还是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为主,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路全面验证(建议采用以钢轮振动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联合压实为主),以能够充分实现较小的残留空隙率和较大的压实度指标为原则,确定最佳的碾压组合。沥青混合料碾压8
沥青混合料碾压8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方案一,初压、复压:轮胎压路机3~4遍+复压:11t~13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4遍+终压:静压2遍(10t~13t钢轮压路机)。方案二,初压:静压0.5遍(11t~13t振动压路机)+复压:11t~13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1.5~2.5遍和轮胎压路机3~5遍+终压:静压2遍(10t~13t钢轮压路机)。碾压方式、压路机参数、摊铺机参数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路全面验证。(1)改性沥青AC-20C(Superpave级配)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
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沥青混合料碾压8注:如果钢轮振动压路机的总吨位超过13t,则应特别注意压实过程中压路机对集料的破碎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路验证来优化碾压组合、碾压遍数和振动档位等。轮胎压路机的总重量不宜小于26t,每一个轮胎的压力不小于15kN,冷态时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5MPa(轮胎发热后不小于0.6MPa),且各个轮胎的气压大体相同,在吨位不足时宜附加重物或提高轮胎充气压力至0.6MPa以上,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总的碾压遍数由试压确定,但不宜少于4~6遍。压路机的数量应根据生产率和碾压组合方式决定。建议采用如图1所示的碾压组合方式。(1)改性沥青AC-20C(Superpave级配)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图1
沥青混合料碾压8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1)改性沥青AC-20C(Superpave级配)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图1改性AC-20C混合料碾压时压路机组合返回
沥青混合料碾压8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2)改性沥青表层SMA-13的碾压。建议复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为主,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建议碾压方案:初压:静压0.5遍(11t~13t振动压路机)+复压:11t~13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3~5遍+终压:静压2遍(10t~12t钢轮压路机)。碾压方式、压路机参数、摊铺机参数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路全面验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压实度和残留空隙率指标要求,严防表层SMA-13的路面残留空隙率超标的现象发生。建议SMA-13碾压时压路机组合见图2。
图2改性SMA-13混合料碾压时压路机组合沥青混合料碾压8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2)改性沥青表层SMA-13的碾压返回
沥青混合料碾压8(3)AC25C的碾压方案:建议碾压方案: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方案一,初压、复压:轮胎压路机3~4遍+复压:11t~13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4遍+终压:静压2遍(10t~13t钢轮压路机)。方案二,初压:静压0.5遍(11t~13t振动压路机)+复压:11t~13t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1.5~2.5遍和轮胎压路机3~5遍+终压:静压2遍(10t~13t钢轮压路机)。碾压方式、压路机参数、摊铺机参数等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路全面验证。
沥青混合料碾压8(3)AC25C的碾压方案:建议碾压方案: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对于AC25C,由于集料粒径较大,容易发生离析,因此,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复压,其振动频率为35HZ~50HZ,振幅为0.3mm~0.8mm。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0mm~200m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应避免混合料推移形成鼓包。在坡道上碾压时,下坡宜关闭振动碾压。为了防止碾压过程中集料过分压碎,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温度不宜低于100℃。建议采用如图3所示的碾压组合方式。
沥青混合料碾压8(3)AC25C的碾压方案:建议碾压方案:8.2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图3AC-25C混合料碾压时压路机组合返回
沥青混合料碾压88.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压路机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压路机1.5~232.5~3.552.5~3.55轮胎压路机3.0~4.054~68振动压路机1.5~2(静压)5(静压)3.5~4.5(振动)5(振动)2.5~3.5(静压)5(静压)
沥青混合料碾压88.4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1)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沥青混合料类型、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经试铺试压确定,并符合表14的要求。(2)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改性沥青SMA-13的重叠轮宽可以适当减小,但相邻两幅轮迹不能分离),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cm~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沥青混合料碾压88.4沥青混合料的初压应符合下列要求:(3)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1~2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4)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沥青混合料碾压88.5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下面层、中面层,复压宜采用振动压路机与重型轮胎压路机联合碾压的作业方式,具体碾压组合由试验路确定。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和空隙率,并无明显轮迹。(2)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MPa,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3)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宜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4)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在35HZ~50HZ,振幅宜为0.3mm~0.8mm,并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层厚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cm~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沥青混合料碾压88.6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消除轮迹,提高平整度。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表18的要求。表18
沥青混合料碾压88.7碾压注意事项(1)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气温高、风速小时,碾压段稍长;气温低、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风速大时宜短;低温季节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压路机必须紧跟摊铺机碾压;当气温低于5℃时,不能摊铺AC-25C沥青混合料;当气温低于10℃时,不能摊铺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C和SMA13混合料。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地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2)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洗衣粉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喷洒少量植物油,严禁洒柴油或废机油。
沥青混合料碾压88.7碾压注意事项(3)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应关闭振动。(4)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土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等补充压实。(5)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撒落矿料、油料等杂物。(6)应随时观察路面早期的施工裂缝,发现因超载或推移产生的裂缝应及时调整碾压方式。
沥青混合料碾压88.8夜间施工的规定。根据浏醴高速改建工程目前的施工进度及各施工承包人的施工工作量现状,可预计多数路面施工单位将遇到夜间施工作业状况。为了保障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本施工细则结合工程进展情况特制订夜间施工操作细则,望施工承包人认真执行,监理工程师严格监督实施。夜间施工的具体规定如下:夜间施工规定见下页
沥青混合料碾压88.8夜间施工的规定:(1)充足的照明条件。现场准备发电设备和照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良好的施工条件。(2)由于劳动强度大,天气炎热,因此,施工承包人必须具备至少两班作业的能力,关键的操作手(如摊铺机机手、压路机机手、拌和站机手、民工队等)必须配备至少两套完整的人马,甚至更多的备用人员,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两班作业的能力。监理工程师必须尽职、尽责地作好主要施工人员清点、核实工作,具备夜间作业条件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接缝、修边和清场98.8夜间施工的规定:返回(3)施工承包人必须加强后勤保障工作,使主要操作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休息好,便于更好地工作。(4)监理工程师也必须制订适应夜间施工的工作制度,监理工程师必须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5)施工承包人必须确保夜间施工质量,不得因夜间施工而放松对施工质量要求,如监理工程师认为由于夜间施工的原因造成施工质量不好或承包人管理不善或夜间施工条件不具备,则监理工程师可以指令承包人停止实施夜间作业。
9.1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如下要求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cm~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9.2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9.2.1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面层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接缝、修边和清场99.2.2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m~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
接缝、修边和清场99.2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9.2.3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1)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烫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沿线路纵向,将直尺一端(路面较平整的方向)压紧,用量尺检查间隙,将间隙均小于规定值(间隙规定值:中下面层≤5mm,表面层≤3mm)的线为基准,沿路线垂直的断面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接缝、修边和清场99.2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9.2.3(2)在预定的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摊铺混合料后趁热在摊铺层上挖出一道缝隙,缝隙位于撒砂与未撒砂的交界处,在缝中嵌入一块与压实层厚等厚的木板或型钢,待压实后铲除撒砂的部分,扫净砂子,撤出木板或型钢,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3)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铺上一层牛皮纸,摊铺碾压成斜坡,下次施工时将铺有麻袋或牛皮纸的部分用人工刨除,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4)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或铺牛皮纸,再摊铺混合料,待混合料稍冷却后用切割机将撒砂或铺牛皮纸的部分切割整齐后取走,用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却水,待完全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不得在接头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铺筑混合料。
接缝、修边和清场99.2横向接缝应符合下列要求9.2.4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应予清除。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9.2.5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停顿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深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cm~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碾压宽度为15cm~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接缝、修边和清场99.3修边做完摊铺层的外露边缘应准确切到要求的线位。修边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均应由承包人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方式从路边清除,妥善处理,不得随地丢弃。9.4交通管制任一沥青混合料结构层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承包人还应限制交通重量,以免破坏路面。返回
10.1材料(1)透层透层采用PCR阳离子慢裂或中裂乳化石油沥青,透层沥青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质量按表12技术要求执行。透层沥青的用量为1.0kg/m2左右。(2)粘层粘层采用PCR阳离子快裂或中裂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粘层沥青的规格和质量按表13技术要求执行。(3)封层封层所用橡胶改性沥青、碎石应按本细则专项要求执行。透层、粘层和封层10
10.2透层施工要求10.2.1洒铺透层封层的基层应经检验合格,局部高差过大时,应用铣刨机将其高处铣平,以保证面层符合规定厚度。10.2.2基层、路面裂缝处治方法基层膨胀拱起主要是由于低温季节施工,遇气温回升或热沥青混合料而膨胀造成。由于施工缝处为最薄弱环节,加之某些施工缝留设方法不当,因此,膨胀拱起多发生在施工缝处。为防止拱起病害的发生,希望各施工单位密切注意施工缝留设的方法。低温季节施工水泥稳定基层时施工缝必须沿竖向完全垂直,不得留斜坡。为了确保路面质量,基层膨胀拱起裂缝、基层收缩裂缝应采取适当处治方法处理。否则,在下面层、中面层沥青路面施工时很快会反射到面层,再进行处置将损失更大,因此务必处理及时、彻底。透层、粘层和封层10
10.2透层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图4基层膨胀拱起处治方法10.2.2.1基层膨胀拱起处的处治。以拱起裂缝为中心线,用切割机沿竖向每边切割1~1.5m,将拱起、开裂的部位全部铲除,用15#贫水泥混凝土补齐(气温高于30℃时),养护至规定龄期,再铺100cm宽耐高温土工布,并在粘贴部位洒热沥青粘牢(0.8kg/m2左右)。具体见图4。
10.2透层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2.2.2沥青路面铺装后膨胀拱起的处治。从沥青路面表面观察,找出开裂、明显拱起的范围。以明显拱起、开裂的起始位置为基准,往外延伸>30cm,用切割机沿竖向切割下面层;将基层拱起、开裂的部位全部铲除,用15#贫水泥混凝土补齐(气温高于30℃时),养护至规定龄期,用16mm×16mm规格玻璃纤维网满铺(张拉后用间距15cm~30cm铆钉固定);然后用AC25C混合料铺筑并压实,再采用16mm×16mm规格玻璃纤维网沿每边外延50cm满铺(张拉后用间距15cm~30cm铆钉固定)。具体见图5,见下页
10.2透层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图5基层引起的沥青路面膨胀拱起处治方法返回
10.2.2.3基层纵、横向收缩裂缝的处治。基层存在明显的纵横向收缩裂缝时必须按下列方法处治(底基层、下基层、上基层出现裂缝时均按照此办法):(1)基层纵、横向收缩裂缝的处治必须在封层施工前完成。(2)对裂缝宽度较大,且顺路线方向连续间距小于5m的基层应挖除返工。(3)对顺路线方向连续间距大于5m的裂缝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对于大于5mm的裂缝需切缝或凿开并清理干净,小于等于5mm的裂缝只需清理干净;使用热沥青灌缝;喷洒0.8kg/m2~1.2kg/m2热沥青,上基层裂缝采用1.0m~1.5m宽耐高温土工布或土工格栅等材料粘贴覆盖(底基层、下基层裂缝可以用改性沥青油毛毡粘贴覆盖)。气温偏低时,热沥青喷洒后会过快降温导致土工材料粘结效果差时,可改为喷洒1kg/m2~1.5kg/m2乳化沥青,其他步骤相同。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2透层施工要求
10.2.2.4沥青路面表面裂缝(基层反射裂缝)的处治。在上层沥青路面施工前1d~3d进行,以防止损坏防反射裂缝材料层。具体方法:沥青路面开裂处,用180℃~200℃热沥青灌缝防水,然后采用16mm×16mm规格玻璃纤维网沿裂缝处每边外延50cm满铺。玻璃网张拉后用铆钉固定,铆钉间距15cm~30cm。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2透层施工要求
10.2.3用空压机或其他清扫机械将基层表面的所有杂物和浮土扫出路基外,必要时用铁锹铲除基层上结块的土团,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尽量使表面骨料外露,以利于透层沥青渗透与基层的粘结。监理工程师应对已准备好的工作面进行检查,在未批准前不得喷洒透层沥青。10.2.4洒布透层沥青的气温不应低于10℃,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风大、有雾或下雨不应施工。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2透层施工要求
10.2.5透层施工。当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碾压成型之后,表面稍变干燥时即可洒布透层沥青,即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渗透深度不得小于5mm。10.2.6透层沥青统一使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洒布量根据基层表面粗糙度决定,控制在1.0kg/m2左右。喷洒时沿路基纵向匀速喷洒,从横向来看,应先洒布靠近中央分隔带的一个车道,由内向外,一个车道接着一个车道喷洒,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原则上不重叠或少重叠,但也不能露白,露白处需用人工机械喷洒设备补洒。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2透层施工要求
10.3粘层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3.1在沥青面层施工时,水泥混凝土过渡板上,以及路缘石侧面,应浇洒粘层沥青。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衔接,尽量避免对沥青路面已铺筑的各层的污染;为加强沥青面层的粘结,上、中面层间,中、下面层间必须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喷洒量应试洒确定,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10.3.2用空压机或其他清扫机械将下层表面的所有杂物和浮土扫出路面外,撒落的杂物必须清扫干净,必要时用铁锹铲除下层表面上结块的土团,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尽量使表面外露,以利于粘层沥青与路面表层粘结。监理工程师应对已准备好的工作面进行检查,在未批准前不得喷洒粘层沥青。
10.3粘层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3.3洒布粘层沥青的气温不应低于10℃,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风大、有雾或下雨不应施工。10.3.4粘层油洒布时间:摊铺前提前0.5d~1d洒布,不允许一次洒很长距离,铺多少洒多少,不得洒布后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风吹,防止粘层油失去粘性。粘层油洒布后如遇下雨、临时停工超过两天,恢复摊铺前必须重洒粘层油。10.3.5粘层沥青统一使用沥青洒布车喷洒,粘层沥青洒布量根据下层表面清洁度、下层放置时间等因素综合决定,一般控制在0.5kg/m2左右,污染的段落、下层放置时间较长的段落,洒布量稍大些,一般情况下以不露白为原则。喷洒时沿路面纵向匀速喷洒,从横向来看,应先洒布靠近中央分隔带的一个车道,由内向外,一个车道接着一个车道喷洒,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原则上不重叠或少重叠,但也不能漏洒,漏洒处需用人工机械喷洒设备补洒。
10.4粘层、透层沥青喷洒沥青注意事项透层、粘层和封层10(1)承包人应在喷洒工作开始前两天通知监理工程师。(2)粘层、透层沥青应采用压力喷洒机均匀地洒布。洒布量、温度条件及洒布面积均应在洒布前获得监理工程师认可。(3)沥青洒布设备应包括独立操作的油泵、速率计、压力表、计量器、读取油罐内材料温度的温度计、气泡水准仪和软管以及适合于沥青喷洒布机喷不到的部位去的手喷附属装置。洒布机还应配备有沥青循环搅拌装置。
10.4粘层、透层沥青喷洒沥青注意事项透层、粘层和封层10(4)在喷洒交接处洒布沥青时应精心控制,使之不超过批准的洒油量。喷洒超量、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应予纠正。喷洒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时应控制车速,匀速行驶,保持洒布量稳定。透层及粘层沥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地洒布,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有关要求和方法检测洒布用量,每次检测不少于3处。(5)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应加以保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洒布车喷洒完一个车道停车后,必须立即用油槽接住排油管滴下的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以防局部乳化沥青过多,若出现此情况时承包人应予以清除。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1原材料天然橡胶含量高,可以加快沥青橡胶的反应速度,增加沥青橡胶的粘附性。从这个角度考虑,胶粉类型的选择:应选择载重车轮胎(斜交胎)生产的橡胶粉,生产商必须按照业主指定的胶粉厂家购买,不得随意购买。路用橡胶粉的化学物理技术指标见表22。每车橡胶粉改性沥青到货,施工单位要求供应商必须出具质量检验合格证书。橡胶粉改性沥青送到工地后,监理应按照规定的检验频率及检验项目在现场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表22见下页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表22路用橡胶粉的化学技术指标检测项目灰分(%)天然橡胶(%)丙酮抽出物(%)碳黑含量(%)橡胶烃含量(%)相对密度(g/cm3)技术标准≤8≥30≤22≥28≥421.10~1.30试验方法GB4498GB/T3516GB/T14837GB/T14837集料应采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石灰岩碎石,选用表7中S7规格单粒级碎石(16mm~19mm)或S8规格单粒级碎石(9.5mm~19mm)。严禁使用石料的下脚料并严格控制含泥(或粉尘)量,碎石必须全部采用水清洗、凉干,料堆必须防尘,防止污染。返回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2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主要施工机械:橡胶改性沥青及碎石的洒布必须采用良好的同步碎石撒布车,洒布车必须配有自动计量和控制系统,以确保洒布量的精度和均匀性。主要施工设备如下:(1)同步碎石撒布车1台,配配套的专业升温车;(2)带钢丝滚筒的专用清扫车1~2台;(3)空压机1台,手持森林灭火鼓风机3~4台;(4)16t~30t胶轮压路机1台;主要检测仪器:(1)沥青针入度仪;(4)标准筛(方孔筛);(2)沥青延度仪;(5)路面渗水仪。(3)沥青软化点仪;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3施工工艺流程洒布橡胶粉改性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洒布量为2.0kg/m2~2.4kg/m2(不得低于该洒布量),如果透层刚完成洒布,则应在洒布透油层24h后洒布橡胶改性沥青。洒布橡胶改性沥青时橡胶改性沥青的温度为180℃~190℃。作业流程如图6。图6施工工艺流程图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4下承层的清理与施工准备(1)对于半刚性基层顶层,首先必须全面清理污染物,然后采用6m3以上空压机和小型森林灭火器吹除尘土,清扫干净。(2)橡胶沥青的洒布应采用专用、可有效控制洒布剂量且具有加温、保温和搅拌功能的洒布设备。(3)洒布设备在施工前应进行认真清理,将储油罐中的残油清除干净。(4)在正式洒布前应进行试洒。(5)严格清理有关施工机械的车轮,防止污染施工场地。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5橡胶改性沥青洒布喷油管与路面垂直,并在适当高度(以喷出的沥青扇面完全重叠为宜),要求洒布均匀、不露白。在喷油管外端设置遮护铁皮,以防沥青污染路缘石。a、b为两个相邻的喷头,两个喷头洒布的沥青相互重叠,重叠的宽度为d0----设计要求的洒布量。外侧的b喷头未重叠的d宽度范围内的洒布沥青仅为设计的一半。在纵向接头施工时,要保证最外侧喷头与接头边缘线在同一条线上。在第二次洒布时,在纵向应与前次洒布的沥青重叠宽度d。宽度d一般为两个相邻喷头的间距。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6撒布碎石为保护沥青膜不受摊铺机破坏,并为摊铺机提供施工平台,需在橡胶改性沥青膜上撒布碎石,碎石需水洗以确保其洁净,采用同步碎石机撒布碎石,撒布应均匀,碎石对沥青膜的覆盖率为60%~80%。如有漏撒或堆积,应以人工处理。(1)认真准备碎石,严格按设计要求准备符合规格的碎石。撒布的碎石应进行筛分,保证碎石的单一料径,超粒径石料含量不应超过10%。撒布的碎石应干燥无尘。碎石的粉尘含量比较高时,碎石必须进行水洗并晒干。处理好的碎石应单独堆放在硬化的场地,并做好防尘、防雨,避免二次污染。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2)碎石的试撒,主要确定撒布车料斗倾角、车速和标准的撒布量。碎石的撒布要求是按照面积的标准给出的(如满铺的60%~80%),为了便于工程计量需要得到每平米的撒布量,通过实际工程中试撒得到,并经过业主和监理确认,作为今后工程计量的标准。当采用石灰岩石料,规格为16mm~19mm或9.5mm~19mm时,撒布碎石量一般为10kg/m2~12kg/m2,具体数量由现场试验确定。10.5.6撒布碎石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3)在喷洒橡胶改性沥青的同时应及时撒布碎石,应采用同步碎石机撒布碎石,以便橡胶沥青和撒布的碎石能有效地粘结。(4)撒布碎石时,除了施工设备配备的操作手外,应再配备1~2名清洁工,跟随在撒布后,将散落在沥青层外边的碎石清扫干净。10.5.6撒布碎石
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透层、粘层和封层10(5)根据撒布碎石的原理和意义,灵活掌握碎石撒布的位置。在靠近路缘石和边缘20cm左右的宽度,在不影响摊铺机械运行的位置可不撒碎石,更便于层间的粘结。(6)在撒布碎石施工中,为了保证撒布的均匀性,应注意撒布车辆的启动阶段、纵横向搭接位置,不能出现重叠和漏撒现象。如造成局部重叠,应在胶轮碾压前,采用人工清理的方法将多余的碎石清扫干净。10.5.6撒布碎石
10.5.7碾压碎石撒布后应及时用重型胶轮压路机紧跟碎石撒布车碾压成型,胶轮压路机来回碾压2遍(两个来回)。碾压成型后应尽快安排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h,其间应临时封闭交通,禁止除沥青混合料运料车外的所有车辆通行,以避免二次污染。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
10.5.8.1只有经检查验收合格的基层才可进行下封层施工。10.5.8.2喷洒透油层之前必须对基层表面进行全面的清扫或清除,以利于透油层的渗透和防水层的粘结效果,此环节是确保下封层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再好的结合料,如果不是作用在清洁的界面上,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要求如下:(1)首先人工对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清除杂物和散落物。(2)用空压机和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得十分干净,否则,灰尘容易造成封层与基层脱离而引起摊铺机履带卷起,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0.5.8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0.5.8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3)由于某些路段透层油在上基层施工时就完成了洒布,存放时间比较长,如果基层表面的透层油被车辆磨耗了,则应补洒少量透油层以增强封层与基层的联结。(4)若不能达到“清除”的要求,则用水冲洗,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
10.5.8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5.8.3下封层施工应严格遵守监理程序。首先递交开工报告,交监理审查批复。施工中实行许可证制度,监理对基层的清扫工作达到满意签发施工许可证后,施工单位方可施工。监理必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沥青和石料的洒布进行全过程旁站。10.5.8.4下封层沥青必须与基层粘结牢固,对于粘结不牢、起皮等存在问题的地方应予以及时返工处理。
10.5.8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0.5.8.5施工单位应严格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严禁双幅同一位置同时施工,应预留半幅通车。已施工下封层的路段严禁跑车。10.5.8.6沥青洒布不得污染路缘石、护栏立柱等其他结构物。洒布车启动、终止应采取措施,避免喷量过多;纵向和横向搭接处做到均匀撒布,既不过多也不漏撒。下封层施工单位须配备人工洒布设备,对洒布不均匀、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清理并进行人工洒布处理。10.5.8.7气温低于10℃和大风、下雨等天气禁止施工下封层。
10.5.8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0.5.8.8由于基层施工尚未结束,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多的交叉施工情况,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各监理代表处和驻地监理要积极主动做好各专业工序的协调计划工作,尽量作到各工序交叉流水作业,避免窝工和停顿,确保各工序全面推进。各驻地监理办应对下封层施工工序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清扫和洒布明确专人负责,严格把关,确保洒布质量。10.5.8.9严禁车辆在已洒布沥青而未撒石料的基层上行驶。下封层施工完毕后应封闭交通1d~2d养生,已利粘结。10.5.8.10基层和下封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计划工作,保证按时给沥青路面提供足够的工作面。
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0.5.9检查项目(1)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确保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量是防水层施工的关键,施工中必须确保橡胶改性沥青洒布量不低于2.0kg/m2~2.4kg/m2,施工中可采取《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中T0982-95“沥青喷洒法施工沥青用量测试方法”测试沥青洒布量。每工班检测不少于一次。沥青路面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见表23。表23见下页
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0.5.9检查项目表23橡胶改性沥青下封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项目检查频率质量要求或误差试验方法沥青洒布量每天二次大于2.0kg/m2标定面积收取沥青量集料撒布量每天二次在规定范围内用集料总量与撒布面积算得渗水试验1处/1000m2渗水量5mL/min用渗水仪,每处二点外观检查随时全面外观平稳均匀颜色一致,用硬物刮开封层观察,与基层表面牢固粘结,无油包和基层外露等现象。返回
透层、粘层和封层1010.5橡胶粉改性沥青下封层(SAMI)施工要求10.5.9检查项目(2)下封层验收项目:橡胶改性沥青下封层验收标准见表24。(3)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实,不应有松散、波浪、石料明显散失、基层露白等现象,有上述缺陷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受检面积的0.2%。表24橡胶改性沥青下封层验收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厚度膜厚不小于2.0mm每50m(单幅)测两点2沥青用量每平方米不小于2.0kg每工作日检查一次(按T0982)3集料用量10%每日总量4宽度不小于设计尽量:每200m4处返回
11.1承包人应针对本项目制订可行的质量管理程序、方法和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动态控制模式及完整的工艺流程、准确可靠的工艺参数体系。11.2所有试验检验频度必须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要求。生产试验路应根据试验分析的需要和施工工艺的波动性增加必要的试验内容和频度。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
11.3实行从材料加工、采购、施工到工程成品质量指标评定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到业主、监理、承包人三方管理一体化,三方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互相通报。每道工序必须当班监理签证,不得补签或漏签,补签或漏签视作不合格工程。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表25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每个检查项目的平行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必须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并以平均值评价是否合格。未列入表中的材料的检查项目和频度按材料质量要求确定。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
11.4每道工序、每一环节、每个部门都应专人负责,定责定岗,各司其职,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工序施工的技术工人和民工、监理人员都应针对所承担的工作内容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做到应知应会。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5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严格按此计划和方案分期运作,并按照招投标条款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考核。11.6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经检查合格方可正式开工。11.7施工过程中应跟踪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程完工应进行质量检查评定。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8.1应按统计法取样,以测定混合料的集料级配和沥青含量、稳定度、流值、标准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物理力学指标,必要时检验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和残留强度比。应用随机抽样方法来确定取样时间和取样地点。承包人应对提供全部取样设备及容器,并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采样。监理工程师应在取样后及时进行全部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及时通知承包人。沥青拌和厂必须按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按表26规定的项目和频度检查沥青混合料产品的质量,如实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单点检验评价方法应符合相关试验规程的试样平行试验的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见表27。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表25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返回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表2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频度和质量要求返回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表27公路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返回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8.2集料的验收点和取样点应在即将把沥青掺入集料前的热拌设备旁。这个点将随着拌和机造型变化。监理工程师应在投产前检查设备,并用书面通知确定取样点。在对拌和机性能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每天拌和前可以不掺沥青结合料进行试拌和,然后检验拌和的集料级配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应调整热料仓的材料比例重新试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11.8.3沥青含量的验收点和取样点应是在摊铺机后面及压路机前面,从路上未碾压的混合料中取样。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8.4一批混合料应有1000t或1d的产量,取二者中的较少数。应从每批混合料中取5个试样。当由于停工而使某批材料数量短缺时,如已取的试样少于3件则短缺的那一批应看做是前一批的一部分。如果已取够3个或更多的试样,则这个短缺的一批应可独立统计。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8.5混合料取样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分析,并将试验结果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对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定期绘制工程质量管理图和直方图,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当某一指标超出允许范围时,即施工不合格应分析原因,并对施工路段进行处理。对于生产试验路应建立油石比和矿料级配偏差与沥青路面主要质量指标偏差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路面质量指标的允许偏差确定配合比容许的波动范围,以便于进行质量控制。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8.6拌和站拌和质量控制要点(1)从料堆和皮带运输机随时目测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均匀性,检查泥块及超粒径碎石,检查冷料仓有无窜仓。目测混合料拌和是否均匀,有无花白料,油石比是否合理,检查集料和混合料的离析情况。(2)检查控制室拌和机各项参数的设定值、控制屏的显示值,核对计算机采集和打印记录的数据与显示值是否一致。按规范附录G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和总量检验。按附录F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质量动态管理。
11.8沥青混合料抽样检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8.6拌和站拌和质量控制要点(3)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取样抽提、筛分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油石比。抽提筛分应至少检查0.075mm、2.36mm、4.75mm、公称最大粒径及中间粒径等5个筛孔通过率。(4)取样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空隙率、稳定度、流值,计算合格率。对VMA、VFA指标可只作记录。同时按附录E的方法确定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11.9压实度验收取样和试验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2)沥青混合料应按统计法取样,以测定其标准密度,应采用随机技术来确定芯样的取样位置。承包人应从压实的路面上钻取样芯,直径为100mm,验收点及取样点应在竣工的路面上,在碾压结束,路面已冷却到足以取样的时候采样。表面层完工后,为了避免影响到路表外观性能,表面层钻孔位置不得随意取点,沿横向应选在路表划线部位(尽量在实线处),沿划线纵向可按随机取样方法进行选点。按《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对试件作密度试验。取样后用适当材料回填取样洞并予以夯实。
11.9压实度验收取样和试验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3)当标准层厚等于或大于40mm时,为提高检测速度,监理工程师可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现场密实度和油石比,以代替钻取样芯作密度试验,核子仪测试的油石比只能作为现场控制的参考,不能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使用核子仪检测时,应对每种混合料进行标定。方法是:在取样位置,先用核子仪检测密实度、空隙率和油石比,然后取芯检测密实度和空隙率,再对芯样进行抽提试验测定油石比,据此分别建立密实度、空隙率和油石比的修正公式,修正公式的相关系数大于0.90时方可使用。用于核子仪标定的样本数不少于10个。
11.9压实度验收取样和试验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4)一批混合料应有1000t或1d的产量,取二者中的较少数。应从每批混合料中取5个样芯或10个核子仪密度读数。当由于停工而使某批材料数量短缺时,如已取的样芯少于3件,已取的核子仪密度读数少于5个,则短缺的那一批应看作是前一批的一部分。如果已取够3个或更多的样芯,或5个和更多的核子仪密度读数,则这个短缺的一批应可独立统计。检验试件密度采用表干法,试验路的检验测试应采用毛体积密度和表干密度的平均值作对比试验,从而确定大面积施工检验的准确计算方法。(5)试验路施工时应进行平整度和压实度的跟踪相关性试验,确定双重合格的最佳工艺参数。
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1.10层厚的验收取样和试验(1)本项试验的取样与压实度验收取样相同。(2)摊铺厚度应用游标卡尺逐一量取5个点钻取的样芯,然后计算其平均值。(3)每一层实际厚度的容许偏差应为±5mm,是按每一批混合料的所有样芯的平均值求得的。
11.11终压以后,应检验面层的平整度。所有有缺陷的地方均应纠正,包括由承包人自费清除和更换不合格的材料。检验面层平整度应用颠簸仪、断面仪或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均方差目标为下面层不大于1.2mm、中面层不大于1.0mm、上面层不大于0.8mm。施工过程中可用3m直尺跟踪检查,通过试验路建立3m直尺所测最大间隙值与均方差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3m直尺所测最大间隙值的允许值。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
11.12路面完工后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和招标文件规定的项目和频率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见表28。11.13沥青路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集料明显离析;接缝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表28见下页
表28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返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实用工艺实用标准
-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资料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86
-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2-86
- GTM优化设计沥青混合料生产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 《沥青路面施工》PPT课件(I)
- 《沥青路面施工浅谈》PPT课件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试卷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讲座
- 《沥青路面施工规范》ppt课件
- 《青海沥青路面施工讲义-目标配合比设计》培训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管理及其病害防治
-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规范》[1]
- 沥青路面施工组织设计2,
-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ppt课件
-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ppt课件
- GTM优化沥青料生产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