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4 MB
- 32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13编制范围3二、工程概况31线路概况31.1xx铁路xx至xx段(xx境内)工程简介31.2xx铁路xx至xx段(xx境内)XLZQ-2标段工程简介41.3xxx隧道工程简介42主要技术标准53主要工作内容和数量6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135工程特点145.1标准高145.2新技术应用多145.3各专业工程技术特点15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151自然特征151.1地形地貌151.2地质条件151.3水文地质特征191.4地震动参数201.5气象特征202交通运输情况202.1公路202.2铁路21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213.1水源213.2电源213.3燃料21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21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215.1水土流失情况215.2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环境重点保护对象225.3军事设施22四、施工组织安排231总体施工组织的原则232建设总体目标232.1质量目标232.2工期目标232.3施工安全目标232.4环保、水保目标23320
2.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233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23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243.2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244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254.1总体施工进度安排255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255.1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方案255.2建设协调方案286施工进度296.1开、竣工日期296.2施工进度指标296.3施工进度分析296.4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17工程接口配合317.1施工组织衔接措施327.2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328施工总平面示意图、总体形象进度图、横道图、关键线路338.1总平面示意图338.2总体形象进度图338.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38.4关键线路33五、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341大型临时工程341.1材料场341.2混凝土拌和站341.3汽车运输便道341.4便桥351.5弃碴场351.6施工现场通信371.7施工用水、用电382过渡工程383小型临时工程383.1施工驻地383.2火工品库393.3生产房屋403.4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413.5消防设施42六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421施工概述422施工准备442.1施工准备442.2征地拆迁472.3工程测量47320
2.4工程试验563隧道施工测量593.1隧道洞外控制测量593.2洞内控制测量593.3洞内施工测量593.4竣工测量604洞口工程614.1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614.2明洞施工634.3洞门施工654.4R51P微型桩施工665进洞施工675.1大管棚进洞675.2喷锚构筑“临时明洞法”进洞676超前地质预报686.1地质探测与预报组织机构686.2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方法696.3工作程序696.4探测方法及频率696.5资料交付756.6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质量保证措施767超前支护767.1管棚767.2超前小导管818洞身开挖848.1斜井洞身开挖848.2斜井挑顶施工878.3正洞洞身开挖909光面爆破施工工艺999.1光面爆破施工流程999.2光面爆破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999.3光面爆破质量控制及要求10510隧道出碴10611初期支护10611.1喷射砼施工10811.2钢架施工11111.3钢筋网11211.4锚杆11312隧道仰拱施工11513.1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点布置11713.2量测频率11813.3测试工作11913.4施工监控量测12013.5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分析122320
14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12514.1洞身防水层12514.2环、纵、横向排水12814.3施工缝12814.4变形缝12915隧道衬砌钢筋施工12916隧道衬砌施工13016.1施工方法13116.2混凝土施工13116.3混凝土搅拌13316.4混凝土运输13316.5混凝土灌筑13316.6混凝土养护及整修13316.7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3416.8注浆回填13417附属工程13418双块式整体道床13618.1概述13618.2无砟轨道结构设计13718.3施工准备13818.4施工方法13918.5隧道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15318.6质量检查和控制标准15618.7施工组织15819轨道精调16319.1施工工艺流程16319.2施工准备16319.3轨道精测16519.4分析、精调方案制定16719.5现场标示、复核16919.6精调作业169七、主要关键控制节点拟采用的工法1711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控制点1712开挖及钻爆关键技术1723喷锚支护及注浆关键技术1734出碴关键技术及控制点1735混凝土衬砌关键技术1736防水关键技术1737施工通风1748洞内外施工调度通信1749风、水、电布设方案1759.1洞内管、路、线总体布置1759.2高压供风方案1759.3高压供水方案175320
9.4洞内施工排水方案1769.5施工用电方案1769.6逃生救援通路17610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17811大断面软岩隧道控制变形技术18011.1控制变形原则18011.2控制变形具体措施18012大断面软岩隧道防坍塌技术18012.1围岩坍方前兆18012.2隧道坍方预防措施18113耐久性砼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8213.1耐久混凝土搅拌18213.2耐久混凝土运输18213.3耐久性混凝土浇筑18313.4耐久混凝土振捣18313.5耐久混凝土养护18413.6质量控制与要求18414特殊和不良地质段施工18514.1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18514.2突水、突泥地段施工18614.3岩爆地段的施工187八、资源配置方案189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1891.1物资材料管理及物流组织安排189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方案1932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1962.1分年度主要材料计划1962.2分年度主要设备计划1963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1963.1关键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1963.2各专业施工机械配置说明1964劳动力计划2024.1劳动力组成2024.2劳动力进场方式2034.3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2034.4总体劳动力组织计划2034.5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2035投资计划2045.1资金管理2045.2资金使用流动计划2045.3投资计划2056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2056.1临时用地计划2056.2施工用电计划205320
九、管理措施2061标准化管理2061.1标准化管理体系2061.2标准化管理措施2062质量管理措施2082.1质量管理机构2082.2质量保证组织体系2092.3质量管理体系2112.4质量管理制度2142.5质量保证措施2152.6工艺要求2262.7过程控制2262.8试验管理2262.9质量控制要点2292.10成品的保护措施2303安全管理措施2313.1安全保证体系2313.2安全保证措施2394工期控制措施2534.1工期保证体系2534.2工期控制措施2554.3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2614.4赶工措施2624.5优化工期的预案2625投资控制措施2645.1投资控制任务2645.2投资控制措施2646环境保护措施2656.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2656.2环境保护措施2667水土保持措施2707.1水土保持管理机构2707.2水土保持措施2707.3临时用地复垦方案2718文物保护措施2748.1文物保护目标2748.2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748.3文物保护措施2759文明施工措施2769.1文明施工目标2769.2文明施工保证机构2769.3文明施工措施27710节约用地措施28110.1节约用地原则281320
10.2节约用地措施28111冬季施工措施28111.1冬季施工安排28211.2冬季施工准备28211.3冬季施工措施28212夏季施工措施28312.1夏期施工准备28312.2夏期施工措施28313雨季施工措施28613.1施工安排28613.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28613.3雨季施工应急预案28714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28714.1隧道沉降观测实施措施28714.2区段工程综合评估28815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28815.1建立预警机制28815.2安全应急救援预案28916信息化管理29616.1信息管理总体要求29616.2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规划及程序29716.3网络设置29716.4项目信息管理29716.5网络安全技术措施29817技术创新、科研和试验工作安排29918架子队管理29919其他30619.1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30619.2施工配合措施31119.3沿线及既有设施保护措施31519.4廉政建设措施316十、本项目引用的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317十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320320
320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编制依据⑴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规定⑵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和验收标准⑶xx铁路客运专线xx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图纸⑷xx铁路客运专线xx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⑸xx二航局xx客专项目部编制的标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⑹新建xx铁路工程招标文件、合同文件⑺xx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编制的投标文件⑻施工组织调查报告⑼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⑽当前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⑾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2008《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2编制原则⑴全面响应和符合《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合同文件、《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编制范围、内容、技术要求和规定格式进行编制。遵守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的规定及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⑵以“精干的组织、先进的技术、可靠的方案、科学的管理、有力的保障”,确保本项目工程“按期、优质、高效、低耗”的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⑶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隧道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做好劳动力、物资、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国内外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目标。320
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实现质量目标。⑸保证工期的原则。本项目工程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工程规模大,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装备和人员投入,采用机械化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安排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及交叉施工作业对工期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一流的管理,确保合同工期。⑹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组织连续、均衡、有序地施工。⑺实现专业化、工厂化施工的原则。建立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合,钢结构厂以及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小型砼构件集中预制统一配送,改传统的分散流动性施工为专业化、工厂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和人身安全。⑼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合理利用,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⑽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320
⑾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施工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派专人看管,保护现场并上报建设方和有关部门处理。3编制范围xxx隧道线下所有土建工程和双块式无砟整体道床的施工。主要包含:⑴1号、2号斜井土建施工;⑵正线DgK56+156~DgK68+709段共12553m隧道土建施工;⑶正线DgK56+156~DgK68+709段共12553m双块式无砟整体道床施工。二、工程概况1线路概况1.1xx铁路xx至xx段(xx境内)工程简介1.1.1线路地理位置及走向项目位于xx省南部和xx省中北部地区,行经xx山地,连接xx平原、xx盆地和xx平原。线路北起西北地区中心城市xx,向南经咸阳、安康两市局部地区及xx进入xx省境内,后经xx至xx与xxx客专相接抵西南中心城市xx,xx至xx线路全长约660km,xx北至xx段线路建筑长度509.312公里,其中xx省境内342.937km,xx省境内166.39km;运营长度507公里。1.1.2在国民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项目北端通过xx枢纽与xx、包西通道、大同至xx客专相接,向北可直达首都北京及华北(含鲁豫)、东北地区;中部经xx地区可与兰渝铁路连通至重庆枢纽;南端直达xx枢纽。并通过xx、重庆枢纽衔接xx至贵阳客专及xx至昆明、重庆至贵阳铁路。在铁路网中区位条件优越,主骨架特征明显。本项目主要功能是承担西南(川渝)地区与xx、华北(含鲁豫)、东北地区的旅客交流,加强xx、xx、重庆三大都市间的交流,并兼顾沿线城际客流;定位为西南(川渝)地区北通路的快速客运通道,是我国高速铁路网的组成部分,320
沿线分布有众多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点星罗棋布,本线的建设对加强城乡一体化、促进沿线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2xx铁路xx至xx段(xx境内)XLZQ-2标段工程简介新建xx至xx铁路客运专线XLZQ-2标段,起止里程桩号为DgK56+156~DgK90+457正线长度34.301km,路线起于xx北麓低中山区xx省户县境内,主线由xxx隧道引入,隧道长12553m,隧道进口位于户县环山公路旁方家东侧约1km处,途经曲峪、潭峪、皂峪、栗峪等沟谷。出口位于纸坊十岔沟内,经十岔沟中桥进入纸坊一号隧道,隧道长8399.2m,途径十岔沟、甘岔口、对角岔、黑岔沟、东沟、东流水沟,出口于纸坊乡的东流水沟,由东流水沟中桥进入纸坊二号隧道,隧道长3381.9m,由东崂峪河支沟东流水沟左岸山坡进洞,从东崂峪河右岸西汉高速观音山隧道洞顶上方山坡出洞,经东涝峪河大桥进入位于户县崂峪乡西河村境内大庄坪隧道,隧道长2956.2m,从东崂峪河左岸陡峻山坡进洞,在户县西涝峪河内大庄坪沟出洞,经大庄坪沟中桥进入桃园沟隧道,隧道长度1541.2m,隧道进口位于大庄坪沟内,出口位于桃园沟内,最后由桃园沟大桥进入大xx隧道,隧道全长14845.99m,隧道进口位于桃园沟南侧山坡,出口位于菜子坪林场北河左岸山坡,大xx隧道本标段施工长度4924m,终于大xx隧道的1#斜井段。1.3xxx隧道工程简介xxx隧道位于xx北麓低中山区xx省户县境内,隧道进口位于户县环山公路旁方家东侧约1km处,出口位于纸坊十岔沟内,隧道整体埋深较大,最大埋深970m,隧道经过曲峪、潭峪、皂峪、栗峪等沟谷,均有常年流水,其中曲峪沟和潭峪沟埋深较浅,分别为35m和77m。隧道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40°~50°,分布有众多基岩“V”型侵蚀谷,多为近南北向展布。隧道起讫里程为DgK56+156~DgK68+709,全长12553m。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进口5278.289m位于R-8004.6的曲线上,出口6485.685m位于R-7000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纵坡为25‰320
的单面上坡。隧道进口交通方便,施工场地开阔;出口有简易公路通过,交通方便,场地条件一般。其余沟内局部为砂石简易公路,主要为人行便道,交通条件一般,场地地形条件较差。为解决施工期间排水、满足工期、施工通风、弃碴、运营期间排水要求兼顾运营期间防灾救援需要,结合本隧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采用2座斜井的辅助坑道方案。1号斜井采用双车道断面,与线路交于DgK59+714,平角89°59′53″,综合坡度10%,长度552.97m,采后期留作紧急出口,按永久工程设计。2号斜井与线路交于DgK63+207,平角45°43′46″,综合坡度9.42%,长度1170.1m,2号斜井井底与正洞交叉段30m以外设置避难所,避难所段长100m,此130m段落均采用模筑衬砌断面,按永久工程设计。斜井均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斜井内净空尺寸为7.3m(宽)6.5m(高)。2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见“表2.2-1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表2.2-1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备注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速度目标值250km/h4正线线间距4.6m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最小3200m6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山区不大于25‰7牵引种类电力8列车类型动车组9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10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1运输调度方式综合调度集中3主要工作内容和数量本隧道起止里程桩号为DgK56+156~DgK68+709,正线长度12553m。其中Ⅱ级围岩1605m,Ⅲ级围岩8273m,Ⅳ级围岩2123m,Ⅴ级围岩552m。1号斜井长552.97m,其中Ⅲ级围岩480.54m,Ⅳ级围岩50.3m,Ⅴ320
级围岩22.13m。2号斜井长1170.1m,其中Ⅲ级围岩843.15m,Ⅳ级围岩251.46m,Ⅴ级围岩75.49m。隧道衬砌结构形式见表2.3-1。隧道辅助坑道设计概况见表2.3-2,图2.3-1,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表2.3-1xxx隧道衬砌结构形式序号里程围岩等级衬砌类型长度(m)1DgK56+156~DgK56+171Ⅴ明挖XQDM152DgK56+171~DgK56+183Ⅴ明挖PLMDⅡ123DgK56+183~DgK56+213ⅤⅤc304DgK56+213~DgK56+253ⅤⅤc405DgK56+253~DgK56+301ⅤⅤb486DgK56+301~DgK56+446ⅣⅣb1457DgK56+446~DgK56+471ⅤⅤb258DgK56+471~DgK56+566ⅣⅣb959DgK56+566~DgK56+601ⅤⅤb3510DgK56+601~DgK57+081ⅢⅢa48011DgK57+081~DgK57+161ⅣⅣa8012DgK57+161~DgK57+341ⅢⅢa18013DgK57+341~DgK57+381ⅣⅣb4014DgK57+381~DgK57+411ⅤⅤb3015DgK57+411~DgK57+461ⅣⅣb5016DgK57+461~DgK57+881ⅢⅢa42017DgK57+881~DgK57+941ⅣⅣa6018DgK57+941~DgK58+031ⅣⅣb9019DgK58+031~DgK58+091ⅤⅤb6020DgK58+091~DgK58+241ⅤⅤb15021DgK58+241~DgK58+391ⅣⅣb15022DgK58+391~DgK59+071ⅢⅢa68023DgK59+071~DgK59+281ⅣⅣa21024DgK59+281~DgK59+699ⅢⅢa41825DgK59+699~DgK59+731ⅢⅣa3226DgK59+731~DgK59+981ⅣⅣb25027DgK59+981~DgK60+031ⅤⅤb5028DgK60+031~DgK60+081ⅣⅣb5029DgK60+081~DgK60+371ⅣⅣa29030DgK60+371~DgK60+881ⅢⅢa51031DgK60+881~DgK60+984ⅣⅣa10332DgK60+984~DgK62+517ⅢⅢa153333DgK62+517~DgK62+627ⅣⅣb110320
34DgK62+627~DgK63+184ⅢⅢa55735DgK63+184~DgK63+214ⅢⅣa2336DgK63+214~DgK63+617ⅢⅢa40337DgK63+617~DgK63+757ⅣⅣb14038DgK63+757~DgK64+977ⅢⅢa122039DgK64+977~DgK65+077ⅣⅣa10040DgK65+077~DgK65+627ⅢⅢa155041DgK65+627~DgK66+707ⅢⅣa8042DgK66+707~DgK66+742ⅣⅤa3543DgK66+742~DgK66+797ⅣⅣa5544DgK66+797~DgK66+877ⅢⅢa8045DgK66+877~DgK68+482ⅡⅡa160546DgK68+482~DgK68+582ⅢⅢa10047DgK68+582~DgK68+652ⅣⅣb7048DgK68+652~DgK68+670ⅤⅤb1849DgK68+670~DgK68+694.65ⅤⅤb24.6550DgK68+694.65~DgK68+700Ⅴ桥台进洞5.3551DgK68+700~DgK68+709ⅤQTJDⅣ9表2.3-2xxx隧道辅助坑道设计概况表辅助坑道名称1号斜井2号斜井里程DgK59+714DgK63+207综合坡度(%)10.09.42平面交角89°59′53″45°43′46″坑道与线路相对位置右右运输方式无轨无轨断面形式双车道双车道斜井长度(m)552.971170.1后期用途紧急出口避难所图2.3-1xxx隧道斜井设置平面示意图320
表2.3-3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及材料单位合计1洞口工程开挖Ⅱ级普通土m³55302Ⅲ级硬土13833Ⅳ级软石23114水沟C25混凝土 65回填(含斜切洞门)土石回填8666洞门长度(Ⅴ级围岩)m247衬砌拱墙及帽檐C35钢筋混凝土m³10278仰拱C35钢筋混凝土m³1599仰拱填充C20钢筋混凝土 13510钢筋HRB335kg7391611HPB235937512垫层C20混凝土m³3313铺砌C20混凝土m³714踏步C20混凝土m³0.315防排水HDPE107/93双壁打孔波纹管m5416防水板㎡69817M10水泥砂浆抹面(厚30mm)2118电缆槽及侧沟沟槽身C30混凝土m³7519HPB235钢筋kg57520盖板C35钢筋混凝土m³521HPB235钢筋kg48622隧道铭牌个223截水沟C25混凝土m³22224坡面防护锚网喷防护网喷C25混凝土14225φ8钢筋kg281126φ22砂浆锚杆根49427m1977320
28kg589829垫板kg52430骨架护坡骨架挖基m³43631C25混凝土m³35532空心砖C25混凝土m³1933喷播植物㎡44934穴植灌木穴387035覆种植土m³4636被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65037挖石m³4238C30混凝土4239φ16(基础)钢筋kg697840φ28锚杆钢筋640341锚孔(φ80)m258442M30水泥砂浆m³20243φ16锚杆钢筋kg230844主动防护网钢绳网㎡45045格栅网45046锚孔(φ50)m10847φ16锚杆钢筋kg5748M30水泥砂浆m³1.449危石清理m³5050基地处理(R51P微型桩)根数根31551长度m149052水泥单液浆m³29853C30托板混凝土22154明洞工程明洞长度(Ⅴ级围岩)m1255衬砌拱墙C35钢筋混凝土m³34756仰拱C35钢筋混凝土m³9457仰拱填充C20混凝土m³10858外边墙垫层C20混凝土m³1860衬砌钢筋HRB335kg2712261HPB235kg611062接驳器个60063回填干砌片石m³42664砂夹卵石或碎石反滤层15265夯填土石147366粘土隔水板22267回填C20混凝土2668防水EVA防水板㎡37769M10水泥砂浆保护层m³2370φ100mm塑料盲沟m2971φ80mm塑料盲沟2372侧沟、电缆槽沟槽身C30混凝土m³2773HPB235钢筋kg24374水沟盖板C35钢筋混凝土m³1.875HPB235钢筋kg13876电缆槽填砂粗砂m³577中心沟槽沟槽身C30混凝土m³978水沟盖板C35钢筋混凝土m³0.779 HPB235钢筋kg96320
80洞身工程开挖Ⅱ级围岩m³81Ⅲ级围岩82Ⅳ级围岩83Ⅴ级围岩8204084洞身工程(初期支护)喷混凝土素喷C25喷混凝土2133785C30喷混凝土209086网喷C25喷混凝土3389287C30喷混凝土484488钢筋网φ6.5钢筋kg89φ8钢筋6915390φ25×7普通中空锚杆套数套91长度m92砂浆锚杆根数φ22HRB335钢筋根5639893长度m94重量kg95垫板HPB235钢筋5978396I12型钢钢架榀数榀9797I12型钢kg1319298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365499连接钢板HPB2352098100螺栓M16×55螺栓套776101格栅钢架榀数榀1040102主筋φ22HRB335钢筋kg103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90002104箍筋φ14HRB335钢筋105角钢及钢板HPB235106螺栓M16×65螺栓套24960107φ42锁脚锚管根数根12480108长度m49920109重量kg110I18型钢钢架榀数榀1201111I18型钢kg112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113连接钢板HPB235114螺栓M27×80螺栓套29384115φ42锁脚锚管根数根14412116长度m57648117重量kg118I20a型钢钢架榀数榀44119I20a型钢kg53949120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4808121连接钢板HPB23510105122螺栓M27×80螺栓套2288123φ42锁脚锚管根数根528124长度m2112125重量kg7075126I20b型钢钢架榀数榀735127I20b型钢kg128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60484129连接钢板HPB235130螺栓M27×80螺栓套38220320
131φ42锁脚锚管根数根8820132长度m35280133重量kg134I22a型钢钢架榀数榀141135I25a型钢kg136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9608137连接钢板HPB23535363138螺栓M27×80螺栓套7332139φ42锁脚锚管根数根1692140长度m6768141重量kg22673142I25a型钢钢架榀数榀10143I25a型钢kg9306144连接钢筋φ22HRB335钢筋1283145连接钢板HPB2352508146螺栓M27×80螺栓套480147φ42锁脚锚管根数根240148长度m960149重量kg3216150洞身工程(二次衬砌)衬砌拱墙C30混凝土m³151C35钢筋混凝土21315152仰拱C30混凝土61817153C35钢筋混凝土13241154底板C30混凝土557155C35钢筋混凝土3784156钢筋φ25钢筋kg16311157φ22钢筋158φ20钢筋159φ18钢筋53160φ16钢筋87999161φ14钢筋162φ12钢筋163φ10钢筋75258164φ8钢筋165φ6钢筋5207166钢筋接驳器个87184167接触网预埋加强三肢钢架φ8HPB235钢筋kg7789168φ12-22HRB335钢筋16910×8等边钢筋49446170M24×60螺栓个16080171钢筋网片φ16HRB335钢筋kg172仰拱填充C20混凝土m³98160173设备基础C25混凝土75174找平层C20混凝土1468175踏步板C20混凝土250176洞身工程(防排水系统)防水材料1.5mmEVA防水板㎡177土工布400g/㎡178钢边橡胶止水带m25023179橡胶止水带25023180中埋橡胶止水带61856181背贴止水带61856320
182纵向φ80HDPE打孔波纹管28582183环向φ50HDPE打孔波纹管44561184φ100PVC横向排水管12763185φ80PVC横向排水管 186水沟、电缆槽沟身C30混凝土m³28405187水沟侧壁钢筋kg188盖板C35钢筋混凝土m³1954189盖板钢筋kg190电缆槽填砂粗砂9133391191中心水沟盖板C35钢筋混凝土m³752192钢筋kg193中心沟沟槽身C35钢筋混凝土m³9396194钢筋kg23401195洞身工程(超前支护及注浆)回填压浆二衬背后压浆1:1水泥浆m³3129196径向注浆钢管φ42mm×3.5mm钢管根1909197m7636198kg25582199钢筋箍φ6钢筋319200注浆1:1水泥浆m³2216201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kg202速凝剂33233203超前小导管钢管φ42mm×3.5mm钢管根50667204m205kg206钢筋箍φ6钢筋8477207注浆1:1水泥浆m³2849208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kg209速凝剂42737210导向墙墙身圬工C25混凝土m³39211导向钢管φ140×5mm钢管kg1665212工字钢架120a工字钢2116213连接钢板200×240×15mm136214螺栓/螺母M20×70/M20套32215φ108管棚钢管φ108mm×6mm钢管根100216kg45270217接头钢管φ114mm×6mm钢管2397218钢筋笼φ42mm×3.5mm钢管352219φ18mm钢管23976220钻孔φ127mmm3000221清孔(两遍)φ127mm3000222封孔M10水泥砂浆m³22223注浆1:1水泥浆69224洞身T76L自进式管棚T76L自进式管棚φ76×9.5mmL=15m根720225m10800226kg227连接套φ92×15mm个2160228钻头T76D115EX个720229C30喷混凝土m³1132320
洞身工程(临时支护)230钢架I20a或I18型钢 kg231连接件连接钢筋232φ22连接钢板90123233螺栓/螺母M27×80套26492234拆除临时钢架kg235洞身工程测量监控量测断面个639236监控量测点个3351237洞身工程其余附属工程变形缝道3238桥梁型接地端子个1477239接地极φ16接地钢筋 49572240过轨预埋件φ80HDPE管m4357241φ100C-PVC管m8643242[16]槽钢kg3198243防护门座20244泵站水仓回填C20片石混凝土m³800245弃砟m³4623246xx端洞口坡面防护锚索钻孔孔180247钢绞线kg26950248钻孔深度m4718249M40砂浆m³69250锚具付174251付6252十字锚垫板C30混凝土 67253HRB335钢筋kg5294254kg2252255HPB235钢筋kg6586256锚杆钻孔孔14257钻孔深度m87258M40砂浆m³0.6259HRB335钢筋kg825260钢垫板kg14261C30混凝土m³0.44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本隧道主要拆迁工作为拆迁建筑物和砍伐树木及挖树根,拆迁建筑物有户县石井镇粟峪沟砟场、皂峪沟砟场,拆迁建筑物情况见表2.4-1。砍伐树木及挖树根有户县庞光镇及户县涝峪管委会范围内的杨树和桐等。砍伐树木及挖树根情况见表2.4-2。表2.4-1拆迁建筑物表隧道名称碴场名称所属单位距中线房屋间数面积(建筑材料新旧程度左右墙基墙身屋顶xxx隧道粟峪沟碴场户县石井镇20504130砖砖瓦旧xxx隧道粟峪沟碴场户县石井镇9405155砖砖瓦旧320
表2.4-2砍伐树木及挖树根调查表里程所属单位灌木(含小树)伐树(胸径cm)附注起讫砍伐移栽10~3536~100>100m2棵DK56+031DK56+158户县庞光镇1477.5 400032 杨树,桐等DK68+696DK68+790户县涝峪管委会1170 300064 杨树,桐等DK77+168DK77+252户县涝峪管委会1428 420070 杨树,桐等5工程特点5.1标准高工程采用了高标准的基础沉降控制设计,确保线路满足运行需要的高平顺性要求。基础设施寿命长:全线主要承重结构均采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以满足10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这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环保水保标准高:本隧道地处xx平原和xx山地结合部,沿线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分布有较多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施工与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水土保持矛盾突出,项目建设对施工环、水保要求高。5.2新技术应用多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工程推广应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一是应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提高无砟轨道的使用寿命;二是综合运用物探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提高隧道施工安全,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确保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三是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其CPⅢ网测设和精度控制、铺设工艺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关键;四是各专业工程间的接口多,且与站后工程密切关联。5.3各专业工程技术特点5.3.1隧道工程本320
隧道沿线经过地区大部为富水区域、建筑材料缺乏、工程艰巨、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设备需求量大,配套要求高,供应难度大。隧道开挖断面大,隧道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多,要求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管理,监控量测及施工过程控制要求高。5.3.2无砟道床工程无砟轨道结构施工精度要求高。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工艺与传统有砟轨道结构有本质区别,施工一次成型,轨道状态一次达标,施工精度控制技术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的关键;山区施工尤其是隧道内施工组织难度较大。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1自然特征1.1地形地貌本标段所处xx山地的地貌单元。xx在渭河盆地南侧拔地而起,山峦重迭,沟峪纵横,山势巍峨壮丽。xx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海拔高程1500~3700m,高出渭河盆地与xx盆地1000~3000m。xx北坡陡峻,沟峪短,岸坡高陡,XLZQ-2标线路xx中山区及低山丘陵区,沿途穿越十岔沟、东流水沟、桃园沟等沟峪。1.2地质条件1.2.1地层岩性隧道工程区分布加里东期闪长岩、燕山期花岗岩、下元古界变质岩类,主要为片岩、片岩夹大理岩,断层内分布有断层破碎岩,山坡坡面及冲沟内分布有第四系粘质黄土、碎石类土等。地质岩性如下:⑴第四系上更新统(Q4)分布于隧道进口段及各冲沟内,成因分为坡积(Qdl4)、洪积(Qpl4)、冲积(Qal4),岩性主要为粘质黄土、碎石类土。①粉质黏土(Qpl14):分布于隧道进口,黄褐色,土质较均匀,上部含植物根须等,夹有较多碎石。Ⅱ级普通土,硬塑为主,σ0=120KPa,具弱膨胀性。②黏质黄土(Qpl34320
):分布于隧道进口,厚度3~5cm,黄褐色,土质较均匀,上部含植物根须、蜗牛壳等,具虫孔、大孔、针孔等,垂直节理发育。硬塑为主,局部软塑,Ⅱ级普通土,硬塑,σ0=120KPa,软塑,σ0=100KPa。③碎石土(Qdl74、Qpl74、Qsl74):分布于山坡坡面、滑坡体上及坡脚岩堆上,厚度不等,灰褐色,灰黄色,棱角状,砂类土、粘性土充填,砾石成分以片岩、花岗岩、大理岩等为主,稍密-中密潮湿-饱和,Ⅲ级硬土,σ0=300~350KPa。④块石土(Qpl84):分布于各冲沟沟内及坡脚岩堆上厚度不等,灰褐色,灰黄色,棱角状,砂类土、碎石类土充填,粒径60~100mm约占15%,大于100-200mm约占20%,大于200mm约占45%,砾石成分以片岩、花岗岩、大理岩等为主,稍密-中密潮湿-饱和,Ⅳ级软石,σ0=500~600KPa。⑤漂石土(Qal84):分布于各冲沟沟内,厚度不等,灰黄色,圆棱状,砂类土、碎石类土充填,粒径60~100mm约占15%,大于100-200mm约占20%,大于200mm约占45%,砾石成分大理岩、片岩、花岗岩等为主,稍密-中密潮湿-饱和,Ⅳ级软石,σ0=500~700KPa。⑵加里东期闪长岩(o3)闪长岩(o3):青灰色,细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角闪石、长石、云母等,岩质坚硬,性脆,风化层层厚1-5m,局部风化强烈,强风化,Ⅳ级软石,σ0=600KPa,弱风化,Ⅵ级坚石,σ0=1500KPa。⑶燕山期花岗岩(r5)花岗岩(r5):灰白色、浅肉红色,矿物粗大,结构均一,花岗结构,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云母,暗色矿物含量较少,岩质坚硬,性脆,风化层层厚1-5m,局部风化强烈,强风化,Ⅳ级软石,σ0=600KPa,弱风化,Ⅵ级坚石,σ0=1500KPa。⑷下元古界(Pt1)片岩(Pt1sc):浅灰白色、浅灰色,鳞片状变晶结构,块状、层状、薄层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为主。风化层层厚3-5m,强风化,Ⅳ级软石,σ0=500KPa,弱风化,Ⅴ级次坚石,σ0=1000KPa。片岩夹大理岩(Pt1sc+Mb320
):浅灰白色、浅灰色,鳞片状变晶结构,块状、层状、薄层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为主。风化层层厚3-5m,强风化,Ⅳ级软石,σ0=500KPa,弱风化,Ⅴ级次坚石,σ0=1000KPa。⑸构造岩类隧道区构造岩类分布在各断层破碎带中。在F1断层破碎带中主要为糜棱岩组成、断层岩石呈糜棱岩化。①断层碎裂岩(Cru):主要分布f1~f5断带内灰白-灰黄色,原岩为片岩夹大理岩,由于动力作用,岩石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局部有糜棱岩化,结构松散、裂隙发育、富水,工程性质较差,Ⅳ级软石,σ0=500KPa。②糜棱岩(My):主要分布在隧道进口段F1断带内,灰白-灰黄色,原岩为花岗岩,由于动力作用,岩石形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局部有糜棱岩化,结构松散、裂隙发育、富水,工程性质较差,Ⅳ级软石,σ0=800KPa。1.2.2地质构造xxx隧道位于北xx褶皱带北部,华北古陆与杨子古陆两大陆和接待北缘,经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其内部组合与构造变形十分复杂。隧道通过地段为印支-燕山期强烈隆起地段,使前期构造形态被改造,喜马拉雅山期及近代构造运动反映为F1断层,F1断层位于xx山前,呈东西走向,早期为压性性,新生代以来,xx抬升,渭河地堑强烈下降,该断层显示张性性质。高角度倾北,出露宽度200-800m。⑴断裂构造①F1断层:正断层,断层走向近东西向,为区域大断层,线路通过位置产状N60~850W/600N,断层破碎带宽度为200~800m。隧道范围内主要由糜棱岩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56+200~DgK56+298,长约98米。②f1:正断层,断层产状N600W/750N,断层破碎带宽约为20m,由断层破裂岩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56+448~DgK56+468,长约20米。③f2:逆断层,断层产状N550W/750N,断层破碎带宽约为30m,由断层破裂岩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56+565~DgK56+595,长约30米。320
④f2-1:逆断层,断层产状N5~100E/770S,断层破碎带宽约为30m,由断层破裂岩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57+373~DgK57+403,长约30米。⑤f3:逆断层,断层产状N700W/670N,断层破碎带宽约为20m,由断层破裂岩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59+998~DgK60+008,长约20米。⑥f4:逆断层,断层产状N540W/600S,断层破碎带宽约为30m,由断层破裂岩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62+525~DgK62+600,长约75米。⑦f5:逆断层,断层产状N560W/650S,断层破碎带宽约为90m,由断层破裂岩构成,断带内岩体较为破碎,隧道洞身通过地段为DgK63+776~DgK63+866,长约90米。⑵节理隧道位于北xx褶皱带,区内地层褶皱发育,各地质体的发育时代,构造运动强烈,区域性大断裂F1贯穿东西,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分布有较多节理密集带,现分段进行表述。①DgK56+156~445段此段地质糜棱岩、花岗岩组成,受F1区域断层、F1、F2断层的影响,岩体较破碎,节理发育。本段地层主要发育三组节理,节理产状为:N25~500W/35~750S,N35~550E/60~700N,N25~500W/35~750N。②DgK56+445~DgK67+165段此段岩性主要为片岩、片岩夹大理岩,岩体整体较完整,层理很发育,主要产状为:N45~700W/30~700S。局部褶皱发育,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本段地层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为:N35~700W/55~800S,N45~650W/30~700N,N55~800E/50~700N,N20~450E/20~500N。③DgK67+165~DgK68+709段此段岩性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岩体整体较完整,局部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本段地层主要发育两组节理,节理产状为:N45~700W/55~700S,N15~450W/30~800N。隧道出口处发育N150E/570S和N750E/540N两组长大节理,节理间距2~3m,延伸大于50m。320
1.2.3不良地质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岩堆和滑坡,对隧道洞身无影响。隧道出口位于十岔沟内,线路左侧有一人工开挖采石矿洞,隧道中线距离矿洞11.7~16.4m,矿洞高度10m,宽度5~10m,长度约110m,延伸方向为北东向,矿洞洞顶高度低于隧道轨面高程6m左右。1.2.4特殊岩土隧道进口端的黏质黄土具有I级非自重湿陷性,粉质黏土具弱膨胀性。基础处于膨胀土时须做地基处理,并做好地表的防排水措施。1.3水文地质特征(1)地下水特征隧道位于xx北麓低中山区,北临渭河盆地,隧道进口为xx山前,出口位于纸坊十岔沟内。沟谷中地表水发育,流量大,基本为常年流水主要发育有曲峪河、潭峪河、皂峪河、栗峪河及梨辕沟等,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植被、降水量等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隧道区地下水赋存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碳酸岩类岩溶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各河流,沟谷的坡积和冲洪积物中,地下水埋深一般较浅,这些沟谷地下水对隧道基岩裂隙水具有积极补给作用。基岩裂隙水依据储水裂隙成因的不同,主要有风化裂隙网状水、构造节理裂隙网状水、脉状水及层间裂隙水。碳酸岩类岩溶水主要赋存于早元古代片岩夹大理岩中。通过地表水、泉取样分析,隧道通过地段的地表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SO4・HCO3?–Ca(K+Na)、HCO3?・SO4-Ca・(K+Na)型水,矿化度0.22~0.33,PH值7.46~8.18,水呈中性-弱碱性。对圬工无化学侵蚀性。(2)隧道及斜井涌水量预测依据地下径流模数法斜井及隧道涌水量预测结果如下表:表3.1.3-1隧道分段涌水量预测结果表里程长度(km)富水性分区隧道正常涌水量Qs(m3/d)隧道可能最大涌水量Qo(m3/d)DgK56+156~DgK56+9700.814弱4252125320
DgK56+970~DgK60+5503.58中等785639280DgK60+550~DgK61+7651.215弱7163578DgK61+725~DgK67+3255.56中等834841742DgK67+325~DgK68+7091.384弱4862429合计12.55317831891531.4地震动参数沿线通过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1.5气象特征xx山区的xx岭脊以南地区为暖温带山地气候区,降水充沛,气候湿润,冬冷夏凉。7-10月份为集中降雨期。年平均气温11.6℃,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912.5mm,年平均蒸发量1122.3mm,最大风速28.0m/s,风向N,最大积雪厚度15c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3cm。xx以北地区,为南方湿润型与北方大陆型的过渡型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气温四季变化较大,8-9月份为多雨期。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41.6℃,极端最低气温-19.0℃,年平均降水量842.0mm,年平均蒸发量1430.8mm,最大风速17m/s,风向NW,最大积雪厚度23cm。2交通运输情况2.1公路沿线分布有国道G210、G108,S107,西宝高速公路、西汉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与本线线路走向基本一致,可为本线建设提供一定的交通条件,然后经乡村道路和施工便道引入。2.2铁路沿线地区没有铁路大宗货物需经xx火车站抵达后用汽车转运。3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3.1水源320
本隧道地表水虽然较为丰富,但进口水源较为缺乏,拟采用打井取水,施工中铺设给水管路至隧道进口。1号斜井施工用水取自潭峪河,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水。2号斜井施工用水取自皂峪沟,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水。出口施工用水取自十岔沟,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水。3.2电源本隧道施工用电负荷大,隧道洞口的施工电源接入国家电网,每个洞口均独立配备自发电机组。本隧道所需电力由三电迁改单位负责施工,永临结合贯通线送至每个洞口。3.3燃料沿线施工燃料所需向地方石油公司统一采购,每个工点设置独立油库,由运输车运送至每个工点油库,再为机械设备供给油料。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本隧道地处交通欠发达地区,施工使用的物资和设备运输条件不方便。隧道比例大,临时工程量大。本隧道碎石、片石取自当地石料厂,通过公路采用汽车运往沿线各工点地段。本隧道工程用砂取自当地砂石厂,通过公路采用汽车运往沿线各工点地段。本隧道钢材、水泥从xx市进行采购,通过公路采用汽车运往沿线各工点地段。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5.1水土流失情况沿线地区受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影响,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2006年第2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陕政发[1999]6号),本隧道所经户县为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和治理区。320
施工征地范围内林木的砍伐要遵循审批制度,严禁乱砍乱伐。临时工程的修建不得切割或阻拦地表径流。临时堆放时要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做好地表截排水措施,严禁乱弃乱堆,防止工程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材料对河流、水道、灌渠等排水系统产生淤积或堵塞。5.2沿线生态环境现状及环境重点保护对象5.2.1生态敏感区本隧道沿线未经过生态敏感区。5.2.2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5.2.2.1植被本隧道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xx盆地人工植被区和xx山地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区,以及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的汉江谷地松栎林及多种经营植被区和大巴山山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甸,人工植被等。沿线其他地段适宜多种树种的生长,多属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由于人为破坏,原始植被已不存在,现有林主要为近二十年来营造的人工林,以及次生的灌丛和草丛。5.2.2.2野生动物沿线xx山地动物资源丰富,根据户县的地方志及历史资料,该区域野生动物有鱼类10科31种,两栖类7科12种,爬行类7科19种,鸟类36科124种,哺乳动物26科71种。本隧道所在地处于低山地段,海拔低,所经区域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小型野生动物较多,主要是松鼠、田鼠、草兔、野猪、猪獾、青蛙、蛇、鹿、獐子等。鸟类以麻雀、黄腹山雀、画眉等为主,另有啄木鸟、红腹锦鸡、金雕、喜鹊等稀少鸟种,鹭、鹳、鸭、雁等野生飞禽多属候鸟。两栖纲、爬行纲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5.3军事设施隧道沿线军事设施主要惠安化工集团的炸药库及靶场等。四、施工组织安排1总体施工组织的原则站前工程以铺轨节点控制无砟道床节点,以无砟道床节点控制下部工程节点。320
2建设总体目标2.1质量目标(1)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2)开通验收速度不低于1.1倍线路设计速度;(3)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隧道、无砟轨道等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无砟轨道结构的施工质量,应满足不少于60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2.2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12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1月30日(总工期48个月),具体节点工期安排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2.3施工安全目标(1)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2)无重大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2.4环保、水保目标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确保项目施工程序符合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卫生要求,保障职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3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本标段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xx二航局xx客专项目部,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负直接责任。320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书记一名,常务副经理一名,副经理两名、总工程师一名,副总工两名,项目部设工程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征迁管理部,精密测量队,中心试验室。项目部下设四个工区管理xxx隧道,组建4个隧道架子队负责xxx隧道土建工程,1个无砟轨道架子队负责xxx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组织机构图见附图12.2.1“项目组织机构图”。3.2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xxx隧道施工区段划分及施工架子队任务划分见4.3.2-1,4.3.2-2。表4.3.2-1施工区段任务划分及施工架子队任务划分序号工区设置施工队伍驻地位置主要施工任务1项目部/DgK68+600右侧纸坊镇,租用办公用房对全标进行管理,全长34.301km2一工区隧道施工架子一队线路左侧化西村,新建房屋负责xxx隧道进口段的施工隧道施工架子二队线路右侧,租用当地房屋负责xxx隧道号斜井段的施工(斜井米)3二工区隧道施工架子三队线路右侧,新建房屋负责xxx隧道号斜井段的施工(斜井米)4三工区隧道施工架子四队线路左侧,租用当地房屋负责xxx隧道的出口段的施工5四工区无砟轨道架子一队线路右侧,新建房屋负责xxx隧道无砟整体道床施工表4.3.2-2xxx隧道施工任务划分及围岩情况表施工队伍工程内容里程范围围岩等级、长度(m)长度(m)Ⅱ级Ⅲ级Ⅳ级Ⅴ级隧道施工架子一队(190人)隧道进口DgK56+156~DgK58+591012807104452435隧道施工架子二队(360人)隧道1号斜井DgK58+591~DgK61+93402390903503343隧道施工架子三队(360人)隧道2号斜井DgK61+934~DgK65+4200313635003486隧道施工架子四队(156人)隧道出口DgK65+420~DgK68+70916051467160573289合计(1066人)160582732123552125534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4.1总体施工进度安排320
4.1.1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12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1月8日(不含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总工期48个月。具体节点工期安排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4.1.2工期安排原则响应工期计划,综合考虑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设备效率,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满足项目总工期、阶段工期和重点工程工期要求。本隧道共分为4个工点,根据隧道分布、工期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安排各工点平行施工,满足隧道2个月沉降观测期的工期要求。4.2主要阶段工期施工准备:2012年12月1日开始,2013年4月22日完成。隧道土建工程:2013年1月31日开始,2015年11月16日全部完成。无砟轨道:2016年2月15日开始,2016年6月23日全部完成。轨道精调及其它配合工作:2016年6月24日开始,2016年11月8日完成。4.3总体施工顺序施工准备→隧道线下施工→沉降评估→CPⅢ测设→无砟道床施工→配合铺轨→轨道精调。5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5.1施工准备阶段组织方案5.1.1施工调查组织施工调查,进一步获取有关原始数据的第一手数据,为工程施工迅速展开,进行数据搜集,重点收集以下数据:(1)本隧道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及气象、不良地质对建场的影响。(2)本隧道地表水、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对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水源进行规划、水质分析。(3)本隧道房屋拆迁及管线调查,对红线内的拆迁房屋作仔细登记,对各种管线会同有关部门作好保护或搬迁工作。320
(4)进一步调查施工环境、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及修建各项临时工程的条件。(5)对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的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及拟采取的工程措施收集相关数据。(6)在设计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为提高地质特征准确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7)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生活物质供应状况等。(8)当地有无地区性的病疫和卫生防疫状况、风俗习惯、社会治安以及其它应注意的事项等。5.1.2技术准备(1)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在图纸会审中,认真领会工程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的说明,全面复核各工程结构尺寸,了解结构物的结构形式,使用材料及设备的品名、规格、质量标准,以及对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要求。然后根据研究图纸的记录及对设计意图的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建议和优化,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完善设计文件,使设计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确保顺利施工、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工程任务。(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掌握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根据进一步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对投标施组优化,编制实施性施组,以制定出更符合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报批后组织实施。(3)搞好施工技术交底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的同时做好设计、施工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交底”工作。详细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本项目的工程概况、工程规模、工程工期、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操作要求、施工重难点和安全防护、质量目标等,使参建员工心中有数,能预见性指导施工,避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4)做好岗前培训320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重难点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完成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作业,特殊操作人员要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办证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使作业人员素质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5)试验室规划,材料检测①试验室组建工程试验检测是工程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将在项目部建立工程中心试验室,在混凝土拌合站设置工地试验室,承担本项目工程施工的工程试验检测项目。所有试验、检测仪器、仪表、计量用具都在开工前经有关部门标定,同时在开工后一个月内申报工地试验室的临时资质,在取得行政机构审批后投入使用。试验室必须具有经批准的试验计划,在投入使用后保证充分服务,允许业主代表随时进入试验室。按照承担的工程试验任务配备足够的持证上岗试验人员。②材料检测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意图,及时到原材料产地进行材料取样试验和检测。所有材料的取样及送样工作都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只有检测合格的材料才允许使用于本项目中,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5.1.3施工资源筹集人员准备:提前进行施工前的开工动员,首先由项目部进行管理层施工动员,其次由各架子队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班组长、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动员;随后组织人员、设备按计划分批进驻现场。物资准备: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供应计划,提前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签订供应合同并按物资供应计划组织好供应。在施工中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计划按每月计算出所需的材料用量,提出相应的供应计划,对材料供应实行动态管理;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料,于冬、雨季期间至少按一个月进行材料储备。机械设备准备:调入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需要进场前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可调入施工现场。320
5.2建设协调方案5.2.1征地拆迁协调项目部成立征迁管理部,由项目书记负责,重点负责与地方征迁部门的联系工作,整体协调和督促征地拆迁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做好征地拆迁的有关具体工作。5.2.2图纸供应协调积极与xx公司专职部门联系图纸供应工作,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结合现场施工进度的实际需要,及时解决图纸供应矛盾。5.2.3与业主和业主代表的协调项目部将向业主代表汇报工作情况,与业主和业主代表协商工作事项、商定议事规则及程序、确立例会制度。同时协助业主办理开工前的各项审批手续及落实现场施工条件。5.2.4与监理单位的协调项目人员进场后主动与监理单位联系,向监理单位汇报项目的工作计划和开展情况,推动项目计划的实施,并对施工工程中需要办理的手续进行及时上报,保证项目实施按照规定的合理程序进行。5.2.5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项目部还将积极主动的与当地公安、国土、交通、林业、环保、通信、水利、电力等部门取得联系,向他们通报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最新管理信息,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制度相应的规章制度,取得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支持、信任与配合。5.2.6施工环境的协调做好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真实情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尽可能减少自然或人为不利因素的影响,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6施工进度6.1开、竣工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12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1月30日(总工期48个月),具体节点工期安排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320
6.2施工进度指标6.2.1隧道工程进度指标隧道进度指标见表4.6.2-1,综合考虑施工影响因素包括前期的准备,以及后期的收尾工作,确保计划工期目标可以实现,并力争提前。表4.6.2-1隧道工程施工进度指标表序号类别进度指标备注1明挖段40m/月2Ⅱ级围岩190m/月通过斜井的正洞施工折减系数:主方向0.9-0.7,副方向0.6,综合系数1.5-1.3。3Ⅲ级围岩140m/月4Ⅳ级围岩90m/月5Ⅴ级围岩50m/月6二次衬砌120~150m/月6.2.2无砟轨道工程进度指标见表4.6.2-2。表4.6.2-2无砟道床施工进度指标序号施工项目进度指标备注1隧道单线综合指标260m/d(7.5km/月)4个作业面6.3施工进度分析6.3.1正洞开挖及支护进度分析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本隧道拟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工艺和机械化配套方案,确定隧道正洞各级围岩条件下的开挖支护进度分析见表4.6.3-1。表4.6.3-1各级围岩开挖支护进度分析表围岩级别开挖方法循环时间计划循环进尺(m)测算月进尺(m)计划月进尺(m)测量放样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清理危石临时支护出碴系统支护其他占用合计hhhhhhhhhh320
Ⅱ两台阶法0.540.50.50.531.80.511.33191190Ⅲ0.5410.50.543.51152144140Ⅳ三台阶法13.510.50.513.5411629090Ⅴ130.50.5122311415250表内“其他占用”包含超前支护、围岩量测、地质预报等可能占用的时间。TSP203地质预测预报理论上可预测120~150m的距离,计划每120m预测预报一次,用时按2h;超前水平钻探40-60的钻孔含钻机进出场一般需要1.5-2d,超前小导管施做一环要5~6h。围岩量测需要在开挖作业面的工作时间约20min,地质素描和下循环测量放样同时进行。6.3.2正洞拱墙衬砌施工进度分析隧道各个工作面洞身衬砌各投入一台12m长的整体式衬砌台车,仰拱超前施工以及防水层、钢筋制作安装等提前进行,不占用循环时间,拱墙衬砌循环施工进度分析见表4.6.3-2。表4.6.3-2拱墙衬砌循环施工进度分析表项目台车走行到位测量及台车就位台车加固、预埋件、挡头板等安装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脱模合计时间(h)2.01.02.00.5Ⅱ143049.5Ⅲ1853.5Ⅳ2257.5Ⅴ2661.5说明:衬砌每12m一个循环。根据上表分析,Ⅱ级围岩衬砌段176m/月;Ⅲ级衬砌段160m/月;Ⅳ级衬砌段150m/月;Ⅴ级围岩衬砌段140m/月;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各类不利因素,取1.2的保证系数,安排衬砌进度:Ⅱ级围岩衬砌段148m/月;Ⅲ级衬砌段134m/月;Ⅳ级衬砌段125m/月;Ⅴ级围岩衬砌段115m/月.但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开挖、支护进度情况,按照软弱围岩及时衬砌的原则合理进行调整。6.3.3斜井开挖、支护进度分析表根据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本隧道拟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施工工艺和机械化配套方案,确定隧道斜井各级围岩条件下的开挖支护进度分析见表4.6.3-3。表4.6.3-3斜井井身开挖支护施工进度分析表循环时间320
围岩级别开挖方法计划循环进尺(m)测算月进尺(m)计划月进尺(m)测量放样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清理危石临时支护出碴系统支护其他占用合计hhhhhhhhhhⅢ全断面法0.530.50.50.5331.512.53.5202190Ⅳ台阶法12.50.50.50.5241.5122.4144140Ⅴ0.520.50.50.51.52.51.59.51.29190表内“其他占用”包含超前支护、围岩量测、地质预报等可能占用的时间。TSP203地质预测预报理论上可预测120~150m的距离,计划每120m预测预报一次,用时按2h;超前水平钻探40-60的钻孔含钻机进出场一般需要1.5-2d,超前小导管施做一环要5~6h。围岩量测需要在开挖作业面的工作时间约20min,地质素描和下循环测量放样同时进行。6.4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表4.6.4-1表4.6.4-1各专业工程施工进度安排表序号施工项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1施工准备2012-12-12013-4-95个月2隧道工程2013-1-312015-11-3034个月3无砟轨道2015-12-312016-7-156.5个月4轨道精调、其它工作2016-07-162016-11-304.5个月7工程接口配合本工程规模大、质量标准高、建设周期长,专业工程多,包含了隧道、无砟道床等工程,各专业工程间存在较多的工作接口和交叉作业,需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的管理协调机制,使各专业工程接口和交叉作业,始终处于一个规范、有序和有效的状态,实现绩效最大化,以保证各项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7.1施工组织衔接措施(1)工程开工前,运用工程网络计划,确定各关键节点及各专业工程工期,将施工任务分解到各专业施工架子队,(按照各专业施工的结点工期要求保证各专业借口之间顺利交接)确保各专业接口按时交接。320
(2)在项目部的统一管理协调下,各专业施工架子队按交底要求及时进行工序交接工作,并保留交接资料备查。(3)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对施工中出现的或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或调整,避免各专业工程相互干扰。(4)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相关工程信息和资源共享,各专业施工架子队及时沟通,避免因信息不畅而相互干扰。(5)在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程尽可能安排平行作业,避免交叉作业干扰。关键线路工程优先保证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的投入,确保实现工期目标。(6)做好各专业施工架子队、各工序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合理安排各专业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出现窝工、返工现象。7.2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接口界面包括相邻标段的施工接口、土建工程与后续工程的施工接口,如测量控制网互用,预埋件(或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的控制,施工信息互通,控制桩点贯通测定,水准点相互闭合、通信、信号、电力、接触网、综合接地等端口、过轨管道埋设等等在施工中作为重点进行管理。⑴成立现场施工协调小组,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各专业部门(或技术)负责人任组员的现场施工协调小组。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⑵协调小组成员共同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小组成员首先在技术方面达成共识。⑶施工前,参照设计施工文件与图纸,认真了解和熟悉各种专业接口。⑷熟悉施工接口部位及主要内容,制定各种可能引起接口部位发生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⑸每一接口界面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接口施工协调,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有效实施。8施工总平面示意图、总体形象进度图、横道图、关键线路8.1总平面示意图xxx隧道平面示意图见“附图12.2.2xxx隧道总平面布置示意图”。8.2总体形象进度图320
xxx隧道总体形象进度图见“附图12.2.3xxx隧道总体形象进度图”。8.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xx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图12.2.4-1xxx隧道进度计划横道图”,各工作面月、季度进度安排见附图12.2.4-2xxx隧道各工作面月、季度进度计划安排表。8.4关键线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关键线路:施工准备→xxx隧道1号斜井工区→无砟道床施工→轨道精调及其它配合工作。320
五、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1大型临时工程1.1材料场物资设备部考虑各工点的施工特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混凝土拌合站设置料场,用于临时储存钢材、水泥、碎石、砂子、钢筋加工场等,建立完善的消防器材和避雷设施,确保施工和料场的安全。1.2混凝土拌和站本隧道混凝土拌合站的设置本着集中搅拌、运输远近适中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共布置混凝土拌合站3座,每座混凝土拌合站均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后投入使用。每个拌合站均设置多个密封罐对水泥、粉煤灰、矿粉等原材料进行密封储存,混凝土砂石料场地面采用20cm厚的混凝土硬化,采用砖砌墙体作为隔仓,分类存放砂石料。本隧道混凝土拌合站分布、供应范围及占地面积见“表5.1.2-1混凝土拌合站一览表”。表5.1.2-1混凝土拌合站一览表拌合站负责施工区段里程桩号搅拌站型号供应范围1#xxx隧道进口段(2435m)线路右侧xx环线化西村2×120m3/hDgK56+156-DgK61+934xxx隧道1号斜井段(3343m)2#xxx隧道2号斜井段(3486m)DgK62+600线路左侧2×90m3/hDgK61+934-DgK65+4203#xxx隧道出口段(3289m)DgK68+750线路左侧,纸坊高速出口匝道3×90m3/hDgK65+420-DgK68+7091.3汽车运输便道xxx隧道进口便道起始于xx市户县庞光镇化西村S107省道南侧,全长500m,依托原有化西村上山村道,跨黑河时修筑钢栈桥一个,栈桥长经拓宽后便道路基宽度达到7.5m,便道路面宽度7m,厚20cm,全部采用C25混凝土硬化。1号斜井便道起始于xx320
市户县石井镇蔡家坡村S107省道南侧,其中既有村道水泥路900m,既有机耕道400m,在既有道水泥路上设置3个错车位。既有机耕道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约5m,对路面进行拓宽整平。斜井洞口便道跨越潭峪沟采用半幅栈桥,半幅路基埋设涵管,保证不影响山区泄洪。2号斜井便道全长3km左右,起始于xx市户县石井镇站马村S107省道南侧,沿皂峪沟西侧新修施工便道267m进场,后接原有皂峪沟西侧村道进山,改造村道长度2.23km左右,新修施工便道500m。施工便道改造原有村道和新修便道部分按照xx公司对便道的建设标准进行修建。出口施工便道因场地地形复杂,下临崂峪河,上临既有简易公路及山脉,为便于施工车辆进出,利用现场土石方将十岔沟内填筑临时便道,填筑便道宽6m,填筑长度约150m,便道下方埋设临时过水管道或新建过水涵洞。1.4便桥跨越一般河流、冲沟及水库地段修建便桥与便道连通,全隧道新修便桥长度50m,便桥桥面宽度为7m。1.5弃碴场本隧道长12553m,弃碴量大,由于本标段无路基工程,所以除合格的弃碴用于相邻标段的区间和车站路基填筑外,其余按设计弃于规定的弃碴场,弃碴场位于DgK64+100右2.1km栗峪沟内。弃碴场占地55亩,满足弃碴要求,并按设计对弃碴场进行防护,弃碴场挡墙采用C20混凝土,坡面防护采用M10浆砌片石防护,避免弃碴流失对环境的影响,碴面设计成排水坡排水,植草防护,在弃碴场顶外围设截水天沟。隧道弃碴情况见表5.1.5-1,碴场平面图见图5.1.5-1。表5.1.5-1隧道弃碴情况统计表隧道名称隧道工区弃碴量实方(万方)填方利用(万方)建材利用(万方)弃碴量(万方)运距(km)位置占地及类型(亩)xxx隧道进口工区33.623.6104潭峪沟/1号斜井47.7826.7810119栗峪沟林地55亩,绿化40亩2号斜井52.116.211035.97出口工区41.5331.53100.5十岔沟/320
1.5.1弃碴场防护⑴采用台阶法分层弃碴,一层填满后再弃上层。弃碴完成后要对弃碴进行刷坡处理。图5.1.5-1碴场平面图⑵碴场坡脚设置挡碴墙挡碴墙采用C20混凝土,基础埋深2m,墙高分为4m-10m,挡墙身尺寸以直线段渐变过渡,挡墙断面见图5.5.1-2。墙身高出地面后分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间距2~3m,上下交错布置,孔内埋φ10cmPVC管,PVC管伸出墙背20cm,并于墙背设置30cm厚反滤层。图5.1.5-2挡墙断面图⑶碴顶水沟320
碴顶设水沟排除地表水,水沟底回填密实,为防止水沟开裂,每隔10m设沉降缝一道,沥青麻筋填塞。沟墙厚30cm,底厚30cm,沟底下口宽为100cm.上口宽为300cm,坡度为1:1,泄水截面为2m2。为防止碴顶水沟冲刷挡墙基础,挡墙墙角处水沟设一垂裙,尺寸1×1m(宽×厚),然后再用M10浆砌片石铺砌,厚30cm,长度不小于10m。碴顶水沟断面图见图5.1.5-3。图5.1.5-3碴顶水沟示意图1.5.2弃碴场复垦⑴弃碴场开挖清表的表层50cm厚熟土应集中堆放,工程完工后用原地表浮土进行覆盖。⑵覆盖土层填筑前应对弃碴进行适当压实,依不同利用来确定压实程度。⑶覆盖原地表浮土厚度应达到40cm以上,以满足种植土厚度。⑷覆土后场地需平整,地面坡度一般不超过5度。用作林业、牧业时,坡度一般不超过25度。⑸原地表土覆盖后应对其PH值和含盐量进行检测。覆土土壤PH值范围一般为5.5--8.5,含盐量不大于0.3%。⑹回填后应根据周边的山地曲线,粗略平整弃碴的边界,以保证其山体曲线的连续性。⑺碴顶两侧范围内修建排水沟,做好排水处理,碴顶进行绿化,绿化面积40亩。1.6施工现场通信本隧道施工考虑安设程控电话,并接入专用通信通道。专线宽带采用大于10M(光纤接入),同时配置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根据铁道部统一要求,安装网络接口设备与专用密钥。320
当地移动信号网络较差,需联系当地移动通讯公司增加通讯基站,满足建立“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所需的数据的传输、交换满足“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施工中可配备必要数量的移动电话,便于保持与各方的随时联络和紧急情况下的及时信息反馈。工地范围内采用对讲机进行联系,确保通讯畅通。1.7施工用水、用电施工用水根据施工情况可就近取水或打井取水,生活用水采用井水。本隧道施工用电负荷大,隧道工程需要可靠的供电保证,隧道洞口的施工电源由业主提供,须考虑独立配备自发电机组。沿线变压器配备见“表5.1.7-1沿线变压器配备表”。表5.1.7-1沿线变压器配备表序号分布位置变压器型号数量用电总量供电范围11号拌合站内630kVA14520KVA1号拌合站、1#钢构件加工厂及1#钢筋加工厂施工用电2xxx隧道进口处630kVA2xxx隧道进口段施工用电3xxx隧道1#斜井口处1000kVA2xxx隧道斜井段施工用电315kVA242号拌合站内500kVA13750KVA2号拌合站及2#钢筋加工厂施工用电5xxx隧道2#斜井口处1000kVA3xxx隧道斜井段施工用电250kVA163号拌合站内800kVA12310KVA3号拌合站、3#钢构件加工厂、3#钢筋加工厂施工用电7xxx隧道出口处630kVA2xxx隧道出口段及十岔沟中桥施工用电250kVA181#石料厂630KVA21260KVA9合计18118402过渡工程本项目无过渡工程。3小型临时工程3.1施工驻地320
根据本项目规模大、管区长的特点,为了便于对全线的指挥和管理,以及对外联系的便利,项目部设于DgK68+600右侧纸坊镇,租用当地房屋。住房按每人10m2,办公用房按每人10m2考虑。xxx隧道共设4个施工架子队,施工架子队驻地设置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交通等情况,在所负责的结构物附近就近设置。驻地设置时要综合考虑防火等因素,同时尽量使用红线范围内已经征用的土地,减少占用农田耕地、果园等为原则。施工架子队下根据各架子队工作内容设置若干专业施工班组,班组驻地设置在结构物附近,尽量租用当地房屋,减少临时用地。具体驻地布置见“表5.3.1-1驻地设置一览表”。表5.3.1-1驻地设置一览表序号工区设置施工队伍主要施工任务驻地面积(m2)1项目部/对全标进行管理,全长34.301km5500一工区隧道施工架子一队负责xxx隧道进口段2435m的施工3000隧道施工架子二队负责xxx隧道1号斜井正洞段3343m的施工(斜井552.97米)30003二工区隧道施工架子三队负责xxx隧道2号斜井正洞段3486m的施工(斜井1170.1米)30004三工区隧道施工架子四队负责xxx隧道3289m的出口段的施工30005四工区无砟轨道施工架子一队Dgk56+156-Dgk68+709无砟整体道床铺设3000(2)施工驻地用房标准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营区周围采用铁丝网或波纹板设围护,并涂以明显色彩,驻地用房采用租赁和自建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租赁附近的房屋。自建的驻地全部采用彩钢板房,为减少用地,可按二层楼房设置。各施工架子队临时驻地的办公室按办公人数10m2/人建设(架子队管理人员设办公用房),生活住房按5m2/人建设,会议室、食堂、开水房(洗漱间)、浴室、厕所等综合按2m2/人的标准建设。各个驻地均设置面积不小于50m2的会议室和不小于10m2的资料室。室外有停车场地和不小于总面积10%的绿化面积。施工架子队住房按彩钢板房建设。3.2火工品库320
按火工品管理规定,远离村庄位置设置火工品库,本隧道设火工品库4处。火工品库包括雷管库、炸药库和看守房,按安全要求规定呈三角形布置,并报经当地公安部门核准。各个隧道存放口设3吨炸药储存保险柜。本隧道火工产品库设置见“表5.3.2-1火工产品库规划表”。表5.3.2-1火工产品库规划表火工品库名称占地面积(m2)设置位置供应范围1#火工品库500xxx隧道进口附近2公里处栗峪口供应一、二工区隧道施工用炸药2#火工品库400xxx隧道出口处供应三工区隧道施工用炸药3.3生产房屋(1)临时生产房安排说明及建筑标准钢构件加工厂面积:1号钢构件加工厂,负责加工xxx隧道进口、1号斜井、2号斜井钢结构、导管及锚杆,建筑面积1800㎡,2号钢结构加工厂负责加工出口钢结构、导管及锚杆,建筑面积1350㎡。钢筋加工厂面积:1号钢筋加工厂负责加工xxx隧道进口、1号斜井钢筋,建筑面积900㎡,2号钢筋加工厂负责加工xxx隧道2号斜井钢筋,建筑面积720㎡,3号钢筋加工厂负责加工xxx隧道出口钢筋,建筑面积720㎡。材料库面积:材料库设在隧道各工点附近,负责各种材料的保管与发放及存放施工机具,每个材料库总面积100~250m2。修理厂:每个施工架子队在驻地附近各设置一处修理厂,每个修理厂面积按100~150m2布置。空压机房及冷却水池:布置在每个隧道洞口处,每处占地面积按450m2考虑。高位水池:布置在每个隧道洞口山顶,每个隧道口一个300m2高位水池。发电机房:为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预防因外供电网故障停工,在隧道洞口设发电机房,每个发电机房面积按40m2考虑。320
工地值班室: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在现场场设置工地值班室,主要设置在工地的材料库、材料堆放场等库房附近,每个值班室建筑面积20m2布置。中心试验室用房:项目部设1个中心试验室,用房标准为600m2布置,工区搅拌站内分别设置工区试验室,用房标准为400m2布置。工地试验室用房:负责施工现场材料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简单的试验检测工作,混凝土拌合站工地试验室用房标准按200m2布置。油品库:主要用于储存隧道施工及混凝土拌合站等施工机械需要的油料,库房远离施工现场,单独设置,并设置防火设施,每个油库的用房面积按20m2布置。(2)生产房屋数量汇总表本隧道线下工程主要的生产用房数量见“表5.3.3-1线下工程主要生产房屋数量汇总表”。表5.3.3-1线下工程主要生产房屋数量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总面积数量(处)备注1钢构件加工厂m231502分别布置于1#、3#搅拌站内。2钢筋加工厂m223403分别布置于1#、2#、3#搅拌站内。2材料库m2100054个钢筋存放厂3修理厂m260044个修理厂4空压机房及冷却水池m218004布置在每个隧道掘进工作面处,每处占地面积按450m2。5高位水池m212004每个隧道山顶布置一个高位水池,按300m2布置。6变电站m28077处固定变电站7发电机房m23208每处40平方米8值班室m227091个项目部值班室、4个架子队及施工班组值班室、4个现场值班室9试验室m212004项目部中心试验室600m2,混凝土拌合站工地试验室200m210油品库m2603 每个搅拌站设一个油品库11火工品库m2900212合计 12920 3.4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320
生产污水和生活区四周设通畅的排水系统,污水集中进行处理排放,生产、生活区各修建1个污水处理池,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存放,定点、定期运至垃圾场。施工便道由专门的道路养护队负责养护,定时洒水降尘。靠近城镇的施工场地,按保证措施中的方法降噪除尘。弃土场四周设桨砌片石挡墙,施工结束后进行复耕、绿化。3.5消防设施根据消防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油库、材料库、机械场及其他各主要作业区域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桶、手持灭火器、防火砂等消防器材。六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1施工概述单作业面施工长度大于3km的xxx隧道出口采用I级机械化配套,利用管棚钻机施作超前支护,三臂液压凿岩台车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光面爆破;无轨运输,侧翻式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砼罐车输送,自行式仰拱栈桥浇注仰拱,模板台车泵送浇注衬砌;轴流风机压入式或混合式通风。隧道其他作业面采用Ⅱ级机械化配套,采用管棚钻机施作超前支护,利用风动凿岩机配合开挖台架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光面爆破;无轨运输,侧翻式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出碴;砼罐车输送,自行式仰拱栈桥浇注仰拱,模板台车泵送浇注衬砌;轴流风机压入式或混合式通风。施工将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仰拱超前、二次衬砌紧跟,以保证施工安全。浅埋及浅埋偏压地段除加强洞内监控外,同时加强地表监测,施工时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注意对监控量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反馈以便尽早提出处理方案。隧道施工方法和主要设备配套表见表6.1.1-1。表6.1.1-1隧道施工方法和主要设备配套表项目围岩级别开挖方法运输方式主要钻爆设备主要装运设备主要支护衬砌设备320
隧道洞口Ⅴ明挖法(明洞)无轨挖掘机、风镐和凿岩机挖机配以上自卸汽车出碴运料配湿喷机喷砼;模板台车衬砌。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砼、砼罐车运输砼。采用仰拱栈桥通过仰拱施工区。洞身Ⅴ、Ⅳ加强三台阶增设临时仰拱、临时横撑无轨挖掘机、风镐、液压凿岩台车钻下台阶孔和凿岩机Ⅳ三台阶法无轨装载机和挖装机装碴,配以上自卸汽车运碴进料Ⅲ台阶法无轨液压凿岩台车钻孔或多功能台架配凿岩机Ⅱ台阶法无轨⑴超前地质预报隧道施工中采用的主要地质预报方法:TSP203预报系统、超前水平钻孔、地质雷达,地质素描。将以上方法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发挥各自长处,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从不同方面发现异常、揭示异常,组成地质超前预报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坚持将超前地质预报合理纳入工序进行组织管理。⑵超前支护方案隧道Ⅳ级围岩与Ⅴ级围岩开挖前先采用Z-GP150管棚钻机、凿岩机分别进行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施工,对围岩进行加固。⑶开挖方案洞门及明洞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洞身施工按照“新奥法”原理施工,施工中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光面爆破技术,及时进行初期支护。Ⅱ级、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Ⅳ级、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三台阶增设临时横撑法、三台阶增设临时仰拱及临时横撑法开挖,必要时留核心土。⑷光面爆破隧道Ⅱ、Ⅲ320
级围岩采用光面爆破,通过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达到控制超欠挖的目的,装药采用装药机,装药的炮眼采用炮泥堵塞,炮泥采用炮泥机制作,充分发挥炸药的能量。⑸运输方案所有隧道均采用无轨运输方案,侧倾装载机和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⑹初期支护喷砼采用湿喷工艺,锚杆利用液压凿岩台车或钻孔台架钻孔,人工安装锚杆、钢拱架和钢筋网,高压注浆机注浆。⑺衬砌方案二次衬砌尽量紧跟开挖,按仰拱、底板先行,拱墙紧跟的顺序施工;施工时采用12米自行模板衬砌台车、砼输送罐车运送、泵送砼入仓、插入式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振捣。⑻监控量测成立监控量测小组,负责各项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对策,然后反馈到施工现场。⑼施工管理系统项目部借助基于BIM技术,开发一个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在现有的地形地质资料和设计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3D空间模型,施工过程中可视化动态地展示各施工部位的进度情况(4D模拟),以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在3D模型中将地质超前预报和施工量测信息动态可视化叠加,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并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和报警。2施工准备2.1施工准备2.1.1施工调查在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本隧道施工环境、地形地貌、水电供应、征地拆迁、当地地材、民俗风情进行了实地调查,掌握了较为详尽的工程、环境、施工技术、材料资源、交通等资料。项目部根据施工设计资料,进一步详细施工调查,以彻底摸清本隧道的地质、地形、水文、水电供应、地材供应情况,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和各项施工管理工作做好准备。320
2.1.2施工技术准备2.1.2.1施工测量项目部组织精测队和工程师按业主提供的施工设计资料,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按规定时间报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和业主批复后,组织定位放线,对隧道工程等布设精密导线网、水准网,埋设永久桩和护桩,确保本隧道测量桩橛位置准确无误,满足标准规范的精度要求,并测量建设征地界。制定整个隧道的测量计划和测量管理制度。精测队下设变形观测队,专门负责沉降变形观测。2.1.2.2组建中心试验室高标准建立中心试验室,配置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通过鉴定。进行原材料取样分析、试验,提出试验报告,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跟踪质量检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2.1.2.3施工工艺试验针对分项工程开工顺序,组织技术、试验及其它人员按合同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施工工艺试验。对于大型的现场工艺试验,编制工艺试验实施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进行试验,以确保顺利开工。2.1.2.4编制施工操作细则根据本隧道设计文件中的工程数量、工程特点、施工工期、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组织技术人员编写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质量计划,对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重点工程施工方案、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对重点控制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编制专门的施工操作细则。以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2.1.2.5核对设计文件接到设计文件后,结合设计技术交底,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写会审记录。如现场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同时抄报监理与业主。2.1.2.6制定科研项目320
针对新建xx铁路二标段xxx隧道的技术特点,确定科研课题。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2.1.2.7技术交底及人员培训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创优规划和年度施工计划、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等下发各部门执行。工程部对施工中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书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本工程标准高、技术新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质检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建铁路隧道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关键技术,新建铁路施工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新颁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新建铁路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与实施,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2.1.3资源准备2.1.3.1劳动力组织准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加强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选派专业化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对进场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考核,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交底,确保施工架子队的有效投入,建立健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交底-施工-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架子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2.1.3.2机械设备准备遵循先进性和技术性能相匹配及确保选用设备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备。针对本隧道工程特点,按施工区段的划分情况组织多作业面平行施工,配备的机具及运输车辆按时进场,及时到位,对机械及早调试、彻底检修,保证进场机具性能完好。对于重型和大型机械选择合理的便道运输到现场。同时,落实好设备专项资金并抓好材料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机具设备的高效率运转。2.1.3.3施工材料准备尽早与厂家签订自购料采购合同或意向,确定材料的运输和交付方式,确保施工准备及正式工程的材料供应。对于甲供材料,及时提供供料计划,保证按时供应。320
2.1.4开工报告各项施工准备结束并满足开工要求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按程序提交开工报告,一经批准立即开工。2.2征地拆迁2.2.1永久征地对于永久征地,开工后派专人配合业主及地方政府征地拆迁部门尽快解决,特别是先期开工的重难点工程要优先解决,以满足重难点工程先期开工的要求。2.2.2临时工程用地临时工程用地由施工单位与地方政府协商解决。进场后,根据现场详细调查情况,进行临时工程用地的设计,在满足施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节约临时用地的数量。临时工程布置时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⑴临时工程的设置优先考虑永临结合、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占用数量。⑵施工场地、营地、混凝土拌合站、材料场等要严格按照规划和批复位置和规模设置,严禁随意设置。各种临时设施、小型施工场地、营地的设置尽量利用沿线既有场地、站区铁路永久征地和城市用地及工业用地,在农村地区,尽量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⑶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要充分利用乡村既有道路、农用机耕道路等。便道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做到既能保证铁路施工需要,又少占土地,少破坏植被。⑷砂石料场。在地方既有砂石料场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地方料场,减少临时用地数量。砂石料场开采办理相关开采许可证,坚持逐级审批,持证开采。按照批准的范围进行开采。⑸单位临时工程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工程进行复垦,及时向地方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移交手续,进行移交。2.3工程测量2.3.1施工测量方案2.3.1.1测量组织管理形式及规模320
针对本隧道的特点及高标准要求,从上到下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组织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来进行全项目的测量管理工作。项目部的测量工作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总负责,项目部测量工程师和工程部长统一组织和协调标段内的测量工作。下属工区设测量队,架子队设测量组,负责各自管段范围内的测量工作。精测队进行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成果的整理复核,复核合格后报总工程师审核,最后项目部报请监理单位审批,各种测量资料须经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使用。日常施工放样工作则由各工区技术负责人和架子队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2.3.1.2测量人员及仪器的配置和原则2.3.1.2.1测量人员的配置和原则为高质量地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选配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测量管理队伍。精密测量队人员配置高级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6人,每个工区组织一个测量队负责该工区的测量工作,并在工程部设测量负责人全面负责对外的联系沟通和内部各个工区的测量组织协调工作。2.3.1.2.2测量仪器的配置和原则针对本隧道项目特点,决定在施工中投入精度高,性能可靠的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要求。拟使用仪器见表6.2.3-1。表6.2.3-1测量仪器清单序号监视和测量装置名称精度或规格数量(台)备注1GPS接收机5mm+1ppm52全站仪2″103全站仪1″44电子水准仪DiNi0345水准仪DSZ2106断面仪47收敛计202.3.2平面控制测量2.3.2.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本隧道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分为两部分:基础平面控制网(CP320
Ⅰ)的复测、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的加密。在交接桩完成后,项目部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展开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工作。平面控制网的复测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总负责,由测量工程师牵头并负责组织作业架子队精测队实施。新建xx铁路的平面控制网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由设计单位提供,测量精度要求高。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通常采用GPSB级进行控制测量。在控制点移交以后,根据设计院的交桩资料,制定测量计划书,采用双频静态接收机对所有CPⅠ控制点进行同精度复测,各种限差和精度要求(以此为准)应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的规定。CPI控制点复测结束后,上报或保存外业观测记录、原始观测数据、所采用的设计院所交原始资料以及复测精度分析和技术报告。CPI控制网采用基线双差固定解,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CPII加密应与CPI联测构成附和网,通过联测的CPI控制网进行约束平差和坐标转化。复测工作结束且数据合格后,出具正式的书面复测报告报请监理单位批复并报送建设单位存档。复测工作结束后立即对设计院所交的控制点踏勘一遍,对不稳定的桩或可能被破坏的桩进行加固。2.3.2.2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成果的确认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满足以下要求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CPⅠ控制点的复测应满足X、Y坐标差值不大于±2cm的要求,相邻点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应小于1/。若在复测过程中发现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成果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者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当书面报告设计及监理单位,以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2.3.3高程控制测量2.3.3.1水准点的复测根据设计院提交的水准测量资料,必须按二等水准点测量的要求复测,采用数字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全标段的水准复测,水准测量复测线路应与原先的设计水准路线一致。当水准点复测限差满足表6.2.3320
-2要求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并形成正式的复测报告报请监理单位批复和建设单位存档。当复测数据与设计单位的勘测成果的不符值超出限差要求时,应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单位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限差要求时应当以书面形式上报设计及监理单位,以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表6.2.3-2水准点复测限差要求二等精密水准三等四等1220302.3.3.2水准网的加密当水准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就需要加密水准点,加设的水准点一般距线路中线约100米~150米为宜,以避免施工干扰破坏,加密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标石埋设可采用混凝土先行预制、现场埋设或按标石埋设规格及用料数量进行现场浇灌埋设(参见《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二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标尺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则应缩短视线长度。2.3.4隧道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隧道控制;施工放样。隧道施工测量包含以下内容:l洞外测量控制网的复测;l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l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l洞内施工控制测量、放样,l隧道掘进测量;l隧道贯通测量;l竣工测量,l包含线路中线测量、隧道静空断面测量。2.3.4.1进洞测量进洞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递到隧道内,以便指导隧道洞内施工。具体方法是将施工控制点通过布设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路线,建立近口点,再通过近口点把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隧道内,为隧道开挖提供井下平面和高程依据。320
进洞测量是联接地上与地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地下控制测量精度,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应进行多次复测,复测次数应随贯通距离增加而增加,一般1km以内取三次。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近洞口点与GPS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趋近导线测量用2″级以上全站仪按一级导线的要求进行测量。测定趋近近洞口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应附合洞口相邻的水准点上。趋近水准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的要求进行施测。2.3.4.2施工放样测量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三维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值相差均在±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2.3.4.3隧道贯通测量隧道贯通前约50米左右要增加施工测量的次数,并进行控制导线的全线复测,直至保证隧道贯通。贯通后,应进行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通误差测量。进行综合评定。2.3.5线下构筑物变形测量2.3.5.1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变形观测点布置2.3.5.1.1变形监测网的建立为确定轨道的铺设时机,以及为运营养护、维修提供依据,建立线下构筑物纵横向立体变形监测网。监测网包括水平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监测网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按三等平面监测网建立,并一次布网完成。不能利用CPⅠ和CPⅡ控制点的监测网时,至少与一个CPⅠ或CPⅡ控制点联测,以便引入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2.3-3。表6.2.3-3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320
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三等±<350±1.8≤1/70000宜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200±2.5≤1/40000宜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垂直位移监测网可根据需要独立建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不能利用水准基点的监测网,在施工阶段至少与一个施工高程控制点联测,使垂直位移监测网与施工高程控制网高程基准一致;全线二等水准贯通后,将垂直位移监测网与二等水准基点联测,将垂直位移监测网高程基准归化到二等水准基点上。观测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2.3-4。表6.2.3-4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监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0.50.13DS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3.5.1.2变形监测网的变形测量点的设置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三种。每个独立的监测网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选用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使用时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基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km。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为满足变形观测精度要求,在两水准基点之间沿线路方向按间距不大于200m、距路基中心距离小于100m的原则布设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引出采用附合式或闭合式施测,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土层内,以便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工作基点采用Ф20mm长60cm顶端圆滑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上部3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沉降观测过程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复测校核。2.3.5.2变形观测方案观测精度与仪器,水平变形观测仪器测量精度必须不低于1秒、2mm+2ppm。沉降水准测量精度为1320
mm,读数取位至0.1mm。观测时间及观测频次:一般为1次/天。沉降量突变时2-3次/天。轨道铺设后第一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第3、12个月1次/3月。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前方交会法时,交会角应在60°~120°之间,并宜采用三点交会;(2)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和小角法时,对经纬仪的垂直轴倾斜误差,应进行检验,当垂直角超出±3°范围时,应进行垂直轴倾斜改正;(3)采用极坐标法时,其边长应采用全站仪测定,当采用钢尺丈量时,不宜超过一尺段,并应进行尺长、拉力、温度和高差等项改正;(4)采用视准线法时,其测点埋设偏离基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cm;对活动觇标的零位差,应进行测定;(5)垂直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垂直位移观测点的精度和观测方法应符合表6.2.3-5的规定。②垂直位移观测的各项记录,必须注明观测时的气象和荷载变化情况。表6.2.3-5垂直位移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一等±0.3±0.15除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外,尚需设双转点,视线≤15m,前后视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0.15二等±0.5±0.3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0.30三等±1.0±0.5宜按本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0.60四等±2.0±1.00宜按本暂行规定三等水准测量;≤1.402.3.5.3变形监测观测成果的整理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及本细则要求。各种观测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进行整理,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变形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工程部进行分析处理。观测资料经整理汇总后按有关规定汇编成册报请监理单位审核并存档。最后形成的变形监测资料应当包括:320
(1)施测方案与技术设计书;(2)控制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3)标识、标志规格及埋设图;(4)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5)观测记录手簿;(6)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测量成果表;(7)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8)变形分析成果资料;(9)变形测量技术报告。2.3.6隧道沉降观测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不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隧道的沉降观测主要是指隧道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他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见监控量测部分。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400m、Ⅳ级围岩每300m、Ⅴ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具体布设如下:(1)明暗交界处、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段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2)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地质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3)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4)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5)桥隧分界点处,桥、隧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观测断面;(6)隧底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隧道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观测断面隧道内壁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6.2.3-1和6.2.3-2。320
图6.2.3-1隧道观测埋标示意图6.2.3-2隧道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最后形成的沉降观测资料应该包括:(1)工点沉降观测断面、点位布置表;(2)隧道观测断面表;(3)隧道沉降观测资料汇总表;2.3.7竣工测量320
在线下工程完工以后,由项目部测量工程师组织牵头,精测队立即展开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工作应满足相关要求。各项数据合格时形成正式的竣工测量文件报请监理单位审核并归档保存。2.3.7.1线路中线测量根据线路贯通测量的结果布设线路中桩,直线上每50m一个,曲线上每20m一个,并钉设公里桩、百米桩,在曲线起终点、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道中心、大中桥台前及台尾的起终点和中间变化等处设置加桩。线路中线加桩利用CPⅡ控制点测设,中线桩位限差应满足纵向S/20000+0.005(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横向±10mm的要求。线路中线加桩高程利用二等水准基点测量,中桩高程限差为±10mm。2.3.7.2隧道测量复测线路控制桩,并按直线50m、曲线20m进行桩点加密,其中曲线控制点均应埋设。测量组在边墙标示出轨面线并弹成墨线,直线上10m、曲线上5m测出中线支距。提前检查整体道床基底标高。2.4工程试验试验、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本隧道在施工全过程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测与试验规程和有关程序文件。拟建试验室须持有主管试验室的授权书,并经业主、监理以及授权单位共同验收。2.4.1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隧道的工程数量,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领导的技术检测与试验工作管理小组,组建中心试验室,组成该项目工程试验和检验机构。组长:项目部总工程师副组长:中心试验室主任组员:项目部专业主管工程师、各工区专职质检员、试验员。2.4.2机构职责320
在主管试验室的领导下,负责所辖范围内的试验检测工作,并督促检查对试验标准、规程、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解决试验中发生的有关技术问题;试验室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编写质量手册,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承担本隧道委托的各种配合比选定试验以及砂、石、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物、钢材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防水层材料的试验及复验,路基填料的物理性能检测。检查指导工地试验人员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及路基施工等方面的试验工作,并对重点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随时监督和检查。参加工程质量分析会,针对有关试验工作方面问题,结合工程施工中的有关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掌握试验仪器设备的动态,办理试验仪器购置、封存及报废,按时办理试验仪器的周期检定。根据现场试验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及总结,定期向经理部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信息。负责试验人员培训的申报和组织实施。验证委托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对无申请或申请试验填写不全时有权拒绝。2.4.3试验制度试验工作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从事试验检测的人员,必须持上岗资格证书,无证不得从事试验工作。试验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检测,其精度要符合试验标准要求,使用前应调试准确。试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细则,质量负责人应经常监督并抽查。对重要和较复杂的检测项目,一般不少于二人,除仪器对数据能自动记录外,要由检验人员读数、记录人员复诵,以防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试验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完整无缺,不得涂改。试验人员在采用误差分析知识正确处理数据时,不得擅自取舍数据,根据所得的数据按有关公式计算,结果更正有复核人复核。320
试验工作完成后,由试验人员填写试验报告,要求报告填写完整,下注正确的检验结论,最后由试验人、复核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发。2.4.4施工过程检测与试验的控制要点试验工作遵循与施工同步的原则,但为了使试验工作更好的进行,本项目还制定了以下计划,保证试验工作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进货检验和试验: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由物资主管工程师负责编制,计划传递给中心试验室主任工程师一份,使其按规范进行检验。施工过程检验:施工过程检验包括进场材料随时抽检以及高性能混凝土指标试验,分工序工程进行检验等。材料检验、试验由试验工程师负责。工序检验工作由质检工程师负责。最终检验和试验:本隧道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全部完成,所有资料齐备,由总工程师、工程部、安全质量部、中心试验室、各施工架子队负责人、技术主管工程师等参加,进行最终检验试验。最终检验合格后,汇总资料向业主申请验交。检验、试验设备的控制方面:检验、试验设备的状态标识,由试验工程师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搬运,按各种检测、试验设备的规定进行保管,此项工作由中心试验室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对物资及工程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使用检验试验记录文件、标记表明物资及工程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由物资主管工程师、现场技术主管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对主要物资应由采购、质检、技术和试验人员进行评审和验证,发现不合格或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物资进行标识,本项工作由试验工程师负责。对不合格物资,由物资设备部按《物资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与分供方联系再送货或更换处理,由物资主管工程师负责。320
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合格品按等级划分进行相应控制和处理,本项工作由质检工程师负责划分处置,现场技术主管工程师负责相应的处置措施的实施。3隧道施工测量在施工测量中,严格遵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保证施测精度。3.1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测量需在隧道洞口和辅助坑道分别布点,施测时将加强和相邻标段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测量前收集好各种地形资料和测设资料,并布设好洞口控制点,做好埋石、检校好仪器,施测时严格按照测量规范操作,收集数据后及时进行处理,并提供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3.2洞内控制测量隧道内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递,洞内每隔1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利用导线基线控制点兼作高程控制点,进行往返观测,观测限差和精度符合规定等级的精度。3.3洞内施工测量3.3.1洞内施工中线测量隧道内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精密导线测量,及时进行洞内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连续布设导线基线。洞内施工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导线控制点测设中线点,一次测设不应小于3个,并相互检核;(2)采用独立中线测设中线点,直线段可采用正倒镜法延伸;曲线段可采用偏角法测设;(3)用于控制衬砌的临时中线点宜每10m加密一点,加密前,应检核现有中线点与洞内导线点间的几何关系;(4)指导开挖的施工中线可采用激光导向,并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定期复核。(5)洞内中线点应采用混凝土包桩或铁芯,严禁包埋木板、铁板和在混凝土上打眼。320
3.3.2洞内施工高程测量洞内施工高程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并闭合于高程控制点。3.3.3隧道开挖测量隧道开挖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钻爆前应测设开挖断面轮廓线,并应考虑曲线隧道的中线内移值、设计加宽值以及施工误差预留值;(2)开挖断面轮廓线可采用自动断面仪法、全站仪极坐标法或断面支距法测设;(3)每一循环应测量隧道开挖断面。3.3.4隧道衬砌测量隧道衬砌施工前,应检测洞内平面永久或临时中线点及高程点,测设衬砌台车控制点,并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永久或临时中线点及高程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与原测成果较差不应大于5mm;(2)衬砌台车范围内放设的隧道中线点不应少于3个,并测量其高程,同时测设相应的横断面十字线方向点;(3)衬砌台车就位后,应依据放样点检查校正,净空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3.4竣工测量按相关要求采用激光限界检测仪进行洞身净空检查,隧道洞身开挖贯通后,及时组织测量人员进行贯通测量。依据有关测量规范及测量结果,调整贯通误差,并将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和业主有关部门。依据设计图纸检查完工后的结构物尺寸,如实填写检查结果,并将检查资料作为竣工资料一部分存档。3.5测量质量的保证措施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双方参与,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实不符的应予以更改。320
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测量作业检测,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洞内外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所有现场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将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记录清楚且须是各岗位操作人员自己的签名。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及时对仪器进行维修和保养并按时送检。4洞口工程4.1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4.1.1施工工艺流程隧道仰坡防护示意图见图6.4.1-1,成洞面边坡防护示意图见图6.4.1-1,隧道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流程框图见图6.4.1-2。图6.4.1-1隧道仰坡防护示意图320
图6.4.1-2成洞面防护示意图图6.4.1-3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图按正常工序进洞施工施工准备超前支护安装进洞钢架或套拱处理按设计进行地表预加固处理危石、地表清理洞口截排水沟系统施工分层开挖边仰坡坡面防护支护质量检查结束不合格合格4.1.2截水沟320
隧道边仰坡上面施作边仰坡坡顶天沟、截水沟等,完善洞口排水系统与路基永久排水相结合。天沟、截水沟设于边、仰坡刷坡线以外不小于10m,沟底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小于3‰,以免淤积。截水沟混凝土采用C25砼,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罐车运输,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浇注时要振捣密实。截水沟位于黄土地段时,按设计采用二八灰土进行基础换填,换填厚度10cm。4.1.3洞口开挖及边仰坡防护洞口开挖前,测量定位,放出开挖边线,明确开挖范围,判定开挖范围地质状况,对于上方可能出现滑塌的地表土、危石等先清除,按设计施作防护,出口进洞前先施作被动防护网防护。洞口(洞口段如果设有明洞,与明洞一起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明挖法施工,洞口表层土方及风化软岩采用机械开挖,硬岩和机械开挖困难的采用松动爆破开挖,土方及风化软岩边仰坡预留二次开挖层,采用人工开挖,石方预留二次光面爆破层,确保边仰坡平顺、稳定,为进洞施工创造条件。在洞口开挖过程中,工作面控制在2%左右的单面坡,坡脚设置临时排水沟,以利于排除工作面上的积水,保持工作面干燥,提高开挖效果,同时避免洞口基岩被水侵泡,降低基底的承载力。洞口开挖坚持边开挖,边防护的原则,二次开挖完成后,及时按照设计进行边仰坡坡面防护,以防破坏坡面稳定性和整体性。为确保顺利进入暗洞施工,成洞面开挖完成后,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边仰坡防护。4.2明洞施工4.2.1施工工艺流程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其工艺流程见图6.4.2-1。4.2.2明洞开挖明洞与洞口一起开挖,土方采用机械开挖,石方采用控制爆破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开挖坡面根据设计要求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洞口开挖完成后检测地基承载力,若检查不合格时采取处理措施,确保基础位于稳固的地基上,处理合格后立即施作明洞仰拱及填充,防止地表水汇积侵泡基底,降低基底承载力。4.2.3明洞衬砌320
⑴明洞衬砌钢筋明洞钢筋在加工场加工制作,汽车运输到工作面,现场绑扎施工。明洞衬砌采用整体液压衬砌台车作内模及支架,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管弯制外拱架组成外支撑体系,拉杆联成整体。⑵明洞衬砌混凝土明洞仰拱在明洞拱墙衬砌施工前浇注,仰拱及拱墙衬砌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明洞衬砌浇筑完成后,进行覆盖洒水养生。4.2.4明洞防水层图6.4.2-1明洞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仰拱混凝土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基底物探及承载力试验与设计不符模板检查模板台车就位填充混凝土符合设计立设外模板不合格处理钢筋绑扎结束施作防水层、连接排水管道拱顶回填浇筑衬砌混凝土合格320
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并与隧道暗洞防水层和排水盲管顺接,排水管应排水畅通。明洞防排水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水口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安排。明洞外侧的排水盲管设置完成后方可填土施工,确保出水口通畅。4.2.5明洞回填墙背与拱顶回填需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在回填前先作好防水层和纵向盲沟,加强对防水层及排水系统的保护,明洞回填时不得损坏防水层及排水系统。侧壁回填对称进行,岩壁及墙背空隙采用混凝土和干砌片石填筑。回填至与拱顶平齐后,再分层满铺填至设计高度。采用小型机械分层进行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高差不大于0.5米,夯填超过拱顶1米以后上方可采用大型机械回填。4.2.6明洞施工质量控制及要求⑴明洞衬砌不得侵入设计轮廓线,浇筑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⑵施工中应边开挖边支护,确保边仰坡的稳定,开挖前沿开挖边坡外做排水沟,拦截地表水;⑶明暗分界处做好超前管棚预支护,以保证仰坡稳定及施工安全;⑷尽量避免雨季施工,当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边仰坡稳定情况;⑸明洞外模拆除后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盲管,并与隧道的防水层和排水盲管顺接,排水管应排水畅通;⑹明洞外侧的排水盲管设置完成后方可填土施工,确保出水口通畅。⑺明洞回填时不得任意抛填,保护已做好的防水层;⑻明洞施工完毕,恢复地表植被。4.3洞门施工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6.4.3-1。在明洞衬砌完成、暗洞施工进入正常循环后,适时安排洞门施工。隧道出口十岔沟中桥xx端桥台进洞,桥台基坑开挖施工时放小炮,避免危及衬砌基础,桥台开挖基坑以同等级混凝土回填,以确保洞门的稳定。320
图6.4.3-1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洞门模板采用衬砌台车作底模,外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模板采用内外支撑、拉杆固定牢固,外拉杆采用锚拉法施工,即外拉一端固定在边仰坡埋设锚杆上。洞门的截、排水设施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隧道洞门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浇筑,拆模后覆盖洒水养生。4.4R51P微型桩施工由于隧道进口端的黏质黄土具有I级非自重湿陷性,粉质黏土具弱膨胀性。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洞口DgK56+156-DgK56+177段21米范围内隧道基底采用采用R51P微型桩注水泥浆进行加固处理以消除其膨胀性,桩底深至粗角砾土地层不小于2.0m,间距1.0m×320
1.0m,梅花型布置,桩顶设C30混凝土刚性托板,仰拱底部厚0.3m,边墙侧厚1.1m。其中DgK56+156-DgK56+160段桩长7.5m,DgK56+160-DgK56+168段桩长5m,DgK56+168-DgK56+177段桩长3m。微型桩主要从承载钢结构通过注浆体的磨擦力产生的张拉和压缩力转移至土中。注浆体提供土中的径向磨擦力,弯曲硬度和防腐。微型桩的安装采用标准旋转冲击钻机,配以旋转注浆接头,一步完成桩的安装,即钻进、下桩、灌注一次完成,并且不需要套管。微型桩施工完成后,一次性整体浇注托板混凝土。5进洞施工隧道进出口正洞均采用大管棚进洞,斜井采用喷锚构筑“临时明洞法”进洞。5.1大管棚进洞大管棚采用φ108钢管,环向布置,长度为30m;施工时先根据设计施工导向墙,预埋导向管,采用管棚钻机钻孔,安装钢管,注浆。管棚超前支护施作完成后,采取三台阶设临时仰拱及临时横撑法进洞。进洞施工坚持“弱(不)爆破、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策安全。5.2喷锚构筑“临时明洞法”进洞施工时少量开挖边坡,尽量减少对土体扰动,然后架立工字钢架抵紧仰坡面,60~80cm/榀,施工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钢架之间用螺纹钢纵向连接并挂网,喷射砼将钢架包裹,形成半断面的临时明洞,喷射明洞砼时延伸到仰坡坡面,连成一体。进洞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斜井进洞现场施工图见图6.5.2-1,斜井井口超前小导管布置图见图6.5.2-2。图6.5.2-1斜井进洞现场施工图320
图6.5.2-2斜井井口超前小导管正面布置图6超前地质预报本隧道发育有断层、节理及裂隙等多种不良地质,地质探测与预报是本隧道施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和环节。6.1地质探测与预报组织机构320
施工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作为一道施工工序来进行安排,成立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室,配置物探、地质及试验专业工程师、测试技工;配备先进的预测与预报设备和仪器,建立地质预报管理组织机构,由总工程师任组长,超前地质预报室主任任副组长,各专业工程师任成员的组织机构,并聘请国内知名地质预报和隧道施工专家组成专家组,组织机构见图6.6.1-1。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超前地质预报室主任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物探专业试验专业图6.6.1-1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组织机构图6.2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方法根据本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采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钻探、地质素描等综合地质预报技术,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6.3工作程序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工作程序见图6.6.3-1。6.4探测方法及频率探测方法及频率见表6.6.4-1,并依据设计有关要求结合现场实际选用相应的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方法、措施。6.4.1地质素描6.4.1.1工作原理数码地质素描以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为和影像数据为核心,综合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数字图像处理、GIS技术,对获取的边坡、洞室等影像进行处理,快速、准确提取地质编录要素,并实现编录要素的有效管理与查询检索,为工程施工设计、岩体稳定性分析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6.4.1.2工作方法320
图6.6.3-1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工作程序根据开挖及支护情况发现坍方征兆地质雷达地质资料研究现场地质状况调查制定超前探测预报方案TSP203地质预报系统超前钻孔探明地质反馈设计、施工,信息化设计确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资料整理与经验积累开挖面岩性前推法地质素描表6.6.4-1探测方法及频率探测方法项目频率及位置探测目的地质素描地质测绘全隧道、每次放炮后判断掌子面地质构造试验方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代表性地段判断围岩力学性能物探方法TSP地震波发射法设计地段及相关预报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级别是否与设计是否吻合,并判断其软弱夹层位置、宽度、充填状态和稳定性。红外探水钻孔内用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及岩爆分析设计地段及相关现场测试应力场及岩爆分析测温法围岩岩体温度监测设计地段及相关预测隧道有无高低温放射性监测放射性测试设计地段及相关预测隧道有无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坏的放射性岩体设计地段及相关320
超前水平钻探单孔水平钻探、多孔水平钻探预报断层的位置、宽度、产状、性质、充填物的状态,并判断其稳定程度,岩性接触带、节理密集带、断层带、浅埋段、褶皱核部等富水段突水、涌水、突泥等的预报及解除。同位素测试地下水同位素测试设计地段及相关通过同位素分析,与地表水进行对比,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及环境影响,分析地下水运移规律的周期地下水涌水量动态测量分析地下水涌水量动态测量分析设计地段及相关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透水性、水质、水量、水温、颜色、泥沙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并建立出水点的地质档案。现场数据采集:利用普通量测像机与经纬仪相连,通过普通量测像机获得摄影像对,通过经纬仪控制其方位元素。数据预处理:对现场采集获得的影像数据通过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影像镶嵌,使影像位置具有与像控数据相应的坐标,保证同一地物有一致的辐射水平,将单幅影像镶嵌成正摄影像图,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突出节理、断裂等信息。编录要素识别与提取:通过人工引导式的目标交互识别技术,对影像进行匹配。数据信息管理查询:对通过影像识别技术获得的地质编录要素信息,经过多点连线及产状计算后,分别存储于图形库、属性库,实现了图形特征与属性特性的连接与管理。6.4.1.3素描内容地层岩性:地层地质时代、岩层厚度、层间结合程度、岩层产状、岩性、岩石硬度、风化程度等。地质构造:断层(裂)破碎带带宽度、破碎带的成分及胶结程度、破碎带的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特征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质、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的起伏情况,节理裂隙的组合状况。320
地下水的特征:出水点位置、水量、水压、水温、水色、悬浮物(泥砂等)测定;出水点和地质环境(地层、构造、岩溶)的关系;与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必要时进行水样分析。6.4.1.4工作成果根据数码地质素描得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等,判定围岩完整性和围岩分级,结合勘察、地质调查及辅助洞开挖取得的地质资料预测隧道前方地质条件。6.4.2TSP203超前地质预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专门为隧道和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较先进的设备,它能方便快捷地预报掌子面前方较长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该系统准确率高,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任何地质情况;预报距离长,能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120m范围地质情况。每开挖100m预报一次,重叠部分(不小于20m)对比分析,每次探测结果与开挖揭示情况对比分析。TSP203地质预报系统见图6.6.4-1。6.4.2.1现场数据采集洞内数据采集主要由接收器、数据记录设备以及起爆设备三大部分组成。洞内数据采集包括打接收器孔、爆破孔、埋置接收器管、连接接收信号仪器、放炮接收信号等过程。图6.6.4-1TSP203地质预报系统6.4.2.2室内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采集TSP数据,通过TSPwin软件进行处理,处理流程:数据设置→320
带通滤波→初至拾取→拾取处理→炮能量均衡→Q估计→反射波提取→P-S波分离→速度分析→深度偏移→提取反射层。通过速度分析,可将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转换为距离(深度),可以用与隧道轴的交角及隧道工作面的距离来确定反射层所对应的地质界面的空间位置,并根据反射波的组合特征及其动力学特征解释地质体的性质。通过TSPwin软件处理,可以获得P波、SH波、SV波的时间剖面、深度偏移剖面、提取反射层、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各反射层能量大小等成果。6.4.2.3预报成果采集的数据经过软件处理,给出各种不良地质体性质、规模、发育位置;岩石弹性波波速等参数。6.4.3超前水平探孔“物探先行,钻探验证”,超前钻探是一种传统而可靠的工程地质探测方法,针对本隧道强富水地段的特点,拟采用超前钻探方法进行探测,以超前水平岩芯钻探为主,辅以浅孔钻探。超前水平岩芯钻探可根据需要探测和了解隧道开挖前方几米、几十米乃至上百米范围内围岩的工程地质情况,为施工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信息;通过钻孔了解和释放影响隧道掘进施工的地下水和瓦斯积聚;通过岩芯观察和分析对隧道开挖前方的不稳定岩层和断层破碎带进行准确定位;直接采取岩芯样进行各种抗压强度试验,获取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为节约施工时间和减少经费,对地质情况稳定、岩性坚硬完整且变化小的地段可酌情减少超前水平岩芯钻探工作量,在钻进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钻头偏移,导致探测结果发生误差。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调整钻机转速和钻压,坚硬岩石采用较低钻压。采用地质钻机进行超前深孔钻探,钻探深度可达150m,孔径90~120mm。每月安排三个工作日进行超前钻孔探测,浅孔钻探在正洞工作面钻5个孔,钻孔深度30m。用于探明前方地质,发现地下水较大时,及时采用必要的堵水、止水措施和手段。320
浅孔超前钻探方法是在钻进过程中,从钻进的时间、速度、压力、冲洗液的颜色、成分以及卡钻、跳钻等和岩性、构造性质及地下水等情况掌握地质条件。综合不同位置钻孔的钻进时间变化曲线,大致确定断层的规模和产状。采用超前钻孔探水,利用液压钻机施工探水孔,每次探水段长30m,开挖22m,保留8m开始下一次探水。探水孔孔径55mm,钻孔外插角10°。超前探孔布置见图6.6.4-1。图6.6.4-1超前探孔布置图实际施工中用喷距代替射速进行预报,施作程序如下:暂时封闭水量较小的探孔,只留一个喷距最远的测量其喷距离(如完全封闭有困难,可尽量堵塞,减小其流量);把实测喷距换算成标准条件下的喷距。即高出水平面1m(y=1)时的喷距;根据换算后的喷距,对涌水量进行预报。一般喷距小于5m,流量小于100~400m3/h为小型突水,可加大探孔长度,试挖前进;喷距9~12m,流量400m3/h以上为中型突水,应停止施工,探明情况;喷距12m以上,为大型突水,应立即停止施工,探明情况,从速处理。此方法要求在探孔揭露之前,岩体能承受管道水的压力而保持稳定。因此在临近突水地段,最好多打一些超前探孔,并改放小炮,避免工作面出现冲溃现象,喷距应比较稳定。若探孔水喷距逐渐缩短,说明遇到储量不大的静储量水,危害不大。喷距大于5m时,可加补几个探孔加速施工,查清水情。若探孔水喷距突然缩小,或时大时小,说明管道中有较多的泥砂堵塞,应以初喷距为准。探孔水喷距和隧道涌水量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应对于隧道的每一出水段,建立单独的预报标准。6.4.4加长钻杆探孔320
全隧道施工中,在每开挖循环钻炮孔眼时,通过加长钻杆,超前探测掌子面前方5~10m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中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冲洗液颜色和流量变化、钻进压力、岩粉成分、卡钻位置、突进里程等的变化,并通过量测孔内水量、水压,判断掌子面前方工程地质条件。加深炮眼布置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在掌子面均匀布置,前后循环位置在平面上适当错开,钻孔数量可根据前方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6.4.5地质雷达能判断短距离(30m以内)的精细岩性结构变化情况的预报,作为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的补充,地质雷达拟用于隧道底部、边墙、隧顶外、掌子面前方或其它出水部位可能隐伏岩溶洞穴的探测。6.4.5.1工作原理地质雷达工作时,在雷达主机控制下,脉冲源产生周期性的毫微秒信号,并直接馈给发射天线,经由发射天线耦合到掌子面前方的信号在传播路径上遇到介质的非均匀体(面)时,产生反射信号。位于掌子面上的接收天线在接收到前方回波后,直接传输到接收机,信号在接收机经过整形和放大等处理后,经电缆传输到雷达主机,经处理后,传输到微机。在微机中对信号依照幅度大小进行编码,并以伪彩色电平图/灰色电平图或波形堆积图的方式显示出来,经事后处理,可用来判断掌子面前方目标的深度、大小和方位等特性参数。6.4.5.2现场探测作为短距离精确预报,地质雷达探测的具体布置根据其它预报手段的预报结果确定,测线主要布置在掌子面上,一般每个掌子面布置四条测线。6.4.5.3资料整理及成果雷达记录应清晰,反射波形、同相轴明显,不合格的记录应重测。对合格的记录应根据记录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编辑、滤波、增益、褶积、道分析、速度分析和消除背景干扰等,求得时间剖面。在时间剖面中应标出探测对象的反射波组,确定反射体的形态和规模。解释确定反射体的位置、形态,推断其充填情况。必要时应制作模型进行反演解析。提交以下资料:测线布置图;原始记录;时间剖面;解析参数和解析结果。6.5资料交付320
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成果资料采取分报告与总报告相结合的交付方式。每天将现场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并向施工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每周进行一次归纳汇总。对地质条件与设计变化较大、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地段(强富水地带、岩性接触带、节理密集带等)所做的地质超前预报,及时提交业主、设计单位进行动态设计;情况紧急时,先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再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设计单位,以保证施工安全。6.6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质量,成立QC小组,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按ISO9001质量体系的要求,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岗位责任制,保证测试预报工作按计划(实施细则)运行,全部地质资料实行计算机管理,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测试预报人员要根据现场实际每天或经常、主动地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施工动态,进行地质测绘与编录,同时对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测试预报,确保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工作的质量。定期会议制度。为了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实行定期会议制度,每天进行一次调度会,每周召开周例会,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和分析,若遇特殊情况,根据需要随时召开,适时邀请业主和设计单位参加,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地质测试与超前预报和施工的顺利进行。7超前支护本隧道超前支护包括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7.1管棚本隧道进出口各设一环φ108大管棚超前支护,洞身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段、下穿浅埋冲沟段、断层破碎带、自稳能力极差及洞身段地表有建筑物段设置T76L管棚超前支护。φ108、T76L大管棚均采用管棚钻机成孔,钢管采用钻机推进器顶进,高压注浆泵注浆。7.1.1管棚施工工艺流程管棚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7.1-1。320
图6.7.1-1大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隧道开挖钻进结束钻机退回原位套管内注水清洗分节装入管棚钢花管及钢管接长钻杆及套管一节钻孔结束继续钻进周边放样布孔导向墙施工钻机就位安装钻杆及套管取出钻杆钢花管注水泥浆(奇数)钻至设计长度钻进钢管检查注浆质量(偶数孔)7.1.2管棚施工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7.1.2.1导向墙施工洞口大管棚施工时,沿开挖轮廓线架立工字钢架,按设计的管棚环向间距安装Φ140孔口管作为导向管,并检查孔口管的方向和外插角,符合要求后安装模板浇注混凝土导向墙,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管棚施工,管棚正面图见图6.7.1-2,导向墙内导向管布置见图6.7.1-3。320
洞身管棚施工时,对拱顶采取扩挖设置管棚工作室,工作室比设计断面大30-50cm,隧道爆破后对扩挖掌子面先进行封闭,对钻孔处掌子面进行找平,设置工字钢作为导向架,工字钢标高根据管棚角度进行调整,在导向架上按设计的管棚环向间距安装孔口管作为导向管,并检查孔口管的方向和外插角,然后安装锚杆及钢筋网片,最后喷射混凝土作为套拱。形成管棚钻孔作业面,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管棚施工。图6.7.1-2洞口长管棚正面布置图图6.7.1-3导向墙内导向管布置图7.1.2.2钻孔管棚钻机选用专用的管棚钻机,根据导管与孔口管管径,采用与孔径相匹配的钻头,钻孔时注意钻孔的外倾角控制在10~30320
,为保证成孔质量,防止相邻孔钻进时前面的成孔倒塌,钻孔采用跳孔施工,即先施工奇数孔,再施工偶数孔。奇数孔成孔后及时安装管棚钢管,压注水泥浆。偶数孔成孔后也立即安装管棚钢管,防止塌孔,同时检查奇数孔注浆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补充注浆,提高注浆加固围岩的效果。在钻孔过程中,如果出现卡钻、塌孔现象,可能是隧道地质发生了变化,此时应及时退钻,然后采用往孔内压注浆液的方法,待浆液凝固后,再行开钻;如果出现掉钻头、钻杆断裂的现象,可用打捞器取出。钻机开孔时应低速,等成孔0.5m以后再升压至1.0MPa,遇软弱围岩,再改用低压钻进。钻孔顺序由高位孔向低位孔进行。应随时检查钻孔是否倾斜,用测斜仪等方法测定。钻孔完成后,用钻杆配合钻头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并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用经纬仪、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插角。7.1.2.3装管钢管由洞外钢结构加工场加工成型,每节钢管节长4-6m,每节钢管两端均预加工成外丝扣,长度不小于15cm,采用车内丝的连接钢管连接成整体,长度不小于30cm。洞口长管棚钢管构造图见图6.7.1-4,洞口长管棚钢管连接接头见图6.7.1-5。把已按设计加工好的管棚钢管通过钻机一节一节顶入孔内,钢管同一截面内的接头数不超过管数的50%。为提高管棚钢管的抗弯能力,在钢管内插入钢筋笼,钢筋笼由四根主筋和固定环,主筋直径为Φ18,固定环采用Φ42短管节,将其与主筋焊接,按1.5m间距设置,洞口长管棚钢筋笼截面示意图见图6.7.1-6。钢管在插进后,钢管口端与孔口周壁用胶泥密封。图6.7.1-4洞口长管棚构造示意图320
图6.7.1-5洞口长管棚钢管连接接头示意图图6.7.1-6洞口长管棚钢筋笼截面示意图7.1.2.4注浆大管棚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浆水灰比为1:1(重量比),注浆压力为0.5~2Mpa;注浆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取得管棚注浆施工经验,以利于后续管棚注浆施工,装管完成一根注一根,先注奇数孔,再注偶数孔。注浆管的止浆和固定:在注浆管预定的位置,用沾有胶泥的麻丝缠绕成不小于钻孔直径的纺锤形柱塞,把管子插入孔口,再用台车把管顶入孔内,使麻丝柱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然后在麻丝与孔口的空余部分填充胶泥。注浆前,要认真做好机具设备的检修工作并用清水进行试运转,发现问题及时排队和修复,使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对注浆管路系统,包括接头、阀门,不得使用不合格品,以免注浆时在较高压力下发生脱扣的危险事故。在注浆时,为防止管路堵塞,结束注浆后,应尽快卸开孔口接头,开清水泵冲洗管路,以免造成管路中的剩余浆液凝结、堵塞管路。320
在注浆过程中,所有拆卸下来的接头、阀门,都必须有专业人员清洗干净以备轮换使用。在注浆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测所注浆液的凝结时间,是否与要求相一致,否则,要及时检查,找出原因,予以排除,以符合要求。注浆作业前后配合,统一指挥,保证注浆计划的实现。施工时配备专业电工,防止电路、电器设备发生问题中途停电,造成意外事故。注浆作业完毕后,所有的机具设备,特别是搅拌机、注浆管、接头、阀门、贮浆桶等,都要认真清洗干净,以备下次注浆使用。注浆工艺流程图见图6.7.1-7。图6.7.1-7管棚注浆工艺流程图7.1.3管棚质量控制及要求⑴严格控制钻孔平面位置、倾斜及外插角度。管棚不得侵入隧道开挖线内,相邻的钢管不得相撞和立交。钻孔外插角允许偏差1°,孔距允许偏差±30mm,孔深允许偏差±50mm。⑵施工中严格控制钻机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经常量测孔的斜度,发现误差超限及时纠正,至终孔时超限的应封孔,原位重钻。⑶掌握好开钻与正常钻进的压力和速度,防止断杆。⑷注浆浆液强度和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空隙。7.2超前小导管本隧道正洞及斜井Ⅳ级、Ⅴ级围岩地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Ⅳ级、Ⅴ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围岩自稳能力极差的地段及褶曲发育地段采用超前双层小导管。320
7.2.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热轧无缝钢管,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长度为3.5或4米,环向间距Ⅳ级围岩为50cm,Ⅴ级围岩为40cm,方向与线路中线成10°-15°外插角。超前小导管参数见表6.7.2-1。超前双层小导管φ42热轧无缝钢管,长度为5m,环向间距为30cm,外插角采用10°、40°交错布置,双层小导管参数见6.7.2-2。在开挖作业前先行施工,配用水泥浆液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见图6.7.2-1。表6.7.2-1超前小导管参数表衬砌类型小导管长度纵向间距环向间距每环数量外插角Ⅳa3.5m2m50cm3710°-15°Ⅳb4m2.4m50cm3710°-15°Ⅳc4m2.4m50cm3710°-15°Ⅴa4m2.4m40cm4610°-15°Ⅴb4m2.4m40cm4610°-15°Ⅴc3.52m40cm4610°-15°表6.7.2-2双层小导管参数表小导管长度纵向间距环向间距每环数量外插角5m3倍拱架间距30cm6110°、40°交错布置7.2.2超前小导管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1)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定位→钻孔→导管安装→注浆→注浆结束→下一根导管施工。采用液压钻机钻孔,用钻杆套筒将小导管顶入,注浆泵注水泥浆。(2)测量放样:按设计要求,在掌子面上准确画出本循环需施设的小导管孔位。(3)钻孔:采用风钻按设计要求钻孔。(4)钢管加工及施工:将前端加工成尖锥状,尾部焊φ6加肋筋。除尾部1m外,管壁四周钻φ6-8mm的压浆孔,孔间距15cm,以便向围岩内压注浆液。用台车钻杆钻孔,再将钻杆换成特殊钎尾,将导管贯入孔中。小导管构造图见6.7.2-2。320
图6.7.2-1水平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不能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小导管制备施工准备结束下管、封堵管口不合格浆液配比设计注浆试验浆液制备原材料进场检验调整注浆参数注浆效果分析管尾与钢架焊连注浆作业连接、调试注浆管路喷混凝土封堵工作面合格钻孔验收清孔测量定位钻孔作业图6.7.2-2小导管构造图钢管插入及孔口密封处理:钢管由专用顶头顶进,顶进钻孔长度≮90%管长。钢管末端除焊上挡圈外,再用胶泥麻筋缠箍成楔形,以便钢管顶进孔内后其外壁与岩壁间隙堵塞严密。钢管尾端外露足够长度,并与钢支撑焊接在一起。钢管顶进时,注意保护管口不受损变形,以便与注浆管路连接。320
(5)小导管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按设计要求配制浆液,注浆采用高压注浆机压注,注浆压力为0.5~1.5MPa,注浆参数根据现场试验予以调整。注浆结束标准以设计注浆量与设计注浆压力控制,当单孔注浆正常进行无渗漏现象,注浆终压达到设计终压,注浆量达到设计量后,或虽未达到设计终压而达到了设计浆量,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以防浆液倒流管外。7.2.3超前小导管质量控制及要求⑴小导管的安设应采用引孔顶入法;⑵钻孔方向应顺直;⑶钻孔深度和直径应与导管匹配;⑷钻孔采用吹孔法清孔;⑸小导管应安装孔口阀门,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0cm;⑹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浆液应充满钢管及周围的空隙;⑺超前小导管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8洞身开挖8.1斜井洞身开挖斜井、横洞Ⅴ、Ⅳ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光面爆破,风动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施工均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根据设备性能及坑道长度,采用挖掘装载机装碴,自卸车出碴。锚杆施作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采用混凝土湿喷机湿式喷射作业;衬砌采用简易拱架、组合钢模衬砌台车,砼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生产,混凝土输送车运输。8.1.1短台阶法8.1.1.1施工工艺流程斜井短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8.1-1。320
图6.8.1-1斜井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开挖下台阶并喷锚支护复喷砼至设计厚度监控量测防排水施工稳定性安全检查出碴立拱架打锚杆挂网扒出拱架拱脚初喷砼5cm清危排险通风洒水装药爆破钻炮眼上台阶测量布孔模筑衬砌8.1.1.2工艺要点⑴首先对上台阶断面进行测量放样,用油漆标出开挖轮廓线与炮眼位置,炮眼位置误差不大于5cm。⑵采用YT—28型凿岩机进行钻眼。320
⑶按设计数量装药爆破,爆破采用光面爆破。⑷爆破后先不出碴,先进行拱部混凝土初喷,再打锚杆架立拱架、挂网,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⑸开挖下台阶,喷锚支护。开挖下台阶时,先开挖两侧边墙部分,支护后再开挖中部。⑹监控量测,反馈信息,优化支护参数。⑺最后进行模筑衬砌施工。8.1.1.3注意事项⑴台阶长度要适当,短台阶时上下台阶相差一般为3~5m。⑵协调好上、下台阶工序,减少互相干扰。⑶下部开挖要密切注意上部的稳定。围岩较差时,左右两侧错开进行。8.1.2斜井全断面法8.1.2.1施工工艺流程斜井全面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8.1-2。8.1.2.2工艺要点①全断面开挖工序简单,循环快,要坚决杜绝人为超欠挖,必须严格控制爆破设计。②钻眼过程中隧道工程师要跟班作业,通过周边眼的钻孔摸清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随时准备应急措施,尤其应注意突然发生的地质条件恶化。③各工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务求配套,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各工序之间的协调进行。④在个别地质较差地段开挖时,应加强对辅助施工方法的设计和作业检查,以及对支护后围岩的动态量测与监控。320
图6.8.1-2斜井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监控量测防排水施工稳定性安全检查喷砼打锚杆挂网出碴清危排险通风洒水装药爆破钻炮眼全断面测量画开挖轮廓线布炮眼钻孔台车就位风、水、电准备模筑砼8.2斜井挑顶施工xxx隧道1号斜井长552.97m,以平面交角89°59′53″与正洞交于DgK59+714,该段为Ⅲ级围岩,考虑与斜井交叉该段衬砌加强按Ⅳa级衬砌进行施做。xxx隧道2号斜井长1170.1m,以平面交角45°43′46″与正洞交于DgK63+207,该段为Ⅲ级围岩,考虑与斜井交叉该段衬砌加强按Ⅳa级衬砌进行施做。斜井进入正洞采用垂直挑顶法,此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在挑顶前斜井井底段初期支护必须加强。斜井挑顶施工示意图见图8.8.2-1。320
图8.8.2-1斜井挑顶施工示意图8.2.1开挖斜井掘进至与隧道正洞中线交点前20m,开挖逐步加宽、加高,以满足各种运输车辆的转弯半径及净空要求,每次开挖进尺控制在1m左右。爆破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岩体的扰动。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开挖,斜井爆破设计图见8.2.2-2。8.2.2喷锚支护斜井初期支护必须紧随开挖面施做,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320
支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支护紧,交叉口段缩短钢架间距,增加系统锚杆。斜井与正洞交叉口的正洞钢架必须坐在斜井支护钢架上,喷锚支护施工工艺参照本章“11初期支护”。图8.8.2-2斜井爆破设计图8.2.3挑顶施工从施工斜井外拱顶起,沿施工斜井中线方向及正洞外轮廓开挖,挑顶起点从隧道外拱顶起,沿正洞外拱弧形开挖,宽度2~3m,两侧做成5:1坡度,开挖进尺1.0m,开挖完成后立即湿喷砼封闭开挖面,达到正洞设计轮廓时,施做正洞初期支护。上导支护完成后,沿隧道进出口方向各开挖5m,并加强拱部钢架的锁脚锚杆,拱部钢架拱脚必须坐在斜井支护的钢架上。形成作业空间后,分部进行下半断面开挖及支护施工,挑顶施工方法见图8.8.2-1。8.2.4挑顶进洞质量控制措施⑴由于导坑作业面狭小,导坑采取小爆破与挖机、人工开挖相结合,开挖时严格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⑵斜井异型段钢架加工和安装位置必须准确,开挖过程中注意支护尽早施工。⑶交叉段围岩爆破施工必须减少药量采取小爆破,减少围岩扰动。⑷正洞与斜井交叉段拱架先施做临时锁脚锚杆,待斜井交叉口处加强环施做完成后,将正洞拱架固定在加强环上。⑸正洞开挖注意控制台阶开挖进尺不能过大,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320
8.3正洞洞身开挖隧道正洞Ⅱ级、Ⅲ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加强与Ⅴ级围岩与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或三台阶临时横撑开挖。8.3.1台阶法施工首先进行上半断面开挖,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进行下半断面开挖,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最后进行仰拱混凝土及二次衬砌。下半断面施工20~25m后施做仰拱。根据围岩量测信息确定合理的衬砌时间,衬砌完成后根据施工进度及场地情况施做水沟电缆槽。上台阶采用钻孔多功能台架配合风钻或液压凿岩台车钻孔,光面爆破开挖。下台阶采用支架式钻机钻孔,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微差控制爆破,爆破施工完毕后,初喷混凝土封闭围岩,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待出渣完成后,按设计的支护参数施作锚杆。锚杆安装完毕,在锚杆外端挂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8.3-1,施工工序图见图6.8.3-2。台阶法施工应注意:(1)台阶法开挖隧道时,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认台阶长度和高度。台阶长度不宜过长。(2)台阶形成后,各台阶开挖、支护宜平行作业。(3)下台阶开挖时,左右侧宜交错进行。(4)循环进尺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合理确定,Ⅲ级围岩不宜超过2.0m。8.3.2三台阶法施工一般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法,将隧道分成三部分开挖,施工时先开挖上台阶,待开挖达到一定长度后再开挖中台阶及下台阶,形成上中下三个台阶同时并进施工。具体工艺可参照三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施工。320
图6.8.3-1台阶法、三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各台阶初期支护台架(台车)就位钻爆设计、调整爆破参数开挖质量检查各台阶初喷混凝土、出碴排烟、排险、降尘各台阶钻眼、装药、爆破测量放线、布置炮眼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必要时)施工准备仰拱、填充施工防水层铺设拱墙二次衬砌施工结束320
图6.8.3-2台阶法施工工序图320
8.3.3三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施工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支护。上部导坑采用弱爆破,中下导及仰拱采用控制爆破开挖,以保护围岩;各部之间的间距5~8m。各部开挖后及时封闭掌子面,喷、网、锚及钢架联合支护作业,施作临时横撑。拱脚、中下导墙角增设锁脚锚杆,初期支护及时成环。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湿喷机湿喷作业。仰拱施工长度3~6m。各部实行平行作业。施工中认真进行围岩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动态化管理,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临时仰拱拆除时间,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中、下导左、右边墙开挖必须交错施工,严禁两侧同时对挖。三个台阶平行作业,仰拱施工实行短开挖、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及时施做钢架支护,闭合成环。(2)加强洞内施工抽排水,防止边墙失稳。图6.8.3-3三台阶加临时横撑施工工艺流程图超前支护上半断面开挖施作初期支护施作临时横撑中层开挖边墙仰拱初期支护施作横撑初期支护质量检查施作仰拱、填充拆除临时横撑防水层、二次衬砌施作水沟电缆槽监控量侧施作初期支护施作临时横撑下层开挖320
图6.8.3-4三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施工工序图320
8.3.4三台阶设临时仰拱及横向支撑法施工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上部导坑采用弱爆破,中下导及仰拱采用控制爆破开挖,以保护围岩;各部之间的间距5~8m。各部开挖后及时封闭掌子面,喷、网、锚及钢架联合支护作业,施作临时仰拱及横向支撑。拱脚、中下导墙角增设锁脚锚杆,初期支护及时成环。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湿喷机湿喷作业。仰拱施工长度3~6m。各部实行平行作业。施工中认真进行围岩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动态化管理,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临时仰拱和横撑拆除时间,确保施工安全。三台阶设临时仰拱及横向支撑施工工序流程见图6.8.3-5,施工步序示意图见图6.8.3-6。图6.8.3-5三台阶设临时仰拱及横向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超前支护Ⅰ-上半断面开挖Ⅱ-施作初期支护Ⅲ-施作临时仰拱Ⅳ-中层开挖Ⅷ-边墙仰拱初期支护Ⅸ-施作仰拱初期支护质量检查拆除临时仰拱Ⅹ-施作仰拱填充Ⅺ-防水层、二次衬砌施作水沟电缆槽监控量测Ⅴ-施作初期支护Ⅵ-施作临时横撑Ⅶ-下层开挖320
图6.8.3-6三台阶设临时仰拱及横向支撑施工工序图320
8.3.5桥台进洞洞身开挖xxx隧道出口端十岔沟中桥xx端台尾里程伸入洞内12.35m,伸入暗洞段5.35m。该段为Ⅴ级围岩,断面特别大,高18.87m,宽15.36,暗洞段采用分部开挖法,设临时仰拱、临时横撑及临时竖撑。采用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上部导坑采用弱爆破,中下导及仰拱采用控制爆破开挖,以保护围岩;各部之间的间距1~2m。各部开挖后及时封闭掌子面,喷、网、锚及钢架联合支护作业,施作临时仰拱、横向支撑及竖向支撑。拱脚、中下导墙角增设锁脚锚杆,初期支护及时封闭。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湿喷机湿喷作业。桥台进洞暗洞段开挖完成后及时封闭掌子面,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变形稳定后,拆除临时仰拱及横撑、竖撑。及时施作桥台及拱墙衬砌,桥台堵头墙、垫层与洞口段桥台垫层一起施工。桥台施工完成后对桥台位进行掩埋,掩埋深度不小于1米,作为正洞施工作业通道,进行暗洞施工。桥台进洞暗洞段施工工序见图6.8.3-7。8.3.6洞身开挖质量控制及要求(1)隧道开挖的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隧道开挖断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超欠挖,石质坚硬岩个别突出部分侵入衬砌小于5cm。拱脚和墙角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3)隧道开挖进尺应符合设计要求。上台阶每循环开挖进尺Ⅴ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320
图6.8.3-7桥台进洞暗洞段施工工序图320
9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本隧道Ⅱ级、Ⅲ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及按照光面爆破设计施工,减少炮轰波对围岩的扰动,达到爱护围岩的目的。周边眼采用φ25mm小直径药卷连续不耦合装药方式,其余炮眼采用连续装药,富水地段采用乳化防水炸药,掏槽眼采用斜眼掏槽。爆破材料采用1~17段非电毫秒雷管和塑料导爆管起爆,周边眼采用低爆速、低密度、高爆力、传爆性好的小直径2号岩石硝铵炸药(φ25mm直径),富水地段采用乳化炸药,炮泥堵塞,导爆管复式网路联接,各部一次起爆。光面爆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围岩强度、整体性、节理、层理等地质因素,爆破参数进行现场设计动态调整。同一类围岩经试爆取得的技术参数,做为初步依据,每一循环爆破作业都要根据上一循环爆破效果,以及本循环围岩特征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一组最佳技术参数。上一循环是下一循环的预设计和试爆破。9.1光面爆破施工流程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9.1-1。图6.9.1-1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放样布眼定位开眼钻眼清孔装药联起爆网络起爆通风光爆效果检查继续实施地质调查初步爆破方案光爆参数选择掏槽眼设计初步光爆设计修改爆破设计没达标达标9.2光面爆破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320
9.2.1光面爆破设计(1)设计原则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进尺,爆破器材等编制光面爆破设计方案。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10cm。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光面爆破单孔经验装药量计算式:g=(E+W)×L×10式中:g——单孔装药量E——孔距W——抵抗线Rb——岩石抗压强度MPa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的炸药,本工程采用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采用微差爆破,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起爆,以减小起爆时差。钻爆参数的选择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试验时参照表6.9.2-1。表6.9.2-1光面爆破参数表岩石种类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最小抵抗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q(kg/m)极硬岩50~7060~800.7~1.00.30~0.35硬岩45~6560~800.7~1.00.20~0.30软质岩35~5045~600.5~0.80.07~0.12(2)根据隧道所穿越围岩的坚固性系数f以及岩石纵波波速等,选用乳化炸药,引爆器材则选用国产Ⅱ系列非电毫秒雷管,设计炮眼直径42mm。(3)掏槽:本爆破设计采用斜眼掏槽。(4)装药结构:各断面爆破除周边眼采用空气柱间隔装药外,其余各炮眼均采用孔底大药卷连续装药,并将雷管置于孔底倒数第二节药卷上,进行反向起爆。320
(5)爆破起爆网络:各段毫秒微差非电雷管脚线集束于掌子面中央悬挂。为了确保周边眼同时起爆,保证光爆效果,还将各孔内的导爆索延长至孔外,用一长主干导爆索顺拱部周边眼进行串联,确保同时起爆。(6)炮眼布置参数Ⅱ级围岩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图见图6.9.2-1;Ⅲ级围岩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图见图6.9.2-2;装药结构见图6.9.2-3;斜井Ⅱ级围岩光面爆破药量分配见表6.9.2-2;Ⅲ级围岩光面爆破药量分配见表6.9.2-3。图6.9.2-1Ⅱ级围岩台阶法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图图6.9.2-2Ⅲ级围岩台阶法光面爆破炮眼布置图320
图6.9.2-3装药结构图表6.9.2-2Ⅱ级围岩台阶光面爆破炮眼药量分配表序号上下台阶炮眼分类炮眼段数(段)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每孔装药量合计药量个cm卷/孔Kg/孔Kg1上台阶掏槽眼412507.51.5622330091.83.632535010244辅助眼472007.51.5651493207.51.521617113207.51.525.5720133207.51.5308内圈眼271532061.232.411周边眼371732040.829.6底板眼211933061.222.213合计148183.314下台阶掘进眼14232071.4211515432071.422.51614632071.42117周边眼6830040.84.81861030040.84.819底板眼191233061.222.820合计7492.6表5.8-3Ⅲ级围岩台阶光面爆破炮眼药量分配表序号上下台阶炮眼分类炮眼段数(段)炮眼深度炮眼装药量每孔药卷数每孔装药量合计药量个cm卷/孔Kg/孔Kg1上台掏槽眼4115061.24.8320
阶22320071.42.832525081.63.24辅助眼4720040.83.2514922040.811.26171122040.813.67221322040.817.68内圈眼271522030.616.29周边眼411722020.416.410底板眼231923030.613.811合计156102.812下台阶掘进眼14222030.811.21315422030.8121414622030.811.21511822030.88.816周边眼61020030.42.41761220030.42.418底板眼241420030.61419合计7451.29.2.2爆破效果监测及爆破设计优化(1)爆破效果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有:断面周边超欠挖检查;开挖轮廓圆顺度,开挖面平整检查;爆破进尺是否达到爆破设计要求;爆出石碴块是否适合装碴要求;炮眼痕迹保存率≥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次爆破衔接台阶不大于10cm。(2)爆破设计优化每次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眼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9.2.3钻爆作业隧道钻爆作业必须严格按钻爆设计进行。当地质情况出现变化时,爆破设计随围岩条件变化作出调整。320
钻孔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线,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钻。炮眼深度、角度、间距按设计要求确定,并符合设计要求的精度。钻眼完毕,按爆破设计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装药。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水及石粉用高压风吹净,装药时严格按爆破设计进行,并派专人现场指挥,并作好装药记录,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应及时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少于200mm。爆破时,人员和机械应撤至受爆破影响范围之外;爆破后必须立即进行安全检查,查出有未起爆的瞎炮,应按《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才能出碴。爆破后设专人负责清帮清顶,同时要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立即进行检查,如察觉可能产生险情时,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9.2.4爆破作业管理控制按“一标准、两要求、三控制、四保证”的原则进行光面爆破施工。“一标准”即一个控制标准。“两要求”即钻眼作业要求和装药联线作业要求。“三控制”即控制钻眼角度、深度、密度;控制装药量和装药结构;控制测量放线精度。“四保证”即作好思想保证,端正态度,纠正“宁超勿欠”等错误思想;作好技术保证,及时根据爆破实际情况调整钻爆设计参数;作好施工保证,落实岗位责任制,组织QC小组活动,严格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作好经济保证,落实经济责任制。装药作业采取定人、定位、定段别,做到装药按顺序进行;装药前,所有炮眼全部用高压风吹洗;严格按爆破设计的装药结构和药量施作。严格按设计的联接网络实施,控制导爆索连接方向和连接点牢固性。9.2.5微震爆破隧道一般地段采用光面爆破,不良地质、浅埋地段采用微震控制光面爆破。微震爆破作业段最大允许装药量:Qmax=R3×(Vkp/K)a/3式中:320
Qmax——最大一段爆破药量,kg;Vkp——安全爆破振动质点速度,cm/s;取Vkp=2cm/s;R——爆破安全距离,m;K——地形、地质影响系数;a——衰减系数。K、a值是针对隧道的具体情况,通过多次试爆基础上进行K、a值回归分析后确定。根据爆破物距爆心的安全距离要求,并由此推出的每段的最大装药量。9.2.6控制超欠挖的技术措施光面爆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围岩强度、整体性、节理、层理等地质因素,现场围岩地质结构千变万化,要想取得理想的光爆效果,爆破参数必须进行现场设计动态调整。同一级围岩经试爆取得的技术参数,作为初步依据,每一循环爆破作业都要由有经验的爆破工程师根据上一循环爆破效果,以及本循环围岩特征进行适当调整,选择一组最佳技术参数,以取得本循环理想的光爆效果,上一循环是下一循环的预设计和试爆破。在光面爆破前,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9.2.7保证钻孔质量措施光爆钻孔时,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认真实行定人、定位、定机、定质、定量的“五定”岗位责任制;分区按顺序钻孔,避免相互干扰、碰撞、拥挤;固定钻孔班,以便熟练技术,掌握规律,提高钻孔的速度按爆破设计装药量装药联线,塑料导爆管起爆网络采用复式联接网路。炮孔孔口采用炮泥堵塞,炮泥由炮泥机加工成型。9.3光面爆破质量控制及要求⑴炮眼装药前应清理干净,装药时严格按照钻爆设计控制每个钻孔装药结构、装药量和堵塞方式。周边眼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0mm。⑵光面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320
10隧道出碴本隧道出碴均采用无轨运输,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挖装,额定载重不小于15t的大型自卸汽车运输。汽车运输应注意以下几点:⑴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制动,转向系统和安全装置的完好性,大型自卸车应设置示宽灯或标志。⑵斜井内长距离坡道运输系统,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避难车道和缓坡道。⑶运输车在工作面撞车是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待进入装车位置的汽车应停在挖掘机最大回转半径范围之外;正在装车的汽车应该停在挖机尾部回转半径之外。②正在装载的运输车应制动,司机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驾驶室之外,严禁其他人员上、下车和检查维修车辆。③运输车应在挖装机械发出信号后,方可进入或驶出装车地点。④等待装车时,车与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⑷汽车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施工作业地段的行车速度不得大于15km/h,成洞地段不得大于25km/h。②自卸车卸渣时,应将车辆停稳制动,不得边卸渣边行驶;不得在坑洼、松软、倾斜的地面卸渣;卸渣后应及时使车厢复位,严禁举升车厢行驶。⑸严禁汽油机械进洞,内燃机械应有尾气净化装置。11初期支护本隧道在不同围岩级别的开挖方法下,具体支护参数不同,但主要支护的施工方法相同。洞身初期支护施工工序流程为:开挖后初喷砼→系统支护(系统锚杆、钢筋网、钢架)施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进入下循环。隧道初期支护必须紧随开挖面按照设计标准施做,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隧道初期支护一般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钢拱架相结合的方法。在Ⅴ级围岩地段,一般初期支护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全环钢拱架相结合的方法;在Ⅳ320
级围岩地段,一般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钢拱架支撑相结合的方法;在Ⅲ级围岩地段,一般采用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相结合的方法;在Ⅱ级围岩地段一般采用喷混凝土。初期支护参数表见表6.11-1。表6.11-1xxx隧道初期支护参数表衬砌类型预留变形量(cm)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锚杆钢架部位厚度(cm)部位网格间距(cm)钢筋规格部位间距(m)长度(m)部位钢架类型间距(m)Ⅱa3~5拱墙5---拱部局部:1.5*1.52.5---Ⅲa5~8拱墙12拱部25*25Φ6.5拱墙1.2*1.53---Ⅳa8~10拱墙25拱墙20*20Φ6.5拱墙1.2*1.53拱墙四肢格栅1边墙10Ⅳb8~10拱墙25拱墙20*20Φ6.5拱墙1.2*1.23.5拱墙I18型钢1仰拱15Ⅳc8~10全断面25拱墙20*20Φ8拱墙1.2*1.23.5拱墙I18型钢0.8Ⅴa10~15全断面28拱墙20*20Φ8拱墙1.2*1.04全环I20a型钢0.8Ⅴb10~15全断面28拱墙20*20Φ8拱墙1.2*1.04全环I20b型钢0.6Ⅴc10~15全断面29拱墙20*20Φ8拱墙1.2*1.04全环I22a型钢0.5钢架、钢筋网和锚杆由洞外构件厂加工,人工配合机械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锚杆钻机配合多功能作业台车或液压凿岩机施作锚杆,湿喷机械手配合泵式湿喷机喷混凝土。加强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隧道监控量测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掌握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应变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支护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及时预测和评估支护体系的受力状态,据此调整相关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及结构体系的安全。初期支护施工流程见图6.11-1。图6.11-1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320
否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初喷混凝土4cm施工放样安装钢架及挂钢筋网是否符合标准调整施作系统锚杆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厚度监控量测反馈、调整确定支护参数是开挖11.1喷射砼施工11.1.1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1.1-1。11.1.2喷射砼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全隧道喷射混凝土均采用湿式喷射,混凝土采用洞外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湿喷机湿喷混凝土施工,湿喷混凝土可减少回弹量,降低粉尘,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喷射混凝土作业,分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初喷在开挖(或分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尽早封闭暴露开挖面,防止表层风化剥落。复喷混凝土在系统锚杆、钢筋网、钢架安装施作后进行,尽快闭合支护整体受力,以抑制围岩变形。钢架间用混凝土复喷平整,并有足够的保护层。按照设计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锚杆外露长度标出刻度,做为标记。也可在岩面上打入短钢筋作为标记;混凝土喷射机械手安装调试好后,在料斗上安装振动筛(筛孔10mm),以避免超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喷射时,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45~0.70MPa之间。筛网φ10mm(滤出超径石子)喷射混凝土机械手水泥砂石子水拌合时间≮1min混凝土运输车运送风压控制在0.45-0.7MPa液体速凝剂(水泥用量×4%)80-150cm受喷围岩面30cm外加剂图6.11.1-1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320
喷射作业要遵守下列规定:⑴喷射混凝土满足设计的强度、厚度及其与岩面粘结力要求。⑵喷射作业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大于6m。⑶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⑷喷射混凝土的一次喷射厚度:拱部为60~100mm,边墙为80~150mm。⑸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以确保喷射混凝土的支护能力和喷层的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终凝后3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⑹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大于15%,拱部不大于25%。⑺初期支护表面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11.1.3喷射砼质量控制与要求⑴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特种水泥。⑵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均应合格。⑶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豆石),或两者混合物320
⑷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⑸速凝剂: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严格控制掺量,并要求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⑹水:水质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⑺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⑻喷射混凝土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⑼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查点数的9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⑽隧道开挖后应及时初喷混凝土,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爆破作业间隔不得小于3h。⑾喷射混凝土应与围岩、钢筋、钢筋网结合紧密,背后无空洞、无杂物。11.1.4湿喷砼控制粉尘、回填量措施⑴采用正确的喷射方法,提高喷射手的操作技能。喷射作业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一次进行。喷枪离岩面距离0.6-1.0m左右,喷枪垂直岩面,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运动,隧道内的混凝土先边墙后拱部。岩面凹陷处先喷和多喷,而凸出处后喷和少喷。经常检查喷射机的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机械手,并加强对操作手的培训,提高操作手的操作技能,喷射手注意累积不同地质条件下湿喷混凝土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⑵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最佳的每层喷射厚度。隧道湿喷混凝土必须采用分层喷射,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最佳的每层喷射厚度。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要求320
对湿喷混凝土,水灰比过大,速凝效果越差,回弹量增大,混凝土强大偏低;水灰比小,施工喷施困难,水泥水化不充分,强度较低,回弹增大。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由工地试验室经试验选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根据受喷面要求及试验结果选定外加剂。水泥、粗骨料质量必须满足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计量标准,定时校验计量器具。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的工作状况。喷射过程中时常检查混凝土的回弹量和实际配合比。⑷清除岩面松动岩石和杂物,保证岩面整洁度,增加岩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喷射混凝土之前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危石和墙角的岩渣,用水或高压风将开挖面的粉尘和杂物清理干净,确保待喷岩面无松动岩石且干净和无油污杂物,同时在围岩节理较发育段挂钢筋网和锚杆,以加强混凝土层与围岩的粘结和整体支护效果。11.2钢架施工型钢钢架和格栅钢架按设计预先在洞外结构件厂加工成型,在洞内用螺栓连接成整体。洞内安装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与定位筋焊接。型钢钢架(格栅钢架)之间设Φ22mm纵向连接筋,钢架间以喷混凝土填平。钢架拱脚必须安放在稳固的基础上,拱脚两侧设锁脚锚杆,架立时垂直隧道中线,当钢架和围岩之间间隙过大时设置混凝土楔形垫块,用喷射砼喷填。11.2.1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钢架按设计要求预先在结构件厂加工成型,运至施工现场。加工场地用混凝土硬化,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型钢、钢筋放样时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的加工余量;格栅钢架主筋用钢筋弯曲机弯制,型钢采用冷弯机按设计弧度分段、分节加工,弯制时要求弧形圆顺、尺寸准确;拱部边墙等各单元钢架应分别加工。钢架由拱部、边墙及仰拱各单元钢构件拼装而成,各单元用螺栓连接。钢架加工后进行试拼,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拼装误差不大于3cm;螺栓孔眼中心间误差不超过±0.5cm;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11.2.2钢架质量控制与要求⑴保证钢架置于稳固的地基上,施工中在钢架基脚部位预留0.15~0.2m320
原岩,架立钢架时挖槽就位,富水软弱地段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⑵钢架平面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度不大于2°。钢架的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大于5cm。⑶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钢架架设前均需预先打设定位系筋。系筋一端与钢架焊接在一起,另一端锚入围岩中0.5~1m并用砂浆锚固。隧道开挖时在钢架的各连接板处预留钢架连接板凹槽,拱脚或墙脚处预留安装钢架槽钢凹槽。初喷混凝土时,在凹槽处打入木楔,为架设钢架留出连接板(或槽钢)位置。⑷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应设混凝土垫块,钢架与围岩接触间距不应大于50mm。⑸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将钢架与锚杆焊接在一起。沿钢架设置Φ22mm的纵向连接筋。⑹有仰拱钢架地段,利用防干扰平台一次开挖到位,清除底部虚碴,将墙脚预留连接钢板处喷射混凝土凿除,用螺栓连接成整体。⑺钢架架立后尽快喷射混凝土,并将钢架全部覆盖,使钢架与喷混凝土共同受力。⑻型钢分节长度应根据设计尺寸及所采用的开挖方法确定,各节长度不应大于4m,腹板上钻孔的位置应符合要求。⑼钢拱架的拱脚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以保证拱架脚的稳定(少沉降、少挤入)并尽可能多地与锚杆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效应。11.3钢筋网11.3.1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本隧道钢筋网按设计预先在洞外钢构件厂加工成型,钢筋类型及网格间距按设计要求施作。钢筋网根据初喷混凝土面的实际起伏状铺设,并与受喷面间隙不大于3cm。钢筋网与钢筋网、钢筋网与锚杆、钢筋网与钢架连接筋点焊在一起,使钢筋网在喷射时不晃动。钢筋网在构件加工厂加工成片,洞内焊接形成整体。施工注意事项:钢筋网制作前对钢筋进行校直、除锈及油污等处理;安装前,岩面初喷4cm厚混凝土形成钢筋保护层。320
11.3.2质量控制及要求(1)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2)钢筋网与岩面之间喷射混凝土应密实,无空洞。(3)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11.4锚杆11.4.1中空锚杆11.4.1.1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1.4-1。11.4.1.2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锚杆安装:采用凿岩机钻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高压风清孔;锚杆孔若有异物堵塞,应清除干净后,再将锚杆插入孔内,锚杆外露孔口长度满足安装止浆塞、垫板螺栓为宜;将止浆塞通过锚杆外露端打入孔口10cm左右,安装垫板及上紧螺母。图6.11.4-1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清洗整理标出锚杆位置钻孔检查锚杆安装锚杆体、止浆塞和垫板注浆紧固螺帽制浆备料封口锚杆注浆:检查注浆泵及其零件是否齐备和正常,熟悉有关泵的操作程序。用水或风检查孔体是否畅通,孔口返水或风即可。迅速将锚杆和注浆管及泵用快速接头连接好。配制浆液,使水灰比、和易性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20
开动泵注浆,整个过程应连续不停顿,一次完成。锚杆斜向安装:锚杆头朝下安装时采用正循环注浆工艺,锚杆头朝上安装时采用反循环注浆工艺。注浆饱满后密封排气孔。当完成一根锚杆注浆后,应迅速卸下注浆软管并安装至另一根锚杆,进行注浆。完成整个注浆后,应及时清洗及保养注浆泵。在灰浆达到初始设计强度后,方可上紧垫板及螺母。图6.11.4-2中空注浆锚杆系统11.4.1.3质量控制及要求⑴在软岩土层中施作时,需环向隔开一定距离隔孔钻进,避免岩体注水太多导致围岩面滑坍。⑵浆液应严格按配合比配制,并随用随配。⑶为保证注浆效果,止浆塞打入孔口不应小于10cm,而且待排完气后立即用快凝水泥砂浆封闭止浆塞以外的孔隙,保证在规定压力下浆液不致窜出。⑷水泥浆体强度达10.0MPa后方可安装垫板、上紧螺母。11.4.2砂浆锚杆11.4.2.1施工工艺流程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清孔→注浆→插入杆体→安装锚杆垫板→复喷砼覆盖垫板。11.4.2.2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本隧道砂浆锚杆采用φ22钢筋,锚杆预先在洞外钢构件厂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砂浆强度不得低于M20。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清孔→注浆→插入杆体→安装锚杆垫板。320
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或锚杆台车,按设计要求钻孔,达到标准后,用高压风清除孔内岩屑;用注浆泵将水泥砂浆注入孔内,砂浆至少填充锚杆孔体积的2/3后方可停止注浆;及时将加工好的杆体插入孔内,安装锚杆垫板。11.4.2.3质量控制及要求⑴杆体直径要均匀、一致,无严重锈蚀、弯折;⑵抗拉强度试验应满足规范要求;⑶按设计要求定出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为±150mm;⑷砂浆锚杆的灌注砂浆饱满度应大于80%;⑸钻孔应与围岩壁面或其所在部位岩层的主要结构面垂直;⑹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10cm;⑺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且应位于孔的中心;⑻锚杆施工应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以保证锚杆垫板有较平整的基面。锚杆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M20。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上紧垫板螺母。本隧道部分Ⅴ级围岩系统锚杆调整为φ42小导管进行径向注浆止水,施工方法及工艺与φ42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相同,可参照施工。本隧道临时支护为临时横撑和临时仰拱,施工方法及工艺见上述初期支护中钢架施工。本隧道斜井施工支护主要有:局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砂浆锚杆、钢筋网、钢架、喷射混凝土等,施工方法及工艺参见上述。12隧道仰拱施工混凝土仰拱超前于衬砌及时施作,结合本隧道开挖后岩石易变形软化等特点,Ⅳ级、Ⅴ级围岩地段仰拱初期支护封闭位置距隧道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30m,以确保隧道初期支护和衬砌结构的稳定性。为施工运输方便,仰拱、底板、填充均超前于二衬施做,采用移动式栈桥进行混凝土施工,解决仰拱、底板、填充施工和运输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确保仰拱砼整体浇筑和足够的凝固时间。仰拱施工紧跟隧道下部开挖面进行,待喷锚支护全断面施作完成后,开挖并灌筑仰拱混凝土,仰拱混凝土采用简易拱架,浮放模板浇筑;填充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开始施工;底板混凝土根据施工需要适时进行。Ⅴ320
级围岩地段一次灌筑混凝土仰拱长度3~6m,每天施作一次。在Ⅳ级围岩地段一次灌筑长度为6~10m;Ⅲ级、Ⅱ级围岩地段(底板或仰拱)一次灌筑长度10m。仰拱施工工序见图6.12-1。图6.12-1仰拱施工工序图混凝土生产、运输设置安装仰拱钢筋捣鼓灌注砼隐检清浮碴开挖测量养护抽排水接缝处理移动模板支设为了保证出碴和进料运输与仰拱施工平行作业,减少施工干扰,加快掌子面的掘进速度,并保证仰拱闭合后支护结构的受力效果,仰拱混凝土施工采用全幅整体灌筑,采用移动栈桥解决洞内出碴进料与仰拱施工之间的干扰问题。移动栈桥仰拱示意见图6.12-2。图6.12-2移动栈桥示意图测量放样,由内轨顶标高,反算仰拱、底板基坑底标高;采用挖掘机一次性开挖到位(台阶法爆破一次到位,暂不出碴),人工辅助清理底部浮碴杂物;将上循环仰拱(底板、填充)混凝土接头凿毛处理,按设计要求安装仰拱钢筋,并预留与边墙衬砌连接筋;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隐蔽检查并签证,混凝土输送车运输灌筑,插入式振动棒捣固。13监控量测320
本隧道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的有关要求进行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不仅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和支护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是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的依据。隧道监控量测工作紧跟开挖面进行,在隧道正洞洞身初期支护完成后,及时进行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指导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13.1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点布置结合本隧道具体条件,确定开展的必测监控量测的项目有: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收敛以及浅埋段的地表下沉,选测项目暂定为围岩应力量测和格栅应力量测,量测项目、方法及布置见表6.13.1-1。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6.13.1-2,台阶法围岩量测监控点布置示意图见图6.13.1-3。表6.13.1-1量测项目及方法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布置断面1必测项目洞内外观察使用地质罗盘等对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观察和记录每次爆破后进行2拱顶下沉电子水准仪、铟钢尺、钢挂尺,量测精度为±0.5mm。量测断面间距:Ⅴ:5m;Ⅳ:10m;Ⅲ:30~50m;Ⅱ:50m3周边位移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4净空收敛各种类型收敛计5地表下沉电子水准仪、铟钢尺,量测精度为±0.4mm。H(埋置深度)>2B(开挖宽度),20~50m/断面;B<H<2B,10~20m/断面;H<B,10m/断面6选测项目围岩应力钢弦式土压力计、钢弦频率接收仪量测断面间距:Ⅴ级围岩:100m;Ⅳ级围岩:50m7格栅应力钢筋计及钢弦式频率仪。在仪器埋设后5m范围内,每天测量2~3次;大于5m时1~2次/天,大于10m时1次/天。实际施作钢格栅地段,每5m一个断面。320
图6.13.1-2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图6.13.1-3台阶法围岩量测监控点布置示意图13.2量测频率净空变化量测和拱顶下沉等量测的频率,主要依据位移速率和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而定,一般量测频率见表6.13.2-1。元件埋设初期测试频率每天观测1~2次,随围岩渐趋稳定,量测次数逐渐减少,反之增加量测数。320
(1)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2)由位移速度决定的量测频率和测点距开挖面距离决定的量测频率中,原则上采用两者频率中较高者,当位移趋向一定时,也可不采用表4.5.4中数值。(3)因测点和测线不同,位移速度不同,以产生最大位移速度来决定量测频率。(4)当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后,在以1次/周的量测频率测2~3周后,可结束量测;当为挤压性围岩时,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适当延长量测时间,直到位移速率小于0.5mm/d时即可结束量测。表6.13.2-1量测频率表类型量测频率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距离普通围岩1~2次/d≥5(0~1)B1次/d1~5(1~2)B1次/2d0.5~1(1~2)B1次/2d0.2~0.5(2~5)B1次/周<0.2>5B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13.3测试工作13.3.1围岩量测监控工艺围岩量测施工监控工艺见图6.13.3-1。13.3.2现场量测要求⑴初期支护施作2h后并在距离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量测数据采集。⑵测试前确保检查仪表设备完好,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⑶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量测要求进行复测。⑷320
多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⑸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图6.13.3-1围岩量测施工监控工艺图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状况观察初喷、出碴初期支护喷砼埋入观测预埋件初读数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按设计频率量测绘数据整理和计算机处理加强支护变形曲线出现反常施作二次衬砌围岩变形趋于稳定13.4施工监控量测13.4.1周边位移、收敛量测⑴测点埋设:喷锚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Æ320
40mm、深200mm的孔,先用早强水泥砂浆灌满后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等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⑵量测方法:采用收敛计监测。该机具有很高的量测精度,适用于大跨度隧道的变形监测。13.4.2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位移量测的测点用风枪打眼埋设固定杆,并外露杆头设挂钩。测点的大小要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易被打坏。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掩埋,要尽快重新设置,以保证数据不中断。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为1mm。量测时用一把2~4m长的挂钩式钢尺挂上即可。13.4.3地表下沉量测测点布置:与洞内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里程对应,地表下沉量测点集中设在隧道中线附近,并在开挖面前方H+h1处设测点,(H为隧道埋深,h1为上半断面净高),直到开挖面后方约3~5B处。测量方法:采用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精度为1mm。用经纬仪将所有测点布设于同一直线上。测点钢筋安设就位后,表面磨平,并用钢钉等锐器在其表面冲眼标记。地表沉降量测区间布置见图6.13.4-6,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同拱顶下沉、洞内收敛量测频率相同。图6.13.4-1地表沉降量测区间图13.4.4围岩应力、格栅应力量测(1)围岩应力量测①320
测点布置:每断面5个测点,2个布置在喷层与初支之间,3个布置在初支与二衬之间。②测点埋设:压力盒埋设,要使压力盒的受压面向着围岩。先用水泥砂浆或石膏把压力盒固定在岩面上,再谨慎施作喷砼层。不要使喷砼与压力盒之间有间隙。保证围岩与压力盒受压面贴紧岩面。安装时应注意将压力盒的导线用PVC管引出或逐段捆在临近钢筋上,引到外露的测试匣中,喷砼或二衬砼施作后,检查压力盒的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并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③量测频率:同拱顶沉降④量测要求:围岩压力在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及时进行,4小时内取得初值,最晚不得超过12小时。(2)格栅应力量测①测点布置:与围岩应力相同。②测点布设:选择实际施做的钢格栅作为内力量测钢格栅,将钢筋计焊接替换原来主筋。安装时应注意尽可能使钢筋计处于不受力状态,特别不应处于受弯状态,将钢筋计导线引到外露测试匣中,并检查钢筋计的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③测试频率:根据隧道的每道工序,定时量测。在仪器埋设后5m范围内,每天测量2~3次;大于5m时1~2次/天,大于10m时1次/天。当后续开挖面通过测点时按上述距离--频率管线进行监测。13.5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分析13.5.1依据变形管理等级判别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设计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监控量测变形管理等级见表6.13.5-1,据此指导施工。表6.13.5-1变形管理等级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ⅢU2Uo/3停工,采取特殊措施后方可施工注:U为实测位移值;Uo为最大允许位移值。320
13.5.2依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1)净空变形速度大于1.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2)净空变形速度1~0.2mm/d时,围岩处于缓慢增长状态;(3)净空变形速度小于0.2mm/d时,围岩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上述位移变形速度标准,是针对一般隧道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对浅埋段及挤压性围岩段则采取其他判别标准。13.5.3依据位移时态曲线判别(1)现场监控量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当位移时间关系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控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立即暂停开挖,采取停工加固并进行支护处理。位移—时间的正常曲线和反常曲线,详见图6.13.5-1所示。其中反常曲线是指非工序变化所引起的位移急剧增长现象。图6.13.5-1时间位移特征曲线μ(min)位移μ(min)位移(a)正常曲线(b)反常曲线(a)图表示绝对位移值逐渐减小,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可施作混凝土衬砌。(b)图表示位移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初期支护出现严重变形,这时应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该段支护须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隧道不坍方;严重时施工人员须迅速撤离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13.5.4二次衬砌施工时间320
二衬施作应在监控量测达下列标准时进行(断层破碎带、浅埋段施工除外):(1)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2)水平收敛(拱脚附件7d平均值)小于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13.5.5监控量测管理(1)施工监测管理流程见图6.13.5-2。图6.13.5-2施工监测管理流程图施工量测安全性经济性量测计划是否变管理基准是否变措施(改变施工方法,调整支护参数)措施(优化支护结构)改变量测计划改变管理基准是是否否否否是是(2)保证措施将监测管理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工序来抓,并保证监测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监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据此优化施工方案。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量测仪器专人使用、专业机构保养、专业机构检校。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320
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进行。针对施工各关键问题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14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隧道均采用双侧排水沟及中心水沟排水,衬砌背后的积水通过环向和纵向盲管汇集后经泻水孔引入测沟,再经测沟汇集和沉淀后通过连接管水引入中心水沟排出洞外。隧道初支和二衬之间铺设EVA防水板(厚1.5mm);防水层和初期支护间拱墙环向设φ50mm双壁打孔波纹管盲沟、边墙墙脚纵向设φ80mm双壁打孔波纹管盲沟,并与环向盲沟连通,连通点逢泄水孔部位采用变径三通连接牢固直接引入侧沟内。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的复合防水构造,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复合防水构造,变形缝采用中埋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和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14.1洞身防水层防水层铺设利用防水板作业台车施作。监控量测表明支护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且净空满足二次衬砌厚度、支护表面平整经地质雷达检测初期支护背后密实,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铺设防水板。防水层铺设作业区不得进行爆破,防止因爆破产生的飞石而损坏防水层结构。在衬砌台车就位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铺设过程中对接缝进行充气检查。防水层施工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灌筑之间相距20m左右,不宜过长。14.1.1防水层铺设工艺防水层采用无钉孔铺设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4.1-1。14.1.2施工准备作业平台就位后,将支护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头用氧焊齐根切除,并抹砂浆将其覆盖。对支护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进行修凿抹平。将电源线接到位,检验爬焊机、热风焊枪能否正常工作。320
图6.14.1-1无钉孔铺设工艺施工流程图防水板铺设进行接头粘接结束是重新粘接接缝检查符合要求否是重新粘接符合要求接缝检查洞外拼幅合格与否抽样检查材料进场否是安设横纵环向排水管热融衬垫张挂防水板无纺布铺设检查处理支护面防水板台车就位14.1.3防水层铺设土工布进场后,应按试验规范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土工布,初支表面先把400g/㎡土工布用衬垫贴上,然后用射钉枪钉上射钉锚固,射钉长度不得小于50mm,射钉时应加垫圈并垂直于混凝土基层表面。隧道拱部射钉间距一般为500-800mm,边墙射钉间距一般为800-1000mm,梅花型布置。钉与钉之间的土工布不得紧绷,土工布与围岩应密贴。土工布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并焊接牢固。防水板、土工布细部锚固图见图6.14.1-2。320
图6.14.1-2防水板、土工布细部锚固图将防水层背后吊带系在水泥钉上,并且防水层保持松紧适度,幅与幅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防水板搭接见图6.14.1-3。图6.14.1-3防水板、搭接示意图开启双轮自动爬焊机,调试好温度及爬行速度,待温度达到后进行试焊。当试焊可行后,进行正式焊接。将防水层接缝压入爬焊机热楔,开动爬焊机,手扶控制方向,爬焊机走过后,接缝形成两条宽1cm间距5cm的焊缝。进行充气质量检验,检查接缝是否有漏焊现象,焊点有无虚焊及焊穿现象,针对情况采用热风焊枪进行补焊。当质量检验合格后,台车移到下一作业面。14.1.4施工要点固定防水层时,应视支护表面的平整度将防水层预留一定的富余量,以防过紧而被混凝土挤破。为使防水层接头焊接良好,防水层每环铺设长度应比衬砌长度长0.6~1m,以利接头焊接施工。防水层接缝和衬砌施工缝应错开0.6~1m。防水层铺设好后,尽快灌筑混凝土。衬砌端部预留防水层接头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损破防水层。320
衬砌钢筋安装、各种预埋件设置、挡头模安装,以及泵送混凝土等工序作业中要防止破坏防水层。在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对已铺设的防水层,在焊接或绑扎钢筋时,采取移动保护板对成品防水层进行保护。对成股向外涌水,根据水流量的大小,采取埋设多根大直径半圆塑料管来取代软式透水管;在淋水地段,防水层打湿后,焊缝质量难以保证,预铺一层排水板引水,然后再按设计铺设防水层。14.2环、纵、横向排水环向排水管采用Φ5cm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全隧道除明洞地段不设置外其余地段均设置。其安设在初期支护和复合防水层之间,环向排水管与预埋在边墙角内的Φ8cmHDPE纵向双壁打孔波纹管用三通连接。纵向排水管采用Φ8cmHDPE纵向双壁打孔波纹管,沿隧道墙角全隧通长布置,纵向排水管必须外裹无纺土工布。墙脚纵向、拱墙环向盲沟与墙脚泄水孔采用三通管连接。全隧道设置横向Φ10cmPVC波纹管,将纵向排水管与中心水沟连通。纵、横向排水管采用三通连接,横向排水管纵向间距10m。施工时,用5cm的锚固钉及PE板窄条将软式透水管固定在支护面上,纵向、环向每隔50cm固定一处。14.3施工缝本隧道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的复合防水构造,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复合防水构造。施工时,止水带安装在衬砌台车的堵头模板的中央,采用U形卡固定,保证止水带位置安装准确,环、纵向施工缝防水图见图6.14.3-1。施工缝施工应两侧平整、顺直、清洁、无渗水。施工缝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凿毛使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2.5MPa,风动机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10MPa。320
图6.14.3-1环、纵向施工缝防水示意图14.4变形缝本隧道变形缝设在地层显著变化处、明暗分界处和断面明显变化处设置,变形缝采用中埋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和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变形缝防水示意图见图6.14.4-1。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构造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缝底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无粘结力的背衬材料;嵌缝密实。图6.14.4-1变形缝防水示意图15隧道衬砌钢筋施工320
本隧道衬砌钢筋施工时,为减少工序干扰,加快施工进度,钢筋绑扎在浇注二次衬砌砼的前一环进行。钢筋在洞外钢结构加工厂下料、弯制,运至洞内后进行钢筋绑扎、焊接作业,用防水板台车做绑扎工作平台。为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上下垂直,间隔均匀,在平台上按设计间距设纵向钢管托架,架起洞身主筋,并固定钢筋位置,下部与仰拱钢筋搭接焊,然后从下至上对称绑扎钢筋。加工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应将其切除。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钢筋级别、钢号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代换钢筋时,必须有设计人员书面意见,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代替。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钢筋大小尺寸符合设计图规定。钢筋安装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由钢构件加工厂统一制作,现场人工绑扎、焊接。施工时应防止损坏防水板和注意预埋件安装。所有加工好的钢筋,一律按规格、型号挂牌,分类存放,并作好防锈工作,设专人负责。为保证钢筋绑扎整齐,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绑扎前钢筋上用卷尺量出控制点并划线。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并在搭接焊周围用石棉水泥板进行遮挡,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层。除上述二次衬砌地段设全环衬砌钢筋外,隧底采用底板结构的Ⅱ级和Ⅲ级围岩地段也设衬砌钢筋。底板钢筋在隧底清理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绑扎施工,隧底钢筋绑扎施工时,采用仰拱栈桥方案保证施工运输的正常进行。16隧道衬砌施工本隧道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初砌施工采用衬砌台车施工,衬砌台车按双线隧道设计加工,台车长12m,有效施工长度为11.5m;衬砌台车根据设计断面自行设计制造,单件最大重量不超过5T,以便于运输和洞内现场拼装。二次衬砌一般在围岩变形趋于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趋于稳定应符合以下要求: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水平收敛(拱脚附件7d平均值)小于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320
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膨胀岩等可能产生大变形,且变形长期不能趋于稳定的不良地质隧道,二次衬砌可提前施作,衬砌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16.1施工方法正洞衬砌采用12m长全断面钢模整体式液压衬砌台车,平导及横洞衬砌采用组合钢模板,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或汽车泵泵送作业,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入模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机械振捣。台车结构如图6.16.1-1。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挡头模板采用制式钢模,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由本隧道统一规划的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采取商品化混凝土供应模式,就近供应。混凝土灌筑前做好钢筋的布设工作,钢筋角隅处要加强振捣,并做好防水层铺设及各类预埋件、预留孔、沟、槽、管路的设置。图6.16.1-1全液压衬砌台车结构图16.2混凝土施工隧道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6.2-1。320
图6.16.2-1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泵送入模运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自动计量搅拌站建立原材料进场检验设计混凝土配比混凝土试验合格浇筑仰拱混凝土处理合格混凝土养护强度满足机械行走结束混凝土养护安装填充及铺底模板模板安装检查浇筑混凝土衬砌断面检查铺设轨道台车就位模板清理、台车校正、固定台车安装检查合格混凝土养护脱模移动台车结束浇筑拱墙混凝土基仓清理挡头板安装止水带安装预埋件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隐蔽工程检查拱墙施工缝接茬处理合格铺设防水层栈桥就位施工准备仰拱开挖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仰拱模板320
施工准备:测量工程师和隧道工程师共同进行水平、高程测量放样。起动台车液压系统,根据测量资料使钢模定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定位后固定,并进行测量复核。清理基底杂物、积水和浮碴;衬砌台车前端装设钢制挡头模板,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固定止水带;拆除上组衬砌混凝土施工缝处止水带保护模,并自检防水系统设置情况。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隐蔽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后灌筑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必须经工地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细骨料采用河砂,粗骨料在指定石料场加工。在石料场建立粗骨料加工系统,保证粗骨料生产质量满足混凝土对粗骨料的各项指标的要求。到工地后,按混凝土原材料试验规范进行检验。水泥采用散装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由检测试验中心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性能检验。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有效期,或发现水泥有受潮结块现象时,均应经过鉴定后降级使用。搅拌用水从深井抽取。使用前对水进行酸性物质含量化学分析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6.3混凝土搅拌搅拌站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混凝土搅拌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拌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耐腐蚀、耐久性、和易性的要求和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下,计算与试验相结合,采用质量法设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要求: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大于1:3,且不大于40mm;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小于15%。混凝土生产必须满足冬期施工要求。16.4混凝土运输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运输施工要点:混凝土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运到灌筑点时,要满足坍落度要求。从搅拌机卸料到灌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120分钟。16.5混凝土灌筑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因意外混凝土灌筑作业受阻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按施工缝处理。衬砌混凝土施工均为机械振捣,插入式振动棒和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16.6混凝土养护及整修320
模筑混凝土衬砌应根据不同地段承压情况,混凝土强度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100%、70%及8MPa时方可拆模。16.7质量保证技术措施衬砌施工前,应对中线、高程、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进行仔细检查核对,准确无误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灌筑混凝土。施工前做好地下水的封堵、引排,仰拱及基础部位的浮碴、积水必须清理干净,衬砌混凝土必须在无水情况下进行施作,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灌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止水带进行仔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灌筑。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等措施,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减小因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混凝土衬砌灌筑过程中,严禁损坏防水板。检测试验中心按规定要求在灌筑混凝土现场做试件,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注、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大于2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6m,左右混凝土高度不能超过0.5m。插入式振捣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缓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托,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70m。16.8注浆回填为了确保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密实无空洞,在初期支护完成后二次衬砌前对初期支护背后进行探地雷达检测,发现空洞后采取注浆回填;二次衬砌时,在拱部每隔3m预埋一根注浆管,注浆管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混凝土进入将其堵死,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后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选用微膨胀性水泥砂浆,注浆从低标高注浆孔开始注浆压力不小于2Mpa或高标高拱顶注浆孔冒浆为止。17附属工程320
隧道内附属工程有:专用洞室、水沟电缆槽、光纤直放站洞室、照明箱变洞室、隔离开挖开关洞室等。附属工程施工要求如下:附属工程施工不得影响正洞工作面正常作业,风动凿岩机钻孔,塑料毫秒雷管微差起爆,光面爆破,湿喷混凝土,挖掘机装碴,采用自卸车运输出洞,随开挖随支护。附属洞室施工同样在主洞初期支护稳定后开始进行,以不对正洞形成干扰和超前二次衬砌防水卷材铺设至少50m为原则安排施工。经测量放样后一次开挖成型,初期支护参数同该段衬砌类型。洞室所在位置在主洞初期支护时就提前预留,洞室范围内需截断的工字钢架在洞室顶采用横托梁预处理(横托梁型材同正线工字钢架)。横托梁以简支梁型式与洞室邻近两侧钢架连成一体。在主洞初期支护时,洞室范围内仅作喷砼封闭,以便开挖。附属洞室衬砌混凝土作业采用钢制整体式模板,与正洞衬砌同时施作,灌筑成整体结构。附属洞室防水层,在洞外按洞室三维模型加工防水层,直接镶入洞室内与正洞防水板焊接成一体。施工中应注意衬砌施工缝不得设于附属洞室处。通信、信号电力等预埋件按设计单位电力、线路、信号、通信专业要求在洞内设置。洞内排水沟沿隧道两侧墙脚通长布置,线路前进方向左侧设置电力和信号电缆槽,右侧设置通信、信号电缆槽。各电缆槽均采取分槽设置。洞内排水沟、电缆槽在洞内其他工程项目完成后展开全线统一施工,能够更好的控制其线型和几何尺寸。尺寸图详见6.17.1-1。图6.17.1-1水沟电缆槽示意图320
在模筑衬砌完成地段,根据施工组织安排于施工后期进行水沟、电缆槽施工。沟、槽立模采用专用大块组合钢模板立模。砼由洞外搅拌站提供,砼灌注采用在砼罐车后接长溜槽直接入模的方式,插入式振捣,洒水养生。沟、槽盖板在洞外加工厂集中预制,运至洞内后,人工挂线砂浆找平铺设。隧道两侧边沟基座和两侧电缆沟基座与侧壁现场立模浇筑,盖板采用预制安装的方法施工,在拌和站内集中预制。隧道工程接地措施隧道工程综合接地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敷设地线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口等现象,并,贯通地线每隔一定距离用三通管头向电缆槽引一接线头。接线头的引出采用塑料护套多股铜线,电缆槽内留出250mm,对需要进行接地处理的设备连接在贯通地线上。为保证全线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贯通地线需在适当地方安装接地极来进行降阻处理。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处接地极对贯通地线接地性能加强。采用铅包多股铜缆线与隧道两侧预留的接地螺母相联接,隧道两侧的接地螺母与预埋接地钢筋焊接成一条贯通的接地线,保证全线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符合设计的技术要求。在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埋接地钢筋使其定位准确,尤其注意不得使其断开。同时施工过程中要采用仪器测每分项工程的接地电阻,使其符合设计要求。18双块式整体道床18.1概述新建xx至xx铁路xx至xx段(xx境内)站前工程XLZQ-2标段xxx隧道正线(DgK56+156~DK68+709段)双块式无砟道床铺设长度铺轨12.553公里。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其中:支承层或底座的施工、无砟轨道工程的测量、轨排组装与精细调整、道床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等,是本隧道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的重难点。双块式轨枕在轨枕场工厂化集中预制,现场采用轨排框架无砟轨道系统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安装、测试及验收。无砟轨道结构的基本设计要求是:320
(1)利用轨下垫层、弹性扣件及枕下弹性垫层等部件,提供轨道结构合适的弹性和性能。(2)无砟轨道本身及轨下基础在长期运营条件下,其残余变形能为扣件调高量所调整。(3)满足环保及运营使用的要求。在环保方面,应考虑线路两侧的减振、降噪、绿化;在使用方面,应考虑抗油污、抗农药、抗紫外线老化、防火等。(4)方便轨道结构检查和合适的轨道维修条件。(5)满足通信信号设施的安装及轨道电路绝缘的要求。18.2无砟轨道结构设计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组成。18.2.1轨枕采用通用SK-2型双块式轨枕,图号:通线【2011】2351-Ⅰ。轨枕间距控制在600mm~650mm之间。18.2.2轨道结构高度隧道内轨道结构高度为515mm。18.2.3道床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宽度2800mm,厚度260mm。直线段道床板顶面设置单面排水坡。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在道床板混凝土前应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测试检查,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要求。道床板构筑于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上,道床板连续浇筑,隧道变形缝处道床板采用断开设计,板缝与变形缝的中心对齐,板缝宽20mm,采用嵌缝板填塞后用嵌缝胶封面。道床板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表面需进行拉毛处理,其拉毛纹路应均匀、清晰、整齐,拉毛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拉毛破坏时应重新凿毛,确保道床板与仰拱填充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的连接质量。在隧道进出口距连续浇筑道床板15m范围内,道床板与隧道仰拱填充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采用植筋进行连接。18.2.4曲线超高设置320
隧道地段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实现,采用外轨抬高方式。18.2.5综合接地道床板内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将道床板在纵向上划分成长度不大于100m的接地单元,每一单元用一根2m长不锈钢缆线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道床板接地端子尽量靠近电缆槽边墙上预埋的接地端子设置。18.2.6排水设计采用线间设中心排水沟,线路两侧设排水沟的排水方式。18.3施工准备准备期包括:线上材料的存储、人员的组织培训、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定位测量等。轨枕贮存于轨枕预制场,其它无砟轨道相关材料贮存在各工区施工点仓库。18.3.1人员准备各种技术、管理人员数量资质配备齐全到位,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要求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操作。18.3.2机械、工装准备配备成套无砟轨道工装设备,按照无砟轨道机械化、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施工要求,组织落实无砟轨道施工装备,加工制造配套小型机具、工具。开工前,各种机械设备、工装、器具准备齐全到位,且经检测调试、运转正常,满足施工要求。18.3.3材料、试验准备各种原材料存放数量和方法合理、合适,供应满足施工进度,标识齐全且通过检定合格,试验室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选定道床板C40混凝土配合比允许施工。18.3.4标准、制度、报批文件准备各种标准、制度完善齐备,各项责任落实到位、分工明确,开工报告等需批复文件批复到位。18.3.5现场准备320
做好施工前的现场调查,切实做好无砟轨道预制件、原材料、加工料的生产、存放与运输及气候条件的现场调研。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组织方案。完成对结构物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线路基桩测设,相关接口工程安排。开展工艺性试验,达到熟悉设备,摸索和完善工艺,验证设计和施工组织方案的目的。工艺性试验段长度不宜短于20米,工期至少提前一个月。为减少与无砟轨道施工的相互干扰,尽早安排排水沟、电缆槽的施工,提前统筹安排站后工程元器件的预埋和过轨管线施工。图6.18.3-1无砟整体道床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18.4施工方法18.4.1断面结构形式本隧道无砟轨道设计方案采用轨排框架双块式轨枕设计方案,无砟轨道隧道结构示意图分别见图6.18.4-1。图6.18.4-1无砟轨道隧道结构示意图18.4.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8.4-2。320
测量放样、道床底层钢筋施工轨枕散布及扣件安装排架组装轨枕间距调整支撑架及轨向锁定器安装轨道粗调钢筋绑扎及接地焊接纵、横向模板安装轨道精调排架约束体系锁定道床混凝土浇筑轨道静态几何形位观测轨道动态几何形位观测轨排稳定保护、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拆除排架支撑、约束体系重新拧紧扣件轨道最终几何状态观测拆除排架、封堵螺杆孔道床基底验收图6.18.4-2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18.4.3施工程序施工主要工序为: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线路基桩测设、CPⅢ控制网测量和线路拟合、道床工作面清理、施工放样、双块式轨枕现场存放及验收、道床板底层钢筋施工、轨枕铺设、轨排组装及就位、轨排粗调、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道床板模板安装、轨道精调、道床板混凝土施工、变形缝设置、综合接地。18.4.3.1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320
无砟轨道施工前,必须按照无砟轨道铺设标准进行隧道轨下基础的质量评估,确保工后沉降、徐变监测及技术评估满足标准要求,具备条件后方可铺设无砟轨道。隧道地段道床板范围内的底板或仰拱回填层要置于稳定的基础上,并加强底部结构和排水系统。对不良地质地段,在仰拱回填层施工前进行基底检测,待稳定后再施作。隧道内无砟轨道施工前应对仰拱回填层或底板表面进行拉毛处理。18.4.3.2线路基桩测设以全线重新测量设定的CPⅢ控制网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设定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测量,形成精度高的线路基标,确保轨排铺设和调整达到设计要求。待已经施工完毕的混凝土底板达到一定强度后布设控制基标。18.4.3.3CPⅢ控制网测量和线路拟合在无砟轨道施工前,首先对隧道进行全线测量,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测点及精密控制测量三等水准点成果、CPI控制网坐标成果、CPⅡ控制网坐标成果进行复测,进行CPⅢ控制网点布设、测量以及复测。全线CPⅠ、CPⅡ复测完成后设计单位重新进行纵、横断面线路拟合,对施工误差进行调整,满足整体道床高精度的施工要求。18.4.3.4道床工作面清理清除回填层或底板顶面浮渣等杂物,并用高压水清洗干净,并保持几小时的湿润状态,无积水后方可浇筑道床混凝土。18.4.3.5施工放样无砟轨道施工前对已竣工的隧道进行全面的线路贯通控制测量,控制测量以施工复测时的导线点和线路中心点作为线路的控制基点,形成闭合的导线网,使用全站仪进行精密导线测量,及时进行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同时在各施工区段分界处设加密控制点作为趋近测量的公用控制点。施工测量控制网完成后按二等测量等级增设线路基标。基标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采用精密水准仪对隧道仰拱填充面、钢筋混凝土底板进行无砟轨道施工前的标高测量。测量人员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和调整轨枕间距,将每根轨枕的位置用红油漆标注于底座板或支承层侧面。中线基标测设和水准测量的精度必须满足道床板的设计布置需要,并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320
采用GRP1000测量系统检测无砟轨道铺设的几何形位,控制轨排的粗调和精调定位,确保线形满足设计和铺设精度要求。GRP1000轨道施工测量系统的功用:(1)高精度的测量传感器:轨距、超高、位置(链测长度);(2)精确指示三维轨道坐标;(3)人机操作界面;(4)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及校正数据。18.4.3.6双块式轨枕现场存放及验收双块式轨枕采用普通平板车运输,洞内采用龙门吊卸车。双块式轨枕在工厂集中预制加工,进场前严格按照成品接收和检验程序办理,合格后方可使用。安排专人检查验收和保管收货,参照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轨枕,填写检查记录,及时清理更换不合格品。轨枕放置在线路中心线两侧,放置时注意保护测量控制点,并留下龙门吊走行位置的通道,存放轨枕位置必须坚实平整并支垫100×100mm方木。每处按5×5的规格进行堆放。轨枕质量必须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和《客运专线铁路双块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检验细则》的要求。图6.18.4-3轨枕存放示意图18.4.3.7道床板底层钢筋施工320
隧道段道床板横向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在洞内工作面绑扎组装;纵向钢筋直接运输至工作面绑扎组装。进场钢筋存放在斜井口钢筋棚内检验,经现场试验合格后进行加工;钢筋运至工作面钢筋按设计要求在洞外下料,采用随车吊运输,计算好单位使用数量,备在线路左侧电缆沟槽盖板上的轨枕垛上边。绑扎时在纵、横向钢筋搭接处采用绝缘卡隔离,确保纵、横向钢筋节点绝缘。纵向钢筋进行搭接,相邻钢筋的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700mm,相邻搭接接头中心错开距离不小于1000mm。同一截面上的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在钢筋网下放置混凝土垫块,按照2个/㎡成梅花形布置,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底部最小厚度符合要求(设计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35mm)。在纵横向钢筋交叉处及纵向钢筋搭接处设置绝缘卡并用塑料带绑扎牢固,绑扎后剪去多余的塑料带。纵横向钢筋均匀散布,间距允许偏差±20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10mm,-5mm,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18.4.3.8轨枕铺设采用汽车运输轨枕沿线卸存,采用人工直接铺设单根轨枕。双块式轨枕在组装前,对其承轨槽、螺栓孔清理干净,主要检查桁架钢筋是否弯曲、扭曲变形,正线采用双块式轨枕SK-2型(图号《通线[2008]2251-I》),配套采用WJ-8B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间距为650mm,可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微小调整。对于道床板在隧道变形缝处断开后,轨枕间距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调整范围600~650mm,最外侧轨枕中心至道床板边缘距离不小于290mm。18.4.3.9组装轨排将待用框架使用龙门吊或汽车吊吊放在布设好的轨枕槽上,人工配合龙门吊,将轨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与轨枕上螺栓孔位置对齐,平稳、缓慢的将排架放置在轨枕上。复查轨枕位置并上紧扣件。根据测设的底座板轨道中心点位,辅助弹线,使轨排框架准确就位。高程误差控制在-10mm,0、中线±10mm。在轨排落至道床板前,给螺栓支腿加套软胶管,轨缝利用相邻的两轨排轨枕间距允许范围进行调整。轨缝控制在6-8mm,钢轨接收要平顺,不得有错牙或错台。图6.18.4-4轨排框架安放示意图320
18.4.3.10轨排粗调轨排粗调采用全站仪,道尺完成轨排初步调整。调整原则为先中线后高程,高程误差宁低勿高,中线误差越小越好。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设站时至少观测附近4对CPⅢ点,全站仪测设轨道中线、高程误差,并使用螺柱支腿等轨排架横向、纵向调整机构完成轨排粗调整。轨排粗调完成后,相邻两排架间采用夹板联接。图6.18.4-5轨排粗调示意图18.4.3.11道床板上层钢筋施工混凝土道床板上层配筋包括纵向钢筋(Ø20mm,在每个横截面内有7根,隧道洞口200m为9根)和横向钢筋(Ø16mm/650mm,洞口200m为Ø16mm/(450mm+200)mm)。按设计要求绑扎道床板上层钢筋网。在钢筋交叉点处加绝缘卡,绝缘绑扎线绑扎。无砟轨道将不超过100m的道床设为一个接地单元,每一单元用一根2米长的不锈钢缆线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隧道变形缝处道床板断开后,在道床板端部设置接地端子,同一接地单元内相邻两块道床板的接地端子进行连后,每一接地单元再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上层纵向钢筋的中间一根和最外侧两根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每接地单元内取一根横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进行“L”焊接。“L”型连接钢筋为Ø16320
HRB335钢筋。100m内单元内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0mm,双面焊不小于55mm,焊接厚度不小于4mm。同一接地单元内纵、横接地钢筋交叉点处应焊接,接地单元之间钢筋进行绝缘搭接,接地钢筋与其他钢筋交叉点也要绝缘搭接。接地电缆为不锈钢钢缆,截面不小于200mm2。接地单元间作绝缘不焊接处理。混凝土保护层两侧和顶部最小厚度符合要求(设计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35mm),允许偏差±5mm。非接地钢筋中,任意两根钢筋的电阻值不小于2MΩ;并保证与侧向模板与沉降缝分隔板无任何连接。在隧道变形缝处断开后,道床板长度可能小于100米,在道床板端部设置接地端子,当几块道床板组成一个不大于100米的接地单元时,同一接地单元内的相邻道床板的接地端子应进行C型连接,最后每一接地单元再与隧道预留的接地端子进行一次连接。对于洞身地段变形缝,板缝两侧的道床与隧道底板设置6排直径25的钢筋加强连接。连接筋以植筋的方式锚固在隧道底板上,间距可根据轨枕间距情况调整,使连接钢筋位于两相邻轨枕之间。18.4.3.12道床板模板安装本工序主要作业内容包括:模板抽检及设备就位;安装横向模板;安装纵向模板,横向模板和纵向模板连接。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以下检查工作:模板平整度;模板清洗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不满足技术要求的模板不能进行安装使用。模板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模板与粗调完毕的轨排之间的碰撞,影响粗调完毕的轨排精度。横向模板位置与底座板横向位置重合长度为2800mm,设计高度为260mm,设计为双面型式。横向模板位置必须准确放样、划线标注。放线完毕后,在底层钢筋布设前将横向模板钢条安装到位,并用四个锚钉固定。在轨排粗调完毕后,安装横向模板,横向模板提前存放在所需位置的线路中间位置,横向模板由3块拼接组成,人工配合龙门吊安装。先安装中间块,最后安装两边块。使固定钢条嵌入模板底面凹槽,相邻模板间部分销接、拼接严密,顶部设钢盖板。横向模板两端位置参考纵向模板边线,安装误差为2mm。320
纵向模板长度与底座板模板长度相同,高度均为260mm。纵向模板提前存放在线路道床板边线的两侧,龙门吊将模板吊起,人工辅助配合将模板吊到已经放好的道床边线上,模板就位后,纵向模板底部铺设橡胶带,保证模板与下部结构紧密连接,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渗漏。相邻的两块模板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时一定要保证相邻两块模板之间不出现错台,并在两模板连接面处贴双面胶或胶条,以防止模板间出现缝隙漏浆。纵向模板安装到位后,将纵向模板与地面进行连接,间隔布置三角形模板垫块,保持底面支撑牢固、水平;并用横向拉杆进行模板的横向连接,确保在道床板浇注时不发生模板变形。模板安装完毕后,将模板底面与道床板下部结构有缝隙的位置进行砂浆的填封,模板内侧用墨线标示道床板顶面线。纵向模板安装精度宽度±5mm、中线位置2mm、顶面高程不低于混凝土顶面高程。纵向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横向模板和纵向模板之间的连接,先将横向模板底的固定钢条上的螺栓拧紧,让纵向模板和横向模板密贴,然后将纵向模板和横向模板上部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螺栓连接。侧向模板采用厂制专用模板,每块模板长度为2m,模板高度为300mm,对于超高地段超高一侧,叠加高度为200mm的钢模板。根据测量放出的中心线及边线,将模板摆放立直,在模板外侧钻孔,安装模板调节三脚架,通过支撑架调整模型的位置,调整到限差范围内定位。图6.18.4-6模板安装示意图模板安装应稳固牢靠,接缝不得漏浆,混凝土模板内侧面平整,模板间接缝严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道床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顶面高程±5mm,宽度±5mm,中线位置2mm。18.4.3.13轨排精调320
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全站仪设站;测量轨道数据;调整轨道中线;调整高程及稳定轨排。(1)全站仪设站全站仪至CPⅢ点棱镜最近距离不能小于15m,距精调小车最近距离不得小于15m,最远不得超过50米,以免影响精度。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臵。观测CPⅢ点顺序严格遵循仪器厂商提供的观测顺序,设站点每次保证在作业面得同一端和线路的同一侧。如设站误差大于1mm要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臵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重新设站。全站仪设站见图6.18.4-7。(2)测量轨道状态将轨检小车放置在轨排架上,在轨排架定位标处停放小车,拧紧刹车,用全站仪精确照准轨检小车的棱镜,使用全站仪精测模式测量出轨检小车的几何定位情况,通过轨检小车内的传感器计算出轨道定位的几何偏差,如轨距、水平、轨道平顺性、平面位置及高程偏差等,然后利用支腿螺柱对排架进行调整。图6.18.4-7全站仪设站示意图13425876P(3)精调顺序:对两个特定的组合轨道排架而言,精调顺序见下图6.18.4-8,为1→3→1→2→3→2→3→4→5→3→4→6→4→5→6→5→6。图6.18.4-8精调顺序示意图320
A.调整轨道中线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双头调节扳手联组工作,一般2~5根为一组。B.调整轨道高程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每旋转90°其高程变化1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调整附近的螺杆。高程调整完成后对轨道进行检查验收。轨排框架采用侧向支撑确保其稳定,侧向支撑采用撑拉杆连接防护墙抓卡固定在防护墙上。轨道精调完毕后应避免受外部扰动,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或温度变化超过15℃时,须重新检查或调整。C.锁定排架约束体系:确认轨道状态到达控制标准后,锁定地锚、轨向锁定器和纵向鱼尾板,并逐一检查,确保轨排处于固定状态。D.接头联测顺接控制:在前次已浇筑混凝土地段,预先拧紧一根轨排扣件,采用调校好的精调小车对浇筑地段至少8根轨枕进行复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补偿功能进行调整。未浇筑地段,由于设站(全站仪搬站)误差导致前后两段连接精度存在偏差,偏差不大于2mm时,采用手动或自动补偿功能对偏差予以调整。各作业面接头必须联测,先浇筑混凝土地段,由现场精调人员采用标定尺、轨检仪及精调小车准确测定轨道偏差后,交由后续联测段精调人员。当后续段混凝土施工距先施工地段100m时,要求接头处双方必须对已浇筑段进行联测,采用精调小车复核已浇筑地段至少8根轨枕(提前拧紧扣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1mm/10m进行手动补偿。图6.18.4-9轨道精调示意图320
18.4.3.14道床板混凝土施工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准备工作;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抹面及清洗;混凝土养护。(1)准备工作清理浇筑面上的杂物,在浇筑前6小时内需喷水湿润底座板上面中间隔离层及轨枕底部,浇筑前用防护罩覆盖轨枕、扣件。检查支腿螺柱是否出现悬空,隔离套是否装好,并对支腿螺柱上部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图6.18.4-10浇筑前清理图(2)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浇筑混凝土前,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3)混凝土输送利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及温度等指标,合格后利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入模。(4)混凝土浇筑为确保混凝土道床板浇筑不产生超限的温度裂缝,浇筑混凝土期间应全天监测环境温度、轨道温度,绘制温度曲线,使混凝土浇筑能在气温变化范围较小的时间段下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320
之间。泵送混凝土时,橡胶泵管口应在轨排上方且下料方向基本垂直轨排。通过移动下料管控制混凝土标高。混凝土需一个轨枕间距接一个轨枕间距单向连续浇筑,让混凝土从轨枕块下漫流至前一格,以免在轨枕下方形成空洞。当混凝土量略高于设计标高后,前移到下一格进行浇筑。图6.18.4-11混凝土浇筑示意图(5)抹面及清洗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混凝土入模后半小时内用木抹完成粗平,1小时后再用钢抹抹平。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细小裂纹,在混凝土入模3到4小时后进行二次抹面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托盘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施工。抹面完成后,及时清刷钢轨、轨枕和扣件,防止污染。图6.18.4-12混凝土浇筑后抹面及清理示意图(6)施工缝的处理单元板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施工缝,必须连续浇筑。(7)轨排稳定保护此工序是轨道良好精度最终实现的保障,须精心施工。①320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完成后,由专人负责记录该轨排浇筑完成时间,并每隔两小时记录一次轨温值,为下一步解除轨排约提供时间、确定轨排稳定状态提供依据。②混凝土初凝前(0.5-1h,以同养试块为准),顺序旋升支腿螺柱1mm,即1/4圈,支腿螺柱的放松须始终沿逆时针。同时,立即松开钢轨纵向接头处的鱼尾板。③混凝土初凝后(1-2h,指压无明显压痕,以同养试块为准),松开全部扣件和横向约束,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变形,操作时注意不要扰动轨排。④当一个轨排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轨温温升达到10℃时,立即采取降低轨温措施,采用养护棚遮盖已浇筑段,隔断阳光直射,并同时采用浸水棉布织物覆盖整个钢轨。(8)覆盖养生道床板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或喷雾、覆盖和洒水养护;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前后采取保湿养护措施,可通过喷涂养护液、喷雾和洒水养护,并及时采用浸水织物覆盖整个浇筑面,并洒水保持织物湿润。夏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冬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不能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时拆模,拆模后不能立即浇凉水,且注意保温。图6.18.4-13无砟轨道道床养护示意图(9)轨道状态复测采用精调小车尽早完成轨道状态复测,最迟不得晚于48h。分析、查找偏差原因,及时了解轨道几何状态,对比浇筑混凝土前和浇筑混凝土测量数据,对偏差较大的,认真分析和现场查找原因,避免下一循环出现重复错误。320
(10)拆卸模板和轨道排架①拆除条件:道床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5Mpa(以同养试块为准),方可进行纵横向模板和轨道排架的拆除。②纵、横向模板拆除:将纵横向模板连接和横向模板连接以及与地面或其他建筑物的连接松开,先拆纵向模板,再拆横向模板,依次推进,逐块拆除、清洗,给模板涂油,将各型模板、楔块形钢垫块、固定钢条等分别归类、集中,分批储存在模板存放筐中。③轨道排架拆除:模板拆除完毕后,即可进行轨道排架的拆除。拆除时,先拆除全部扣件,再拆除轨向锁定器。④倒运:模板及排架拆除后,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清洁处理,配件集中存放在集装筐中,在浇筑混凝土间隙,利用桥上运输小车,将纵、横向模板迅速倒运至施工前方以循环使用,用龙门吊或汽车吊将轨道排架吊至桥下,然后平板车转运至前方轨枕组装平台处。(11)封堵螺杆孔、修整混凝土支腿螺柱拆除后遗留的螺杆孔,人工用M40高强度无收缩水泥砂浆对遗留的螺杆孔洞进行封堵,灌孔前必须保证孔内清理干净、无积水、杂物等。灌注后的砂浆应密实、无空洞、孔口平整,不得污染道床面。当混凝土达到70%以上强度后,用磨光机将工具轨下、托盘下等不平整处修理平整。图6.18.4-14无砟轨道道床成型示意图18.4.3.15变形缝设置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在隧道变形缝处需断开,板缝与变形缝中心对齐,板缝宽20mm,采用硬质泡沫板填塞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封面(密封胶厚30mm)。320
变形缝位于洞口200m范围内:洞口200m范围内已设计有连接钢筋,因此不再进行加强。变形缝位于洞身地段:板缝两侧的道床板与隧道底板设置两侧各6排φ25钢筋(每处计12排)加强连接,连接钢筋以植筋的方式锚固在隧道底板上,使连接钢筋位于两相邻轨枕之间。18.4.3.16综合接地因轨道板变形缝处钢筋断开,故道床板被划分为多个接地单元:道床板长度大于100m:划分接地单元,以不大于100m作为一个接地单元,每一接地单元均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一次。道床板长度小于100m:在隧道变形缝处断开后,道床板长度可能小于100m,则在划分的多个单元板端部设置接地端子,并“三纵一横”焊连一次;当几块道床板组成的一个不大于100m的接地单元时,同一接地单元内的相邻单元板接地端子进行C型连接,最后该接地单元再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连接。图6.18.4-15综合接地焊接及绝缘检测18.5隧道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18.5.1工艺流程图详见“图6.18.5-1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图6.18.5-1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320
18.5.2工艺要求隧道内道床施工前将道床位置范围的隧底凿毛,并清理干净。绑扎道床下层钢筋,曲线地段超高通过道床板设置,道床下层钢筋水平布置。隧道地段道床一般连续铺设,道床施工前对仰拱回填层或钢筋混凝土底板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其拉毛纹路应均匀、清晰、整齐。在隧道伸缩缝和隧道两端设轨道伸缩缝,缝隙为20mm,采用嵌缝板填塞后用嵌缝胶封面18.5.3工艺说明(1)支承层施工对有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制订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工作。320
支承层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对隧道等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支承层铺设施工。(2)轨排铺设轨排框架按要求由专业厂家分单元节制作,其组装精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验收。轨排吊装采用2台跨线轮胎式门吊协调工作,2台轮胎式门吊采用同一控制系统控制。轨排吊装过程中,采用专用吊装架,防止轨排吊装过程中轨排变形。图6.18.5-2支承层凿毛示意图轨排就位后,沿钢轨每隔3根轨枕之间安装1个调整轴架,内外股钢轨上轴架对称安装。轴架必须安装在两个轨枕的中间位置,安装时必须使调整轴和铰接挡块位于轨排外侧。支架必须保证其垂直度,确保竖杆最大轴向偏差小于2cm。为了能够在钢轨底部固定支架,夹板通过梅花扳手手动拧紧。轨排粗调采用专用粗调设备进行,粗调后轨排钢轨顶面高程控制在0~-10mm,中线偏差控制在±5mm。根据施工时天气情况,轨排精确调整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大约1.5~2h开始进行。轨排精确调整采用进口的GRP1000轨道测量系统测量定位。精调精度控制在1mm以内。轨排铺设最终精度应由质检人员检查,并签字确认。轨排精调完成后,电焊工立即着手安装固定板,将轨排焊接固定。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轨排精度。(3)道床板施工320
道床板上、下层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钢筋)交叉处采用加装塑料套管的绝缘措施,使其满足轨道电路传输长度要求。道床上层钢筋采取单点接地,100m范围接入综合地线。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确保耐久性和和易性。道床浇筑过程中,测量施工环境,控制入模温度。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中轨排位置监控,并设专人巡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措施及养护手段,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纹。在道床浇筑过程中随机进行混凝土取样做成试件,满足检验试验要求。18.6质量检查和控制标准18.6.1原材料质量标准(1)弹性垫板弹性垫板原材料应采用100%三元一丙橡胶,不得使用再生胶,应满足表6.18.6-1要求。表6.18.6-1弹性垫板技术性能指标项目名称单位标准值邵尔A型硬度度/HA80±5抗拉强度Mpa≥12扯断伸长率%≥250撕裂强度N/mm≥30压缩永久变形(24h、100℃)%≤30耐碱性(饱和Ca(OH)2、24h、23℃)体积变化率%≤5阿克隆磨耗cm3/1.61Km≤0.6脆性温度℃<-30热空气老化、(7d、100℃)抗拉强度Mpa≥10扯断伸长率%≥200硬度变化度/HA≤8硬度变化度/HA≤8(3)绝缘卡320
钢筋绝缘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轨道电路传输距离,必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及有关设计参数。①采用产品应该具备铁道部质检中心检验合格文件,并在其他铁路无砟轨道项目中有应用经验。②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一下要求:A.钢筋绝缘卡的原材料应满足相关要求,物理性能应满足表6.18.6-3的要求:表6.18.6-2绝缘卡性能参数表项目单位性能指标备注体积电阻率Ω·cm3≥1014Ω·cm3B.为了保证绝缘卡与钢筋的连接紧密,绝缘卡的卡力不得小于2.5㎏。试验方法:测试前先将钢筋绝缘卡的一端进行固定,而后将对应的钢筋卡入未固定的一端,随后将带有挂钩的铁棒(重量为2.5㎏)轻挂在卡入部分的中心位置。悬挂1分钟后钢筋不得脱落。18.6.2轨道工程几何尺寸控制标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规定铺设精度应达到如表6.18.6-3要求。综合我国和德国的验收标准,无砟轨道铺设的控制测量精度可采用以下两种验收要求:(1)以10m弦量测,轨道的方向偏差为2mm,纵向高低偏差为2mm,即2mm/10m;(2)以150m弦量测,轨道的方向偏差为10mm,纵向高低偏差为10mm,即10mm/150m;18.6.3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验收标准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见表6.18.6-4。表6.18.6-3轨道工程铺设精度一览表序号检查项目无砟轨道允许偏差检测方法1轨距±1mm相对于1435mm1/1500变化率2轨向2mm弦长10m320
1mm/8a(m)基线长48a(m)10mm/240a(m)基线长480a(m)3高低2mm弦长10m1mm/8a(m)基长48a(m)10mm/240a(m)基长480a(m)4水平2mm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5扭曲(基长3m)2mm基长3m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6与设计高程偏差10mm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7与设计中线偏差10mm注:1.表中a为轨枕/扣件间距;2.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低于设计值。表6.18.6-4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顶面宽度±102中线位置23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54平整度3mm/1m18.7施工组织隧道内工作面具备条件后,利用辅助坑道安排多作业面进行洞内无砟道床施工。18.7.1人员配置本段内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队下设测量班组、钢筋班组、模板班组、混凝土班组、机械班组、普工班组,轨枕转运班组、轨排组装班组、粗调班组和精调班组。一个作业面施工队各工种数量配置见表6.18.7-1。调遣精兵强将,成立精干高效的轨道工程施工队,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及专业施工队伍。各工种进场前应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熟悉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确保施工质量与工期的顺利完成。320
根据工程量及工程特点,计划配置两个无砟轨道施工架子队负责本隧道无砟轨道的铺设。每个作业面配置施工人员100人,共4个作业面,共400人,根据无砟轨道施工工序,以每天每个作业面施工80m左右双班双作业面配置,每天单线施工进度320m左右,保证24小时不间断施工。表6.18.7-1施工人员分工序号工种人数序号工种人数1机械司机28测量工42钢筋工109混凝土工103电焊工210修理工14模板工1011试验工25电工112普工106粗调工813精调工87起重工214组装工3018.7.2机械设备配置配备成套无砟轨道工装设备,按照无砟轨道机械化、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施工要求,组织落实无砟轨道施工装备,加工制造配套小型机具、工具。表6.18.7-2机械设备配置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位用途备注1轨道排架双梁350168榀轨排固定和调整2跨双线悬臂提升门机10t4台排架吊装,混凝土转运道床板3精调小车GRP10004台轨道精调道床板4大型拌和站HZS1202座混凝土生产5混凝土切缝机HQL4002台切缝支承层6运输汽车10t8台钢筋、轨枕等运输320
7轮胎式混凝土罐车8m312台混凝土运输8振捣器3040台混凝土振捣9交流电焊机500A8台钢筋焊接10提浆整平机RWZP55X2台混凝土提浆整平底座板11鼓风机4台基面除尘12喷雾器8台润湿道床板13模板运输小车4台模板及材料转运道床板14水车8台混凝土养护15钢筋切断机GQ-408台钢筋加工16钢筋调直机GT-408台钢筋加工17钢筋弯曲机GW-408台钢筋加工18对焊机K9228台钢筋焊接19汽车吊QY258台材料吊装20砂浆搅拌机WZ-0.24台无收缩砂浆制作道床板21冲击钻GSB20-2RE4台地锚钻孔23叉车3t4台轨枕转运24装载机ZL-502台材料转运18.7.3施工工序布置320
图6.18.7-1左线施工工序布置示意图320
图6.18.7-2右线施工工序布置示意图320
19轨道精调19.1施工工艺流程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9.1-1。图6.19.1-1轨道精调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轨道精测分析、精调方案制定现场标示、复核精调作业合格回检钢筋笼复测次清孔竣工不合格19.2施工准备⑴钢轨精调前应对钢轨进行一次全面性探伤,保证线路设备在无伤损的状态下开始精调工作。检查并清理钢轨、清扫轨面,确保钢轨无污染、掉块、硬弯等缺陷。⑵垫板安装正确,无缺少、损坏、偏斜、污染、空吊。对垫板进行调查,建立垫板台账。⑶扣件320
扣件完整、安装正确、无缺少、损坏、污染,精调前必须对扣件进行复紧(防止暗吊和长轨爬行),扭矩符合标准要求。清理扣件内部和承轨槽内残留杂物、灰尘等。图6.19.2-1复紧扣件⑷量具电子道尺、全站仪、轨检小车等检测工具必须定期进行检校和保养,确保量具状态良好,精度满足要求,严禁量具带病上道作业。定期对全站仪进行校核,确保定位精度。轨道检查小车要定期检测、保养,发生激烈碰撞后要在标定台上对小车进行标定。测量前一天要检查所有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电池是否充满电。准备好测量工具(0级电子道尺,塞尺,弦线,手电筒等),检查测量各仪器配件是否齐全。轨道检查小车软件设置、输入并核对轨道检查小车电脑中的线形文件(平曲线,竖曲线,超高,控制点,如存在断链,需分别输入)及全站仪CF卡中的CPIII控制点文件。⑸CPⅢ网复测精测精调前应对CPⅢ网进行复测,复测结果经评估合格后,方可用于轨道精调。320
图6.19.2-2轨检小车⑹作业机具、材料准备好内燃螺栓扳手、电动螺栓扳手、内燃发电机、液压起道器、改道器、专用橇棍、0级电子道尺、塞尺、弦线等工机具,根据作业调整量备足垫板等材料,提高工作效率。⑺人员精调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方可上道作业。上道前,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每个作业组分高程与平面基准轨两个小组:每作业组人员为25-30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减人员。带班负责人1人;小组长2人;调整量标示1-2人;作业量调查复核4人(道尺2人、弦线2人);散发垫板1人;操作起道器或专用撬棍4人(每小组2人);使用改道器2人(每小组1人);操作内燃扳手2-4人(每小组1-2人);操作电动螺栓扳手2人(每小组1人);摆放调整垫板、整理扣件2人;现场防护人员2人;作业回检1人;作业后用料登记、回收人员1人;辅工2人。19.3轨道精测⑴基准轨的确定:①曲线地段:轨道高股为轨向数据的基准轨;轨道低股为高低数据的基准轨。320
②直线地段:以前方曲线的高股为轨向数据基准轨,以前方曲线的低股轨为高低数据的基准轨。③在直线段由于前方曲线转向变化,基准轨需变股的,必须在前、后方曲线头尾前保证有300m及以上的相同基准轨,变股处所前后禁止出现正负水平交替。④当直线段前方无曲线或出现里程断链时,以直线段其后方曲线的高低股判断轨向及高低的基准轨。⑵轨检小车与全站仪配合使用,利用CPⅢ网测量每个扣件节点处的钢轨高程与平面坐标。⑶测量前,对测量区段的轨道结构状态进行检查,并对轨道进行全面清扫,特别是轨面与小车车轮要清扫干净,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防止因环境影响导致测量数据不真实,造成错误调整或重复调整。⑷将全站仪架设在需测线路距起点60米左右两CPⅢ点及线路的中心,如图7.1.4所示。⑸单组道岔或整个岔区、曲线(及前后300米)作为一个单元管理,相邻作业单元之间搭接一个测站距离(大约70米),作业单元划分不应位于竖曲线、变坡点,一个单元要一次完成测量。⑹测量转站时两站搭接不少于10个承轨台,每个承轨台都采集数据。⑺测量人员:作业人员要尽量固定,不可任意调动,测量数据要有专人做分析计算及存档。图6.19.3-1轨道精测320
⑻待全站仪适应环境温度后,进行全站仪设站工作。全站仪设站的技术指标:①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的方法进行设站。使用至少8个控制点自由设站,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必须保证至少6个控制点。其中前后至少各使用一个60米以上的控制点。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大目标距离,状况好时控制在70m以内,不好时将距离缩短。②全站仪设站精度应满足:东/北坐标在0.7mm以内,水平定向误差在1.4秒内。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有些不好的点可以剔除,然后进行计算,达到标准为止(与轨检小车同向的控制点自由设站计算时弃用要谨慎)。最后要保证3D点有6个,小车所在方向的点要尽量保证,要最少保证3个。③下一区间设站时至少要包括4个上一区间精调中用到的控制点,以保证轨道线形的平顺性。⑼轨检小车数据采集①全站仪设站的同时组装轨检小车,将双轮部分靠近低轨(以前方曲线判断高轨、低轨,曲下股为低轨)。②在稳固的轨道上校准超高传感器。一般每天开始测量前校准一次,如气温变化迅速,可再次校准。校准后在同一点进行正反两次测量,测量值之和应在0.3mm以内。③将全站仪对准轨检小车棱镜,初始化通信,并锁定棱镜。④轨检小车进入施工模式,查看平面和高程偏差数据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变化范围超过0.7mm),将小车向前推,找到数据相对稳定的距离,根据此距离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设站。⑤轨检小车由远及近靠近全站仪,在设站区间内逐个扣件节点采集数据。如在采集过程中数据突然变化,利用电子道尺对轨距、水平进行复核,并检查钢轨、扣件状态。⑥轨检小车在距离全站仪5-6米处停止测量,进行全站仪转站,转站后重复测量上一次设站已经测量过的10个点,如果偏差超2mm,需重新设站。⑽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到本次测量结束。19.4分析、精调方案制定320
⑴数据处理:①检测数据通过内业处理,生成轨道检测综合报表及.csv格式数据文件。②利用EXLel导入.csv测量文件,制作测量区段的高程、平面线形图。对测量区段的线形走势整体把握,根据实测轨道空间形位,确定需调整区间,模拟调整线形向设计线形靠拢。③将.csv测量文件导入轨道精调软件DTS中。⑵数据分析、制定调整方案原则:①在保证调整后的线形向设计线形靠拢的前提下,调整相对不平顺,力争恢复轨道的设计位置。②“先整体后局部”:可首先基于整体曲线图,大致标出期望的线路走势或起伏状态,先整体上分析调整量,再局部精调。③“先高低后水平(超高)”: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低轨的高程来实现,高轨的高程利用水平和水平变化率来控制。④“先轨向后轨距”:平面的优化通过调整高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低轨的平面位置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⑤测量区段的头、尾线路切忌盲目进行调整,应结合下一段的测量数据总体分析搭接区的调整量。可预留近一测站的线路(约60m)不做大幅度调整(满足短波不平顺控制值及变化率要求即可)。⑥分析时,不能一个小车一个分析组,应几个小车一个分析组一同分析,以提高分析质量。几个相邻小段问题处所应合成一个大段一同分析调整,提高轨道整体平顺性。⑶数据调整时不能完全依赖轨道精调软件,应结合整体线形图划分重点区段,然后在DTS轨道精调软件中进行精细调整,平顺性指标可通过对主要参数(平面位置、轨距、高程、超高)指标曲线图的“削峰填谷”来实现,曲线平直意味着轨道的平顺。⑷数据分析时,轨向和高低分析的同时应标示出利用弦线检测时的头尾位置(弦线两端的位置应选取本身无调整量的点进行)。⑸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杜绝在缓和曲线头出现反超高和反弯。320
②圆曲线方向、超高应严格控制。③曲线四大桩点(ZH、HY、YH、HZ)调整时要慎重。④测量区段头尾要隔一个区段,隔一日再调整。⑹对计算的调整量进行核对优化后,形成精调模拟方案(调整量方案),用于指导现场精调作业。⑺调整方案审批制:制定的精调调整方案要经过项目部、工务介入指导组、路局工务处的审批后方可实施,未经审批的方案禁止进行作业。19.5现场标示、复核⑴用电子道尺检查每个承轨台处的轨距、水平并标注在轨腰上。将测得的轨距、水平值与轨向、高低调整量相加复核模拟调整量的准确性。⑵安排专人将模拟调整量标注在每根钢轨对应应承轨台的轨底上(高低用正负、平面用箭头表示)。⑶经复核对模拟调整量有疑问,在有疑问处所做标记,并通知带班负责人。⑷拉弦线再复核如两数据不一致,短波(25米及以下)以现场为主,长波利用轨检小车重新测量。作业时建议标示分股进行,高程(水平)、平面(轨距)测量分别安排人员进行。复核时道尺下尺位置要做标记,保证作业与回检时下尺位置一致,减少误差。19.6精调作业19.6.1高程调整方法当钢轨高低位置为正调整时,可采用轨下调高垫板或铁垫板下调高垫板两种方法,在实际作业中应尽量采用轨下调高垫板(若采用铁垫板下调高垫板将增加锚固螺栓的松紧次数,易导致拔锚现象的发生)。钢轨高低位置为负调整时,将铁垫板下6mm厚的绝缘缓冲垫更换为2mm的绝缘缓冲垫。轨下调高垫板的型号:0.5mm、1mm、2mm、5mm、8mm,数量不得超过2320
块,应把最薄的放在下面,以防止轨下调高垫板窜出,其总厚度不得大于10mm,并不得放在轨下垫板上;当调高量需0.5mm级别时,可紧贴铁垫板承轨面加垫0.5mm厚的轨下调高垫板,数量可为3块。铁垫下调高垫板的型号为5mm、10mm,数量不得超过2块,总厚度不得超过20mm。19.6.2平面(轨向、轨距)调整方法松开锚固螺栓,测量人员将电子道尺放在欲改道的位置上进行控制(下尺位置要与调查人员一致);改道人员用改道器卡住钢轨,横向移动铁垫板进行调整,当轨向调整到位时,停止作业紧固锚固螺栓,当铁垫板横向移动受到平垫块卡阻时应将平垫块掉头使用。19.6.3高程基准轨精调作业流程⑴散发垫板:根据标记的调整量并结合线上既有垫板情况选配合适的垫板摆放在相应位置。⑵抬起钢轨:松开T型螺栓或锚固螺栓,起道器不能放在正对钢轨焊缝或靠近焊缝处,应离焊缝至少一个扣件节点间距的距离。起道作业要保证钢轨垂直升降,以免因起道而改变轨向轨距,控制起道高度不大于30㎜。⑶撤换垫板:对摆放的垫板进行核查,确定无差错后开始作业。垫板撤换完成后,扣件按标准进行摆放,以便扣件的紧固工作。更换垫板作业时同步清扫承轨台上的污染物。⑷检查高程调整到位后,紧固螺栓。如松卸的是锚固螺栓,紧固前应通过原始轨距值恢复或调整轨向。⑸检查复核轨距如轨向发生变化,松开锚固螺栓使用改道器恢复轨向。⑹对有平面调整的处所,按标示调整量使用改道器并利用轨距控制调整到位。19.6.4平面基准轨精调作业流程按高程基准轨精调作业流程进行。作业时,每个作业组要负责一段线路的双股钢轨精调工作,做到精调要有连续性,明确职责,避免单股调整后出现花轨距、水平。19.6.5质量回检320
回检人员对调整完成地段进行检查。检查数据(高低、水平、轨向、轨距)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扣件安放是否到位、扭矩是否达标,并做好记录。特别强调:回检与作业的下尺位置要保持一致,以免因下尺位置不同造成误差。19.6.6材料回收回收人员对轨料进行回收,严禁作业后任何轨料遗留在现场。19.6.7下道准备作业结束后,由现场防护员联系驻站联络员,通告作业结束、准备下道。19.6.8回检检查复核调整后的地段:直线是否顺直、曲线是否圆顺(曲线正矢控制:20米弦线检测2.5米测点,测点间距2.5米。缓和曲线实测正矢与理论正矢差不大于0.5mm,差之差不大于0.5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不大于0.5mm,最大最小差不大于1mm。)。高低、水平、轨向、轨距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严禁出现水平正负交替情况)。轨距控制在±1mm之间,轨距变化率≯0.3‰(相邻节点轨距相差0.3‰×629mm=0.1887mm≈0.2mm)。检查扣件是否离缝、落槽,安放是否到位,各零配件是否密靠、扭力是否达标,并做好记录。19.6.9复测使用轨检小车和全站仪对精调作业后区段的轨道进行再次测量,对超限处所继续重复以上精调作业步骤(高低、水平、轨向、轨距),直至轨道几何状态满足静态检测精度及允许偏差的要求;无超限处所该区段轨道精调完毕。七、主要关键控制节点拟采用的工法1超前地质预报关键控制点本标段隧道施工中采用的主要地质预报方法:TSP203预报系统、超前水平钻孔、地质雷达,地质素描。将以上方法有机结合、综合应用,发挥各自长处,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从不同方面发现异常、揭示异常,组成地质超前预报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坚持将超前地质预报合理纳入工序进行组织管理。其中:320
TSP203预报系统:该系统准确率高,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极软岩至极硬岩的任何地质情况;预报距离长,能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120m范围地质情况。地质雷达:能判断短距离(30m以内)的精细岩性结构变化情况的预报,作为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的补充,地质雷达拟用于隧道底部、边墙、隧顶外、掌子面前方或其它出水部位可能隐伏岩溶洞穴的探测。图6.7.1-1TSP203地质预报系统超前水平钻孔:是最直观、最准确的预报方式,一次探孔长度可达30m,预报断层的位置、宽度、产状、性质、充填物的状态,并判断其稳定程度,岩性接触带、节理密集带、断层带、浅埋段、褶皱核部等富水段突水、涌水、突泥等的预报。拟在隧道大部分地段使用。地质素描:操作简便,从岩性、岩体完整性、出水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大范围、前后左右对比,宏观的把握岩性的变化。结合勘察资料、其他预报手段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预测预报前方工程地质条件。在每次爆破后进行,全隧道使用。2开挖及钻爆关键技术本隧道采用三臂液压凿岩台车和多功能钻孔台架配合风枪钻孔;爆破采用光面爆破,非电起爆。施工中如遇断层及其它不良地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超前加固措施,分步开挖,并配备管棚钻机,必要时使用。320
爆破的关键控制点是提高炮眼利用率、保证光面爆破效果、控制装药量和改善工作环境,拟在进尺确定、炮眼布置、装药方法和工艺以及爆破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重点在光面爆破效果和爆破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3喷锚支护及注浆关键技术本隧道暗洞设计为复合式衬砌,为提高初期支护的质量,争取支护的最佳时间,拟在每个工作面配备2台湿式喷射机,1台湿喷机械手,采用湿喷工艺,降低粉尘,确保喷射混凝土质量;配备锚杆钻机和多功能台架,抢占支护的最佳时机以保证安全,并以减少施工干扰为原则,特别是穿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地段时支护要迅速及时。注浆的关键控制点是注浆参数、设备选型、注浆密实度和注浆效果检查。为有效控制注浆量、注浆压力等,在施工中拟采用智能化注浆系统,通过实时控制注浆参数和注浆泵的现场控制系统,提高注浆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4出碴关键技术及控制点根据以往的隧道施工经验可知,出碴时间在每个循环中所占的时间也较长,是影响进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而出碴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装碴能力。本标段隧道均采用无轨运输,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挖装,额定载重不小于15t的大型自卸汽车运输。5混凝土衬砌关键技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本隧道总体工期安排,本隧道每个工作面配备一台12m长的自行式全液压衬砌台车,出口考虑采用三臂凿岩台车,掌子面作业较快,拟采用二台衬砌12m的衬砌台车,担负各自隧道的衬砌任务。辅助导坑衬砌采用穿行式钢模衬砌台车、泵送混凝土灌筑衬砌。隧道洞身二次衬砌一般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采用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配合自行式液压模板台车全断面施工,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以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和耐久性要求。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压入模板内,插入式捣固棒配合台车所挂附着式振捣器捣固。6防水关键技术本标段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按照“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通过系统治理,达到隧道不渗不漏的防水目标。320
防水层质量检查:防水层铺设应均匀连续,搭接部位采用双焊缝,焊缝进行充气检查。钢筋绑扎时要对防水层进行防护,所有靠防水层一侧钢筋弯钩及绑扎铁丝接口应设在背离防水层一侧。富水地段防水处理:对成股向外涌水地段,根据水量的大小,采取埋设多根大直径塑料管来取代软式透水管,采取模喷混凝土来代替施作喷锚支护;在淋水地段,防水板打湿后,焊缝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预铺一层防水板引水,然后再按设计铺设防水板;水量大的地段,采用帷幕注浆堵水工艺,堵水效果要达到90%以上。7施工通风本隧道采用压入式及混合式通风方式。根据隧道施工条件进行配备。xxx隧道出口配备两台132KW的轴流风机,配置一道φ1500mm的风管压入式通风;xxx隧道进口配置一台55KW和一台115KW的轴流风机,配置一道φ1500mm的风管混合式通风;xxx隧道1号斜井和xxx隧道2号斜井配置一台55KW、三台115kw的轴流风机,配置两道φ1500mm的风管混合式通风。各掘进工作面必须独立通风,严禁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隧道通风系统布置见图7.7-1。图7.7-1xxx隧道通风系统布置图8洞内外施工调度通信为了使洞内外各道工序协调配合、洞内外施工运输有序,现场指挥准确可靠,本隧道设置强有力的施工运输、机械设备调度系统,负责工程施工、车辆运输、设备运转的统一调配调动工作。项目部及所属单位采用程控电话与移动电话相结合的方式;洞内与洞外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对讲机(办理使用许可证)相结合的联络方式。320
程控电话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就近接驳,无线电话根据当地移动或联通网络情况直接使用或与其联系,在工地架设无线转播站,保证无线通信联络的畅通。9风、水、电布设方案9.1洞内管、路、线总体布置洞内临时设施包括洞内高压电缆、照明线路、高压风水管路、通风管路及施工抽排水管等,洞内管线布置详见图7.9.1-1。图7.9.1-1洞内三管两线布置图9.2高压供风方案高压风采用洞外电动空压机组成的压风站集中供风方式,高压风管直径采用φ250mm无缝钢管,进洞后采用托架法安装在边墙上,沿全隧道通长布置,高度以不影响仰拱及铺底施工为宜。主管道每隔300~500m分装闸阀和三通,以备出现涌水时作为应急排水管使用,管道前端距开挖面30m距离主风管头接分风器,用高压软管接至各风动工具。9.3高压供水方案320
在隧道洞口附近根据地形设置高山水池或供水泵站,供水满足洞内高压用水需要。利用管路供水至洞内。高压水管选用直径为φ150mm无缝钢管,安装在高压风管下部。9.4洞内施工排水方案隧道顺坡排水时掌子面积水利用污水泵抽至已施工完毕的隧道两侧水沟排出洞外;反坡排水时采用洞内每500m设置固定泵站与工作面移动泵站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泵站配备三套抽水设施,一套工作、一套备用、一套检修,排水管采用Φ150钢管,利用泵站采用机械接力抽排至洞外,排到洞外的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1号斜井井身设泵站1处,正线设置1处泵站,2号斜井井身设置2处泵站,2号斜井正线设置1处泵站,隧道出口段设置2处泵站,隧道泵站设置图见图7.9.4-1。图7.9.4-1xxx隧道施工排水示意图9.5施工用电方案本隧道各洞口均根据施工需要和用电量分布情况配备变压器,变压器功率见第五章相关内容。在隧道各口各配置300KW的发电机组,以备停电后应急。洞内动力线路为三相五线制。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得大于36V,成洞和不作业地段可采用220V;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的临时电线路宜采用橡胶套电缆。隧道内设应急照明设备,该设备必须在短路或供电中断时,能自动接通并能连续工作2小时以上。9.6逃生救援通路为预防隧道塌方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在隧道施工时改置救生管道、逃生通道和急救箱。320
救生管道为直径不小于150毫米,壁厚不小于6毫米的钢管,法兰连接,平常作为高压水管使用,设置于隧道掌子面和二衬之间。留足必要的爆破和出渣机械公用距离后,随隧道掘进向前移动。急救箱包括饮用水、面包、手电、口哨、无线对讲机和一些急救药品,固定在钻孔台车或放置在开挖作业面,随开挖面向前移动。逃生主通道采用φ600钢管,壁厚15毫米,连接钢板连接,同救生管道一样布置于二衬到掌子面之间。逃生主通道在洞内掌子面与二衬之间安装铺设长度不小于50m,作为逃生管道,发生突发事件后可确保遇险人员顺管道脱离危险区。万一逃生管道不能满足要求,可通过救生管道输入氧气和牛奶等流质食物,为施救争取时间,洞内通讯采用对讲机及安装程控电话的方式进行随时联系。现场设置的救生管道和逃生通道及急救箱能够满足在出现关门塌方时的紧急情况,保证开挖面作业员工的安全,同时将对工程施工干扰减到最小。隧道逃生救援通道:⑴在隧道开挖掌子面至二衬之间(长度不小于50m),设置逃生救援通道,随着开挖进尺不断前移。⑵逃生救援通道规格:内径为Φ60cm钢管;钢管壁厚10mm,每5m一节。⑶在每节钢管距端头1.5m处各设一个吊环,焊接在同一纵断面上。在吊环垂直方向,位于钢管1/3处环向管端焊接连接钢板,中间设连接孔,用U型插销将两节钢管连接,连接细部如图7.9.4-2。图7.9.4-2逃生救援通道管节连接细部图(单位:mm)320
⑷在地面上做好固定装置,在仰拱未开挖段利用风钻在逃生管两侧打眼,埋入直径不小于φ25钢筋或打插入钢管进行固定;在仰拱开挖后尚未浇筑地段,采用两根不小于Ⅰ20a作为下纵梁作为支撑,两工字钢间距为30~40cm,纵梁之间用钢筋或钢板连接;在浇筑仰拱混凝土时,按照放置逃生通道位置,预埋钢筋,最为逃生通道的横向固定;⑸在管口附近配备醒目的工具箱,箱内存放应急电筒、锤子、钢钎等应急工具,开通救生管道,及时输送水和食物;⑹掌子面同时放置应急食物箱及救护箱。应急食物箱须存放10人左右一天所需的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食物;救护箱内备包扎纱布、消毒药水、常见外伤用药等。10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根据本隧道的特点,结合以往在类似隧道工程组织快速施工的实践经验,快速施工组织与管理要点阐述如下:(1)建立现场生产指挥中心,实施一级管理。以作业工班为管理单元,以施工工序为控制对象,在施工现场建立生产指挥中心,进行各工序的协调、工序循环时间和循环进度的控制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实行一元化一级管理制度。(2)注重协调各工序间的矛盾和问题。本隧道实行超前预报、开挖、出碴、支护衬砌机械化作业,缩短工序时间,多工序平行作业。从施工组织、机械设备配置和用电保障等满足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320
(3)实行专业化管理和施工作业。通风系统采用专业化队伍维护,通风机专人值守,通风管设专职人员安装和维修,保证通风及时,掌子面作业环境良好。对专业化要求程度较高的工序如防水层铺设和焊接等采用专业队伍施作。(4)软弱围岩严格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软岩施工中严格遵循“先预报、管超前、短进尺、控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5)实施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施工中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建立收敛变形预警机制,实施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掘进进度。(6)优化配置超前预报、开挖出碴、支护衬砌等机械化作业线,并针对不同地质情况,制订不同的机械设备配置方案,最大程度发挥机械化作业效能。(7)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施工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各种机械设备的配套模式、工作效率、维修保养方法;各种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均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措施,指定专人管理,明确性能指标及操作要求,杜绝违章操作;在机械设备闲置时,加强检修和保养,时刻保证其完好状态;如设备在运转中出现故障,立即启用备用设备,并在规定时间内修复。(8)优化工序组合,实行平行作业。隧道施工将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实行多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实现各道工序均衡施工,达到缩短工序循环时间,总体进度平稳推进的目的。(9)建立循环时间、循环进度的“卡死”制度。要实现快速掘进,首先要突出时间概念,制定适合本工程的奖罚机制并严格执行。(10)建立洞内外有效的通信系统。洞内外通讯联络采用有线通信与无线通讯相结合,实施内外监控,使每个生产环节在通讯网中自动衔接,使生产指挥中心能及时与各作业点、生活点、部门沟通,生产指挥中心能随时了解到各层面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指挥施工。320
(11)切实解决好运输与仰拱施工干扰问题。为了保证出碴和进料运输与仰拱施工平行作业,减少施工干扰,加快掌子面的掘进速度,采用自行式仰拱栈桥,有效长度不小于20m,解决仰拱施工和运输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11大断面软岩隧道控制变形技术本隧道地应力大、围岩级别低及岩体抗压强度低时会产生围岩的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出现松弛、塑性范围大等特点。11.1控制变形原则采用“加固围岩、改善变形、先柔后刚、先放后抗、变形留够、底部加强”的主动式控制原则。一是从提高围岩力学性能着手,主动加固围岩,使之承受一部分荷载;二是加长加密锚杆或增加锚索,使支护的荷载传入基岩深部;三是初期支护允许柔性变形消耗围岩中储存的能量;四是预留足够的变形量防止初支侵入二衬;五是遇大变形时要增加钢筋对二衬进行加强;六是加强隧道底部结构。11.2控制变形具体措施(1)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方法及支护参数进行施工;(2)根据变形情况加大预留变形量20~40cm;(3)采用U型型钢钢架,形成可缩式钢架支护;(4)改善洞室形状,加大边墙和底部的曲率;(5)洞身锚杆加长至8米以上,并加密,锚杆垫板加大到25×25cm;(6)加强掌子面正面的注浆处理以防外鼓;(7)部分地段采用6米长注浆锚管进行加固;(8)加强二衬配筋及衬砌厚度。12大断面软岩隧道防坍塌技术12.1围岩坍方前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特性会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这些征兆可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防止隧道坍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一些征兆:(1)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320
(2)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3)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4)支护结构变形(钢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等),甚至发出声响,有坍塌的可能。(5)围岩或支护结构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12.2隧道坍方预防措施(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调整施工方法。(2)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3)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和径向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视不同岩层和地下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4)当围岩较弱时,采用三台阶留核心土开挖法等开挖方法。分步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均施作锁脚锚杆,加强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5)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6)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20
(7)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圆木、钢筋、抽水机等,以备急用。(8)在开挖面至二衬间应设置长度大于50m、直径不小于600mm、壁厚不小于15mm的钢管。在掌子面附近配备应急箱,箱内存放食品、饮用水、紧急医用药物等应急物资,专人负责,定期更换。(9)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应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后,确认险情排除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13耐久性砼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3.1耐久混凝土搅拌(1)本标段耐久混凝土由带有自动计量的混凝土拌合工厂生产。(2)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计量,最大允许偏差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3)搅拌混凝土前,用直接法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含水率每班用直接测定法抽测不少于3次。(4)混凝土搅拌时,先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每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2~3min。(5)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满足混凝土最低入模温度(5℃)要求。水泥、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不得直接加热。(6)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采取在堆料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或尽可能在傍晚和夜间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相应规定。13.2耐久混凝土运输(1)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运输车内加水。320
(2)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出盘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3)输送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尽量小,以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产生离析和泌水。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采用软管。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在搅拌后60min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时,每隔4~5min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的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斗中混凝土离析。13.3耐久性混凝土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为4个/m2,绑扎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2)混凝土入模前,再次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和泌水率等工作性能,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3)在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混凝土入模前模板、钢筋及附近的局部温度均不超过40℃。尽可能安排在傍晚或夜间浇筑混凝土。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浇筑混凝土时,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采取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4)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13.4耐久混凝土振捣(1)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附着式高频振捣器、表面平板高频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提高混凝土的振捣质量,确保密实度要求。320
(2)混凝土振捣按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或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3)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若需变换振捣棒位置,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合物。(4)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安排专人负责监视模板、管道、钢筋、和预埋件,防止螺栓松动、模板变形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13.5耐久混凝土养护(1)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0MPa以上,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时,方可拆模。拆模后,迅速采取措施对新暴露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2)耐久性混凝土洒水或喷雾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整个养护期内不得间断。洒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大于15℃,洒水次数以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13.6质量控制与要求(1)施工前检验砼施工前,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对砼用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检查。水泥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要包含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320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前,按要求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检,当原材料复检结果及拟试验配合比混凝土的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胶凝材料用量、总碱量和氯离子含量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时,再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进行试验,从中优选出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满足要求的试验配合比作为初步选定的配合比,最后对配合比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检验。配制的耐久混凝土除满足设计对力学性能的要求外,不同结构用混凝土的耐久性还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要求,对应的试验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2)施工过程检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对混凝土用水泥、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拌合水等主要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日常检验,检验结果满足相应要求。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型式检验和日常检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型式检验和日常检验,检验结果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对用于强度评定和耐久性抽检的现场混凝土试件,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样,并在与实际结构施工相同的条件下成型。采用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其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再进行试验。14特殊和不良地质段施工14.1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本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7处,其中大的断层带1处,穿越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时主要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其施工时按照“超前支护、分步开挖、随挖随护、密闭支撑、勤快量测”的原则。(1)采取的措施按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方法,提前预测松散、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情况,对断层做出预测。选择合理施工方法与工艺进行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当断层破碎带的宽度较大,破坏严重,充填物情况复杂,并有较多地下水时,应在隧道一侧或两侧施作导坑,预先探明正洞断层破碎带的地质情况,并有利于排水,导坑穿过断层后,宜在较好的地层中掘进一段距离后转入正洞,开辟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2)施工要求通过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时,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各施工工序的距离尽量缩短,衬砌尽早封闭。必须采用爆破法掘进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以减少爆破对围岩的震动。320
采用分部开挖时,其下部开挖宜分左右两侧相距交替作业;断层破碎地带及其影响带的支护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加固,加强围岩监控量测。14.2突水、突泥地段施工本隧道洞身穿越不整合接触带、节理密集带、岩体破碎带、隔水地层、节理密集带及浅埋段、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顺坡卸荷节理,局部含水,冲沟发育。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突水突泥等风险事件。14.2.1突水地段施工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提前封堵和疏排,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涌入洞内,造成危害。(1)涌水预测方法根据在类似地质条件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成功经验,以超前钻孔探水为主,相似比拟法预测为辅。(2)施工方案施工中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加强地质调查,进行超前钻孔探测,采用综合物探手段预测预报,判明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或管道引排等方案。(3)施工要点加强地质预探、预报。根据设计文件,在开挖即将进入设计富水地段时,加强工作面前方的地质预探、预报工作,准确掌握前方地下水含量、压力、分布,并结合预测结果设置超前探水孔,判断是否有发生涌水的可能。根据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预测预报情况及设计要求,分别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堵水措施;超前钻孔、管道引排等方法,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采用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等开挖方法,并辅之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止水(浆液为水泥—320
水玻璃双液浆)穿越突水段。按顺序分部开挖隧道断面,施作支护。支护系统锚杆由厚壁小导管代替,施作支护时,根据渗漏水的情况,在各渗漏水处钻眼引水,设置弹簧排水管。在大面积淋水或水流量仍很大的情况下,设置多层弹簧排水管,通过弹簧排水管将水引入墙脚纵向排水管,流入排水沟将水排出洞外。铺设复合防水板,全断面模筑防水钢筋混凝土。富水地段备足抽水设备,加强施工用水、排水管理,防止拱脚和基底浸泡。14.2.2突泥地段施工涌水在较厚断层泥或溶洞充填物中往往导致突泥,造成坍方,而且使隧道周围岩体产生空隙以至大体积的空洞,危害更大。施工中,首先要依靠地质超前预报作出判断,根据断层或溶洞规模及填充物的性质,提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封堵,以加固地层并堵水。出现突泥时,必须尽快将口堵住。堵塞的材料以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填塞草袋,劈柴和木板。堵口后,用喷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将周围洞身加固;然后沿开挖面周边设超前钢管支护,采用直径φ40mm、φ50mm或φ80mm长6~8m的无缝钢管。必要时两层、三层重叠,形成“套管”以增大其抵抗松散地层压力的能力。同时在此断面附近设置监控量测点,监控量测围岩的收敛变形情况。14.3岩爆地段的施工本隧道埋深最大达到970m,隧道通过高地应力的硬脆性岩石,存在发生岩爆的风险。通过高地应力的硬脆性岩石,施工中存在发生岩爆的风险,施工时将进行监测,做好动态信息化施工,避免或减少岩爆的发生。14.3.1施工方案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时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及相关地质资料并结合开挖面前方的围岩特性、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判别岩爆存在的可能性及岩爆等级,以便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治措施。14.3.2岩爆预测、预报方法(1)以超前探孔为主,辅以地震波等手段进行预测预报;(2)对开挖面及其附近的地质观察、素描,分析岩石的“动态特性”,主要包括岩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声响和局部岩体表面的剥落、崩裂等现象;320
(3)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宏观预报。14.3.3岩爆存在可能性的判别依据设计文件、相关地质资料及岩层特征等方面初步判别岩爆存在的可能性,其判别指标如下:(1)岩石的强度Rb≥80Mpa;(2)岩层中的原始初应力σ0≥(0.15~0.2)Rb;(3)围岩的级别:Ⅰ、Ⅱ或Ⅲ级;(4)隧道洞身埋深H≥50m;(5)岩石干燥无水、呈脆性,结构较完整,节理基本不发育。只要满足其中三项指标时,即可判定岩爆存在。14.3.4岩爆等级划分为预防岩爆的发生,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需根据岩爆强度大小进行分级,岩爆强度分级见表7.3.4-2。表7.3.4-2岩爆强度分级表分项指标分级σ0/Rb围岩级别埋深(m)Rb(Mpa)微弱岩爆0.15~0.25Ⅱ、Ⅲ<20080~120中等强度岩爆0.2~0.35Ⅱ、Ⅲ200~700120~180强烈岩爆>0.3Ⅰ、Ⅱ>700>180说明:Rb: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0:原始最大主应力14.3.5岩爆施工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的隧道施工中,坚持“短进尺、多循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1)掘进时短进尺,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1.0~1.5m,一般不超过2.0m。(2)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方法。用超前钻孔释放能量或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以减少岩爆的发生。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上洒水,软化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中等岩爆地段在边墙及拱部隧道开挖轮廓线10-15cm范围内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320
强烈岩爆段除采用喷注高压水外,可采用开挖超前导坑的方法,提前释放部分应力。采用预裂爆破以释放预应力。(3)加强光面爆破技术,使开挖轮廓线圆顺,降低岩爆发生的强度。选用与硬岩相匹配的水胶炸药。周边眼间距较无岩爆地段适当加密,周边眼采用ф20小药卷不偶合装药,严格控制药量,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4)局部增设锚杆及钢筋网或采用钢架锚喷支护等手段进行防护,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14.3.6发生岩爆采取的措施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岩爆,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理措施:(1)停机待避,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2)在工作面、侧壁和拱部,每一循环内进行2~3次找顶。(3)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锚固剂锚杆。(4)采用喷射微纤维混凝土,厚度为5~8cm。(5)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八、资源配置方案1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1.1物资材料管理及物流组织安排1.1.1物资材料的管理原则和供应方式本隧道物资材料实行“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原则。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项目物资材料质量控制,确保物资材料质量、供应及时、采购供应成本最低。物资材料划分为甲供料和自购料。根据施工招标文件有关条款规定要求,结合物流体系运作流程安排,项目部组建物资设备部及工地材料厂,专门负责工程物资的管理和运作。320
工地材料厂在物资设备部管理下,保持与项目部、甲方、监理、供应商的有效联系,在最短时间内对相关方意见做出积极有效响应;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实现对物资材料储备与配送、质量、成本核算、人员动态、安全与环境等环节的动态监控。1.1.2材料场的设置考虑各工点的施工特点,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混凝土拌合站内设置料场,用于临时储存钢材、水泥、碎石、砂子、钢筋加工半成品等,建立完善的消防器材和避雷设施,确保施工和料场的安全。1.1.3物资材料供应方案1.1.3.1甲供物资的供应与管理甲供材料及管理执行铁道部有关规定和甲方的《物资设备管理办法》、《合格生产供应商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的补充办法或规定。甲供物资由铁道部或建设单位直接组织招标采购,并组织运输至工程招标指定的交货地点。甲供材料到达指定交货地点的卸车及卸车以后的其它事宜由施工单位负责。甲供材料由交货地点至施工现场运输由施工单位负责。对甲供物资,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以确保工程质量。甲供物资主要包括:钢轨扣配件、电缆、桥梁防水层材料及隧道防水板止水带等。1.1.3.2自购物资和地方材料的供应与管理除甲供以外的其它所有物资材料均属于自购范围,项目部负责自购物资材料的采购、供应和管理。项目部设置物资设备部,负责项目部物资材料采购及管理工作,按按照施工工点需求及运输条件设置相应材料库。物资材料均由供货厂商按照就近的原则直接发往项目部设置的材料仓库。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项目部应及早制定供应计划,于每年11月30日前编报下年度物资材料的采购计划,每月20日前向供货厂商提供详细的下月物资设备发运计划。自购物资由项目部自行公开招标采购,汽车直接运至现场,具体方案要求遵守甲方制定的《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碎石、砂等地材采取自建砂石料场加工生产,质量符合规范标准要求。1.1.4物资供应保障措施320
1.1.4.1物资质量保障措施⑴成立铁路物资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项目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物资管理专业人员组成,共同实施铁路物资质量管理工作,各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⑵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针对本线路铁路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物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并予以监督实施。⑶根据物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制订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物资供应各级部门协调配合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将各项工作分解到具体的人头上,做到工作的有章可循。⑷质量检测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采取有效物资材料质量监控保证手段和措施,贯彻落实物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在供应商发运物资到达现场后,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单位检查验收。⑸对到达物资出现数量、品种差异、质量上的问题,立即联系供应商及时协调处理。对每次到达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批号进行认真核对,确保与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一致。⑹对钢材、水泥等物资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采取加强与供应商沟通、反馈等预见性与验收中重点把关相结合的方法,使不合格品不在工程中使用。⑺物资供应部门工作人员学习相关物资技术规范和检查验收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能力、物资质量监控及物资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⑻制订质量缺陷处理预案,当发现物资出现质量缺陷后,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供应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分析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及责任,明确处理缺陷相关工作责任单位、责任部门与责任人。⑼制定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严格监控砂子、碎石的颗粒级配,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波动,保证原材料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1.1.4.2物资供应保障措施⑴物资供应部门由专业的物资人员进行管理运作,各物资供应点设置符合物资供应工作的职能部门、材料存储仓库和场地、办公设备和装卸设备等。320
⑵做好物资需用量计划及需用量预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预见性,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及施工实际进度和施工安排,做好物资需用量计划安排工作。⑶根据需用量计划及时衔接物资供应商,平衡供需关系,了解落实供应商原材料、设备运转、电力供应、产量、成品库存、市场需求及销售状况、装运、出库等生产信息,及早发现反馈供需矛盾,及早协调处理供需矛盾。⑷根据物资市场供需情况与项目建设物资消耗规律,在各物资供应基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库存储备,有效化解施工高峰期和特殊条件下物资的供需矛盾,保证物资供应工作的延续性。⑸在工程进行中,对供应商在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检修生产设备,停产检修)或运输环节出现的问题(运输道路塌方、道路中断、运力紧张),充分考虑以上特殊条件对物资供应工作的影响,做到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对物资的需求做到提前组织,统筹安排,集思广益,确保建设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好物资材料的储备工作,预防原材料供应因不可预见因素突然停止,确保施工中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进行。⑹为确保工程建设特殊条件下物资供应工作的正常开展,物资供应部门应对物资供应方案进行优化,根据物资的实际需求情况,同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影响施工的客观因素,制订应急供应方案,以确保供应有备无患。⑺根据施工进展情况、物资需求情况和物资库存情况,建立物资库存预警机制,当库存物资数量达到极限不能满足施工建设时,物资供应部门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和各施工工点,做好物资的发运和保持现场合理的库存。1.1.5物流组织安排本工程的物流组织有二大特征:一是工程量决定了所需材料量巨大;二是由于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广泛应用于此项工程,使材料的品种类别多,规格型号复杂、涉及面广;因此物流组织的成败将是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项目部物资设备部紧密联系局物流管理中心,负责碎石、砂等材料的供应;拌合站位置设置充足储存料库,以满足施工旺季物资设备的应急保障。⑴地材供应320
各个源地的地材由项目部物资部门统一调配,运输组织由各所属的地材供应商负责。运输线路:通过国道和省、县道等主要公路以及便道到达各拌合站料场。运输方式:采用自有运输车辆与利用地方运输车辆相结合,以地方运输车辆为主。在开工前与地方协商,就砂石料的开发供应方式达成有关协议,采用自行开发与地方共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地料的连续供应。⑵建筑主要材料根据实地调查情况,结合当地运输条件,为确保工程物资及时的由生产厂家运送至物资供应点,再由物资供应点顺利的转运至施工现场,保障工程物资及时、有序的供应,从物资的计划、发运安排、检查验收、装卸、仓储保管、供应、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符合项目运作的规章制度,优质高效地为本工程建设服务。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方案1.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供应原则为保证本隧道工程顺利连续进行。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和工期要求,按照经济适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并且保证状况良好。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达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力和质量要求。设备配置时,对于控制工期的项目和施工中需要连续运转使用的设备考虑了一定的备用量,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工期或造成损失。设备配备充分考虑:⑴与工程规模相适应本隧道施工条件复杂,生产工艺和工法先进,工程规模较大,设备需精心配备,与工程规模、生产工艺相适应。选用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设备,以保护环境和改善作业条件,满足工期要求。⑵与施工方案相适应以施工方案为前提成套配备机械设备,满足本隧道施工的需要。⑶与施工管理相适应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规划,合理调配机械设备320
,确保施工机械的相互匹配和效率的充分发挥。1.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调配计划为满足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优先安排本工程需要的一切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进场。首先在xx二航局有限公司内部的自有机械设备及仪器进行全面的摸底,按照所需进行合理调配。不满足的部分组织人员对当地机械设备租赁市场进行调查,摸清租赁市场的基本情况,及时签订设备租赁合同。大型进口设备仪器、新购买或生产制造的设备,及早联系并签订制造协议,立即着手谈判购买,签定合同,确定进场时间,不影响工期计划。1.2.3主要机械设备保障措施对即将投于到本工程施工的自有机械设备进行全面保养维修,确保投入的机械设备性能达标。制定关键机械设备的备品备件采购计划,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连续运转。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必须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操作、维修、保养流程规范,做到机械设备要专项专管、专人专管。按照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规程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同时保证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制度提高机械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维修技能。(2)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保证机械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使各个环节责任明确,责任到人。(3)岗位责任制度使用机械必须坚持“两定三包”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保持设备良好状况,促使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性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安全、正确地使用维护设备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持证上岗制度为确保设备合理、安全使用,凡设备操作人员(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都要通过技术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设备操作证,方可操作相应的设备。(5)逐级鉴定设备管理合同制度320
项目部领导及设备主管、项目部与操作司机分别鉴定管理合同,并实行抵押金制度,奖优罚劣。(6)交接班制度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设备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内容有机械运转记录、完成任务和生产情况、设备技术状况、维修保养情况、备件、附件、工具情况等,确保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7)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作业要及时制止,追查原因,及时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真正做到“安全第一”(8)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保障措施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均须经培训,并持证上岗,机械设备专人操作、专人负责。电动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并取得合格证的方能投入使用,否则不准送电运转。拼装、拆卸模板台车及大中型机械设备时,应预先制定相应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各种机械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由使用者专门负责保管。大中型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机械设备操作规程作好施工工程中的检查、日常维护及保养,并作详实记录。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有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特性和说明书规定,做到“三懂四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杜绝违章操作行为。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均应由相应资质的公司完成,无资质的单位严禁安装调试特种设备。320
大中型机械设备及特种设备在取得当地技术质检部门的合格证后方可作业。2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2.1分年度主要材料计划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各施工架子队按年度、季度和月份分阶段编制材料需求计划,项目部物资设备部进行汇总后,提交总的材料计划。xxx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见附表12.1.1-1xxx隧道分年度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2.2分年度主要设备计划xxx隧道主要设备供应计划见附表12.1.1-2xxx隧道主要设备需求计划表。3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3.1关键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为保证本隧道工程顺利连续进行,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数量、工程进度和工期要求,按照经济适用、合理配置的原则,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并且保证状况良好。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达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力和质量要求。设备配置时,对于控制工期的项目和施工中需要连续运转使用的设备考虑了维修备件的储备,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工期或造成损失。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规划,合理调配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机械的相互匹配和效率的充分发挥。关键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表见附表12.1.2关键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表。3.2各专业施工机械配置说明本隧道线下工程共设3座混凝土搅拌站,每个搅拌站根据生产量不同分别配备有2×120(m3/h)、2×90(m3/h)、3×90(m3/h)搅拌机力,每座搅拌站配置12台6—8m3混凝土运输车,4台50型装载机,2台泵车。备用400kW发电机一台。320
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根据隧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方案,分开挖、出渣装运、超前与初期支护、衬砌作业线和清底、通风、电力机械保障体系进行配置。以xxx隧道进口段为例进行计算,其他隧道段施工设备配置依此进行。3.2.1xxx隧道进口段钻爆设备选型优化xxx隧道进口段的机械按施工长度2435m,Ⅲ级围岩月进度140m进行优化配置。风动凿岩机YT-28型,耗气量为2.7m³/min,全断面布炮眼230个,眼深2m,进尺2m,每台风机要求钻9个眼,同时使用25台YT-28凿岩机。凿岩机同时工作耗风量总和Q:Q=N·q·K1·K2·qn式中,N为凿岩机使用台数,25;q为每台耗气量,2.7m³/min;K1为凿岩机同时工作系数,取为0.75;K2为凿岩机磨损系数,取为1.15;qn为管道漏风系数,管道长>2km,取为1.15。则Q=25×2.7×0.75×1.15×1.15=66.96m3/min空压机需送风总量Q总:Q总=Q·(1+δ)·K·Km式中,1+δ为空压机使用安全系数,电动空压机取为1.4;K为空压机本身磨损而引起效率降低的修正系数,取为1.1;Km为不同海拔高度增加高压风耗风量的修正系数,查表取为1.17。则Q总=66.96×1.4×1.1×1.17=121m3/min综上所述,需要7台20m3/min的空压机才能满足施工需求,考虑备用一台,故配备8台20m3/min空压机。3.2.2xxx隧道进口段装运碴设备选型优化xxx隧道进口段按确定的施工方案及设备配套形式,按无轨运输模式进行设备配套。主要装运碴设备选型如下:(1)已知条件a.运输距离为4.5~7km,平均运距为5.75km;b.循环出渣时间约为4小时,日循环次数2次(考虑各种影响),循环进尺3.5m;c.汽车行驶速度取平均速度10km/h,卸车需3min,装车需8min;(2)优化计算a.每循环的出渣量320
正洞Ⅲ级围岩设计开挖断面为133.45㎡,平均每循环进尺按2m计,取石渣的松散系数为1.5,则每循环石渣的松方数量为:V=133.45×2×1.5=400.35m³b.所需理论出渣能力循环出渣时间约为4h,均衡配套能力储备系数取1.2,则单位时间需出渣:Ao=1.2×400.35/4=120.105m3柳工50C装载机的装渣能力As=90m³/h,选用两台侧卸式柳工50C装载机能满足快速装渣的要求。c.每循环装车数量15t自卸汽车每车装运送方量Vc=12m³,则Nc=V/Vc=400.35/12=34(车)式中,V为每循环出渣松方量,m³;Vc为汽车核定容量,m3;Nc为每循环装车总数。d.需要汽车数量已知循环出渣时间规定为4h,并根据前述已知条件可计算单程行走时间为:t1=5750/166.7=34.5mint2=2t1=69min(装车时间按6min,卸车及调头取5min)则平均出1车渣所需时间为t3=t2+6+5=80min59车渣共需时为t4=34×80=2720min那么,4h即240min内出完渣需要的车组数为改为Ns=t4/240=11.3,取为12辆由计算可知,选用两台柳工50C侧卸式装载机装渣,配12台15t自卸汽车可满足4h完成1个循环(进尺2m)的出渣要求。3.2.3xxx隧道进口喷锚作业线拱架、喷锚每循环喷锚时间约3小时。锚喷支护采用液压调速湿喷机,喷射能力:10m3/h,工作效率按70%计,则湿320
式混凝土喷射机实际喷射能力:7m3/h。xxx隧道进口按V级围岩计算,每循环需喷射混凝土方:P=(3.77+8.48)×1.3×3.5=55.8m³(回弹按30%计算)。那么,3h即180min内喷射混凝土完成需要潮式混凝土喷射机数量Gs=(55.8÷7)/3=2.66台,取为3台。由计算可知,选用3台ZYSP-10型液压调速喷锚,可满足3h完成1个循环(进尺3.5m)的工作要求。考虑设备故障等因素,备用1台,共4台。3.2.4混凝土施工设备选型和配套隧道用混凝土采用独立搅拌站生产运输,配套设备由搅拌站根据情况进行配备。砼衬砌采用1-2台HBT60的混凝土输送泵泵送。3.2.5通风设备选型(1)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的目的在于为隧道内施工的作业人员创造一个适宜的作业环境。a.洞内风量要求: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不少于4m3,内燃机械每千瓦供风量不宜小于3m3/min·kW。b.粉尘浓度要求:每1m3空气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mg。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时,不含有害物质的矿物质和动植物粉尘为10mg;含游离二氧化硅在10%以下的水泥粉尘为6mg。c.有害气体允许浓度要求: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20mg/m³。空气中氮氧化物不得超过0.00025%,质量浓度不超过5m³。d.洞内风速要求:保证隧道内最低风速不低于0.25m/s,以达到有效排尘。e.洞内温度要求:隧道内气温不超过28℃。(2)计算选用的各项参数指标a.作业人员所需风是按4m³/min人计;b.独头通风距离最长2435m计;c.隧道回风流速>0.15m/s;d.单位体积耗药量:取1.1kg/m³;e.隧道III级围岩一次掘进2m爆破用药量:G=154kg;f.管道百米漏风率:B≤2%;320
g.管道百米静压损失:△P≤70Pa;h.炮烟的抛掷长度:取lo=30m。⑶、风量计算a.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风量Q=qmK=4×60×1.15=276m3/min式中,Q为计算风量(m3/min);q为洞内每人每分钟所需空气量,取4m3/min;m为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m=70;K为风量备用系数,取K=1.15。b.按洞内同一时间内爆破使用的最多炸药用量计算风量Q=(5Gb-Alo)/t=(5×154×30-133.45×30)/30=637m³/min式中,Q为工作面风量,m3/min;G为同时爆破炸药量,kg;b为炸药爆炸时有害气体生成量,岩石爆破取30;A为隧道开挖面积,133.45㎡;lo为爆破瞬间内炮烟抛掷长度,m;t为通风时间,取30min。c.按最小风速计算Q=VA×60=0.2×133.45×60=1601.4m3/min式中,Q为工作面风量;m3/min;V为最小风速;m/s;A为隧道最大开挖面积,为133.45㎡。取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计算结果最大值为工作面所需风量Q=1601.4m3/min。在长管路通风系统中,当风管末端(或掌子面)风量确定以后,风机风量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漏风系数。百米漏风率在正常情况下控制在2%以内。本隧道最长通风距离为2435m,据此计算系统漏风系数P:因此,隧道通风要求风机的供风量不少于:Q需=PQ=1.95×1601.4=3122m3/min(4)系统风压计算从理论上讲,通风系统克服通风阻力后在风管末端风流具有一定的动压,克服阻力则取决于系统静压,动压与静压之和即为系统需供风压。式中,H为系统风压,Pa;Hd为系统动压,Pa;320
Hs为系统静压,Pa;。动压按下式计算式中,ρ为空气密度,取1.2kg/m3;V末为末端管口风管风速,取5.0m/s。静压按下式计算式中,h为摩擦阻力,Pa;hf为局部阻力,hf=0.1h,Pa。其中,式中,λ为管道摩阻系数;L为通风距离,m;D为通风管直径,m;V平为管内平均流速,m/s。分别取λ=0.018;L=2435m;D=1.5m;V平=9.14m/s。经计算得:Hd=14.5Pa,h=1465Pa,hf=146.5Pa,Hs=1611.5Pa,H=1626Pa。(5)通风机选型由以上计算可知选择的通风机的最低技术参数为:Q=3122m3/min,H=1626Pa。考虑隧道长度及系统风压,可选用1台天津通创型号为110AD-FS55、转速1480r/min、Q=1200m3/min、Ht=2000Pa、功率为55kW的风机及1台型号为125A2D-FS110、转速1480r/min、Q=2200m3/min、Ht=2200Pa、功率为115kW的风机串联通风。一台装在洞口,一台根据隧道掘进长度装在洞内。(6)系统安装风管采用1.5m管道,安装在隧道外侧,先用台车每隔5m打一根锚杆,然后在吊挂锚杆上布设Ф6钢筋并用紧线器张紧,作为风管的承重索,安设中注意保持锚杆的纵向一致和承重索高度一致。风管安设时,端头距工作面的距离越近越好。但考虑放炮对风管的破坏,一般风管末端距工作面的距离为60m左右。3.2.6xxx隧道进口段施工设备配置根据上述分析,将xxx隧道进口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汇总如下表所示。320
表8.3.2-1xxx隧道进口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风动凿岩机YT-2830台2空压机20m³min8台备用1台3开挖台车1台4注浆机GYZB-250/501台5侧卸式装载机柳工50C2台6挖掘机≥1.0m³2台7运渣车12m³12台8液压调速湿喷ZYSP-104台备用1台9防水板铺设台车1台10衬砌模板台车12m2台11混凝土输送泵60m³/h1台12二衬养护作业台架2台13轴流风机110AD-FS551台14轴流风机125A2D-FS1101台15潜水泵3kW2台4劳动力计划4.1劳动力组成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除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测量人员、试验人员、安全人员之外,在劳动组织方面还配备精干的队伍进场施工,主要工种有:爆破工、电工、钢筋工、模板工、机械司机、机修工、泥瓦工、起重工、砼工、普工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具有招标文件规定的职称和职称比例要求,具有参与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施工技术经验,技术工人都有技术等级证书,普通工人均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专业技术工人主要从我单位参加过哈大、京沪、太中银和石武铁路、西宝客运专线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工人中抽调,挑选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本项目施工。320
4.2劳动力进场方式参与本项目施工人员可乘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到达xx,然后再乘坐我公司的自备车抵达各工点。4.3劳动力组织配置计划各施工队伍、各工种劳动力上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需要,分批组织进场。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统一调度,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施工队、各工种之间相互协调,减少窝工和施工人员浪费现象。工程完工后,在统一安排、调度下,分批安排多余施工人员退场。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本隧道我公司计划投入5020人,其中投入管理人员120人、各级技术人员500人,平均上场劳动力4358人,确保各目标的实现。同时结合工程量和进度的要求,对人员进行了合理的计划,并编制了劳动力动态计划表。xx二航局在此基础上,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做好项目的坚实后盾。随时根据指挥部的调整要求,随时增减人员和设备。4.4总体劳动力组织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见附表12.1.3-1劳动力计划表,总体劳动力直方图见附表12.1.3-2总体劳动力直方图。主要工序人员配备表见附表12.1.3-3xxx隧道主要工序人员配备表。4.5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4.5.1农忙季节劳动力保证措施对职工家在农村的,首先进行思想动员,让每位参建职工明确工期和参加xx铁路建设的重要性,从公司的信誉着手,增加职工的荣誉感,稳定职工队伍,有计划的提前安排职工休息,使其提前安排好家中的农活,做到农忙季节不回家。同时对在农忙季节施工在一线的职工给予一定的补贴,让职工安心工作。4.5.2春节期间劳动力保证措施320
春节期间,员工若无计划的回家过年,会给工程进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节日期间的施工安排,做好人性化的安排,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的条件下,有序安排职工在春节期间轮流休假。采取发放特殊津贴,让职工提前安排家中生活,以安定人心,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坚持工作,使各项工序正常进行;其次提前安排、调整劳动力数量,必须时可下达强制性劳动力数量指标和优惠经济补偿方式来保证劳动力人数。5投资计划5.1资金管理为了保证本隧道的顺利实施,必须管好建设资金,在业主指定的开户行开设帐户,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资金管理的内容:为完成本隧道施工工程内容在当地开设工程款结算户;将流动资金及业主所拨付资金专项用于本隧道工程建设,其具体措施为:⑴在业主指定银行开设工程款结算户;⑵确保本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不发生挪用、转移资金的现象;保证不通过权益转让、抵押、担保承担债务等任何其他方式使用基本结算户的资金;⑶办理材料、设备等采购业务时,出示购货合同、协议和发票;在办理总额超过50万元以上的采购业务时,将合同、协议和发票复印件送当地银行备案;⑷购买应急材料、设备时可先办理支付手续,但事后必须补备有关资料;向劳务协作单位支付工程进度款时,附业主批准分包的文件;⑸向上级单位缴纳管理费、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租赁摊销费、职工保险、养老及医疗统筹保险基金、工会经费等款项时,附上级单位出具的转帐通知等有关资料,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5.2资金使用流动计划管理利用好工程资金是保证该工程按质量按期完成的重要手段,为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施工中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形象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流动计划。由计划财务部依据流动计划监督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使各项施工管理得以正常进行。5.3投资计划320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投资计划,资源配置按投资计划、合同价款控制,在建设期需编制资金流动计划和财务用款计划,对资金的运作实行严格的监控,提高资金预测水平,使用水平,风险防范水平,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分年度投资计划见附表12.1.4投资计划表。6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6.1临时用地计划6.1.1临时工程用地原则尽量考虑永临结合原则,充分进行施工组织调查,合理制定大型临时设施及辅助工程方案。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为前提,以地方现有资源为依托,结合各专业工程量,合理确定配置方案,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利用施工的先后顺序,充分考虑永临结合,地方政府规划建设用地等设置大临设施。以达到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减少土地复垦、有利施工组织的原则。大临设施布局力求合理、紧凑,满足工艺流程要求,严格控制其规模、标准和投资,并经过技术比较后确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土地复垦,节约能源。6.1.2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根据本工程的线路位置,结合工程量和工期的要求,本隧道大临设施主要有:3座混凝土拌合站、2座钢结构加工厂、火工品库、项目部驻地和工区营地等,大临设置遵循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具体详细计划用地汇总详见附表12.1.5临时用地计划表。6.2施工用电计划6.2.1外部用电的初步安排本隧道施工用电负荷大,需要可靠的供电保证,隧道洞口的施工电源由业主提供,须考虑独立配备自发电机组。320
在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初期,临时供电线路不能及时完成,同时为保证施工的开工及时性,关键工点备用发电机,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配置。在施工前期用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外供电线路正常供电后,作为备用电源。外部供电沿线路方向分段贯通,各工点布设临时变电站和和配电所,提供施工动力用电。6.2.2外部电力需求计划根据本工程线路位置和结构物分布情况,结合沿线电力供应能力,编制了本标段外部电力需求计划具体见附表12.1.6施工用电计划表。九、管理措施1标准化管理1.1标准化管理体系积极学习[铁建设〔2008〕45号]《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严格按照业主指导意见组织施工,落实“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建立与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相匹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达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施工建设工厂化、集约化生产。1.2标准化管理措施1.2.1管理制度标准化的措施认真组织学习管理制度,使参建人员熟悉制度、自觉执行制度,将制度作为建设管理的依据,特别是项目部领导应带头执行制度;将管理制度分类汇编成册,发放到参建管理人员和各工区,不涉及保密的铁道部、铁路局、项目管理机构管理文件全部上网,方便查询;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将执行制度纳入工作人员考核范围,严格追究不执行制度人员的责任,形成以执行制度为荣的工作环境;将制度标准化建设和执行情况作为建设单位年度工作的主要内容。1.2.2人员配备标准化的措施将按照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45号)和《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规定,组建项目管理机构,配齐管理人员。320
实行人员配备标准化的要求,全标段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管理和业务知识;积极选派人员参加铁道部和铁路局组织的培训班,并结合项目特点,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建设管理人员对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和实施标准化的能力,提高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1.2.3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措施全隧道将依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结合本项目特点,建立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依据《铁路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建立设计、施工、监理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标准;依据《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制订建设项目劳务用工管理标准;根据《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等规定制订试验室管理标准。熟悉工作标准,严格执行工作标准,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管理。建立定人、定期、定岗、定责、定点的检查制度,执行建设单位主管人员和监理人员逐公里进行检查、逐项目验收签认的制度,定期召开现场管理分析会解决存在的问题;按劳务用工有关规定使用劳务,定期对劳务用工情况进行检查,杜绝违法分包;组织对安全质量控制要点防范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现场工作标准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对不按现场工作标准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的,要追究责任。1.2.4过程控制标准化的措施过程控制标准化的内涵: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将现场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通过标准化对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施工单位过程管理标准化管理就是按照"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将过程控制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实施过程管理。320
过程控制标准化的主要内容: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完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按照创建精品工程的要求,完善项目质量控制标准;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按照实施安全工程的目标,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科学合理安排工期,按照精细管理的方法,建立工期管理标准;以主人翁的态度,建立征地拆迁、合同管理、施工图审核、变更设计、验工计价等工作标准,严格控制投资;按照建设环保铁路的要求,建立环保工程管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坚持科技创新,按照铁道部总体技术创新规划,建立项目技术创新工作标准。建立过程控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应急预案,保证过程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过程控制标准化的要求: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六位一体"管理要求,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作为实施管理工作的准则,以铁道部建设主管部门下发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程序(试行)》为基础,制定工作的流转程序,使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带头执行工作标准和程序,按照目标管理、分级管理、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的方式,依据工作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对建设过程实现有效控制。2质量管理措施坚持以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以技术、工艺、模具为保障,以人员素质为依托,以标准化管理为载体,以创精品(样板)工程为手段,扎扎实实做好质量管理基础工作。2.1质量管理机构建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质检负责人员参与组成的经理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经理主抓,工程技术部、综合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试验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各架子队负责人、主管工程师具体落实。经理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是负责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组织机构,领导和组织各质量QC小组开展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攻关和管理活动。安全质量部是本合同段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在进行质量专检的同时,对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质量管理“一票否决权”。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如图2-1所示。图2-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领导小组质量管理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各工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架子队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工程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征迁管理部中心试验室精密测量队320
2.2质量保证组织体系为保证本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兑现本投标文件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股份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结合股份公司以往从事类似工程的经验,从组织机构、思想教育、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以及规章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立符合本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图2-2。320
图2-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320
2.3质量管理体系2.3.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以第一负责人为组长,各部门参加的质量小组,并延伸到各工地及作业队、组,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各类质量管理制度。2.3.2主要人员和部门职责经理部根据项目的特点设置满足项目管理要求的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职责实行层层负责制,同时将奖罚与质量责任挂勾。各部门定期召开质量碰头会议,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是哪个部门的责任,由谁负责落实,在下期会议中要对上期会议提出的问题进行跟踪,做到有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各部门职责见表2-1。表2-1主要部门及人员质量职责表序号部门或负责人主要质量职责1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全标段的工程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认真组织实施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制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保证措施。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和质量管理部门汇报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监督检查所属施工单位及施工作业点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技术措施和编制的施工工艺设计、内控标准进行施工,强化全方位的管理,突出施工全过程动态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行使工程质量一票否决权。2项目副经理项目副经理全面做好现场管理和项目规划工作。分管工程调度、统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各种施工技术材料,统计报表准确、及时、全面,并做好统计分析。3总工程师组织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自审,参加业主或设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做好会审和交底记录;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并按有关规定报业主和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经批准后实施;审核项目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定货计划,监督、指导过程和最终试验;监督有关人员做好进货检验和过程的质量自检、专检和交接检,保证进货和过程质量控制符合标准的要求。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过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质量持有否决权;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主持工程质量验收,仲裁质量争议;320
4工程技术部复核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理解设计意图、结构构造和技术要求,使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最大限度的消灭在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对项目技术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收标准及上级和业主指定的规章制度措施。负责提出工程所需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及构配件、非标准加工件的技术标准。负责工程项目部范围内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的统一管理,并组织竣工资料的编目组卷移交工作,保存各项检验和试验记录。负责编制材料、设备需要计划,协助物资设备部作好材料设备的选型、定货工作。负责组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实施。负责工程半成品、成品的防护及交付过程中的防护;负责履行合同要求的工程交付后维修保养工作。5安全质量部认真执行国家及铁道部颁发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负责编制本项目质量目标、质量计划,并报业主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审批。编写项目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工程项目部内部质量方面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施工细则等下发各施工队执行。研究各成员或外单位过去在某类似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总结质量工作,及时对重点工程、关键工程提出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重点防范措施,制定项目和重点工程的预防措施。制定环保方案和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按环境保护要求组织施工,落实各项环保措施。负责按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组织施工全过程的检验、试验并记录。负责重要物资、工程设备、构配件、新型材料的试验检验或运行。负责对工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并制定和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对各厂家提供的产品进行技术性能确认,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评审,提出处置方案。负责按照《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要求,管理各种计量设备的使用。校准维修和保养,并按合同要求向业主提供有关技术资料。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和统计技术的推广应用。按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实施检查工程质量,并向业主、监理和项目经理通报检查结果,对质量和安全不合格的提出处理意见,实施质量一票否决权。6物资设备部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设备质量负主要责任。主要职责是:检查督促各类司机对设备进行保养,备足各类机械的零配件,确保机械良好运营,定期向项目(总)经理和质检工程师提供有关机械完好率、技术条件状况的报告。对购进的材料质量负责,所有材料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应有的化验报告,并配合试验室进行抽检。负责所需物资的供应工作,执行物资采购供应控制程序,采购供应施工所需材料。负责汇总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明确采购产品和技术标准的性能,并签订采购合同。负责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现场材料进行产品标识,并对其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有效性标识。7中心试验室负责按照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过程检验和试验程序和最终检验和试验组织施工全过程的检验、试验,并记录。建立试验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定期按规定进行计量设备的校准,并进行标识。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并对试验方法和提供的试验数据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现场使用的原材料,按规定采集样品,进行复验。监督指导施工过程有关钢筋、混凝土、土方压实、轨道等工序的施工。320
8综合管理部负责各种质量文件、资料的收发、管理等工作,并检查监督执行。积极完成与质量体系有关的其它工作,为质量体系内外审人员提供食宿、交通、通信方便,保证内外审工作的顺利展开。9精测队负责本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负责测量设备的维修、校准和管理,负责10工程师研究施工对象的质量要求,将这些质量要求下发至施工队、班组,组织他们在工前学习、工中对照检查、工后评比。从质量预控角度出发,研究各成员或外单位过去类似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如路基土方压实度等作为质量管理重点。按铁路桥梁、隧道、轨道等现行施工规范及铁路验收标准对各分项工程、工序的质量要求编写技术标准、实施细则及内部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管理规定。按质量管理规定,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及验收,并向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汇报实施质量检查报告,负责向项目部相关部室传达业主或监理关于质量方面的改进意见及执行情况,负责试验室、测量班测试工作的复核与监督。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并在项目部组织成果发表会,对有价值成果向上级单位推荐。11质量检查员一切施工项目和所有工序,都由各施工队质检员每天填报质量日报表,填报的原始数据由质检员亲自检测,如实记录,班组长签认后逐级上报,班组长和操作手要直接对工序质量负责。检测项目及频度按质检工程师指令执行,并按大于规范规定的频度进行质检。工前向班组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每个操作人员熟悉自身工序的施工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督促工班长填报“项目质量自检单”,对本工序质量做出评价,并在“质量自检单”上如实填写,同时对班组长自检做出评价。班组自检频度要比规范和上报的频度加大、加密。配合旁站监理的工作,按旁站监理要求提供现场和要求的试验及自检质量记录。12架子队和作业班组严格按照全标段的项目质量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组织班组操作人员施工,对承担施工任务范围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负责。在项目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监督技术交底工作,验证落实情况。按照项目质量计划有关要求,搞好过程质量控制。监督班组做好自检,组织质量检查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检,办理工序交接手续。按照项目有关规定,做好施工过程的成品保护工作,对损坏成品的行为有权制止,制止不听造成损失的,按实际损失费用扣其责任人工资或奖金。坚持跟班作业及时协调工序的交接关系,避免项目打乱仗,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认真收集、整理过程控制的有关记录,及时交资料管理人员立卷、归档、保存。320
13班组长对本班承担分部分项施工任务的工期、质量、安全、工效、节约和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负直接责任。组织班组全体人员学习掌握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随时检查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章行为。组织班组操作人员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的自我检查,及时填写《自检记录表》,参加施工队长或项目负责人的专检和工序交接验收,并在验收记录上签字负责。监督班组操作人员和其他流动人员,爱护施工过程成品,发现损坏成品行为,立即制止,及时向队长报告。组织全班搞好施工准备和班前安全检查,做到不窝工,不打乱仗,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施工任务。根据承担任务的需要和操作人员的特点,合理分配工作。2.4质量管理制度2.4.1建立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验标,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培训后方可施工,要求所有参建员工理解工程特点,熟悉施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了解并掌握易产生质量隐患的重要工序及重要环节,定期安排技术培训,并进行技术考核。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执行持证上岗率100%的制度。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材料、新工艺及时组织参战人员学习,保证工程质量。2.4.2坚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策划坚持各项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认真落实贯彻质量方针和目标,确保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加强所辖人员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合理的施工生产计划,确保施工处于受控状态。2.4.3贯彻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制度接到设计图纸后,由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参建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审核图纸,并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施工技术交底,领会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设计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编制周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20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送审确认后,由经理部项目经理牵头、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单项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的书面交底,找出质量重点监控部位和监控点,按照施工任务划分,各分管的主管工程师负责对所担负的工程任务,向班组分项进行书面交底,施工过程中全程实行技术指导,做到质量重点人人心中有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2.4.4内部建立质量“三检”制度建立各级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各经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各项目队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查由主要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外业检测、内业检查分别进行。外业检测对照验标对工程中线、水平及工程结构尺寸和检测项目进行实地量测,做出记录,作为评定质量等级的依据之一;内业按管理部门对口检查各项资料、记录、台帐、报表、签证、质保书、设备状况等是否清楚、齐全、完整、符合标准,按检查办法做出检查评定结果。各级设立专职质检人员,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分级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定期检查与自检、互检、交接检相结合的“三检”制度。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服从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进行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工作局面。2.4.5坚持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凡工程在建设过程或竣工后,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立即用电话或传真上报建设单位及主管监理工程师,如涉及设计问题的,还应通知设计代表,共同参加分析处理,不得隐瞒不报,不得拖延处理,否则应追究单位领导责任。工程质量重大事故,3天内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报告。2.4.6坚持质量回访制度工程交付后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访和实地回访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人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用户满意,实现质量终身负责的宗旨。2.5质量保证措施320
2.5.1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原材料按照技术质量要求由专人采购与管理,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对各种原材料认真做好交接记录。原材料进厂(场)后,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厂(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原材料进厂(场)后,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内容包括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检验结果以及进货日期等。“原材料管理台账”填写正确、真实、齐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采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特别注意防潮。粗骨料按技术条件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对原材料建立符合工厂化生产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必须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对骨料堆放场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2.5.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2.5.2.1混凝土搅拌采用强制性搅拌机、电子计量系统、含水率实时监测系统,耐久性混凝土搅拌符合《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5)110号]的规定。夏季搅拌混凝土时,采取加冰水降温等措施,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对拌合物的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含气量等进行测定,保证良好的工作度和可泵性。冬季搅拌混凝土施工要做好施工防护,配合比按冬季施工进行配置,减小水灰比,填加早强剂等材料。2.5.3.2混凝土运输运输道路平顺畅通,选用与生产、浇筑能力相匹配的专用混凝土运输车。夏季对运输车采取隔热措施,冬季采取保温措施。320
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可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与模板和钢筋接触。高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用湿帘覆盖。2.5.3.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垫块的尺寸须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不低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混凝土入模前,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指标;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最大浇筑间隙时间不超过45min,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浇筑新混凝土前,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快速、稳定、连续、可靠的浇筑方式一次浇筑成型。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体浇筑过程中,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和弹模试件,试件制作数量符合相关规定。2.5.3.4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可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振捣设备。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铁件。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底振加侧振,确保振捣质量。320
混凝土振捣按事先规定的工艺和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均匀振捣密实,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混凝土浇筑完后,仔细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2.5.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振捣完毕,及时采取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洞门、明洞衬砌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篷布、塑料布),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两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大于15℃)时方可拆模。洞门、明洞衬砌混凝土养护期间,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2.5.3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5.3.1超前地质预报首先,研究既有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到地表补充测绘,以达到对整个地区地质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可溶岩分布情况、构造发育情况、地表水系发育情况、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岩溶大概发育几层、每层大概标高、哪一层对工程影响最大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把握,制定预报预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重要性分级,不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以地质分析(地质调查、地质素描、几何作图、块体坐标作图、赤平投影作图)、TSP长距离探测、红外探水、地质雷达超前探测手段贯通为主;褶皱核部及其它地质异常地段,采用超前地质钻孔验证;泥灰岩地段,根据开挖揭示岩溶发育程度,必要时采用地质雷达检底。320
2.5.3.2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a、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b、监测仪器必须满足精度要求,而且要定期校核。c、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基准点埋设于施工影响范围外,数量为2个。d、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也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e、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规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f、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g、雨季是隧道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应加强一些薄弱环节和主要管线及建筑物等项目的量测频率,如测斜、应力、拱顶下沉、既有线变形等,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以保证整个工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h、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2.5.3.3隧道开挖针对本段工程地质特点,不同围岩级别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需要,采用相应的钻爆设计方案,开挖断面采用激光断面仪及时修正钻爆设计,严格控制超欠挖。2.5.3.4爆破本段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爆破效果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隧道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爆破效果好,对控制隧道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提高炮孔利用率以及机械作业效率,节省支护费用和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都十分重要。320
光面爆破设计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根据隧道工期及隧道的地质条件合同确定的进尺进行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和现今已成熟的隧道爆破成果、施工经验及先进技术进行;由于掏槽爆破和周边炮眼的光面爆破在隧道爆破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单独进行设计,爆破前进行爆破试验,使爆破参数更加趋于完善;开挖断面用激光断面仪进行控制,确保轮廓线达到设计要求。2.5.3.5对揭露的围岩级别识别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揭露的围岩进行强度识别,并同设计图纸进行对应比较,发现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相符的情况及时与设计方联系,根据设计方意见进行现场施工参数的调整。2.5.3.6开挖进尺控制在开挖钻爆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还要确保每循环的开挖进尺满足规范要求。2.5.3.7喷射混凝土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初喷在清帮、找顶后立即进行,喷射混凝土厚度4~8cm,及早快速封闭围岩。2.5.3.8衬砌混凝土当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量测监控数据表明位移率明显减缓、收敛值拱脚附近小于0.2mm/d和拱顶相对下沉小于0.15mm/d时,方可施作二次混凝土衬砌。衬砌台车:采用穿行式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衬砌台车长≥12m;混凝土衬砌施工:采用两台输送泵左右同时对称灌筑,既缩短衬砌时间,又防止钢模台车偏移。混凝土衬砌泵送灌筑施工中辅以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挡头模板采用钢模,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生产:全部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拌和。在粗骨料生产场设立粗骨料破碎筛分处理系统,保证粗骨料粒径符合泵送混凝土要求。拆模时间: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2.5.3.9施工安全步距320
在正洞开挖、支护施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准备仰拱及二衬的施工,在初期支护施作完毕后,根据现场工作作业面的情况,及时的进行仰拱施作,同时加强初期支护后的监控量测工作,对初期支护变形量符合施作二衬的情况下,及时的进行二衬施工,确保掌子面与仰拱以及掌子面与二衬间的安全步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已存在安全步距已超标的情况,可采取停止掌子面施工,加快仰拱及二衬施工的措施进行整改,使安全步距达标。2.5.3.10隧道防水为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施工时,对水资源保护有严格要求的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在其它地段,则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施工中,从以下六道防线预防和根治隧道衬砌的渗漏水。第一道防线,补充注浆防水;第二道防线,初期支护湿喷防水混凝土防水;第三道防线,软式透水管排水;第四道防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隔离层防水;第五道防线: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第六道防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防水重点,施工缝防水应同时采用背帖式止水带与中埋工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防水措施,变形缝防水应同时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及其他两种可靠的防水措施。2.5.3.11防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开挖后,衬砌前,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不断优化支护和衬砌结构参数,确保支护和衬砌结构的受力条件与该地段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并根据量测信息,指导二次模筑砼衬砌的施作时间。复合式衬砌地段,喷、锚、网为主的初期支护体系是主要承载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初期支护,必须保证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避免模筑混凝土衬砌承受过大松驰压力而开裂。隧道衬砌前采用隧道限界检测仪检测隧道断面,确保支护结构和混凝土衬砌具有设计所需的断面厚度及受力性能。隧道衬砌前,必须将隧道底部和墙脚的虚碴、浮碴清除干净,确保仰拱、铺底以及隧道的拱墙衬砌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避免衬砌不均匀下沉开裂。320
衬砌前要对防水层的铺设质量进行检查,确认防水层与初期支护基面密贴,拱部防水层有一定的富余量,避免混凝土灌筑到拱部时,因防水层张紧形成外模,导致衬砌与基面不密贴,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加强混凝土品质的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2.5.3.12防排水施工措施隧道结构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以控制排水为辅,综合治理的措施,即通过注浆和锚喷作业,使初期支护达到设计防水标准,然后在边墙安设纵向和横向排水盲管,并将防水板铺设到电缆槽顶面以上,把有限的边墙水汇集到墙脚纵向排水盲管中,经泄水管排到边墙水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体系,达到衬砌结构不渗、不漏的目的。2.5.3.13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钢筋网等临时支护的预防措施①按设计要求加工,挂网,钢筋必须是符合设计的合格材料。②铺设钢筋网要符合下列要求:A、钢筋网应在开挖面清理危石后进行铺挂网,密贴开挖面。B、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压紧后再喷砼。C、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在第一层钢筋网被砼覆盖后铺设。D、钢筋网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E、开始喷砼时,喷头距喷射面的距离以0.8-1.0米,喷射角度不小于75°,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厘米。F、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砼块被钢筋网卡住时,要及时清理。2.5.3.14台车衬砌质量控制措施①衬砌台车的选择;采用平移式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圆钢配合脚手架加固。②采用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作业时,采用砼输送泵、洞外拌合站,配备砼搅拌运输车等配套机械设备,使砼拌合、运输、灌注全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不间断施工。③砼拌合站的生产能力满足衬砌的需要,并采取自动计量。砼运输采用自行式砼输送罐车。320
2.5.3.15结构防排水施工处理不当预防措施①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要符合规范要求。②衬砌背后或隧道底设排水沟、盲沟和引水管时,可根据隧道渗水量大小适当调整排水设施的位置、间距等。③隧道的排水设施要配合衬砌进行。④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要符合规范要求。⑤当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后仍有渗水现象,可注水泥-水玻璃浆液或其它化学浆液。⑥隧道衬砌采用防水砼时,必须经现场试验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使用。⑦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2.5.3.16衬砌中防水层在铺设中有破损、折曲现象预防措施①防水层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接连方法。②防水层的接头处要擦净,用材质相同的焊条焊接。③采用无纺布做滤层时,防水板与无纺布密切叠合,整体铺挂。④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要及时修补。⑤防水层铺设长度要根据衬砌长度确定。2.5.3.17仰拱施工预防措施①仰拱施工前,必须将隧道底虚碴、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超挖则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②仰拱施工在边墙衬砌前进行,其超前距离要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长度。③仰拱施作要一次成型,避免分部灌筑。④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必须作防水处理。2.5.3.18电缆槽施工控制措施①电缆槽随边墙基础施工一次挖好,不得在边墙灌注后再爆破开挖。②电缆槽壁中预埋的管、件、预留孔、槽,按设计位置定位。③电缆托架镀锌防锈,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大于±5mm。④槽壁中每隔50m预埋接地引线的一端与预埋件焊接牢固。2.5.4无砟轨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20
2.5.4.1施工准备⑴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前由建设、设计、咨询、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组成的验评小组对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报告分析认为工后沉降变形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无砟轨道的施工。⑵无砟轨道施工前要完成基桩控制网(CPⅢ)建立和复核。2.5.4.2底座/支撑层、隔离层⑴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在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按工艺试验时确定的时间执行,底座或支承层横坡要满足设计要求,表面要整平并有适当的粗糙度,按设计要求做拉毛处理,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摊铺完成后要覆盖保湿养护。⑵隔离层铺设要平整、无皱褶、无破损,铺设后上面不得行车。⑶混凝土底座或支承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铺设轨道板。轨道板铺设前,轨道板的底面、底座或支承层表面达到清洁、无杂物、无积水。2.5.4.3自密实混凝土⑴自密实混凝土在施工前要进行工艺性试验和揭板试验,揭板结果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后方可上线施工。⑵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应密实、无松软发泡层、平整、无离析、露石、蜂窝现象,在断面处无孔洞现象,与板的接触面接触良好、充盈饱满,切开断面上骨料分布均匀、无骨料堆积、无浆骨分离、无上下贯通气孔、无蜂窝等现象。揭板后没有明显的流水痕迹,表面气泡满足要求。⑶混凝土施工模板侧面平整,模板间的拼缝严密,模板和支撑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杜绝混凝土底角出现烂根现象。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并保证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不产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塌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⑷每块底座或支承层、每块板的自密实混凝土要一次连续浇筑完成,不得中断。2.5.4.4轨道板粗铺⑴轨道板应采用横向竖立存放,不得已平放时,堆放层数不得超过4层。在吊装、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轨道板的损坏。320
⑵轨道板上桥前一定要进行检测,不合格轨道板禁止上桥。同时要对轨道板清理:板底、承轨台面、扣件表面,灌浆孔疏通,在调节千斤顶位置处粘接非吸水性泡沫材料。⑶底座板表面高程复测并处理完毕,表面要进行高压清洗。⑷再次确认上桥前轨道板方向和装车顺序。⑸轨道板铺设前提前在底座或支承层上设置加密基桩(GRP点)。底座板上轨道板基准网放样完成且平差计算通过后才可进行轨道板粗铺。相邻轨道基准点相对精度应满足平面位置±0.2mm,高程±0.1mm。⑹底座板上做好板号标识,方便时用墨线弹出轨道板边线位置,提高轨道板粗铺效率和精度。粗铺后轨道板定位精度10mm。⑺粗铺时禁止强行橇动轨道板。2.5.4.5轨道板精调⑴无砟轨道精调测量必须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分三级专人管理,要明确各级责任分工、作业要求。按项目经理部测量协调人、项目工区测量协调人、作业班组三级组织管理。⑵精调前再次检查粗铺精度,对明显偏差的轨道板,先调整到一定精度范围内,再进行测量调整。⑶精调系统在上线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标架检校。硬件常数(强制对中三角架高度,小型三角支座棱镜高度),标架四脚平整度要进行检核和调整,再将必要的常数录入到程序中。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意外也要重复检校。⑷精调完成后要及进对已调整完成轨道板时行评估测量,检查的任务是发现轨道板接缝处平面和高程上的误差超限情况以及轨道板中央的高程偏差,检查的目的首先是发现和避免轨道板精调引起的周期性误差,其次对施工队伍的作业精度进行检查。检查使用精调系统的精调标架,全站仪和对中三脚架。检查可使用CPⅢ网点,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使用轨道基准点,然后开始检测。⑸对变形轨道板的处理。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调整支点,使变形恢复。⑹320
精调后立即安装压紧装置,场地要显著标识,配置跨线通道,禁止踩踏已精调轨道板。2.6工艺要求单位工程开工前,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重点和难点,制定工艺控制标准、工艺要点,验收程序及标准,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严格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2.7过程控制建立了一个从工程计划、质量、物资设备采购,再到工程试验、项目施工保证的质量保证系统,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质量职能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既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2.8试验管理全隧道严格按照检测人员配备标准;检测设备配置标准;试验工作环境标准;试验原始资料收集保管标准;检测报告管理标准;工地试验室安全管理标准;样品保管标准;委托试验标准组建试验室,共组建1个中心试验室,7个工地试验室。2.8.1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隧道的工程数量,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领导的技术检测与试验工作管理小组,组建中心试验室,组成该项目工程试验和检验机构。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副组长:试验室主任组员:项目部各专业主管工程师、各架子队专职质检员、试验员。2.8.2机构职责320
在主管试验室的领导下,负责所辖范围内的试验检测工作,并督促检查对试验标准、规程、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解决试验中发生的有关技术问题;试验室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编写质量手册,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承担全标段委托的各种配合比选定试验以及砂、石、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物、钢材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防水层材料的试验及复验,路基填料的物理性能检测。检查指导工地试验人员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及路基施工等方面的试验工作,并对重点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随时监督和检查。参加工程质量分析会,针对有关试验工作方面问题,结合工程施工中的有关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掌握试验仪器设备的动态,办理试验仪器购置、封存及报废,按时办理试验仪器的周期检定。根据现场试验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及总结,定期向经理部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信息。负责试验人员培训的申报和组织实施。验证委托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对无申请或申请试验填写不全时有权拒绝。2.8.3试验制度试验工作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从事试验检测的人员,必须持上岗资格证书,无证不得从事试验工作。试验仪器、仪表必须定期检测,其精度要符合试验标准要求,使用前应调试准确。试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细则,质量负责人应经常监督并抽查。对重要和较复杂的检测项目,一般不少于二人,除仪器对数据能自动记录外,要由检验人员读数、记录人员复诵,以防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试验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完整无缺,不得涂改。试验人员在采用误差分析知识正确处理数据时,不得擅自取舍数据,根据所得的数据按有关公式计算,结果更正有复核人复核。320
试验工作完成后,由试验人员填写试验报告,要求报告填写完整,下注正确的检验结论,最后由试验人、复核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发。2.8.4施工过程检测与试验的控制要点试验工作遵循与施工同步的原则,但为了使试验工作更好的进行,本项目还制定了以下计划,保证试验工作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进货检验和试验: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由物资主管工程师负责编制,计划传递给中心试验室主任工程师一份,使其按规范进行检验。施工过程检验:施工过程检验包括进场材料随时抽检以及高性能混凝土指标试验,分工序工程进行检验等。材料检验、试验由试验工程师负责。工序检验工作由质检工程师负责。最终检验和试验:全标段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全部完成,所有资料齐备,由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中心试验室、各施工架子队负责人、技术主管工程师等参加,进行最终检验试验。最终检验合格后,汇总资料向业主申请验交。检验、试验设备的控制方面:检验、试验设备的状态标识,由试验工程师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搬运,按各种检测、试验设备的规定进行保管,此项工作由中心试验室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对物资及工程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使用检验试验记录文件、标记表明物资及工程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由物资主管工程师、现场技术主管负责。不合格品的控制:对主要物资应由采购、质检、技术和试验人员进行评审和验证,发现不合格或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物资进行标识,本项工作由试验工程师负责。对不合格物资,由物资设备部按《物资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与分供方联系再送货或更换处理,由物资主管工程师负责。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合格品按等级划分进行相应控制和处理,本项工作由质检工程师负责划分处置,现场技术主管工程师负责相应的处置措施的实施。2.9质量控制要点2.9.1.隧道工程320
2.9.1.1开挖。强化爆破设计,严格控制超欠挖;将变形观测纳入工序管理,及时进行量测分析,指导施工。2.9.1.2支护喷锚。严格按设计要求布设支护杆件;保证喷射混凝土强度和厚度;二次衬砌及时跟进。2.9.1.3防水层。采用双缝焊接工艺,保证焊缝密实和宽度,对焊缝进行注水试验;防水板按断面横向一次整体铺设、纵向搭接15cm;采用无钉挂设方式与围岩或喷锚混凝土层连接,禁止采用“射钉”挂设,保证防水板铺设平顺、不渗不漏。2.9.1.4混凝土衬砌。采用整体台车,减少模板拼装次数和接缝,提高衬砌混凝土整体性能;按规范工艺进行混凝土浇筑,落实侵蚀地段混凝土防侵蚀措施;采用雷达检测仪器对衬砌混凝土进行无损检测,保证衬砌厚度、密实度和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精确定位接触网滑道;做好隧道综合接地埋设工作,确保接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2.9.2轨道工程无砟轨道枕板质量控制以工装配备和工艺过程控制为重点,落实驻场监造和出厂成品检验。无砟道床施工前,须对线下隧道工程的沉降变形进行评估,合格后方可进行无砟道床施工。2.9.3精密测量建立健全精密测量管理制度、制定施工测量方案、配置具有测绘资质的人员。在设计建立CPⅠ、CPⅡ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CPⅢ平面、高程精密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按三级线路布设,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施工测量应与同级或高级的两个或以上控制点联测闭合。各级控制点应设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定期相互检查或从上级一级控制点引线复核。坚持测量资料的三级复核制。2.9.4无砟轨道轨道板安装质量控制320
轨道板的调整,以测设基准器为准,采用专用三向千斤顶、支撑螺栓、螺纹丝杆顶托等,用三角规调整轨道板的高低、方向、水平,用钢尺测定凸形挡台缝隙和板与板的间距。2.10成品的保护措施2.10.1成品的保护预案工程完工后,首先成立工程竣工维护组,人员不少于10人,以项目总工为组长,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各项目经理部经理为组员,负责工程质量的维护工作。维护组要定期对所建工程进行全面、仔细的组织检查,遇地震、暴雨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后要随时组织检查,对出现的工程缺陷要登记清楚,分析缘由,及时向业主上报缺陷数量、缺陷范围、缺陷责任及原因等,并立即组织维修。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本投标人承诺实行竣工回访,工程交付业主后,仍不断进行联系,每三个月至少回访一次,听取运营单位的使用情况和意见。2.10.2成品的保护措施隧道各单项工程完工至交付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成立专门小组进行看管、维护和维修。2.10.2.1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严格交接班手续,确保下道工序不会对上道工序形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造成损害;钢筋、型钢和钢管杆件验收合格进库后,要分类堆码整齐,标识清楚,防雨防潮,防止锈蚀。现场绑扎的钢筋或钢筋笼,经验收合格后,及时浇筑混凝土,未验收或者不能及时施工混凝土的钢筋成品,要及时进行防雨和防潮,防止钢筋变形和锈蚀。钢模板进场前,要进行现场试拼装,拼装合格进场后,及时进行除锈和涂油处理,堆码整齐。施工完一个墩台后,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混凝土等杂物,整修涂油,堆码整齐。2.10.2.2工程验收交接时,将与接收单位商议售后服务的具体组织机构、联络的方式、地点和时间及保修作业的程序。在工程交验接管启用后,严格遵守铁路工程质量保修协议,承担本工程质量保修责任。320
2.10.2.3xx二航局的竣工验交售后服务部门将与工程接收部门建立网络联通,及时反馈工程在使用中的设计、施工质量信息。对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后,及时派出回访组,到工程所在地与接收单位商议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对策。在质量保修期内,制定应急抢修预案,并与接收单位建立热线电话,接到紧急抢修通知,及时到达抢修现场。属于保修范围、内容的项目,在接到通知后,在三天内派出维修组,保质保量进行维修,达到客户满意程度。定期向建设和使用单位征询意见、建议,确保本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让客户满意,行车畅通。不属于质量保修范围的,积极配合业主和使用单位调查分析,提出保修方案,经建设和使用单位同意后承担维修责任。3安全管理措施3.1安全保证体系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符合本项目特点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配置必要的设备、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关键点及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措施并严格实施,以确保安全措施计划的内容具有严密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经理部和各部门、工区分级负责(见图9.3.1-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单元工程的施工安全。3.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分配3.1.1.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图9.3.1-1安全保证体系目标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主 任:项目经理副主任:项目副经理、总工委 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体系职业健康与安全体系安全工作体系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活动经费安全奖惩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系统安全教育各种安全警示三工教育 制度防电防火防洪防机械车辆事故防物体 打击高空坠落防爆破伤害事故防坍塌涌水事故严格火工品管理综合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各职能部门工区架子队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用品各级安全员奖罚兑现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预测预控能力安全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320
安全总监为副组长、安全质量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委员会。(2)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320
(3)安全质量部是项目部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项目部所属工程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检查的管理责任。项目部设专职安检工程师。(4)各工区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对小组内人员进行责任分工。施工现场按施工人员的2-3%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全员参与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见图9.3.1-2。图9.3.1-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各工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各架子队副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管理部征迁管理部中心试验室精密测量队3.1.1.2职能分配本项目的安全控制和实施,采取将要素进行层层分解,使每一个要素都明确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和每一个相关责任人。考虑安全保证体系与其它体系(如质量体系)的兼容性,在协作运作时资源共享。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要素及职能分配见表9.3-1。表9.3-1安全保证体系要素及职能分配表编号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素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职能部门320
工程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3.1管理职责★●▲▲▲▲▲▲3.2安全体系★●▲▲●▲▲▲3.3采购●★▲▲▲●▲●3.4分包方控制●★▲●●▲▲▲3.5施工现场安全控制★●●▲●▲▲▲3.6检查、检验●★●▲●●▲●3.7事故隐患控制●●★▲●●●▲3.8纠正与预防措施●●★▲●▲●▲3.9教育与培训●★▲●●▲▲▲3.10安全记录●★●●●●●●3.11内部安全审核★●●▲●▲▲▲表中说明:★-主管领导●-主管部门▲-相关部门(个人)3.1.2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划和施工安全规定,以及合同文件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制度。3.1.2.1安全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纳入竞争机制,纳入承包内容,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作到齐抓共管,抓管理、抓制度、抓队伍素质,盯住现场,跟班作业,抓住关键,超前预防3.1.2.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制度项目部领导成员、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职工开工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的教育,并认真学习铁道部的“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以及“施工安全标准”320
,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对于从事电器、起重、高空作业、焊接、机动车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人员,进行专业安全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持证上岗。施工中各级领导必须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在思想上消灭安全隐患。施工中专职安全员应经常检查工地,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讲解,制止违章施工。3.1.2.3安全“三同时”制度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即: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3.1.2.4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联合调查,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经济、行政、法律责任。3.1.2.5安全奖罚制度对保证施工安全做出贡献的单位、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人员和单位进行相应的处罚。3.1.2.6安全交底制度安全交底工作是确保安全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交底采用书面安全交底和现场安全交底相结合的方式。实行项目安全工程师给施工队交底,施工队安全员给领工员、工班长、施工人员进行交底的两级负责制。3.1.2.7各类机械安全作业制度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持有操作证者方可准许驾驶操作,无证人员严禁独立上岗作业。在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机械说明书,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起动前应将变速操纵杆放在空档位置,对各种仪表、制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严禁自行拆装。每当机械起动,开始作业应发出信号,确认机械周围无人、无障碍物和具备了足够的工作气压,方可作业。320
行驶中人员不得下、上机械和传递物体,禁止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和停车,在斜坡上行驶或作业时严禁放空档溜坡。严禁在发动机没有熄火状态下进入机下检修,操作制动、方向失灵的机械。在松软现场作业时,应事先详细察看安全作业线路及范围,确认安全后再开始作业。禁止酒后开车,工作时禁止无关人员逗留在驾驶室内,严禁非驾驶员人员驾车作业。行驶中机械的其他任何部位严禁乘人。停止作业或发生故障时,应把机车停在平坦地方,前后车轮垫三角木或石块,其中装载机、挖掘机的大铲要放下。履带式机械装运应符合装载规定。严禁机械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不准用装载机吊运重物,特殊情况下确需吊装的,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机械经过桥梁时,必须了解桥梁的荷载能力。过交叉路口时应注意汽车和行人。机械在深沟悬崖作业时,事先必须了解沟底、崖下有否其他人员或建筑,要有现场人员指挥下,方可作业,机械行走装置距沟边或崖边保持安全距离。3.1.2.8用电安全制度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电气设备检修、安装时,不准带电操作。遇特殊情况须要带电作业时,必须划出禁区,采取严格绝缘措施,在有经验的电工监护下进行。施工现场用电线路、电气设备必须遵照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安装与架设。各线路不得超过额定容量进行,不可使用超过规定容量保险丝、保险片。维修电器设备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取下熔断丝,挂上警示牌,经验电确认无电才能作业。通电试验外壳要接地,禁止他人靠近。在调试检修设备时,协同其他有关人员一起试车,严防电气、机械事故的发生。320
定期检查变压器、配电间、电动机的运转状况,并注意温度、油量、负荷变化,及时排除各种故障、隐患,要保持配电间清洁,注意防湿、防热、防尘、防火。高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系安全带,使用竹木梯要牢固平稳角度适当,不准上下抛掷工具物品。凡裸体带荷电的空架配电线路,在通过各种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应挂有危险标牌,引人注意。遇有异常雷雨时,特别要注意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严防受潮漏电,必须时,应拉闸停电,确保安全。发生电气设备和触电事故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抢修。要熟悉触电救护知识。施工用电系统必须有保证灵敏可靠的两级及以上保护;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线路必须分开架设。人工立杆或机械立杆,均要在基坑夯实后,方准拆去叉木和拖拉绳。杆上架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紧螺栓拧紧,紧有角度的导线,应在外侧作业。调整拉线时,杆上不得有人。紧线用的钢丝绳,应能承受全部拉力,与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单方向紧线时反方向应设有临时拉线。电架空线与脚手架等最小距离必须符合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封闭,并悬挂醒目警告牌。施工现场配电箱要有防雨措施,门锁齐全,有色标,统一编号,开关箱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箱内无杂物,开关箱、配电箱内严禁动力、照明混用。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线路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3.1.2.9施工现场保安作业制度严禁非施工人员未经工程项目部人员的同意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时保安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巡逻,发现可疑人员应进行盘问,若可疑人员不能说明原因且有犯罪嫌疑的马上送交当地公安部门。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工地安全保卫制度,保安人员做到尽职尽责,保证施工人员及工地财产的安全。做好施工作业人员进出登记台帐。320
3.1.2.10起重作业安全制度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独立操作作业。在吊运、安装、移位物体时,要有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并要设置警戒,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吊装前必须严格检查所用的起重机械、吊装工具、绳索是否正常完好。严禁超负荷吊运,对超高、超宽物体的吊装,要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物体吊运未固定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在索具受力或被吊物悬空的情况下中断工作。操作人员在吊装物体时,注意力要集中,要留有一避让余地,悬吊物体上下,不准站人和通行。上班必须带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备带工具袋,严禁从高向下乱丢工具,严禁酒后高空作业。物体吊运时,应在离地10cm处试用,检查负荷和缆绳情况,确认无误后,才可起吊,吊装中若发现变异,应立即停止作业。使用千斤顶时,底基要坚实,放平稳,顶盖与重物间应垫木块,缓速顶升随项随垫,多台升顶时要统一号令,动作一致。吊装作业时,提升或下降必须平稳,不准有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不允许任何人随时同吊装设备升降,在吊装过程中,台因故(停电等)中断,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吊装物体悬空过夜。严禁在雨天、夜间、雾天和六级风以上情况下进行吊装工作。起重人员在高空作业,不允许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的贝雷上弦和未固定的其他可能活动的构件上停留、行走。起重设备的性能必须完好,并认真做好小型起重设备的保管、保养工作,定期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3.1.2.1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⑴开工前的安全检查在工程施工前安全领导小组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工地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培训情况、安全责任制建立情况及施工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检查通过后工程方可进行施工。320
⑵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负责工地安全生产的主要部门每月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部门领导下的班组安全员每日进行自检、复检及交接班检查。⑶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安检工程师、安全员日常对隧道爆破施工、炸药库设置、危爆物品管理、施工用电、高处作业等进行安全检查。⑷专业性、季节性及节假日的安全生产检查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及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及维修进行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组织相关安全小组成员对各个施工队进行安全检查,并加大检查频率。⑸安全生产检查内容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整改意见和措施,并敦促落实,确保施工安全。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定期对安全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认真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整改防范措施。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部位,确定危险程度,并编写安全检查报告。项目安全工程师和各队安全员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评比,查找问题,杜绝事故。3.2安全保证措施3.2.1各重点专业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2.1.2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①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杜绝塌方。②在洞口段、及洞身Ⅳ、Ⅴ级围岩地段,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320
③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内容主要有:不良地质(特别是人为坑洞等)、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等)。地质预报采用TSP、超前钻孔、地质雷达等综合预报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预报。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掌握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④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好超前导管注浆加固围岩或起到注浆堵水的作用。⑤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保证不坍方。⑥施钻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拱顶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危石应清除并加以支护。⑦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⑧司钻工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如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修理或更换: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钻杆是否弯曲、带伤,防止作业时断钎伤人。湿式凿岩的供水装置是否良好。⑨风钻钻孔时,将支架安置稳妥。在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平台架及斜撑是否稳定,平台上是否铺满板,外侧的防护栏杆是否牢固,防止高处坠落。⑩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严禁在打眼的同时装药。不得在工作面折卸、修理风钻。手持风钻打眼,开孔时应用较短的钻杆,其长度不超过0.8~1m。钻头未入岩壁前,风门不宜开大。操作时做到退钎子与凿岩机一条线,司钻工要在风钻的左侧方,严禁骑着气腿操作风钻,钻眼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工作中,要防止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要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堵塞,需及时排除。320
凿岩台车严格按照使用保养说明书进行操作保养。台车行驶前把钻臂降低,不妨碍驾驶员视线,行驶速度不超过10km/h,专人驾驶。台车司钻前,必须清除易落或松动的危石,并支起液压千斤顶,使台车稳固,轮胎免受压力。司钻中出现故障,请专业修理人员修理,严禁台车带病作业。司钻过程中严禁边打眼、边用吊篮装药。严禁在台车运转中进行调整作业。严禁拆除台车各种安全防护装置。放炮时,台车必须离开安全距离以外,并进行适当防护。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详细记录台车作业中的各种参数。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按规范要求,两端加强联系,确保统一指挥、安全施工。两工作面相向开挖时,相距50m时必须停止一方掘进,由另一方掘进贯通,另一方爆破时必须向对方通知。(2)火工品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①爆破作业时统一指挥:根据施工条件,洞内每日放炮次数,齐头开挖作业循环时间明确规定;警戒要统一行动;多工作面放炮相互影响时,首先要保证齐头掘进的需要,起爆顺序应由里向外,里面的人员末撤出前,外面禁止放炮。②爆破时所有的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震动飞石伤害的地点,其安全距离:独立导坑内不于少200m。半断面开挖不少于400m。全断面开挖不少于500m。③爆破器材加工,在洞外远离洞口50m以外的加工房工作台上操作。除洞外土石方用电雷管外,洞内用非电雷管。装配起爆管时必须先试验。计算引线长度,每批分卷进行。导爆管凡有过粗、凡管体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歪斜者,严禁使用。加工好的起爆管分段装入木箱内,防止混段(不准把段数标签失落)。④人工运送炸药每人一次运送量不超过20kg或原包装一箱。运送爆破器材前后30m应专人防护,严禁中途逗留。⑤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炸药与雷管应分别由木板车厢运入洞内,车厢应垫胶皮,只准平放一层。必须由爆破工专人护送,其它人员不得搭乘。运送途中要显示红灯与鸣笛。汽车排气孔应加防火罩。炸药与雷管不准同车运送。320
⑥装药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等均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周边眼间隔装药,用胶布包扎在竹片上固定牢实。⑦洞内大断面开挖,雷管段数量、装药量大时,爆破指挥人员应先明确分工,自上而下分区分段装药各负其责,防止混段和漏装,禁止超量装药。⑧遇有下列情况禁止装药:作业面照明不足;工作面岩面破碎未及时支护;可能有大量涌水的地段。⑨装药完毕,工作面所有的机具、材料撤离,经检查无漏装,炮口堵塞完后进行网络连接(采用簇连),网络连接好后,应专人检查是否合格,经确认连接无误,人员机具已撤至安全地带即可起爆。⑩其他注意事项:洞内严禁明火点炮,洞内所有爆破、导爆索长度均不少于2.0m;起爆后必须通风排烟15~30分钟后才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并经下列各项检查和处理后,其它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部、两端有无损坏及变形;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爆破器材的领取必须由有合格证的人员办理,一定要帐物相符;双方签字。每次装药完毕后未用完的爆破器材立即退回库房,并办理清库签字手续。(3)装碴及运输安全保证措施①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货混装,装载机不准载人。②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应满足装载机安全运转。③装碴时,运碴车辆应停稳并制动,起动前应鸣笛。④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⑤在衬砌台车(或作业台架)作业地段应设置“慢行”标志,台车(台架)两端设置红色显示灯。⑥320
洞内车辆行驶应遵守下列规定:严禁超车。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减速行驶,两车厢间距离不小于0.5m。同向行驶,前后两车间距离至少为20m,洞内能见度差时,应加大间距。洞内车辆相遇或发现有行人时,应关闭大灯,改用小光灯或近光灯。车辆起动前应了望或鸣笛,进出隧道口时应鸣笛。洞内车辆倒车必须开灯、鸣笛或专人指挥。车辆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不得带病行驶。⑦洞内车辆行驶时,施工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行人走两侧人行道。不与机械车辆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⑧运输道路要铺筑路面,做好排水及维修工作。⑨进洞车辆及内燃机械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机,汽油机械的车辆不得进洞作业。用时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工作。⑩洞外卸碴场地应符合规定的坡度,并应在碴堆边缘内80cm处设置挡木,以防车辆翻沟。⑾车辆运行前应保持其机况、照明刹车良好;确认前后无人并给一次信号,方可启动。⑿洞口、交叉路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专人指挥交通。洞内车辆、机械停放处,应设置有足够的照明、并设置红色警戒灯。⒀机械设备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用、养、修制度,并切实执行,实行奖罚,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⒁汽车及走行机械,严格执行“三不超(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劳)、五不开(无证、无令、带病、病车、酒后不开)”、“三勤、三检”制度。⒂工地应设专职机械管理人员,分工负责机械设备各项工作。⒃在施工中运输保证道路质量,由综合班按标准养护。安排调度值班,统一指挥,保证出碴、进料运输畅通无阻,洞内每隔500m设一醒目的交通标志,洞外既有公路或便道转弯处或陡坡处设置醒目、温馨的安全标识。在弃碴场安排推土机或装载机经常推碴,推碴时留适当的余碴,并安排卸碴指挥人员对自卸汽车进行卸碴指挥,确保自卸汽车倒车和弃碴安全。⒄为保证运输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输,特别制定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的具体措施。320
⒅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专人深入现场,督促检查机械设备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使机械设备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行。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做到力保“十字作业”。交班清楚后,接班人检查移交的运转、维修、油耗等记录情况及设备情况,并开车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能进行工作。⒇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对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不仅要进行安全处罚,并责令其重新学习,并进行考核。(21)施工人员配足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中检查佩带情况,不按要求佩带时,进行安全处罚。(22)冬天车辆运输备好防滑链。(23)加强日常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作息时间的管理,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装碴、运输安全。(4)支护、衬砌安全保证措施①隧道开挖后必须及时进行支护。支护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标准。②施工期间,现场值班负责人员每天应同安全质检人员对开挖面地质以及各部支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不良地质地段每班检查一次,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加固处理并作出详细记录。③监控量测是获得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变形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对围岩和支护、衬砌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量测人员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应于量测后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暂时撤离危险地段。④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碴或活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木楔楔紧。锚杆支护,孔深、间距、方位必须到设计要求,注浆要饱满,钢筋网初喷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厚度。⑤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紧跟开挖面;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320
⑥喷射支护前,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喷射手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完好正常,压力保持在0.4MPa左右,喷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⑦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推进,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衬砌尽早完成。⑧机械转动部分设置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或修理机器及管线路时,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⑨加强洞内通风、照明管理,确保达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工作环境。⑩二次衬砌前铺设防水层。工作台架下净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工作台架承载重量,不得超过要求。两端应设不低于1m的栏杆和上下人员的梯子。⑾铺设防水层台架及模板台车距作业开挖面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齐头爆破时要防止空气波冲破防水层。工作台架衬砌台车就位后,应用卡轨器固定在轨道上,防止溜车。⑿衬砌台车使用时遵守下列规定: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应铺满木板。并设安全栏杆。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两端挡头板应安装牢固。衬砌台车工作台架上施工用照明用电线路每天要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电线绝缘良好,防止电线破损、漏电伤人(装置漏电保护器)。⒀模板台车设计时,必须考虑净空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5)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①隧道作业环境标准: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下同)。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30mg/m3。氮氧化物浓度在5mg/m3以下。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15mg/m3。硫化氢浓度不超过10mg/m3。氨的浓度不得超过30mg/m3。隧道内的气温不超过28℃。②加强通风,以确保洞内氧气含量、风速、新鲜空气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把粉尘浓度、有害气体含量降低到允许标准以内。③320
压入式通风进风口设在洞外,避免污染的空气进入洞内。洞内风管悬挂在侧壁上,安装平顺,接头严密,出风口距工作面不大于30m。④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⑤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扛木料、钻杆等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风管或管口上。⑥隧道施工中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做好下列防尘工作: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放置喷雾器。防尘用水保持清洁。(6)临时用电及照明安全保证措施①施工用电除利用地方电源外,根据施工需要各架子队备用内燃发电机,以便当供电单位停电检修时,可供洞内抽水、照明和生活用电。②洞外电力线路跨越道路、住房、施工地区时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要求,电线高度距人行道路或运输线路的高度不低于:6~10KV为6.5m,4KV为6m。③洞内作业地段照明电压36V;成洞地段220V。④洞内照明电力线路悬在两侧墙上,安装在同一侧时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400V以下不小于2m,6~10KV不小于3.5m。⑤洞内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开挖作业地段,每平方米不小于15W;未成洞地段每隔6m,成洞地段隔10m安装60W灯一盏。⑥洞内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线电缆)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⑦操作洞内电器设备,需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值班电器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操作高压电器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手持高压电器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在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绝缘良好。使用前应作绝缘检查。低压电器设备应加触电保护器。电器设备的检查和调整,必须由专职维修电工进行操作。⑧洞内外开关箱设在安全位置,并有防雨防水措施,有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实行一机一闸。箱内无杂物,有门有锁。⑨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变压器等电器均应有安全保护屏障(围栏),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行走运行机械损坏电线路、毁机伤人。320
⑩严禁将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上。⑾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必须定期检查、测试,防雷设施每年在雷雨季节之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应有专人管理,每月检查一次。⑿变、配电房不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门向外开,建筑结构要符合安全标准;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必须安设能防止沟通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⒀做好防雷工作,变压器安装时,检测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变压器不准投入使用。⒁配电房、所应有防雷及消防设施,户外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5m,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⒂各种机械及电气设备都按规定安装接地装置;施工脚手架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火工品库房及变电站等建筑,一律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⒃隧道内的照明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高度。隧道内照明用电线路,均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悬挂在高处,不得放在地上。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必须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电路与照明设备时切断电源。在潮湿及漏水隧道中的电灯使用防水灯口。(7)防火、防洪、洞内排水安全保证措施①防火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有关规定,切实做好防火工作,做好防火隔离区,严格控制火种的使用和保管,杜绝失火。建立项目部、工区、架子队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防火职责。本工程防火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防火措施:320
工程开工前,对全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制定消防专项措施,纳入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临时设施修建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足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由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后投入使用。执行安全用电规程,使用标准合格电器;电焊等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电源起火事故。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高规格的安全防火大检查。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营地及靠近山林草木的地方均设置高压水管等消防设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设置醒目标牌,特别对油库、炸药库、材料库、变电站等重地设置专人负责。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大风季节严防火灾,加强消防教育。经常检查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醒目标牌等,林区及易燃品堆放处严禁带入火种,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隧道各洞口施工区,洞内机电洞室、料库等处均设置有效而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的标志,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做它用。火源距洞口至少30m以外。库房20m范围内严禁烟火。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洞内及各洞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和其它易燃物品。清洗风动工具在专用洞室内,并设置外开的防火门。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发生电器火灾。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②防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则。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本工程的防洪工作。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临时工程按照设计修建,同时考虑防洪要求;施工场地布置考虑防洪、防雨要求,避开滑坡及堆积层不良地质条件,做好截、排水沟。防洪期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气象预报和防洪动态。③洞内排水320
断层破碎带是地下水储存的场所,可能会产生突然涌水现象,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钻探、超前注浆堵水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外,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机和备用电源来保证充足的抽水能力。抽水机设备采用电力机械,不使用内燃抽水机。隧道开挖中通过探测证明要穿过涌水地层时,采用超前钻孔探水,查清含水层厚度、岩性、水量、水压等,为防治涌水提供依据。如发现工作面有大量涌水时,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3.2.2高空作业的安全保证措施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作业人员拴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高空作业人员配给工具袋。小型工具及材料应放入袋内,较大的工具,拴好保险绳。不得随手乱放,防止堕落伤人,严禁从高空向下乱扔乱丢。双层作业或靠近交通要道施工时,设置必要的封闭隔离措施或设置防护人员及有关施工标志。3.2.3治安、消防、用电安全保证措施3.2.3.1治安、消防管理措施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治安管理条例》,并要求现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一律配戴胸章,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监督。加大宣传力度,为施工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承诺“便民不扰民”,取得沿线单位和居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设立固定安全、防火警示牌、宣传牌。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械和物资。治安消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加强施工现场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的管理。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项目队定期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主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3.2.3.2安全用电措施施工用电必须符合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施工用电设施设专人管理,并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320
砼拌合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采用老化脱皮旧电缆,中间接头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使用橡胶套电缆。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照明灯具的金属壳必须做接零保护。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断电挂牌,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现场的配电箱要坚固、完整、严密,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严禁用铁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室内配电盘、配电柜有绝缘垫,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变压器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悬挂“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移动式发电机在施工中使用频繁,项目部派专人负责操作、维护、保养。32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及绝缘强度,每季测定一次,固定用电场所每月检查一次,移动式电动设备、潮湿环境和水下电气设备每天检查一次。对检查不合格的线路、设备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在超高压(高压)输送电线路附近作业施工时,必须提前联系产权单位,上报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3.2.4施工期间的防洪安全保证措施建立防汛抗洪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防洪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下设防洪办公室,每个施工作业队成立防洪抢险队,由队长担任防洪抢险队队长,抢险队选择身体强壮、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参加。制定各项防洪工作制度,对防洪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将防洪工作责任进行分工,责任层层分解到人头。与当地气象部门加强联系,了解近期气象预报,掌握雨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及时做出部署。汛期到来之前,对施工管段坡面、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布置处理。一时处理不及的,布设重点防洪看守。及时做好疏通清理工作,做到沟不积水,在施工中被损坏的排水设施在洪汛到来之前予以恢复。在汛期,施工用的机具、材料、设备等,放置在不易被水淹没的高处,因施工需要或地形限制设在低洼处时,采取有效的防淹措施。防洪值班员每天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并将气象预报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和单位,并严格执行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对防洪工作情况了如指掌。防汛期间领导干部24h轮流值班,防汛重点施工项目设专用通讯工具,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汛期准备充足的器材、运输工具及劳动力,以备应急抢险。3.2.5既有公路安全保证畅通措施严格按照公路规定,办理相关的公路临时改移、临时占用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畅通。320
对跨公路现浇(悬浇)连续梁,行车道前方设置限位门架,禁止超高、超宽车辆通行,支架支墩设置防撞墩加以保护,支架下方设防护钢板网以防落物伤及车辆、行人。跨公路施工时,尽量维持原有的行车道数量,至少不少于两车道,行车道前方设置全天候限速牌、警示牌,并设交通输导人员保障交通畅通。跨公路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原有路面及交通设施。3.2.6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机械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持机械操作室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机械,机械不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起重作业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的要求执行。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3.2.7保证人身安全措施所有参建职工均进行岗前安全教育,要认真学习,做到人人熟知,并始终贯穿在施工全过程中。特殊岗位和技术工种,如安全员、工班长、机械操作员等,要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挂牌上岗。严禁酒后上岗,严禁疲劳上岗。配齐配足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防护。过渡道路两端应按规定设防护栏及警告标志,夜间应挂警示灯。施工现场设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警示标牌。施工运输车辆必须严格遵守城市和公路交通规则,文明行车。电工值班操作时,必须穿绝缘鞋。变压器周围设安全防护栏。起重臂下严禁站人。320
施工脚手板不得有探头板。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患有高血压、癫痫病等人不得从事高空作业。4工期控制措施4.1工期保证体系工期保证体系见图9.4.1-1。320
图9.4.1-1工期保证体系框图工期目标技术保证物资保证设备保证后勤保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调整计划奖罚兑现成立组织制定奖罚规定,制定节点工期完工时间,划分具体任务,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按施工组织施工强化工序衔接管理加强技术监控避免突发事件地材招标采购制定分期材料计划冬季材料储备计划按供货时间供料材料供应满足进度要求制定设备保障措施按工序配套设备建立配件库储备应急设备设备满足进度要求及时修理做好生活保障做好医疗保障按进度计划完工组织保证设立修理厂缩短作业时间铁路建设任务重、工期紧、要求高,为保证工期目标,项目部下属各工区将调集精干的铁路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备先进施工机械设备,选择实力强、作风硬、管理严的施工队伍,投入到本工程项目之中,严格兑现投标合同承诺的人员及设备,建立以组织保证、技术保证、资源保证、现场管理保证为保证体系的工期保证体系,全面保证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4.2工期控制措施320
4.2.1组织保证措施⑴抽调富有实践经验、年富力强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配备有施工经验、战斗力强的专业施工队伍,迅速xx二航局xx客专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和施工特点,组建各工区,配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专业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承担本工程的施工。实际施工中各层管理机构及各部门对生产要素认真进行优化组合、实施动态管理,对人员、设备、物资进行统筹安排,及时组织施工人员、物资进场,保证连续施工作业。⑵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高效率的进度管理指挥机构(见图9.4.2-2),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做到指挥正确、得力、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建立健全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照工程的结构、工作流程等进行工程的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控制进度的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员等。当实际进度落后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时,及时提出加快施工进度措施。⑶以快上场、创条件、保重点、早开工的指导思想,先派遣少部人员进场设营,抓紧完成调遣施工队伍和机构设备进场,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修建施工便道,抢建完成现场临时设施工程。及早组织开工初期所需的各种材料进场,同时根据本工程规模大、线路长、工艺新、要求高的特点,所需施工作业面广,需要的特殊设备和器具提前准备。⑷以隧道施工为重点,分段同步施工,以确保关键线路工期的要求。⑸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定岗定责,严格技术标准、工艺措施、严明施工纪律,按设计要求施工。⑹完善项目管理模式,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全员风险承包任务层层落实。把工期效率和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兑现奖罚,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320
图9.4.2-2进度管理指挥机构图320
⑺大力宣传xx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全体职工充分认清形势,以紧迫感、责任感和光荣感积极投身到xx铁路工程建设大会战的新高潮之中。⑻正确认识工期和安全、质量、效益的辩证关系,没有进度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质量保证的进度是负进度。严格按IS09001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的标准组织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把质量通病和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不合格工程发生,从而避免因工作失误延误工期。⑼注重与业主、监理、咨询、设计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和地方政府保持紧密关系,同心协力为本工程建设献计献策,顺利打赢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⑽项目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由各工区负责人参加的生产会议,传达业主、监理等有关各方的要求,协调地方及内部各队伍之间的生产关系,合理调配机械设备、物资和人力,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11)建立形象进度考核制度和工期奖励制度,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在每季验工计价中提留奖励基金,由项目部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奖罚。4.2.2制度保证措施按照管理组织机构配齐、配强本隧道工期管理的各级机构或部门的工作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范围,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定期分析生产形势,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4.2.3技术保证措施4.2.3.1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为前提,加强施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网络技术、系统工程原理,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施工工期及现场实际情况等编制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逐级负责,认真实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施组实现的关键在于强化管理,对重难点工程精心编制专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专家组审定,确保其科学、合理、可行。4.2.3.2运用成熟工艺,实现均衡生产320
在隧道开挖中,利用三臂凿岩台车缩短钻眼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保证炮眼质量,严格控制超欠挖。隧道湿喷采用湿喷机械手,提高湿喷质量,缩短作业时间,确保支护及时,降低粉尘及回弹量,大大提升了湿喷效率。仰拱施工采用自行式仰拱栈桥,各工序平行施工互不干扰,降低安全风险,确保仰拱施工质量及效率。4.2.3.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施工效率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向“四新”要质量,要进度。主要工程采取机械化配套一条龙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工序选用施工效率高的机械。对影响施工进度的施工技术难题,开展QC小组活动,积极组织攻关,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提高施工进度。4.2.3.4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动态管理大力推广信息化施工技术,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进度控制。现场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实现施工过程的有序可控。利用Project软件、P3软件或梦龙软件进行进度网络计划编制、跟踪、调整、优化。设置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控制点,压缩非关键线路时差和资源,紧抓关键线路各道工序和重难点攻关,确保关键线路进度,实现动态管理。4.2.3.5保质量、保安全、保环境,确保工期采用先进的施工经验和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文明施工。避免质量、安全、环保诸方面造成工程的停顿、间断或返工,保证本工程能够顺利连续实施。4.2.3.6成立专家顾问组专家组与现场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严密、科学、经济、实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充分依靠科技,开展科技攻关活动,优化施工方案,为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期提供技术保障。4.2.3.7合理安排施工工序320
合理安排旱季、雨季和冬季的施工项目或工序,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气候引起的停工损失,并加强雨季运输便道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冬雨季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合理组织施工,尽量避免和减小灾害天气对施工造成影响。雨季来临前,疏通基地排水沟,作好防洪措施。4.2.3.8实行图纸会审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避免因图纸差错导致施工错误,继而影响工期目标。4.2.3.9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及时向作业班组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杜绝技术责任事故。4.2.3.10坚持测量复核制避免因施工测量错误,导致窝工、返工甚至工程报废等质量事故出现,影响工期目标的实现。4.2.4资源保证措施⑴按照投标承诺组织精干、高效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及专业化作业队伍,按照项目法组织实施本工程的施工。在本工程任职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具有丰富铁路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⑵项目部成立物资设备部,专职从事材料和机械配件的调查、采购、管理、发放及监控工作。⑶制定严格的材料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度情况保证各施工段材料的及时供应,杜绝停工待料的情况出现。⑷提前做好节假日期间的材料计划,此期间的材料采购提前进行,并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库存量能满足节假日施工的正常需要。加强对材料供应单位放假制度的了解,确定它们在节假日期间的业务管理制度,在节假日期间随时保持联系,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非常规情况下仍能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⑸充分考虑冬季、雨季影响,尤其是冬季应做好生产和生活物资的储备工作,保证物资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⑹合理配置先进精良的设备是保证施工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单位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备充足的、先进的、完好的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充分利用并做到统筹安排、统一调配、合理使用,组织机械化流水作业,利用施工机械的高效生产力。施工中加强机械维修力量,组织抢修小组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运转正常。320
⑺重点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配备足够的备用电源,防止因网电暂停而造成事故和时间延误。⑻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材料的供应,任何个人或部门均不得擅自挪用该资金。⑼为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包括资金需求计划和其他资源需求计划,并考虑为加快工程进度所需要增加的资金和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所需费用。4.2.5后勤保证措施⑴搞好路地关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联系,取得政府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搞好征地拆迁工作,不留后遗症,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施工顺利进行。⑵搞好后勤保障工作。关心员工生活,尽力做好生活物资的供应,开展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工地文化娱乐活动,使参战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4.2.6特殊季节施工工期保证措施4.2.6.1雨季施工工期保证措施本隧道所在地区雨季为7~10月份。拌合场施工受雨季影响较大,拟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工期目标不受雨季影响。(1)工地生产调度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提出现场措施和准备,减少雨、汛停工损失,雨后及时恢复施工。(2)疏通既有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3)备齐备足防洪物资、排水设备,减少损失,提前储备施工材料,保证汛期施工连续性。做好施工现场排水,防止生产材料、设备和临时设施被淹。(4)拌合站储备充足的防雨设施,确保雨季施工不受影响。4.2.6.2冬期施工工期保证措施本隧道受冬季影响的工程主要是指圬工的施工,因此,在进行圬工工程施工时,注意以下问题:320
(1)详细制定工程防寒保温、防滑保稳、防冻害施工方案,从设施、环境上按安全度冬的要求配置,切实做好保温、防冻等安全措施。(2)为预防气温的突然下降,避免工程遭受冻害,在冬期施工前后时间,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采取防冻措施,预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钢筋、骨料采取覆盖措施,防止霜、雪、雨对原材料的影响。(4)混凝土拌和时,各项材料的温度必须满足混凝土拌和所需的温度,如达不到拌和温度,必要时需对材料分别进行加热,材料加热的温度满足规范要求。(5)搅拌混凝土时,须注意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6)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护,完善养护措施。浆砌片石施工时,及时采用草袋覆盖。(7)冷拉钢筋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张拉预应力的钢材温度不能低于-15℃。(8)做好气象预报收听,收集气象资料,做好预防工作;机械设备注意在停机时放水,确保设备不被冻坏,保证后续施工。4.2.6.3夜间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保证夜间施工人员有足够的睡眠,避免作业人员出现疲劳状态和发生不必要的质量、安全事故。(2)加强夜间施工照明设施,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3)加强施工现场指挥力量,派专人统一指挥。(4)运输车辆及其它行驶的施工机械,夜间谨慎行车,确保安全。(5)夜间填筑路堤时,在路堤两侧设置明显标志。(6)交叉道口加强防护,并设明显警示标志。4.3工程进度的监控方法⑴关键线路网络监控法320
采用工程计划管理软件,根据总体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中,保证项目及各项工程活动按计划进行,出现异常及时予以纠正,经常对比分析在各个阶段结束(月末、季末、一个工程阶段结束)后,评定项目进度状况,尤其是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对下期工作做出安排,建立新的网络计划,指导施工。⑵形象进度监控法在总体网络进度控制下,对比前期拟定的形象进度,监控工程进度,根据工程进度的不断变化,配合总体网络计划重新调整形象进度计划。⑶单项进度指标监控法根据形象进度拟定出单项进度指标,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施工情况,合理调整资源的配备不断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单项指标的顺利实现。4.4赶工措施⑴项目部设立赶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值班室设在工程部。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各项作业的节点工期,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出现节点工期滞后的情况发生时,查明原因后要求责任方在限期内采取适当的赶工措施,赶工发生费用由责任方承担。⑶强化激励机制,实行全面的定额计划工资制度,管理层实行绩效挂钩工资制度,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和创优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建设热情和主动性,为施工生产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4.5优化工期的预案⑴为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和施工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工期,并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人为、气候等因素对工期的影响,成立优化工期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各部部长及工区负责人为组员组成指挥系统和实施系统。优化工期领导小组的根本原则是“统筹安排、优化工期、及时调整、保证工期目标如期兑现”。⑵积极协调各专业施工,对有关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制订最佳施工方案,减少交叉施工的影响。加强各专业施工的信息反馈,及时优化施工组织,尽可能减少交叉施工的影响,争取更多的有效施工时间。⑶320
在施工中进一步研究探索各工序施工工法,充分运用各种大型机械设施,实施机械化施工,替换简单的人力施工,使施工工期进一步得到保障。⑷建立完善的工期上报反馈体系,及时上传至项目部或下达到作业班组,通过制定进度报告、进度检查制度,及时获取工程进度信息。由项目部工程部利用项目管理软件通过计算机建立网络图管理制度,定期采用工程进度前锋线在网络图上标识实际进度,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比较,分析进度偏差情况及其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并制定纠偏措施。对后续工作影响较大并影响总工期时,制定赶工措施,如采用流水、平行施工等方式,对进度计划做出调整,在合理的施工方案及条件情况下提前工期。⑸充分考虑节假日、农忙季节等工期影响,提前制定相关措施,加大劳动力贮备,做到有所防备。⑹调整施工顺序,合理安排二班或三班倒措施等。为了减少相互干扰,合理调整安排各施工工序间的作业。⑺对施工进度及劳动资源采取科学的动态控制,根据剩余工程量情况,采取倒排工期,重新合理安排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在以后的时间内增加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确保各分步工期及总工期进度计划。320
5投资控制措施5.1投资控制任务5.1.1在获得正式施工图后,及时依据投标时的承诺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汇报,使业主对本工程投资有更深入的了解。5.1.2及时协助业主进行甲供设备,材料的招标、采购、验货等工作,及时掌握建筑成本,并及时分析对比投资限额控制的情况,向业主通报。5.1.3及时预测和分析有可能发生的设计变更或可能提出的索赔,尽量避免过多的设计变更和索赔。5.1.4施工过程中及时计量合格工程量,并及时与预算工程量对比,分析实际工程量增、减原因,并及时报告业主。5.1.5及时向业主和监理上报工程造价文件,严格控制可能增加的工程造价的、控制好工程进度款。5.2投资控制措施5.2.1投资控制管理措施配合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选择有利于投资控制的合同结构,制定严谨、明确的《施工承包合同》文件。定期或不定期对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参与合同的修改、补充工作,并分析研究给予投资控制的影响。加强施工合同文件管理,监督、控制、处理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时以合同为依据。5.2.2投资控制组织措施项目部配备注册造价工程师,行使投资控制职能,随时掌握资金运用情况,准确计算工程款。绘制投资跟踪与动态控制图,分析工程款支付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比较,支付工程款是否合理,定期向监理和业主填报投资分析表。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在总结类似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包括施工、材料选用、设备选型方面的工程师,有足够的力量编制合理可行的进度计划控制网络,各分部工程指定专门的进度控制员负责各方面的进度落实。320
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有关协调会,部署各施工阶段的进度,做好对施工场地实行严格的平面管理。5.2.3投资控制技术措施认真审查图纸,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建议业主方合理的支出费用。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使其更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制定形象进度计划,将实际进度与其对比,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调整,对新技术、新方案提前落实、参观学习。编制合理的工期组织施工,避免不必要的赶工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业主节约投资。制定出特殊条件下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比如:抗雨施工,夜间施工及其它赶工措施。检查工程进度,落实周计划、月计划、季计划。利用我单位多年来掌握的历史数据,对工程投资进行动态评估。随时评估造价是否合理。5.2.4投资控制经济措施进行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的计量和未完成工程量的预测。对施工实施全过程进行投资跟踪、动态控制和分析预测,对投资目标计划值按费用构成、工程构成、实施阶段、计划进度分解。编制施工阶段详细的费用使用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节约控制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及时的进行计划施工费用与实际施工费用的比较和分析。6环境保护措施6.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质量部为主责部门,各部门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320
根据本隧道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的环保有关规定,实行生态保障领导负责制。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保护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水污染、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系统、维护土壤生物即避免土壤沙化,避免人为恶化环境等),从思想、组织、过程、检查、效果、目标、经济七个方面控制环保工作,实现总体环保目标。环境保证体系见图9.6.1-1图9.6.1-1环境保证体系框图建立环保、水保管理体系经济保证制度保证工作保证组织保证思想保证社会保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政治思想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各种环保制度编制实施性环保措施签定合作协议制定合作计划建立包保责任制大力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让每个职工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视环保如保护人类,视责任重于泰山,让环保工作成为自觉的行为。建立组织保证制度,选派得力人员把环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了解环境保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落实。抓好环保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开展定期组织环保检查。聘请地方专家对环保工作进行指导,引进科学可行、经济可行的环保设施,增大环保工作的效果及效益。奖罚措施落到实处涉及所有施工活动(点、线、面)逐项检查全面实现环保目标措施保证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针对特点制订相应措施,并根据动态信息及时充实或修改。把各项措施用物化的手段真正落实到实处。6.2环境保护措施6.2.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320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6.2.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6.2.3临时设施环境保护做到临时施工场地布置优化,加强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土地平整,并复耕或恢复植被,废弃土(石、渣)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防护。要做好施工便道的边坡挡护、护坡、排水防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整治和道路两侧绿化措施。便道、砼搅拌站及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废品回收利用,不得乱扔、乱倒垃圾。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集中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厂或存放点。污水须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严禁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及其它水体中。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6.2.4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320
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生活区的设置要相对集中,设置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废水净化池、化粪池,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生活固体垃圾集中堆放、适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保持驻地清洁。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6.2.5植被保护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6.2.6施工中的环保措施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应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做好当地水系、植被的保护工作,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以免碾坏植被、庄稼、乡村道路等。场地即时进行清扫,以防粉尘被风吹扬。凡对环境有污染的废物,如挖方弃土、建筑垃圾、生产垃圾、废弃材料等,弃在指定地点处理。在桥涵施工时各种材料、机械不得随意堆放,破坏植被。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当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畅通工作。6.2.7防止大气、噪声、水污染的措施320
6.2.7.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临时运输道路经常洒水湿润,减少道路扬尘。对产生尘埃运输车辆加以覆盖,减少对空气污染,生产及生活垃圾定期、专人处理。严禁焚烧有毒废料。6.2.7.2防止噪声的措施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6.2.7.3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食堂的废水处理应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油污,污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施工、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农田和水源。废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320
7水土保持措施7.1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质量部为主责部门,各部门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根据本隧道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的环保有关规定,实行水土保持领导负责制。制定详细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等措施,从思想、组织、过程、检查、效果、目标、经济七个方面控制环保工作,实现总体环保目标。环境保证体系见图9.7.1-1图9.7.1-1水土保持体系框图建立水土、保持管理体系经济保证制度保证工作保证组织保证思想保证社会保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政治思想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各种环保制度编制实施性环保措施签定合作协议制定合作计划建立包保责任制大力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让每个职工树立强烈的水保意识。视水保如保护人类,视责任重于泰山,让水保工作成为自觉的行为。建立组织保证制度,选派得力人员把水保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了解水土保持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落实。抓好水保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开展定期组织水保检查。聘请地方专家对水保工作进行指导,引进科学可行、经济可行的环保设施,增大水保工作的效果及效益。奖罚措施落到实处涉及所有施工活动(点、线、面)逐项检查全面实现环保目标措施保证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针对特点制订相应措施,并根据动态信息及时充实或修改。把各项措施用物化的手段真正落实到实处。7.2水土保持措施7.2.1施工水土保持措施根据工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情况,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320
弃土(砟)场选址依据设计文件规划或与地方有关部门协商,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设弃砟场,不在临河或居民点上游设置;弃砟前做好挡砟工程和排水沟建设,防止二次污染。挡砟工程做到满足稳定安全和植被恢复要求,适当放缓边坡。防洪排水措施达到设计的防洪标准;加强弃砟期间施工组织和临时防护,弃砟时做到分层堆放并夯实,放缓边坡,做好弃砟场边坡防护工作,弃砟结束后及时覆土并恢复植被。对施工临时用地,应本着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少占地或不占良田、耕地,并注意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土地整治,考虑表土回填以利复耕或进行绿化恢复。7.2.2防止水源枯竭的措施不得随意打井取水,可能会影响地表水源变化,破坏水环境。因此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用水管理,按照当地水力资源管理有关规定或条例进行合理取水,做到“合理利用,限量排放”的原则组织施工。为此,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防止水源枯竭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保护措施,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施工时,安排专人了解施工现场水系,尽可能利用地表水源,无地表水源或地表水源不满足使用要求时采用地下水。施工、生活用水本着节约的原则,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当工程跨越村庄和水源地时应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在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系统,不将有害物质和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保证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7.3临时用地复垦方案7.3.1土地复垦目标临时用地要严格按铁道部关于铁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的相关文件,加强土地复垦工作,要严格按设计编制的并经省国土厅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复垦。7.3.2土地复垦管理体系320
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本工程环保水保的要求,为保障落实土地复垦工作,建立与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一名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室及工区主要负责人担任组员的土地复垦领导小组,制定项目部土地复垦制度,负责施工中土地复垦领导工作。各工区也成立以工区负责人为组长,一名副工区长和技术主管为副组长、各架子队、专职环保工程师、专职质检员、安全工程师等的土地复垦领导基层组织,负责落实和督促检查具体的土地复垦工作,两级组织各负其责,协调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强有力的土地复垦组织管理体系,从组织、制度、经济和技术四个方面,保证土地复垦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土地复垦管理体系见图9.7.3-1。7.3.3土地复垦措施使用临时用地要报经当地国土、水保等部门批准,使用临时用地要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能占劣地的不占好地,并签定临时用地协议。临时用地要严格按铁道部关于铁路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的相关文件,加强土地复垦工作,要严格按设计编制的并经省(自治区)国土厅评审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复垦,具体复垦措施为:(1)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时,需要先剥离表层熟土,集中堆存、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熟土回填至周围的临时用地复垦区内。(2)弃土场土地复垦先剥离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在砟场两侧,取弃土工作完成后,利用剥离的熟土进行复垦,并按设计修建土地复垦区的排灌系统。(3)施工便道土地复垦施工便道应利用已有的乡村道路或其它道路,减少新建施工便道对土地的占用,对能复垦的施工便道进行翻松、平整,利用主体工程表土或周边客土进行复垦。320
图9.7.3-1土地复垦管理体系框图土地复垦管理体系技术措施、方案保证检查保证思想保证项目经理部检查队检查严格按设计和复垦要求实施对特殊地段制定强有力复垦措施按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法规规定办事土地复垦部门日常监督项目部管理工班检查班组检查落实到位对施工现场土地复垦的工作逐一落实解决项目经理部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方案来保证土地复垦目标的实现安质环保部专职检查员队复垦领导小组兼职检查员班组长开展土地复垦宣传月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施工现场布局合理普及教育专业教育特殊工种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强化环保意识增强预防能力土地复垦组织保证320
(4)施工场地土地复垦施工场地选址时,在满足就近使用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周边的闲置场地或未利用地,减少临时工程的占地。施工场地平整时,应先剥离表层土暂存,并做好临时防护措施。施工场地完工后,将暂存的表层熟土重新覆盖,用于复耕。(5)生物化学措施在复垦后的土地,采取一定量的生物化学措施,生物化学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恢复植被和环境优化等工程。8文物保护措施8.1文物保护目标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铁道部及地方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文物保护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与地方文物保护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实施协议书,确保文物不受损坏或流失。8.2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健全以项目经理具体领导、各工区具体落实的管理网络,增强管理力量。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见图9.8.2-1。320
图9.8.2-1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图项目经理文物保护督查小组文物保护责任制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文物保护教育文物保护检查岗位责任制文物保护活动文物保护奖惩各职能部门各级文物保护监察员各班组文物保护人员义务文物保护活动队岗位责任制文物保护活动岗位责任制文物保护活动奖惩兑现提高文物保护预控能力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与能力积极参加保护文物8.3文物保护措施成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织全员深入学习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铁道部及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自觉保护文物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各项规定,杜绝任何违反《文物保护法》的事情发生。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签订文物保护协议书,并严格执行协议条款。主要措施如下:(1)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把文物保护措施落实到各架子队和每个工班及文物保护责任人,签订文物保护包保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2)开工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积极主动和地方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深入群众做好施工调查,对地上、地下是否有文物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超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3)遵守国家和xx省有关文物考古、勘探、发掘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或造成文物的流失等。(4)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320
(5)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等有研究价值的物品,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移动和收藏,防止文物流失,待文物管理部门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6)在施工工地发掘的所有化石、钱币、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古建筑结构以及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物等均为国家财产。按国家文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上述物品。一旦发现上述物品,立即向业主报告所发现的情况,并按业主的指示做好保护工作。并积极配合文物部门对文物进行抢救和处理。待文物管理部门做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7)土方工程以及其他需要取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承包人应采取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的选择。9文明施工措施9.1文明施工目标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9.2文明施工保证机构建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工程部、综合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和工区领导组成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按照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规定,积极争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根据相关铁路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文件的要求,对现场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必要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各工区成立以工区负责人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小组,架子队指定为文明施工负责人。负责各施工区域内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文明施工形象。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正确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搞好工地文明建设。320
工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文明施工教育培训,未经培训的工人,不得使用。所有参加施工人员经常进行施工安全、法纪和文明教育,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施工中有计划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争做文明人民。文明施工保证机构见图9.9.2-1。文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见表9.9.2-1。9.3文明施工措施(1)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从工程开工伊始,就把文明施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内的所有设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临时场地布置科学合理,机具、材料堆放有序,布局合理,无造成污染的现象;夜间设红色警示灯。现场有排水设施,并由专人提前做好施工区内的排水工作,严禁淤塞当地的排涝、灌溉沟渠。施工中产生废液的作业,及时清理,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排放,不得随地排放,以减少对农田和水源和污染。320
图9.9.2-1文明施工保证机构图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部各业务部门文明施工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工程部综合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机械物资管理措施安全、环保保证措施进度、财务管理落实指标检查落实检查落实检查落实检查落实表9.9.2-1文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表序号措施具体说明1组织和制度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有权责令限期整改、停工整顿和处罚。工区成立以工区负责人为组长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文明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2建立收集文明施工的资料及其保存的措施有关资料包括上级关于文明施工的标准、规定、法律法规等资料,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各阶段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文明施工自检资料,文明施工教育、培训、考核计划的资料,文明施工活动各项记录资料。320
3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在坚持岗位练兵基础上,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短期培训、上技术课、登黑板报、听广播、看录像、看电视等方法抓教育工作。加强对临时工的岗前教育,专业管理人员熟悉掌握文明施工规定。施工现场内所有道路均采用泥结石路面并安排专人进行道路维修工作,确保将施工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低最低标准;所有施工垃圾均集中在一起运至指定地点;施工中占用的征地界外土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彻底清理、恢复。编制详细的施工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做到材料不积压,不退料,钢材、木材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对进场的材料、机具、安全禁令标志、配电箱、消防器材等严格按布置图位置进行堆放、设置,堆放设置要做到整齐有序,材料挂设标识牌,注明名称、品种、规格、检验状态。每天由专职文明施工管理员负责检查。钢筋分类编号堆放,砂石分类堆放成方。施工钢模、机具、器材等设施集中堆放整齐。专用钢模成套放置,专用钢模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水泥: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管理有制度、有规定,专人负责,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帐相符,库容整洁。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设施,保证行人安全。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派专人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在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的砂浆、混凝土及时清除。砂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做到不洒、不漏。施工现场严禁乱堆垃圾及杂物。在适当的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并且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320
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2)施工驻地保证措施施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工程驻地实现“四化”达标,即“驻地容貌规范化,文体活动群众化,工地宿舍公寓化,员工食堂餐馆化”。施工场地全面规划,合理布设。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在施工现场明显地点设置周正醒目的“四牌三标”,即工程告示牌、责任划分牌、质量标准牌、安全标准牌,确保工期标语、确保安全质量标语、保护环境等宣传鼓动标语。工程告示牌标写:工程名称、工程概况、开竣工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责任划分牌应标写: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安全检查员;质量告示牌标写: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保措施;安全告示牌标写: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天数、安保措施。在进场道路入口处设置彩门。在场地及营区周围插设彩旗。在材料堆放地和拌合站(机)插(挂)标识牌标写: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或型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姓名。现场标牌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现场办公室或值班室,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各种岗位人员佩戴胸卡,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坚守岗位,职责清楚。(3)现场机械管理措施开工前,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320
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现场的机械管理维修、保养、建立机械帐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保持机械状况的良好,机身清洁无灰尘。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在拌合站和使用的搅拌机、砂浆机等旁设置沉淀池,不得将污水直接排放。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等车辆,采取覆盖措施,确保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10节约用地措施10.1节约用地原则临时工程的设置优先考虑永临结合、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占用数量。10.2节约用地措施施工场地、营地、混凝土拌合站、材料场等严格按照规划和批复位置和规模设置,严禁随意设置。各种临时设施、小型施工场地、营地的设置尽量利用沿线既有场地、永久征地和城市用地及工业用地,在农村地区,尽量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施工便道充分利用乡村既有道路、农用机耕路和铁路进站道路等。便道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做到既能保证铁路施工需要,又少占土地,少破坏植被。精心做好取弃土调配设计工作,尽量减少取弃土场面积。严格按照土石方调配方案,做好隧道开挖与弃碴出运的施工组织安排,避免因不合理施组导致弃土弃碴数量的增加。在地方既有砂石料场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地方料场,减少临时用地数量。砂石料场开采应办理相关开采许可证,坚持逐级审批,持证开采。按照批准的范围进行开采。单位临时工程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工程进行复垦,及时向地方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移交手续,进行移交。11冬季施工措施320
11.1冬季施工安排自室外昼夜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的时间起,至次年最后一阶段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5℃的期间按冬季施工规定执行。高度重视冬季施工的组织管理。根据各单项工程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工艺设计。切实落实各项冬季施工方案和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11.2冬季施工准备⑴由于本隧道工期紧,任务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冬季安排隧道项目继续施工。⑵项目部在开工前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服务合同,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针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工艺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和准备工作,以利于安排施工。⑶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冬季施工需要的本隧道所需物资和设备,制定相应的物资和机械储备和保养工作计划。⑷检查职工住房及仓库是否达到过冬条件,及时按照冬季施工保护措施施做过冬篷,准备好加温及取暖设备。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对加水、加油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冻裂设备。11.3冬季施工措施11.3.1混凝土结构冬季施工保证措施提前做好冬期混凝土及外加剂配比试验,提供合理可行的配合比,并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冬期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混凝土搅拌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加强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保证砂石料中无冰块。对水泥、骨料、砂进行蓬布覆盖,避免受冻,拌和站设立棚盖及热源,拌和棚温度不低于15℃,设预热水箱,使拌和水水温达60℃。320
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应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投料顺序为骨料、水、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洞门、明洞衬砌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后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11.3.2隧道冬季施工防寒保护措施本项目部分隧道工程根据施工总体计划要求,需要在冬季进行施工。洞口设防寒门保温,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内设取暖设施。11.3.3施工设备的防寒保养措施(1)进入冬季后,尽可能将材料、设备移入室内存放,对体积较大设备可采取加盖棚布的方法进行覆盖,防止不必要的破坏。(2)做好水箱、水泵、管道的保温措施,防止冻坏。管道接口材料要有防冻性,接口处理要去霜、清污,管道试压要在气温较高时进行,管道试压完成后及时放空积水。钢管焊接采取预热措施,并尽可能在晴好的天气作业。(3)施工机械加强保养,勤检查,多观察,防止设备冻裂。机械设备低温施工要防止水箱、水泵、管道积水冻害,未投入运行的设备要排空积水,设置标识,防止冻害。11.3.4冬季施工人员防寒保护措施(1)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护工作。(2)禁止用明火直接对设备进行加热,禁止用明火取暖,防止发生火灾。(3)按劳保规定发放防寒手套、防寒服、防寒帽等。12夏季施工措施12.1夏期施工准备作好施工区域的防暑降温工作,由专人收集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施工尽量避开每天温度最高的中午时段,在不扰民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夜间施工时段,并做好防护工作。12.2夏期施工措施320
12.2.1混凝土结构物施工12.2.1.1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及浇筑12.2.1.1.1混凝土的搅拌尽可能在气温较低的晚上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大于28℃。搅拌前必须经过科学的热工计算,温度指标满足要求后方能开始搅拌。在搅拌站拌出首盘混凝土后,及时对拌合物的坍落度、含气量、出机温度、泌水率、水胶比等进行测定,判定是否满足要求以便进行调整,指导下一盘混凝土的搅拌。当高温施工不可避免时,应通过试验撑握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不同原材料等的情况下坍落度的损失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根据气温适当增加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到坍落度施工现场时符合施工要求。12.2.1.1.2混凝土的运输(1)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在不使用时,停在遮阳蓬下,避免阳光直晒而提高罐体温度,装混凝土前先使用地下井水浇一遍罐身,降低混凝土罐车自身温度。(2)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夏季施工应保证砼运输能力和搅拌能力相匹配,以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以防止结构出现施工缝。(3)气温较高时,经常测定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情况,以调整运输、滞留时间及采取其他特殊措施,保证砼泵送入模的塌落度。(4)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以2~4r/min的速度慢速搅拌混凝土,严禁在运输过程加水搅拌。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高速反向旋转强力搅拌20~30s,如果有离析现象或塌落度损失过大的现象,在技术员和试验员的指导下,加入减水剂,高速搅拌3分钟以上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施工。处理后指标还是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浇筑,必须退回搅拌站重新拌合。320
12.2.1.1.3混凝土的浇筑⑴夏期浇筑混凝土前,应作好充分准备,保证连续浇筑,砼从搅拌到浇筑不宜大于1.5小时。混凝土罐车在等待过程中,需要以2~4r/min的速度慢速搅拌混凝土。设专人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当入模温度超过规范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⑵当采用泵送施工时,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同时,泵管布置应尽量缩短,并用麻袋或草衫包裹润湿,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⑶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或基底喷水润湿,浇筑宜连续进行,施工中工作面不宜太大,严禁先浇筑混凝土等待时间太长,超过初凝时间形成施工缝。⑷应加快混凝土的修整速度,修整时可用喷雾器喷少量水防止表面裂纹,但不准直接往混凝土表面洒水。⑸当遇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尽量减少混凝土在高温下暴露时间太长,降低入模温度。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温度,不超过40℃。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应安排在气温较低的夜间施工,尽量安排在气温高的白天进行,也不能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⑺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高于30℃,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大于28℃。⑻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地,设专人对拌合物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进行测定,不符合满足要求的禁止入模。⑼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夏期现浇施工,浇注时间不宜超过6h,最长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12.2.1.2混凝土的养护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墩台、梁体混凝土不宜大于15℃320
),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为了有效控制温差,必须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温控措施,并严格按照措施实施,确保温差符合规范要求钢构件施工做好防晒降温及增加测温频次,根据测温结果确定合理的焊接,拼装时间段,以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施工的不利影响。养护用水必须采用拌合水或经试验合格的水,养护用水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12.2.1.3混凝土的拆模⑴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芯部温度和表层温度之差、表层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20℃(墩台、梁体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表层混凝土和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15℃)。⑵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⑶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如需拆模,应采取适当的夏季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⑷在温度高或大风干燥气候条件下,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工艺。⑸拆模完成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墩身表面包裹。包裹期间,塑料薄膜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要及时注水保证薄膜内表面具有凝结水珠。⑹拆模后潮湿养护时间要求保证和带模养护时间之和不得小于10天。12.2.2钢构件施工安排及措施钢构件施工做好防晒降温及增加测温频次,根据测温结果确定合理的焊接,拼装时间段,以减小温度应力对结构施工的不利影响。13雨季施工措施13.1施工安排准备雨期施工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工程材料特别是水泥、钢筋应防水、防潮;施工机械防洪水淹没。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施工;对有排洪要求的河渠内工程全部安排在枯水期间完成,对有可能受洪水危害的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有防洪抢险措施。13.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320
13.2.1基础工程雨季施工保护措施雨期施工应加强浅埋地段沉陷的观测,洞门、仰拱明洞仰拱开挖应防止雨水浸泡基坑,若被浸泡,应挖除被浸泡部分,用与基础同样的材料回填。施工前对排水系统应进行检查、疏通或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雨后模板及钢筋上的淤泥、杂物,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干净。雷区应设置防雷措施,露天使用的电器设备要有可靠的防漏电措施。13.2.2隧道工程雨季施工保护措施(1)施工前对排水系统应进行检查、疏通或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2)雨期施工应加强地基不良地段沉陷的观测,加强对围岩的观测。13.3雨季施工应急预案(1)雨季来临前期,应做好人员劳动力的准备和安排;平时材料应准备充足并有足够的富余,确保雨季不因材料问题而影响工期。(2)防暴雨措施。接到暴雨预报后,及时遮盖施工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等,以保证其不被雨水淋打、浸泡。暴雨出现时,立即停止场内所有混凝土施工、吊装作业、焊接作业以及其他有危险性的施工作业;施工车辆暂停行驶;切断高压电源,关闭现场发电、用电设备。(3)雨季防雷措施。场区内电站、发电房等处于雷击区的机械设备全部装设防雷保护设施,防止雷电击毁设备、击伤人员。防雷保护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并定期检查。雷电出现时,立即停止场内电器设备操作、焊接作业以及其他有危险性的施工作业。(4)雨季防冰雹措施。接到冰雹预报后,及时遮盖施工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等,以防被冰雹击打损坏。冰雹出现时,立即停止场内所有施工作业,组织人员迅速撤离现场,进入预置的庇护所。14沉降控制及观测措施14.1隧道沉降观测实施措施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不少于3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320
隧道的沉降观测主要是指隧道基础的沉降观测,即隧道的仰拱部分。其他如洞顶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断面收敛沉降变形等见监控量测部分。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400m、Ⅳ级围岩每300m、Ⅴ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具体布设如下:⑴明暗交界处、围岩级别、衬砌类型变化段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⑵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地质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⑶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⑷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⑸桥隧分界点处,桥、隧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观测断面;⑹隧底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14.2区段工程综合评估14.2.1按工期安排计划和施工单位管段进行区段划分,评估区段长度的划分应根据不同结构物的分布情况,结合铺轨等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区段长度一般不宜少于5km,宜包括桥梁、隧道等不同结构物,并注意评估区段之间的衔接问题。14.2.2在对隧道的基础沉降变形预测评估完成后,应绘制区段或全线的沉降预测变形曲线,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其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14.2.3对于结构物沉降值超过设计要求,但沉降均匀且范围较长的地段,应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评估标准。15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铁路项目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对危险源识别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因素制定不同的预警机制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5.1建立预警机制320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本项目的预警机制,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全质量部为主要负责部门的安全预警机制。15.2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5.2.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实施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的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和安全、项目财产安全和周边单位财产安全。特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5.2.1.1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自防自救意识,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制定铁路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其基本原则为: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强化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查堵各种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前期,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以防突发事件,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各架子队、班组紧紧结合各自施工区的实际,成立抢险救灾小组,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工作,包括救援器材,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施工安全。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经理部/工区/架子队/班组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15.2.1.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三部分组成:组长由项目经理张育林担任,副组长由副经理张勇、安全总监岳海清、总工程师曹培友担任。成员由项目其他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质量员、管线工程师、电器工程师、现场管理人员组成。15.2.1.3应急处理组织机构320
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应急反应指挥机构,下设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应急处理技术组、应急处理监测组、应急处理物资设备组、应急处理保卫组、应急处理疏散撤离小组。应急处理工作组24小时值班,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各应急处理组、应急处理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应急处理组织机构见图9.15.2-1。图9.15.2-1安全应急处理组织机构框图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组员:各部门负责人、工区管理人员医疗救护小组抢险救灾小组15.2.2应急指挥中心⑴值班人员的行动:记录事故发生区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通知经理部所有人员到达集中地点,并规定时限;根据情况的危急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出动准备。⑵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行动:根据事故发生区报告的情况,指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会同专家咨询组判断情况,研究应急行动方案,并向应急救援小组提出建议。其主要内容是:事故危害后果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判断,应急的等级与规模,需要调动的力量及其部署,公众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按应急救援小组的指令调动并指挥各应急救援组投入行动。⑶应急级别划分一级预警,最低应急级别,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二级320
现场应急,属于中间应急级别,不会超出项目界限。外部人员和财产一般不会受事故的影响。这种级别表明项目内人员已经不能或不能立即控制事故,需要外部援助(如消防、医疗单位的援助)。三级全体应急,这是最严重的紧急情况,表明事故已扩散到项目外。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和外部人群可能受到影响,可决定进行安全避难或疏散。同时需要医疗和其他机构的人员支持。15.2.3报警系统和通告程序一旦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项目部所属单位抢险救援力量不足或者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应立即向上级单位和相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救援队伍进入本工地后,由项目部副经理负责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15.2.4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处理程序工作流程图见图9.15.2-2。图9.15.2-2应急处理程序工程流程图紧急情况发生察看现场情况领导小组核实作出决策组织动员、技术交底抢险应急方案实施设计、监理单位上报反馈15.2.5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5.2.5.1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15.2.5.2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质量部,日常工作由安全总监负责。320
15.2.5.3领导小组职责⑴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大型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条例,制定本隧道工程施工大型机械事故应急预防规范措施。⑵负责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预防可能发生的大型设备机械事故。⑶负责为预防大型机械事故的发生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和组织保障。⑷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在安全操作、值班记录、交接班纪律、安全检查、设备的安全年检等情况方面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可能引发机械事故的因素及时加以整改,预防机械事故发生。⑸监督各单位施工现场大型设备的安全年检工作的落实情况。15.2.5.4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总预案的基础上成立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下设应急技术组、物资设备组、保卫组、抢修组,各组人员的职责和总预案中的职责相同。15.2.5.5救援物资的储备①日常配备大型设备的专用维修工具、抢修车辆、夜间抢修用的照明灯具等专用应急救援设施,并严禁挪作他用。②应急救援设施设专人保管、不上锁。③应急救援设施放置合适的位置,使应急救援人员都知道。15.2.5.6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⑴接到大型机械事故报告后现场负责人的职责:第一时间向本公司和项目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的相关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后临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现在的状况)。⑵安排人员维护好现场,并疏通救援通道。大型机械事故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职责:在接到施工现场负责人的报告后,能迅速做出反应,判断事故的大小,启动救援措施。320
以最快方式组织各救援小组和救援抢修组赶至事故发生地点,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各救援小组人员进行现场抢救。控制事态的发展,防止事故扩大。15.2.6突发火灾应急救援预案⑴抢险器材准备物资设备部按抢险需要,提前备足抢险器材,如草袋、抽水机、速凝剂、发电机、灭火器及一些切割、焊接用具,供氧瓶、担架和其它抢救器材与药品等,这些器材分发到抢险预备队,分人保管,并熟悉用途和用法,分放在易于装卸地点,平时不能动用。⑵人员准备凡担任抢险预备队人员,休息时间内允许在现场附近活动,如远离现场必须请人代替,而且须经队长同意,保证一旦发生险情能立即投入抢险。⑶抢险技能准备对参加抢险预备队人员进行抢险技能培训,使他们熟悉抢险步骤、方法、器材使用。15.2.7发生坍塌的应急救援预案⑴人员准备坍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⑵措施准备为预防隧道塌方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在隧道施工时改置救生管道、逃生通道和急救箱。救生管道为直径不小于150毫米,壁厚不小于6毫米的钢管,法兰连接,平常作为高压水管使用,设置于隧道掌子面和二衬之间。留足必要的爆破和出渣机械公用距离后,随隧道掘进向前移动。急救箱包括饮用水、面包、手电、口哨、无线对讲机和一些急救药品,固定在钻孔台车或放置在开挖作业面,随开挖面向前移动。在洞口设置急救室,配备卫生急救员,并配备药箱、担架、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材。逃生主通道采用φ600mm钢管,壁厚15毫米,连接钢板连接,同救生管道一样布置于二衬到掌子面之间。具体设置见第七章“9.16逃生救援通路”①当出现坍塌事故迹象时,快速组织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撤离。320
②一旦发生坍塌后,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项目部调度、项目经理、总工、安全总监及主管汇报。③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要求明确塌方位置和原因,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项目部成员及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④发生事故的作业队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支撑以防坍塌向后方蔓延,凡能加强支护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以自救为主。如塌方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项目部报告并提出处置的具体措施。⑤项目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救援队立即展开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⑥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⑦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专门工作小组:A.在项目副经理及安全总监指挥下组成由项目部各部门和发生事故作业队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B.在总工程师指挥下组成由物资设备部、综合保障部、工程部、安全质量部和发生事故施工队参加的抢救小组研究制定抢险方案并立即组织抢险尽早恢复生产。15.2.8发生突水、突泥的应急救援预案⑴人员准备突水、突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由总预案中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组成。⑵措施准备当洞内出现突水时立即组织作业面施工人员撤离,并切断掌子面的电源,启动洞内外的备用抽水设施。积水下降后及时对初期支护进行检查,排除可能脱落物,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320
当发生突泥时,首先组织掌子面施工人员撤离,之后再组织撤离机械设备。突泥能量释放后,组织抢险人员进洞封堵缺口,清除现场淤泥。在断面附近进行监控,收集围岩的收敛变化情况,待稳定后组织人员恢复生产。15.2.9突发洪水的应急救援预案⑴人员准备成立防洪领导小组,组织防洪抢险预备人员。⑵措施准备①对全体职工进行防洪教育,强化防洪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做好施工防洪工作,确保施工生产安全。②坚信“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并健全防洪体系,严明防洪纪律,备齐抢险设备和防洪物资。③防洪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对在建工程,临时工程、施工驻地通讯及电力线路、交通设施、防洪物资机具等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立即指令整改落实解决。④项目部根据施工工程的地域特点,确定防洪重点,落实防洪抢险机具和物资的储备管理,组建防洪抢险队,并加强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防洪的能力。⑤路基已及时做好排水沟和地表放水工作,对生活区及驻地做好防洪排水水沟,保证人员与工程安全。⑥对位于河道可能受洪水侵袭的工点,要求经常根据天气变化与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汛情,争取主动。⑶应急步骤①发生紧急汛情时,防洪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②在领导统一指挥下,听从安排,分工协作,分组协作,分组行动。③防洪抢险队在领导指挥下,负责人员救助与物资设备的打捞,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点。④同时利用抢险物资,设备加固河堤和排水工作,以防洪水外泄与水流不畅。⑤对伤员立即进行抢救与护理,并安排车辆就近医院救治。⑥根据汛情,继续储备防汛抢险物资、资金供应,作好后勤保障工作。⑦320
要求全体员工在紧急情况下,汛情抢险高于一切,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听从指挥、降低损失、争取汛后早入恢复生产。15.2.10其它事故应急救援按照相同程序成立如下其它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⑴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⑵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⑶管线损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⑷防汛应急救援预案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⑹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⑻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⑼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⑽传染病防治应急救援预案16信息化管理16.1信息管理总体要求(1)按照xx铁路建设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并使用xx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配备相应的终端硬件设备,纳入建设单位统一接口,统一管理。(2)设置满足专业要求的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接受建设单位的指导和领导。(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中按照建设单位标准预留信息系统接入条件,施工组织设计中纳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将信息系统纳入作业工序管理。(4)及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工程实施、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开展过程管理和现场控制,使之作为现场管理重要的基础技术管理手段和支撑。(5)我公司接受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对信息系统的总体协调管理。16.2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规划及程序按照《xx至xx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规划》,坚持“三报告”制度,即进场报告、前期工作报告、周工作报告,遵守“三同时”标准即320
“同时建设、同时开通、同时运用”,稳步推进实施工作。16.3网络设置本隧道项目部建立局域网。与互联网用光缆专线连接,带宽不少于10M,部署服务器,通过VPN技术建立“虚拟专用网”,满足日常办公、项目管理、视频会议、工程监控的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项目部配备一名专职信息工程师,各部门、各工区配备满足需要的计算机系统。项目部下属各工区由于与项目部距离较远,通过ADSL宽带上网,可通过因特网与项目部连接。16.4项目信息管理采用建设单位统一的“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通过Internet,接入甲方的管理系统,上报工程项目的各种数据,实现信息交换。对验工计价、工程调度、计划、安全质量等专项单机版管理软件,采用铁道部针对铁路项目统一开发的、满足业主要求的软件,通过这些软件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做到与“铁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连接和信息交换。对于铁道部后续开发的针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要求积极引进和使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有基础数据和重要数据,是具有工程、管理、标准和办公功能的信息平台,系统集成国际领先的专业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可以推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投资和质量,保证工期,达到快速、优质、高效地建设铁路工程项目的目的。主要功能有:⑴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是利用项目成本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成本估算、预算以及控制,以保证工程建设在项目预算内完成的过程。⑵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是建立项目进度计划并对项目实际进度进行控制,以便在预定的项目工期内完成项目的过程。⑶项目质量管理320
质量管理是为满足质量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试运行各个阶段的检查、试验以及监督等活动。⑷项目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对各种合同执行或变更进行审查并保证合同各方满足合同要求的过程。⑸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是对物资设备采购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过程。⑹工程财务与会计管理工程财务与会计管理是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使用进行管理,并进行会计记录的过程。⑺物资、设备管理物资、设备管理是对系统提供工程项目的主要物资、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⑻项目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为了避免人员和经济损失,预先清除工地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和行为及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系统性的活动。⑼项目资料管理项目资料管理是对从项目立项决策到项目结束,收集和制造的所有文件进行系统的保存和销毁的一系列管理活动。⑽办公管理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支持主要办公业务的计算机辅助处理,实现办公业务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16.5网络安全技术措施⑴通过VPN技术实现网络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保密和不受干扰性,保证信息安全。⑵采用硬件防火墙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防止内部网受到攻击。⑶服务器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提供灵活、快捷的网络防病毒支持,确保内部网络不受病毒侵扰,保证整个网络的系统安全。17技术创新、科研和试验工作安排320
本隧道长12553m,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项目技术创新以研究长大隧道施工工艺为主,成立由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全体技术人员为组员的科技创新小组,研究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指导施工。项目主要研究课题见下表9.17.1-1.图9.17.1-1项目技术创新研究表序号课题名称计划完成时间备注1客运专线隧道机械化配套施工技术研究2016.11.30以三臂液压凿岩台车、配套湿喷机械手、自行式仰拱栈桥和模板等设备为对象进行研究2风险控制预警系统在客运专线长大隧道施工中应用技术2016.11.30将隧道风险控制预警系统和BIM进行接口,对隧道安全、质量、成本、进度进行控制3放射性岩层隧道施工技术2015.12.31xxx隧道的局部放射性岩层4客运专线长大隧道沉降控制技术2016.11.3018架子队管理按照“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的目标,全面开展架子队制度建设工作,制订架子队管理制度和办法、健全架子队管理体系,落实架子队管理责任制。规范管理、明确职权,切实加强对架子队的管理,提高架子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18.1规范架子队用工行为制度18.1.1实行劳务企业准入制度根据相关行政法规和地方相关要求,劳务企业进入本项目,必须进行资质证照申报审验,“五证一照”齐全后方可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协议必须明确劳务人员输入人数、工种、劳务用工单价、劳务结算付款以及劳务人员工资支付等合同条款。计划财务部对所有签订协议的劳务企业分别建立劳务企业信息档案。18.1.2实行劳务作业人员准入制度320
本项目劳务作业人员主要是由劳务企业提供,在接受劳务企业劳务人员时,应检查验证劳务企业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要求劳务企业提供一份劳动合同复印件进行备案,并检查劳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和劳动能力。凡与劳务企业未签劳动合同或身体健康状况和劳动能力不能胜任相应最低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劳务作业活动。18.1.3岗前专业培训制度对劳务作业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情况记录在教育培训档案中。18.1.4劳务人员管理劳务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同教育、同要求、同检查、同奖罚,纳入架子队的全面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及标准为劳务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生产环境、生活设施、居住条件、作业条件、机械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具,不得歧视劳务作业人员。18.1.5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从根本上维护劳务人员的基本权益。建立劳务人员工资专储帐户,架子队为劳务人员办理银行工资卡,每月按时由架子队财务根据工资申请单直接汇入劳务作业人员工资帐户。18.1.6劳务作业动态管理制度为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劳务队伍稳定和培养劳务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必须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建立劳务作业人员个人信息档案,执行日考勤制度,随时掌握劳务人员出工情况,劳务人员有事离岗,必须在生产交班会上报告,由架子队主管部门登记在个人档案。18.2架子队管理建立的五大基本管理制度和二项基本管理办法18.2.1架子队管理制度包括制订架子队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建立完善的架子队管理体系;建立主要负责人员岗位责任和任职条件等管理制度;建立人员补缺制度,主要负责人员如有调整,按要求及时补齐到位。18.2.2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会议、考勤考核、卫生管理、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内业资料管理等制度。18.2.3上岗管理制度(1)岗前专业培训制度320
对劳务作业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情况记录在教育培训档案中。(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劳务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劳务作业人员不得上岗。(3)持证上岗制度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技术工种的上岗前必须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对上岗人员进行监督检查。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在现场施工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8.2.4安全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2)班前安全活动制度每天必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以避免事故的发生。(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技术负责人就工程作业工序和环节向领工员和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书面技术交底资料要归类存档备查。工程施工前,领工员和工班长对工班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4)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应当向劳务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5)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架子队安全员必须坚持每日巡回检查制度,检查应当目的明确、内容具体,记录完整,确保起到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促进作用。当发现安全隐患和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和施工方法,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工班整改,做定人、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做好复查。(6)安全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320
应建立安全考核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18.2.5质量制度(1)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措施,明确各级人员质量管理职责。(2)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施工前,领工员、工班长向工班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交到作业层,要签字确认;关键工序施工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作业;技术资料归档备查。(3)过程检验制度按铁道部现行验收和施工规范,作好各道工序的过程检验。对隐蔽工程,质检工程师验收后还应由上级检查工程师检查。工班之间、上下道工序之间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做好检查记录并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质量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应建立质量考核体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18.2.6物资设备管理办法(1)计划与采购管理①各架子队的工程技术组应在接到施工设计图纸后,分工号编制工程备料单,物资设备部据此核定出各种主要材料的计划总量,作为整个项目材料消耗的控制依据。②主要材料月度申请计划由各架子队根据项目部下达的月度施工计划、材料需用量核算表,在查点现场库存后编制,于月底前将下月物资需求计划报送物资设备部。③架子队所需机械设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上报物资设备部,由物资设备部组织进场,架子队负责使用管理。(2)现场物资管理①架子队应建立存料场所,满足施工需要。320
②物资进场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填写《入库物资验收登记簿》,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检验试验不合格的物资应予以标识,单独存放,禁止发放和使用,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③物资堆码要整齐、有序、合理,不能乱码、混存;物资身份和状态标识要规范、醒目,物资标识应注明材料规格、型号、产地、批次、代表数量、状态标识等,满足物资可追溯要求;料区环境要干净、整洁、无杂草、无积水。④常用料保管A、砂石料场应遮挡防护,达到遮阳、防雨、防尘等目的。同时配备洗石机和筛砂机,而且必须加以利用,禁止作为摆设。B、金属材料存放时应上盖下垫,如有锈蚀应先除锈后再使用。C、袋装水泥、掺合料采用库房储存,散装水泥采用水泥罐储存,外加剂采用蔽光储存,严禁使用过期材料。D、库存物资要实行先进先发制度。对有保存期限要求的物资要在期限内发放使用,超过保存期的要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应附技术证件的物资,发料人员要将技术证件复印件交领料人员。E、架子队应采取措施保证库存物资的安全和质量良好,采取有效的维护保养措施。危险品、化学品的储运应符合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规定。F、库存物资坚持月末盘点和盈亏分析制度。盘点数量必须准确、真实、全面,保证库存物资帐、卡、物相符。G、架子队应加强对外部包劳务队伍的施工用料动态管理工作,及时掌握现场材料的消耗情况,严禁外部劳务队伍将施工用料或工地剩余材料对外处理或销售,严禁“以包代管”。H、物资发放要按计划进行,不得无计划发料和超计划发料(抢险救灾除外),特殊情况下经单位领导批准可先发料后补计划。I、物资(除周转料)核算实行“出库列销”制。物资出库时填写用料单,其费用一次列入成本,剩余料退回仓库并冲减成本。J、架子队要建立材料费、运杂费管理台账,真实地记载材料费、运杂费的使用情况,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按季进行责任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找出节、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纠正预防措施。320
(3)现场设备管理①对到达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验证、建账、标识,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检,批准后方可使用。②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性能质量和安全防护设施处于良好状态。满足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的要求。③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配置必要的备用设备和零配件。④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发放《使用许可证》、设备年检报告或其他证件后方可使用。⑤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按照规定的性能使用,严禁违章操作。(4)周转料、低值易耗品管理①周转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技术组提出工程备料单,由物资设备部提出申请计划上报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审核,审核通过后分部通过市场调查、比较,确定租赁单位,由架子队签订合同,分部审批、盖章。②工地上应划定周转料保管区域,建立保管台账,制订领用和回收制度,防止丢失。用后及时归还,结账。③低值易耗品根据工程需要,由工程技术组提出工程备料单,报物资设备部审批后,由架子队购买,并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18.2.7架子队的核算管理办法架子队成本费用建立账套单独进行会计核算,负责核算的财务人员,协助计划财务部办理日常相关工作,纳入计划财务部管理。(1)劳务作业人员工资支付保障管理设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银行专项账户,保证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架子队所有人员工资及相关待遇由公司提供标准报项目部备案。每月5日由架子队队长根据考勤做出上月工资单并签字,报计划财务部审核,经项目经理签批后,由计划财务部通过网上银行及时发放到各农民工卡上。(2)材料管理320
架子队所用材料均由分部统一采购与供应,每月末由物资设备部归集各架子队材料使用量,填制收料单、发料单、调拨单汇总表,经由各架子队负责人办理签认手续,交由物质设备部进行材料核算。(3)设备管理架子队上场后,大型设备由公司负责调配,短缺部分由分部授权架子队临时租用,其租赁合同由物资设备部及合同部门审定后实施。(4)奖励款根据相关考核,对架子队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并列入架子队人工费成本中核算。(5)其他对架子队管理发生的相关费用应由责任人分清承担对象,交计划财务部列入各架子队成本。项目部所有施工队将依据铁道部下发的《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51号)的规定,均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组建。施工现场所有劳务人员(农民工)都纳入架子队统一集中管理,由架子队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班组作业人员在领工员和工班长的带领下进行作业,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都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1)坚决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相关文件,确保劳务(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项目部将劳务(农民工)均纳入各工程施工队(架子队)统一管理,与雇用的每一位民工都签订用工合同,合同中明确用工的时间、工资标准、工资结算方式等,以充分保障民工合法权益。(3)建立民工工资发放保障制度,将是否拖欠民工工资作为考核各施工架子队管理有效与否的关键指标,每月检查民工工资发放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20
(4)完善架子队劳务用工工资支付制度,项目部必须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架子队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和克扣。项目部支付农民工工资,应当编制工资支付表(包括支付单位、时间、对象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天数、加班时间、应发项目和金额、扣除项目和金额等),向农民工本人提供工资支付清单,并按规定保存2年。(5)项目部设立银行专项银行帐户,并预存一定的架子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确保及时兑现农民工工资。同时,邀请建设单位对该事项进行监督。若经工程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查明,拖欠架子队所雇用的农民工工资三个月以上,从应付工程款中直接扣除。19其他19.1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19.1.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9.1.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按照GB/T28001-200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见图9.19.1-1。19.1.3职业健康安全组织管理措施19.1.3.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构,见图9.19.1-2。各工区设立工地医务所,配备必需的现场检测、检验、治疗设备及药品。19.1.3.2主要职责负责项目部职工的医疗、保健和早期抢救工作,保证职工伤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加强对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卫生防病卫生监护工作,杜绝传染病、地方病和疫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可以在工地诊断和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急症、外伤的早期抢救处理。320
图9.19.1-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框图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思想保障技术保障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工会保障预防为主自救互救卫生保健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综合部医疗所国家、铁道部相关法律、法规公司、项目相关规章制度劳动卫生保障计划医疗专家组咨询劳动卫生业务管理防护设施专业培训劳动条件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劳动保护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健康保护图9.19.1-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部工会主席各工区320
在生活区外围偏僻处设立生活垃圾池,生活垃圾在生活区内采用封闭式容器收集,然后统一倒入垃圾池,再按当地环保规定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地点统一处理。严禁随地丢弃生活垃圾。生活区内设置有取暖设施的公共洗澡间,洗澡间内设置冷热水管,保证职工在工作后能洗澡,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19.1.4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措施19.1.4.1劳动保护措施19.1.4.1.1重视劳动保护工作劳动保护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在施工中,加强行政管理,搞好劳动保护工作。利用工地板报、宣传栏、班前点名等形式加强劳动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施工管理者加强监督,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坚持佩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并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规定休假制度,从时间角度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采取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措施,从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施工前与施工技术人员密切联系,使施工组织措施符合劳动卫生保障要求。合理组织劳动力,严格按照劳动定额组织施工。在实际施工中,由劳动卫生保障中心负责劳动卫生保障工作的监督与落实,必须强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施工顺利完成。19.1.4.1.2劳动保护用品配备视施工需要、施工场所中危害因素和劳动安全与卫生要求,合理配备足够、齐全的劳保防护用品。选择齐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雨衣、雨靴、手套、防护口罩、面罩等,既要使用方便,又要对危害和危险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选购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质量,选购时审核其产品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在使用前用简易方法进行质量检察,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劳保用品必须提前采购,配置充足,统一发放。320
19.1.4.1.3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建立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管理规定,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接受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是否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是否正确,是否穿戴足够防护用品。能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对防护效果、对劳动者保护效果影响很大,即使质量好的防护用品,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起到防护作用。因此使用者一定要按规定正确使用,熟悉、掌握防护用品使用方法,上岗前按规定穿戴,不能图省事、怕麻烦,只有正确发挥防护用品的作用,才能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19.1.4.1.4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施工现场由于机械震动多、噪声大、露天作业时间长,在水泥装卸、搅拌及电焊中,工人常接触、吸入大量粉尘,易引起矽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聋、震动病等。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完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预防措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有毒或粉尘多地方,作业人员要戴防毒、防尘口罩。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替代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改善作业环境,对产生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场所,设置除尘设备及消毒设施,增加通风换气装置和采光照明设施。取消和减少手持震动机械,操作时使用防震垫、防震手套,以防止震动病的发生。电、气焊作业尽量实行隔离作业,电焊工必须戴专用防护面罩、眼镜和手套。在施工、生活区域内设置标志、信号和防护装置。在经常过往的地点,为安全设置通道、便桥,安装防护设施和照明设施。在机电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在运转机械上设置安全启动和迅速停车装置,在高空作业时,为防止落物伤人、坠落摔伤设置工具箱和防护网等。320
合理安排工作和作息时间。夏季露天作业,延长中午休息时间,避开高温、高辐射环境下作业,作业人员戴手套、草帽、穿工作服,及时向作业人员提供含盐的清凉饮料。19.1.4.2医疗卫生保障措施成立专职的保障机构,配备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专业工作人员。同时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配置必须保证医疗用药。加强药品管理,所用药品必须为正规厂家生产,注意使用期限。积极与地方及上级医疗机构协调,做好伤病员后送工作。19.1.4.2.1卫生防病措施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提前对施工地段进行卫生学勘察,对该地区传染病、地方病的流行分布,传播途径,病媒生物,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并提供可行的保障措施。进行健康教育。让广大职工了解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方法。在施工工地和生活区范围内,统一部署灭鼠、跳蚤、蚊虫等宿主生物措施。积极与当地上一级卫生防疫部门协调沟通,接受其卫生防病工作指导,注意当地疫情情况,严密监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置。19.1.4.2.2疫情报告制度建立重大疫情的报告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交通检疫条例》及《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在突发疫情时,及时上报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和地方卫生主管部门,并协助上级卫生部门实行应急处理措施。制定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应急处理措施,时刻防止上述事件发生,出现上述事件时及时做好治疗、转院、呈报等工作。工地卫生所医务人员负责做好地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发现传染性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由工地卫生所医务人员负责隔离观察治疗(必要时交专门医院治疗),做好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和消毒工作,并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9.1.4.3职业病防治措施320
19.1.4.3.1加强职业健康体检上岗前对从事粉尘、噪声、二氧化硫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粉尘作业: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尿常规,高仟伏胸部X射线摄片,肺功能。噪声作业:内科常规检查,耳鼻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二氧化硫作业:内科常规检查,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在岗期间每年对上述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体检中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受检者本人并安排进一步诊治,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妥善保存。发现职业禁忌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19.1.4.3.2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粉尘、二氧化硫、噪声每3~6月监测一次,或根据施工情况适时监测。对有害因素超标作业点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建立有害作业点劳动卫生档案并妥善保存。19.1.4.3.3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规范劳动施工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劳动作业强度,严禁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下的作业行为。明显扬尘应及时洒水,减少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危害。卫生、工会等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将劳动卫生保护工作纳入工地安全检查日程,定期考核。19.2施工配合措施19.2.1施工接口界面协调配合措施接口界面包括相邻标段的施工接口、土建工程与后续工程的施工接口,如测量控制网互用,预埋件(或预留孔洞)位置和尺寸的控制,施工信息互通,控制桩点贯通测定,水准点相互闭合等在施工中作为重点进行管理。⑴成立现场施工协调小组,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各专业部门(或技术)负责人任组员的现场施工协调小组。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⑵320
协调小组成员共同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小组成员首先在技术方面达成共识。⑶施工前,参照设计施工文件与图纸,认真了解和熟悉各种专业接口。⑷熟悉施工接口部位及主要内容,制定各种可能引起接口部位发生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⑸每一接口界面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接口施工协调,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有效实施。19.2.2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配合措施施工期间,积极与地方政府、村镇及有关治安、交通安全、质量监督、环境等部门联系,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治安、交通、环境保护等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19.2.3与甲方的配合措施⑴严格执行甲方有关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甲方同意的施工场地平面图布置施工场地,按时向甲方报送有关报表。⑵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有关施工的会议,主动配合建设单位的各项检查工作,接受甲方对施工提出的各项要求,按甲方的要求进行改进和落实。⑶严格执行甲方关于与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为相关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提供条件。⑷在相邻标段出现紧急情况时,按照甲方的要求协助解决。19.2.4与监理的配合措施⑴全面履行合同,履行投标时做出的关于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承诺。⑵在工程开工前,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提供机械设备配置情况、人员组织情况、原材料检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果、控制测量导线网的布置及测量成果、放线资料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开始施工。⑶配合监理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内部专检及“三检”320
制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和监理共同参加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签证工作,对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和施工工艺的审批等。⑷接受工程质量检查,主要有工序检查、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全部工程竣工验收,接受质量缺陷责任期的质量检查。⑸配合监理单位做好工程施工的投资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的计量支付、工程变更、工程索赔以及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调整等。⑹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的监督和管理,配合监理单位做好工程开工令审批,制定和调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施工工期计划的实现。19.2.5与设计的配合措施⑴组织参加设计交底,弄清设计意图,建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情况通报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设计问题做好记录,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⑵优化施工方案。重大施工方案的变更与设计单位沟通,征求意见。⑶加强对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核检查,对于与设计资料不符的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为完善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⑷积极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管理和现场资料的收集工作。19.2.6与相邻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⑴在施工场地布置、贯通测量、施工作业安排、施工便道使用及养护等方面与相邻标段加强配合,以保证布置合理,少占耕地、农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⑵积极主动与相邻施工单位联系,统筹考虑施工场地、临时设施的布置,合理安排不同专业相连的工程施工顺序,作好施工配合,减少施工干扰。⑶及时作好已完线下工程的技术总结工作,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各方面支持,配合后续有关单位进行相关作业。19.2.7与后续工程配合措施⑴成立现场施工协调小组,由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任组员的现场施工协调小组,全面负责施工交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20
⑵凡后续工程施工对上道已完工程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施工前必须先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⑶各专业之间的衔接及内部协调管理必须服从经理部或项目部的统一安排。本隧道与其他单位的工序衔接时,必须积极配合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统一协调指挥。⑷后续工程施工之前,上道已完工程必须提供必要的施工、技术条件,并设专人在上下工序的衔接中做好协调工作。⑸上道已完工程验收合格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入后续工程的施工。相互之间的衔接必须合理安排并做到顺利过渡。19.2.8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方案⑴在施工合同规定的工程缺陷责任期内,公司主管部门随时与业主保持联系,对已竣工验收的项目进行产品质量回访,广泛征求业主的意见,并作好回访记录,使其具有可追溯性。⑵积极配合业主对项目产品质量缺陷的调查工作。如果调查结果属施工原因造成,经理部将按合同规定要求限期整修,费用自理;如属其他原因,项目部仍将积极完成业主批准进行的缺陷修复工作。⑶缺陷责任期满后,及时报请业主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项目进行验收和签发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19.2.9交通配合措施⑴主动与当地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协调配合,确定合理的施工运输方案,按有关部门具体要求制定安全防护措施。⑵施工机动车辆在国道或地方道路上运行,遵守地方政策和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交通秩序,保证运输安全。⑶所有机动车辆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经常检修,定期保养。⑷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存放不侵入既有公路,且不影响交通。⑸大型机械行驶,事先要对既有公路的路面宽度、桥梁宽度和通过荷载等进行调查,需加宽道路和加固桥梁时,与当地交通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车辆通过后或施工结束后,恢复原状。⑹320
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交汇处,引起足够重视,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监督岗,并专人指挥施工车辆。⑺在交通运输繁忙的便道口,设立安全警示标牌、安全监督岗,设专人指挥行人和车辆,确保汽车运输及行人安全。19.2.10试验配合措施⑴成立以主管试验工作的副总工程师为组长,各架子队试验中心主任为组员的试验配合小组,全面负责试验配合工作。⑵经理部设立工程试验中心,配备与本施工段配套的试验器具及试验人员。⑶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抽样试验。⑷按业主、监理要求对各种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建立试验档案,并按要求定时报送。⑸积极配合业主、监理对试验中心的监督、检查和管理。⑹在试验配合小组的领导下,各工程试验中心积极配合业主、设计单位完成其他各项试验任务。19.3沿线及既有设施保护措施对设计、测绘单位布设(埋设)的水准点、GPS控制点、线位控制桩等进行保护,不得随意挪动和损坏。地下工程施工严密注视地下管线的安全,施工前先与有关产权单位联系,请求配合,查明地下管线走向和位置,做到“三不施工”,即不摸清地下设施位置不施工,影响设施正常运转不施工,没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施工。采取电缆探测器和挖探沟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探明电缆管线的确切位置,做出明确的标志。杜绝在电缆、光缆、管道3m范围内使用大型机械作业。电缆附近规定区域内禁止取土,施工车辆横跨电缆时,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电缆。因施工影响周围构筑物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固、支撑或改移方案,在征得产权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采取措施加强防护,绝对保证其安全使用。320
工程施工或高空施工作业近临既有建筑物地段,根据施工需要及时对临界建筑物采取加固支护措施。作业排架搭设与建筑物间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并增设围护结构和隔离屏障。用以保证建筑物不因施工而影响其安全和正常使用。如果由我方施工不当造成周围构筑物的损失,我方愿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安全生产。爱护地方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等旅游资源。爱护一草一木,制定相关奖罚制度,做好环境保护。19.4廉政建设措施⑴成立以经理部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工程的廉政建设工作。⑵在签订施工合同的同时,与业主签订廉政协议书。⑶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国家及国务院铁路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工程建设、廉政建设的规定,做好工程建设中的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工程建设高效优质,保证工程款的安全和有效使用。⑷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开展廉政教育,设立廉政告示牌,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地方相关部门的监督,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⑸在与业主、设计、监理、地方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交往活动中坚持公开、公正、诚信、透明的原则(法律认定的商业秘密和合同另有规定除外),不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不违反工程建设管理规章制度,不为个人及小集体谋利。320
十、本项目引用的设计文件与施工规范本项目执行的设计文件和主要标准规范见表10-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实施所引用的标准或规范如有修改或新颁,除国家及铁道部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外,其他新颁标准或规范是否采用应由xx公司决定,本项目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按xx公司的决定执行。表10-1采用的主要设计文件、标准规范清单表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施行日期发布文号一基本标准1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建设[2009]181号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建设[2009]181号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铁建设[2009]181号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铁建设[2009]181号二高速铁路标准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铁建设[2009]196号2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铁建设[2009]209号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铁建设[2010]240号6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建设[2010]240号8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铁建设[2010]240号320
9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10客运专线铁路工程静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09]183号11高速铁路工程动态验收指导意见铁建设[2010]214号三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共用标准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铁建设[2010]255号2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铁建设[2008]243号3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铁建设[2007]38号4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铁建设函[1999]157号5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98铁建函[1998]253号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铁建设函[2007]1369号7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铁建设[2006]117号8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铁建函[1998]253号9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10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1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铁建设[2007]138号12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铁建设[2004]121号1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建设函[2004]121号320
14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209-2009经规标准[2009]73号15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经规标准[2009]73号16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8]777号17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铁建设[2010]88号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建设[2010]240号20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铁建函[1994]76号21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22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铁建设函[2003]99号23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铁建设[2008]198号24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铁建设[2009]151号25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铁建设[2010]4号26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10504-2007铁建设[2007]152号27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28铁路工程试验表格铁建设函[2009]27号29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建技[2009]44号30铁路工程施工作业要点示范卡片建技[2009]185号320
31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管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172号32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0]41号3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07铁建设[2010]126号四通用参考设计图纸1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通隧(2008)02012关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局部修改的图纸十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及建议1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xxx隧道出口单作业面施工长度3289m,采用三臂凿岩台车大大缩短了钻眼所需时间,使用湿喷机械手每小时湿喷砼方量达20m³,缩短了湿喷砼作业时间,如何快速、有效组织仰拱、二衬施工,保证安全步距符合要求,保证隧道开挖及初支结构安全及施工进度是值得重视的课题。2长大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本隧道全长12553m,施工难度极大,如何安全优质高效完成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手段如何有效实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