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安全技术交底编号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隧道施工工种作业队、架子队管理人员交底内容:1.隧道概况××隧道全长628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12+929、DK13+557,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全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至出口为单面上坡,坡度3.0‰。位于海澄镇仓浦村与岭头村之间,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为21.87~101.8m,区内最高点为仓浦主峰,高程139m,最低点为隧道出口居民点附近空地,高程4.2m,相对高差达134.8m。自然坡度为10~30°,偶见陡坎。山体覆盖层较薄,植被发育良好。其中DK13+050~DK13+130段为浅埋段,DK13+085~DK13+140为小型凹槽。隧道进出口附近分布村庄,出口有山间小路通过,交通条件不便利。二、隧道风险与处理措施:1、隧道初始风险评价1)隧道进口DK12+929~+959段,埋深较浅,围岩风化较严重,裂隙发育,易造成洞口失稳。事故发生概率等级为4,概率等级描述为可能,后果等级为3,严重的。综合评价:风险等级为高度。2)隧道出口DK13+527~+557段,埋深较浅,围岩风化较严重,裂隙发育,易造成洞口失稳。事故发生概率等级为4,概率等级描述为可能,后果等级为2,较大的。综合评价:风险等级为高度。3)隧道洞身DK13+030~+110段,为一凹槽,为雨水重要汇集排泄区,且围岩节理、裂隙较发育,易发生坍塌冒顶及突水突泥事故,事故发生概率等级为4,概率等级描述为可能,后果等级为2,较大的。综合评价:风险等级为高度。2、风险处理措施1)隧道进口段处理措施(1)洞口开挖前应先做好洞口上方截水天沟等排水系统。(2)洞口段开挖避开雨季,并尽快施工,及早修建洞门,做好边仰坡锚喷网防护,避免开挖后长时间放置,导致边仰坡失稳。2)隧道出口段出来措施(1)洞口开挖前应先做好洞口上方截水天沟等排水系统。(2)洞口段开挖避开雨季,并尽快施工,及早修建洞门,做好边仰坡锚喷网防护,避免开挖后长时间放置,导致边仰坡失稳。3)塌方处理措施(1)对施工中揭露的地下水发育地段,施工方法调整为台阶+临时仰拱或CRD法施工,减少一次开挖断面;(2)设置钢架及超前支护防止塌方事件发生。(3)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根据预测及预报结果对围岩进行预加固处理。(4)施工中加强系统支护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调整初期支护及施作二次衬砌。
4)突水突泥处理措施(1)设置加强支护及超前支护防止塌方事件发生。(2)高度风险等级段落采用常规+超前红外探水+超前探孔(3孔),DK13+030~DK13+110段落超前帷幕注浆减少地下水涌出量,施工过程中根据预报结果对地下水处理措施进行优化调整。5)地表失水处理措施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并加强对前方地下水探测,同时应加强地表水、井点的观测。三、隧道施工的一般安全规定:1、从安全生产出发,对施工现场出进料、材料堆放需作出详细妥善的布置,在进洞前应完成对风、水、电、路等设施的统一安排。2、进洞前应先做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作好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危及隧道的工程安全。3、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4、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5、不良地质施工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设计文件中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必要时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二、开挖及凿孔安全规定:1、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土石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2、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操作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3、机械凿岩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的凿岩机。站在渣堆上作业时,要注意碴堆的稳定,防止坍滑伤人。4、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头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捕尘设施是否良好。不合格的应予修理或更换。5、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扳钳松动拨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6、电钻钻眼应检查把手胶套的绝缘和防止电缆脱落的装置是否良好。电钻工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不得用手回转钢钎,不得用电钻处理卡住的钎子。7、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钻、电钻。8、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四、爆破作业安全规定:1、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服。2、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刚钻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未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3、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4、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其导火索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并不得短于1.2m。一个爆破工一次点燃导火索长度不得超过该次被点导火索中最短导火索长度的1/3。计时导火索燃毕,必须立即撤离工作面。5、为防止点炮时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6、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管理,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间距必须大于1m。7、爆破后必须经过1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迹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8、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9、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离到安全地点。10、隧道爆破禁止使用黑火药。11、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岩石隧道两工作面接近15m(软岩为20m),一端装药爆破时,另一端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导坑已打通的隧道,两端施工单位必须协调放炮时间,放炮前加强联系和警戒,防止对方人员误入危险区。12、土质或岩石破碎的隧道接近贯通时,应根据地质情况加大预留贯通的安全距离,此时只准一端掘进,另一端的人员和机具应撤至安全距离。贯通后的导坑应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通行。五、洞内运输安全规定:1、进洞的各类机械与车辆,宜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燃烧汽油的车辆和机械不宜进洞。2、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所有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高运输。装运大体积或超长料时,应有专人指挥,并设置显示界限的红灯。3、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扒车或强行搭车。4、机械装渣时,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载机械的安全运转,装载机械的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电缆线、高压胶管等应有专人收放保护。5、车辆在装卸碴时须制动停稳;在洞内倒车与转向时,须开灯鸣号或由专人指挥;洞外卸碴场地段应保持一段上坡,并在堆碴边缘处设置挡车木。6、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边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显示界限,以防止运输车辆撞碰。7、洞内车辆相遇或遇行人时,应使用近光或小灯。六、支护工程安全规定:1、隧道各部开挖后,除围岩完整坚硬,及设计文件中规定不需支护者外,都必须根据围岩情况、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支护。2、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支护各部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设人随时检查,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和加固;当变形或损坏情况严重时,应先撤出施工人员,再进行加固。3、洞内地段和洞内水平坑道与辅助坑道的连接处,应加强支护或及早进行永久衬砌。洞口地段的支撑宜向外多架5--8m明厢,并在其顶部压土以稳定支撑,待洞口建筑全部完工后方可拆除。
4、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到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和土质隧道时,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当短期停工时,应将支撑支抵工作面。5、不得将支撑柱置于废碴或活动的石头上。软弱围岩地段支撑柱应加设垫板或垫梁,并加木楔楔紧。6、漏斗孔开挖时应加强支护,并加设盖板;供人上下的孔道应设置牢固的扶梯。7、支撑使用的梁、柱、连接杆件等选材,必须符合设计和承载要求。木支撑宜用易于拆立的框架结构,并保证坑道运输净空。钢支架安装,宜选用小型机具吊装。8、喷锚支护时,危石应清除,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喷射手应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应完好正常,压力应保持在0.2MPa左右;注浆喷嘴严禁对人放置。9、检查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的变形或锚杆失效时,应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其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如喷锚后发现围岩突变或围岩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时,宜用支架。10、当发现测量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洞内或地表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必须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七、衬砌工程安全规定1、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推进,应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口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2、衬砌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露头的钉子或尖角突出。靠近通道的一侧应有足够的净空,保证车辆行人能安全通过。3、脚手架及工作平台的铺设,应钉铺牢靠,木板两端头必须搭于支点上。高于2m的工作平台应设置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应设防滑条。4、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上作业人员和放置的材料,不得超过其计算承载重量,不得在平台上破解石料。5、在洞内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和车辆不得穿行。6、安装、拆除模板、拱架时,工作地段应专人监护。拆下的模板不得堆放在通道上。7、拆除灌筑混凝土模板内支撑时,应随拆随灌。岩层破碎、压力过大地段的支撑不能拆时,拱圈部份应用预制混凝土柱代替木杆予以拆除。8、衬砌用的石料及砌块,应采用车辆运送,装卸车或安装砌块时宜使用小型机械提升。9、用石料砌筑边墙时,应间歇进行。当砌筑高度至2-3m时,应间歇4小时后方可继续砌筑。若墙后超挖过大,回填层应逐层用干(浆)砌料填塞,以免坍塌。10、压浆机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试运转,管路联接要完好,压力要正常,操纵压浆机人员应配戴护目镜及胶皮手套。喷浆嘴应用支架支撑牢固,压浆时掌握喷嘴的人员须注意喷嘴的脱落,并设法躲避;拨取时必须在撤降压力后进行;检修和清洗时,应在停止运转、切断电路、关闭风门后,方准进行。11、采用模板台车进行全断面衬砌时,台车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得大于规范要求,台车下的净空应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应满铺底板,并设安全栏杆。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八、通风及防尘安全规定:1、隧道施工时通风设备系统,应设专人管理,应保证每人每分钟供给新鲜空气1.5—3m3。2、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出入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软管下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3、施工时宜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泡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混凝土喷射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4、在凿岩和装碴尤其是工作面上,放炮前后和出渣前应进行洒水喷雾。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5、防尘用水应经过沉淀或过滤,保持清洁卫生。6、隧道内的空气成份每月应至少取样分析一次,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7、隧道作业环境标准(1)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2)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下同)。(3)隧道内的气温不宜超过28℃九、照明安全规定1、隧道内的照明灯泡要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并应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合理分布。2、隧道内用电线路,要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瓷瓶悬挂牢固。不得将电线挂在铁钉或其它金属件上,也不得捆扎在一起。开关处应加木箱盖,采用封闭式保险盒。如使用电缆也应牢固悬挂在高处,不得放在地上。3、隧道内各部份照明电压应为:(1)开挖、支撑及衬砌作业地段为12-36V。(2)成洞地段为220V。(3)手提式作业灯为12-36V。4、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电线与照明设备时应切断电源。5、在潮湿及漏水的隧道中,电灯应使用防水灯口。十、排水安全规定:1、在有地下水排出的隧道,必须挖凿排水沟,当下坡开挖时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设置大于涌水量20%的抽水机具予以排出。抽水机械的安装地点应在导坑的一侧或另开偏洞安装,并用栅栏与隧道隔离。2、抽水机应采用电力机械,并有一定备用台数。3、隧道开挖预计要穿过涌水地层,宜采用超前钻探,查清含水层厚度、岩性、水量、水压等,为防治涌水提供依据。4、如发现工作面有大量涌水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十一、隧道工程防火安全规定:1、各洞口施工区,洞内机电硐室、料库、皮带运输机等处,均应设置足够而有效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标志,定期进行检查、补充和更换。2、洞口20m范围的杂草必须清除干净,洞口30m范围内禁止火源,库房20m范围内严禁烟火。3、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
4、洞内及各洞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5、清洗风动工具应在洞外进行。针对性交底:交底人职务交底时间接收交底人签名:注:1、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将签到表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