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54 KB
  • 106页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附沉降观测意义

  • 10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暂行规定(报批稿)二○○三年十一月106 前言为了加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关于《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标准研究编制》计划安排的通知”(高速办[2000]8号)要求,按照《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并参考《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及《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制定本规定。本规定应与《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配合使用。本规定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施工准备、地基处理、路堤、路堑、过渡段、特殊路基、路基防护及排水、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环境保护。另有2个附录。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处(合肥市望江东路96kgn,邮编:230023),并抄送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编:100844)、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改时参考。本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本规定组织编写单位: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本规定主编单位:中铁四局集团公司本规定参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中铁二局集团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本规定主要编写人员:袁广龙、何贤军、赵伊平、章国辉、孙四平、万为胜、覃国俊、刘凯年、王崇新、袁秀英、赵勤俭、林原、吴波、辛维克、黄直久、石斌、祝景寰、尤昌龙、李学乾、王兴荣、张在保、叶阳升、史存林、邵丕彦、罗强。106 1 总  则1.0.1为了统一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定。1.0.2本规定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1.0.3路基工程施工应针对高速铁路特点,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与相关工程密切配合,正确选用施工方法,满足设计要求。1.0.4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如需变更,应符合京沪高速铁路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的规定。1.0.5路基工程应作为土工结构物精心施工,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表层、边坡防护及路基排水等作为系统工程,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1.0.6路基工程施工应实行机械化施工,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测试方法。1.0.7路基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测试设备、爆破器材以及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及规定。1.0.8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工程应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1.0.9路基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法规。1.0.10 路基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本规定未涉及的路基支挡结构等执行现行《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106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工后沉降路基构筑物的最终沉降量与铺轨时的沉降量之差。2.1.2过渡段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构筑物等过渡区域。2.1.3 化学改良土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等掺合料,改变土的化学成分,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2.1.4 物理改良土通过在土中掺入中、粗砂、卵石及砾石等材料,改变土的颗粒级配,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2.2 符号——相邻填层中,颗粒较粗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5%含量的粒径——相邻填层中,颗粒较细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85%含量的粒径——压实系数——地基系数——孔隙率——土工合成材料等效孔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地基容许承载力——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干密度——最大干密度——路堤高度Evd——路基动态变形模量106 3 施工准备3.0.1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该项目的设计标准、规模、意图,对设计文件进行核查,并做好核查记录。需办理变更设计手续的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3.0.2 路基工程施工调查,应根据工程特点着重调查收集下列内容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1 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2核对土石类别及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调查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土条件等。3调查核对基床表层填料来源,试验其级配分布是否符合要求。收集级配混合料的拌和场地等有关资料。4石方爆破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和附近居民、建筑物、交通与通信设施情况。5办理用地手续、拆迁补偿所需的资料。6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和设施。7修建各项临时工程和施工防排水设施的资料。8收集与本工程有关的既有线运营情况、路基情况及采取安全合理、施工方便的工程措施方案所需的资料。9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所需的资料。3.0.3开工前对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地质核查。3.0.4交接桩及施工复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2中线、高程必须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两端为桥梁或隧道时,应以桥梁或隧道中线、高程为准。在两个施工单位的分界处,应由双方共同复测,线路中线与水准点必须与管界外的控制桩和水准点闭合。3线路控制桩和路基中线、高程测量误差必须符合现行《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双检制”。对主要的中线控制桩应测设护桩并作出记录。边桩应根据贯通后的中线、高程测设,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应加测横断面的地面线。3.0.5施工前路基填料复查和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按照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对路基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确定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审查签证后方可使用。2对特殊岩土,除进行常规试验外,尚需进行专门的鉴别试验,以确定其种类和处理方法。3.0.6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实际工程数量、工期要求编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落实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审批制度报批后执行。3.0.7施工便道的修筑标准应按施工运量和施工机械的最大荷载确定,并满足施工需要。当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标准修筑。利用原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的,应实地检查;当不能满足施工运输要求时,应进行加固改造。3.0.8路基工程施工应按试验及检测要求设置工地试验室。试验室必须经认证合格,仪器检测设备应满足施工要求。3.0.9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应根据填料类别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改良土配合比、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方法。3.0.10路基工程开工前,必须办理开工报告。3.0.11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人员的技术培训。106 4地基处理4.1一般规定4.1.1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和收集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并结合工程情况,了解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的施工情况。4.1.2工程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合格材料方可用于工程。所有运至工地的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妥善保管。4.1.3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测定边界范围,开挖两侧排水沟,疏通排干地表积水,清除场内杂物、杂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4.1.4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所承担工程地基处理的目的、原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4.1.5施工前应核查地质资料,并进行地基处理的各项工艺性试验。当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4.2换 填4.2.1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4.2.2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位置,采用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4.2.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换填范围及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应对需换填土层范围及深度进行核实,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2当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3所用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规定第5.2~5.5节或5.7节的有关规定,对外来填料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4.3抛填片石4.3.1抛填片石必须采用不易风化的石料,片石块径不得小于30cm。4.3.2片石抛投时,应从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当淤泥下硬卧层的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部位加多抛投,留不小于2m的平台。4.3.3片石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采用重型振动机械碾压,或夯击密实。按片石所处的路堤部位,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4.3.4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抛填范围及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2抛填片石边坡不得陡于设计值,顶面宽不得小于设计宽度。3片石应抽样检验,其强度及块径应符合设计要求。4压实标准应符合本规定表5.8.4的规定。5 抛填片石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4的规定。表4.3.4抛填片石施工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地基边线-150mm2顶面宽度≮设计值3顶面高程+200mm,-50mm106 4.4砂垫层4.4.1砂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4.4.2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不大于5%;当用作排水固结时,其含泥量不大于3%。4.4.3砂垫层应采用分层压实法施工。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及含水率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4.4砂垫层密实度应达到中密以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4.4.5砂垫层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4.4.6砂垫层厚度、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6的规定。表4.4.6垫层(反滤层)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顶面高程±50mm2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3宽度≮设计值4横坡±0.5%5平整度≯15mm4.5碎石垫层4.5.1碎石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4.5.2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4.5.3碎石垫层应采用分层填筑压实施工。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5.4碎石垫层压实质量应根据路堤所处部位,分别符合本规定表5.3.4-2、表5.4.3的规定和设计要求。4.5.5在碎石垫层填筑或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4.5.6碎石垫层厚度、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6的规定。4.6袋装砂井4.6.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袋可采用聚丙烯、聚乙烯、聚脂等长链聚合物编织,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料应采用风干的中、粗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含泥量不大于3%。2清理场地,排除积水,并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3在路基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填筑土拱,碾压密实。其上按设计铺设砂垫层。4按设计测设桩位。4.6.2袋装砂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具应根据放样的桩位就位。2应经常检查桩尖与套管口封闭情况。3用振动法或静压法将套管压入至设计深度,导向架垂直度用经纬仪观测控制。4下砂袋时,应将整个砂袋吊起,从端部放入套管口,徐徐下放至设计深度。5拔管时应启动激振器,连续缓慢提升套管,直至拔离地面。6露出地面的砂袋应埋入砂垫层中。埋入长度必须大于0.3m或符合设计要求。4.6.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06 1应按规定做好砂的质量检测,抽查砂袋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缝制尺寸。2袋装砂井孔口带出的泥土应清除,并用砂子回填密实。3施工所用钢套管的内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以减少施工过程对地基土的扰动。4应在套管上划出控制标高的刻划线,以保证砂井打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砂袋放至井底高程后,检查留在井外的长度是否与理论值相符;当拔套管将砂袋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应重新补打。5要防止砂袋扭结、缩颈、断裂和磨损;砂袋灌制要饱满密实,灌砂量符合理论计算值,袋口扎紧。6砂袋进场后应妥善存放,禁止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7袋装砂井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3的规定。表4.6.3袋装砂井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井位(纵横向)50mm2井距±100mm3井深符合设计要求4井径+10mm,-05井身垂直度1.5%6砂袋直径±5mm7砂袋灌砂率≥95%8砂袋埋入砂垫层长度+100mm,04.7塑料排水板4.7.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塑料排水板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滤膜应紧裹芯板不松皱。2清理场地,排除积水,并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3在路基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填筑土拱,碾压密实。其上按设计铺设砂垫层。4按设计测设塑料排水板位置。4.7.2塑料排水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具应按测设桩位定位。2 塑料排水板经导管内穿出底部,应与桩尖连接、拉紧,与管靴口贴紧,并对准桩位。3 沉入导管至设计深度。4 拔出导管,切断塑料排水板。4.7.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排水板与桩尖连接应牢固,桩尖平端与导管靴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2 打设后外露的排水板不得遭污染,应及时清除排水板周围带出的泥土并用砂子回填密实。3 安装及打设过程中塑料排水板不得被扭曲,透水膜不得被撕破和污染,并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排水板滤膜内。4 塑料排水盘带进场后应妥善存放,禁止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5 塑料排水板不得接长使用。6 塑料排水板顶部伸入砂垫层长度必须大于0.3m或符合设计要求,当拔导管将塑料排水板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应补打。7 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7.3的规定。106 表4.7.3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板位50mm2板距±100mm3板长不小于设计规定4垂直度1.5%5伸入砂垫层的长度+100mm,-04.8堆载预压4.8.1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堆载预压。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4.8.2预压土的荷载应不小于设计荷载。4.8.3预压土的堆载宽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8.4堆载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级)荷载按设计要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堆载时应边堆土边摊平,不应局部堆载过高。4.8.5堆载预压过程中应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当有损坏应及时恢复。4.8.6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观测资料,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4.9真空预压4.9.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真空预压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2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观测点和观测断面。4.9.2真空预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布设排水管并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相连。2 铺设砂垫层和排水系统。3 设置密封系统: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密封层,膜与膜之间采用热粘法粘接;四周用黏土压实密封。4 抽真空作业:连接各系统,做抽真空试验,检查密封性。5 在加固范围内按设计设置沉降观测点。6 经检查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后,测记初读数,进行抽真空作业。7 在抽真空过程中应观测泵、真空管、膜内及土体各深度的真空度、土层的深层沉降和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变化、地表总沉降。8 当真空预压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后停止抽真空,按设计要求现场测试预压效果。4.9.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密封膜、排水滤管的种类、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2 按设计要求检查真空预压装置的布设及密封程度。3 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深层沉降、位移、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等观测和施工记录。4 各土层的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 施工过程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6 当真空预压时间和沉降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4.10砂桩和碎石桩4.10.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试桩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106 3 砂桩体用砂应选用一定级配的中、粗、砾砂,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桩桩体应选用一定级配且未风化的碎石或砾石,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4.10.2成桩施工宜采用振动成桩法或锤击成桩法。振动成桩法宜采用重复压拔管法,锤击成桩法宜采用双管法。4.10.3重复压拔管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械就位。2 桩管沉入至设计深度。3 向桩管内加料。4 边振动边拔管,拔到设计确定高度,一般每次提高1m。5 边振动边下压沉管,下压至设计或试验确定高度,一般每次下压0.3m。6 停止拔管,继续振动,一般停拔时间为10~20s。7 重复3)~6)步骤施工至桩顶。4.10.4双管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械就位。2 桩管沉入至设计深度。3 拔起内管打开投料门,加料至外管里。4 关闭投料门,放下内管至外管内的砂(或碎石)料面上,拔起外管与内管平齐。5 锤击内外管、压实砂(或碎石)料。6 拔起内管,向外管加料,每次投料约0.3m3,最后1~2次加料每次加0.15~0.2m3,并进行锤击压实。7 重复4)~6)步骤施工至桩顶。4.10.5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振动法施工,应严格控制拔管高度、拔管速度、压管次数和时间、填砂量、电机工作电流,保证桩体连续、均匀、密实。2 锤击法施工,根据冲击锤的能量,控制拔管高度、分段填砂量、贯入度,保证桩体质量。3 施工中应选用适宜的桩尖结构。当选用活瓣桩靴时,砂性土地基宜采用尖锥型,黏性土地基宜采用平底型。4 当实际灌砂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原位将桩打入,补充灌砂后复打一次,或在旁边补桩一根。5 砂(或碎石)桩的施工顺序:砂性土地基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以挤密为主的桩宜隔排施工。软弱黏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6 质量检测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间隔时间:饱和黏性土宜为2周,其它土为3~5d。7 砂(或碎石)桩处理地基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载荷试验等方法检验成桩及复合地基质量。砂(或碎石)桩处理后的可液化土地基,桩间土的加固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砂(或碎石)桩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并确认设计参数。砂(或碎石)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8 砂(或碎石)桩2m以下必须大于中密状态(N63.5≥10),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0.5的规定。表4.10.5砂桩或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距±100mm3桩身垂直度1.5%4桩长不小于设计规定5桩径振动法-20mm锤击法+100mm,-50mm106 4.11粉体喷射搅拌桩4.11.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 取样进行室内配方试验,确定试桩配合比。3 固化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和变质的固化剂。4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操作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试桩不得少于2根。4.11.2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械就位。2 启动钻机,钻头正转,待搅拌钻头接近地面,启动自动记录仪,空压机送气,下沉钻进至设计深度,关闭送气阀门,打开送料阀门,喷送加固粉料至钻头。3 继续喷粉、钻头反转搅拌提升至桩顶或停灰面,停止喷粉。4 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复搅深度。5 反钻提升进行二次搅拌,直至桩顶。4.11.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粉量及空气压力,确保成桩质量。2 控制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桩端应原位搅拌约2min。3 如成桩过程中因故停工,第二次喷粉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1m。4 粉喷机械必须配置灰量自动记录仪。5 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评定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它处理措施。6 搅拌钻头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7 粉体喷射搅拌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8 成桩应根据具体要求,分别采取开挖桩头、钻孔取芯、载荷试验等方法检验桩长、桩体强度及成桩均匀性。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开始后,应及时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并确认设计参数。粉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地基,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9 钻机成孔和喷粉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10 成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3的规定。表4.11.3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方向)50mm2桩距±100mm3桩体垂直度1%4桩长≮设计值5桩体有效直径≮设计值6单桩喷粉量不小于设计规定7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12浆体喷射搅拌桩4.12.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 取样进行室内配方试验,确定固化剂、外掺剂及掺入量和浆液最佳配比。3 固化剂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合格证。外掺剂可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等性能材料,应避免环境污染。4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操作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4.12.2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06 1 机械就位。2 预搅下沉钻进至设计深度。3 搅拌头自桩底反转喷浆搅拌提升至桩顶或停浆面。4 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复搅深度。5 重复搅拌提升至桩顶。4.12.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格控制搅拌机下沉和提升速度、供浆与停浆时间,确保成桩质量。2 控制下钻深度、喷浆高程及停浆面。桩端必须原位喷浆搅拌一定时间。3 成桩过程中,以一次喷浆二次搅拌或二次喷浆四次搅拌为宜。搅拌均匀,严格控制提升速度。复搅时应避免浆液上冒。4 成桩过程中,如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0.5m。若停机超过3小时,应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重新施工时,应在原桩位旁边补桩一根。5 当下沉搅拌中遇有硬土阻力较大,下沉太慢,应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6 搅拌机械必须配置自动记录仪。7 配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供浆必须连续,固化剂与外掺剂的用量、泵送浆液时间必须有专人记录。8 随时检查施工记录,评定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它处理措施。9 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10 成桩检测应符合本章第4.11.3条规定。成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3的规定。表4.12.3浆体喷射搅拌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距±100mm3桩体垂直度1%4桩长≮设计值5桩体有效直径≮设计值6单桩喷浆量不小于设计规定7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13高压旋喷桩4.13.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测量放样,平整地表,设置回浆池。2 取样进行室内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最佳浆液配方及外掺剂。3 喷浆水泥和外掺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质量合格证,搅拌水泥浆用的水,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4 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喷射参数,检验成桩效果。4.13.2高压旋喷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机就位。2 成孔至设计高程。3 沉入注浆管至孔底。4 高压喷射注浆,注浆管应在前锋水泥流出喷头后,方可开始提升注浆管,自下而上喷射注浆。5 成桩,拔管。6 机械清洗。106 4.13.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机械就位应平稳,立轴、转盘与孔位对正,高压设备与管路系统应符合设计及安全要求,防止管路堵塞,密封圈良好。2 喷射注浆应注意设备开动顺序。二重管,三重管的水、气、浆供应,应有序进行,衔接紧密。3 对深层长桩,应根据地质条件,分层选择适宜的喷射参数,保证成桩均匀一致。4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当出现压力突增或突降,大量冒浆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5 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注浆管,桩顶凹坑应及时以水灰比为0.6的水泥浆补灌。6 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7 成桩检测应符合本章第4.11.3条规定。成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3.3的要求。表4.13.3高压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距±100mm3桩身垂直度1%4桩长≮设计值5桩体有效直径≮设计值6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14强 夯4.14.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依据设计高程及预先估计强夯后可能产生的平均地面变形量,确定夯前地面高程,进行场地平整。2 夯锤的重量应按欲加固的土层的深度、土的性质及夯锤落距选定,夯锤底面宜采用圆形,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3 施工前,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各项参数。4 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4.14.2强夯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强夯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2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完成一次夯击。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3 重复步骤2),按试夯确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4 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1)至3),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5 平整夯坑,并测量场地高程。6 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4.14.3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满夯时搭接面积不小于四分之一。2 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要求。3 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4 在夯点和夯点周围通过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强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强夯处理的实际有效深度。5 强夯处理范围和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强夯夯坑中心偏移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1D(D为夯锤直径)。强夯地基顶面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橫坡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定表5.3.4-3的规定。106 4.15土工合成材料垫层4.15.1土工合成材料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运至工地后应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日晒雨淋,并保持料棚通风干燥。4.15.2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应符合本规定第5.9.3条规定。4.15.3土工合成材料不得直接铺设在碎石等坚硬的下承层上。应在土工合成材料和碎石之间铺设5cm厚的中、粗砂保护层。4.15.4土工合成材料铺好后应及时用砂覆盖,并按设计要求铺回折段砂。4.15.5土工合成材料上不得直接进行压实,应待其上覆填土后再行压实。严禁碾压及运输等设备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作业。4.15.6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应符合本规定第5.9.5条的规定。106 5路堤5.1一般规定5.1.1填料分类应符合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的有关规定。填料野外鉴别和室内试验应按现行《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的规定办理。5.1.2填料应根据填筑部位及要求达到的压实标准综合确定。5.1.3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不同填料的压实厚度与碾压工艺应通过试验段合理确定。5.1.4施工允许含水率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的性质、要求的压实标准和机械的压实能力综合确定。压实含水率应由重型击实试验的最佳含水率和碾压工艺试验段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综合确定。当含水率过高时,应采取疏干、松土、晾晒或其它措施;当含水率过低时,应加水润湿,加水量mw(kg)可按下式估算:(5.1.4)式中:——所取填料的湿重(kg);、——填料的天然含水率、最佳含水率。5.1.5路堤施工应及时做好防排水:1基底、坡脚、填层面均不得积水。2傍山修筑路堤时,应防止水渗入路堤结构各部。3在多雨地区或雨季施工时,应防止地表水流入取土场内;并应将取土场内局部积水随时排除。5.1.6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条件:1施工前,须对地基进行复查、核对,发现地基范围内有局部松软、坑穴、泉眼等,应慎重处理,不得随意填塞。2使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各种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面应设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5.1.7改良土施工拌合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并严格控制土的含水率和掺合料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段填筑,复核设计配合比能否满足填筑要求。场拌时,土料和各种掺合料应分堆存放;路拌时,应先摊铺土料、再均匀散布掺合料,机械充分拌合均匀后,方可进行碾压。5.1.8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等工程应与路基同步施工,施工时不得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和安全。5.1.9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满足D15/d85≤4(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间)的要求。否则,两层之间应铺设隔离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5.2填料5.2.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床以下路堤应选用A、B组填料和C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2 对不符合要求的填料或填料虽符合要求但达不到压实标准,应采取改良措施。3 填石路基中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30cm,其抗风化能力及风化程度应根据现行《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试验及现行《铁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TB1002)鉴别。强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基填筑,易风化的岩块不得用于路堤浸水部分,且不同尺寸的石碴填料应级配填筑。5.2.2基床底层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床底层应选用A、B组填料。106 2对不符合要求的填料或填料虽符合要求但达不到压实标准,应采取改良措施。3 粗粒土作为基床底层填料时,其粒径不应大于15cm。5.2.3基床表层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床表层填料为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2采用级配碎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有关规定。2)级配曲线应接近圆顺。3采用级配砂砾石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颗粒的粒径、级配应符合表5.2.3规定。表5.2.3砂砾石级配范围级配编号通过筛孔重量百分率(%)5040302010520.50.075110090~100——65~8545~7030~5515~3510~204~102——10090~10075~9550~7030~5515~3510~204~103————10085~10060~8030~5015~3010~202~82)级配曲线应接近圆顺,某种尺寸的颗粒不应过多或过少。3)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含量不应大于2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2%。4)粒径小于0.5mm细集料的液限应小于28%,其塑性指数应小于6。4基床表层填料材质、级配必须经室内及现场填筑试验,保证其孔隙率、地基系数及动态变形模量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填筑。5.2.4过渡段填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床表层填料应满足本章第5.2.3条的规定。2 基床表层以下填料采用级配碎石,碎石级配范围应符合表5.2.4的规定,其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应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应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应超过2%。3 路桥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应掺2~3%的水泥。表5.2.4碎石级配范围级配编号通过筛孔质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5.2.5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应对设计取土场填料进行核对确认。2 施工中应核对进场填料,当实际使用填料不符合规定和要求,应及时予以纠正。3采用改良土时,应按设计文件,控制土的含水率和掺合料的配合比,通过试验段填筑,检查配合比是否能满足填筑要求。其原材料应按表5.2.5—1规定进行试验。表5.2.5—1改良土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和频次材料名称试验项目频次试验方法土含水率每个土源点使用前测两个样品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执行液限、塑限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石灰有效钙、氧化镁每批同一料源材料应做两个样品固化剂凝结时间强度106 3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和频次应符合表5.2.5—2规定。表5.2.5—2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和频次填料类别项目及频次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试验颗粒密度细粒土——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粗粒土、碎石土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4基床表层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应符合表5.2.5—3规定。表5.2.5—3基床表层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填料类别项目及频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2000m32000m35改良土填料的复查项目及频次应符合表5.2.5—4规定。表5.2.5—4改良土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填料类别项目频次化学改良土石灰或固化剂剂量每层100m三个样品,用滴定法试验物理和化学改良土含水率根据观测,异常时试验拌合均匀性随时观测5.3基床以下路堤5.3.1路堤填筑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任意挖取。2 应根据初选的摊铺和碾压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种类,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压实机械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3 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不宜小于50m。5.3.2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规定:1 路堤填筑前应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2 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并整平碾压。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3 基底平整、翻松晾晒或洒水、碾压,应按设计规定和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参数进行。4 填筑高度H≤3.0m的路堤,基床范围内的地基满足PS≥1.5MPa或[σ]≥0.18Mpa时,其基底处理应符合表5.3.2—1的规定。基床范围的地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地基加固处理等措施。表5.3.2—1基底处理技术要求地基类型H≤0.7m0.7<H≤3.0m黏性土水位距地表>0.5m基床表层下换填不小于0.5m渗水性填料,K30≥130MPa/m挖除表层不小于0.5m并回填整平压实,K≥0.95水位距地表≤0.5m换填不小于0.5m渗水性填料,并平整压实,K30≥130MPa/m砂类土K30≥130MPa/mK30≥130MPa/m砾卵石、碎石类土K30≥150MPa/mK30≥150MPa/m岩石按风化情况,视其风化程度分别按上述要求进行处理,坚硬岩石基底范围无大面积凹面不做处理,直接在其上填土;如有较大面积凹面,按设计要求处理。106 5.3.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2 路堤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心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应小于5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3 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力、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密度,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采用砂类土和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4 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当上下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本章第5.1.9条规定。5 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6 用细粒土或含细粒成分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填料的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率范围内。填料含水率较低时,应及时采用洒水措施,加水量可按本规定中式5.1.4计算,洒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搅拌的方法。填料含水率过大时,宜采用场内开挖沟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翻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或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7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5.3.4基床以下路堤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料的复查试验应符合本章第5.2.5条规定。2施工中应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做土工试验进行鉴定。3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本章第5.3.3条规定后,再进行碾压。4填筑高度小于3.0m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本章第5.3.2条规定,基底处理应按表5.3.4-1规定的频次和取样部位进行地基系数K30或压实系数检测。对于站场内多线路基或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5.3.4-1路堤基底处理压实质量检测频次检测指标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路堤基底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当进行翻挖回填或换填时,应分层检测。每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 点,中间2点。5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5.3.4-2的规定。表5.3.4-2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填 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A、B、C(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90≥110≥130每填高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压实系数K≥0.90————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孔隙率n——<31%<31%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6 路基整修应符合表5.3.4-3的规定。106 表5.3.4—3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顶面高程±50mm2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3宽度≮设计值4横坡±0.5%5平整度≯15mm5.4基床底层5.4.1基床底层填筑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床底层下承层质量应验收合格。2 根据所选的机械及计划使用的填料种类,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试验段的长度不宜小于50m。5.4.2基床底层填筑应符合本章第5.3.3条及下列规定:1 采用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2 采用砂类土和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3 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5.4.3基床底层填筑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填料的复查试验应符合本章第5.2.5条规定。2 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做土工试验进行鉴定。3 在每一层的填筑过程中,应确认填料质量、含水率、铺土厚度、填料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及本章第5.4.2条规定后,再进行碾压。4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表5.4.3的规定。表5.4.3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填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A、B组填料及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150每填高约0.9m,100m范围内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压实系数K≥0.95————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孔隙率n——<28%<28%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5 基床底层整修应符合本章表5.3.4-3的规定。基床底层总厚度允许误差为±30mm。5.5基床表层5.5.1基层表层填筑前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备料工作。自行生产或购料拌合生产的混合料的品质指标必须符合本章第5.2.3条规定。2 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卵石、石屑或砂砾等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3 集料配合比应经过现场填筑碾压试验比选确定。4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必须采用场拌。正式拌合前,应先调试所用拌合设备,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及含水率应符合设计及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要求。5 106 应根据初选的摊铺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级配、施工含水率范围、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和施工组织。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50m。6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验收基床底层。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5.5.2基床表层填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2 基床表层应分三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15cm。3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顶层应用摊铺机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当位于站场时,横向方格网桩距不宜大于10m。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置运输车,减少停机待料时间。4 在摊铺机或平地机后面应由人工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合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合均匀。5 整形后,当表面尚处湿润状态时应立即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明显干燥失水,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的地段,应用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的潜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形。6 碾压时,应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碾压,最后静压收光。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40cm,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7 横向接缝处填料应翻挖并与新铺的填料混合均匀后再进行碾压,并注意调整其含水率,纵向应避免工作缝。8 碾压后的基床表层外形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应洒水补平并补压。9 已完成的基床表层的应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路基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5.5.3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混合料的品质指标必须符合本章第5.2.3条规定。2 填料复查试验应按地段及分层情况,分别在级配碎石厂和摊铺现场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按表5.2.5-3中项目及频次进行试验。3 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5.5.3-1的规定。对站场内多线路基或填筑压实质量可疑地段,应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检验的点数。表5.5.3-1基床表层填筑压实质量控制压实标准级配砂砾石级配碎石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地基系数K30(MPa/m)≥190≥190在表层顶面每100m检测4点,距路基边2m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孔隙率n<18%<18%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动态变形模量有Evd(MPa)≥55≥55每层沿纵向每100m检测6点,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中间2点。4 基床表层修整应符合表5.5.3-2的规定。表5.5.3-2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中线高程±20mm2路肩高程±20mm3中线至路肩边缘±30mm4宽度≮设计值106 5横坡±0.5%6平整度≯15mm7厚度-20mm注:软土、松软土地基路肩高程指铺轨时的路肩高程。5.6路堤边坡5.6.1路堤边坡应采用加宽超填或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当采用加宽超填方法时,超填宽度不宜小于50cm。5.6.2路基施工时为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填筑面应平整,并根据现场情况做必要的截水沟(缘)和急流槽等截、排水设施。5.6.3路基刷坡宜用刷坡机械进行刷坡。机械刷坡时应根据路肩线用坡度尺控制坡度。人工刷坡时应采取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网桩距不宜大于10m。5.6.4边坡冲沟应采取挖台阶、小型机具夯实的方法进行回填处理,台阶应挖至硬质土体,其宽度和高度不应小于50cm。5.6.5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固、平顺,其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表5.6.5的规定。表5.6.5路堤边坡坡度、平台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边坡坡度(偏陡量)≯3%设计值2变坡点位置±200mm3平台位置±100mm4平台宽度±50mm注:变坡点、平台位置以位于路肩下的高度计5.7改良土填筑5.7.1改良土施工一般要求如下:1填筑前应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2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石灰应选用钙质生石灰或粉式消石灰,其指标不应低于合格品石灰标准。2)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宜大于6小时。3)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应小于l0%;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4)当掺加其它化学类固化剂改良时应满足设计要求。3堆放材料的场地应整平、压实,掺合料应采取防风、防潮、防雨措施分类堆放。4化学改良土应保持良好的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合格后,可以立即填筑另一层改良土,不需专门的养生期。养生的方法可选择:1)洒水养生。2)覆盖塑料薄膜,周边用土压紧养生。3)覆盖草袋并洒水养生。4)覆盖一层厚20~25cm的低塑性黏土保护层养生。5改良土施工应做好场地的临时排水和防雨措施,严禁雨天作业,避免低温施工、人为停工。确需停工时,必须做好养生,防止水分流失。6施工用水应检测,水质符合工程用水标准。7改良土正式施工前,应先行填筑试验段,确定施工参数。分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8改良土拌合应符合有关环保要求。5.7.2粉黏土掺中粗砂改良土场拌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区段应按施工段所处填筑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一般宜划分为底层准备区段、拌和摊铺区段、碾压整型区段、检测报验区段。2 底层应平整、密实,具有规定的路拱,表面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106 3 应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控制每层的摊铺标高。4 场拌应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的专用场拌混合料搅拌机械拌和。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超过15mm;混合料含水率宜略大于最佳含水率。5 拌合前,必须先调试所用设备,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达到规定的要求。6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7 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混合料应先初平,后精平,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补以新混合料。当下层为细粒土时,应先拉毛,再摊铺混合料。8 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9 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再用压路机快速碾压l~2遍。对于出现的坑洼进行找平。10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11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应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且表面无明显的轮迹。碾压时后轮应重叠40cm,且后轮应超过两段的接縫。12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13 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5.7.3粉黏土掺中粗砂改良土路拌法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第5.7.2条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区段应根据施工段所处填筑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一般宜划分为底层准备区段、上料拌和区段、碾压整型区段、检测报验区段。2 应按填筑宽度及虚铺厚度,计算所需粉黏土的数量、堆放位置。3 应按计算数量,在已检验合格的底层上首先摊铺粉黏土,初平静压一遍后,检查粉黏土填筑层的厚度,测定其含水率及松散干容重。4 按配合比计算摊铺厚度。将粗砂堆置在已经初平初压的粉黏土表层上,再用机械对粗砂进行精确摊铺,检查粗砂层厚,当厚度不够应及时补足。5 初拌后应检查混合料的含水率,其含水率宜大于最佳含水率的1~2%。6 拌和深度应深入下承层表面1cm左右。拌和后混合料含水率应均匀,粗细颗粒不应有离析现象,在拌和层底部严禁留有粉黏土夹层。7 两作业区段之间衔接处应搭接拌和。5.7.4细砂掺砾石改良土场拌法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第5.7.2条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粒径5~60mm的砾石,其压碎值不得小于30%。2 细砂及砾石应符合设计要求,确定细砂及砾石的重量配合比,采用场拌设备将其拌和均匀,混合料的含水率宜控制在5%~8%之间。3 上料时应顺前进方向依次卸料,随卸随平。5.7.5石灰改良土场拌法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第5.7.2条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石灰应集中堆放且宜搭防雨棚和覆盖保护。2 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3 生石灰应采用磨细生石灰粉;消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每吨石灰用水量宜为700-800kg。4 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应尽快使用。5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率应在最佳含水率的±1%范围内。6 应全断面均匀铺设混合料,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两工作段的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5.7.6石灰改良土路拌法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第5.7.2和5.7.5条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石灰改良土层的厚度、宽度,计算各段需要的干混合料重量;按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率及所用运料车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的堆放位置。2 堆料前,应先在预定堆料的底层洒水,使其表面湿润。106 3 上料应采用层铺法,按计算材料的虚摊用量先将土运到路上摊铺均匀后,快速静压一遍;再用专用撒布车撒铺石灰。各层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4 在路拌机拌和一遍后,应检查混合料的含水率。含水率过大时应晾晒;含水率过小时,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洒水。撒水车不应在正在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5 拌和深度应深入下层承的表面1cm左右。应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夹层。6 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率,其值应大于最佳含水率1%左右。7 拌和完成的混合料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和花面。5.7.7水泥改良土场拌法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第5.7.2和5.7.5条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按要求库存,防止受潮。2从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应经过试验,以混合料的终凝延时时间确定。5.7.8水泥改良土路拌法施工除应符合本章第5.7.2、5.7.5-5.7.7条有关规定外,并应按每层的厚度、宽度及预定的干密度,确定每车土堆放距离。根据水泥改良土厚度和预定的干密度及水泥剂量,计算每一平方米需用的水泥用量。5.7.9采用其他固化剂改良土施工时,应根据固化剂品种通过试验确定其施工工艺。5.7.10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改良土用的原材料,应按表5.2.5-1进行试验。2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路基压实质量及检测应符合本章表5.3.4-2或表5.4.3的规定。4改良土路基外形尺寸应符合本章表5.3.4-3及第5.4.3条的规定。5化学改良土应色泽均匀,无灰条、灰团。掺合料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5%~+1.0%。6无侧限抗压强度在摊铺后碾压前取样,不拌和不加水,直接按现场密度制样,在保湿条件下养生7天,再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8填石路堤5.8.1填料应按规定要求进行鉴别和试验,应采用级配较好的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软岩的碎、块石,块石最大尺寸在基床底层内不得大于15c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不得大于30cm。5.8.2必须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参数由试验段确定。5.8.3填石路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准备和底层处理应符合本章5.3.1和5.3.2条有关规定。2边坡两侧应用片石按直角梯形分层码砌,并与中间填筑同时进行;边坡使用较大石块砌面,大面朝下摆放稳固。3填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且大块石不应集中,应均匀分布于填层内,每一填筑层内部和表面块石间的空隙应用较小石块、石屑填充密实。硬岩分层松铺厚度不应大于65cm,软岩分层松铺厚度不应大于40cm,具体层厚由试验段确定。4填料应用推土机摊铺整平,使石块间无明显的高差,个别不平的地段人工配合用细粒料找平。5填石路堤必须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不大于4km/h,碾压时要先两侧后中间平行操作,行与行之间要重叠碾压40cm左右,前后相邻区段重叠碾压2m。6路面局部不平整地段应修整。5.8.4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石路堤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5.8.4的规定。表5.8.4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类别使用部位基床以下基床底层检测频次和取样部位岩块地基系数K30(MPa/m)≥130≥150每层沿纵向100米范围内检查3点,距路基边2米处左右各1点,中间2点。106 岩块抗压强度(MPa)≥5≥5每10000m3石料或岩性明显变化时抽取1组岩块抗压强度试件(每一料场不少于2组)。注:岩块抗压强度低于5MPa的按普通填料填筑。2路堤外形尺寸应符合本章表5.3.4—3的规定。5.9加筋土路堤5.9.1用于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9.2土工合成材料运至工地后,应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防止日晒雨淋,并保持料棚通风干燥。5.9.3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并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主要受力方向,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铺设。3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应牢固,受力方向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抗拉强度。4土工合成材料铺设时,必须拉紧展平插钉固定,并应与与路基面密贴不得有褶皱扭曲。5铺设多层土工合成材料时,其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距离不宜小于0.5m。5.9.4路堤土方填筑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除符合本章5.3~5.5节有关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应及时填筑填料,其受阳光直接暴晒时间不得过长。2在加筋材料拉紧展平后,软土地基上填料的摊铺及填筑应从两侧开始,平行于路堤中线向中心对称进行,地基面上首层填料宜用轻型压实机具压实,只有当土工合成材料上的填料厚度大于0.6m后,才能采用重型压实机械;一般路基上填料的摊铺及填筑从路堤中线开始,对称地向两侧填土。3严禁施工机械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作业。4加筋土路堤与两端一般路堤应同步施工。5加筋土路堤的边坡防护宜与路堤填筑同步施工。5.9.5施工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工合成材料进场时,应逐批检查出厂检验单、产品合格证及材料性能报告单。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抽样检验,每批不少于一次,当数量较大时,按每10000m2抽验1次。2加筋土路堤中土工合成材料属于隐蔽工程,应按隐蔽工程做好检查记录。3加筋铺设范围、层数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9.5的规定。表5.9.5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下承层平整度及拱度符合设计要求2加筋材料连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3筋材搭接宽度误差+50mm,-04搭接缝错开距离±50mm5加筋材料层间距误差±50mm6筋材铺设层数符合设计要求7筋材铺设长度及宽度≮设计值8筋材回折长度误差±50mm5填料及压实密度应符合本章5.2节及表5.3.4-2和表5.4.3的规定。5.10路基沉降观测5.10.1106 施工过程中应对软土、松软土地段、过渡段及设计要求沉降观测的地段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断面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观测断面的设置还应符合本规定第7章有关规定。施工中应保护埋设的观测器件。5.10.2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急剧增大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路肩观测桩的观测同步进行。5.10.3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大于5mm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5.10.4沉降观测应以二等几何水准测量高程,观测精度不低于1mm。5.10.5在填土过程中,应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观测边桩水平位移和高程变化,分析土体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断地基的稳定性。通过测量路肩观测桩的高程变化,确定路基面的沉降量。5.10.6沉降观测应用符合精度要求的观测仪器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后应根据观测结果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5.10.7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作为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并提供给设计单位修正完善设计。5.11雨季施工5.11.1雨季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区分路段,进行适合于雨季施工项目的安排。5.11.2雨季施工路段,应在雨季前做好涵洞,并做好防水、防洪、排水工作。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5.11.3严禁在中雨或连绵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施工。5.11.4雨季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作成2~4%的横向排水坡,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5.11.5雨季施工应根据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几个工点或工作面进行轮流作业,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铺开。5.11.6雨后,路基面必须晾晒、刮除表面浮土和复压处理,并经密实度抽检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5.12低温施工5.12.1昼夜平均气温在00C以下且连续15天时,应按低温施工办理。5.12.2低温施工路堤严禁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路堤。宜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当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率宜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强压实的措施。5.12.3低温施工路堤,其地基处理或一般基底处理均应在冻结前完成,处理方法除应符合本规定第4章和5.3.2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未冻土填平压实。处理后应随即掩盖以防冻结。5.12.4低温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1施工地段的积雪应在临开工前清除。2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应保证开挖、运填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3对取土场、路堑和路堤的外露土层用松土或草袋覆盖。4路堤填筑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按一般规定减薄20~25%。5停工后继续施工前,应将表面冰雪及冻结的土层清除。5.12.5路基面及边坡修整工作必须在解冻后进行。5.12.6当进行工程量较大的路堤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集中力量,合理分段进行,不宜全段铺开。5.13取  土106 5.13.1 取土时应保护环境,取土后的裸露面应按设计采取土地整治或防护措施。风景区或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配套完成环保工程。5.13.2 取土场的位置、深度、边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随意取土及水下取土。5.13.3 不得在路基两侧取土。106 6路堑6.1一般规定6.1.1路堑开挖、基床处理、排水系统和弃土等,应按施工时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6.1.2土石的工程等级与类别鉴定及机械施工土石分类应按本规定附录A办理。6.1.3路堑开挖施工前应核对地质资料,开挖后如发现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和监理单位。6.1.4路堑开挖可按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施工季节和环境保护要求,并结合土石方调配选用下列方式开挖:1全断面开挖,宜用于平缓地面上短而浅的土石路堑,用挖装、车运机具施工。2横向台阶开挖,宜用于平缓横坡上一般土石路堑,用挖装、车运机具施工;较深路堑宜分层开挖。3逐层顺坡开挖,宜用于土质路堑,用铲运、推土机械施工。4纵向台阶开挖,宜用于土、石质傍山路堑,边坡较高时,宜分级开挖;路堑较长时,可适当开设马口。对边坡较高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的坡脚预加固措施。6.1.5路堑排水系统应按下列要求施工:1路堑施工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并经常检查保持流水畅通和防止渗漏。堑顶为土质或有软弱夹层的岩石时,天沟应及时铺砌或采取其它防渗措施。2开挖区应保持排水系统通畅,临时排水设施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3排出的水不得损害路基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并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表面保持坡度,以利排水。6.1.6开挖路堑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先检查坡顶、坡面,并对危石、裂缝或其它不稳定情况妥善处理。2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3对岩石的走向、倾斜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应顺层开挖,不得挖断岩层,并采取减弱施工振动的措施;在设有挡土墙的上述地段,应采取短开挖或马口开挖、并设临时支护等措施。4开挖及爆破应按岩性、产状、边坡高度选择适当方法,严格控制药量。爆破后应达到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基床和边坡平顺、不破碎、不松动;凹凸不平处应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补齐。5岩石路堑的侧沟平台上预留电缆槽时,应符合本规定第10.3.2条规定。6.1.7路堑开挖后边坡要及时按设计处理,有关要求按本规定第9章办理。6.1.8基床范围内不得有Ps<1.5MPa或[σ]<0.18MPa的土层,否则应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6.1.9路堑开挖如遇特殊土质时,应按本规定第8章有关规定办理。6.1.10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第10.3.1条的规定,并不应破坏路基面,如有破坏,用混凝土补齐。6.2硬质岩石路堑6.2.1不易风化硬质岩石基床,应将路基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施工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或予裂爆破,控制好堑顶开挖点及开挖坡率,并预留光爆层及拣底层。做到路基面平顺,肩棱整齐,对凹凸不平处以混凝土补齐。6.2.2强风化硬质岩基床处理应符合本章第6.3.1和6.3.2条规定。6.3软质岩石及土质路堑6.3.1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和中、粗砂,其换填厚度及相应压实标准应符合表6.3.106 1规定。施工工艺应符合本规定第5.5节有关规定。表6.3.1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MPa/m)孔隙率nEvd(Mpa)级配碎石0.55≥190<18%≥55中、粗砂0.15≥130——≥45注:施工过程中,中粗砂填层可按相对密度≥0.67控制。6.3.2基床底层表面应做成向两侧4%的排水坡,施工时,其上宜保留0.1~0.2m厚土层待基床表层施工之前开挖,并不应对基床底层原地层产生扰动。6.3.3土质路堑基床底层部位地层土质不满足填料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换填。6.4半填半挖路基6.4.1开挖部分应符合本章第6.2和6.3节的有关规定。6.4.2填筑部分应符合本规定第5.3~5.5节的有关规定。6.4.3路基轨道下横跨挖方与填方两部分时,应按设计要求换填,并设置4%向外排水坡。6.4.4当有土工合成材料连接时,其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定第5.9.3条的规定。6.4.5填筑部分应挖台阶处理,台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6.5地下水路堑6.5.1地下水发育的路堑开挖时,必须做好地面排水,施工场地内,不得存积地表水,施工中要随时将渗透出的地下水排出施工场地。6.5.2渗水暗沟沟槽开挖时,硬质岩石应采用予裂爆破或光面爆破。软质岩石或土质宜采用机械挖槽,使得沟槽两壁平顺。6.5.3渗水暗沟基础施工时,混凝土基础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反坡或凹凸不平现象,检查井应与浇筑混凝土基础同时完工。6.5.4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时,其下端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平铺于混凝土基础顶面,再将上端沿沟壁抻平。6.5.5铺设渗水管时,固定管位后,沟槽内回填洗净的碎石,管周及管顶以上30cm范围内松填,30cm以上应分层轻震夯实,碎石应填充密实均匀。碎石填至设计高程后,应将土工合成材料按要求尺寸搭接好。6.5.6铺设预制好的侧沟应用水泥砂浆勾缝。6.6爆破6.6.1路基爆破的一般规定如下:1 爆破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国家爆破安全规程要求进行。2路基爆破的技术经济效果应满足下列要求:1)准爆,达到预期的爆破形状和方量。2)确保基床、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不受破坏。爆出的坡面平顺、底板平整、无根坎。3)爆堆的位置、高度符合爆破任务的要求;爆后需移运的石块块度适于铲挖、装运。3爆破施工的岩石可按其极限抗压强度Rb分为软石、次坚石、坚石三类,软石Rb=5~30MPa,次坚石Rb=30~60MPa,坚石Rb>60MPa。4在城市、厂矿区居民聚居地、交通干道、风景名胜区、重要工程设施、高压线、地下洞库、水油气管道、化工管道等附近进行爆破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5进行拆除(控制)等特殊爆破时,应符合国家现行特种爆破的有关规定。106 6路堑开挖严禁使用峒室药包爆破。6.6.2常规爆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炮孔爆破炮孔直径宜为38~150mm,炮孔深度不宜大于15m。2爆破孔网参数及装药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浅孔或深孔爆破,均宜采用有一定倾角的倾斜炮孔。2)台阶法开挖的台阶高度应根据钻孔机械、工程规模、开挖深度、装载设备能力、边坡稳定和技术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为7~10m,路堑深度大于10m时,梯段应分层。3)炮孔的实际抵抗线W值应结合装药直径(或药卷直径)、炮孔孔距、炸药爆力和装药密度等因素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3台阶爆破主炮孔应有一定的超深,超深值宜为0.1~0.3W。4在深孔爆破中,炮孔装药宜实行底部和柱部分部装药,柱部的线装药密度宜为底部的50%。5炮孔的堵塞质量应予保证,堵塞长度不得小于1W或20倍炮孔直径。6多个或多排炮孔起爆宜采用微差爆破。6.6.3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铁路路堑开挖施工中应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与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使爆破后形成平整的坡面。2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应选用低威力、低爆速、低密度、传爆性能好的炸药。3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主要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炮孔间距应根据工程特点、岩石特征、炮孔直径等决定。预裂爆破的炮孔间距可选用炮孔直径的8~12倍;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a可选用炮孔直径的10~16倍,并满足a=w/m(m为炮孔密集系数,m>1)。2)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装药结构应采用不偶合连续装药或空隙间隔装药。装药不偶合系数(炮孔直径与药卷直径的比值)深孔可采用2~4,浅孔可采用1.5~2.0,间隔装药的间隙不宜大于20cm,药卷宜固定在炮孔中央或靠近开挖一侧,孔口应堵塞严实,堵塞长度可采用12倍炮孔直径。3)靠近预裂孔的主炮孔距预裂面应不小于1.5~2.0倍预裂孔间距,并应较其它主炮孔适当减少装药量。4)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均应适当增加炮孔底部装药量并减少上部装药量。5)预裂缝的超深和超长,应分别大于主炮孔的垂直破坏半径和水平破坏半径。4预裂炮孔和光面炮孔的倾斜度应与设计边坡坡度一致,每层炮孔底应设在同一平面上。5预裂炮孔和主炮孔在同一网路中起爆时,预裂炮孔超前主炮孔起爆时间应不小于:坚硬岩石50~80ms;次坚硬岩石80~120ms;松软岩石150~200ms。6光面爆破可采用预留光爆层的办法实施。光面炮孔与主炮孔在同一网路中起爆时,主炮孔应在光面炮孔之先起爆,且各光面炮孔均宜使用同一段的雷管起爆。7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坡面上应均匀留下50%以上的炮孔痕迹率。2)预裂缝宽不宜小于5~20mm,缝深不得小于孔深。3)边坡坡面平整,凹凸差小于150mm。4)坡面上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纹。6.7弃  土6.7.1弃土堆(场)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完成防护工程。6.7.2弃土堆(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路堑边坡、山体和自身的稳定,并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6.7.3在平缓地面设置堑顶弃土堆应符合下列要求:1弃土堆应置于山坡下侧,并应间断堆填,使堑顶地面水能顺利排出。106 2弃土堆内侧边坡高度不应大于2.5m,坡度不应陡于弃土天然坡角的坡度。3弃土堆内侧坡脚至堑顶的距离不应小于5m。弃土应按设计预留远期工程的位置。6.7.4土质松软的路堑和岩层倾向线路且倾角对边坡不利的地段,不应在堑顶设置弃土堆。6.7.5弃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不影响路堤稳定时,弃土可紧贴路堤坡脚填成护道,并按填筑路堤的要求分层压实。2严禁在岩溶漏斗、暗河口、泥石流沟上游及贴近桥墩、台弃土、弃碴。3沿河岸或傍山路堑的弃土,不得弃入河道、挤压桥孔或涵管口、改变水流方向和加剧对河岸的冲刷,必要时应设置挡护设施。4严禁向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弃土、弃碴。5不宜沿江、河、海的岸滩堆置弃土、弃碴。6.8施工控制与检测6.8.1路堑边坡开挖应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确保坡面平顺无明显局部高低差;边坡上出现坑穴、凹槽应用浆砌片石回填或灌注混凝土,不得长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边坡变坡点位置及平台位置、宽度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1的规定。表6.8.1边坡变坡点位置及平台位置、宽度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变坡点位置±200mm2平台位置±200mm3平台宽度±50mm注:变坡点按路肩以上高度计,平台位置以平台顶面标高计。6.8.2路堑开挖在接近堑底时,应按设计断面测量放样,开凿整修;路堑的路基面应平顺,肩棱整齐;爆破时局部缺损的路肩以浆砌片石或混凝土修补平整。6.8.3天沟、侧沟及其他引、截排水设施,应绘出详图,放线施工。沟水排泄不得对路基产生危害。6.8.4弃土堆的位置和高度应能保持自身和路基边坡稳定,不能满足时,应加设挡护或采取其他措施。6.8.5路基面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5规定。表6.8.5路基面施工允许偏差序 号项目允许限差1路肩高程±20mm2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30mm3宽度≮设计值4横坡±0.5%5平整度≯15mm6.8.6路堑基床表层厚度、边坡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6的规定。表6.8.6路堑基床表层厚度、边坡允许偏差序 号项目允 许 偏 差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20mm2基床表层底部砂垫层≮设计值3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6.8.7路堑侧沟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7的规定。106 表6.8.7路堑侧沟施工允许偏差序 号项目允许偏差石质沟预制或现浇砼沟1沟底中心位置±50mm±50mm2沟底高程±30mm±20mm3净空尺寸(上下宽深度)±40mm±20mm4边坡坡度(偏陡量)5%设计值5%设计值5铺砌厚度-10mm-10mm6沟底平整度30mm15mm7平台宽度±50mm±50mm106 7过渡段7.1一般规定7.1.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路段,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7.1.2过渡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过渡段施工应优先安排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2 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3过渡段范围的基底处理应符合本规定5.3.2条的有关要求。4桥台和横向结构物的基坑回填应满足设计要求。5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无积水现象。6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7.1.3过渡段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2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3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4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5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按设计要求办理。7.1.4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7.1.5过渡段范围内的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等工程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第10.3节的规定。7.2路堤与桥台过渡段7.2.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应按设计要求采用级配碎石掺3~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处理措施,设置方式采用正梯形,如图7.2.1所示。图7.2.1—1级配碎石处理措施设置方式示意图106 图7.2.1—2级配碎石处理措施台后横断面示意图7.2.2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2 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3台后2.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第5章的有关规定。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由工艺试验确定。7.2.3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过渡段的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宜在过渡段范围内的路肩上沿线路纵向布置3~4个沉降观测点(含桥台和过渡段尾端)。2软土地基地段的过渡段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土地基表面沉降观测。测点布置宜与相邻路堤软土地基表面的沉降观测位置协调。3沉降观测装置埋设、沉降观测精度及频度应符合本规定第5.10节的有关规定。7.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7.3.1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应按设计要求采用级配碎石的处理措施,设置方式采用正梯形,如图7.3.1所示。涵顶至轨底高度小于1.5m时,涵顶填筑级配碎石。图7.3.1—1级配碎石处理措施置方式示意图图7.3.1—2级配碎石处理措施横断面示意图106 7.3.2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第5章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3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由试验确定。7.3.3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符合本规定第5.10节的有关规定。7.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7.4.1路堤和路堑的过渡设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如图7.4.1-1所示。过渡段用级配碎石填筑。图7.4.1—1级配碎石处理措施设置方式示意图图7.4.1—2级配碎石处理措施横断面示意图2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如图7.4.1—3所示。其开挖部分采用相邻路堤同样填料填筑。图7.4.1—3开挖处理措施设置方式示意图7.4.2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106 2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3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方法应按本规定第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向碾压。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由试验确定。7.4.3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并符合本规定第5.10节的有关规定。7.5施工控制与检测7.5.1过渡段路堤采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本规定第5.2.4条的规定。7.5.2过渡段路堤的填筑工艺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7.5.3过渡段路堤压实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过渡段中的桥台、涵洞等建筑物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本规定第5.3.2条的规定。2过渡段路基的基床表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表5.5.3-1的规定,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压实质量应符合表7.5.3的规定。表7.5.3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路堤填筑压实质量控制压实标准级配碎石检测频次地基系数K30(MPa/m)≥150每填高90cm检测2点,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中间1点孔隙率n<28%每层检测3点,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中间1点。动态变形模量Evd(MPa)≥50每填高30cm检测3点,其中靠近桥台或构筑物边缘处1点,其它2点。7.5.4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路基顶面高程允许误偏差为±30mm,其余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定表5.3.4—3的规定;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定表5.5.3-2的规定;路堤边坡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定表5.6.5的规定。7.5.5过渡段路堤坡面防护的施工控制与检测应满足本规定第9.2节的有关规定。106 8特殊路基8.1一般规定8.1.1特殊地段的地基处理必须严格按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实施,密切配合设计和监理单位,通过各种试验手段,不断反馈施工信息,并进行严格认真的地基加固效果检测工作.8.1.2 特殊路基施工除应符合本规定一般地段路基施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本章相关条款的规定。8.2软土、松软土路基8.2.1施工现场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做好取土、弃土、堆料及运土道路的平面布置,安排好作业程序及机械运行路线,施工中不得随意更改。8.2.2软土、松软土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本规定第4章处理。8.2.3不得在影响路基稳定范围内取土。8.2.4反压护道应与路基同步填筑,其填料、填筑压实方法、压实标准应符合普通地基路堤相应部位的规定。护道顶面应平顺并有向路基两侧的排水坡,边坡应顺直无凹陷。反压护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2.4的规定。表8.2.4反压护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顶面高程±50mm2顶面宽度≮设计值3边坡坡度±5%设计坡度8.2.5 软土、松软土路基应按本规定5.10节规定进行沉降及位移观测,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对观测设备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8.2.6软土、松软土路基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工后沉降量一般地段不应大于5cm,沉降速率不应大于2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3cm。8.3膨胀土路基8.3.1应在做好施工范围内的排水沟后,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开挖、防护、加固、支挡、防排水各施工环节应衔接紧凑,尽量缩短开挖面暴露时间。8.3.2应避免雨季施工。当有困难不能避免时,应符合本规定5.11节有关规定。8.3.3设有支挡和防护结构的边坡应随挖随砌,当不能紧跟开挖砌筑时,边坡应暂留厚度不小于0.5m的保护层。8.3.4路堑基床换填要紧随开挖完成,当有困难时,应暂留厚度不小于0.5m的保护层。6.3.5路堑基床表层应按设计设置封闭层。8.3.6膨胀土地区的侧沟、天沟、吊沟、排水沟的铺砌必须及时作好,随挖随砌,并与涵管连通。8.3.7对施工、生活用水要严格管理,对附近工农业用水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或冲刷边坡。8.4盐渍土路基8.4.1应铲除地基和护道范围表层盐土,并做成自路基中线向两侧2%的横向坡面、碾压密实。8.4.2路堤底部应按设计要求铺设毛细水隔断层及其垫层或反滤层,其施工应符合本规定第4.4和4.15节规定及设计要求。106 8.5液化土路基8.5.1 地基处理前应结合设计文件对液化土地基及处理范围进行核查。8.5.2 液化土路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段工艺试验。8.5.3 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按设计要求进行,并应符合本规定第4章有关规定。8.5.4地基处理的检测应按设计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8.6 浸水路堤8.6.1浸水路堤应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水下地基处理及护道施工应在汛期前完成。8.6.2水下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地基处理应符合本规定第4章有关规定。8.6.3浸水路基的填料种类及使用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本规定第5.2.5条规定复查。8.6.4浸水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降低水位,有条件时宜采用围堰疏干。2 水下路堤(含护道)超出设计水位线0.5m后,其上路堤施工工艺及压实标准按常规路基施工。3 基底回填及水位下路堤施工应分层填筑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30cm,填料的含水率严格控制在最优含水率的上限范围内。4 浸水路堤填筑的压实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本规定第5章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5 基床以下路基浸水与不浸水部分分界高程的施工允许偏差应为0~+100mm。8.7岩溶、洞穴地区路基8.7.1施工前应结合设计勘探资料,对施工地段进行地质核查。8.7.2路基施工前应先疏排地表水,防止地表水下渗;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办理。8.7.3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清除浅溶洞中淤泥及其它松软沉积物。2 换填处理或抛填片石及水泥土组成的混合物,回填密实。3 压浆加固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设计要求或由现场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置水泥砂浆。2)加固地基前,通过试验确定注浆孔深度、孔距及注浆压力等有关技术参数。3)按设计要求布置钻孔,宜为梅花型布置,地质钻成孔。4)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溶洞向外延伸与设计不符时,应提出变更设计。5)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定数量的检查孔,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8.7.4路堑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先铲除溶洞表面溶蚀部分,将洞壁倾斜部分做成台阶。2 施工中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办理变更设计。3 路基面上的溶洞,应用片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封闭,封闭厚度不小于0.5m,顶部与路基面齐平,搭盖洞口0.1m以上。4 对于边坡及坡顶上的溶洞,应清除其充填物,按设计要求封闭;对于泉水发育部位,应预留泄水孔。5 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沟,严禁堵塞泉水出逸点,防止地下水沿路基出逸,浸湿路基。8.7.5墓穴、地窖、枯井等人工洞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符合下列要求:1 揭露其表盖层,清除洞内沉积物。2 采用水泥土或石灰土回填夯实;对于石质洞穴,采用片石混凝土回填。并视具体情况可采取压浆处理等措施。106 9路基防护及排水9.1一般规定9.1.1路堤防护应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堑坡防护应及时完成。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的路基防护工程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施工。9.1.2各种防护设施应在稳定的基脚和坡体上施工。在设有挡土墙或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挡土墙、排水设施,再施作防护工程。防护的坡体表面应先进行检查处理,防护设施应与坡面密贴结合。9.1.3路基工程施工前,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面水应予以拦截,并引排到路基范围之外,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对影响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予以截断、疏干、降低水位,并引排到路基范围以外。9.1.4路基施工中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必要时予以补充和修改,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构成完整的排水体系。9.1.5路基施工中,具备条件的地段应按设计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不具备条件的地段应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正式排水工程可与路基同步施工,并随路基施工进度逐步成型。9.1.6在路基施工期,不得任意破坏地表植被或堵塞水路;各类排水设施应及时维修和清理,保持排水畅通、有效。9.1.7防护及排水工程所用的砂浆、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9.1.8凡采用路基土工合成材料作路基防护工程的,应按照现行《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的有关规定执行。9.1.9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的材料、设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砌体及反滤层(或垫层)的材料、设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9.2坡面防护9.2.1边坡植物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设计要求及《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施工。2植物防护工程施工应根据所种植物的特性,适时种植,避免暴雨季节、大风和高温条件下种植。3植物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发芽率试验,或植株移植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和开竣工时间,确保在雨季来临之前形成一定的植物边坡防护能力。在边坡防护未形成一定能力时,宜采取排水和覆盖等临时保护措施。4植物播种后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和补植,成活率、覆盖率不应低于《铁路路基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中表8.2.5-1的规定。5铺草皮防护宜选用带状或块状草皮,草皮厚度不宜小于10cm。铺设时,应由坡脚自下而上,并用尖木(或竹)桩将其固于边坡上。6种草防护草籽应均匀撒布在已清理好的坡面上,同时做好保护措施。对不利于草类生长的土质,应在坡面先铺一层10~15cm厚的种植土。7喷播植草应先将生长液与草籽按设计要求混合并搅拌均匀,采用液压喷枪将其喷洒在已清理好的坡面上,喷洒应自下而上进行,草籽喷洒均匀,不得流淌。对不利于草类生长的土质,应按设计要求在坡面上先铺一层种植土,然后再进行草籽喷洒。草籽喷洒完毕后,应及时做好养护直至覆盖坡面。8灌木栽植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注意栽植季节。9.2.2喷浆、喷射混凝土(或带锚杆铁丝网)防护施工除应满足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坡面如有较大裂缝或凹坑时应先嵌补牢实,使坡面平顺整齐;岩体表面应冲洗干净,土体表面应平整、密实、湿润。2锚杆孔应冲洗干净,然后插入锚杆;用水泥砂浆固定,铁丝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并与坡面保持设计要求的间隙。106 3喷层厚度应均匀,厚度均不得小于设计值;喷后一般应养护7~10d。4铁丝网及锚杆头均不得外露。5喷层周边与未防护坡面的衔接处应作好封闭处理,防止水从缝隙浸入。6喷射纤维混凝土时,应作现场试验确定配合比、风压、喷射距离和角度。喷射材料应分两次拌合,钢纤维增粘剂在第二次拌合时掺入。7喷浆、喷射混凝土的拌合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喷射完毕,喷射2h后即应开始养生。8 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应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泄水孔不被堵塞。9.2.3浆(干)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骨架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浆(干)砌片石应分层、分段砌筑。分层水平砌缝应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2 基础埋置深度除按设计要求外,当其边侧有取土坑或其它不利于基础稳定的因素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基脚。3浆砌片石应采用挤浆法砌筑,养生良好,并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有关规定。4护坡厚度均匀。砌层片石纵、横向搭接压缝,间隙塞满,外露面整齐。5设有垫层的护坡,应随垫随砌。6干砌护坡勾缝应在路堤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7浆砌片石骨架应嵌入坡面一定深度,骨架表面应与草皮衔接。9.2.4砌筑预制块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砌筑时反滤层、垫层应随垫随砌。2基础埋置深度除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按现场实际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基脚。3砌筑预制块间砂浆应饱满,砌筑后外面整齐,各方向缝顺直。4勾缝应于路堤已趋稳定后进行。5预制块预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有关规定。9.2.5勾缝、灌浆、嵌补、支顶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勾缝及灌浆填缝,应先清除草根、泥土,并冲洗缝隙。2勾缝砂浆应嵌入缝中,并与岩石牢固结合。灌注较大的裂缝可用M5水泥砂浆或C10混凝土,应插捣密实,满至缝口抹平。3嵌补坡面空洞及凹槽,应先清除松动岩石并将基座凿平一定宽度后再行砌筑;应做到嵌体稳固、表面平顺、周边封严。4支顶危石悬岩,其圬工基座应置于完整、稳定的岩体上并整平或凿成台阶。9.2.6边坡固土网垫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边坡固土网垫防护施工宜在植物生长的季节铺设。铺设前应整平坡面并适量洒水湿润边坡,再夯拍5~8cm耕植土并整平与洒水。铺设时,土工网垫应与土面密贴,其下边按L型埋入土中,埋入深度不应小于0.4m,回转长度不应小于0.3m。2土工网垫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土工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并采用长度不小于15㎝的固定钉与坡面连接,固定钉间距应小于1.5m,铺设范围应包括路肩、平台及堑顶以外1m。3草籽应均匀撒播于土工网内,并用松散耕植土填满网穴,在坡面再进行二次撒播草籽并施肥后夯拍密实、洒水养护,直至植物成长覆盖坡面。9.2.7路堑边坡护坡护墙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松动岩石应予清除;局部超挖或凹陷处应挖成台阶后用与墙身相同的材料砌平。2基础应埋置在侧沟底的可靠岩层上;当地基软弱时,应采用加强或加深措施。3墙面及两端面砌筑平顺,墙背与坡面密贴结合,墙顶与边坡间缝隙封严。4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应作好引水设施;每隔10~15m宜设一道伸缩缝。5砌体应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砌筑,严禁通缝、叠砌、贴砌和浮塞。砌体勾缝应牢固、美观。9.2.8边坡渗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沟底铺砌应置于稳定地层上;台阶连接处应砌筑密贴。106 2填充石块应采用硬块石,沟底部应选用较大石块。顶部应采取防地表水渗入的措施。3渗沟出口与纵向排水设施或挡土构筑物的应衔接密贴牢固,做到渗沟排水通畅。9.2.9植物防护施工控制:1边坡植物种类、防护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2植物防护沿坡面应连续覆盖。3植物防护完成后,应养护管理,对不连续地段应补植,植物防护成活率、覆盖率应符合设计要求。9.2.10圬工防护的施工控制:1各种水泥砂浆、混凝土和石料的强度均应达到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有关规定。2混凝土喷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3砌体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2.10的规定。表9.2.10砌体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浆砌片石干砌片石带截水沟浆砌片石砼预制块1平面位置±50mm±50mm±50mm±50mm2基底高程±50mm±50mm±50mm±50mm3坡顶高程-20mm,0-20mm,0-20mm,0-20mm,04坡度0.5%0.5%0.5%5护肩,镶边及基础厚度、宽度-20mm-20mm-20mm-20mm6砌石厚度±30mm-30mm7垫层厚度-5mm-5mm-5mm8坡面平整度30mm30mm30mm10mm9骨架净距±50mm10宽度及边槽高度-20mm11骨架厚度及嵌置深度-20mm12踏步宽度、厚度-30mm13砼板边长+6mm,-3mm14对角线长+6mm,-3mm15厚度+4mm,-2mm9.3冲刷防护9.3.1路基冲刷防护包括坡岸防护、导流构造物防护和其它防护。各种防护必须加强基础处理和圬工质量,防止水流冲刷和淘空。9.3.2坡岸防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坡岸防护应按设计要求施工。2基坑开挖中应核对地质情况,落实基础高程和嵌入基岩深度。明挖基坑应随时排干坑内积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检查基底承载力;水下和深基础采用沉井、桩基础,应符合《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暂行规定》。基础及其护基设施均宜在枯水期内完成。3坡面铺砌应在填料和填筑压实符合要求或坡体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铺砌前应整平夯实坡面。4护坡上下游两端及顶部与边坡或岸坡的衔接应牢固、平顺、密贴。5所用的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按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9.3.3导流构造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流构造物施工时,应调查核对坝址情况,当地质、河道、水文条件在核查时或在施工中发生新的变化,应及时变更设计。2导流构造物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并符合水工构造物有关规定。应特别注意坝基处理和坝根与相连地层或其它防护设施的嵌接。106 9.3.4改河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改河工程应在枯水期施工。旱季不能完成时,应妥善做好防洪措施。2河道开挖应先挖中段,再挖未段。必须经检查确认新河床已符合要求后,方可挖通其上游河段。3利用开挖新河道的土石填平旧河道时,在新河道未通流前,不得堵断旧河道。4通流时,改河上游进口河段的河床纵坡应稍大于设计坡度。5河床加固设施及导流构造物的施工进度应合理,及时配套完成。9.4路基排水9.4.1路基排水设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类排水设施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高程及使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2沟渠边坡必须平整、稳定。3排水设施要求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4排水沟、天沟要求线型美观,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型圆顺。5各类防渗加固设施要求坚实稳定,表面平整美观。浆砌片石工程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干砌片石工程要求咬扣紧密、错缝,禁止叠砌、贴砌。9.4.2地面排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2侧沟、路堤横向排水沟采用砼预制构件砌筑,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预制砼构件强度、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破损、裂缝的构件严禁使用。3 路堤横向排水沟沟底纵坡由中心向两侧为4%;横向排水沟与路堤边坡排水沟相接将水流排出路基。路堤横向排水沟和路堤边坡上的排水沟均应在路堤处于稳定后方可施工。4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边沟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5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6 急流槽、平台截水沟应随路基防护圬工同步砌筑,排水坡度、沟槽断面不得小于设计要求,流水面宜采用水泥砂将抺面压光。7 当路堤基本成型或跨雨季填筑时,路堤边坡高度大于5.0m的地段宜每隔30m左右于路堤边坡上设置临时排水沟,路堤面边缘设置土埂,以免冲毁路基。9.4.3地下排水设施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的底部宜高出沟底不小于0.2m。2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用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3排除地下水的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渗沟沟内用作排水和渗水的填充料在使用前须须经过筛选和清洗。4渗沟的出水口宜设置端墙,端墙下部留出与渗沟排水通道大小一致的排水沟,端墙排水孔底面距排水沟沟底的高度不宜小于0.2m;端墙出口的排水沟应进行加固,防止冲刷。5当管式渗沟长度为100~300m,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6渗沟的开挖宜自下游向上游进行,应随挖随即支撑并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坍塌。支撑渗沟应间隔开挖。7用于排水隔离层的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性能指标和其上铺筑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8施工过程中遇有与设计情况出入较大的承压水时,应报监理和设计单位,采取妥善处理措施。106 10路基附属及相关工程10.1检查设备10.1.1检查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井应按设计位置、尺寸施工,其施工允许偏差应满足表10.1.1的规定。表10.1.1检查井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中心位置纵向±50mm横向-20mm,+50mm2井底高程±30mm3净空尺寸(内径、深度)±30mm4井盖直径±10mm5井盖厚度≮设计值6井盖与相邻路基面高差0,+10mm2检查井基础应与渗水暗沟混凝土基础同时施工。3井身混凝土强度及井盖形状、强度、拉手安设应符合设计要求,井身混凝土表面平顺光洁,井盖安装平稳、密贴,拉手牢固。4检查井基坑回填应按路基相同部位的材料和压实要求采用人工分层回填,夯击密实。施工时应避免机械损伤检查井井壁。10.1.2检查台阶、检查梯、栏杆等检查设备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设计位置、范围、构造设置检查设备,连接应牢固,外观应顺直整齐。2检查梯等检查设备杆件的涂料品种、涂刷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漏涂、露底、脱皮。涂刷应均匀,色泽一致。3栏杆及检查设施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1.2的规定。表10.1.2栏杆及检查设施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构件断面尺寸±5%设计尺寸2安装尺寸±20mm3柱垂直度0.5%柱高4检查梯、台尺寸±30mm10.2防护栅栏10.2.1防护栅栏支柱、栅栏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10.2.2应按设计要求位置、深度埋设防护栅栏支柱,支柱埋设应稳固。10.2.3栅栏应按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不松动。10.2.4防护栅栏在区间线路贯通封闭,应按设计位置、形状尺寸设“严禁入内”的标志。10.3相关工程10.3.1电力牵引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应按照现行《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宜在基床表层施作前进行。2106 接触网支柱基础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形状尺寸、深度施工,基坑施工时不得破坏路基及防护工程结构。3接触网支柱基础基坑必须全部用混凝土浇筑;有渗水暗沟地段,应在接触网支柱基础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挖渗水暗沟。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渗水暗沟施工后,要保证基床表层底面4%的排水坡。4接触网拉线基础与下锚支柱基础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下锚拉线的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与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5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表10.3.1按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距线路中心线位置0,+20mm2纵向跨距±1m3形状尺寸(截面尺寸)±30mm4埋置深度≮设计值10.3.2通信、信号电缆槽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形状、尺寸与路基同步施工,宜采用专用机械施工,不应破坏侧沟和侧沟平台、堑坡坡脚及路肩边坡。10.3.3预埋管线、综合接地等应按设计要求与路基同步施工。10.3.4声屏障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声屏障基础施工应在基床表层施工前完成。2基础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形状尺寸、深度施工,基础开挖不得破坏基床表面。当采用扩大基础形式时,应采用与路基相同填料回填密实,其回填压实标准应不低于相应部位路基填筑压实标准;当采用柱式基础时,基坑必须全部用混凝土浇筑。4声屏障应设置于路肩宽度范围以外。5声屏障所用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6声屏障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3.4的规定。表10.3.4声屏障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距线路中心线位置±50mm2高程±50mm3水平0,+30mm4竖直±20mm10.3.4修筑于路基上的各种设施应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106 11环境保护11.1一般规定11.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11.1.2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环境保护设计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在施工中可能造成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提出具体防治措施和方案,并付诸实施。11.1.3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的规划和修建应符合当地环境和规划要求。11.2水土保持11.2.1路基土石方调配应尽可能考虑移挖作填,对取土、弃土、弃碴场址应按设计要求,结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统筹考虑,对其裸露面,必须进行整治或防护。平原地区的路堤要采取集中取土,以保护沿线的原有地形地貌。11.2.2路基土石方施工应做到随挖、随填、随碾压,并应合理安排好施工场地的临时排水。路堑坡面防护工程应及时施工,以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影响。11.2.3 在地基钻孔注浆加固施工中,钻孔内溢出的浆液应回收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11.2.4使用工业废渣填筑路基时,应按规范作出有关试验,当废渣中含有环卫有害物质易造成土质和水质污染时应提出报告,采取相应措施,批准后方可使用。11.2.5清洗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废水、废油、生活污水、废弃材料及垃圾等均应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丢弃,防止污染环境。11.2.6 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施工场地清理,尽可能恢复至自然状态。11.3空气污染、噪声控制11.3.1施工和各项临时设施、施工机械运输组装场地、材料加工厂和混凝土厂等,均宜设在远离居民区常年主风向的下风区。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尘、防噪声等环境保护措施。11.3.2在城镇居民地区施工时,由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不得超过表11.3.2规定限值,并符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否则应采取消声措施。表11.3.2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值表等效声级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注:1、表中所列噪声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2、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11.3.3 各种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废气排放量应符合《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11.3.4各种运输车辆,不得超量装载运输,防止土石散落污染路面,施工便道要采用洒水压尘措施。11.3.5工程用的粉末材料,应采用密封或袋装运输,不得散装散卸。在露天堆存时,应采取防止尘埃飞扬和因雨水流失的措施。11.3.6改良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尘污染。106 11.4环境绿化11.4.1铁路路基两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绿化。11.4.2绿化的植物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慎重选择种植土、肥料,认真栽植养护,适度浇水施肥,确保成活。106 附录A路基开挖土石等级类别鉴定及机械施工土石分类A.0.1开挖土石等级类别鉴定1一般土按表A.0.1-1鉴定。2各类软土的工程分级,应结合具体施工情况确定。3表A.0.1-2中所列岩石均按完整结构岩体考虑,若岩体破碎、强风化时,应按表中对应的岩体等级降低一个等级。4爆破开挖的岩石分类,按表A.0.1-2鉴定.表A.0.1-1土的工程等级类别鉴定等级类别开挖特征机械人力Ⅰ松土能全部直接铲挖满载用铁锹挖,脚蹬一下到底Ⅱ普通土需部分刨松方能铲挖满载,或可直接铲挖但不能满载部分用镐刨松,再用锹挖,以脚蹬需连蹬数次才能挖动Ⅲ硬土需普遍刨松或部分爆碎方能铲挖满载必须用镐先整个刨过才能用锹挖。表A.0.1-2岩石工程等级类别鉴定等级类别钻1m所需时间爆破1m3所需炮眼长度(m)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湿式凿岩净钻(min)双人打眼(工天)路堑坑井一字形合金钻头普通淬火钻头Ⅳ软石—<7<0.2<0.2<2.0<30Ⅴ次坚石≤157~200.2~1.00.2~0.41.0~3.530~60Ⅵ坚石>15>20>1.0>0.4>3.5>60A.0.2机械施工土石分类按表A.0.2分类。表A.0.2机械施工土石分类类别土石名称说明松土砂类土、种植土——软塑的黏砂土、砂黏土0.5≤IL<1.0弃土、未经压实的填土——普通土坚硬、硬塑的黏砂土、砂黏土、粉黏土IL<0.5可塑的黏土、膨胀土、Q3、Q4黄土、粉土0≤IL<1.0稍密、中密的圆砾土、角砾土0.33≤Dr<0.67松散的碎石土、卵石土Dr<0.33压实的填土、风积沙——硬土坚硬的黏土、膨胀土、Q1、Q2黄土IL<0密实的圆砾土、角砾土Dr≥0.67稍密、中密的碎石土、卵石土0.33≤Dr<0.67各种风化成土状的岩石——软石密实的碎石土、卵石土Dr≥0.67煤、岩盐——块石土、漂石土、含块石、漂石质量30%~50%的土裂隙间距<20cm,风化成碎块状各种风化、裂隙很发育的岩石及各种岩石爆破后的石块、石碴——106 附录B路基填筑土工试验记录报表B.0.1地基系数K30试验(记录)报告地基系数K30试验(记录)报告施工单位:填土层次:报告编号:工程名称:测点位置及标高:试验日期:施工里程及部位:试验编号:报告日期:仪器设备压力表或测力计百分表编号填料名称编号示值范围123加载顺序压力表或测力计读数(MPa)承载板荷载强度(MPa)百分表读数(0.01mm)累计沉降量S(0.01mm)123平均预压0.01复位0.0010.0420.0830.1240.1650.2060.2470.2880.3290.36P(MPa)00.040.080.120.160.200.240.280.320.360.51.01.251.52.0S(mm)P~S曲线沉降1.25mm对应荷载(MPa)地基系数K30值(MPa/m)规定值实测值检测环境描述:检测评定依据:试验意见: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2灌砂法记录路基填土压实试验记录(灌砂法)施工单位: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施工里程及部位:试验日期: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示值范围分辨率采用标准试验条件填料名称压实方式颗粒密度ρs(g/cm3)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t(%)试验砂密度(g/cm3)里程位置标高m层次填土厚度cm碾压遍数试验砂质量g试验余砂质量g试坑内砂质量g试坑体积cm3试坑土质量g湿密度g/cm3含水率干密度g/cm3压实系数孔隙率(%)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规定值实测值附注: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3灌水法记录路基填土压实试验记录(灌水法)施工单位: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施工里程:试验日期: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示值范围分辨率采用标准试验条件填料名称压实方式颗粒密度ρs(g/cm3)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t(%)里程位置标高m层次填土厚度cm碾压遍数试坑土质量g试坑体积cm3湿密度g/cm3含水率干密度g/cm3压实系数孔隙率%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规定值实测值附注: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4气囊法记录路基填土压实试验记录(气囊法)施工单位: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施工里程及部位:试验日期: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示值范围分辨率采用标准试验条件填料名称压实方式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t(%)里程位置标高m层次填土厚度cm碾压遍数数显测尺读数mm试坑体积cm3试样质量g湿密度g/cm3含水率%干密度g/cm3平均干密度g/cm3压实系数孔隙率%初始终了读数差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规定值实测值附注: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5核子射线法记录路基填土压实试验记录(核子射线法)施工单位:试验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施工里程:试验日期: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编号示值范围分辨率采用标准试验条件填料名称压实方式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t(%)密度ρh(g/cm3)里程位置填土层次标高m填土厚度cm碾压遍数湿密度g/cm3含水率%干密度(g/cm3)压实系数、孔隙率(%)单个值平均值规定值实测值附注: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6填土压实试验报告路基填土压实试验报告施工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施工里程:试验编号:压实方式:报告日期:试验条件填料名称试验方法最大干密度(g/cm3)最优含水率(%)密度(g/cm3)里程标高m层次填土厚度cm碾压遍数试验位置湿密度g/cm3含水率%干密度g/cm3规定值实测值压实系数孔隙率%压实系数孔隙率%检测评定依据:试验意见: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7Evd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检测试验报告Evd检测试验报告施工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编号:施工里程:试验编号:压实方式:报告日期:试验条件填料名称试验方法测试部位里程检测日期标高m层次填土厚度cm碾压遍数试验位置沉陷值1(mm)沉陷值2mm)沉陷值3mm)Evd值(MN/m2)Evd平均值(MN/m2)检测评定依据:试验意见:试验:复核:技术负责人:106 B.0.8路堤填筑质量统计表路堤填筑质量统计表工程名称:                        填筑部位:                   填报单位:施工时间:                                                填报日期;施工单位里  程填土数量(m3)应检查组数实测组数地基系数K30≥    MPa/m压实系数K≥变形模量Evd≥    MPa孔隙率≤     %合格点数不合格点数合格点数不合格点数合格点数不合格点数合格点数不合格点数制表:                试验室主任:                 技术主管:              单位(章): 106 本规定用词说明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106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暂行规定》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1.0.1、1.0.2本暂规是针对京沪高速铁路编制的,编制的内容没有超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项目范围。1.0.3对沉降控制困难的软土地段路基,应合理做好施工组织,提前安排施工,保证必要的预压期。3.0.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首先熟悉设计图纸,参加技术交底会议,以便深入地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更好地安排施工,解决好关键技术问题,确保工程质量。3.0.2本条是指导性的,执行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调查项目。3.0.4在两个施工单位的分界处,各施工单位管界外的线路控制点与水准点,应由双方共同复测并做出记录,以确保中线高程的正确和衔接一致。3.0.5对特殊岩土,除进行一般规定的试验外,还应结合对各种特殊土定名的需要,辅以相应的鉴别试验。3.0.7施工便道是施工运输的大动脉,应保证畅通无阻,所以便道应按标准修建。当无设计标准时,施工单位应根据计划的运量和载重确定修建标准。3.0.10开工报告需报送的资料各工程不相同。现将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报送资料列出,供参考。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2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3工程试验有关资料(含仪器设备标定情况);4主要人员、材料、设备进场情况。5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等情况,满足施工需要。4.1.5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对地质资料、土工试验的详细复核,施工图和实践经验的调查研究;2材料的选用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3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4施工现场的监测,观测数据的收集;5反复分析,验证设计,监测工程安全。上述五个环节是解决土工问题最理想的方法,即近年来国际岩土工程界提出的观测方法,称其为“边观察、边分析”方法(参考文献“日本左藤秀一等著.道路施工法.赵恩棠等译.1981.”),必要时可据以修改设计。4.2.2换填所用的填料要按换填部位在路堤所处的位置而定,即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砂砾石或级配碎石;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基床以下A、B组和C组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同时,其填筑压实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4.3.3根据秦沈客运专线等的经验,抛填片石一般情况下,当抛填厚度较薄时,同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当抛填片石较厚时,振动压路机难以压实,可用100~150t-m夯击能普夯2~3遍,以达到设计的压实要求;或者通过抽水降低水位,来减少抛填片石厚度,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等措施,保证压实密度。4.4.2参照《地基处理手册》等资料规定对于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砂垫层的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4.4.3本条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只要砂子质量和填筑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砂垫质量即可满足设计要求。4.4.4砂垫层达到“中密”,根据《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是指相对密度Dr=0.4~0.67,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为15~30。4.6.1106 袋装材料普遍采用聚丙烯编织,材料特点是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耐腐蚀、便于制作、对人体无害、价格低廉,但抗老化性能差。其技术指标在无设计要求时,可参考以下指标:质量不小于95g/m2,条带抗拉强度大于750N/5cm,条带延伸率不大于25%,渗透系数大于5×10-3cm/s,等效孔径O95采用0.05~0.2mm。砂子应保持干燥,不宜采用潮湿填料,以免袋内填料干燥后,体积减少,造成缩井。(摘自《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O95值按2001年10月《铁道学报》增刊P142第2.1.3条调整)4.6.2当袋装砂井长度超过桩架高度,下砂袋时,无法将整个砂袋吊起,可以人工装入,套管口装设滚轮。4.6.3砂袋灌砂率按下式计算:—实际灌入砂的干质量,kg;—砂袋直径,;—砂袋长度,;—中密砂的干密度,。由于砂袋制作过程中直径的精确度不高,灌砂率计算出入较大、颇难掌握。本款灌砂率参考《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而定。4.7.1塑料排水板的选用应着重于芯板材料、滤膜质量、排水的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其技术指标在设计无要求时,可参考说明表4.7.1中指标(摘自《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说明表4.7.1塑料排水板技术指标芯板芯板材料高压聚乙烯滤膜滤膜材料涤纶、丙纶无纺织物断面型式槽型、铆钫型单位面积重>85g/m2单位长度重量100~130g/m抗拉强度≥150N/5cm(干)≥80N/5cm(湿)厚度4.5~6.0mm宽度100mm渗透系数>5×10-3cm/s抗拉强度≥1.3kN/10cm延伸率<10%等效孔径O95<0.08mm纵向通水率≥30cm3/s4.7.2塑料排水板滤膜在转盘和打设过程中应避免损坏,防止淤泥进入芯板堵塞输入孔,影响排水效果;排水板与桩尖连接要牢固,避免提管时脱开,将排水板拔出。4.8.5在堆载预压中,车辆容易损坏沉降观测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否则会影响沉降观测或观测数据的准确性。4.9.1抽真空装置由电动机、单极单吸离心泵、清水高压射流泵、蓄水池、进水管、回水管、出水管组成。密封系统由排水管、密封膜、吸水管组成。排水系统由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砂垫层、滤水管、吸水管组成。量测系统由真空表、孔隙水压力测试仪、沉降测头、水准仪等组成。抽真空设备及密封系统的技术指标在设计无要求时,可参考下列指标:单机空载真空度不小于99kPa;单机加载真空度不小于96kPa;现场膜下真空度不小于86kPa。排水管:主管采用φ89mm镀锌钢管;支管采用φ50mm镀锌钢管,间距4~5m,管上设φ8mm滤水孔,孔距30mm或按设计要求;密封膜采用两布一膜防渗土工布;吸水管采用橡胶软管,其端头与袋装砂井或插塑板出口相连。4.9.2~4.9.3参考《地基处理手册》及近几年真空预压研究、应用成果资料编写。为保证真空预压的效果,真空预压所用的滤水层材料及密封膜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满足说明表4.9.2—1、说明表4.9.2—2的规定。说明表4.9.2—1滤水层技术指标渗透系数(cm/s)抗拉强度(Mpa)隔土层(mm)干态湿态0.4×10-3--2×10-320~4415~30<0.075106 说明表4.9.2—2密封膜技术指标抗拉强度(Mpa)伸长率(%)直角断强度(kN)厚度(mm)微孔(个)纵向横向断裂低温≥18.5≥16.5≥22020-45≥4.00.12±0.02≤104.10.1由于施工机具及施工工艺的多样化及地基土的不同,常遇到设计与具体情况不符或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成桩试验,以检验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要求,包括提升高度、挤压时间、分段填砂量等。设计强调挤密效果时试桩数量宜为7~9根,正三角形布置时为7根(即中间1根周围6根),正方形布置时为9根(3排3列)。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会同设计人员调整设计或改进施工工艺。4.10.5砂桩施工时,饱和土地基在桩周围一定范围内土的孔隙水压力上升,如果此压力尚未消散,检测结果偏低,将不能代表实际处理效果。因此,原则上应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进行检测。黏性土地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需时较长,砂土则很快。根据经验黏性土为1~2周,砂土为3~5d。砂桩密实程度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确定。碎石桩密实程度采用动力触探试验确定。4.11.1 地下、地表障碍物必须清除,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块、树根、地下管线等会影响粉喷机下钻,甚至损坏钻头。粉喷钻机井架离高压线的高度应符合安全要求。施工前应有7d龄期的配比试验资料,以验证设计要求。成桩试验是为了提供满足设计喷粉量的各种施工参数,例如管道压力、灰罐压力、钻机提升速度、旋转速度;验证加固料的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了解下钻及提升的阻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11.2加固料从料罐到喷灰口有一定的时间延迟,严禁在没有喷粉的情况下进行提升钻机作业。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50cm时应立即停止喷粉,以避免环境污染。4.11.3粉喷桩属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受人为影响的因素很多,对其事后检测亦较困难。各项记录的完整、准确、真实性是评价成桩质量的重要依据。4.12.1外掺剂可选用木质素磺酸钙、天然石膏、三乙醇胺、氯化钙、硫酸钠。结合工业废料处理,可掺入适当比例的粉煤灰。4.12.2施工时可在钻进下沉时喷浆;也可在提升时喷浆以及下钻和提升时两次喷浆。具体如何操作须根据地基土的软硬情况和设计要求及搅拌头的工艺而定。4.13.1喷射注浆的主要材料为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水泥浆中分别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以改善水泥浆液的性能。常用的速凝早强剂有水玻璃、氯化钙、三乙醇胺等;悬浮剂有膨润土、膨润土加碱等;防冻剂有沸石粉、三乙醇胺和亚硝酸钠等;掺合料多用粉煤灰。所有外掺剂均应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或现场试验确定。4.13.2高压旋喷桩有单管、二重管、三重管等喷射注浆法,其所注入的介质数量和种类是不同的,但施工顺序大体一致。4.13.3高压喷射注浆的压力愈大,处理地基的效果愈好,因此单管法、二重管法及三重管法的高压水泥浆液流或高压水射流的压力宜大于20MPa,气流的压力以空气压缩机的最大压力为限,通常在0.7MPa左右,提升速度为0.1~0.25m/min,旋转速度可取10~20rpm。当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后,或在喷射注浆过程中因故中断,短时间(小于或等于浆液初凝时间)内不能继续喷浆时,均应立即拔出注浆管清洗备用,以防浆液凝固后拔不出注浆管。为防浆液凝固收缩,产生空穴现象,应立即回灌浆液捣实。4.14.1通过试夯和有关测试,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效影响深度、单位面积平均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遍数、间歇时间和夯点布置等各项参数。5.1.4最大干密度是在最佳含水率时进行试验压实的密度,当含水率小于或大于最佳值时,即使其他压实条件相同,其干密度将小于最大值,甚至达不到要求值,故施工时填层的含水率应接近其填料的最佳含水率,一般在最佳值的+2~-3%之间。式(5.1.4)引自《铁路路基填土压实技术规则》。5.1.7改良土是为改善和提高填料的稳定性、防水性或排水性、压实性及强度而采取的措施,其所含成分的均匀性是改良土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采用物理法改良的混合料,应对拌合后的混合料进行筛分,判定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采用化学法改良的混合料,应对其均匀性和掺合料的比例、有效成分进行判定,均匀性一般以观察其色泽为主,掺合料的比例、有效成分应按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106 5.2.1本条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编写。制定使用岩块、粗粒土中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作为填料时,其料源调查时级配以产地取样的筛分为判定依据,施工控制时级配以碾压后取样的筛分为判定依据。填石路基最大粒径小于30cm,是考虑地基系数检测的承压板直径为30cm。5.2.2、5.2.4这两条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编写。5.2.3本条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编写。级配碎石的品质包括:粒径大于1.7mm集料的洛衫矶磨耗率不大于50%、粒径大于1.7mm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粒径小于0.5mm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黏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大于0.5%、以及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66%。其粒径应符合应符合说明表5.2.3的规定,并保证级配碎石的级配连续。说明表5.2.3碎石粒径方孔筛边长mm0.0750.10.51.77.1162545液限%塑限%过筛质量百分率%0~7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28<65.3.1高速铁路选用路堤填料要求高,而且具体。随着国家对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在总的土方调配计划下布置取土的工作就更加重要。取土失控易造成施工局面混乱和浪费。高速铁路与过去的铁路相比,压实标准更高,为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提出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为确保路基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需在路基正式填筑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通过现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参数,以指导大面积路堤填筑施工。5.3.2基底处理的要求是根据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并结合《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第4.3.2条而制定的。5.3.31 路堤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这是已成熟的施工经验。“三阶段”指把路堤填筑施工分成准备、施工和整修验收等三个阶段。“四区段”指把填筑施工划分为填筑、平整、碾压和检测等四个区段。3 不同压实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适宜厚度应根据试验段的工艺试验结果确定。但由于高速铁路路基压实标准要求较高,而且要求有很好的均匀性,为保证压实质量,所以分别规定了不同土质的最大压实厚度。如填土厚度太薄,则易起皮剥离,故规定了最小分层厚度。4 使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堤时,不合理的填筑工艺会引起土质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水囊现象和不稳的滑动面,故对不同性质填料填筑作了规定。6 细粒土和含细粒土较多的粗粒土填料的碾压施工控制含水率应根据填料性质、压路机压实能力及要求的压实质量综合确定,即应通过现场填筑碾压试验确定。7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预压使填土表面平整度较好,并使填土经过预压,振动压实效果比未预压的效果好。压路机行驶速度过慢则影响压实工作的劳动生产率,行驶过快,则因轮对土的接触点停留时间过短,压实效果较差。一般压路机均有一个最佳适宜的速度,振动压路机为3~6km/h,故按平均值采用4km/h,此值是上限。对压实密度要求高的土、铺层厚的土和难于压实的土压实时压路机行驶速度应再降低。根据土基上的荷载应力分布图,荷载轮廓外缘下面分布的应力比荷载中心的应力小,为了保证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之间的压实密度都符合要求,故条文规定应重叠压实。5.4.2由于基床底层填筑的压实标准比基床以下部分要求高,所以每层最大压实厚度的规定值也相应的减少。5.5.1对细粒成分相对较多的混合料、级配在规定范围内,但填筑碾压又达不到孔隙率要求,所以“集料配合比应经过现场填筑碾压试验比选确定”。通过现场压实工艺验证,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有关技术参数,以指导大面积的填筑施工,同时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避免把级配符合规定,而碾压时达不到密度指标要求的混合料用于填筑,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费。5.5.22 实际施工中,分成三层填筑,分层厚度应综合考虑。106 4 平地机整形易将粗集料刮到表面,造成离析和粗细集料“窝”或“带”,而且平地机来回刮平的次数愈多,离析现象可能愈严重。所以应设一个2~3人小组负责消除平地机整形后的粗细集料“窝”或“带”的现象。8 在表面休整时严禁形成薄层贴补现象。薄层贴补容易脱落和被推移,也容易压碎和产生漏浆现象,导致其两层易破坏。因此,不得在表面光滑的低洼处填补新料。5.5.3填料复查试验时,颗粒密度试验应在级配碎石拌合站取样,提前测得其试验值,以作为填筑质量检测的控制指标,而颗粒级配的复查检测应在摊铺现场的不同部分采集,这样才具有代表性。对于级配砂砾石和用河床内砂卵石破碎筛分级配碎石混合料,施工时为了易于压实,而将含水率调高,而且在碾压过程中,由于表层始终是松散状态,一般需待2~3d晾干固结后进行地基系数测试。但至于需要晾干到什么程度才能测出该层的真实值,还需通过测定含水率加以确定,还有待研究。5.6.1~5.6.5根据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边坡施工经验和《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第4.3.14条制定。5.7.1~5.7.10参照《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制定。5.9.2土工合成材料一般是以纤维或高分子聚合物等为原料制成的,如受日晒雨淋,易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并降低材料强度,从而影响正常使用。所以应妥善存放于料棚(库)中。分批堆放便于分批使用,同时分清不同批次材料的有效使用期。5.9.31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下承层的表面如有坚硬凸出物将会刺破或损坏土工合成材料,所以在铺设前要剔除坚硬凸出物,并整平压实。2目前一般的土工合成材料纵横两个方面的强度相差较大,纵向强度较高,因此要求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主要受力方向铺设,利于充分发挥材料性能。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办理。3一般情况土工格栅及土工网采用绑扎方法连接,而土工格室采用专用插件连接。参照《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条文说明6.2.2条,采用绑扎法时,一般每隔10~15cm应有一个绑扎点,以使搭接处的强度满足要求,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在受力方向至少应有两个绑扎点。另一方向只要密贴排放或搭接即可。4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如不展平而有褶皱、扭曲,将不利于材料强度的发挥,达不到设计效果。在工程中为保证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质量,常采用插钉固定。5.9.41土工合成材料受阳光照射易老化,所以强调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应及时填筑覆盖,以延长材料使用寿命。2参照《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第7.3.1条制定。3为了避免土工合成材料受损伤,禁止施工机械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作业。5.9.51本款规定了土工合成材料质量检查验收内容。由于一项工程分数次购入材料,材料、厂家都有变化,故规定每批都要做试验。当数量较大时,按每10000m2抽验一次,确保材料质量。当数量太少时,不宜分批购入,以免影响材料稳定性。对分批进场的材料,要根据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检验单、检验报告等逐件检查验收。4表5.9.5中允许偏差参照《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试行)》和《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制定。5.10.1测点的设置位置不仅要根据设计要求,还可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沉降和稳定等观测点宜在同一横断面上,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次,更重要的是便于对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边桩应打在地面最可能隆起的部位。根据有关试验路段资料和工程实践,一般地基失稳隆起位置大都在坡脚以外10m范围内。还要求结合根据地基条件预测可能出现的滑裂面位置,来设置位移边桩。沉降仪布点从满足需要与施工便利性考虑,一般路段沉降仪设置在路堤中心,路桥过渡段增设路肩及坡脚(可用边桩兼测)测点。106 5.10.2观测频次应与位移速率相适应,位移越小,观测频次也可减慢;反之位移越大,观测频次越要加快。一般路堤在极限高度以下,位移较小,观测次数可少些。极限高度以上填筑时,路堤极易失稳,因此,要求每填一层均要观测,间歇期要增加测次;当位移曲线骤然变大时,更要跟踪观测,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5.10.3观测仪器可采用S1、S3水准仪。S1水准仪作二等水准测量用,主要用于工作基桩和校核基桩高程检测;S3水准仪作三等水准测量用,主要在填筑过程观测沉降用。5.11.1雨季施工路段应经过详细选择,提前安排,必须能够保证工程质量。5.11.3在中雨和连绵雨天,无法保证非渗水土填料及填层的含水率符合要求,故严禁填筑。5.11.6雨后在路堤继续填筑施工之前,应将表面晾干,并进行清理、整平、碾压。因雨水对已填筑顶层的密实度有不利影响,所以应抽查顶层填料的密实度。5.12.1本条文要求不适合于按多年冻土地区设计的路基。5.12.2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路堤,一是不易压实,二是路堤本身冻土融化后将产生较大的沉降。故作此规定,以保证路堤质量。对路堤填料及其含水率、压实功能的要求,同样是为避免产生较大的沉降。5.12.3本条规定,一是为了保证质量,二是为了避免冻结后进行地基或基底处理投入过大。5.12.5如在冻结后整修路基面及修建边坡,解冻后易产生变形。6.1.1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环境是路堑施工布置最重要的依据,而这些条件时常会发生变化或不符;故特强调按施工时的实际情况,不宜单纯按设计图布置施工。6.1.2开挖土石的分类及名称与作填料的土石分类名称及特征参数,分别以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的规定为准。6.1.4所列要求和适用条件是指导性的,施工时按具体情况应用。6.1.5天沟铺砌防渗是为了保持边坡稳定而设,故应及时铺砌。6.1.6本条规定是根据以往施工引起边坡滑坍或落石、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针对其主要起因提出。第3款中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的岩层走向、倾角,可通过实地勘察、查对设计资料及有关经验数据,作出定性判断。6.1.8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要求制定。6.2.1采用有效的爆破方式以确保路基面的平顺及平整性。6.3.1 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编写。6.5.1地下水路堑开挖时,应做好降排水、以防地下水渗入作业区。6.5.2渗水沟开挖须保护沟槽两壁平顺,以确保渗水畅通。6.5.5一般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击1~2遍。6.6.1 本章各节计算和使用的炸药药量,均以2号岩石硝铵炸药为准。2号岩石销铵炸药的爆力、猛度参数值以产品标准所列数据为准。2本款所提原则性要求是评价爆破工作质量、效果的主要依据。3极限抗压强度是爆破施工岩石分类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分类划分强度值是按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中的“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表”确定的。4强调工程爆破施工必须保证当地的安全和对环境、卫生的保护,并征得地方政府的有效配合。6.6.21以往炮孔法分为浅孔和深孔爆破,这种分类在技术上和设计上并无明显差别,对炮孔的孔网和装药参数无合理而严格的规定,而是凭经验进行,因而效率不高,爆破效果离散性大。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对炮孔法已有很大发展,形成了一套较成熟和完整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施工工艺,经实践证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爆破效率。2台阶法炮孔的优点:起爆后的破裂角较大;产生一部分向上分力,抵抗线前面的分力较小,从而可增加爆破量。钻孔偏差对爆破效果有重大影响,在施工中应考虑钻孔偏差因素。3从试验得知采用斜炮孔的超钻深度可取0.3W,对垂直孔则取0.35W~0.4W。4106 炮孔底部受夹制作用最大,愈向上愈小,故底部、柱部装药量不同。在采用同类炸药时,柱部炮孔装药集中度为底部一段药集中度的40%~50%。一般底部用大药卷,柱部装小药卷,或底部装高密度,高威力炸药,柱部装低密度,低威力炸药。在一些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充分破碎岩石,又不致产生大量飞石的效果。6.6.32光面爆破对爆破器材的要求,在实施光面爆破中应尽量按此要求选用合适的爆破器材。3光面、预裂爆破炮孔间距应尽可能地密一些以达更好的爆破效果;其底部必须实施加强装药。6预留光面层实施光面爆破,即预留光爆孔与最后一排主炮孔之间的爆破体,待主炮孔爆破后单独进行爆破,其爆破效果会更好。7通常用这些条件做为衡量光面、预裂爆破的效果的标准。6.7.2本条系弃土的原则要求,设计对弃土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6.7.3此条系考虑对路堑边破的影响及环境要求。6.7.5为防止多余的弃土随水满流,造成污染和淤积。条文中对弃土的要求,是根据《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第3.1.4条第3款而编写的。7.1.1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路段,都是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部位。施工时,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在需设置过渡段的部位,从施工控制到工艺技术,工期安排到质量检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轨下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轨道的平顺性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7.1.2过渡段路堤的施工应有利于工后沉降的减小。过渡段路堤的施工组织与工艺应在满足设计规定的要求下,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软土地基预压是减小过渡段路堤工后沉降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应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过渡段在填筑过程中,除基坑回填、地表处理等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外,还应注意桥台(涵)圬工强度是否达到了规定标准,否则将引起结构物的开裂、变形、错位、垮塌等破坏。要求过渡段路堤与相邻路堤和锥坡同时进行碾压,是保证过渡段路堤各部分的压实比较均匀,减小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措施之一。7.1.3重视水对过渡段的不利影响,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是对过渡段施工排水的基本要求。具体应做好表层拦截、台背及底部疏排的技术措施,尽量将水排出路堤体外,减小水对路堤及地基的浸湿软化。传统的防水材料为黏性土,透水材料为砂性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膜、及各种排水管带等)进行防排水处理。7.1.4应掌握好过渡段路堤进行防护砌体施工的时间,最好在地基基础(特别是软土地基)和路堤变形基本稳定后安排施工,否则易引起砌体开裂、坡面出现凹陷错动等现象,影响防护功能和视觉效果。7.2.1本条是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编写。具体结构形式应按设计要求采用。正梯形方案便于先安排过渡段填筑、再进行相邻路堤施工(或过渡段与路堤同时填筑)的作业顺序,尽量增加过渡段路基的静置预压时间。7.2.2过渡段路堤的碾压问题一直是过渡段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对于大型压路机械碾压不到的边角等部位,没有高效、实用的专用压实机具是最大的不足,应组织力量开发。由于小型振动压路机的夯实能量有限,填料的虚铺厚度应减薄一半(不宜超过20cm),并增加碾压次数,压实密度才可能得到保证。7.2.3过渡段的沉降观测是检测处理措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基本手段。宜以台背为起点(含桥台),在3、8、13、18、25m的位置设路肩沉降观测点,在3、13m的位置设软土地基地表沉降观测点,对于一般地基上的过渡段只进行路肩沉降观测。秦沈客运专线的施工经验表明,用于软土地基地表沉降观测的沉降板具有工艺简单,观测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有利于基层单位的推广应用。但对施工干扰大,极易受破坏,完好率较低是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对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对施工干扰小的剖面沉降仪进行测试。7.3.2横向结构物承受的主要荷载在垂直方向,横向的抗倾覆、抗滑移、抗剪切能力一般都较低。过渡段路堤施工时,若两边不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可能造成横向结构物承受较大的横向力,引起结构的开裂、错动、倾斜、滑动等破坏。由于横向结构物没有两端的耳墙阻碍,在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压路机可平行于横向结构物的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106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较小时,若使用大型压路机直接进行振动碾压,横向结构物的顶板将承受过大的冲击力,可能会引起结构产生裂缝、掉块、断裂、移动等损伤。7.4.1本条按《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编写。7.5.2现场碾压试验,是将设计标准和室内试验数据转化为施工控制参数的必要环节。在大规模施工之前,或材料来源发生变化后,都应按规定进行现场碾压试验,以确定填筑工艺,保证碾压质量。7.5.3压实是最有效的一种土质加固方法。由于过渡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过渡段范围内各分项工程的检验频次应略高。各检测点位置应尽量均匀分布,并具有代表性。8.5.2由于液化土路基施工经验尚少,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试验段进行工艺试验是非常重要的。8.6.1~8.6.4参照《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写。8.7.1~8.7.5参照《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写。9.1本节的编写主要参照《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及《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为保证施工质量,本节明确规定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砂浆、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合。9.2本节主要参照《铁路路基施工规范》,并结合《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及近几年工程实践编写。根据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本节第9.2.1条中增加了喷播植草防护。根据秦沈客运专线路基防护设计及施工情况,本章增加了混凝土预制块及固土网垫防护,淘汰了已落后的抹面、捶面防护。9.2.6参考《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编写。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将土工网垫的搭接宽度由2cm调整为5cm。土工网垫的固定钉在搭接处应适当加密。10.1.1为使工序紧密衔接及保证检查井与渗水暗沟基础连接处质量,在此规定检查井基础应与渗水暗沟混凝土基础同时完工。根据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经验,为保证路基质量,有必要规定检查井基坑回填的压实质量要求。10.2.1~10.2.4防护栅栏采用全线贯通封闭设置,是高速铁路安全、畅通的保障措施,所以防护栅栏本身的可靠程度尤为重要,故做此规定。10.3.1~10.3.4为保证高速铁路路基修筑质量,避免传统施工方法带来的站后工程对路基的破坏,所有需在路基上开挖埋设、设置施工应与路基施工统筹安排,同步修建,并保证回填质量。电缆槽与路基同步施工是指在填筑基床表层时应留出电缆槽位置,采用切割设备切齐超宽的面层,然后安装预制电缆沟,最后做好防水。11.1.1~11.1.2增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文明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应含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中付诸实施。11.2.4利用工业废碴作为填料或改良掺合剂时,在使用前应进行有害物质的含量测试验,避免有害物质超标,污染环境。11.3.1~11.3.6主要是防止粉尘、废气和由于机械设备工艺操作所产生的噪声污染环境,保护居民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11.3.2表11.3.2中限值摘自《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因特殊需要,又具有经济、技术条件的,可制定严于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地方噪声排放标准。106 沉降观测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沉降观测英文名称:settlementobservation定义: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所属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工程测量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目录沉降观测的实施1.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2.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实施1.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2.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展开  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复杂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并且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编辑本段沉降观测的实施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标志的布设106   工作基点(以下简称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依据工作经验,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设三个基点,且与建筑物相距50m至100m间的范围为宜。基点可利用已有的、稳定性好的埋石点和墙脚水准点,也可以在该区域内基础稳定、修建时间长的建筑物上设置墙脚水准点。若区域内不具备上述条件,则可按相应要求,选在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确保安全的地方埋设基点。所布设的基点,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因此,每次都要测定基点间的高差,以判定它们之间是否相对稳定,并且基点要定期与远离建筑物的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以检核其本身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应依据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地质条件、桩形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点。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裂缝的两侧。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联结要牢靠,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纸绘制沉降观测点布点图,以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工作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要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沉降观测的周期及施测过程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规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从而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结果。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一般认为建筑在砂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只是整个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是变化的。根据工作经验,在施工阶段,观测的频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确定观测周期,或按层数、荷载的增加确定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具体应视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加荷而定。如暂时停工时,在停工时和重新开工时均应各观测一次,以便检验停工期间建筑物沉降变化情况,为重新开工后沉降观测的方式、次数是否应调整作判断依据。在竣工后,观测的频率可以少些,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根据编制的沉降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比较观测结果,若同一观测点间的高差不超过±0.5mm时,我们即可认为首次观测的数据是可靠的。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在施工打桩、基坑开挖以及基础完工后,上部不断加层的阶段进行沉降观测时,必须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每周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现变化量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适当增加观测次数。106 另者,不同周期的观测应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能保证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主观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能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的可比性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编辑本段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左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第一,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a-∑b≤1.0,n表示测站数;  第二,前后视距≤30m;  第三,前后视距差≤1.0m;  第四,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第五,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1.0mm。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一季度,在联社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按照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营业经理的相关办法,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管理与监督职能,以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为目标,抓落实,规范财务核算,努力实现全社财务状况的根本好转,同时并积极做好了各项报表与任务完成情况的上报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本季度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指标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0XX年月31日,我社各项存款余额**万元,  (二)2、管理指标完成情况  本季度我社严格按照上级联社和我社制定的全年工作要点展开工作,确保了各项业务稳健运行,员工素质进一步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工作报告  (一)假币的防范和处理。针对一季度发现假币较多的情况,强调柜员要提高警惕,假币一旦进入柜台就不可再次流通,应及时盖假币章,尤其是对M3W9开头的假币要重点防范407。  (二)做好开展“自助有好礼,月月送不停”自助终端业务宣传及营销的活动。  (三)让员工学习并贯彻执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大纲”。即坚定服务三农的方向、牢记“诚信、合规、责任、团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四)积极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1、2014年四季度开户、销户、变更人行账户资料。2、销户的所有传票。3、挂失登记薄、会出人员交接登记薄、相关大额、贷款传票等。  (五)学习《关于近期部分省份发生存款失踪案件风险警示》的通知,加强柜员岗位管理,完善事前制约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事中授权控制;加大财务核对力度,提高事后监督实效。  (六)做好春节期间的查岗登记,规定每天的值守人员必须准时到岗,早班8::30到,晚班与早班见面交接后早班人员方可离岗,同时要记录好电话查岗的时间。  (七)高度重视远程授权工作。要求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注意力要集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一笔一清,随时整理自己的业务凭证、把业务审核融入到业务办理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把差错降到最低,风险防范做到最好。  (八)积极响应上级机构的号召,组织消防预演以及防抢劫的预演。要求如下:1、全体人员预演火灾到来时如何逃生,应避免惊慌,有序的进行。2、歹徒抢劫客户的演练。3、客户在ATM自助取款时,有歹徒如何处置。4、歹徒威胁柜台人员的处置办法。  (九)做好事后监督系统上线的准备工作。1、会计凭证的填写:手工填写凭证做到内容完整、清晰、书写规范。2、凭证要素必须填写在指定的位置。3、要注意保证套写凭证、复写凭证记账联次的清晰度。4、网点单证应指定专人负责打印,单独视同一个柜员凭证进行整理。5、加盖印章时要完整清晰,避免覆盖流水号、金额等重要的内容。6、当日营业终了后将传票逐一勾兑流水、核实无误后填写明细、入袋保管、封口并双人盖章。7、事后票据的整改。被替换的票据用铅笔在背后写网点号、柜员号、流水号;支取方式变动申请书上必须要填写余额;调拨单使用时应注意出入库时间,必要时联系师傅手工填写以避免差错。  (十)做好“屡查屡犯”的培训安排以及整改工作。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给全体员工敲响警钟,使大家认识到改正屡查屡犯问题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规避这些常见问题,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避免给网点及自身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个人感受  作为一名营业经理,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熟练掌握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时时处处发挥表率作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要统揽全局。在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推进会的讲话  106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召开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工作推进会,目的是正确分析研判全国上下落实主体责任的形势,认真分析我们在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做好下阶段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部署,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的各项具体工作上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刚才,郭波同志宣读了省纪委《关于5起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和市纪委《关于6起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典型案例通报》,陈罡同志通报了近期全县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典型案列,何瑞峰同志宣读了《2015年第四季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方案》。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全县主体责任落实工作谈四点意见。  一、正确研判形势,当好“明白人”  当领导的,首先把形势搞清楚,把握大势,势就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基本方向,因势而谋,谋定而后动,顺势而为,你才能有效作为。不把形势认清楚,在这个问题方面是糊涂人而不是明白人,最后跌了一跤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全国、全省、全市的形势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呢?106   从全国的形势看。2014年,中央查处省部级领导干部是59人,截至今年8月,全国查处省部级领导干部是48人。前不久中央和中纪委先后对四川南充、河南新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新乡原市委书记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党纪处分,并被免职,纪委书记也受到相应处理,它的一个班子里面两个常委和一个市长被追究法律责任。四川南充在党代会选举过程中出现大面积拉票贿选,最后经过2年多的调查核实,3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4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原南充市委书记以玩忽职守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有名常委被判有期徒刑20年。这是不是一种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是不是越往后越严?是不是所谓的刮风论?  106 从全省的形势看。上半年,共查办市厅级领导干部案件24件、县处级领导干部案件363件、乡科级领导干部案件1682件。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9月19日 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份,湖北省在巡视中发现厅局级干部问题线索最多,达到450个,有人说,湖北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很严,其他地方抓的松,到底是不是这么个情况呢?今年上半年,广东省查处厅级干部案件82件,湖北这个数据是24件。 7月7日 ,我们省召开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会,会上通报了7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不力的反面典型,如,省地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国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党纪处分,被免职,武汉洪山县委原书记刘涛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县委书记岗位,李鸿忠书记在会上提出把纪律挺在管党治党的最前沿,挺在国家法律的前面,挺在全体党员面前,挺在正风反腐的最前线。 9月25日 ,省纪委又通报了4起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案件,其中来凤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卢红鹂,因分管的部门卫生局多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受到纪律审查或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上面就是全省的形势,不说大家也很清楚了吧。  从全市形势看。刚才,郭波同志宣读了 7月24日 全市主体责任推进会上通报的一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的典型案例,上半年,全市共查处437名党员干部,截至7月份,这437名党员干部中有83人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受到处分。 7月24日 ,周先旺书记在全市主体责任推进会上讲到,要真信真懂真明白,谁不明白谁就要吃亏;要真抓真管真担当,谁不担当谁就要让位子;要真严真查真问责,谁不问责谁就要被问责。这个形势概括起来就是推进主体责任的鼓点越来越密,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问责的板子打的越来越重。  上面我给大家列举了这些数据和案例,那么,全国、全省、全市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106 今年以来,县委严格贯彻执行省市委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研究出台了《2015年县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开展了集中谈心谈话,我们明确了七个分主体,县委跟七个分主体,七个分主体跟基层党组织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我们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对不履职干部的召回管理,7月份还组织了全县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半年度检查考核。这些举措说明了县委在落实主体责任上是高度重视的,但也要看到我们在落实主体责任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5月31日 ,市委书记逐一约谈各县市区书记,其中约谈我们xx县的时候,指出我们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着落实主体责任有待强化、少数干部思想观念尚未真正转变、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等七大方面问题,回来以后,我们开展了七个方面的专项整改,虽然整改已过4个月,但有些问题尚未整改到位。省委巡视组结束了对XX7个县市区的巡视,虽然目前尚未向我们反馈巡视意见,但从我了解掌握的情况看,我们的问题绝不会比任何一个县市区少。刚才,会上通报了 9月1日 发生在xx县住征局及 9月15日 发生在建设局的事情,难道这些都是偶然的吗?难道是碰巧吗?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在全市其他城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在落实主体责任上还存在很大问题,还存在以下几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对主体责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个主体责任到底有多重要是不太清楚的,主体责任落实好会产生哪些效应、落实不到位会产生哪些严重后果、主体责任具体内容有哪些也是不那么清楚的。第二种表现是怎么去落实主体责任、用哪些措施去落实主体责任也是不清楚的。这必然导致我们的局长们、书记们、主任们对主体责任懵懵懂懂,人云亦云。106   针对这几种表现,其深层次原因大概有这么三个。一是内心深处不想抓、不愿抓。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严峻性、复杂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对组织安排我们到这个岗位上去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形势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总觉得抓这个是得罪人的事情,是县委的事情,是纪委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个党委(党组)的事情。二是工作当中不会抓、不懂抓、抓不住。这不是说大家情商智商不高,征迁工作这么难抓都能抓好,我看是大家没有足够认真起来。那么不会抓、不懂抓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正确处理发展与党建的关系,对正确落实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的认识不清楚,人云亦云,上面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上面没说我就不做,上面说1我可能只做0.5,怎么抓的好,怎么不跑去打麻将呀。三是关键时候不敢抓、不真抓。说白了就是你履行岗位职责,触及到违反纪律和规矩的这些人的切身利益的时候,你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的问题。是真担当还是假担当的问题,是嘴上说担当、心里不担当的问题。我们有些同志还有好人心理,不管的心理,怕丑的心理,丢面子的心理,怕暴露问题,怕影响形象。结果是越怕暴露问题越出问题,越怕影响形象越损害形象。我们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班子成员有些不符合四风要求、违反八项规定的一些行为,不制止、不提醒,有问题拉不下面子,出了问题还觉得没问题,不来报告,不来找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再这样抓下去,还有更多的干部要受到处理,被追究责任。到时候,损害的不仅是个人形象,损害的是xx县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损害的是西塞山县委区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106   二、 切实担负好责任,当好“局中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党章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去年7月,省委专门下发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对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作了明确规定,相信在座各位都学习过,但能准确说出党委班子、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各有几个方面的肯定是少之又少。那是因为大家对这个工作重视不够,贯彻落实不够,所以我今天逐条说明主体责任的内容,叫重申也好,叫强调也好,希望每个党委党组书记今后张口就能说清道明。  106 党委党组班子集体的主体责任有5条。第一条是加强组织领导;第二条是选好用好干部;第三条是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第四条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第五条是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工作。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有6条。第一条是加强研究部署,即作为党委(党组)书记,县委开的会,市委开的会,你必须将上级要求在所在党组进行研究部署。刚才大家听了市纪委的通报,原团市委书记在落实主体责任检查中被督导组发现迎检材料弄虚作假,同时,更严重的是他今年没有在所在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研究部署,这是错误的;第二条是准确把握廉政状况。作为班长和第一责任人,班子队伍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状况和态势必须清楚,否则是不负责任的。单位屡屡出事,经常在八项规定和四风方面出问题,原来出过问题,现在又出事,你们说这样的党委(党组)书记对所在党委(党组)党风廉政建设的状况很清楚吗?认真研究了吗?第三是大力支持纪委工作;第四是高度重视廉政教育;第五是带头开展检查考核;第六是做廉洁从政表率。党委(党组)其他班子成员分管范围内的领导责任有5条。第一条是主动研究部署。这条与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中的第一条是有区别的,前者叫加强研究部署,后者叫主动研究部署,意思是你必须主动,不能等县委给你发通知,不能等纪委跟你说马上检查来了,你再开会,那样迟了;第二条是支持查办案件;第三条是加强督促指导;第四条是参加检查考核;第五条是严格廉洁自律。  今天讲了以后,大家回去把这个文件好好学习一下,特别是我们的书记们、一把手们要认真看一看,我们刚才在部署第四季度主体责任落实工作的时候,提到要制定主体责任的规定事项和责任清单,把这些责任落实好,要有一项一项的具体工作内容,落实主体责任,具体要做到三个突出。  106 首先,要突出主体地位、主体作用。这个主体就是党委(党组)班子集体、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党委(党组)其他班子成员,而不是其他的,更不是纪委。这个主体责任是对党章规定的重申,是我们各级党委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现在我们在突出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上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主体不主,就是党委主体责任由纪委代行,自己只挂个名,当甩手掌柜,转包责任、分流责任;二是责任虚化。还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签责任状这个层面,检查起来文件制度一大堆,做起来制度形同虚设。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准备以后继续这么做;三是压力层层衰减。突出表现是县委很重视、县委书记很急、纪委很忙、自己反而身上压力轻飘飘。突出主体地位,既要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更要把主体责任的职责履行好,即组织领导之责、监督管理之责、以上率下之责、实施保障之责,回头我们制定责任清单也好,落实责任事项也好,都要紧扣这四个职责,只要把四个职责履行到位了,我想即使你这个单位极少数个别干部出现了不廉洁行为,你这个单位主体责任总体上还是落实到位的。  106 其次,要突出党委(党组)第一责任人的主要责任。我们的书记,要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党员,职责是为党工作,大家不仅要履行好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更要承担从严治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在落实主体责任上,党委(党组)书记要负首则、主责、全责,不是说我管好自己就行了,不是说我只管好我们单位8小时以内的工作就行了,这个责任是政治责任,是份内责任,是全面领导责任,也是直接责任。我们要借此纠正只重业务、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数字、不抓惩治腐败,只求独善其身、不抓队伍建设的错误思想认识。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建,带出一支党和人民信赖的党员干部队伍,用这只队伍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否则的话,取得的所谓业务发展、数字增长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抓好党建更加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市委书记周先旺讲过,党委(党组)书记如果不抓职责履行,就让敢于担当的人来抓,如果不管党风廉政建设,就换人,如果不担责,就要被问责。  第三,要突出层层传到压力。所谓层层,就是每个层次,每个层级都要有责任,都要有压力,压力在传导过程当中不仅不能衰减,并且还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加大责任、压力的传导。对我们四大家班子成员来说,不仅要严于律己,管好自己,更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对你分管范围内的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我们二级党委、派出党工委和基层党委(党组)也都要明确各自职责。我们今天印发的文件,提到四个全覆盖、三个到位、五个一,这四个全覆盖就是要改变我们当前责任模糊、具体事项不清楚、措施不具体、工作不到位的现状。下一步,县委主体办要拿出四个全覆盖的具体方案,各级党委都要认真制定责任清单、规定事项,不要指望县委为你们制定,要自己认真思考研究。到时候我们看看是照本宣科好,还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抓好。对前段时间专项清理违规发放的津补贴、吃空饷等遗留问题,不能放过,更不能久拖不决,必须在10月份整改到位。通过这样一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措施,把责任抓细抓小,确保压力传导不衰减,责任传导层层压实。  三、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当好“清醒人”  106 5月份,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浙江调研时强调,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要抓小、抓早、抓细。7月份,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全省主体责任推进会上讲到,把纪律挺在前面,是落实党章的要求,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全面深化,要把纪律挺在管党治党前面、法律前面、全体党员前面。市委书记周先旺书讲到,把纪律挺在前面,就是要把纪律和组织挺在前面,把管党治党关口前移,针对的不只是少数干部,而是整片森林,不光是治大病重病,还包括防病未发、治病初期。  如何正确理解把纪律挺在前面,一是对纪律本身要有正确的认识。党内纪律很多,作为党员,衡量你的行为准则的首先是党纪,其次才是法律。党纪是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无条件履行的义务,执行党的纪律,必须保证党纪严于国法、党纪先于国法。二是要明白纪律的指向对象是谁。纪律的指向对象是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没有人能例外。三是如何把纪律挺在前面。从范围上看,要把党的各项纪律全覆盖,如,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作风纪律等;从对象上看,现阶段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时间上看,越往后越严,越往后越严格,越往后越严厉,越往后越严肃;从具体案子上看,就是抓早、抓小、抓细,动则责咎,不可越雷池半步;从发展趋势上看,王岐山书记在福州调研时提出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形成四种形态,即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我们正本清源,减少腐败存量,抑制腐败增量,必然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106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对干部的批评教育,在办法上还是要多敲打、多提醒,对苗头性问题要高度重视,象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那样防患于未然;注重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注重抓小错、抓小结、抓小案。通过这样一些措施,使大家少犯错、不犯错。  四、严格追责问责,当好“带头人”  王岐山书记讲过,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党委的主体责任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纪委的监督责任是牛鞭子,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既要牵住“牛鼻子”,更要扬起“牛鞭子”。前不久市纪委书记陈丰林讲到,利剑高悬不能仅仅只是高悬,惩前毖后,惩前在先,方能毖后,靠什么?靠问责。今年是问责年,抓好责任落实,问责是不可缺失的一环,否则所谓责任,所谓责任追究,都是纸老虎,都是狼来了。那么,如何落实责任,如何强化责任,我看要做到三个明确。  106 首先,要明确追责问责的重点。追责问责的重点是什么?惩治腐败重点盯紧“三类人”,第一类人是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的,第二类人是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第三类人是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重用的。纠正四风要注重“三个以后”,即十八大以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后,这“三个以后”出现的顶风违纪行为是查处的重点。从我们区的现实情况看,当前要重点对不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造成恶劣影响的,“四风”问题突出或顶风违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单位系统内违纪问题多发、频发,长期得不到有效纠正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庸俗化、娱乐化、平淡化,不进行纠正的,以及为官不为、慢作为、乱作为,不接受监督,不回应群众关切的,要坚决问责。  其次,要明确问责的具体对象。要坚持“一案四查”,不管是违反八项规定、不纠正“四风”,还是出现腐败案件,除依纪依规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外,还要相应追究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纪检负责人落实监督责任不力、区级分管领导的领导责任,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  106 第三,要明确问责的纪律要求,做到五个决不。一是决不减压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要按照市委的要求,形成人人担责、事事尽责、层层督责的工作局面。二是决不降调子。对出现的问题,要始终从严、从真、从狠问责,决不以批评教育代替诫勉谈话,以诫勉谈话代替党纪处分,该免职的要免职,该调整的要调整,该降级的要降级,该党纪政纪处分的要党纪政纪处分。三是决不留情面。毛主席说,公交论理,私交论情,共产党人不是不讲情面,但是触犯党的根本利益、违反党的纪律,是不能讲情面的。在追究责任过程中,要做到没有暗门、没有天窗、没有下不为例,违纪必查、违纪必究。四是决不捂盖子。按市委书记周先旺讲话的意识,就是不怕家丑外扬,不怕丢面子,不搞藏着掖着,不搞息事宁人,盖子想捂也是捂不住的,不如亮开盖子,认真面对,积极整改。五是决不将功补过。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不因为资历老、贡献大以功抵过。  同志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在手,重担在肩,大家一定要切实树立起“不履职就是失职渎职”的责任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领会好、把握好、落实好,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明白人”、“局中人”、“清醒人”和“带头人”,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全力推动xx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迈进,为争创全省同类第一城区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在全市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6 同志们:  刚才,省上召开全省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对春运交通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1月24日,也就是从昨天开始,全国春运正式开始,市、县、区都同步举行了春运工作启动仪式,我市2016年春运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按照省上的要求,扎实安排部署好2016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确保“两会”、春节、春运期间,106 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春运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春运期间(20XX年2月4日至3月XX日),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两升两降,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23起,同比上升91.67%;死亡1人,同比下降50%;受伤25人,同比上升92.31%;财产损失2.7万元,同比下降45.46%。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7万起,同比上升200%。2016年春运前,全市各类机动车保有量9.7万辆,驾驶人12.6万人,同比增幅分别达59%、38%(因开展免费办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牌证工作,机动车纳管率大幅提升)。交警部门分析,2016年春运将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群众出行压力持续增大。2016年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量将占春运旅客运输总量的85.2%,自驾出行量将上升20%左右。二是农村道路预防重特大事故压力较大。我市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机制虽已建立,但总体运行效能尚未充分显现,交通安全隐患仍很突出。与此同时,春运期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人多车多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风险增大。三是重点交通违法持续增加。从近3年春运期间违法查处情况看,春运期间机动车驾驶员归心似箭,营运车辆心存侥幸多拉快跑,亲朋好友宴请聚会后饮酒驾车情况增多,导致超速、超员、超载、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重点违法行为增加,并呈逐年递增态势。四是恶劣气候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较大。入冬以来,我市降雪冰冻恶劣天气大幅增加。恶劣天气与交通违法影响叠加、与道路隐患影响叠加,加剧交通事故风险,也对春运期间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时刻绷紧春运平安、畅通这根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狠抓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春运期间全市道路安全畅通,确保不发生大的交通事故。  二、强化措施,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做好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一)狠抓路面管控。交通管理路面是主战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措施,坚决防止关键环节出现失控漏管问题。公安部门要以交通安全执法服务站点为依托,科学设置临时执勤点,增加流动巡逻警力,加强对客运车辆、旅游包车、农村面包车和危化品车辆的安全检查,严把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重点强化“两客一危”车辆“打四非、查四违”工作措施,严格查处运输企业、客运车辆违法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乡镇交管站、行政村交管室和检查劝导站的作用,及时纠正、劝导、制止交通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严格落实限速措施,通过定点测速、流动测速、区间测速等办法,严查超速违法行为。要将夏季“朝五晚十”路查时间调整为“朝六晚九”,保证人员、时间、任务三落实,  (二)狠抓重点监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1月6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治,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开展“人、车、路”春运安全大检查。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联合开展安全大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各项整改措施。逾期未检车辆和存有安全隐患车辆一律不得参加春运,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限制或禁止参加春运,不符合安全条件的道路严禁通行客运车辆。二是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对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运输企业要与参加春运的驾驶人逐个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三是加强旅游包车客运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本辖区旅游包车客运企业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交运发〔2012〕33号)和《甘肃省旅游包车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甘旅发〔2012〕24号),加强省、市际包车客运企业经营资质、车辆营运资质和驾驶员从业资质管理,规范省(市)际包车客运标志牌管理。四是加强春运交通安全大宣传、大教育。公安部门要将“五不两确保”(不超速,严格按照道路限速要求行驶;不超员,车辆乘员不得超过载客人数;不疲劳驾驶,日间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不接打手机,在驾驶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关闭动态监控系统,做到车辆运行实时在线;确保乘客系好安全带,全程按要求佩戴使用;确保乘客生命安全,为旅途平安保驾护航)作为督促驾驶人自觉遵章守法、安全驾驶的重要载体,广泛开展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宣传,曝光严重交通违法和隐患突出的运输企业,落实“两公布一提示”(公布交通流预判和分流绕行预案,公布道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提示节日期间交通安全事项要求),着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三)狠抓联动保障。一是推进春运便民利民服务。公安部门要组织开展“情满旅途”活动,为群众提供春运服务保障。要会同共青团组织,继续开展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广泛开展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重点帮扶、便民利民、应急救护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二是做好公路养护保障工作。公路部门要加强通行班线客车公路的养护管理和路网监测,做好雨雪冰冻天气道路铲雪除冰防滑保畅工作,要密切联系气象部门,充分储备道路养护保畅物资,保障道路安全通行。要充分发挥ETC系统功能,保障路网运行畅通。三是营造良好春运氛围。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坚决打击“拉客”、“宰客”、“倒客”、欺行霸市等非法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运输企业加强对驾驶人雨雪冰冻天气安全驾驶技能和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遇雨雪冰冻恶劣天气,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并细化完善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好应急运输能力,要督促道路养护部门,在坡道、桥梁等重点路段备足融雪剂、盐、沙石等物资和铲冰除雪设备、装备。要与气象部门建立气象信息传送机制,根据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尽量降低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防止造成大面积拥堵。发生突发事件时,要进一步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调度运输企业调整客运班线、班次,严防发生旅客滞留和冻伤事件。  三、加强督导,严格问责,确保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效有序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上已成立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召开辖区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形成监管合力,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总体要求,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切实抓好各自工作。  (二)强化督导检查。市政府将成立督查组,从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抽调人员,定期对各单位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全面督导检查。督导组要切实履职尽责,转变作风,深入基层,真督实导,发现问题,推动工作。要创新督导形式,加大督导频次,强化督导效果。对督查发现的重大问题,报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梳理汇总后,以市政府名义进行挂牌督办。县区、各部门也要在本地区、本系统开展相应督导工作。  (三)严格责任追究。近年来,因安全生产事故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越来越多,处理也越来越重。责任追究不是一句空话,在国务院、省政府及我市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中,都明确提出了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对此,希望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措施落实。春运期间,对存在工作消极、纪律松弛、管理松懈、措施不落实等情况导致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春运安全事关重大,2016年春运工作目标、任务、措施都非常明确,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切实把2016年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宽松、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在交警支队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支队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落实厅交管局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视频会议精神,部署支队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考虑到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实际情况,支队以市局名义转发了厅交管局的实施方案,制定印发了支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总的想法就是既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支队专项整治工作,又要充分发挥县分局对县区公安机关交警队伍的管理职能与作用。106   支队的方案已经印发了,下面,我就落实支队《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思想要重视  省厅交管局按照省公安厅领导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近期在全省公安交警系统集中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应当说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一)专项整治工作有益于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去年以来,支队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支队上下聚焦“四风”、正风肃纪,严格整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队伍教育管理监督,开展执法检查“回头看”和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受到省市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支队按照市局党委的安排部署,印发了《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工作方案》,从制度机制建设入手,着力强化问题整改,加强作风建设。这次集中向“庸懒散浮拖”问题开刀,就是坚持持续用力,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突出问题的整改实效取信于民。  106 (二)专项整治工作有益于适应交警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当前,公安交警体制改革已基本结束,但客观的说,支队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体制改革后的情况。许多同志在改革前心存疑虑,等待观望,在改革中主动跟进不够,对新情况研究不透,对问题认识不准,对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做好公安交管工作缺乏有效的思路与措施。有些是工作方法问题,但更多的是工作作风问题。因此,这次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工作既非常必要,又很及时,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深化交警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当前各项公安交管工作的展开与落实。  106 (三)专项整治工作有益于全面加强公安交警队伍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支队民警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看到,发生问题的风险和苗头也是客观存在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应当是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新常态。基于对当前交警队伍建设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厅交管局提出专项整治庸懒散浮拖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支队不同层面都是存在的。在庸的方面,一是业务不精的问题。过去我经常讲,各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能不能做到精而专,在支队上能不能出几个小专家。业务不精导致能力不强,工作标准不高,久而久之形成平庸的思想,特别是年轻人,长此以往,势必害了自己。二是领导力、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改革后,如何把公安交管工作领导好、组织好,把工作抓上去,这是摆在支队领导、中层领导每个人面前的问题。执行力相对比较差,说的事情不执行,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有的工作落实不到位,给整体工作造成被动。在懒的方面,首先是不作为,对工作部署不落实,对下面反映的问题不解决。其次是慢作为,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再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上不深入,一知半解,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人还是要有些激情,振作起来,把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搞清楚,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把它吃透,时间久了工作水平不就高了。在散的方面,有的同志我行我素,各自为政,甚至对有的工作想咋干咋干,只关心个人的事,不关心单位的事,有利益的事跑的就快,没有利益的事就疲沓散漫。日常养成不够,在纪律上也存在着松驰散漫的问题。浮的方面,表现为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心浮气躁,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官僚主义、衙门作风。要多思考如何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帮助基层解决问题,针对曝露出的问题,认真汲取教训,盯着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这就是我们支队应当有的新常态,这样才能获得基层支持,绝不能和基层成为“油水”关系中的油,浮在上面。在拖的方面,表现为工作作风松散,磨磨蹭蹭,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难题往上交,遇到群众的问题往外推,一点儿责任也不担,一点矛盾也不化解,我们如何正襟危坐在这个位置上。有些问题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要有积极的心态,主动跑着去协调,不能事事等领导去协调,该办的事不办,急的事情慢慢办,群众的事情拖着办,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形象都影响极坏。因此,请大家思想上一定要重视起来,充分认识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巩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抓,实实在在地做,全面推进各项制度规定落实,解决队伍中担当不力,精神不振,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等庸懒散浮拖的突出问题,促使队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保障和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的落实。106   二、重点要突出  这次为期60天的专项整治工作从4月20日起至6月20日,分为强化学习、查摆问题,严督细纠、集中整改和巩固提升、建章立制三个阶段。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切实在增强针对性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  (一)要抓学习,强化思想自觉。庸懒散浮拖问题,究其根源,是思想出了问题,是宗旨意识弱化、群众观念淡化和自我要求不严、责任感缺失的具体表现。要严格按照厅交管局明确的“五个专题”的学习落实,政工科要将五个专题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标准、明确责任,严密组织,加强检查督促。每个同志都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做到集体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  (二)要抓查摆,找准突出问题。衡量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有效解决庸懒散浮拖问题。要借鉴路线教育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查摆问题作为专项整治的首要环节,采取点、评、议、提等方式,把问题找准找实,形成问题整改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实施精准整治。  106 (三)要抓整改,治理顽症痼疾。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着力在落实整治、改进作风上下功夫。针对庸懒散浮拖问题,一是必须强化日常管理教育。要做到日常管理与业务工作同要求、同检查、同落实,认真开展队伍警示教育,认真学习各项警纪铁规,将整治工作的要求内化于心理认知,外化为行为准责,从思想深处解决作风问题。要治理队伍顽症痼疾,对照整改清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研究,拿出具体有效的措施,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逐项整治解决到位。二是必须提升工作效能。要针对能力平庸、心态庸懒等问题,强化进取精神,自觉加强能力培养,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自觉学习,落实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工作能力水平。要科学筹划工作,强化效率意识,纠正怠政懒政思想,克服畏难躲避情绪,压任务、压担子,提升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能。要科学考评,强化激励,进一步激发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必须强化督导检查。要坚持严字当头,层层传导压力,通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杜绝侥幸心理,养成求实的工作作风。四是必须严格问责。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教育诫勉与惩处警示并重,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生问题查而不纠、隐情不报,甚至顶风违规违纪的,要实行“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肃问责查处,形成从严整治的高压态势。  106 (四)抓规范,推动建章立制。要通过专项整治,对本单位、本部门相关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坚持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要强化日常管理制度,落实教育诫勉和和惩戒警示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认真解决在岗不尽责、在位不作为的问题,以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不给偷奸耍滑者机会,不给“守摊子”的干部空间。要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在支队营造出一个“制度必须执行,违反必须担责、发现必须追究”的有序环境,树立纪律、制度的权威,切实强化严守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三、措施要得力  这次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是对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服务水平、工作效能的一次检验。支队各部门要旗帜鲜明地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坚决地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务求有结果、见实效,为全市公安交警队伍作出表率。  (一)加强领导,全警参与。支队成立由我为组长,政委、副支队长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科,由刘政委兼任主任,抽调政工、办公室、法制等部门民警为工作人员,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查纠整治工作。各部门、大队的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带头抓学习,带头抓整治,带头抓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成效。要在专项整治活动中加强各级班子建设,从支队领导到中层领导,确实下点儿功夫,在工作中形成合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民警必须要不漏一人地全部参加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按照“三对照、两清单”的要求,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明确责任人,逐条落实,抓实见效。要将专项整治工作与队伍作风建设紧密结合,以整治成效来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过硬作风,全面促进队伍纪律作风新的转变。106   (二)严密组织,强力推进。要严格落实支队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本部门、本人的实际,既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规定动作”的落实,又要创新选择一些“自选动作”,坚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引深,力求专项整治更加贴近实际,有的放矢。要及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反映专项整治活动推进情况,加强典型宣传,营造专项整治的浓厚氛围。要及时上报整改清单、半月报表及情况小结,确保专项整治活动有序推进。  (三)深化改革,创新管理。要以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改进管理模式,加强对新的管理体制下做好公安交管工作的研究,坚持深入基层,实事求是,加强调查了解,掌握基层实情。今天早上,巡查大队执法小分队深入到路面抽查执法执勤情况,这个做法很好,可以直接查看大队勤务落实了没有,也可以随时发现路面执法执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各部门也要认真研究自己职责范围业务工作的抓手,认真研究如何改进管理,加强指导督查,创新模式,努力做好改革后的公安交管工作。  (四)抓好落实,统筹推进。要把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与全面深化交警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大力推进“四项建设”结合起来,与“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等公安交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106 同志们,开展庸懒散浮拖问题专项整活动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迅速行动,真抓实干。支队各部门和高速大队一定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支队党总支的部署要求上来,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项活动中,以坚决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打好这场专项整治的攻坚战,着力解决队伍中庸懒散浮拖问题,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铁纪律警、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依法履职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消防副支队长学习新《廉洁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自支队部署开展“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以来,我认真开展学习,深入对照自查自纠,可以说是受益颇深、感触良多,努力使自己对两个“党规”的学习践行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体现于绩。根据活动要求,结合本职工作和个人实际情况,现就我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学习基本情况  106 通过几天的专题学习和座谈交流,我对这次两个“党规”的专题学习体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意义大”。两项法规的颁布实施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实现依规依纪治党,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两项法规一正一反、相互配套,《廉洁自律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党纪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二是“内容全”。本次专题学习邀请了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安排了专题学习,组织了专题交流发言,也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畅谈自己对两个“党规”的学习心得。主题鲜明,内容全面,既有课堂授课,又有消化讨论,既拓宽了工作思路,也解答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三是“效果好”。这次学习既有对两个“党规”进行独到的讲解,又有对政策修订最新信息的介绍,又系统阐释了两个“党规”在消防部队廉政建设方面的地位作用。就我本人而言,系统学习了两个“党规”的相关内容,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我感受到了强大的正能量、强大的冲击力和强大的推动力。  二、主要收获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主管支队后勤工作的部门领导,我深感此次学习的重要意义,不仅要抓好自身学习,也要积极探索,结合本职岗位,抓好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因此,我不断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既开列了“正面清单”,又开列了“负责清单”,较之以往有了更强的思想引导性和可操作性。作为领导干部而言,要让《准则》、《条例》落地生根,必须先学一步、多学一级、深学一层,全覆盖抓学习、全身心抓领悟。106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从公安网查阅相关的学习教育资料,使得集中学习有教材,个人自学有资料,做到了专项学习活动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推进。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把两个“党规”的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努力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廉则生威,廉洁的形象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廉则虚,腐败的形象赢来只会是人民群众的唾弃,毁掉的将是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同时,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常怀律自之心,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树立起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  (二)加强自我修养,筑牢坚实的反腐倡廉防线  《准则》是目标、是方向,我们重在领会其实质;《条例》是基石、是起点,我们必须逐条掌握内容,做到行有所止。同时,共产党员应加强自我的党性修养,管好自己的“癖好”。  106 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始终做到自警自律,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带头严格遵守,特别是要按照《准则》和《条例》明确的八个方面要求、六个方面纪律,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小节做起,把住欲望关,净化朋友圈,管好身边人,涵养高品位,真正使党纪党规内化于心、力践于行。此外,自身也要从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开始,认真执行条例规定的十项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汲取警示教育片记载的各类贪污腐败案件的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增强自我接受监督的意识。最后,时刻不忘廉洁自律、勤勉工作,将清正廉洁贯穿于日常的思想和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做到廉政纪律不可忘,腐败红线不可触,公仆之情不可移。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财务运行机制  培根说:“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危害更大”。制度的“笼子”已经扎紧,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监督源于关爱”,要强化“严格要求是对干部负责”的理念。关键时刻要敢于站出来、敢于亮剑,坚决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尤其是在伙食管理、业务经费支出等涉及到财务方面更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因此,必须抓好学习、教育,提高按“规矩”办事的自觉性。所谓“规矩”就是党纪国法。一要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财经规章制度,形成一套规范、较为完整的操作和监督机制,防止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二要以理财为重点,强化法制意识,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至上的特权。三要强化政策和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确保党的方针、路线能够正确实施。四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科学的程序,是正确决策的保证,特别是对重大经费的决策,要按科学的程序进行,对不按程序办事,造成重大损失和后果的,将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同时,作为财务工作者,在坚持程序方面表率作用意义重大,起着重要的责任。  (四)加强文化育廉,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106   消防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以消防官兵为主体的一种特色文化,是消防官兵关于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在文化育廉方面,应该创新工作思路,让廉政思想无孔不入,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是组织官兵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古圣先贤的清廉事迹、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当代英模的勤廉精神教育人、激励人、感召人;二是组织官兵观看各级纪检机关摄制的警示教育片,并深入剖析违法违纪案例,促使全体官兵深刻反思,引以为戒,增强教育的震撼力和说服力;三是在营区、办公楼设置廉政、宣传橱窗等固定设施,定期宣传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开展正反典型教育,营造崇尚廉洁、鞭挞腐恶的警营氛围。学习贯彻新修订《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修身慎行清廉洁白做讲规矩守纪律的好干部——学习贯彻新修订《准则》《条例》心得体会 106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管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既面向党员领导干部,也面向全体党员;既规范从政行为,也规范其他行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删除了与国家重复的79条规定,体现了党纪严于国法,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为全体党员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消防部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推动新修订《准则》《条例》落地生根,支队党委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全支队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准则》《条例》的热潮。现结合本人实际,谈谈学习贯彻落实《准则》《条例》的几点体会。  一、修身立德,将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  106 新修订《准则》《条例》,树“高线”、划“底线”,重自律、强他律,增激励、牢约束,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消防部队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重要武装力量,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准则》、《条例》精神实质和现实意义。要逐章逐条、逐字逐句学习原文,熟练掌握《准则》《条例》,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自律底线。要把学习《准则》《条例》与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全面系统学习、融会贯通理解、把握精髓要义。要“走出去”学习,不仅要在党委中心组和机关理论学习会上学,同时要利用公安内网、互联网、报刊进行学习,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强化教育实效,切实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心中,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讲规矩守纪律的自觉性、主动性、持续性。  二、慎行笃行,树遵守党规党纪的好样子  人生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码起来费时费力,一旦推倒只是瞬间的事。作为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防微杜渐,把严于律己作为良好的习惯,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用权,时刻提醒和警戒自己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观察和分析事物,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讲政治,顾大局。强化执行力,提高战斗力,富于创造力,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好样子;二做经济上的“清白人”。要胸怀坦荡,不贪不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廉洁自律的好样子;三做作风上的“正派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欺上,不瞒下,树求真务实的好样子;四做工作上的“带头人”,要不断提升领导和驾驭工作的能力,“请跟我上,向我看齐”,带头真抓实干,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样子;五做官兵的“贴心人”。要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干官兵之所需,解官兵之所难,把官兵满意度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准。  三、执纪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106 “纲纪废弛,危亡之祸”,党委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的领导,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总体布局,列入领导班子、干部目标管理,与防、灭火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要坚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快推进法纪法规体系建设,将“科学、合理、有效”的指示精神法制化,使之成为具有约束力的纪律规章,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要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始,严格执行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时时、事事、处处把纪律、规矩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到实处。要始终坚持“零容忍”理念,敢“动真格”、“唱黑脸”、“下猛药”、“出重拳”,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对于敢于对违反纪律、破坏规矩的人亮剑,要有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杀一儆百,惩前毖后,形成有力震慑的大环境、大氛围,让官兵养成敬畏纪律、遵守纪律、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自觉。 信用社营业部经理季度个人总结  106 一季度,在联社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按照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营业经理的相关办法,认真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和行使管理与监督职能,以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为目标,抓落实,规范财务核算,努力实现全社财务状况的根本好转,同时并积极做好了各项报表与任务完成情况的上报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本季度主要工作述职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指标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0XX年月31日,我社各项存款余额**万元,  (二)2、管理指标完成情况  本季度我社严格按照上级联社和我社制定的全年工作要点展开工作,确保了各项业务稳健运行,员工素质进一步提高,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工作报告  (一)假币的防范和处理。针对一季度发现假币较多的情况,强调柜员要提高警惕,假币一旦进入柜台就不可再次流通,应及时盖假币章,尤其是对M3W9开头的假币要重点防范407。  (二)做好开展“自助有好礼,月月送不停”自助终端业务宣传及营销的活动。  (三)让员工学习并贯彻执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大纲”。即坚定服务三农的方向、牢记“诚信、合规、责任、团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四)积极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1、2014年四季度开户、销户、变更人行账户资料。2、销户的所有传票。3、挂失登记薄、会出人员交接登记薄、相关大额、贷款传票等。  (五)学习《关于近期部分省份发生存款失踪案件风险警示》的通知,加强柜员岗位管理,完善事前制约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事中授权控制;加大财务核对力度,提高事后监督实效。  (六)做好春节期间的查岗登记,规定每天的值守人员必须准时到岗,早班8::30到,晚班与早班见面交接后早班人员方可离岗,同时要记录好电话查岗的时间。  (七)高度重视远程授权工作。要求柜员在办理业务时注意力要集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一笔一清,随时整理自己的业务凭证、把业务审核融入到业务办理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把差错降到最低,风险防范做到最好。  (八)积极响应上级机构的号召,组织消防预演以及防抢劫的预演。要求如下:1、全体人员预演火灾到来时如何逃生,应避免惊慌,有序的进行。2、歹徒抢劫客户的演练。3、客户在ATM自助取款时,有歹徒如何处置。4、歹徒威胁柜台人员的处置办法。  (九)做好事后监督系统上线的准备工作。1、会计凭证的填写:手工填写凭证做到内容完整、清晰、书写规范。2、凭证要素必须填写在指定的位置。3、要注意保证套写凭证、复写凭证记账联次的清晰度。4、网点单证应指定专人负责打印,单独视同一个柜员凭证进行整理。5、加盖印章时要完整清晰,避免覆盖流水号、金额等重要的内容。6、当日营业终了后将传票逐一勾兑流水、核实无误后填写明细、入袋保管、封口并双人盖章。7、事后票据的整改。被替换的票据用铅笔在背后写网点号、柜员号、流水号;支取方式变动申请书上必须要填写余额;调拨单使用时应注意出入库时间,必要时联系师傅手工填写以避免差错。  (十)做好“屡查屡犯”的培训安排以及整改工作。通过开展专项培训,给全体员工敲响警钟,使大家认识到改正屡查屡犯问题的必要性及迫切性,从而在工作中有效地规避这些常见问题,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避免给网点及自身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  三、个人感受  作为一名营业经理,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熟练掌握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时时处处发挥表率作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要统揽全局。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