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4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2)线路附近房屋的处理原则:导线水平投影5m以内的房屋均要拆迁;导线风偏后,净距小于8.5m的房屋均要拆迁;不满足场强曲线要求的房屋均要拆迁。(3)导线对地面、建筑物及树木的最小距离,见下表线路经过地区居民区非居民区交通困难地区步行可以到达的山坡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岩石对所有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对城市规划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对非规划范围的城市建筑物对树木净空距离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净空距离(绿化区)最小距离(m)7.56.55.55.54.06.05.05.02.54.54.03.5计算条件40‵弧垂40‵弧垂40‵弧垂最大风偏最大风偏40‵弧垂最大风偏最大风偏无风最大弧垂最大弧垂40‵弧垂对果树、经济作物、城市路树的垂直距离3.2.1复测注意事项及安技要求43
3.2.1.1必须使用经校验合格的测量器具,不符合标准的严禁使用。所用经纬仪的最小读数不得大于1′(应用J2级仪器)。测量前尚应对仪器和量具进行详细的校正检查。3.2.1.2复测时应尽量利用原有设计桩,条件允许时应在塔位顺、横线路方向上钉出施工用的辅桩。3.2.1.3应严格按照设计数据补钉丢失的或被外力破坏的塔位桩。补桩时,直线桩采用正倒镜分中法;转角桩采用正倒镜取中交汇法,并用测回法复测其水平转角值。所补桩位的参数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得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否则应重新测量补钉。3.2.1.4测量值的误差超过允许范围(见表2-1)时,必须查明原因,予以纠正,无法纠正时及时报技术部门处理。3.2.1.5定向测量时,应使仪器视点尽量对准花杆根部,以保证测量精度。遇有障碍不能通视或视线不清时,采取其它测量方法,但不得以近打远。3.2.1.6按明细表移桩时,应认真校对移桩后的档距、高差是否与明细表和平断面图中的数据相符。3.2.1.7在分界处复测时,必须延伸至相邻辖段两基塔位以上,以确保线路延伸无误。第.5.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3.2.1.8遇有恶劣天气如大风、雨雾及视线不清时,不应进行测量作业。43
3.2.1.9复测时应备有必要的防蜂、防蛇、防兽等及防止意外伤害的器械、药品等,并加强与各作业人员之间的联络。收工时应及时清点人数。3.3降基和分坑测量3.3.1作业内容:a)以塔位中心桩为基准,确定基坑及桩孔位置。b)按设计配置的基础各部尺寸对每个基坑、桩孔进行地面放样。c)校核基础的保护范围(边坡稳定距离)。3.3.2基本要求:a)尽量保留原塔位中心桩,以便检查、核对各基础的基面值等有关数据。b)定出以下控制桩,并以铁钉定点:──塔位辅助方向桩及对角线桩;──基础施工控制桩及质量检查用的辅助桩;──转角塔顺、横线路方向桩。c)作业过程中应做好分坑放样的各项测量记录。d)对塔位中心桩、半根开桩、对角线桩应做永久性保护处理,其他用以定线、找正和质量检查的桩位也应妥善保护。e)为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开方量及保护自然环境,对位于山地和丘陵的塔位,在保证塔腿地脚.......螺栓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尽量不降基或少降基面,保留原地形和植被,建议直接从自然地面.............................开挖基坑。43
....对于基础的施工基面,其是否开挖以及开挖的数据,必须经核对自然地面与设计塔脚的关系后而定,不必按施工图中具有代表性的降基情况所示的地面线开方。本工程所有部分转角塔有中心桩位移值,详见塔位明细表。直线兼转角塔分坑时按转角塔方法放样,即:以其转角平分线为基准线分坑。3.3.3降基和分坑测量要求3.3.3.1测量前必须认真核对下列项目:⑴塔型及对应的基础配置;⑵及基础出露高度;⑶明细表施工基面数据是否与实际地形和基础配置相符;第.6.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⑷验算施工基面、基础埋深露高及外边坡稳定范围等是否均满足要求;⑸分清塔位桩、辅加桩或直线辅桩及方向桩;3.3.3.2需降基的塔位,其降基面应以塔位中心桩处的原状地面为基准点。降后的基面宽度应从坡边的原状土算起。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并理解《施工说明》。3.3.3.3基础施工放坡规定:(1)大开挖基础从基础底板外缘至外边坡的距离要求:不小于0.42Ht+n(米),其中Ht为基础埋深,n为裕度,当外边坡度a45°时,n取1.0米。(2)掏挖基础的基面外边坡距:从基础设计地面线上的基础主柱中心至外边坡的距离不小于1.3D(米),其中D为基础扩大头的直径(米)。43
(3)铁塔基础内边坡距:从基础底板外缘至内边坡的距离不小于0.5米,内边坡坡度为1:m,当为黄土时,内边坡H0.3,H=5-10米取m>0.5,H>10米取m>0.75;当边坡为岩石时,内边坡H0.25,H=8-15米取m>0.4。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上述放坡系数对内边坡进行放坡。3.3.3.4基础开挖数据3.3.3.5基础和地脚螺栓配置见基础根开表要求3.4分坑方法简述3.4.1分坑测量时必须认真计算、仔细操作,并将分坑计算结果作为备查资料保存。分坑前应核对《杆塔明细表》中“相对中心桩高差”值和“基面”值、“埋深”值,以及基础型式露高等设计数据和塔基位置实际地形,确定降基量。必要时可在允许范围内稍作调整,以方便下道工序施工,但必须保证基础外边坡满足设计要求。分坑完成后应校核基础的保护范围(外边坡稳定值)。3.4.2直线塔分坑a)井字桩控制分坑线路方向aC33D24第.7.1页AxyOBa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图2-2井字桩分坑示意图图中:x—正面半根开值;y—侧面半根开值;a—基坑边长;43
如图2-2,将仪器支于中心桩O处,对中调平后,前视相邻塔位桩,根据本腿的正面根开值和侧面根开值,分别订出两个半根开桩A、B;再依次在两个半根开桩上支仪器,钉出基础根开控制桩C、D;在AC方向,分别量取y-0.5a和y+0.5a,钉出1#和3#坑边控制桩,同样在B、D方向分别量取x-0.5a和x+0.5a钉出2#和4#坑边控制桩,用拉尺子的办法划出基坑。其余3条腿分坑操作,分别根据各自的正面根开和侧面根开值,钉出基础根开控制桩,按此方法一一进行。b)角度法分坑(方法一)a线路方向32y4aA1θOx图2-3角度法分坑示意图图中:x—正面半根开值;y—侧面半根开值;a—基坑边长;θ—tg-1(x/y)如图2-3,将仪器支于中心桩O处,对中调平后,前视相邻塔位桩,水平旋转θ角,订出坑中心桩A(OA=√x2+y2);再在坑中心桩上支仪器,前视塔位中心桩O,水平旋转θ角,钉出基础坑口控制桩1#,之后仪器水平旋转90°、180°、270°,分别钉出2#、3#、4#坑口控制桩,划出基坑。其余3条腿分坑操作,根据各自的正面根开和侧面根开值,分别计算出与线路的夹角,按此方法一一进行。最后钉出各半根开桩和十字桩,复核分坑结果。c)角度法分坑(方法二)第.8.页43
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θ4θ图3线路方向AA′aBB′CayOθ22-4C′θ1D′Dx角度法分坑示意图图中:x—正面半根开值;y—侧面半根开值;a—基坑边长;θ1—tg-1〔(x-0.5a)/(y+0.5a)〕θ2—tg-1〔(x+0.5a)/(y+0.5a)〕θ3—tg-1〔(x-0.5a)/(y-0.5a)〕θ4—tg-1〔(x+0.5a)/(y-0.5a)〕如图2-4,将仪器支于中心桩O处,对中调平后,前视相邻塔位桩,水平旋转θ1、θ2、θ3、θ4角,分别订出A、B、C、D坑口角方向桩,以中心桩O为起点,沿OA方向订出坑角桩A′〔OA′=(x?0.5a)2?(y?0.5)2=(x?0.5a)2?(y?0.5)2〕;沿OB方向订出坑角桩B′〔OB′〕;〕;沿OC方向订出坑角桩C′〔OC′=(x?0.5a)2?(y?0.5)2沿OD方向订出坑角桩D′〔OD′=(x?0.5a)2?(y?0.5)2〕;划出基坑。其余3条腿分坑操作,根据各自正面根开和侧面根开值,分别计算出与线路夹角,按此方法一一进行。最后钉出各半根开桩和十字桩,复核分坑结果。43
?:以上各分坑方法中,桩间距离均为水平距离,而实际操作中,地形变化较大,必须用斜距折算为水平距离来分坑。把斜距折算为水平距离的方法简介:(以下坡情况为例)第.9.页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1总则.........................................................................11.1编写依据.................................................................11.2适用范围.................................................................12工程概况.....................................................................12.1概述.....................................................................12.2线路方向规定及基础位置编号见图1-1和图1-2示。...........................12.3基础工程术语解释.........................................................22.4基础种类和型式...........................................................33施工测量......................................................................33.1施工测量允许偏差.........................................................33.2线路复测.................................................................443
3.3降基和分坑测量...........................................................63.4分坑方法简述.............................................................74土石方开挖...................................................................114.1质量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114.2安技要求................................................................124.3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135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135.1桩孔开挖................................................................135.2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孔开挖施工.............................................145.3成孔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145.4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沉放...................................................155.5混凝土浇注..............................................................165.6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工艺流程.............................................176大板式直柱型基础施工.........................................................196.1.材料准备及要求.........................................................196.2钢筋笼制作..............................................................216.3支放模板................................................................226.4混凝土浇筑..............................................................226.5养护与拆模..............................................................256.6回填...................................................................266.743
安技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267接地装置施工.................................................................277.1接地沟开挖.............................................................277.2接地体敷设及连接........................................................277.3回填...................................................................27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总则1.1编写依据a)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部分施工图纸;b)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程序文件。c)《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d)《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e)《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CSG10017.1-2007)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接地分部工程施工,用于工程部、物资供应部和施工队现场施工使用,并作为上报业主、监理单位的指导性文件。2工程概况2.1概述43
本工程为余箐变电站~珙泉变电站110kV送电线路新建工程,其设计范围为:起于余箐至珙泉已建线路段的N16#铁塔1B-J1-18型铁塔横担挂线点,止于已建的珙泉变电站110kV门型构架挂线点,新建线路长为10.60km沿线杆塔位海拔高程在314m~760m之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线路全线高差起伏较大,地形划分为:山地和丘陵山地占50%、丘陵占50%。沿线地质结构较单一,以风化程度不等的泥质页岩、砂岩、碳酸钙岩石为主,全线无不良地质现象。沿线植被发育较好,除N7#~N8#、N12#~N23#塔段局部成林,其余均分布在田间地角和房前屋后的私人林木,主要树种为柏树、松树,线路全线多次与公路或乡村公路平行或交叉,但路况较差,交通条件较差。2.2线路方向规定及基础位置编号见图1-1和图1-2示。后线路左侧前进方向前珙泉变电站余箐变电站小号侧线路右侧大号侧第.1.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图1-1:线路方向规定示意图铁塔基础大号侧(珙泉变电站)左转右转BC左43
右横担方向(或角平分线)AD?小号侧(余箐变电站)图1-2:基础位置编号示意图2.3基础工程术语解释2.3.1呼称高-----指铁塔下导线横担下平面至铁塔基础立柱顶面间的垂直距离,2.3.2定位高-----指铁塔下导线横担下平面至塔位中心桩间的垂直距离。在本表中表述为塔型—定位高。2.3.3塔位原始中心桩-----指铁塔所在位置的中心桩。对直线塔,此桩即为线路中心桩。对转角塔,此桩即为线路中心桩位移前的中心桩。2.3.4基础立柱露高设计值-----指基坑回填后,基础立柱顶面至回填或培土后立柱所处地面间的设计允许露高值。2.3.5基础立柱露高设计基本值-----指为塔材防锈等原因,在基础基坑回填后,基础立第.2.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柱露出地面高度的最小值:本工程取200mm。2.3.6基础种类和型式43
本工程基础形式人工掏挖基础、人工挖孔桩基础共两种,全部为现浇基础。所有基础铁塔基础为平腿基础。2.4混凝土强度为:采用C25强度混凝土,保护帽采用C10强度混凝土。3施工测量3.1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表2-1:基础工程测量偏差标准一览表序号工序项目及允许偏差⑴耐张段内的直线延续精度:塔位中心桩横线路偏移不大于50mm.1复测⑵档距允许偏差:1%.⑶塔位相对高差及重要交叉跨越物的标高与设计值的偏差不超过0.5m.⑷转角度数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⑴基础根开、对角线尺寸允许偏差:±2‰;高塔:0.7‰。⑵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移位不大于:30mm.分坑⑷灌注桩基础桩位偏移:50mm。放样⑸放样测量精确度要求①钢尺测距时两次拉量的误差不大于量距的1‰。②经纬仪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得超过测距的5‰。③经纬仪方向法测角度时,两测回之差不应超过1′30″。⑶整基基础扭转:≤10′;高塔≤5′。2第.3.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⑴桩基础成孔的垂直度:≤0.5%;⑵桩径允许偏差:±50mm;⑶基坑(孔)深度允许偏差:0;+100mm;⑷基础立柱及各底板、台阶部分等的各部几何尺寸允许偏差:-1%;⑸43
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的偏移不大于10mm;开挖与浇制⑹地脚螺栓出露长度允许误差:+10mm;-5mm;⑺基础顶面相对高差:≤5mm;⑻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mm;⑼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①主筋间距:±10mm;②箍筋(或螺旋筋)间距:±20mm;③钢筋笼的宽度或直径:±5mm,长度:±50mm;④网眼尺寸:±20mm;⑤整笼弯曲度:≤1%;⑽桩基础钢筋笼在基孔内的位置允许偏差:①位标高:±50mm;②笼中心与孔中心的位移:10mm;③主筋净保护层厚度:-10mm.33.2线路复测复测核对档距、塔位桩间的相对高差,以及该耐张段的直线延续精度和耐张塔的转角度数等参数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将测量原始数据详细记录备查。若有超出偏差允许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项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无法纠正时应通知项目工程部和设计单位处理。在复测过程中,应对塔位和档内的障碍物、交叉跨越物,以及走廊内的政策性处理难度较大的障碍物如:房屋建筑、村头大榕树、风俗建筑物等,必须认真观测、核对,作好详细的测量记录报工程部处理及核对、存档。附注——有关线路要求与设计参数:(1)导线对各主要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见下表:被跨越物高速、Ⅰ级公路Ⅱ~Ⅳ级以下电力线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水位至路面8.04.04.04.05.043
第.4.页40‵弧垂40‵弧垂40‵弧垂40‵弧垂40‵弧垂最小距离(米)至路面8.0计算条件40‵弧垂至弱电线、通讯线至特殊管道任何部分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如下图示,用钢尺拉量出斜距S值,读出前视K点的俯角θ值后,按下式计算水平距离:L=S×COSθ。.O塔尺θhSKHL测算结果可用仪器测得高差H后验算,L=H\tgθ。测量时须注意,塔尺应扶正垂直地面;读垂直角应用正倒境校核。3.4.3转角塔(直线兼角)分坑a)测钉辅助桩D线路方向B(180°-α)/2AOC图2—543
转角塔辅助桩测钉示意图如图2-5所示,先在转角桩O上安置经纬仪,用望远镜照准0桩之前的相邻杆塔位中心桩,按顺时针方向测出(180°-α)/2(α为线路转角),沿视线方向钉A辅助桩,纵转望远镜钉B辅助桩,再水平旋转90°,在此方向上钉C、D辅助桩。b)分坑测量如图2--5所示,以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AB和CD为分坑基准线,根据四个辅助桩A、B、C、D,按相应直线杆塔基础的分坑步骤和方法进行分坑。3.4.4桩基础的分坑放样第.10.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3.4.4.1对于桩基础分坑时,除按普通基础要求钉出井字桩外,还必须在桩孔口0.5m~1m左右的范围内钉设桩孔找正用的十字形控制桩,以供随时测量控制成孔精度,和检查、控制桩身的位置、桩径及桩身垂直度时用。见图2-6示。桩孔直径=设计桩径+2×护壁厚度(约150mm)。图2-6:桩基础放样示意图注:x—正面半根开值;y—侧面半根开值;o—中心桩;4土石方开挖本段线路沿线土质有:主要存在松砂石、岩石。本工程开挖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放炮4.1质量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43
4.1.1降基与基面处理4.1.1.1降基时,其内边坡的坡度应按本作业指导书及设计有关要求进行开挖。坡度必须一次放够,避免塌方后或检查验收后重新放坡。4.1.1.2施工前须认真核对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部分塔基有特殊要求如:护坡、排水沟等,应考虑在降基过程中一起完成或在降基时综合施工方案。4.1.1.3基降后的基面应利于排水,严禁开成凹坑。排水沟应尽量在降基面或基坑开挖前做好,尤其是山坡上方的拦水沟和塔基处有汇水地形时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断面尺寸一般为:口宽×底宽×深度=0.8m×0.3m×0.5m。4.1.1.4弃土应抛至基面以外的低洼处。对于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区或自然坡度较陡的塔位,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护植被,弃土应运到离塔位较远处。基降较大塔位应在坡脚和坡顶分别修筑排水沟、截水沟,对雨水进行导流,防止对开挖坡面和基面的冲刷。第.11.页Oy线路方向x孔口控制桩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4.1.1.5发现其它未预见的情况如:有地下水出露、地质特殊松软、落水洞等时,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会同设计单位处理。4.1.2基坑43
4.1.2.1基坑的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超深时应用C10级混凝土进行处理。所有基础的底板尺寸不得小于设计规定值。4.1.2.2岩石基坑主要采用人工开挖辅以凿岩机械分层挖掘。基坑成形后,应随即进行下道工序:(绑筋、浇制)的施工,以防雨水注入孔内造成黄土地质坍塌。岩石基础开挖时若发现与设计提供的地质情况不符时,如岩石中夹土、分化程度很强或有弱质夹层等甚至发现落水洞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技术组(通知设计单位)处理。4.1.3直线转角塔和耐张转角塔内角下压腿基础顶面预高计算方法及参考值见表-9、表-10。表-9:转角塔内角基础预高计算表转角度数预高(Δh)θθ>15°Δh=7‰×基础根开θ>45°Δh=9‰×基础根开:基础顶面预高后,地脚螺栓外露长度仍须满足设计及质量要求,且四个基础顶面应在同一个平面内。4.2安技要求4.2.1基降后对位于塔基上坡方向的浮石、危石等应及时予以清除,以防滑落伤人。一般塔位降基及基坑开挖出的土石方(弃土),应根据地形尽量堆填于塔位附近低洼处,以扩大施工基面。43
4.2.2基坑开挖施工分为开挖和清理两个步骤,初挖时应比设计规定尺寸小50mm左右,以便修整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找正,以确保开挖准确。对挖孔桩基础,每下挖300mm左右,应用坑口十字桩找正一次。4.2.3基坑开挖全过程应设专人安全监护。坑口附近一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材料、工具或弃土等重物。向坑外抛扔土石时须防止回落伤人,坑口弃土应及时运走。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质条件有无变化、有无裂缝等异常现象。隔夜再重新开挖基坑之前,应检查坑壁有无变形或出现裂缝等,确认安全后再继续掏挖。4.2.4坑底面积超过2平方米时,可由两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坑内作业人员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并不得在坑内休息,在掏挖型基坑内作业时,应系安全绳(连于坑口上)。4.2.5坑深超过1.5m时,应放置梯子以方便作业人员上下。坑深超过3m时不应由坑内直接抛第.12.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扔土石,应用吊筐等工具运送,此时坑口应搭设稳固可靠的吊架及平台走板。43
4.2.6遇五级以上大风应暂停挖坑,作业人员须离开坑口一米以外以防被吹落坑内。雨天或坑内暂不作业时,应采取遮盖坑口或防止雨水及地面汇水灌入坑内的措施。本工程地区为黄土地质,如遇水其承载力瞬间崩塌,从而将造成塌方现象。4.3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4.3.1施工基面开挖时,以满足外边坡稳定范围和内边坡距离与放坡要求为准,不宜开挖过大,以尽量减小对自然植被和对塔基周围原状土的破坏,保证自然坡面的稳固性。4.3.2开挖出的土、石方应尽量弃放于对自然地表影响不大的位置,且应避开汇水冲刷,不应随意抛置。条件允许时应转运到其它不影响地表环境的位置弃置。4.3.3基础回填所用土方可临时堆放在基面附近,基础施工及回填完毕后以无余土为宜。4.3.4基础施工中造成的废物、垃圾如水泥袋等,应清理集中后选择适宜位置挖坑掩埋,并将塔基及周围平整清理好,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4.3.5严禁在林区或果园吸烟,严格控制火种上山,设立明确的禁烟标志,做好职工和民工的禁烟宣传。5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43
人工挖孔桩基础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较多、砼方量大,且需在短时间内连续浇制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由于该工艺人工作业量大,成孔施工时人员需在孔内上下作业,劳动条件较差、施工文明程度低。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及施工组织安排,并按有关规程、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及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建立各工序的如施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质量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设备机具的维护保养制度等。做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使施工有秩序、快节奏地进行,确保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质量。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的关键工序为:成孔(包括挖土和清孔)、钢筋笼制作、安放与地脚螺栓定位固定、混凝土拌制与灌注浇制。施工中必须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每一个工序完毕时还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放样测量),并认真做好各工序控制和质量检查的记录。上一道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严禁下一工序进行施工。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规定执行。施工允许偏差见表2-15.1桩孔开挖按放样尺寸及控制桩划出桩口圆周。挖土用人工从上至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第.13.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用锤、钎。挖至残积岩层或基岩层时用风镐,亦可采用静态破碎法,严禁采用爆破方式以防破坏孔壁。5.2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孔开挖施工5.2.1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控制挖孔直径。每挖深1m左右即用孔口的十字控制线、大线锤及交叉量杆检查桩孔中心、垂直度和孔径,修正后方可继续下挖。5.2.2为保证施工安全,防止孔口部分因频繁吊43
土等作业而坍塌,在基面至孔口以下1m深度段基坑孔壁的砌筑孔口砖护壁(砂浆砌砖)见右图所示。5.2.3井圈护壁砌筑完成后,应待其水泥砂浆强度达到40%及以上时(约4~6日),方可进行下面的桩孔开挖。5.2.4基孔初挖时应适当缩小孔径(比设计桩径小50~100mm),以便修整孔壁。挖土至设计深度后,再掏挖扩大头部分。在坑底钉立基孔中心桩,边挖边检查尺寸。桩底扩底时为防止底部塌方,可采用间隔挖土扩底方法,即留一部分土方作支撑,待沉放钢筋笼后挖除。(孔底扩大头部分的尺寸《基础施工图》)5.2.5成孔开挖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孔壁状况,核对地质情况。发现有地下水出露量大或遇特殊地质构造时,用立即停止掏挖,通知工程技术部现场勘察,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5.2.6人工挖孔桩基础应在浇制准备工作做好后,方可进行孔壁修整和扩大头部分的掏挖。钢筋笼应整体沉放,沉放前应清除孔底残渣、浮土、杂物和积水等,验孔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即封底、下笼、灌注。5.3成孔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5.3.43
1基础定位放样应准确,开挖前应在各孔口四周用木桩标定出四个连线垂直交叉的桩心位置控制点(可在第一道井圈口混凝土上预埋铁钉以方便找正测量)。护壁模板的找正必须用桩心点校核,并应设专人严格检查各桩孔的中心位置、垂直度及护壁厚度。第.14.页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5.3.2基础开挖现场应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和安全监护人。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在施工中和施工前应巡回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后再进行作业;对违章作业应及时制止。5.3.3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坑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挖深至6m以后,基坑内须配备低压照明灯具(36V及以下)和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送风量应不小于25l/s,送风管应采用直经为100mm左右的塑料管。可采用空压机多孔送风或小型鼓风机(1kW~1.5kW)单孔送风。5.3.4基坑开挖后应尽快浇筑护壁,且必须于当日一次性浇注完毕,不得隔夜。对基坑护壁的施工质量和变形情况必须经常检查,以保证成孔质量和施工安全。43
5.3.5开挖施工过程中,护壁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关键。护壁混凝土应严格按其配合比设计的要求投料搅拌,并捣固密实,以保证护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5.3.6坑口的吊架和操作平台应自成稳定体系。坑口周围1.5m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工器具等杂物。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机动车辆或搅拌机械等必须远离坑口。弃土方位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且应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5.3.7基坑内只允许一人挖掘,挖掘应采用特制的短把镐、铲或其他工具。挖掘工具用手或绳索传递,严禁抛掷。基坑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作业人员一律戴安全帽,穿软底鞋。5.3.8基坑内必须设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坑的爬梯和吊土的辘轳、绳索和盛土容器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施工人员不得用绳索吊扶或脚踏孔壁凸缘上下坑。5.3.9暂停施工或已完工的基坑,必须加盖板封闭坑口,并设置0.8m~1.0m高的围拦围蔽,还应设置明显的标志,以防现场人员误坠坑中。5.3.10施工现场所有的设施、设备、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经常检查(每个班日至少一次),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5.3.11遇较松软地质或塌孔时,可在塌方处用砖砌成外模后,配适当钢筋(Φ6~Φ9mm,间距150mm),再支模浇护壁。5.3.1243
每日施工应认真填写掏挖基础施工的工序质量控制卡。如果发现与设计提供的地质不相符时,应暂停施工,立即上报工程技术部,以便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处理。5.4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沉放5.4.1桩身钢筋笼的制作及沉放定位的允许偏差见表2-1:《基础工程测量偏差一览表》。5.4.2桩配筋图见《基础施工图》。第.15.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5.4.3制作要求制笼前应认真核对配筋图,计算出各主、付筋的均布间距,并准备好绑扎与钢筋焊接的材料设备和工器具。5.4.3.1主筋及内外箍筋须均匀布置并符合配筋图中的间距尺寸。钢筋焊接应由持证焊工施焊。5.4.3.2主筋接头采用电弧焊,接头采用搭接方式时应单面施焊且焊缝长度必须大于8d。主筋在同一截面上的接头数不得超过主筋总根数50%。相邻主筋的接头应错开40d(d为主筋直径),且不小于960mm。5.4.3.4内、外钢箍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接头采用搭接方式时应双面施焊且焊缝长度必须大于6d。5.4.3.4主筋(Ⅱ43
级筋)焊接(包括与内箍点焊)时,禁止在主筋上引弧打火。其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规定。所用焊条的品种、牌号必须与所焊钢材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相当,并应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性能。焊接接头试验方法应符合《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5.4.3.5内箍筋须与主筋点焊牢固,外箍筋可与主筋绑扎,交叉点应扎牢(外箍可采用螺旋筋)。5.4.4沉放定位5.4.4.1采用抱杆或吊车将钢筋笼吊入桩孔。为保证桩身主筋的净保护层厚度(60mm;±10mm),在主筋外侧用Φ10园钢焊装定位器。同一断面上设4~6个定位器,沿桩长分布的间距取3m左右。5.4.4.2沉放时要将钢筋笼垂直对准桩孔,并缓慢、扶稳降入,避免碰撞孔壁。沉放前应用混凝土将孔底端头部分填实并按钢筋笼定位高度操平(又称“封底”),沉放后立即找正固定。5.5混凝土浇注5.5.1浇注前应二次清孔,对各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钢筋笼安放的实际位置等进行认真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每腿的混凝土浇注必须连续进行,一次浇完,不得留有施工缝。5.5.2拌制时投料用重量比并严格计量,投料允许偏差:水泥:±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5.5.3采用自落式搅拌机(250L~500L)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s。若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搅拌最短时间为60s。第.16.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43
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5.5.4采用裹浆法搅拌,投料顺序:先投砂料和水泥及一部分水搅拌20s~30s,再投入砂料和剩余水搅拌60s~80s。5.5.5浇注下浆用串桶垂直输送并分层振捣,浇注层的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振捣应均匀无遗漏,以使砼拌合物密实、不再下沉为度。5.5.6塌落度检查每个腿不少于二次。试块按耐张每基一组,直线5基一组,同一耐张段不满5基也必须取一组。5.5.7搅拌出料至振捣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5h。5.5.8浇筑至地脚螺栓预埋高度时,放入地螺及其固定模具,用井字线找正并校核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继续浇筑至设计顶面。放入地螺后浇筑、振捣时应注意其固定模具有无移位,必要时采取加固或稳定措施。5.5.9基础浇注完毕后应在基础顶面洒水养护,冬季施工时采用暖棚法生火进行养护。5.5.10浇至顶面应在次校核根开对角线尺寸并初步操平,待混凝土初凝后立即操平抹面。5.6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4-2: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第.17.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43
图4-2:人工掏挖式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力能配备备料、化验、试配挖孔、弃土清孔、支放护壁试压试块调整配合比检测控制成孔质量核对地质模板并找正搭置吊架及运输台提供照明通风设备定线、分坑测量加工钢筋笼平整场地修路、降基面技术交底及施工准备线路复测、打设控制桩配备吊装机械或工具浇注护壁、养护扩底、清渣、验孔材料运输置放钢筋笼置放钢筋笼绑扎连梁钢筋支放地面以上部分桩体和连梁部分的模板检查钢筋笼复核各部几何尺寸投料、搅拌灌注混凝土置放、固定地脚螺栓检查坍落度投料比基础根开尺寸检查试块制作送检、试压操平、抹面、养护验收桩基(小应变动测)第.18.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大板式直柱型基础施工6.1.材料准备及要求6.1.1钢筋本工程基础钢筋共有以下几种类型:Ⅰ级筋,规格有:ф8,ф10,ф12。Ⅱ级筋,规格有:Ф18,Ф20,Ф22。6.1.1.1钢筋加工一般要求a.43
基础钢筋的材质、规格及数量等必须符合进货质量要求,入库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夹渣、分层、严重锈蚀及直径超标等缺陷。钢筋保管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放置干燥通风处并与地面隔离15cm以上。到货的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实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按其直径分批检验的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和抽样做力学性能实验,合格后方可加工、使用。b.Ⅰ级筋主筋端头需按施工图要求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3倍。c.方箍筋端头作135°弯钩,八角箍筋需作180°弯钩。箍筋弯钩弯曲直径应大于主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d.钢筋需焊接时,焊接质量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单面施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焊缝宽不小于0.7d,高度不小于0.3d。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e.地脚螺栓的材质、规格、长度、丝扣部分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螺栓中心距偏差不超过±2mm,对角线偏差不超过±3mm。6.1.1.243
对运到现场(塔位)的所有钢筋、地脚螺栓必须按图纸或材料表清点数量,核对其规格、形状及加工尺寸,并进行外观检查,有局部锈蚀的可用钢丝刷或砂轮等除锈,表面有油污者必须清除干净。若发现表面有严重的麻坑、分层等已伤蚀截面的锈迹或蜂窝状锈迹,以及有其它严重缺陷的应剔除另置,不得使用,并立即通知材料部门进行补料加工。6.1.1.3对运输、装卸等过程中造成的局部弯曲,当弯曲率不超过:Ⅰ级筋4%;Ⅱ级筋1%时,可用人工锤击矫直。第.19.页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1.1.4现场的钢筋堆放及制笼场地应平整干燥。钢筋应按其使用顺序堆放并用垫木等支起离地15cm以上,不得直接搁置于地面。6.1.2水泥6.1.2.1基础所用水泥必须是技术、材料部门指定的经过国家级质量认证的生产厂家及品种,进货时应有出厂质量检验、试验报告,并按批抽样复检合格的水泥。运至现场的水泥应按不同标号或批号分别堆放,并注意防潮。库内或室外存放应离地30cm,四周离墙30cm以上,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包。6.1.2.2水泥使用的基本原则:①同批号的每200t取样检验一次,不同批号的每批取样检验一次;②先到先用;43
③不同品种、标号不得在同一个基础腿中混合使用;④受潮、结块水泥不得使用;⑤出厂超过三个月或虽未超过三个月但保管不善时,必须补作标号实验并按实验后的实际标号使用。6.1.2.3备料运输至塔位的水泥均必须铺垫木板或彩条布等,使之与土壤隔离,并用防雨材料(塑料等)遮盖。6.1.3骨料所用的砂、石料必须从指定的骨料采集点(经检验合格的)采集运输。同一基基础应使用同一采集点的骨料,不得混用或使用规定采集点之外的砂石料。在运输、装卸及堆放过程中应防止离析或杂质混入。备料运输至塔位的粗细骨料均必须在地面上铺垫彩条布与土壤隔离。现场砂石料堆放场地应避开积水或雨水冲刷处,必要时修筑临时拦水带或排水沟。6.1.3.1粗骨料采用人工破碎的火成岩或水成岩。其压碎指标值不得超过30%;含泥量不得超过2%。按其使用量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做一次抽样测。每一验收批的检测均应作常规检验项目,如:颗粒级配、含泥量、视密度等质量特性。粗骨料应选取公称粒级10mm~30mm的碎石。6.1.3.2细骨料第.20.页43
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采用级配连续、质地优良的河砂,优先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不得超过5%。正常情况下以每400m3或600t作为一个验收批,进行常规检测(取样化验)。施工中若发现其质量有显着变化时,应按其变化情况随时取样化验。6.1.3.3水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应采用可饮用水及净洁的河、溪水等。用其它水时,应不含酸、洗涤剂及油脂、糖类、泥土等污染成份的洁净水,且其质量必须符合下表要求:质量指标允许值6.2钢筋笼制作6.2.1准备工作6.2.1.1按实际需要制作砂浆垫块(钢筋保护层和立柱底部用)。6.2.1.2整理配套的木模板和钢模板及阳角、U型卡和支托用的角钢、夹木、支撑架(钢管脚手杆)等,涂刷脱模剂。6.2.1.3检查基坑开挖质量(各部几何尺寸),清除坑内积水及杂物,再次修整、操平后在坑底划出主柱中心位置,以便于钢筋笼找正。6.2.1.4核对基础施工图和技术措施,熟悉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6.2.1.5检查配备工器具;维护保养浇制所用的机械(发电机、振动棒、搅拌机等)。6.2.2制作钢筋笼43
6.2.2.1首先对运到塔位的钢筋、地脚螺栓的规格、型号和数量进行严格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绑扎。6.2.2.2钢筋可在坑外绑扎成型后放入坑内。钢筋笼体较长时(如个别加高型基础等)可在基坑内绑扎。6.2.2.3主筋的焊接头应相互错开布置,在主筋直径40倍且不小于960mm的区段范围内,同一截面上的焊接头不应超过主筋数的50%;相邻主筋上的接头应错开,且不小于主筋直径40倍的距离。6.2.2.4外围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牢靠,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但要保证主筋不移动。第.21.页PH值>4硫酸盐含量(按SO4计)mg/l≤2700氯盐含量(按CI-计)mg/l≤3000盐类总含量Mg/l≤5000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2.2.5主筋端头的弯钩方向:位于模板平直部分的与模板垂直;位于模板角部的沿角平分线(45°)方向布置。6.2.2.6钢筋笼制作后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查,确保数量正确,各部位置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偏差允许值见表2-1)。6.3支放模板本工程基础大板直柱型基础,且大部分基础露高较多。施工时地面以上部分需搭设牢固的刚性支撑架,以保证浇筑后基础的垂直度和根开尺寸满足要求。43
底板模板部分采用以土代模,柱体部分均采用木模板或定型钢模板。支模前应精确复核已钉好的井字桩(或各坑口的十字形控制桩),以保证基础浇制后根开、对角线等各部尺寸不超出偏差允许值。6.4混凝土浇筑6.4.1准备工作6.4.1.1对基础型及钢筋、模板、地脚螺栓等进行复查,并再次检查基坑尺寸与模板配备。6.4.1.2堵塞模板缝隙,检查脱模剂有无漏刷。6.5.1.3按基面地形搭设(搅拌)作业台或布置搅拌机械,检查所用机械工具是否准备充分、良好。6.4.1.4按要求备足浇筑用的水、砂、石、水泥等,若备料不足时,应考虑在浇制过程中运料必须满足连续浇注的要求。6.4.1.5灌注高度(下浆自由落下高度)超过2m时,须安装带漏斗的串桶或溜槽。6.4.2质量控制混凝土浇制为全过程控制,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督与检查。浇制前检查的各项内容应填入工序记录卡片,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检代表签字认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6.4.2.1监控内容⑴混凝土搅拌后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砂浆是否完全包裹石子。⑵43
机械搅拌采用“裹浆法”搅拌,即按先投砂、水泥和约80%的水搅拌砂浆,后投石料的顺序,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第.22.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⑶人工搅拌时应遵从“三干四湿”的搅拌原则,确保拌和均匀。[即:先将水泥与砂倒入灰盘,干翻三遍,拌和均匀,再倒入规定水量的80%,搅拌成均匀砂浆,最后倒入石料和剩余的水,至少拌和三遍,达到混合颜色一致。]⑷捣固应严格按照规范等有关要求进行。⑸投料是否按规定配合比实施。6.4.2.2检查项目⑴投料比检查,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其允许偏差为:①.砂、石----±3%;②.水泥、水----±2%;雨后施工时,应根据砂、石中的含水率适当地调整投料比,以保证砼的浇筑强度。⑵坍落度检查,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以上,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计规定值,并严格控制水灰比。6.4.2.3试块制作⑴试块必须在浇筑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⑵转角、耐张塔每基取一组;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队每5基取一线,单基混凝土方量超过100m3时应取一组;灌注桩应每根桩取一组;每组三个试块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43
⑶试块模盒在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有无变形(各边或对角线尺寸相对误差超过±3mm时,该试块盒不得使用)。清理干净后涂刷隔离剂以便脱模。⑷混凝土应分两层装入模盒,每层插捣50次;捣固完毕后用抹刀沿四边模壁插捣数下,以消除混凝土与模盒接触面的气泡,然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将表面抹光。⑸试块初凝前在其表面上(用铁钉轻轻划痕)标明:标号、桩号、浇筑日期或试块编号,与基础同条件拆模、养护。⑹试块必须在制作后二十天内准时送到工程部,以便在二十八天试压。6.4.3浇注要求6.4.3.1坑底为干燥的非粘性土时,应洒水湿润,岩石坑可用水清洗,但坑内不得积水。6.4.3.2为保证掏挖基础底部(扩大头部分)的混凝土能捣固密实,应将底部混凝土的坍落度第.23.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选大一级(详见配比设计)。6.4.3.3每次振捣浇筑层厚度应符合下表要求:捣固方法插入式振捣器人工捣固底板及无筋部分立柱浇筑层厚度(mm)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2502006.4.3.4每一基础腿都应连续浇成,如中途必须停顿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普通425型水泥初凝时间:气温25‵以下约为2~3小时)。43
6.4.3.5浇筑下浆应按先边角后中间的顺序进行,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填满模板内每一边角。6.4.3.6浇筑至地脚螺栓预埋高度时,安放地脚螺栓及其固定模具,用井字线或各控制点夹角线找正并认真检查根开、对角线尺寸,严格控制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基础立柱中心的偏移(偏心)值。确认无误后,从螺栓样板中心和模板侧均匀下浆灌注,防止地脚螺栓移动或倾斜,保证浇筑后偏心值、间距、根开对角线及露高等关键尺寸满足质量要求。6.4.3.7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钢筋、地脚螺栓等,发现有变形、移位、跑浆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后再浇筑。6.4.3.8浇筑至顶面应再次核对尺寸并初步操平,待初凝后立即操平并用砂浆抹面:直线塔四个基础顶抹成平面;转角塔应按预高要求抹成相应斜面。6.4.3.9浇筑完毕12小时后即可拆除地脚螺栓模具,抹平顶面,清除地脚螺栓出露部分上的灰浆等,涂抹黄油并裹覆保护。将地脚螺帽收回妥善保管。6.4.4捣固要求6.4.4.1混凝土捣固应有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振捣器应由有经验的技工操作使用。6.4.4.2重点捣固好以下部位并辅以人工插扦捣固:底部及扩大头部分、模板边角处、钢筋与模板之间以及立柱与台阶、台阶与底板的接合处等。6.4.4.3使用用机械振捣棒时应注意:⑴43
为保证上下浇注层的结合,应插入下层混凝土30~50mm。第.24.页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⑵操作时应作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不得遗漏;每次移动的距离应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即间距为450~600mm)。⑶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应不大于作用半径(300~400mm)的1/2,操作时应避免碰到钢筋、模板及坑壁。⑷振捣器橡胶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且弯曲点不得多于两个。⑸振捣深度一般不应超过振捣部分长度的1.25倍或振动棒的上盖接头处。⑹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或出现水泥浆(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着沉落为宜,一般需20~30秒。⑺不得用振动棒对堆积的砼拌和物进行振动摊平。6.4.4.4不得长时间振捣,以免混凝土产生离析。6.5养护与拆模43
6.5.1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用水与浇制用水相同。养护时应在基础顶部加放遮盖物,整个养护期间应始终保持砼表面湿润。6.5.2养护时间不得少于5昼夜。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需加厚覆盖物保温。低于0‵时,必须采用暖棚法进行生火生温养护。6.5.3拆模时间一般为2~3天,即当砼强度达到2.5MPa及以上,以拆模时基础表面和棱角不受损坏为原则。依据经验,当气温在5‵-15‵时为3天,15‵以上时为2天。基础出露部分拆模宜在48小时以后进行。拆模后,填写施工技术及评级纪录。6.5.4拆模后应再次复测基础根开、对角线及地螺根开、对角线等各部尺寸复查,并进行外观检查,填写《施工质量检查评级记录》有关项目。如无问题,经监理工程师或质检代表签字后,立即回填土。6.5.5如混凝土表面存在缺陷,须经质检代表允许,可按下述方法处理:⑴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可用1:2---1:2.5的水泥沙浆抹平。抹沙浆前,必须用钢丝刷将表面清理干净。⑵稍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净表面薄弱的混凝土,刷洗干净后用细骨料第.25.页43
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比原标号提高一级)填塞,并仔细填实抹光。⑶如有较大蜂窝或露筋等严重质量缺陷时,应通知技术组或有关部门依实际情况做出处理决定。6.5.6拆模后应立即将地脚螺栓外露部分涂刷一层黄油,并用塑料布包绑扎牢靠,以防锈蚀。6.6回填6.6.1回填前应清除坑内积水、杂物,底板上应适量浇水。石坑回填应尽量选用土壤,回填土中不能含有树根、杂草等有机杂物及大石块等。取土不便时将石子与土按3:1掺合后回填并分层夯实,回填时防止石块碰伤基础表面。6.6.2回填时距坑底1m范围内,应每回填200mm厚度夯实一遍,1m以上部分每回填300mm铲平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95%以上,夯实后土壤干容重不得小于1500kg/m3。6.6.3严禁从基坑的一侧推入大量的回填土,以防止将基础立柱挤压移位,造成根开、对角线尺寸变化。6.6.4立柱露出地面部分用草袋或其它覆盖物遮严后,堆土养护,堆土厚度距立柱顶面不小于300mm。6.6.5回填后防沉土应高于地面300mm以上,防沉土边缘应按不小于5‰的坡度或其它设计要求做好散水坡;散水坡应夯实。6.7安技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43
6.7.1模板组装时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内。拆除模板应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堆放。6.7.2混凝土搅拌台应搭设稳固可靠。施工机械应按其规定及要求操作使用和检查保养.6.7.3捣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得在模板或撑木上走动。坑口下料人员和坑内捣固人员应默契配合、统一指挥。6.7.4所有施工项目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和技术措施要求施工。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野蛮施工。6.7.5现场工器具、材料应放置整齐,不得乱堆乱放。施工队驻地必须整洁卫生,所有帐表卡册必须整齐清楚。第.26.页珙县余箐至珙县变电站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7.6基础施工完毕后,应保证基面平整干净,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7接地装置施工7.1接地沟开挖7.1.1查对明细表中各基塔的接地型式;按图纸要求布置接地体,其规格、长度、埋深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7.1.2平地应按设计图敷设接地体,不能按图纸形应依实际情况敷设,并绘制埋设简图,标明其相对位置和尺寸。7.1.3山坡接地沟应尽量沿等高线开挖,不应顺山坡向上或斜下开挖。沟底应平整,沟深不得有负误差。7.1.4由于本工程位于黄土地区,其接地开挖相对较为容易,其开挖深底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达到0.8m以上。43
7.2接地体敷设及连接7.2.1敷设接地体应满足下列要求:⑴清除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⑵两接地体(放射线)间的平行距离应大于5米。⑶接地体铺设应平直。7.2.2接地体连接要求:接地线的连接均须采用双面搭接焊接方式,焊缝长度不得小于75mm,且应两面焊平。7.3回填7.3.1接地沟回填土中不得掺有影响接地电阻的杂物,如大石块或树枝、杂草等有机物。回填土应捣碎、填紧、夯实,接地沟上应筑有200mm~300mm的防沉层。7.3.2岩石地带应尽量用土回填,取土较困难时可先填200mm厚的土夯实后再用石块:土=3:1掺合后回填,以保证接地电阻满足要求。7.3.3回填完毕后,应绘出接地敷设示意图,填写施工记录。7.3.4在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连接处及钢筋接头处的地面(每基各取一点),应做上半永久性标记,以便验收时开挖检查。第.27.页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43
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楼房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静压桩)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 第1篇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筏板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 9.95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义务教育嘉兴xxxx热电有限公司主厂房、炉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
- 某工程泥浆护壁冲孔灌注桩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6
- 冲孔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通信铁塔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技术规范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住宅楼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 东城镇安置示范小区二期附属工程及基础工程施工
- 浅析主楼筏板基础工程施工
- 高层住宅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