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3.47 KB
  • 40页

某工程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一节项目综合说明3第二节地下工程建筑概况3第三节地下工程结构概况3第四节基坑支护概况5第二章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0第一节编制依据10第二节施工组织及部署11第三节劳动力和材料计划12第四节土钉墙施工方案12第三章基坑监测15第一节监测目的和依据15第二节监测内容及项目16第四章降、排水方案20第一节降水目的和要求21第二节降水方案21第五章土方工程26第一节土方开挖概况26第二节现场条件27第三节土方开挖27第四节土方开挖顺序27第六章基坑应急预案32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33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34第一节临边保护措施34第二节挖土施工安全措施34第三节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35第三节用电使用规定36第四节季节施工管理措施38第五节成品保护措施39第六节对周边管线的保护措施40附图:1、土方开挖分区布置图2、第一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3、第一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4、第二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5、第二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6、第三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7、第三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8、第四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9、第四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10、基础开挖坡线图11、基坑降水及监测图12、基坑支护及降水详图13、基坑支护平面图14、现场平面布置图15、大开挖立面示意图16、管井降水立面示意图17、土钉墙施工工况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项目综合说明工程名称:常州又一城二期工程建设单位:常州宏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赛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建五局上海建设有限公司专业分包施工单位:上海智平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地点:常州武进区湖塘镇。西侧为花园街,南起长虹路;东面毗邻天隽峰住宅小区。又一城二期为一综合建筑,地上建筑面积9.04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916万平方米。综合楼由一栋高层办公及酒店流行百货楼、裙房商场组成,A区、B区、C区三部分功能和体型相连,高层和多层裙房之间有实体防火墙或特种防火卷帘分隔。工程三部分建筑信息分别如下:A区:流行百货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23.950m(室外地坪到屋面)。B区:高层办公及酒店:商业裙房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19.450m;高层部分20层,建筑高度为77.650m(室外地坪屋面)。C区:商业用房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18.850m(室外地坪到屋面)。第二节地下工程建筑概况本工程又一城二期为一综合建筑,建设总地上建筑面积9.04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916万平方米。综合楼由一栋高层办公及酒店流行百货楼、裙房商场组成。A、B、C区裙房建筑概况楼层A区结构层高B区结构层高C区结构层高建筑面积(m2)备注地下二层3.85无无7933A区地库地下一层5.25.24.7528983A、B、C区地库第三节地下工程结构概况又一城二期为一综合建筑,一期(已建成)、二期分A、B 、C三个区,A、B区之间地上设置变形缝,A、B区与C区之间设置沉降缝。A区结构概况基础形式地库和裙房φ400桩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台基础结构体系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裙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构件汇总构件名称特征数据(mm)备注地库基础垫层150C15素砼底板750C35抗渗等级为0.8MPa外墙400/500梁300×750、250×600等板130/180B区结构概况基础形式地库、裙房及塔楼φ400、φ600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筏板式基础结构体系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裙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塔楼框架-剪力墙构件名称特征数据(mm)备注地库基础垫层150C15素砼底板400/500C35抗渗等级为0.6MPa外墙250/400/450梁300×7O0、300×600等板180C区结构概况 基础形式地库和裙房φ400桩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台基础结构体系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裙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构件汇总构件名称特征数据(mm)备注地库基础垫层150C15素砼底板400C35抗渗等为0.6MPa外墙200/400梁250×550、300×700等板180第四节基坑支护概况该基坑±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70m.A区地面整平后取4.90m,基坑挖深为10.25m;B区地面整平后取4.90m,基坑挖深为5.75m;C区地面整平后取5.3m,基坑挖深为5.05m。基坑支护段总长约为700延米。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场地条件,本基坑安全等级定为二级。1、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原为农田,地势基本平坦。地貌上属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类型单一。根据江苏筑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06-07-06),与基坑开挖相关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黄灰色,松散,上部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该土层厚度为0.40~3.00m,平均厚度1.00m,层底标高1.19~4.54m。 (2)粘土:黄褐~灰黄色,可硬塑,含青灰色高岭土,有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一般层厚:2.50~5.20m,平均层厚:4.30m,层底标高:-1.95~0.15m,属中偏低压缩性土。(3)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一般层厚:0.6~1.80m,平均层厚:1.15m,层底标高:-2.29~-1.52m,属中等压缩性土。(4)粉土夹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稍密~中密,全场地分布,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一般层厚:1.20~3.80m,平均层厚:2.31m;层底标高:-5.80~-3.3m,属中偏低压缩性土。(4)2粉土:灰色,稍密~中密,摇震反应较快、干强度低、韧性低,一般层厚:2.30~7.60m,平均层厚:4.1m;层底标高:-10.98~-7.18m,中偏低压缩性土。(5)粉土:灰色,中密,场地大部分分布,摇震反应较快、干强度低、韧性低,一般层厚:2.20~7.20m,平均层厚:3.95m;层底标高:-15.45~-10.8m,属中偏低压缩性土。(6)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下部夹粉土,摇震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中等,一般层厚:0.8~13.0m,平均层厚:2.07m;层底标高:-26.96~-12.41m,平均层底标高:-14.22m。属中偏高压缩性土。(6)2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全场地大部分分布,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一般层厚:3.10~6.10m,层底标高:-27.16~-23.98m,属中等压缩性土。(7)1粉质粘土:灰色,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一般层厚:0.70~3.90m,平均层厚:2.7m;层底标高:-16.47~-12.51m,属中等压缩性土。以下地层略1.3、水文地质条件 上层滞水埋藏于(1)素填土中,上层滞水水位为黄海高程3.60米。上层滞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以蒸发方式排泄。场地有承压水存在,第一承压水埋藏于(4)粉土夹粉质粘土、(5)粉土中,透水性较弱,主要接受长江、运河等较大水体补给,以越流形式排泄,勘探期间测得静止水位为黄海高程:2.5~3.0m。本地区历史上最高地下水位为黄海高程3.70m,最近3~5年最高水位为3.50m,历史最低水位为-3.30m。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参数见表一序号土层土质厚度承载力特征值(推荐),fak(kpa)1①素土0~3.13-2②粘土3.13~-1.572303③粉质粘土-1.57~-2.371604④1粉土夹粉质粘土-2.37~-4.671405④2粉土-4.67~-9.371706⑤粉土-9.37~-13.472207⑥粉质粘土-13.47~-15.571408⑧1粉质粘土-15.57~-17.571709⑧2粉质粘土-17.57~-20.97230层号土层名称土的天然容重rk(KN/m)土的抗剪强度(q)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kpa)渗透系数K(m/d)液性指数IL(孔隙比)状态 eo内聚力内摩擦角Ck(Kpa)φk(度)(1)杂填土(18.0)151518松散(2)粘土20.047.512.9700.22硬塑(3)粉质粘土19.021.614.4620.47可塑(4)1粉土18.913.322.8500.80(0.885)中密(4)2粉土19.012.824.252(0.86)中密(5)粉土19.112.433.552(0.83)中密(6-1)粉质粘土18.119.811.5450.91软塑1.4、周边环境条件整个用地地块西侧为花园街,南起长虹路;东面和天隽峰住宅小区毗邻,两块用地之间有规划道路已建成,规划红线20米,北面是未建成的规划道路和未建成的新城地块。在C区西南有高压电缆,一起一期大润发西侧有煤气管道,开挖该处前,煤气管道移除,基坑距建筑围墙距离分别是4.2-19.8米。周边环境表方位建(构)筑物名称基础特征底版边线与邻近建筑物最近距离(m)形式板底埋深(m)东用地红线5.0~13.0南用地红线大于25.0西用地红线17.0北用地红线7.0~15.01.5、支护设计方案概况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便于施工、确保工期的原则;重点地段重点支护,一般地段一般支护,详见附图11基坑支护平面图,附图12基坑支护详图。总体设计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采用管井降水,局部加深部位根据现场情况加设轻型井点。详述如下:⑴AB段剖面:挖深10.25m。设计采用二级放坡土钉墙支护,坡比1:0.7.上坡高为5.05m,下坡高为5.20m,马道宽1.0m;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100厚,1目金属网+6.5@250*250的钢筋网,2×12@1500的双向加强筋。设计采用七排土钉,第一、二排设计采用φ150@1500L12000的注浆土钉,其余排设计采用φ 150@1500L9000的注浆土钉,配1φ20的钢筋,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⑴BC段剖面:挖深10.25m。设计采用二级放坡土钉墙支护,坡比1:0.6.上坡高为5.05m,下坡高为5.20m,马道宽1.0m;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100厚,1目金属网φ6.5@250*250的钢筋网,2×12@1500的双向加强筋。设计采用七排土钉,第一、二排设计采用φ150@1500L12000的注浆土钉,其余排设计采用φ150@1500L9000的注浆土钉,配1φ20的钢筋,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⑵CD段剖面:挖深5.05m。设计采用一级放坡土支护,坡比1:0.8;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80厚,2×12@1500的双向加强筋。设计采用2排土钉和1排钢管钉,上2排为φ80@1500L6000的注浆土钉,配1φ18的钢筋,下排为MGφ48*3.0@1500L6000,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⑶DE段剖面:挖深5.05m。设计复合土钉墙支护,上部2.5m直立开挖,下部2.55m按1:0.5的放坡;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80厚,+6.5@300*300的钢筋网,2×12@1500的双向加强筋。上2排为φ80@1500L6000的注浆土钉,配1φ18的钢筋,为φ80@1500L6000的注浆土钉,下排为MGφ48*3.0@1500L6000,,配1φ18的钢筋,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⑷FA段剖面:挖深5.75m。设计采用一级放坡土支护,坡比1:0.6;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80厚,2×12@1500的双向加强筋。设计采用2排土钉和1排钢管钉,上2排为φ80@1500L6000的注浆土钉,配1φ18的钢筋,下排为MGφ48*3.0@1500L6000,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⑸1-1段剖面:挖深4.5m。设计采用一级放坡土钉墙支护,坡比1:0.6;;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60厚,设计采用三排钢管钉,MGφ 48*3.0@1500L4500的注浆钢管钉,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⑴2-2段剖面:挖深2.9m。设计采用一级放坡钢管钉支护,坡比1:0.5;坡面设计采用挂网喷浆,面层采用C20砼面层60厚,设计采用二排钢管钉,上排φ48@1200L3000,下排上排φ48@1500L3000的注浆钢管钉,设计采用一次注浆,浆液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8)降水采用600L20000的管井41口。AB、BC、2-2、1-1剖面加设轻型井点。第二章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依据一、业主提供的基坑围护施工图纸二、现行的有关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5、《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施工安全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1999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2、《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5、《土钉支护设计规程》CECS96:97 第二节施工组织及部署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根据本工程进度计划,拟安排4台套土钉施工设备和4班人员进场施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制浆机0.4M323.5×2良好自有2空压机P375WCV2良好自有3混凝土喷射机ZPC—V27.5×2良好自有4注浆机UBJ-222.5×2良好自有5成孔钻机J—100B21.5×2良好自有6卷扬机2良好自有7电焊机BJ300212×2良好自有8切割机21.5×2良好自有9水准仪DSZ32良好自有第三节劳动力和材料计划1.劳动力计划序号人员人数1作业班长22喷射班63成孔班124制锚班8 5注浆班86电工47合计382.材料计划构成工程主体的主要物质,如水泥、钢筋等。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我方编制阶段材料需用计划,报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保证材料及时供应。材料运到工地后妥善保管,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3、施工用电、用水3.1施工用电现场施工用电实行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方法,本基坑分项工程总用电量为250KW。第四节土钉墙施工方案1、土钉墙施工流程放线钢管制作测孔定位φ150成孔下钢管注浆2、施工过程2.1放线根据基坑围护剖面图,确定基坑开挖线,用木桩和白灰作出开挖线标记。2.2预成孔按照设计标高、间距利用钻机成孔至设计孔深。2.3土钉制作、成孔钢管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管四周开注浆小孔,小孔直径为8mm,小孔在钢管上呈螺旋状布置,小孔间距为500mm(相邻小孔之间),钢管口部3.0米范围不设注浆孔,钢管末端封闭。将加工好的钢管,按照设计标高、间距打入放入到预成孔内。2.4注浆孔内采用全程注浆,水泥标号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0.2~0.3Mpa,每米注浆水泥用量不小于60KG/延米钢管长度。2.5土方开挖基坑放线后即可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分层开挖,分层支护。 工作面分三~五个层次(A区划分为4个层次、B区塔楼部分划分为3个层次、其余部位划分为2个层次)。每个层次高度在2m左右,土方开挖必须和支护施工密切配合,超挖深度≤300mm,每个层次需提供土钉成孔施工工作面宽度5~6m。前层土钉完成注浆1天以上、面层砼喷射完毕1天以上方可进行下一层边坡面的开挖,开挖时铲头不得撞击网壁和锚头。土方开挖进程和土钉墙施工形成循环作业。开挖工作面:土钉墙将树根桩完成,第一层土方基本完成后进行挖土。2.6修坡土方开挖和机械修坡,机械修坡后即进行人工修坡按照设计剖面坡度修理基坑边坡,要求坡面修理平整,确保喷射砼质量。2.7钻机就位:钻机行走场地需平整、压实,以防钻机就位困难或沉陷。2.8校正位置及角度:钻机定位后,根据设计孔位及角度调整、校核,准备钻进。2.9钻进:采用土锚专用钻机干作业成孔至设计孔深,土钉水平安放角15°。2.10插送锚杆杆体:钻至设计深度后将锚杆杆体(包括注浆管)顺直插送入孔内,孔口外预留长度不小于0.8m。2.11编制钢筋网面网采用1目的金属网加盖为Φ6.5@300×300双向钢筋网,本工程AB、BC、CD、AF’段增设Φ12@1000~1500的双向加强筋。按照设计要求,将Φ6.5钢筋拉直,钢筋网片按照设计间距绑扎。土钉成孔后,端部用2根Φ12加强筋、井字加强筋焊接压在钢筋网上,使钢筋网片、土钉连成整体。土钉与井字加强筋、联系筋之间均焊接联接,焊缝长度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网编扎搭接长度及相临搭接接头错开长度符合规范要求。2.12土钉注浆 土钉孔内采用全程注浆,水泥标号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0.2~0.3Mpa,φ150的土钉每米注浆水泥用量不小于60KG/延米土钉长度,φ80的土钉每米注浆水泥用量不小于30KG/延米土钉长度。对于锚管注浆,注浆前先将水管插入锚管底部,用高压水冲洗锚管,然后用注浆管从锚管底部注浆,边注浆边拔注浆管,再到口部压力灌浆。水泥浆按照设计拌制,搅拌充分,并用细筛网过滤,然后通过挤压泵注浆。注浆压力根据注浆压力表控制,土钉注浆时(特别是第一排土钉)一定要控制注浆压力及注浆量,防止注浆量过大造成地面隆起。2.13喷射砼喷射砼设计强度C20,A区厚度100mm;其他部位为8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细石:水=1:2.2:2.5:0.5,喷射砼中添加5%速凝剂。在土方开挖、修坡之后,钢筋网编焊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喷射,喷射分二次完成,100厚第一次厚度为50mm,第二次厚度50mm,石子粒径5~10mm,80厚第一次厚度为40mm,第二次厚度40mm,专用喷射混凝土速凝剂掺入掺量不小于5%,在边坡渗水的情况下,为保证喷射砼施工质量及止水效果,可以适当加大喷射混凝土速凝剂掺量。喷射砼在每一层、每一段之间的施工搭接之前,将搭接处泥土等杂质清除,在喷射前用水润湿,确保喷射砼搭接良好,保证喷射砼。空压机风量宜不小于3m3/h,喷头水压不小于0.15Mpa。3、质量控制措施3.1、原材料控制: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MPa的复合硅酸盐水泥,一次注浆。砂、石子:采用细度模数不小于2.3的中砂和粒径不大于12mm的细石,砂含泥量不大于3%,石子含泥量不大于2%。外加剂:采用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的早强剂。膨胀剂和速凝剂,在冬季施工时喷射混凝土中应加入防冻剂。3.2.土钉钢筋(钢管)的长度、注浆压力、注浆配合比等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方案的规定。3.3.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上口收边、引排水符合要求3.4.、材料检验:钢筋、水泥、外加剂、砂石等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3.5、检验:土钉抗拔力试验:土钉抗拔力试验。每一典型上层中,至少留3根非工程土钉进行抗拔试验,其孔径注浆材料等参数及施工方法应与工程土钉完全相同,在注浆体强度不低于6MPa 时检验土钉的抗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加荷至设计抗拔力的1.5倍,观察其抗拔力和变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或给设计单位反馈修改设计加以改进。抗拔试验操作方法按《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执行。3.6、基坑边坡暴露后,应及时修整,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支护,减少基坑边坡暴露时间,遇雨天应大面积覆盖,同时在坡脚堆载以防止滑坡。3.6.1土钉制作符合设计要求。3.6.2网片编制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执行。3.6.3喷射砼施工在每一施工层、段的连接处,将接缝处的泥土清洗干净,确保搭接良好,不产生渗水现象,在喷射锚杆头周围砼时,确保砼密实,避免在锚杆头附近渗水。3.6.4加强筋与土钉焊接牢固,确保传力良好。第三章基坑监测第一节监测目的和依据1.1、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必须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回筑过程进行施工监测。对深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综合监测非常重要:既可以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又可以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或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基坑的全面监测也是为了总结工程经验、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1.2、监测的依据1)、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又一城二期基坑支护方案》。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6)、《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0)、《常州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常建【2007】229号)。第二节监测内容及项目本基坑主要做以下几方面的监测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坡顶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18个,掌握基坑支护的整体稳定情况;(2)基坑西侧和南侧建筑物角点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点15个,掌握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3)深层土体位移监测点4个,掌握地下土体的稳定性;(4)地下水监测点13个,掌握基坑内地下水位的变化。详见基坑降水及监测图。(5)水位观测井。1、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1.1、水平位移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在基坑坡顶(或压顶梁上用膨胀螺丝(或测量用的强制归心螺栓)埋入指定位置,用红漆做好记号,并做好明显标志,便于寻找和观测,同时也防止被破坏,在通视条件良好且不受基坑开挖影响的地点设置叁个基准点,其中一个点放置全站仪,另一个作为后视点,还有一个点作为备用和检查点(在前面有控制点被破坏时再使用),测量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2、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基坑边上的沉降点可用相应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其他沉降点可用类似的方法布点,房屋上的沉降点一般用冲击钻埋点,地下管线的沉降监测点布置在窨井边上或管线的上方路面上。3、深层土体位移监测点的布设:测斜管在土体开挖前三到五天埋设完毕,测斜管的埋设在放置过程中应注意测斜管的导槽方向与土体位移方向一致。并且在放入测斜管后在桩顶做好测斜管的保护。开始挖土前,可测取各深度的初始坐标,位移值置为零,以后随施工进展测取各深度的坐标值,减去初始坐标,即为该孔的深层水平位移值。4、水位监测点的布设: 首先在设计监测水位的点上进行埋管,用XY-1型钻机成孔至监测深度,然后将水位管逐节连接后埋至设计标高,在埋管时要注意包好水位管最下端的土工布,回填孔周的最下两米时要用中粗砂。5、监测点的保护:监测点的埋置地点作明显的标记,并将各点位置告知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6、监测方法及精度6.1、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及精度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瑞得(RTS-852/852R)电子全站仪用坐标法进行监测。(1)、仪器参数电子全站仪测距精度:2+2ppm角度测量精度:2//级;使用环境温度:-20~+45℃。(2)、监测方法在一个基准点上架设全站仪,另一个作为后视点,还有一个点作为备用和检查点(在前面有控制点被破坏时再使用)。如果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做成强制归心点。然后用全站仪测出各要监测点的平面坐标(全站仪测量各点坐标或测量距离进行计算)。第一次是初值,相对位移为零,以后每次测出的坐标与第一次坐标值相比较,计算出各点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是常规的测量工作具体的测量要求在这里就不多提了,重点要注意选点和日常的操作要符合测量规范要求,提高观测精度和随时进行各点位移分析。周边管线和道路测量一定要布设成闭合(或附合)导线,为了得到高精度的水平坐标,每次必须进行闭(附)合差的测量和平差。6.2、垂直位移(沉降)监测方法及精度垂直位移(沉降)测量用电子水准仪(瑞得DL-302)进行监测。(1)、仪器参数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误差:±2mm;使用环境温度:-20~+50℃;望远镜放大倍数:32*。(2)、监测方法 无论是基坑坡顶沉降测量还是周边的道路管线测量以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测量,均应进行水准闭(附)合水准网精密测量,测量要求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外业观测。沉降监测等级及精度要求:等级高差中误差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闭合差二等≤0.5mm≤50m≤2m≤3m≥0.2m≤1.06.3、深层土体位移监测方法及精度a、仪器连接:把电缆下插头插入测头的插座内,用扳手将压紧螺帽拧紧以防水,将电缆下插头插入数据采集仪的插座内。b、仪器检查:使仪器各部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c、测量:将测头导轮卡置在预埋测斜管的导槽内,轻轻将测头放入测斜管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入孔底,记下深度标志。将测头拉起至最近深度标志作为测读起点,每1000mm测读一个数,直至管顶为止,每次测读应将电缆深度标志对准并卡紧,以防读数不稳。再将测头掉转180°重新放入测斜管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入孔底,重复上述步骤在相同的深度标志上测读,以保证精度。导轮在正反向导槽的读数将抵消或减少传感器的偏值和轴对称所造成的误差。6.4、水位监测方法及精度(1)、仪器参数本工程水位监测的管口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孔内水位仪用SC-30水位观测仪,测量误差≤5mm。(2)、监测方法监测时用水位仪沿水位管下放,当碰到水时,水位仪发出响声,读取孔内水位尺寸刻度,再用水准仪测出管口标高,就可以确定现水位的高程。埋管应在基坑开挖前一周完成。并在基坑开挖前测出水位原始值。以后每次测出的值与原始值比较,可以算出地下水位的变化量。管口的高程用水准仪定期与基准水准点联测;可以提供每次测试的地下水位高程本次和累计变化量成果表;在需要时还可以绘制地下水位变化量曲线图。6.5、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1、监测时间从基坑土方开挖到地下室侧壁回填。2、监测频率①基坑开挖前,对初始值进行3次测读;②基坑开挖时,监测频率为每2-3天1次;③垫层浇注好后监测频率为每4-5天1次。6.6、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6.6.1、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又一城二期基坑支护方案》。6.6.2、监测报警值如下:(具体以设计和规范要求为准)①基坑位移变化速率≥5mm/天、地面沉降≥5mm/天。;②周围道路、管线连续3天沉降速度1.5mm/d;周围道路沉降总量25mm。③水管沉降总量20mm,水平位移总量15mm,连续3天沉降和位移速度1.0mm/d;电信线管沉降总量25mm,连续3天沉降速度1.5mm/d;④坑内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以下50cm;⑤周边建筑物的变形预警值取允许值的70%基坑开挖期间如遇监测数据报警及异常情况相应提高监测频率。6.7、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在正常监测时一般情况下当天监测,在下一次监测时提交监测报告,在监测发现达到报警值时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并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业主、监理和施工方以及设计方;然后向有关单位发出联系单。6.8、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6.8.1、首次观测成果是各周期观测的初始值,要具有比各周期观测成果更准确可靠的观测精度,可采取适当增加测回次数的措施。6.8.2、要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测,点位稳定后,检测周期可适当延长,当对变形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检核和分析。6.8.3、测前,对所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校,并作好记录。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网、站及测回路线等应事先做设计。6.8.4仪器和设备,相对固定观测人员,和预定观测时间。6.8.5尽可能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第四章降、排水方案本基坑(4)1层为粉土夹粉质粘土,(4)2层为粉土,(5)层为粉土,均为弱含水层,且含水层底界位于-17.0~-19.0m;由于上述原因本基坑降水难度大,而降水关系基坑成败。本基坑设计采用二级降水措施,一级采用管井降水,共布设¢600L20000管井41口,二级采用¢48@1200L6000轻型井点,在基坑电梯井、积水坑等部位另行增设。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测孔定位→成孔→换浆→下井管→投砾→洗井→试抽→停机待用等步骤。2)、轻型点的施工⑴、井点的设计:井点设计为48@1200L6000,其中下部1000为滤管。采用水冲法成孔,成孔后下入井点管,井管周边填入粒径1~2mm的砾砂,井点完成后连接总管、接通井点泵进行试抽水。施工顺序:测孔定位→水冲成孔→按插井管→投砾→联通抽水等步骤本程拟定A区以及B区塔楼核芯部分采用管井降水方案进行基坑降水,其余部位采用周边设置明沟和积水井进行明排水,如管井数降水效果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量轻型点第一节降水目的和要求1)加固基坑坑底的土体,提高坑底土体强度,从而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2)有利于边坡稳定,防止滑坡。3)疏干坑内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4)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高度,将其降至安全的水头高度,以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第二节降水方案1、降水目的和要求1)加固基坑坑底的土体,提高坑底土体强度,从而减少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的变形量,防止坑外地表过量沉降。 2)有利于边坡稳定,防止滑坡。3)疏干坑内地下水,方便挖掘机和工人在坑内施工作业。4)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高度,将其降至安全的水头高度,以防止基坑底部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2、降水方案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情况及基坑土方开挖特点,本工程拟定A区以及B区塔楼核芯部分采用管井降水方案进行基坑降水,其余部位采用周边设置明沟和积水井进行明排水。详见附图11基坑支护降水及监测图,附图12及降水详图。2.1管井降水2.1.1工程设计及参数A区基坑东西长约153米,南北宽约62.5米,基坑面积为8987平方米,基坑周长约458米,基坑周边目前的场地平整标高-0.8米。2.1.2基坑降水计算⑴、水文地质条件及参数基坑水位埋深=2.6m;含水层顶板埋深=6.0m,底板埋深=19.0m,承压含水层厚度M=19-6.0=13.0m;水头高度H=19.0-2.6=16.4m;渗透系数K=0.8(m/d),管井间距取30m。A区挖深10.6m,计算范围:长184m,宽94m,基坑水位需降深=10.6+0.5-2.6=8.50m;管井水位需降深=10.0m;动水位高度h=H-S=16.4-10.0=6.4m。B区挖深6.4m,计算范围:长180.5m,宽166m,基坑水位需降深=6.4+0.5-2.6=4.30m;管井水位需降深=5.8m;动水位高度h=H-S=16.4-5.8=10.6m。⑵、基坑涌水量计算管井实际需要降深(S)按下式计算:式中:S—管井水位降深值(m); —基坑水位降深值(m);—水力坡度值,取1/10;—管井间距之半。⑵、影响半径(、)值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K—渗透系数,其余符号同前。⑶、基坑等效半径(、)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A为基坑的面积。⑷、基坑涌水量(Q)的计算基坑总涌水量(Q)按承压—潜水完整井公式进行计算。式中:H—水头高度(m);M—承压含水层厚度(m);3、管井总数计算现选取QX-6型潜水泵作抽水设备,其定出水量为6t/h,考虑降深及基坑情况,水泵效率按70%考虑。单井出水量q=6*0.7*12=50()。井数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口)根据布井的可行性及降深要求,实际布井41口>设计值,满足要求。 2)管井布设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本工程地质情况和基坑平面形状,A区共计布设深井15口,B区布置管井2口,井深暂定18.0m,井间距在20~25m之间、梅花布置,详见附图11:《基坑降水及监测图》。3.1管井降水施工1)工艺流程井管定位→钻孔、清孔→吊放井管→回填粗砂、洗井→安装深井降水装置→调试→预降水→随挖土进程→分节拆除井管(按实际情况)→水至坑底以下1.0m→砼垫层浇捣后拆除多余井管(封井)→退场2)管井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⑴、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⑵、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⑶、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转盘与孔中心三点成一线。⑷、钻进成孔:降水井的开孔孔径为φ600mm、降压井的开孔孔径为φ650mm,均一径到底。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井深结构误差要求:①、井位误差±20mm;弯曲度≤1º。②、垂直度误差≤1%;⑸、清孔换浆: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成孔在进入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05,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砂为止。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⑹ 、下井管:管子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⑺、填砾料(中粗砂):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滤料具有一定的磨圆度,滤料含泥量(包括含石粉)≤3%,粒径3~7mm。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保持连续。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⑻、填粘性土:各井在中粗砂的围填面以上均回填粘性土,回填时,为防止产生“架桥”现象,回填前需将块状的粘性土碾碎(粒径小于3cm为宜)后填入,下入速度不宜太快,沿着井管周围少放慢下的回填,回填部位按井结构图的要求。当土方开挖到支撑面停挖后,根据需要可将井管四周的砂砾清出并回填粘性土密实,深度为支撑面以下0.5m。⑼、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地表以下回填2.00m厚粘性土止水,或采用水泥浆封孔。⑽、洗井: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内的钻杆接上空压机先进行空压机抽水洗井,待井能出水后提出钻杆再用活塞洗井,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其原理如下:当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通到排水管下部时,排水管中变成气水混合物密度小于排水管外的泥水混合物密度,这样管内外产生压力差,排水管外的泥水混合物,在压力差作用下流进排水管内,于是井管内就变成气、水、土三相混合物,其密度随掺气量的增加而降低,三相混合物不断被带出井外,滤料中的泥土成分越来越少,直至清洗干净。当井管内泥砂多时,可采用“憋气沸腾” 的办法,即采取反复关闭、开启出水管上的气水土混合物的阀门,使井中水沸腾来破坏泥皮和泥砂滤料的粘结力,直至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⑾、安泵试抽:成井施工结束后,在降水井内及时下入潜水泵与排水管道连接,铺设电缆等,电缆与管道系统在设置时应注意避免在抽水过程中被挖土机、吊车等碾压、碰撞损坏,因此,现场要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标识。抽水与排水系统安装完毕,即可开始试抽水。⑿、排水: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渠内,通过排水渠将水排入场外市政管道中。3)降水井构造⑴、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2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深度不小于2.00m。⑵、井壁管:各类管井的井壁均采用焊接钢管,井壁管直径φ273mm。⑶、过滤器:各类管井均采用圆孔滤水管,滤水管外均包两层40目~6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⑷、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1.00m,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⑸、填滤料:各井从井底向上至地表以下2.00m均围填滤料。⑹、填粘性土封孔:在滤料的围填面以上采用优质粘土围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3.3明沟排水3.3.1根据施工经验及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B区裙楼及C区基坑考虑设置适量明沟进行明排水。3.3.2为保证基坑积水及时排除,基坑内拟沿基坑周边设置300×400(h)排水明沟,并每隔50m左右承台外侧设置500×500×800(h)砖砌积水井,二者连通,以保证基槽内积水及时抽排干净。第五章土方工程第一节土方开挖概况本工程基坑土方上层为杂填土,下层为粘土,工程土方开挖范围总平面呈不规则形状,由A区、B区、C区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土方开挖情况如下表示: 基础土方开挖情况汇总表部位基坑尺寸(m)长×宽基坑开挖深度(相对±0.000)土方工程量(m3)大面积局部小计合计A区裙楼10.6m12.4m(积水坑部位)15万B区裙楼6.5m6.95m塔楼8.25m8.65m(核芯筒范围)11.15m(电梯井坑)C区裙楼5.35m-7m第二节现场条件1)交通情况:基坑根据本工程平面布置图,在现场共设置4个大门,其中东西2个位临时大门和西面大门共地下阶段使用,北面设置5-6米宽道路,B区南面设置6m宽混凝土道路,详见附图14现场平面布置图2)场地情况:本工程由于各部分同时施工,现场基坑外场地除布置道路、加工场地、库房、加工棚等临时设施外,无多余场地堆土,因此开挖后的土方需全部外运,以及回填过程中需要全部场外取土。第三节土方开挖3.1土方开挖方式1)AB段剖面:挖深10.25m,采用二级放,坡比1:0.7.上坡高为5.05m,下坡高为5.20m,马道宽1.0m。2)BC段剖面:挖深10.25m,设计采用二级放坡,坡比1:0.6.上坡高为5.05m,下坡高为5.20m,马道宽1.0m。3)CD段剖面:挖深5.05m。采用一级放坡,坡比1:0.6;4)DE段剖面:挖深5.05m。设计复合土钉墙支护,上部2.5m直立开挖,下部2.55m按1:0.5的放坡。5)FA段剖面:挖深5.75m,采用一级放坡,坡比1:0.7; 6)1-1段剖面:挖深4.5m,采用一级放坡土钉墙支护,坡比1:0.6;;7)2-2段剖面:挖深2.9m。设计采用一级放坡,坡比1:0.5;8)降水采用600L20000的管井41口。AB、BC、DE、1-1剖面加设轻型井点。本工程土方拟采用大开挖形式开挖,先降水-挖周边土-修坡-支护-挖下层土。第四节土方开挖顺序1、土方施工段的划分以设计功能区和变形缝为界,划分为A、B、C区,各区段以后浇带为界划分施工段,详见组织流水作业。本工程主要进度主线是B区塔楼,总体原则是“先深后浅”“先挖周边土,后挖中间土,退式开挖原则施工,详见土方开挖分区布置图。 2、关键工序施工安排A-3块基础底板→A-3块地下二层南侧外墙→A-3块地下二层南侧外墙防水、回填土→B-1块地下室底板→B-1块地下室结构→B-1区裙楼结构→塔楼结构→塔楼内装饰在满足以上关键工序施工的前提下,各项工作按以下顺序要求组织流水施工:(1)地下室施工阶段A区地下二层施工顺序为:A-3→A-4→A-2→A-1A区地下一层施工顺序为:A-4→A-3→A-2→A-1(便于A-4区地下室顶板及早提供堆场)B区施工顺序为:B-1→B-5→B-2→B-4→B-3(B1先施工塔楼去区,后施工裙房区。C区施工顺序为:C-5→C-4→C-3→C-2→C-1(便于C-5区地下室顶板临时道路贯通⑶、地上主体施工阶段A区施工顺序为:A-3→A-2→A-1B区施工顺序为:B-1→B-6→B-7→B-5→B-4C区施工顺序为:C-4→C-3→C-2→C-13、关键工作安排工序施工安排A-3块基础底板→A-3块地下二层南侧外墙→A-3块地下二层南侧外墙防水、回填土→B-1块地下室底板→B-1块地下室结构→B-1区裙楼结构→塔楼结构→塔楼内装饰4、土方开挖顺序1)根据基坑开挖线,进行修破和C-5区表层土方开挖到-2米。2)根据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和线路要求,以A区、B区交接部位为重点,先从A-3块、A-4块向A-2、A-1进行,在A-3、A-4土方完成后的同时,C1块向向东另外进行B5-B4区及C-1块、C-5块的土方开挖,然后进行其余部位的土方开挖。整个现场计划安排10挖土机全面作业,争取2010年3月前全部土方开挖完成。因此合理组织土方开挖施工是本工程开挖的关键。1)整体范围:首先开挖A区及B区塔楼部分,而后向其余裙楼延伸。2)分段分层开挖:其中A区分四层开挖,每层不超过2米,B区、C区分2层开挖,每层不超过2米,每段开挖时,应先将上层土方(除运输坡道部位外)全部挖完,完成土钉墙施工后,土钉墙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下层土方开挖施工。3)分层:每层土方开挖顺序是从周边向中间,即先将周边(运输道路部分除外)开挖出来,提供工作面进行基坑支护作业,然后中间部分沿运输道边挖边退。 4)基坑土方开挖顺序图,具体开挖顺序见附图2:《第一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3《第一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4《第二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5《第二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6《第三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7《第三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8《第四次一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9《第四次二阶段开挖顺序图》,附图10《基础开挖坡线图》。5、、土方开挖1)挖土机械选用主要挖土机械见下表示:主要挖土机械一缆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挖斗容量(m3)数量(台)备注1反铲挖掘机现代2001.210大型土方开挖2反铲挖掘机S65c0.42零星挖土3自卸汽车18t150土方运输4蛙式打夯机HW-2014土方回填夯实2)作业方式根据本工程场地条件和总体工作安排、挖掘机的开挖路线和运输道路路线的布置,挖掘机的作业方式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土,即挖掘机停在沟端,后退挖土,同时往停在侧面或后面的自卸汽车装土运走。3)施工方法⑴、先根据地下室结构图及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撒出开挖上口边灰线,经业主、监理现场核验灰线后方可开始开挖。基坑边坡放坡开挖,放坡根据不同断面的放坡要求放坡,。土钉墙围护是随着基坑挖土的进行而逐步施工的,因此土钉墙施工与挖土作业交叉进行,二者的配合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基坑的安全和施工工期,需合理安排,分层分段作业。⑵、土方开挖前,沿场地四周布设排水沟和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开挖基坑内。⑶ 、挖土从上面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同层土钉墙下0.3m,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cm,开挖面宽度不得小于同层土钉长度,且不得大于40m,严禁超挖或在上一层未加固完毕就开挖下一层。下层土方应在上层土钉墙完成且养护至少48-72小时后才可继续开挖。在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滑坡等土体,向挖方一侧滑移和软弱夹层、裂隙时,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上崩塌与下滑;当遇到原暗塘塘坎时,采用人工破除;当遇到地下管线时,应通知市政、电力部门,将期移位后再行施工。⑷、在机械挖出支护坡面后,要求人工及时修整边坡。基坑围护紧随上方开挖进行。⑸、基坑的土方完成后排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⑹、挖出一段,与喷锚衔接好及时施工,要保护好工程桩。⑺、尽可能增加开挖工作面和运输路线,充分利用和保持装运地势差,加快装车速度。⑻、基坑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对软弱地基,经设计、监理同意后,可采取换填土层或加强垫层等办法。⑼、土方工程不宜在雨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⑽、挖土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20~30cm左右有人工挖平清底,特别是承台的开挖必须由人工挖除。⑾、开挖中若遇土层性质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修改挖方边坡,及时报监理审批。⑿、开挖过程中严格挖制好挖土标高,边挖边修边坡,以防坍塌,应特别注意保护好工程桩。⒀、挖至基坑底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质量检查站和设计人员进行验槽。4.3土方回填本工程地下部分A区为地下二层、B区为地下一层,B区靠近A区地下室地板必须待A区地下二层外侧土方回填后才能施工,此部分回填土方将作为B区地基使用,因此必须保证回填质量,开挖时分台阶换坡,每个台阶200*300*150拟定采用人工回填。4.3.1土料要求和含水量控制1)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粘性土,不得含有杂质。2)含水量确定: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土方回填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含水量过小,夯实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4.3.2土方回填1)土料处理 对准备回填的土料要进行检查验收其土质和含水量,土质必须采用粘土或粉质粘土,其含水量应符合要求。当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晒、晾干、风干、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材料(生石灰)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应预先晒水润湿。2)基底处理⑴、基坑回填前,应先清除基底上的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⑵、当填方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3)土方回填⑴、用手推车或小挖机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等工具进行回填土。回填应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两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5cm。⑵、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阶梯宽度不小1m。⑶、夯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行路线应右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两机平行时其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打路线上,前后间距不得小于10m。⑷、压实排水要求①、填土四周应设置排水沟和积水井,将水位降低。②、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将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4.4注意事项4.4.1开挖地下室前,要待深井降水趋于稳定,测量所得的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已达到要求的深度以下后,方可开挖基坑。4.4.2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4.4.3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3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除。4.4.4回填粘土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符合规定。4.4.5回填土密实度必须符合要求,压实度达到95%。4.6.6桩间土采用小挖机人工开挖配合开挖,在桩上设置警示标志和夜间照明灯,防水损坏桩。 第六章基坑应急预案1、放线①甲方、总包方、挖土方、施工方先根据围护平面及剖面图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技术交底会明确以下几点内容:工作面尺寸、坡度大小、开挖线、坡脚线、以及外围轴线;土方开挖时必须按分层开挖要求,每层挖深不得超过2米,以此减少土层经开挖时产生的应力释放对围护结构的影响。2、施工单位应事先调整,清除隐患,在严密监测、数据可靠,分析准确的前提下实施信息化施工。事先设立预案,发现异常趋势即时拿出方案,指导施工,并跟踪管理、跟踪监测、验证效果,确保基坑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安全。3、基坑开挖前应备足草包、塑料布、水泥、水玻璃、棉花胎、钢管等应急物资;4、变形过大,超过警戒值时,应立即停止坑内挖土,必要时坑内及时采用回填土压住坡脚,或采用其它加固措施后。经实施后方可开挖。5、当坑底出现渗水或管涌时,应及时采用回填土或水泥包反压,并插入轻型井点降水。6、当坑壁含水量较高,并出现渗水或管涌现象时,可在坑壁或边坡处设置引流管,以减少坑壁水压和保持边坡干燥。7、雨季施工应防地表水体的回灌,施工中应快速封闭来水通道,并加强巡逻,地表出现明显裂缝时应及时用水泥浆修补,以防止裂缝进一步开展或裂缝浸水、渗水而影响基坑的安全与稳定。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本方案在实施中应注意:1、工程开工前,必须全面、仔细地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做好交底记录,并应组织所有涉及本工程的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熟悉了解本施工组织设计。2、项目经理按照本方案的宗旨和意图,充分运用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管理经验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协调指挥好队伍精心施工。3、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基坑工程最大特点是施工质量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夜间挖土必须在PHC桩上设置警戒标志,防止挖机碰伤。1)施工中定位,基准轴线、水准高程引点必须经监理单位在现场复核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2)关键工序、半成品必须经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3)原材料、成品材料如钢筋、水泥进场必须履行严格的材质质检制度。所进钢材的品名、牌号、产地、规格、批号、批量数及生产日期,所进水泥的批号、日期、等级必须同相应提交的质量证明书吻合。水泥、钢材须及时送交复验。施工用原材料,必须做到在有质量保证和复验合格的条件下方准使用。现场不同规格材料应分类堆放,并予以醒目的状态标识。4)钢材、水泥的复试必须委托由检测资质单位检测,检测报告必须有复核、审核手续。5)特别注意各区之间的关系,因A去与B、C区交界的位置必须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机施工,不得碰伤PHC桩。6)在桩上用反光的油漆涂在桩上,时刻明确桩的位置。7)、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挖土,坑中土体不得超过两米,防止将桩折断。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临边保护措施基坑四周的安全护栏采用定型防护围栏,高度1200m,间距1800mm,护栏外侧均设密目安全网,并在护栏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安全警告牌。在基坑四周栏杆底部及支撑栏杆底部设置200mm高的挡脚板。严禁任何人在没有防护栏杆的支撑上通行、作业。第二节挖土施工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既定的挖土方案进行施工。施工前,施工员应对作业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检查、落实各项技术措施。严格控制挖土的高度,使土体应力有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 挖土时必须控制好挖土的小坡坡度,在施工中小坡的放坡坡度必须控制在1:1.5,防止土体的坍塌,造成对挖土和支撑的影响。挖土与支护结构必须配合好,严格控制挖土面高差(要求小于3m),特别是立柱桩和井点管部位的土体,严禁挖土机械碰撞格构柱、井点管、支撑及围护桩。挖机下铺走道板,专人指挥、监护挖机的移动和观察挖机底下土体的松动情况,机操人员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谨慎操作。基坑周边的堆载不能超过基坑工程设计时的允许附加荷载。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不仅要保持明亮的工作照明度,且要保证施工用电安全。在进行土体开挖时,相应的支撑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做好基坑围护结构、东、南、西及北地下管线、建筑物、构造物、道路的监测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车辆进出口处设专人调度指挥,并在支撑上安排专职监护人员。现场准备必要的支撑型钢,必要时可以迅速加撑。成立挖土抢险领导小组,建立情况汇报制度。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或其它埋设物时,应立即报告,不得擅自处理。协调处理好各工种、各工序的搭接关系,在人机交叉的施工区域,施工人员严禁在机械的回转半径内作业,多台挖机开挖时,挖机间距应大于10m。每完成一道支撑机械挖土后,施工员、安全员必须对支撑底部进行全数检查,发现有混凝土块或模板粘接在上道支撑下时,必须及时予以拆除。钢筋加工安全技术措施焊接机械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使用焊接机械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戴好防护眼镜,并应经常检查验收。焊接机械采用专用线路,一机一闸。焊接机械应单独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钢筋加工棚的墙体和屋面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冷拉钢筋的台座必须有可靠的锚固点,并经常检查。第三节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保养规程、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进场应履行好验收制度。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使用。严格执行“三定”(定机械、定人员、定岗位)制度,塔吊、挖机等大型设备应实行人机固定,建立机长负责的专业机组。中小机具使用安全木工平刨、电焊机等机械须搭设操作棚,临时吊至作业面上的木工平刨作业棚应有良好的底板,做好防止木屑散落的工作。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防护罩必须安全有效,电焊机必须配置符合安全要求的空载降压装置。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手持电动工具须有单独的接地,安装漏电保护器。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筋时必须单根切割。冷拉钢筋的台座必须有可靠的锚固点,并经常检查。第四节用电使用规定临时设施用电工程的安装、维护、拆除工作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操作时配备相应的劳防用品。建立现场用电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建立安全用电检查制度。电缆采用埋地敷设,地下电缆预埋钢套管,覆盖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并做好标记。采用接零保护,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他用,接地电阻<1O欧姆,每个电箱做好接零保护。塔式起重机等应做重复接地。施工现场内的塔吊应设防雷装置。动力、照明线路分路设置。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30m,设置在干燥、通风、易于维修处,露天电箱应设固定防雨蓬。电箱下部的电源进线位置设置防护板。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一机一闸”,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动作时间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手动开关只允许使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器。选购的电动建筑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和用电安全装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潮湿场所选用防水防尘灯,含尘区(无火爆危险)选用防尘灯。室外灯具距地3m,照明灯具金属外壳须作保护接零,宿舍照明电路36V,严禁使用电炉等电加热器,严禁乱拉电线。做好三级漏电保护。防火安全施工现场应设防火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三级防火责任制。重点部位建立安全制度且制度上墙。严格三级动火审批制度,操作时带好两证一器,严格执行“十不烧”制度。合理布置相应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须进箱放置,重点部位按规定设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作好标示。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与易燃易爆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使用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小于5m。氧气、乙炔瓶专设仓库,两瓶不得散放,必须进库,加以严格管理。严格执行现场禁烟规定,施工区域严禁吸烟。危险品仓库采用砖墙、混凝土屋面或租用专用的大型立柜。钢筋切割机、碰焊机等可产生火星的设备置挡板,且四周不得有易燃、易爆品。加强电气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安全防护施工详见附图21图8-1基坑临边防护施工标准 图8-2上下通道施工标第五节季节施工管理措施1、雨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1)、进入雨季施工后,需及时了解近两天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大雨、雷电的气象预报,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以便提早做好预防工作。2)、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必须切实做好思想上的教育、动员工作,有关措施要落实到班组个人。3)、配备足量的雨季施工防护工具,注意材料及施工成品的保护。2、冬季施工技术措施当室外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和最低气温低于0℃时,即进入冬季施工。2.1、混凝土受冻前抗压强度要求冬季浇筑的混凝土,要保证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下列规定:1)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30%。2)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40%。3)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其受冻前临界强度大于等于4.0MPa。4)、外加剂在混凝土掺加一定数量的化学附加剂,可加速混凝土硬化和降低混凝土的冻结温度,能使混凝土在负温度条件下强度继续增长。5.4.3混凝土原材料要求1)冬季施工,采用水化热较高的水泥和高标号水泥。 2)浇捣混凝土所用之砂、石不得含有冰雪冻块,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常温时增加50%。3、防汛、防台管理措施3、1防汛、防台准备1)气象信息的收集台风和暴雨季节,项目质安部设专人收集气象信息,做好记录,并张榜公布。2)生产生活设施检查台风期间,项目部要对生产生活临设进行加固处理,同时清理场内外排水沟道,保持畅通;对塔吊等大型设备的附着、迴转、吊钩等进行加固和处理,对场内机械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做好检查。3)生产安排台风期间不安排大型设备作业,不安排高处作业。暴雨期间尽可能不安排混凝土连续浇注作业,如果施工必须,则应做好防雨措施(如随浇注随覆盖)和施工缝设置预案。第六节成品保护措施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某些部位已完成,而其他部位还正在施工,如果对已完成部位或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和拖延工期,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损伤难以恢复原状,而成为永久性的缺陷。加强成品保护,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品保护意识。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1、成品保护的主要方法1)、护:护就是提前保护,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伤。如外檐水刷石大角或柱子要立板固定保护;为了防止清水墙面污染,在相应部位提前钉上塑料布或纸板。基坑盆边图严紧采用大挖机挖土,必须采用小挖机或人工挖土,避免碰伤围护结构。2)、包:包就是进行包裹,防止对成品的污染及损伤。如在喷浆前对电气开关、插座、灯具等设备进行包裹;铝合金门窗应用塑料布包扎。3)、盖:盖就是表面覆盖,防止堵塞、损伤。如高级水磨石地面或大理石地面完成后,应用苫布覆盖;落水口、排水管安好后加覆盖,以防堵塞。 4)、封:封就是局部封闭。如室内塑料墙纸、木地板油漆完成后,应立即锁门封闭;屋面防水完成后,应封闭上屋面的楼梯门或出入口。第七节对周边管线的保护措施对地层变形影响的管线保护关键在于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地层产生的变形及不均匀变形,因此确保基坑稳定和防止洞内坍塌是施工的重点,应采取以下措施:1)、做好围护结构止水措施,维持结构外地下水位稳定,控制地面沉降。2)、基坑开挖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平衡对称,依次进行,,确保基坑稳定。3)、加强施工管线监测,通过监控量测及时掌握管线变形状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确保管线保护在可控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