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50 KB
- 5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日期:×××年×月×日49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2(一)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2(二)地层、地质构造及岩土性质3(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4(四)气象条件5三、基坑支护方案6四、施工方案编写依据7五、编制说明8六、施工布署81、技术准备82、主要工程量93、人员组织、设备和主要材料计划94、生产准备115、工期、进度计划116、施工程序12七、基坑工程难点及主要施工要求131、基坑施工难点132、主要材料选用及要求133、土方开挖施工要求144、基坑排水施工要求15八、主要施工工艺15(一)基坑支设计方案15(二)总体施工方案1649
(三)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分区示意图17(四)土方开挖方法19(五)基坑边坡喷锚支护20(六)地面截水及地下降、排水措施21(七)土方的运输22(八)基坑下人马道搭设(安全疏散通道)22(九)施工监测25九、应急救援预案27(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27(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27(三)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28(四)应急救援组织架构30(五)事故报告32(六)应急结束33(七)后期处置33(八)宣传教育34(九)演练34(十)总结34十、质量保证措施371、工程管理措施372、工程技术措施38十一、安全施工保证措施38(一)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38(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39(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41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4249
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423、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434、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安全435、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436、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44十二、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44(一)文明施工组织保证与责任分工44(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44(三)现场文明施工措施451、平面布置452、现场管理45(四)环境保护措施47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意识472、实施封闭、半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483、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48(五)绿化及保护49十三、雨季施工及防暴雨、台风措施49附图一:基坑支护平面图附图二:基坑监测平面图附图三:基坑安全疏散通道平面图附图四:剖面图及大样图附图五: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平面布置图49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由福建省×××县第×××学投资建设,由××××××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工程位于×××县×××,××××××以东,北向为××××××路,南临××××××路,东向为××××××路,塔楼部分为带托柱转换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楼及地下室为框架结构。主楼地上5层,地下室1层,主楼檐口高度31.5米;地下室层高5.0米,首层层高7.8米,标准层层高5.0米;本工程占地面积为×××㎡,地上总建筑面积为×××㎡,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基坑支护概况:(1)拟建场地位于×××县×××镇××××××北侧。场地的北侧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地面整平标高为黄海标高36.200~38.200m,±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9.600m,基坑开挖深度为2.0~4.0m,根据开挖深度及地质、场地条件,支护采用放坡体系。(2)基坑支护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1)素填土层,厚约为5.1~9.9m;(2)粉质粘土层,厚约1.0~2.8m;(3)卵石层,厚约为1.4~8.1m;(4)中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64~9.82m;(3)基坑按二级基坑设计。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2个月。(4)基坑降、排水措施本基坑采用明降水。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49
,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3、基坑周边情况拟建场地位于×××县×××镇×××村,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地面标高介于黄海高程38.59-41.19m。现为空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上空无光、电缆等线路通过,拟建场地西侧×××围墙有一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截面尺寸为2.0×2.0m,箱涵基底标高约32.0-33.0m(黄海高程),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4、工程基础类型(1)本工程选用旋挖孔或冲(钻)孔后注浆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水下C30,桩身配筋详桩身大样图。(2)桩端持力层为:④中风化花岗岩,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长度≥0.5m,地下室底板,基础梁,集水坑侧壁,承台下垫层为100厚C15素砼;基础梁侧模,承台侧模可用MU7.5水泥砖M5水泥砂浆砌筑;垫层应比结构构件宽100或宽一个侧模厚度。(3)底板(梁)、顶板(梁)、外墙,水池侧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防水混凝土,其设计抗渗等级均为P8。二、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拟建场地位于×××县城峰镇刘岐村,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地面标高介于黄海高程38.59-41.19m。现为空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上空无光、电缆等线路通过,拟建场地西侧×××围墙有一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截面尺寸为2.0×2.0m,箱涵基底标高约32.0-33.0m49
(黄海高程),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二)地层、地质构造及岩土性质根据钻孔揭露,本场地表层分布素填土①;中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Qal+pl),由粉质粘土②、卵石③组成;下部基岩为燕山晚期(γ53)侵入的中风化花岗岩④。各地基土层的特征及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①:褐、灰黄色,稍湿,松散状态,以粘性土为主,含30-45%不等的卵石、碎石等硬杂质,其中ZK6号钻孔下部以碎石为主,粘土含量较少。据调查,堆填时间约5年,填土来源为场地及附近整平时的挖方弃土堆填而成,未经分层压实,未完成自重固结。标贯试验125次,击数为6.4-13.9(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9.9;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3m,击数4-8(实测),平均击数6.2。该层分布场地上部,层厚5.10-9.90m。2、粉质粘土②:灰褐、灰黄色,湿,可塑状态。手搓砂感强,湿土切面较粗糙,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取原状土试样11件,压缩模量Es0.1-0.2为4.42-5.72MPa,平均值4.94MPa;标贯试验16次,击数为4.1-9.8(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5.6。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西侧地段,层顶埋深5.20-8.10m,层厚1.00-2.80m。3、卵石③:灰褐、灰黄色,中密状态,卵石含量60-75%,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凝灰熔岩,粒径一般40-120mm,部分达150mm以上,卵石颗粒间充填砂砾、圆砾。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60.9m,每贯入10cm的击数为11-31(实测),平均击数20.2。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层顶埋深5.10-10.70m,层厚1.40-8.10m。4、中风化花岗岩④:灰白、青灰色,风化裂隙发育,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呈碎块状,未揭露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30-65%,按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分类属较硬岩,按岩体完整性的定性分类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49
取岩石样12组,饱和抗压强度fr为30.8-42.9MPa,平均击数36.8。该层分布场地下部,层顶埋深10.10-14.30m,钻孔揭露厚度0.64-9.82m。(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场地北侧为×××,场地地表水主要通过西侧的排水涵管排入大樟溪,未见有水塘分布。场地无常年地表水体,雨季时,地表水下渗软化土层,对工程有一定影响。2、地下水本场地地下水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为主要赋存于卵石③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下部为赋存于场地下部中风化花岗岩④的基岩孔隙裂隙水。(1)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卵石③,属强透水层,次为素填土①。勘察期间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埋深为5.80-8.00m,稳定水位埋深5.90-8.10m,稳定水位标高为32.49-34.10m。该地下水与场地北侧的×××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向×××排泄,根据调查走访场地第四系孔隙水年变化幅度约2.0m左右,据调查本场地历史最高水位标高约36.50m。(2)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中风化花岗岩④,渗透性一般,富水性差,主要受地下侧向迳流补给,其次为上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和地表水补给。本次勘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钻孔ZK1、ZK15经下套管止水,分层观测地下水位,经观测的基岩孔隙裂隙水的水位埋深为孔口地面以下7.50-7.80m,水位标高为31.31-32.34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基岩孔隙裂隙水的年变化幅度在1.5m左右。3、抽水试验本工程设有地下室一层,基础埋深预计在设计地坪标高下约6.80m(标高32.8m)。基坑开挖范围内含水层主要为素填土①、49
卵石③,属强透水层。为查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给基坑降水设计等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有影响的第四孔隙潜水含水层素填土①、卵石③进行抽水试验。(1)含水层:素填土①本次勘察选择较有代表性的ZK1钻孔成井进行抽水试验,按一次最大降深要求进行,稳定水位延续时间不小于8h(流量、水位均为稳定),最大降深主要考虑基坑开挖的最大深度和含水层底板的深度等综合确定。试验时用水表观测抽水孔的涌水量,钻孔水位用带有刻度的专用测绳配万用表进行测量,抽水试验设备采用潜水泵,成井结构及抽水试验成果详见详见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详勘附表9-1)。(2)含水层:卵石③本次勘察选择较有代表性的ZK15钻孔成井进行抽水试验,按三次降深要求进行,稳定水位延续时间不小于8h(流量、水位均为稳定),最大降深主要考虑基坑开挖的最大深度和含水层底板的深度等综合确定。试验时用水表观测抽水孔的涌水量,钻孔水位用带有刻度的专用测绳配万用表进行测量,抽水试验设备采用潜水泵,成井结构及抽水试验成果详见详见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详勘附表9-2)。(四)气象条件×××县,常年平均气温在14.6~20.1摄氏度之间,自×××河谷地向南北两侧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5~0.6摄氏度,相当于向北推移60公里,其中年平均气温降低0.56摄氏度/100米;6~9月为0.59~0.6摄氏度/100米;1~2月为0.51摄氏度/100米;其他各月为0.53摄底度/100米~0.57摄氏度/100米。但由于地形的影响,虽海拔高相近,气温却有明显不同。如该县西部的嵩口、长庆、梧桐一带的气温比海拔高度低的葛岭、樟城等地还高一些。河谷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以上,其中梧桐、嵩口等地近49
20摄氏度。低、中山地区在17摄氏度以下,紫山等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下。梧桐与紫山两地纬度相差很少,而年平均气温却差距达5.5摄氏度。各季节的气温分布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分布相似,实有“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气温逐月变化基本近于周期性,以1月(或2月)为最低,月平均在5.5~11.0摄氏度。2月以后,气温逐月回升,上升的幅度以4月最大,达4.5摄氏度左右。至7月(或8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0~29.0摄氏度。8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以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摄氏度左右。以樟城和盘谷资料为例,1月为最低值,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0.2摄氏度和6.7摄氏度;7月最为最高值,月平均气温分别为35.5摄氏度和24.40摄氏度(见曲线图)。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就概括了气候上的寒暑所在。×××县全年降水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溪谷低丘向高山递增。西部的嵩口、长庆、洑口等地在1500毫米以下,1967年嵩口年雨量仅为1012.3毫米,是该县的少雨量地区。东北部的白云、丹云等地,年雨量达1700毫米多。东南部的二楼,年雨量达到1800毫米以上,是该县雨量较多的地区。白云最大年际差值达1536.1毫米;樟城的年际差也达779.1毫米,但多数年份雨量达1200~1800毫米之间三、基坑支护方案1、拟建场地位于×××县×××镇×××路北侧。场地的北侧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云山学校相邻。地面整平标高为黄海标高36.200~38.200m,±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9.600m,基坑开挖深度为2.0~4.0m,根据开挖深度及地质、场地条件,支护采用放坡体系。2、基坑支护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1)素填土层,厚约为5.1~9.9m;(2)49
粉质粘土层,厚约1.0~2.8m;(3)卵石层,厚约为1.4~8.1m;(4)中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64~9.82m;3、基坑按二级基坑设计。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2个月。4、基坑降、排水措施本基坑采用明降水。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5、基坑周边情况拟建场地位于×××县×××镇×××村,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云山学校相邻,地面标高介于黄海高程38.59-41.19m。现为空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上空无光、电缆等线路通过,拟建场地西侧沿云山学校围墙有一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截面尺寸为2.0×2.0m,箱涵基底标高约32.0-33.0m(黄海高程),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四、施工方案编写依据 1、福建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KC2014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49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等相关规范规程。8、2010年8月印发的《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10]41号)文件。9、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0、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图集。11、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及有关规章制度。12、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五、编制说明据了解,拟建场地西侧×××围墙见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高度约2.0m,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但在基坑开挖、基础施工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应提前进行妥善处理。根据地下室周边环境条件及场地岩土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基坑施工条件一般。六、施工布署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应在开工前完成,由工程技术负责组织实施,包括资料收集,试验性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审核、施工图表制作、技术交底、测量放线及布桩等项工作。(1)资料收集施工前应取得如下资料:a.工程地质勘探报告b.桩位布置图c.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公布图49
(2)图表制作施工前除应收集有关的技术资料图表外,尚应准备足够的施工记录报表,施工工程量汇总表、工程联系单、质量检测表及各类竣工报告及验收签证单。(3)技术交底施工前,由设计人员向项目负责人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有关工程概括、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和工艺参数,班报表记录要求,质量保证措施等。(4)测量放线及桩位测量放线由专职技术人员承担,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及验收标准,施工前施工员在测量技术人员指定桩位,定位偏差不大于2cm,开工前应对桩位进行复测。2、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土方开挖立方231422喷射砼护坡平方3500314土钉米3504Ø50pvc水位观测井口73、人员组织、设备和主要材料计划(1)工地设立项目经理部,人员组织见下表:项目岗位人数职类管理项目经理×××项目总负责技术负责×××工程技术、质量负责生产负责人×××生产技术、测量放线质检员×××质量检查、验收49
安全员×××安全检查、监督资料员×××内业资料整理施工施工员×××生产、定桩位、质量、安全管理生产人员×××钻机、挖掘机及配套设备操作、加料后勤材料员×××材料联系、采购、进场、分配管理电工×××电路安装、电器检查、准备(2)施工班组人员配置情况序号工种单位数量备注1挖、修土工人10负责机械开挖后挖、修土方、清车、扫路2机修工人1负责设备、电器的维修保养、检修3电工人1负责工地施工用电4运土司机人6负责土方、渣土外运5反铲司机人2负责土方开挖6支护班人10负责喷射混凝土施工7降水工人1负责降水系统的维护、管理(3)本工程计划投入机械,详见下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时间1挖掘机DH420LC-7台1土方开挖时进场2挖掘机SK90-8台1土方开挖时进场3自卸汽车8T部6土方开挖时进场4地质钻机XY-1B台1土方开挖时进场5混凝土喷射机HPJ—5B台1土方开挖时进场6潜水泵JQB-2-10台5土方开挖时进场7空气压缩机VF-6/7台1土方开挖时进场8灰浆搅拌机0.93m3台1土方开挖时进场9集料斗0.13m3个2土方开挖时进场49
10灰浆泵WB-3台2土方开挖时进场11经纬仪J2台1土方开挖前进场12水准仪DZS3-1台1土方开挖前进场13全站仪NT-352台1土方开挖前进场(4)本工程计划投入安全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安全帽个50开工前进场安全带条5开工前进场绝缘手套双5开工前进场绝缘雨鞋双10开工前进场灭火器个3开工前进场漏电保护器个10开工前进场4、生产准备(1)场地平整。(2)进场前搭设临时工棚及水泥存放台,并将电源、水源引至施工场区边。(3)开工前调试好施工设备。(4)提前送检水泥。5、工期、进度计划由于本工程位处城区,土方开挖和运输均较为不便。我司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工期如下:在土方开挖前或期间安装好塔吊配合施工,加快进度。6、施工程序(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坡顶截水沟→49
铁丝网喷砼护面(随土层分层进度跟进)→分层开挖土方至基坑设计底标高→坡底排水沟→浇捣基础、底板素砼垫层,施工期间各工序尽量交叉作业。(2)表面排水:为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安全及创造良好的开挖工作面,加强防洪及雨季排水。首先,在基坑外围地面设置环形闭合砖砌排水明沟,排入市政下水管道,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其次,在基坑内侧,地下室基础轮廓线外侧0.4m外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该排水明沟及集水井随土方开挖而不断下降加深并保持一定高差。(3)土方开挖: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基坑土方开挖应分别分层进行,第一步土方开挖优先为基坑支护创造工作面,并为上一步护坡施工留出10m宽的工作台面,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分层开挖深度和开挖长度;最后配合人工清槽底。根据土层稳定情况土方挖运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按计划方案有步骤地进行开挖,严禁超挖。开挖完成后用人工修整边坡、夯实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4)护坡施工:工作面开挖出后,立即进行坡面修整、挂网并喷射混凝土。各施工工序尽量平行交叉作业,保证工期。七、基坑工程难点及主要施工要求1、基坑施工难点(1)拟建场地周边环境较复杂,场地的北侧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因此在土方开挖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做好支护,同时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基坑周边光缆及管道的安全。(2)本工程开挖土层厚度较深且施工场地狭小,考虑到本工程工期极为紧张,出入基坑的坡道留置时间长,因此对于施工工序的安排、机械开挖的分层及车辆、道路和走向必须有可靠合理的计划安排,49
以确保基坑开挖的质量及安全,同时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2、主要材料选用及要求(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2)钢筋:钢筋采用HPB300Ⅰ钢筋,HRB400Ⅲ钢筋。钢材均应符合GB50204-2002要求,不得采用改制材。(3)焊条:采用E43xx(用于HPB300Ⅰ钢筋与HRB400Ⅲ钢筋焊接);E50xx(用于Ⅲ级钢筋焊接)。3、土方开挖施工要求土方按设计放坡,必须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m,每段开挖长度小于30m,且应间隔开挖。基坑开挖要求如下:(1)基坑底板以上可采用机械开挖,应采用分层,均衡开挖,严禁超挖。(2)基坑周围应进行降水,排水处理,防止地面水渗入基坑周边土体中。(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气候,降雨等预报,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4)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基坑支护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施工之前应查明基坑周边的地下管线管网。(5)在施工过程中,有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6)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基坑侧壁不受破坏,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的支护。(7)基坑开挖时,做好挖土机械,车辆退道布置,做好挖土顺序安排。(8)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当班运走,当班不能运走时应停止开挖,严禁将土方堆放于基坑附近15m49
范围内,基坑周边附加荷载应小于10kPa。施工车辆荷载允许值为30kPa。(9)开挖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支护结构或扰动基坑底原状土,坑底预留300mm用人工开挖。(10)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水,排水工作,基坑周围地面设截水沟,坡脚设临时小排水沟。(11)开挖到底板底后,随即浇筑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要求垫层紧抵围护桩。(12)施工顺序: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坡顶截水沟→分层分段铁丝网喷砼护面→坡底排水沟。4、基坑排水施工要求拟建场地地下水具双层结构,上层主要为赋存于卵石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场地北侧的×××溪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下层主要为赋存于场地下部中风化花岗岩的基岩空隙裂隙水,渗透性一般,富水性差,主要受地下侧向径流补给,其次为上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和地表水补给。本工程采用坑内集水井降水,坑外布设水位观测井,坑边及坑内侧边缘根据支护大样剖面设置排水沟,水位控制不得高于基坑内标高下500mm即黄海高程33.7m。本基坑采用明降水。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49
八、主要施工工艺(一)基坑支设计方案1、根据基坑设计图纸根据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条件,本基坑支护采用放坡体系。2、基坑支护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1)素填土层,厚约为5.1~9.9m;(2)粉质粘土层,厚约1.0~2.8m;(3)卵石层,厚约为1.4~8.1m;(4)中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64~9.82m;3、基坑按二级基坑设计。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2个月。4、基坑降、排水措施本基坑采用明降水。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二)总体施工方案根据基坑支护的特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拟采取以下施工方案:根据基坑支护的特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拟采取以下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坡顶截水沟→铁丝网喷砼护面(随土层分层进度跟进)→分层开挖土方至基坑设计底标高→坡底排水沟→浇捣基础、底板素砼垫层,施工期间各工序尽量交叉作业。在坡脚设排水沟,施工期间各工序尽量交叉作业。所有土方均外运,不得堆放在基坑边沿。2、施工顺序49
编制施工管理计划绘制施工图选择专业施工队现场放线平整场地排水坑设置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喷锚支护排水弃土处理分层分段开挖接地板埋设周边及基坑监测试验挖至基坑底基础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回填排水设施拆除(三)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分区示意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由北至南推进。49
49
(四)土方开挖方法1、施工运输道路的布设开挖前根据土方运输的需要布设运输道路,主要进行道路的平整,局部低洼的地方要要适当加高,以免积水将路基泡坏。由于场地表层的素填土较为松散,局部范围不能不能承受土方运输车辆的荷载,采取如下办法进行处理,先铺筑300mm厚角石(粒径为150~200mm),压平后,面填100mm厚石屑塞缝并用机械碾压。2、土方开挖土方开挖采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修整边坡基底为辅的办法。每个工作班安排2台挖掘机同时进行作业。(2)清除挖方区域内障碍物;对附近原有建筑物、树木、电杆等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3)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础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础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点。(4)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5)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设施,或疏通原有排水系统,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0.0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阻止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6)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7)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9
(8)地下室基坑施工监测体系、降水设施设置完毕。3、质量要求土方开挖允许偏差项目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人工施工机械施工标高±50±100用水准仪检查长度、宽度>0>0用经纬仪、线和尺量检查边坡偏徒不应不应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表面平整--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4、土方平面开挖顺序、计划工期及措施①由于本工程位处城区,土方开挖和运输均较为不便。我司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每天的开挖时间计划如下:早上7:30前,全部运输车辆外运1趟;上午9:00-11:00,全部运输车辆外运2趟;中午全部运输车辆外运1趟;下午全部运输车辆外运2趟;晚上全部运输车辆外运4趟。②土方开挖第一层后,支护班组应及时对该剖面施工。待到砼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五)基坑边坡喷锚支护本工程基坑其余部分自然放坡的位置,坡面挖出的作业面修整后,采用喷射混凝土面层(厚100)。1、喷射混凝土为1:2:2(水泥:砂:石)细石混凝土(重量比),细骨料用中粗砂,粗骨料用粒径小于2cm碎卵石,混凝土等级C20,适当加入速凝剂加速凝结。2、喷射砼注意要点:49
(1)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2)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分段进行,自下而上,一次喷射的厚度不小于40mm,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6~1.0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3)钢筋网铺设前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作为护面和钢筋保护层,网片的保护层喷射不宜小于20mm;(4)分成分段铺设钢筋网,网片加强筋采用16Ⅲ钢筋,间距与插筋竖向间距一致,钢筋网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边壁上的钢筋延伸至地面,长度为0.5m。(5)钢筋采用搭接绑扎,上下的钢筋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加强筋焊接接缝长度单面焊大于10d,双面焊大于5d,绑扎搭接长度大于45d,钢筋网与锚管、插筋杆体应连接牢固。(6)护坡面喷射施工顺序:开挖基槽→修整边坡面土方→埋设坡面的排水管→喷射砼护坡面;3、混凝土面层养护在喷射混凝土初凝后2h应进行养护,养护可采用连续喷水的养护方法,养护7d,喷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六)地面截水及地下降、排水措施为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安全及创造良好的开挖工作面,加强防洪及雨季排水。首先,在基坑外围地面设置环形闭合砖砌排水明沟,排入市政下水管道,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其次,在基坑内侧,地下室基础轮廓线外侧0.4m外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该排水明沟及集水井随土方开挖而不断下降加深并保持一定高差。49
排水方法:坑(槽)内设置排水沟,排水沟(300×300)与集水井(700×700×800)布置在拟建建筑物基础边缘0.4m外,排水沟边缘距坡脚不应小于0.3m。排水沟底面比挖土面低0.3m,集水井底面比排水沟底面低0.4m。坑(槽)外坡顶设置排水沟,阻止坑外地表水渗入坑内。(七)土方的运输大面积土方开挖时的土方运输主要采用挖掘机直接装上自卸车进行,其余土方全部运至弃土场,对于含水率过高,不能直接外运的淤泥,先运至现场甲方指定的地点,晒干后再外运。地坑土方开挖时,土方在坑底的水平运输以塔吊吊运为主,人工手推车为辅,吊运至地面后再装车外弃。(八)基坑下人马道搭设(安全疏散通道)为便于地下室施工人员上下通行及安全疏散通道,本工程基坑设置扣件式二座1.2米宽扣件式钢管爬梯作为安全疏散通道。,其临时通道的平面位置,主要用于地下部分结构施工,详见附图。地下部分施工用马道,搭设采用临时型马道,马道立杆采用单立杆,横距为1200mm,纵距为1200mm,扫地杆距地面200mm49
,水平杆可根据脚手板位置适当调整。马道的斜段两侧及平台外侧设200mm高的挡脚板和1200mm高的防护栏杆,立面防护采用外挂密目安全网;斜道上每隔25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防滑木条厚度为30mm,具体搭设详见附图。临时通道采用的结构形式—塔式脚手架,之字形通道。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1)基础地面夯实,并铺设不小于5㎝的脚手板→铺设立杆底座木跳板→弹线→立杆定位→立杆与扫地杆连接→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立杆→安第n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挡脚板→立挂安全网。(2)架子使用材料要求钢管连墙杆:选用Φ48.3(外径)×3.6mm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报废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安全色:防护栏杆为红白相间色。扣件:根据GB978-67《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外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扣件报废标准:扣件有裂纹、变形、滑扣。脚手板:选用50mm厚的杉、松木质板,长2~4m宽200mm~300mm49
;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两头须用8#铅丝打箍两道;腐朽、劈裂等不符合一等材质的脚手板禁止使用。(3)安全网安全网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GB5725—85规定,方准进场使用,密目安全网L—1.5×6m,用作外挂立网。密目安全网使用有国家认证的生产厂家供货,安全网必须是阻燃的,进场要做防火试验,不合格者不得进场验收。安全网拆除后要洗净捆好,放在通风、遮光、隔热的地方,禁止使用钩子搬运。(4)架子搭设技术要求构造要求立杆.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300,其全高偏差不大于75mm。立杆接头必须采取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以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在同一步距内,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马道出入口通道设1.2m高防护栏杆,内侧绑两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和挡脚板。大横杆大横杆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大横杆四面架子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50mm。斜杆设于小横杆之下,设在立杆外侧,根据马道的斜度设置,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脚手板脚手板采用平铺,接头采用对接,脚手板悬挑长度不大于150mm。马道立杆下铺50×200mm以上的通长木板。49
马道侧面铺180mm高的挡脚板。(九)施工监测1、监测的目的和原则施工监测是深基坑施工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场施工中,要求通过适当的监测手段,随时掌握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基坑内部情况与设计模型之间的差异,以及支护土体的稳定状态和安全程度、基坑渗透水量的大小等等,及时反馈信息,现场工程师根据信息反馈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改善施工工艺。此时现场工程师的施工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监测资料还可以作为检验和评价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依据。2、监测内容房屋的沉降、倾斜,道路、地下管线的沉降、位移;支护结构的变形,土体的位移;渗透流量的大小,渗透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等等都是监测的内容。对周边房屋的沉降观测,初步确定为每一天进行一次,待土方开挖全部完成以后每2天观测一次。待基坑回填完成以后不再观测。观测范围是周围50米以内的建筑物。对道路、地下管线的观测初步确定为每5天进行一次,待土方开挖全部完成以后每10天观测一次。待基坑回填完成以后不再观测。主要是沿路的观测。对支护结构的观测每天进行两次,并一直坚持到土方回填以前。对土体渗透的观测每天进行四次,一直坚持到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3、监测方法49
目测巡视监测:目测巡视监测具有监测实施快捷方便、信息反馈及时简明、宏观判断准确等特点,并可以和其他监测数据相互应证。目测监测有着其他监测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坑施工期间应设专人负责对基坑支护体系的位移、变形、渗漏;基坑底部地下水、涌砂;基坑周边环境异常情况(如地面、房屋出现裂缝等)进行不间断巡视检查,并做好专门纪录,拍照,提供书面报告等。变形监测护坡水平位移和沉降是基坑监测的主要项目,支护体系水平位移一般采用视准线法,采用高精度经纬仪配合刻度尺观测,选取远处一个基本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或埋设观测参照点,再在基坑四周设置观测点测出各点与视准线之间的距离。测量时用刻度尺一段对准测点,另一端用经纬仪读数,计算出测点与视准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次测量的距离差既为位移量。也可采用测角度的方法。沉降水准观测,采用DZS3-1型水准仪施测,基准水准点布设不少于3个,按一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观测点按二等水准要求施测,各观测点应组成环形或符合水准线路。观测工作贯穿整个开挖施工过程。土体水平位移测斜(布测斜管),共7点,为坡顶沉降,共15点,水位观测井,共7点。渗透水量检测对排水沟以及积水井每小时出水量进行观测,采用钢卷尺、秒表等进行观测,并提供出每分钟水位升高(降低)值,日平均水位的高度。4、资料整理及信息反馈使用工整统一的监测记录表格。每次观测的成果将对基坑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当发现异常情况或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业主、监理、施工方。5、监测设备名称数量J2电子经纬仪一台DZS3-1水准仪一台NT-352全站仪一台49
50米钢卷尺一把5米钢卷尺5把秒表1个九、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49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三)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危险因素:1、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基坑发生坍塌滑坡。2、受到应力的影响基坑坑底隆起。3、地质复杂发生涌砂涌水。4、漏水事故5、高空坠物A.基坑坍塌滑坡1、预防措施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③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④坡顶严禁堆积荷载,⑤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⑥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B.应急措施: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②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③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④49
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⑤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⑥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应急措施: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②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③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超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加垫木楔,防止失稳现象扩散。C.基坑坑底隆起1、安全预防措施①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②地基加固、周边设降水井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③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④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祥查,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注浆封堵处理。2、应急措施:①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②发现坑底隆起迹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③回填注浆或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趋势收敛方可停止回灌和回填。49
D.涌砂涌水1、安全预防措施①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桩间等薄弱部位设专人监视。②若发现出现少量渗漏,应及时处理,先堵漏后开挖,防止渗漏点扩大。③加强量控监测、对量测数据进行审查对比,密切关注围桩的变形情况。④监测信息围护结构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加密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遇薄弱环节错位开裂,出现渗水通道时,及时处理。应急措施:①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人员进行疏散。②在涌砂处打设Φ42注浆孔注浆加固;在涌水处采用M10浆砌片石围堰,边用抽水机将突水排出,然后回填干砌片石,注浆加固。E.高空坠物①作好基坑四周围闭工作,在基坑坡顶和基坑边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护栏安全网;②为防止地面杂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边护栏下缘设置踢脚板。(四)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电话:×××副组长:×××电话:×××组员:××× ×××2、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公司、指挥部等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49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共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4、各救缓组职责:①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值班电话:×××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经理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②组员负责人:×××电话:×××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③事故救援组负责人:×××电话:×××主要职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④医疗救护组负责人:×××电话:×××主要职责: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⑤后勤保障组负责人:×××电话:×××主要职责: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及抢险物质,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⑥事故调查组负责人:×××电话:×××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⑦善后处理组负责人:×××电话:×××49
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在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组长发布启动本应急预案命令时,各职能组无条件地服从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应急救援的行列。(五)事故报告1、事故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2、紧急通讯联络紧急报警电话110紧急救援消防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电话122天气预报电话12121应急救援领导组办公室电话×××3、事故报告程序发生上述事故后现场施工员应立即向工区负责人汇报,工区负责人接到报告的同时向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19、120、122以及其他相关救援电话联系增援。4、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领导组组长,组长接报后根据报告的情况判断事故的级别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展开现场救援工作,有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到指定地点集结,(根据地质情况,应急救援集结地点设在工地入口处活动房会议室)勘察事故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就近调动抢险队伍、机械设备实施应急救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汇报。5、报告内容49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救援措施。6、应急救援(1)各工区在发生事故向队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报告的同时,应组织有一定救护常识的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或护送伤员去医院救治,保证第一时间的救护工作。(2)抢救被堵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听取回声,并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对被堵人员应在支护好顶板、用掘小巷或绕道通过的方法接近遇险人员。(3)清理堵塞物时,要防止伤害遇险人员,严禁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破土块。(4)各抢险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指挥组命令,按照本“预案”“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中各专业处置组的职责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展开工作。(六)应急结束应急救援指挥组应根据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在确定没有被困人员、伤亡人员已转移和事故现场已稳定的情况下,由应急救援组组长(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状态结束。(七)后期处置1、善后处理由善后处理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妥善处理。2、调查、总结由事故调查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调查处理,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上报。49
(八)宣传教育根据公司的相关要求,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重大事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使参加救援的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救援工作程序,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九)演练本应急救援预案施工前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十)总结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附表:1、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2、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一览表49
事故发生接警事故判断预案启动,赶赴现场应急救援行动事态控制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应急人员到位应急物资调配现场预案启动申请增援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恢复生产调查处理总结人群疏散医疗救护现场监测技术指导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秩序维护、警戒交通管制49
应急救援预案流程图应急救援物资、机具储备一览表序号物资名称及规格型号数量存放地点责任人1消防器材5套现场及驻地×××256a工字钢5吨施工现场3砂100m3料仓4石100m3料仓55cm厚板材10m3工区现场6编织袋500个工区库房7200×200方木20m3工区库房8铁锹60把工区料库9十字镐20把作业现场10DH420LC-7挖掘机1台作业现场11SK90-8挖掘机1台作业现场12医用急救包2个库房13ZLL50E装载机1台作业现场14离心泵6台现场库房15发电机150KW1台工区现场16电焊机UN-1002台库房17消防水池1工区施工现场18混凝土喷射机1套作业现场19手电筒20作业现场20Φ48钢支撑100T作业现场49
应急抢险人员联系名单序号姓名联系电话1××××××2××××××3××××××4××××××5××××××6××××××7××××××8××××××9××××××10××××××11××××××十、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管理措施①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行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管理体系。49
②认真执行质量监督部门的整改指令,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施工工艺。③整个施工过程都应围绕施工计划进行,杜绝施工法纪乱无绪,班组长负责指挥各班的工作,班组长之间互相协调配合。④在各分项开工前,对班组组织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对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认真核对,消除错误和遗漏,并且做到特殊工种持证上岗。2、工程技术措施①原材料进场应附有出厂合格证书,及现场抽样检验,砂、石要做级配及有关试验。②钢材焊接加工,严格按桩基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并按规定做好钢筋的原材料试验及焊接试验,现场设专职钢材焊接质量检查员,负责钢筋笼验收工作。③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前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施工下一道工序。④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排水、疏水和截水工作,尤其应查清填土层水源源头,以便有效做好堵水工作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基坑内。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碾压支撑梁碰撞工程桩和支撑构件。⑥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坑底及时分段封底,以免破坏基底土原状结构。十一、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组织保证。(一)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1、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六无”即:(1)无工伤死亡事故;49
(2)无拆迁工程事故和设备安装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3)无基坑坍塌事故;(4)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5)无因施工造成地表沉陷及由此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漏水、漏气等重大事故;(6)无1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故。2、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八个方面(1)防高处坠落事故;(2)防基坑坍塌事故:(3)防起重伤害事故;(4)防触电雷击事故;(5)防机械伤害事故:(6)防行车交通事故;(7)防火灾事故;(8)防台风洪灾事故;(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1、建立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分析安全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经理部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2、建立健全安全自检制度项目经理部建立二级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部,配1名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施工班组设专职安检员、兼职安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分别实施检查任务。同时认真接受建设单位安全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接受社会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49
业主安全监察部门项目经理安全施工领导小组安全检查工程师监理单位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全体现场施工人员各职能部门各兼职安检员各专职安检员施工各班长安全保障检查程序图3、编制详细的安全生产计划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性大、多发易发事故的高处作业、深基坑开挖等施工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4、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49
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工程师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兼)职安全员、领工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以及新工上岗、工人变岗和改变工艺等进行培训教育。6、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人员,经理部每旬进行一次;作业班组每天进行一次,非定期检查应视工程情况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而进行检查,并要有领导值班,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7、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安全的奖惩办法(1)项目部预留安全奖金(保证金),按完成工程量及施工安全情况奖惩兑现。(2)制定详细的对项目经理部、项目部领导班子、先进个人的奖励办法。(3)制定详细的对项目经理部、项目部领导班子、责任个人的伤亡事故的经济处罚办法。8、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根据本工程的实际作业情况,建立开挖、车辆运输、机械操作、用水、用电等所有实际发生的各种作业的规章制度,并广泛宣传,做到人人皆知。根据国家有关安全防护规定,结合自己实际经验,编印内容齐全的《安全防护规程袖珍手册》,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掌握,确保安全。49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在工程施工中,针对工程的特点、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的确保安全施工的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有防止行人、车辆等坠落的安全设施;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国家现行《安全色》和国家现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设红灯示警;现场道路符合国家现行《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规定,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2)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并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3)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晶;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油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4)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隔离存放。(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2、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49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3)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4)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5)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3、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带等安全工具。(2)在距基坑边缘0.2-0.3米处设置护栏,且不低于1.2米,并要稳固可靠。进入基坑施工的人员上下通行由斜道或扶梯上下,不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绳索上下,并作好“三保”、“四口”等防护措施的管理。(3)施工作业搭设的扶梯、工作台、脚手架、护身栏、安全网等,牢固可靠,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子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要求。4、加强监控量测,确保安全充分认识了解施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设计文件,施工中及时复核、检算、确认支撑、围护结构、主体结构的安全。49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反馈,尤其是基坑开挖、主体结构施工两个阶段,地面及同边建筑的沉降观测及结构物变形观测,通过观测成果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及环境安全。5、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施工中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施工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6、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1)采用分段分层开挖,设置合理的台阶和开挖坡度,开挖前采取降水措施,防止边坡坍塌。(2)边开挖边处理边坡渗漏,基坑四周设排水沟,基坑内设足够集水坑。(3)现场储备足够的沙袋、木桩等物料,保证一旦出现局部边坡不稳的情况时进行紧急处理的物料供应。(4)除按要求进行监测以外,派专人随时观察边坡的稳定情况,主要观察坡顶有无裂缝,渗到集水坑的水有无边浑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采取措施。十二、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文明施工目标:创建福州市“文明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一)文明施工组织保证与责任分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选责任心强的人为组员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管理小组,采取“标准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目标责任制,明确各有关人员的分工与职责,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氛围,保证工程顺利完成。49
(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1、建立创建“文明示范工地”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做到: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单位畅通;施工中无管线高放;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积水;施工工地道路平整无坑塘;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严格分隔;施工现场挂牌施工;管理人员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文明;工地现场开展以创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2、健全以项目经理具体领导、业务部门指导、各作业班具体落实的管理网络,增强管理力量。3、对进场施工的队伍签订文明施工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与责任性。4、严格按照福州市文明施工要求,并结合改站的实际情况及《福州市建筑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暂行)》,制定文明施工细则,按其要求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对各班组定期检查,随时抽查,逐项打分,综合评比,进行奖罚。5、加强施工人员文明施工意识,对职工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每周召开文明施工例会,并由专职人员举办文明施工讲座,宣传文明施工准则,提高每一位员工文明施工意识,讲职业道德、扬行业新风,在福州市树立我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三)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平面布置49
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各项临时设施,不随意改变,现场采用砖墙围蔽,其外饰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布局合理、整洁、大方。场内大宗材料、物品、机具等堆放符合要求,同时挂上规格、型号标识牌。场地做到清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化作业要求。2、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设置明显的“五牌一图”标牌,即:工程概况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文明施工管理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图牌齐全且美观整齐。施工现场范围内张贴宣传标语,并设置黑板报和报栏,其内容经常更换。这些标语、图牌及安放位置报请监理和业主同意。挂牌施工,设立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现场管理人员佩卡上岗,施工人员出入大门戴“工地出入证”。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严格的门卫制度,进入现场实行登记制。科学组织施工,精心管理,各工序衔接井然有序,工人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工程质量。认真执行国家及业主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规、章程、文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保证施工用电安全和工地照明,配全备足消防器材并保持状态良好。施工内业资料齐全、整洁、数据可靠,办公室内按要求布置各类图表,及时反映现场状况及工程进度状况。生活设施: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各类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符合卫生标准。配备一定数量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并与当地医疗单位联系,做好卫生防疫及医疗救护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全面管理,所有施工人员要办理暂住证。严禁接收三无盲流人员。做好防盗窃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各类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报告公安部门,确保在施工地区内,施工人员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49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职工遵纪守法观念,提高文明意识。上班穿戴统一整洁,下班穿着干净卫生,杜绝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不文明行为。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相邻单位业主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及广大市民的意见与建议,协调好各方关系,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四)环境保护措施严格遵守国家和福州市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根据工程环境和工程特点,制定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保意识(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专职管理人员和各作业组负责人组成的环境保护小组,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共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施工特点,分工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监控、量测,及时了解情况,采取主动的对策和措施,完善对周边环境的保护。(2)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明确环保重点。制定严格的奖惩条例,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使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施工区周边的环境得到妥善保护。(3)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及时提报有关环保设计,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生产的环保工作作为其中一项内容,并认真贯彻执行。(4)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知识,采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法规,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参建职工的自觉行为。49
(5)强化环保管理,健全企业的环保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并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2、实施封闭、半封闭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1)分别对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实行封闭和半封闭管理,施工区的材料堆放、材料加工、出土及入料口等场地设置围墙封闭;生活区设置围墙与外部隔离,实行半封闭管理,减少噪音、粉尘、弃渣、垃圾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在开挖干燥土方时,适当洒水,保持土壤湿度;工地内存放的土石方、砂石材料、建筑垃圾要分别集中堆放,采取洒水后遮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3、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管理(1)对燃料、油料、化学品、酸、施工废水、泥浆及有害气体和尘埃等经过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运输车辆进行废水、泥浆运输。弃土(石)、弃渣、弃泥浆的排放要事先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并报请市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排放。(2)淤泥和废浆定点堆放,采取必要的固化措施后及时外运,并做到不乱溢,不乱遗。淤泥、土石方外运要严格遵守市政府有关规定,夜间运输,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土石方运输车辆管理的若干规定》,一次不能装得过满,在出大门前认真冲洗车辆,并要加篷布遮盖严防掉渣和飘尘,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3)施工及生活用的废水、污水要经过沉淀、初步净化后再排入排污系统,防止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得使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化学品、以及超过允许量的有害气体和尘埃、弃碴等)污染场地周围的环境以及草地和树木。49
(4)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经常清理打扫,集中堆放;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5)水泥、砂石料、土石方采取覆盖、洒水湿润等措施进行运输,场地及临时道路进行硬化并加强洒水,以减少、控制粉尘污染。(五)绿化及保护对场地内需要保留的树木用围栏加以保护,开辟场地间隙种花植草,大门及围墙周围设置绿化带,使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施工场地范围内以及施工可能触及到的地方以内应保护的树木、广告、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等采取加防护围栏、悬挂标签和标记的方式妥善保管,以免施工机具及人员等对其造成破坏,并由专人经常检查防护,施工完毕后将其完整无损的向业主移交。十三、雨季施工及防暴雨、台风措施本地区属海洋性气候,雨季长,暴雨、台风大且多,予以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1、雨季施工要安排好施工项目,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好施工准备。2、成立抗台风领导小组,配备设备,建立制度,有效开展工作,在台风、暴雨来临时,做好预防、检查、组织、领导工作,确保安全,避免损失。3、平时对参建人员进行防暴雨、台风教育与动员,以便暴雨、台风来临时迅速组织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49
4、加强对天气预报资料的收集,根据天气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采用计划管理软件进行动态进度管理。在暴雨来临前,停止受暴雨影响较大的土石方开挖、防水层施作、混凝土灌注等作业,做好妥善安排,以策安全。5、现场和基坑内设置顺畅的排水系统,沿基坑周边浇注高、宽为10-20厘米的挡水墙。临时结构物及脚手架进行防台风设计。6、钢材架空存放并有防雨覆盖措施;水泥、防水材料、油料等主要材料设库房存放。7、大型机械设备有防雨防雷电措施,台风前放下吊车臂。8、暴雨、台风来临前停止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安全检查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9、混凝土浇筑避免暴雨天施工,如浇注过程中下雨,对已浇注且未凝固的混凝土面盖塑料薄膜。10、基坑开挖严格按设计坡度进行,暴雨来临前突击刷坡,并对边坡进行铺彩条布防护;每个开挖段设2-4个集水坑,设置足够抽水设备。11、备用发电机组,以供断电时使用。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