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1.42 KB
  • 58页

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项目基坑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xx住宅集团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年月日 第一章、方案编制依据1.1主规范、规程、标准序号国家标准、质量验收规范编码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序号行业规范、规程、标准编码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序号地方法规、规范编码1xx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程DB29T-86-2004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管理规程DB/T29-209-20111.2其他设计依据序号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编码1xx苑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xx苑项目设计图纸3xx苑项目地勘报告 第一章、工程概况2.1基本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xx苑项目2地理位置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勘查单位6监理单位7施工总包8质量目标海河杯9工期目标按照合同工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10安全目标无安全事故2.2周边构、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概况本工程地上部分包括11栋高层住宅楼、2栋2层配建。地库和各楼座均为地下一层,楼座设置在地库周边,地下室均独立设置,互不相连。配建无地下室,本方案中不涉及。除10#外其他楼座和地库为一整体基坑,坑底标高不同,全部基坑周长约1140m,面积为30461㎡。地库建筑±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3.850m,1#-4#楼±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3.70,5-7#、9#、11#楼±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3.850,8#、10#楼±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4.150m。地库坑底标高-6.25m,大面积挖深度4.7m。楼座开挖深度为1.85-2.60m。 现场地表平均标高为大沽2.30m。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建筑物已经全部拆迁完毕,并完成现地坪以下3米范围内的翻槽作业,现场和周边范围地下管线已切改完毕。施工现场达到“四通一平”。根据总平面图,距北侧用地界线最近为8#、10#楼基坑,距离为15.4m,界线以外为海欣路边道;地下室以西为施工现场;楼座基坑距南侧用地界线15.78m,界线以外为满江东道绿化带及边道;东侧基坑距用地界线最近为17.5m,界线以外为登州路。场地内无正在使用的管线。用地界线处为砖砌围墙。基坑距离围墙全部在15m以上,本工程基坑开挖不会对周边道路产生影响。 2.3结构概况、现场道路及塔吊布置结构类型:本工程楼座部分地下一层,地库地下一层,采用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11栋独立建筑物,采用剪力墙结构,二栋2层裙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部分1#、2#楼21层,3#、4#、楼17层,5-7#、9#、11#楼22层,8#、10#楼16层。现场基坑在卸荷区以外修建6m宽C20砼道路,道路厚道20cm,内含双向单层间距200mm的三级直径8钢筋。本工程选用9台TC5613、TC6013型塔吊。在塔吊布置时,综合考虑现场的具体情况,避免塔臂相碰撞。同时作业范围有交叉的塔吊,其塔臂高度错开5米以上的距离(既高位塔吊钩头与低位塔垂直距离大于2米)。以避免两塔臂相撞。2#、3#、4#、5#、6#楼塔吊基础下皮标高均与相应楼座的槽底标高一致,7#、8#、9#、11#楼塔吊不在基坑内,其基础上皮标高高出地表100mm。塔吊基础选用桩基础,每个塔吊基础设4根灌注桩,间距3.5m,桩径为600mm,有效桩长30m,配筋桩长30m,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台板平面尺寸为:5500*5500mm,厚度为1500mm,混凝土标号为C35。混凝土养护期应大于15天,且基础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值的85%以上方可立塔。先立塔后进行开挖。 2.4基坑支护概况地下车库±0.000相当于大沽标高3.850m。现地表标高测量平均数约为-1.550m,坑底标高-6.250m,开挖深度大约4.7m。1#-4#楼±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3.70m,开挖深度为2.6、2.0m;5-7#、9#、11#楼±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3.850m,开挖深度为2.45m;8#、10#楼±0.000m相当于大沽标高4.150m,开挖深度为1.85m。止水帷幕采用单排双轴水泥搅拌桩Φ700@900m,有效桩顶标高为大沽1.35m,有效桩长为9.5m,桩数为841组。搅拌桩组内咬合200mm,组与组之间咬合300mm。搅拌桩固化剂采用P·S32.5B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不小于15%,水灰比0.45~0.55,全程复搅复喷。放坡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坡度系数为1.0进行试开挖,根据试开挖结果确定适宜的坡度系数。应由人工辅助开挖,以保证设计坡度,禁止机械深挖后,在表面铺土成坡。基坑开挖时不得碰撞工程桩,并应注意对降水井的保护。因基坑开挖施工时为雨季,开挖后边坡应挂钢筋网,喷50mm厚细石混凝土。钢筋网片∅6@250mm单层双向,竖向固定筋三级12@1500mm,深1.0m。支护结构放坡、双轴搅拌桩:1支护形式基坑周边二级放坡:坡度系数1.0,错台2m。2止水方式外围止水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桩径∅700mm@900mm。桩顶标高大沽1.350m,桩长9.5m。 基坑支护平面图 基坑支护剖面图 2.6基坑开挖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现场地平大沽2.30m2开挖深度大面积开挖深度为4.7m,局部1.85-2.6m3开挖形式本工程采用大面积分层开挖方式4基坑尺寸基坑周长约1140m,基坑面积30461㎡5开挖工程量11万m³2.7地质概况2.7.1地质勘查报告本场地埋深10m范围内各土层土质特性及分布规律现分述如下(标高全部为大沽高程):1、人工填土层(Qml)埋深2.70m以上,主要由杂填土和素填土组成,最大厚度为2.70m,分布于场地地表。1-1杂填土:厚度为0.70~2.20m,呈杂色,松散状态,由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粘性土。水平分布方向不连续。1-2素填土:厚度一般为100~2.70m,灰褐色,可塑状态,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4、全新统上组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层顶板标高为2.26~-0.04m,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粉土组成,4-1粉质粘土:厚度为0.50~2.40m,灰褐色,可塑状态,含铁质,夹粘土博层或透镜体,属高~中压缩性土,与2-2粉土相互渐变。4-2粉土:厚度为050~2.70m,灰褐色,稍密,湿,含铁质,属低~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 6、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层顶板标高为0.34~-1.65m,主要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6-1粉土:厚度一般为1.00~5.80m,呈灰色,稍密,湿,含贝壳,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在该层顶部夹3-1a粉质粘土透镜体,水平方向分布不连续,与3-2粉质粘土相互渐变。6-2粉质粘土:厚度为4.40~10.00m,呈灰色,软塑状态,含贝壳,在该层中上部和中下部夹稍密~中密状的3-2a粉土透镜体,属高~中压缩性土水平方向分布连续。2.6.2一般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当子样个数≥6时,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及子样个数;当子样个数<6时,仅提供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值及子样个数。各层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详见地质勘察报告表2-1“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表”。2.6.3地基土均匀性评价根据本次勘察资料综合分析,在垂直方向上成层分布,在水平方向个别土层层位、厚度和顶、底板及岩性由较大变化,使水平方向土质有所差异,除此之外,其他各层土均夹有薄层或透镜体,总体评价该场地地基土属不均与地基土。2.6.4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土本场地地面较平坦,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根据《xx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20年),场地位于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等易发地区。场地表层为人工填土层1-1杂填土和1-2素填土,最大总厚度为2.70m,属开挖土层,为特殊性土。 2.7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7.1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类型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潜水水位如下:初见水位埋深不明显。静止水位埋深0.80~2.50m,相当于标高2.19~-0.08m。场地浅层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类型,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蒸发形式排泄为主,水位随季节而变化。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0~1.00左右。2.7.2浅层地基土的渗透性根据本次勘察室内渗透试验结果,提供埋深15.00m以上各层土的渗透系数及渗透性如表:地基土渗透系数及渗透性表地层编号岩性垂直渗透系数Kv(cm/s)水平渗透系数KH(cm/s)渗透性4-1粉质粘土4.0*10-82.3*10-7不透水4-2粉土3.5*10-63.6*10-5弱透水6-1粉土8.8*10-72.1*10-5弱透水6-2粉质粘土4.3*10-57.3*10-5微透水2.8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相关规定,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拟建场地属于华北平原滨海冲击平原,地形平坦,地貌单一,无岩溶、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不存在能导致场地滑移、大的变形计破坏等严重情况的地质条件及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其他因素,本场地属稳定场地,较适宜本工程建设。 2.9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2.9.1组织管理机构2.9.2人员配置项目经理:常兆林项目副经理:崔永刚安全员:张环质量员:霍金茹造价员:韩安土建工长:魏国祥、呼昊器材员:薛菊资料员:王磊 2.9.3人员职责岗位职责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活动,包括工期、质量、现场管理以及设备人员管理安全经理负责本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对关键、危险部位应做好交底,并做好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工作,保证安全生产项目工程师负责设计图纸的复查工作,组织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抓好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施工员负责按照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组织分项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质检员检验各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或向上级汇报各作业班长负责本班组工作所施工的质量及进度电工机修工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电器安装和夜间照明电路架设,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电路的畅通。运输队长负责汽车行驶线路、土场的进出,确保安全行车无事故门卫保安负责乘凉进出大门的安全指挥,确保门前门内的安全工作环卫班长负责道路的清扫和冲洗台、基坑内积水的排放,确保环境卫生达标。2.10资源配置计划2.10.1机械设备配置根据7天工期安排每日进出土为15714m3,每台运土车可运输15m3(实土),出土车辆每天按20小时工作时间考虑,卸土点距离场地3km 以内,现场来回及在场内挖土装车按0.5小时考虑,共需车辆为11000÷(15×20÷0.5)=26.2=27(辆)基坑挖土方采用8台反铲式挖掘机取土,自卸车27辆运输。具体详见机械使用计划。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品牌数量(台)挖掘机神钢-300神钢4小型挖掘机神钢-200神钢4运土车斯太尔272.10.2劳动力配置挖土施工劳动力准备工种人数备注机组人员16挖土机汽车司机54自卸汽车壮工10清扫路面2.10.3其他配置物品数量备注钢板(20*2000*4000)100块铺垫路面水准仪4台全站仪1台雨衣、雨鞋50套扫帚10把清扫路面 第三章土方开挖方案3.1开挖前的准备工作1、在土方开挖前,现场施工区域已做到“四通一平”。(通水、通电、通信、通路、场地平整)2、根据现场的实际勘察,地面原有建筑物已全部清除、地下管线切改已全部完成,施工现场已无障碍物。3、现场非土方开挖区临时道路已经进行了路面的硬化处理,且设有400*400mm的明排水沟,总长约50m。4、基坑周边测量基准桩点全部砌筑高台。5、降水达到开挖标高以下1m,符合开挖条件要求;6、挖土卸土点落实;7、施工道路符合挖土施工条件;8、临近管线和建筑物的监测准备工作已落实,做到信息化施工;9、研究制定现场场地整平、基坑开挖施工方案;10、清除现场障碍物,对场地进行平整;11、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12、所有挖土所需的机具设备、相应物资材料和应急物资准备就绪工作。13、放坡地段可进行试开挖,根据试开挖结果确定适宜的坡度系数:第一步坡度1:1,第二步坡度1:1。14、测得现场自然地表标高平均为大沽2.30m。3.2土方开挖3.2.1土方开挖总体流程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场地条件、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工程土方开挖共分二步开挖。 第一步土方开挖:基坑以内包括地库楼座,从现地平开挖至放坡错台标高位置,因各楼座坑底标高不同,所以第一步放坡高度不同,第一步开挖深度不同(详见开挖深度平面图),实际挖深2.0、2.45、2.6m。错台宽度为2m,满足挖掘机工作要求。第二步土方开挖:挖掘机下到平台向下继续开挖,向上倒土,由由错台标高开挖至地库基础底板垫层下皮标高,地库设计标高为-6.25m,实际挖深因第一步深度不同,导致实际挖深2.1、2.25、2.7m。地库大面积分层接力总共开挖深度为4.7m(本步开挖同时包含局部承台开挖)。第一步、第二步坡放坡比例为1:1。基坑开挖顺序说全部采用由东向西开挖,现场设置一10m宽出口,一条10m宽单道循环,保证运行车出入顺畅不拥堵。基坑开挖前可对10#楼进行开挖施工。 土方开挖分层剖面图10#楼土方开挖剖面图 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平面图 3.2.2土方开挖1.地下土方开挖量约为11万m3。2.基坑开挖方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机械挖土须距桩体500mm,距坑底300mm,该范围内土体由人工挖除,不得超挖或扰动地基土。3.基坑四周应先施工排水盲沟。盲沟布置在基坑周边均与降水井连通。盲沟为400*400mm,人工挖成后回填碎石。4.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现场采用双车道循环方式运土。5.基坑应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为:高程±30mm;平整度±10mm。基底经检查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处理。6.基坑开挖在放坡地段应留300mm由人工辅助开挖,修正坡面,以保证设计坡度,使坡面平顺,无突起物、松散土、石块。禁止机械深挖后在表面铺土成坡。7.若采用放坡比例为1:1,地库基坑局部二步放坡坡顶会到楼座内部,此处应减少放坡比例避免土体侧压力对工程桩的影响。3.3对工程桩的保护措施大型反铲挖掘机开挖至槽底,预留出清槽厚度,槽底清槽采用人工开挖与小型挖掘机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机行走路线应避免碰、压工程桩。对于高于合理桩长的工程桩采用分段截桩的方式进行截断,禁止开挖过程中挖掘机对其造成破坏。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及时进行基础垫层的施工,并将垫层施工至坡脚边缘,尽量减少基坑变形。3.6局部深坑、地梁、承台开挖方法 地库内承台及地连梁坑底标高为-6.55m,仅比大面积开挖坑底标高低0.3m,故承台及地连梁开挖采用垂直开挖。地库内集水井坑底标高为-7.25m,再度开挖深度为1m。楼座内电梯为局部深坑,再次开挖深度为2.5m。局部深坑均在人工清槽过程中采用人工开挖、小型挖掘机配合的方法以1:1比例的放坡形式开挖。对于局部深坑须严格按照结构图纸控制其深度和范围,严禁超挖,深浅坑交接处应在浅坑开挖完成后放坡形成或根据结构要求实施。.7土方开挖工期进度安排根据总体大节点计划,现场土方开挖时间:2014年8月25日——2014年8月31日 第四章降水方案4.1基坑降水形式1、基坑内设大口井降水,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2、该井须在基坑开挖前作成,且须降至开挖面以下不小于1m处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作。3、降水井施工时必须进行洗井工作。4、无砂混凝土井管滤料采用4-6mm等粒径中粗砂或无粉碎石屑。5、基坑周边配合纵横向盲沟排水,将降水井用纵横盲沟连通。6、盲沟深、宽不小于400mm,随挖随用碎石回填。4.2降水目的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使其得以压缩固结,以提高土层的水平抗力,防止开挖面的土体隆起。在基坑开挖施工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的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4.3降水井井点布置数量管径深度构造降水井173500mm10m降水井采用无砂水泥管,管壁、管底包多层土工布及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800mm。观测井14500mm7m成井要求同降水井,井口高出地面0.5m,并加活盖以防堵塞。 降水井井点布置图 4.4集水明排布置1、基坑周边设置网状排水盲沟,采用等粒径碎石填埋,盲沟距基坑边200mm。盲沟要求随挖随填,形成宽400mm,深400mm,与降水井相连组成降排水系统。2、由于排水管位于基槽周边,人员、车辆及材料设备过往频繁,容易对排水系统造成破坏,为保证基槽排水及周边排水的畅通,因此排水管件采用DN300的混凝土排水管,管与管之间水泥砂浆抹实。与沉淀池、集水井连接,排至市政管网集水井间距不大于30m,排水管长度为400m。排水管最浅处埋深0.6m,按千分之二找坡,人工挖沟宽0.5m,深0.7~1.5m,下铺设0.5m宽10cm厚石屑,按排水方向找好坡度,铺设完管后上用素土填实,。3、设沉淀池3个,集水箱3个。(1)沉淀池:外壁尺寸为3m×2m×1.5m,机砖砌筑。四周壁厚24cm。内壁厚12cm,M10水泥砂浆砌筑。底为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cm。池壁及底为1:3水泥砂浆抹面,厚度为2cm。盖板为C25混凝土,厚度10cm。(2)集水箱:尺寸2m×1.5m×1.5m,壁厚3mm。 4.5降水施工4.5.1降水施工顺序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洗井→吊放井管→回填过滤层→井内下设水泵、安装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4.5.2施工过程及方法1、打井:用SPJ-300型钻机成孔,钻孔直径800mm,成孔后,先破泥浆护壁再用潜水泵洗井清孔后快速下放混凝土井管,在混凝土井点管周围回填石子。安放井管时逐节沉入混凝土井管,外壁绑长竹片导向,使接头对正。2、回填石子时,要保证井点管周围均匀投放,填至井点管口下0.5m处,用粘土封堵口。3、成孔时,要保证成孔的垂直度和孔径,孔径控制在800mm。成井后,及时洗井,直到井底沉渣洗净。每井内吊放潜水泵一台,用铁丝吊放牢固,固定井口。4、潜水泵在安装前,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毕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5、抽水作业时,三班轮流,昼夜值班,水泵故障及时检修或更换。6、潜水泵在运行过程中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水泵正常运转。7、井管使用完毕后及时封井。4.5.3施工设备1、排水管2000m,潜水泵180台(含备用),SPJ-300型钻机5台。 2、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管外径500mm、壁厚60mm、长1m。4.5.4劳动组织及工期1、人员:降水项目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施工工人20名。2、工期:打井5d,试抽水2d。抽水作业根据基础施工而定,本工程降、抽水总时间暂按240d考虑。4.5.5降水运行管理措施1、降水运行前,降水井应合理布设排水管道并便于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2、降水前各降水井均应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并进行相关记录;3、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进一步检验供电系统、抽水设备、排水系统及应急预案能否满足降水要求;试运行结果进行记录并备案,根据试运行结果,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相应整改;地下水要经过滤后再排入市政管网。4、基坑开挖后,大口井割管时应及时测量井深,及时采取清淤措施。5、降水停止并提泵后应及时将井封闭,补好盖板。6、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1m后方可进行开挖,并且保证在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期内,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不应小于1m。7、土方开挖过程中,组织工人,24小时巡视降水井的安全,防止机械施工造成的损坏。4.5.6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测量精度不低于10mm,水位监测应在开始降水前至少一周开始测量,每日连续观测水位取得稳定初始值。 水位监测报表每天上报。及时统计降水数据,形成水位曲线,分析降水疏干运行情况。如观察井水位变化达到警戒值应立即查找原因,查看止水帷幕是否有渗漏现象,并采取处理措施。地下水位变化警戒值:累计值1000mm,变化速率500mm/d。4.6封井施工第一次封井在基坑浇筑垫层时进行,对车库及楼座底板范围内降水井在浇筑混凝土时填实。第二次封井在后浇带浇筑完成后封井,对建筑基础外及后浇带的降水井采用素水泥及混凝土填实。4.8降水井的保护措施各相关参建单位及现场管理人员应重视对降水井的保护,避开施工过程对降水的损坏。成井后应在降水井处设置明显标志,并对井口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杂物落入井中。应注意开挖过程中对降水井的现场看护,并经常测量井内沉淤,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行。土方运输车辆行驶道路应与降水井保持安全距离(大于5m),避免对降水井造成破坏。4.9降水时间土方开挖前降水工期为10天:2014年8月15日——2014年8月24日土方开挖后地下室施工,部分降水井保留在后浇带位置,直到基础底板施工后满60天浇筑后浇带时封井。预计降水时间为:2014年8月25日——2014年12月30日 第五章基坑工程监测5.1基本要求基坑监测的数据结果,要定期的与第三方监测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指导施工作业。5.2监测项目1.支护结构;2.相关的自然环境;3.施工工况;4.地下水状况;5.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6.周围建(构)筑物;5.3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1、边坡坡顶水平位移进行监测;2、附近道路进行沉降观测;3、地下水位进行监测。5.4巡视检查1.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2.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支护结构边坡有无较大变形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基坑周边环境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3.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4.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5.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5.5总包单位基坑监测除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基坑的监测之外,总包单位应进行自行开展部分基坑监测工作,以便与监测单位的监测结果进行核对,确保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总包单位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监测方法、频率等)参照监测单位的相关方案执行,监测数据以监测单位提供的为主,总包监测主要起到控制,核对监测单位的数据的作用。1)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日均应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2)基坑工程巡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支护结构;(2)相关的自然环境;(3)施工工况;(3)地下水状况;(4)基坑底部、边坡及周围土体;(5)周围建(构)筑物; 3)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主要以目测为主,定期对冠梁及坡顶进行仪器测量,观察其变形值,与第三方检测提供的变形数据作比较。4)应对自然条件、施工工况、周边环境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变形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并作出相应措施。5)制定监视检查记录表,及时整理,并应对第三方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5.6监测点布置5.6.1基本要求①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②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③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④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⑤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5.6.2监测点布置要求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3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设置在基坑边坡细石混凝土坡顶上。基坑周边、中部及阳角处累计设置观测点49个。 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5.7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2、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3、施工期间,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4、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5、监测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6、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③固定观测人员;④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⑤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⑥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7、水平位移监测①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②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8、竖向位移监测①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②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mm。③水准基准点宜均匀埋设,数量不应少于3点,埋设位置和方法要求与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方法相同。④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合水准路线。9、倾斜监测①建筑物倾斜监测应测定监测对象顶部相对于底部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记录并计算监测对象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率。②应根据不同的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选用投点法、水平角法、前方交会法、正垂线法、差异沉降法等。10、地下水位监测①地下水位监测宜采通过孔内设置水位管,采用水位计等方法进行测量。②地下水位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③检验降水效果的水位观测井宜布置在降水区内,采用轻型井点管降水时可布置在总管的两侧,采用深井降水时应布置在两孔深井之间,水位孔深度宜在最低设计水位下2~3m。 ④潜水水位管应在基坑施工前埋设,滤管长度应满足测量要求;承压水位监测时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采取有效的隔水措施。⑤水位管埋设后,应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5.8监测频率本项目基坑为三级基坑,监测工作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基坑的监测频率为:基坑监测要求从基坑土方开挖到施工到建筑±0.000的时间段内进行,以便信息施工,开挖期间及开挖变形稳定前每天观测不少于1次。其余详见《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5.9监测报警本工程坡顶水平位移预警值为50mm,地面沉降预警值为30mm,地下水位累计变化值为1000mm。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监理单位报告,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5.10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现场测试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记录的数据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现场的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②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③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④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 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进行监测项目数据分析时,应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巡视检查的记录:①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②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③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第六章应急专项方案6.1应急预案的原则与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6.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应急措施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取的支护方式及周边环境情况,施工中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风险情况及应急措施如下:1、支护边坡变形过大(1)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超过预警值50mm)时,停止在支护结构上部道路上行使车辆,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在基坑内侧堆载或基坑外侧挖土的措施,增大基坑内侧主动压力,减少基坑外侧被动压力的措施,减小或减缓支护结构变形。(2)基坑内桩位移、倾斜较大 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发现基坑内桩有较明显位移或倾斜时,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并调整开挖方案,主要是控制每层开挖深度,可以将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1.5-2m之间,控制桩位移或倾斜。(3)边坡滑坡当开挖局部较深部位(如电梯基坑)时,若发生边坡土方滑移,立即用挖掘机在边坡周围以间距500mm插入钢管,钢管间固定木模板,并将已经搅动的土体挖除。(4)止水帷幕渗漏①、土方开挖时,发现基坑有漏水的地方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堵漏;②、首先用草袋子先将漏水处堵住并将草袋子向内塞,然后在草袋子外侧填石料,石料中间插导水管,导水管插入部分用切割机切出小口,然后用砂网包住,将水排除;③、对漏水部位进行加固,具体加固方法为:在漏水部位编制钢筋网片,内插注浆预留管,便于喷砼后向内注浆,漏水两侧桩上打上膨胀螺栓,螺栓上连接Φ16竖向压筋,然后50cm一个横向压筋,两端与Φ16竖向焊接以固定钢筋网片,最后喷砼。喷砼时,视漏水部位缝隙大小,缝隙较小时,可直接进行喷砼直至完成;如缝隙较大且涌出流砂,喷砼时,先将喷射枪头插入缝隙孔洞内喷射,直至将孔洞内喷满为止,最后完成喷砼;完成喷砼48小时后,由预留管向内多次进行压浆,直至将缝隙内孔洞注满为止。6.3应急预案流程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工程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6.4应急准备1、机构与职责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长:常兆林通讯联络组:崔永刚技术支持组:白文浩抢险抢修组:魏国祥、呼昊医疗救护组:薛菊后勤保障组组长:王占才联系方式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备注常兆林组长13012270817崔永刚通讯联络组13820325959白文浩技术支持组13632183285 魏国祥抢险抢修组15805547570薛菊医疗救护组15802274375王占才后勤保障组15022725281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1)组长职责: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②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③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④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⑤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①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②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③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3)通讯联络组职责:①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②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4)技术支持组职责①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5)保卫组职责①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②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③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6)抢险抢修组职责①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②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③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④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7)医疗救治组①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③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8)后勤保障组职责①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2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1小型挖掘机辆10.32挖掘机辆113机动救护车辆15电焊机台46对讲机台87旋喷桩机台18发电机台2200kw9水泵台20主要应急物资储备序号物资名称单位数量1水泥t202钢支撑T103编织袋袋5004铁锨把505水玻璃t16急救物品套4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 1、基坑开挖以测量放线为准,严格按规范要求精心组织施工。施工中配备专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开挖的边线和标高。挖掘过程中,不得碰工程桩等;如遇不明地下障碍物,必须及时向甲方和现场监理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处理。及时、准确、详细地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调整施工方案。2、土方开挖前,必须编制专项挖土施工方案,认真学习图纸。对确定的方案,不得随意更改,指导施工严格按照方案的工序、流程进行。3、对于施工中遇到的有关技术问题,需调整方案,必须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要求分包按方案调整后施工。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提出方案会同有关单位采取补救措施,保证工程质量。4、对分包进行施工前交底工作,明确施工内容和工序。执行严格、详细、具体的书面交底。5、挖土工程施工管理中,实行一级测量一级复测的测量管理制度。6、在挖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层挖土标高,严禁超挖少挖。7、认真执行自检负责制。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9.防超挖措施①土方开挖时根据坡度在基坑上口放出控制点,在开挖时用水平仪随时观测。采取预留30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措施。②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测放槽底标高控制线,并随人工清底用水准仪监测控制开挖标高。③挖土时分层均衡下挖,每挖一步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施工人员换班时,要求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第八章雨季施工一、雨季施工安排 1.雨期施工范围根据历年来xx市降雨量的统计,每年的7月至9月间为xx市降雨量高峰期,本工程施工要经历雨期施工,后期结构施工也将经历整个雨季。2.雨期施工管理目标雨期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防雨和加强排水相结合的措施,确保雨期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尽量减少因季节性气候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加强雨期施工的信息反馈,保证基坑的安全。3.成立领导小组机构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项目经理部成立雨期施工领导小组,具体落实雨期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解决雨期施工中的生产问题。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担任副组长,成立雨季施工应急小组。4.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雨季施工防汛应急预案,保证防汛人员、物资和设备及时到位,保证雨季边坡的稳定安全,保证现场内的雨水能及时排除,防止泡槽。二、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本工程的雨季施工主要包括雨季施工边坡的保护、基坑内的排水和基坑外的排水以及人员、物质、设备的安全防护等内容。1.基坑工程雨季施工措施为了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确保正常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下: (1)、雨期施工前,完善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并采取良好的挡水措施,以阻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根据本工程的场地情况,在边坡顶部砌筑300*400mm的挡墙,防止雨水进入坑内,坡顶以外区域按一定坡度找平,在低处设置集水坑或直接将水排到场地以外,以防止基坑内积水。(2)、雨期施工中应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对于大暴雨要提前作好准备。及时查询天气情况,掌握3~5天的天气变化趋势,对雨季施工的常用物资要配备齐全(见后雨季施工物质表),对于大暴雨要做好应急预案。(3)、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分段进行,保证每一段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挖开到边坡喷混凝土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开挖工作面,保证工作面及时施工,刚喷射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冲刷。(4)、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塑料布,当土方开挖至槽底时,及时进行覆盖。既能防止阳光曝晒,又能防止大雨冲刷。(5)、土方挖到坑底时,要预留100mm左右覆土,进行人工清底,并随即进行垫层混凝土的施工。(6)、基槽到底后,必须及时修筑排水盲沟和降水井相同,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防止浸泡基坑边坡,排水沟按宽0.2m,深200~300mm设置,坡度为1%,距离坡体下脚0.2~0.3m。准备充足的潜水泵,及时将现场存水排到场地以外。排水时防止雨水回灌,造成二次冲刷。(7)、用砖块和砂石对坡道及行车路线进行铺垫。(8)、当雨来临时,对于没有喷射和正在喷射混凝土的边坡,要覆盖塑料薄膜。(9)、对于基坑下部土体,因为土体自身强度不足,土方开挖后,如遇小雨,可在喷混凝土中掺加适量速凝剂,掺量5~10%,在雨中继续喷射。喷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10)、对于现场配置的喷射混凝土混合料、水泥、砂、石等,用塑料薄膜覆盖。(11)、雨天施工应时刻检查电路,防止漏电产生安全隐患。2.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1)、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2)、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3‰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3)、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土钉墙坡体。(4)、雨中出现边坡局部塌方时,可以用麻袋装土后先压住坡角,待雨停后,采取砌砖墙、填砂石、设短土钉并低压注浆方法,使之保持整体性。雨中出现边坡局部滑移时,先用塑料布整体盖住裂缝,防止雨水大量渗入边坡;同时,密切关注裂缝的发展,如果裂缝发展很快,需要立即采取坡顶卸载措施。(5)、雨中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塌方或边坡滑移时,首先要将该处边坡坡顶的所有设备和人员转移,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尽最大可能地对塌方区用塑料薄膜覆盖。同时,通知业主、设计、监理并请相关的专家到现场组成专家抢险委员会,及时商讨并采取果断措施。 (6)、对于持续几天的降雨或大暴雨,需要采取地面有效的挡水、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大量灌入基坑。基坑内部排水分两种情况:若基坑未到底或基底的排水沟和集水井未修好时,需要采用泥浆泵进行雨中排水;否则,采用潜水泵排水,排水管要配备足够长,使水一次排出施工现场。3.主要材料、机具计划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潜水泵H=25m台5现场排水2泥浆泵H=25m台2基坑排水3塑料布m21000物料覆盖4排水胶管φ50mmm2005铁锨把106镐把57小推车0.1m3辆3水平运输8麻袋条100装砂土挡水9阻燃草帘m2200铺设道路10钢板2*4*0.03m块100铺设道路三、主要管理措施1.雨期施工管理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需在雨期来临前高度重视,成立防汛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副经理经理全面指挥,合理调配设备、人员和物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有意外情况及时修订补充方案,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雨期来临前,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雨期施工计划,并组织各分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方案中各项措施进行落实、实施,检查施工中存在的隐患。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来临前落实到位;进入雨期后,每周定期综合检查。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除包括工程本身外,还应包括现场及周边居民小区的安全。项目经理部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做好施工人员的雨期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排水情况等。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区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2.雨季现场管理(1)、场地排水施工现场进行硬化,清理现场障碍物,道路两旁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现场道路畅通。(2)、保证物资安全施工现场及生产场地的仓库等在雨期前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证基础、屋面不塌陷、不漏雨,四周不积水。(3)、加强雨后监测雨天过后加强基坑变形监测,遇到非正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4)、加强天气预报收集工作,防止暴雨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5)、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各施工机械台、班组的主要负责人兼职安全员,建立安全责任体系。(6)、夜晚施工需要有足够的照明度。 (7)、开工前对参加的施工人员,特别是司机进行安全教育,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向监理、甲方报告。(8)、设立电工值班制度,非电工不得随意接电,电工应随时检查电路情况,及时排除隐患。严禁电缆、电线落地,必须用木架架空。严禁使用破损等不合格电缆、电线,并设专人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存和堆放(1)、水泥全部存入仓库,下面要架空通风,保证水泥不受潮,不被浸泡。(2)、砂、石等材料要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4.施工机械设备保护(1)、现场的混凝土喷射机、挖掘机、空压机、电焊机、钢筋加工机等设备操作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夜间或不用时应停放在安全区域和较高位置,防止雨水浸泡或坍塌。(2)、变压器等要采取防雷措施,用电和机械设备要按照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经常检查和测试可靠性,保证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4欧姆,防雷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10欧姆。(3)、电动机械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容量要与用电机械的容量相符,并专机专用。(4)、雨施前,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以及跑漏电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迁就使用。(5)、各种电器动力设备,雨施前必须进行绝缘、接地、接零保护的遥测(用接地摇表),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动力设备的接地线不得与避雷地线在一起。 5.施工人员保护(1)、做好雨天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2)、做好雨季施工劳动保护,劳保用品发放到位并且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使用。(3)、做好避雷和防触电的保护工作,防止意外发生。(4)、做好宿舍的防雷和防触电的保护工作,防止私拉乱接。(5)、做好防汛的演练工作,保证能顺利完成防汛工作。第九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9.1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管理活动,包括工期、质量、现场管理以及设备人员管理安全经理负责本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对关键、危险部位应做好交底,并做好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负责设计图纸的复查工作,组织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抓好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施工员负责按照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组织分项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质检员检验各工序施工质量,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或向上级汇报各作业班长负责本班组工作所施工的质量及进度电工机修工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电器安装和夜间照明电路架设,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和电路的畅通。运输队长负责汽车行驶线路、土场的进出,确保安全行车无事故门卫、保安负责乘凉进出大门的安全指挥,确保门前门内的安全工作环卫班长负责道路的清扫和冲洗台、基坑内积水的排放,确保环境卫生达标。9.2施工安全注意事项9.2.1机械设备1、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2、 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疲劳作业,严禁机械带故障作业,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3、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机械有关保养规定。机械连续作业时,应建立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4、机械进入现场前,必须查明行使路线上空有无障碍及其高度;5、作业前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施工现场。不宜在距现场电力、通讯电缆、煤气管道等周围2m以内进行机械作业。必须作业时,应探明其准确位置并采取措施保证其安全。6、机械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7、配合机械作业人员,必须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作业。如必须在回转半径内作业时,机上和机下人员应随时取得有效联系。作业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①填挖区土体不稳定,有坍塌可能②发生暴雨、雷电、水位暴涨及山洪暴发等情况时③施工标记及防护设施被损坏④地面涌水冒泥,出现陷车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时⑤工作面净空不足以保证安全作业时⑥地下设施未探明时。⑦出现其它不能保证作业和运行安全的情况8、机械运行时,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在修理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进行安全支撑。9、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领导必须及时上报、组织抢救、保护现场、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及完善安全措施,并按事故性质严肃处理。 10、机械发动前应对各部位进行检查,确认完好,方可启动。工作结束后,应将机械停到安全地带。11、夜间工作时,现场必须有足够照明,机械照明装置应齐全完好。1、挖掘机①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5m。②挖土前应破碎障碍物。装车作业时,应待运输车停稳后进行,铲斗应尽量放低,不得撞击汽车任何部位;回转时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顶上越过。③挖掘前,驾驶员应发出信号,使其他工作人员离开,并在确定后方可施工。④在行驶或作业中,挖掘机除驾驶室外任何地方均严禁乘座或站人。不得用铲斗吊运物料。2、载重汽车①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当地公安交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禁止违章驾驶,不得超载。②配合挖装机械装料时,自卸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刹制动器,在铲斗需越过驾驶室时,驾驶室内严禁有人。③向坑洼区域卸料时,应和边坡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塌方翻车。严禁在斜坡侧向倾卸。④卸料后,应使车厢落下复位后方可起步,不得在未落车厢的情况下行驶。严禁在车厢内载人。9.2.2基坑工程1注意事项 ①基坑工程应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并留有书面记录。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②土方开挖前,应查清周边环境,如建筑物、市政管线、道路、地下水等情况;应将开挖范围内的各种管线迁移、拆除,或采取可靠保护措施。③基坑土方开挖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均衡开挖,并贯彻先锚固(支撑)后开挖、边开挖边监测、边开挖边防护的原则。严禁超深挖土。④基坑土方开挖按要求设置变形观测点,并按规定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做到信息化施工。2基坑开挖的防护①深度超过1.5m的基坑周边须安装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以下规定:ⅰ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2m~1.5m;ⅱ防护栏杆由横杆及立柱组成。横杆2~3道,下杆离地高度0.3~0.6m,上杆离地高度1.2m;立柱间距不大于2m,立柱离坡边距离应大于0.5m。防护栏杆外放置有砂、石、土、砖、砌块等材料时尚应设置扫地杆。ⅲ防护栏杆上应加挂密目安全网或挡脚板。安全网自上而下封闭设置,网眼不大于25m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挡脚板下沿离地高度不大于10mm。ⅳ防护栏杆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须安装牢固,上杆应能承受任何方向大于1kN的外力。ⅴ 基坑内应有专用坡道或梯道供施工人员上下。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75m。坡道宽度小于3m时应在两侧设置安全护栏。梯道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ⅵ基坑支护结构物上及边坡顶面等处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废料等,应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防止坠落伤人。ⅶ基坑支护应尽量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上下层同时作业。如果必须同时作业,须在上下层之间需设置隔离防护措施。施工作业所需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作业时,架下不得有人作业、停留及通行。3安全作业要求①在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燃气管线2m范围内及上下水管线1m范围内挖土时,宜在安全人员监护下开挖。②基坑开挖的坡度和深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当设计未作规定时,对人工开挖的狭窄基槽或坑井,应按其塌方不会导致人身安全隐患的条件对挖土深度和宽度进行限制。人工开挖基坑的深度较大并存在边坡塌方危险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③开挖的基坑深度低于邻近建筑物基础时,开挖的边坡应距邻近建筑物基础保持一定距离。当高差不大时,根据土层的性质、邻近建筑物的荷载和重要性等情况,其放坡坡度的高宽比应小于1:0.5;当高差较大或邻近建筑物结构刚度较弱时,应对开挖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当基坑开挖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时,应对基坑边坡采取加固或支护等措施。④场地内有桩的空孔时,土方开前应先将其填实。挖孔桩的护壁、旧基础、桩头等结构物不应使用挖掘机强行拆除,应采用人工或其它专用机械拆除。⑤陡边坡处作业时,坡上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弃土下方以及滚石危及的范围内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并禁止作业及通行。 ⑥除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允许外,基坑边2m范围内不得堆土、堆料、放置机具。⑦采用井点降水时,井口应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警示标志应明显。停止降水后,应及时将井填实。⑧夜间施工的作业面以及进出道路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和安全警示标志。⑨遇到六级及以上的强风、台风、大雨、雷电、冰雹、浓雾、暴风雪、沙尘暴、高温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高处作业。恶劣天气过后,应对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修复。⑩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禁止赤脚、穿拖鞋、穿凉鞋、穿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基坑边清扫的垃圾、废料等不得抛掷到基坑内。禁止施工人员连续加班、持续作业。9.2.3开挖注意事项①挖土过程中严格控制挖土标高,严禁超挖。在靠近桩周围留下200mm采用人工挖土,避免机械碰撞桩导致桩身破坏及偏位。机械在施工中注意对围护结构的保护,避免围护结构产生不良的影响。②在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地下水位及周边管线和建筑物的变化情况,一经发现较大位移和沉降时,马上停止挖土,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后方能继续。③格按照设计要求放坡,留设平台;④基坑边缘堆置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工具和机械,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宜少于2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禁止在基坑边堆置弃土。⑤ 基坑开挖应采用信息化施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向有关单位通报,并根据设计处理意见调整施工方案,施工中出现险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处理。⑥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开挖面坡度和分层厚度,防止边坡和挖土机下的土体滑动。⑦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⑧基坑开挖达到深度要求时,尽快施作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宜顶紧支护桩墙。9.3文明施工措施1、本工程开工前必须和交通、市容等有关部门办理好所有手续,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2、进场后分别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3、沿基坑边设置安全护栏,采用组合式拼接围挡护栏。4、为确保道路不污染,满载车辆出场前,看清后挡板及侧板余土、轮胎积土是否清扫干净,做好以上工作,方可出场。5、做好道路保洁工作,做到施工现场天天清,对附近车辆进出道路每班结束进行察看,如有问题及时清扫干净。每天收工后,派专人沿途检查、清扫,以确保不污染道路。6、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线,水泵必须用专人守护和管理,在没有切断电源前不得在坑内移动。7、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8、夜间施工,确保足够的照明。为减少噪音,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禁止鸣喇叭,听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 9、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保持与分包及有关方面的联系,督促施工人员规范操作,处理好现场发生的有关事项,确保挖土工期顺利进行。9.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9.4.1土方外运现场出入口派专人指挥车辆进出,确保安全。土方车辆按顺序依次装土,出场前由经冲车泵清洗挡板、挡板沿口余土,清扫和清洗轮胎后方可出场。现场上施工车辆应按规定路线进出,各行其道确保工程顺利施工至结束。Ⅰ道路防遗洒措施①挖掘机装车不得过满(运输车上土方堆放最高点不得高于槽帮500mm,边缘低于槽帮100mm);②各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辆。③现场门口设置醒目的提示牌,以提示司机及有关人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注意防止遗洒。④车辆行进途中拐弯要慢行,防止甩土。车辆出场前由专人检查上盖,上盖关闭不严的车辆严禁出场。⑤设置冲车泵、洗车池,清洗车轮,现场及周边道路覆盖密目网,安排专人及时清扫Ⅱ防扬尘措施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施工场区经常洒水,对施工道路、场地采用适当硬化或覆盖草袋等措施,消除扬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