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00 KB
- 5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技术导则(试行)
前言本导则按照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的要求,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甘肃省补充定额》(试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等为依据,由兰州交通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规范及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术语;2总则;3土地平整工程设计;4土地平整施工图审查;5土地平整工程施工;6土地平整施工质量检测;7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等。起草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新区土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杨军、孙建国、李军德、李培天、王培安、王宏选、李晨、赵虎、魏冠军、韩峰、陈鹏、岳潇亮、魏涛、朱东家、郑军红、文宏涛、彭红艳。本导则由兰州新区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49
目录1术语12总则33土地平整工程设计43.1一般规定43.2土地平整设计的基本要求53.3挖方工程设计93.4填方工程设计103.5地块坡度设计103.6土石方计算113.7土石方平衡与调配113.8施工工艺要求123.9施工图纸与施工图预算124土地平整施工图审查145土地平整工程施工155.1一般规定155.2施工准备165.3工程机械选择175.4土地平整基本流程175.5挖方工程185.6填方工程205.7土方平衡与调配225.8特殊地基处理235.9施工过程质量控制255.10工程施工控制技术指标266土地平整施工质量检测287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297.1主要安全防护措施297.2主要环境保护措施307.3主要文明施工措施32附录34本导则用词说明48引用标准名称4949
1术语1.1.1.低丘缓坡低丘缓坡属于丘陵地形的一种小型形式,其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是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1.1.2.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是指还未开发利用的土地,一般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未利用地一般需要治理才能利用或可持续利用。1.1.3.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就是施工企业根据批准的土地整理设计资料,按照场地设计高程,将高于设计高程的土体挖掉,填在低于设计高程的地方的施工过程。填土施工要按设计的施工工艺(分层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土地平整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施工准备、复核填挖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土方开挖、调运、填筑碾压等。1.1.4.隐蔽工程指在施工过程中将被后续工序所掩盖的表面上无法查验或施工之后不便检查的施工项目。1.1.5.初步验收在项目正式竣工验收之前,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在本导则中,初步验收是指工程项目完工、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单位组织对项目进行的全面验收,旨在为后续竣工验收奠定基础。1.1.6.竣工验收指项目初步验收合格后,经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授权土地储备中心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土地平整项目进行全面检验和综合评价的行为。1.1.7.外观土地平整后场地自身的外在质量感观。1.1.8.湿陷性黄土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下沉的黄土。49
1.1.1.压实系数压实系数(或压实度)是指土或其它填筑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土地平整压实系数是土地平整施工质量检测的关键指标之一,表征土体现场压实后的密度状况。压实系数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一般影响压实系数的主要因素包括:填料、含水量、每层碾压厚度、压实机具、碾压遍数等。1.1.2.环刀法环刀法是现场测定压实系数的一种传统方法。用环刀法测得的密度是环刀内土样所在深度范围内的平均密度。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密实度的检测。1.1.3.灌砂法灌砂法是现场测定压实系数的另外一种方法。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mm~0.60mm或0.25mm~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量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1.1.4.坡度坡度是指地面倾斜的程度,即高度与坡面水平距离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来表示。常用于标记山丘、道路和建筑物斜坡的陡峭程度。49
1总则2.0.1为加强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完善相关流程,明确主要工作内容,保障未利用地平整质量,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甘肃省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函〔2012〕630号)、《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等有关文件,结合兰州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2.0.2本导则适用于管委会批准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的设计和施工等工作。2.0.3本导则所称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工程,是指按照规划有计划地将国有未利用地和经合法征收的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滩、荒沟等土地通过土地平整和局部基础设施配套后,具备建设用地条件的工程行为。本导则规定了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内容。2.0.4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工作,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等。2.0.5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现状“供应”模式参照《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园区指挥部管理的项目区由项目所在指挥部参照新区地投公司职责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建设。49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1.1.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应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几个阶段分步实施。对于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简单的土地平整工程,在方案通过评审后,可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1.1.2.工程设计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可参照国家及省市颁布的最新定额标准执行。1.1.3.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位置、自然条件、地形状况、与周边关系以及项目区内外基础设施状况,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选用设计方法,以达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要求。1.1.4.应根据规划和地块的使用要求,在充分研究地形现状及道路设计高程的基础上,结合地块排水需要,对拟平整区域进行地块划分和高程设计。同时,进行场地土石方量计算和平衡调配,并进行开发成本测算等工作。1.1.5.对于回填深度较厚(大于10米)的区域,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其目的在于:1、了解地层的分布、厚度、岩土特征和地下水的分布,以计算挖方土的类别、厚度和回填土厚度;2、初步查明场地内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及其分布,预估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和升降的可能性;3、初步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的成因、分布范围和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4、对地基基础提出处理方案,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参数与建议,并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初步评价。1.1.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要满足以下要求:1、对地层岩土的分布、厚度及其岩土参数等进行描述,对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不良地质现象可能对土地平整工程造成的危害作出分析和评价;2、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3、对岩土参数进行分析,提出是否可用于回填土的建议;49
4、对场地湿陷类型、湿陷等级等作出描述;5、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预测、监控和预防措施。1.1.1.要根据地形和竖向规划,因地制宜的确定填土高度、填挖方边坡坡度等。对湿陷性黄土、不良地质现象提出治理措施,对深回填区域的地基基础提出处理方案。1.1.2.设计单位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如泥石流、堰塞湖等提出处理方案。1.2土地平整设计的基本要求1.2.1.未利用地开发首先要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前,要对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居民及其建筑物,管线、输电线路、通信线路、水利工程等地上附着物调查清楚。方案设计要根据拟平整区域的地形现状、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既有道路、管网、输电线路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拟定。应拟定两个及以上设计方案,通过比选和论证,确定最佳方案。1.2.2.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投资估算等几部分组成。1.2.3.方案设计应在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设计图纸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图、地块划分图、地块断面图、地块土石方计算图等。1.2.4.土地平整方案设计土石方的计算方法以方格网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方格网的间距为20米。1.2.5.方案设计内容应明确土地平整的范围及面积、地块面积、地块最低高程、地块最高高程、地块坡度及坡向、挖方最大值、填方最大值、总挖方、总填方、地块挖方、地块填方、挖方边坡、填方边坡等技术指标。通过技术指标、适宜性评价、投资估算等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推荐设计方案。1.2.6.初步设计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进行编制。设计的范围、内容等要紧紧围绕批准的设计方案展开。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工程数量及工程概算书等几部分内容组成。1.2.7.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封面;扉页;目录;设计说明书;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工程数量表;工程概算书。1.2.8.49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能据以确定土地征用范围;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应提供工程设计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1.1.1.初步设计应在1:1000或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设计图纸一般应包括项目位置示意图、拆迁范围图、适宜性评价图、土地平整设计总平面图、地块划分图、地块断面图、地块土石方计算图、边坡设计断面图。1.1.2.初步设计阶段土石方的计算方法以方格网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方格网的间距为20米。若确实需要,也可按10米的间距布设格网。1.1.3.施工图设计应当在批准的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是对初步设计的细化,内容要更加详细。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图纸、工程预算等。1.1.4.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1.1.5.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能据以进行施工;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1.1.6.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要仔细阅览设计区域的相关规划,熟悉原始地形图以及与周围地形的关系,分析区域内山体、原始地貌高程、坡度及坡向、最大高程、最小高程,研究确定土地平整设计范围。1.1.7.地块设计要结合地形变化情况和平整区域周围的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情况进行。地块的划分要遵循大小适宜、坡度合理并符合排水和路网的要求。地块设计的填挖高度要合理,切忌大挖大填。1.1.8.当场地路网竖向设计已经确定,即周围道路控制高程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根据地块划分方式的不同,场地平整可采用斜坡法、平台法等几种方法。在土地平整设计中,应该根据路网规划情况及用地要求,选择合理的方法。斜坡法的坡度宜在0.2%~5%之间;平台法的最大台阶高度不得超过10米。1.1.9.土石方计算主要运用方格网法和横断面法,以其他方法作为补充。方格网法适合于计算比较规则、面积比较大的规则地块的土石方,而横断面法适合于计算带状或长条形地块的土石方。1.1.10.用方格网法计算时,一般按20m×20m的方格间距进行划分。当地形变化较大,且地形点位较密时,也可采用10m×10m的方格间距进行划分计算。方格交点的坐标应该按10或20的整倍数进行设计。1.1.11.49
用方格网法计算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输入多边形的3~4个角点的设计高程进行试算。试算时,要根据填料的特性和回填土的设计压实系数,输入最初松散系数和最终松散系数,计算场区填挖方工程量。如果没有外界条件的限制,在设计填挖高度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地块土石方平衡。当受某些条件限制,设计高程必须按特定值进行设计时,地块土方可通过借土或土方外运来完成。1.1.1.施工图设计要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设计图纸应包括项目位置示意图、拆迁范围图、土地平整设计总平面图、地块拐点坐标图、土石方平衡设计图、土方调配方向示意图、场地设计横断面图、场地设计纵断面图、土地平整三维视图、边坡设计横断面图、临时排(截)洪道设计图。1.1.2.地块设计图应明示每个方格网交点的原始地面高程、设计高程、挖方高度、填方深度、挖填方零线、挖方区域、填方区域、挖方量、填方量、设计场地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等技术数据。工程数量应明确总填挖方量、地块填挖方量、土方调配数量、地块土方调出数量、地块土方调入数量、土方调配路线图和运距等。1.1.3.土地平整工程总平面图中设计的边界线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平整区域周围没有规划道路的,以征地范围线作为设计边界线;2、平整区域周围已规划或修建道路的,以人行道或绿化带外缘作为设计边界线。1.1.4.总平面图上要在边界线和地块拐点处标注坐标值。坐标值必须用兰州市1996中川坐标系统进行标注。用横断面法设计的地块图,除在上述部位标注坐标值外,还应在纵横断面线交点处、断面线与地块边界交点处标注坐标。1.1.5.场地高程设计要点:1、满足总平面设计的要求,并与场外工程设施的高程相协调,考虑填挖平衡,尽可能地实现“移挖作填”的填挖方施工要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数量,以降低施工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2、保护拟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景观效果;3、场地高程设计完成后不得随意修改。必须修改时,要上报主管单位审批,说明修改的原因,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修改。施工完成后,不能对场地设计高程做任何改动。1.1.6.场地竖向设计及排水方案设计可以是上阶段的设计内容,但场地平整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校核,根据开发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1.1.7.场地综合坡度一般设计在0.2%~5.0%之间为宜,并满足场地雨污水排放的要求。49
1.1.1.土地平整设计中,要根据场地汇水面积大小、当地最大降雨量,结合场地设计坡度,设计临时排洪渠。临时排洪渠的出水口要设置在永久性排洪沟上。同时,还应提出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处理的紧急预案。1.1.2.边坡工程的平面布置和立面设计应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到美化环境,体现生态保护要求。边坡坡面和坡脚应设计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兼顾安全与美观。1.1.3.为减少地表水渗入边坡坡体内,应在边坡潜在塌滑区后边缘设置截水沟。边坡表面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其设计应考虑汇水面积、排水路径、沟渠排水能力等因素。设计时不宜在边坡上或边坡顶部设置集水坑或沉淀池等可能造成渗水的设施,必须设置时应设计好防渗处理。1.1.4.挖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挖方区岩土的性质、施工安全和使用期限长短进行设计;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土的种类、填土高度和坡脚处有无其他设施等进行设计。1.1.5.平整区域内有地上输电线路、地下管线、给排水管网、燃气、供热、消防管网等设施的,在设计时要探明。对于以后不改迁的设施,要提出科学、安全的保护措施;对于拟改迁,但暂时不具备改迁条件的设施,要制定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案,并对改迁后该部分土地的平整提出合理的意见。1.1.6.土方量可用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另一种方法进行检核,二者相差不大时,以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工程量作为土石方调配的依据。1.1.7.土石方调配计算时,在反复进行土石方的计算和调整后,对挖方、填方和土方运输量三者综合权衡,制定出合理的调配方案。1.1.8.土方设计要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便于组织施工,避免不必要的往返运输。压路机、推土机和挖掘机的行车路线要科学规划和设计。1.1.9.对于场地内的弃土,如果附近的其他项目有用土的地方,可将弃土运往这些地方。如果附近没有建筑场地,应设计专用弃土场存放弃土。弃土场的规模要根据弃土的数量进行设计。弃土场要设在交通便利、便于存取土的地方。1.1.10.设计填土时要预估合理的沉降量。预估沉降量要在设计文件中以表2-1的形式列出。预留沉降量应根据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综合因素计算确定。1.1.11.49
土地平整过程中,填挖分界线处是最薄弱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在此产生裂缝,甚至滑动错台。因此,设计上要特别重视此处的处理。在填挖交接处设计时,要将填方区的基底设计成梯田状的平台。平台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的轮子宽度。平台要清表、压实后才能填土。表2-1预估沉降量表序号XY设计高程沉降量1.1.1.深填区的地基处理。在深填区,要根据上部荷载的重量,计算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如果地基土的实际承载力无法支撑上部荷载的重力,就要对地基土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有强夯法、翻夯法等。处理完成后,应做静载试验,检查处理的效果。如果地基土的承载力能满足上部荷载的承重要求,就对地基土只做清表、碾压处理。1.1.2.对冲沟、土洞、墓穴、废井、河道、蓄水池等特殊地基,在设计中要明确提出处理方案。特殊地基要提前处理,处理完成后才能进行大面积平整。1.1.3.填土区压实系数应按填土厚度进行设计。当填土厚度在六米及以下时,压实系数按0.88进行设计;当填土厚度大于六米时,压实系数应分两层设计,上层土的压实系数设计为0.88,下层土的压实系数设计为0.85。分层厚度应根据实际填土厚度合理确定。1.1.4.工程设计技术要求应明确施工顺序、挖方和填方施工要求。挖方工程要明确开挖顺序、放坡坡度。填方区要设计合理的松铺厚度、含水率、确定碾压机械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1.2挖方工程设计1.2.1.挖方区周边有规划道路或已建成道路的,或有其他既有设施的,其设计高程要与道路人行道或绿化带边缘、既有设施的高程基本一致。1.2.2.挖方区周边有其他建筑,且此处设计高程与建筑物地面高程相差较大的,在边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开挖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要采取稳定边坡的防护措施,或设计支挡土体的工程构筑物。1.2.3.挖方区内遇有暂时不能迁移的输电线铁塔、电杆、输水管道等设施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设施的安全性,保留的土体要足以保证其安全。1.2.4.49
挖方区边坡设计时,要根据挖方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湿度、地下水位埋深以及坡度的高低,合理地设计挖方边坡系数。挖方坡度较高时,要分台设计,每台最大高度不能超过10m,两台之间要设计2.0m-2.5m宽的平台。边坡大平台宽度应根据稳定计算确定,宜为4m-6m。1.1.1.挖方边坡形式应根据土质均匀性和边坡高度等因素确定。挖方边坡系数要下陡上缓,坡率为1:1-1:1.5。1.2填方工程设计1.2.1.填方区的坡脚若有排水沟或人行道时,要在坡脚处设置碎落台。碎落台的宽度要视填土高度确定,但最小不得小于1米。若边坡采取了防护措施,可以不设碎落台。1.2.2.填方区的最大填土深度不能大于30米。为了保持土方平衡,必要时,可以分台进行设计。1.2.3.填土区设计要结合平整区域的土质,最佳含水率,所使用的碾压设备的类型等进行。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等应通过试验获得。1.2.4.填方区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周边道路等既有建筑的类型、填方高度确定。边坡要与周边环境进行衔接,采用缓坡设计,最大坡度不超过1:1.5。1.3地块坡度设计1.3.1.土地平整地块坡度有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1.3.2.设计范围内已有规划路网或建成道路的,地块设计坡度要与路网设计坡度一致。严禁地块坡度与路网坡度形成反坡,或坡度相差较大,造成地块与路网不协调,影响排水。结合地形变化和土的岩性进行设计。根据兰州新区大部分区域岩土的特性,地块坡度设计在0.2%~5.0%较为适宜。1.3.3.地块坡度的设计要考虑土地平整后,区域整体的美观和地块之间的协调。地块坡度要平顺,变坡要缓慢,坡段不宜太短。除与周围景观或建筑物协调外,严禁设计连续变坡或反复变坡。49
1.1土石方计算1.1.1.土石方计算的精度主要取决于计算方法、压实度、土的最初松散系数、最终松散系数、原始地形图的测量精度等。1.1.2.为了保证土石方计算的精度,计算应该在1:500比例尺的原始地形图上进行。确有困难时,计算土石方的地形图比例尺也不得小于1:1000。1.1.3.设计单位要在做地质勘察的同时,根据本导则规定的压实度,对拟用填料的最初松散系数和最终松散系数通过现场试验得出。1.2土石方平衡与调配1.2.1.在满足各项技术标准的条件下,土地平整的土石方宜在本区域进行平衡,尽可能避免土方调运或外借。必须调运或外借时,要仔细计算剩余或所需的土石方数量,规划好弃土或借土的场所、运输路线等。1.2.2.土石方调配设计要点1、设计遵循总体开发的原则;2、根据地形情况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分析工程用土是调运还是外借;3、就近调配,尽量在本地块或邻近几个地块间调整平衡,避免长距离调运;4、结合分期开发的思路,提出近远期调配的方案;5、调配应依托已建或先期建设的道路,由近及远,逐次推进;6、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等既有建筑物或线路等位置对施工运输的影响,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施工成本和施工影响要综合考虑。1.2.3.土石方调配应提供土方调配示意图(根据情况可分为近远期图),明确各地块的工程量、填挖施工的先后顺序,标注调配路线、调运方量、本地块平衡情况、区域平衡情况等。1.2.4.土方调配“移挖作填”既要考虑经济运距的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弃方或借方占地,赔偿青苗损失及其它影响等。49
1.1施工工艺要求1.1.1.设计文件中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对项目部的位置,施工管理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的建立,施工机械进场顺序及停放位置,施工顺序,施工计划,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等要提出合理的建议。1.1.2.填、挖方区施工前,要先将地表耕植土、树根、腐植土等清除归堆,弃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1.1.3.土方开挖要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边开挖边放坡,切忌垂直开挖或悬空开挖。1.1.4.填方区是否稳定,除与填土施工质量有关外,与地基处理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填土前,要对地基做适当处理。地基的处理方法可采用换填法、预压法或强夯法。设计单位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填方区域的地层岩性和其上拟填土的重量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法。对于软土等不良地基,要做换填处理。1.1.5.土方填筑前,要对取土场进行土样试验(重型击实、颗粒分析、CBR强度试验等),满足要求的土质方能使用。1.1.6.土方填筑一般采用分层碾压法施工,也可采用强夯法施工。强夯法适用于地势开阔,场区周围没有既有建筑物的工地施工。使用强夯法时,要按相关规范进行技术设计。1.1.7.使用分层碾压法施工时,设计单位要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碾压所用的施工机械,填土分层的松铺厚度,填土的含水率,填土洒水搅拌或闷土的要求,碾压的遍数等。施工单位在正式填筑前,应根据设计的施工工艺做填土碾压试验。试验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进行施工。否则,应对填土分层厚度、含水率、碾压遍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设计的压实度。1.1.8.设计单位要对安全、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等在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并制定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1.2施工图纸与施工图预算1.2.1.施工图应包括以下图纸:1、设计总平面图;2、土地利用现状图;3、填挖方计算图;49
1、填挖方界线图;2、填方厚度分布图;3、纵横剖面图;4、标段划分图;5、土石方调配图。1.1.1.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沟壑等未利用地土地平整项目参照国家及省市颁布的最新定额标准编制施工图预算。49
1土地平整施工图审查1.1.1.兰州新区土地平整项目实行施工图纸审查制度。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图纸,不得用于项目施工。1.1.2.新区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审查本区土地平整项目的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1.1.3.国土资源局应通过公开招标或委托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市政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审核资质的单位承担本区土地平整项目的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的审核工作。1.1.4.施工图审查单位要仔细审查所有设计内容,对关键内容要重点审查。如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地块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与周边道路及设施的协调性,土方最初松散系数和最终松散系数的合理性,土方调配的合理性,土方计算的准确性等。1.1.5.审查不合格的图纸,要责令设计单位重新设计;缺项的要求补齐所缺的内容;不合理或不完善的要求进行修改、完善。重新设计、修改后的图纸要再次审查。审查合格后的图纸,才能用于项目施工。49
1土地平整工程施工1.1一般规定1.1.1.未利用地土地平整工程施工期安排要符合兰州市政府的要求。1.1.2.未利用地土地平整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和地块的使用要求,在充分研究地形现状及道路高程的基础上,结合地块排水需要,对照场地高程进行土石方开挖、填方及调配施工。1.1.3.土石方施工必须编制土石方平衡工程设计图,并根据本导则和设计中明确的质量验收标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土石方施工方案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两级管理制度。施工单位为编制单位,监理单位为审批单位。1.1.4.土地平整土方调配前应全面清理场地平整范围内的障碍物,根据设计资料,依照调配原则和土方调配平衡步骤编制土方调配平衡图进行施工。1.1.5.土地平整之前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土方量、运距和兰州新区的实际情况及土方机械的特点等合理选择施工机械。1.1.6.土方开挖前应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高程、边坡坡度、排水沟以及挖出土方堆放的地点等。1.1.7.土地平整施工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图纸和资料,核对设计高程,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所需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1.1.8.土地平整前应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清除,对不能迁改的障碍物应在施工中进行保留处理,调整施工计划,提出妥善解决方案,并做好安全防护预案。1.1.9.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渠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平整场地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为确保排水畅通,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1.10.土地平整过程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高程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关键的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点等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并定期复测和检查。1.1.11.施工队伍进场前应根据土方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施工力量安排等情况租赁或修建施工和生活设施,划定机具进场、临时停机和修理区域。49
1.1.1.土地平整之前必须做好地表腐殖土清理和原地面压实等基本工作。1.1.2.挖填方工程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科学组织施工机械进场施工。1.1.3.挖方工程必须处理好挖方运输路线、废弃土方运输、堆积和压实以及边坡处理等问题;填方工程必须严格执行填方压实和边坡处理规定,不得随意倾填施工。1.1.4.场地平整前应完善基本施工流程,制定施工各项子流程,合理安排队伍、机械进出场顺序,预防窝工、误工等问题的发生。1.1.5.工程管理现场应加强安全、质量、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积极预防因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1.2施工准备1.2.1.图纸资料复核。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其他技术人员仔细阅读施工图纸,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核对平整范围、面积、工程数量是否正确,设计高程是否合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要做好记录,提请设计单位答疑。1.2.2.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1.2.3.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报总监审批。1.2.4.对拟进场人员的相关信息、施工机械的检验证书、合格证等资料进行登记造册,报总监审批。1.2.5.向参加施工的队伍和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1.2.6.复核与加密施工控制网。首先,核对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核对点位及可靠性。复测控制网,进行平差计算。当控制网不满足施工要求时,要对控制网进行加密。加密控制网时,要在整个平整区域内一次完成布网测量,不得降低等级引测。加密点要在区域周边和中间均匀分布,满足施工要求。施工期间,要对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直到工程完成竣工验收。1.2.7.其它准备工作1、道路及临时设施修建,根据土方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施工力量安排等情况租赁或修建简易的临时性施工和生活设施,划定机具进场、临时停机和修理区域。2、根据工作需要,作好设备调配,对进场挖土、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停放。3、重车下坡行驶危险区域或路段,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设置安全标志。49
4、排水设施修筑。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渠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设水泵排走;或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一般排水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2%,预防场地积水。5、障碍物清除。土地平整前应将施工区域内所有障碍物,如高压电线、电杆、塔架、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坟墓、树木、沟渠、房屋等进行拆除或按计划进行搬迁、改建、改线。对不能迁改的障碍物应在施工中进行保留处理,调整施工计划,提出妥善解决方案,并做好安全防护预案。1.1工程机械选择1.1.1.土方机械化开挖或填土前应根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开挖深度、地质、土方量、运距和兰州新区的施工条件、工期要求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等,合理选择挖土、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机械费用,加快工程进度。1.1.2.土方机械化施工常用机械有:推土机、挖掘机(包括正铲、反铲、抓铲等)装载机和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等。一般适合兰州地区常用的土方机械可参考附录A~附录C进行选择。1.2土地平整基本流程1.2.1.土地平整就是要将设计红线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机械挖填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的场地。在施工之前应结合现场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场地平整的施工流程和队伍、机械进出场顺序等。1.2.2.土地平整的基本施工流程为:现场踏勘→复测地形→核实土方挖填工程量→标定平整范围→清除地面障碍物→清理腐殖土→设置控制点→测设填挖边界线→测设方格网高程→开挖土方→运输土方→填筑土方→场地碾压(或夯实)→复测→验收等。1.2.3.施工前,施工人员首先应到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规划,确定现场平整土地的大致范围和实际施工流程,要确保图纸和现场实际的一致性和严谨性。1.2.4.土地平整重点工作主要包括挖方工程、填方工程和边坡工程。1.2.5.49
挖填方工程中除了一般流程外,涉及场地积水、填挖交界、冲沟、土洞、落水洞、河道、墓穴和土井等问题时,需要增加专项程序进行特殊的处理。1.1挖方工程1.1.1.一般规定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2、土方开挖一般应按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开挖面要按设计坡度进行放坡。机械挖土,较小山体可一次性开挖,在接近设计高程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200mm~300mm厚的土层,用轻型机械继续开挖和修整,边挖边修坡,以保证不扰动土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3、土石方开挖应尽量避免二次开挖,应遵循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雨季开挖时应有安全措施,注意边坡的稳定。4、土石方开挖遇有淤泥、软土、流砂等情况必须进行特殊处理,施工单位应编制处理方案,严格按处理方案施工。5、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挖土高程、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防止挖方超挖,并随时观察周围的环境变化。1.1.2.腐殖土清理1、在施工区域内,场地平整前须将挖方区的场地进行清理,按自然地面高程将覆盖在地表的腐殖土及有机物剥离,地表土作为熟土不能作为回填料使用,也不得随意弃料,须全部运出,单独存放,今后用于公园和绿化等公共设施用地的填筑物,以有效利用土壤资源。2、施工机械及人员进场后,应根据进度计划安排清场工作。清理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边角及机械到不了的地段由人工进行清理,集中堆放,再运至弃土场。3、在腐殖土堆积场地施工期间应配备一台推土机进行弃土平整工作,并用人工配合修整,使整个堆土场在工程竣工后达到环保、美观的要求。4、低凹部位及有冲沟的地段,须根据规范要求,清除腐植土、地表杂草、杂质土,并用机械装车运至指定地点。1.1.3.挖方滑塌方防治措施挖方区域土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可采用以下措施预防塌方发生:1、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坡度不能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等危险。49
2、在有地表积水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积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水位,防止边坡产生侧移。3、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如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可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对临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清除,将坡顶线后移或将坡度改缓;2、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在将塌方松土清除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下而上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修补,与土坡面接触部位作成台阶式搭接,使其接合紧密。1.1.1.挖方边坡处理1、挖方边坡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多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0m,以防塌方。2、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下雨天泄水。边坡下部设有护脚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性排水措施。3、边坡开挖对软土边坡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4、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密实时,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平整至低于挖方场地标高并向外倾斜。5、边坡工程应根据场地平整的实际情况设置地表及内部的排水系统。6、为减少地表水渗入边坡坡体内,应在边坡潜在塌滑区后边缘设置截水沟。边坡表面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其设计应考虑汇水面积、排水路径、沟渠排水能力等因素。不宜在边坡上或边坡顶部设置集水坑或沉淀池等可能造成渗水的设施,必须设置时应做好防渗处理。7、在边坡的施工期和使用期,应控制不利于边坡稳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不应随意开挖坡脚,防止坡顶超载。应避免地表雨水大量渗入坡体,并应对有利于边坡稳定的相关环境进行有效保护。49
8、边坡工程的平面布置应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做到美化环境,体现生态保护的要求。边坡域面和坡脚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安全与美观兼具。1.1填方工程1.1.1.土地平整填方土压实前必须对地表进行清理,清除地表覆盖层的草皮、树根和垃圾等杂物,确保填方压实达到设计验收标准。1.1.2.分层碾压法填土的分层厚度、含水率、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等要按设计进行。1.1.3.大范围填筑前,要按设计填土的技术指标做实验,验证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按设计的填土施工工艺和技术指标进行施工。否则,要调整分层厚度、含水率或碾压遍数,直到满足要求。最大压实厚度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且每层厚度应符合压实要求,严禁采用倾填的方法施工。1.1.4.一般填方材料碾压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当高于控制值时,采用翻挖晾晒、排水疏干等措施;当低于控制值时采用洒水车洒水闷湿后再碾压,加水量根据填料不同由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1.1.5.填方压实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高程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才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1.1.6.填土应考虑预留一定的沉降量,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如设计无要求时,当土方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以填方高度的百分数计):对砂土为1.5%;对粉质粘土为3%~3.5%。1.1.7.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1.1.8.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1.1.9.填方区要按设计防洪要求预留防洪沟道,并按要求完成施工后再进行填埋。1.1.10.填方施工必须建立、健全工地试验、质量检查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制度。试验和检测应做到原始记录齐全,数据真实可靠。1.1.11.设计使用强夯法进行填土压实的,应使用强夯法进行施工。强夯法的施工流程一般应符合以下程序:清理、平整场地→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脱钩自由下落进行夯击,测量锤顶高程→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49
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测量场地高程→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程序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1.1.1.强夯法施工工艺方法要点主要包括:1、为了避免强夯振动对周边设施的影响,施工前必须对附近建筑物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振或隔振措施。施工时应由邻近建筑物开始夯击逐渐向远处移动;2、做好强夯场地的地质勘察,对不均匀土层适当增多钻孔和原位测试工作,掌握土质情况,作为制定强夯方案和对比夯前、夯后加固效果之用。必要时进行现场试验性强夯,确定强夯施工的各项参数。同时应查明强夯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3、强夯前应平整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按夯点布置测量放线确定夯位。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表面铺0.5m~2.0m中(粗)砂或砂砾石、碎石垫层,以防设备下陷和便于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4、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如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夯击为佳;5、回填土应控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如低于最优含水量,可钻孔灌水或洒水浸渗;6、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坑底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7、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和新饱和填土,进行强夯时,很难以控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可采取以下措施:1)适当将夯击能量降低;2)将夯沉量差适当加大;3)填土采取将原土上的淤泥清除,挖纵横沟排除土内的水分,同时在原土上铺砂石混合料,以保证强夯时土内的水分排除,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矿渣等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等措施。通过强夯将软土向四周挤出;8、雨季填土区强夯,应在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截洪沟,防止雨水流入场内;填土应使中间稍高;土料含水率应符合要求;认真分层回填,分层推平、碾压,并使表面保持1%~2%49
的排水坡度;当班次填土应当班次推平压实;雨后抓紧排除积水,推掉表面稀泥和软土,再碾压;夯后夯坑立即推平、压实,使高于四周;1、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重和落距,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1.1.1.填方区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1、根据设计对填方压实系数的要求,在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一般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一层。2、填方场地压实的质量检测,应随分层填筑碾压施工同时进行,同步分层检测。3、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1000m2取样1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样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4、为保证整体压实效果,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5%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5%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5、每层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系数等。6、强夯场地质量检验标准如表5-1所列。表5-1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1地基强度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2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夯锤落距mm±300钢索设标志2锤重kg±100称重3夯击遍数及顺序设计要求计数法4夯点间距mm±500用钢尺量5夯击范围(超出基础范围距离)设计要求用钢尺量6前后两遍间歇时间设计要求1.2土方平衡与调配1.2.1.49
土方平衡与调配工作应作为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进行研究,确保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能接近最低水平,以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作为土方调配控制的关键指标,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力求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1.1.进行土方平衡与调配,必须综合考虑工程和现场情况、进度要求和土方施工方法以及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土方堆放和调运问题,经过全面研究,确定平衡调配的根本原则之后,才可着手进行土方平衡与调配工作,土方调配的重点是划分土方调配区,计算土方的平均运距、单位土方的运价,确定土方的最优调配方案。1.1.2.土方调配应考虑以下原则:1、应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距最短成本最小的原则;2、土方调配应尽可能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3、土方调配应采取分区与全场相结合来考虑的原则,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最终造成顾此失彼,整体成本过高;4、系统化、网络化调配的原则,选择恰当地调配方向、运输路线,避免土方运输出现对流和乱流现象,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功效能得到充分发挥;5、计算各挖、填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以一个角作为坐标原点,求出各挖方或填方调配区土方重心。重心求出后,标于相应的调配区图上,然后用比例尺量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6、列出土方调配方案表,画出土方调配图;7、依据土方调配方案表在图上标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以及平均运距;8、遵照土方平衡调配图进行施工,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校正。1.2特殊地基处理1.2.1.填挖交界处理1、土地平整填挖交界处应作为施工的重点部位进行处理,挖方施工和填方施工时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施工工艺进行,以有效避免质量问题。2、土地平整分片开挖和填方时,挖方和填方的分层交界处应处理为斜坡形状,碾压痕迹应重迭0.5m~5m,上下两层的接缝不得重合,应相距错开不应小于5m。3、对于重点填挖交界处应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措施,进行增补压实处理,消除原地面与填方土之间的差异变形。4、高填方和挖方交界处应严格按照分层处理方法施工,接缝处必须冲击碾压和强夯处理,并在竣工图中标明准确的填挖交界位置。49
1.1.1.冲沟处理1、土地平整中冲沟多是由于暴雨冲刷剥蚀坡面形成,先在低凹处蚀成小穴,逐渐扩大成浅沟,以后进一步冲刷,就成为冲沟。施工前,应对冲沟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特殊处理。2、冲沟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对边坡上不深的冲沟,可采用好土或3:7的灰土逐层回填夯实,或用浆砌块石填砌至坡面保持平整,并在坡顶作排水沟或反水坡,以阻截地表雨水冲刷坡面;对地面冲沟用土分层夯填,因其土质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可采取加宽基础的处理方法。3、对于重要地段的冲沟应采用重型机械进行填筑和夯实处理,不得倾填。1.1.2.土洞和落水洞处理1、场地平整中黄土层地表,由于地表水的冲蚀或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落水洞常成为排泄地表径流的暗道,影响边坡或场地的稳定,必须进行处理,避免继续扩大,造成边坡塌方或场平区域塌陷。2、对地下雨水冲刷形成的深落水洞或土洞,应先将洞底软土挖除,抛填块石,并从下到上用砂砾作反滤层,面层再用粘土夯填密实。3、对地表较浅的落水洞、土洞及塌陷地段,可将上部挖开,清除松软土,用好土、灰土或砂砾石分层回填夯实,面层用粘土夯填,并使其比周围地表略高些,同时作好地表水的截流、防渗、堵漏工作,阻止下渗。4、对深落水洞,可用砂、砂砾石、片石等填筑密实,面层用粘土夯实。也可采用灌浆挤密法加固,方法是在地表钻两个孔至洞内,一为灌浆孔,一为排气孔,用压浆泵将水泥砂浆压入洞内,气体由排气孔排出,使灰浆充满洞穴孔隙,硬化后形成实体,达到密实效果。5、对地下容易形成雨水流的暗道可采用截流改道的办法;如用作地基的深埋土洞,宜用砂、砾石、片石或混凝土填灌密实,或用灌浆挤压法加固。1.1.3.河道和蓄水池等处理1、原河道、蓄水池由于泥砂沉积、枯竭、改道、填垃圾、附近建房、堆填弃土等原因,将河道、蓄水池填堵淤塞,形成一条或一片埋藏在地下的软弱带,场地平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处理。2、49
如河道、蓄水池已年久被密实的沉积物填满,土质较为均匀密实,含水量在20%以下,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土的承载力不低于附近的天然土时,可不进行处理。3、如河道、蓄水池填积物为松软土、淤泥,含水量较大,则应挖土后用好土分层回填夯实;重点部位可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使承载力不低于同一地区的天然土。与河道接触的部位,应做成阶梯形接搓,并仔细捣实,阶梯宽应不小于lm,回填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施工。1.1.1.墓穴和废井等处理1、地面下出现墓穴、废井等松土坑穴,其上部覆盖层承载力很低,在荷载或雨水作用下,将发生塌陷,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因此需要特殊处理。2、对于深埋墓葬,年久淤填被埋在地底;有的墓葬腐朽塌陷,则在地下深处形成松土坑穴或洞穴。在施工前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探明并按规定进行墓穴处理,宜将松土杂物清除,分层回填好土或3:7灰土夯实,使达到要求的干密度。3、当压缩土层范围内有局部墓穴或坑穴,应在压缩层并向外加宽50cm范围内的古墓或坑穴处用好土分层回填夯实处理,其余部位,如已被土填充密实,可不处理。4、对于深度较浅的废井等松土坑穴,可以采取抛片石等方法填筑,填筑后再进行挤密夯实处理,井口部位应增大压实系数确保夯实质量。5、在采砂和打井取水场平区域,经常在地面下部出现各种直径大小不一的废井口,有的暗埋在地下。对废弃井口可采用将井口挖成倒圆台形的瓶塞状,瓶塞用素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浇筑,较大井口,适当配筋,也可用3:7灰土分层夯填实,通过瓶塞将井口上部的荷载传到井壁四周。此外,还可采用在井口上部用毛石砌成圆球拱状,利用球拱的作用将上部荷载传至井口四周。1.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抓紧抓好。1.2.2.各级管理部门要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确保土地平整的施工质量。1.2.3.49
土地平整施工质量实行承包人负责制。承包人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监理单位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进行监控。监理单位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控制,严把质量关。对压实度取样、辗压过程等要旁站监理。要不定期对压实度按10%的频率进行抽检。压实度检测不合格时,要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不按要求进行施工的项目,要责令其停工整改,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对批评教育后仍不按要求施工的单位,要清除出场。1.1.1.第三方检测单位可不定期对施工过程的压实度进行现场抽检。抽检时,监理单位人员必须在场。对多次抽检不合格的项目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1.1.2.对竣工验收时工程质量评定不合格的施工企业,要列入兰州新区建设市场黑名单,禁止其在兰州新区的同类项目上进行投标。1.1.3.施工过程的质量抽检报告要作为竣工验收的重要凭证。1.2工程施工控制技术指标1.2.1.未利用地土地平整控制技术指标包括:1、平整范围及面积对边界控制线按设计图纸中的建筑红线进行实测。测量时,边界各拐点必须采集其坐标;直线段采集最大间距不得超过200米。如果设计资料没有特别说明,挖方段测坡顶线,填方段测坡脚线,以此作为边界线。实测施工边线与设计边线允许偏差0~80cm,整体合格率应不低于85%。2、填方区压实系数一般压实系数素土用环刀法进行检测,如有异议可用灌砂法进行复核。土地平整要严格依据经批准的项目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设计单位应按本导则的规定对土地平整设计的压实系数做出规定(设计标准不得低于0.88)。各方检测的压实系数均不得小于0.88,压实系数合格率应达到95%。(1)检测频率要求:施工过程中压实系数检测频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文件中未明确检测频率的,可参照道路路基压实系数检测频率进行检测,即每1000㎡检测3个点;(2)压实资料审查:压实资料审查应审查取样点位图、取样密度和同一点位各层检测数据。3、场地平整高程场地平整高程应严格按照设计高程进行施工。场地平整高程测量点应按20米的间距进行,且与设计高程的格网点对应。施工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偏差应≤±30cm的绝对值。总体合格率不小于85%。49
1、场地平整度场地平整度反映的是平整后土地的整体效果,直接影响土地平整的外观。平整后土地的外观应达到目测整体平顺、局部无明显凹凸的效果。地块表面应选点抽样检测。检测点间距应与高程测量点一致,点位要对应。2、坡度和边坡土地平整区域的坡度、填挖方区域的边坡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应通过现场目测和测量计算的方法检验。目测坡度变化要平顺,无明显折角或反坡;测量施工坡度与设计坡度应基本一致,相差不应超过设计坡度的0.5%。49
1土地平整施工质量检测1.1.1.填土压实度检测。土地平整工程只对填方区进行压实度检测,挖方区不做此项检测。施工过程的压实度按每1000m2填土面积检测一组(3个)。1.1.2.施工过程的压实度检测分为70%检测和30%检测,其分别为施工单位检测和建设单位检测。压实度检测前,检测单位要在设计图纸上布设检测点位,并统一编号,提取检测点位的坐标。30%和70%的部分检测点位应该相同。正式检测前,双方检测单位将检测点位布置图和提取的坐标列表报总监审批,批准后方可实施。1.1.3.每层填土碾压完成后,双方检测单位都要按规定的频率独立完成各自的检测任务。现场取样时,要用GPSRTK接收机记录取样位置的坐标和高程,并在报告中予以标明。对一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用另一方检测结果复核。检测不合格的地方,监理单位要督促施工企业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1.1.4.现场取样时,监理单位要派员旁站,同时,要按10%的频率进行抽检。1.1.5.第三方检测单位可对施工过程的中间环节按5%的频率进行抽检。抽检可随机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抽检不合格的,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1.1.6.竣工验收前,第三方检测单位要对整个项目填方区表层的压实度进行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49
1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1.1主要安全防护措施1.1.1.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平整工程应贯彻执行国家、甘肃省和兰州新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1.1.2.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应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1.1.3.开工前应对施工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在施工生产中,各类机械设备必须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现场监理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驻地检查。1.1.4.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操作工、电工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合格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机械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1.1.5.机械操作人员要从进场开始到离场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对其机械操作资格证等应登记存档,按期审验。1.1.6.机械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未经安全检查的机械严禁进场施工。1.1.7.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应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挖土机械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塌方,造成翻机事故。1.1.8.在挖方取土时,应注意不同土质土体的稳定性,防止山体滑落或塌方。1.1.9.在填方施工或强夯施工时,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不得在重型机械附近或强夯夯锤附近人工作业。1.1.10.填挖方施工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资料。1.1.11.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点必须悬挂国家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危险区域还应设红灯示警。1.1.1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禁外来闲杂人员出现在作业区,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1.1.13.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民工队伍的管理,掌握人员动态数量,落实治安和消防等责任。1.1.14.49
组织施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和考核,对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按其各自的安全职责范围进行教育,并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认真落实。1.1.1.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1.1.2.确保必需的安全设施投入、购置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设备及配套设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1.1.3.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1.1.4.工程施工中如发生死亡事故或其他恶性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和保护现场,向上级主管和驻地监理报告。1.1.5.安全检查应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并和经济挂钩,严明奖惩,提高安全施工管理的实际效果。1.1.6.针对安全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施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1.2主要环境保护措施1.2.1.场平施工期间扬尘污染的防治措施。土石方挖填方施工和车辆行驶会引起大面积的扬尘污染,使附近的总悬浮颗粒物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尘措施。1.2.2.施工前必须配备与工程量相匹配的专用供水设施和水源,每个作业面应同步配备洒水降尘设施,施工作业面应实行提前渗水,进行保湿减尘作业。1.2.3.具体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以保证将施工车辆行走的施工道路的扬尘能控制在相对最低限度。1.2.4.对可能扬尘的施工场地定时洒水,并为在场的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尘劳保用品;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亦应予遮盖。1.2.5.清理场地的地表土、杂草和有机质土废料和土石方工程的废方处理时,不得胡乱倾倒,应按图纸规定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倾倒在弃土场指定位置。1.2.6.土方运输车辆或其他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减速行驶,避免扬尘。1.2.7.已完成施工的裸露地面,靠近村庄或建筑物的,应当覆盖防尘布、防尘网或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也可植被绿化、浇水抑尘、人工造壳等。1.2.8.春季易引起粉尘的土堆、细料等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必须用帆布或类似物遮盖。1.2.9.禁止在四级及四级以上大风天气进行挖、填方施工以及填料搅拌作业,同时作业处采用防尘网或洒水减尘措施。49
1.1.1.场平现场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为有效地降低施工噪声,应采取以下施工措施:1、施工期间注意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噪声符合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要求(土石方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见附录E);2、夜间施工时应遵守兰州新区有关夜间施工的规定。对噪音较大的机械,在中午(12时~14时)及夜间(20时~次日7时)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3、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可能选用噪音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4、将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噪音对施工红线外的影响;5、监理单位应加强场平现场噪音监控管理工作。1.1.2.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1、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量选用振动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2、将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运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振动的影响;3、对振动较大的施工机械,在中午(12时~14时)及夜间(20时~次日7时)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4、采用强夯机械夯击时,应尽量避免在村庄附近施工,尤其靠近土坯房的居民区不宜采用强夯工艺。1.1.3.施工期间水污染或废水的防治措施:1、加强对施工机械维修保养的管理,防止机械使用的油类渗漏进入地下水或饮用水管道,机械修理点应选择远离水源;2、施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特别是粪便)要集中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厕所必须设化粪池;3、凡有污染的废水,都要修建沉淀池或积水坑,防止直接流入其他区域;4、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应妥善处理收尾工作,以减少对河道的污染,防止淤泥等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渠等堵塞。1.1.4.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1、49
施工期间应注意环境卫生,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应倾倒至围墙内的指定堆放点,不得在生活区堆放或随意倾倒;1、对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并进行分类处理;2、施工期间产生的废弃固体废料应尽可能回收利用;3、严禁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料。1.1.1.其他环保措施:1、施工期间应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置、综合治理、化害为利;2、建立环境保护管理监察机构,由建设单位主管,成员由施工和监理单位组成,做好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加强施工环境监管;3、建立健全环境工作管理办法,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相应的环保措施;4、建立公众对环保的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5、雨天填筑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不得积水造成泥水污染;6、弃土堆应堆置整齐、美观、稳定,排水畅通,不得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7、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废弃物如弃土等,距村庄和农户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而且应设于居住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8、施工作业机械进驻现场后,应保持周边区域的整洁,所有施工作业车辆驶进核心区前必须对车体进行清洁处理,不得带泥土上路;9、除施工需要,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砍伐树木,不得乱采乱挖。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任何林木及植被。绿化驻地,美化周围环境,保护施工区范围内的生态和生活环境。1.2主要文明施工措施1.2.1.土地平整文明施工总体应执行甘肃省和兰州新区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1.2.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检查考评制度,园区监管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定期进行检查,同时施工单位应对文明施工进行必要的自查。1.2.3.园区监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指派专人主抓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并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与单位经济考核相挂钩。1.2.4.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临时用地和临时性建筑应按相关标准进行布置,符合文明施工管理规范。49
1.1.1.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平面图规划生活用房和施工用房,在工地设置明显的标示牌,标明建设工程名称、规模,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建设单位工地总代表,施工单位总负责人与总工程师的姓名,工程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内容。并应同时设置统一规格的施工标牌,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纪律牌、安全技术措施牌和施工总平面图等。1.1.2.施工场地道路必须平整畅通,排水系统良好。机具设备等应按要求分类停放整齐。1.1.3.严格用地管理,临时工程等设施均安排于计划用地红线内。1.1.4.相关单位应加强工地文明管理,场地内的管线应严格按设计和安全规定架设,并严加管理,杜绝乱搭乱接,责任到人。1.1.5.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均应佩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着装不合安全规定的不准进入施工现场。1.1.6.现场弃土及施工垃圾应及时清除,注意搞好施工现场及四周的环境卫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卫生条件。1.1.7.工地现场机具设备及材料堆放应合理有序,现场的废料应及时清运,场地在干燥大风时应注意洒水降尘。1.1.8.施工现场管理办公室或会议室要保持整洁有序,在墙上应悬挂相关标牌,主要包括技术(质量)责任制度牌、安全责任制度牌、消防责任制度牌、文明施工责任制度牌、工程概况表、管理人员表、施工进度表、施工平面图、形象进度图等。1.1.9.施工现场设置的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必须挂牌,配电房等要张贴管理规定。1.1.10.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厕所要建在指定地点,并有防蝇灭蛆等设施。生活垃圾要在指定地点倒放,生活废水通过指定的污水沟排放,保持现场的卫生和清洁,建立文明施工卫生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1.1.11.施工及机械停靠现场要按照公安消防部门对安全防火工作的相关规定,建立起安全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和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切实搞好消防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1.1.12.工程完工后,应按要求及时拆除所有围蔽及临时建筑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临时工程构筑物,并将工地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后才能撤离。49
附录附录A常用土方机械技术性能和规格1、推土机的技术性能和规格型号项目T3-100T-120上海-120AT-180TL180T-220铲刀(宽×高)(mm)3030×11003760×11003760~10004200~11003190×9903725~1315最大提升高度(mm)9001000100012609001210最大切土深度(mm)180300330530400540移动速度:前进(km/h)2.36~4.4.132.27~4.4.442.23~4.4.232.43~4.4.127~492.5~9.9后退(km/h)2.79~7.632.73~8.992.68~8.823.16~9.783.0~9.4额定牵引力(kN)9012013018885240发动机额定功率(hp)100135120180180220对地面单位压力(MPa)0.0650.0590.064--0.091外形尺寸(长×宽×高)(m)5.0×3.03×2.9926.506×3.76×2.8755.366×3.76×3.017.176×4.2×3.0916.13×3.19×2.846.79×3.725×3.575总重量(t)13.4314.716.212.827.89一般生产厂山东推土机总厂四川建筑机械厂上海彭浦机械厂黄河工程机械厂郑州工程机械厂黄河工程机械厂49
2、液压挖掘机主要技术性能与规格项目机型WY10WLY40WY60WY60AWY80WY100WY160WY250正铲铲斗容量(m3)0.40.60.60.81.01.62.5最大挖掘半径(m)7.957.786.716.718.08.059.0最大挖掘高度(m)6.126.346.606.607.08.19.5最大卸载高度(m)3.664.053.793.792.55.76.55反铲铲斗容量(m3)0.10.40.60.60.80.7~1.21.6-最大挖掘半径(m)4.4.7.768.178.468.869.04.4.6-最大挖掘高度(m)2.55.397.937.497.847.68.1-最大卸载高度(m)1.843.816.365.605.575.45.83-最大挖掘深度(m)2.44.094.25.145.525.86.1-发动机:功率(kW)-58.858.869.1-95.5132.3220.5液压系统工作压力(MPa)-3025--322828行走接地比压(MPa)0.03-0.060.030.040.050.090.1行走速度(km/h)1.543.61.83.43.81.6~3.21.772.0爬坡能力(%)4540454747458035回转速度(r/min)107.06.58.658.657.96.95.35总重量(t)-9.8914.217.519.025.038.060.0制造厂北京工程挖掘机厂江苏建筑机械厂贵阳矿山机械厂合肥矿山机械厂合肥矿山机械厂上海建筑机械厂长江挖掘机厂杭州重型机械厂49
3、铰接式轮胎装载机主要技术性能与规格项目型号WZ2AZL10ZL20ZL30ZL40ZL0813ZL08A(ZL08E)铲斗容量(m3)0.70.51.01.52.00.40.4(0.4)装载量(t)1.51.02.03.04.00.80.8卸料高度(m)2.252.252.62.72.82.02.0发动机功率(hP)40.440.459.573.599.217.624(25)行走速度(km/h)18.510~280~300~320~3521.921.9(20.7)最大牵引力(kN)-326475105-14.7爬坡能力(°)1830302528~303024(30)回转半径(m)4.94.485.035.55.94.84.8(3.7)离地间隙(m)-0.290.390.400.450.250.20(0.25)外形尺寸(长×宽×高)(m)7.88×2.0×3.234.4×1.8×2.75.7×2.2×2.56.0×2.4×2.86.4×2.5×3.24.4.×1.6×2.44.4.×1.6×2.4(4.5×1.6×2.5)总重(t)6.44.57.69.211.5-2.65(3.2)注:1.WZ2A型带反铲,斗容量0.2m3,最大挖掘深度4.0m,挖掘半径5.25m,卸料高度2.99m;2.转向方式均为铰接液压缸。49
4、铲运机的技术性能和规格项目拖式铲运机自行式铲运机C6-2.5C5-6C3-6C3-6C4-7CL7铲斗:几何容量(m3)2.566~8677堆尖容量(m3)2.758-899铲刀宽度(mm)190026002600260027002700切土深度(mm)150300300300300300铺土厚度(mm)230380-380400-铲土角度(°)35~68303030-最小转弯半径(m)2.73.75--6.7-操纵形式液压钢绳-液压及钢绳液压及钢绳液压功率(hP)60100-120160180卸土方式自由强制式-强制式强制式-外形尺寸(长×宽×高)(m)5.6×2.44×2.48.77×3.12×2.548.77×3.12×2.544.4.4.9×3.07×3.069.7×3.1×2.89.8×3.2×2.98重量(t)2.07.37.314141549
附录B1:常见推土机推土施工方法①下坡推土法②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③并列推土法⑤斜角推土法推土机顺地面坡势进行下坡推土,可以借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增加铲刀的切土力量,因而可增大推土机铲土深度和运土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在较硬的土中,推土机的切土深度较小,一次铲土不多,可分批集中,再整批地推送到卸土区。在较大面积的场平施工中,采用两台或三台推土机并列推土,能减少的散失。并列推土时,铲刀间距15cm~30cm。并列台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将铲刀斜装在支架上,与推土机横轴在水平方向形成一定角度进行推土。一般在管沟回填且无倒车余地时,可采用这种方法,通常这种方法大面积场平比较少用。附录B2:部分国产铲运机工作性能参考性能铲运机型号C1-6C3-6C4-7C5-6C6-2.5铲斗容量(m3)6.46762.5铲刀宽度(mm)18002600270026001900最大铲土深度(mm)350300300300150牵引装置拖拉机自行式自行式拖拉机拖拉机发动机功率(马力)16512016010060铲斗操纵系统液压钢索液压钢索液压49
附录C1:常用静作用压路机技术性能与规格项目型号两轮压路机2Y6/8两轮压路机2Y8/10三轮压路机3Y10/12三轮压路机3Y12/15三轮压路机3Y15/18重量(t)不加载68101215加载后810121518压轮直径(mm)前轮10201020102011201170后轮13201320150017501800压轮宽度(mm)12701270530×2530×2530×2单位压力(kN/cm)前轮:不加载0.1920.2590.3320.3460.402加载后0.2590.3930.4450.4700.481后轮:不加载0.2900.3850.6320.8010.503加载后0.3850.4810.7240.9301.150行走速度(km/h)2~42~41.6~5.42.2~7.52.3~7.7最小转弯半径(m)6.2~6.56.2~6.57.37.57.5爬坡能力(%)1414202020牵引功率(kW)29.429.429.458.973.6转速(r/min)15001500150015001500外形尺寸(mm)长×宽×高4440×1610×26204440×1610×26204920×2260×21155275×2260×21155300×2260×2140注:制造单位洛阳建筑机械厂、邯郸建筑机械厂。49
附录C2:常用振动压路机技术性能与规格项目型号YZS0.6B手扶式YZ2YZJ7YZ10PYZJ14拖式重量(t)0.752.06.534.4.813.0振动轮直径(mm)405750122015241800振动轮宽度(mm)600895168021002000振动频率(Hz)48503028/3230激振力(kN)121919197/137290单位线压力(N/cm)静线压力62.5134-257650动线压力100212-938/6521450总线压力162.5346-1195/9092100行走速度(km/h)2.52.43~5.779.74.4~22.6-牵引功率(kW)3.713.25073.573.5转速(r/min)2200200022001500/21501500最小转弯半径(m)2.25.05.135.2-爬坡能力(%)4020-30-外形尺寸(mm)长×宽×高2400×790×10602635×1063×16304750×1850×22905370×2356×24105535×2490×1975制造厂洛阳建筑机械厂邯郸建筑机械厂三明重型机械厂洛阳建筑机械厂洛阳建筑机械厂49
附录D1: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重复夯击基土表面,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本法使用轻型设备易于解决,施工简便,费用较低;但布点较密,夯击遍数多,施工期相对较长,同时夯击能量小,孔隙水难以消散,加固深度有限,当土的含水量稍高,易夯成橡皮土,处理较困难。适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饱和度Sr≤60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但当夯击对邻近建筑物有影响,或地下水位高于有效夯实深度时,不宜采用。重锤表面夯实的加固深度一般为1.2m~2.0m。湿陷性黄土地基经重锤表面夯实后,透水性有显著降低,可消除湿陷性,地基土密度增大,强度可提高30%;对杂填土则可以减少其不均匀性,提高承载力。1、机具设备(1)夯锤用C20钢筋混凝土制成,外形为截头圆锥体,锤重为2.0t~3.0t,底直径1.0m~1.5m,锤底面单位静压力宜为15KPa~20KPa。吊钩宜采用自制半自动脱钩器,以减少吊索的磨损和机械振动。(2)起重机可采用配置有摩擦式卷扬机的履带式起重机、打桩机、悬臂式桅杆起重机或龙门式起重机等。其起重能力:当采用自动脱钩时,应大于夯锤重量的1.5倍;当直接用钢丝绳悬吊夯锤时,应大于夯锤重量的3倍。2、施工工艺方法要点(1)施工前应进行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最后下沉量系指最后2击平均每击土面的夯沉量,对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取10mm~20mm;对砂土取5mm~10mm;对细颗粒土不宜超过10mm~20mm。落距宜大于4m,一般为4m~6m。夯击遍数由试脸确定,通常取比试夯确定的遍数增加1~2遍,一般为8~12遍。土被夯实的有效影响深度,一般约为重锤直径的1.5倍。(2)夯实前,原地面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预留土层的厚度可为试夯时的总下沉量再加50mm~100mm;基槽、坑的坡度应适当放缓。49
(3)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以内,一般相当于土的塑限含水量±12%。现场简易测定方法是:以手捏紧后,松手土不散,易变形而不挤出,抛在地上即呈碎裂为合适;如表层含水量过大,可采取撒干土、碎砖、生石灰粉或换土等措施;如土含水量过低,应适当洒水,加水后待全部渗入土中,一昼夜后方可夯打。(4)大面积土方夯实时,应一夯换一夯顺序进行,即第一遍按一夯换一夯进行,在一次循环中间同一夯位应连夯两下,下一循环的夯位,应与前一循环错开1/2锤底直径的搭接,如此反复进行,在夯打最后一循环时,可以采用一夯压半夯的打法。在独立柱基夯打时,可采用先周边后中间或先外后里的跳打法。为了使夯锤底面落下时与土接触严密,各次夯迹之间不互相压叠,而是相切或靠近。压叠易使锤底面倾斜,与土接触不严,功能消耗,降低夯实效率。(5)原地面标高不同时,应按先深后浅的程序逐层挖土夯实,不宜一次挖成阶梯形,以免夯打时在高低相交处发生坍塌。夯打做到落距正确,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夯实区域的夯实宽度应比待夯实范围每边宽0.2m~0.3m。边角不易夯实部位应适当增大夯实宽度。(6)重锤夯实填土地基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的虚铺厚度以相当于锤底直径为宜。夯实层数不宜少于2层。夯实完后,应将面修整至设计标高。(7)重锤夯实在10m~15m以外对建筑物振动影响较小,可不采取防护措施,在10~15m以内,应挖防振沟等作隔振处理。(8)雨季夯实时应注意排水措施和夯实效果。(9)夯实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层浮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最优含水量状态下重新用1m的落距夯实至设计标高。(10)根据经验,采用锤重2.5t~3.0t,锤底直径1.2m~1.4m,落距4m~4.5m,锤底静压力为20MPa~25MPa,消除湿陷性的土层厚度为1.2m~1.75m,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重锤表面夯实的效果明显。3.质量控制重锤夯实地基质量控制可参考强夯法。49
附录D2:强夯法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起重机或起重机配三角架、龙门架)将大吨位(一般8~30t)夯锤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1.加固机理及特点强夯法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得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如土体结构的破坏或液化、排水固结压密以及触变恢复等。其作用结果使得一定范围内地基强度提高,孔隙挤密并消除湿陷性。强夯法加固特点是:使用工地常备简单设备;施工工艺、操作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加固效果显著,可取得较高的承载力,一般地基强度可提高2~5倍;变形沉降量小,压缩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响深度可达6m~10m;土粒结合紧密,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工效高,施工速度快;节省加固原材料;施工费用低,节省投资,比换土回填节省60%费用;同时耗用劳动力少和现场施工文明等。2.适用范围适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等的处理;也可用于防止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湿陷性等级;对于高饱和度淤泥、软粘土、泥炭、沼泽土,如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也可采用,还可用于水下夯实。强夯不得用于不允许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和设备有一定振动影响的地基加固,必需时,应采取防振、隔振措施。3.机具设备(1)夯锤用钢板作外壳,内部焊接钢筋骨架后浇筑C30混凝土,或用钢板作成组合成的夯锤(图7-7),以便于使用和运输。夯锤底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不易旋转,定位方便,稳定性和重合性好,采用较广;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和锤重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kPa~40kPa;对于粗颗粒土(砂质土和碎石类土)选用较大值,一般锤底面积为3m2~4m249
;对于细颗粒土(粘性土或淤泥质土)宜取较小值,锤底面积不宜小于6m2。一般10t夯锤底面积用4.5m2,15t夯锤用6m2较适宜。锤重一般为8、10、12、16、25t。夯锤中宜设1~4个直径250mm~300mm上下贯通的排气孔,以利空气迅速排走,减小起锤时,锤底与土面间形成真空产生的强吸附力和夯锤下落时的空气阻力,以保证夯击能的有效性。(2)起重设备由于履带式起重机重心低,稳定性好,行走方便,多使用起重量为15、20、25、30、50t的履带式起重机(带摩擦离合器)。(3)脱钩装置采用履带式起重机作强夯起重设备,国内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通过动滑轮组用脱钩装置来起落夯锤。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使用灵活,脱钩快速、安全。常用的工地自制自动脱钩器由吊环、耳板、销环、吊钩等组成,系由钢板焊接制成。拉绳一端固定在销柄上,另一端穿过转向滑轮,固定在悬臂杆底部横轴上,当夯锤起吊到要求高度,升钩拉绳随即拉开销柄,脱钩装置开启,夯锤便自动脱钩下落,同时可控制每次夯击落距一致,可自动复位,使用灵活方便,也较安全可靠。(4)锚系设备当用起重机起吊夯锤时,为防止夯锤突然脱钩使起重臂后倾和减小对臂杆的振动,应用T1-100型推土机一台设在起重机的前方作地锚,在起重机臂杆的顶部与推土机之间用两根钢丝绳连系锚旋。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不大于30°,推土机还可用于夯完后作表土推平、压实等辅助性工作。当用起重三角架、龙门架或起重机加辅助桅杆起吊夯锤时,则不用设锚系设备。4、施工技术参数(1)锤重与落距锤重M(t)与落距h(m)是影响夯击能和加固深度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决定每一击的夯击能量。锤重一般不宜小于8t,常用的为10、12、17、18、25t。落距一般不小于6m,多采用8、10、12、13、15、17、18、20、25m等几种。(2)单位夯击能锤重M与落距h的乘积称为夯击能E(=M×h)。强夯的单位夯击能(指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总夯击能),应根据地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粗颗粒土可取1000kN·m/m2~3000kN·m/m2;细颗粒土可取1500kN·m/m2~4000kN·m/m249
。夯击能过小,加固效果差;夯击能过大,不仅浪费能源,相应也增加费用,而且,对饱和粘性土还会破坏土体,形成橡皮土,降低强度。从国内强夯施工现状来看,选用单击夯击能以不超过3000kN·m较为经济。(3)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点布置应根据基础的形式和加固要求而定。对大面积地基,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对条形基础,夯点可成行布置;对独立柱基础,可按柱网设置采取单点或成组布置,在基础下面必须布置夯点。夯击点间距取决于基础布置、加固土层厚度和土质等条件。加固土层厚、土质差、透水性弱、含水率高的粘性土,夯点间距宜大,如果夯击点太密,相邻夯击点的加固效应将在浅处叠加而形成硬壳层,影响夯击能向深部传递;加固土层薄、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砂质土,间距宜小些,通常夯击点间距取夯锤直径的3倍,一般第一遍夯击点间距为5~9m,以便夯击能向深部传递,以后各遍夯击点可与第一遍相同,也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4)单点的夯击数与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数指单个夯点一次连续夯击次数。夯击遍数指以一定的连续击数,对整个场地的一批点,完成一个夯击过程叫一遍,单点的夯击遍数加满夯的夯击遍数为整个场地的夯击遍数。单点夯击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每夯击点之夯击数一般为3~10击。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为前几遍能量的1/4~1/5,锤击数为2~4击)满夯一遍,以加固前几遍之间的松土和被振松的表土层。为达到减少夯击遍数的目的,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适当加大每遍的夯击能,也即增加每夯点的夯击次数或适当缩小夯点间距,以便在减少夯击遍数的情况下能获得相同的夯击效果。(5)两遍间隔时间49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利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待地基土稳定后再夯下遍,一般两遍之间间隔1~4周。对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不少于3~4周;若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在-5m以下,或为含水量较低的碎石类土,或透水性强的砂性土,可采取只间隔1~2d,或在前一遍夯完后,将土推平,接着随即连续夯击,而不需要间歇。(6)处理范围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且不小于3m。(7)加固影响深度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H(m)与强夯工艺有密切关系,可按梅那公式估算:式中M——夯锤重(t);h——落距(m)。经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测资料表明,采用梅那公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将会得到偏大的结果,实际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锤重和落距外,与地基土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强夯工艺参数(如夯击次数、锤底单位压力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国内经大量实测统计分析,建议采用以下修正公式估算,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式中M——夯锤重力(kN);h——落距(锤底至起夯面距离)(m);K——折减系数,与土质、能级、锤型、锤底面积、工艺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粘性土取0.5;砂性土取0.7;黄土取0.35~0.50。49
附录E:建筑现场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限值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注:参考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49
本导则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2本导则中指明应按其它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49
引用标准名称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甘肃省补充定额》(试行)2、《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甘政发〔2013〕50号)3、《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新办发〔2015〕189号)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T180-2009)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07-201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1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14、《工程测量规范》(GB/T50026-2007)1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4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城镇规划《技术导则》
-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
- 供热计量技术导则
- 重庆市村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 三峡库区榨菜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导则
- 湖南电力公司输变电环保纠纷处理技术导则
- 0510建筑系统门窗技术导则(草稿)
- 河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技术导则
- 青岛城桥梁检测技术导则
- 汽轮机叶片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 济南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 hyt118-2010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 sl 544-2011 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技术导则
- 《环评 技术导则模拟题》(六)
- 荣勋生态挡墙设计和施工技术导则
- 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
-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