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 MB
  • 56页

gb 50169-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0en.rn)埋设深度(rn)自然接地二"'o.6二"'o.s二主o.5二"'o.3接地电阻(fl,)三三10<15=二20<25<304.7.2在土壤电阻率ρ运100,0,•m的潮湿地区,可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有地线的线路且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架空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0,。在居民区,当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4.7.3在土壤电阻率100,0,•m<ρζ500,0,•m的地区,除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还应增设人工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500,0,•m<ρζ2000,0,•m的地区,可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4.7.4在土壤电阻率ρ>2000,0,•m的地区,接地电阻很难降到30,0,时,可采用6根~8根总长度不应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极或连续伸长接地极体,接地电阻可不受限制。4.7.5放射形接地极可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每根的最大长度应符合表4.7.5的要求:表4.7.5放射形接地极每根的最大长度土壤电阻率en.rn)三三500王三1000主三2000<5000最大长度(rn)4060801004.7.6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放射形接地装置时,当在杆塔基础的放射形接地极每根长度的1.5倍范围内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带时,可部分采用外引接地或其他措施。 4.7.7居民区和水田中的接地装置,宜围绕杆塔基础敷设成闭合环形。4.7.8对于室外山区等特殊地形,接地装置应按设计图敷设,受地质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做局部修改。作为竣工资料移交,应在施工质量验收记录中绘制接地装置实际敷设简图并标示相对位置和尺寸。原设计为方形等封闭环形时,应按设计施工。4.7.9在山坡等倾斜地形敷设水平接地极时宜沿等高线开挖,接地沟底面应平整,沟深不得有负误差,回填土应清除影响接地极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并开实;水平接地极敷设应平直。4.7.10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应可靠且接触良好,接地极的焊接长度应按本规范第4.3节的规定执行,并应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4.7.11架空线路杆塔的每一塔腿都应与接地线连接,并应通过多点接地。4.7.12架空线路杆塔架空地线引入变电站应采用并沟线夹与变电站接地网可靠连接,不得将绝缘子两侧的放电间隙绑扎。4.7.131昆凝土电杆宜通过架空地线直接引下,也可通过金属爬梯接地。当接地线从架空地线直接引下时,接地线应紧靠杆身,并应每隔不大于Zm的距离与杆身固定→次。4.7.14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地线的接地线,应用明线与接地极连接并设置便于打开测量接地电阻的断开接点。4.8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4.8.1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应与楼内的电气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及屏蔽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4.8.2通信机房内应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线,铜排截面积不应小于90mm2,镀钵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20mm2;通信机房建筑周围应敷设闭合环形接地装置。4.8.3通信机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外皮、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框•19• 架、进风道、水管等不带电金属部分、门窗等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应以最短距离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电缆沟道、竖井内的金属支架应至少两点接地,接地点间距离不宜超过30m。4.8.4发电厂、变电站或开关站的通信站接地装置应使用至少2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抨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l00mm2的铜材与厂、站的接地网连接。4.8.5各类设备接地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确定,应为25mm2~95mm勺导线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面积应大于屏蔽层截面面积的2倍;连接点应进行防腐处理。4.8.6连接两个变电站之间电缆的屏蔽层应在离变电站接地网边沿50m~lOOm处可靠接地,应以大地为通路实施屏蔽层的两点接地。可在进变电站前的最后一个工井处实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0。4.8.7屏敲电源电缆、屏蔽通信电缆和金属管道入室前水平直埋长度应大于lOm,埋深应大于0.6m,电缆屏蔽层和金属管两端接地并在入口处接入接地装置。对于不能埋入地中的屏蔽电源电缆、屏蔽通信电缆和金属管道,应至少将金属管道室外部分沿长度均匀分布两点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0,。4.8.8微波塔接地装置应围绕塔基做成闭合环形接地网。微波塔接地装置与机房接地装置之间应至少用2根规格不小于40mm×4mm的镀悻扁钢连接。4.8.9微波塔上同轴馈线金属外皮的上端和下端应分别就近与铁塔连接,在机房入口处与接地装置再次连接,馈线较长时应在中间加一个与塔身的连接点,室外馈线桥首尾两端均应和接地装置连接。4.8.10微波塔上航标灯电源线应选用金属外皮电缆或导线穿入金属管敷设,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管在上下两端应与铁塔连接,进机房前水平直埋长度应大于lOm,埋深应大于0.6m。 4.8.11直流电源的“正极”在电源设备侧和通信设备侧均应接地,“负极”在电源机房侧和通信机房侧应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4.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4.9.1装有微机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l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或发电厂,应敷设等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设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地面下设置的等电位接地网宜用截面积不小于l00mm2的接地铜排连接成首末可靠连接的环网,并应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不少于4根钢缆与厂、站的接地网一点直接连接。2保护和控制装置的屏柜内下部应设有截面积不小于lOOm旷的接地铜排,屏柜内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接地铜排应用截面积50m旷的铜排或铜缆与地面下的等电位接地母线相连。4.9.2分散布置的就地保护小室、通信室与集控室之间的等电位接地网,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旷的铜排或铜缆可靠连接。4.9.3继电保护装置屏柜内的交流电源的中性线不应接入等电位接地网。4.9.4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只在控制室内一点接地,公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及其回路应在相关保护屏柜内一点接地,独立的、与其他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没有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4.9.5控制等二次电缆的屏蔽层接至等电位接地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屏蔽电缆的屏敲层应在开关场和控制室内两端接地。在控制室内屏蔽层应接于保护屏柜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开关场屏蔽层应在与高压设备有一定距离的端子箱接地。2互感器经屏蔽电缆引至端子箱,应在端子箱处一点接地。 3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同轴电缆敷设截面积不小于100mm2两端接地的铜导线。4传送音频信号应采用屏蔽双绞线,其屏蔽层应两端接地。5对于低频、低电平模拟信号的电缆,屏蔽层应在最不平衡端或电路本身接地处一点接地。6对于双层屏蔽电缆,内屏蔽应一端接地,外屏蔽应两端接地。4.9.6等电位接地网与接地网连接时,应远离高压母线、并联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合电容、电容式套管等设备及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点。4.9.7固定在电缆沟金属支架上的等电位接地网铜排应按设计要求施工。4.9.8控制电缆铠装层应直接接地u4.10电力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4.10.1交流系统中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层,应在电缆线路两终端接地;线路中有中间接头时,接头处应直接接地。4.10.2交流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选择及回流线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10.3电缆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与电缆屏蔽层连接,其截面积不应小于表4.10.3的规定。铜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应加包绝缘层。ll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接地线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规定。表4.10.3电缆终端接地线截面积(mm2)电缆截面积接地线截面积S<16接地线截面积与芯线截面积相同16<5<12016S>150254.10.4统包型电缆终端头的电缆铠装层、金属屏蔽层应使用接 地线分别引出并可靠接地;橡塑电缆铠装层和金属屏蔽层应锡焊接地线。4.10.5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其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且不得穿过互感器接地;当金属护层接地线未随电缆芯线穿过互感器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当金属护层接地线随电缆芯线穿过互感器时,接地线应穿回互感器后接地。4.11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4.11.1户外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和柱上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宜围绕户外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和柱上配电变压器敷设成闭合环形。4.11.2接地装置的敷设、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和第4.3节的规定。4.11.3捷地线与变压器中性点的连接应牢固,且防松垫圈等零件应齐全。4.11.4与户外箱式变压器、环网柜和柱上配电变压器等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连接的接地线应与接地装置连接。4.11.5引入配电室的每条架空线路安装的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且应在入地处敷设集中接地装置。4.11.6当低压系统采用TT、IT接地型式时,电气装置应设独立的接地装置,不得与电源处的系统接地共用接地装置;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线应与接地装置连接。4.12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4.12.1接地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12.2电气装置的系统接地、保护接地及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等采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4.12.3当采用总等电位方式时,自接地装置引至总等电位端子•23• 箱的接地线不应少于2根。4.12.4变电室或变压器室内设置的环形接地母线应与接地装置或总等电位端子箱连接,连接接地线不应少于2根。4.12.5接地线与变压器中性点的连接处应牢固可靠,且防松垫圈等零件应齐全。4.12.6变电室或变压器室内高压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通过环形接地母线或总等电位端子箱接地。4.12.7低压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通过电源的PE线接至装置内设的PE排接地。4.12.8电气装置应设专用接地螺栓,防松装置应齐全,且有标识,接地线不得采用串接方式。4.12.9接地线穿过墙、地面、楼板等处时,应有足够坚固的保护措施。4.12.10总等电位的保护联结线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铜保护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6mm2o2铜覆钢保护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203铝保护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o4钢保护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2。4.12.11辅助等电位、局部等电位联结线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机械保护时,铜电位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2,铝电位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2无机械保护时,铜电位联结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o4.13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4.13.1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应用专用的绿/黄双色绝缘多股软铜绞线接地。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5mm2,携带式用电设备的接地线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o 4.13.2由固定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和这些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在IT系统中,可在移动式用电设备附近装设接地装置代替敷设接地线,应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极,并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其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规定。4.13.3移动式发电机系统接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系统接地的要求,下列情况可不另做保护接地:1移动式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固定在同一金属支架上,且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时。2不超过2台的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机供电,供、用电设备间距不超过50m,且供、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4.14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4.14.1发电厂和变电站有爆炸危险且爆炸后可能波及发电厂和变电站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构)筑物,应采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应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露天贮罐周围应设置闭合环形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0;无独立避雷针保护的露天贮罐不应超过100,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30m。2架空管道每隔ZOm~Z5m应接地1次,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0。3易燃油贮罐的呼吸阀、易燃油和天然气贮罐的热工测量装置,应用金属导体与相应贮罐的接地装置连接。不能保持良好电气接触的阀门、法兰、弯头等管道连接处应跨接。4.14.2发电厂易燃油、可燃油、天然气和氢气等贮罐、装卸油台、铁路轨道、管道、鹤管、套筒及油槽车等防静电接地的接地位置,接地线、接地极布置方式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铁路轨道、管道及金属桥台,应在其始端、末端、分支处,以•25• 及每隔50m处设防静电接地,鹤管应在两端接地。2厂区内的铁路轨道应在两处用绝缘装置与外部轨道隔离,两处绝缘装置间的距离应大于一列火车的长度。3净距小于lOOmm的平行或交叉管道,应每隔20m用金属线跨接。4不能保持良好电气接触的阀门、法兰、弯头等管道连接处也应跨接。跨接线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导体。5油槽车应设置防静电临时接地卡。6易燃油、可燃油和天然气浮动式贮罐顶,应用可挠的跨接线与罐体相连,且不应少于2处。跨接线可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导体。7金属罐罐体钢板的接缝、罐顶与罐体之间以及所有管、阀与罐体之间,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26• 5工程交接验收5.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接地施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2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应可靠,接地线规格应正确,防腐层应完好,标识应齐全明显。3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及避雷网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5接地阻抗、接地电阻值及其他测试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5.0.2在交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1符合实际施工的图纸。2设计变更的证明文件。3接地器材、降阻材料及新型接地装置检测报告及质量合格iiE明。4安装技术记录,其内容应包括隐蔽工程记录。5接地测试记录及报告,其内容应包括接地电阻测试、接地导通测试等。•27• 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28• 引用标准名录《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DL/T38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条文说明 修订说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18日以第1260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是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的修订。本规范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电力建设一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设一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乐清市华夏防雷器材厂、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是陈发宇、李谦、孙关福、孙克彬、余祥、穆德龙、雷宗灿、朱有山、马庆林、章国林、汪海涛、屈国庆、宋美云、佟建勋等。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了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33• 目次1总则…………………………………………………(37)2术语…………………………………………………(38)3基本规定…………………………………………………(39)4电气装置的接地…………………………………………(41)4.1接地装置的选择…………………………………………(41)4.2接地装置的敷设…………………………………………(42)4.3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43)4.4接地装置的降阻…………………………………………(44)4.5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45)4.6接闪器的接地……………………………………………(45)4.7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46)4.8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48)4.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48)4.10电力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49)4.11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的)4.四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50)4.口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50)4.14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51)5工程交接验收……………………………………………(52)•35• 1总则I.o.1本条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原则: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定。I.0.2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考虑高压直流输电己自成系统,直流电力网已有专用规范,本规范不适用于高压输电接地极的施工与验收。•37• 2术语2.0.3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制定。2.0.7本条为新增加条文,适用于接地网的设计和测量。•38• 3基本规定3.o.1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3.0.2随着技术进步,在接地工程中采用未列入本规范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时,要求由甲方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组织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以满足设计及安全使用要求。3.0.3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及时配合建筑施工,可减少重复劳动,从而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3.0.4原规范中“靠近带电部分金属遮栏平日金属门工中何谓“靠近”不易判定,故将该条改为“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由于本条各款规定的各部分如不接地,一旦带电将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故列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3.0.5本条适用的是变电站内的直流回路接地。本条第2款,当直流流经在土壤中的接地体时,由于土壤中发生电解作用,可使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增加,同时又可使接地体及附近地下建筑物和金属管道等发生电腐蚀而造成严重的损坏。经现场调查,删除原规范“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内容。3.0.6由于接地装置采用铜等材料越来越多,相同或不同材质的材料之间的可靠连接焊接尤为重要,本条不但规定电气装置(或其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应可靠,而且规定扩建工程的接地网与原接地网之间应按设计不少于两点连接。3.0.7接地装置的导通等试验验收,应在接地装置施工后且线路架空地线尚未敷设至厂(立的进出线终端杆塔和构架前进行。线路架空地线和架空光纤地线COPGW)引入厂(站)并完成安装,会导致接地电阻测试时无法完全将架空地线与接地装置隔离,其→是•39• 光纤地线由于其结构原因难以解除与接地装置的联接,也无法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其二是施工单位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将接地装置外延部分与出线终端杆塔或其接地装置进行连接,以加强降阻效果,即使解开架空普通地线在构架处与接地装置的连接跳线,也不能保证其与接地装置完全隔离。在这种条件下测量的接地电阻值比实际值是偏小的,而偏差量又无法给出,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对接地工程的评价、验收工作;其三是接地装置施工后尽快进行相关验收测试工作,以便及时发现不合格项并在投产前有条件对不合格项进行整改。3.o.9本条文规定了附属于已接地电气装置不需要重复接地的部分。由于原规范条文中“干燥房间、场所”不易判定,本次修订取消原条文中“附属于已接地高压电气装置和电力生产设施上二次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中的相关内容。删除原规程条文中1、2、4、6款中不容易掌握与控制的内容。3.0.10本条与原规范相同,规定接地线一般不应作其他用途,如电缆架构或电缆钢管不应作电焊机零线,以免损伤电缆金属护层。•40• 4电气装置的接地4.1接地装置的选择4.1.2本条明确规定了可作为交流电气设备接地的自然接地极。4.1.3设置将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分开的测量井,以便于接地装置的测试。4.1.4热镀钵钢接地极在我国接地装置中已普遍采用,且在土壤条件较好地区使用效果良好,对土壤腐蚀性强的地区可采用铸覆钢或铜覆钢。铮覆钢即作为芯体的钢表面被钵连续包覆。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连铸、冷拉两种,目前其常规产品的钵层厚度可达到0.5mm~3mm。而铜覆钢即作为芯体的钢表面被铜连续包覆,主要生产工艺包括连铸、电镀、冷拉三种,目前其常规产品的铜层厚度可达到0.254mm~Imm,其在大多数土壤中与紫铜腐蚀速率相当,且价格比铜便宜,当然接地极材料选用还要因地制宜做好技术经济比较。4.1.5本条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0条文中规定的为最小规格。4.1.6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腐蚀率逐步加重,在总结实验室土壤对热镀铮钢腐蚀性试验结果基础上可得热镀钵钢年腐蚀速率为0.03mm/a~0.065mm/a。因此相关单位选用热镀悻钢和铮覆钢应按接地装置设计年限选择镀层的厚度。4.1.8金属软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等强度差,又易腐蚀,作接地线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事故,因此严禁使用。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4.1.9对金属软管两端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作了规定,目的 是保证连接可靠,并强调金属软管两侧的两个软管接头间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4.2接地装置的敷设4.2.1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O.Sm,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修订的。4.2.2系统故障时,为确保人身安全,规定接地网的敷设要符合三点要求。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的有关条款和相关反措要求,以保证均压以及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4.2.3为防止接地线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运行经验证明本条规定是可行的和必要的。4.2.4加装断接卡的目的是便于运行、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8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接地井及便于分开的断接卡。另外增加扩建接地网时,新、旧接地网的连接通过接地井多点连接,且电气连接要良好,以便真实地反映新、旧两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4.2.5外取回填土时,不重视质量会造成接地不良,故本条明确规定以引起重视。在回填士时应分层穷实,对室外接地、山区石质地段或电阻率较高的土质区段的回填工艺提出明确要求,强调了接地极敷设前对开挖沟的处理,增强了可操作性和检查依据。4.2.7本条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绝缘导线和裸导体的颜色标志》GB7947制定的。4.2.8本条主要考虑对生产维护检修带来方便。4.2.9如接地线串联使用,则当其中→处接地线断开时,其后面串接的设备将失去接地,为避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规定“严禁在一条接地线中串接两个及两个以上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4.2.10本条文将原条文中关于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装置的接地•42• 线有关要求归总,并增加部分重要设备的接地要求。1规定了发电厂、变电站应专门敷设单独接地线直接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网相连接的电气装置。2规定了不要求专门敷设单独接地线的电气装置,但仍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3~6规定了发电厂、变电站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等两点接地的要求。7对电气设备附属的箱、柜、盒的接地提出要求。4.2.11连接线短,在雷击时电感量减小,能迅速散流。4.2.12为避免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强磁场对周围铁构件的影响,周围的铁构件不应构成闭合回路,以免产生涡流引起发热。4.2.13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0的有关规定制定u增加了与高频滤波器相适的射频电缆应全程伴随100mm2以上的铜质接地线的规定。4.3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4.3.1接地极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当接地线与接地网为异种金属连接时,如铜覆钢与镀抨扁钢,可采用放热焊接,接头处应涂刷沥青防止电化学腐蚀。4.3.3为延缓接地极的腐蚀,热镀辞钢焊接的接头和热影响区处均应采取措施恢复镀怦层,涂层涂装要求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539404.3.4焊接不良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会加速接地网接头部位的腐蚀,因此对接地线、接地极搭接焊的搭接长度作出要求,以保证焊接良好。4.3.5针对服役工况对放热焊接接头的质量做了具体规定。4.3.6铜或铜覆钢等金属绞线用压接端子与接地极连接,目的是保证电接接触良好。4.3.8本条对电缆桥架的接地作了规定,目的是保证接地导通性•43• 良好。电缆桥架的接地在设计文件及桥架制造厂的说明书中一般有要求。4.3.9本条为金属电缆桥架的接地连接要求,目的是保证金属电缆桥架接地系统的电气通路导通性完好,以及电气接触良好。4.3.10制定本条的目的是保证GIS设备就近以最短的电气距离接地,GIS重要设备(接地开关、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地良好,GIS接地母线与主接地装置良好以及电气接触良好。当盆式绝缘子外圈有金属层可保证与法兰良好的接地导通时,法兰片间可不用跨接线连接。4.3.11对本条说明如下:1本款引自现行国家标准《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7552008的第11.1条,为了保证电机接地故障时保护接地线有足够的容量。2本款引自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型旋转电机通用安全要求》GB147112013的第9.5条,为规定接地螺栓应专用,如接地线接在风罩、吊环、地脚螺栓或其他紧固螺栓上不可靠。4.4接地装置的降阻4.4.1本条提出了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的基本方法。实践中应注意,各种降阻方法都有其应用的特定条件,在使用过程中也宜相互配合,以获得明显的降阻效果。考虑到垂直接地极间的屏蔽作用,深井施工时部分深井可打成斜井。4.4.3在季节冻土或季节干旱地区,其表层土壤电阻率会随季节发生很大变化,但其深层土壤的电阻率基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可采取本条文所列降阻措施。4.4.4目前降阻材料在我国接地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条所列现行行业标准《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DL/T380已对降阻剂和接地模块等材料的常温电阻率、进行冲击/工频电流耐受试验后电阻率值的变化要求及理化性能作了规•44• 定,相关单位可据此对降阻产品进行考核选用。4.5凤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4.5.1风力发电机组接地按功能可分为系统接地、保护接地和雷电保护接地。当接地电阻值超出允许值时,按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改善措施。根据《风力涡轮发电机系统雷电防护》IECTR61400•24第9.1.1条的规定,风机的接地电阻值达到10.0,,可不再考虑外引接地,即风机防雷接地可以不大于10.0,为限,因此风机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按不大于10.0,执行。4.5.2对本条第4款说明如下:地面光伏方阵的光伏组件安装在开阔的户外,易遭雷击。如采用传统的避雷针进行防直击雷保护,则需设置数量较多的监雷针,而我国地处北半球,儿其是在冬季避雷针会造成对光伏组件遮挡阴影,不仅使光伏组件发电效率降低,还会降低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如金属边框满足一定要求时(边框材质采用铝板、铝合金时,厚度不小于0.65mm,采用不锈钢、热镀悻钢时,厚度不小于0.5mm;且截面不小于50mm勺,则能满足50kA~lOOkA的雷电流的冲击和热稳定要求。经过对国内几个主要光伏组件生产厂家的调查,和已投产的光伏发电场运行的现状,尚未发现光伏组件遭受雷击而毁坏的。因此,采用光伏组件的金属边框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其金属支架作接地线作为防直击雷措施是可行的。4.6接闪器的接地4.6.1设置断接卡便于测量接地电阻及检查接地线的连接情况。2目前镀钵制品使用较为普遍,为确保接地装置长期运行可靠,强调了提高材料防腐能力的要求,均应使用镀钵制品。地脚螺栓的规格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输电杆塔用地脚螺栓与螺母》•45• DL/T1236-2013选用。44mm厚的金属筒体不会被雷电流烧穿,故可作为避雷针的接地线。5~7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制定。雷击避雷针时,避雷针接地点的高电位向外传播15m后,在一般情况下衰减到不足以危及35kV及以下设备的绝缘;集中接地装置是为了加强雷电流散流作用,降低对地电压而敷设的附加接地装置;“地中距离”是指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网与变配电站的主接地网间在地下的最近距离。4.6.2本条要求是防止静电感应的危害。4.6.3构架上避雷针和避雷线落雷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但将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穿金属管的导线在地中埋置长度大于lOm时,可将雷击时的高电位衰减到不危险的程度。4.6.4为防止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避雷线断线,本条规定避雷线档距内不应有接头。4.6.5为保证施工中的人身、设备及建筑物的安全,规定接闪器及其接地装置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4.7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4.7.1~4.7.4这几条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T88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制定的。分别针对不同土质情况和土壤电阻率,规定了有避雷线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形式、接地极埋设深度,以及对杆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对于土壤电阻率ρ超过20000•m的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接地电阻很难降到300时,规定可采用6根~8根总长度不超过500m放射形接地极或连续伸长接地极。4.7.5接地装置采用放射形接地极时,放射形接地极长度太长,将影响降阻(尤其是冲击接地电阻)和散流效果,本条规定了几种•46• 士壤电阻率下,每根放射形接地极的最大长度。4.7.6本条规定了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杆塔接地装置降阻的若干方法。4.7.7在居民区和水田中的接地装置易受外力破坏,敷设成闭合环形一方面是形成连通的接地网,同时也起到了提高可靠性的作用。4.7.8在室外山区等特殊地形情况下,放射形接地极很难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直线敷设。同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llO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中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单位对接地装置评级记录表表格填写的要求,不论接地装置受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局部修改与否,均应将现场接地装置实际敷设简图绘制在记录表,方便检修维护。4.7.9本条是对在山坡等倾斜地形敷设水平接地极的专门要求,主要目的是考虑线路长期的运行维护工作,防止接地极的外露腐蚀生锈和外力破坏。规定因填土应清除影响接地极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并芳实,是为了防止接地极受雨水冲刷外露,腐蚀生锈;规定水平接地极敷设应平直,是为了保证与土壤更好地接触。4.7.10本条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llO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对接地极焊接长度的要求进行规定。接地线与杆塔的连接,既要考虑施工又要考虑运行维护,所以应同时考虑接触良好可靠和便于测量接地电阻。4.7.11因为在室外,尤其是耕地、水田、山区等易受外力破坏的地方,经常发生接地线被破坏等情况,所以要求架空线路杆塔都应与接地极连接,通过多点接地以保证其可靠性。4.7.12本条的目的是防止当雷电击中架空地线,由于接地不良而引起的资瓶闪络烧坏间断跳闸、导线或地线烧断、设备烧损等事故,所以要求架空地线应可靠接地。4.7.13混凝土电杆接地线从架空地线直接引下时,规定接地线应紧靠杆身,并应每隔不大于2m的距离与杆身固定一次,既保证•47• 了接地线施工工艺美观,也确保电气通路顺畅。4.8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4.8.1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与同一楼内的动力装置、建筑物避雷装置共用一个接地网,以避免不同接地网间因流过雷电流或故障电流后地电位不同引起的反击,以及达到均压和屏蔽等目的。4.8.4本条的目的是使发电厂、变电站或开关站的通信站的接地装置与厂、站的接地网更好地连接。4.8.5本条规定了各类设备保护地线、导线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的要求。4.8.6本条的目的是将连接两个变电站之间的导引电缆的屏蔽层在沿途的雷电、工频或杂散感应电流有效世放入地。4.8.7本条的目的是将引入通信机房室内屏蔽电源电缆、屏蔽通信电缆和金属管道沿途的雷电、工频或杂散感应电流有效泄放入地,阻止将上述感应电流引入机房。4.8.8本条的目的是保证微波塔接地装置与机房接地装置联结良好,成为一个整体,达到均压的目的。4.8.9本条的目的是将微波塔上同轴馈线金属外皮上沿线的雷电感应电流有效泄放入地,阻止将雷电感应电流引入机房。4.8.10本条的目的是保证微波塔上航标灯电源线沿线雷电感应电流有效泄放入地,阻止将雷电感应电流引人机房。4.8.11本条规定了直流电源的接地要求。4.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4.9.1本条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中第6.5.3条中第2款的相关规定。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系统短路容量也越来越大,短路时的入地电流最大可达到几千安,即使接地电阻达到了现行国家标准《电气•48• 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的相关要求,在短路点仍然会产生上百伏的电压。如果二次系统直接接入一次系统接地网,不仅对二次设备会产生较大危害,而且对双端接地的控制电缆屏蔽层来说,在屏蔽层两端的电压差会产生不平衡电流,该电流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将会在电缆芯线上产生一个交变的电压,严重时将会影响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继电保护及有关设备,为减缓高频电磁干扰的相合,在有关场所设置等电位接地网的规定。4.9.2~4.9.4这几条参考国家电网公司及华北电网继电保护等电位接地网敷设的相关经验制定。4.9.5本条是对控制等二次电缆抗干扰屏蔽接地措施的相关规定。4.9.7木条参照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的相关要求制定。4.10电力电缆金属于户层的接地4.10.1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中第4.1.9条的相关规定。4.10.3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中第6.1.9条的相关规定。4.10.4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中第6.1.2条的相关规定。4.10.5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中第6.2.9条的相关规定。4.11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4.11.1要求接地装置设置成闭合环形,一旦中间遭损坏断开不影响电气装置接地。4.11.2由于接地装置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而不同材料的敷设、•49• 连接要求也不同,因此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和第4.4节的规定。4.11.3接地导体与变压器中性点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否则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性和安全性。4.11.6本条是根据TT,IT接地型式的特点而提出的。4.12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4.12.1建筑物接地装置通常会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网(或桩基)为自然接地极,同时还可能在建筑物四周敷设人工接地装置,因此,具体如何设置应遵照设计要求。4.12.2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系统接地、保护接地及建筑物的雷电保护接地等接地装置,由于场地限制通常难以完全分开,因此应采用同一接地装置。各种接地由于功能不同对接地电阻值也会有不同要求,当采用同一接地装置时应满足其中最小值要求。4.12.7通过电源PE线而实现低压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是最容易实现的,而且由于PE线与相线、中性线一起敷设,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回路阻抗相对比较小,故障电流较大,有利于提高防护电器的灵敏度。4.12.10最小值的规定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范》GB/T50065制定的。4.12.11辅助等电位、局部等电位联结线截面积最小值的规定是依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一2制定的。4.13攫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4.13.1因携带式用电设备经常移动,导线绝缘易损坏或导线折断,危及人身安全。因此要求应有专用的绝缘多股软铜绞线芯线进行接地,并要求使用绿/黄双色绝缘多股软铜绞线进行接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导体颜色或字母数字标识》GB7947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50• 范》GB50303的规定。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因移动式用电设备与携带式用电设备的使用负荷不同,要求移动式用电设备采用截面积不少于2.5mm2的绝缘多股软铜绞线,携带式用电设备的接地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旷的绝缘多股软铜绞线。该截面要求是保证安全需要的最低要求。4.13.2保证了移动式用电设备的金属部位有可靠的保护接地,利用自然接地极能节省人力和材料。但在利用自然接地极前,除应检查自然接地极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情况外,还应校验自然接地极的热稳定、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规程规洒的要求,以确保自然接地极的安全使用性能。4.13.3条文中明确了可不另做保护接地的两种情况,因为这两种情况在发生碰壳短路时人体与大地间无电位差,不会发生触电危险。4.14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4.14.1~4.14.2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中第4.5节的相关规定制定。•51• 5工程交接验收s.o.1本条规定了验收时应检查的项目。第5款要求接地阻抗、接地电阻测量应注意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符合规定,实测值应符合设计规定值。5.o.2本条规定了在交接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和文件。原规范中“实际施工的记录图”修改为“符合实际施工的图纸”,增加了“接地器材、降阻材料及新型接地装置检测报告及质量合格证明”的内容。检测报告由生产企业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