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0 KB
- 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江城一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一一以株洲市湘江东岸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为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与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孕育城市文明的河流的功能也随之发生转变,在生态环境、景观风貌等多方而有了更高要求。以株洲市湘江东岸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场地及周边环境,梳理现状所面临问题及民众需求,从增强城市绿网整体性、梳理滨江空间天际线、提升滨江空间的活动性这三方面,阐述营造江城一体的景观空间规划策略,赋予城市滨水空间新的生命。关键词:风景园林;江城一体;滨水景观设计;城市更新;株洲;湘江东岸;作者简介:郑毓莹,中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一、项目解读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孕育了湖南的生态文明和城市文明,其流域面积占全哲的35%,流域人口占全省的45%,流域经济总量占全省60%。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湘江对于沿江城市发展的作用在不断地变化,最初为人民生活和农业提供水源,到工业吋期,不仅为生活、农业,还为工业提供用水,同时也成为水运的重要通道。随着城市发展,人民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增长,使得湘江的生态、人文、景观和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因此,湖南省在新时期提出了湘江风光带的建设思路,并且将其作为湖南省区域转型与城市提质的重要抓手,滨江沿线城市也纷纷响应号召,将湘江风光带的建设视为城市建设的重点。湘江作为位于株洲市区核心位置的生态主脉,城市沿江东西两岸发展,一江两岸风光带的建设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措施之一,它不仅会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带动旅游发展,还有助于推动工业园区的更新与转型提升。
株洲市湘江东岸旧城改造环境以此为竹景开展规划,规划研宄范围为北起石峰大桥响W路,东至人民路,白石港沿线至红旗路,南至天池路,丙至湘江,规划研究面积为1329.56公顷。控制性城市设计范围为北起石峰大桥,东至电厂、建设路(Q石港沿线至红旗路),南至天池路,西至湘江,控制性城市设计面积为714.65公顷。二、基地特点株洲城市中心跨江发展,河东为城市老区,规划设计从用地条件、景观资源、河道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深入认识基地发展的核心条件。(一)老城株洲东岸主要为老城,老城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受发展历程、交通条件等影响,形成了多种用地混合情况,如:居住与商业、居住与办公、多种公建的混合,还括火车站铁路两侧的商业(办公)与物流、商业(市场)与堆场的混合。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用地受交通、地形等因素影响,在旧城屮心区过于集屮,导致商业市场环境恶化,产生了人车交通拥挤,城市品质降低的问题。东岸老城也是一个叠加了株洲不同年代特征的地区,包括传统的白石老街、兽班殿、建宁港,近代的永利码头、大唐电厂、麻纺厂、火车站,现代的芦淞大市场等。可以认为,东岸老城是一个承载了株洲所有记忆的特殊地区。(二)三山四港山水环境东岸山水资源呈现出“三山夹岸,四港入湘”的景观格局:北有石峰山、中有奔龙山、南有枫溪曲尺山;霞湾港、白石港、建宁港、枫溪港四港入湘,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条件。此外,作为历史较为久远的老城,有不少绿化植被经过多年生长,己成为老城中的宝贵资源。(三)凹岸空间株洲东岸,属于典型的F1岸空间,为冲刷岸,河水流速快,流力冲力大,岸线狭窄,同时也有着界面长、透视强的空间特点。设计应注重连续界面的塑造,构建连续观江景和连续游览的活动场所。综上所述,株洲东岸位于老城屮心地带,多项立地条件、资源特点总结如下:第一,城市功能既复杂又多元;第二,沿线的自然生态山水资使得建设限制条件比较严格;第三,岸线呈现连续的视觉形态,有陡薄、狭窄等不利因素。
三、滨江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滨江绿地是株洲旧城环境改造建设的重耍组成部分,北起石峰大桥,南至株曲路口,全长约9公里,东丙向腹地为滨水岸线至沿江市政道路之间的腹地。滨水绿地设计不局限于临江腹地的建设,而是以城市的有机更新为出发点,拓展滨江空间的宽度,整理滨江空间的高度,挖掘滨江空间的梯度,实现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的双向渗透,营造江城一体的滨水岸线。(一)增强城市绿网的整体性旧城城市空间与湘江水域和互割裂,设计利用“引山、塑港、渗绿”的手段,充分考虑滨江绿地与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联系,将滨江绿地的游览系统与石峰山、奔龙山、白石港、建宁港等游览系统对接,绿地相互渗透融合,强化城市绿网的整体性,以绿网织补城市。如神农台景点,位于奔龙山脚下,通过横跨沿江路上的特色桥体连接奔龙山山体公园(神农公园)与滨江游览系统,使神农公园与湘江滨水绿地的游览步道能够顺利连接。古典形态的桥体与神农阁相互呼应,神农台在湘江一侧设置观景平台,可眺望江景。此外,设计通过设置台阶、楼梯,将神农公园的游览系统转换至滨江游览系统。(二)整理滨江空间的天际线整理现有自然环境因素,同时对历史遗迹、城市地标及现状建筑群落进行保护。选择重要视点进行分析,以“水线、绿线、建筑前后景线”四线为控制界面,构建层次分明、韵律舒缓优美滨江天际线。从而引导滨江建筑高度、宽度以及滨江界而的控制,营造景观视廊和公共廊道。(三)提升滨江空间的活动性滨江空间存在腹地窄与活动需求大的矛盾,设计分析各个区段的活动需求,并结合湘江水位的变化情况,对空间进行立体处理,营造滨水滩地空间,打造滨水空间立体场,在丰富空间变化的同时也扩展了滨水绿地空间,增大游览休憩的空间容量。如长滩水韵景点,起于株洲大桥南侧至建宁港,全长约1.2公里,范围约10公顷。现状为自然滩涂,设计充分考虑该区段的活动需求及滩地腹地较宽的现状,釆用立体空间模式分层处理,伍括堤顶林荫层、滩地活动层及滨水慢行层。设计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斜坡绿化、人台阶等手段将城市空间逐步过渡到滨江水岸,在场地N融入多样的活动空间。此外,还有多层次的台地组合,宽阔的滨水步道、林荫道和自行车道、林下活动广场、体育场地、露天剧场、观景台和艺术墙等,充满了现代气息、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营造出受大众喜爱的生活水岸空间。1.堤顶林荫层。
硬质铺地改造满足人流需求,同时,结合现场长势、形态好的乔木营造堤顶林荫步道与广场,满足林下活动休憩的需求。同时,完善公厕、休闲亭廊等配套功能设施,在城市与湘江水体之间形成简洁大气的过渡空间。1.滩地活动层。包括40米标高、35米标高的两层活动空间,结合水位情况在每个标高层引入多样的活动,提升公众参与。滨水慢行道(步行与自行车道)申联儿童游乐沙坑、篮球场、老人健身场地、露天剧场、晨练广场、极限运动场与攀岩等各种活动场地,满足各年龄层活动需求,丰富的活动内容将市民引入滨水绿地。2.滨水慢行层。标高约33米,包括滨水步道与自行车道、亲水台阶、休憩场地等功能场地,营造亲水活动空间。滨水岸线沿线采用格宾进行处理,外围采用抛石,形成安全、稳固、自然的岸线。再如城市阳台景点,位于株洲大桥北匝道至车站路路U段,全长约31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本区段是中心城区人口最密集区域,此处空间也最为狭窄。设计遵循挖掘滨江空间梯度思路,采用立体架空的方式一一“城市阳台”来解决此矛盾。通过跨越在城市道路上架空平台,与滨江堤顶空间、滨江绿地空间组合成立体复合空间,打造成城市中心地段的人气场所。架空平台的设计考虑减少对车行道采光的不利影响,平台以覆在堤顶及自行车道上为主,平台上以花园步道和观江平台进行组合形成的丰富的景观空间。此外,结合株洲大桥两侧绿地将城市阳台往城市延仲,绿地内设计林中栈道,同时在栈道下层融入活动场地,构建立体复合的口袋公园。株洲市湘江东岸滨江绿地景观设计从城市空间出发,研究周边历史、生态资源及场地空间特点,以江城一体为目标,针对城市绿网的整体性、滨江空间的天际线、滨江空间的活动性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空间策略,拓展了滨水景观界面并丰富了滨水景观空间的梯度,营造市民滨水活动空间,打造活力滨水岸线,项目建成将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新的动力。注释0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株洲湘江东岸总体建设工程规划》文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145865
- 土木建筑】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1
- 《城市照明与景观规划设计及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实施手册》
- xx城市边界-民俗旅游村景观规划设计
- [工程科技]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讲义
- 居住小区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 毕业论文范文——天竹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休闲游憩区景观设计
-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线桥段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 灵动水富,叠彩流香——水富县高滩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中竖向设计浅谈
- 探析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 浅谈城市居住区水景观规划设计
- 浅谈市政广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 浅议柳州市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
- 楚河汉街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
- 基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适地适树理论新解
- 浅谈工业企业厂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一席谈——访德国景观建筑师拉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