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6页

严寒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严寒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居住和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物质文明。中国5/vie  关键词:严寒地区;美丽乡村;乡村景观  一、建设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体现农村特点。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二、王小铺屯存在的问题   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东胜乡春光村王小铺屯为例,在进行建筑规划改造方案设计之前,通过走访、采集照片和搜集数据,对王小铺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出以下一些结论,该村落缺少公共活动设施,比如村民公共活动广场、运动场、公共卫生设施及道路系统不完善,等等。  三、项目概况和规划布局  求,也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2.居住单元布局  东北村落由“一家一户一院”的基本单元构成,大多数农户的宅基地面积为300~600�O左右,大约77%的东北严寒地区农宅基地面积超出所在省份的要求。由于东北冬半年时间长,且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所以院落过大、建筑密度过低,不利于院落的防风与建筑物的保温。同时,各个居住单元宅基地面积之间存在不均等性,用地分散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增加了居民的出行距离和心理距离。  四、规划改造方案  通过对王小铺屯的形态结构、道路系统及主要人流方向进行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王小铺屯的规划系统进行完善。  构建“点”“线”“面”一体的乡村景观体系。  “点”――居民庭院空间。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组群的基本单位,是乡村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要将这一与居民生活最为密切的活动空间合理规划。   “线”――道路空间景观。结合地形地貌进行植物、小品、铺装等,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道路空间景观。  “面”――广场空间景观。广场设计应结合农村独有的特性,采用质朴的设计手法,尽量就地取材,采用传统的建筑符号,结合现代施工工艺,将地方性、实用性、关赏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有的广场空间景观。  (一)农宅庭院平面布局优化  庭院主出入口宽度设计为3.5米,以满足村民日常出入和机动车的进出。前院为绿化空间,可种植灌木、风景树、果树等符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经济作物。辅助用房位于院落西侧,与住宅一起构成成“L”型半围合空间,结合院墙,可有效减弱冬季西北风的强度。后院设计为菜地,满足住户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营造优美的道路景观  新村路网和景观的布局也是一大特色。路网主要以环路为主,贯穿东西,方便对外联系,形成了新村的主要景观轴线。由于王小铺屯形态结构简单,道路系统已较为完善,故不需要新增或删减道路,主要是将通村主要道路和村内主要道路实现硬化,道路设立规范的交通指示牌,在道路两则进行绿化美化。   居民宅院的围墙和大门拆除之后进行统一设计和建造,色彩、高度与居民建筑物协调美观,同时设置标准化的门牌,统一建筑风格、体现地域特征。  目前,多数乡村公路的修建,以原有道路路面为地基,导致新建道路与原有道路路面存在高差,这个高差最少可达0.3米,对于行进的车辆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新建道路两侧培植土壤,既可解决高差问题,又能栽植植物,丰富道路景观,同时也可以缓解机动车错车时道路宽度不足的问题。由于乡村公路宽度有限,因此,每隔一定的距离,在道路左侧或者右侧设置错车区域,彻底避免因道路宽度不足而导致的错车困难。  道路两旁设置垃圾池,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并安排专人定时清理至垃圾站,保持村内干净整洁。  为了确保夜间亮化照明效果,合理布置村内路灯,确保村民晚上出行更加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的村庄绿化,并兼顾经济和景观效果,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与本地区的地形地貌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在主要道路两侧与宅院围墙之间实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在主要景观节点进行重点绿化设计,同时适当布置运动设施和休闲座椅等,作为公共活动广场的补充。  (三)村口景观建设   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基地总平面图进行分析,确定主要人流来向,在进村主入口方向设置大的标志性建筑物,并与入口广场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村口景观,提升新村入口形象。  (四)建设公共活动广场  公共活动广场有利于村民闲暇时光进行交谈、散步、广场舞等各种休闲活动,基地西侧道路交叉口处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适合于建设居民公共活动广场。但是此处现有两栋建筑物均有人居住,经过权衡,将现有两栋建筑物拆除,并将其还建至道路北侧,且作为该屯的样板房进行建设,同时新增两套样板房,作为该村未来新建改建房屋的发展方向。公共活动广场周边设置文化展示墙,用来进行文化宣传。  紧邻公共活动广场的道路西侧,设计了两个篮球场,满足村民在农闲时的体育运动需求。  公共厕所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北―东南季风,为保持整个村屯的空气不受影响,在地块西南方向的道路西侧占用少量农田建设公共厕所,使之既远离了居住区,又与公共活动广场和体育保持密切联系。  五、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筑师的参与,填补农村市场建筑与规划设计的空白,要更加注重各地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特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为农民谋福利。只有这样,农村面貌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农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才能营造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  本论文是在秦迪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秦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她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若本文有欠妥及未完善之处,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