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0 KB
- 6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 贵州安顺市乡村旅游中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景观规划设计在安顺市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安顺市的乡村旅游,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农家乐到目前相继出现的乡村旅游,正步入规模化、规范化、高品质化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既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的大思路,又与时下人们接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相契合。然而,乡村旅游毕竟是一个新事物,景观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科学有效地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体系论述,有待于从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安顺市乡村旅游开发急需面对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力求融合旅游学和景观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若干研究成果,围绕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在对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全面一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剖析了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景观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建设
贵州安顺市乡村旅游中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景观规划设计在安顺市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安顺市的乡村旅游,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农家乐到目前相继出现的乡村旅游,正步入规模化、规范化、高品质化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既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的大思路,又与时下人们接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相契合。然而,乡村旅游毕竟是一个新事物,景观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科学有效地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体系论述,有待于从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安顺市乡村旅游开发急需面对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力求融合旅游学和景观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若干研究成果,围绕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在对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全面一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剖析了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景观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建设
贵州安顺市乡村旅游中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景观规划设计在安顺市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安顺市的乡村旅游,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农家乐到目前相继出现的乡村旅游,正步入规模化、规范化、高品质化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既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的大思路,又与时下人们接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相契合。然而,乡村旅游毕竟是一个新事物,景观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科学有效地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体系论述,有待于从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安顺市乡村旅游开发急需面对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力求融合旅游学和景观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若干研究成果,围绕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在对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全面一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剖析了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关键词:景观景观规划设计乡村旅游建设
TheusageoftheLandscaPeDesigninruraltourismAbstraet2006年,代写工程硕士论文gongchengguanli/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步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更好的发挥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年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2006年2月16日,贵州省“2006乡村旅游年”首游式在平坝天龙拉开帷幕,安顺市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养殖业收入增加,使一部分人从传统的农田耕作转到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上来,农业、科技部门按规划在乡村旅游区布局示范种植基地,引导群众发展观光农业,通过景区农家乐接待点的示范带动,让旅游致富的信念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广大农民自觉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自觉保护景区资源,村容村貌及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方面效果显著。
Ll研究目的。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安顺要加快建设历史文化旅游专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接待能力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提速五年”。本研究以安顺为立足点,以乡村旅游为着眼点,以景观规划设计为重点,研究如何使用景观设计一理论,把安顺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为安顺旅游的一个精品内容。LZ研究意义。安顺的旅游业是以黄果树、龙宫、红枫湖(南湖景区)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各种公园、溶洞、峡谷、天台山、普里山、云峰屯堡等景区为衬托,乡村旅游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规划发展,本研究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空间、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乡村旅游内涵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利用景观设计原理,以罗仙村为案例,将其设计成以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建成一个合谐、生态、旅游、富有、文明的新村镇。让自然与生态、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业相结合,成为促进安顺发展的一项新产业。2乡村旅游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概况2.1乡村旅游研究状况2.1.1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
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20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进入快速成长期。乡村旅游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l’]。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在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不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s]。2.1.2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己成为一种消费时一尚、一种旅游趋势。其发展模式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的特色“农家乐”休闲游:以当地农户家庭或合股经营为主体,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
旅游。二是乡村农业观光园区休闲游:以企业法人经营和私人资本投资为主体,有选择地把农业园区和农业观光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游园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察、科普教育等体验农园活动。三是乡村旅游景点(农庄、山庄)休闲游:以企业法人经营和私人资本投资为主体,能提供吃、住、游以及购物、娱乐和农事参与等多项活动的大中型休闲旅游景点,主要有休闲农庄型和乡村游乐型两种类型。四是古村落、古民居等乡村特色文化村休闲游“凭借农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通过挖掘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农耕文化等资源,组织开展访古、探幽、鉴赏、体验等休闲旅游活动的特色村161。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其特点是:第一,旅游者的一切旅游活动均发生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区域环境内。第二,旅游资源应是乡村已开发的和待开发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属集体的或个人所有的各类自然、社会资源。第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比较浓厚的地方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第四,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应该以经过培训的农业人口为主。第五,乡村旅游经济兼有乡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个体经济成分,它纳入乡村经济核算体系,有些核算内容可虚拟地纳入整个国家旅游经济统计,以反映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7]。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体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
2.1.3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2002年底,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加利先生和亚太部主管沃玛博士专程访问了我国贵州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区,并对该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2003年10月的世界旅游大会上,各国旅游部长及世界组织的贵宾近300人又聆听了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关于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扶贫的发台‘:到2002年底,贵州省农村已有53.2力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消除贫困;而且对乡村旅游,提出了保护当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18]。很显然,只是一个旅游企业致富是不行的,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去,让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农民有保护自己文化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刁、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2,1.4安顺市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安顺市的乡村旅游开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是作为民族风情旅游点接
-->待游客,主要客源是旅游团队。比较成型的接待点有西秀区娄家庄苗族风情旅游点、西秀区龙宫镇蔡官村屯堡地戏表演,平坝滥坝、折溪民族风情旅游点等。娄家庄苗族风情旅游点对外开放后,五年中接待10万人次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中60%来自欧美和日本,原国家旅游局何光眸局长曾亲自前往考察,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娄家庄村民通过开展民族风情表演、销售蜡染制品、提供饮食服务等,走上了致富路。但后来由于很多新景区的开发以及贵黄公路的开通,这些原本就比较粗糙的民族风情旅游点逐渐被淘汰。2003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开展工业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全国各地广泛深入挖掘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项目,安顺市积极开展了创建活动,在全市各县区广泛开发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项目。2004年安顺市有7家单位申报全国工业和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四家单位申报成功,其中农业旅游示范点三家,分别是:平坝天龙旅游区、黄果树石头寨、普定讲义村。三个农业旅游示范点都主要以景区为依托,开展以民族风情和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乡村旅游。2.2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2.2.1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国外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和农业或乡村景观规划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如捷克、德国、荷兰等阴。一般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始于50一6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世界的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推动作用。如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与优化研究方法LANDEP系统,德国Haber等人建立的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的用于集约化农业与自然保护规划的DLU策略系统,都在乡村景观的重新规划和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上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美国FOrman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景观规划原则和景观空间规划模式,特别强调了乡村景观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l0!。以VanL1er为主席的“
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theInternat10na15tudy9r0uP0nMu1t1P1eUseofLand)”简称15OMUL,则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国从事乡村土地利用和景观规划的著名学者组成的研究组织,在推进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保护和恢复乡村的自然和生态价值,协调城镇边缘绿地和乡村土地利用之间的特殊关系等的研究起到了核心指导作用。他们提出了以“空间概念(5pat1a1C0nCepts广和“生态网络系统(e0010910a10n900ds)”的一面和“私有资源(p:1Vate900ds)”的一面,并且公共资源优化的实现就是通过严格限制和优化各种私有资源来达到的,同时他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公共资源的优化经常受到忽视,而必须通过科学的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或景观规划来保证[川。2.2.2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国内对农业或乡村景观问题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从传统的农业或乡村地理学方面进行有关研究,例如郭焕成等在80年代末开展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探讨了区域乡村发展机制与模式,因此严格来讲,这只是从乡村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与农村景观相关的二些问题【‘
2]。二是比较全面而积极地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目前其主要研究重点是针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如黄土高原、西北农牧结合带以及土石丘陵山区等)和城乡交错带进行景观系统分析和景观生态设计的研究【13】,在1989年和1996年的第一、.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研讨会和1998年沈阳亚太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上有比较集中的反映。其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组织和推动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肖笃宁等先后主编出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等2本具有代表意义的系统性研究文集。此外,景贵和、傅伯杰、陈昌笃、王仰麟、俞孔坚等在农业景观分析、景观系统分类、景观生态设计和布局等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如景贵和的“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肖笃宁等的“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分析”,傅伯杰的“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王仰麟的“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与方法’
,等。三是目前在一些高强度土地利用区进行的乡村土地整理或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其侧重点主要在优化配置土地利用,以及调整不合理的乡村住宅用地和规模化合并农业用地,改善乡村景观面貌,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上,但并没有深入到更加具体的农业或乡村景观系统分析、景观模型研究和生态规划上去。对城镇化发展所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问题己有一些不同侧面的研究;同时在景观生态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也有很多基础,但是在系统地进行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推进[‘61。3安顺市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情况。安顺市位于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最高海拔1850米,相对高度1494米,岩溶面积约占62%,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
中国华南喀斯特地貌区「},心位置。安顺市地处黔中腹地,辖西秀区、刁二坝县、普定县、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和安顺经济技术}1=发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等8个县区,面积9264平方公里,人口265万人,其中布依、苗、伦佬等少数民族人111占全市总人口的39%。安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气候宜人,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占全市面积的n.6%,是国家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之一。3.2社会经济状况。近年来,安顺市围绕促进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目标,大力实施旅游兴市.钱略,旅游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1982年至2003年,全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983.2)]人次,旅游直接收入累计21.38亿元,其中200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41.59万人次,_直接收入3.43亿元,为社会创造效益14.5亿元。2004年1至11月接待游客250.37万人次。2004年至2006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增长均超过80%。200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80.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n.364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86倍和3.7倍,平均增长率达到和超过30%,打破了2002年以前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长期徘徊在10%左右,低速度、低增长的局而。超额完成了“一卜红”期间平均增长25%的总体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立了安顺旅游业在全省的龙头地位。3.3乡村旅游资源及发展概况。在全市926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风景名胜区域占幅员L函积的10,6%,面积达837平方公甩,远远高于全国1%和贵州省4.%的平均水平.比!-幅员面积的9%。境内密集了黄果树、龙宫-->、红枫湖(南湖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关岭国家地质公园、普定夜郎湖、关岭花江大峡谷、紫云格凸河穿洞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普里山、云峰屯堡、天落湾、斯拉河•天台山4个市级风景名胜区。安顺曾处于古夜郎国中心地带,文物古迹众多,内涵丰富,又是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内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0处。安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安顺市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地戏、屯堡文化,布依族、苗族等独特的文化习俗,占朴的民俗民风,多彩的民族节日,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7}。安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冬暖夏凉,夏季为避暑胜地。气候温和宜人,得天独厚,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较高。位于云贵高原东斜坡面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为12一14℃,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2一24℃,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2一4OC,年降雨量1200一140Oml,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可称为“天然空调”旅游城市,受工业和城市污染程度较轻,总体环境质量较高,大气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居于前列,负氧离子高,是天然的‘。大氧吧”,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生态环境优势。44.1课题的提出4,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叹十字方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2006年2月,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中央“一号文件”
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8个方面,提出32条支农、惠农的具体措施。中央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为新世纪新阶段“三农”
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广大乡村加强村庄规划、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好农民家园提供了新的政策依据。4.1.2安顺乡村旅游开发急需面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在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合理一调动乡村景观资源,展现乡村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风貌,营造宜居、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环境,对其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需求已日渐增多。但是,安顺的乡村旅游毕竟在景观建设上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有限,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一些乡村旅游区盲目地进行景观建设,己经导致了乡村景观资源的破坏、旅游吸引力下降。因此,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成为安顺乡村旅游开发急需面对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4.2主要研究内容4.2.1在研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界定乡村旅游和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内涵,分析景观设计在安顺乡村旅游建设中的作用。4.2.2以安顺市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旅游开发,具备景区特征的乡村旅游为重点对象,根据调查和实地考查,总结罗仙村、讲义村乡村旅游的特点,深入考察景观建设现状,分析它们在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罗仙村为典型案例,研究符合地域特性的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4.2.3探讨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可行性建议。安顺乡村旅游中景观设计的布局,不同布局(线路)的景观设计特色。4.2.4根据调查、分析、规划,综合评价合理的景观设计能使安顺的乡村旅游更具个性和本土特点,使安顺的乡村旅游独具特色,能在安顺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4.2.5调查、搜集贵州省安顺市的乡村旅游方面的基本情况,安顺市旅游业大发展、大提高的有利条件。了解安顺市“提速五年”,实现“黔中崛起”
,安顺要旅游兴市的思想,把安顺建成在以黄果树、龙宫等为龙头,以乡村旅游等各种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线路。4.2.6调研安顺的乡村旅游有代表性的乡镇(罗仙村、讲义村),了解当地村镇规划、房屋设计、水景设计、花、果园设计及植物配植、民族文化、当地特产等的基本情况,对不合理的方案提出自已的意见,使乡村旅游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4.3研究方法4.3.1调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4.3.1.1文献调查。虽然乡村旅游区是个新事物,但乡村旅游在国内已有多年发展历程,乡村旅游的相关论述不少;景观更是国内的热门学科,理论研究已有相当基础。通过阅读文献,一方面可以学习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相关方面成果的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在文献中了解收集实例,作为分析的凭证。4.3.1.2交叉学科研究。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属于交叉性较强的课题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交叉。最根本的是旅游学和景观学这两大学科,以及这两大学科衍生出的大量理论,本文对这些理论都进行了简要阐述。4.3.1.3在安顺市各县(区)进行调查:通过查阅安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到旅游局、旅游公司、各县(区)村镇等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各地乡村旅游的情况及特点,包括访谈,拍照,实地踏勘。其次,本人从2006年10月到2007年6月,多次到安顺市郊的乡村旅游点进行现场调研,增强了旅游的切身体验,获取了大量图片和文献资料,并通过访谈,了解旅游开发的历程,当地村民对旅游产业的看法,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改善的建议。调查了解安顺较有成效的乡村旅游的村(镇)、并了解该村(镇)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建筑规划不要一味的追求城镇化,要突出当地建筑的特点,景观设计在规划中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4.3.2对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评价。首先,了解安顺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如何使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其次,分析安顺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体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的特点。再次,分析安顺的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地方特色旅游。4.3.3安顺市乡村旅游在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4.3.4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建议4.3.5案例设计、论证。本文针对安顺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进行实例调研,并以罗仙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实例研究。5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通过对安顺市主要乡村景观的调研、发现安顺市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建设上存在以下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问题:5.1立意千篇一律,内容缺乏特色大部分乡村旅游的景观主题与景观形式趋于雷同,缺乏特色。虽然观光农场、农庄、采摘园、垂钓园等各种名称的乡村旅游繁多,但就旅游主题,、景观立意、景观形式与活动内容而言,却是千篇一律。在调研过程中,简易的采摘园尽然有十余处之多,但景观主题、景观形式和景区景点活动内容等却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可言,极易产生“游一岳即览百山”的审美疲劳,而从行业发展来讲,重复建设、模仿建设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5.2缺少系统考虑,科学合理性不足。乡村旅游的景观
-->规划设计应从多学科、多角度去思考,是一个科学、系统、综合的过程,保证各种功能单元协调、合理、可持续地运行,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目前很多乡村旅游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却比较片面,往往只从单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例如,有的采摘园为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特色”,违背果树生产规律,将本该加以保护的果业生产区也辟为向游人完全开放的景区,并在其中修建了游览道路,结果造成了果树病害和虫害的引入,为生产带来了损失,并耗费了大量资金去灭害。5.3流于表面文章,欠缺深入挖掘许多乡村旅游的景观内容,只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__!二的模仿,缺少对景观内涵与渊源的发掘。例如,一些乡村旅游设立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景点,只是简单的模仿了少数民族的着装佩饰和饮食居住等表面形式,没有对内在的民俗文化进行刻画,甚至连景点中提供旅游服务的“专业”
人员都对之一无所知。5.4景观内容单一,活动内容呆板,有些乡村旅游的景观形式单调,缺乏变化,易使人在游览过程中产生倦怠情绪,并且在景区景点的设计上,手段也过于单一,造成活动内容呆板,让人失去游览的兴趣与情致。例如,原讲义村的农家乐,景观设施缺乏,活动内容也只以农家餐为主,有少量垂钓,游客玩不上1小时,就没有其他活动可参与,只能玩牌或麻将。5.5景观形式不当,破坏整体氛围。乡村旅游的景观风貌应以自然为主调,状写出简洁、质朴的田园生活。但是,一些观光农业园在景区景点设计中,却经常出现与总体风格不符的异调,例如,一座欧式风格、富于装饰意味的亭式建筑被安置在自然山水之中,不仅自相矛盾,还破坏了整个景区的自然氛围。5.6景观功能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游憩需求。比如年轻人,大多热衷于运动休闲健身,但是乡村旅游景点没有户外运动场地和设施,对酷爱运动的年轻人来说,乡村旅游景点缺乏吸引力。另外乡村旅游景点虽然有大量的开敞空间,但是为儿童提供的游戏场地和设施往往只是农家院边上的塑料.床,很难满足儿童游客群体的游憩需求。5.7交通组织缺乏系统性。安顺市乡村旅游景区对车行交通目前虽然开始重视,但由于整体规划设计的滞后,车行交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罗仙村由于刚开发,在旅游高峰时段,景区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此外,大多数乡村旅游道路采取人车混行的方式,对游客安全造成了不小的隐患。由于停车场地考虑不足,车辆停放混乱的情况也很常见。一些农家院坝为了设置停车场地,使原本优雅的宅院景观受到较大影响。安顺乡村旅游对步行游线的设计往往不够重视,除个别乡村旅游区对重要游径有所设计外,大量乡村旅游区很少用心开辟步行游线。乡间虽有田埂、沟渠小道,但通达性不强,游人漫步不便,很多优美的乡村景致、田园风光处于被“辜负”
状杰。5.8农家宅院景观建筑形象陈旧、杂乱,改造流于表皮化模仿。安顺乡村建筑多为苗族和布衣族建筑,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外墙多采用白色为基础色调,显得清新而淡雅。然而,受城市化影响,很多村民修建了小砖楼,小砖楼大多是方正的火柴盒式布局,平屋顶或简单处理的瓦屋顶,造型简单,有的用灰砖建造,显得灰暗陈旧;有的贴满白瓷砖,显得苍白无神。有的给建筑贴上各种颜色的瓷砖,有的把自家建筑改造成不伦不类的西洋式,很多民居改造为了节约成本,只贴沿路易见部位的瓷砖,对建筑后部则不予理会,使近郊乡村建筑形象显得五花八门。尽管也有少数改造成功的,但建筑形象的总体效果仍然杂乱,没有突出民族特色。5.9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安顺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中,己经日益暴露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迹象,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以后景观建设中必须谨慎处理的。旅游开发后,大量的游客涌入乡村,.原来的生态系统必然受到影响,甚而失去平衡。例如,对游客在乡村旅游区产生的垃圾、农家乐餐饮服务产生的废水,一些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中毫不重视处理方式,直接排入乡村的沟渠系统中,破坏了乡村水环境,节假日,大量游客的私家车涌入乡村,产生的废气、噪声污染,也对乡村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干扰。
6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夜郎湖织金洞主上七!才口夕吸l挤目安顺市乡村旅游路线设计图6.1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原则6.1.1整体性原则。乡村旅游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形态,其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有整体观念,对乡村的区位、用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周边村镇的发展规模、同质竞争势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一间市场需求情况、政府对乡村规划的要求、自身在乡村规划中的定位和作用等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在获取全面、充足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确定目标,整体构思,保证方案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Ils]。强化景观功能的整体布局,乡村旅游由不同的景区或场地空间组成,它们相互联系而又承担着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生态作用,景观功能布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整体思考,相互协调、有机发展;景观设计要重视整体景观的体现,乡村旅游各场地空间尽管功能、属性各不相同,但整体形象风貌应统一,整体效果具有和谐感;景观生态建设要系统地看待乡村旅游的生态资源,实现景观生态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6.1.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异质特征。由于各个乡村所处地域不同,景观资源条件不同,乡村旅游建设不能搞一个模式,而应充分利用安顺自身的资源,重视安顺山水地貌特征、人文典故、民俗民风等环境因素,通过充分发掘和筛选,找准优势特点,然后进行主题创意。主题也是景观规划设计的中心思想,一个立意深刻的主题创意,是加深景观感人力量的重要条件,找准了主题,就突出了特色,整个乡村旅游的景观设计就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一个有了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刁‘
不会让人感到它和其他乡村没有分别,从而产生新鲜感,萌发出旅游的兴趣,渴望亲身感触这里的人和事。有了特色,突出了主题,乡村旅游就有了与众不同的价值和卖点,其品质提高就有了保障。6.1.3发展旅游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统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文化与处于基础地位的农村经济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人居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展旅游,发展旅游又能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好坏以人的需要为评价基础,在尊重自然的一前提下,充分思考人的活动需求和心理需求是建设乡村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需求,其一是当地村民居住、生产、生活的需求,其二是游客游憩活动的需求。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对两方面同时思考,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游客的游憩活动又具有主导性,要把最大限度满足游客游憩活动的舒适性作为重点;乡村作为村民最重要的聚居环境,改善住房条件,建设好家园,则是基础性的民心工程,是当今各级政府和设计者的历史使命。村民兼有主人和游客的双重身份,乡村旅游的景观建设,应该发动公众参与,让村民为自己的生存空间环境的改善提建议,甚而参与到工程设计中去。6.1.4资源共享。旅游资源共享,是旅游活动无地域界限的依据,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必须从根本上确保游客享有更多的游憩空间。乡村的重要景点、景观,规划设计要对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距离、建筑密度作严格控制,以避免经营旅游业的机构、农户云集到这些景点周围,“占山为王”,把景观资源占为己有。乡村旅游区应一该成为开放性极强的旅游环境,除农家宅院提供的半开放式游憩场地外,还应规划设计更多的共享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游客的游憩活动需求。6.1.5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安顺市只有保持良好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刁‘
能使正在兴起的乡村旅游业持续发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改善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研究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以控制和防止农业生态污染,研究开发无污染的农业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以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景区应分别不同情况,规划设计如污水处理池、垃圾库、公厕等设施,防止旅游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乡村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6.1.6近远期协调开发、弹性规划设计。由于资金、客源、经验等多种原因,乡村旅游开发很难一步到位,也不宜于一步到位,应该考虑渐次开发,近远期协调发展。景观整体规划设计,就要明确近远期不同的开发目标和步骤。首先对安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专项开发,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客源的日的,并预留发展用地。第二步,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开发、经营旅游项目,做到开发一项成功一项,对接市场,扩大客源,稳步提高。6.2.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6.2.1风景名胜旅游景观区(黄果树、天星桥、龙宫、紫云格凸河穿洞)黄果树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常年流量中水为每秒20立方米,时间在九至十个月。最神奇的隐在大瀑布半腰上的水帘洞。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黄果树漂流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6公里处。自天星桥景区星峡飞瀑至郎弓景区,漂流全程约6公里沿途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全程水位落差30多米,激流险滩达12处之多,单个险滩最大落差达4米多急流直下属贵州省最惊险刺激的漂流项目。天星桥景区。分为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和水上石林区。天星盆景区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及水石盆景。天星洞景区在天星景区中段,除游览观赏洞内的钟乳石外,洞外景观也很特别,一线天高长均在二十一多米而且狭窄。水上石林区有很多景观,如群榕聚会、根王、根墙屏障、’
盘根画壁、仙女飞天等,银链坠潭瀑布和星峡飞瀑也分别处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侧。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顺市区西南二十七公里,距黄果树瀑布三十多公里,总面积60余平方公里,以山奇水奇洞奇见长。龙宫以水溶洞为主,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省西南部,距贵阳161公里,安顺市76公里,总面积70来平方公里。它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融雄、奇、险、峻、幽、古为一身,构成一幅完美的风景图画,是稀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格凸”一词为苗语,意译为跳花圣地。有燕子洞、盲谷、天星洞、穿上洞、苗厅、通天洞、响水洞、格凸峡谷、洞中苗寨、大河苗寨、变色湖、竹林寨等景点。6.2.2绿色景观区(九龙山森林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顺市东南侧,距市区20公里,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5万亩,森林植被丰富,种类繁多,区内共有乔、灌、藤78科180种,其中常见的植物有: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杉木、柳杉、柏木等。中心林区位于九龙山山脉,面积5千余亩。森林公园划分为四大景区:中心景区、红岩景区、海子景区及天落湾石林景区。2001年n月26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峰林峰丛密布,拥有天落弯石林、九龙湖、山京海子、宁谷古汉墓群、明洪武年间建造的海神庙、屯堡文化村落“云峰八寨”
、安榨城遗址等一大批具有浓郁的屯堡文化及夜郎民风民俗自然人文景观。森林公园现开辟有林间浪床、人造沙滩、森林浴场、森林舞厅、策马游林、野生动物园、林I’
ll{小道、簧火野炊、湖畔垂钓、水上娱乐等旅游项目,同时还开辟听涛亭、别墅l一上l庄、屯堡农家乐和茶室等项目。6.2.3观光农业景观区(百胜休闲观光果园)百胜休闲观光果园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南端的东屯乡,距安顺市40公里,与黔南州接壤,交通十分便利。320国道穿境而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果园依山势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植被,氧气含量充足,使人感到清新、舒畅。建园已有八年,种植有桃、李、犁、杨梅、批把、葡萄、石榴、核桃等优质果树5000余株,面积达300余亩,年产鲜果20万斤,年供优质种苗10万株以上。其中燕红桃、科技杨梅己成为安顺、贵阳等地的品牌水果,产品供销不应求。同时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果品酒酿造,豆制品加工等我种经营项目,发展成集生产、加工、示范、休闲、观光和农业培训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为市、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精品果树率先作出了示范,目前已刀几辟了春季赏花、夏秋品果品酒、冬季游山健身的黄金旅游项目,时令鲜果、杨梅酒、桃子酒、东屯香优米、安顺土茅台、金龙毛峰茶、霉豆腐是果园的特色旅游商品。百胜休闲观光果园由批把园、燕红桃园、犁园、石榴园、精品果树展示区、果汁酒加工、豆制品加工、垂钓园、杨梅园和松林坡等十个景点组成,拥有8个洋溢着浓郁屯堡风情的怡然亭。游客可进园赏花、采摘时令水果、体验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尽情地感受荷锄、采果、赏花、享受恬淡之情,使游客身处百胜休闲观光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6.2.4民旅风情景观区(九溪、云山屯屯堡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西秀区七眼桥镇的云山屯、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八寨、大西桥镇九溪村和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云山屯、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考古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捐资建庙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2002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国务院将云山屯、本寨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申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九溪村隶属西秀区大西桥镇,地处邢江河上游,“关双”公路始端,是连接天龙与一七眼桥的桥梁和纽带。九溪村80%的农户为600年前明洪武年间征南将士的后裔,这里有著名将军顾成墓,整个村寨的建筑布局具有浓厚的军事建筑特点。九溪的屯堡饮食文化相当丰富,诸如煮酒、熬糖、血_豆腐、’腊肉、水碾米等样样俱全;九溪的语台‘
文化至今保持600年不变;地戏、花灯、言子话、说书、摆龙门阵、屯堡方言等在这里集中体现,别具韵味;九溪村的屯堡服饰从制作、穿戴样样款式都得以完美的继承和延续。此外,九溪的自然景观曾经是青山秀丽、绿水长流的田园风光。总之,九溪屯堡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和开发价值。目前,已有四个国家级研究课题和一个省级研究课题在九溪开展。天龙村属平坝县天龙镇管辖,是屯堡文化的东大门。是600年前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戊边”的屯堡村、屯堡寨,80%的村民是来自南京相.先的后裔。在这里有修建奇特,集佛、儒、道三教合一,三位一体的天台山五龙寺,不论是从建筑学还是从军事学上都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极具研究和旅游参观价值,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此外,这里的民风民俗、民居建筑依旧保留着明代风格。自2001年起,每逢“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到这里参观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以天台山、九溪、本寨、云山屯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安顺独具一格的百里屯堡文化园,是西线旅游的一大亮点。6.2.5“农家乐”休闲度假
-->景观区(罗仙村、讲义村、石头寨)6.2.5.1罗仙村罗仙村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东关办事处东南隅,距安顺城区6公里,由于四面环山,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的省级重点一类贫困村。全村有土地面积6767.9亩,其中耕地面积550亩,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共有198户、11一4人,其中布依族人口102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92%。2006年人均纯收入1700元。整个村寨依山傍水,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是东关办事处最为边远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属一类贫困村。罗仙村地处贵州西线旅游中心线__匕周边的黄果树、龙宫、格凸河等国家级风景区,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黄高速公路、贵昆铁路、株六复线从村寨北面经过,距黄果树机场12公里,交通较为便利。罗仙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一条小河从田间蜿蜒而过,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气息浓郁。周边山头峰谷错迭,奇石、溶洞、暗河遍布,山叠峦障,林木葱翠,风光迷人,景色秀丽,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是身居喧嚣闹市人们理想的集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的好地方。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奋起向阻碍与外界联系的重重大山挑战,用十二年时间,不畏艰险、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辈领着一辈干,无数“愚公”拧成一股绳,寒来暑往,用汗水和心血浸润坚岩,用精神和意志磨砺顽石,打通了那一条150米走出大山的康庄坦途,那一窍浩气冲盈的人间正道,创造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罗仙精神”。
6.2.5.2讲义村自岩镇讲义村位于普定县城东南部,安顺市区西北面,白岩镇政府南面,距普定县城巧公里,距安顺市区10公里,距镇政府7公里,安顺至织金公路越村而过,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属于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厚重,是开发乡村旅游的好地方,近儿年来得到省市县镇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经国家旅游局语评估验收,作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正式挂牌,并作为省建设厅“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寨正在进行整治规划建设中。山一一咯斯特地貌显著,植被葱郁,有保存完好己有600多年历史的“军事大小屯”.钱争遗迹。水一一有神秘的阿宝洞,长达300余米的躲兵洞。寨一一有防御工势较强的护寨河,.建筑独特的石拱月牙朝门,部分完好的寨墙,独特的院门朝北斜开的防御建筑、独架双棺建筑民宅,碉楼,吊角楼,四合院,“井字形街巷”布局。民族风情一一有白族舞蹈,苗族芦笙、地戏,白族三道茶,苗族拦路酒,民族文化丰蕴。基础设施一一入村公路,大街小巷已基本硬化或铺石板,坝堤、护寨河已整治,停车场,办公楼,表演戏台已建好,农家乐餐饮、休闲娱乐,每天可接待上千人。
6.2.5.3石头寨从安顺乘车西行到黄果树大瀑布途中,可以看到一村村一寨寨全是石墙石瓦的石屋。石屋的主人大都是布依族。整村整寨不见一砖一瓦,房屋四周用石块砌墙,房顶以片石为瓦,室内间隔也以石砌成,院落的墙垣、寨中的通道、村前的小桥、梯田的保坎也都用石头修筑,家中的用具,如滩、磨、钵、槽、缸,全是用石做成。到了这里仿佛进入“石头王国”。石头寨就是具有这种典型石头建筑的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6公里,以伍姓为主体。传说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开发逐步繁衍而成寨的。现在全寨共有200户人家,1000多口人。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叶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河上有座30多米长、5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的洞门,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眼,J1: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石屋村寨,在阳光辉映下,如片片白云,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石头寨的石屋建筑极有特色: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石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依山林立,布局井然有序。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参差并列;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一幢幢纵横交错:有的石屋是石砌围墙,山一石拱朝门进出的单独院落。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还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房屋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瓦一砖。用木料穿桦作屋架,屋架有7柱、9柱、n柱不等,无论是三间或五间一幢,中间多作堂屋,下为实地地面;左右两边多作卧室上铺地板,下为“地下室”
关牲口。在建房时,首先用石头砌好二个较高的屋基,一般在2米以上,然后将木柱房架立在上边,正因为屋基较高,家家都得砌石阶进门。房架立好后,就砌石墙四面封山,用薄石板盖房,有的用石料f司隔,石柱支撑。这些房屋的墙,有的用块石、垫石垒砌或浆砌,有的用锤针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乱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土在墙面勾缝成虎皮墙。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工艺精湛,房屋造型美观大方。由于附近多石山和水层页岩,提供了开然的石料资源,加上长期建筑实践中造就了大批的能工巧匠,石木建筑得以不断提高。就地取材盖成的这些石屋,不仅造价低廉,节约木材,不怕火灾,而且舒适耐用,冬暖夏凉,隔间性强。•特别是不用烧砖瓦,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优点,一直受到专家们的称赞。石头寨的妇女心灵手巧,个个都会飞针走线。做蜡染,织纳锦是她们的特长。全寨约80%的成年妇女都会做蜡染,有一半以上的人家设有染缸,约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纳绵生产。石头寨的蜡染和纳绵素以古朴、典雅的风韵著称,工艺精湛、制品精美,锦面鲜艳夺目,蜡花冰纹清秀。7景观规划设计在安顺市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7.1安顺市罗仙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案例研究罗仙村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园,在穿山路未挖通前,是一个封闭较原始的村寨,该村地形变化丰富,有山地、缓坡、有谷地、平地以及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村内又有山泉汇集而成的小河,穿越村寨,水质清澈,终年不断。该村非常注重生态环境,造林782亩,封山育林3000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随着罗仙村的发展,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很大提高,村委提出了“保护环村四匹青山,绿化四匹青山,保护和建设村境内的河流,发展乡村旅游”,的规划目标,现在,村里加强了绿化和路灯一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村道经过硬化后,动员群众进行道路绿化,同时一,发动村民发展无公害蔬菜,在现有上万株樱桃的基础上,今年再种植1000株,在加大森林覆盖率和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营造罗仙村美丽的田园风光。另外,村里依托罗仙村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的条件,加大境内河流的保护治理发展农家乐、休闲垂钓、布依风情等城郊型旅游,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作准备。目前,罗仙村的乡村旅游刁‘处于刚开发阶段,还没有系统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本人在经过对罗仙村自然景观条件的调研下,利用景观规划设计知识,对该村的乡村旅游做了景观规划设计。(见图1一7)7.1.1现状分析,发展罗仙村生态旅游的区位和资源的优势。
7.1.1.1交通便利。安顺市西秀区罗仙村距市区不足6公里,但高高的汪家关却阻碍着罗仙村人走向外界。为缩短通向外面的距离,罗仙人在历任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l一匕精神,开凿了78米长的汪家关隧道,并将隧道拓宽通车。2005年底,罗仙村利用多方筹集的12万元,提出“大战20天,修通公路过春节”的口号。党员带头、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将村内600余米道路从2.5米加宽到4.5米,并全部硬化修建石拱桥1座,步行桥3座。如今,从安顺市区到罗仙村仅需要10分钟的车程,交通极为便利。7.1.1.2地形水土的优势、罗仙村地形变化丰富,有山地、缓坡、有谷地、平地以及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村内又有山泉汇集而成的小河,穿越村寨,水质清澈,终年不断。由于变化丰富的地形地貌较适合建竹园,又加上竹子耐疮薄生长迅速。一年独立成形,二年长成,五年成林,十年成海。竹子生长力顽强,繁衍迅速,又有较强的固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村里组织在山谷狭长地带栽植竹子70余丛,形成了一片竹海景观。同时,该村还非常注重生态环境,造林782亩,封山育林3000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7.1.1.3旅游资源优势。随着罗仙村的发展,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很大提高,村委提出了“保护环村四匹青山,绿化四匹青山,保护和建设村境内的河流,发展乡村旅游”
,的规划目标,现在,村里加强了绿化和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村道经过硬化后,动员群众进行道路绿化,同时,发动村民发展无公害蔬菜,在加大森林覆盖率和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营造罗仙村美丽的田园风光。另外,村里依托罗仙村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的条件,加大境内河流的保护治理发展农家乐、休闲垂钓、布依风情等城郊型旅游,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作准备。7.1.1.4气候特点。安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左右,是夏季最好的避暑胜地。境内海拔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7.1.2总体规划原则7.1.2.1本规划应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并重考虑,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7.1.2.2尊重和体现罗仙村生态旅游观光园的文化属性和形态特点,充分利用该村的自然地形与地貌,展示贵州特有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营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城郊观光型生态旅游村寨。7.1.2.3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原则,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惬意的游览组织,充分体现文化生态旅游的特点。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特点和新颖的农业观光的特色。
7.1.2.4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使观光园的总体规划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以及适度的超前性。7.1.2.5满足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充分照顾当地的经济构成特点,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7.1.3指导思想。本规划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贯彻“治理生态、保护环境,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的工作方针,树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促进旅游、繁荣经济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农业生产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坚持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力求建成一座集纳观赏性、科普性、休闲性、参与性与生产性为一体、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特色、以现代农业与游览观光相结合的城郊观光型生态旅游村寨。1.4基本任务7.1.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现代农业生产的氛围营造,突出游览观光的功能,体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表现主题,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要求,形成具有田园之乐的郊野旅游观光胜地。
7.1.4.2从自然生态、农业生产、旅游观光、艺术环境、旅游观光五个方面进行创意,力求达到生态环境优美、功能作用完备,文化气氛浓郁、地方特色明显、服务质量优良。7.1.4.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效益,改善沟坡林地的生态质量,以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7.1.4.4通过规划促进项目的实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周边乡镇的经济繁荣。7.1.4.5与周边旅游景点连接,形成旅游景群,丰富我市乡村旅游网络的内容,满足更多游客的需要。7.1.5性质与地位。罗仙村生态农业观光村寨的性质可定义为:以独特的地理形态、典型的农业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观光游憩为方式的、具有游览、观光、娱乐、公饮以及农事活动的多功能的大型农业文化主题村寨。7.1.6总体规划构思。根据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设想和用地条件,村寨规划以“一轴五区,,为基本构架。一轴—贯穿全园区的二条“农业+生态”的主轴,它的功能既是交通轴,也是景观轴,用此轴来组织“农业+生态”场景的依次展开。五区—分别为农业经济林观光区、温室大棚区域、农家休闲度假区、水上休闲生态区和生态竹林观光区。五区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态、不同的景观特征以及不同的游览内容,由此形成园区景观与游览的特色,充分体现罗仙村城郊观光型生态旅游村寨的基本性质和主题意义。
7.1.7功能组织与分区。根据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的要求,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生态旅游村寨的功能特性,罗仙村城郊观光型生态旅游村寨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它们分别是:入口接待区、农业经济林观光区、温室大鹏区域、农家休闲度假区、水上休闲生态区和生态竹林观光区每个区的功能和规模概述如下:7.1.7.1入口接待区。该区位于村寨入口,是园区的管理服务中心。能有效地联系村寨内部和外界交通。主要功能是向整个观光园提供游览管理、综合服务和后勤供给等服务。同时,与各景区的管理服务点形成灵活便捷的管理服务网。主要设施有旅游宾馆、餐饮娱乐、停车场地、服务中心等建筑。要求总体布局合理,流线清晰,功能明确。建筑体量适宜,高低有致,疏密得当,风格朴实,具有贵州村寨的风貌。7.1.7.2农业经济林观光区。主要有百亩樱桃园、桃园、以及游憩小庭园和观光环形路。游客在这里可以进行观光、认知、采摘、品尝、购买等参与性游览活动。果木的用地划分既符合园艺要求,同时又满足观光与游赏的需要。游客漫步园中,清风拂面、果香扑鼻、花艳悦目,恍若置身桃源,乐而忘返。
7.1.7.3温室大棚区域。该区主要布置温室大棚等各种园艺设施,采用各种科技手段培育特色果蔬,种植各种园艺花卉和进行盆景制作,游客到该区不仅可以参观游览,同时还可以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农业种植活动,体验农家乐趣。另外该区域提供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成为罗仙村创收的重要途径。7.1.7.4农家休闲度假区。该区村内建筑集中,是观光园的核心景区之一。主要功能是展示自然风貌、生态状况,以及人文历史和地方习俗。建设的重点是修缮各色民居,恢复植被,补植和保育,整合居住环境,随形就势地布置小路蜿蜒其中,亭、台、廊、舍掩映显没,虫啾鸟鸣、蜂飞蝶舞,山风习习、溪水涂涂。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到人文、自然环境中的舒畅和惬意,体验农家生活乐趣。7.L7.5水_L休闲生态区毛该区域自然环境以浅滩、小河、缓坡为主,结合自然地形地貌,规划主要以以自然形态的水面景观为主,也是观光园的核心景区之一。主要功能是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观光、游览和娱乐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道路以及滨水游憩设施。游客在这里可在临近水面的茶水楼、棋牌亭、休息娱乐,也可以嬉戏水中,贴近自然。户外缓坡上还可以开展垂钓、烧烤、野营等活动,好友亲朋,闲暇小
-->聚,或浅酌低饮、或纹秤高低、或轻歌曼舞,或嬉戏游玩,在回归自然的氛围里,做到心旷神怡,酣畅淋漓。从景观上来看,这里可以形成一个扁长型的水、陆结合的景观环路。这个景观环路中,规划组织了多条小游线,穿插在数个滨水景点之间,形成一种“水阔无显色,林幽多歧路”景观环境。7.1.7.6生态竹林观光区。该区原有竹林一百余亩,在山谷中的狭长地带形成一片竹海景观,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其规划主要是充分挖掘竹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竹文化和竹的精神,以竹为主,营造景观。整个竹园达100多亩,100多亩的竹子营造为竹海,其气势宏大。竹海是竹的极致景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竹径大道:”夹道万秆成绿海,风吹凤尾罗拜忙”,万秆夹道,形成一条清凉幽静的竹径大道,并在大道二旁设置休闲点景的亭榭。竹林中道路形式多样,如:竹林立体观光道路、木栈道、林间小道等丰富游览路线。同时布置观景平台、掉脚楼等观赏点,打开观赏实现。突出立体景观效果。竹溪景观:竹林与山溪结合。溪水的流动曲折蜿蜒于竹林间。创造人的休闲娱乐的极好环境。7:2景观设计在不同乡村旅游区中的作用7.2.1景观设计在“农家乐”休闲度假村(讲义村、罗仙村、石头寨)的作用7.2.1.1讲义村在景观建设中应进行沟渠清淤排污处理,绿化带建设和房屋立面处理,修建垃圾池,修复“围墙”
,修沼气池。修复碉楼、寨门,整治双棺房和四合院,建水冲式厕所,完善各支巷、院落的硬化、石板铺设。7.2.1.2讲义村布衣族居多,应以布依族民居为景观建筑群。布依族民居建筑风格堪称一绝,青瓦房、封火墙、硬山顶、木结构、石院门、古朝门,构成了音寨布衣民居的显著特色。居民上的门檐、腿子墙粉底花饰及山墙题画花鸟图案等,是布依民居特有的民族符号。7.2.1.3针对石头寨村的民居、蜡染、民族风情等特点,_正确处理好整治、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和重要性,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在不影响民居保护、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做好新村的规划选址,将石头古寨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进行经营,在旧房产权不变的情况下,让家家都是宾馆,家家都能富起来,使村民真正感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
7.2.1.4农家宅院是安顺乡村旅游重要的建筑景观,不仅是村民的居住生活场所,而且是接待游客的基本单元。其景观品质的提高,包括建筑形象的改造和院坝空间的改造。农家宅院的建筑形象改造可分两步走:现阶段以模仿传统建筑风格,进行形象改造为主,布衣民居比安顺乡村常见的小砖楼式农家宅院建筑带给我们的简单功能更加吸引人。因此,提取布衣民居的传统形象元素,对小砖楼的外部形象进行装饰改造无疑是有益的,不仅能有效而快捷地改善其建筑形象,而且较好地统一了景区整体风貌。经营农家乐的宅院院坝更是游客重要的游憩活动场所。应根据宅院建筑面积、农家乐经营接待能力,确定适宜的比例、面积,场地空间要尊重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地形,营造宜人尺度。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院坝空间的景观设计应增强观赏、游览性,院坝中的小品设施和绿化种植设计应与建筑布局和造型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环境氛围相协调。7.2.1.5农业种植(农、林产业)景观。土地资源具有多重价值侧面,农业种植是其价值开发的一个侧面。同时,农业和旅游业具有“无矛盾的多行业共生性”特点,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也衍生了田园风光,田园风光就是土地资源的另一潜在价值侧面。因此,农业种植和“风景种植”是合而为一的投资。如能在追求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田园风光的游憩效益,就能做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开发。一般农田的景观设计,不仅要注意提高农业产量,给人们带来采摘的快乐、丰收的喜悦,还必须注意其景观点线面要素构成,色彩与质感的处理。“色彩田园”景观。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金灿灿的油菜花渲染着春的风采;夏季的荷、稻,秋天的荞、葵都能展现出丰富的田园色彩。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稻麦黄处绿荫成行,通过种植者的“色彩搭配”
,可使农田的季相构图产生优美的景观效果,景色之“色”成为风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蔬菜田园景观。利用传统蔬菜栽培经验的精华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结合,引进营养丰富、色彩艳丽、形态美丽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如樱桃番茄、七彩椒、抱子甘蓝、水果黄瓜等,发展生态型“名”、“特”、“优”蔬菜种植;而后随时可以利用特色蔬菜,开展以特色蔬菜为主的美食品尝旅游;并可以将这些特色蔬菜经过加工包装制成各种食品,作为旅游商品销售。7.2.1.6动物养殖(牧业)景观。动物养殖景观不仅可以给乡村旅游游憩活动增添许多情趣,又可以适当保证生态平衡,带来无限生机。动物养殖的方式根据环境管理要求,可分为散养和笼、圈养。养殖动物除了常见的家禽、家畜外,还可以引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优良畜禽品种,在乡村旅游中如果拥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易于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观赏景观。
7.2.1.7水(渔业)景观。乡村旅游区渔业景观的外延可适当引伸为水景观,包括大量的生产性人工水体,如塘沟渠、水库、流经乡村的河流、小溪等等。人们在水边游玩,总有沿水体散步、休息的愿望。水岸边可适当设置小型绿化铺装广场、挑台甲板、台阶、坐椅,创造亲水空间,从而让人们可轻松地从事赏景、垂钓、休闲等娱乐活动。为增强水景观的文化趣味性,还可设置一些反映农业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如灌溉用的水车、打水用的水井、捕鱼的渔船、木筏等,讲义村可以有这个设计条件。7.2.1.8生产性作坊(农副产业)景观。生产性作坊建筑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集中设置也可分散布局,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与农家宅院相互结合。小型生产作坊建筑多依附于农家宅院,采用小农经济下的家庭生产模式,较大型的生产作坊,宜独立设置,可雇佣工人,发展生产。为了满足游客参观、游览的需要,最好让建筑物围合成为空间院落,根据生产流程,组织游线,创造条件使游人能亲自参与操作,以增强其游兴。建筑形象应与周围建筑相互协调,尽量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特征。
7.2.1.9.旅游服务小品设施小品建筑。小品建筑主要指提供休息、观景等服务功能的小型景观建筑,比如亭、廊、榭、舫、轩、楼、阁等。其选址、造型可多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结合环境,宜亭则亭,宜廊则廊。绿廊、棚架是乡村旅游常见而最具特色的小品建筑,造型宜体现古朴、自然的气息,多采用蔓生植物作顶面的庇荫,以木材、竹料、仿木混凝土等作梁、柱、擦条的材料一,加上一些带有农业特色的室内外家具与陈设,在数量、大小、位置、形、色、质等方面有机构成,可以很好地美化环境并加强乡村旅游的乡土气息。标识设施。乡村旅游的标识设施主要包括各种指路标志、方位导游图、农家乐招牌、警示标牌等等。标识设施的形式、色彩、风格、配置应整体统一,兼顾美观和功能,其设计方法有独立式、墙面固定式、地面固定式、悬挂式,设施主件宜选择耐久性强的制作材料,如花岗岩类天然石、不锈钢、红杉木、瓷砖等。值得一提的是,标识设施的设计要尽量加入文化特色元素,不要搞随意化,完全照搬别处的设计只会带来特色的丧失;也不要简陋处理,乡村朴实自然的形象并不意味着简陋,简单不等于简陋,事实上,标识系-->统设计的好坏是景区品质的首先反映,更需要设计者投入心力。卫生设施。乡村旅游的公共厕所,既要形象得体,又要位置明确。常设于人流集中的广场、游憩活动场所附近。设置距离应根据人流活动频率和密集程度加以区分,一般设置距离在700一1000m左右。如果位于视线集中的地方,可以考虑多用绿色植物相遮蔽。为了更好地维护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最好采用生态厕所。
垃圾箱、垃圾站。垃圾箱的造型、色彩都应充分考虑景观要求,它们是旅游区多次重复出现的设施,设计得法可成为协调乡村旅游整体形象的要素。垃圾站的位置应挑选既方便清洁车顺利回收垃圾又不醒目的位置和路线,并应避免空气污染或破坏景观。垃圾站应避开交叉路口、交通量大且游人目光容易汇集的地方,在垃圾站周围要设置围墙或植栽作遮蔽。7.2.1.10娱乐、健身服务设施室外坐椅。休息坐椅的设置方式应考虑人在室外环境中体息时的心理习惯和活动规律。一般以背靠花坛,树丛或矮墙,面朝开阔地带为宜。供人长时间休憩的坐椅,应注意设置的私密性。坐椅的制作材料选择极为广泛,一般必须满足防腐蚀、耐候性佳、不易损坏等基本条件,还需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尽量体现自然、质朴、趣味的特征。大众健身活动设施。大众健身设施可以分布在农家宅院较为集中的空地内,不仅满足了老年游客活动的需要,而且对乡村生活条件的改善都是有益的,健身设施最好
设于平整的沙地上,周围种植落叶树遮荫,避免出现尖角挡土墙之类的危险性环境。儿童游乐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的设置要多考虑共享性,根据分布情况,控制空间规模和设施类型。儿童游乐设施,除了设置一些攀登架和滑梯组合起来的器械外,还可以提供儿童游玩的蹦床、球类活动的场地,让兀童在游乐场地中发掘较多的游玩方式,所选器械要兼顾安全与舒适、美观,地面宜采用沙地、土地、橡胶地面等,避免儿童自器械上跌落、摔伤。儿童游乐设施附近要考虑家长休息照看的设施。2.1.n照明、安全设施照明设施。不同环境对照明方式和设备设计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照明设施除需达到基本的照度要求,以保证人们的各类夜间活动,防止事故与犯罪的发生之外,还需结合环境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环境的再创造。2.1.12交通设施路缘石。为确保行人安全,进行交通诱导,保留水土,保护植栽,以及区分路面
铺装等,而设置在车道与人行道分界处、路面与绿地分界、不同铺装路面的分界处等位置的构筑物。乡村旅游的路缘石尽量就地取材,采用石头路缘或木桩路缘较好。不同场地环境下,游憩步道可设计为石灰岩土路面、砂土路面、改良土路面等简易路面,也可设计为较为精细的石板铺路、卵石铺路、砖铺路面等。好的铺装对游客有良好的导引作用,使游客能清晰地分辨道路,行进中不显疲累。如在步行道路交叉口或者具有停顿意义的区域采用精细材质或圆形图案的铺装,更会诱使游客休息、赏景。乡村旅游的路面也无需过多装饰,以显示朴素的天然美。7.2.2景观设计在绿色旅游景观区(九龙山森林公园)的作用7.2.2.1九龙山森林公园因在城乡边界,应充分利用农林景观的作用,把农林景观和城市景观结合起来,例如可增加花卉生产基地、•高效蔬菜生产基地和风景林。它们本身就是非常美的景观,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亦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九龙山森林公园还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水库,充分利用水体景观,建筑垂钓景区。
7.2.2.2森林公园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总体景观规划。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是一项技术和艺术结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既懂旅游、又懂林业、园林的专业技术人员协作完成,其规划应兼超前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目前九龙山森林公园还没有编制总体景观规划,项目建设全凭主观想象或临时计划盲目建设,随意更改,甚至完全违背总体规划要求做破坏性建设。7.2.2.3九龙山森林公园是专业性生态公园,在景观设计上不要盲目追求和模仿城市公园的一般模式。在保护好自然景观资源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突出以森林景观为主,结合其他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根据森林公园的地域特点、林场经营习惯、发展方向等整个公园的景观格局作出定量定性分析,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游览线路、景点设计、服务设施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应该综合考虑到具体的经济实力,保障规划能够分步实施。7.2.2.4目前九龙山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时尚未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在建造房屋
时,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尽量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例如,在修建道路时严格禁止在森林公园内吸烟、采折花木枝叶等有可能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的活动,对古树名木保护,应适度限制游客流量和车流量,控制山上山庄的建设,减少污染等。7.2.2.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九龙山森林公园开发资金限制,森林公园景观开发时,与之相配套的水、电、路、吃、住、购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大景区间尚无方便的交通联系,各景点之间的旅游线路也有部分未能连通,游客进入不便,降低了旅游收入。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让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建设同步。只有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良性经济增长。7,2.3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旅游景观区(百胜休闲观光果园)的作用
2.3.1增加花卉栽培区:百胜休闲观光果园是以家庭农场为支撑,应配套建设花卉大观园。7.2.3.2增加畜渔养殖区:百胜休闲观光果园应在养殖经济动物、特种水产基础上,配套建设钓鱼城和水上乐园,充分发挥了经济、观赏、旅游三大功能。每年可出售畜禽、水产品等。7.2.4景观设计一在民旅)女清区(九溪、云山屯屯堡文化)的作用7二4.1景观设计要突出民俗风情的真实性。屯堡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它的服饰和建筑都是屯堡文化的真实体现,但是如果政府摹仿、再建,就会不真实。屯堡文化正是因为它的真实性和不可迁移性,才真正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7.2.4.2屯堡文化旅游,是以建筑、服饰、语言、娱乐、以及生活习俗为主的人文景观,每个农民、每一个家庭都是这些人文景观的载体,如果每个屯堡人的服饰、娱乐、生活习俗都汉化的话,也就没有了屯堡文化旅游。8关于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通过前文对安顺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罗仙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总结,现提出安顺市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以促进乡村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和合理利用,增强乡村景观环境的吸引力,使安顺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8.1拓展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场所。为了吸引游客参与丰富的游览、娱乐活动,改善游憩活动单一的状况,应积极拓展多样化的游娱活动场所。8.1.1自然山景、河湖、森林、荒野地。乡村旅游区内拥有的自然山景、河湖、森林、荒野地,是极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规划设计中应考虑设计成为游客进行野外生活体验(烤土鸡、挖野菜、露营)、开展特色娱乐活动(射击、划船、渔猎)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最佳场地。8.1.2生产性田园、林地、鱼塘、养殖场。这些旅游资源属于乡村大农业产业经济景观,它们除了具有农业生产的功能外,也可以适当开发成为游客喜爱的游憩活动场地,为
游客提供农耕体验、漫步游赏、采摘品尝、骑马、垂钓等多种游憩活动。景观设计中应考虑为游客提供适当的观光、游览路径、服务设施,增加开展游憩活动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生产性田园除了传统的农田、菜地外,还涉及各种经济作物园,如果园、花圃、药圃、茶园、盆景园等。可以有选择地打造出一批培植、管理更加精细、高品味的特色农园,供游客体验学习、参观游览。8.1.3生产性作坊。一些有条件的乡村可以规划为作坊区,设置各种反映乡村地区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加工的作坊,如蜡染工艺坊、榨油作坊、酿酒作坊、磨豆腐作坊、造纸作坊、竹编等。考虑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选择安全、无污染的手工作坊,并适当控制规模。8.1.4乡村集散广场、公共活动绿地。乡村旅游应该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乡村集散广场、公共活动绿地。可以在旅游区入口处设置入口广场,道路交叉口、重要景点附近设置公共游园、休闲广场、绿地等。这些场地空间将为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活动、节庆
活动及表演(丰年祭、赏花灯、舞龙狮、簧火晚会、泥塑、绘画、雕刻、绣花、剪纸、陶艺等)创造条件。8.1.5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在乡村旅游区增设一些体育健身活动场地,比如适当设置一些监球场,羽毛球场,自由足球草坪等,将极大地带动青少年游客游憩活动的兴趣。在合适的地方增加健身活动器械设施,则能吸引老年游客的参与。儿童游乐场地、设施的安排,能为儿童提供一片独立的乐土。体育健身活动场地的规划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服务,也必将极大地改善当地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为建设新农村服务。8.2.规划完善旅游接待服务场所8.2.1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乡村旅游应该具有的服务性建筑,它向初来乍到的游客展示旅游区概貌,为游客提供体息、观景、娱乐的场所,多位于景区入口附近。8.2.2游客食宿服务场所。安顺市乡村旅游很少设置独立的游客食宿服务建筑和设施,游客的食宿大多在农家宅院中进行,是为玩农家乐的游客提供的附加服务。随着乡村
旅游的不断发展,增加独立的食宿服务,提升食宿服务的档次和品味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在百胜果园就有这样的服务中心。8.2.3游客购物服务场所。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必然现象,大多数游客购物都针对乡村农产品、手工艺品以及乡村的农副土特产品等。购物场所的设置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可以规划适宜的场地,采用赶集的方式,为乡村农产品买卖提供服务,避免随意摆摊设点,影响景观,可以在游客集中的适宜场地,设置售货亭之类的小品建筑或设施,也可以把购物与生产加工作坊结合起来,形成前店后坊的购物街,使游客参观生产性作坊之后,能购买相关产品。8.2.4商务会议办公服务场所。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区的接待服务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比如某些有商务会议服务需求的乡村旅游区,可附属于乡村酒店等设置一定档次的会议场所。也可在某些乡村旅游区规划设置独立的小型办公会议建筑,为某些公司提供休息、会议、办公的需要。
8.3合理布局旅游服务设施。乡村旅游应整体考虑各种旅游服务小品设施的布局,建立完善的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厕所、标识系统、灯具、休息座椅、果皮箱、垃圾回收站等等的规划设置。8.4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乡村旅游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包括线状的车行道路、步行道路、马道、自行车道等和点状的停车场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一方面能令功能场地空间合理组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能为游客带来交通体验的乐趣和舒适性。4.1车行道路系统。乡村旅游的车行交通组织一般不是很复杂,有主路和辅路。主路作为乡村旅游车行的主动脉,负责将旅游区内各主要功能区串联起来。路线设计要注意主路和各功能区内部的关系,根据功能区内部的需要,形成穿越或相切的关系,此外,还应该考虑和城市道路的衔接,兼顾景观性和休闲性。路面宽度应该适当控制,要避免拥堵,也不宜过宽,以6一7米加人行道为宜(在乡村旅游区规模较大时,车行道也可适当加宽为9米),车行与步行互不干扰,而且宽度也不显得过于城市化。辅路是
为了旅游区内主路所无法解决的交通问题而设置的,可作为各功能区内部道路。因此,辅路的设置一般根据功能区内部的交通要求而定,但一定要考虑和旅游区主路的衔接。为了缓解主路交通压力,部分设为单向车道。在对辅路进行断面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尺度,辅路以4一5米为宜。8.4.2步行道路系统。休闲步行系统是乡村旅游区重要的游线,游览观赏功能更甚于交通联系功能,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应该有利于展现乡村旅游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人文景观。步行游线设计应能有效串起旅游区的各个景点,一些乡村旅游区自发形成的步行游线应该很好地改善利用。游线宜曲折,让游客在行进中产生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感觉,游线宜多选择性,但不宜产生歧途,让游客游览时小中见大,丰富景观空间感受,避免游线所过的景观单调乏味;游线宜形成环状,考虑衔接,避免嘎然而止,使游客走回头路。总之;要多运用园林设计的手法,增强游线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步
行游线设计还要考虑与休闲设施的结合,可以与很多休闲设施相联系。如道路两边的休闲座椅、健身设施等。8.4.3其他游线。乡村旅游还有很多特色游线,其中马道和自行车道是较常见的,马道不仅为游客提供骑马的体验,而且让游客能以额外的视觉欣赏田园风光(例如九龙山森林公园),其路线应避开游人容易集中、拥挤的步道,其宽度应保证大于2米。自行车道在一些乡村旅游区显得很重要,通过租赁的方式,游客可以骑着自行车在乡村旅游区闲逛,线路多依附车行道。在一些有障碍、路面高低不平的林地也可以设置潜在的自行车游道,增加骑游乐趣。8.4.4停车场。停车场是乡村旅游重要的辅助服务设施(场地),其规划布局以少占耕地,减少干扰,方便游客为好。8.5.优化整体景观形象及环境氛围5.1“净化环境”:改善乡村卫生条件,都市游客才能放心吃住,安心游玩。所以,猪-->舍牛棚、粪坑柴堆等一系列影响卫生的“辅助设施”
应该适当隐藏或迁出景区。5.2“纯化环境”:减少工业化、城市化对乡村旅游区的影响,使游客进入景区有进入“世外桃源”之感,能尽快获及身心愉悦和放松。8.5.3“简化环境”:突出自然景观,弱化人工景观。乡村旅游可以多为游客提供一些自然质朴的景观,比如“林中的小屋”(罗仙村中设计中有)等。8.5.4“静化环境”:“烦嚣”是都市生活的一大弊端,乡村旅游应该追求“宁静”,避免机器轰鸣,喇叭高叫,人头攒动及人声鼎沸(乡村集市除外)。乡村旅游的游客多数有着高层次审美需求,他们渴望投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的舒缓宁静之感。8.5.5“香化环境”气味给人的感受也是体现乡村旅游区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人,写尤注意了园林的香气,如“闻香”、“听香”、“香远益清”这些辞藻表达的意境,反映出主人对气味设计的重视。乡村旅游的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可以
运用气味的设计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让游客更多地感受到泥土的芬芳、青草的甜香以及花的幽香。设想夏季傍晚,月色下的荷塘边,一阵微风拂面,送来幽幽荷香,沁人心脾,何等让人神往。乡村旅游区有自然的香气,也存在有机肥、畜禽粪便的臭味,设计中要注意遮蔽,可以采用生态的沼气池对粪便进行处理,多级利用沼渣、沼液、沼肥施肥。总之,要尽量降低臭味,避免臭味影响游兴。8.5.6增强整体景观形象的文化内涵:乡村的文化因素包括农耕文化,乡村名人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它们相互交织,共同丰富着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整体景观形象的文化内涵,首先要在旅游区内确定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形象基调;其次,在具体的场所空间氛围营造上,追求适宜的文化意境;第三,在建筑细部构造设计、标志设施、雕塑小品等景观要素的设计中,积极发掘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形象设计素材。8.6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8.6.1以生态治理为先,搞好重点区域的退耕还林还草,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将剩余
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三产业,通过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求得景区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和旅游业上良好的效益【‘91。8.6.2加强乡村旅游区周围群众环保教育,使群众懂得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旅游经济发展和促进群众增收的利弊,从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使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同步,有效地改善景区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快速、可持续发展。8.6.3在旅游开发中,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又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和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切实实行旅游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重的方针。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统一管理、永续利用,保护景点资源。8.6.4乡村’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文化相比,乡村文化更悠久、更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明、产业文化、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间艺术、风土人情、名人佚事等文化资源是吸引游客的最重要和最有魅力的资
源,自觉地呵护生态、保护文化,实现消费者的自我教育和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6.5乡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乡村旅游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有适当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提高服务组织化、多样化和标准化;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受益的均衡。8.6.6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山水资源、历史文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有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防止出现一轰而上、雷同、布局混乱、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20]。9结语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旅游资源,以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市
场,融观赏、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一种生态旅游形式。在我国内地,乡村旅游于8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渐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它不光与当前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天然的生活要求相契合;而且与国家关注乡村发展,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思路一致,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我国的“乡村旅游宣传年”,年内相继召开的乡村旅游节和乡村旅游论坛,更使全国各地刮起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旅游的景观规划设计无疑是这一转变的催化剂,通过景观环境的重新打造、整治,能有效地调动起乡村的旅游资源,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本文通过疏理前人众多的相关研究成果,参考景观学、旅游学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围绕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架构。安顺市旅游资源集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一体,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在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旅游兴市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下。本课题在“走进安顺、走进自然、走进历史、走进文化”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安顺乡村景观旅游的自然资源状况,设计了安顺乡村旅游的景观规划,分为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天星桥、龙宫、紫云格凸河穿洞)、绿色景观区公九龙山森林公园)、观光农业景观区(百胜休闲观光果园)、民旅风情景观区(九溪、云山屯屯堡文化)、“农家乐”休闲度假景观区(讲义村、罗仙村、石头寨)等部分,提出了安顺市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并利用景观设计的知识,对罗仙村这个较原始的村寨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最后阐述了安顺要想旅游兴市,景观设计在各旅游区的作用。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杨远庆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的。论文从选题、设计、实施、撰写和修改,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恩师大量的心血,自始至终得到了恩师的指导、帮助
和鼓励。两年来,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深刻独到的学术思想、严肃认真的生活作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奉献的高尚人格,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谨向他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也感谢我的校外导师罗军英老师,她是一位负责的导师,感一酬她对我课题研究以及论文撰写的指导和帮助。在我进行调查、资料查找、乡村景观设计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安顺市旅游局、安顺市土管局、安顺市建设局风景园林科、安顺市讲义村及罗仙村、九龙山森林公园、黄果树旅游公司、龙宫风景处、等单位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还要感谢我们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几年来,他(她)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关爱、支持和帮助,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最后,对参加本论文评议、评阅和对本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所有专家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胡祯英二00七年十一月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带你走进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 某道路水系景观规划设计
- 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景观规划设计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技巧心得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十一大步骤详细解读
-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浅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人文_1
-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1)
- 深圳市迈丘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景观设计服务的营销策略研究
- 上海世博园滨江景观规划设计刍议
- 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清华大学.尹思谨
-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
- 浅谈生态学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__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 严寒地区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
-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初探(1)
- 国内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整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