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 KB
- 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乡土文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 摘要乡村文化景观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乡土文化、乡村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根据文化景观载体等对北京郊区挂甲峪村乡村景观中文化景观要素进行归纳,并对挂甲峪文化景观进行分类,针对不同景观类型总结乡土文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对京郊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为新农村的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文化景观、挂甲峪村中图分类号:U4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乡土文化与乡村文化景观乡土文化是植根于地域文化的一种广义文化,根据不同学者对于乡土的解释,论文将“乡土”解释为家乡故土等固定区域内占主流地位的事物。乡土文化的含义可以解释为:地方上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活的人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成果以及他们所具有的能力等的统称,也可以认为是乡土地域上生活着的人们操着的方言、居住的建筑、其生活以及生产沿袭的固定方式等具体化的内容。乡土文化包括地域特色、历史遗迹、建筑形式、空间形态、民风民俗等内容。9
乡村文化景观主要是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按照文化事物和现象又可以将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的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大类。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性产品,例如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和生活工具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指包含精神与意识层面的制度、行为、习俗、宗教、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内容的物质载体,如语言、信仰、以及宗教、民俗等等。北京平谷挂甲峪村作为北京市郊区的美丽乡村,自改革开放后大力开展乡村建设,在乡村旅游开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率作用。通过研究该村乡土文化景观要素及分类,可以总结出具有建设性的文化景观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京郊挂甲峪简述挂甲峪位于北京平谷区北部,距离北京80公里,交通便利。挂甲峪自然环境良好,气候宜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谷地之中即是挂甲峪。挂甲峪作为以观桃采桃为主的平谷区主要参观与采摘点,其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融合的文化形态,为开展旅游业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土壤。3.挂甲峪乡村景观中的乡土元素9
根据乡土文化在乡村中的分类即: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景观载体,以便更好地研究乡村景观中乡土文化景观的设计和措施和方法。根据景观的可识别度可以将挂甲峪乡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载体归纳为以下几类:2.1地形地貌——老君山老君山是挂甲峪特殊地形地貌的体现,挂甲峪村的青山、低谷等对于乡村来说不仅是乡村景观的一部分,也是乡土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础,地形起伏变化带给乡村景观独有的乡土风貌,具有特色。2.2流水——鹿鸣湖不同形态的水体是乡村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塑造自然风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文风俗得以延续的载体。挂甲峪因有鹿鸣湖而风水灵秀,形成当地独特的山水格局。2.3乡土植物——大花溲疏挂甲峪漫山遍野的白花是一种叫做大花溲疏的野生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很多乡村的生产来源,因此乡土植物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景观要素。此外,一些古树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也体现了乡村的古风古貌。2.4建筑、街道等——新村老宅9
挂甲峪的新居与老宅共同形成了村庄的主要风貌。不同时期的乡村建筑、建筑组合成的街道都留有人们生活的痕迹,这些痕迹正是多年来当地居民生活写照的反映,建筑的立面、细节设计,街道的形态组织等都体现着乡土气息,因此分析乡村的建筑、街道等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2.5农业种植景观——桃林北京平谷以观桃花、摘桃子闻名,挂甲峪的桃林、桃果业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是当地主要的生产来源之一,也是构成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乡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更能反应在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的农业生产行为。2.6风土民俗——小锅饽饽挂甲峪的小锅饽饽作为一种特色的民俗小吃与其他种类的民俗文化类似,风土民俗中的节庆、小吃、习俗等等都可以看做是乡土文化的一种载体。其中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造就了乡土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如果可以使不同的乡土文化得以延续,就能解决乡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千村一面”问题。风土民俗中隐含着当地人的心理活动、价值观念等深层内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本着尊重的态度,进行保护与规划设计,通过维护地方乡土民俗的承载实体去延续乡土文化。2.7风水文化——村落风水格局9
挂甲峪三面环山一面谷地,村前有水,形成风水中的“山水环抱”之势。村中自然形成两组核心,如八卦中的阴阳两鱼,实乃风水宝地。风水文化与民俗风土人情联系紧密,一些特殊类型的建筑,特殊意义的民俗活动很多都来源于此,因此风水文化也具有可以表达乡土文化的效果。2.8历史文化——六郎挂甲相传挂甲峪是宋时抗辽名将杨六郎胜仗归来挂甲休息的地方。挂甲峪村类似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还有很多,这些关于乡村的传说为乡村景观的塑造提供了素材,历史文化中提取出的形象等也能成为乡村旅游规划时很好的设计理念与来源。4.挂甲峪村乡土文化的景观分类乡土文化景观元素是组成乡土文化景观的根本要素,根据挂甲峪村的乡土种类及文化载体的规模尺度不同,可以将挂甲峪乡土文化景观分四类:4.1自然风貌景观乡土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河流、地理地貌、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的具有各地独特特色的乡土自然风貌以及乡土植物、动物等组成的自然特色景观,例如挂甲峪的老君山、鹿鸣湖以及山上的野生大花溲疏等。4.2农业景观9
乡村农业景观是经过多年生产生活形成的,各个地区不同于别处的生产性景观。例如挂甲峪的桃林就是平谷有名的农业景观,每年3、4月份桃花如海洋一般,7月份又是极好的蟠桃采摘季节,挂甲峪的蟠桃个大鲜美,盛名满载。桃林成为挂甲峪一处具有很强特征与特色的农业景观。4.3风水格局、建筑景观风水是反映乡村地域特色的独特景观类型,乡村风水格局会因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水条件而各不相同。不同的乡土建筑可谓无处不有,根据各地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其建筑都有各自的特色。例如挂甲峪村的八卦式风水格局,挂甲峪的新村别墅住宅。4.4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景观乡土民俗文化景观主要是针对乡土文化中非物质的内容如民俗、历史文化、宗教等进行的景观表达,也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的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可以理解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例如水井,寺庙;非物质文化景观主要以人的行为活动来塑造,例如挂甲峪的小吃、表演性质的活动等。5.挂甲峪乡土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乡土文化景观来开展进行。根据挂甲峪不同种类乡村景观的设计,总结以下规划设计方法:5.1对乡土自然景观重点保护9
对于乡村中或周边的乡土自然风貌景观,要采取敏感地带保护法。通过对挂甲峪村重要及特殊的自然环境敏感区域采取应有的生态保护,例如对山谷中的植被覆盖区,火山岩石保留区的开发进行限制等,以便更稳固的把握乡村景观的整体效果。强化保护行为就要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特殊保护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使对于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思想广泛深入大众,有效提升保护效果,尤其是加大对地方的村民、游客的宣传。 5.2对乡土生产性景观进行深度挖掘乡土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多以人工维护为手段,发掘特色的乡土农业生产性景观,结合生态维护、人工塑造、管理限制的方法,例如对桃林的生态保护及人工维护,桃文化的深度发掘与塑造等。同时导入生态美学的原则进行设计,使自然景观与生产性景观既有对比效果又有融合的意味,不连接成片也不互相孤立。5.3对乡土建筑聚落等加以保护利用对于乡土的建筑聚落景观要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原有建筑形态布局完整的基础上,对新建建筑景观加以统一风格的引导。乡村整体布局规划要体现原有肌理,局部不合理区域要进行调整。可以利用原有村落中保护价值低的建筑进行二次开发,打造新的旅游活动场所。5.4从载体入手突显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鲜明特点9
民俗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多样,其根本是延续乡土民俗文化精华,针对性的开展乡村旅游规划,加强特色乡土民俗的知名度,创造富有个性而非千篇一律的乡土民俗景观。对于挂甲峪而言,要特别针对非物质的乡土文化景观,在例如磨豆腐、唱山歌、小吃等物质载体上做文章,保证表现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鲜明特点。加强非物质文化景观对村民、旅游者的影响,注重乡土文化景观及其物质载体的文化内涵塑造与美学表现。6.结语总结来说,挂甲峪村乡土景观中有较为丰富的可利用要素,根据不用类型的乡土文化景观进行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挂甲峪村的乡村风貌质量,同时为挂甲峪村发展旅游产业、吸引游客有重要作用。京郊乡村中,挂甲峪文化景观要素类型及分类都具有一定典型性,因此其乡土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以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9[2]陈芳.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其特色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1[3]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D].华中建筑.2005(04):123-125[4]廖嵘,9
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上海.同济大学.2006.8[5]杜爽王昆.浅议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景观[J].现代园林.2011,5(05):10-13[6]祝自敏胡希军赵晓英.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J].北方园艺.2007(8):14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