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9.53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万方数据[吞醢零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I四JII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口许文炜,黄建云36规划师口乙RmER5[摘要]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具有不同于城市意象的丰富内涵。在进行乡村环境景观设计时,需因地制宜,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人文特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乡土品牌。[关键词]乡村环境意象;景观设计;新农村[文章编号●1006—0022(2010)05-0036—04[中图分类号]TU985.12+8[文献标识硼BLandscapePlanningfor廿1eDevelopmentofRuralImageryTourism:aChengduExample/XUWenwei.HuangJianyun哦峙删RuraIlivinganditsenvJronmentaredifferentfromcitylivinginbothlandscapeandculture.RuraIlandscapeplanningshouldincorporatetraditionalruralcultureandcustomsandaccentuatetheruralsceneryinordertodevelopandmarketruraltourismasalocalbrand.嘎哪■喇Ruralimagery,Landscapedesign.Newcountrysideplanning过去,由于城市发展迅猛,规划从业人员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城市建设,而对乡村则关注不够。随着农村建设的新发展,改造农村落后面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的迫切性又要求设计与改造能跟上产业调整和建筑改造的步伐,确保建成现代化、生态化的乡村环境。1乡村环境意象与城市环境意象相对应,乡村环境意象是乡村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人们脑海中所留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图像”[1]。它是大众公认的“可印象”和“可识别”的乡村环境。概括起来,乡村环境意象则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景观意象和人文意象。乡村环境意象与城市环境意象的区别,首先在于景观意象本身的不同,即乡村聚落形态、建筑和环境风貌给人们的直接印象差异;其次在于由此营造出的人文意象的不同,即乡村环境的景观意象既表现出了迥异的乡土风格,又反映出了乡村生活的某些方面,见证了乡村发展的历史。一方面,乡土建筑形式与农业劳作方式、乡土民俗等软硬环境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它们共同体现了乡村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乡村对于建筑选址特别关注,赋予了周围环境一定的人文涵义,乡村通过这些朴实的乡土建筑展现其独特的精神追求,表达出对“天人合一”的深刻理解。脱离这些物质与文化的基础,乡村环境意象就如无根之萍,无从谈起。2与乡村环境意象相协调的景观设计方法对于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给予充分考虑,使改造所得成果区别于城市环境而更加贴合乡村环境。本文以国家4A
万方数据级风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的建设改造为例,对其景观设计方法做初步探讨。2.1打造乡村环境景观风貌(1)明确农村发展定位。乡村环境景观意象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就是乡村聚落的形态与分布特点,而乡村聚落形成与生长的基础就是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在农村环境改造中,首先要明确该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当前的现代新农村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基地,它们也可以是新的旅游目的地或农耕文化技术的展示场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了乡村环境景观改造的目标。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的“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占地12km2,由原红砂村、幸福村、万福村、驸马村,江家堰村五村组成,形成了以“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命名的以“五朵金花”为品牌的观光休闲农业区,现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其现今良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最初规划定位时提出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经营规模化、产业专门化的休闲观光农业思路。围绕这一主导产业,五个景区明确“一区一景一业错位发展”的定位,采取连片联户开发,降低农民单家独户的创业风险,走出了~条全新的农村建设发展之路。改造前的红砂村种花历史悠久,村民世代以种花为生,规划的“花香农居”定位以建设中国花卉基地为重点,全方位深度开发符合观光产业要求的现代化农业。现在已发展成为以观光、赏花为主题,对花卉的科研、生产、包装、旅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的复合型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当地经常主办各种花卉艺术节,促进人流集聚。景区内的万福村地形为浅丘台地,陡沟河从区域内穿过,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合进行水产品养植,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荷花莲藕的种植,规划改造后的“荷塘月色”以原有近千亩荷花种植水面为基础,大力发展水岸经济,建设融水、莲、蛙于一体的乡土产业。景区内的驸马村面积为3000余亩,村民世代都以种植菊花为生,建设的“东篱菊园”依托丘陵地貌,因势利导构建菊文化村,引导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幸福村所植梅花品种数仅次于武汉,位居全国第二,其所在的“幸福梅林”则被定位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返璞归真的农业休闲旅游观光胜地,用3000亩坡地培育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江家堰村是城市蔬菜种植基地,当地村民长期从事蔬菜种植,经验非常丰富,改造的“江家菜地”把500余亩土地平整成以0.1亩为一小块的菜地,以每块每年800元的价格租给城市居民种植,以时令蔬菜、水果种植为主体,以“休闲、劳作、收获”为形式,提高了市民和儿童对发展绿色产业的兴趣。由于成都市“五朵金花”景区整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清晰,各个村落“一区一景一业”错位互补发展定位明确,连片联户经营模式鲜明有效,从而使当地农村焕发出活力,获得了较大发展。图1“五朵金花”中“荷塘月色”立面改造(2)改造乡土建筑外观。乡村中的建筑物如民居、宗祠建筑和其他建筑形式往往都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乡村建筑区别于城市建筑那种高开发强度、大体量的形式,通常较为贴近人的尺度且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如南方的吊脚楼、天井院、客家的土楼、华北地区的四合院、藏区的碉楼等,均具有各异的乡土风格。同时,乡村宗庙祠堂建筑,如祠堂、文笔塔、寺庙等,也反映了村民生活的某—侧面,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但现存的乡村建筑中历史较久的建筑一般都比较破败,近几年农民新建的民居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或控制而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景观设计与改造时应对其进行梳理和协调,通过统一风格来塑造和谐且有特色的乡土建筑环境。在威都“五朵金花”休闲观光农业区中,改造农宅风貌,赋予农宅新白勺生命力,整治农家大院,注入新功能,为体现四川当地的民居风格,建筑基本采用民族与现代相结合的外立面形式,或依山势变化围合成院,或临水蜿蜒设置小品,形成精品蜀中民居群落。整体风格统一之外又有着丰富的细节差异,其中“荷塘月色”吸引、鼓励民俗画家在外立面绘制各种风格质朴、内容喜庆的医案,十分鲜明地表达出该村以“荷、画”为主题的村庄特色,成为新农村建设改造的典型案例(图1)。此外,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将供奉传统图腾的牛王庙重新翻修,图2“五朵金花”乡土宗祠建筑及蜀地民居风格立面改造2010年笼5期薨26卷37
万方数据图3“五朵金花”中各景区的乡土生态种植及景观图4“五朵金花”入口及“幸福梅林”整体效果注:引自《成都市三圣乡。幸福梅林”详细规划》图5“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中保留的历史文化痕迹将村中古井保留下来并加盖草亭,使之仍然成为村民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为保存,保护传统乡土建筑所进行的有效实践(图2)。(3)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环境区别于城市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田园野趣和自然地貌。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农村环境改造中定然要注重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尊重地形地貌、水体、动植物等原有的生态资源。首先,乡村景观不应只有单一的人工农田,乡村中除了大片的农田耕地外,还有大量的林地和湿地。设计时要依据生态学原理,以绿为主,结合水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生态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乔木、灌木、攀缘植物、地被植被等都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设计时,绝不可使品种单一化。乡村中的树林、湿地不仅担负着经济38规划师乩一f"if-lER5产出和环境保护的功能,同时还具有景观效应,对它们的培植应从大自然中吸取经验,向立体化发展,构造丰富的、多层次的植被体系,使各类生物相互依存,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达到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丰富,在地势低洼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将其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既可减轻水患、改善生态,又能在塘基上种桑养蚕,形成湿地循环经济,其本身也成为典型的南方乡村景观意象。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在进行改造建设时,利用现有的两条水渠、滨水路和田埂等形成基本的生态网络骨架,保持其水网的活性,整治打造注入新的功能(如排水、景观、灌溉等),形成水系生态网。同时,充分保护田间现有的水塘,设置水车、水榭、观水长廊、亲水平台等,在保留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了水与人的关系,增加了亲水性和可达性,充分体现了四川地区乡村土地的基本肌理。此外,乡村景观中的绿化种植应当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植被和特色物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景观地的尽快形成;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这些植被所展现的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使整体景观与当地气候环境和地域特点相适应。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包含五个主题景区村落,围绕“一区一景一业”的主旨,大力发展乡土绿化和主题特色种植,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例如,花香农居的花卉苗圃形成了特色绿化;幸福梅林中各品种梅花与山水结合,形成了云蒸霞蔚的梅林景观;荷塘月色中以种植各类观赏性荷花为主,也能形成大面积的生态荷塘景观;东篱菊园内大田栽种了春,夏、秋.冬四季菊花,四季都有菊,可供人们观赏;江家菜地中的各色时令果蔬自然形成了农田景观(图3)。(4)创造特色重点景观。新农村的建设改造需要大量的
万方数据资金投入,为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在改造时势必要尽快形成特色,突出重点。对一个村落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整个村庄的形象,因此,在新农村的建设改造中,应重视主要通道和节点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要节点优先可能恰恰是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取得最佳效果的~种有效选择。具体方法有很多,如重点建设村落的出入口、村中的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等,使它们成为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先选择。同时,重点特色景观元素的多次出现也将强化该村的景观“可识别性”。这就需要在进行村庄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在相应地段重点考量,围绕村庄发展的目标建设有标志性、吸引人的景观节点。成都。五朵金花”景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从而迅速改变了人们对当地乡村环境景观的初始印象,使建设改造的外部效益最大化。“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幸福梅林”景区主入口处的景观设计集广场、标志物、景观雕塑、接待中心于一体,既体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定位,又昭示出了此地农业旅游与他处的不同,并且通过重点设计使得该村落的旅游品牌信息能被到此休闲游玩的游客迅速了解和获取,形成对整体村庄良好的最初印象。而在其中的“幸福梅林”景区,用3000亩坡地培育20万株梅花,建设以梅花博物馆为主要景点的梅林风景,充分诠释了“梅”的特色主题,使游人印象深刻(图4)。2.2重塑乡村环境的人文氛围(1)挖掘历史特点,传承乡土传统文化。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有其特定的环境氛围和区域地位。挖掘由当地文脉、历史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体现乡村特色和生活风情,是景观设计成功的基础,也是获得环境“认同感”的基本要素。例如,可以通过规划设计修复与再现当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风貌、风俗宗庙等历史文化痕迹;同时,通过营建物质性景观,诸如景墙,壁画、雕塑、石刻、植物造景等来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因素。此外,对传统生产资料的保存和利用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都“五朵金花”休闲农业观光区在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注重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如保护并修复了代表农耕社会图腾崇拜的牛王庙.赋有传奇色彩的驸马桥景观;以传统工艺建造土坯草舍,展示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树立代表地方风俗的雕塑;设立花卉节、传统民俗节等(图5)。(2)发扬人文特色,打造乡土文化品牌。“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规划中虽确定了五个景区“一区一景一业”的错位式发展思路,但景区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这种农村发展方式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品味,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品格,打造出了国内外知名的观光休闲农业品牌,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其产生的长远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用独有的文化特色提升景区的底蕴和内涵,始终坚持人文先行,注重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提升景区品味和内涵,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5个艺术村(江家菜地的雕塑村、荷塘月色的画家村、东篱菊园的摄影村、“幸福梅林”的民俗村和花香农居的创意村),给游客提供了更丰富、更高尚的休闲观光新景致,从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不断提升了休闲观光农业区的规模效益和整体水平,推进了城乡—体化的发展。由此可见,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与改造已不是简单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还需要改变农业经济模式,创造多样化的乡村文化和特色文化。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在发展和提升过程中,以文化为出发点,打造出了环境更加优美、更富有趣昧的新农村。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思路与以往传统的农村发展思路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其做法尚存争议,但其发扬人文特色、树立本土品牌的意识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建设而言仍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3结语当今我国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实践已证明,农村环境有其独特之处,进行农村建设改造时如一味生搬硬套城市建设经验教条显然是不合适的。在使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到与城镇人口相近的同时,不能抛却农村作为农业生产基地的本质属性,反映在景观环境的营造上,就必须有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而在发展思路上则不必局限于传统农业的单一模式,利用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具有较大的前景,也利于就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n[参考制[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3).1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3]麦克哈格善芮绎纬译.设计结合自然[H].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4]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H].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3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农村生态环境,2001,(4).[作者简介]许文炜,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研究生。黄建云,注册规划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收稿日期]2010—02—04;[修回日期]201O-03—2620"10年第5期第26卷39
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四川成都"五朵金花"观光休闲农业区为例作者:许文炜,黄建云,XuWenwei,HuangJianyun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刊名:规划师英文刊名:PLANNERS年,卷(期):2010,26(5)被引用次数:5次参考文献(5条)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03)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19993.麦克哈格善;芮绎纬设计结合自然20064.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20045.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期刊论文]-农村生态环境2001(04)本文读者也读过(2条)1.银元.傅广海乡村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与提升——以成都市打造"五朵金花"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师2007(1)2.谷康.李淑娟.王志楠.曹静怡.GuKang.LiShujuan.WangZhinan.CaoJingyi基于生态学、社会学和美学的新农村景观规划[期刊论文]-规划师2010,26(6)引证文献(5条)1.杜晓华.李倩青.李梅.王永裴寨新村景观规划设计[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1(12)2.何顺平.张万荣.姜慧乐浙江衢州黄土岭村景规划设计初探[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12(9)3.李王鸣.周雯.高沂琛村镇的意象——湖南韶山希望小镇规划设计探索[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11(10)4.杨超.何杰.赵陈晨新农村综合体的空间适应性建构探索——以双流县新兴镇庙山村规划为例[期刊论文]-新农村(黑龙江)2012(8)5.王小雨.李婷婷.王崑基于乡村景观意象的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12(7)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hs201005007.asp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厂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_1
-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 星子县湖滨公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 旅游型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_2
- 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 浅谈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规划设计专业英文术语
- 安吉递铺港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星子县湖滨公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 西方景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 西安透水硬化表面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实践
- 河道再生设计——山东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云投稿:温泉疗养院康复性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滨水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毕业论文
-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设计
- 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大门工程验收分部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