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4.00 KB
- 3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Technix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tmosphericenviron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1.21.2 适有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用。22 引用标准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J/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3 符号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与单位见表1。表1主要符号序号符号意义单位1c地面浓度mg/m32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3cm最大地面浓度mg/m34cL小风时地面浓度mg/m35cf熏烟时地面浓度mg/m36cp尘粒子时的地面浓度mg/m3或大气定压比热J/(g.K)7cs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地面浓度mg/38ca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面浓度mg/m39长期平均浓度mg/m310D排气简出口内直径m11d尘粒子直径μm12f地转参数 13fijk有风时风向方向、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 14fLijk静风或小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 15g重力加速度m/s216H排气简距地面几何高度m17Hc逼近山体时烟羽的临界高度m18He排气简有效高度m19△H烟气抬长或下沉高度m20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m
21h混合层高度m22hf熏烟时混合层厚度m23ho太阳高度角deg24li评价指数 25Kij第j类(个别)源i种污染因子的污染分担率 26L莫宁-奥布霍夫长度m27Lb试验站距评价项目主排气简距离km28Lc排气简距海岸线的上风方距离m29no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系数 30n1烟气热释放指数 31n2烟气高度指数 32p风速高度指数 33pi等标排放量m3/h34pl30min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 35p.s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 36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kg/h,t/h,t/a37Qi第i个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mg/s,kg/h,t/h,t/a38Qj第j个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mg/(s.m2)39Qυ实际排烟率m3/s40Qh烟气热释放率kJ/s41S面源面积km242T烟羽扩散时间s或绝对温度K43t烟羽或烟团扩散时间s44t′烟团排放初始时间s45TL拉格朗日时间积分尺度s46△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差K47△TL陆面上与水面上气温差K48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49U10距地面10m高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m/s50U*摩擦速度m/s51X沿平均风向的坐标轴或评价区东西向坐标轴 52Xm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处距排气简的距离m53Xf熏烟时距排气简的最近距离m54Y在水平面上与X轴垂直的坐标轴 55Z铅直方向的坐标轴 56Zo地表面粗糙度m57a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58a2铅直坼散参数回归指数 59β拉格朗日和欧拉时间尺度比 60ㄚ探空气温曲线斜率 61ㄚ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62ㄚ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63ㄚd干绝热递减率 64σy平均风向(X方向)扩散参数m65σu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Y方向)扩散参数m66σz铅直方向(Z方向)扩散参数m67σu脉动速度标准差(X方向)m/a68συ脉动速度标准差(Y方向)m/s69σw脉动速度标准差(Z方向)m/ssf70σyf熏烟时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m71σye1对应取样时间为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m72σye2对应取样时间为2时的横向扩散系数m73Φ(s),Φ(Ρ)概率函数 74ρκ大气密度g/m375△θ/△Z位温梯度 76Γ(η,τ)不完全伽马函数 77当地纬度deg78λ当地经度deg79δ太阳倾角deg 4 总则4.1 评价工作的分级4.1.1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4.1.2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Pi(下标i为第i个污染物),Pi的定义为:(1)式中:Pi--------等标排放量,m3/h;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Coi一般选用GB3095中二级标准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对该标准中未包的包含的项目,可以照TJ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Qi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1.3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地形两类。复杂地形系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4.1.4评价工作的级别,按表2划分,Pi按公式(1)计算。如污染物数大于是1,取Pi值中最大者。
表2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Pi(m3/h) 地形Pi≥2..5×1092.5×109>Pi≥2.5×108Pi<2.5×108复杂地形一二三平原二三三 4.1.5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对评价工作的级别作适当调整,但调整洁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如果Pi<2.5×107,其评价内容可按下述有关规定进一步唑简。调整或从简结果应征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4.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4.2.1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此外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以下简称界外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的方形或知形。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4.2.2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4.2.3考虑到界外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对于地形、地理特征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还应扩大到界外区域,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0.5倍。4.2.4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如果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4.3 对于新建项目,应以项目建议书批准的内容为准,按最终规定的规模,作出完整的评价;对于改、扩建项目,既应评价改、扩建工程,也应评价现有工程。4.4 技术工作程序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见图1。污染气象及大气扩散规律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和环境概况调查划分评价级别确定评价范围编制大气环境评价大纲(方案)工程分析:重点是污染调查、污染因子筛选环境状况调查大气环境评价标准或环境目标值确定评价区污染源社会自然城镇社会结构地理、地形、气候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工业民用土地利用环境敏感区发展规划常规气象资料、经验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大气边界层平均场观测湍流扩散参数测量室内模拟试验大气扩散模式选择、计算参数确定大气质量影响预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对策建议结论结束图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图
5 大气环境状况调查5.1 地理地形图收集评价区及其界外区的地形图(比例尺可在1/25000~1~之间选取),在该地形图上应标有地表状况,拟建项目厂区,村镇、城市分布,主要厂矿及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分布,常规气象站和监测站位置等。并划明评价区及界外区范围。5.2 自然环境调查重点应调查当地的长期气候特点。选用地理条件基本一致距建设项目地近的气象台站的气候要素资料(最近5年以上的平均值),列表载明逐月及全年的气压、气温、降水、湿度、日照、蒸发量、平均风速、主导风向、大风、雷暴、雾日、扬沙等项内容(其中蒸发量、雷暴、雾日、扬沙等项目视地区气候特点而定)。此外还应简要说明环境水文、土壤、植被概况及特点。5.3 社会环境概况调查主要说明:评价区及界外区中城镇、村落分布,城市性质,工业结构,风景旅点、名胜古迹分布,该地区城市发展规划及环境规划要点等。5.4 大气污染源调查和统计5.4.1污染因子的筛选在污染源调查中,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吕气污染状况对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Pij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轭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对某些排放大气污染物数目较多的企业,如纲铁企业,其污染因子数可适当增加。5.4.2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对象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对改扩建工程应包括新、老污染源)及评价区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5.4.3拟建项目污染源调查方法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或设计资料确定;对于改扩建项目的现有工业污染源调查,可以现有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为基础,再对变化情况进行核实、调整。5.4.4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5.4.4.1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5.4.4.2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查污染物排放量。5.4.4.3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5.4.4.4除调查统计主要污染物的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如点火开炉,设备检修,原燃料中毒性较大成分含量波动,净化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的设备及管理事故等。除极少数要求较高的一级评价项目外,一般只对上述各项中排放量显著增加的非正常排放进行统计。5.4.4.5污染物排放方式统计时,可将污染源划分为点源和面源。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可根据污染源源强和源高的具体分布状况确定点源的最低源高和源强。厂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其附近的面源,按面源排放统计。5.4.4.6点源调查统计内容a.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一般按国家坐标系)及分布平面图;b.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c.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d.烟气出口速度(m/s);e.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f.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g.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5.4.4.7面源调查统计内容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格化。可以评价区的左下角为原点;分别以东(E
)和北(N)为正X和正Y轴。网格和单无,一般可取1×1(krn2),评价区较小时,可取500×500(m2),建设项目所占面积小于网格单无,可取其为网格单无面积。然后,按网格统计面源的下述参数: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h.km2)];b.面源排放高度(m),如网格内排放高度不等时,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高度;c.面源分类,如果源分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大,当其高度差较大时,可酌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面源分为2~3类。5.4.4.8对排放颗粒物的重点点源,除排放量外,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5.4.4.9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作为“风面源”处理。应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风速和扬尘量。5.4.5二级、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可参照5.4.4进行,但可适当当从简;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5.4.4.3,5.4.4.5,5.4.4.6,5.4.4.7等条内容。5.4.6评价区内其它污染源调查5.4.6.1评价区内其它工业污染源的调查内容,一般可直接取近期的“工业污染源调查资料”。对于重点污染源,必要时,应进行核实。具体调查项目可参照5.4.4中有关内容执行。5.4.6.2民用污染源调查,主要污染因子可限于二氧化硫、粉尘二项,其排放量可按全年平均燃料使用量估算,对于有明显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统计。5.4.7界外区域较大点源的调查内容,可参照5.4.6.1执行。5.5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5.5.1现有例行监测资料分析收集评价区内及其界外区各例行大气监测点的近三年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各点各季的主要法染物的浓度值、超标量、变化趋势等。5.5.2大气质量现状监测5.5.2.1监测项目按5.4中污染源调查中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5.5.2.2监测方法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标准方法进行。5.5.2.3监测布点在评价区内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1~3个点进行监测。5.5.2.4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有得少于一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有利季节,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每期监测时间,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的7天有效数据,每天不少于6次(北京时间02、07、10、14、16、19时,其中10、16时两次可按季节不同作适当调整)。对二、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每天至少4次(北京时间02、07、14、19时,少数监测点02时实施确有困难者可酌情取消)。5.5.2.5监测应与6.2规定的气象观测同步进行,对于不需气象观测的三级评价项目应收集其附近有代表性的气象台站各监测时间的地面风向、风速资料。5.5.2.6监测结果统计分析要点各点各期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一次最高值,日均浓度波动范围,季日均浓度值,一次值及日均值超标率,不同功能区浓度变化特点及平均超标率,浓度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的相关特点等。6 污染气象及大气湍流扩散参数的调查分析6.1 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6.1.1根据气象台(站)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以及二者有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条件方面的差异确定该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6.1.1.1
对于一、二经级评价项目,如果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则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的探空资料可直接使用,其它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如果乞象台(站)不符合上述条什,则应按6.3条中的规定执行。6.1.1.2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站)的资料。6.1.1.3对于不符合6.1.1.1中规定条件的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气象台(站)资料,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其使用价值。6.1.2相关分析方法建议采用分量回归法,即将两地的同一时间风矢量投影在X(可取E—W向)各Y(可取N—S向)轴上,然后分别计算其X、Y方向速度分量的相关。所用资历料的样本数不得少于按6.3中规定的观测周期所获取的数量。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资料,可根据求得的线性回归系数a.b值,对气象台站的长期资料进行订正。一级评价项目,相关系数r不宜小于0.4.5,二级评价项目不得小于0.3.5。6.1.3调查期间: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三年;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为最近一年。6.1.4.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一级评价项目应至少包括以下各项:a.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b.年、季(期)风玫瑰图;c.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d.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曲线图);e.年、季(期)各风向,各风速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率及年、季(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风速段可分为5档,即<1.5m/s,1.5~3m/s,3.1~5m/s,5.1~7m/s,>7m/s;段数可适当增减;稳定度可按附录B或其它符合该建设项目实际际的方法划分。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进行6.1.4b和6.1.4e两项的调查。6.1.5高空气象资历料的调查内容如果符合6.1.1中所规定的气象台(站)有高空探空资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下述距该气象台(站)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a.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b.年、季(期)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其它各层逆温)及其也现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c.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d.是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6.1.6混合层高度的调查方法把高空探空资料中各层的气温和高度,按纵横驰坐标在直角平面坐标纸上绘图(标准层可直接使用探空数据,特性层应利用气压、气温和绝对温度等参数换算出高度和气温的关系),再与以干绝热递减率d为斜率的直线比较,当探空曲线斜率<d时,大气为稳定状态,>d和=d时,大气分别为不稳定和中性状态。混合层高度即从地面算起至第一层稳定层底的高度。任一时间的地面温度和d绘制的直线与北京时间07时探险空曲线的交点(或切点)可作为该时间的混合层高度。日最高地面温度和d绘制的直线与北京时间07时探空曲线的交点(或切点)即日混合层度。计算时可取d=0.0098℃/m°6.2 现有的大气边界层平均场和大气湍流扩散试验资料或经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6.2.1现有的大气边界层平均场和大气湍流扩散试验资料系指符合6.3条和6.4条要求且经鉴定通过的资料,经验数据系指国家颁布的标准、规范等正式文件中推荐的经验数据。6.2.2现有的大气边界层平均场和大气湍流扩散试验资料的使用价值,视其进行观测和试验的区域和待评价项目的评价区域在地理条件方面的差异而定。其使用价值可按下述原则判断:a.对于二、三级评价项目,地理条件基本一致时,可直接使用;b.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理条件基本一致且现有资料的试验中心站距待评价项目的主排气简距离(Lb)不大于50Km时可直接使用,当Lb不大于50Km,但为复杂地形或Lb大于50Km时,可作为该项目的参考资料,以便尽量减少6.3和6.4条中所要求的工作量。
6.3 大气边界层平均场参数的观测6.3.1本条主要用于复杂地形地区的一、二级评价项目。复杂地形区的三级评价项目可适当减少本条所规定的工作量,平原地区的评价项目一般可不必进行本条所规定的工作,其预测模式所需的平均场输入参数可根据6.1、6.2、7.6及附录B中的有关规定或建议给出。6.3.2观测站点的选择6.3.2.1应设置一个临时气象中心站和若干个气象观测点,以便观测地面气象要素和低空风、温的时空变化规律。选用正态模式预测时,其气象输入参数主要采用气象中心站的观测数据。6.3.2.2临时气象中心站应选择在主排放源附近不受建筑物或树木影响的空旷地区。6.3.2.3根据评价区域的大小和地理、地形条件,除气象中心站外,应在评价区域内对反映平均流场院有代表性的地点增设1~5个观测点。复杂地形地区的三级项目取下限,一级取上限。对于地形十分复杂、评价区边长超过20Km的一级项目,其观测点数目还可适当增多。6.3.3观测期间观测周期为一年。一、二级评价项目至少应有冬、夏两个季节代表月份,每月观测次数,除北京时间02、07、14、19时4次外,应在黎明前后、上午和傍晚增加观测2~8次,以便了解辐射逆温层的状况和混合层的生消规律。6.3.4地面观测内容和要求a.地面大气温度、湿度、气压;b.总去和低去量;c.距地面10m高的风向、风速;d.复杂地形条件下,应观测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环流等可能出现的频率、时段和风速阈值,并尽可能观测出这些局地风所涉及的空间范围;e.在山区,应着重注意背风涡和下洗现象,观测其出现的气象条件、频率、空间范围以及洗程度等。增设的各观测点主要观测验6.3.4.c、6.3.4d两项。根据中心站和各观测点的上述同步资料,分析月或季的地面流场变化规律。如选用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预测,还应对流场进行客观分析。6.3.5低空探测内容与要求至少应设有一个低空探空点(一般应设在气象中心站)。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还应适当地增设探空点6.3.5.1测出距地面1.5km高度以下的风速、风向随高度的变化关系,并按大气稳定度分类,给出其数学表过式。一般情况下,建议选用幂律,即(2)式中U2、U1分别为距地面Z1(m)和Z2(m)高度处10min平均速,m/s;P为风速高度指数,依赖于大气稳定度和地面粗糙度。应根据观测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求出。根据具体的观测数据,也可采用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律或其它半经验分式。6.3.5.2求出各级大气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并分析其各季的日变化规律(参阅6.1.6),分析逆境温的变化规律(逆温出现的频率、层次,各层顶部和底部的高度及平均厚度,各层的强度以及生消时间等)。6.3.6观测方法与要求6.3.6.1地面观测6.3.4a~6.3.4c各项及低空探测(6.3.5)中所需测风经纬仪的观测立法,应按我国国家气象局编定的《地面乞观测规范》及《高空乞象控测规范》有关章节中的规定执行。6.3.6.2有条件时,地面观测还可采用其它更有效的仪器观测,如大气稳定度仪,起动风速低于1.5m/s的风速计或风温仪等,6.3.4e可采用平移气球或放烟照相法观测(参阅附录A),也可采用室内装置(风洞、水槽)进行模拟试验。6.3.6.3低空探测可采用低空探测仪,系留气艇、气象塔、测温声雷达、多普勒声雷达等待手段。6.3.6.4使用6.3.6.2.、6.3.6.3所规定的各种仪器装置时,都应按其经过鉴定的各项性能在试验前进行校准,并按其操作规范进行试验或观测。
6.3.6.5如使用未经鉴定的上述装置或临时性设备(如系留气球、非气象专业塔等),应将该装置或设备的可行性论证材料附在该项目评价报告中同时接受审议。6.4 大气湍流扩散参数的测量和模式验证6.4.1大气湍流扩散参数主要指扩散参数(σxσyσz)以及脉动速度标准差(σuσυσω)、拉格朗日积分尺度等湍流参数(上、下标中的u、υ、ω分别代表X、Y、Z方向的速度分量)。扩散参数用于正态模式;湍流参数主要用于可能采用的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对于热释放率较大的污染源还可酌情报进行烟气抬升高度(△H)的测量。6.4.2大气湍流扩散参数,应尽量按6.2和附录B的规定或建议直接使用现有的试验资料或推荐的数据,对于复杂地形地区的一、二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进行大气湍流扩散参数的测量或模式验证。扩散参数的测量高度大致在估算的主排气简有效高度附近,其它湍流参数的测量高度范围由所选用的仪器设备性能而定。6.4.3试验场地应选择在评价项目的主排气简附近,并能覆盖评价区域内关心的部分。6.4.4测量周期,一般可只做一期,有效天数约20天左右,以在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下能获取足够的统计样本数为原则。应尽可能做全不稳定、中性和稳定三类条件。对于大气湍流扩散参数的测量,如只能做出其中的一或两类,应采用与共它经验资料类比的办法,补全各类稳定度条件下的数据。6.4.5测量方法和适用范围6.4.5.1测量方法a.示踪剂法(如SF6);b.平移球法(等容球或平衡球);c.放烟照相法(平面或立体照相);d.固定点脉动风速仪或风温仪;e.其它遥感方法(如激光测烟雷达等);环境风洞模拟试验。6.4.5.1a~6.4.5.1d所规定的四种方法试验要点见附录A。6.4.5.2适用范围6.4.5.1a所规定的方法既可用于测量扩散参数,也可用于模式验证。由于实验技术或原理上的限制,6.4.5.1a、6.4.5.1.d所规定的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水平扩散参数的测量。6.4.5.1.c的平面照相法可作为6.4.5.1a、6.4.5.1d两种方法的补充,用以测量垂直扩散参数。有条件时,可选用较经济实用的6.4.5.1d所规定的方法。7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7.1 预测任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应利用数学模式和必要的模拟试验,计算或估计评价项目的污染因子在评价区域内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7.2 预测内容7.2.1一、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7.2.1.1一次(30min)和24小时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7.2.1.2不利气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不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法纪合层高度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熏烟状态可按一次取样计算,其它典型气象条件可酌情按一次取样或按日均值计算。7.2.1.3评价区域季(期)、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7.2.1.4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相应于7.2.1.1~7.2.1.3各项的浓度分布图。7.2.1.5一级评价项目在必要时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7.2.2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进行7.2.1.1~7.2.1.3所规定的预测内容。7.3 预测方法7.3.1三级评价项目,建议采用7.5中所列的正态模式进行预测。7.3.2
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采用正态模式(包括某些修正的正态模式)或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预测,预测中应估计到地形的影响及气象平均场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尽可能估计污染的迁移转化规津。7.3.3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在可能出现背风涡以及下沉、下洗气流的复杂地形或高大建筑物附近,必要时,还应通过室内模拟(风洞、水槽)试验进行预测。7.4 多源叠加问题7.4.1一级评价项目可按下述规定执行7.4.1.1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7.4.1.2对于必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7.4.1.3对于评价区的其它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应尽可能叠加其地面浓度。如果难以获得上述污染源的调查资料或其浓度监测值远小于大气质量标准时,也可将其监测数据作为背景值进行叠加(对于改扩建项目,背景值可用从评价区现新状监测浓度中减去该项目现状计算浓度的方法估计)。7.4.2二、三级评价项目可主要执行7.4.1.17和4.1.2.。对于7.4.1.3可按以监测数据作为背景值对浓度进行叠加处理。7.5 扩散模式7.5.1有风时(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U10≥1.5m/s)点源扩散模式7.5.1.1以排气简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方地面任一点(X,Y),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浓度c(mg/m3),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Y——该点与通过排气简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m;σy___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σz——铅直扩散参数,m;(4)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式中:h——混合层厚度,m;He——排气筒有效高度,m;He按下式计算:He=H+△H(5)式中: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H——烟气抬升高度,m,计算方法见7.6。无实测值时,U可按公式(2)计算,公式中的U1可取邻近气象台(站)距地面10m高度处的年平均风速U10,调查期间按6.1.3执行。对于三级评价项目,风速高度指数P,建议按表3选取。表3各稳定度等级下的P值稳定度等级地区ABCD E.F 城市0.10.150.200.25 0.30乡村0.070.070.100.15 0.25 一、一、二级评价项目,可取(4)式中的k=4;三级评价项目可取k=0,此时,F=2exp(6)
扩散参数σy、σz可表示为下式: 式中: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X——距排气筒下风方水平距离,m。无实测值时,上述各指数、系数的定值及稳定度等级划分方法见附录B。7.5.1.2排气简下风方一次(30min)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cm(mg/3)及其距排气简的距离Xm(m),建议按下式计算:................................................(7)式中:..............................(8)...................................................(9)7.5.2小风(1.5m/s>U10≥0.5m/s)和静风时(U10<0.5m/s)的点源扩散模式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平均风向为X轴,地面任一点(X,Y)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浓度cL(mg/m3)建议接下式计算:..............................................(10)式中η和C按下式计算:................................................(11)................................................(12)................................................(13)......................................................(14)Φ(s)可根据s由数学手册查得,0102分别是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σy=σz=01T,σ2=02T),T为扩散时间(s),01、02的定值见附录B。7.5.3长期平均模式7.5.3.1对于孤立排放源,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任一风向方位i距排气筒下风方X处的季(期)或年长期平均浓度(X)i(mg/3)建议按下式计算:...................................................(15)式中为有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为对应于该联合频率在下风方X点的浓度值,可按下式计算:..................................................(16)
F的确定方法同前,η为风向方位数,一般取16;k、j分别为稳定度和风速段的序号,其加和总数取决于所划分的稳定度和风速段数目,j的总数不宜少于3(稳定、中性、不稳定);如不单独考虑静风频率时,k的总数也不应少3。fLijk为静风或小同时,不同风方位和稳定度的出现频率(下标k只含有静风和小风两个风速段)。的计算方法同cL。如果He较大(>200m)且得自常规地面气象资料的fLijk不太大(<20%)时,fLijk可以不单独统计,此时,分试的右侧括号内只包括前一项。7.5.3.2如果评价区的排气筒数目多于一个,则评价区坐标系(参阅5.4.4.7)内任一接受点(X,Y)的季(期)或年长期平均浓度为........................................(17)式中和分别是在接受点上风方2π/n方位角内对应于fijk和fLijk联合频率的第r个源对接收点的浓度贡献。的分式形式分别和个同(参阅7.5.3.1),但应注意坐标变换,将坐标转换到以接收点为原点i风方位为正X轴的新坐标系后,再应用或公式。计算时,对其作贡献的源可适当地增加(通过增大方位角)。7.5.4熏烟模式熏烟模式主要用以计算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厚度为hf)时,原不保积聚在这一层的污染物所造成的高浓度污染,这一浓度值cf(mg/m3)可按下式计算:.........................................(18)式中:.............................................(19)...........................................(20)Φ(P)的表达式及确定方法与7.5.2中的Φ(s)相同。σyσz应选取逆温层破坏前稳定层结的数值。注意(18)、(19)式中的hf,σy和σz都是下风距离Xf(或时间tf,tf=Xf/U)的函数,当给定Xf时,hf应由下述二式确定:.........................................(21).........................................(22)式中A少△hf按下式计算:.......................................(23)m.....................................(24)
.....................(25)式中:△H——烟气抬升高度,m,参阅7.6条;pa——大气密度,g/m3;cp——大气定压比热,J/(g.。K);dθ/dZ——位温梯度,K/m,dθ/dZdTa/dZ+0。0098,Ta为大气温度,如无实测值,dθ/dZ.可在0.005至0.015K./m之间选取,弱稳定(D~E)可取下限,强稳定(F)可取上限.cf最大值可用迭代法求出,P的初始值可取2.15。cf分布值可以Xf为自变量,由上述各式解出其所对应的P、hf和Xf(或tfi)关系,可用实验值校正。7.5.5海岸线熏烟模式如果评价项目设置在沿海或大面积水域附近,还应计算海岸线熏烟地面浓度的最大值和分布值。风由水面吹向陆地时,来自水面上的稳定空气被较暖的陆地表面加热后,将形成一个自岸边向陆地逐渐增厚的混合层(即热力内边界层),当处于稳定大气中的烟羽进入这一混合层后,同样会出现高浓度污染,这种状况通常称为海岸线熏烟,计算这一浓度cf(mg/m3)最大值和分布值的模式,其形式与7.5.4中的分式相同。......................................(26)但分式中的hf,σyf和P应由下列各式确定:......................................(27)......................................(28)....................................(29)...................................(30)式中:——摩擦速度,m/s;——陆面上与水面上的气温差,K;——热力内边界层顶上的逆温层温度梯度,K/100m,取法参阅7.5.4条;Z0——地表面粗糙度,m;——分别为横向扩散参数的回归指数和回归系数(参阅表B3),下标a为A
或B类稳定度,s为烟羽进入热力内边界层前的D~E,E,或F类稳定度;隐含在Φ(P)中的σz应选取进入热力内边界前的稳定层结数值;Lc——排气筒距海岸线的上风方距离,m;Xf——下风方距离,m;Xf0——进入热力内边界层的部分或全部烟羽的水平重心线与热力内边界层上边缘的交点处的下风距离,m,该水平重心线可用Φ(P)/2对应的P值确定。在计算海岸线熏国浓度最大值或分布值之前,首先判断烟羽下风方距离Xf=0时,He是否大于该处混合层高度hf;否则,可取Φ=1,σyf可直接按不稳定条件计算。当He在Xf=0处大于hf时cf极大值可在—1≤P≤1范围内用迭代法求出,具体作法如下:a.取初始值P=o,由(30)式求出Xf的初始值;b.以Xf的初始值按(27)、(29)和(26)各式计算hf、σyf及cf;c.在-1≤P≤1范围内,选取其它P值,重复上述计算,用迭代法找出cf的极大值及其对应的Xf和hf。cf分布值,可按下述步骤计算:a.令P=—2..15,用(30)式计算烟羽下边缘与热力内边界层上边缘交点处的下风距离Xf1。b.Xf<Xf1的各地面点浓度值,可按稳定层结条件,用7.5.1所规定的一般方法计算,这一区域的浓度值通常都比较小。c.Xf>Xf1的各地面点浓度值,可以Xf和Y为自变量,按上述各式计算其cf。随着Xf增大,P值有可能等于或大于2.15,此时,Φ(P)=1,相当于烟羽全部进入热力内边界层。如有条件,hf和Xfr函数关系可用实验值校正。7.5.6多源和面源排放模式7.5.6.1多源排放模式如果需要评价的点源数多一个,计算地面浓度时应将各个源对接受点浓度的贡献进行叠加。在评价区内选一原点,以平均风的上风方为正X轴,评价区内任一地面点(X,Y)的浓度cn可按下式计算:........................................(31)式中cr是第r个源(Xr,Yr)对(X,Y)点的浓度贡献,其公式形式与7.5.1~7.5.5条所给出的各种点源模式相同,可根据不同计算目的选用,但应注意坐标变换,(X,Y)代以(X—X,Y—Yr)。7.5.6.2面源模式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格化(参阅5.4.4.7),则评价项目的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地面浓度cs可按下式计算:.......................................(32).................................(33)式中Qj、、Uj分别是接受点上风方第j个网格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排放量、平均排放高度和处的平均风速;α、是垂直扩散参数σz的幂指数和系数(σz=、的定值与附录B中的α2、相同),X轴指向上风方,坐标原点在接受点;为不完全伽马函数,可由下述公式确定:
.....................................(34).....................................(35).....................................(36)...................................(37)除有风时处,风速小于1.5m/s时也可按(32)~(37)各式计算,但当平均风速U<1m/s时,一律取U=1m/s。计算时,应注意坐标变换,将坐标变换到以接受点为原点,上风方为正X轴后,应再用(32)~(37)各式。有风时16个风方位的风向路径如图2所示,风速小于1.5m/s时,因风向脉动角较大,影响接受点的上风方网格数应适当增加。确定Qj时,可根据图3所示,沿上风方按步长取粗实线内各网格Qj的面积加权平均值。图2和图3都是按评价区坐标系给出的,图中只给出3个风方位,其余13个方位可利用其对X或Y轴的对称关系导出。 图2a面源模式风向路径(·为接受点,风方位为E) 图2b面源模式风向路径(·为接受点,风方位为ENE)
图2c面尖源模式风向路径(·为接受点,风方位为NE) 图3a面源模式风向路径(U<1.5m/s;·为接受点,风方位为E) 图3b面源模式风向距径(U<1.5m/s;·为接受点,风方位为ENE)
图3c面源模式风向路径(U<1.5m/s;·为接受点,风方位为NE)将7.5.3.2中公式(17)中的代以,可以得到面源季(期)或年长期平均浓度值。如需将面源按高度分为2~3类(参阅5.4.4.7)c,可表示为.........................................(38)式中m为面源类别序号。如果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所占的面积S≤1km2,网格内的cs按下式计算:.................................................(39)式中为沿上风方自接受点至面源最远边缘的距离。一般情况,可只计算网格内的平均浓度这时,。S≤1Km2时,网格外的cs可按7.5.1中的点源扩散模式计算,但需对扩散参数σy和σz进行修正,修正后的σy、σz分别为:.............................................(40).............................................(41)式中的X为自接受点至面源中心点的距离;ay为面源在Y方向的长度;为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α1、α2、、的定义见公式(6)。7.5.7体源排放模式当无组织排放源为体源时,地面浓度建议按7.5.1中的点源扩散模式计算,但需对扩散参数σy和σz进行修正,修正后的σy、σz分别为:.............................................(42)..............................................(43)式中αy、αz分别为体源在Y和Z方向的边长。7.5.8非正常排放模式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面浓度ca(mg/m3)建议按下列各式计算。7.5.8.1有风情况(U10≥1.5m/s)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有效源高为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非正常排放时间为T,则t时刻地面任一点(X,Y)的浓度应按下式计算:.........................................(44)式中:
t>Tt≤T.............................(45)Φ(s)的定义同7.5.2。扩散参数各指数、系数的定值见附录B。7.5.8.2小风(1.5m/s>U10≥0.5m/s)和静风(U10<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的浓度为:......................................(46)式中:t>Tt≤T......................(47)......................................(48)7.5.9尘(颗粒物)模式7.5.9.1对于由排气筒排放的粒径小于是15μm的颗粒物,其地面浓度建议按7.5.1~7.5.8中所推荐的气体模式计算。7.5.9.2当粒径大于是15μm时,其地面浓度cp建议按下述倾斜烟羽模式计算。.............................(53)式中α为尘粒子的地面反射系数(其定值参阅表4),Vg为尘粒子的沉降速度。.......................................(54)式中d、ρ分别为尘粒子的直径和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μ为空气动力粘性系数。表4地面反射系数α
粒度范围(μm)15~3031~4748~7576~100平均粒径(μm)22386085反射系数α0.80.50.307.6 烟气抬升公式7.6.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建议按7.6.1.1~7.6.1.3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7.6.1.1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是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55)...............................................(56)..............................................(57)式中:no——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系数,见表5;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见表5;n2——排气筒高度指数,见表5;Qh——烟气热释放率,KJ/s;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超过去240m时,取H=240m;Pa——大气压力,KPa,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季或年平均值,调查期间按劳取酬6.1.3执行;Qv——实际排烟率,m3/s;△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Ts——烟气出口温度,K;Ta——环境大气温度,K,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季或年平均值,调工查期间按6.1.3执行;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如无实测值,其确定方法参阅7.5.1。 表5no、n1、n2的选取 Qh,KJ/s地表状况(平原)non1n2Qh,KJ/s农村或城市远郊区1.4271/32/3城市及近郊区1.3031/32/32100≤Qh<21000且△T≥35K农革或城市远郊区0.3323/52/5城市及近郊区0.2923/52/57.6.1.2当1700kJ/s<Qh<2100KJ/s时,...................................(58)..............................(59)式中:V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m/s;D——排气筒出口直径,m;△H2——按(55)~(57)式计算,no、n1、n2按表5中Qh值较小的一类选取;Qh,U——与(55)~(57)式中的定义相同。7.6.1.3当Qh≤1700kJ/s或者△T<35K时,..................................(60)式中各参数的定同7.6.1.1及7.6.1.2.。7.6.2有风时,稳定条件,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
..................................(61)7.6.3静风和小风(定义见7.5.2)时,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62)式中符号同7.6.2,但取值宜小于0.01K/m。7.6.4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也可采用其它更符合该项目实际条件的烟气抬升公式。8 评价大气环境影响8.1 确定环境目标值8.1.1质量标准中未包含允许的最大长期(季、期或年)平均浓度值的污染因子,其目标值可按下述方法估算。8.1.1.1如果在评价区内或地理条件基本一致,且距待评价项目的主排气筒距离(Lb)不大于50Km范围内布置了污染因子的监测网点,并具有符合法5.4中规定的监测资料,则首先计算各测点积累频率为50%和93.3%的一次取样或日平均浓度值。8.1.1.2将上述结果分别标记在对数正态概率坐标纸上并联成直线,再沿这条直线的延长线查出各测点对应于质量标准值(例如SO2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为0.15mg/m3)的累积频率(参阅图4(a))。8.1.1.3将各测点对应于质量标准的经积频率和该测点的长期平均浓度,在对数正态概率坐标纸上做散点图,并对这些点进行线性回归(参阅图4(b))。8.1.1.4将上述回归直线沿横轴向低浓度方向平移至最边缘的一个散点上,再根据平移后的直线查出对应积累频率为98的长期平均浓度,这一浓度值即待求的污染因子长期平均浓度目标值(参阅图4(b))。8.1.1.5如无法获得8.1.2.1中所述的监测资料,一次取样、日、月、季(或期)、年平均值可按劳取酬、0.3.3、0.2.0、0.1.4、0.1.2的比例并系换算。8.2 计算评价指数和污染分担率8.2.1评价指数Ii的定义如下:.............................................................(63)式中:ci——某种污染因子不同取样时间的浓度预测值,mg/m3;coi——定义同(1)式(i为污染因子的序号)。
I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也可采用类似于Ii的其它形式的评价指数。8.2.2应对预测的各污染因子的浓度分布图(待浓度值曲线),指明其超标区或Ii最大值区(未超标时)的位置各面积、Ii的变化范围和平均值,以及超标区的功能特点。一次取样浓度超标时,应估计其季(期)或年的超标小时数或频率值。季(期)、年按其平均浓度值是否超标计算。8.2.3污染分担率Kij%...........................................................(64)式中:cij——i类污染因子的第j类(或个)源在同一接收点上所产生的地面浓度,mg/m3;ci——定义同(63)式。给出各计算点(包括关心点)的Kij值以及超标区、各功能区和全评价区的Kij平均值。8.3 建设项目的厂址和总图布置的评价8.3.1根据建设项目各主要污染因子的全部排放源在评价区的超标区(或Ii值的最大区域)中或关心点上的污染分担率Kij,同时结合评价区的环境特点、工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环境质量水平和可能的改造措施等因素,从大气环保角度,对厂址选择是否合理,提出评价和建议。8.3.2根据建设项目各类(如点、面源;各分厂或车间等)和各个(点源)污染源在评价区(主要指超标区和关心点)以及本项目的厂区、办公区、职工生活区的污染分担率,同时结合环境、经济等其它因素,对总图布置从大气环保角度提出评价和建设。8.3.3如果在该评价区内有几种厂址选择的方案或总图布置方案,则应给出各种方案的预测结果(包括浓度分布图和污染分担率),再结合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全面权衡利弊,从大气环保角度,提出最佳选择方案的建议。这一评价步骤,在必要时,可利用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进行。8.4 污染源评价8.4.1根据各污染因子和各类(或个)污染源在超标区或关心点上的Ii及Kij值,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以及各污染因子和污染源对污染贡献大小的次序。8.4.2对主要污染物或主要污染源的原设设计方案(源高、源强、工艺流程、综合利用措施和治理技术等)从大气环保角度,提出评价和建议。必要时,可参照8.4.1的作法,进行不同方案的预测和最佳方案的选择。8.5 分析超标时的气象条件8.5.1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出现超标时的气象条件。例如:静风,大气不稳定状态,日出和日落前后的熏烟和辐射逆温的形成,海岸线熏烟,下沉逆温,因特定的地表或地形条件引起的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热岛环流等),背风涡以及山沟内河湾地区造成的气流阻塞现象等。给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出现时间、强度、周期和频率。8.5.2对于扩建项目,如已有污染因子的监测数据,可结合同步观测的气象资料,分析其超标时的气象条件。
8.6 评价大气不境质量影响根据8.4、8.5、8.6各条的评价或分析结果,结合调查中的各项资料,全面分析建设项目最终选择的设计方案(一种或几种)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给出这一影响的综合性估计和评价。8.7 确定分担率如果条件具备,应在当地环保部门的主持下,根据建设项目预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及预测的污染分担率,评价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改造和长远发展规划,当地的地理地形和气象特征等因素给出各污染因子的标准分担率(该建设项目某一污染因子的允许最大南面浓度占该因子质量标准的百分比)。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应在对评价区及其界外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和预测之后,按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比较合理的标准分担。8.8 环境保护对策制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应力求减轻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不良影响,并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达到统一。环境保护对策的内容,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改变原燃料结构;b.改进生产工艺;c.对重点污染源加强环保治理(应提出具体治理方案);d.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e.重点污染源的合理烟囱高度选择;f.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途径;g.区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h.当地土地的合理利用或调整;i.厂区及评价区的绿化,必要时可提出防护林带的设置方案;j.环境监测大纲的建议,包括监测项目、监测布点方案、监测制度的确定、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要点等;k.关于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议。8.9 小结的编写8.9.1编写小结的原则、要求与报告书的结论相同,参见HJ/T2.1。一、二级评价项目应编写小结,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单独成册则应编写分册结论,编写分册结论的有关事项与小结的基本相同,但应更详尽。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部分在报告书中的篇幅较短时,可以省略小结,可直接在报告书的结论部分中叙述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问题。8.9.2小结的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现状概要,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概要,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结果,环保措施的评述和建议等(参考HJ/T2.1)。
8.9.3由于报告书的大气环境部分没有专门节评述环保措施,所以,对小结的这一分应给予充分的注意和足够的篇幅。环保措施建议一般包括污染物削减措施建议和环保管理措施建议两部分。削减措施建议应尽量做到具体、可行,以便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工设计起指导作用。削减措施的评述主要评述其环境效益,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环保管理措施建议包括环境监测(监测点、监测项目和监测次数建议,减少非常排放等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的建议等。8.9.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得出建设项目在各生产阶段能否满足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的结论。8.9.4.1下面各种情况应做出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质量要求的结论:a.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同生产阶段除很小范围以外,大气环境质量均能达到预定的标准要求;b.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某个阶段,非主要的个别大气污染物参数在较大范围内不能达到预定的标准要求,但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可以满足大气环境质量要求。8.9.4.2下面的各种情况应做出不能满足大气环境质量要求的结论:a.大气环境现状已经超标;b.污染削减量大以至于削减措施在技术、经济上明显不合理。有些情况不宜做出明确的结论,如建设项目大气环境的某些方面起了恶化作用的同时又改善了其它某些方面,对于这种情况应说明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的正影响、负影响及其程度和评价者的意见。8.9.5需要在评价过程中确定建设项目与大气环境有关部分的方案比较时,应在小结中确定推荐方案,并说明其理由。 9 附录A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试验要点(补充件) A1采用示踪法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试验要点A1.1试验设计做好试验前的方案设计,按预计的风向、风速,利用正态模式和现有的经验扩散参数以及示踪剂的性质及其样品分析仪器的检出限等条件,估算出各种稳定度的扩散角、最大地面浓度距离、下风方不同距离处(各种弧线)的开始和载止采样时间、不同吓风距离处铅直采样的高度范围和采样器间隔以及最小释放率等。A1.2示踪剂
示踪剂应选择本底值低、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对环境基本上无污染、便于释放和采样、易实现高精度分析且价格便宜的气态、气溶胶或放射性物质。A1.3释放高度示踪剂的释放高度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手段(气象塔、非专业性塔、高架平台、排气筒、系留气艇或气球以及直升飞机等)。设置在待评价的排气筒出口至自地面两倍排气筒几何高度范围内。采用系留气艇、气球或直升飞机等一类手段时应估计出其初始脉动量,以便对测结果进行修正,采用非专业性塔或高架平台等一类装置时,应尽可能选择不受该装置局地绕流影响的位置或释放方式(如设置在平台的来流前缘或在平台上设置临时性简易气象塔、风杆以及释放的气艇、气球等方式)。每次试验连续释放的速率应保持稳定,脉动量应小于土耳其1.5%。连续释放的时间在气象条件稳定的前提下不宜少于1小时。A1.4水平采样设置在以释放点为圆心下风方不同距离处的水平采样弧线一般不应小于5条,每条弧线的采样点一般应在7~15个之间,在预计的最大地面浓度点附近的弧线和弧线上的采样点应适当加密。A1.5铅直铅直采样点的设置应根据可能具备的条件而定。尽可能在预计的最大地面浓度点弧线上及其上下风方各弧线的平均风轴附近,设置3~5个点。在设计的高度范围内,每个采样点在铅直方向的采样器不应少于5个。释放高度处的风速较大时不宜采用系留气艇或系留气球等非固定性装置采样,利用这一类装置采样时,系留绳的脉动角一般不宜大于土耳其15°。A1.6采样操作及样品分析应严格遵守测量要求及各类分析仪器的操作规程,必须保证采样及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A1.7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根据释放率和各测点的示踪剂浓度以及同步观测的气象参数(风速、稳定度等),按正态模式或标准差的统计定义,对水平和铅直扩散参数、沿平均风轴的浓度分布及最大地面浓度距离等进行估算。在估算中应注意下述几点:a.检查试验条件(气象、释放率等)是否稳定,如试验条件明显不稳定(例如,平均风速、风向或大气稳定度发生明显变化),应将实验数据进行分别处理。注意舍去某些因操作失误或仪器失灵所造成的异常数据。b.对采样点的高度进行修正。c.如果下风方每条弧线上各测点的水平或铅直浓度值服从或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可采用下述公式估算水平或铅直扩散参数σ。
...............................................................(A1)或...............................................................(A2)式中L1和L2分别为正态分布图中浓度为峰值一半和峰值的确1/10处的宽度。当测得的上述浓度分布基本上不服从正态规律时,应按标准差的统计定义估算。d.在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铅直采样的条件下,利用正态模式由水平采样结果推算出的铅直扩散参数,只能做为参考数据。A2采用平移球法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试验要点A2.1选定放球方案对于近距离问题,可利用单个平移气球的轨迹估算扩散参数,如果有条件,也可由非同时释放的若干对平移气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估算扩散参数。对于距离大于15m的扩菜问题,可采用相继释放若干个平移气球的方法。A2.2平移球可采用以弹性变形小的聚酯或涤纶薄膜为球皮等容球(常制成四面体形);也可以采用弹性变形大的橡胶一类材料制成的平衡球。日间试验时,球皮应采用白色材料。充气后,四面体球高不宜大于是15m,圆球直径不宜大于1m。A2.3不论球内充入何种气体(氢、氦、氢和二氧化碳或者氦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等),都应掌握气球漏气量随时间和等容球的容积随超压的变化关系;根据理论计算或经验调好初举力;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漏气补偿措施,以保证在试验时间内气球能在预定的高度上飞行。A2.4可采用双经纬或者雷达跟踪,为便于观测,观测场地应开阔,由观测点到其四周障碍物顶端的仰角不宜大于5°。双经纬仪的基线长度可根据预计观测的最大距离选定,一般在500~1000m之间。A2.5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利用单个平移球轨迹估算扩散参数时,必须按离散化的泰勒公式及其前提条件处理数据。可参照下述步骤执行。a.利用矢量法(双经纬仪数据)或投影法求出平移球的空间轨迹和每相邻测点间的风矢量。b.对上述结果进行筛选和预处理:(a)检查平移球是否基本保持在一个等高面上,舍去那些单调上升或下降且最大高差较大数据,最大高差一般不宜大于平均高度的40%,可舍去初始和尾结尾部分,以保证中间段符合这一条件;(b)对个别测量误差较大或明显异常的数据,可根据相邻数据用线性内插法修正,但这种修正值不宜超过2个;(c)对于一些因气象或地面边界条件改变,平均风速有明显升降的数据应进行分段处理;(d
)对于因局地环流或大涡现象引起的弯曲趋势应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掉趋势项;(e)某些因平均风速过小无法处理数据,可暂时舍去。c.将筛选后的数据(风矢量)旋转到以平均风向为X轴的新坐标系。d.横向扩散系数σy可按下式计算:...........................(A3)式中V!i是各测点在新坐系的横向脉动速度,下标i为时间序列标号;n为总观测点数(n△t为取样时间,△t为观规测平移球轨迹的时间间隔),T=j△t为扩散时间,j=1,2,···m。m≤0.2n。e.将上述可用结果按稳定度分类,每类不宜少5次试验,然后按劳取酬不同的T值对σy求算术平均,并以或的形式(或其它适当的函数关系)进行回归。式中分别是下风距离和平均风速。f.σz的估算可参照上述计算σy的方法进行。但其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具仅限于平衡球法。A3采用平面照相法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试验要点A3.1平面照相法不宜在平均风向变化较小,或能见度低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必须对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进行同步观测。本法主要用于测定铅直扩散参数σz。有条件时(如具备气艇或直升飞机)也可测定水平扩散参数σy,其要求类似于下述针对σz的各点。当烟羽阈值轮廓线过长时(强稳定条件)可采用分段照相的办法。A3.2基线长度(相机距烟源的距离)的选择以保证相机能拍下完整的烟羽阈值轮廓线为原则,一般可在500m左右。观测点应尽量选择在烟轴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使相机镜头光轴与平均风向垂直,否则应测出其相对的仰角和方位角,以便对测定结果进行订正。A3.3发烟源可利用现有的烟源或专门生产的发烟罐。试验期间,发烟率应保持稳定,烟羽烟度应力求与待评价的烟高度一致,其具体要求可参考A1.3A3.4应尽可能缩短两张画面的间隔,以保证每次连续白拍摄且不少于5张的底片重达后画出其包络线。为取得正确的估计,最有好二各以上的实验人员负责绘制。A4采用固定点瞬时风速仪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试验要点A4.1测量点的选择可参照6.3.2执行,但测量高度应尽可能在主排气筒几何高度附近,布点数目可适当减少,对于应用于正态模式的扩散参数,可设置一个测量点;对于应用于数值模式的湍流参数,应在主排气筒附近距地面面俱到10m至2倍排气筒几何高度之间设置两个以上梯度测量点。A4.2取样率应以能反映出湍流功率谱(下简称湍谱)惯次性区为准;每个速度(或温度)分量每秒以不少于三个数据为宜。持续取样时间以能反映出湍谱含能区的低频端以及满足湍谱分析所需要的数据量为准;以一小时为宜。
A4.3建议采用湍谱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A4.3.1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坐标转换(从原坐标系转换到以平均风矢为正X田同的右手坐标系);剔出“野点”(异常数据);除去趋势项等。A4.3.2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快傅里叶变换(FFT)。A4.3.2.1为了在较长的频段内获得满意的湍谱分布,应分高、低两个频段进行FFT变换。A4.3.2.2FFT变换可以通过相关系数变换;也可以直接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变换,然后再平方加和。A4.3.2.3在FFT变换过程中,注意消除“混叠效应”和“泄漏”现象。A4.3.2.4将得到的高、底两个频段的湍谱进行衔接。A4.3.2.5利用惯性次区的—3/5次律,验证所得湍谱的正确性。A4.3.2.6给出湍谱的归一人结果。A4.4计算湍谱扩散参数。A4.4.1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在取样时间内,计算各速度分量标准差σi(i代表X、Y、Z各方向的湍流速度分量u、υ或ω)A4.4.2确定对应于各速度分量湍谱峰值的频率nnli,则各速度分量的湍流积分长度TL(i的定义同σi的下标i)可由下式得出:......................................(A4)式中:U——为平均风速;——为对应于各分量湍谱峰值的波长,;β——为拉格朗日—欧拉时间尺度比,可取β=0.6U/σi.................................................(A5)式中系数0.6可根据实验或其它可靠的经验数据调节。A4.4.3按不稳定、稳定和中性三类稳定度,分别给出以Z/L或h/L为变量的σi/U*和TiLσω/Z(或)的计算公式Z和h公别是计算高度和混合层高度,L是莫宁—奥布霍夫长度,U*是摩擦速度,以便采用数值模式计算污染扩散时应用。A4.5用于正态扩散模式计算的扩散参数,可根据经过预处理的单点实验数据,用公式(A3)计算,但式中的扩散时间T(或j)应乘以时间尺度比β。A5对采用激光测烟雷达或其它遥感装置以及利用环境风洞等手段的要求采用激光测烟雷达或其它遥感装置以及利用环境风洞等室内模拟手段测量大气扩散参数时,可参照A1~A4要点,并应按该项手段的试验原理和操作程序进行。
10 附录B大气稳定度分级及扩散参数(补充件)B1大气稳定度分级当使用常规气象资料时,大气稳定度等级可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简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它们分别表示为A、B、C、D、E、F。确定等级时首先去量与太阳高度角按表B1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B2查找稳定等级。表B1太阳辐射等级数当使用常规气象资料时,大气稳定度等级可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级(简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六级。它们分别为A、B、C、D、E、F。确定等级时首先由去量与太阳高度角按表B1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B2查找稳定度等级。表B1太阳辐射等级数去量,1/10太阳辐射等级数总去量/低去量夜间ho≤15°15°<ho≤35°35°<ho≤65°ho>65°≤4/≤4-2-1+1+2+35~7/≤4-10+1+2+3≥8/≤4-100+1+1≥5/5~70000+1≥8/≥800000注:去量(全天空十分制)观测规与中央气象局(即现国家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表B2大气稳定度的等级地面风速,m/s太阳辐射等级+3+2+1012≤1.9AA~BBDEF2~2.9A~BBCDEF3~4.9BB~CCDDE5~5.9CC~DDDDD≥6DDDDDD注:地面风速(m/s)系指距地面面俱到10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资料,其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太阳高度角使用上式计算:.....................(B1)式中:ho——太阳高度角,deg;
——当地纬度,deg.;λ——当地经度;deg;t——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σ——太阳倾角,deg可按下式计算:σ=.......................(B2)式中:θo——360dn/365,deg;dn——一年中日期序数,0、1、2、······364。B2有风时扩散参数σy、σz的确定B2.10.5h取样时间B2.1.1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的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如下:A、B、C级稳定度直接由表B3和表B4查算,D、E、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由表B3和表B4查算。B2.1.2工业区或城区中的点源,其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如下:A、B级不提级,C级提到B级,D、E、F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再按表B3和表B4查算。表B3横向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数据(取样时间0.5h)扩散参数稳定度等级(P·S)α1下风距离,m A0.0.0.0.0~1000>1000 B0.0.0.0.0~1000>1000 B~C0.0.0.0.0~1000>1000 C0.0.0.0.0~1000>1000C~D0.0.0.0.0~1000>1000 D0.0.0.0.0~1000>1000 D~E0.0.0.0.0~1000>1000 E0.0.0~1000
0.0.>1000 F0.0.0.0.0~1000>1000表B4垂直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数据(取样时间0.5)扩散参数稳定度等级(P·S)α2下风距离,m A1.121541.52602.108810.0.0.0~300300~500>500 B0.1.093560.0.0~500>500 B~C0.1.007700.0.0~500>500C0.0.0 C~D0.0.0.0.0.0.0~20002000~10000>10000 D0.0.0.0.0.0.1~10001000~10000>10000 D~Eo.0.0.0.0.1.038100~20002000~10000>10000 E0.0.0.0.0.1.732410~10001000~10000>10000 F0.784400.0.0.0.2.406910~10001000~10000>10000B2.1.3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其扩散参数选取方法同工业区。B2.2大于0.5h取样时间铅直方向扩散参数不变,横向扩散参数及稀释系数满足下式:..................................(B3)或σy的回归指数α1不变,回归系数(参阅7.5.1)满足下式:.................................(B4)式中:、——对应取样时间为τ2、τ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m;q——时间稀释指数,由表B5确定;
、——对应取样时间τ2、τ1时的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在应用表B5计算≥0.5h的时,应先根据0.5h取样时间值计算时间为0.5h的再以其作为,计算。表B5时间稀释指数q适用时间范围,hqΙ≤τ<1000.30.5≤τ<Ι0.2 B3小风和静风(U10<1.5/s)时,0.5h取样时间的扩散参数建议按表B6选取,大于0.5h时,可参照B2.2换算。表B6小风(1.5m/s>U10≥0.5m/s),和静风(U10<0.5/s)扩散参数的系数、稳定度(P·S)U10<0.5m/s1.5m/s>U10≥0.5m/sU10<0.5m/s1.5m/s>U10≥0.5/sA0.930.760.151.57B0.760.560.470.47C0.550.350.210.21D0.470.270.120.12E0.440.240.070.07F0.440.240.050.05B4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当He>200m时也可选用更符合该项目实际条件的扩散参数。 11 附录C混合层厚度的确定(参考件)当大气稳定度为A、B、C和D时:..............................................(C1)当大气稳定度为E和F时:..........................................(C2)...........................................(C3)式中:h——混合层厚度(E、F时指近地层厚度),m;U10——10m高度处平均风速,m/s;大于6m/s时取为6m/s;as,,bs——混合层系数,见表C1;f——地转以参数;——地转角速度,取为7.29·10ˉ5rad/s;——地理纬度,deg。表C1我国各地区as和bs值 as bs 地区ABCDEF新疆西藏青海0.0900.0670.0410.0311.660.70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秦岭以北)宁夏甘肃(渭河以北)0.0370.0600.0410.0191.660.70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海南台湾福建江西0.0560.0290.0200.0121.660.70云南贵洲四川甘肃(渭河以南)陕西(秦岭以南)0.0370.0480.0310.0221.660.70注:①A、B、C、D、E和F定义见附录B1。②静风区各类稳定度的as和bs可取表中的最大值。 12 附录D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有关问题(参考件)D1扩散参数发生变化时的估计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如果扩散参数在时间tc前后发生变化(参阅7.5.5海岸线熏烟过程),例如,,则从t=0出发的烟羽扩散参数为: ...........................................(D1)其中tυ应满足................................................(D2)当可表示为..........................................(D3)..........................................(D4)如果用行程表示σ,可以污染物中心轨迹上的行程X代替t,即t=X/U,U为平均风速。当........................(D5)式中:Xc=Utco以上各式对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都适用。 D2烟羽经过孤立山体(或其它障碍物)时,烟轴高度的修正方法D2.1.中性或不稳定天气条件当排气筒下风方某处的出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高度hT低于排气筒处的有效高度He时,则假定该处烟轴与地面的高度差等于He/2。D2.2稳定天气条件当烟羽逼近山体时,烟羽以临界高度Hc为界分成两部分,临界高度以上部分的烟羽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而临界高度以下部分的烟羽则被迫绕过山体而过。此临界高度Hc
可由下式定义:................................(D6)式中:U——Hc高度的风速,m/s;Hm——山体高度,m;θ——Z高度上大气位温,K;——位温梯度,K/m。 13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空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俎铁林、周苏雁、朱蓉。本标准由国家保护局负责解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邯郸市城区主要街道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和景观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
-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
- 农村危房改造维修设计技术导则
- 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
-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文库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 北京市供热计量应用技术导则
- 380v—500kv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54504
-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54462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