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1.00 KB
  • 103页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讨论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3年9月5日 目录1.概述11.1综合分析概念11.2综合分析的目的11.3适用范围11.4名词术语12.基本原则32.1科学性原则32.2代表性原则32.3可行性原则32.4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原则33.地表水质量评价43.1现状评价43.2质量趋势分析143.3水质变化原因分析18参考资料:244.空气质量评价244.1评价项目244.2评价标准254.3现状评价25 4.4污染趋势分析434.5变化原因分析46附:例表、例图515.声环境质量评价515.1基本评价量515.2现状评价515.3定性评价535.4趋势分析536.地下水水质评价546.1监测频次546.2监测项目546.3评价标准556.4地下水质量评价556.5质量趋势分析587.酸雨评价597.1评价项目(监测项目)597.2评价标准597.3酸雨现状评价607.4趋势分析657.5原因分析678.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评价688.1监测点位68 8.2评价指标688.3评价标准698.4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698.5质量趋势分析719.生态质量评价7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74一.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74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77三.术语解释(含义、数据来源、获取方法、计算单位)78四.实例84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85说明85一.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85㈠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目的85㈡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86㈢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及技术要求86㈣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87第一部份环境监测工作概况87第二部份环境质量现状87第三部份总结90二.五年环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91㈠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目的91 ㈡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91㈢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原则91㈣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92第一部份环境概况92第二部份环境质量状况92第三部份总结95三.环境质量报告书出版规定95㈠《环境质量报告书》封皮格式95㈡内封字号96㈢内容96㈣插图、表96㈤《报告书》尺寸规格97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1.概述1.1综合分析概念综合评价技术系指在科学掌握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处理加工,结合污染源排放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区域自然状况、环境管理措施实施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包括数据处理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环境质量表征技术等方面。1.2综合分析的目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在于客观地描述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适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可以检验环境管理的效果,为环境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分析各类污染源排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依据;评价环境监测网络设置的合理性,为调整环境监测网络提供依据;检验环境监测的效能,为调整环境监测点位、项目、频次提供依据;及时发布各类环境质量报告,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知情权的需要。1.3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环保系统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1.4名词术语干流、支流[1]:直接注入海洋或内陆湖泊的河流叫做干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支流叫做干流的一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则称为干流的二级支流,其余依次类推。支流的级别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水系[1]:河流的干流及全部支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称为水系,又称河系或河网。与水系相通的湖泊也属于水系之内。流域[2]: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体水域总称。流域片:若干个相邻的流域,其集水区域接壤或彼此交叉,使各个流域连成一片,称为流域片。入河排污口[2]:指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排放污水的直接排污口,包括支流、污染源和市政直接排污口。排污总量[2]: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污染物流通量:指某一段时间内流经某监测断面的污染物总量。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噪声: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环境噪声:户外噪声的总称。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和其它噪声。地下水水位:地下水上表面距海平面的距离。酸沉降: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形态、气态及颗粒物形态沉降于地面的过程称为酸沉降。其中以降水形态沉降的称为湿沉降,以气态或颗粒物形态沉降的称为干沉降。酸雨:pH≤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酸雨频率:pH≤5.6的降水次数占总降水次数的百分比。酸雨强度:酸雨的酸度和酸雨频率合称酸雨强度。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离子平衡:降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克当量浓度基本相等(0.8~1.2之间)时的状态。海水各污染物浓度值:以样品个数为计算单元,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平均值。海水水质超标率:以样品个数为计算单元,计算时统一采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一类海水标准。2.基本原则2.1科学性原则所有的环境质量评价过程必须建立在科学地获取环境质量信息的基础上。即监测点位(断面)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采样、样品的保存和前处理、实验室分析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满足质控要求。2.2代表性原则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必须能反映评价对象的足够信息,即监测项目是齐全的,监测频次是满足规范要求的,监测范围足够的。2.3可行性原则所确定的评价方法应该是普遍适用的,宜于操作的,且能与暨往的评价方法相联系的。2.4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原则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模式,力争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上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促进国际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交流。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3.地表水质量评价地表水质量评价是根据监测数据对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进行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一种单要素评价。是根据地表水体的用途,选定评价参数,按照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所选的评价方法,对水体质量或综合体的质量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过程。3.1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是根据近期水质监测资料,对水体水质的现状进行评价。3.1.1基本要求进行水质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时段。对不同功能的水体选择的评价项目不一定相同,不同的评价时段对同一水体评价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3.1.1.1评价项目a.地表水月报评价项目河流评价基本项目是: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水质较差时)、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汞、铅、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12项。湖库在以上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总氮,共13项,当其它项目有超过III类水质时,应参加评价。b.季度、年度评价项目河流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的23项、湖库24项评价。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c.污染事故评价项目按事故的特征选择有关项目评价。d.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评价项目:根据不同功能区水质要求,选择支持作用大的项目评价(另定)。3.1.1.2评价指标指用于表征水环境质量的指标,如水质类别、达标率、综合污染指数、污染分担率等。3.1.1.3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1.1.4评价时段可分月、水期、季度、年度;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施周报。3.1.2水质类别规定3.1.2.1河流断面水质类别每个河流断面水质类别是根据断面的水质评价项目中污染最重的项目所达到的水质类别来确定的。描述断面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达到”、“满足”、“为”等词语。3.1.2.2城市河段水质类别城市河段一般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确定河段的水质类别,采用以下方法:⑴平均水质类别:将河段各个断面的各项污染物进行算术平均,取其污染最重的项目所达到的水质类别来确定该河段的水质类别。⑵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河长加权法:如果掌握各个断面代表的河段长度,则可以根据各级水质类别断面代表的河段长度之和占评价河段总长度的百分比来表征评价河段的水质状况。评价时需要指出河段的实际总长度和参加评价的河段总长度。3.1.2.3河流水质类别河流的水质状况通常以百分比的方式来表示。⑴断面类别比例:根据评价河流中各级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表征评价河流的水质状况。⑵河长加权法:如果掌握河流各个断面代表的河段长度,则可以根据各级水质类别断面代表的河段长度之和占评价河流总长度的百分比来表征评价河流的水质状况。评价河流的总长度不一定是河流的实际总长度,它是该河流中所有参评断面所代表的河流长度的总和。评价时需要指出河流的实际总长度和参加评价的河流总长度。3.1.2.4水系水质类别同河流水质类别。3.1.2.5湖库水质类别⑴平均水质类别:将湖库的各个点位的各项污染物进行算术平均,取其中污染最重的项目所达到的水质类别来确定该湖库的水质类别。⑵面积加权法:如果掌握湖库中各个点位代表的水域面积,则可以根据各类水质类别的点位代表水域面积之和占评价水域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征评价湖库的整体水质状况。评价水域面积不一定是水域总面积,它是该湖库中所有参评点位代表的水域面积的总和。评价时需要指出湖库的水域总面积和参加评价水域总面积。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3.1.2.6湖库富营养化程度[4]湖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㈠评价指标: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㈡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m─评价参数的个数。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参数chlaTPTNSDCODMnrij10.840.82-0.830.83rij210.70560.67240.68890.6889※:引自金相灿等著《中国湖泊环境》,表中rij来源于中国26个主要湖泊调查的计算结果。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⑴⑵⑶⑷⑸式中:叶绿素achl单位为mg/m3;透明度SD单位为m;其它指标单位为mg/l。㈢湖泊营养状态分级: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TLI(∑)<30贫营养(Oligotropher)30≤TLI(∑)≤50中营养(Mesotropher)TLI(∑)>50富营养(Eutrtropher)50<TLI(∑)≤60轻度富营养(LightEutrtropher)60<TLI(∑)≤70中度富营养(MiddleEutrtropher)TLI(∑)>70重度富营养(HyperEutrtropher)在同一营养状态下,指数值越高,其营养程度越重。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3.1.3地表水水质达标评价3.1.3.1断面水质达标率地表水断面监测结果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为标准进行衡量,计算断面达标频次之和占监测断面总频次的百分比。计算公式:3.1.3.2河流、水系水质达标率⑴断面比率法:评价河流达标断面数占监测断面数之百分比。⑵河长(面积)比率法:达标河长(面积)占监测总河长(面积)的百分比。3.1.3.3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⑴功能区达标率:单个功能区达标率按评价时段不同分月、季度、年度计算达标率。计算方法是将断面监测结果按相应水体功能区标准衡量,评价时段内断面达标频次之和占断面监测总频次的百分比。计算公式:⑵河流、湖库功能区达标率:方法一:评价河流或湖库功能区达标率时,按已有各类功能区的监测断面(点位)的达标个数计算各类功能区和总功能区的达标率。方法二:按达标的各类功能区的河流长度(湖库面积)占总河长(湖库面积)的比例为达标率。⑶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功能区达标城市评价:城市地表水功能区达标个数占全部功能区个数的比例达到85%以上时,该城市地表水功能区达标。3.1.4主要污染物的确定3.1.4.1污染分担率法根据各项污染指标的污染分担率大小来确定主要污染指标。将污染指标的分担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取分担率之和占60%以上的前若干项污染指标作为该河流或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河流或水或水系的综合污染指数与污染分担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当污染指标为溶解氧时)污染分担率:式中i评价指标个数,i=1,2,3,……,nj评价断面个数,j=1,2,3,……,mPa河流或水系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P河流或水系的污染指数Pijj断面第i项污染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Pi第i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Pj第j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Cijj断面第i项污染指标的年平均值,mg/lCi0第i项污染指标的评价标准值,mg/lKi第i项污染指标在河流(水系)诸污染指标中的分担率3.1.4.2加权污染分担率以断面代表的河段长度(点位代表的水域面积)占评价河流总长度(评价水域面积)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各项污染指标的加权污染分担率。将污染指标的分担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取分担率之和占60%以上的前若干项污染指标作为该河流或水系的主要污染指标。河流或水系的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与加权污染分担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当污染指标为溶解氧时)加权污染分担率: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式中i评价指标个数,i=1,2,3,……,nj评价断面个数,j=1,2,3,……,mRjj断面代表河流长度占评价河流总长度的比例Qa河流或水系的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Q河流或水系的加权综合污染指数Pijj断面第i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Pi第i项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Qjj断面的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Qi第i项污染指标的加权综合污染指数Cijj断面第i项污染指标的年平均值,mg/lCi0第i项污染指标的评价标准值,mg/lKi第i项指标在河流(水系)诸污染指标中的加权分担率3.1.5定性评价3.1.5.1断面污染程度的确定根据断面的水质评价,使用下列表征方法:清洁、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地表水水质分级I~II类水质清洁III类水质良好IV类水质轻度污染V类水质中度污染劣V类水质重度污染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3.1.5.2河流、水系污染程度评价在描述河流、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按照断面类别比例法或河长权重法进行评价,得出各个水质类别所占的百分比。使用下列方法表征污染程度:地表水污染程度分级I~II类水质比例≥80%清洁I~III类水质比例≥80%良好40%≤I~III类水质比例<80%轻度污染劣V类水质比例>30%中度污染劣V类水质比例>50%重度污染3.1.5.3水系主要水质类别的确定对地表水水质进行归类,可以划分为I~II类、I~III类、II~III类、IV~V类、劣V类。⑴当某一个或二个水质类别比例占60%以上(含60%)时,则可以指出该水系以某类水质为主。如“以II~III类水质为主”,“以IV类水质为主”,“以劣V类水质为主”等。⑵如果掌握各个断面代表的河段长度(点位代表的水域面积),当水系中某一类或某一具体类别的断面代表河段长度之和(点位代表的水域面积之和)占评价河流总长度(评价水域总面积)的60%以上(含60%)时,则可以指出该水系以某类水质为主。3.1.6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是将各个河流(水系)按照污染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以说明河流(水系)的污染空间分布特征。河流(水系)污染程度的排序方法:按照各个河流(水系)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或加权综合污染指数进行排序。3.2质量趋势分析3.2.1基本要求进行同一水体、河流、水系与前一时段比较、与前一年同期比较或多时段趋势比较时,必须满足下列二个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⑴评价时选择的污染指标必须相同;⑵进行比较的对象之间样本和样本数必须相同。3.2.2不同时段定量比较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水系)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比较、与前一年度同期比较或进行多时段趋势比较。比较方法有下列几种:单因子浓度比较、综合污染指数比较、水质级别比较和功能区达标比例比较。多时段趋势比较的方法见本章3.2.3节。3.2.2.1单因子浓度变化就某一断面(河流、水系)的某项污染指标的浓度值进行不同时段比较,表征该项污染指标浓度变化的方法如下:⑴当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没有导致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无明显变化;⑵当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较小,但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略有升高(上升)或略有降低(下降);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⑶当指标浓度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较大,并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一个级别的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升高(上升)或降低(下降);⑷当指标浓度值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较大,并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多级的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明显升高(上升)或明显降低(下降)。3.2.2.2水质类别比例变化在对水系整体水质类比比例进行不同时段比较时,表征方法如下:⑴变化不大、基本持平⑵略有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略有改善或略有好转;水质略有下降。⑶有所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有所改善或有所好转;水质有所下降。⑷明显(显著)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明显(显著)变好、明显(显著)改善、明显(显著)减轻或明显(显著)好转;污染程度明显(显著)加重、明显(显著)恶化。⑸重大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大为改善;污染程度严重恶化。判断标准: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I~III类水质断面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V类水质断面百分点之差:⊿D=D2-D1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G和⊿D可正可负。变化方向的判定:⊿G-⊿D>0  水质变好⊿G-⊿D<0  水质变差变化程度的判定:⑴当,变化不大、基本持平⑵当,略有变化⑶当,有所变化⑷当,明显(显著)变化⑸当,重大变化例1:I~III类水质增加了10.0个百分点,⊿G为+10.0劣V类水质减少了5.0个百分点,⊿D为-5.0整体变化为:整体水质有所好转。例2:I~III类水质增加了10.0个百分点,⊿G为+10.0劣V类水质增加了15.0个百分点,⊿D为+15.0整体变化为:整体水质变化不大。3.2.2.3功能区达标比例变化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对某一河流(水系)的功能区达标比例进行不同时段比较时,直接指出达标比例增加(上升)或减少(下降)的百分点数值,以说明达标比例的变化情况。3.2.3水质趋势定性分析水污染趋势定性分析应在污染指标月度、季度、年度变化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是为了了解污染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作出相应的结论。衡量趋势分析的统计意义通常要作出断面污染指标浓度与其出现时间序列间的关系。通常用折线图来表示。在此推荐常用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该方法要求具备足够的数据,一般至少应采用四个期间的数据。具体方法是:给出时间周期Y1……Yn,和其相应数值C(即月均值、季均值或年均值C1……Cn),将C从大到小排列好。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i-变量Xi和Yi的差值Xi-周期1到周期2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序号将秩相关系数rs的绝对值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统计表(见附表1)中的临界值Wp进行比较。当rs>Wp则表明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如果rs是负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水质变化呈下降趋势或好转趋势;如果rs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是正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水质变化呈上升趋势或加重趋势。当rs≤Wp则表明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说明在评价时段内水质变化稳定或平稳。附表1秩相关系数rs的临界值(Wp)NWp显著水平(单侧检验)0.05显著水平(单侧检验)0.150.9001.00060.8290.94370.7140.89380.6430.83390.6000.783100.5640.746120.5060.712140.4560.645160.4250.601180.3990.564200.3770.534220.3590.508240.3430.435260.3290.465280.3170.448300.3060.4323.3水质变化原因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质量主要受到两大方面的影响:一是自然条件和变化的影响,包括地质、水文、气象、土壤等;二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河道的改变、人工调控等。自然条件的改变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两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3.1气候条件的变化分析如气候变暖,会使冰雪融化,对河流有补给作用。气象条件中对地表水影响因素最大的是降水量,它直接影响地表径流的流量。3.3.2水文条件的变化分析3.3.2.1微观分析将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水生生物的生长与水文参数结合起来,研究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发生的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包括扩散、混合、稀释、沉降作用)。3.3.2.2宏观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水质与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流域来水量的变化是影响其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分析水环境质量变化时结合流域来水量的变化有助于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通过长期的观测还可以研究断面污染指标浓度与断面流量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研究水量和水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机制。同时,水质与水量结合的研究也是水环境容量确切评价的依据。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应结合起来。在每个流域选择合适的和一定数量的监测断面作为固定的水文测流断面,在监测水质的同时测量水文参数。水文站的设置除了要与监测断面相吻合外,对于面积较大的流域,如长江、黄河等,水文站还要在整个流域的上、中、下全面设置。3.3.2.3水体的人工调控程度对水质的影响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目前,在我国的主要江河上均设置有大小不等的水库、闸坝,这些人工控制设施通过调节水量达到防洪、蓄水、发电的目的。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和水量的变化对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体的自净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水体的人工调控程度也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反之,在对水体进行人工调控的同时应考虑到水质的状况,保证河流中应有的生态水量。3.3.3断面污染物通量分析断面的污染物通量直接影响到断面的水质状况。河流中污染物通量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污染物通过某一断面的总量,在实际测量中,污染物浓度的测定和流量的测定均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般采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平均浓度乘以平均流量的近似方法求得污染物的通量。以月为单元的通量计算公式为:式中:Lm-污染物的月通量(单位:kg)Cm-污染物的月平均浓度(单位:mg/l)D-测量月份天数(单位:d)Qm-河流的日平均流量(单位:m3/d)流量测量参见《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7.7节。断面污染物年通量为月通量乘以12。3.3.4入河、入湖污染物总量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在一段时间内水质的变化与其间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将不同时段的入河、入湖污染物总量变化与河、源的水质变化结合起来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可以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的内容有:各排污口年、月、日污染物排放量,最高排放量;日排废水量,月排废水量,年排废水量;日排废水中污染物平均浓度,月排废水中污染物的算术平均浓度,日平均最高浓度;月排废水日数,年排废水日数。3.3.5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通常用年万元GDP产值污染物的排放量来表示,该指标的某个污染物在某种生产工艺下的单位产值排放量,主要评价该生产工艺清洁生产的程度。污染物排放量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排放到水、大气外环境的污染物的总量。公式: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量(吨)/当年GDP(现价,万元)3.3.5.1工业排放强度分析⑴工业排放强度工业排放强度是指万元工业增加值(原来多用工业总产值来表示,现多用工业增加值表示)某种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公式: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量(吨)/当年工业增加值(万元)⑵工业排放强度比较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某种污染物的工业排放强度年际间大小的比较,可用来比较该生产工艺是否得到改进。公式:设某一工业污染物今年的排放强度为Q1,该工业污染物上年的排放强度为Q2,则今年该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比上年增大或减小(Q1-Q2)吨/万元。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同一种工业污染物年际排放量多少的比较,可用来评价在生产工艺未变的情况下产品产量的变化,或者反映了生产工艺的改进。公式:设某工业污染物今年的排放量为P1,该工业污染物上年的排放量为P2,则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今年比上年增加(或减少)(P1-P2)吨,该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今年比上年增长、上升(或下降、降低)(P1-P2)/P1×100%。⑷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是指某一生产工艺下单位产品工业污染物的产生量,可用来评价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的大小。公式: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吨)/产品产量(吨)3.3.5.2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强度分析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强度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强度可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来表示,指城镇居民每人每天排放生活污水的数量,该指标主要用于生活污水方面的评价。公式:人均日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用排水折算系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人均日生活用水量采用城市供水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用排水折算系数可采用城市供水管理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计算,一般为0.7~0.9,计算公式为:用排水折算系数=污水年排放量/供水总量⑵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比较生活污染物排放量比较是指同一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年际比较。公式:设某一生活污染物今年的排放量为S1,该生活污染物上年的排放量为S2,则该生活污染物排放量今年比上年增加(或减少)(S1-S2)吨,该生活污染物排放量今年比上年增长、上升(或下降、降低)(S1-S2)/S1×100%。3.3.6污染防治措施与投资分析⑴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是指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及其它污染采取的措施。⑵污染治理投资污染治理投资是指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及其它污染投入的资金。⑶污染防治措施与投资分析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及其它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和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投资额的相关分析,可用相关系数r来表征。公式: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式中:Xi为某种污染物年际排放量Yi为治理该污染物所投入的资金参考资料:[1]:《水文与水资源学》刘俊民、余新晓中国林业出版社[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4]:《关于印发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的通知》总站生字[2001]090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4.空气质量评价4.1评价项目4.1.1统一评价项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项目评价。4.1.2特殊评价项目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无动力被动式采样监测项目,如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等,应对其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价,但考虑到缺少统一的标准限值,可不作达标评价,不参与空气质量级别评价。在方法操作条件可比的情况下,进行时间序列或不同区域污染程度的比较,以反映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特征。评价分析光化学烟雾或臭氧污染、交通环境空气质量时,增加NOX和NMHC(非甲烷烃)。为了环境管理需要、反映当地空气污染特征或变化,可增加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规定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区域性特异污染项目。4.2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执行以下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浓度限值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分级限值:《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综字[2000]026号)。4.3现状评价根据空气监测数据及其统计指标(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分散度、超标或达标情况、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及污染负荷等),分析评价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状况、空气质量达标等情况。4.3.1评价指标以下为空气质量评价的一些基本评价指标,可根据综合分析评价的具体情况选取或增加使用。⑴测点/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污染物浓度水平:平均浓度及浓度范围、浓度频率分布图、百分位浓度、达标或超标比率、最大超标倍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及达标情况、达标天数比例。污染特征分析:计算污染指数及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确定主要污染物。⑵区域/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指标污染物浓度水平:统计范围内各城市污染物的浓度均值的范围及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浓度频率分布图、百分位浓度、各污染物浓度达标或超标城市比例。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及不同空气质量级别城市比例。污染特征分析:计算污染指数及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确定主要污染物;计算分析以不同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的城市比例。4.3.2数据统计方法4.3.2.1单测点平均浓度值计算⑴点日均浓度,该点位一日内的污染物平均浓度;24小时连续监测结果获得点位日均浓度。数据有效性满足:SO2、NO2、NOX、CO监测每天至少有18小时的采样时间;TSP、PM10、Pb、B(a)P监测每天至少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空气自动监测系统TSP或PM10每天至少有18小时的采样时间。⑵点周平均浓度:该点一周的日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数据有效性满足:每周不得少于3个日均值。⑶点月平均浓度:该点一月的日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数据有效性:SO2、NO2、NOX、CO监测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大流量采样器监测TSP、PM10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月至少有21个日均值。⑷点季平均浓度:该点一季的日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数据有效性:SO2、NO2、NOX、CO监测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3个月,大流量采样器监测TSP、PM10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3个月;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月至少有21个日均值×3个月。⑸点年平均浓度:该点一年的日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数据有效性:SO2、NO2、NOX、CO监测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大流量采样器监测TSP、PM10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至少有252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21个日均值。⑹监测样品浓度低于监测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时,该监测数据以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记录并参加平均值计算。上述平均浓度计算的数据有效性要求为最低统计数据量,全部有效监测数据均应参加平均值统计计算。4.3.2.2城市(多测点)平均浓度⑴城市日平均浓度:城市全部趋势监测点位同一日的日均浓度的算术均值。⑵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城市周平均浓度:城市全部趋势监测点位的周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⑶城市月平均浓度:城市全部趋势监测点位的月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⑷城市季平均浓度:城市全部趋势监测点位的季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⑸城市年平均浓度:城市全部趋势监测点位的年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⑹省(自治区)和全国范围不计算污染物的日均、周均浓度。⑺计算城市(多测点)范围的日、周、月、季、年平均浓度值,应先计算统计范围内各监测点相应时间周期的日、周、月、季、年均浓度,再求各点位浓度的算术均值。各点位等权计算。城市(多测点)平均浓度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城市平均浓度Cj-j测点的浓度均值m-参加平均计算的测点数目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统计计算城市的日平均浓度、周平均浓度时,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位数应占城市市区所有趋势监测点位数的50%以上;计算城市的月、季、年浓度平均值时,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位数应占城市市区所有趋势监测点位数的90%以上;清洁对照点一般不参加全市均值统计计算,若清洁对照点在城区内,且代表区域占城区面积的15%以上,并经批准的方可参加计算。若清洁对照点远离市区、点位认定批准文件未明确规定参与全市均值统计的、或清洁对照点代表区域不足城市面积的15%,不参加统计计算。4.3.2.3超标倍数超标倍数按下式计算:式中:C-污染物监测浓度Cs-污染物浓度标准限值计算中执行哪一级标准应予以说明;同时注意标准限值的取值周期与污染物浓度统计时间周期相一致。4.3.2.4日均值超标率点位或城市污染物日均值超标率,以二级标准评价。计算公式如下: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计入有效数据总样本数。未检出(低于最低检出限)的数据计入有效监测总样本数中。点日均浓度按4.3.2.1节、城市日均浓度按4.3.2.2节计算。×第95百分位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第90百分位第75百分位第90百分位中位数第25百分位第10百分位第5百分位4.3.2.5百分位数浓度⑴百分位数的表示法百分位数是用于表示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有关统计指标分布状态的一种较为常用的简单方法。环境质量报告书中一般给出第5、第10、第25、第50(中位数)、第75、第90和第95的百分位数的数据,以及平均值。第5、第10和第25的百分位代表“较清洁”的点,或某一点“较清洁”的浓度水平;而第75、第90和第95百分位代表“污染较重”的点,或“污染较重”的浓度水平。中位数和平均值描述“典型”的点,或代表区域范围整体趋势、某时段内平均的浓度水平。使用这种矩形图可以同时对“较清洁”、“典型”、“污染较重”的站点的趋势进行比较。⑵百分位的计算含量为N的数据例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好后,则第P百分位的值等于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个数的值,即中位数为第50个百分位数。例数为偶数,取两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中位数。当不为整数时,用线性插入法从两个相邻的数中计算出第P百分位数的值。①对于样本数为N的数据组的p分位数mp:当时;当时。当p=0.05、0.1、0.25、0.5、0.75、0.9、0.95时,mp分别为第5、第10、第25、第50、第75、第90、第95百分位数。②对于分组资料,可采用下式进行近似计算:式中:L-Px所在组的下限数据浓度值i-Px所在组的组距fx-Px所在组的频数C-Px所在组之前一组的累计频数4.3.3空气质量级别与状况评述4.3.3.1空气质量级别判定空气质量级别的判定,采用最大单因子判别法;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污染物浓度限值的取值时间周期,分别按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确定短期(日)和长期(年)空气质量级别。4.3.3.2达标评价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⑴达标:污染物浓度均值低于或等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则可称该项污染物浓度达标。⑵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均达标,则称空气质量达标。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中任何一项污染物浓度不达标,则空气质量为未达标。⑶满足/达到:污染物浓度低于或等于空气质量标准中X级标准限值时,可称为达到X级标准限值的要求;或满足X级标准。⑷超标:污染物浓度值大于空气质量标准中X级标准限值时,可称为超过X级标准;以二级标准评价时,可简称超标。超过三级标准时,称为“劣三级”。空气质量及其级别评价,不使用“超标”。⑸未达标:当参与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浓度超过标准限值时,对空气质量定性表述不使用“超标”,用“未达标”;超过三级标准限值时,空气质量表述为“劣三级”。4.3.3.3逐日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日报)⑴日空气质量级别的确定:依据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日均浓度(CO、O3按一日内最大小时浓度值)分别确定各项污染物浓度达到的级别,按照最大单因子级别确定空气质量级别。⑵监测点的日空气质量级别:按照该点各项污染物的日均浓度(CO、O3按一日内最大小时浓度值)判定。⑶城市的日空气质量级别:按照城市各项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全市平均(CO、O3按一日内最大小时浓度值)判定。污染物的城市日均浓度值按4.3.2.1节规定计算。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4.3.3.4周、月、季空气质量状况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标准限值规定,不宜直接用周、月、季的平均浓度确定空气质量级别。可按照周、月、季等不同时间周期内,逐日空气质量级别的天数比例及污染物浓度范围、日均浓度超标率等评价空气质量状况,污染物日均值超标率按4.3.2.4节计算。⑵臭氧(O3):小时浓度最高值,超标小时数及出现小时浓度超标的天数,小时浓度超标情况,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4.3.3.5年度空气质量状况⑴根据污染物年均浓度,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年均浓度标准限值,评价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达到的级别(见4.3.3.1节)及达标情况(见4.3.3.2节)。⑵按照二级标准,计算评价一年内污染物日均浓度达标率或超标率情况;日均浓度计算见4.3.2.1节。⑶臭氧(O3):小时浓度最高值,超标小时数及出现小时浓度超标的天数,小时浓度值超标情况,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⑷计算评价逐日空气质量达到各级别的天数比例。逐日空气质量级别的评价判定见4.3.3.3节。4.3.3.6城市与点位空气质量评价注意事项⑴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注意污染物平均浓度取值周期不同时,点位平均浓度与城市平均浓度的计算方法,要严格按照4.3.2节规定计算不同取值周期的城市平均浓度。⑵再根据相应(空间范围、时间范围)的浓度平均值,按照4.3.3.1、4.3.3.3、4.3.3.4和4.3.3.5节分别给出点位和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达到级别、超标率、空气质量级别等)。4.3.3.7区域空气质量状况评价⑴各省、自治区和全国的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以辖区或统计区域范围内各个城市的污染物平均浓度为基础进行评价;⑵各项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达到不同级别的城市数和比例;⑶根据各个城市各项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计算评价不同空气质量级别的城市数和比例;⑷城市间空气污染程度比较以下统计指标: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年或月、季),主要污染物日均浓度值超标率(达标率),年度空气质量级别,达标天数比例(或不同空气质量级别天数比例)。臭氧污染程度比较,最大值小时浓度值、超标(二级标准)小时数及出现小时浓度超标(二级标准)的天数。4.3.4功能区达标评价4.3.4.1城市空气功能区达标评价指标及标准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依据经地方政府批准的城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确定监测点位所在区能区类型及其应执行的空气质量标准级别。目前,空气质量按区能区达标评价,主要根据空气中SO2、NO2、TSP/PM10的年均浓度值评价。若考虑CO和O3时,则CO按照最大日均浓度值,O3则按照最大小时浓度值评价达标情况。功能区或其代表点位空气质量级别按照4.3.3.1节的规定确定。4.3.4.2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⑴方法一某一点位的SO2、NO2、TSP/PM10的年均浓度值均达到该点所属功能区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要求,则该点位达标;同一功能区中,所有监测点位均达标,则该功能区达标。所有功能区达标,则该城市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⑵方法二同一类功能区中所有监测点位SO2、NO2、TSP/PM10年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均达到该类功能区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要求,则该类功能区达标。所有类别功能区达标,则该城市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4.3.4.3功能区达标率计算方法根据4.3.4.2节功能区空气达标情况,计算达标功能区数量占已划定的功能区总数的比例,即为功能区达标率。4.3.5污染指数评价污染指数是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将有关的污染物浓度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无量纲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但任何一种污染指数方法和模式,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因此,对指数评价方法和模式的使用,不作统一规定,本节对几种常用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方法(模式)的适用性进行规定。也可以选择其它方法和模式。选用任何污染指数方法(模式),必须说清其适用范围,注意参数选择及权重分配的合理性、标准适用及级别判定的科学性、计算方法的规范性。4.3.5.1空气污染指数(API)⑴API分级限值标准和计算方法执行《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综字[2000]026号);API分级限值标准见下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污染指数API污染物浓度(mg/m3)取值原则SO2(日均值)NO2(日均值)PM10(日均值)CO(小时值)O3(小时值)500.0500.0800.05050.120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1000.1500.1200.150100.200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0.8000.2800.350600.400根据污染物浓度水平对人体健康影响确定分级浓度限值3001.6000.5650.420900.8004002.1000.7500.5001201.0005002.6200.9400.6001501.200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活动建议0~50I优可正常活动51~100II良101~150III1轻微污染敏感人群考虑限制较长时间的户外活动151~200III2轻度污染易感人群(如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者)宜减少体力消耗及户外活动201~250IV1中度污染老年人、儿童及易感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并减少体力活动251~300IV2中度重污染>301V重度污染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并减少体力活动API计算方法: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①污染物分指数的计算当污染物X的浓度时:其分指数式中:IX-污染物X的污染分指数CX-污染物X的浓度监测值IX,j-第j转折点污染物X的污染分项指数值IX,j+1-第j+1转折点污染物X的污染分项指数值CX,j-第j转折点污染物X(对应于IX,j)浓度限值CX,j+1-第j+1转折点污染物X(对应于IX,j+1)浓度限值对于污染物X的第j个转折点(CX,j,IX,j)的分指数值和相应的浓度值,可由上表确定。②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取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该项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其中:IX为污染物X的分指数;n为污染物的项目数。⑵由于API以污染物的短期浓度标准及健康影响的短期基准为分级限值标准,因此,API主要适用于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短期空气质量评价。⑶由于API分级限值标准与API指数为分段线性关系,以及逐日API可能取自不同的首要污染物,因此,不得使用API平均值评价较长周期(月、季、年)空气质量级别及空气质量状况。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⑷使用API评价较长周期(月、季、年)空气质量级别及空气质量状况时,要报告该周期内API范围,不同空气质量级别的天数占获得有效数据天数的比例。4.3.5.2综合污染指数⑴综合污染指数是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项因子的指数和。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P: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i:i项空气污染物的分指数Ci:i项空气污染物的季或年均浓度值Si: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n:计入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数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数值越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反之,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数值小,表示空气污染程度较轻,空气质量较好。⑵污染物负荷系数污染物负荷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其中: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式中:fi-污染物i的负荷系数Pi-污染物i的分指数P-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根据fi的大小确定全市或全区各采样点的主要、次要、……、最小污染物,评价各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单项污染物的污染负荷系数(或其分指数)越大,其对综合污染指数的贡献越大,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影响越大。⑶综合污染指数主要用于同一评价时段内同级评价范围之间空气质量状况(或污染程度)的比较;或同一评价范围内不同时段的空气质量整体变化趋势分析。⑷综合污染指数中评价参数的选取既要注意全面性,又要注意避免重复选取具有相关性或来源有同一性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中TSP、PM10及降尘)。使用综合污染指数比较同一城市(或区域)空气污染年际变化、比较不同城市(或区域)之间污染程度时,要注意计算综合污染指数的污染物项目数必须相同。⑸评价城市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时,综合污染指数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标准取值周期与污染物浓度平均值时间周期必须一致。4.3.5.3其它污染指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使用其它污染指数方法评价空气污染状况,要按照其参数选取原则、污染物取值方法及相应的标准适用规定进行计算和评价。由于某些指数方法以前确定定性分级时,所采用的标准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不一致,不得直接套用其现有的指数定量范围与空气污染程度或空气质量状况定性结论。应用污染指数方法评价空气污染程度及空气质量状况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其它方面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防治建议。切忌脱离现实情况和综合污染指数中相关指标的权重,单纯以数论数的评价方式。4.3.6空间分布特征分析4.3.6.1城市的空气污染空间分布⑴评述各项污染物污染程度的空间分布,指出污染最重、最轻的区域;城区(中心区)与城市对照点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区域比较;⑵图、表显示对比分析结果;可利用GIS表征浓度等值线(可采用内插法等处理)、柱状图对比污染程度差异及空间分布。4.3.6.2省、自治区辖区内空气污染空间分布⑴比较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各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级别),污染类型的同异;指出污染最重、最轻的城市(各项污染物分别评价和空气污染综合评价);⑵利用区域背景点分析;不同类型区域比较;⑶辖区内属于“两控区”地区污染情况;⑷图、表显示对比分析结果;可利用GIS柱状图、饼状图表征对比污染程度差异及空间分布。4.3.6.3全国城市空气污染分布⑴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比较各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各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空气质量级别),污染类型的同异;指出污染最重、最轻的城市或区域(各项污染物分别评价和空气污染综合评价);⑵“两控区”SO2污染情况;⑶不同区域比较:按照东、中、西部、南、北方划分区域;南北方划分以淮河、秦岭为界,淮河秦岭以北的城市为北方城市,以南的城市为南方城市;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城市地理位置分组: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地区不包括在内)。⑷图、表显示对比分析结果;可利用GIS柱状图、饼状图表征对比污染程度差异及空间分布。4.3.7污染程度定性评价4.3.7.1API指数法评价污染程度按《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综字[2000]026号)评价空气污染程度,适用于日报或逐日空气质量状况评价。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日空气质量分级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API≤50优API=51~100良API=101~200轻度污染API=201~300中度污染API>300重度污染4.3.7.2年度空气质量级别评价污染程度根据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按照4.3.3.1节评价确定年度空气质量,按级别定性确定污染程度:日空气质量分级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一级优二级良三级污染较重劣三级污染严重4.3.8主要污染物确定4.3.8.1城市主要污染物⑴日报首要污染物:按《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综字[2000]026号)污染指数最大者为首要污染物;见4.3.5.1节。⑵年度及长期空气质量评价:按照4.1.4.2节计算各项污染物的分指数和负荷系数,分指数或污染负荷系数最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当空气质量为一级时,不分析主要污染物。4.3.8.2地区及全国主要污染物⑴按照统计范围内各项污染物超过二级的城市比例排列,超标城市比例最高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⑵分别统计计算各项污染物的城市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再据此计算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负荷系数,负荷系数最大者为主要污染物。4.4污染趋势分析4.4.1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分析⑴分析污染物浓度趋势变化,统计的空间范围或样本的代表性,应保持一致性。⑵可按照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均值分析变化趋势,主要有:①月、季的逐日变化;②年度内月变化、不同季度(节)比较;③年际间年均浓度变化,年际间各季节、月均值的变化比较。⑶相同空间范围内相等时间周期的浓度百分位数及均值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图,可同时表征污染物浓度分布及均值变化趋势。4.4.2达标率与级别变化趋势比较⑴点、城市各项污染物(臭氧、降尘、硫酸盐化速率除外)日均浓度达标率或超标率变化;⑵臭氧超标小时数或出现小时浓度超标天数的变化;⑶点、城市空气质量逐日级别比例变化;⑷区域内(省、自治区、全国):各项污染物不同级别城市比例的变化;不同空气质量级别城市比例变化;⑸污染物浓度达标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判定评价,见4.3.3节。4.4.3变化趋势评价规则与判据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污染趋势变化分析评价应以年际间变化为基础,即比较两年或多年的年度污染状况变化,不同年度相同季度(季节)、月份污染状况变化。4.4.3.1两时段比较⑴污染物平均浓度及综合污染指数变化:①变好(减轻)/变坏(加重):污染物浓度或综合污染指数降低超过以下限值为状况变好(污染减轻);增加幅度超过以下限值为状况变坏(污染加重):SO2:0.02mg/m3NO2:0.02mg/m3PM10:0.03mg/m3TSP:0.05mg/m3降尘:3吨/km2·月综合污染指数:0.5个综合污染指数②基本不变:污染物浓度或综合污染指数降低或增加幅度在上述限值以内。⑵达标率(或超标率)及级别天数比例变化判断标准:设Δ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污染物浓度日均值达标(二级)率之差或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天数比例之差:ΔG=G2-G1Δ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污染物浓度日均值超过三级标准的比例之差或空气质量劣于三级的天数比例之差: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ΔD=D2-D1ΔG和ΔD可正,可负。①当,变化不大、基本持平;②当,略有变化;③当,有变化;④当,明显(显著)变化不大。ΔG-ΔD>0,表示变好;ΔG-ΔD<0,表示变坏。达标率(或超标率)计算与评价,见4.3.3节。⑶区域(省、自治区、全国)整体趋势变化判断标准:设Δ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统计范围内某项污染物达标城市比例之差或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城市比例之差:ΔG=G2-G1Δ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某项污染物劣于三级城市比例之差或空气质量劣于三级城市比例之差:ΔD=D2-D1ΔG和ΔD可正,可负。①当,变化不大、基本持平;②当,略有变化;③当,有变化;④当,明显(显著)变化不大。ΔG-ΔD>0,表示变好;ΔG-ΔD<0,表示变坏。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4.4.3.2多时段趋势分析⑴多时段(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多年变化)污染趋势分析,要作出污染程度表征指标与其出现的时间序列关系。可利用曲线图或污染浓度百分位数与均值的线-柱图表示。⑵多时段污染趋势统计分析推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将秩相关系数rs的绝对值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统计表中的临界值Wp进行比较。该方法要求具备足够的数据,一般至少应采用四个周期间的数据,即5个时间序列周期的数据。当rs>Wp则表明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如果rs是负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统计量指标变化呈下降趋势(质量改善);如果rs是正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统计量指标变化呈上升趋势(质量下降)。当rs≤Wp则表明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说明在评价时段内有关空气质量指标变化不显著。根据统计量指标代表的意义及其上升、下降趋势结果,说明空气污染程度加重(或空气质量变坏)、空气污染程度减轻(或空气质量变好)。4.5变化原因分析空气质量变化原因的分析要充分考虑有可能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各有关因素,然后分析其对空气质量的贡献率,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4.5.1能源消耗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分析4.5.1.1能耗总量与类型变化⑴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费强度分析分析能源消耗总量、能源消费强度(万元GDP能耗)变化对空气污染程度变化的影响。注意:计算不同年度的万元GDP能耗时,GDP必须使用可比价(或不变价)数据,以保证万元GDP能耗的可比性。⑵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分析能源结果即煤炭、焦炭、燃油、天然气、液化气、电、太阳能等不同类型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及其变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分析能源终端消费结构变化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⑶能源消费类型分析分析不同用途能源消费,即生产能耗、社会生活能耗的变化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4.5.1.2煤炭消耗量分析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煤炭消耗量、消耗强度及其区域分布对空气污染变化非常重要。⑴分析煤炭消耗总量与消耗强度(即万元GDP煤耗)的变化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⑵分析工业煤耗与民用煤耗的变化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影响。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注意分析民用煤耗的利用方式及污染物排放方式对空气污染的影响。⑶分析煤炭消耗的时空分布变化与空气污染时空分布变化的规律性及相关性。4.5.2机动车拥有量与车流量变化分析⑴分析机动车保有量、车流量变化规律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⑵分析路网密度、车流量、道路通行状况的区域分布及变化对空气污染区域分布及变化的影响。4.5.3污染物排放量影响分析4.5.3.1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不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同来源排放量的变化。4.5.3.2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或单位面积SO2、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万元GDP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量(吨)/GDP(万元)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量(吨)/区域面积(km2)结合万元GDP排放强度,分析产业结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结合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分析污染排放布局变化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4.5.3.3行业排放量与排放强度⑴行业排放量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行业排放量是指某一行业年排放某些污染物的量,可用于评价该行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行业排放强度:行业排放强度是指某一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年排放某种污染物的量。行业排放强度=行业某种污染物排放量(吨)/行业工业增加值(万元)⑵结合行业排放强度、行业在经济结构的比重,分析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4.5.3.4二氧化硫排放量与浓度相关分析二氧化硫排放量与浓度相关分析是指某一区域内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减与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低变化的相关分析。注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时空分布与二氧化硫污染时空分布变化的同异性。分析民用能耗及低矮面源排放对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4.5.3.5机动车流量与二氧化氮浓度相关分析车流量增减变化与二氧化氮浓度升降变化相关分析、车流量区域分布与不同区域二氧化氮时空分布变化的影响分析。分析NO2/NOX比值的时空变化。注意NO2/NOX来源的多样性。4.5.4气象条件影响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分析统计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净化、转化的气象条件出现频率及其变化情况。如静风,低风速频率、逆温强度及出现频率和时段、低空大气层结构及各类大气稳定度出现频率、降水量及频率变化等。注意分析导致重污染状况气象条件的类型、频率变化以及对空气污染程度变化的影响。对臭氧及光化学烟雾污染影响分析,要注意日照、大气温度和湿度等影响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气象因素的变化。4.5.5污染治理措施减排效果影响分析⑴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及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减少和排放强度分布变化。⑵高物耗、高能耗的重污染企业(或点源)关停、搬迁对城区空气污染变化影响。⑶机动车排气治理及污染物减排情况影响分析。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改善能源(工业、民用)利用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分布的效果以及对空气污染变化的影响分析。⑸污染防治措施与投资分析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及其它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和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投资额的相关分析,可用相关系数r来表征。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式中:Xt为某种污染物年际排放量Yt为治理该项污染物所投入的资金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附:例表、例图附表污染物或统计指标百分位浓度统计单位:mg/m3监测点(城市或污染物等)样本数最小值百分位数最大值算术均值标准差5102550759095平均值5.声环境质量评价5.1基本评价量以等效连续噪声级(Leq)为基本评价量,同时辅以累积百分声级(Ln)、不同声级覆盖下的面积分布和人口分布、超过某声级的区域面积和人口比例、不同声级覆盖下的道路长度、超过某声级的路段长度及比例、机动车流量、道路宽度、路网密度、不同类型机动车比例、道路条件、道路两侧边界条件、固定噪声源分布及其对外环境的影响、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情况等。5.2现状评价5.2.1区域环境噪声不对单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不计算单点的标准偏差。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对全市各测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平均,其中Leq和Ln采用面积加权平均(采用等间隔布点方法时等效于算术平均);声源构成采用简单相加法统计各类声源影响的测点数及其所占比例。计算全市各测点测量结果的标准差。采用5分贝分级(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份)》),统计不同声级下的覆盖面积和人口(最好能有每个网格内的人口数,如无可采用各区平均人口密度或全市平均人口密度)。不作达标评价。5.2.2道路交通噪声不对单个监测路段(点位)进行评价。不计算单点的标准偏差。对全市各路段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平均,其中Leq、Ln、平均车流量和平均路宽采用长度加权平均。采用5分贝分级(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份)》),统计不同声级下的覆盖路段长度及其所占比例。不作达标评价。但需计算超过70分贝的路长度及其占监测总路段长度的比例。对各条道路进行统计评价,比较各条道路的声级高低,从道路条件、车流量、车辆构成、路面状况、道路宽度、交通管理、道路两侧边界条件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5.2.3功能区噪声按不同功能区分别评价。描绘各功能区24小时等效声级变化曲线图,统计达标和超标的时段及其比例。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分别计算昼间(16小时)和夜间(8小时)的等效声级Ld和Ln,对照标准进行评价。计算昼夜等效平均声级Ldn,采用昼间标准评价。同一类功能区有多个功能块并分别布有测点时,对各功能块分别评价,并用达标功能块的数量占该类功能区所有监测功能块的比例计算该类功能区达标率。高空噪声监测不作评价。5.3定性评价5.3.1区域环境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划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较好好>65.060.1~65.055.1~60.050.1~55.0≤50.0影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判别:兼顾影响范围最大和声强强度最高两个方面分别给出主要噪声源。省级以上综合评价时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程度排序按等效声级从大到小排列。5.3.2道路交通噪声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划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较好好>74.072.1~74.070.1~72.068.1~70.0≤68.0省级以上综合评价时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程度排序按等效声级从大到小排列。5.4趋势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基本要求:只有在监测范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数)基本不变时作比较和趋势分析。如监测范围有重大调整,则应就原可比范围进行分析,并作必要的说明。功能区噪声季度监测结果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季度)比较。年度监测结果与去年比较,或作多年比较。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与去年比较,或作多年比较。当平均等效声级升高1分贝以上(含1分贝)时,污染程度加重。当平均等效声级降低1分贝以上(含1分贝)时,污染程度减轻。当平均等效声级变化在1分贝以内(不含1分贝)时,污染程度稳定。6.地下水水质评价6.1监测频次开采利用地下水城区的环境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二次(丰、枯水期各一次)。6.2监测项目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6.3评价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6.4地下水质量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和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组分评价两种。6.4.1单项组分评价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同一项目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比较每一个项目的水质级别,取所有监测项目中的最大水质级别作为该监测点位的地下水水质级别。(3-1)L-水质级别Li-污染指标水质级别6.4.2综合评价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步骤和要求如下:⑴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⑵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⑶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表1)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⑷按式3-2和式3-3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3-2)(3-3)式中:-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Fmax-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最大值n-项数⑸根据F值,按以下规定(表2)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优良(II类)”、“较好(III类)”。⑹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地下水水质类别评分表类别IIIIIIIVVFi013610地下水水质类别评分表类别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F<0.800.80~<2.502.50~<4.254.25~<7.20≥7.206.4.3区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对一选定区域(如省、市、县等)其水质类别的确定,先计算该区域内各污染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即:,其中n为监测井的个数,根据区域污染指标的算术平均值确定各污染指标的水质级别,根据单项组分评价或综合评价确定地下水水质。6.4.4水质达标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地下水水质,即有一项指标值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限值就认为本监测点位超标。超标率(%)=超标井数/监测井数(3-4)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6.4.5主要污染物确定6.4.5.1综合污染指数(3-5)(3-6)式中:Pij-i项污染指标的污染指数Pj-综合污染指数ci-某项污染指标检出浓度的平均值ci0-某项污染指标的评价标准Xm-某项污染物的超标率n-参加评价的污染物项数6.4.5.2污染分担率(3-7)式中:Kj-j项污染物在该监测井诸污染物中的污染分担率Pij、Pj、n同前。依据式(3-5)、(3-6)、(3-7)可以计算出综合污染指数、污染分担率,根据污染分担率决定主要污染物。6.4.6主要级别确定以某一或两个类别比例之和大于60%的类别确定为主要类别。6.5质量趋势分析6.5.1不同时段定量比较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6.5.1.1同一监测井、区域与前一时段和前一年同期比较假设:评价区域内总的监测井数:MI~III类监测井增加量:PV~劣V类监测井增加量:Q规定如下:明显(显著)好转:P-Q>0且(P-Q)/M>0.05略有(有所)好转:P-Q>0且(P-Q)/M∈(0,0.05)稳定(持平):P-Q=0略有(有所)恶化:P-Q<0且(P-Q)/M∈(-0.05,0)明显(显著)恶化:P-Q<0且(P-Q)/M<-0.056.5.1.2同一监测井、区域多时段比较采用秩相关系数法:衡量污染变化趋势在统计上有无显著性,最常用的技术是Daniel的趋势检验法,它使用了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使用这个方法,要求具备足够的数据,一般至少应采用四个期间的数据,给出时间周期Y1……YN,和它们的相应值X(即年均值c1……cN),从大到小排列好,统计检验用的秩相关系数按下式计算:(3-8)(3-9)式中:di-变量Xi和变量Yi的差值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Xi-周期i到周期N按浓度值从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按时间排列的序号将秩相关系数rs的绝对值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统计表(附表)中的临界值Wp进行比较,如果则表明变化趋势的显著意义,如果rs是负值,则表明为下降趋势。为计算rs,在表上要列出年排列的序数,后面再填上一行年均值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序数;di值为这两行值之差。取每个di的平方,然后对全部di2求和得,再把这个数和N(时间周期数)直接代入公式(3-8)中去。7.酸雨评价7.1评价项目(监测项目)pH、电导率、离子浓度(SO42-、NO3-、Cl-、F-、K+、Na+、Ca2+、Mg2+、NH4+)、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7.2评价标准以降水pH值等于5.6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pH值≤5.6的降水即为酸雨。7.3酸雨现状评价7.3.1降水pH平均值计算及评价7.3.1.1单个测点均值计算及评价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⑴一次降水pH值计算及评价一次降水pH值即为该降水[H+]浓度的负对数。计算公式:pH=-Log[H+]式中:[H+]为氢离子当量浓度,μmol/l。pH值≤5.6即为酸雨。⑵月、季、年均值计算及评价pH平均=-Log[H+]平均式中:pH平均-单一测点月、季或年度平均值[H+]i-第i次降水氢离子当量浓度,μmol/lVi-第i次降水的降水量,mm评价指标:范围值、pH均值、频段分布。评价方法和标准:百分位数法(见大气环境质量部分4.3.2.5节)。7.3.1.2区域均值计算及评价⑴城市均值计算城市pH月、季和年均值计算也采用[H+]按雨量加权法计算。计算公式同7.3.1.1节。⑵省、全国均值计算按雨量加权求省、全国[H+]平均浓度,即先计算各城市[H+]平均值之和,再求平均浓度和pH值,计算公式同7.3.1.1节⑶评价指标:范围值、pH均值、频段分布。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评价方法和标准:百分位数法(见大气环境质量部分4.3.2.5节)。7.3.2酸雨频率的计算及评价⑴城市按酸雨样品的频率统计及评价。评价指标:酸雨频率范围、平均酸雨频率、频段分布。评价方法和标准:百分位数法。⑵区域(省、全国)按出现不同酸雨频率的城市数统计并分析。评价指标:酸雨频率范围、频段分布(0,≤20,20~40,40~60,60~80,80~100)。评价方法和标准:百分位数法。7.3.3降水化学特征分析7.3.3.1离子平均浓度计算各离子浓度平均值计算(包括电导率):按雨量加权算术平均值计算,即:式中:[X]i-第i次降水中某离子的浓度,mg/lVi-第i次降水的实测降水量,mm单个测点和区域离子浓度平均值均按此公式计算。月、季、年均值也按此公式计算。7.3.3.2离子平衡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在进行降水化学特征分析前,先通过下面二个方程:阴阳离子平衡、电导率的计算值与测定值的比较来检验降水样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⑴阴阳离子平衡分析离子平衡按下式计算:式中:C-阴离子的浓度,μeq/lCi-第i个阴离子浓度,mg/lA-阳离子的浓度,μeq/lAi-第i个阳离子浓度,mg/lR1值在不同浓度范围内所允许的变动范围C+A(μeq/l)R1(%)<50±3050~100±15>100±8用上述公式计算的R1值不在上表所列范围之内,应重新进行分析或在数据库中标记出没有达到要求的数据,当降水样品的pH值大于6时,R1值明显大于0,此时应考虑HCO3-的影响。⑵电导率测定值与理论值(计算值)对比分析如果电导率理论值与测定值之比(R2)在允许的变动范围之内,说明数据是有效的,如果R2值不在下表所列范围之内,应重新进行分析或在数据库中标记出没有达到要求的数据。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溶液总的电导率值(理论值)可由各个离子的电导率求得。计算公式:式中:A理论值-25℃时,无限稀释的降水溶液的电导率理论值,ms/mCi-第i种离子的浓度,μmol/lEi0-25℃时,无限稀释的降水溶液中的第i种离子的的摩尔电导值,Scm2/mol电导率的理论值与测定值之比(R2)按下列公式计算:R2值在不同浓度范围内所允许的变动范围A测定值(ms/m)R2(%)<0.5±300.5~3±13>3±9⑶离子组分分析经过上述方法检验后,分别分析:①NO3-、SO42-、F-和Cl-在阴离子中的比例;H+、NH4+、Ca2+等阳离子分别占阳离子的比例(可用直方图表示),来确定本地区降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占总阴离子(或总阳离子)的比例最高的离子即为主要离子;②离子之间的相关分析,根据r值判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降水酸性的影响;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③分析、、之间的关系及与pH值的关系,说明降水酸性污染的主要来源。7.3.4酸雨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7.3.4.1城市根据各测点降水监测结果分析酸雨的时空分布。有条件的城市要设立城区点和郊区点,市区点作为评价城市工业及人为因素对酸沉降的影响,郊区点作为分析酸沉降远距离传输的规律。空间分布按全市、城区点和郊区点分析。评价指标:各测点降水量、样本数、pH值(范围和均值)、离子浓度。评价标准:pH均值城区与郊区点基本持平(≤±10%),说明酸雨污染非局地污染。时间分布按月或季均值分析(用折线图或直方图表示),以评价酸沉降的月、季变化规律。7.3.4.2区域(省、全国)酸雨分布规律分析根据城市年(月、季)均pH值,按pH≥7、<5.6、<5.0、<4.5的比例绘制酸雨分布图或等值线图,说明酸雨分布的范围及各酸雨区酸雨的强度。重点分析两控区内城市的降水情况,并根据监测点覆盖面积估算各酸雨区的面积(可利用GIS系统)。评价指标:①酸雨pH值、酸雨频率范围及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地方;②区域(省、全国)或两控区内各酸雨区的面积及比例。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评价标准:重酸雨区pH≤4.50中酸雨区4.50<pH≤5.00轻酸雨区5.00<pH≤5.60非酸雨区5.60≤pH7.4趋势分析7.4.1酸雨频率变化趋势分析7.4.1.1年度比较城市:评价指标同7.3.2节中⑴区域(省、全国):评价指标同7.3.2节中⑵评价标准:年际酸雨频率变化范围基本持平或保持不变≤10污染加重(或好转)≤20污染加剧(或减轻)>207.4.1.2多年趋势分析分析较长年度酸雨频率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各频段的数量(比例)、百分位数变化趋势。评价指标:同7.3.2节。评价方法:根据秩相关系数法判断变化的趋势。秩相关系数法详见附录1。当则表明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如果rs是负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酸雨频率变化呈下降趋势,呈污染减轻趋势;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如果rs是正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酸雨频率变化呈上升趋势,呈污染加重趋势。当则表明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说明在评价时段内酸雨频率稳定或平稳。7.4.2降水平均pH值变化趋势分析7.4.2.1城市均值变化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年均pH、年均pH值≤5.6、5.0、4.5的样本数占降水总样本数的比例、主要离子浓度年际变化。⑴年度比较评价标准:年均pH值变化范围(绝对值)在:≤0.3(氢离子浓度增加1倍)基本持平或保持不变0.3~0.5(氢离子浓度增加2倍)酸雨污染减轻(或加重)>1酸雨污染加剧(或好转)⑵多年趋势分析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判断。秩相关系数法详见附录1。当则表明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如果rs是负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pH值变化呈下降趋势,污染加重;如果rs是正值,则表明在评价时段内pH值变化呈上升趋势,污染减轻。当则表明变化趋势没有显著意义:说明在评价时段内降水酸度稳定或持平。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7.4.2.2省(区、控制区)酸雨强度变化分析评价指标:⑴年均pH值、年均pH值≤5.6、5.0、4.5的城市比例;⑵年均pH值≤5.0、4.5的城市数占≤5.6的城市数的比例,说明在年均pH值相同的情况下,pH值不同频段的分布;⑶百分位数法;⑷离子浓度的变化(主要离子浓度):评价标准:①年均pH值变化趋势同7.4.2.1。②其它指标变化趋势评价同7.3.1.2。7.4.3酸雨分布范围变化分析评价指标:①各酸雨区的分布(位置)变化(重、中、轻和非酸雨区);②各酸雨区面积的变化(各占省或全国面积的百分比)。7.5原因分析7.5.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变化分析通过分析省(区)、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与其降水年均pH值的关系,分析本地区酸雨的类型及成因。分析指标:①H+浓度与大气中SO2、NOx、TSP浓度的相关分析;②H+浓度与大气中SO2、NOx年排放总量的相关分析。7.5.2硫酸盐化速率与酸雨分布相关分析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通过对硫酸盐化速率的监测分析及与酸雨分布(市区、郊区、全市)的关系,说明本地区大气中酸性物质转化为湿沉降的规律以及酸性物质远距离传输的影响,提出预防和解决酸雨污染的对策。7.5.3区域酸雨分布与气象因素相关分析分析指标:⑴降水量与H+浓度的关系;⑵气温与降水pH值的相关分析;⑶风向、风速与降水pH值的关系。7.5.4沿海地区海盐影响分析沿海地区降水是否受海盐的影响,可参考各离子与Na+的比例来分析判断,如果高出海水比例(一倍以上),则表明降水中的离子来自人为因素超过来自海盐的影响。降水中部分离子比与海水中离子比的比较年均值Cl-/Na+K+/Na+Mg2+/Na+Ca2+/Na+SO42-/Na+城市海水8.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评价8.1监测点位全国或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所布设的监测点位。8.2评价指标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活性磷酸盐、无机氮、非离子氨、汞、铜、铅、镉、砷等12项。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8.3评价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计算样品超标率时统一采用一类海水水质标准。8.4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海水水质评价、入海污染源评价、沉积物评价、海底生物评价、生物体残毒评价等。根据目前现有的监测条件,大多数监测站只开展了近岸海域水质常规监测,故只能进行海水水质评价。8.4.1单因子判别法海水水质评价方法仍采用单因子判别法。即某一监测点海水任一评价指标超过《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海水标准的,即为二类海水,超过二类海水标准的,即为三类海水,超过三类海水标准的,即为四类海水,超过四类海水标准的,即为劣四类海水,计算方法:不同海水的类别通常以百分比的方式来表示。方法一:以达到不同水质标准的监测点数与所有监测点的比值来表示。某一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以《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各类标准限值进行衡量,判断其测点为几类海水,然后将同一类海水的测点数相加,再与所有测点数相比,即同一类海水的测点数之和占所有监测点位数总和的百分比。计算公式: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方法二:用达到不同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所有监测海区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各个监测点位代表一定的海域面积,该测点的监测结果以《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某一级别标准进行衡量,判断其测点为几类海水,从而确定该类海水的面积,用同一海水类别的面积之和,与所有测点所代表海域面积(即总面积)相比,得出百分比。计算公式:8.4.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在一定的区域内,如渤海,根据各监测项目的实际监测结果,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海水标准值比较,找出超标倍数最大的污染物,来确定主要污染物。超标倍数计算方法如下:8.4.3功能区达标率将功能区所设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按相应功能区水质目标来衡量,计算达标功能区之和占所有功能区总和的百分比。计算公式:8.4.4定性评价8.4.4.1在描述某一区域海水水质状况时,使用下列表征方法:水质优、水质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海水水质级别表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一类海水优二类海水良三类海水轻度污染四类海水中度污染劣四类海水重度污染8.4.4.2在描述某一区域整体水质状况时,使用下列表征方法:水质清洁、水质良好、水质较好、水质一般、水质较差、水质污染严重海水污染程度分级I~III类海水所占比例≥90%水质清洁I~III类海水所占比例≥80%水质良好60%≤I~III类海水所占比例<80%水质较好40%≤I~III类海水所占比例<60%水质一般20%≤I~III类海水所占比例<40%水质较差I~III类海水所占比例<20%污染严重8.4.4.3海水主要水质类别的确定方法一:以测点数来确定。当某一海水类别的测点数所占比例达40%以上(含40%)时,则可以指出该区域海水以该类别为主。方法二:以测点面积来确定。当某一海水类别的面积所占比例达40%以上(含40%)时,则可以指出该区域海水以该类别为主。8.4.5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污染空间分布特征评价是将不同区域按照污染物监测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排序,以说明各区域的污染空间分布特征。8.5质量趋势分析8.5.1基本要求进行同一区域与前一时段比较、与前一年度同期比较或多时段趋势比较时,必须满足下列二个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⑴评价时选择的污染指标必须相同。⑵进行比较的对象之间样本和样本数必须相同。8.5.2不同时段定量比较不同时段定量比较是指同区域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比较,与前一年度同期比较,或进行多时段趋势比较。比较方法有下列几种:单因子浓度比较、海水类别比较和功能区达标比例比较。8.5.2.1单因子浓度比较就某一区域的某项污染指标的浓度值进行不同时段比较,表征该项污染指标浓度变化的方法如下:⑴当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没有导致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无明显变化。⑵当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较小,但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略有升高(上升)或略有降低(或下降)。⑶当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较大,并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一个级别的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升高(上升)或降低(或下降)。⑷当指标浓度值的升高或降低的幅度较大,并使该指标的水质类别发生了多级的变化,则可以说明该指标的浓度明显升高(上升)或明显降低(或下降)。8.5.2.2海水类别比例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在对某一区域整体海水类别比例进行不同时段比较时,表征方法如下:⑴变化不大或基本持平。⑵略有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略有改善或略有好转;水质略有下降。⑶有所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有所改善或有所好转;水质有所下降。⑷明显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明显变好、明显改善、明显减轻或明显好转;污染程度明显加重、明显恶化。⑸显著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显著变好、显著改善、显著减轻或显著好转;污染程度显著加重、显著恶化。⑹重大变化:包括水体污染程度大为改善;污染程度严重恶化。判断标准:设Δ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I~II类海水类别百分点之差:ΔG=G2-G1Δ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IV~劣IV类海水类别百分点之差:ΔD=D2-D1ΔG和ΔD可正,可负。⑴当,变化不大或基本持平⑵当,略有变化⑶当,有所变化⑷当,明显变化⑸当,显著变化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⑹当,重大变化8.5.2.3功能区达标比例比较对某区域的功能区达标比例进行不同时段比较时,直接指出达标比例增加(上升)或减少(下降)的百分点数值,以说明达标比例的变化情况。9.生态质量评价执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一.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⑴代表性原则:能够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征。⑵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尽可能反映自然、生态和社会特征。⑶综合性原则:能够反映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⑷简明性原则:指标尽可能少,评价方法尽可能地简单。⑸方便性原则:指标的数据易于获得和更新。⑹适用性原则:易于推广应用。2.评价指标及涵义⑴生态丰度指数:是指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⑵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⑶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⑷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⑸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量的强度。3.评价指标的权重及计算方法⑴生物丰度指数计算①权重,见表1表1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表生态系统森林植被水域草原植被其它权重0.60.20.150.05结构类型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河流湖泊(库)湿地高覆盖率草地中覆盖率草地低覆盖率草地农田沙漠等其它类型和分权重10.60.50.30.10.10.30.60.60.30.10.05②计算方法生物丰度指数=Abio×(0.6×林地面积+0.2×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0.05×其它)/评价区面积Abio:生物丰度指数的归一化系数,Abio=4⑵植被覆盖指数计算①权重,见表2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表2植被覆盖指数分权重表植被类型林地草地农田权重0.50.30.2结构类型有林地灌林地疏林地高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低覆盖草地水田旱田分权重0.60.250.150.60.30.10.70.3*北方干旱地区旱田不参加计算。②计算方法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评价区域面积Aveg: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Aveg=476.19⑶水网密度指数计算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评价区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评价区面积+Ares×水资源量/评价区面积Ariv: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riv=71.43Alak:湖库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lak=500Ares: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Ares=1000⑷土地退化指数计算①权重,见表3表3土地退化指数分权重表土地退化类型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权重0.050.250.7②计算方法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评价区域面积Aero: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Aero=250⑸污染负荷指数计算①权重,见表4表4污染负荷指数分权重表污染指标二氧化硫(SO2)化学需氧量(COD)固体废物权重0.40.40.2②计算方法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评价区面积+ACOD×0.4×COD排放量/评价区年均降雨量ASO2:SO2污染物的归一化系数,ASO2=1.67Asol: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Asol=3.33ACOD:COD污染物的归一化系数,ACOD=0.46备注:1.评价单元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的评价值大于100时,一律都按100计算。2.有关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各指标的计算数据,各省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更系统数据。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1.各项评价指标权重,见表5。表5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权重表指标生态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权重0.40.20.150.150.12.计算方法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cologicalQualityIndex,EQI)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其计算方法如下:生态环境质量指数=0.4×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退化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3.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6。表6生态环境质量分级表级别优良一般较差差指数≥80≥60~80≥40~60≥20~40<20状态植被覆盖度好,生物多样性好,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较好,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度处于中等水平,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偶尔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严重制约人类生存的因素。条件较恶劣,多属戈壁、沙漠、盐碱地、秃山或高寒山区,人类生存环境恶劣。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三.术语解释(含义、数据来源、获取方法、计算单位)1.雨林由热带物种组成、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高大茂密而终年常绿的森林植被。生物循环强烈,是世界上发育最为繁茂的植物类型。我国雨林主要分布于台湾南部、海南岛、广西和云南南部及西藏东部的部份地区。数据来源:遥感数据、统计数据。获取方法:根据植被类型图与土地利用图套合计算求得,各省可根据当地植被数据的详细程度具体确定。单位:km2。2.常绿阔叶林生长于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森林植被,主要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常绿阔叶树组成,林相较整齐,林冠微波起伏,林下都有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常绿阔叶林在我国的分布面积较广,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北部之间的山地丘陵及西藏喜马拉雅山南翼。数据来源:遥感数据、统计数据。获取方法:根据植被类型图与土地利用图套合计算求得,各省可根据当地植被数据的详细程度具体确定。单位:km2。3.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指生长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的森林植被。数据来源:遥感数据、统计数据。获取方法:根据植被类型图与土地利用图套合计算求得,各省可根据当地植被数据的详细程度具体确定。单位:km2。4.落叶阔叶林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生长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由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森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夏季时鲜绿,质地较薄,无革质硬叶现象,通常无茸毛,林冠郁闭;冬季完全无叶,春季复出新叶。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数据来源:遥感数据、统计数据。获取方法:根据植被类型图与土地利用图套合计算求得,各省可根据当地植被数据的详细程度具体确定。单位:km2。1.针叶林以针叶树为建群种的各种森林群落的总称。具有明显的外貌特征,群落的层次分化较明显,包括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苔藓层。但建群种都是由多年生裸子植物,并且具有针形、条形或鳞形叶的乔木树种组成,生物生产力较高。针叶林的类型复杂,分布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亚热带的广大地域都有分布,凡最热月平均气温≥10℃、年干燥度<1.0的地区都有分布。中国的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青藏高原东南部及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秦岭、江南丘陵等山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统计数据。获取方法:根据植被类型图与土地利用图套合计算求得,各省可根据当地植被数据的详细程度具体确定。单位:km2。2.河流长度河流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及主干渠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人工渠包括堤岸。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中心1:25万基础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提供。单位:km。3.湖泊水库面积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包括天然湖泊和人工水库两类。湖泊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水库坑塘指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常年水位以下的土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1.湿地包括海涂形湿地和滩地型湿地两类。海涂型湿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滩地型湿地指河、湖水域平水期水位与洪水期水位之间的土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2.高覆盖草地指覆盖度>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条件较好,草被生长茂密。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3.中覆盖草地指覆盖度20~50%的天然草地和改良草地。此类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稀疏。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4.低覆盖草地指覆盖度5~20%的天然草地。此类草地水分缺乏,草被稀疏,牧业利用条件差。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5.林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指生长乔木、灌木、竹类以及沿海红树林等林业用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1.有林地指郁闭度>30%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成片林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2.灌林地指郁闭度>40%、高度在2米以下的矮林地和灌丛林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3.疏林地指郁闭度10~30%的稀疏林地,也包括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及各类园地(果园、桑园、茶园、热作林园等)。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4.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耕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提供。单位:km2。5.旱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指无灌溉水源及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水源和浇灌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正常灌溉的旱作物耕地以种菜为主的耕地;正常轮作的休闲地和轮歇地。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1.近岸海域面积海岸线以外2km海洋区域。数据来源:遥感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2.水资源量是研究区域内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总量。数据来源:统计数据。获取方法:各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合提供。单位:百万m3。3.土地轻度侵蚀面积评价区域内受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和冻融作用影响比较小,侵蚀模数比较小的区域。在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联合《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技术方案》中风蚀、水蚀和冻融侵蚀等土壤侵蚀类型中属于轻度侵蚀的面积之和。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联合的全国土壤侵蚀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4.土地中度侵蚀由于受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和冻融作用影响,土壤侵蚀十分明显。坡度8~15°的坡耕地;或者坡度8~15°且植被覆盖度<30%的坡地;或者坡度15~35°且植被覆盖度45~60%的坡地;或者坡度>25°且植被覆盖度60~75%的坡地。多见于南方以石灰岩、紫色页岩、变质岩以及花岗岩等为主的高-低丘山地上和北方丘岗农业开发活跃的地区以及黄土高原中南部植被生长较好的地区。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联合的全国土壤侵蚀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单位:km2。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1.土地重度侵蚀由于受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和冻融作用影响,土壤侵蚀强烈。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以及南方丘陵区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植被覆盖度为45~60%且坡度>35°的坡地;或者植被覆盖度30~45%且坡度为25~35°的坡地;或者植被覆盖度<30%但坡度在15~25°之间的坡地;坡度15~25°的坡耕地。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度30~45%且坡度>35°的坡地;或者坡度25~35°但植被覆盖度<30%的坡地,或受重力作用和工程作用的区域。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联合的全国土壤侵蚀数据。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提供。单位:km2。2.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评价区域内由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交通工具等平均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硫总量。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统计年报。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提供。单位:吨。3.COD年排放量评价区域内由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因素平均每年产生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总量。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统计年报。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提供。单位:吨。4.固体废物年排放量评价区域内由于工业生产平均每年产生的固体总量。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统计年报。获取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提供。单位:吨。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1.年均降雨量评价区域内平均每年降雨总量。数据来源:统计数据。获取方法:气象部门,统计年鉴。单位:mm。四.实例生物丰度指数区域森林水域草地其它评价区面积生物丰度指数评价单元14303.312374.805149.104417.04140235.1638.67生物丰度指数=Abio×(0.6×森林面积+0.2×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0.05×其它)/评价区面积植物覆盖度指数地域农田面积林地面积草地面积评价区面积植被覆盖度指数评价单元31227.4416204.255335.68140235.1654.17植被覆盖指数=Aveg×(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评价区域面积水网指数地域河流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评价区面积水网指数评价单元119443.2310685.011022.5140235.1673.77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评价区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评价区面积+Ares×水资源量/评价区面积土地退化指数区域轻度中度重度评价区面积土地退化指数评价单元135045.504339.49779.55140235.1695.06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评价区域面积污染负荷指数地域COD排放总量SO2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地表径流量(1956-1979)评价区面积污染负荷指数评价单元4426003953001940061700140235.1696..66污染负荷指数=(ASO2×0.4×SO2排放量+Asol×0.2×固废排放量)/评价区面积+ACOD×0.4×COD排放量/评价区年均降雨量评价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EQI指数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水网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98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指数34.442538.6754.1773.7795.0696..66EQI=0.4×生物丰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退化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说明一.《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以下简称“编写大纲”)是根据近十年来各地编报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常见内容,并借鉴国外同类工作资料编撰的,同时考虑了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对一年一度和五年一度的编写内容进行了原则划分,各级环境监测站在执行中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在内容上进行增删。二.“编写大纲”中的章节安排是编写本大纲的需要,在编写各级环境质量报告书时,参照本大纲执行,内容上尽可能满足编写大纲要求,章节安排(尤其是章节内三、四级标题设置)可以自行调整。三.本大纲只限报告收内容范围,至于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评价标准及方法、规律和趋势分析方法、报告项目及图表运用方法均执行《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四.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环境管理九项制度之一,其考核结果对于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鉴于考核指标大多超出环境监测工作范围,故未将考核结果列入编写大纲内容,各地在编写各自范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时,是否引用考核资料,根据需要自行决定。一.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㈠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目的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目的在于及时总结、反映报告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现状,弄清本年度污染物的构成,分析污染原因,掌握一年来环境质量的变化态势,为制定年度环境管理工作计划及调整下年度监测工作计划提供基本依据,也是全年监测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二者都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㈡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按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基本内容为:当年环境监测工作的概况(含环境监测布点、采样概况;实验室工作概况;数据概况等);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结论(含各环境要素质量评价结果,原则上不反映原始数据,只报告评价后的概念数据);综合防治工作建议(即改善环境质量状况的基本建议)。㈢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及技术要求1.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原则是:⑴以环境质量实测数据为主,适当辅以环境统计数据;⑵以报告环境质量状况(含现状、趋势等)为主,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及改善环境质量建议为辅。自然生态的变化及环境质量变化的长期趋势预测,在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描述。⑶数据运用以评价后的概念数据为主,原始数据在年鉴中反映,确保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及时性。⑷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力求简明扼要,文字精炼,尽量使用综合性图表进行形象化描述。2.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要求: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的报告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图表运用、数据统计方法等均按《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执行。㈣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第一部份环境监测工作概况一.监测点位布设情况各环境要素监测布点情况。其中,大气、水质监测布点情况需附布点图。二.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采样方法、分析方法、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等,尽量用表格形式反映。三.数据概况各环境要素监测所获数据量及其可靠程度描述。第二部份环境质量现状第一节污染源一.大气环境污染源状况二.水环境污染源状况三.其它第二节大气一.大气环境例行监测结果(按项目反映)当年监测结果(只反映季平均值、超标率、年平均值、年范围值、年超标率)。年际比较结果(只反映季平均值、超标率、年平均值、年超标率的比较结果)。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二.大气质量评价及评述1.评价:重点反映综合指数的季、年变化情况;大气污染的日、季、年度变化规律。2.评述:重点评述主要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发展趋势。三.特异大气污染问题1.跨境大气污染──酸雨;2.其它局地大气污染问题。四.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㈠大气污染特征1.污染类型:用简要文字描述。2.污染物构成:列表描述。3.主要污染物:简要文字说明。㈡污染原因分析第三节水环境一.水环境例行监测结果1.饮用水例行监测结果2.江、河水系监测结果3.湖泊(水库)监测结果4.地下水监测结果5.近海海域监测结果6.其它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二.水质评价及评述1.评价:重点反映综合指数、水期及年际变化情况。2.评述:重点评述不同水体水环境质量结论、主要水环境质量问题及发展趋势。三.区域性特异水环境问题四.水环境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㈠水环境污染特征1.不同水体的污染类型:用简要文字描述。2.污染物构成:列表描述。㈡污染原因分析第四节噪声一.噪声监测结果1.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结果2.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3.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结果4.其它选测项目监测结果二.监测结果评价1.评价参数2.评价结果三.小结1.城市噪声的宏观结论2.城市噪声的主要问题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1.城市噪声的未来变化态势第五节固体废弃物一.固体废物排放量及综合利用情况1.统计结果2.城市工业废渣产生情况二.固体废物污染及处置中的主要问题1.宏观结论2.主要问题3.未来发展态势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六节放射性(内容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另行规定)第七节其它环境问题第三部份总结一.环境质量基本结论㈠各环境要素监测结论1.大气2.水环境3.噪声4.固体废弃物5.其它㈡环境质量主要问题结论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㈢环境质量问题基本原因结论㈣未来趋势预警结论二.建议二.五年环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㈠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目的在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础上编制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其目的在于从环境整体出发,以系统论为指导,对五年来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剖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大趋势、大规律,发现环境质量的长期变化态势,尤其是那些在一年中难于突变的因素的变化情况,如自然生态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环境质量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大环境工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从而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监测工作规划提供可靠依据。㈡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基本内容按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其基础内容为:环境概况(含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及环境监测工作概况等);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主要环境问题有基本对策等。㈢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原则1.环境监测数据与环境管理统计数据相吻合,所有引用数据均需翔实可靠,有出处、可查考。2.评价环境质量现状与预测环境质量未来变化相结合,贯彻现状、规律分析和趋势分析并重的原则,提高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为环境规划服务的针对性。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3.在分析环境质量变化原因时,做到环境污染因素与自然生态破坏因素相结合,既注意分析突变因素,又注意分析渐变因素,尽可能说清环境污染的来龙去脉。4.文字描述与图表形象表达相结合,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应肉容丰富、文字精炼、可读性强。㈣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第一部份环境概况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本地区的自然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地面积(分别表明平原、山区、沙漠、水域等面积),自然资源(森林、草原、水力、矿产等)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自然灾害情况等。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本地区的历史沿革简况、行政区划、人口密度、经济结构、工农(牧、渔)业发展和产值、经济密度、燃料构成、交通运输、市政建设(供排水、煤气、城市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市公共交通等),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等。第三节环境监测工作概况监测人员、设备、布点、分析方法、质量保证、数据量等基本情况。第二部份环境质量状况第一节污染源一.污染源调查及监测结果(按污染类型分别反映)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二.污染源评价(按污染源类型分别评价)三.小结第二节大气一.监测结果(按项目反映)只反映五年中各年的年平均值、年范围值、各年超标率。二.评价1.综合指数变化情况2.变化趋势检验及分布规律三.特异大气污染问题1.酸雨(应反映五年变化趋势)2.其它(应反映五年变化趋势)四.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阐明污染类型、污染物构成及主要污染物的五年变化趋势,分析污染的基本原因。第四节噪声、振动、恶臭一.监测结果二.评价(重点反映五年来的变化趋势)三.小结(指出主要问题之所在)第五节固体废物一.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二.固体废物监测结果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四.固体废物污染及处置中的主要问题第六节放射性(内容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另行规定)第七节电磁波一.监测结果二.趋势分析三.小结(主要问题剖析)第八节农药、化肥一.监测结果二.趋势分析三.小结(主要问题剖析)第九节污灌、污养一.调查及监测结果重点反映污灌、污养用水总量及有害物质含量,污灌、污养面积等情况。二.主要问题及趋势分析第十节土壤、作物、水产品、畜产品及其它食品污染状况一.监测结果(按监测对象分别列表反映)二.现状及趋势分析三.小结(主要问题剖析)第十一节土地利用及自然保护区一.调查结果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二.主要问题分析第十二节地面下沉重点反映下沉范围及程度。第十三节温泉疗养区及其它第十四节污染事故及人民来信来访一.污染事故二.污染危害三.人民来信来访第十五节环境质量预测一.预测方法二.预测结果第三部份总结1.在对本地区环境质量状况分项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问题)进行综合性系统分析,提出结论意见。2.根据历年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对本地区环境质量变化、发展趋势的分析意见。3.在对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状况的对策和建议。三.环境质量报告书出版规定㈠《环境质量报告书》封皮格式1.标题: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标题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标题为“××──××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2.年度:三号黑体3.省(市)环保局、编号:三号仿宋4.秘密:三号黑体㈡内封字号三号宋体。内封一:除“秘密”和编号不要外,式样应与封面相同。内封二:包括主编部门:批准日期:编报日期:编写领导小组:专业编写人员名单:提供资料单位:印刷单位:㈢内容宋体新四号字。文字叙述中遇有计量单位、化学元素及指标名称等,统一参照文书处理和标准化规定的提法。如毫克/立方米,吨/平方公里•月,铅等。凡计算公式中须用外文字母表示者,则应注以中文解释。㈣插图、表98 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1.图名:新四号黑体字,放在图下;图例放在图右下角;图与文章应尽量衔接。2.表名:新四号黑体字,放在表上;表号放在表名的前面,表与文章尽量衔接。3.图的规格:16开或8开。㈤《报告书》尺寸规格用787×1092纸型16开。封面格式如下图所示。秘密编号×××省(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一九  年度(或一九××~一九××年度)××省(市)环境保护局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