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68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ICS65.020.20B05中华人民共禾口LY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966—2011杜鹃盆花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pottedazalea(rhododendronhybrid)2011-06-10发布2011—07—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1966—2011目次前言⋯⋯⋯⋯⋯⋯⋯⋯⋯⋯⋯⋯⋯⋯⋯⋯⋯⋯⋯⋯⋯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适宜的栽培环境条件⋯⋯⋯⋯⋯⋯⋯⋯⋯⋯⋯⋯⋯·5种苗繁育⋯⋯⋯·⋯⋯⋯⋯⋯⋯⋯⋯⋯⋯⋯⋯⋯⋯⋯6栽培管理⋯⋯⋯·⋯⋯⋯⋯⋯⋯⋯⋯⋯⋯⋯⋯⋯⋯⋯7花期调控⋯⋯⋯···⋯⋯⋯⋯⋯⋯⋯⋯⋯⋯⋯⋯⋯⋯·8包装、标识与运输····⋯⋯·⋯⋯⋯⋯⋯⋯⋯⋯·⋯⋯⋯·附录A(资料性附录)杜鹃盆花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1123567
刖罱LY/T1966—2011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中国花卉协会、无锡市公园景区管理中心、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宁波创绿园林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宜平、张引潮、周泓、张伟东、周树军、宿友民、常乐、潘菊明、王桂林。
1范围杜鹃盆花生产技术规程LY/T1966—2011本标准规定了杜鹃盆花的术语和定义、适宜的栽培环境条件、种苗繁育、栽培管理、花期调控以及包装、标识与运输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杜鹃盆花主栽品种的繁育和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3术语和定义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杜鹃盆花栽培于花盆等容器中以观花为目的的春鹃、夏鹃、东鹃、西鹃四类杜鹃。4适宜的栽培环境条件4.1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昼夜温差为10℃左右,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4.2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土壤,土壤pH值为5.5~6.5。4.3栽培设施4.3.1普通大棚(镀锌钢管大棚)大棚的规格一般为长30m、宽6m、高2.5m,特殊情况可因地而定,但应确保盆栽杜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4.3.2智能型温室其面积由资金多少而定,温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可进行控制,同时可作为花期调控的设施。1
LY/T1966—20115种苗繁育5.1扦插繁殖5.1.1扦插时间露地扦插在5月~7月或8月~9月进行,温室中常年可进行扦插。5.1.2基质配制5.1.2.1常选用山泥、松针、河砂、蛭石、草炭土等基质,一般可甩粗河砂:草炭土l:3配制。5.1.2.2基质进行消毒,如用50%福美双或50%克菌丹等可湿性粉剂,按每667m。苗床用药0.5kg搅拌均匀。有条件的用蒸汽消毒。5.1.2.3基质酸碱度控制在pH值5.o~6.0。5.1.3苗床准备扦插苗床宽1m~1.2122,高30cm~50C/1%,长度视地形而定;苗床平整后,在苗床底部铺一层珍珠岩或石砾、炉渣、粗砂等粗颗粒材料,厚度8cm~10CITI;然后填满基质。也可采用穴盘扦插。5.1.4插穗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半本质化的当年生新梢,插穗长5cm~10cm,可根据需要剪切,一般要求切口要在节下,摘除顶芽,叶片保留2片~3片,随采随插。5.1.5插穗处理5.1.5.1插穗采集后,喷施一次农药,可用l000倍液的50%甲基托布津等。5.1.5.2用生根剂处理,一般用200mg/kg的吲哚丁酸水溶液速蘸插穗基部。5.1.6扦插工作苗床基质平整后,把备用的插穗插入基质之中,深度2cm~2.5crfl,株行距保持3cm~4cm,基本保证叶片不重叠;插后浇透水。5.1.7苗床管理5.1.7.1育苗基质适宜温度为20℃~30℃。5.1.7.2可采用薄膜覆盖或全光照自动喷雾,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保持叶面湿润。一般20天~25天生根,生根后应减少喷雾。5.1.8移苗扦插苗经过40天~60天生长,新根长到2cm~3cm后移至营养钵,也可以炼苗2天~3天后,直接上盆,盆径大约为7cm~8cm,随小苗的生长,可以逐级换盆。5.2嫁接繁殖5.2.1嫁接时间4月~10月均可进行。2
LY/T1966—201I5.2.2嫁接方法一般采用切接法。若砧木枝条直径大于1cm,也可采用劈接法。5.2.3砧木选择选2年生健壮的毛鹃为好,品种常用“玉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其新梢粗度应略大于接穗。5.2.4接穗采集在母株上剪取3cm~4cm半木质化的薪梢,为保证嫁接质量,一般要求薪梢来源于母本外围上部的枝条。剪下后去掉下部叶片,留顶端3片~4片小叶。5.2.5嫁接5.2.5.1在砧木当年新梢2cm~3cm处截断,摘除该段叶片,再从截面直径1/3处用嫁接刀劈一垂直切口,长约1cnl。5.2.5.2接穗削成两个削面,长削面长度同砧木劈口,短削面长约0.5CIl2,将长削面朝向砧木木质部插入,保证接穗与砧木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将嫁接部位绑严扎紧并套袋。5.2.6管理将嫁接后的植株置荫棚下。一个月后去袋,翌年春天解开绑扎。6栽培管理61上盆6.1.1基质配制基质宜用草炭、松针、珍珠岩、河沙、山泥、椰糠等,也可选用炉渣、菇渣、蚯蚓粪等。配制后基质pH值控制在5.o~6.0之间,通透性良好,如椰糠:草炭(1:1),珍珠岩;草炭(1:3)。6.1.2上盆6.1.2.I宜采用rn径为8crfl~18cm的硬质塑料盆或泥盆(瓦盆)。盆中基质不要压得太实,以利通气。6.1.2.2上盆后第一次需浇透水,每天向叶面喷雾2次~3次,并保持基质湿度。6.1.2.3小苗上盆后,应在通风的荫棚下养护,适当增加空气湿度,一个月后逐渐增加光照强度。6.1.2.4上盆时适当修剪,剪去徒长枝,减少水分蒸发;待根系恢复后、顶芽开始生长时再修剪。6.1.3换盆在根系长满盆时应进行换盆,视植株冠幅大小选择适宜盆径。6.2营养生长期管理6.2.1光照5月~11月适当遮荫,透光率40%左右。
LY/T1966—20116.2.2温度全年生长温度控制在0℃~35℃。6.2.3水分可用于净的雨水或天然河湖池塘中的水,用前要静置、过滤,也可用自来水。浇水要根据气候变化、盆土的干湿情况及植株的状况区别对待,基本原则是当土壤含水量低于50%~60%时即可补充水分,忌盆土干透后再浇。夏天高温时中午不能浇水。6.2.4施肥幼苗修剪后等株型圆满紧凑时,即可施肥。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可结合使用长效缓释肥与复合肥,生长期一般为N15+P15+K15;若施有机肥,勿沾叶面。也可于叶面喷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O.2%。6.2.5修剪6.2.5.1第一次上盆一个月后,如果根系发育良好就可进行修剪。剪顶芽及底部分枝。如果分枝不好,应进行二次修剪。6.2.5.2幼苗期要常摘心(打头),促进侧枝萌发。6.2.5.3整形修剪,对顶端优势比较明显的强壮新梢进行短截,对顶端优势不明显的侧枝采取摘心,同时剔除过密枝和病弱枝、下垂枝。6.3生殖生长期管理6.3.1光照花芽分化和现蕾初期适当增加光照,花蕾膨大期适当减弱光照。在光照过强或温度过高时应特别注意遮荫、通风。6.3.2温度6.3.2.1花蕾期置于温室内养护,夜温在10℃~15℃,昼温为18℃~25℃。6.3.2.2温度变化不宜过分剧烈,同时避免冷空气直吹杜鹃植株,大风天气应防风。6.3.2.3开花以后,低温凉爽有利于花期的延长。6.3.3水分浇水要直接入盆,不可喷淋,水温宜于室温相接近,浇水时间宜在上午10点前。花芽分化期间基质应适当控水,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6.3.4施肥花蕾期一般采用N15+P18+K18;显营后应施肥2次~3次,以磷、钾肥为主,叶面喷施0.1%~o.2%磷酸二氢钾(每周1次)效果较好;花蕾膨大后可停止施肥。6.4病虫害防治6.4.1防治原则6.4.1.1严格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条例,防止检疫性病虫害的蔓延。4
LY/T1966—20116.4.1.2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6.4.2防治措施6.4.2.1农业防治措施6.4.2.1.1选栽抗病虫害品种。6.4.2.1.2避免与猕猴桃等有相同病虫害的果树混栽。6.4.2.1.3加强培育管理,健壮树势。促进园地群体与个体通风透光。创造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虫的发生。6.4.2.1.4合理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落果,减少病虫源。6.4.2.2物理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在园内放置糖醋液、性诱剂、诱虫灯、树杆缠草等方法诱杀害虫,采取人工捕捉的办法消灭害虫。6.4.2.3化学防治措施进行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和对天敌杀伤力低的药剂。对症下药,合理使用。注重喷药质量,减少用药次数,交替使用机制不同的药剂,延缓病虫抗药性,可以点治或挑治的不全面喷药。常见病害有褐斑病、叶肿病、灰霉病等,幼苗期易感染茎腐病;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军配虫、介壳虫等。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6.4.2.4生物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采取助育和人工饲放天敌控制害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发挥生物防治作用,用有益生物消灭有害生物,扩大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应用范围,以维持生态平衡。7花期调控7.1提前开花促成栽培7.1.1环境调控7.1.1.1目标花期元旦开花的需提前40天~50天处理,春节开花的则需提前30天~40天处理。目标花期接近自然花期,则处理时间相应缩短,反之越长。7.1.1.2加温白天保证在25℃~30℃,夜间不低于15℃,同时保持空气流通以及适宜的湿度。7.1.1.3补光选择效率高的补光灯,补光时间每天不低于4h,但也不宜过长。7.1.2化学调控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可提前花期,常用抑制剂有:多效唑、比久、矮壮素等。具体使用浓度、处理时5
LY/T1966—2011间视目标花期和栽培环境而定。7.2延迟开花7.2.1控制休眠主要用低温控制休眠法,即把杜鹃花置于冷室内,温度保持在2℃~5℃,注意通风与湿度,光照仅需弱光或普通的灯光照射。7.2.2解除休眠解除休眠的时间一般在目标花期前的30天~40天。8包装、标识与运输8.1包装外包装用纸箱依据GB/T6543,根据内装物的质量选择适用的纸箱类型。8.2标识8.2.1图示标志:外包装纸箱的图示标志执行GB/T191。8.2.2产品应带有包装标签和产品随带文件。8.2.2.1标签:包装箱上的标签应注明盆花产品名称、品种名、花色、规格、等级、产地、装箱容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8.2.2.2产品随带文件:应标明使用的标准编号、等级、生产或经销商的地址及联系方式、贮存的要求建议等。8.3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避免风吹、日晒、雨淋,并尽量避免与易产生乙烯的水果、蔬菜等产品混杂运输。
附录A(资料性附录)杜鹃盆花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常见病害有褐斑病、叶肿病、灰霉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军配虫、介壳虫等。A.1褐斑病LY/T1966—2011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循环感染,危害甚大,是引起落叶的主要原因。可在花前、花后喷1/800~1/600的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7天~lo天喷洒一次,各种药剂交替使用,注意改善光照条件,加强通风,随时烧除病叶。A.2叶肿病又称饼病,梅雨季节及秋季有2次发病高峰,除为害嫩叶,嫩茎也会感染肿大。如病害较轻,可以通过人工摘除的方式防治;如病害严重时,可用1/700的代森锌或0.5%的波尔多液喷洒,每周1次,连续2次~3次。A.3灰霉病在通风不良、阴蔽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花,发病初期花瓣叶片上会出现坏死斑点,在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灰色霉状物。冻害常是发病的诱因。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50%的农利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A.4红蜘蛛在6月~8月高温干燥时危害严重,常使叶片转黄而脱落,可用8%阿维菌素乳油、2.5%天王星乳油、螨净、克螨特等杀虫剂喷杀,每7天1次,连续3次。A.5军配虫危害常发生在5月~10月,气候干燥时蔓延更快,成虫和若虫会成群聚在嫩叶叶背吸食汁液,造成煤斑与病变。可用I/I500乐果或敌敌畏喷杀。A.6介壳虫多在高温多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生,造成枝叶枯萎畸形、皱缩等症状,并诱发煤污病,为害甚大。虫害较轻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用棉花团、布团擦掉,也可结合修剪,剪去虫叶、虫枝。大量发生时,要用药剂防治,在卵盛孵期喷药,药剂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乳剂、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每隔7天~10天喷一次,连续2次~3次。也可放养介壳虫的天敌对其进行捕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YT1947-2011 猴樟培育技术规程.pdf
- LYT1948-2011 西南桦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pdf
- LYT1949-2011 相思纸浆原料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pdf
- LYT1954-2011 森林资源调查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技术规程.pdf
- LYT1955-2011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pdf
- LYT1956-2011 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df
- LYT1960-2011 外来树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入侵风险评价技术规程.pdf
- LYT1961-2011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pdf
- LYT1962-2011 枫香采脂技术规程.pdf
- LYT1967-2011 菊花切花生产技术规程.pdf
- LYT1969-2011 百合盆花生产技术规程.pdf
- NBT32014-2013 光伏发电站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规程.pdf
- NYT2054-2011 番荔枝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 NYT2060.1-2011 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 NYT2060.2-2011 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2部分:辣椒抗青枯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 NYT2060.5-2011 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5部分:辣椒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 NYT2160-2012 香蕉象甲监测技术规程.pdf
- NYT2217.1-2012 农业野生植物异位保存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