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有机普洱茶生产技术规范探讨陈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政办公室昆明650231)摘要通过分析有机普洱茶生产条件与特征,总结提出了有机普洱茶对生态条件、基地选择、肥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和在有机普洱茶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技术要求,为普洱茶向有机茶方向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技术探讨和规范。关键词:有机普洱茶:有机茶;生产技术规范一、引言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是原产滇南澜沧江流域,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一揉捻一晒干,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以及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茶,经长时间的贮存演变而成;或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加工成各种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或带灰白色,具有滋味醇厚回甘、陈香显著、汤色红浓、叶底红褐的品质特点,是港澳台、东南亚茶叶市场上倍受消费者青睐和推崇的特种茶。普洱茶从外形上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紧压茶形状各异,有砖、饼、沱等,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的陈香,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和“窈窕茶”之美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变化,特别是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开始从温饱型食品向纯天然、无污染、高质量的食品方向发展。茶叶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其卫生与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人们绿色意识的加强,除了要求茶叶应具有传统的“色、香、味、形”之外,还要求严格限制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和其它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含量。作为一种机能性食品,茶叶对人体具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它又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东南亚、日本及德、美等地区的消费者对高品质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及普洱茶文化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传播,开发生产有机普洱茶,不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而且具有深远意义。有机普洱茶是有机茶的一种,它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添加剂和防腐剂、生长素等,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普洱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其特征为:1、鲜叶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2、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3、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4、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最小:5、经过独立的认证机构颁证。有机普洱茶是一类真正的天然、富含营养、高品位的卫生保健饮品,故有机普洱茶的开发生产,有许多与常规普洱茶生产不同的特点,其要求的设施条件、人员素质及加工管理更高,作者着力对入世后茶叶出口的挑战及国际市场上对有机茶的大量需求的思考,提出有关有机普洱茶生产技术的某些规范要求,以期对开发有机普洱茶提供参考,引导和加快我省有机普洱茶的发展。二、有机普洱茶生产技术规范(一)有机普洱茶的生产条件
按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有关有机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基本标准,有机普洱茶生产应符合以下条件:1、有机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鲜叶、晒青毛茶)必须来自有机农业基地没有污染的古茶园、古茶林(树)和现代化有机茶园;2、有机昔洱茶必须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食品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普洱茶:3、加工出来的有机普洱茶或再加工制品必须是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进行质量检查,符合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颁给证书的普洱茶。总之,有机普洱茶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出来的经有机食品颁证组织颁发证书供人们饮用的普洱茶。作为有机茶之一的有机普洱茶,其生产条件,也应与确保其产品的无污染、高品位和高质量之要求相符合,因此,必须做好基地的选择和建设。(二)有机普洱茶的基地选择云南特别是普洱茶的重点生产地—今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临沧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宜于茶树生长。有机普洱茶园的基地选择,根据生产有机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肥沃深厚且未受污染、远离城市、工矿企业和公路铁路干线的山区或丘陵的茶园。若常规茶园的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有机茶标准,经2—3年的转化期,可以从常规茶园转化为有机茶园)作为有机普洱茶生产基地。基地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林带,林带与茶园相距2--3米,中间开隔离沟。在隔离沟的外沿,应种植适应当地条件的生长速度快、抗风力强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杉树、马尾松、苦楝、合欢等树种。基地周围5km内不得建有排放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的工厂、矿山、作坊、土窑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一级标准;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应配备除尘防硫设备;地表水、地下水要求纯净无污染,基地上游无污染源:基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或农药污染,土壤肥力较高,符合生产有机食品的土壤要求。区域内自然植被良好,茶树品种优良,茶叶自然品质优异:区域内有经济实体能对有机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进行组织实施。(三)开发有机普洱茶的步骤从普洱茶生产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传统工艺的研究和新工艺的创新,着眼于入世和市场需求进行理论思考,按照有机普洱茶的生产过程,实施有机普洱茶生产可分三步走:一是茶园生产管理转换。在从常规茶园转换为有机茶园期间,必须按照有机农业要求有机茶标准的要求对常规茶园进行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思想转换,进行有机种植,不使用任何禁止使用的物质。同时,生产者必须有一个明确、完善、可操作的转换方案,其内容包括:茶园现状和栽培历史、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茶园肥水管理、茶树病虫草害的防治等措施。二是利用转换后有机茶园直接进行有机农业和有机茶的生产;抓好试点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有步骤有计划地建立或转换常规茶园,建立和发展有机茶生产基地。要求参照有机茶生产加工的有关规定,制订有机普洱茶的生产、加工、贮运等技术规范与实施细则(或办法),积极申请有机茶颁证组织的检测与颁证;三是为达到有机普洱茶的持续生产,生产单位必须在规范中制订有机普洱茶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标志使用到期的延续申请工作,并努力开拓国际有机普洱茶市场。三、有机普洱茶的茶园管理技术(一)茶园生态环境的维护有机茶园生态环境的维护,涉及到水质、大气与土壤及绿化。必须保护原有洁净环境,清除轻微污染源,防止生产过程中再度污染。除禁止使用会给环境和产品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如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素等外,还应注意生产区域内其他生产作物使用化学物质的控制和区域内人畜粪便、有机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要针对性地设置隔离带,营造保护防护林带,护育茶园行道树和遮荫树以及山顶、山谷、溪边自然植被。沿等高线或修梯田在坡地种植茶树,对梯地茶园梯壁上的杂草要以割代锄,注意护梯。茶园种植实现复合化、立体化、生态化,以适应茶树的生态习性,凡山区、半山区适宜种茶的地点,可在陡坡、路边、沟边、塘边及周围补植林木,实现茶园园林化。
(二)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的改良常规茶园栽培管理技术与有机普洱茶生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使普洱茶具有有机食品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和高质量的特征,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茶树品种及树体改造培育实现茶园良种化是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茶叶生产高效益的物质所在,同时也是实施有机普洱茶工程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因地制宜地选择产量高品质优、芽叶肥壮、抗逆性强、适制性良好的优良品种,培育良种壮苗,有机茶园种植的品种应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对新开垦有机茶园,引植良种时除注意以上良种品性外,还应采用无性系良种苗木,保证种苗纯度及质量;要根据不同品种开采期、适制性特性做好搭配;严格检查引种时苗木的病虫状况,严格按国家标准检疫,避免引发新的病虫危害。同时作好幼年期管理,达到齐苗、匀苗、壮苗。禁止使用基因改良工程生产的种子、种苗。茶树树体的改造,对已投产的茶园,运用发展一批,改造一批及淘汰一批的办法将立地条件差的茶园退茶还林还果、还草。立地条件好的茶园逐年有计划地实行树体改造,合理运用轻、深、重修剪及台刈、嫁接措施,重新培养丰产型树冠。2.土壤管理技术土壤是有机普洱茶生产的基础,保水、保土和培肥土壤是有机茶园土壤管理的中心环节。选择准备开发的有机茶园首先要求土壤深厚,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土壤酸度适中(PH值4.5-6.5),有效土层疏松,透水通气性良好,生物活性较强;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低于有机农业所要求的最高限值。因此,为提高有机茶园土壤肥力,促进茶树健康生产,有机普洱茶园土壤管理强调以下技术措施:①茶园四周要建隔离沟,修筑等高梯田,茶树等高条植:茶园内修筑竹节沟,拦截水土;建立良好的茶园树冠等生物覆盖面,间作绿肥,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土壤,增加雨水量入渗率,减少径流量。改良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有机肥源,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为有机普洱茶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促进茶树生长;②行间铺草覆盖,以秸杆、草料、山草等有机物覆盖土表,可改善土壤环境,培植土壤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生物活性,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和抑制杂草滋生”:夏天可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具有能抗旱保墒作用,冬天可增温防止冻害;③精耕细作,勤除杂草,行间饲养蚯蚓,勤浅耕,勤削草,深耕采用行间深、根际浅的方法,对茶行郁闭度高的茶园进行免耕。利用蚯蚓促进土壤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加速有效养分的释放,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以利茶树根系生长。3.茶园肥培管理遵照有机茶园肥料的使用准则,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微生物肥、半有机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及其他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骨粉、骨酸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制糖废料制成的肥料。施用方式上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同时优化施肥技术,采用一基三追多喷的办法。基肥在秋茶结束的10月下旬—11月上旬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立即施用,应占总量的40—50%,全部施用有机肥,配施磷、钾矿质肥。三次追肥,以有机氮肥为主,控制过多施用,否则易引发虫害。追肥在春、夏、秋茶采摘前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保持在3%以上。茶园肥料的投入要以产定量,根据每生产50kg鲜叶需各种养分数量及肥料的利用率算出需肥量。此外,还应逐步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及按茶类、树龄等特点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微生物肥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4.有机普洱茶生产茶园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有机普洱茶生产茶园的病虫草害防治,要按有机农业生产中作物的病虫草害的防治要求来做。基于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撇开常规农业存在的弊端,特别是使用农药的种种害处,从保持生态平衡和增强茶树体本身抗逆能力的高基点出发,在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下,应用生态学、昆虫学和植保学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选用抗逆良种,改善土壤通透性与肥力,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草害,从而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4.1.农业防治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有机普洱茶园应多品种搭配,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具体措施有:4.1.1.严格检疫,科学选种选用无病虫害的种苗,自繁或自外地调运的茶子、茶苗均应进行严格检疫,防止病虫随种苗进入茶园。据研究,品种间抗病虫性能差异明显。一般说来,大叶种比小叶种容易感染茶饼病、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叶部病害,茶细蛾的第一代发生量,早芽种比迟芽种成倍增加:茶树持嫩性强的,受小绿叶蝉危害也较重。4.1.2.合理采摘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以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细蛾(卵、幼虫)、茶叶螨类、卷叶蛾类(幼虫)、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通过采摘,也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及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冬季做好清园。4.1.3.合理修剪由于多数茶树病虫都分布在树冠层,运用合理修剪,便能将分布在剪口部位上的病虫剪除。同时,结合轻修剪和茶树整枝修剪,剪去纤弱阴枝和边脚枝,剪除钻蛀类害虫枝、枯死或光秃的病枝以及被害严重的蚧类虫枝,并将附着于茎干上的绿剌蛾越冬虫茧、苔藓、地衣等病虫枝予以清除深埋深埋成焚毁。4.1.4.疏枝清园通过清兜亮脚,疏剪除茶丛下部过密的枝叶和徒长枝,以促进茶园通气良好、通风顺畅、通光适度,达到将喜在茶丛下部的郁闭处或徒长枝上危害的黑刺粉虱、蚧类等清除的目的。结合冬耕施肥,清除茶丛枯枝落叶,埋入施肥沟中或作其他无害化处理,破坏小绿叶蝉、茶刺蛾、茶蚕过冬结茧化蛹场所,消除潜伏其中过冬的云纹叶枯病、红蜘蛛等病虫。4.1.5.合理耕作除草和间作结合深耕,恶化土栖病虫生存环境,将土表越冬的尺蠖、刺蛾类的蛹、象甲类的幼虫以及线虫等各种病原物深埋,而将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暴露在土表而致死。适时锄草与耕作可以减少那些与杂草、土壤发生联系的病虫危害,同时可减少杂草与茶树争肥、争水和争光,适当间作也可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轻病虫害。应依据茶园类型注意间作物的选择、轮作、管理,避免由于间作物招引某些病虫入园兼害、移害茶树,种植间作物也不宜太密,以减少害虫的发生。4.1.6.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培土杀虫加强园间管理,防旱防冻,可使茶树生长健旺,而不利于某些病虫的隐藏、潜伏。增施肥料可提高茶树抗病虫的能力。但偏施氮肥,则会加重茶饼病、炭疽病的为害,增施钾、锰可大大减少某些螨类的发生。疏出茶丛下面6—8cm左右的表土层,可将茶刺蛾、扁刺蛾、茶尺蠖、大尺蠖、茶蚕等越冬虫蛹,茶叶象甲的幼虫,以及各种病原菌(如茶云纹叶枯病、炭疽病等)翻埋入施肥沟底。又可把深土层中的越冬害虫翻上来,使之暴露土表而死亡。也可用新土将茶丛根际培高11cm压紧,以阻碍越冬虫蛹羽化出土。同时,应加强水分管理,及时做好防湿排水工作。4.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一般系指食虫昆虫、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天敌来控制和消灭病虫害。据贵州、四川的初步调查,已发现茶园天敌昆虫160余种,虫生菌20余种,捕食性蜘蛛70余种,让害虫、天敌及病菌三者,不受人为干扰之下相互影响,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4.2.1.以虫治虫
如释放绒茧蜂防治茶尺蠖,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红点唇瓢虫防治长白蚧和蜡蚧,宽角黄小蜂防治龟甲蚧和角蜡蚧,具瘤神螨捕食茶黄蜘蛛,茶跗线螨盲蝽防治茶军配虫等。生产上常通过人工饲养寄生蜂和寄生蝇、瓢虫、草蛉和捕食性盲蝽等;在适当的时间释放,降低虫口密度。4.2.2.以菌治虫如利用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对各种鳞翅目食叶幼虫,虫草菌对茶尺蠖,园子菌对小绿叶蝉,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茶尺蠖,弗氏虫霉对茶蚜,腥红菌、头孢霉对茶牡蛎椰园蚧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2.3.以鸟、鸡治虫茶园中的鸟雀、蛙等,既会啄食幼虫,也会捕食成虫。特别是鸟类哺育期捕食量大。因而要营造茶园良好环境,招引鸟群栖息,以鸟治虫。通过茶园放养鸡群,既可捕食害虫,又可出售生态鸡,一举两得。同时可以从外地引进并驯化新的有益昆虫,但要注意因地制宜。4.3.物理、机械防治4.3.1.人工捕杀或摘除冬季摘除茶毛虫越冬卵块和蓑蛾越冬虫袋及各种病叶。茶季抓住少、小的阶段,及时组织人工捕杀幼虫、扑灭成虫、刮除卵块等。4.3.2.灯光诱杀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运用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选用能避天敌习性,而对植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的光源、波长、波段来诱杀害虫。4.3.3.激素诱杀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来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在茶园中放置性激素,既能诱杀大量雄成虫,又使雄虫找不到雌成虫的栖息场所,从而减少后代虫口密度。4.3.4.食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可以饵料诱集或添加杀虫剂诱杀害虫。如糖醋毒液诱杀卷叶蛾,毒谷诱杀蝼蛄、堆草诱集地老虎再杀死。4.4.农药防治根据有机茶标准,在上述措施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在明确使用方法后,可选择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等均具杀虫活性,加0.36%苦参碱水剂乳油来防治鳞翅目害虫和茶黑毒蛾、假眼小绿叶蝉(1500倍),效果良好。矿物源农药中硫制剂和铜制剂(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波尔多液使用后茶叶的铜含量不得超过30mg/kg。但烟碱(尼古丁)因毒性很大而禁止使用,鱼滕酮、沙巴草(碱)和鱼尼丁等也因毒性较强而限制使用。四、有机普洱茶的加工环境条件有机普洱茶的加工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有机(天然)食品加工技术规范》进行生产。有机普洱茶加工车间与环境要求无污染、清洁而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异味气味的场所,要经常清洗和消毒,消毒剂必须是无污染的天然物品。生产车间应建筑牢固、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光线明亮、水泥地面、排水通畅。生产车间组成和布局按加工工艺保持连续性,保证加工工艺科学合理,加工设备配套科学并用无污染材料制造,且设备加工部分严禁含有汞、砷、铅、锡、锰、镉等有害重金属;严格控制加工污染,保证原料质量、加工流程和加工设备人员安全卫生,杜绝使用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等化学添加剂;绿化、美化厂区及周围环境,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防止扬尘。五、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一)有机普洱茶的原料要求生产有机普洱茶的原料必须是在无任何污染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物品,只能使用有机肥,采用生物的、农业的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的优质云南大叶种鲜叶或晒青毛茶。(二)有机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有机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与常规普洱茶加工工艺相仿,但更注重环境卫生和有关设施的选用。其工艺为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晒干)—选料—毛筛—渥堆—干燥—复筛—拣剔—拼配成件—仓储一运输销售。(三)有机普洱茶加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1.鲜叶采摘鲜叶的采摘,不仅关系到有机普洱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直接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必须遵循“采养结合,分批合理及时”的鲜叶采摘原则,保证茶叶可持续生产。盛茶器具采用竹篓或竹篮,切忌紧压、日晒、雨淋,避免鲜叶升温变质。采茶动力机械应使用无铅汽油,防止污染。不符合标准的鲜叶或非有机茶基地采收的鲜叶不准进厂或另行处理。2.鲜叶初制茶叶初制,包括杀青、揉捻、干操(晒干)三道工序:2.1.杀青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使之柔软便于揉捻紧条。杀青时应注意防止烟及设备、人员的污染。2.2.揉捻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汁容易泡出;揉捻时要按照“轻一重一轻”和“老叶热揉,嫩叶冷揉”的原则,使茶叶在洁净的条件下达到条索紧、匀、细、直的要求。2.3.干燥是在鲜叶经过杀青和揉捻之后,将其摊放在专制干燥台上阳光照射晒干,以蒸发水分,紧结条索,透发香气。在干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无污染。3.选料通过选料,保证青毛茶再加工的品质,使有机普洱茶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方式生产,以各级晒青茶为原料,加工出不同级别的普洱毛茶。4.毛筛有机晒青毛茶进入加工厂有机专用仓库按级归堆、付制,在发酵前进行毛筛,充分发挥原料的经济价值,减少发酵过程中的结块,以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增进发酵的匀度。5.渥堆其目的,是通过潮水发酵,使茶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微生物及其酶性和非酶性的氧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关键。有机晒青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根据茶叶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掌握潮水程度。潮水所用水必须保证洁净、生态,必须有专门的地点由专人看管取水点的环境卫生。在有机晒青毛茶的发酵过程中,必须掌握好发酵程度、发酵温度、发酵堆温及发酵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翻堆。每次翻堆完毕后,要在表面洒水,弥补表面水份散失过快的现象,然后盖上湿布。要求翻堆使茶叶无团块,翻拌均匀,严格控制发酵堆温,经过几个翻堆周期后,当茶叶显现红褐色,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要及时开堆摊凉。6.干燥发酵适度,摊凉结束,必须及时进行干燥。有机普洱茶干燥可直接利用室内发酵堆通沟进行通风干燥,并且要不断地翻动,采用不同方向进行错位通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复筛。有机普洱茶干燥切忌烘干、炒干,晒干尽量少用,否则会降低有机普洱茶的品质。7.复筛发酵后进行复筛,使茶叶达到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的要求,以此确定有机普洱茶的各号头,一般圆筛、抖筛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即“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有机普洱茶分筛为正茶1、2、3、4号头,副茶头子、脚茶两个号头,正茶送拣剔场待拣,头子进行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碎茶及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8.拣剔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各级各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与茶叶形状、重量相似的筋、梗、朴、果、花、籽以及非茶类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分别堆码待拼配。9.拼配匀堆
根据各花色等级筛号茶叶的质量要求,将各类半成品茶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特点的筛号茶相互取长补短,显优隐次,调剂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出厂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的经济价值。组合拼配出各花色等级的成品茶,然后按比例匀堆后包装成件,进行仓储或出厂销售。10.包装贮运有机普洱茶包装、贮运除符合食品的基本要求外,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包装材料,在包装外观上,印有与有机普洱茶相配套的文字说明、产品条形码和有机(天然)食品标志。因有机普洱茶在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后熟过程,并逐渐形成有机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陈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有机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由此,有机普洱茶包装成件后,必须进行干仓存储,以利陈化作用的缓慢进行,其仓储温度和湿度因不同季节及地点而定。在保持茶叶品质稳定的同时,注重卫生,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异味,建立严格的仓管制度,做到有机普洱茶专人管理专用仓库。在装运前,必须进行有机普洱茶的质量检查,在标签、批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六、有机普洱茶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有机普洱茶要求必须在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中符合有机茶的标准,故在其加工中,必须注意下列有关问题:1.当前,面对入世挑战和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农残新标准的出台,发展以无污染、安全、优质为基本内涵的有机普洱茶,将为我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茶叶出口创汇,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抓质量,促发展,谋天地。2.我省广大山区,化学农业滞后,没有工业污染,环境洁净,是有机茶的天然产地,是发展有机茶的好地方。政府要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有机普洱茶生产企业必须有机地与我国现在茶叶生产相结合,在基地建设、栽培植保、生产加工、检测认证、市场营销及监查管理等方面设立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必须要有相应高水平的监管模式。3.按有机方式获得的有机晒青毛茶在收购、贮藏、运输、加工时,必须与常规茶严格分开,必须有单独的有机晒青毛茶专用仓库。4.在收购有机晒青毛茶时,必须认真填写茶叶收购清单,在每个包装器具上都必须挂有一个带有编号的收购标签,以便对任何一批有机晒青毛茶都能追溯其是由哪个或哪几个茶农交售,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善晒青毛茶质量。5.对生产有机晒青毛茶的农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物资供给(有偿地),重视有机晒青毛茶生产中所用的生产资料,如生物农药和有机茶专用肥的质量和用量监督,以及有机茶栽培管理和加工的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有机普洱茶的质量。6.在加工时,按原料的编号顺序和来源顺序加工,以加工的日期作为成品的批次,每次有机普洱茶的出入库,生产、加工、包装、出厂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7.每批成品的入库外包装上必须挂有一带有有机普洱茶品名、等级、总量、批次、验收单等内容的标签,做到成品质量与标签内容相符,时刻不分离。8.详细记录有关有机普洱茶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数据,做好整理、统计工作,以便清楚知道收购的原料的来源,原料的加工处理方法、成品的规格、质量、等级、数量以及损耗、废料量,成品的批次号、成品出入库情况、成品的销售情况等。9.运输和销售环节,应在保持茶叶品质稳定的同时,注重卫生,防止有机普洱茶被污染,做好后续管理工作。(注:本文发表于《热带农业科技》2003年第3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
-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高标准农田:稻田建设技术规范
-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 500kg集中炉技术规范
- cjj69-95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 gbj130-90钢筋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xxxxx-xxxx
- 户内非接触式高压带电显示闭锁装置技术规范书
- 赣南脐橙栽培技术规范
- 光伏接线盒认证技术规范(初稿)
- 2014《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
- 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规范
- 低压开关柜技术规范书
- 房建主要技术规范
- 产品需求与技术规范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考题1
- 福建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