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 MB
  • 92页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问题研究——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为例

  • 9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分类号:密级:UDC:学号:P2012058南昌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问题研究——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为例Regulationofconstructionqualitytestindustryresearch——Gprovincefoundationdetectionbehavior,forexample张朝晖培养单位(院、系):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刘圣中教授专业学位种类:公共管理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6月7日答辩委员会主席:张朝晖评阅人:2015年6月 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力走/L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签字日期年:月^=1二、学位论文版^又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师签名(手写):签字円期:以心年Jf月#曰1签字円期:5^1(5^月1/R论文题目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现状调查——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为例姓名张朝晖学号P2012058论文级别博士□硕士0院/系/所MPA中心专业公共管理联系电话E_mail通信地址(邮编•):备注□公幵□保密(向校学位办申请获批准为“保密”,年月后公开) 摘要摘要工程质量渗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不仅没有任何价值,还有可能带来危及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隐患,专业、科学、准确、有效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可以为包括房屋使用者在内的相关各方提供而能够提供工程质量的真实数据,然而如今的检测单位又限于过度市场化的无序竞争中。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的并不仅仅是从小商小贩手上买来的廉价商品,虚假报告满天飞的乱象也是当前全国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现状,这样的检测报告失去了监测工程质量的作用,因此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关于豆腐渣工程的报道。本文是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为例,分为五个部分对我国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的监管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前言,分析了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阐述了研究思路与内容,表明了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综述,介绍了工程质量检测的概念,描述了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内涵,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引进来人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及其应用;第三部分是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介绍了G省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和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模式,并进行了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总体评价;第四部分是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认为法律体系亟待完善,而后就客观与主观之争谈了执法者与执法之间的关系,并对过度市场化带来的无序竞争谈了看法;第五部分是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认为应该对相关法律条件款制定实施细则,并引入PDCA循环的监管模式,还应建立四级监控体系,最后是通过准入、清出制度,引领行业共同提高;第六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行为、监管II ABSTRACTABSTRACTEngineeringqualityintodailyworklifeofdribsanddrabs,substandardengineeringnotonlyhasnovalue,andmaybringhiddendangerstothesafetyoflivesandproperty,professional,scientific,accurateandeffectiveengineeringqualityinspectionreporttothepartiesinvolved,includinghomeuserstoprovideandcanprovidetherealdataoftheengineeringquality,butnowthetestingunitandconfinedtotheexcessivemarketizationofdisorderlycompetition.Tocutcorners,fakeandinferiorisnotjusttobuycheapgoodsfromvendorshand,falsereportflyingchaosi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urrentnationalengineeringqualitytestingmarket,thistestreportlosttheroleofmonitoringtheengineeringquality,sothetraditionalmediaandnetworkmediaoftenseeallkindsofstoriesaboutthejerry-builtprojects.ThisarticleisbasedonGprovincefoundationtestingindustryasanexample,isdividedintofivepartstoourcountryconstructionqualitytestindustryanditsbehaviorregulationresearch.Thefirstpartisintroduction,thispaperanalyzestheresearch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hascarriedontherelatedresearchreview,thispaperexpoundstheresearchideasandcontent,showstheresearchmethodsandinnovation;Thesecondpartisthetheoryreview,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engineeringqualitytesting,describestheconnotationoftheconstructionqualitytestindustryregulation,introducedinconstructionqualitytestindustrysupervisionand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theoryanditsapplication;ThethirdpartisGprovinceindustrypresentsituationanalysisfoundationdetection,introducesthefoundationofGprovinceinspectionindustryfoundationandGprovinceindustryregulationmode,andtheGprovincefoundationtestevaluationoftheoverallindustryregulations;Thefourthparti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onstructionqualitytestindustryregulation,thefirstisthatitisnecessarytoreformthelegalsystem,thentheobjectiveandsubjectivedebate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regulatorsandlawenforcement,and ABSTRACTtheexcessivemarketizationofdisorderedcompetitionbroughtaboutbytheview;ThefifthpartisfromtheperspectiveofTQMtoimproveconstructionqualitytestindustryregulation,thinkshouldformulatedetailedrulesfortheimplementationofrelevantlegalconditions,andintroducesthesupervisionmodelofPDCAcycle,alsoshouldbe4classmonitorsystem,finallythroughtheentry,clearthesystem,leadingtheindustryimprovetogether;Thesixthpartistheconclusion,thefulltextsummaryandsummarized.Keywords:engineeringqualitydetection,industry,behavior,regulation 目录目录第1章前言.................................................................................................................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工程质量渗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11.1.2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的意义.........................................................31.2相关研究综述................................................................................................41.2.1境外检测监管现状.............................................................................41.2.2国内相关法律体系.............................................................................91.3研究思路与内容..........................................................................................121.3.1研究思路...........................................................................................121.3.2研究内容...........................................................................................131.4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4第2章理论综述.....................................................................................................152.1工程质量检测的概念..................................................................................152.1.1相关定义...........................................................................................152.1.2工程检测详解...................................................................................162.1.3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162.1.4工程质量检测的流程.......................................................................172.2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内涵..................................................................192.2.1国内工程检测行业发展历程...........................................................192.2.2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范围.......................................................212.3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及其应用...........................................................222.3.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222.3.2如何在行业管理中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222.3.3行业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23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263.1G省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263.1.1地基基础的作用...............................................................................26IV 目录3.1.2地基基础检测的范围.......................................................................273.1.3地基基础检测方法...........................................................................283.1.4G省地基基础检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323.2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模式...........................................................353.2.1历史...................................................................................................363.2.2现状...................................................................................................373.3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总体评价...................................................393.3.1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信息统计............................................393.3.2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的效果................................................48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514.1法律体系亟待完善......................................................................................514.1.1对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界定不完整...............................................514.1.2没有形成适应工程建设领域的自身特色.......................................514.1.3法律法规中还有一些互相矛盾的条文...........................................524.1.4现行法律法规时效性较差...............................................................544.1.5部分标准中还有不少错误...............................................................554.2客观与主观之争..........................................................................................554.3过度市场化带来的无序竞争......................................................................564.3.1G省地基基础检测市场....................................................................574.3.2G省地基基础检测监管....................................................................60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625.1对相关法律条件款制定实施细则..............................................................625.1.1质量检测应该贯穿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625.1.2质量检测应体现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635.1.3引导各方主体对工程检测的参与...................................................645.2引入PDCA循环的监管模式......................................................................695.2.1PDCA循环的基本概念.....................................................................695.2.2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的应用.............................705.3建立四级监控体系......................................................................................735.3.1主管部门监管...................................................................................735.3.2行业协会自律...................................................................................74V 目录5.3.3关联单位监督...................................................................................765.3.4检测单位自查...................................................................................775.4通过准入、清出制度,引领行业共同提高..............................................775.4.1检测人员的准入与清出...................................................................775.4.2检测单位的准入与清出...................................................................795.4.3引领行业共同提高...........................................................................80第6章结语.............................................................................................................81致谢.........................................................................................................................82参考文献.....................................................................................................................83VI 第1章前言第1章前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工程质量渗入日常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工程质量检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众人多以为事不关己,但工程及其质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拿我们的“衣食住行”来说:行。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是我们日常所“行”应该指的是“出行”,出行方式包括行走、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等,为便于出行,需要建设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码头、水闸、铁路、高架、跑道、航站等。我国最早的国道,是秦始皇统一后下令修筑、以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包括上郡、临晋、东方、武关、栈道、西方、直道等。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隋炀帝时扩展至长约2700公里。已有1400年历史的赵州桥也是在隋炀帝时期由匠师李春监造,它是一座空腹式圆弧形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曾经历过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都没有被破坏。大陆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最早线路竣工于1969年,截至2014年1月,共有17条运营线路,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31座运营车站、总长465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住,众人对“工程”的认知始于“住”。人类祖先远古开始穴居或巢居,是通过寻找容身的洞穴、或是在树上筑巢,用于遮蔽风雨、防备野兽侵袭。闻名于世的“山顶洞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年代为距今约3万年。而后,人们学会了采集容易获得的天然材料,经简单加工后搭建成简易的建筑物。我国最早的两种房屋建筑距今约六七千年:一种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发现的母系氏族半坡遗址,其房屋以坑壁为墙一半在地下,露出地面的一半盖上了屋顶;一种是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河姆渡遗址,建筑以大小木桩为基,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四五千年前殷商时代我国出现了夯土筑墙,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城1 第1章前言内的里坊均为夯土墙;夯土为墙的房屋现代仍时可见到,2005年九江地震后,震区危房鉴定工作中,我就在在瑞昌市石山村就看到了已经坍塌的夯土民居。如今,生活在房屋建筑之外的人类已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了,建设部统计数据称:2007年底全国城镇实有住宅建筑面积在104.35亿平方米左右。衣食,与工程有什么关系?在采集野果、捕鱼猎兽、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时代,穿衣吃饭和工程没有任何关系,但自种植、养殖所需要的农业与水利工程、纺织与食品加工所需要的工业厂房工程出现开始,衣食与工程就有了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世纪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于四川灌县岷江之上修建都江堰,是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几千年来它都在保证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的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9m,坝高185m,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我国最早的现代纺织厂是清光绪甲午状元张謇899年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达纱机20400锭的大生纱厂。水利、厂房、住宅、道路……其质量水平能否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1998年8月9日,朱镕基紧急飞赴江西九江,九江的决堤,使他勃然大怒,他当即怒斥负责人:“你们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是豆腐渣!这样的工程要从根查起,对负责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都要追查。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搞出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了得?历史是不容欺骗的!”中国新闻网2011年07月14日的消息称:1999年11月20日竣工通车、总投资约1700万元的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一辆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当场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新华网2011年09月26日的消息称:投资87亿多元建设的甘肃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是通车约半年竟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害,部分路段不得不铲除重铺。新华网2014年04月04日的消息称:于1994年竣工的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第29幢居民住宅楼西边1个半单元的15户房屋坍塌,其中一个单元整体坍塌,另外一个单元像被刀子从三分之一处整个削掉。2 第1章前言搜狐网2015年03月15日的消息称:3月14日,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发生4.3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155间,严重受损4152间,一般受损6927间。1.1.2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的意义: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还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工程有质量缺陷?是因为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不到位?未能预见到质量风险?亦或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忽视风险的存在?6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为攫取更多的利润,施工企业不惜采取诸如假冒伪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虚报工作的方法;另外我们还经常听到瘦身钢筋、自裂水泥、豆渣砖头,也可能会听说用竹筋代替钢筋浇筑混凝土、用泥沙代替搅拌砂浆、用碎石填充桩孔代替混凝土的工艺,还可能会听说抽筋(每隔几根钢筋抽走一根)板墙、少筋梁柱的做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工程质量不是靠说出来的、也不是靠管出来的、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而是靠做出来的,然而检测是评价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关键手段,尤其是委托第三方完成检测并出具的报告。检测的作用,就是按照利益相关各方的意愿,掌握工程质量的实际情况,工程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则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我国现代化的历程还很短,许多行政管理方案还处在跟从、摸索阶段,有些所谓向国际接轨的政策,在真正实施时常因条件不成熟而搁浅。我国工程质量检测在上世纪末大都是由政府统一管理的,自本世纪初开始放开检测市场;当前行业内大量的无序竞争,不可避免的降低了检测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的作用。2013年上半年在成都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调研会”上,作为内部资料公布的一条信息——全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虚假报告率高达85%——曾经令人惊诧莫名,然而事实上,以作者四分之一个世纪有余的工程检测行业从业经历,完全相信这一不完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行为该如何监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早有他们的政策,然而涉及到工3 第1章前言程质量检测企业的管理,就需要依靠具备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行业主管部门。谈到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管,众人都以为它只是政府的职能,但据我所知,G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G省质监局”)检测科仅有3人、多数地市质监站还没有设置检测科,仅仅寥寥几人是不敷监管整个工程检测行业所需,必须建立单位自查、行业自律、相关方监督、政府监管四级监控体系,才能逐步提高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水平。G省是华中拥有多年革命传统的大省,尽管不论是建设规模、工程水平等与发达省份的差距都非常大,但是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对于质量管理——尤其是对于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监督管理——也有着自己的特色。本文希望通过对专业检测行为监管方式的探索,进而“窥一斑而知全豹”,尽快找到适合对整个工程检测行业进行监管的办法。1.2相关研究综述:相关各方都有及时掌握工程质量的需求,且更愿接受独立检测机构所出具报告,如何通过政策、监管、执法来引导检测水平的提高,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行业乃至社会的共同意愿。1.2.1境外检测监管现状:我没有对境外的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实地了解的条件,只能通过查询相关报刊杂志、专业论文中对各国各地区相关的介绍: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水平高,法规体系健全,具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依靠其完善的组织结构,高效的质量管理和可靠的技术能力提供检测服务,机构内部经营管理成熟,管理成本较低,不断提高检测技术能力,能够适应检测市场与时俱进的要求。同时,各国(地区)政府均建立或授权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认可制度和体系。通过认可组织认可后的实验室,其认可领域范围内的检测报告为政府所承认,1其检测结果也广泛为社会和交易双方使用。⑴德国模式:德国没有专门的工程项目质量检测中心,主要是由州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来4 第1章前言委托、授权工程质量监督公司,并由他们代理主管政府来对新建、改建项目实行强制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基础建设项目,德国政府采取全过程、直接式的监督检查办法(也称直接管理);对于那些私人投资占大部分比例的工程项目,是由工程质量监督评审公司,按照抽样调查的方式2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和检查的。《建设产品法》是对建设产品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过程的有关规定的法律,它是检测机构、监督机构、发证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建设产品法》规定了检测机构、监督机构、发证机构的组成、职能以及操作程序。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当发生工程质量或业主与承包商对工程材料、施工质量发生争议时,由质监工程师委托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费用由承包商、业主或质监公司中的责任方负担。德国政府对工程质量检测企业无资质要求,但对检测企业内执1业人员个人的执业资格却有严格的要求。德国政府对工程质量检测企业无资质要求,但对检测企业内执业人员个人的执业资格却有严格的要求。德国政府规定,取得政府认定的质量监督检查工程师才有资格组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公司,每位质监工程师允许带8~10名3工程师。⑵法国模式: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一般由私人质检企业承担。法国私人检测企业在称谓上叫做“质量检查公司”,质量检查公司在营业前,必须取得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审批颁发的证书,并每年经发证机构复审一次。为了保证质量,检查公司能保持其第三方客观公正地位,质量检查公司不得在国内参与除质检以外的任何商业活动。法国质量检查公司均配备有完善的检测设备,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工程竣工后,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并报告质检公司及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同时法国实行典型的强制性工程保险制度。《建设职责和保险》规定,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包括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质检等单位,均需向保险公司投保。而保险公司要求每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这样在收取保险费时1可给予优惠,因此法国式的质量检查又包含了一定的鼓励性。5 第1章前言⑶美国模式:对工程材料、制品质量的检验由相对独立的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在所有监督检查中,又以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隐蔽工程作为重点。美国对工程质量检测企业并没有强制性的资格管理,企业获取资质的行为是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竞争力增加砝码。同时,美国政府规定施工承包商、中间监理(或咨询顾问公司)等机构不准设立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按1经济合同向投资方收费。⑷英国模式:将建设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委托给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协会、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英国建设师注册委员会等协会和学会,由协会和学会对个人执业资格进行严格的注册管理。英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方式为抽查,重点是关键部位。抽查按照预定的检查表进行打“√”检查。英国政府规定,政府质监人员由于工作失职,不承担刑事法律责任,但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政府委托的私人质监公司人员则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承包商、建设设计师必须建立各自的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因为政府或私人质监公司的检查而放松自己的检查管理。政府及私人公司的检查不能代替承包商、建设师自己的检查,设计建设师、承包1商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⑸新加坡模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独立性的检测机构对于现场所使用的建设材料以及成品制品进行检验,以保证材料制品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例如,瓷砖的硬度是否符合规定,油漆是否掺含杂质,制成门窗的规格是否满足要求等。新加坡建设业发展局(CIDB)制订了一整套工程质量评价系统(CONQUAS),用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根据工程质量评定得分情况,CIDB对承担政府公共工程的承包商实施具体的奖罚措施。另外,新加坡建立了严格的专业培训制度,建设业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培训专业建设工人及专业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有利1地保证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全面落实。⑹香港模式:凡在香港从事检测工作的试验所(包括工务中央试验所)必须经过香港创新科技署下属的认可处认可(HOKLAS认可)方可从事检测工作。HOKLAS认可的6 第1章前言准则是国际通行的ISO17025,认可时由认可处的高级认可主任担任组长组成评审组到申请机构进行评审。认可处共有来自不同行业的6名高级认可主任、6名认可主任,他们同时在各行业的专业署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所以他们既是认可评审的专家,也是各行业的专家,能代表各专业署对各行业的检测机构根据行业管理规定实施监督职能。因为按照ISO17025通过认可的检测机构,只证明其检测能力符合基本的要求,并不证明该机构运作符合法则和安全的要求。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认可机构可使用ISO17025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确认或承认,但并非用作认证的基础,检测机构进入各行业还需符合各行业管理的要求。目前经香港认可处认可的实验室有135家,其中建筑工程类实验室有30多家。香港认可处对通过认可的实验室的监察方法主要有:能力比对试验、定期巡查和不4定期检查等方式。如接到投诉,可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实行现场突击检查。香港工务工程和公共屋村工程所需的检测由工务中央试验所统筹安排。约50%的工作量由工务中央试验所和区域试验所承担,另约50%的工作量外判给社会试验所进行试验。工务中央试验所及区域试验所也须取得HOKLAS认可,并接受认可处的监督。社会试验所不但要取得HOKLAS认可,还须经过工务中央试验所的考核,才能进入政府工程检测外判试验所名录,然后才能参加工务中央试验所每年组织的政府工程检测投标。如果中标单位检测能力不足,不能完成检测任务,将会被取消政府工程检测资格,并从相关名录上撤出。如果出现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行为的,工务中央试验所还将提请香港认可处核查,直至取消HOKLAS认可。出现这样后果的试验所及其工作人员将不能再从事检测工作。因为香港政府非常重视质量检测工作,政府工程的检测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1%,比内地工程的检测费比例高很多。所以,社会试验所都要争取进入政府工程检测外判试验所名录,不但关系到试验所的名声和品牌,还关系到可观的4经济效益。工务中央试验所考核社会试验所的项目主要有人员资历、数量、设备、试验环境条件、以往检测经历、试验率、管理制度等。工务中央试验所对进入外判试验所名录的试验所的监管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平行试验或盲样检测。每个月组织1次(10个样品)的平行试验或设计一些盲样分发给那些试验所检测。巡查及审核。对中标的试验所,每星期巡查一次,并审核一记录及报告。中央7 第1章前言试验所可以通过网络审核该试验所发出的报告。监察。突击检查试验现场,检查试验设备记录、电脑记录。年终的工作指标统计和管理分析。工务中央试验所的监管工作非常有力,除得益于完善的监管制度外,还得益于一套完整的样品标识系统。施工现场工程师确认样品的真实性后,给样品埋置或粘贴带电子芯片或条码的样品标识,样品标识信息通过网络传到工务中央试验所和外判试验所。该标识很难被调换,这既保证了样品的真实性,也便于对检测工作的监管。私人工程的检测由建设方委托取得HOKLAS认可的社会试验所进行,其检测过程的监管由建设各方派驻现场的代表进行,如发现试验所有违规行为,可向屋字署和香港认可处投诉,由屋宇署和认可处查处。对于桩基工程检测,屋4宇署要求更加严格,还派人到现场监督抽检10%。⑺境外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方面的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法律体系的完善。在德国、英国、美国、法国这些国家中,因为市场经济发达,而为了界定市场行为各方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必须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就工程建设而言,同样有着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法规体系,它们包括各种法律和法规、标准和规范,有些甚至形成了国际通用的标准;对于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也是通过相应的法规来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检测工作能够满足公正性的要求。人们普遍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法典是于1804年3月21日通过的《法国民法典》,尽管这部法典并没有对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的条款,但是基于契约精神和个人责任的思想对西方人的影响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对于所有工程项目,专司工程监督的政府部门,或自行、或委托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公益项目、基础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检测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高。这其实是发达国家民众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带来的,正是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就更容易掌握检测知识与技术,然后又由于政府对于高水平人才的重视、由于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回报,社会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学习的意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检测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发达国家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整体规模大,大的市8 第1章前言场才能有大的投入,因此带来了设备先进,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又会促进检测市场的竞争与联合,通过研究更加科学、有效、低成本的检测技术,通过尝试更加适应检测单位的内部经营管理方法。另外,工程建设领域对检测行业合理利润的认可,同样也是促进检测水平与服务质量提高的又一块砝码。这些都是我们在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促进检测行业技术水平提高时,应该项境外同行们学习、借鉴的地方。1.2.2国内相关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由宪法、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国际条约等多个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构成,用于规范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⑴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一百零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建设事业……等行政工作……”,将城乡建设行政管理职责赋予了各级人民政府。⑵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五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明确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哪些是需要检测的,应按照怎样的要求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如何对待。⑶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十六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㈢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明确了工程竣工验收与检测的关系;二十九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9 第1章前言格的,不得使用”,与《建筑法》第五十九条相呼应;三十一条:“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进一步明确施工过程的检验要求,该如何取样,应由谁检测;三十八条:“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明确了工程监理对检验的监督要求;六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施工单位未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或者未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取样检测的,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未执行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一条时的处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十六条:“出租单位应当对出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签订租赁协议时,应当出具检测合格证明。禁止出租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明确涉及施工安全的设备、设施出租单位的检测要求;十八条:“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经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对施工过程中涉及施工安全的设备、设施确立了检验要求;十九条:“检验检测机构对检测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当出具安全合格证明文件,并对检测结果负责”,确立了安全监测机构的责任;六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出租单位出租未经安全性能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未执行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的处罚。⑷地方法规:《G省建筑管理条例》二十条:“建筑工程及其材料、设备质量的检测,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测;仍有争议的,可以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核准认定”,对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相应条文的进一步延伸,着重确立了争议的处理方法;二十一条:“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检测等中介服务单位不得出具虚10 第1章前言假的报告或者数据;不得转让中介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职权指定中介机构”,杜绝虚假报告或者数据的要求,并明确应通过招投标等市场行为确定工程检测单位。⑸部门规章:《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四条:“本规定所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指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下简称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这里明确了由谁对质量检测单位进行监管;五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㈡抽查设计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㈢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㈣抽查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六条:“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应当依照下列程序进行:……㈢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抽测;……”,明确质量检测监督实施要求。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检测行业的管理力度,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八日经建设部常务第71次会议通过、以第141号部令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部颁办法》),其中中规定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主体——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象——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受理、效力)以及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委托与被委托、取样与送检、见证与检测、报告的出具),管理——人员与机构,监督——检查内容与方法,处罚;还在附件中对质量检测业务内容和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做出了规定。如果取样过程失控,仅仅抓好检测的过程是不够的,因此,建设部还专门出台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对见证取样与送检的范围、内容、方法、要求等做出了规定,若本规定与上述各法律法规条款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与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的各个环节都将无懈可击。⑹地方规章:为指导实施《部颁办法》,G省建设厅制定了《G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G省规定》),分别以总则、资质管理、责任和义务、见证取样及送检、监督管理、附则等6章对《部颁办法》进行了与当地工程检测11 第1章前言行业的特点相结合的细化与微调,并以附件的形式明确了本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范围和主要仪器设备。除了以上六个层次法律法规外,为适应工程检测行业发展的需要,G省建设厅及其下属G省质监局等部门还陆续出台了与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的文件,包括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台的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的规定,包括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台的《G省建筑桩基检测管理办法》,包括2009年出台的《关于G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桩承载力检测活动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强度、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监督管理的意见》,包括201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我省建筑检测机构计量器具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G省建筑基桩检测方法和数量的意见》,包括2014年出台的《G省建筑基桩现场检测技术监督要点》等。另外作为技术法规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也属于法律法规体系的范畴,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加广泛,包括五万系列的国家标准(施工与验收规范),包括建筑工程标准、城镇建设工程标准、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建筑工业行业标准等。1.3研究思路与内容1.3.1研究思路材料是否丰富决定了报告的深度,因此计划从4个层次收集材料:⑴自身工作经历的总结:我是一名老检测人,自1989年毕业分配就一直从事工程检测工作;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我,就作为唯一一名建筑材料专业毕业生成为了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可以说单位所有的检测项目都是在我主持下开发出来的,包括常规材料检测、地基基础检测、道路土工检测、主体结构检测、设备安装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施工安全检测等等。而本文正是从一个老检测人的角度,对整本人26年来工程建设领域检测行业从业经历中、涉及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的经验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出一些检测机构及其行为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12 第1章前言⑵对行业内兄弟单位的访谈:26年从业经历,不仅汲取了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长期与同行乃至行业主管部门接触、交流、合作,也让我在G省检测行业成为了一名知名专家。基于工程检测行业知名专家的身份,我将定向访谈成立时间不同、单位性质不同、行业地位不同的3家检测机构,通过总结访谈记录并进一步分析、了解检测行业内一些单位在发展过程中的共性。⑶对检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抽样调查:长期与G省行业主管部门的交流,部门领导对我的专业水平、职业操守非常信任,并委托我参与对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专业技术审核。基于地基基础检测网审专家的身份,有机会对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系统中、所有已经申报的试验/检测方案、试验/检测报告进行统计,就2010年至2015年5年间的实例,分析地基基础检测监管中报告真实性与监管方法及力度间关系,并将其向整个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方面延伸,以期找到逐步改善行业虚假报告奇高的现状。⑷征询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G省质监局,不仅需要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单位的监督管理,同样也需要提供服务、需要聆听行业的呼声。我基于工程检测行业资深从业人员的身份,直接与G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对话,了解相关部门对于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方面的意见。1.3.2研究内容:简介工程的范围,举例解释工程质量含义,列举工程质量中关键指标,着重介绍地基基础质量及其检测方法。通过描述相关法律条文、标准条款、方法手段,展现当前、尤其G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流程、关键环节、当前的监管方法。通过对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为监管的调查,更多地掌握工程检测市场的规律,并据此分析、总结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行之有效的方法。13 第1章前言1.4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本文是针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进行的调查研究,采用了以历史比较为主的描述性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则在于,基于G省地基基础检测网上评审专家的身份,拥有登入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系统,对系统内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申报的所有项目试验桩检测方案、试验桩检测报告、工程桩检测方案、工程桩检测报告、地基加固检测方案、地基加固检测报告进行查询的权限,并据此获得G省所有地基基础检测项目的第一手资料和最底层数据,这是进一步掌握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重要途径。14 第2章理论综述第2章理论综述2.1工程质量检测的概念2.1.1相关定义工程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各学科的总称,而本文中的工程则是特指“土木工程”、“建设工程”,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不但包括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还包括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以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和科学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5给水排水及防护工程等;建设工程是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6各类建(构)筑物和工程设施。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工程则是指由住建部→住建厅行使管辖行政权限的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建设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是指建设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合同约定要求的程度,包括其在安全、使用8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节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示和隐含的固有特性。工程质量包括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型、节能性、与环境的协调性等7个特性。检测是指采用特定(设计要求、标准规定、合同约定,下同)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特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工程质量检测的定义是: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采用试验、测试等技术手段确定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工9程实体质量特性的活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10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15 第2章理论综述2.1.2工程检测详解工程检测指的是应工程各利益相关方要求,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对与工程相关的安全与质量指标进行的检验、测试、评价与判定。工程检测首先是应工程利益相关各方要求。仅从建设过程而言,与工程相关各方主体至少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5方,更广泛的还应该包括监督部门、使用单位等,他们都有掌握工程安全与质量指标的需求,当然可以据此提出对工程进行特定项目检测的要求。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则是指的工程从项目建议书开始,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初步或扩大初步设计、详勘、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开始施工、施工过程、竣工验收、质量保修、使用等全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质量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与工程相关的安全与质量指标则是包括所有与工程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可能影响到安全与质量的各项要求,包括地质条件、材料质量、安全与防护、主体结构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与防护工程、辅助设施等。2.1.3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按照《部颁办法》,将质量检测分为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等专项以及见证取样检测等共五个专业类别,《G省规定》又在《部颁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筑节能检测、建筑智能化工程检测、室内环境检测、设备安装工程检测等四个专业类别,因此现行规定中G省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规定为:⑴地基基础工程专项检测:包括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桩的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10锚杆锁定力检测等。⑵主体结构工程现场专项检测:包括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预10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等。⑶建筑幕墙工程专项检测:16 第2章理论综述包括建筑幕墙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硅酮10结构胶相容性检测等。⑷钢结构工程专项检测:包括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检测,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等10。⑸见证取样检测:包括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砂、石常规检验,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简易土工试验,混凝土掺加剂检验,预10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沥青、沥青混合料检验等。⑹建筑节能专项检测:包括建筑材料节能性能检测,建筑构件热阻或传热系数检测,建筑外门、外窗气密性检测和保温性能检测(K值)检测,围护结构热阻或传热系数、热工缺11陷检测,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性能检测等。⑺建筑智能化工程专项检测: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综合布线检测,信息网络系统检测,有线电11视和卫星电视系统检测,安全防范系统检测,电源与接地检测等。⑻室内环境专项检测:11包括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土壤中氡浓度检测等。⑼设备安装工程专项检测: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检测(水压试验),建筑电气工程检测(绝缘11电阻、接地电阻),通风与空调工程检测等。2.1.4工程质量检测的流程:《部颁办法》要求申请检测资质的机构应具备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而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要求,所有检测机构都应建立并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GB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B50618》)也对检测完整程序做出了细致的规定,综合可知检测流程如下:17 第2章理论综述⑴签约:签约不仅是简简单单的签下一个协议,应该包括:商定检测委托意向,对于规模较小、且检测费用不高的项目,通常由委托单位通过介绍或询价直接指定意向检测单位,对于规模较大、或检测费用较高的项目,则应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意向检测单位;编制检测方案,具体到一个工程项目应该完成哪些、完成多少检测工作,应该收集施工图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标准规范规定、施工合同约定等,并据此编制检测方案,并应经过项目利益相关各方同意并报项目监督部门备案后,方能成为检测委托合同的专项条款之一;最后才是合同的签订。⑵取样送检、现场检测:这一步则分为两种:试验室检测针对原材料进场验收检测、半成品质量检验检测,由委托方在工程施工现场按规范要求、在见证人员的见证下制取试样、并送检测单位检测的过程,所制取试样真实性、代表性方面的责任,由取样人员和见证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共同承担,并以见证取样单等为据。现场检测项目针对建筑结构、使用功能及因运输不便不能送检的大型构件的检测,由委托方组织利益相关各方制定抽样方案,而后具备检测条件前通知检测单位安排人员、设备进入工程现场,在见证人员见证下实施现场检测的过程,该过程中行为规范性方面的责任,应由检测人员和见证人员以及他们所在的单位共同承担,并以现场见证证明材料等记录为据。⑶数据记录与分析:与上一步一样也分为两种:试验室检测需要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试验室环境情况、检测数据与过程情况等信息,现场检测需要记录设备交接情况、现场设备使用情况、检测现场环境情况、检测数据与过程情况等信息,所有计算与分析过程均应在核对三大记录内容相符后进行。⑷后续处理:所有检测结束后,均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对环境进行适当的清理,对现场抽取的样品、或是检测后需要保存的样品进行留样处理。⑸报告出具:检测数据与计算分析的结果,应该及时、准确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对于18 第2章理论综述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报告,还应在交付委托单位的同时、报送一份给项目监督部门,并向利益相关各方提出扩大检测或验证检测的建议。检测报告就是检测单位的产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要求,一份检测报告通常应附上9份记录以溯源检测过程,它们包括检测方案、检测合同、送检单或抽样通知单、样品或任务接收记录、样品或任务流转单、试样唯一性标识存根、环境监测记录、设备使用或流转记录、检测原始记录。2.2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内涵: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工程检测任务就一直由第三方独立的检测机构承担,他们就是构成检测行业的基石。前文已经提到,我国当前的工程检测行业大都由或国营、或私营、或合资、或股份的企业组成,基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必然驱使他们采用各种手段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并攫取最大的利益。达成目的的手段则是虚假报告,包括根本就不进行实际检测即行出具报告,包括实际检测不按规范要求完成,包括调整检测数据等。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目的就是规范检测行为,使之真正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服务。2.2.1国内工程检测行业发展历程:计划经济时期,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都是由国家统一投资建设,当时的施工企业大都沿用军队的管理模式,比如G省下辖的J市如今的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当年的单位名称就是“二团”;同样,基本建设所使用的包括水泥、钢筋、木材等三大主材在内的所有材料几乎都来自政府调拨,自然也就不存在材料进场检验的要求,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也只有在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对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和混凝土、砂浆等主要半成品制作少量试件用于自行检测。改革开放之初,引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工程检测行业也随之兴起。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在一个房间内,你若想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则必须打开窗户,当然打开窗户后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是苍蝇、蚊子等也跟着进来了!正是在商品经济兴起、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就开始有了极少数建筑公司盲目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做法,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虚报工程量,19 第2章理论综述这些行为给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少损失,为此,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各地纷纷成立第三方检测机构。据我所知国内最早一批具有独立地位的检测机构,就包括于1985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筹建的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在1989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审查认可及计量认证。到九十年代中期为止,绝大多数地市一级行政区域都成立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J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就是在J市建筑工业科学研究所建材试验室的基础上,于1991年成立的;按照当时J市编委关于成立检测中心的批文、或者仅从“中心”这个名称能知道,它们都是代为行使政府职能的法定检测机构,与现在的检测公司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事实上当时的“检测中心”都是直属于当地建设局或建工局、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仅仅只是接受建设或施工单位的委托才能承担检测业务,还是一家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越来越发达的市场经济,给工程建设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无非涉及质量、进度、造价、服务等方面,工程检测行业存在的作用,就在于确认有限造价的工程、其质量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然而这个时期的工程检测机构已经不再具有行政职能,而转变为社会服务企业,甚至现在绝大多数检测单位的体制已经归于企业,不仅如此,自从上世纪末建设部发文放开检测市场开始,陆陆续续成立了很多或私营、或股份、或合资的检测公司。我国目前有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约六千家,它们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是国家级检测中心,如: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它们大都是与直属各部委的科研院所合署办公,即所谓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一类检测单位由于技术力量雄厚,并非仅仅作为一个检测单位存在,通常还承担着监督检验、新项目开发、新方法研究、专业技术咨询与培训、标准编写等任务。第二类则是所有省级行政区域都有一家住建厅下辖的检测中心,它们在本省内的组成方式、任务职责等都类似于国家级检测中心。第三类则是全国绝大多数的地级市原本都有直属于当地建设局或建工局的检测中心,如今除小部分仍属事业单位外,大部分都已经改制为企业,但隶属关系没有改变;尽管也开始受到市场竞争的侵扰,但在当地工程检测市场仍然20 第2章理论综述承担较大的的份额,这是与当地建设/建工局长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的。第四类则是全国绝大多数的县、以及一些比较大的区都有一家直属于当地建设局或建管站的检测中心(站),由于相对而言县级行政区域工程检测市场体量还不够大,作为它们的主管部门为了便于管理,大都维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并作为当地法定检测结构存在。第五类原各建筑公司、商品混凝土公司等企业按资质规定本应配备内部试验室,而后又因为市场原因从名义上脱离母公司,成为所谓的独立法人的检测公司;第六类则是原各检测中心(站)的高层——主任、站长、总工等——从原单位离职后,自筹资金建立的检测公司;这两类检测单位通常既有原本公司的市场,又有机制灵活、市场竞争手段灵活的优势,总能通过市场行为占据较多的份额。第七类则是社会闲散资金觊觎检测行业的高利润率,却忽视了高责任、高风险,筹集资金建立的检测公司;这一类检测单位中,负责人大都没有检测从业经历,以至于完全没有检测专业技术及其管理能力,同时也就没有了对检测质量风险的承受能力,也没有了对检测市场维护的责任心;它们往往是最容易受利益驱动的一类,同时也最容易受市场冲击。G省目前正在运营的建设领域检测单位138家,上述从第二类到第七类都包含,尤其是近两年,第七类检测单位的蓬勃发展,对原有检测行业行为规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就更加考验了行业主管部门对于宏观调控的掌控能力。2.2.2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的范围:行业的监管,当然不能仅仅只是对行为的监管,而是应该包含从规则的建立、市场的培育、资源的开发、行为的监管等等。我们知道,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很短暂,检测行业从起步至今甚至还没有超过三十年,行业主管部门如何通过政策调控来培育检测行业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我国的交通、建设、电力、铁道等不同部门对于检测行业的监管,就会发现目前的政府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普适的管理机制,因此如何做好检测行业的规划非常重要;规划的重点又在于规则的建立,这就包括检测单位的资格条件、检测21 第2章理论综述人员的资质条件、检测行为的过程要求、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等等;另外,又由于目前社会上合格的检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还有不少检测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还不能自主行事,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检测行业技术门槛的同时、又不会阻碍行业的发展,早已是行业主管部门案头的重点问题;行业监管的最终目的还是让检测行业的产品真正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服务,所以行业监管最终还是归结于行为的监管,因此更应该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2.3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及其应用:2.3.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全面质量管理原本是针对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本文是希望能够借鉴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手段,引入到对于整个行业进行管理中并成为其中的有效成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单位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工作,这体现了它的全员性。质量管理牵扯到上上下下各部门的工作,全员参加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可以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的领导者是质量方针的制订者,企业职工是质量目标的落实者,企业领导盛须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并推进其实施,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质量意识,用高素质保证高质量。质量目标是企业各项管理目标的核心内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围绕着企业的方针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用户是上帝”。提高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12是:社会受益、用户满意、企业获利。三者间是一致的。2.3.2如何在行业管理中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我们将上条中相关内容逐字逐句从企业向行业转化后,得到了全面质量管理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以检22 第2章理论综述测与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全体行业单位与从业人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建设各方主体满意和G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全体单位与从业人员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监督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行业成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工作,这体现了它的全员性。质量管理牵扯到各检测单位、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各级检测行业协会及其分会、各利益相关方的工作,全行业成员参加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可以发挥每一个人、每一个集体的聪明才智,为行业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行业主管部门——G省质监局是行业政策的制订者与执行者,行业成员是检测行为的实施者,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钟来,并推进其实施,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行业成员的培训、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成员的素质,提高质量意识,用高素质保证高质量。行业政策是行业各项管理目标的核心内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围绕着行业的方针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活动。“用户是上帝”,提高检测与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政府减少审批、建设领域受益、委托单位满意、行业拓展得力、企业得到实利,共赢的局面才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2.3.3行业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理论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的,全面质量管理如何应用于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思路如下:⑴适时完善行业规则:行业规则体现在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G省质监局应该尽早完善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相关规则,并根据G省的行业特色做出适时的调整。首先是规范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我们知道,不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最终实施者还是人,所以即使是以法律法规体系最为健全的美国,其行业监管也离不开人,那么如何规范“人”尤为重要。其次是规范检测用仪器、设备、量具、工器具的质量要求和量值溯源,是规范检测过程中必要的、并且会影响检测结果的材料、尤其是其中标准物质的质量要求和量值溯源。即使在检测行业发育的早期,检测中心与质监站还是同属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辖的两个兄弟单位的时候,通过对比检测中心与质监23 第2章理论综述站的职责我们能发现两者差异之处就在于:前者的工作是将样品制作成检测所需的试件后,采用工具对试件进行检验、测试并对所取得的数据与结果出具报告,后者的工作是由人对感官质量以及前者出具报告中的数据与结果做出评价,因此,对于“机”和“料”的规范同样重要。再次是规范检测方法与程序,是规范检测现场环境的要求。我们知道,所有材料、制品、构件的性能指标都是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也是与检测时的工序与过程有关,例如水在0℃时会结冰、在100℃时会沸腾,又如混凝土在短期受压时所能承受的压力要大于长期受压,再如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两侧的温度及其变化情况相关。⑵通过定期培训与研讨提高行业成员水平:大多建筑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一些技术或技术管理人员都是通过考试、考核取得执业或上岗资格的,但实际上即使是如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全国统一的执业资格考试都做不到完全杜绝舞弊行为,至于其他五大员、见证取样人员、检测人员的上岗考试更是未能起到其应尽的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⑶督促企业加强自我审查:自我审查也是源于规则的要求,其中包括《准则》中对于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要求,也包括《GB50618》对于检测程序的要求。自我审查的形式有多种,包括检测工作监督、结果质量控制、内审、管理评审等。⑷引导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并建立行业自律制度:企业的自我审查靠的是自觉而没有强制性,政府的监管可能会因为专业人员的不足而难以实施,行业协会及其技术委员会的建立则能够成为政府监管手段的必要补充;通过行业协会及其技术委员会协调各检测单位抽调公认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对检测单位进行抽查、对检测方案进行审查、对检测过程进行巡查,并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通报抽查、审查、巡查的结果。⑸引导建设各方主体的监督: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是与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审查、施工、24 第2章理论综述监理等各方的利益相关的,使得这些建筑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先天就有对检测行为进行监督的意愿;由于的基数较大、且长时间在工程现场工作,并且包括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五大员等在内的相关各方专业技术人员也具备一定的检测基础知识,这些都使得他们具备对现场抽样制样、以及现场检测过程进行监督的先决条件。25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3.1G省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3.1.1地基基础的作用:包括房屋建筑、构筑物以及道路桥梁、管涵等在内的建设工程,在其承担容纳、遮蔽、交通等功能同时,承受着各种外力或内应力的作用,包括结构和找平层重量等永久荷载、设备家具重量等半永久荷载、人和车辆以及存积雨雪等可变荷载、台风和地震等偶然荷载、温度变化和孔隙水结冰带来的内应力等等等等;初中物理所学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仅在所有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才会维持其状态不变,作为构筑在土地上的工程所受作用力传递到土地——也就是常说的地基上——并与之形成平衡。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14基的结构组成部分。地基支承基础,就必须具备承担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的能力,这就就是专业术语所称的“地基承载力”;自然形成、未经人工处理的天然地基并不都能满足结构荷载的要求,例如以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饱和粘性土等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软弱地基。地处长江中下游的G省,除G江平原外,G北是丘陵地带、G南是山区,为使城市建设尽可能方便市民的生活、出行,现代城市规划多非依地势而建,而是采用削峰填壑的方式调整高程,以此减少城市道路的高差变化;对于经削平山峰的地域,其地基岩土能够满足多层乃至小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在这些地区的工程建设,可以采用带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浅基础类型;但是填平沟壑的地域,短时间的填土尚未完成固结,完全不能承担结构荷载;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G省新建工程大都需要通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或是采用充分利用不同层位地基岩土承载能力的桩基础来满足结构荷载的要求。地基处理是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或渗透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复合地基是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26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15担荷载的人工地基。桩基是有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桩顶连接的承台共同组成16的基础或由柱与桩直接连接的单桩基础。3.1.2地基基础检测的范围: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能知道为什么作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方面的研究,要将其地基基础检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于地基基础的质量缺陷对工程的安全危害性更严重;另外,地基基础大多都隐蔽在地面以下,这一分部工程完工并开始主体结构施工后,若需再次对地基基础质量重新检测难度很大;并且在整个工程质量检测市场中,由于检测方法的原因,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份额甚至超过其他所有检测项目,而较高的检测费用又吸引了大量的游资进入检测行业,在外行的领导下冀望通过资金压迫内行并攫取更多的利润。正是由于地基基础对于房屋建筑或构筑物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比较重要,并且其破坏之后的后果非常严重,法律与标准条文中对于地基基础的检测要求包括设计验证性试验和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对于大型建筑群的初步设计阶段还可能会有选型试验。相关条文要求桩基础和经过加固的地基都需要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质量和效果,不同的地基和基础的检测要求是不同的。⑴整体方式加固地基:主要包括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和夯实地基等。这一类地基的设计验证性试验的要求是:对于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应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以及该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本地区使用的成熟程度,在场地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15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评价、处理范围和有效加固深度内15地基均匀性评价,以及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成桩质量和承载力评价。地基施工质量可选用环刀取样、灌砂法、灌水法、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等方法进行检验,竣工验收应采用静载荷试15验检验其地基承载力。⑵复合地基:主要包括砂和/或碎石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27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强夯置换地基等。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15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这一类地基的设计验证性试验的要求是: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或采用增强体静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15合经验确定。复合地基加固处理的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该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分别进行检验,施工质量的检验:可采用轻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浅部开挖、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试验、低应变等方法对桩体进行检验;对桩间土可采用标准贯人、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等方法;竣工验收时,地基承载15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⑶桩基础:16基桩是桩基础中的单桩,桩基础的质量当然并非仅仅取决于基桩,而是基桩与桩周土、桩端持力层的共同作用,并且与基桩相连的承台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然而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当前对于桩基础的检测仅限于其中基桩的检测。基桩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承载力,前者可以采用低应变、声波透射法、钻孔取芯、高应变等无损或微破损的方法进行检测,后者则可以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测。基桩检测可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在检测。当设计有要求或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桩检测并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基工程处应在工程施工前和施工后进行基桩检测外,尚应根据17工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的检测与监测。3.1.3地基基础检测方法:⑴静载试验:28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静载试验又称载荷试验,包括针对天然地基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包括针对整体加固地基的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包括针对复合地基的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包括针对基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水平推力静载试验,包括针对锚杆的抗拔试验。静载试验是一种最原始、然而也是最有效、最准确、最直观的的检测方法,是近似于地基或基桩实际工作条件下受力状态的检测方法。现有的静载试验方法都是采用千斤顶向受检对象施加荷载,向千斤顶提供的反力包括堆载平台反力、锚桩反力、联合反力等,其中堆载平台反力是最常见的方式;以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为例,检测一根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设计为7500kN的基桩,最终需要向桩顶施加15000kN的力,为此通常采用4台500t千斤顶并联加载,为这些千斤顶提供反力的堆载平台则需要堆置总重18000kN的重物,G省最常见的每块1m³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配重块需要吊运720块,一般会堆置成一个长12m、宽10m、高6m的配重堆;这么多的重物堆置在桩顶上,可以给行业外人士以最直观、甚至是震撼的感觉。⑵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都是采用一定的力(静力或者锤击产生的动力),将一定形状的探头贯入地基土中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检测天然地基不同岩土层位力学性能、整体加固地基的平面均匀性和垂直均匀性、复合地基的挤密效果和着底情况等。根据静力触探资料,利用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估算土的塑性状态或密实度、强度、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沉桩阻力,进行液化判别等,根据孔压消散曲线可结算土的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根据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地区经验,可进行力学分层,评定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检测地基处理效果等。标准贯人试验锤击数N值,可对砂土、粉土、黏性土的物理状态,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18砂土和粉土的液化,成桩的可能性等作出评价。⑶低应变:29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低应变专业称谓是应力波反射法,基本原理是在桩顶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即发生变化(如缩径或扩径),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通过对反射信息进行分析计19算,判断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其位置。低应变法的设备非常简单,经过高度集成的基桩动测仪甚至可以做到一台掌上电脑的大小,常见的至少也可以通过肩带挂在脖子上,然后一根5~10m的同轴电缆将传感器与动测仪连接起来,现场检测仅需采用橡皮泥等耗材将传感器粘在桩顶平整面,而后用通用的铁锤或是专用的力锤锤击桩顶中心处,传感器就能够采集到桩顶的振动信号。正是因为低应变的方便(粘传感器、敲几下榔头)快捷(准备工作完善的前提下大概1分钟可以检测2根桩),G省已经要求将之作为基桩普检(100%全部检测)的方法。⑷钻孔取芯法:采用岩芯钻探技术和施工工艺,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混凝土芯样及桩端岩土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和测试,用以评价成桩质量的检测方法称为钻孔取芯法,简称钻芯法。钻芯法所使用的检测内容包括:验证桩身完整性,即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如桩身混凝土胶结状况、有无气孔、松散或断桩等;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桩底持力层的岩土性状(强度)和厚度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施工记录桩长是20否真实。钻芯法是检测现浇混凝土灌注桩的成桩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特别适用于大直径混凝上灌注桩。钻芯法不仅可以直观测试灌注桩的完整性,而且能够检测桩长、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底岩土层的性状,钻芯法还是检验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的可靠的方法,这些检测内容是其他方法无法20替代的。在多种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中,钻芯法最为直观可靠。⑸声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就是超声波检测法。混凝上超声检测日前主要采用所谓“穿透法”,即用一发射换能器重复发射超声脉冲波,让超声波在所检测的混凝土中传30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播,然后由接收换能器接收。被接收到的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后再经超声仪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用超声仪测量收到的超声信号的声学参数,当超声波经混凝土中传播后,它将携带有关混凝土材料性能、内部结构及其组成的信息。准确20测定这些参数的大小及变化,可以推断混凝土性能、内部结构及其组成情况。声波透射法的有点是:检测细致,结果准确可靠;不受桩长桩径限制;无盲区,声测管埋到什么部位就可检测什么部位,包括桩顶低强区和桩底沉渣厚度;毋须桩顶露出地面即可检测,方便施工;可估算混凝土强度。正因为如此,虽然该方法需预埋声测管,费用较高,但仍然得到广泛采用,特别是桥梁、高20层建筑的大型、特大型灌注桩的检测。⑹自平衡法静载检测:G省的相关规定将自平衡法也归类于静载检测。前文提到在静载试验中,千斤顶给试样施加荷载同时需要有足够的反力,但由于房屋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每根桩所需要承担的荷载也越来越大,据我所知G省目前的堆载平台反力静载试验的最大堆载量已经达到了30000kN,如果单桩承载力继续提高,而反力梁的尺寸又不能无限制增加,因此堆载平台反力静载试验并不能无限制的在大直径、大吨位基桩承载力检测中采用。自平衡,顾名思义就是达到自身的平衡,这种方法首先假设桩体在桩周土中向上相对位移和向下相对位移时所受到的桩周摩阻力相同,其检测过程是:通过地勘资料提供的侧阻力和端阻力数据、分层计算每一岩土层位的桩周摩阻力及持力层桩端支承力,在桩身中找到向上的桩周摩阻力与上段桩身重量之和、正好与向下的桩周摩阻力与端承力之和达到自身平衡的位置(平衡点),将荷载箱埋设(应考虑荷载箱加载时不会影响到钢筋)在平衡点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龄期后按静载试验的方法检测。自平衡法的特点在于:装置较简单,不占用场地,不需运人数百吨或数干吨物料,不需构筑笨重的反力架可多根桩同时测试,试桩准备工作省时、省力、安全;该法利用桩的侧阻与端阻互为反力,因而可清楚的分出侧阻力与端阻力分布和各自的荷载—位移曲线;试验费用省,尽管荷载箱为一次性投入器件,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可节省试验总费用的30%~60%.具体比例视桩吨位与地质条件而定;由于试验方便,费用低,时间省,该法有利于增加试桩的数量,扩大检测面;试验后试桩仍可作为工程桩使用,必要时可利用预埋管对荷载箱进行31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压力灌浆;在下列情况下或当设置传统的堆载平台或锚桩反力架特别困难或特别花钱时,该法更显示其优势,如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20地试桩、斜桩、嵌岩桩、抗拔桩等,这些都是传统试桩法难以做到的。3.1.4G省地基基础检测的发展历程与现状:⑴起源检测行业起源时仅仅只是承担拉拉钢筋、压压试块等一些简单的任务,而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开始的相对较晚,事实上早期的房屋建筑多为单层或多层,记得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G省GH市最高的建筑物还是一幢建于1959年的景德镇饭店(俗称7层楼),可能除了作为省会的GA市,那个时代其他地市也不会比GH市好多少,这种情况下多数天然地基就已经能够满足支承房屋建筑荷载的要求,直至如今的设计规范对于天然地基的检测要求也仅仅是: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可采用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以及静力触探探头阻13力、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载荷试验承载力等特性指标表示,前文又提到,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主要内容是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10桩的承载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锚杆锁定力检测,也就是说对于天然地基特性指标的确定方法中,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的内容只是备选项之一。从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九十年代开始,GH市房屋建筑的层数屡翻新高,从9层的人大办公楼、到11层的税务大楼、到17层的供电大楼、到26层的邮电大楼,如今33层近百米高的住宅比比皆是,甚至包括安置房也会大量采用高层建筑;正因为小高层、高层乃至大中型城市超高层建筑的开工,同时又由于城市建设规划原则由之前的顺地势建设转变为削峰填壑、拉平地面,多数工程项目地基都已经不敷建筑荷载的需要,那么只能是通过对地基的加固、或是采用能充分利用地基承载能力的桩基础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相关标准规范中对于经过加固处理后的地基、以及用于提供足够承载力的桩基础,都提出了检测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包括我所处的GH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在内的不少G省检测机构就开始了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早期因施工技术水平有限,地基基础类型非常单一;九十年代之前的地基处理方式只有换填垫层;桩基础则多数是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洛阳铲成孔灌注桩。32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同样因为检测技术水平的限制,地基基础的检测方法也非常单一。因在削峰填壑的填方施工时、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清理自然地坪地表植物、积水即行实施填土作业,又由于填方土料多数是山头的强风化甚至是全风化软质岩,这就造成该区域杂填土层中形成腐殖土或淤泥质土,为使地基能够满足建筑结构荷载要求,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15填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强度较高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就是换填垫层。九十年代初开始有发展出了强夯加固地基的方法,这是一种将重锤(10t以上)起吊至一定高度(10m以上)自由落体夯击地基土、提高其密实程度并加固地基土的方法。当时对于换填垫层、强夯地基的检测仅仅只是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人工挖孔灌注桩和洛阳铲成孔灌注桩的相同点是桩孔成型并进入持力层后,都需要吊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两者的不同点是:前者由人工采用镐、铲、钻等工具垂直向下深挖,后者采用洛阳铲以自由落体方式钻进地基土。当时对于基桩的检测类似于地基,也是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方法确定基桩承载力。⑵发展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更多、更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它们是两种最典型的复合地基加固方法。这两种复合地基的施工方式已经与桩基础没有太大差别,区别仅仅在于桩身、尤其是桩顶不留与承台连接的钢筋。这个时期开始,同样出现了大量的基桩施工工艺,包括沉管灌注桩,按照成桩过程不同分为单打(一次沉管到位后随灌混凝土随拔钢管)、反插(沉管到位后下段灌入混凝土后再次沉管到位,然后随灌混凝土随拔钢管)、复打(按单打方式完成后原位重复)等三种,这种施工工艺能够通过侧向挤土提高桩与桩周土之间的摩擦力;包括长螺旋压灌桩,将螺旋形钻杆以螺旋钻进的方式钻入地基土并螺旋提升渣土,然后通过位于钻杆中心的钢管高压灌注混凝土,以混凝土的压力向上托举钻杆并使得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形成对桩周土的侧向压力;包括预应力管桩,这种施工工艺是先期在工厂以预应力混凝土的工艺预制成混凝土管,运至工程现场后或采用柴油锤击打、或采用重型压桩机静压等方法将预应力管桩33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沉桩到位;这些桩型都能够充分利用桩端持力层的端承力和桩周土的侧阻力,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持力层为强风化千枚岩时,桩身直径800mm的人工挖孔灌注桩竖向行业承载力特征值约为1800kN,达到这一承载力的沉管灌注桩桩身直径仅需600mm、长螺旋压灌桩仅需550mm、静压预应力管桩仅需500mm;还有更多的基桩施工工艺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九十年代初,静载试验耗时耗力造成其检测周期和费用居高不下,同时当时正在兴起基桩动测法,多数建设单位考虑到静载试验将带来工期延长、成本高昂的后果,因此包括G省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仅仅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对于地基的检测方法则是增加了动力触探、标准贯入等方法。低应变作为桩身完整性普检的方法还是能够起到作用的,而高应变法检测承载力则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事实上高应变在国外也主要是作为预制桩打桩过程监控的方法,它的方法原理是建立在“一维杆”理论基础上的,“一维杆”即一维、均质、等截面、连续、长径比较大的弹性体,而实际上的基桩、尤其是灌注桩完全不符合“一维杆”的假设,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高应变根本就无法测得基桩承载力。然而由于基桩动测法源自国外发达国家,当时的政策制定者盲目信任发达国家传入的技术,以至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直至本世纪前十年,高应变法还一直作为基桩承载力检测的重要手段。⑶现状发展到本世纪第二的十年,大量小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物的投资建设,仅仅只是简单的地基处理后,采用浅基础作为支承结构全部作用已经很难满足要求,因此这几年的项目中地基处理已经边缘化,或是用于大面积广场、路面、跑道的地基土加固,或是用于桩基工程施工前的桩周土固结,因此只有在多层建筑的小区中还能见到地基处理后施工质量和承载力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检测现场地基土的压实系数,采用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检测地基土的力学指标、均匀性以及着底情况,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伴随着地基处理边缘化的同时,桩基础在工程建设中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并且这些年有发展出了不少新的施工工艺,包括利用冲击式钻机上下往复冲击34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破碎土层,用掏渣筒掏出碎屑物成孔的冲击成孔灌注桩;利用刮刀钻头旋转切割土层成孔的旋挖成孔灌注桩等。随着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日趋现代化,对于发达国家标准规范的态度也从盲目引进逐步转变为借鉴,在我看来,如今的基桩检测要求更加贴合我国桩基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以下是综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G省地方规章对于基桩检测的要求:试验桩检测: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项目,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且单体建筑数量大于等于3幢的项目或是小于3幢但没有可供参考的试桩资料的项目,对于地基条件复杂、基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项目,对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采用新工艺成桩的桩基,应制作试验桩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承载力检测,为设计提供依据。要求是对地基条件、桩长相近、桩端持力层、桩型、桩径、成桩工艺相同的桩,采用相应的静载试验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17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工程桩检测:采用低应变对所有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数量每幢单体建筑之下地基条件、桩长相近、桩端持力层、桩型、桩径、成桩工艺相同的桩,不应少于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对于直径≥800mm的桩,应采用钻孔取芯法补充进行桩身完整性、桩端持力层情况检测,检测数量为每幢单体建筑之下工程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5根;对于直径介于600~800mm的桩,应采用声波透射法补充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数量为每幢单体建筑之下工程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还应采用钻孔取芯法补充进行桩身完整性、桩端持力层情况检测,检测数量为每幢单体建筑之下工程总桩数的5%,且不应少于5根。3.2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模式:G省工程检测行业的监管部门是G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它是35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由最初的G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转变而来。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为了维护工程检测行业的稳步前进,为了确保工程检测行业的产品满足建设的要求,为了保证工程检测行为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G省质监局,包括局领导和检测科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试行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又在条件成熟时及时转变监管手段。3.2.1历史到1992年之前,包括地基基础检测在内的所有工程质量检测行为都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这是因为那个阶段的检测单位都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辖的一个代行一定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相当于后来舆论中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那个阶段尽管也有少量的工程质量相关文件中,会提及检测方面的问题,但可操作性几近于无,甚至开办一个检测中心,需要的不是人员、设备、场所等条件,而只是通过编委的文件。1992年,G省建设厅发布了桩基检测认证管理方面的文件,这份文件在1999年还曾经修改后重新发布,甚至至今还没有被废止,只是通过新的文件增加了更多的限制条件;1993年,建设部发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自此,工程质量检测才开始纳入了政府监管的内容。1992年到2010年,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要求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2003年《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出台后,有了小范围的调整;在2008年,在大量行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提高地基基础检测水平的呼吁下,出台《关于G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的规定》再次做了一次调整,在这一阶段中的监管方案是:由G省质监局是政策的主导方,确定是直接采用国家、行业对地基基础检测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还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适应本省实际情况、且更加严格的检测要求;同时还承担检测人员培训与考核、检测单位专业资质认定以及人员和单位检测能力的定期检查工作。各检测单位在承接地基基础检测业务时,必须制定检测方案并报当地质量监督站备案,检测结束出具的报告必须经G省基桩检测报告认证小组审核认证36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通过、并出具认证单后方为有效,当地质量监督站在监督地基分部工程验收时,应查验附上认证单的地基基础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验收。3.2.2现状G省质监局、乃至住建厅经过多年监管模式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当前对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要求是:⑴人员条件:由G省住建厅负责检测人员岗位《考核合格证》的核发,由G省质监局负责承担检测人员岗位培训与考核的组织工作。自2011年至今,G省质监局陆续组织了省内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的专家协同编制了专业人员考核题库,并委托G省泰豪建设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制作成随机组卷网上考核系统。拟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人员,需向G省质监局检测科申报培训考核申请,检测科在申请参培人员数量满足最小开班要求时,组织教师、教室、实习场所等资源举办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需要遵守相应的学习纪律;培训结束组织学员参加电子化考试和现场操作考核,前者为随机组卷、无纸考试、客观试题、自动阅卷,后者由行业内专家担任考官负责考核评分。⑵检测要求:G省住建厅、质监局已经发布或转发了多份关于地基基础检测监管方面的规定,其中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相比要求更为严格的是:鉴于2008年组织的全省基桩检测单位高应变检测实际检测考试结果完全无法反映试验桩的承载力情况,G省已经取消了在基桩承载力检测中采用高应变的方法;考虑到每一根基桩、尤其是一桩一柱的基桩质量缺陷对房屋建筑几乎有灾难性的影响,要求在基桩检测时应对所有工程桩进行低应变检测;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项目的试验桩检测的要求做了易于操作的界定;对于采用两种以上方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要求,提出了便于实施的方案。⑶单位资质由G省住建厅负责检测单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的核发,由G省质监局负责承担检测单位资质情况审核的组织工作。拟从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单位,需向G省住建厅检测科申报资质申请,37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检测科在确认所提交申报材料符合《G省规定》条件(比较关键的一条就是“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合格证证书”,亦即所有检测单位必须取得计量认证证书后方可申请资质认证)后,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进行现场评审,申请单位需对评审组提出的所有意见整改到位后,方可发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发放《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的条件包括几个关键点:专项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所申请检测资质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检测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最大受荷1000KN成套主、付梁2套,最大受荷不低于10000KN的成套主、付梁1套(必须有正规设计图纸,并标明最大受荷),1000KN千斤顶2台,同型号千斤顶总吨位不低于12000KN,10mm以上量程百分表4只,静载自动测试仪1套,动测仪1套,声波检测仪1套,100m钻芯机1台,1000KN穿心千斤顶1台,静力触探仪、动力触探仪。⑷关键点控制检测单位承接地基基础检测业务时,必须按照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编制试验桩检测方案(检测方法与数量),经建设各方主体签署同意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交项目监督部门备案;检测单位将纸质检测方案扫描,如实填写《地基基础设计基本情况》和《地质勘探基本情况》表由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以保证其真实性;以上材料上传至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并在线填写检测方案表,由专家负责对上传材料中信息是否真实完整、检测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纸质版检测方案表中各方意见是否统一等进行审查,审查意见为“基本符合标准规范等要求”的,认证小组审核通过并签章,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将提供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版检测方案表,取得该表后方可进行试验桩检测。试验桩检测结束后,应如实出具检测报告,此时的检测报告尚不能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检测单位必须将经审批的检测方案表、见证证明材料(监理单位现场见证人员对现场检测过程旁站后,为证明其真实性而签署的材料)、检测报告、静载检测过程照片(完整展现堆载平台吊装过程及最大堆载量的、桩顶加载38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与位移传感系统的、高压油泵及基桩静载仪)上传至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并在线填写检测报告申报表。仍然是由专家审查材料、认证小组审核通过并签章,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将提供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版试验桩检测报告备案意见书。检测报告需附上备案意见书方为有效。对于已经完成试验桩检测的并取得备案意见书项目、或是规范允许不需要提供试验桩检测的项目,在工程桩检测前必须编制工程桩检测方案。工程桩检测方案的申报和审批过程与试验桩类似,仅在上传材料时增加试验桩检测报告备案意见书(必要时),在专家审查时着重检查试验桩检测内容是否覆盖了所有工程桩桩型。工程桩检测结束后,也应如试验桩版进行报告申报、审批,仅在上传材料时增加监督告知书(确认检测开始日期并向提醒建设单位告知项目监督部门)、钻孔取芯芯样照片、芯样试件抗压检测报告等,在专家审查时还应关注芯样照片、柱状图、抗压报告之间的是否吻合。3.3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的总体评价:通过G省质监局多年来在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方面的探索,尤其是2009开始取消基桩承载力采用高应变监测、而后随之于2010年开始建立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并将全省大多数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纳入平台管理以来,相对于其他省市,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在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3.1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信息统计:⑴试验桩检测申报审批情况: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接受的第一份试验桩检测方案是涂黄村农民拆迁安置小区项目预应力管桩试桩,建设单位为GA市青山湖区塘山镇涂黄村民委员会,勘察单位为核工业GA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为深圳市广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GA分公司,施工单位为GA市第九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为G省建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检测单位为G省恒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其申报时间为2010年11月13日9时45分35秒,该方案最终于2010年11月3039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日16时09分46秒通过G省桩基认证小组审核并签章;接受的第一份试验桩检测报告仍然是涂黄村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试桩项目,各方主体与方案申报信息相同,其申报时间为2010年12月1日14时40分29秒,该报告最终于2010年12月13日10时49分47秒通过G省桩基认证小组审核并签章予以备案,其备案意见与说明:“本意见书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J256)、《桩身自反力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DB36/J002)及有关规定等为技术依据,对检测报告进行告知式备案。”截至2015年4月1日止,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接受的试验桩检测方案申报次数总计为2680次,试验桩检测报告申报次数总计为2358次,最终予以备案的试验桩检测报告1859份。以下是分别按照所属区域、检测单位的统计数据(均按予以备案报告数量降序排列):按所属地域统计所属区域方案申报报告申报备案数量占总数比例通过率GA市(省会城市)1200110188547.63%73.75%GB市(最大设区市)34526419910.71%57.68%GC市(月亮之都)2652361799.63%67.55%GH市(四大名镇)1721451206.46%69.77%GG市(七省通衢)1721471065.71%61.63%GK市(新能源之都)118104874.68%73.73%GL市(华夏道都)137119874.68%63.50%GF市(才子之乡)9089673.61%74.44%GE市(豫章门户)8865482.58%54.55%GD市(江南望郡)2421170.91%70.83%GJ市(吴楚咽喉)7440.22%57.14%G省质监局直管3035271.45%90.00%未明确所属区域3228321.72%100.00%合计268023581858100.00%69.33%40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按检测单位统计检测单位方案申报报告申报备案数量占总数比例通过率G省开元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31629725413.66%80.38%G省恒信科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71831658.88%79.71%G省金石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491321075.76%71.81%GH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381171015.43%73.19%G省恒达检测有限公司1211201005.38%82.64%G省天祥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13112904.84%79.65%G省华昌建筑质量检测有限公司9783713.82%73.20%G省建诚桩基检测有限公司8075673.60%83.75%G省诚规检测咨询有限公司7872653.50%83.33%GA市赣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7170583.12%81.69%GA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0284573.07%55.88%G省宏昌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8972532.85%59.55%G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7783532.85%68.83%G省通达基础检测有限公司8772532.85%60.92%G省瑞祥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7070502.69%71.43%G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公司5052422.26%84.00%GG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5351422.26%79.25%G省赣龙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4941341.83%69.39%G省中昌工程桩基检测有限公司5137341.83%66.67%G省中昊建设工程检测中心3633321.72%88.89%核工业GA工程勘察院4742291.56%61.70%G省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测试研究所5645291.56%51.79%G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6539281.51%43.08%东华理工大学华宏科技开发中心3931271.45%69.23%GE市华馨建设材料检测有限公司6041241.29%40.00%GE市建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3833231.24%60.53%G省联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公司2830221.18%78.57%41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铜都振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3229160.86%50.00%G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院2023150.81%75.00%G省昌建桩基质量检测站2424140.75%58.33%建成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919120.65%63.16%G省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所1313120.65%92.31%GB中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611100.54%62.50%G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180.43%40.00%饶西县天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61480.43%50.00%GG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51170.38%46.67%GC市建工建材检测中心41870.38%17.07%GB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81260.32%21.43%GD市赣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0960.32%60.00%G省天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6760.32%100.00%GF建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8640.22%50.00%GB市益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0540.22%40.00%GK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8740.22%50.00%G省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81130.16%37.50%G省华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6520.11%33.33%G省南大奥中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220.11%100.00%GB市安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110.05%100.00%G省金浔有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110.05%50.00%G省中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81210.05%12.50%合计268023581859100.00%69.37%⑵地基检测申报审批情况: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接受的第一份地基基础检测方案是GA亨特工业有限公司1#厂房强夯地基工程检测方案,检测单位为G省开元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它的申报时间为2011年01月21日10时20分10秒,该方案未获审批通过;接受的第一份地基检测报告则是保利·半山国际花园商业区S3号楼工程强夯(置换)地基检测报告,建设单位为保利(G省)金通泰置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42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G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单位为G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华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G省兴G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检测单位为G省恒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该报告最终于2011年01月25日11时05分00秒通过G省桩基认证小组审核并签章予以备案,其备案意见与说明:“1、本认定书系根据江西省建设厅赣建质字(1998)第11号文的规定,由省桩基动测报告审查认证小组对上述工程的检测报告、工程地质资料、设计图及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审核和综合分析的结果。2、本认定书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为技术认证依据。3、经技术审查,本检测报告可作为桩基质量工程验收的技术依据之一。在进行下步施工时,须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其沉降观测成果一并作为质量验收的技术依据。”截至2015年4月1日止,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接受的地基检测方案申报次数总计为624次,地基检测报告申报次数总计为486次,最终予以备案的地基检测报告437份。以下是分别按照所属区域、检测单位的统计数据(均按予以备案报告数量降序排列):按所属地域统计所属区域方案申报报告申报备案数量占总数比例通过率GA市(省会城市)44334831171.17%70.20%GH市(四大名镇)101747517.16%74.26%GF市(才子之乡)2519184.12%72.00%GK市(新能源之都)1414143.20%100.00%GG市(七省通衢)1822132.97%72.22%GB市(最大设区市)5330.69%60.00%GC市(月亮之都)7630.69%42.86%GL市(华夏道都)3GJ市(吴楚咽喉)8G省质监局直管10971.60%70.00%未明确所属区域1110.23%100.00%合计624486437100.00%70.03%43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按检测单位统计检测单位方案申报报告申报备案数量占总数比例通过率G省恒信科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3310911225.17%84.21%G省天祥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07817717.30%71.96%GH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99737316.40%73.74%G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公司4937368.09%73.47%GA市赣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4426265.84%59.09%G省瑞祥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19194.27%1900.00%G省开元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3823184.04%47.37%GG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1622132.92%81.25%核工业GA工程勘察院2013122.70%60.00%GA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41392.02%64.29%东华理工大学华宏科技开发中心7881.80%114.29%G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3781.80%61.54%G省华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31371.57%53.85%G省赣龙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5771.57%140.00%G省金石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1840.90%36.36%G省昌建桩基质量检测站10630.67%30.00%G省诚规检测咨询有限公司3320.45%66.67%G省恒达检测有限公司2220.45%100.00%G省中昌工程桩基检测有限公司5420.45%40.00%GB市安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10.22%100.00%G省建诚桩基检测有限公司2110.22%50.00%G省华昌建筑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210.22%100.00%G省联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公司110.22%G省通达基础检测有限公司7110.22%14.29%G省中昊建设工程检测中心131610.22%7.69%GE市华馨建设材料检测有限公司2110.22%50.00%GB中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0.00%0.00%44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铜都振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00%0.00%G省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0.00%0.00%G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40.00%0.00%G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00%0.00%GG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0.00%0.00%GJ市欣科瑞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80.00%0.00%合计635496445100.00%70.08%⑶工程桩检测申报审批情况: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接受的第一份工程桩检测方案是桑海开发区2010年廉租住房6#楼工程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案,建设单位为G省桑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G省建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GA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GA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为GA市建筑技术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检测单位为G省恒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该方案最终于2010年11月30日16时09分11秒通过G省桩基认证小组审核并签章。接受的第一份工程桩检测报告是昌东厂区新厂房工程,建设单位为G省印刷集团公司,勘察单位为核工业GL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为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GA分公司,施工单位为G省建工集团公司,监理单位为G省兴G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检测单位为G省开元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该报告未予备案。截至2015年4月1日止,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接受的工程桩检测报告申报次数总计为16500次,工程桩检测报告申报次数总计为12748次,最终予以备案的工程桩检测报告10020份。以下是分别按照所属区域、检测单位的统计数据(均按予以备案报告数量降序排列):按所属地域统计所属区域方案申报报告申报备案数量占总数比例通过率GA市(省会城市)89276653513357.50%51.23%GC市(月亮之都)1466112494464.39%9.42%GB市(最大设区市)1467122688760.46%8.85%GH市(四大名镇)82166863777.59%6.36%45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GL市(华夏道都)88077060368.52%6.02%GK市(新能源之都)57153245780.04%4.56%GG市(七省通衢)102459344143.07%4.40%GF市(才子之乡)65553641963.97%4.18%GE市(豫章门户)33833725174.26%2.50%GD市(江南望郡)101715655.45%0.56%GJ市(吴楚咽喉)59673661.02%0.36%G省质监局直管18415315081.52%1.50%未明确所属区域718685.71%0.06%合计16500127481002060.73%100.00%按检测单位统计检测单位方案申报报告申报备案数量占总数比例通过率G省开元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1351529103010.28%48.24%G省恒信科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42011908728.70%61.41%G省金石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1579868548.52%73.81%GH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6145065065.05%82.41%G省诚规检测咨询有限公司7956334704.69%59.12%G省恒达检测有限公司6516134374.36%67.13%G省建诚桩基检测有限公司5464754054.04%74.18%G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5284613713.70%70.27%G省天祥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7364863663.65%49.73%G省华昌建筑质量检测有限公司6274323413.40%54.39%G省宏昌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4133493283.27%79.42%G省通达基础检测有限公司6624103243.23%48.94%GA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7853503063.05%38.98%G省瑞祥检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3533002832.82%80.17%GA市赣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6185382832.82%45.79%G省中昌工程桩基检测有限公司4273032742.73%64.17%G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公司3243042532.52%78.09%46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GG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2372192142.14%90.30%G省中昊建设工程检测中心2952141891.89%64.07%东华理工大学华宏科技开发中心2332081791.79%76.82%GE市建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172321681.68%77.42%GE市华馨建设材料检测有限公司2582181621.62%62.79%铜都振业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801581351.35%75.00%G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3071681351.35%43.97%G省赣龙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771391281.28%72.32%G省联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公司1241331241.24%100.00%G省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测试研究所3462121211.21%34.97%G省昌建桩基质量检测站11092940.94%85.45%核工业GA工程勘察院16286780.78%48.15%G省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所8483750.75%89.29%G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0167650.65%64.36%建成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8280530.53%64.63%GG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12674500.50%39.68%G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院6956490.49%71.01%GB市益建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6354450.45%71.43%GB市安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5258340.34%65.38%GD市赣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4937340.34%69.39%GC市建工建材检测中心8650320.32%37.21%GJ市欣科瑞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4058250.25%62.50%饶西县天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4645240.24%52.17%G省天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2328190.19%82.61%GB中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723180.18%66.67%GB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6325160.16%25.40%G省建院工程检测有限公司3318150.15%45.45%G省金浔有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4013110.11%27.50%G省南大奥中工程检测有限公司141090.09%64.29%47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GF建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91180.08%27.59%GK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6850.05%83.33%G省华大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9330.03%33.33%G省中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1300.00%0.00%合计165001274810020100.00%60.73%3.3.2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的效果:⑴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能否做到全面覆盖?以上数据可知,自2010年至今近5年时间内,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数据库中,最终予以备案的试验桩检测报告1859份、地基检测报告437份、工程桩检测报告10020份,这些是不是就是G省地基基础检测的全部?当然不是!尽管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G省住建厅、以及作为工程检测行业监管部门的G省质监局多次发布通知,反复强调地基基础检测报告公正性、准确性等,但是仍然有不少地市的质监站置之不理,这一点从上述按地域统计的数据中可以得到非常真实的反映。仅以最终备案数量为例,作为G省省会城市的GA市,通过备案的试验桩检测报告占全省总量的47.63%、地基检测报告占全省总量的71.17%、工程桩检测报告占全省总量的51.23%,已经超出了G省其余10个设区市的总和,其中虽然不能否认作为省会在城市发展方面的有利条件,但总不可能据此就认为G省这5年的工程建设总量中,GA市同样也占到了一半,否则只能说明其他10个设区市的地基基础检测报告网上申报比率比GA市要低。再以两个相邻的城市做个比较,即号称四大名镇的GH市和号称豫章门户的GE市:GH市面积525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总人口为161万人,GE市面积2.28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总人口为760多万;不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后者都是前者的4倍以上,然而再来看看同一时期通过备案的报告数量,GH市试验桩检测报告120份、地基检测报告75份、工程桩检测报告637份,GE市试验桩检测报告48份、地基检测报告0份、工程桩检测报告251份;从这一对比可知,GE市的地基基础检测工作量中,绝大多数没有通过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的申报和审批。48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一方面,全职工作的GH市本就与GE市比邻而居,也曾经带领GH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试图抢占GE市下辖湖城县地基基础检测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我曾经聘任为GE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站总工、授权签字人(历时2年),因此对于GE市的对于地基基础检测监管方面的情况也有所了解:GE市质监站在基础分部工程验收时,只要求提供检测单位出具的报告即可,并没有如G省质监局所要求的报告认证单,除非该项目拟参评省优工程。如GE市类似情况的城市并非仅此一市。⑵通过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申报项目能否保证其规范性?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没有漏洞,即使号称法律体系最为健全的美国,不是仍然有“辛普森杀妻案”中的辛普森被判无罪吗?G省地基基础检测监管体系也是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从最早什么都不管,到中期携带大量纸质证明材料到G省质监局检测科当面请认证组认证,到如今只需要将相关材料扫描后上传就可以完成审核过程。事实上,G省质监局正在尝试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及在线监管平台。如今通过将报告及其证明材料扫描后上传至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由值班专家进行符合性审查的方式,尽管不能保证所有检测报告都是真实有效的,但至少有几个作用:首先是提高了报告内容的规范性,其次是降低了报告信息的差错率,再次是提高了各单位的检测能力。近年来,地基基础检测从业单位和人员大量增加,G省建设厅组织的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并没有起到其应尽的责任,以至于行业内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各检测单位对于标准规范的理解也会有不一致的情况,所以最初各单位的检测报告格式、内容都是五花八门;事实上这五花八门的报告格式又是从少数几种格式渐变而来的,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从业人员中,真正能够“吃透”标准条文的专家并不多,也只有这些专家才有能力编制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报告格式,而没有条件的单位则或是仅仅修改单位名称后直接照搬,或是做一点与本单位条件适应的小范围修改;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中负责审核的专家正是一班“吃透”标准的专家,他们在对很多申报材料做出了“不符合规范”评价的同时,还是指出了报告中格式和内容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专家们在网上审批报告时常会发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同样会指出来,会同时或按照申报单位要求告知错误的整改方法;报告编制的好坏同样会影响49 第3章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监管现状分析检测能力与水平。事实上,在地基基础检测及其报告出具过程中增加专家认证的环节,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提高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门槛,并同时使得检测单位在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转而打消出具虚假报告的念头。50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4.1法律体系亟待完善:4.1.1对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界定不完整:《部颁办法》规定:申请从事对涉及建筑物、构筑物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检测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10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要求: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进场验收。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23。至于包括《G省规定》在内的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对于工程质量检测的范围也是如此界定,看起来似乎包含了原材料、半成品、结构构件、使用功能、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检测要求,但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对比,可以看出仅仅是针对施工过程的检测要求,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仅仅抓住事中控制环节、而忽略了事前与事后控制,对于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是非常不利的。4.1.2没有形成适应工程建设领域的自身特色:建设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和建设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51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正是由于上述建设工程的特点而形成了工8程质量本身的以下特点。建设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决策、设计、材料、机具设备、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工期、工程造价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由于建筑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不像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且波动大。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依靠终检来判断产品质量,或将产品拆卸、解体来检查其内在质量,或对不合格零部件进行更换。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8程进行的。当前工程质量检测现行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大多是参照了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质量检验要求,我们从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资质要求、相关标准中对于材料检测的参数要求等都可以看到产品质量检验的痕迹,甚至在如《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等与建筑材料有关的国家标准中,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要求仍然停留在出厂检验、型式检验上,而这正是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特点。4.1.3法律法规中还有一些互相矛盾的条文:⑴关于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委托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22格的不得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21位进行检测。52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部颁办法》以及《G省规定》均要求: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10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较高层级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中,确定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委托单位是项目施工单位,而更具实际操作意义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却认定应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委托。目前大多数工程质量检测业务都是由施工单位提出委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建筑与安装工程定额中,都将材料二次检验的费用计入了工程造价中,作为施工单位,其合同工程造价中得到了材料二次检验的费用,当然不能要求建设单位重复支出;然而由施工单位委托检测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承担材料进场验收检测、施工半成品验收检测、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检测、分项与分部工程验收检测的检测单位是接受了施工单位的委托,必然使得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单位会对向其支付检测费用的施工单位有所倾向;这种倾向中,可能是检测单位子在得到对施工单位不利的检测结果时,优先向施工单位提供数据,使其能够规避不合格结果的出现,或者还可以利用从事检测行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指导施工单位通过与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沟通减少不合格结果的影响;至于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但是非要将检测业务的委托方转变为建设单位,也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如除了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外,多数建设单位已经撤消了基建科、工程部等内部机构,也没有了与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技术人员,至于掌握大量工程质量检测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那么仅仅是为了建设单位委托检测能够降低检测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的几率、而忽视建设单位专业人员欠缺带来的监管困难,也是得不偿失的。⑵关于检测机构与计量认证及检定之间的关系:《部颁办法》及《G省规定》均要求:申请检测资质的机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与所申请检测资质10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作为现行国家标准的《GB50618》中,虽然有“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增强纠错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9”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24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等建立、完53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善、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却没有任何关于检测机构必须取得计量认证证书的描述。另外,按照计量认证相关规定,所有制定了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都必须按规定要求强制检定,但在《GB50618》中则要求;A类检测设备的校准或检测周期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检测设备出厂技术说明书等,并结合检测机构实际情况确定。B类检测设备的校准或检测周期应根据检测设备使用频次、环境条件、所需的测量准确度,以及由于检测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C类检测设备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测,经技术负责人确9认,可使用至报废。目前由于各检测单位还在执行《部颁办法》,因此在实际体系运行中,仍然按照惯例,将所有检测用仪器、设备、量具等,均按规定的检定、校准、测试周期,委托计量测试单位进行量值溯源,这种做法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不论是法定计量测试部门的检定,还是允许委托社会计量测试单位完成的校准和测试,都不可能是免费的),提高了检测单位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又造成法定计量测试部门无法及时完成检定任务,影响检测单位工作效率。可以举一个关于地基基础静载检测中常用设备——千斤顶的例子:千斤顶是作为静载检测中向地基或基桩施加荷载的设备,目前多采用分离式千斤顶,即通过高压油泵向千斤顶中注入液压油,同时采用油压表或压力传感器测量高压油泵回油阀门处的压力来推测千斤顶推力的大小,从设备原理考虑,它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一台计量设备,而是通过并联于输油管路中的压力表来确定推力的,单单千斤顶并不需要进行检定,尤其是用不着按照检定规程要求每半年检定一次。4.1.4现行法律法规时效性较差:前文已经对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做了简单介绍,也可以看出法律法规中,真正对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进行规范的最高层次的法律法规就是《部颁办法》,它还是于2005年9月28日由建设部141号令发布,至今已经10年;而后就是《G省规定》,是由G省建设厅《赣建字[2006]5号》文件于2006年7月5日印发。作为专业性要求很强的规章,且不论它们在10年前54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够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法治要求,至少在如今的工程建设领域,已经有不少内容需要完善了;另外,现行的大多数法律法规,仅仅是从技术层面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管理,忽略了市场、政策导向等方面。仅从《部颁办法》和《G省规定》中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的要求,就已经同如今的实际情况完全脱节了,例如:专项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同时申请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的,其注册资本不少于180万元人民11币。地基基础检测所需的动测仪、静载仪、千斤顶、高压油泵等当然还在100万范围内,但是一套12000kN的堆载平台梁就需要耗资30万,一套总重约2500吨的1000块堆载用预制块需要耗资75万,至于办公与设备安放场所、人员聘用与培训、开办与资质评审等费用也所需不菲。4.1.5部分标准中还有不少错误:⑴《GB50618-2011》:作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进行管理的专用国家标准,其中的错误内容包括:在附录A检测项目、检测设备及技术人员配备表中的“⑤砖、砌块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所配备“主要设备”栏中,带大变形检测的电子万能试验机、低温弯折仪、抗穿孔仪、动态抗不透水仪、邵氏硬度计等都是主要用于防水卷材的检测9设备。⑵《GB50202-2002》:作为规范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专用国家标准,其中的错误内容包括: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²以上工程,每100m²至少应有1点,3000m²以上工程,每300m²至少应有1点。4.2客观与主观之争:客观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社会与自然间的客观规律,就本文的主题而言,55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法律法规体现的正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标准规范体现的则是如何适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主观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人的主观意愿,虽然说法律法规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主观意愿、但它更多体现的是大多数人主观意愿的概括,已经是事实上的社会发展规律,而主观更多的是指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的主观意愿。客观与主观之争实际上就是法治与人治之争。尽管我国乃至G省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但是终归在涉及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条文,其中当然包括与工程质量、质量检测相关的条文,然而是否能够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就有待商榷了。前文中,有大量工程质量事故的举例,例如针对天定高速公路出现的质量问题,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说,目前出现的问题为公路表面损坏。公路表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西安萌兴高等级公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料源选择、拌和楼生产过程、现场碾压工艺、试验检测等方面控制不严,而监理方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发现问题后也没有及时制止,加之受天水地区6月下旬至7月初连续降雨影响,加剧了路面渗水以致出现坑槽。其实不论质量事故仅仅只是表面损坏还是构造层的问题,都是源于材料、施工、检测、监理各方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尽到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不论是在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从业经历,还是我曾经担任过很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经历,乃至我从GH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等人的沟通中,都能发现在建设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个人意志的影响力是很难避免的,其中包括:领导工程,也就是某某书记、市长招商引资,而后负责为其顺利运行保驾护航的项目,在这种项目中担任总监,经常会因为领导的一句话而推翻我们从专业技术角度制定的方案;甲方利益,就是指已经按照规范要求编制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案,因为会造成建设单位成本的增加、工期的延误而调整。4.3过度市场化带来的无序竞争:直接把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当前虚假报告满天飞的乱象直接归罪于市场的无56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序竞争当然是很不客观的,然而无序竞争确实是造成这些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又由于无序竞争、加大了政府对于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的难度。4.3.1G省地基基础检测市场:G省地基基础检测行业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最早的纯静载荷试验、中期的全动测、如今的动静结合。以下4个阶段中,并不都是一成不变、全省一盘棋的,事实上除了早期全省、乃至全国情况都差不多外,中期、后期的起讫时间都各不相同;有些地区或者因为曾经出过影响力很大的质量事故以至于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如七省通衢的GG市、有些地区因为检测单位一直直属于当地质量监督站——如GD市下辖建成市,这些地区在检测全面进入市场化时期,仍然保持垄断经营;有些地区由于法定检测单位起步较晚——如豫章门户的GE市、有些地区则由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够重视——如吴楚咽喉的GJ市,这些地区在地基基础检测更为科学的采用多种方法互相验证检测的阶段,仍然是一片乱象,以至于在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中、这些地区的身影都难得一见。⑴早期:在地基基础检测单纯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时期,大概的时间阶段是1991年之前,检测行业大都处于行政事业单位垄断;这个时期根本还谈不上检测的“市场”,各个检测单位大都是当地的法定检测机构,直接或间接行使行政职能,虽然他们专业性还不是太强,但是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服从性是最强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并没有出现太多的虚假报告。我还记得我最初在GH市从事地基基础检测时的情况,第一个项目是GH市第一小学的洛阳铲灌注桩承载力检测,采用的是分级堆载静载试验法,包括我在内的GH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同事们一起,一丝不苟,按照桩顶清理平整→桩顶覆砂找平→布置固定重量的漏斗形堆载平台→桩顶设置百分表用于沉降观测等步骤做好准备工作,按照平台四角垫实→将经称重的钢轨均匀平铺在堆载平台上→对每个角逐步取出垫块并确定平台仍处于平衡状态→按第5min、15min、30min、45min、60min……的时间间隔读取百分表数据→判断沉降稳定条件→判断终止加载条件等步骤做好分级加载与沉降观测工作,每次静载试验的现场检测时间长达一整天,通常都需要2~3班人轮流值班才能完成。57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没有市场、也就没有竞争,尽管没有竞争的环境很可能会造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服务水平下降方面的问题,但相对于如今检测乱象,孰优孰劣还真的很难判断。⑵中期:基桩完全靠动测法检测的时期,大概的时间阶段是2008年之前,正是是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工程质量检测水平在较低层次徘徊的时期;这一时期中,仅仅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对于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只要现场检测、数据分析、报告编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经验不是太差,大都不会有什么的问题;对于高应变检测单桩承载力就已经有着很大的质量隐患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不少检测单位还为了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来偷工减料。当时的GH市,是由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建筑设计院成立了基桩动测联合小组承担全市的桩基检测业务,然而业务的承接则是按照市场化运行的,因此有不少检测业务被当时的华东交大、南昌大学等院校下辖检测单位承接,相对于我们的联合小组,这些检测单位通过偷工减料形成了很大的成本优势。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为了设置用于传感器的安置点和激振点,需要完成受检桩顶平整、桩周清理等准备工作;由于当时的动测仪集成化不高,动测仪通常是安放在固定位置,而受检桩是在工程地基全范围布置的,现场检测时需要安排辅助人员根据安排、对受检桩桩顶锤击激振(敲榔头),低应变法检测1根桩需要锤击很多次,并在其中采集3~4根能反映桩身完整性的曲线才算完成;当时的联合小组对于检测准备工作、现场辅助工作大都要求委托单位承担(事实上绝大多数委托单位都可以指派现场施工人员安排),外来检测单位一方面为了体现自身服务水平,准备和现场检测全过程均自行完成,另一方面又为了减少工作量和检测周期,1根桩上通常只锤击3次,而不管这3次锤击所采集曲线是否反映桩身完整性的真实情况。高应变法单桩承载力检测,为安装传感器需要在受检桩两侧开挖试坑,为使激振装置能以平面冲击方式锤击桩顶而需要平整,为便于吊架安放需要清理受检桩周;高应变法所使用的激振装置更是由大量(3~5t)钢板组合成一个大锤,采用脱钩器自由落体冲击桩顶,那么钢板的搬运、安装、起吊大都需要辅助人58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员完成。同样,准备和现场检测全过程均由外来检测单位自行完成,同样也有偷工减料的办法:高应变激振装置通常是由每块质量约100kg、直径约700mm的钢板组合成不少于2t重的组合锤,为了简化运输(从GA市到GH市)、减少搬运工作量,经常能够看到在检测现场仅采用2块的钢板就完成了一次高应变法检测。⑶后期:这一时期大概的时间阶段是2010年之前,是处于G省已经要求全部采用静载法检测承载力、但尚未建立地基基础检测管理系统之前;这一时期,尽管G省质监局已经出台了取消了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相关文件,但是仍有不少设区市还在允许高应变这一方法的使用,另外,即使是堆载平台反力静载检测,还处在是采用砂袋、亦或泥土、或者是预制块作为堆载物的混乱时期。经测算,这一时期的GH市静载检测、在完全按照规范要求完成的前提下、固定成本大约为最大加载量每吨25元,当然这是与GH市的吊装运输台班费用较高相关的,而作为省会的GA市,因为吊装运输市场的发达使得其台班费用比GH市低得多,按照与GA市同行交流时得到的信息,固定成本大约为最大加载量每吨18元;但是按照我所任职的GH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承接静载检测业务低于35元/t就已经无利可图的情况下,一些外来(多为GA市)检测单位还可以给出17元/t的单价,虽然不能否认外来检测单位因为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而带来的成本压缩,但是低于固定成本的检测收费只能是偷工减料。事实上通过对他们现场检测时的调查与沟通我们发现,他们为了降低成本的方法包括:按照规范要求最大加载量的80%、70%甚至是50%完成现场检测,按照规范要求静载检测数量的50%、30%乃至10%完成现场检测,最极端状态当然也有完全没有现场检测而直接出具报告的。这一时期的GA市,取得地基基础专项检测资质的单位约有29家,其中包括原G省建设厅或GA市建设局下属的省、市两级检测单位,包括各大专院校内设的检测单位,包括各科研院所下设的检测单位,包括各施工企业内部试验室专制而来的检测单位,当然也包括私营、合资、股份性质的检测单位;一方面,那些坚持一定的底线的检测单位,不论你是省级单位、亦或检测能力与水平非常高,都会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而陷入市场份额萎缩;另一方面,那些为了59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利润放弃所有原则的检测单位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地基基础检测市场的底线越降越低,正是这些乱象深深刺痛了G省质监局,G省质监局采取了更多整合市场、规范市场的手段。⑷现状:这一时期的时间阶段在2014年底之前,作为G省全省,建立了地基基础检测管理平台,作为GA市,由29家性质不同的检测单位组建了协会性质的联合体,并采用了现场检测信息实时上传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地基基础检测市场的规范性。4.3.2G省地基基础检测监管:2010底年开始,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系统开始运行,逐步要求全省具备地基基础检测资质的单位,按照管理系统的要求上传检测资料,上报检测方案、检测报告,经过对系统数据库的统计,我还发现:在上传的2680次试验桩检测方案中,处在等待“技术专家审查”阶段的有1次,处在等待“省认证小组备案”的有5次,处在等待“省认证小组签章”的有2次,评语为“审核未通过”的有405次,评语为“已审查”的有2267次;在上传的2358次试验桩检测报告中,处在等待“技术专家审查”阶段的有2次,处在等待“省认证小组备案”的有2次,评语为“审核未通过”的有441次,评语为“已审查”的有1913次;在上传的624次地基检测方案中,评语为“审核未通过”的有195次,评语为“已审查”的有429次;在上传的486次地基检测报告中,处在等待“省认证小组备案”的有1次,评语为“审核未通过”的有35次,评语为“已审查”的有450次;在上传的16500次工程桩检测方案中,处在等待“技术专家审查”阶段的有1次,处在等待“省认证小组备案”的有15次,处在等待“项目质监站审核”的有9次,评语为“审核未通过”的有3656次,评语为“已审查”的有12819次;在上传的12748次工程桩检测报告中,处在等待“技术专家审查”阶段的有5次,处在等待“省认证小组备案”的有38次,处在等待“项目质监站审核”的有6次,评语为“审核未通过”的有2444次,评语为“已审查”的有10255次。尽管管理系统的运行提高了检测单位“违规门槛”,但是很难做到对地基基础检测行为的全方位管理,为此GA市29家地基基础检测单位组成了联合体,全60 第4章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市所有地基基础检测业务由联合体采用配额制轮流承担,这种方法似乎可以缓解压级压价、恶性竞争的问题,但将检测单位的地位提到了建设各方主体之上,又带来了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61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5.1对相关法律条件款制定实施细则:5.1.1质量检测应该贯穿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质量控制就是从项目投资意向开始,直至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之间,都应该保证其安全性、适用性,因此: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应该对工程建设地点的地质情况、地方材料、环境条件等调查,并在选择地点、材料、环境处理方法市进行选型试验,试验结果将成为初步设计时为不同建设方案的优劣提供决策依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该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如地基加固方式与工艺参数、基桩成桩工艺与设计参数、环境污染物及其处理方法、地方材料的适应性、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效果等进行验证性试验,试验结果用于指导施工图设计;在工程开工前对天然地基承载力、均匀性进行符合性检测,检测结果用于验证勘察、设计对于地基土力学参数预估值的准确性;在工程开工前对所有进场原材料进行进场验收见证取样复验,同时对于需要混合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对于需要连接的材料进行工艺试验,对于需要装配的建筑制品进行安装试验,检测与试验的结果用于指导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继续对进场原材料、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半成品、建筑构配件、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作为检验批、工序、分项工程验收依据;在竣工验收阶段,还应对与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相关的建筑构造进行检测,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节能、室内环境污染物、给排水系统、电气安全等,检测结果将作为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工程使用期间,还应对地基基础进行沉降观测,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对持续使用过程中建筑构造耐久性进行检测,观测和检测结果一方面是判断现62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有建筑物长期使用过程中是否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依据,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对遭遇洪水、过火、地震、台风等灾害后建筑物的是否仍能满足使用要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成为危房鉴定时评价危害等级的依据。《JGJ190-2010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已经将相关标准规范中,对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测内容做了概括,并按照材料与设备进场检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做了分类。我认为这已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虽然离最终的、能够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为规范还有差距,但至少是在这个方向上开始起步。5.1.2质量检测应体现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前文已经提到建设工程质量有着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终检局限性、评价方法特殊性等特点,工程质量检测也应该体现这些特点带来的特殊性。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当代建筑大多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拌合后的水化、凝结、产生强度并满足社已要求通常需要28天,钢筋焊接后通常需要24小时;在砌体结构中,砂浆拌合并用于砌筑后的水化时间也需要28天;钢结构的施工尽管周期最短,仍然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用于释放焊接不均匀带来的内应力。上述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钢筋连接件、砂浆、钢结构连接等施工半成品正需要尽早掌握其质量水平,那么就应该在相关条文中,允许采用一些新的、在线检测的新技术,减少因检测消耗的时间。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隐蔽性。不论是地基基础工程永远地藏在了泥土中,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需要隐藏在混凝土中受到保护,亦或是为了体现建筑的艺术需要进行表面装饰而将主体结构隐藏起来,当然还有很多给排水、电气、保温等使用功能构造同样也是随着工程建设过程而逐步隐蔽,也就是说,当一幢房屋建筑、或是一条市政道路最终完工后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你能看到的只是一些表象,若需对这些被隐蔽的构造重新检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甚至是不得不将覆盖的构造清除后才能进行,为此应该在相关条文中,允许更多对63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于工程构造在线检测、无损检测的新技术的应用。工程建设最终是为其功能服务的。房屋建筑的主要功能就是容纳、遮蔽、防护,道路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通,为了达到这些功能,需要主体结构满足其安全、适用、耐久等性能,需要外部构造满足保温、防水、耐腐蚀、耐磨等性能,在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测时,一些将会影响到功能实现的性能指标应该加强检测,而对功能的实现影响很小甚至没有的性能指标就可以简化甚至取消检测。因此,应该在相关条文中,对用于工程中实现不同功能的材料、设备、制品、构件提出不同的检测要求。5.1.3引导各方主体对工程检测的参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包括建设、勘察、设计、设审、施工、监理、供货、检测等7方主体,以及政府监督部门都会对工程质量的产生施加影响,因此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不能仅仅只是规范检测单位的行为,而应将利益相关各方在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权力、责任、义务进行划分。⑴建设方责任:建设方、亦即项目业主,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定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质量责任,并真实、准确、齐全地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对其自行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发生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应按国家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标准及合同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工程项目竣工后,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8位进行施工验收,未经验收备案或验收备案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基于这些要求,建设方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工程使用期间督促参建各方履行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了能够做好多方案比较,确定在保证质量水平前提下适当降低成本的方案,就需要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委托工程建设咨询单位制定建设方案时,按照工程建设期和使用期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周边环境、合适的地质条件、合理的地64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方材料搭配,这些都需要建设单位督促项目咨询单位委托资质与能力水平较高的检测单位完成其中的试验与检测工作。另外,作为指导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检测方案,尽管通常由检测单位编制,但方案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数据、资料,则应由建设单位指派各方主体如实提供;建设单位还应对检测方案签署意见,配合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编制检测选点方案。作为项目的业主单位,建设单位尤其要注意使用期间的工程质量,对于经受了灾害的工程结构,应该委托检测单位对受灾后情况进行检测。⑵勘察单位责任:勘察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勘察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勘察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勘察工作,并对所编制的勘察文件的质量负责。勘察单位提供的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勘察深度要求,必须真实、准确。勘察单位应参与施工验槽,及时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与勘察工作有关的问题;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对因勘察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勘察单位的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等相应人员,应在勘察文件上签字或盖章并对勘察质量负责。勘察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勘察质量全面负责,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勘察文件负主要质量责任,项目审核人、审定人对其审核、审定项目的8勘察文件负审核、审定的质量责任。基于这些要求,勘察单位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该履行的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初步勘察阶段应采取土试样进行原位测试,数量应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详细勘察阶段应采取土试样进行原位测试,数量不应少于占勘探孔总数的1/2,每个场地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27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原位测试的内容包括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现场直接剪切试验、波速测试、岩体原位应力测试、激振法测试等。地基土的室内试验内容包括颗粒级配、比重、65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最大和最小密度、液限、塑限、有机质含量、渗透试验、击实试验、固结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动力性质试验等。岩石的室内试验内容包括颗粒密度和块体密度试验、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试验、耐崩解性试验、膨胀试验、冻融试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点荷载试验、声波速度测试等。基坑或基槽开挖后,应配合施工单位一起,采用轻型动力触探、钎探等方式对地基土的均匀性、符合性进行检测;当发现岩土条件与勘察资料不符或发现必须查明的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施工勘察。对于地基基础检测时检测单位编制的方案,勘察单位还应配合确定检测选点方案。⑶设计单位的责任:设计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设计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设计工作,并对所编制的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8并对因设计造成的质量事故,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基于这些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该履行的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根据项目建议书中确定的建设方案,对建设地点的地基土提出进一步检测要求,着重针对每层岩土层位的地基承载力,以及采用桩基础时对每种成桩工艺的基桩其桩周摩阻力、桩端承载力进行检测;对地基土中可能形成的放射性进行场地氡测试,以预估项目建设完成后对使用者的影响,并为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提供依据。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建设方案,对已经确定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案进行试验点的检测,包括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对于已经确定成桩工艺的桩基础进行试验桩检测,包括桩身完整性检测、单桩承载力检测、基桩与桩间土之间摩擦力实测、桩端持力层承载力实测等;对于66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已经确定的场地氡处置方案进行试验,确定处置方案隔绝或消除的效果;对于已经确定的建筑节能施工方案进行样板间检测,确定其保温和安全性能。施工阶段,应配合施工单位采用轻型动力触探、钎探等方式对地基土的均匀性、符合性进行检测;配合施工单位对主体结构的实体质量进行检验。对于地基基础检测、结构实体检测时检测单位编制的方案,设计单位应签署意见,并作为确定检测选点方案中掌握结构重要性原则的责任方。⑷设计审查单位的责任:设计审查是对设计项目组织系统外的、由政府对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依据强制性标准,技术标准规范,着眼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公共利益。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强制性标准规范;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是否损害公众利益。审图机构对审查后不符合规定的设计文件将予以退审。譬如,审图机构在审核图纸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或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整改困难的;设计深度严重不足或资料不全无法补充完善,不能对审查作出正确判断和结论28的”等不符合规定的设计文件将予退审。基于这些要求,设计审查单位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该履行的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对规范要求需要通过试验点检测、试验桩检测、样板间检测用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有责任设计单位不执行相关设计验证性试验而予以退审。⑸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实行总承包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多项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采购的设备的质量负责;实行总分包的工程,分包单位应按照分包合同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在施工中,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和商67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品混凝土进行检验;不得偷工减料,不使用不符合设计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8品,不使用未经检验和试验或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基于这些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该履行的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验证性试验,主要是为试验施工试夯地块、地基处理试验段、试验桩、样板间等。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安排具备资质的取样人员,在见证人员的见证下,对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器具和设备进行进场验收现场取样、制样,对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进行检验批验收现场取样,所制取样品均应在见证人员见证下封装、标识并送至检测单位。配合检测单位对工程现场的结构、构造等实体进行检测。对于地基基础检测、结构实体检测时检测单位编制的方案,施工单位应签署意见,并作为确定检测选点方案中掌握薄弱环节优先原则的责任方之一。在质量保修阶段,在安排成品保护、保修期质量缺陷整改的同时,还应就保修期工程质量的确定,委托检测单位对是否满足设计或使用要求进行安全性、主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检测。⑹监理单位的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对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监理责任主要有违法责任和违约责任两个方面。如果工程监理单位故意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质量事故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工程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串通,谋取非法利益,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监理单位在责任期内,不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履行监理职责,给建设单位或其他单位造成损失的,属违约8责任,应当按监理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赔偿。基于这些要求,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该履行的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建议建设单位、督促设计与施工单位履行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实体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平行试验。⑺供应方的责任:68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工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生产或供应单位对其生产或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厂或供应商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和质量管理体系,所生产或供应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技术规定的合格标准和设计要求,并与说明书和包装上的质量标准相符,且应有相应的产8品检验合格证,设备应有详细的使用说明等。基于这些要求,材料、设备供应商在工程建设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应该履行的质量检测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在材料、设备选型期间,向购买方提供与其批量供应产品质量要求相同的样品用于试验;在交货期间,会同购买方共同完成交货检验,并完成现场取样、制样工作。⑻检测单位的责任:检测机构获得省建设厅颁发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许可的检测范围内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严禁无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许可检测范围从事工程质量检测业务活动。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合法性、公正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检测机构所承担检测工程项目不得与相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否则不得从事该工程项目的检测,其出具的检测报告视为无效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在3个工作日内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11监督机构报告。5.2引入PDCA循环的监管模式:5.2.1PDCA循环的基本概念: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管理理论,也称“戴明环”。指在一切管理活动中,为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等4个循环过程及69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8个工作步骤。P(Plan)-计划。即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通过计划,确保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计划阶段包括4个工作步骤:一是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二是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三是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四是制定改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在这一阶段要反复考虑并明确回答6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措施(Why);二是制定这些措施要达到什么目的(What);i是这些措施在哪个工序、哪个环节或哪个部门执行(Where);四是什么时候执行(When);五是由谁负责执行(Who);六是用什么方法完成(How)。这6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原因、目的、地点、时问、执行人和方法,亦称“5WIH”问题。D(Do)实施。即实际去做,实现计划中每项内容的细节。该阶段只有1个步骤,即第5步。C(Check)-检查。即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这个阶段也只包括1个步骤,即第6步。通过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将计划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进行对比,明确计划的执行效果。A(Action)-处理。即落实改进措施。“处理”就是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敦训,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有2个步骤,第7步:总结经验;第8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将效果还不显著或者还不符合要求的一些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遗留问题,放到下一个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是一种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工具,符合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是边计划、边实施、边检查、边处理的过程。这个管理工具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它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按程序办事。其4个阶段8个步骤的先后顺序不允许颠倒或随意进行。二是循环推进,螺旋上升。遵循PDCA循环开展工作,前一轮的改进阶段是下一轮循环计划阶段的基础。通过循环,使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5.2.2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中的应用:⑴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70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通过前文可以知道,关键问题就是“虚假报告满天飞”。⑵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前文可以知道,造成“虚假报告满天飞”的原因很多:包括立法层面,也就是是否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关于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的标准规范未能形成系统;包括执法层面,也就是是否做到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问题,也就是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中,能否通过缓解乃至避免领导意志的影响;包括行业自律方面,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从业单位和人员大都是一盘散沙,或者根本就没有组成行业协会、或者成立的行业协会也仅仅只能起到传声筒的作用;包括各方配合方面,我国自从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来,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不少工程建设领域的从业人员在利益面前的迷失,他们在建设过程中连自身的职责都不能有效履行,对工程质量检测的配合、协助、督促也很难实现;包括企业自查方面,作为沦为工程质量主体中最边缘化的检测单位,作为在工程质量检测过度市场化环境中竞争的检测单位,对于自身条件更加难以满足的人员素质、设备条件、样品接收、检测方法、试验室环境等。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虽然上述因素都可以称之为造成“虚假报告满天飞”的关键因素,任何因素没有得到改变都很难改变“虚假报告满天飞”的现状,但是在我看来其中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过度的市场化,而过度市场化又可以通过行业监管的手段来调控。⑷制定改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措施和计划,首先还是通过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的完善,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通过对行业从业人员、相关利益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在工程质量检测法律方面的意识,使其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有意识地遵守、维护标准规范,做到“有法必依”,再次是通过对政府主管部门执法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执法人员守则深入人心,使其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中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71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对于市场化过度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检测单位和从业人员技术要求来实现,包括提高对拟入行人员培训和考核的标准,以及对已入行检测人员定期进行行业基础、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分析计算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一旦考核不合格就可以暂停执业、甚至取消资质;包括提高对拟成立检测单位资质审查的标准,以及对现有检测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人员、设备、样品、方法、环境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检查,一旦检查不合格就可以暂停对外承接检测业务、甚至吊销资质证书;通过这些措施来遏制极度膨胀的低水平检测队伍,达到调控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目的。然后就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行为进行全程监控的监管体系,包括方案的编制、合同的签订、样品的送检、任务的接受、资料的收集、人员的配置、设备的吊运、环境的调节、检测的实施、现场的见证、报告的出具等关乎工程质量检测的全部过程都应该通过网络实时上传至管理系统中,这种全程监控的手段,能够在提高检测行为门槛的同时,提高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的难度,最大限度地缓解目前“虚假报告满天飞”的乱象。事实上,经对GA市地基基础检测联合体、GB市地基基础检测协会的专题访谈,两地均已建立地基基础检测网上信息平台,尽管还没有达到我所希望的深度,但是已经开始了有效的、并将持续深化的尝试;经对G省质监局总工、检测科科长等人的专题访谈,G省质监局也正在推动全省逐步向所有工程质量检测行为全程监控的方向迈进;他们目前已经制定了初步推行方案,第一步是以现有的地基基础检测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该系统已经有效实施近5年的经验和影响力,对其进行功能扩展成为全程监控平台;第二步就是建立主体结构实体检验全程监控系统,这是因为主体结构检测内容较少、方案编制简单、适宜作为全程监控平台推行的先导;而后则是逐步将全程监控平台向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环境污染物监测、建筑材料见证取样检测等推进。最后就是加大对虚假报告的打击力度。以我多年来参加G省质监局、G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检测机构及其行为大检查的经历可以知道,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三年都进行了全省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大检查,事实上每年的检查或多或少都会发现很多无资质或是超资质范围承接检测业务、检测行为不规范以至于有影响结果的可能、明显修改检测数据记录、甚至72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完全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等现象,只有2013年的检查有了一些结果,那就是2014年1月14日G省住建厅《关于对全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督查情况的通报》,确定3家检测单位不具备检测资格,对12家检测单位施以停业整改、6个月内不得承接新的检测业务的处罚,对2家资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单位下达1个月内改正的通知。⑸实施:实施的重点在于人,包括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监管人员,包括从事工程质量检测的检测人员,包括如见证取样人员之类的相关单位人员,而职业道德培训、专业基础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培训都能够提高这些人的修养和素质;实施的重点还在于强有力的执行,这一点单单依靠政府监管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大多数单位建立行业协会,由协会组织行业内专家协助政府监管人员进行网上审查、现场巡查、单位核查。⑹检查:这里的检查指的是检查计划实施的效果,应该逐季记录从业人员素质、检测单位能力、相关各方口碑、检测质量投诉、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发现虚假报告数量与比例等数据信息,经前后情况的变化判断实施的效果。⑺总结经验:总结的并不只是经验,还有教训。分析以上检查结果,判断实施过程中、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落实后的效果,尤其对于反常情况应该判断是否受到其他关联因素的影响,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则应分析原因,找到根源。⑻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5.3建立四级监控体系:5.3.1主管部门监管:检测市场监管体系的最高级。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政府监管的主体主要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下辖的等派出机构,一般主要是指工程质量监督站等机构,其他如建设市场73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督察站等机构也有部分交叉的监管职能。前文说到,仅仅依靠他们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进行全范围、全程监管是不现实的,那么在多级监管体系中,他们只需要实施以下监管行为:⑴对拟进入本辖区市场的检测机构进行专业资质、检测能力等方面的审查:首先需要审查的当然是机构专业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是否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是否取得建设行业专业检测资质及其是否涵盖其拟承担检测业务的专业方向;然后是对机构在辖区内检测能力的审查,包括在本辖区独立检测机构或其分支机构常驻的检测人员及其检测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拟开展检测项目的要求。⑵对正在实施的检测市场行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监督:市场行为都是趋利的,也就是说所有市场的主体都有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因此,政府监管主体应该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对检测市场的份额划分方式、取得检测市场份额后的检测实施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包括对经随机抽样确定的检测项目商洽、方案、合同、委托、抽样、检测、记录、分析、报告进行全过程现场监督,确认该检测项目是否做到了程序合法、方法适用、标准有效、过程完整、结论有效。⑶对已经实施的检测市场行为进行定期、不定期或根据举报检查:人员与精力的有限使得现场监督的范围也非常有限,为此,还应该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尤其在接到举报后,对已经实施的检测市场行为进行可以复现的检查,包括对任意检测项目如同复现现场监督全过程一般地检查过程的记录以及相应的证据。即使只是完成这些工作,以现有监督站人员的精力乃至专业素养可能仍然无法完成,这就可以通过异地借调长期从事工程质量检测的专家、以及通过培育行业协会等方式来实施监管行为。5.3.2行业协会自律:行业自律其实就是检测行业各机构间的互相监督。行业自律的主体当然就是检测机构,然而希望各个检测机构都能够通过自74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觉性来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是不现实的,只能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辖区内所有检测机构参加成立行业协会。行业中的个体如果都是各自为政、无序竞争,那么大家能够用来竞争的只有价格,而检测机构总不能长期亏本运营吧?价格竞争带来的自然就是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检测质量的下降甚至根本就是“卖报告”,所以必须让一个辖区内的所有检测机构联合起来,成立行业协会并牵头检测市场行为的内部协调。行业自律的主要行为包括:⑴制定统一的检测项目收费价格或浮动幅度:价格必须让检测机构有利可图,它一旦背离价值规律结果就是偷工减料,而检测行为偷工减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江西省工程检测行业收费标准沿用省物价局、财政厅、技术监督局1999年核定的《江西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建材试验收费标准》,本来这十多年前的收费标准早就已经因为物价的上涨而偏离了价值,市场的无序竞争更是把一些竞争激烈项目的市场价格压到了成本以下,低于成本的价格只能让这些项目少做甚至不做检测直接出具检测报告,因此,当务之急的就是在行业内、至少是一个辖区的行业内制定统一的检测收费标准,这个收费标准必须让检测机构在付出成本完成检测内容后,还有一定的利润,尤其是必须承担风险的利润。⑵协助主管部门建立检测方案审查体系:正是因为多年来检测市场无序竞争造成的检测人员收入偏低,使得即使是一些从事多年检测工作的所谓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中的检测内容要求也是一知半解,更遑论建设5方主体以及行业内的其他人员,这又造成大多数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时检测资料不符合规范,对所有资料均一一核对的庞大工作量又让质量监督站、档案馆等单位的人员很难亲力亲为,因此应该要求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工之初,就委托行业协会制定各大检测类别的实施方案,也就是说不论哪个机构承接了检测业务,都必须按照不低于检测方案的要求进行检测,这也使得检测机构的竞争只能集中在检测质量与服务质量方面,不至于让委托单位在检测内容不同的基础上进行价格的对比而无所适从。⑶协调市场行为:多数工程项目建设5方主体,尤其是其中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间因为长时间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往往会因为人情、面子而对施工单75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位的监管不力。我们曾多次发现有施工单位在一家检测机构送检的样品出现不合格后、又通过其他途径从另一家检测机构获得合格报告的现象,如果通过行业协会的协调,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杜绝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最终都离不开一个基础,就是建设5方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这里包括施工单位的取样是否真实,包括监理单位是否按要求进行了见证,包括建设单位会不会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甚或沆瀣一气,这就使得社会监督非常必要。5.3.3关联单位监督:关联单位监督其实就是走群众路线。工程质量检测还是有一定专业性的,所以社会监督并不是社会各界都来监督,但是毕竟还可以依靠建设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以及工程项目的相对权利方来进行监督,这里同样涉及到很多问题:⑴提高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在工程质量方面的专业素养: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所以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通过举办继续再教育培训班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建设5方主体项目部专业人员对施工安全、避雷防护、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水电设施、装饰装修、防水隔热等各方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对标准规范的熟练掌握、对施工工艺的透彻了解、对工序搭接的全面熟悉;勘察单位按照规范以及拟建项目特征进行勘察、设计单位按照规范以及业主意愿进行设计、施工单位按规范以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监理单位按照规范以及设计要求进行监理,大家只要真正做好本职工作就能保证施工质量。⑵培养建设5方主体的质量意识:建设5方主体只有专业素养还不够,还需要结合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来规范他们在工程质量检测方面职责的行使,如督促建设单位及时向行业协会提供工程项目的详细信息用以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督促建设单位与检测机构按不低于检测方案的要求签订检测委托合同、督促施工单位按检测方案的要求提供受检样品、督促监理单位按检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取样乃至检测过程的见证。⑶促使工程项目最终用户行使监督的权利:76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通过向现有或者潜在的业主提供宣传与咨询服务,以使这些工程项目的最终用户了解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早在检测行业市场化之前,建设行业就推行了市场化,前文就说过市场行为、尤其是未能得到适度监管的市场行为一定是趋利的,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完全通过自觉性来保证建设行业的质量,这就需要更为广大的社会层面来对建设行为实施监督,这里主要是指工程项目的最终用户,包括开发房地产的购房户等。不论是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工程质量检测能够成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并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安全、使用,最终还得依靠行业真正的主体——检测单位。5.3.4检测单位自查:通过引导、培养、鼓励检测单位形成自查自纠的良好风气,是四级监控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检测单位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执行标准规范、自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才能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风气为之一清,就像前卫提到的,工程质量不是靠管出来的、也不是靠看出来的、更不是靠查出来的,只能是做出来的,那么检测何尝不是如此?另外,只有检测单位自身,才能保证对本单位检测设备、环境、人员等条件了如指掌,同时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切切实实的自查才能真正找到工程质量检测中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准确、不真实等。5.4通过准入、清出制度,引领行业共同提高:5.4.1检测人员的准入与清出:⑴准入:按照《G省规定》,成为检测人员只需3步:通过检测单位向G省住建厅提交考核申请、G省住建厅委托G省质监局组织专业培训、经G省质监局考核合格后发放岗位考核合格证。如今的检测人员,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只需要通过检测单位提出申请就行,77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即使有所谓的学历方面的限制,也是形同虚设,包括我所任职的GH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也是如此,原本不过是打摩的的现在也成了检测人员,我这里当然不是在歧视“摩的”司机。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非仅仅只是简单的知道操作过程就了事了,所以我认为,应该为检测人员的入行设置门槛,包括学习经历门槛、工作经历门槛、基础知识门槛等,并且在设置门槛后应该切实执行。首先应该将检测人员按照能力和水平分为见习检测员、初级检测员、高级检测员、分析员4个级别并分级管理。见习检测员至少应该是高中学历,可以不需要从业经历,但是应该通过专业基础知识的考试后,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见习检测员只能担任初级以上检测人员的助手,仅允许在初级以上检测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样品运输安放、检测数据记录、检测环境维护等工作,不允许独立操作检测设备,不允许编制检测报告。初级检测员至少应该是中专学历,且必须担任见习检测员不少于1年,而后参加专业知识、检测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初级检测员只能是按照高级检测员编制的检测方案、作业指导书完成检测,可以编制检测报告,但不具备报告审核、批准的权力。高级检测员至少应该是大专学历,且必须担任初级检测员不少于3年,而后参加专业知识、检测技术、质量管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高级检测员允许编制检测方案、作业指导书,允许审核检测报告。分析员至少应该是本科学历,且必须担任高级检测员不少于5年,而后通过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组织现有分析员组成研讨考核组,经专家组一致同意方可;分析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审核获批准检测方案、作业指导书、检测报告。所有高一级检测人员自动获得本级及以下检测人员的岗位权限。⑵清出:《部颁办法》和《G省规定》中甚至没有对检测人员清除出行业的相关规定,仅仅以“还应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罚”了事,在我看来,检测人员清出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我所设想的人员清出制度结合分级管理后,其实应该包括降级和清出制度:78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定期(我认为最好是每年)对各级检测人员进行相应水平的考核和继续教育考试,凡是多次(包括首次考试和补考应该是2次)考试不合格者,应降低其资质等级,对于见习检测员考试不合格者,则应撤销岗位合格证(清出);每年至少一次对检测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包括检测准备工作、试验室或现场检测工作、数据整理分析工作、结果判定与报告编制工作等,将其不合格项按照情节、后果分为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凡是发现严重不合格者,降低其资质等级,凡是连续两次发现严重不合格者,则应撤销岗位合格证,一般不合格则按照出现的次数和概率进行评价。在检测过程中,凡发现有违法行为者,作为一票否决撤销其岗位合格证。5.4.2检测单位的准入与清出:⑴准入:按照《G省规定》,成为检测单位只需要3步:当向G省住建厅提交申请资料、G省住建厅受理申请、G省住建厅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后完成资质审批。按照《部颁办法》和《G省规定》,取得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但是在实际执行时门槛总会因为各方面原因、或多或少会有所降低,这一点从我多次参加计量认证评审、资格认证现场审核的经历可以得到证实。另外,作为现场评审或者现场审核的专家,总还是会有一点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底线的,但是专家组出具评审意见后的一些非专业因素倒是更容易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认为,对于行业管理的宏观层面,应该提高主管部门的行政能力,但是在专业层面,还是应该学学现今的科学院、工程院,要去行政化。⑵清出:《部颁办法》和《G省规定》倒是对检测单位的清出给出了相关规定: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1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撤销其资质证书,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证书。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79 第5章从TQM的视角改进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10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前文已经提到了这些法规的执行……5.4.3引领行业共同提高怎么引领行业共同提高,当然是一方面严格执行准入和清出制度,一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了。检测人员的激励机制已经有了分级管理,对于在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取得好成绩的,一方面可以破格提升资质等级,另一方面可以分国家级、省级、市级评选优秀检测员。检测单位的激励机制目前还是空白,我认为一方面也可以如对人员般评优,另一方面则是在工程项目检测业务招标投标时,给予加分的奖励。80 第6章结语第6章结语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乎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的规律。首先是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关联单位、检测检测不论哪一级,仅仅依靠自身是很难改变我国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如今无序竞争、虚假报告满天飞的乱象,必须要建立完备的四级监控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当然,四级监控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是制定一定的计划,逐步完善。作者在对以G省地基基础检测管理系统数据库整理所得信息为主体,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历,结合对检测行业不同性质单位负责人的访谈,结合对G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分管检测的领导、管理人员的访谈,提出了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的建议:一是对相关法律条件款制定实施细则,二是引入PDCA循环的监管模式,三是建立四级监控体系,四是通过准入、清出制度,引领行业共同提高。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监管,其中当然有不少是技术问题,包括工程建设领域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使用功能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更包括工程质量检测方面有关材料性能指标、检测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还包括信息化与网络数据库管理、广域网实时通信与数据上传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质量检测全程监控平台、建立一个完善的四级监控体系是一项综合了各方面技术的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内外的众多专家们共同努力。当然,我们还应开看到,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提高工程质量检测水平,是对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提高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强力推手,是政府监管部门在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最佳助手,同样也会形成随着检测结果真实性、准确性、代表性、规范性的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的良性循环,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及其行为的监管是迫在眉睫的、也是顺应潮流。81 致谢致谢没有指导老师指导和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刘圣中教授;当然,我还应该感谢在论文开题时给我以指导的黄新建教授、张明峰博士、张芳山博士、廖晓明教授。此外,应该感谢南昌大学MPA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对我的关怀和培养,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入学三年来,老师们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治学风格让我在紧张与充实的求学过程中得到提高,真诚的师生情谊和同学们的互相鼓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必将成为我此后人生的精神财富和前进动力。最后,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家人对我学业一直以来的支持,也是我年逾不惑仍然愿意为自身修养而求学的最强大的动力,他们更是我需要感谢的对象。张朝晖2014年5月8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杜晓凡.河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2]丛锐.A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年.[3]黄武军.国内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现状的研究[J].工程质量,2005年,2005.No.6:18(总338)~20(总340).[4]唐洪涛.中国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发展与对策研究——以H试验室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5]李毅,王林.土木工程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6]GB/T50841-201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7]GB/T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8]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9]GB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0]汪光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暂行规定[L].南昌:江西省建设厅,2006年.[12]陈铁华,陈凤英.建筑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3]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14]GB/T50941-2014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15]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16]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7]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18]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9]王珊.岩土工程检测、试验与监测新技术应用手册[M].香港: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年.[20]罗骐先.桩基工程检测手册(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21]朱镕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L].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0年.[22]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L].北京: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1年.[23]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2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L].北京: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83 参考文献[25]JGJ190-2010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26]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27]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28]陈健.设计监理与设计审查[J].建设监理2003年第1期.[29]邱琼,张文悦等.PDCA循环在全国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工作监测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2013年第27卷第5期.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