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1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策略一、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生物学科教学中,往往都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消灭问题的过程,而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很少甚至没有。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准绳,那么学生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反思所获得的信息和联想有关的信息,也就不可能有新的见解和新的创造。 生物学科的教学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点燃智慧的火花;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使用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现有资料的搜集和因特网上的检查,发现“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之类的教学论文不少,但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的却很少见,尤其在生物学科中还未曾涉及。为此,笔者就确立了《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索》的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认知冲突理论。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在课堂教学中应设置认知冲突,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激活书本知识,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近乎真实的学习背景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学习能力。3、马斯洛的激励理论。马斯洛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把个人看成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需要与动机。而这些需要和动机又不是杂乱无章的,他们分成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种需要是低层次需要,后两种需要是高层次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能给人更深的幸福体验,使人觉得充实和宁静。高层次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性,树立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和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要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生吞活剥,呆读死记。自主与创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创新人才。 2、探索性原则。探索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贯彻探索精神,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实施,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发问、获取新知、提高能力。 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内外各种场合,鼓励学生放开思路,不唯上、不唯书,通过阅读报刊杂志、搜集网上信息、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途径,大胆地提出与生物学息息相关的问题,以利于拓宽知识视野,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4、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学生减少了约束,就会主动积极地提出个人的想法、见解和问题。这种氛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民主性原则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发动准备阶段(2005.2—2005.3)。学习现代科学理论,了解生物学科研究动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发动准备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2005.3—2006.5)。积极营造“提出问题”的良好教学氛围,确定“提出问题”的思路,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可行性方略,鼓励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地提出问题,及时填写和上交“问题反馈表”,精选问题让师生分析、讨论、解答和再提问。 3、总结反思阶段(2006.5—2006.6)。汇集和分析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问题”的内涵 所谓“问题”,对广大师生来说并不陌生。要做一件事情,解一道生物题,写一篇文章,都有问题可言,那么究竟什么是问题?现在理论界初步取得有关对问题的共识:问题是指主体想做某件事,但又不能即刻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情境。问题一般有三要素: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障碍(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中介环节),这三者是有机结合,没有障碍便不成问题。生物教学中的“提出问题”是指学生针对学习或研究的对象,自主认识并提出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已有条件是什么、障碍是什么三个要素,并用清晰、准确的生物学术语把它表示出来的一种行为或能力。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根本标志在于调动其自身的潜能,即潜思维能力。而潜能的开发又主要来自潜意识的积累,或者说潜意识信息的储备。当潜意识信息中包含有足够的问题意识时,就可能产生问题。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牛顿说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瓦特由于看到开水可以把壶盖掀动,萌发出问题,最终导致蒸汽机的发明;牛顿看到苹果成熟落地,产生疑问,最终导致万有引力的诞生……可见,问题意识到产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知识质量和思维方法是形成思维结构的两大基础。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会在一种强烈的焦虑、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去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或者扩充相关知识,并进行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了知识的质量。在强烈探究心理的驱使下,又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立体多向型思维,完善思维结构。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思维特点,经常地发问,独立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试图从多个层面去认识事物,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并自我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问题—探索—解决”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强化了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特定情境之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与学生主体意识之间产生矛盾,并且认识主体根据其现有的认知水平又暂时不能解决此矛盾时产生的。意识到的问题必然是在对原有知识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无疑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 (三)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现状
1、意识淡薄。提出问题的意识淡薄是“提出问题”能力发展水平低集中表现。笔者曾对高三(7)班部分学生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在回答“你学习生物有何成功之经验”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同学回答“多做习题,提高解题速度”;“上课听牢,提高课堂效率”;“及时巩固,提高复习效率”。几乎没有同学涉及到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类的说法。在回答“学习生物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不少同学回答“解题没有思路”或“经常出错”,“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或“无法将所学知识综合”等。由此可见,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是十分淡薄的。 2、质量较差。教师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不想问,即使有学生发问,所提出的问题也仅仅是一些做不出的习题,解不出的答案,那怕是那些优秀学生,其提出问题的勇气、数量、质量等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3、表述不清。所谓表述不清是指学生难以用生物学术语正确、清晰、简洁地把问题表现出来,再加上无心理优势(包括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常常因词不达意、重复、停顿而不能完整表达意思,而不敢提问。 4、手段匮乏。怎样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虽然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但仍有它自身的规律的。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被动的接受教育、题海战术等负面影响,不但使广大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淡薄,更使如何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手段匮乏,许多学生把提出问题常常理解为不懂问老师或同学,谈不上对探究、质疑、归纳、实验、反思等思想方法的认识和实际运用。 (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忽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却无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训练学生,这样必然带来学生消极、被动、机械的学习。而学习中缺少发现与提出问题的惊奇、自豪以及创造的快乐等各种情感体验,必然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减少。有些教师尽管把问题作为自己的专利,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并且过多地追求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条不紊。这样尽管比纯粹的“注入式”有所改进,但也没有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仍无法得到发展。 2、学生知识信息的无序。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极为机械、被动,很难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和有活性的认知结构。即使有问题,也很难自行得出使问题更加明确的见解。另外,虽然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但往往对问题视而不见。这种信息饱和现象的经常发生,再加上人的惰性心理,问题即使出现萌芽,常常也是昙花一现。
3、学生提问技能的缺乏。有些学生对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但缺乏相关的思维方法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时无法发现材料中的问题,有时想要提问却不知怎么问;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也可能与自己所想无法准确地吻合。 4、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目前学校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仅采用考试这一评价方式。试卷上往往是现成的问题,只要求能够正确地写出答案,几乎从来没有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据统计,一个人从进小学到大学毕业,平均要经历千余次的考试,如此“千锤百炼”地解答问题,学生质疑、提问的精神自然受到抑制。 (五)生物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阶段 1、独立主动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只会提出一些简单的、思考层次较低的问题,即使对某些现象产生疑问,也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而且提出的问题也是就事论事。虽是初级阶段,但已敢于提出问题,所以也是一个重要阶段。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经过老师的鼓励和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达到这一水平。 2、简单模仿阶段。中学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知识教育、过程教育和学法教育,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提问的方法。此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虽然还是比较简单,但已能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应予以肯定。老师在解答问题时,要多启发,做到画龙点睛,并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继续去思考、提问和探索有关的知识。 3、学会思考阶段。学生在学会简单模仿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思考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得到发展,所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成熟感。 4、深入研究阶段。中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独立性、批判性开始发展,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教师和课本,善于钻研。在这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体现出一定的水平,有时往往会“将”老师的“军”。
5、创新猜测阶段。中学生富于想象,善于创新。这个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具有创新意识。他们提出的问题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创新性,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开放多元,质疑已成为他们的本领,具备了向化学高深领域探索的基本能力。 (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可行性方略 1、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敢于提问。 洛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面写出平正的文字一样。”科学实验和人们的生活体验也同样证明,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在课堂上之所以缺乏问题意识,除了没有掌握怎样提出问题的方法外,更重要的还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一是怕别人说自己水平低;二是怕说错了被别人讥笑;三是怕提出不同看法会得罪老师。为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端正态度,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有关问题,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肤浅的甚至不着边际的问题,此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切忌讽刺挖苦,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对那些成绩好、提问多且质量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并作为典型立为榜样,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以带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种氛围中,久而久之,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就会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问题意识也就逐步形成。 2、强化“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励学生好奇质疑。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这句话一语道破创新的真谛:好奇心、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求是成功的前提。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激发思想。因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来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问题的另一个来源是质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青少年思维活跃,善于想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迷信于课本,不迷信于权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进而求异求新,这样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 3、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可能提不出问题或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可能产生的疑惑,或者是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设法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逐步会问善问。 (1)让学生对“生物教材”提问。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资料,课本中的内容是高度浓缩和概括的。要想深刻理解它,就必须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查找、翻阅有关资料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随着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就会不断地得到加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笔者往往先让学生阅读教材,针对教材内容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加以分析、解决,逐步形成一种“自学—问题—讨论—引导—总结”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自主意识,活化学生的创造思维。如在学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通过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比较,然后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质疑。一部分学生便提出以下问题:①为什么在F2代中豌豆的不同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②控制每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③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还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为下面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真正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问答来准确掌握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重点。 (2)让学生对“生物实验”提问。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生物教育中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其中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疑问,是开启知识的源泉。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家庭小实验,只要观察入木三分,深层次思考,总是有取之不尽的提问素材。一般从以下角度思考:实验方案是否完整、科学;如何解释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能否改进实验方案;能否设计实验方案;能否寻找实验的替代品等等。例如在讲“生长素的发现”时,要求学生思考温特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否可靠?该实验设计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如何加以改进?又如在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学生发问:“为什么要用0.3g/mL的蔗糖溶液,高些、低些行否?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到底有多大?等等。挖掘、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并设法解决它,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3)让学生对“生物问题”提问。生物教材中某些习题、会考题、高考题、竞赛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题目是否科学,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有帮助。例如(1998年上海高考题)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标准答案为D。有一参加过生物竞赛的学生认为,此题所给答案值得商榷。北师大等合编的大学教材《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二版第24页提到脂肪组织细胞中的脂肪充满整个细胞,将细胞质挤到周围形成一个薄膜,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故认为此题选(B)更为合理。又如(1997年上海高考题)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标准答案为C。当学生看到此题和答案时,就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此题(A)更合理些。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可决定当前种群数量,若不知年龄组成,就不能从当前的种群数量来预测种群未来动态。
(4)让学生对“解题方法”提问。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新知识的发现。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试图从多角度、多方位找出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使用这些办法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结果,从中找出最可行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新的困惑和疑虑,碰到新的问题,学生在进一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便可以获得新知识。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这方面的引导,尽量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猜测、探索和论证,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为学生对知识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如学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部分内容后,笔者让学生结合实际,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解决“提高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的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很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如:①阳光要充足;②水、肥等条件要适宜;③采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④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⑤合理密植等。接着学生又提出如下问题:①为什么要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而不用其它颜色的薄膜?②若遇到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的季节应采取什么措施?③若大棚内裁培叶菜类蔬菜,要提高产量应采取怎样的措施?④如何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两者的因素等新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5)让学生对“现实生活”提问。生物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生命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重建教材观念,根据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生特点和当地实际,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充实教学内容,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学习环境污染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就结合某市目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环城河治理改造的实际,描述污染前环城河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鱼虾欢跃的怡人风光和污染后河面漂浮着垃圾、废弃物,河水变得又黑又臭、鱼虾消失殆尽的情形。接着又交代,经过人们改造治理后,河道变宽了,河水变清了,鱼虾活跃了,重新出现了喜人的风景。然后笔者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相关问题。于是学生就提出了如下问题:①环城河为什么会遭受污染?②今后应采取怎样的防治措施?③以上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不仅使学生从实际中获得了新知识,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6)让学生对“热点问题”提问。引入生物新科技,利用“热点”知识产生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时,介绍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将第一只母羊卵细胞中的细胞核去除;从第二只母羊身体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并将这个细胞核注入到上述卵细胞中,组合成一个新的细胞;再将组合成的细胞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第三只母羊的子宫内,最终第三只母羊产下了这只举世闻名的克隆羊“多莉”。根据上述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学生通过思考,提出如下好问题:①克隆羊“多莉”的形态特征与第几只羊相似?为什么?②克隆羊“多莉”的性别是什么?以上三只母羊是不是它的真实母亲?为什么?③克隆羊“多莉”已死,从中得到什么启示?④克隆人行否?为什么?然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回答。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
(7)让学生从“反思总结”中提问。培养学生对自己研究得出的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反思总结,可以发现现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可以优化过程,改进结论,使对问题的研究或解答朝着更合理的方向迈进。这种通过反思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不但对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处事的负责态度和责任心,对形成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和品质是极为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完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知识后,让学生回顾、反思秋水仙素在这两种育种中有何作用?作用原理是否相同?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什么时期?又如在讲解“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时,学生提出质疑:当三倍体西瓜植株开花时,为什么需要授以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花粉?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结出是秋水仙素起的作用吗?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8)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问。目前,普通高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从制度上保障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了进一步搞好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科教学的活力和效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适量地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和一般流程,经常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实现课题研究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反思、大胆提问。例如在探究“不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后,有学生发问:“如何进行尿糖的定性检测?”在学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内容后,不少学生发问:“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测定植物的蒸腾速率?”等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既有效地传授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实现了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4、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1)精彩的问题上黑板。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几乎在每堂课的最后,都要公布一下堂课的教学内容及预习的重点,并要求学生设计好问题。对于学生的问题,根据问题质量进行筛选,并公布于小黑板上。比如在上“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这堂课前,笔者筛选出如下4个问题:①为什么说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稳定变化?②细胞分化在生物个体发育中有何重要作用?③如何防治癌症?④目前抗衰老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没有衰老的世界将会怎样?由于精彩的问题可以到黑板上去“亮相”,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创设“提出问题”的环境。设置并下发“问题反馈表”,告诫每个学生产生的疑问或者在无意之中突现的新观点、新方法,要及时记录在“问题反馈表”上,做到一周一问,以便勤作思考或向别人求答。同时在教室的墙壁上,创设“你问我答”专栏。每个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问题张贴在专栏征答,也可以随时应答别人的提问。特别指出的是,教师既要像学生一样平等地参与进去,又要对学生的“问”与“答”及时给予评价,要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一问多答。久而久之,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得到加强。 (3)提供可阅读的资料。一是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适时将教育专家、学者和教师对生物教材、高考试题等方面的评价性文章或观点,以及在《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等专业期刊和其他教育刊物上选择一些有关争鸣方面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总结;二是笔者现身说法,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教学文章,让学生感到老师“言行一致”。给学生提供可阅读的资料,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提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强化学生继续“提出问题”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把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但这种权威地位和权威角色赋予教师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这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转化为学生心悦诚服的内在权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自己适当“稚化”,即教师注重塑造以渊博知识和高尚师德为核心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积极进行心理位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接近学生,亲近学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当学生化,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求知欲、认知兴趣、学习情绪和行为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稚化”,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2、实行教学民主。教学民主要求老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自己为中心,要与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惟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真正的教学民主。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教学措施,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由于老师实行教学民主,学生心理感到安全、自由,具有了心理优势,因而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3、贯彻“无错原则”。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敢提出问题,究其原因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难,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优秀老师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4、允许学生插嘴。传统的生物教学,讲究课堂纪律和秩序,追求教学的精确有效,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即使允许学生提问,也得先举手,获准后才可以发言,未经允许提问则被斥之为“插嘴”。可以说,学生的心理一点也不自由,致使许多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也不想问。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应当解放思想,教学时允许学生插嘴,学生插嘴正是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表现,应该肯定和赞扬。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把问题暂时放一放,留到课后去解决。 5、注重延迟判断。为了让学生敢问,特别是当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引起争议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当裁判,不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让学生相互争论,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相互激励,让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诱发更多的想法。简言之,教师要注重延迟判断。
6、重过程轻结果。任何一种意识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来完成,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至于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要受多方因素的制约,有些问题甚至是科学家研究的领域。因此,只要通过学科教学,能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就是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七、课题研究的效果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实践,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在学生问题意识的树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素质的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只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强烈的学习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勇敢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在资质优异的学生身上收效更大些。他们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和质疑能力发展更快些。高中后阶段许多课堂教学都以学生自主探求与老师指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以这些学生为主体的队伍参加浙江省生物学竞赛,取得了非凡的竞赛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全县第一。尤其在今年的省第七届生物学竞赛中成绩更为突出:高三(5)班曾林春同学获省一等奖(全省第9名)、高三(7)班叶刚同学获省三等奖,市、县级获奖达20余人次,获奖档次和获奖人次均名列全县第一,甚至超过了部分省级重点中学。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大部分学生在探究、质疑、反思等三个方面能力发展较明显。在解综合题时能自觉进行探究,提出多个方面的解题方案。反映在作业、试卷中方法呈现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过去形成思路为主到选择思路为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质疑能力的发展反映在教师上课时稍有疏漏,学生就会抓住不放,对一些资料、讲议上的疑问,学生常常能向教师提出。反思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解题时能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了哪些弯路,有哪些容易发生的错误,其实质是什么等等,优化了解题过程,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能力,在历次月考和统考中,所实施班级的生物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学生提出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增强,提出问题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教师觉得学生有一股锐气,如果没有宽泛的知识作储备,就很难驾驭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一旦出现卡壳现象,不仅阻碍了思维发展的渠道,而且出现难以收场的尴尬局面。这就迫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加强自主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丰富经验,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八、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多种各样的生物学问题,但是少数学生还是缺乏兴趣、不够主动,表现出问题意识淡薄、提出问题数量很少等局面。因此,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成因需要从多角度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学生提问与教师提问的把握尺度,以及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需要化费较多时间,如何处理教学的经济性和效率性,笔者期望能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学生提出问题的活动整合到教学中去。 4、实践中也明显感觉到“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是一个周期较长、效果较难用数据直接检测的课题。笔者觉得工作重点应该设在高二年级,放在知识、方法和能力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树立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真实有效地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