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50 KB
  • 10页

生物专题十五授课新模板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教师:学生:日期:星期:时段:课题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过程回顾所学,巩固旧知: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训练专题十六 生物科学与社会合作用生产的_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搭建大棚的目的是______。(2)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科学与农业、工业、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健康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剂常是高果糖浆,高果糖浆是淀粉通过一系列酶催化作用转化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________(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异构酶、纤维素酶)。(2)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图T16-2所示,请回答: ―→―→图T16-2上图中涉及哪些生物工程?______________,获得的X是____。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3)常见的生物性污染有病原体污染、变应原污染和____。为了确定新发现的传染病的病原体,我们应使用____原则的四条标准。(4)在日常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时常发生,请说出3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内________来提高基因的潜力,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和改善__________________,在单位时间内,达到较大的净积累量和较高的品质.通过设施栽培可以生产出________、________和优质的绿色食品。在免疫学上,侵入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一般先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________的作用阻止病毒的蔓延,再经过________的作用予以彻底消灭。控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流行传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了解病毒的核酸机制,然后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通过接种在人群中建立________屏障。简述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该种疫苗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T16-3表示制造啤酒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图T16-3(1)为什么要把原料放进沸水中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要在混合物冷却后才把酵母菌加进去?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酵母菌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者发现温度的变化对气体产量有影响,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气体的产量(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用表中数据,设计完成曲线图。温度(℃)气体体积[mm3·(10min)-1]温度(℃)气体体积[mm3·(10min)-1]20103025403550206087028011000(5)请解释这条曲线为什么是这样的形状?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5.请你回答下列生物科学与环境的相关问题:(1)污染是指人或其他生物产生____的一种环境变化。目前,我国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2)研究发现,污水中的____往往是水体中微生物的营养来源。溶解氧可以作为________的标志,其变化状况可用水体____表示。(3)利用处理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的____作用可以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这是目前所用的污水________技术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____共生体的很强________能力来处理和净化污水的。在有机污染物被净化的过程中,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6.松材线虫是入侵物种,1982年首次在我国南京发现,以后相继在安徽、山东、浙江、广东等省的局部地区发生并流行成灾,造成大量松树枯萎、死亡,其种群数量在我国的变化如图T16-4所示。传播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是松墨天牛,从病树中长成的松墨天牛几乎都携带松材线虫。图T16-4(1)图中A~B之间,是松材线虫种群发展的________时期,B~C之间,是松材线虫种群发展的________阶段,种群数量增加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C点以后是松材线虫种群发展的扩散和暴发阶段,此阶段种群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学特征。(2)控制松材线虫扩散应采取加强检疫、________和________的具体措施。(3)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有:人为有意引入、人为无意引入和________。(4)请在图框中画出植物病虫害调查中的“对角线式取样方法”的图形:(5)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途经中,从内部因素来讲是____________,从外部因素来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回答下列关于辣椒栽培的问题。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1)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使辣椒成为我国的________,但没有造成危害形成入侵种,而是丰富了我们的食物品种。后来我国又培育出了太空椒,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2)辣椒的生长发育受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影响。内因是指________,外因是指环境因素。辣椒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一般________(相同、不同)。(3)投资建立的智能型温室可以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为了提高辣椒的光合作用速率,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温室栽培容易出现授粉率低的问题,请你提出一项改进建议:________。(4)进入开花期发现落花现象,请专家鉴定,原因是花蓟马(一种昆虫)危害,建议先进行危害情况调查。采取对角线取样法固定5点,每点20株,在调查点内随机观察20片叶,记录下发病的叶片数为37、44、52、35、32,则发病率为________,应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专家建议挂黄板诱杀,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技术,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植物病虫害防治,应贯彻____________的方针。8.(1)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这种特性是指细菌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性还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当人们选择合适的________和________时,具有这种特性的细菌也能被杀死。(2)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________,它通过抑制____________而起到杀菌作用。(3)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专题集训(十六)参考答案1.(1)二氧化碳 氧气 保温 (2)发酵 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太阳光能 发酵产热(5)物质的循环利用 能量的高效利用【解析】本题考查了典型的设施农业,大棚能保温,同时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的联系起来。本题中秸秆和牛粪还可以在沼气池中发酵,一方面获得沼气能源,另一方面通过微生物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作为蔬菜的肥料。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种种植养殖模式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用的部分。2.(1)纤维素酶 (2)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杂交瘤细胞 A蛋白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3)生物入侵 科赫 (4)患病时,随便上药店购买抗生素服用;洗手液里加入抗生素成分增加除菌效果;服用抗生素来预防传染病;在饲料中添加多种抗生素来防养殖鱼病(答案合理都可以)【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比较多,包含基因工程、细胞融合技术、疾病的诊断、生物性污染和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等知识。生产高果糖浆的基本过程为含淀粉的浆液经过α-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形成糊精;糊精经过糖化酶的催化作用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在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这叫做葡萄糖的异构化、葡萄糖经过异构化,就形成了果糖。回答该题需要熟悉常见的生物工程过程。3.遗传物质 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无污染 安全抗原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免疫 获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原基因,和质粒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抗原基因表达,提纯和分离产物(抗原)制成疫苗【解析】本题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考查基因工程、设施农业、绿色食品的生产、病原体污染、传染病、基因工程制造疫苗等知识,涉及内容广泛,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较高。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考虑,内因就是从改良农产品的遗传物质方面考虑,外因就是尽可能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植物达到较大的净光合作用量。联系我们在必修三免疫的内容中学过的,病毒要入侵人体,要经过人体三道防线。流行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缺乏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就不可能发生。4.(1)杀灭细菌、消毒 (2)避免酵母菌受热失活 (3)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C6H12O62C2H5OH+2CO2 (4)纵坐标标注气体体积及其数值,作下图:图 (5)该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40℃是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当温度超过40℃,酶的活性随之下降,高温使酶失活。【解析】对发酵工程中涉及的微生物营养、代谢和种群特点要掌握清楚,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酵母菌发酵形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原料放入沸水中混合是为了杀灭细菌、消毒;等到混合物冷却后才加酵母菌是避免酵母菌受热失活;发酵罐加盖子,是为了满足无氧呼吸的条件;曲线图的绘制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气体体积为纵坐标。发酵工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酿酒、酸奶的生产及抗生素的制造几个方面。上述考点经常会涉及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交叉与渗透,需引起足够的重视。5.(1)有害影响 水污染 (2)有机物 水体自净状况 氧垂曲线 (3)代谢(分解) 生物处理 微生物 吸附和降解 先减少后增加【解析】人或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一种环境变化就是污染,我国目前有近1/4的河流、河段因污染不能达到灌溉用水的标准。污水中的微生物很多是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为生的异养型微生物,而水体中的溶解氧对厌氧微生物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当污水流入水体后,好氧微生物首先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并大量消耗溶解氧,然后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溶解氧的变化状况反映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因此,可以把溶解氧作为水体自净状况的标志。其变化状况可用水体氧垂曲线表示。活性污泥是由各种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胶体、悬浮物构成的结构复杂的肉眼可见的绒絮状微生物共生体,这种共生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降解能力。6.(1)瓶颈(或建立种群) 迟滞 入侵时间短,个体数量少 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2)焚烧病树 捕杀松墨天牛 (3)自然入侵(4)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图 (5)提高基因潜力 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中生物入侵内容和生物与农业内容,都是常考知识点,生物入侵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侵入:是指生物离开原生存的生态系统到达一个新的生态环境;2.初期定居与成功建立种群阶段(也称瓶颈阶段):是指生物到达入侵地后,经当地生态条件的驯化,能够生长、发育并进行了繁殖;3.迟滞阶段:是指入侵生物已繁殖了几代,由于入侵时间短,个体基数少,因而种群增长不快,但每一代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4.扩散和暴发阶段:是指入侵生物已基本适应生活于新的生态系统,种群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并具有快速增长和扩散的能力,当地又缺乏控制该物种种群数量的生态调节机制,该物种就大肆传播蔓延,形成生态“暴发”,并导致生态和经济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一般有三种:人为有意引入、人为无意引入、自然入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考虑,内因就是从改良农产品的遗传物质方面考虑,外因就是尽可能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之达到较大的净光合作用量。7.(1)外来物种 基因突变(2)基因潜力 不同(3)CO2施肥 雄蜂授粉(或人工授粉或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4)10% 物理机械 对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又不会污染环境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解析】有意或者无意地将某一地区的物种引到另一地区,称它们为“外来物种”,辣椒是从中南美洲地区引入我国的外来物种。我国培育的太空椒是利用太空射线造成遗传性基因突变,经过筛选和培育而成。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考虑,内因就是从改良农产品的遗传物质方面考虑,外因就是尽可能改善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之达到较大的净光合作用量。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有光照、温度和CO2浓度,在智能型温室中,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为了提高辣椒的光合作用速率,还可以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方法。温室中风力传粉受限制,可以通过昆虫授粉和人工授粉来弥补。同时,对于辣椒等可食部分为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果皮类蔬菜,通过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等方法也可。发病率=发病单位数/调查单位数×100%。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技术、物理机械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等。8.(1)耐药性 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 天然耐药性 获得耐药性 剂量 用药时间(2)青霉素 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3)菌群失调 毒副作用【解析】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出现了抗药性较强的菌株,且其抗药性逐渐增强。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使抗药菌逐年增加。为防止和减少抗药菌的产生,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改进和研制新的抗生素;二是坚持合理用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往往与用药剂量不足、长期盲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不当的做法有密切关系,所以合理用药(包括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是防止和减少抗药菌产生的重要一环。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由此产生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如果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把一些有益的细菌杀灭,破坏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菌群失调。抗生素还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如庆大霉素对内耳和肾脏有毒副作用,会损伤听力和前庭功能。9.(1)自愿捐献器官的人少,供体器官十分缺乏 低温灌洗(2)减毒 活细胞 抗原结构(3)任意缩短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随意地使用抗生素 不按正确剂量使用抗生素 (4)D【解析】本题考查了器官移植、疫苗制造、抗生素的使用等知识,考查知识分布较广。目前,供体器官主要来自于尸体,自愿捐献器官的人很少,供体器官十分缺乏,这是现在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离体器官在常温下,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小时就会失去活性。1967年生物学家创造了低温灌洗技术,运用该技术能大大延长离体器官的存活时间。师生互动,夯实基础:9.请回答下列问题:(1)器官移植技术的成功使很多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但移植技术的成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除了费用昂贵外,目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导致其不能广泛应用的最大问题。若供体器官不在进行手术的医院附近,一般采用________保存技术保存器官以保证离体器官的活力。(2)传统疫苗主要包括________疫苗和灭活疫苗。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要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即得到灭活病毒疫苗。(3)使用抗生素时建议采取“三不原则”,一不______________,二不______________,三不______________。(4)关于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个抗生素为青霉素,由弗莱明发现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B.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C.通过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与生理功能达到相应效果的D.为特效药,可杀死绝大多数病毒、细菌和真菌类病原体教学反思10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三、本次课后作业: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学生签字:五、教师评定: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教师签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