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4.00 K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教学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3.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二.难点和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三.自主预习: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表现及特点(1)表现:既能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____;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时促进生长,_________时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2.具体体现:顶端优势(如图)(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生长素浓度低→_____生长。②______生长素浓度高→_______生长。(3)解除措施:摘除______。(4)应用:棉花打顶。3.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______、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的______等。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常用方法(1)_______:此法要求溶液的浓度_______。(2)_______:此法用时较短。2.在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_______,无关变量有处理溶剂剂量、温度、光照等。四.教学过程:探究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请结合图表数据,作图分析生长素对生根(同一器官)的影响:
编号浓度(mol/L)根的平均长度(m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值10(蒸馏水)2.40210-1210.27.8310-1111.69.2410-1011.18.7510-910.27.8610-89.36.9710-78.46810-67.24.8910-54.62.51010-42.1-0.31110-30.4-21210-20-2.4以生长素浓度为横坐标,以(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为纵坐标,用数学描点法作图:图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①AB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______________。②B点:该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根的___________。③BC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__________。④C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⑤CD段:生长素浓度过高,_____________。生长素的特性之一:生长素的双重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问题探讨”中提供的图,据图分析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D(1)分析曲线中各段的含义D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三图可知,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我们称之为两重性。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依次为10-10mol·L-1、10-8mol·L-1和10-4mol·L-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_______。生长素的特性之二:敏感度不同生长素发挥的生理作用会因浓度、器官与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差异。1)浓度:2)器官:3)细胞:4)植物:2.实例分析:(1)根的向地性和根的背地性:据图分析
根茎生长素的浓度关系生长速度关系(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敏感性不同:结合资料和图示,分析: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曲线是分别是?农业上要去除双子叶的杂草,留下单子叶的农作物,最后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控制在哪个点?。(3)顶端优势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家将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的原因:
探究二: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实践中的应用生长素还具有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作用,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有重要的应用。1、防止叶片和果实的落花落果2、利用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①据图可知,要形成无子果实,首先雌蕊________(能、不能)受粉;其次,由于无种子,就无法合成子房发育所需要的________,因此需要人为施加___________。②无子果实形成的过程: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以使杨树或月季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2)实验设计:设置一系列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处理插条下部,统计生根情况并总结出最适浓度。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选择什么样的插条进行实验?2、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有什么好处?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预实验?为什么?3、自变量是?因变量是?无关变量有?4、处理枝条的方法有哪些?实验步骤:①分组:把形态、大小基本一样的插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②处理枝条:把一定浓度的2,4-D或NAA按不同比例稀释成10份具有浓度梯度(实验前通过预实验确定的梯度范围)的溶液,用浸泡法或者沾蘸法处理插条。③培养:将处理过的插条放入营养花钵中,适宜温度(25~30℃)下培养。④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各组插条的生根情况,如生根条数,根的长度等。
(3)实验结果生根数目最多且不定根的长度最长的一组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接近促进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五.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2.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4.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⑥知识点二 生长素在实践中的应用5.用图中的4根月季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最多、最易成活的是( )
6.下列关于生长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时不能成活C.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马铃薯的块茎能抑制其发芽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棉花的顶芽能解除其顶端优势7.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B.每根枝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该一致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D.相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8.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浓度是( )A.3mg/mLB.4.5mg/mLC.6mg/mLD.9mg/mL9.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的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A.aB.bC.cD.d10.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11.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α-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3.5、4、4.5、5、5.5、6的NAA溶液9份,并编号为1~9。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NAA溶液中。③1d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10d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NAA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的浓度12.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你认为结果应该是( )生长素浓度细胞体积大小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A高低小大B低高小大C高低大小D低高大小13.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芽、茎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_______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________侧生长快,茎将________生长。(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mol·L-1。14.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带芽枝条若干,分为三组即甲、乙、丙,每组10枝。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枝条甲组乙组丙组溶液5×10-5g/mL的IBA溶液5×10-1g/mL的IBA溶液清水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三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坐标图。据图回答:(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为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实验:(1)实验材料与药品:10-5mol/L的生长素溶液、pH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镊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等。(2)实验步骤:①材料处理:选择______________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用镊子取其胚芽鞘并切掉尖端,平均分成三组。②将平均分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1、2、3的培养皿中,加等量的不同试剂,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一定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记录结果。(3)实验结果(补充完整):
组别处理方法结果110个胚芽鞘+10-5mol/L的生长素溶液①________2②________胚芽鞘生长不明显310个胚芽鞘+pH为5.0的缓冲液胚芽鞘生长明显Ⅱ.问题:(1)步骤①中切除胚芽鞘尖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③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步骤中还有哪些措施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