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7页

高中生物课堂讨论要去伪存真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中生物课堂讨论要去伪存真课堂讨论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评优课及常态课中,时常会出现讨论这一环节,似乎有了讨论,就能体现“合作、交流、探究”,就能体现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就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少数教师只重视讨论形式,课堂上明显存在着“假讨论”现象。讨论一定要因课制宜、因需而设,课堂讨论也要去伪存真。一、伪讨论的主要表现有的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合理设置讨论题,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太难,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又很少,纯粹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到讨论之中,讨论时课堂上有被遗忘的角落。部分教师缺乏对讨论的调控,使课堂讨论的有效性降低。1.讨论题过于简单,有的在课本上可直接找到答案课堂上所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产生激烈争论,通过争辩明确是非、达成共识。可是部分教师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有的类似于“春风杨柳多少条”,有的则在书上可直接找到答案,根本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这样的讨论就显得多此一举、毫无必要。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时,让学生讨论比较这两种调节方式有什么不同,其实这个问题在必修3的p31(人教版2007年第2版)表2-1中已经总结得很全面,毫无讨论的必要。2.讨论的问题太难课堂讨论的问题如果难度太大,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这个“桃子”,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感,他们就会放弃讨论。这样的讨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菊花的组织培养》(人教版、选修1),执教者在介绍完培养基的成分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是用蔗糖而不是用葡萄糖?该讨论题难度太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以自身现有知识根本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组织这样的讨论意义就不大。3.讨论的问题远离教学目标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要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的教师目标意识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活动,上课很随意。也有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抓不住重点、难点,他们所设计的课堂讨论题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这样的讨论意义不大。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必修3(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上课伊始教师就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对吗?” 由于学生还不知道体液及体液的组成成分,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之间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讨论。这个讨论题也容易让学生浮想联翩,结果有的学生在嘻嘻哈哈闲聊,有的翻阅课本,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这偏离教学目标的讨论中悄然流逝了。4.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性格有别、表达能力各异,在讨论时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成绩较好的、健谈的学生滔滔不绝,部分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只能作为旁观者,有的干脆做与讨论无关的事情。课堂是所有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的讨论也要面向全体。一方面,教师可将讨论的问题设计得有层次性,在讨论中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最基础、最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一定要加强巡查、把握全局,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要把自己看成讨论中的一员,参与到讨论之中。教师要密切注视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对课堂讨论的调控,使课堂讨论有序高效地进行。要防止个别小组转移讨论中心,去讨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5.讨论时间不充足开展讨论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用心思考、真正讨论。在一节课题为“基因突变” 的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的改变?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是否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这两个讨论题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完成讨论需要一定的时间。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刚开始有的还没进入状态,讨论就被教师武断地叫停了。这样的讨论不彻底、不深入,表演的成分很浓,师生共同演戏给听课教师观看,学生成了配合教师说出标准答案的“群众演员”,这样的讨论不要也罢。二、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实效性运用有效的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实效性?1.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保证课堂讨论有序进行。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让他们敢想、敢说、敢于讨论。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能讽刺挖苦。要把他们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错因,以利于更深刻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要特别注意倾听来自“弱势群体”学生的声音,而不能让“强势群体” 独霸课堂。2.合理确定讨论时机讨论的时机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预设好的。曾经听过一节省级评优课,这位教师备课很充分,在他的教案上,几点几分开始讨论、几点几分结束都有明确规定。课堂是动态的,情况是千变万化不可预知的,不能死守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讨论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这位教师严格执行教案上的时间安排,肯定能在45分钟之内把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完成,但讨论效果却很不理想。有效的讨论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安排,不要把课堂变成执行教案剧的舞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学生的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都会出现问题,这时可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在指导学生做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实验时,发现有的学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很淡,这时马上组织学生讨论:滤纸条上的色素带很淡,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通过该题的讨论,学生加深了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的理解。人教版必修2的p121上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正确,有的则持相反态度。孰是孰非?教师可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讨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可遗传变异的认识和理解。3.科学设置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讨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通过讨论让他们明辨是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所设置的讨论题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光合作用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变化,在课堂上可让学生讨论:动物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的atp动物能直接利用吗?通过该题的分析讨论,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设置的问题要有讨论余地、要有思维含量。讨论题要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要能激起学生思维内驱力,且一环扣一环,使其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状态。曾听过一节公开课“细胞呼吸” ,教师在介绍完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后,让学生讨论怎样储存粮食和水果。该题开口较小,且储存粮食和水果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学生依据所学知识,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4.加强对讨论过程的调控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讨论感到茫然、不知如何讨论,由于性格、基础等不同,有的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讨论时成了部分性格外向和优生的陪衬。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要设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讨论时要加强巡查,了解情况,为总结做充分准备。5.对讨论结果作出合理评价讨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评价时不能只关心学生的结论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还要关注学生讨论的思维过程。受年龄、自身的知识储备等制约,学生通过讨论所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学生在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合理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