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13页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3.非细胞型:病毒。特点:1.体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5.适应强,易变异二.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答:研究领域有制药、治理环境污染等,微生物的基因科学,微生物病毒学,现代微生物学已发展出很多的分支学科,如病毒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微生物(生物农药,浸矿微生物等),病源微生物(主要指细菌),海洋微生物,古细菌等,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遗传背景,市场化应用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食用菌的生产、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等。三.简述微生物与制药工程的关系。答:1.人类除机械损伤外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造成的2.微生物又是人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方法3.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来源很多4.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相当多样,可用于生物制药5.微生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涉及人、微生物、植物的协同进化6.遗传学与生态学名词对照:古菌域:Archaea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古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细菌域:bacteria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真核生物域:Eukarya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所有形态体积微小的单细胞或者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第二章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①.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么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②.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不同点:细胞膜中的脂质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等。③.原生质体与球形体:原生质体是脱去细胞壁的细胞,是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具体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及细胞器;球形体:指在螯合剂等存在的条件下用溶菌酶部分除去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缺损型细胞。④.鞭毛、菌毛和性菌毛:鞭毛是一端连于细胞膜,一端游离的、细长的波形纤丝状物。菌毛为一些菌体表面的非鞭毛的细毛状物,菌毛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菌毛与运动无关;性菌毛在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略微稍粗,一个菌体只有1~4根,通常由质粒编码。带有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能力。⑤.芽孢与孢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答:细胞壁结构: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份细胞壁较厚,约20~80mm。肽聚糖含量丰富,有15~50层,每层厚度1nm,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0~80%。此外尚有大量特殊组份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份细胞壁较薄,约10~15nm,有1~2层肽聚糖外,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20%。结构比较复杂。尚有特殊组份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三.试述几种细胞细胞壁缺损型的名称及其应用价值。答:①原生质体,应用价值:原生质体细胞能为外源DNA的进入提供方便,所以是研究遗传物质交换和重组的一种理想材料。原生质体还有助于DNA的提取和质粒的寻求,所以是遗传工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细胞状态。②球形体,应用价值:③L型细菌,应用价值:L型细菌在遗传学、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等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④支原体四.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答:有一端从毛菌,一端单毛菌,两端鞭毛菌,周生鞭毛菌,侧身鞭毛菌。五.细菌细胞中的哪些物质具有抗原作用?这些物质存在于哪些结构中?答:物质有蛋白质和糖蛋白。表面抗原:位于细菌细胞壁外层,有荚膜微荚膜抗原;菌体抗原:存在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啥上的抗原,一些肠道G-细菌表面的耐热、抗乙醇的脂多糖-蛋白抗原;鞭毛抗原:存在于鞭毛上,H抗原;菌毛抗原:由细菌表面的菌毛蛋白所形成的抗原;外毒素和类毒素;六.试就作用靶细胞、作用机制、作用结果和作用对象等方面比较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答: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溶菌酶溶解细菌细胞壁青霉素:靶物质是转肽酶,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溶菌酶:靶物质是细胞壁的肽聚糖,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氨基葡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名词对照:伴孢晶体parasporalcrystal: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军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还在芽孢旁边形成一粒菱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孢子丝sporophore: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在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放线菌actinomycetes: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单细胞微生物。基质菌丝substratemycelium:又称基质菌丝或者营养菌丝。菌落colony: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菌毛fimbria(fimbriae):个别菌体表面有非鞭毛的细毛状物。菌苔lawn: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 气生菌丝aerialmycelium:在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为气生菌丝。糖被glycocalyx:有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分泌一个厚度不定的富含水分的多糖黏胶外层。细菌bacteria(bacterium):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主要以二分裂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性丝sexpilus:芽孢endospore:是为数不多的产芽孢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其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折光性强、具抗逆性的休眠体。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代谢活性丧失、专性活细胞寄生的致病性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microorganism: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microorganism: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具有核膜与核仁分化的较高等的微生物,其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和内质网等内膜结构真细菌eubacteria: 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均称为真细菌。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群缺少细胞壁的真细菌,是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质粒plasmid:原核细胞中除了染色体DNA外,很多细胞还含有一个或多个能自主复制的环形DNA分子。第三章一.解释名词真菌:是一类低等的真核微生物,没有光和色素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呈顶端生长,细胞壁多数含有几丁质,异养型,营寄生或腐生;靠渗透作用自体外吸收营养;普遍以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可以大量生产孢子。酵母菌:是一群能发酵糖类产能的单细胞真菌的统称霉菌:凡生长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小型真菌真核微生物: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具有核膜与核仁分化的较高等的微生物,其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和内质网等内膜结构。原核微生物: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酵母菌的芽殖:原酵母的一角凸起、长大,核经有丝分裂後其中之一落在芽内,再断裂而为二,产生子细胞。二.霉菌可形成哪几种无性孢子,他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厚垣孢子,圆形、柱形;节孢子,成串短柱状;分生孢子;孢囊孢子,近圆形;游动孢子,圆形、梨形。肾形P72三.霉菌有哪些有性孢子,他们有什么分类学意义?答: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传播和繁殖。四.试比较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答:真核微生物;有核膜、核仁,细胞器,80S核糖体,细胞膜没有参与呼吸与光合作用的成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呼吸与光合作用在细胞器上进行,细胞壁主要有纤维素组成,细胞较大;无固氮能力原核微生物:无核膜、核仁,DNA含量高。70S核糖体。无细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在细胞膜上进行。不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细胞较小。有固氮能力  P60相似之处:遗传物质都是DNA,五.列表说明酵母菌与霉菌在工农业上的应用答:P67表3-5和P75表3-12和材料六.试比较原核细胞细胞膜和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功能。 真核微生物细胞膜有固醇成分,不参与呼吸和光合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包裹着细胞核、细胞质和各类细胞内含物。细胞膜在细胞生长、分裂、接合、分化和离子、低分子与高分子物质的输送等多种细胞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膜是由上、下两层磷脂分子以及镶嵌在其间的甾醇和蛋白质分子所组成的。其功能主要有调节细胞外物质运送到细胞内的渗透屏障;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生物合成和装配基地;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原核微生物细胞膜没有固醇成分,有参与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成分。功能有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转运。参与生物氧化和能量生产,与细胞壁和荚膜的合成有关,是鞭毛的着生位点并为其运动提供能量。七.酵母菌和霉菌的哪些物种常作为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和工厂生产应用菌株,为什么?近年来对他们的研究有哪些进展答:P67表3-5和P75表3-12名词对照: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孢子囊中继核融合和有丝分裂之后在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conidium:常指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一种厚壁的有抵抗能力的孢子,由菌丝体直接分第而来,菌丝体内原生质和营养物质集中。黄曲霉毒素alfatoxin: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酵母菌yeast:一群能发酵糖类产能的单细胞真菌的统称。菌丝hypha(hyphae):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菌丝体mycelium: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芽殖budding:是酵母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第四章一名词解释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除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还可将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的噬菌体。溶源性转变:细菌因温和噬菌体感染溶源化时获得的新性状的现象。二病毒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85答:1形态及其微小2.无细胞结构3.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4.具有感染性5在细胞外以大分子状态存在,不显示生命现象6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三.病毒壳体有哪些对称类型?答:螺旋对称,烟草花叶病毒;二十面体对称,腺病毒;复合对称型,T4噬菌体四.以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答:1.吸附,通过其表面结构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特异性结合、附着与细胞表面2.侵入与脱壳噬菌体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尾丝收缩是尾管触及细胞壁,尾管端携带溶菌酶溶解局部细胞壁的肽聚糖,接着通过尾管鞘收缩将尾管退出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其蛋白质壳体留于菌体外。3.生物合成包括核酸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4.装配①头部壳体装入DNA形成成熟的头部②由基板、尾管、尾鞘各部件装配成无尾丝的尾部③头部与尾部自发结合④最后装上尾丝,装配为成熟的噬菌体颗粒5.释放溶菌酶和脂肪酶裂解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病毒粒子五.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不同 答:被烈性噬菌体感染的细胞在噬菌体完成增殖后会裂解死亡,噬菌体的DNA可以自行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温和噬菌体不仅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还可将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不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但可随着宿主菌基因的复制而同步复制,并随着宿主细胞分裂,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六.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溶源性细菌如何检出?答:溶源性细菌有原噬菌体,特点:①具有遗传的、产生原噬菌体的能力。 ②裂解,在某些情况下,溶源性细菌培养物中会有很小一部分细胞,由于原噬菌体在脱离整合状态转入裂解性周期增殖,产生大量子噬菌体而导致细菌细胞裂解③免疫性对赋予其溶源性的噬菌体及其相关的噬菌体有免疫性④复愈经过诱发裂解后存活下来的少数细菌中,有些会失去其原有的原噬菌体而复愈⑤溶源性转变细菌因温和噬菌体感染溶源化时获得的新性状的现象⑥局限性转导整合到一个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DNA吧宿主菌个别邻近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的现象检出:可将少量待检测菌与大量敏感性指示菌混合,涂布于琼脂平板上,培养一端时间后,溶源菌长出菌落,由于溶源菌在生长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自发裂解,产生的噬菌体可侵染溶源菌周围敏感性指示菌菌苔,这样会产生一个个中央为溶源菌小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特殊噬菌斑。七.病毒鉴定的方法有哪些?答:①噬菌斑同上②蚀斑和感染病灶③坏死斑一些植物病毒会在茎、叶等植物组织上形成一个个褪绿或坏死的斑块④血凝现象及干扰现象能聚集一定种类哺乳动物或禽类的红细胞,两种不同的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⑤细胞病变效应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一起对细胞产生损害的明显表现,例如细胞集聚成团、肿大。圆缩,细胞融合形成多核现象,细胞脱落、裂解。细胞内出现包含体等。⑥其他鉴定方法利用电镜技术及热、紫外线、脂溶剂等理化因子对病毒感染性的作用。病毒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沉淀系数、核酸类型等的测定。八.在发酵生产过程中,防止因噬菌体感染引起的“倒灌”的措施有哪些?答: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①显微镜检查;②平板划线检查;③肉汤培养检查。种子带杂菌是发酵前期染菌的原因之一。在每次接种后应留取少量的种子悬浮液进行平板、肉汤培养,借以说明是否是种子中带杂菌。种子培养的设备和装置有无菌室、灭菌锅和摇瓶机等。发酵罐的排气管要用汽封或引入药液(如高锰酸钾、漂白粉或石灰水等溶液)槽中,取样、洗罐或倒罐的带菌液体要处理后才允许排入下水道。同时要把好种子关,实现严格的无菌操作,搞好生产场地的环境卫生。车间四周要经常进行检查,如发现噬菌体即时用药液喷洒。九.病毒在实践上有哪些应用?答:生态环境与生物进化,病毒能够感染并摧毁水中微生物群体中的细菌,从而形成海洋环境中碳循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病毒还是不同物种间重要的天然基因转移工具,它能够增加基因多样性并促进生物进化病毒能够增强海洋中的光合作用,因此每年能够减少大气中3亿吨二氧化碳。在遗传学研究中,病毒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分子遗传学的基本构架如DNA复制、转录、RNA转录后加工、转化、蛋白质转运以及免疫学。遗传学者经常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将基因植入研究细胞中,这对细胞中外来杂质研究或是新基因植入基因组的影响研究很有益处。在癌症治疗和基因疗法方面,病毒也显示出巨大作用,人们现在已经将病毒合成技术用于疫苗研制领域中。病毒武器名词对照病毒感染单位infectiousunit,IU能够引起宿主或宿主细胞发生的一定特异性反应的病毒,最小剂量称为病毒感染单位。毒粒viron具有生命侵染力,成熟的、位于细胞外化境中的单个病毒颗粒。类病毒viroid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分子生物,其仅为裸露的闭合单链环状RNA分子,它能感染寄主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自我复制使寄主产生病态,这种只有侵染性小分子而没有蛋白质的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烈性噬菌体cirulentphage大部分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阮病毒prion是一类具有侵染性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熟睡蛋白质。噬菌斑plaque指在细菌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接种噬菌体后出现的透明斑。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有些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它们的核酸和细菌的细胞同步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第五章一.名词解释微量元素:浓度在10(-4)~10(-3)mol/l范围内的元素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腐生:营养物质来至死亡或腐烂的生物物质寄生:营养物质来至活的有机体自由扩散:物质非特异性地由浓度高的一侧被动或自由地透过细胞膜想浓度低一侧扩散的过程主动扩散:需要外界提供能量,由载体蛋白参与的逆浓度梯度的物质转运基因转位:物质在运输的同时由于受到化学修饰而源源不断进入细胞的一中运输方式合成培养基: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化学成分不确定的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化学成分部分确定的二.试述供给微生物营养的6种主要营养物质及其生理作用。答:①碳源是微生物细胞需要量最大的元素,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或碳架的营养物质,对于为数众多的化能异养微生物来说,碳源是兼有能源功能的双功能营养物②能源:是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物质③氮源:是微生物细胞需要量仅次于碳的元素,能提供微生物所需氮素的营养物质,提供细胞原生质和其他结构物质中的氮素,一般不作为能源使用,但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能从NH3和NH2等还原态无机含氮化合物氧化中获得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④无机盐:生理作用P116⑤生长因子和生长抑制因子:提供微生物细胞重要化学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作为辅助因子如辅酶和辅基的组分和参与代谢⑥水:P118三.什么是生长因子,他包括哪些物质?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要求?答: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质,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细胞因子。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存在于血小板和各种成体与胚胎组织及大多数培养细胞中,对不同种类细胞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嘌呤碱和嘧啶碱、固醇、胺类脂肪酸,一些辅酶、卟啉及其衍生物等。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如果配制的是天然培养基,则可加入富含生长因子的原料——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汁或其他新鲜的动植物组织浸液;如果配制的是组合培养基,则可加入复合维生素溶液(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2)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它们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如乳酸细菌、各种动物致病菌、原生动物和支原体等(3)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四.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有几种?比较它们的异同。答:P123表5-5五.什么是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是为人工培养微生物而制备的、提供微生物以合适营养条件的基质基本原则:有的放矢、营养协调、条件适宜、经济节约、无菌状态六.什么是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他们在微生物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答:选择培养基是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 分离真菌用的马丁氏培养基中加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孟非拉红、链霉素和金霉素,分离产甲烷菌用的培养基加有抑制真菌的青霉素,可通过加入目的微生物特别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使他们加富以达到选择目的鉴定培养基是一类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化学物质而将目的或对象微生物的菌落与同一平板上的其他微生物区别开来的培养基,EMB培养基在饮用水、牛乳的细菌学检查以及遗传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七.为什么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常用来调节培养基PH的物质有哪些?答:各类微生物都有其各自生长的PH范围,必须调节培养基的PH以保证微生物能良好的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Naoh,Hcl,微生物在代谢过称中产生使培养基Ph改变的代谢产物,可加入缓冲液或微溶性碳酸盐,八.如果从自然界选育不同微生物类群或具有不同特性的微生物菌株时,如何选用及制备不同的培养基?答:选用和制备培养基一定要遵守基本原则“有的放矢、营养协调、条件适宜、经济节约、无菌状态”。如果是为了获得微生物细胞或是作为种子培养基,一般地说,营养成分宜丰富些,尤其是氮源含量应高些吗,即C/N比低,这样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反之,如果为了获取代谢产物或是作为发酵培养基,培养基的C/N比应该高些,即所含氮源宜低些,以使微生物生长不致过旺而有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P124-P126名词对照半合陈培养基semisyntheticmedium用纯化试剂和天然物质配制而成。腐生saprophytism生物分解有机物或已死的生物体,并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如大多数霉菌、细菌等都以这种方式生活。合成培养基syntheticmedium是itongguo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化学制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所含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它们的量都是确切知道的。寄生parasitism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危害的现象。加富培养基enrichedmedium指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配制而成的营养更为丰富的培养基。生长因子growthfactor许多微生物除了需要碳源,能源,氮源与无机盐之外,还必须在培养基中补充微量的有机营养物质才能生长或者生长良好,这些微生物生长所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物质就是生长因子.天然培养基complexmedium采用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细胞或它们的提取物或粗消化产物配制成的.选择培养基selectivemedium通过加入不妨碍目的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生长的物质以达到选择的目的.营养nutrition微生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化学物质,使其生长过程中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及其结构物质的生理过程.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在载体蛋白和能量的作用下将物质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自由扩散simplediffusion自有扩散是指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高浓度的一边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的一边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第六章一,名词解释终产物阻遏:由于终产物的过量而导致生物合成途径中酶合成的阻遏葡萄糖效应:由于葡萄糖对分解利用其他底物的有关酶的合成有阻遏作用二次生长:先是利用葡萄糖生长,待葡萄糖耗尽后,在利用另一种底物生长 分解代谢产物阻遏:同葡萄糖效应二.什么是发酵?什么是呼吸?两者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答:发酵广义上是指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过程,狭义上指在能量代谢或生物氧化过程中以自身代谢产物作为最终氢受体的产能过程呼吸是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区别:呼吸类型氧化机制最终电子受体产物产能呼吸链有氧呼吸有机物O2CO2、H2O多完整无氧呼吸有机物无机氧化物延胡索酸CO2、H2O次之不完整NO、N2发酵有机物氧化型中间代谢产物醛还原型中间代谢产物少无,底物水平磷酸化三.什么是Stickland反应?四,酶活力调节的特点是什么?它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五,说明次级代谢及其特点,如何利用次级代谢的诱导调节机制及氮和磷的调节机制来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六,如何利用代谢调控提高微生物发酵产物的产量?七,试述微生物发酵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工业中有哪些重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八.微生物的次生长代谢产物有哪些,对人类活动有何重要意义?名词对照发酵fermentation:广义的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的代谢的过程。狭义的发酵是指在能量代谢或生物氧化过程中以自身代谢作为最终氢(电子)受体的产能过程分解代谢catabolism:指机体将来自环境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质分子,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的过程分解代谢产物阻遏cataboliterepression:葡萄糖分解代谢产物对分解利用其他底物的有关酶的合成阻遏作用。无氧呼吸anaerobicrespiration: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它是指将呼吸链传递氢(电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与ADP磷酸化偶联产生ATP的过程。有氧呼吸aerobicrespiration:产能代谢中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终产物阻遏end-productrepression:终产物的过量积累而导致生物合成途径中酶合成的阻遏阻遏蛋白repressor:是基于某种调节基因所制成的一种控制蛋白质,在原核生物中具有抑制特定基因产生特征蛋白质的作用第七章一.名词解释同步培养和非同步培养:能使培养物中所有微生物细胞都处于相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是同步培养;使培养物中的微生物细胞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为非同步培养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分批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的培养方式;连续培养阿是在一个恒定容积的流动系统中培养微生物,一方面以一定速率不断加入新的培养基,另一方面又以相同的速率流出培养物,以使培养系统中的细胞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即处于稳态。 灭菌、消毒和反腐:能够杀死或消除材料或物体上全部微生物的方法为灭菌;能够杀死、消除或降低材料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不致引起疾病的方法为消毒;能够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但不能杀死微生物群体的方法为防腐除菌和抗菌:除菌为杀死有害细菌。抗菌为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抑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抑制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活性,使之繁殖能力将低或体质繁殖的过程。二.什么是纯培养?什么是混菌培养?纯培养如何获得?答:在试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为纯培;将集中微生物同时接种到一个培养体系中,或者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称为混菌培养。方法有显微操作法,即在显微镜下直接挑取单个细胞进行培养。也用稀释涂布法或稀释倒平板法或划线法来分离、纯化微生物。三.医务室常备的红药水、紫药水和碘酒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其杀菌机制是什么?答;红药水基本成分是2,7-二溴-4-羟基汞荧光黄素二钠盐,消毒防腐剂,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起杀菌作用,对细菌芽孢无效.紫药水主要成份为氯化四甲基副品红苯胺、氯化五甲基副品红苯胺与氯化六甲基副品红苯胺的混合物。甲紫溶液为其乙醇、水的1%溶液。属三苯甲烷类染料消毒剂,能与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而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抗酸菌几乎无作用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碘酒有强大的杀灭病原体作用,它可以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四.下列物品各选用什么方法灭菌?说明理由。答:①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法,利用提高压力使水的沸点升高,以提高水蒸气的温度,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杀灭。②玻璃器皿干热灭菌,使蛋白质变性;③室内空气紫外线辐射法,使蛋白质和核算变性④酶溶液过滤发,机械化地移去微生物。将液体通过某种多孔的材料,使微生物与液体分离⑤动物血清过滤法五.杀菌方法使用温度作用时间应用举例巴斯的消毒法6330min啤酒,牛奶灭菌7215s烘箱热空气法1711h培养皿灭菌1602h以上高压蒸汽锅法12115~30min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的灭菌六试说明微生物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生存的生理基础答: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温度太低,可使原生质膜处于凝固状态,不能正常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或形成质子梯度,因而不能生长。当温度太高,细胞内的没反应和代谢速率加快,生长速率加快。然而,当超过某一温度时,蛋白质、核酸和细胞其他成分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作用。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因为介质ph影响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态和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菌体细胞膜的带电荷性质、膜的稳定性及膜对物质的吸收能力。使菌体表面蛋白变性或水解。每种微生物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七.为什么不能滥用抗生素?答:抗生素的作用机制: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②破坏细胞膜的功能③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微生物对化学治疗剂的抗性机制P206八.了解中药制剂和食品工业灭菌技术及其发展答:中药制剂灭菌技术有 辐照杀菌、微波杀菌、乙醇蒸汽杀菌、臭氧杀菌和环氧乙烷杀菌5种非热杀菌新技术;臭氧技术;在食品工业灭菌中有超高压灭菌、臭氧灭菌、辐照灭菌、脉冲电场灭菌、超声波灭菌、欧姆杀菌、磁力灭菌、抗生酶杀菌九.为什么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答:P196十.试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其机理答:①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温度太低,可使原生质膜处于凝固状态,不能正常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或形成质子梯度,因而不能生长。当温度太高,细胞内的没反应和代谢速率加快,生长速率加快。然而,当超过某一温度时,蛋白质、核酸和细胞其他成分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作用。有最低、最适、最高生长温度②ph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因为介质ph影响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态和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菌体细胞膜的带电荷性质、膜的稳定性及膜对物质的吸收能力。使菌体表面蛋白变性或水解。每种微生物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③氧根据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和耐受能力,可分为好氧微生物、碱性厌氧菌、厌氧菌④营养物质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氮源、碳源组成的培养基中。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内其生物量地增加可以相差很大,甚至不能生长。名词对照发酵fermentation防腐antisepsis分批培养batchculture化学治疗剂chemotherapyagent抗生素antibiotic连续培养continuousculture灭菌streilization平板plate消毒disinfection抑菌剂bacteriainhibiter第八章一.名词解释接合: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相互直接接触,通过接触而进行较大片段的DNA传递转化: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转导:通过完整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并使后者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局限性转导:溶源菌群经诱导后,把宿主的某些基因整合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上,这样的噬菌体侵染另一宿主菌是,使受体菌获得了这部分的遗传性状普遍性转导:转导噬菌体在感染受体是,其携带的供体基因都能以相同的频率转移,使受体菌获得这部分遗传性状质粒:细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复制子,常随宿主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是恒定地传给子代的遗传因子跳跃基因: 段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环化后插入另一位点,并对其后的基因起调控作用DNA顺序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在诱变后丧失合成某种营养成分的能力,使其在基本培养基中不能正常生长,而必须在此培养基加入相应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体原生质体融合:将双亲株的微生物细胞分别通过酶解去壁,使之形成原生质体,然后再高渗条件下混合,并加热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助融条件,使双亲株的原生质体建噶生相互凝集和融合的过程基因工程:指用人工方法,通过体外基因重组和载体的作用,是新构建的遗传物质组合进入新个体,并在此新个体中得以稳定地遗传和表达的过程二.试述历史上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3个著名试验,为何均选择了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答:世界上的第一个实验证明:肺炎链球菌SIII型的DNA成功的转化无毒性的肺炎链球菌RII型为有毒的肺炎链球菌SIII型,第一次证明了载有肺炎链球菌SIII型荚膜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直接三.试说明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核染色体和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核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原核微生物的核外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质粒中,真核微生物的核外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或质粒中。四.试述常见的质粒及其主要特点答:①F因子(又称致育性因子或F质粒):与大肠杆菌性丝有关②R因子(又称抗药性因子或R质粒)菌株抗性筛选③Col因子(大肠杆菌素质粒):具有使宿主产生性丝的基因④降解质粒(代谢质粒);具有分解多种特殊有机化合物能力的因子⑤毒性质粒⑥Ti/Ri(诱变质粒)植物根癌,植物基因工程重要载体⑦Mega质粒(巨大质粒)五.试比较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异同答:P230六.试述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融合过程,以及融合子的检出和鉴定方法答:七.何谓菌种退化和复壮答:菌种退化是指群体中退化细胞的数量上占一定数值后,表现出菌种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复壮是指在退化菌种中,用人工方法,使仍保持原有特性的细胞生长、繁殖,以更新退化的菌株八.如何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微生物的育种工作中。见材料名词对照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指用人工方法,通过体外基因重组的载体的作用,使新构件的遗传物质组合进入新个体,并在此新个体中得到以稳定地遗传和表达的过程。基因型genetype基因组genome克隆clone 蝾螈转变lysigenicconversion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将双亲株的微生物细胞分别通过酶解去壁,使之形成原生质体,然后再高渗条件下进行混合,并加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助融条件,使双亲株的原生质体间发生相互凝集和融合的过程。转化transformation:受体细胞从外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与其染色体同源片段进行遗传物质交换,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转化。转导transduction: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把一个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并使后者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转座子transposon,Tn第九章一.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答:P262二.在微生物的生物环境中处在着哪些类型的关系?举例答:1、竞争以硫化物作为限制因子培养韦氏红硫菌和酒色红硫菌比较它们的竞争能力和光照条件的关系2、互生土壤中的纤维费解菌与好养性自生固氮菌3、共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4、拮抗泡菜时,乳酸菌迅速繁殖产生大量乳酸抑制不耐酸微生物的生长5、寄生木霉属某些种类寄生于立枯丝核菌的菌丝内或蘑菇的子实体上6、捕食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等三.谈谈你对微生物资源特点及开发的认识答:特点:代谢类型极其多样化;种类丰富;变异性大;潜力大,开发前景广阔。开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直接利用微生物菌体;利用代谢产物;利用其特殊的代谢作用。四.研究极端微生物有什么意义?名词对照共生mutualism:两种微生物紧密生活在一起,彼此依赖,胜利上相互分工协作,有的达到了难以分离的程度,或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彼此分离不能很好的生活。互生synergism,metabiosis: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处于一个生长环境时,可以形成松散的联合与合作,从而形成有利于双方或偏利于一方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寄生parasitism:指一种小型生物在另一种较大的生物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拮抗antagonism:子啊微生物间存在较为普通的一种关系,即一种生物通过生产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竞争competition:两种生物处于一个生活环境时,相互争夺有限的营养或空间,结果使两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均受到抑制。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 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亚种:在一个种内,根据少数几个稳定的变异特征或根据遗传性状分成小群,从而把一个种分成两个或多个小群三域学说:根据生物的16s和18sr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同源程度将生物界分为细菌域、古生菌域和真核生物域三个大块。二.什么是种,什么是菌株,种以下的分类单元是哪些?答:种是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菌株是由一个单细胞繁衍而来的克隆或无性繁殖系中的一个微生物或微生物群体。种以下的分类单元有亚种、型、菌株三,什么是学名,举例说明什么是双名法。答:是按照有关微生物分类的国际委员会拟定的法则命名的,有属名和种名构成。双名法是在学名后附上首次命名者的名字和命名的年份。如金黄色普通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Rosenbach1884四.微生物分类的依据主要有什么?答:1)形态特征①个体形态特征②群体形态特征2)生理生化特征①对营养或生长基质的要求②生理生化反应③抗逆性3)生态特征①氧气②温度③ph④盐度⑤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血清学反应 5  噬菌反应 6  细胞壁成分  8  GC含量 9  DNA杂合率10  核糖体核糖酸(rRNA )相关度  11  rRNA的碱基顺序12  核糖体蛋白的组成分析五.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答:质粒指纹图谱分析PCR-SSCP方法发光酶标记技术荧光蛋白质-核苷酸特异探针原位杂交ERP-PCR指纹分析技术宏伟光谱技术名词对照:纯培养物pureculture分类classification模式菌种typestrain亚种subspecies种spe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