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0 KB
  • 13页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集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生物基础知识集(一)必修部分:绪论:1、描述性生物学的内容:《物种起源》:实验性生物学的内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分子生物学,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等的研究。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20多种;在动、植细胞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上大于万分之一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①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血液中的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②Fe: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③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首先出现失绿。④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⑤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缺乏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⑥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⑦N: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⑧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元素。⑨Zn:是某些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的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①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②都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生物活性。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再能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3、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6、衰老细胞的特点:(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13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氢和供能。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底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5、支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素分子a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它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刚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元或葡萄糖,其意义是:稳定内环境的PH值,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其次还有体液中其它物质如:组织胺、二氧化碳、H+等。2、动物的行为是由神经系统决定的受激素调节影响。3、能全面体现甲状腺激素的三个方面功能的实验研究是:手术摘除小狗的甲状腺(摘除成年狗、小蝌蚪的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为什么行?)4、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二重性的实验现象有:水平放置的根弯向地面生长(茎的背地生长不顶端优势,除草剂除去农田中双子叶杂草对农作物反而有促进作用)。5、与垂体有关的动物行为有:性行为(促性腺激素)、泌乳和对幼仔的照顾(催乳素)。6、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相比其特点是:快速准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持久广泛。7、养鸡场夜间增加照明提高产蛋量的原因是:长日照刺激鸡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又控制着垂体使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促性腺激素又作用于卵巢使排卵量增加。8、油菜和黄瓜在开花期由于天气原因使大量花粉被雨水冲走,为挽救损失,科研人员及时为两种植物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两种植物的产量是:前者减产,后者影响不大。9、去掉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在其顶端放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右侧单侧光照射下,将直立生长。10、连续给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小鼠对低温环境耐受力增强,对低氧环境耐受力下降。11、与产热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12、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种种促激素、催乳素(泌乳、对幼仔的照行为)13、垂体对其它内分泌腺有调节、管理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14、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15、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属于反馈调节,类似的还有:体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的变化、微生物酶活性的调节等。16、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神经突起和突触的数目将增多。17、每种激素都有自己的作用对象,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性腺激素——性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身组织细胞、胰岛素——13 肝细胞等,根本原因:只有该细胞中控制与该激素结合的糖蛋白基因能得以表达。18、反射必须由完整的反射弧完成,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细胞之间单向传导,有信号转化。低温、高温、PH值、机械压力、化学药物会影响神经信号的传导。19、注意生长素与生长激素两种物质的作用。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相同点: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5、酵母菌有氧气时有氧呼吸,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8、胚囊中的细胞(植物细胞: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选修部分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1、下丘脑的功能有:感受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传导兴奋、分泌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析综合(体温调节神经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所有的感觉中枢、言语中枢、躯体运动中枢都在大脑皮层。2、人体体温维持恒定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是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下散热大于产热,炎热环境下产热大于散热,对吗?)3、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性(分泌活动)增加的因素有:血糖浓度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4、T细胞最初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5、效应T细胞的作用: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溶酶体酶,释放淋巴因子,裂解靶细胞。(识别抗原);效应B细胞只产生相应的抗体(不能识别抗原)6、生物中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有:糖蛋白、抗体(抗原)、酶(反应底物)、载体(运载对象)、RNA聚合酶(基因中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NA限制性内切酶(特定碱基序列)。7、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感应阶段、效应阶段8、糖尿病病人:多尿是因为尿液中有葡萄糖使尿液的渗透压升高,要带走大量的水分;多饮是因为大量排尿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病人在口渴感;多食是因为糖类分解供能不足,病人有饥饿感引起多食;体重减少是因为糖类分解供能不足,引起体内蛋白质、脂肪的氧化分解。9、血液流过下列器官后,血液中物质浓度会增加的有:肝脏(尿素、饥饿时的葡萄糖、CO2),肺(氧气)、小肠(刚进食后营养物质)、血液中浓度会下降的有:肝脏(刚进食后葡萄糖的浓度、剧烈运动后乳酸的浓度、有毒物质的浓度、O2),肺(二氧化碳),肾脏(尿素,血钾过高时的血钾浓度)10、过敏反应导致的血管变化是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体温升高时血管变化是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11、正常人被超剂量注射胰岛素后首先大量出汗是由于:糖类物质大量分解产生大量热量,排汗散热,接着出现休克是因为:血糖过低,脑组织缺少能源物质,供能不足。12、内环境的稳态是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有:细胞需要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物质、免疫反应产生的免疫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各种激素、神经递质。13 13、组织水肿的情况,总体上凡是会引起组织液液渗透压(相对)升高的因素都会引起组织水肿,常见的原因有:组织蛋白释放(组织细胞受损破坏);血浆蛋白减少(营养不良、肝细胞受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管壁通过性增加,血浆进入组织液)、炎症反应(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阻)。14、血浆中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的代谢途径:经肝脏合成肝糖元或葡萄糖、随汗液排出体外、与缓冲物质反应后形成乳酸钠经肾脏排出。15、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贮存在垂体后叶(垂体后叶制剂中含此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醛固酮由肾上腺产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16、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所有的)感觉中枢分别位于:皮肤和黏膜、下丘脑、大脑皮层。17、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控制饮食(少吃糖类食物)、选择适当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胰岛素。18、下丘脑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是两个不同区域。19、人的离体细胞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代谢特点同变温动物。20、患过乙脑的人,若干年后仍可能患上该病原因是:体办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终生保存;乙脑病原体发生变异。一个人经常不能产生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是因为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1、与氮循环有关的几种微生物相关知识(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作用与氮循环相关的反应式生态成分根瘤菌异养需氧共生固氮固氮酶N2+H++e+ATPADP+Pi+NH3消费者圆褐固氮菌异养需氧自生固氮、产生生长素分解者固氮蓝藻自养需氧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产者硝化细菌自养需氧化能合成作用,氧化氨NH3+O2=HNO3+能量生产者反硝化细菌异养厌氧将NO3还原成N2分解者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的特点:数量多、个体大、无基粒。3、C4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和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C3植物只发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4、C4植物在炎热的夏季无“午休”现象是由于C4植物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于,C3植物不能。5、C3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只出现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4植物相反。6、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是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PEF羧化酶与二氧化碳亲和力强。7、C4植物CO2的补偿点低于C3植物,CO2饱和点高于C3植物,光饱和点高于C3植物。8、光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首先转变为电能,标志是电子流的形成,最初电子供体是水,电子受体是辅酶II,这一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水的分解;第二步是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于ATP、NADPH中,其中的NADPH在暗反应中还作为还原剂。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1、细胞质遗传中在产生配子时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随机地不均等分配;在产生后代时遗传特点是,后代的性状由母本决定,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出现性状分离),细胞质遗传的后代可以出现性状分离,只是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2、转基因动物的最好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或克隆动物时的重组细胞)3、真核基因编码区内含子也转录,只是后来被加工剪切掉了。4、目的基因不可以通过转录法获得。5、对目的基因进行修饰时,主要是修饰非编码区的调控序列。6、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基因与天然的胰岛素基因相比:编码区长度短(没有内含子);前者编码区的长度相当于后者所有外显子的长度;编码序列的长度相同,但碱基排列可能不同。7、真核生物的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不连续的;编码序列在不同的基因中所占比例不同,在整个基因中所占比例很少,非编码区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8、限制性内切酶在基因工程中有两个应用:获得目的基因、切割运载体(同一种限制酶),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和脱氧核糖连接起来,(不是连接碱基形成碱基对)9、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中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13 10、诱变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的内容11、目的基因的来源有:直接获得(鸟枪法)、人工合成(通过mRNA反转录法得到目的基因;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推测mRNA的碱基排列,再推测DNA上碱基对的排列)12、人类基因组的含义是: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单倍体基因组是研究24条染色体上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13、基因探针检测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应用有:基因诊断(不能进行基因治疗)、环境(病毒)检测、RNA碱基序列测定、刑事罪犯鉴定。14、制作基因探针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分子。15、不同生物之间转基因成功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生物DNA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表达时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要求基因结构相同,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16、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意义: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生物的进货。雌雄同体生物基因组测序,只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雌雄异体的生物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与另一个性染色体。17、“鸟枪法”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缺点是有盲目性、工作量大。(适用于原核基因)18、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检测是根据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进行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是根据是否有基因表达的产物生成。(检测抗棉铃虫基因是否得到表达的方法是:让棉铃虫采食棉花叶片有没有被杀死)19、培育转基因植物时,目的基因可以随重组质粒直接导入子房的受精卵中,受精卵发育成的胚形成的个体就是转基因植物(未经植物组织培养);也可以将重组质粒先导入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再用此细菌去感染植物体细胞,然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形成转基因植物体。20、转基因动物的最好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或克隆动物时的重组细胞)21、基因治疗是指将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不需要进行基因的替换)。22、基因工程中运载体中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23、不同生物之间转基因成功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生物DNA分子空间结构和化学成分相同;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表达时共用一套密码子。(不要求基因结构相同,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24、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的检测是根据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进行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是根据是否有基因表达的产物生成。(检测抗棉铃虫基因是否得到表达的方法是:让棉铃虫采食棉花叶片有没有被杀死)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1、各种生物膜化学成分相似(含量有差别,特别是蛋白质,不同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不同,功能不同),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中所有膜结构: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各种膜结构在结构上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联系。3、可以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结构有:核糖体、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内膜,膜结构之间的结构联系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物质的运输。4、具有直接联系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外膜)——核膜,各种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膜。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是膜之间相互转化的前提条件,具膜小泡的转化过程是可逆的。6、生物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主动运输、选择透过性);能量交换(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吸收、转化光能)信息传递(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后膜,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7、内质网是各种膜结构的转化中心,可以形成糖蛋白,可以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8、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运输、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9、研究生物膜意义:模拟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培育抗寒、抗旱、耐盐碱植物;人工肾10、要体现全能性,必需要有个体的形成,动物细胞工程都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11、植物细胞工程中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工具酶是胰蛋白酶;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13 12、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生物蛋白质生物制品(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获得大量动物细胞(动物器官的克隆)、检测有毒物质。动物细胞培养是其它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13、细胞株是指从第10代开始继续传代到40—50的细胞,特点是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细胞系是指从第50代以后能继续传代的细胞,特点是遗传物质改变;细胞有癌变的特点(不要说癌细胞)。14、小鼠骨髓瘤细胞(2N=24)与人的效应B细胞(2N=46)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在培养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有[(24+46)×2=]140个(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八个染色体组。15、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无病毒植株、紫草素等生产、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所使用的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16、试管牛与克隆牛都要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17、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优点),得到杂种植株,两种植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到杂种植株上(目的);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细胞壁的形成。18、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制备单克隆抗时在提取B淋巴细胞前应对动物进行免疫(注射抗原)19、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进行两次筛选,其目的分别是:一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二是筛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都要用到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20、细胞的分化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21、“生物导弹”是指(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连接上(治癌)药物,利用药物(不是抗体)杀灭癌细胞,单克隆抗体仅起一个导向作用。22、动物细胞培养的取材一般是:动物胚胎或是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1、微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四大类。2、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与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动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前者只有核核;在基因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在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有内含子与外显子),前者没有。3、质粒是小型环状DNA,拟核是大型环状DNA。细菌的抗药性基因、固氮基因、抗生素生成基因在质粒上,质粒上的基因并非是细菌生活活动所必需的;拟核基因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根瘤菌的固氮基位于质粒上,硝化细菌的氧化氨的基因位于拟核上(控制主要代谢活动的基因)4、芽孢是细菌的抗劣性休眠体,而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无丝分裂:不出现纺缍体和染色体),拟核DNA复制及平分(质粒DNA复制但不一定能平分),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无其它细胞器),可进行有氧呼吸但不需要线粒体。6、菌落是由同种细菌(或真菌)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标准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7、有鞭毛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大而薄,边缘呈锯齿状,无鞭毛的细菌形成的菌落小面貌一新最,边缘光滑。8、青霉素能通过影响肽聚糖的形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对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无影响,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能独立生存的最小生物)对青霉素不敏感。9、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内部核酸,外部蛋白质衣壳),其中的核酸贮存了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一切性状,从根本上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衣壳直接决定的。10、病毒具有的两个特性及其应用:抗原性——由衣壳完成,灭活的病毒作疫苗;灭活的仙台病毒作动物细胞融合的融合剂;感染性——由核酸完成,病毒的致病性;基因工程中用病毒作运载体。11、烟草花叶病毒只有基本结构,流感病毒除基本结构外,还有特殊结构(囊膜和刺突)12、碳源的作用有:合成细胞组成物质和代谢产物,异养型生物的能源物质(需要量最大)13、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常用的是铵盐、硝酸盐;氨既是硝化细菌的氮源,又是它的能源。14、所有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有些微生物能自己合成,有些微生物不能自己合成或合成能力有限,需外界提供(微量),生长因子的作用是组成酶和核酸的成分。15、牛肉膏、蛋白胨、氨基酸既可作C源、也可作氮源,还可以提供生长因子。16、培养基配制的三个原则:目的明确(什么用途,培养微生物类型);营养协调(特别注意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糖的含量太高,微生物细胞会大量失水死亡;C:N高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低有利于代谢产物生成);PH值适宜(细菌:6.5—7.5,放线菌7.5—8.5,真菌5.0—6.0)13 17、培养基的分类:①按形态分(是否加入琼指):固态(微生物分离、计数);半固态(观察微生物运动、鉴定菌种);液体(工业生产)②按化学成分分(成分是否明确):天然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玉米粉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分类、鉴定)③按用途分:选择性培养基(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如加入青霉素,加入高浓度的食盐);鉴别培养基(加入伊红——美蓝,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工业上生产谷氨酸使用的是天然、液体培养基。18、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多糖、维生素、脂类,次级代谢产物包括色素、激素、抗生素、毒素。19、微生物代谢特点是:代谢异常旺盛;原因是:微生物面积与体积比大,物质交换迅速。20、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方式有两种: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21、组成酶和诱导酶产生的机制:前者是在细胞中一直存在,它的产生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后者是在外界存在诱导物时,受遗传物质控制合成。22、酶合成的调节对象是:诱导酶;意义是: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适应力。23、酶活性调节对象:组成酶和诱导酶;调节特点:快速、精细;在核苷酸、维生素合成中普遍存在。24、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方式:控制微生物的遗传特性(诱变、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控制发酵条件(氧、温度、PH等)25、微生物个体生长特点:生长很不明显,生长和繁殖交替进行;常以微生物群体为对象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26、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某细菌,适宜条件下人工培养,定期取样测定生长情况。测定方法:测细菌数目,也可测细菌重量(干重或湿重)。27、各期生长特点:①调整期微生物虽然不分裂,但代谢活跃。开始产生初级代谢产物,并贯穿微生物的一生,为分裂做准备(次级代谢产物在稳定期开始产生并达到最大)。缩短调期的方法:增加接种量;用对数期的菌种、用和原来培养环境相同的培养基。②对数期的增长率最大。③稳定期的活菌最多,但是增长率为零,培养条件有限,所以种内斗争最激烈。由于环境恶化,细菌抵御不良环境的结构——芽孢出现,细胞开始出现不同的形态。④衰亡期为负增长,细胞形态最多,由于环境的极度恶化,细菌与环境的斗争最激烈。28、发酵原理: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巴斯德、法国)技术条件:1、微生物分离及培养技术的建立;2、密闭式发酵罐的设计成功29、发酵工程①菌种的选育:自然界直接分离、人工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构建工程菌或工程细胞。②培养基的配制主要步骤(略)③灭菌:目的:杀灭杂菌(杂菌影响发酵产物的产量,例“青霉菌其它细菌”);对象:杂菌细胞、孢子、芽孢④扩大培养和接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加菌体数目,意义是缩短调整期。⑤发酵过程:是中心阶段要随时检测:细菌数目、产物浓度,及时添加必需的培养基组分,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谷氨酸生产过程中:PH呈酸性时,生成乙酰谷氨酰胺,溶氧不足时,代谢产物是乳酸或琥珀酸)。⑥分离提纯产品:菌体:过滤、沉淀方法;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交换。30、连续培养法缩短了培养周期。31、发酵工程的应用①医药生产上的应用:微生物直接生产各种抗生素、“工程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生物制品。②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传统发酵产品:酒、醋等,食品添加剂;味精、色素等,单细胞蛋白:微生物菌体(人造肉)13 利用酵母菌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对通气量的总体控制要求是:先通无菌空气一段时间后,再密封。32、发酵工程中如果要得到的产品是菌体(单细胞蛋白)可采用过滤、沉淀的方法进行分离;如果要得到代谢产物,可采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二、重要的观点、结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生物的遗传特性,使生物物种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变异特性,使生物物种能够产生新的性状,以致形成新的物种,向前进化发展。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6、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7、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8、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9、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1、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1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14、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1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16、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17、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所以确切地说,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18、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19、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20、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2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23、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得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得快。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13 24、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促激素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25、(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26、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27、有性生殖产生的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28、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2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3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3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32、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如豆科植物、花生、油菜、荠菜等),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单子叶植物一般有胚乳(如水稻、小麦、玉米等)。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3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胚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三个胚层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动物幼体。34、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通过人体自身的条件来实现的。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35、人体的营养物质具有三方面的功能:提供能量;提供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提供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36、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37、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要比原核细胞的基础结构复杂。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也就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被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分割开来,成为一种断裂的形式。38、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组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65、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各种生物膜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才使得细胞这台高度精密的生命机器能够持续、高效地运转。39、植物细胞工程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仿组织,才表现出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从而培育出作物新品种。40、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核移植等。41、微生物包括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的生物。13 ※三、生物专题—易错易混知识归类1、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是动态的)与适应性(包含应激性,也含静态的适应特征,如保护色),它们都由遗传性决定的。2、生物工程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上游技术)和发酵工程、酶工程(下游技术)。3、生命的共性包含共同的物质基础(元素和化合物)、氨基酸种类、核苷酸种类、DNA和RNA的结构方式、遗传密码、基因结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等。4、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是O,依次是O、C、H、N、P、S,最基本元素是C。5、无机盐的作用:如缺铁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体现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作用;缺铁导致人贫血,体现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作用。其次构成复杂化合物的作用。6、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脂肪、蛋白质,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区分:能源、主要能源、储备能源、根本能源。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4个),DNA结构多样性原因(3个),DNA结构稳定性原因(3个)。8、细胞大小在微米水平,电镜下可看到直径小于0.2微米的细微结构。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9、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S是其特征元素;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P、F是其特征元素;血红蛋白的元素是C、H、O、N、Fe,叶绿素的元素是C、H、O、N、Mg,吲哚乙酸的元素是C、H、O、N;不含矿质元素的是糖类和脂肪。10、原核细胞的特点有①无核膜、核仁②无染色体③仅有核糖体④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⑤遗传不遵循三大规律⑥仅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⑦无生物膜系统⑧基因结构编码区连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分裂,进行无氧呼吸。可作为撮细胞膜的好材料。11、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12、分泌蛋白有抗体、干扰素(糖蛋白)、消化酶原、胰岛素、生长激素。经过的膜性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13、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细胞的生命历程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表明其寿命越长。细胞衰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由基因两侧非编码区调控的。15、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的潜能。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1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酸碱度等。使酶变性的因素是强酸、强碱、高温。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温度影响。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度左右。17、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作用与磷酸二酯键);细胞工程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时需配制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保证等渗,保持原生质体),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工程)。18、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少,与ADP相互转化。需耗能的生理活动有主动运输、外排和分泌、暗反应、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和生物电、大分子有机物合成等,不需耗能的有渗透作用、蒸腾作用;形成ATP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光反应。19、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时最初电子供体是水,最终电子受体是辅酶Ⅱ(NADP),依赖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书写水光解和NADPH形成的两个方程式。20、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方法是: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一年内轮作);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间作);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即光合作用速度)。21、渗透作用是溶剂分子(如水、丙酮、酒精)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浓度应换算成摩尔浓度,不是百分浓度。22、蒸腾作用是吸水和运输水分的动力,也是运输离子的动力;植物吸水的动力还可以是根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温度)、风力。植物的吸水量等于利用量(1%-5%)和蒸腾量。湿度大时幼苗出现吐水,是植株正常生长的标志。13 23、合理灌溉需要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需水量、不同季节进行,可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方法进行灌,节约用水。24、根毛区吸水途径是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有两条途径。25、植物对水分和对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注意判断两者速度大小。26、人体内糖类、蛋白质类的来源主要是食物,脂肪来源主要是高糖、高蛋白的转化。27、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不是能源物质。但脱氨基后能分解放能。蛋白质脱氨基发生是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多、空腹摄入蛋白质、自身蛋白质分解、过度饥饿等。28、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储存;转氨基作用不能形成所有种类的氨基酸;蛋白质在人体内每天都降解更新。(必须氨基酸:苯、色、赖、亮、异亮、苏、甲、缬)29、同质量的脂肪的体积比同质量的糖原小,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高一倍多。因此脂肪是更好的储备能源物质。(但耗氧量高,呼吸商低)30、三大有机物代谢关系:(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可以转化(脂不能到蛋白质);转化是有条件的(糖供应充足才转变为脂,糖可大量转变为脂,脂只能少量转变为糖);相互制约(只有糖代谢障碍时,才依次有脂、蛋白质供能);呼吸作用是代谢的枢纽。31、动物性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种类比植物性蛋白齐全。玉米中缺少色氨酸、赖氨酸;稻谷中缺少赖氨酸;豆类中含赖氨酸较多。32、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和氧化分解,肝脏释放和非糖物质转化的葡萄糖较多,引起高血糖。细胞缺能,总感饥饿而多食,使血糖浓度高于肾糖域(160-180mg/dl),最终尿糖。(注意三多一少的解释)33、血糖平衡调节有两种机制:直接受血糖浓度控制(体液调节);血糖浓度刺激下丘脑再调控胰岛细胞的分泌。(体液—神经调节)34、有氧呼吸的特征产物是水。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影响因素是O2浓度、温度、水。35、无氧呼吸的两种方式是由细胞内的酶种类决定的。产酒精的生物有大多数植物、酵母菌;产乳酸的生物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缺氧时)。36、肌糖原产生的乳酸和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随血液运输到肝脏,转变成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也可形成肝糖原和葡萄糖,极少量经肾脏排出。37、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出芽生殖也可有性生殖(同水螅);硝化细菌(生产者)的代谢类型是化能自养需氧(NH3是氮原和能源,CO2是碳原);根瘤菌(消费者)和圆褐固氮菌(分解者)是异养需氧型;反硝化细菌(分解者)是异养厌氧型;红螺菌是兼性营养厌氧型。蛔虫、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是异养厌氧型。38、植物向性运动的外因是单一方向的刺激(重力、单侧光),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意义是提高适应性。39、植物激素是在一定部位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主要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发育、生根,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解除种子和块茎的休眠;脱落酸是生长抑制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器官脱落。40、植物生长发育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与生长素比例高时,利于芽的生长;比例低时,利于根的生长。41、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敏感性由大到小是根(10-10)、芽(10-8)、茎(10-4)。(注意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主动运输)42、无子番茄是运用生长素原理,不改变遗传物质(不可遗传变异);无子西瓜运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属可遗传变异。(注意培育过程)43、下丘脑的作用:渗透压感受器、产生抗利尿激素、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中区、内脏活动调节中枢、产生促……激素释放激素。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书本原话: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44、性激素是固醇类物质,可口服。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注意各激素的作用)13 45、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转化成非糖物质(不包括转氨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注意与胰高血糖素关系)46、激素间为协同作用的是: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共同促进生长发育);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共同提高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体温);孕激素和催乳素(共同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47、激素分泌的调节有神经—体液调节(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有神经调节(如肾上腺素);有体液调节(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受血糖浓度调节)48、体液调节主要包括激素调节和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如CO2、组织胺、H+等)49、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需注意:材料是同种并同时孵化、体长约15mm的蝌蚪;需设置三组实验;需用池塘水或提前晾晒的自来水;需放入等量的同种水草;可观察体长的变化、尾长的变化、前后肢的生长情况、鳃的消失等现象;此实验过程是蛙的胚后发育。50、反向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向弧是基本结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在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先天性行为是依靠原生质体(单细胞)或非条件反射完成的,也需要在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生,也受外界环境影响。后天性行为主要依靠条件反射完成。判断和推理是最高级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根本基础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1、神经元的结构分为细胞体和突起;功能是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5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依靠局部电流的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双向传导);兴奋在突触结构是依靠神经递质进行的(单向传导)。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相反。电位迅速逆转主要依靠离子通道扩散进行的。53、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S区、H区、W区、V区。(注意在左半脑的位置)。5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是:反应速度快、准确;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两者的联系是: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55、人体的内脏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受各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中枢在脊髓和脑干,较高级中枢在下丘脑,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56、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作用。57、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表现最显著的是性行为和对幼子的照顾行为。但是神经调节为主。(光照时间是影响的主要生态因素)。注意解释性行为发生机制。58、无性生殖(4个)、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技术、动物胚胎分割移植技术。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应用有: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生产药物和食品添加剂、色素、香料、杀虫剂;制造人工种子;培育转基因植物。59、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群。(细胞壁很薄)60、精子来源于睾丸的曲细精管内的精原细胞。卵细胞来源于卵巢中卵泡内的卵原细胞。减Ⅰ后期染色体的变化与两大遗传规律有关;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染色体变化与基因重组的变异有关;减Ⅱ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减Ⅰ、减Ⅱ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初级卵母细胞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后期为细胞不等大分裂。61、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精卵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对于有性生殖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遗传和变异,都有重要意义。62、一个基因型为AaBb(组合)的个体能产生4种等比例的配子,一个基因型为AbBb(组合)的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等比例的配子;一个基因型为AaBb(组合)的初级卵母细胞能产生1种配子。63、对于有性生殖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终点是性成熟。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种子的形成(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皮发育)、种子的萌发(种子幼苗)、植株的生长和发育(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关系)。64、种子萌发时,有机物总量减少,鲜重增加。双子叶植物种子由两片子叶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胚的重量减少;单子叶植物种子由胚乳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胚的重量增加。65、动物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变态发育和一般发育——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的逐渐成熟)。受精卵到囊胚时期叫卵裂过程,细胞连续分裂,每个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未分化,全能性高。(注意原肠胚三胚层的分化方向)。66、羊膜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羊膜和羊水既保证了胚胎发育的水环境,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提高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13 67、原肠胚的特点(一个胚孔、两个腔、三个胚层)68、有性生殖的概念和判断69、每条染色体上DNA和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区分70、囊胚和胚囊的区别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