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10页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第三单元第9讲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单元第9讲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知能达标训练真题演练1.(2011·高考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解析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催化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分子的结构,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答案 C2.(2011·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解析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酶在酶促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供能量,B项错误。胰蛋白酶可分解动物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从而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项正确。DNA连接酶可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D项错误。答案 C3.(2011·高考福建卷)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解析 10 酶可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发挥作用,A项错误。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并非都是蛋白质。部分激素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不是蛋白质,故B项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酶与相应的底物结合后起作用,C项正确。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而酶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D项错误。答案 C4.(2011·高考海南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        B.乙C.丙D.丁解析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结果。甲曲线反应速率减慢,不正确;乙曲线同样未能体现酶的高效性,不正确;丙曲线反应物浓度不可能迅速下降后又上升,不正确;丁曲线反应物浓度迅速下降且达到一定浓度后保持平衡状态,正确。答案 D5.(2011·新课标全国卷)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降解。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甲酶没有变化,因此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故甲酶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有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故A项正确、B项错误;因为用该种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逐渐降低,所以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正确;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进而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D项正确。答案 B6.(2011·全国理综)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10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解析 (1)该脂肪酶是从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来的,其作用是催化脂肪的水解,所以应选用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使溶液呈现紫色,所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3)该细菌生活在温度为55℃~65℃的泉水中,如果要测定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应该在55℃~65℃的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的对照组,分别测定该酶的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答案 (1)脂肪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限时检测(限时45分钟 满分7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2·泰州模拟)在国家的“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课题中,工业酶技术获得了重点支持,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①④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解析 10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储存,所以要不断更新;温度过高可导致酶失活;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可发挥催化作用。答案 A2.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解析 RNaseP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后,提高Mg2+浓度,其中的RNA可发挥该酶的催化活性,可以说明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答案 A3.(2011·上海理综)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形①参与酶催化的反应,并在反应后能保持结构和性质不变,故图形①应为酶。答案 A4.科学家研究发现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在4℃条件下易变性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D.含有羧基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物质是淀粉酶,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一条肽链,一端含游离氨基,另一端含游离羧基。答案 D5.(2012·辽宁抚顺一次联考)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⑤DNA连接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10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解析 肽酶破坏的是肽键,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间氢键,纤维素酶破坏植物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ATP水解酶破坏的是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化学能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的是被限制酶切开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形成重组DNA分子。答案 B6.(2012·辽宁本溪摸底)生态酶制剂是一种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制剂。它不仅能改善养殖环境、畜禽品质和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使质量较差的饲料能和优质饲料具有同样的饲喂效果,从而提高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生态酶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大为广阔。下列有关生态酶或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生态酶失活C.物质的跨膜运输、CO2的固定和还原都需要酶的参与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解析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氨基酸,也可以是核糖核苷酸;低温不会使生态酶失活;物质的被动运输不需要酶的参与。答案 D7.如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解析 本题考查一系列酶促反应相互之间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变慢;因E2催化的反应并没有被抑制,所以B不一定会积累到较高水平;因B还会被E2催化反应,故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时,B的产量不一定比A多。答案 C10 8.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图示表示的是A.温度    B.反应物浓度C.pH    D.抑制剂浓度解析 温度过高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抑制剂会抑制酶的活性,反应速率也会随之降低。在酶一定量的条件下,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反应物达到一定量时,由于酶数量的限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所以选B。答案 B9.(2011·辽宁大连24中质检)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试管组别实验处理加入3%H2O2(mL)温度加入试剂试管12常温/试管2290℃/试管32常温2滴3.5%FeCl3溶液试管42常温2滴20%肝脏研磨液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B.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C.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二者均是自变量,其他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等为无关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由此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因此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答案 B10.(2012·全国百校精粹模拟)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10 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B.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解析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但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最后变性失活,故A点不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持续上升。答案 D二、综合题(共3小题,满分44分)11.(14分)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洗衣粉中加入的A之所以能够耐酸碱、耐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是因为它是通过________精心设计改造生产出来的;控制其合成的直接模板主要分布在细胞的________中。10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图3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4和图5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洗衣粉中的A指酶,是基因工程或蛋白质工程的产物。除了pH以外,温度等其他因素也能影响酶的活性。答案 (1)高效性和专一性(特异性) 蛋白质工程(或基因工程) 细胞质 (2)先上升后下降 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温度影响酶活性) (3)酶的浓度(数量)和活性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12.(15分)某同学用如下三组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0 5min后把酶溶液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的另一试管,摇匀,在原温度下维持5min后,各滴加1~2滴碘液。某学生按要求操作,结果发现:(1)在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60℃的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100℃的试管中反复滴加碘液,每一次溶液的颜色均由蓝色变为无色。对该结果,有的同学认为,100℃高温下酶仍有活性,淀粉被催化完全水解;有的同学认为,在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不稳定,从而使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现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试剂(可根据你的实验需要自行选择),请你设计实验分别对上述两种解释加以探究。实验步骤:操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推理能力。酶的活性易受温度的影响。(1)在0℃的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淀粉几乎未分解,加入碘液后溶液颜色变蓝;(2)在60℃的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很高,催化淀粉彻底水解,加入碘液后溶液颜色不变蓝。(3)若100℃时淀粉酶有活性,则淀粉被水解为还原糖,加斐林试剂后应出现砖红色沉淀;若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不稳定,则冷却至室温加碘液后,溶液会出现蓝色且不褪色。答案 (1)温度太低,淀粉酶活性很低,淀粉几乎未分解 (2)温度适宜,淀粉酶催化淀粉彻底水解 (3)操作①在上述(经加酶100℃处理的)试管中加人斐林试剂,混匀后水浴加热2min,观察实验结果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是在100℃时淀粉酶仍有活性;如果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结论是在100℃时淀粉酶已失去活性操作②将上述(经加酶100℃处理的)试管冷却至室温,再反复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如果先出现蓝色,又变为无色,结论是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稳定;如果出现蓝色且不再褪色,结论是高温下淀粉与碘的复合物不稳定13.(15分)根据以下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回答问题。Ⅰ.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唾液1mL。②加完唾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淀粉液2mL,然后放入37℃温水中恒温水浴。10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如下表:项目12345pH5.006.206.807.408.00颜色+++橙黄色+++注:“+”表示蓝色程度。(1)实验设计中,因变量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选择37℃恒温的理由是________。(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________。(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对唾液进行怎样的处理?________。(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Ⅱ.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与结果:(1)①取两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和2。②在1号管中加入2mL3%的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mL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③将2号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解析 Ⅰ.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所以在实验过程中,PH是唯一的自变量,其他的条件都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从实验结果分析,第三组是对照组,选择37℃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保证温度恒定,排除温度对实验过程的干扰,二是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颜色变化为因变量,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淀粉的分解情况。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适当地稀释酶溶液,降低反应速率;根据实验目的,从反应的结果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Ⅱ.由于过氧化氢具有热不稳定性,实验过程中高温可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从而观察不到气泡产生;也可能是因为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答案 Ⅰ.(1)颜色变化 保证温度恒定,排除温度对实验过程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 (2)淀粉已经完全分解 (3)适当稀释唾液 (4)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Ⅱ.(2)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去活性 高温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或既有过氧化氢酶变性,又有底物被全部分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