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50 KB
  • 5页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生物学现象是(  )A.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C.群落的演替D.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C2.(2012·石家庄一中高二检测)在桦木林中常见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因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替代。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B.从进化上看,桦木比云杉高等C.这种生存斗争无积极意义D.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解析:选D。在进化上桦木和云杉无高等与低等之分,桦木为云杉所替代是适者生存现象,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3.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趋势(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解析:选D。群落演替过程是群落内部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都在发生变化,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改变环境,被改变了的环境反过来影响生物的变化,因此有些物种可能灭绝,但从总体趋势来看,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种间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4.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解析:选C。该杂草地中的生物构成群落,动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因甘蔗田弃耕后,人为干涉因素消失,导致弃耕的甘蔗田物种组成更复杂。5.如果一个群落能够抵抗住干扰,那么它就不会发生演替。如果一个群落具有恢复力,那么在受到干扰后,它就会借助于演替过程恢复稳定。上述事实说明群落的稳定性包括(  )A.群落的自我维持能力B.抵抗能力C.恢复能力D.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答案:D6.云杉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是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亚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如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采伐消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杉林被采伐后所发生的变化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各举两例)。(3)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2)种子的数量和散布、生物繁殖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3)演替需要时间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的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解析:选C。在原林地上有植物生存的土壤和留下的植物繁殖体,通过群落演替形成了现在的森林。2.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  )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简单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简单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解析:选C。环境条件变差,物种多样性减少,群落结构变得简单。3.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B.人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C.人类活动可以使任何一个恶化了的生物群落迅速好转恢复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解析:选C。人类活动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群落演替的进程,但对退化严重的生物群落恢复就非常困难。如荒漠的改造,就需要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改造才能成功。4.(2011·高考江苏卷)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垂直带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选D。由表中数据可发现,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不同,其差异反映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不是水平结构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项A、B错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蝶类种数随之减少,说明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5.人类的下列活动,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  )A.封山育林       B.治理沙漠C.兴修水利D.围湖造田解析:选D。封山育林、治理沙漠、兴修水利都能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演替;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步提高。而围湖造田,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逐渐下降,为逆行演替,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6.群落演替达到最稳定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B.灌木阶段C.苔藓阶段D.顶极群落解析:选D。群落演替达到一个成熟阶段,群落与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称为顶极群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顶极群落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群落演替过程的因素(  )A.阳光、温度B.动物的活动C.人类活动D.生物体内某一代谢过程答案:D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C.群落经过演替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D.群落演替不会无休止的延续下去答案:D9.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答案:C10.(2012·海南中学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没有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都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人类可以任意地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解析:选C。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的有破坏性,如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视土地如生命,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植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的是有利的,如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所以,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1.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解析:选A。演替的顶级群落都是森林群落,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顶级群落不同。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匮乏,木本植物难以生存,所以顶级群落不能为森林群落。12.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  )A.有规律B.可预测C.有一定方向D.永远进行,无终止解析:选D。群落演替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预测和有一定方向的,当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时候,群落演替就不再进行。13.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如果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将会造成牧草的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减少,甚至消耗殆尽,________就会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________按照不同于________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析:群落演替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答案:(1)经济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2)过度消耗 优质牧草 杂草 群落演替 自然演替14.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________(“促进”、“抑制”)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乙图中________点对应的放牧量。(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线段是________。(3)乙图中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A~D之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C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列举两点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一般正常的放牧,能促进牧草的发育,增强其再生性,提高营养价值。因此,适当的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发展和维持、畜产品产量的提高都有好处。但是如果过度利用,长期过度的啃食及践踏,超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则常常引起草场的退化,即植被的“逆行演替”。根据放牧引起的演替规律,对草场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消除无价值的植物物种,提高有价值牧草的生产率,可以防止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封育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积极的方法是对退化的草场进行改良和改造,建立起保护与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制度。在草场建设上实行“划区轮牧”,通过轮牧,缩短家畜的啃食期,延长草原休整期,并可使优良牧草开花结实,自然落子,为提高植物覆盖度创造条件。 答案:(1)促进 A (2)C~D(3)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的畜产品产量 (4)草原退化,严重时可导致草原沙漠化(5)培育优良牧草,消除有害植物,提高牧草产量;合理确定载牧量,防止过度放牧;发展季节性放牧;提倡划区轮牧;采取合理灌溉、施肥、灭鼠、防旱等措施;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等(答对两条即可)15.(创新探究)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cm2/cm2)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有机物积累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识别并记录各物种的名称,来测定群落的___________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状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3)如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和生物量演变规律与时间的关系在题中的信息中已清晰地表达出来了。识别并记录各物种的名称,目的是说明物种的数目,即物种丰富度。垂直结构的获得应调查的是群落的空间结构。答案:(1)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2)物种丰富度 空间上的分布(或不同高度上的配置或分层)(3)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是逐渐增加的,最终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