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MB
  • 70页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设计

  • 7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设计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200年月日签字日期:200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第一章前言…………………………………………………………………………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现状…………………………………………………………………………1三、研究意义…………………………………………………………………………5四、研究方法…………………………………………………………………………6五、生物学地方课程建构理论阐释…………………………………………………7第二章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目标确立………………………………………13一、地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依据…………………………………………………1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本课程的目标设计……………………………………………………………15(一)“三维目标”的内涵…………………………………………………………15(二)目标的建构…………………………………………………………………18第三章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内容建构………………………………………20一、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20二、课程内容的选取范围…………………………………………………………22三、课程的内容的组织方式………………………………………………………26第四章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模块的主体内容…………………………………29第一模块——济南现在的生物………………………………………………………29第二模块——济南过去的生物……………………………………………………37第三模块——入侵济南的生物……………………………………………………38第四模块——有可能泛滥的本土生物……………………………………………46第五模块——濒危生物……………………………………………………………49第五章结语…………………………………………………………………………54一、值得肯定的方面………………………………………………………………54二、有待研究的内容………………………………………………………………56三、相关建议………………………………………………………………………57附录Ⅰ:中学生的调查问卷………………………………………………………58附录Ⅱ:中学生物教师的调查问卷………………………………………………59注释………………………………………………………………………………6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63致谢………………………………………………………………………………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分析地方课程的研究现状,找出地方课程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地方课程不仅能丰富和拓展地方课程理论,还能为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供参考的案例。文章透视国内外地方课程改革的现状,找出地方课程在我国研究中的不足,进而指出了生物地方课程设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生物学地方课程建构的一系列理论,如地方课程的概念、功能、设计理念和原则等,为本研究进行了理论铺设。地方课程的设计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部分。在解读三维目标的基础上,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建构了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目标。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开放性、适切性等原则确定了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内容范畴,并根据地方课程内容的特点确立了内容的直线式组织方式。本文所设计的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包含五大模块,并以主题内容的形式做了展示。第一模块:济南现有的生物,即济南市现有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生物;第二模块:济南过去的生物,即若干年前在济南疆域内存在的生物;第三模块:入侵济南的生物,即入侵本地并对本地生态及生物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生物;第四模块:危害严重的本土生物,主要指生于本地但有害的生物;第五模块:濒危生物,即现存的但面临生存危机的生物。每一模块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活动两部分,突出情感和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在地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初步设计后,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不同人群(学生、教师、教研员)对济南生物地方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并吸取他们的建议对地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作了一定修改。最后,对本研究进行反思,提出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待研究的内容和相关的建议。关键词:课程改革;地方课程;济南初中生物;课程设计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curriculummanagementsystemdividedintonational,localandschoollevelshasbeenestablishedinthenewroundofthebasiceducationreform.ItisveryimportanttoanalyzeresearchStatusofthelocalcoursesandidentifytheproblemsthatexistinlocalcoursesdesigned.ThearticleanalyzesthecurriculumreformStatusathomeandabroadandtheinadequaciesofbiologicallocalprograms.Onthisbasis,aseriesoftheoryaboutbiologycurriculumconstructionsuchastheconcept,functions,designconceptsandprinciplesoflocalcoursesdesignprogramsisintroducedandexplained.Thedesignoflocalcoursesincludesdeterminationtocurriculumtarget,thechoiceandorganizationtocurriculumcontent.Basedoninterpretationofthe3Dobject,threeobjectivesastoknowledge,ability,emotion,attitudeandvaluesoftheJinanjuniorbiologicallocalcourseisconstructed.Followedbyeducational,practical,open,relevanceprinciples,Jinanjuniorbiologicallocalcoursecontentisconstructed.Thelinearorganizationformtocontentisalsoestablished.Jinanjuniorbiologicallocalcourseincludesfivemodules.Thethematicelementsofthesefivemodulesareexposedinthisarticle.Thefirstmodules:theJinan’scurrentbiologieswhichhavesignificantvalueto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Jinan;Thesecondmodule:Jinan’spastbiologieswhichexistedinJinanterritoryseveralyearsago;Thethirdmodule:Jinan’sInvasivebiologieswhicharetoJinan;Thefourthmodules:Jinan’snativebiologieswhichareseriouslyharmful;Thefifthmodule:endangeredspecies.Eachmoduleisdividedintotwogroupsbasedontheknowledgeandskillsactivities,andfeelingsandvaluesishighlightedintheinfiltrationofeducation.Afterthepreliminarydesignoftheobjectivesandcontentofcourses,TheevaluationandrecommendationsabouttheJinanbiologicallocalcurriculumareobtainedfromdifferentgroupssuchasstudents,teachers,researcherbytheformofquestionnairesandinterviews.Theirproposalsareadopted.Finally,reflect,worthyandinadequacy,proposalofthisstudyareanalyzed.Keywords:localcourses;Jinanjuniorbiological;Curriculumreform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前言一、研究背景在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是课程,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将焦点投向了课程改革,期望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以及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标志即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1]这个举措明确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国家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足鼎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国家课程长期大一统的局面也因此随着课程管理权的下放被打破。在地方课程长期处于相当薄弱或匮乏的状况下,这项举措,必将有力地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面貌。地方课程作为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课程改革的全局,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地方的基础教育质量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2]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围绕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理念,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我国各地方的课程改革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地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规划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并已着手实施。但是在地方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设计质量将对实施效果产生直接而关键的影响,课程设计关系着整个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地方课程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得大家所期望的效果,就应该对地方课程的设计问题给与足够的重视。本文准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二、研究现状(一)国内外地方课程的研究现状1.国外地方课程的研究情况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是管理权下放,课程决策权分享,地方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重视。例如,因为历史的原因,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也是地方课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美国学校课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课程管理和实施的高度分散和多样性,很早就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美国的各地方学区承担着对本地区课程的实施、管理、开发和进行规划、协调、指导、评估和监督的职责。各地自发地开发了众多的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这种模式里,联邦和州的职责是宏观指导与调控地方课程开发,组织专家制订并颁布相关的计划指南、评价制度与地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各学区则依据相关法律和上级政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监督和评价课程计划实施情况,组织专家、教师、社区人士等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方案,为学校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提供保障,并具体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有权力根据教学实际,参与本社区和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计划的编制。[3]日本文部省则强调增设综合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致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开展问题解决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态度,要求采取综合体验性学习和课题研究性学习等不同方式,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是地方课程,但是由学校和地区视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制定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展适合本地特色的教育活动。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在进行着课程改革,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较大的自主决策权和开发空间。2.国内地方课程的研究情况以往,我国的课程管理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中小学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的是单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即只有国家课程,而无地方课程,虽然国家课程“保证公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但课程的统一性过强,多样性和选择性很差,不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各学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更为突出。近年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的共同的素质,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改革也不断的深入。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课程改革管理方案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中央集权一统天下的局面得以改观,呈现出国家、地方分级管理的趋势。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则规定了“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1988年,国家教委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中,提出“要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的国情出发,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经审查通过的教材,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用”。1992年8月,国家教委又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提出“课程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地方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并原则性规定了地方课程的课时、内容和实施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国家颁布基本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本地区的教学计划、选择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至此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由中央集权走向了决策分享,迈出了课程改革可喜的一步。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国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迎接知识经济的崛起。该《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课程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在这次会议指导下,我国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掀起了新的改革高潮。这次空前的改革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日益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而且和整个世界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相一致,改革具有空前的深刻性、广泛性、计划性和开放性,它既总结了我国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又借鉴了世界各国改革的先进思想,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具有相当程度的再设计或重构建的性质。[4]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明确提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规定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课时占义务教育总课时的16%~20%。地方课程地位的确立,不仅完善了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和结构,而且推进了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课程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一纲一本”的课程教材体系正向“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体系转变。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激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地方课程研究的积极性,像卓晴君、崔允郭、郭元祥、成尚荣、柳夕浪等都在地方课程方面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研究,为地方课程理论的开拓、完善、发展奠定了较为充实的基础。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地方课程的一般原理性研究,涉及地方课程的概念、本质、地位、特征、功能、价值以及地方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等理念,旨在构架地方课程的理论体系。在技术层面,重点包括地方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涉及到地方课程开发的外在支持条件(或保障机制)及其原则、途径、策略、方法、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操作性问题,旨在提供某种可借鉴的、具体的技术范式。[5](二)目前我国地方课程研究中的不足:以济南生物为例地方课程的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时间短,经验少,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都还不成熟,可以说,理论研究不足,实践研究薄弱,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才可能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目前国内理论研究方面较实践研究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所能搜索到的相关的专著或论文数量明显偏少,能够用于指导具体实践的理论专著更少,多是对地方课程的价值、理念、政策、实施等方面做理论上的讨论和研究,有的还显疏浅和粗糙,指导性不强;实践研究也刚刚起步,有的甚至只是一些纲领性文件,很少涉及“经过努力完成的产品,即成果”方面的实践研究。地方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成为虚设,并未实质性地展开。同时所能获得的国外的关于地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资料也非常少,大都是一些泛泛的介绍,所以期望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比较困难。总之,可以说,地方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尚未形成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体系。没有理想的课程设计成果,缺乏较好的课程文本,是目前地方课程的实施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作为济南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济南在初中阶段实施的地方课程有所了解。目前,济南市尚无学科地方课程,而是把在大多数地区开设的共同课程、必修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也没有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6]综合性、实践性均不强,因此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课程。乡土教材《济南生物》在实施了几年之后由于已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就课程本身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课程理念落后地方课程政策出台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和统编教材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不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受教育者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地方课程应紧紧围绕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应建立在为社会、群众、学生服务这样的基本点之上,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所处的社会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乡土教材《济南生物》虽然内容取材于地方生物资源,具有较强的地方适应性,但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不突出,不能与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不符合“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2.课程目标单一,课程内容缺乏整合地方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地方发展实际需要,培养具有不同素质结构的人才,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地方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应努力克服课程脱离当地社会生活的弊端,使学生自觉将自己的生活、成长、发展与地方或社会的需要、发展联系起来。而乡土教材《济南生物》在这方面体现的显然不够,知识目标突出,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少有体现;课程内容缺乏学科整合,仅仅是一些单纯的地方性生物知识,开放性和前瞻性不强,没有质疑、没有调查、没有探究、更没有对问题的解决。3.学习方式陈旧新课改主张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陈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探究性、合作性、研究性。地方课程注重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及参与意识,这也就决定了地方课程的实施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不能再把学生活动的空间设在学校内甚至教室内,甚至是实际的生活空间,而应以开放的态度扩大学生的发展视野。[7]而乡土教材《济南生物》在其实践性、综合性、多样性方面体现不足。课程设计的不合理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而呆板,完全变成灌输乡土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难以发挥。这与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还有一定距离。三、研究意义1.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的许多学者专家对地方课程理论已作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包括地方课程的含义、价值、特征、开发策略、管理策略等在内的丰富的理论框架,但对学科地方课程的专项研究关注较少,这方面的文献、理论著作也较少。研究学科地方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和拓展课程理论的范围和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地方课程的认识,为其他学科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教育行政和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及教育发展计划提供参考。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国家的需要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地方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出发点,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同时又立足于学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论述地方课程的文章都充满着有关课程的定义、课程决策、课程规划和课程策略等等的讨论。但是,却很少描绘经过努力完成的产品,即成果。换句话说,对课程设计有组织的描述并不充分。[8]故地方课程的作用和课程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使得地方课程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而进步艰难。因此,在我国当前地方课程的实践研究处于薄弱环节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科地方课程的设计研究,对有效地促进地方课程的实施,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和指导课程实践的价值。济南市的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建设生态城市”,社会发展需要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设计出符合济南市社会发展情况,体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的地方课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正是基于以上因素,加之本人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我选择了生物地方课程作为研究地方课程的一个突破口,试图在如何设计具有真正意义的地方课程方面下点功夫。四、研究方法1.文献法广泛阅读本地及外地图书馆内关于国内外课程论、教学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方面的著作、期刊、报纸等资料,并借助清华同方数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查阅与地方课程、课程设计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从中获取营养,激发灵感,为本研究的开展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重点阅读大量关于地方课程建设的文献,同时比较全面地阅读济南初中学段的地方课程教材,对其设计进行熟悉了解,找到本研究的立足点。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访谈法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和研究的过程中广泛听取专家、教研员、任课教师及学生的意见有助于开阔自己的思路。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了解济南初中学段地方课程的开设情况,包括科目、课时、及实施状况。同时进行回访,对于本论文构建出的生物地方课程结构及内容,在学生、教师及教研员中作调查并征求专家、教师、学生的意见,及时修正。五、生物学地方课程建构理论阐释(一)地方课程的概念阐释厘清概念是研究的基础,地方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只有在全面解读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地方需要,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地方课程。国外并没有对“地方课程”给出明确的定义。在我国,尽管“地方课程”的概念早在十几年之前就提出来,但直到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才真正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对“地方课程”的含义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述不一。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政策,也有人将其理解一种文本,还有人理解为多级课程管理的一种模式。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广义的地方课程和狭义的地方课程两类。现列举几例:1.广义的地方课程卓晴君:地方课程是指为保障和促进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方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含义可以扩大到包括当地的校本课程并包括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配套开发、编制的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教参等。[9]张晓东:地方课程指凡是在地方实施的课程都是地方课程。它既包括国家课程在地方的实施,也包括对校本课程的指导。[10]2.狭义的地方课程成尚荣:地方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国家关于课程的改革规定,依据本地实际情况,由地方独立规划、开发和安排的课程。[11]崔允郭:地方课程主要指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各级地方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需要而开发和设置的课程。[12]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郭元祥: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13]3.济南生物地方课程本文所指的生物地方课程是指其狭义的内涵。即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满足济南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出发,充分利用济南生物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反映地方特色的课程。(二)地方课程的功能阐释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中,地方课程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位置,是连接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桥梁。地方课程的功能是我们对地方课程进行设计的出发点。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地方课程取材于地方,它能充分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及学生实际,课程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体现了当地人民精神、文化和发展的需求,其中蕴含的科学和人文价值没有更多的说教及强制灌输,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所接受。学生可以从身边的课程资源转化成的教育情境中感受地方教育的魅力,通过解决自己身边的社会实际问题而自发产生追求知识,热爱生活,关心环境,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和情感。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全人”发展。2.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要留在地方参加社会及经济建设。而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具有较大差异。地方课程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地方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更好地把握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生活及生产劳动等技能[14],学习解决当地人在生活和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成为满足地方需要的社会成员,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在此方面,地方课程具有其他课程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3.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国家课程规定的目标是最基本的目标,是人人都能够实现也应该实现的最低标准,但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习俗、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在达成国家课程目标的程度上也难以一致。地方课程的实施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教育。4.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保存、传承和创新基础教育受当地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它承担着保存、传承、发展与创新地方文化的责任。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国家充分考虑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在课程建设中预留出的一部分让地方自己开发建设的课程,即地方课程,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弥补国家课程在文化传承中的不足,为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提供课程平台,为区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相融合提供载体,为提高区域文化品位铺设阶梯。(三)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理念阐释1.课程设计在定义课程设计之前我们有必要区分两个概念:课程编制和课程设计。泰勒在20世纪上半期发表的“课程编制的具体方法”一文中指出,课程编制过程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育内容,实施课程评价。泰勒所提出的以上基本问题,在多数的中外文献中都获得了认同。乔治·A·比彻姆的观点是:课程设计是“通过各级学校教育规定教育目标和安排文化内容,以促进潜能的发展。课程设计是一切课程思想的焦点。[15]施良方先生则将课程设计定义为:“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它主要设计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泰勒的课程编制的前两个步骤就是课程设计。即确定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开发过程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依据,也是评定课程方案和计划的标准;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课程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拟定是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根据以上理论,本文所指的生物地方课程设计是根据国家生物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开发的原理,立足济南特色和资源,确定课程目标,合理恰当地选择课程内容并加以组织,使之有利于当地的社会发展,有利于当地人生存状况的改变。2.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理念开发地方课程必须确立现代设计理念。只有树立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课程设计理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当地地方课程的设计。地方课程开发在设计理念上除了要坚持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外,还要从实现地方课程的特有功能出发,树立适合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16](1)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应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地方课程设计中要面向每一位学生,既关注学生的现在,又关注学生的未来。要改变传统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追求不在于记住多少知识,而在于学会求知的方法;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不在于求知的结果,而在于求知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17]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设计理念,是地方课程设计的具体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2)回归现实生活倡导和谐统一地方课程的实践性与现实性特征决定了地方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实际而开发,是一种“贴近社会生活的课程”,自然、社会和人是地方课程的“基本来源”。地方课程通过对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现实社会和生活经验的传授,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区,拓宽视野,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即杜威所主张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让学生在感受生活、感悟生活中学会创新,学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三级课程模式中,地方课程应当也能够承担起“回归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的责任”。[18](3)关注全人发展实现个性教育始于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等人发明的传统的智力测验量表一直统治着智力测验的领域。由于它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只重视那些可以测得出来的智力,所以人们一致认为人的智力是一成不变的,其影响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实施“一元化的教育”。学生们要学习相同的课程,进行同样的技能训练,接受统一命题的考试,以期产生可比性,最后在同样标准的模式下接受选拔。在这种教育观念之下,课程没有特色,教师没有激情,学生没有个性,大大限制了教育的发展。而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给教育带来了希望,他强调每个人都是“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只要给于适当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挖掘自身的潜能,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地方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地方课程可以把个性特色作为课程的追求目标,在构建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强调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挖掘学生的独特的发展潜力,使人人都会成功,人人都有自信,充分施展独特个性的魅力。(四)生物地方课程设计的原则阐释杜威说,当我们为学生设计和提供一种什么样教育的时候,就是为学生设计和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因此,杜威的话实际在提醒我们,我们为学生设计、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就是为学生设计、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进而为学生设计、提供什么样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课程结构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素质结构,课程水平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素质水平。[19]为保证地方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地方课程的设计应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设计出的地方课程在目标上应充分体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剔除伪科学或反科学的成分,坚持课程内容的育人性、基础性、发展性。2.整体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普遍的有机的联系,而且也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以,地方课程的设计,不能孤立于三级课程的整体结构而独树一帜,否则,必将削弱课程结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且也会影响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应有功能的发挥,从而逐渐丧失地方课程的生命活力。因此,地方课程的设计应注意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有效结合,使地方课程的设计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既能促进国家课程的发展,又能顾及校本课程的成长,使三级课程形成一种合力,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整体化发展。设计出的地方课程在目标上应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内容上也应包含在国家课程标准整体框架范围之内。3.可行性原则该原则是一种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课程设计原则。脱离地方经济、社会背景进行地方课程设计,会因与地方发展相脱节而失去其赖以存在的基础,这样的课程即使拥有再好的课程理念,也会因缺乏实施的可行性,而最终摆脱不掉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所以地方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原则要求课程能够得到校内外条件性课程资源(诸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诸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因素)的保证与支持。[20]4.区域性原则国家课程无法全面顾及学生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课程容易脱离乡土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地方课程的设计就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实现课程与乡土文化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它离不开特定的社区需要与课程资源。因此,课程设计要体现区域性原则。根据地域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或社区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对未来成员的特殊发展要求而制定。5.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地方课程设计目标的开放性。地方课程所面对的是地方或社区的现实问题,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而没有标准的、统一的答案。地方课程的目标必须考虑到这一问题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二是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地方课程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呈现出非学科的特点,使用学科知识而不唯学科论,搞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学科综合,强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馆藏书、报刊、影视和其他媒体信息、民俗文化等),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智慧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目标确立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确立是课程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整个课程开发过程的核心和灵魂。确立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21]可见,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的课程目标,它不仅制约整个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还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机,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一个理性的教育实践者。[22]一、地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依据第一,国家教育目的、新课程培养目标、省市地方课程开发管理的实施方案及意见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它普遍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我们确定课程目标的根本依据。[23]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我们确定课程目标的直接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4]《生物课程标准》提出: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25]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南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课程目标必须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出发,目标要易于被学生接受,易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6]第二,地方课程的地方价值取向性这是确立课程目标的现实依据。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主要反映课程的社会价值;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主要反映课程的个体成长价值;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主要反映学科的固有价值。上述三种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合理的内涵,但也都有各自不完善之处。因此,仅依据其中任何单一的目标价值取向,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其功能价值都是不完整的。[27]如学科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学科课程是学术知识受重视,情意和体验知识受冷落,并把教育和生活独立起来。[28]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三级课程的整体性开发,努力寻求学生个性发展的本体价值、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和学科知识体系的认知实践价值辩证地统一于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目标的最终指向是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发展。但仍需指明的是,在追求整合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时,各级各类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却还是各有侧重。在我国试行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是侧重于反映学科的固有价值,重视学科知识教育的基础地位;校本课程是侧重于反映学生个体成长价值,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地方课程则是侧重于反映社会价值,满足地方内在发展的需求。地方课程目标的构设在侧重体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注意社会需求、学科知识和学生发展三者的辩证结合。地方课程目标所侧重的社会价值不是抽象的社会价值,而是侧重对当地社会需求的满足。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作为独立实体的人又存在个性差异,又有其自身发展的不同需要。个人的需要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一部分,而社会的需要并不能完全反映个人的需要。因此,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地方课程应尽量满足具体地方的社会需要和当地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相统一的部分。[29]济南总面积5633.78平方公里,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的气候特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拥有独特的、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和生物种群。济南的发展目标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旅游城市”。迅速发展的经济及相应带来的问题及压力急需大批熟悉济南、了解济南、热爱济南并具备建设济南一技之长的人才。地方需要引领着课程目标的制定,所以,生物地方课程的目标设计应适应本地生物资源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实际。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要求课程第一个基本职能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认知发展和情感形成、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30]从地方课程的设计来说,它应依据心理学原则,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知识经验本身的逻辑,按年龄特征和学段细化掌握。进入中学阶段后,学生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能够整体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他们是有着极具潜能的群体,是处于正在发展中的不断完善的群体,他们有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的观察、思考、体验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由于地方课程作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所以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要求是地方课程的目标指向。第四,学科的性质不同的学科决定不同课程内容体系,也决定着该门课程的性质、任务。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农、林、牧、副、渔、医、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学科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1]地方课程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生物地方课程要弱化生物知识体系,加强生物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突出课程内容与当代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内在关联。让学生接受良好的生物教育、人文教育、科学素养教育,使之发展良好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二、本课程的目标设计(一)“三维目标”的内涵(1)知识目标知识除了包括真理性知识外,还包括方法及个性方面的知识。我国中小学地方课程应适当为有着不同功能特点的知识形态纳入课程领域开辟一定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第一,使学生掌握经过整合的学科性知识并通过问题解决达到自己整合学科性知识。地方课程的生物知识目标不同于国家课程的生物知识目标,国家课程侧重体现的是知识的学科价值,而地方课程则强调学科知识社会价值的体现,加强与学生经验及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当地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软化学科界限。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丰富学生的个体知识。个体知识也可称作体验性知识,它是相对于客观的科学性知识而言的,是个体在能动性体验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它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个别性和价值性,与科学性知识一样,都是学生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个体知识包括自我履历、人的生活体验、人的理智和情感的自然流露等。[32]为了更好的理解自然、社会与文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具体的社会,作为实践性的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地方课程,应充分发挥地域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学生体验的教育功能,强调对学生个体知识的关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的能动性经验即个体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第三,使学生掌握“本土知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的获得生活经验,强化学生与当地社会的联系。本土知识是“地方性知识——一种某一文化或社会独享的知识”。本土知识与通过大学与研究机构所产生的国际知识体系相区别。作为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地方课程,应使学生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本土知识”,增强他们对“本土知识”解决本土问题的独特价值与固有缺陷的认识。使学生成为自主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者,并使“本土知识”成为当地人民获得和实施对当地社会发展问题优先发言权的思想源泉。(2)能力目标地方课程关注学生所处生活背景下的现实问题,注重学生在认识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终身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这些构成了地方课程的能力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强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善于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恰当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整合和完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和认知策略的能力等。地方课程的学习对象不局限于系统知识,而是扩大到解决学生生活背景下的某些自然和社会中的问题或现象。那么,学习途径必须转化为解决某个问题,解释某种现象的一系列主动探究的活动,在主动探究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的思维活动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线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认同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这些思维活动是在相应的条件、背景和方式中进行的,因此受外在因素的制约很强。以综合性为主的地方课程应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将不同的外在因素以某种方式整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方式相应的实现整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以整体的视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三,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合作是由两个以上个体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在行动上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某种行为的一种互动方式。合作精神与能力,是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这种能力主要是在集体活动或行为中形成的。具有实践性的地方课程应能够为学生的集体活动创造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协调、组织管理能力都将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学生合作的主动性亦因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共同任务指标和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的愉悦体验得以增强。[33]第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理所当然地成为地方课程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34]地方课程在内容及思想上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比国家课程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解决身边的问题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所以地方课程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为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改变学生“手脑”发展的严重失衡的现状。在活动中由学习解决问题向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的重心转移,突出创新与实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近代教育科学的倡导者、英国著名学者培根(1562~1626)曾向世人深刻地阐述了科学知识对人们的生活所起的巨大作用,并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向着科学技术的殿堂迈进,追求知识、追求科学是世人心中不灭的理想。但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造成灾难。科学理性不仅可以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破坏,还可以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或丧失。因此,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的人才能具备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35]地方课程应承担起唤回人文素养缺失的责任。为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密切学生与地方、与社会的联系提供课程方面的保障,使学生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逐步形成对社会、对生存环境、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及未来的人文关怀。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兴趣、情感、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如果儿童的精神情感不发达,直接印象积累贫乏的情况下,形式主义地掌握大量知识,必然造成人的感受性萎缩,地方课程应挖掘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具有发展价值的课程资源,发挥“地域的教育力”,致力于以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第一,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生是社会的一员,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实现学生的社会化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课程应在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加快其社会化进程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着眼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地方课程,不仅是为了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不仅是为了谋求社会的理性化,更是为了使学生在精神上与社会融为一体,发展学生的社会体验,使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形成合作、同情、理解、关爱等主体意识。第二,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地方课程应注重把学生的发展融入到当地社会的发展中,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当地社会成员所应该具有的对当地社会的积极认同、接纳和归属感,使学生更加热爱故乡、热爱地方,并与周围环境、人、事和睦相处,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规格人才是地方课程必须考虑的因素。地方课程要针对本地需要和特色,要通过地方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为地方服务的意识,提高建设地方的社会责任和能力。[36](二)目标的建构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物地方课程目标是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状况和社会现实及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所涉及的教育内容而使学生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依据国家生物课程标准及我省的地方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性质、任务、内容,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济南的经济和社会现状,体现总体目标的共性,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各方面来建构课程目标。A.知识目标1)能了解济南的生物资源及其种类、分布、生长环境、现状;2)知道济南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家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知道生物技术在当地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运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4)了解济南过去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5)了解入侵济南的生物种类、特点、习性及防治办法;6)了解济南有可能泛滥的生物物种及应对办法;7)了解面临危机的生物种类及应对办法。B.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生活、当地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能力;2)初步具备搜集、处理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信息的能力;3)初步具备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来探究本地生物资源,撰写报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自主、合作、分享、实践和创新等能力;4)初步了解当地生物资源产品开发运用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技术;5)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生物标本、挂图、模型、教具;6)能设计出当地某种生物资源调查的活动计划方案;7)能与同学合作绘制济南生物资源分布图。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济南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制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培养关注济南、热爱济南的情感,增强建设济南、振兴济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认同自我,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3)关注家乡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具备勤劳、勇敢、进取、朴实、诚信、关心、合作、分享的美德;5)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意识。第三章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内容建构课程内容一般指的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教育家斯宾塞认为“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总的答案就是科学。”在他和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形成历史上第一次以严密理论体系出现的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来,大批的受教育者被培养成了合格的生产者和劳动者,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育人模式大大限制了人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这些要求对地方课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地方课程旨在使学生增进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当地内在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构建合理的素质结构,从而更好的为当地的内在发展服务。所以地方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与组织是地方课程开发目的得以实现的保证。一、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他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以及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37]相对而言,地方课程更倾向于非学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生活化知识。地方课程设计的立脚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精英教育的思想,关注每个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方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融合。选择地方课程内容必须遵循教育性、实践性、开放性、适切性[38]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等原则,使地方课程切实成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并最大限度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和融合,注重在生活中学习或教育,让学生在解决身边和生产生活中问题的同时,体验到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价值。地方课程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要涉及本地的风土人情,还要涉及学生感兴趣的、急需获得的知识。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应完全受特定学科内容和方法的制约,而应以使学生形成当地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情感态度、能力为基本依据。1.教育性原则有的地方课程内容太过于注重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培养,如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理能力等,但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却注重不够,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去。一句话,地方课程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人类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日益紧张,全球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和社会所具有的人文关怀都在逐渐消失。[39]这种现象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而创造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优质生活是社会每个成员的追求和责任。生物地方课程要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实现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和人类,树立社会问题意识、环境意识、提高环保能力。2.实践性原则地方课程要注重实践,力求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无论是操作实践还是创作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培养个体独特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地方课程要按主体的生长规律选择课题,在发现问题中培养他们关注自然,关注科技应用中的人文精神,在分析问题中培养主体综合运用各种技能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科学态度和素养,并在解决问题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主体寻求自我成长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3.开放性原则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地方出发,但也要在适合本地的情况下,积极借鉴国外或外地的优秀经验。“地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要反映“本地”的过去和现在,还要体现“本地”的开放性和未来发展的走势。只有这样,“地方”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才能不断发展和日益繁荣。其次,经过学者把学科知识加以组织和系统的整理的分科课程割裂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加重学生的负担,且与当代科技发展走向有悖。[40]所以地方课程还要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力争打破学科中心的现状,使用学科知识而不唯学科论,搞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学科综合。以生物为主线,综合化学、地理、信息技术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其融为一体,力争从总的地方文化中选择适合于中学生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容,体现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加强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4.适切性原则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要求科目的均衡完整,也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连贯、深刻、完整,它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所谓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课程的时代性,二是注重课程的现实性,三是注重课程的适应性。地方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各地的课程资源、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及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开发出来的,必须注重课程的时代性,与当下的时代特征相协调。假如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特征脱节,即使体现了地方特色,但与当下的社会生活联系甚少,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更谈不上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在内容设计上,地方课程应具备突出的现实性,以专题和综合课的形式来组织内容。地方课程的内容应以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加以系统设计,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及关于地方和社区的基本知识,还应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研究社区服务、社区发展规划等公益活动的基本能力。注重课程的适应性是要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传统的学科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导致学生掌握了一般性的知识体系,但不能从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与自己的乡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性知识,难以掌握生活的技能和技巧。[41]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陈述,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赋予学生自己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部分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的选取范围生物地方课程不能等同于国家生物课程,也不是生物课本的单一扩展与延伸,更不同于一般的课外读物,而是学科知识和社会实际知识的有机融合。它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本身具有特定的课程教育目的,使学生熟悉当地的生物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创新、思辨、实践等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地方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地方,接触社会,为建设家乡打好各方面的基础,满足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对内容进行建构之前,笔者首先对济南市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做了了解。济南市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风貌、浓郁现代气息的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济南市提出的“三个走在前面”的总体要求,“实施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开发大项目、开展大活动、开拓大市场”是济南市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保护泉城特色、优化生态环境”也是济南市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还分别走访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林业局、济南市林业局、济南市农业局、济南市园林局、图书馆等数家有关单位,浏览了中国科技信息网等许多网站,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力求所用数据及资料确凿翔实。从一个立体的角度对济南的生物作全面介绍,以期内容的设计能够凸现地方课程的性质,实现课程目标。在选择课程内容时,笔者还阅读了所能搜集到的有限的其他地市的地方课程的内容纲要,从中获取灵感,加以借鉴,使自己构想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科学合理。在立足课程目标、立足学生和社会实际,选择那些符合学生实际、与社会、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利于学生实践的内容的前提下,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渗透、结合,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实践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对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内容进行建构。(一)基本知识方面地方课程内容要适应教学需要,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和教学的实效性。在社会信息量日益激增的今天,让学生吸收济南所有的生物知识和现象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让学生掌握最能反映济南现状、最能反映学生现实生活的基本知识,同时这些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探究等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情感。而且这些知识、技能及情感是学生日后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在复杂社会里明辨方向所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地方课程的具体作用,使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的建构指向人的能力、情感的培养,补充国家课程过分侧重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这一课程目标定位的不足。基本知识方面包含以下五个模块:1.济南现有的生物现有的生物资源不仅是济南市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而且对济南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十一五期间济南市将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速生丰产林、苗木花卉、经济林果等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发展饲料作物,促进种植业向三元结构转化。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重点推进畜牧产业化,培植壮大奶业和肉类加工企业群体,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生态型畜牧小区,突出发展以食草家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积极提升淡水养殖,发展休闲观光特色渔业。到2010年,济南市粮食产量将稳定在210万吨左右,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6%,畜牧业比重达到42%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并重。[42]“济南现有的生物”所选择的内容应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济南的生物现状及发展方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了解生物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家乡的城市面貌、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过去的生物引领学生跨越时空隧道追寻“昨天”的济南,感受生态环境的变迁,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爱惜生态环境的责任。3.入侵的生物生物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被引入本土,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引发其它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本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出于改善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引进外来物种,尔后这些物种演变为入侵物种;二是外来物种随着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而传入本土。入侵的外来物种在适宜其生存的本土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对本地物种产生致命影响,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功能受到影响,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严重者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43]通过对入侵生物的了解,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同时增强预防生物入侵和防治意识。4.有可能泛滥的本土生物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有害生物的出现也愈来愈严重。山东省2000年第二次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查到国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17种,省补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12种。[44]济南市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如不提高警惕,极易造成有害生物的爆发,给济南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损失。加强该部分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助于激励学生始终要保持一种生态敏锐性,关注那些发生在身边,悄无声息的扩张,却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着极大危害的生物。5.濒危生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使我们这个星球充满了无限生机,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认为,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表明,目前,世界上还有1/4的哺乳动物、1200多种鸟类以及3万多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人口的增长”;其二是“生境丧失、退化和破碎”;其三是“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45]通过濒危生物的展示将告诉学生人类目前所面对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尴尬境地,让他们意识到加强生物保护,其实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二)基本技能与实践活动方面传统的国家课程,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强调了全国的整齐划一,要求所有学生要学习统一内容,培养相同的能力,形成同一情感体验,树立统一价值观,并且以统一标准进行评价,好成绩等于高能力,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缺少个性、缺少创造,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的技能也是狭隘的,缺少适应性和应变力。与传统的标准化测试成绩来看待聪明、能力的观念不同,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为我们提出了崭新的智力概念。即人的智力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它揭示了更为宽泛的人类智力体系,并且多元智能理论专家加德纳将智力定义为:(1)个体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的能力;(2)个体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3)个体制造对自己所属文化有价值的产品和提供有价值的服务的能力。所以,地方课程内容应该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46]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一个空间,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实践基础保障。济南初中生物在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每个一级主题下有多个二级、三级子题,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环境,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并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开展活动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的方案、计划、对比、对照等),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考察、收集、整理资料等方法,在了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应有的基本素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47]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意图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方性知识,发展其参与社会的基本能力,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精心设计济南“现有的生物”等基本知识、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内容,为学生“开扇窗户、打口井”,让学生了解济南生物的现在、过去和未来,认识济南、热爱济南,树立保护环境、建设好家乡等责任意识。所选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有利于学生生存体验的获得与增进,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在实践中创新,有助于学生的和谐个性的发展。总之,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无论在内容还是在结构上都突破了原版乡土教材《济南生物》的纯地方性知识的框架,新的济南生物将引领学生迈出主动了解济南、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第一步。它不仅有助于中学生在认识济南生物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中充分领略济南生物文化的多姿多彩,而且有助于他们树立起爱济南、爱家乡的民族情感。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社会实践及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还有助于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地方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选择和确定地方课程内容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课程设计过程的结束。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使之构成一个具有特定逻辑关系和价值关系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体系,是地方课程内容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地方课程在内容上不强调系统性、逻辑性,所以我们采取直线式的形式对内容加以组织。所谓直线式是指“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48]课程内容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各主题根据所涉及的不同问题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理解接受能力设计不同的基本知识介绍、技能或活动两个模块,各主题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属于直线式的排列,相对独立性较强,但各主题内部的结构基本一致。每个主题下包括次级主题,活动模块中包括数个活动以供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和兴趣差异加以选择,使课程更具有适切性。在技能和活动模块中注重开发潜能及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再有,使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有效地融合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的教育性功能。课程内容模块主题1.基本知识2.技能活动第一模块——济南的现有生物第一主题生物资源的分类及含义第二主题植物资源1、基本知识介绍济南的主要的生物资源及其种类、分布、生长环境、现状。2、技能与活动第三主题济南的经济作物1、基本知识向学生介绍有关济南经济作物的内容。2、技能与活动第四主题济南的动物资源1、基本知识向学生介绍济南主要的动物资源及分布、生长环境、现状。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技能与活动第五主题人类活动对当地生物资源的影响1、基本知识2、技能与活动3、课外阅读第二模块——济南过去的生物第一主题济南古生代的生物第二主题济南新生代的生物第三主题济南商代的生物第三模块——入侵济南的生物第一主题一般的入侵生物1、基本知识2、技能与活动第二主题危害较大的入侵生物1、基本知识2、技能与活动第四模块——有可能泛滥的本土生物1、基本知识2、技能与活动第五模块——面临危机的生物第一主题面临危机的植物1、基本知识2、技能与活动第二主题面临危机的动物1、基本知识2、技能与活动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四章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模块的主体内容第一模块——济南现在的生物第二主题植物资源一、基本知识植物资源包括森林资源、草场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淡水植物资源等。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植物介绍其形态、习性及利用价值。(一)森林资源:泡桐、杨、柳、刺槐、侧柏、松、花椒、核桃、柿子、枣、樱桃等;(二)草场资源:白茅、蒿类、猪毛菜、节节草等;(三)野生植物资源:银杏、柴胡、野花椒、莲等;(四)淡水植物资源:浮萍、慈姑等。二、技能与活动活动a:对校园植物或社区植物进行调查、挂牌对校园或社区的植物进行调查,通过请教专家、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植物的分类知识,树立护绿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调查表的参考设计:植物情况调查表调查人日期序号名称分类(科、属、种)叶的特征花的特征(形状、花期)数量建议1234活动b:标本制作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生物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包括植物的花、叶、根、果实、种子等。(注意爱护植物)活动c:探究课题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探究某种植物在济南适宜生长的环境因素,完成探究报告。针对探究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柳树适宜在济南生长的环境因素)你的研究对象是。你提出的问题是。对该问题的假设是。所能用到的材料用具是。设计你的探究计划①:。②:。③:。……与你的同学共同完成计划。做好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请教农业方面的专家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活动d:绘制图表与同学合作绘制济南主要植物资源分布图。第三主题济南的经济作物一、基本知识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有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油菜籽、西瓜、芦笋、麻类、玫瑰、瓜蒌、药材等。玫瑰、瓜蒌分别是平阴、长清县特产。蔬菜主要有芹菜、菠菜、韭菜、甘蓝、黄瓜、茄子、白菜、青萝卜、蕃茄、芸豆、豆角、冬瓜、辣椒、莲藕、莴苣等。优良蔬菜品种有济南大长茄、青园脆萝卜、章丘大葱、唐王大白菜、叶儿三黄瓜、朱庄秋瓜、黄马蔺韭菜、一串铃冬瓜等。择其中几例从生活环境、营养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加以介绍。二、技能与活动活动a:调查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生物小组为单位,深入工厂、企业调查某一经济作物的品牌宣传、市场开发或产品加工等过程及与家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或者考察当地生物资源产品开发运用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技术。例如:“(家乡特产)与济南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调查研究由同学根据我市的某一家乡特产与我市经济发展为题,设计调查计划,得出调查结果。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你选定要调查的家乡特产是。你提出的问题是:(1)?(2)?(3)?……(如:这种家乡特产是否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否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贡献等)二、调查过程1.成立调查小组,设计调查提纲由兴趣一致的同学组成调查小组,老师任命组长。由老师指导同学完成调查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包括;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具体步骤、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调查的对象(人或机构)并与之取得联系,共同协商调查活动的进程。2.实施调查计划包括查资料(图书室、网络、当地部门的资料室等)、调查(深入企业或农户)、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等。3.交流总结提出建议学生把自己或小组在调查活动中的收获汇集、整理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交流和评价活动b:科学技术请有关农业专家开设讲座,介绍某一植物的栽培、预防病虫害等措施。(如:花卉栽培、蔬菜栽培技术)第四主题动物资源一、基本知识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动物资源主要包括野生陆栖动物、淡水动物和饲养动物类群。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动物从形态、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实际应用、生存现状等几个方面作介绍。(一)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大蟾蜍、赤链蛇、黑枕绿啄木鸟、环颈雉、果子狸;(二)陆栖无脊椎动物:蚂蟥、蜈蚣、蝼蛄、广腹螳螂;(三)淡水动物资源:放射太阳虫、尾鳃蚓、草鱼、青鱼、白鲢、鳙鱼、罗非鱼、貂。二、技能与活动以生物小组为单位,调查某一种动物资源的现状、与本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或者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撰写调查报告,提出利用或保护措施的建议。       第五主题人类活动对当地生物资源的影响一、基本知识生物圈中的动物和植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人类活动危害动植物资源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森林遭受破坏的情况;土地资源的流失情况;淡水资源的紧缺、破坏情况;人口的增长情况;大气污染的情况等。生物种类的急剧减少告知人类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二、技能与活动活动a:垃圾回收游戏参赛者每人拿十根筷子,筷子上贴有各种垃圾的名称。要求将它们准确投入事先准备的标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的回收瓶,每投进一根得一分。垃圾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油漆灌、废胶卷、剩菜剩饭、果皮、旧家具等。(资料来源:浙江省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浙江省绿色学校环境教育获奖教案集)活动b:探究课题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生态系统,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地理等知识,探究其遭到破坏的原因。写出探究报告。活动c:调查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调查本社区内水资源的利用、污染、浪费及破坏情况,组织成调查报告。活动d:拟定计划书以小组为单位,拟一份保护动物或植物资源的计划书,并完成这一计划。活动e:宣传组织有效的宣传材料,和同学到社区内组织一次环保宣传活动。3、课外阅读植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保护 由于植物的多样性丧失迅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明智利用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PeterH.Raven教授在“植物处于威胁中,我们怎么办”(PlantsinPeril:WhatShouldWeDo?)的专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植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主要论点如下:植物多样性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了几乎所有的食品,大多数的药品,很多我们所用的化学物质,为我们遮阴避日。它们保护上层土壤,保证饮水质量,决定当地气候,并最终为所有生命提供食料和栖息地。它们美丽而多姿多彩,它们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保障人类的健康。  然而,人类却在以惊人的速度毁坏植物多样性,以至到下个世纪中叶,有1/3的种类将灭绝或濒临灭绝。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到下世纪末,我们目前所利用的植物物种将有2/3可能被毁掉。地球上大约有300,000种植物,其中植物学家命名和记录在案的有250,000种,还有50,000种仍未发现,或者与其它物种混淆了。因此,当我们在考虑濒危物种时,不要忘了还有多达1/6的物种我们还不知道。  整体来考虑生物多样性,情况更糟。据RobertMay保守的估计,地球上有7百万~1千万个物种,而且还不包括细菌,其中仅有1.6百万个物种已被描述。实际上我们对这1.6百万个物种了解甚少,经常只有单一标本,简短描述,分布地域记录等。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整个世界上物种灭绝速率已达到地质时代的5次大绝灭时的程度。通过分析大绝灭时的化石标本,得出物种以0.1~1/百万物种/年的速率消失。当前已知的灭绝速率要高过地质时期数百倍之多。数千年来,人们已经毁灭了所有鸟类中的10%,剩余的90%也部分受到了大的影响。根据对森林片段中物种的分析,估计全球的物种灭绝速率至少在1,000/百万物种/年。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生境破坏的加剧,到21世纪这一速率甚至更快。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生境片段化极其普遍。生境被分离成小片段后,尽管物种仍然能生活于其中,但这种小的种群(可称为thelivingdead)无论是从近交、基因退化的角度上,还是从统计学基础上,都没有足够的数量保证其生存下去。依据已知的事实和计算数字判断,今后的50年中由于片段化将使行将灭绝的物种中的1/2消失,一个世纪后则有3/4不复存在。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们将只能在保护区保留6%的热带森林,以现在的破坏速率,50年后这将成为事实,而且如果这一速率加快的话,甚至连5%都达不到。  另外,我们必须牢记基因枯竭的问题:植物物种的基因多样性使得它们能在广泛的生境中生长,种群尤其不可能由一极端的物种分布区为另一极端所取代。另一方面,单一植物物种基因变异的最终枯竭将导致这一物种的灭绝。  人类有意或无意的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加剧,实际上是一种罪过。我们正在伤害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和所有生活在未来世界的人们。我们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保护这些植物中的绝大多数使之不至于灭绝。我们必须要这样做,并且此时此地行动起来。  由于可得到丰富的资源和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植物要比其它种类的生物更容易得到保护。它们可以在植物园中被种植。有时,可栽培足够多样的样本以利于种类的长期保护,而且许多植物的种子可以保存在种子库中。因此,尽管预期到下一世纪末,自然界中所有植物种类中的1/3~2/3将消失,而实际上由于迁地(exsitu)保护行动,损失并没有这么严重。  因此,我们应当尽快行动起来,保护处于威胁中的植物多样性。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建立一个新的协调组织,可由联合国发起,由它的一个机构进行管理,监测世界植物多样性的状况,查明最濒危的植物,采取措施保护它们,或在自然状态下,或在植物园,或在种子库,或许综合考虑这些策略更有效。  (2)确保全球植物多样性研究的足够的资金,对那些贮存了大量标本的博物馆和研究所加大资助,增强每个国家研究和管理植物的能力,这是具有全球意义的。(3)通过互联网使有关植物多样性的信息更易于获取。(4)应特别重视外来动植物引入后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生存的重要性。(5)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国家水平,保持对国家的植物状况的动态调查,使我们总是清楚地知道哪些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保护的较好,哪些因为丰富而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哪些稀有并受到了威胁。  (6)应特别关注对药用植物的保护,从可持续利用意义上讲,它们对世界上更庞大的人口的生活、发展和提高是重要的。  (7)建立国际资金资助植物种群生物学和生殖特征研究项目,以了解植物的遗传学和生态学特征,将其作为整体保护计划的一部分。  最后,特别强调所有的植物在生态学上都是重要的,无论从何种角度讲,它们都与人类息息相关。  提出这个建议的关键是要督促形成一个综合计划来保护所有的植物——我们后代的无价财富。应当加强对全人类的教育,使了解植物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建设一个安全的、可持续的未来的主力军。  我再次强调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依赖我们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程度。人类已经耗费了26%的表层土壤,20%的农业土地,砍伐了1/3的森林,极大的改变了大气的性质,到本世纪末世界将超过60亿人口,他们要消费约45%的纯地上光合产物,60%的淡水资源,这个世界只为植物及其他生物留下了极少的空间。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物种已经和正在加速灭绝。  然而,植物由于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性质,我们应当而且必须认真对待它们。  为了建立一个植物保护的新的协调组织,我呼吁一个由联合国发起的委员会制订出执行细节和评估预算。考虑到植物对人类进入21世纪及以后的健康和繁荣的重要性,我们必须要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事实上,没有比这更明智和更有价值的了,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吧。——第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评述(王仁卿,宋凯,郭伟华,程伟,张明才,植物学通报,2000, Vol.17 No.2 P.155-159) 什么是绿色GDP?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1997年开始,党中央在每年“两会”期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2004年的“两会”期间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媒体对此表现出一片欢呼。“中国经济将迎来绿色GDP时代。”什么是绿色GDP呢?绿色GDP就是在传统GDP数量的基础上,扣除或增加环境、资源和生态变化的因素。绿色GDP可以真实、客观反映经济增长在环境、资源、生态方面付出的代价,或者反映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在这几方面得到的收益,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植树节小知识在中国,3月12日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在3月12日植树节到来之际,人们纷纷走向田野山岗,履行公民的植树义务。许多人用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的形式,铭志于树,寄情于林。在美国植树节是由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那里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满天黄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  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样惊人的绿化规模同值树节是分不开的。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年12个月,每月均有一些国家欢度植树节:  约旦的植树节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法国每年3月为法定的“植树月”,月末那天为“植树日”,全国绿化这一天进入高潮;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4月和10月为“植树月”;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5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委内瑞拉1905年决定每年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  日;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规定,植树节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举行; 印度的植树节是7月的第一周;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菲律宾的植树节已有70多年历史,他们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植树节;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也是国庆日);古巴的植树节是10月10  日; 英国的植树节是11月6日至12日;意大利1898年就决定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叙利亚的植树节是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塞内加尔每逢雨季一到,全国性的植树活动随即开始,时间持续长达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树节最长的国家。(平阴县林业局政工科供稿)第二模块——济南过去的生物第一主题古生代济南的生物基本知识寒武纪时期考古学家在长清考古时发现了距今约505~570百万年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的化石,可以推测出现在的济南在当时是广阔的一片浅海,气候温和,有着繁盛的藻类、软体动物等。奥陶纪时期千佛山等济南山脉出土了距今约438~505百万年奥陶纪时期的角石化石这些都属海相沉积,可以推测当时的济南曾经是浅海,气候很温暖,这儿曾是许多水生生物,如藻类的家园。第二主题新生代济南的生物基本知识考古学家在济南南部部分地区挖掘出了距今约0.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01~2百万年新生代第四纪时期的大象、鹿牛、羊等动物的骨骼及鸵鸟蛋,如1997年,考古学家在山东大学考古时发现了大象牙齿的骨骼。专家推测,现在的济南在当时已经是气温上升,被子植物繁茂,草木植物发达,人类已有所发展。第三主题商代济南的生物基本知识考古学家在大新庄考古时挖掘出了一些动物的骨骼,包括野猪、鹿、鱼类、鸟类、牛、马、狗、龟等都有,还有蚌类的壳。而且仅鹿就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品种,蚌类也有三种。省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张生教授对其进行了鉴定,并推测出“商代济南气候较现在湿热,低矮灌木丛随处可见,气候与现在的江浙一带相近”,可见“商代济南能够适应多种动物生存繁衍。由此推测当时济南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潮湿,不远的地方就应该有一条水量充沛、鱼类、蚌类繁多的河流,而且灌木,青草等低矮的绿色植物覆盖面积量相当大,足以让如此多的牛、鹿等食草动物尽情享受。而鸟类骨骼的稀少,有可能是树木不是很多。”考古学家还挖掘出了一块直径约4厘米的圆形骨骼,骨骼正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空,纹路清晰可辨,正中间是一段隆起的骨骼,高约1厘米,骨骼的背面显得比较光滑,只是上面有些不规则的黑白花纹。张教授说,像这样的骨骼是所有出土的骨骼中仅有的,和原来见过的鳄鱼骨骼非常相似,初步推测应是鳄鱼骨,在当时那样水草丰沛、气候湿热的地方有鳄鱼出现也是很正常的。(资料来源:王振国.商代济南气候似江南[N].齐鲁晚报,2003-4-1(A5).)第三模块——入侵济南的生物第一主题一般的入侵生物一、基本知识1、大麦草繁殖蔓延的程度不大,无较大威胁2、加拿大一枝黄花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鉴别特征:具长根状茎。茎直立,高0.3~2.5m,全部或仅上部被短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锐齿。头状花序小,在花序分枝上排列成蝎尾状,再组合成开展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苞具3~4层线状披针形的总苞片。缘花舌状,黄色,雌性;盘花管状,黄色,两性。瘦果具白色冠毛。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城镇庭园、郊野等处。花果期7~11月。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从山坡林地到沼泽地带均可生长。原产地:北美;在北半球温带栽培和归化。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80年代扩散蔓延成杂草,2004年随调运建筑物资传入我省,现于济南的市中区有分布。有可能成为平原城镇住宅旁、果园、茶园、桑园、农田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杂草,还入侵低山疏林湿地生态系统,花粉量大,可导致花粉过敏。控制方法:在危害面积较小的情况下,可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拔除,将所有的根状茎均挖出。如果面积较大,手工无法拔除时,可采用草甘磷等除草剂进行防治。(资料来源:李振宇、解焱(主编).2002.中国外来入侵种.北京:林业出版社.)3、松针蚧FioriniajaonicaKuwana分布范围:济南的章丘市发生危害:危害赤松、黑松、白皮松。发生面积0.10万亩,中度发生0.10万亩。随苗木调运传入我省。4、绿盲蝽LyguslucorumMeyer-Dur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布范围:济南的平阴县;泰安市、潍坊市;临沂市。发生危害:主要危害泡桐、苹果和葡萄及农作物;发生面积达5.61万亩,1985年由苗木调运传入我省。5、二斑叶螨Fetranychusurticae分布范围:济南的历城区发生危害:危害苹果属、李属。发生面积2.70万亩,其中轻度发生2.50万亩,中度发生0.20万亩。随苗木调运传入我省。6、空心莲子草分布范围:济南小清河上游段发生危害:空心莲子草又被称作革命草、水花生,是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上世纪50年代被作为猪饲料引进并推广种植。多分布在平原滨湖地区,该草在河流、池塘、水田、旱地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力极强。在水中大量繁殖时,可覆盖水面,堵塞航道,危及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在陆地大量繁殖可危害水稻、棉花、蔬菜等作物。此草还会导致群落物种单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人类健康。原产地:南美洲巴西防治:该草生长力极强,未经腐熟或未被家畜消化的茎段进入农田后还能生长繁殖,防治、根除难度很大。(资料来源:周雁凌郭爱丽空心莲子草入侵山东小清河《中国环境报》2005-8-8)7、巴西龟分布范围:济南市区家庭饲养。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巴西龟又叫红耳龟或巴西彩龟,头顶部两侧有两条红色粗条纹,生长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旦放生到野外,便会大量掠夺其他生物的生存资源,会使同类物种的生存受到毁灭性打击。目前,巴西龟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种之一。(资料来源:半岛网)二、技能活动以所认识的某种入侵生物为探究对象,探究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第二主题危害较大的入侵生物一、基本知识1、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幼虫成虫鉴别特征:分布范围:济南的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商河县、济阳县、章丘市。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是一种危害性极大,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确定为检疫对象的钻蛀性害虫。喜好温暖,繁殖力强,常见于温室大棚、家庭内等环境。主要危害巴西木、发财树、铁树、合欢、虎皮兰等25科,近60余种植物。我省发生面积79.86万亩,轻度发生24.06万亩,中度发生35.00万亩,重度发生20.80万亩。1987年传入广州,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省。调运巴西木、发财树、铁树等花卉苗木传入。控制方法:防治困难。2、桃仁蜂EurytomamaslovskiiNikoiskaya分布范围:济南的章丘市发生危害:省补充检疫对象,危害杏、桃。我省发生面积1.59万亩,其中轻度发生1.28万亩,中度发生0.25万亩、重度发生0.06万亩。随果品调运传入我省。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牛蛙鉴别特征:体大粗壮,体长152~170mm。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背部皮肤略显粗糙。卵粒小,卵径1.2~1.3mm。蝌蚪全长可在100mm以上。生物学特性:在水草繁茂的水域生存和繁衍。成蛙除繁殖季节集群外,一般分散栖息在水域内。蝌蚪多底栖生活,常在水草间觅食活动。食性广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还有鱼、蛙、蝾螈、幼龟、蛇、小型鼠类和鸟类等,甚至有互相吞食的行为。一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0000~50000粒。3~5年性成熟。寿命6~8年。原产地: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布北京以南地区(包括台湾),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门外,均有自然分布。扩散原因和引起问题:因食用而被广泛引入世界各地,1959年引入我国。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易于入侵和扩散。本地两栖类则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甚至已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同时对一些昆虫种群也存在威胁。早期的养殖和管理方法不当是造成其扩散的主要原因。国内贸易和消耗加工过程中缺乏严格管理,动物在长途贩运和加工过程中逃逸现象普遍。控制方法:应加强管理,包括对牛蛙饲养管理许可证、国内贸易和贩运的防逃逸措施以及对餐饮业的控制,以免入侵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改变饲养方式,由放养改为圈养。在蝌蚪阶段进行清塘性处理来控制种群数量。通过正面宣传和收购,捕捉和消耗牛蛙成体资源,以控制其在自然生境中的数量。(资料来源:李振宇、解焱(主编).2002.中国外来入侵种.北京:林业出版社.)4、合欢巢蛾Yponomeutasp.分布范围:济南的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毫米左右,翅展12毫米左右,前翅银灰色,上面有许多不规则黑点。卵椭圆形,黑绿色。老熟幼虫体长9至13毫米。初孵时黄绿色,渐变黑绿色,背中央和两侧有5条纵行黄绿线。受惊后非常活跃,往后跳动,吐丝下垂。蛹长6毫米左右,红褐色,包在灰白色丝茧中。  生活习性 合欢巢蛾一年发生两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及周围建筑物的砖缝、檐下越冬。第二年6月中下旬羽化,在叶片上产卵成片状。7月中旬幼虫孵化,先啃食叶片,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网状斑,稍长大后吐丝把小枝和叶连缀在一起,群体藏在巢内咬食叶片为害。7月下旬开始在巢中化蛹,8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8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为害,这时易成灾,树冠出现枯干现象,9月底幼虫开始作茧化蛹越冬。发生危害:主要发生在公园、道路及庭院树木。严重时,满树虫巢,叶片的叶肉被啃光或咬成残缺不全,树冠呈现一片枯干景象。我省发生面积0.25万亩,均为轻度发生。调运苗木传入。5、线茸毒蛾DasychiragroteiMoore分布范围:济南的历城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发生危害:危害泡桐。我省发生面积0.6万亩。80年代末传入我省。6、美洲大蠊鉴别特征: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呈黄褐色、红棕色或深褐色,体表光泽。体型大,体长25~45mm,前胸背板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斑的中线前方有一"T"状黄色条纹,向后延伸至"小尾",斑的周围呈灰黄色,后缘色斑较宽。生物学特性:常见于厨房、餐厅、潮湿的地窖或墙角的缝隙里。善爬行。雌虫产卵前先排泄一种物质形成卵鞘,卵成对排列于其内。产卵数量多,适应性强。食性极为广泛,尤喜糖和淀粉物质。原产地:非洲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我国南方地区更为常见。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物品的携带、运输而广为扩散。繁殖力强、适应性强,食性复杂,难以根除。它们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对人类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是重要的世界性卫生害虫。控制方法:切断人为携带传播的途径。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时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时根据其季节活动规律,集中力量,反复突击。具体办法有人工捕杀、诱杀、烫杀、堵塞缝隙等。现在化学试剂品种较多,许多杀虫剂均可有效杀灭蟑螂。目前,也有利用蟑螂信息素、病毒进行生物防治的办法。(资料来源:李振宇、解焱(主编).2002.中国外来入侵种.北京:林业出版社.)7、水葫芦习性特点:1901年,水葫芦从原产地南美洲作为观赏物引入中国,上世纪50年代,被作为优良的青饲料,在全国推广种植,结果迅速扩散很快就成为入侵地的优势水生植物,泛滥成灾,堵塞河道,抢夺水中养分,它的茂密植株遮蔽了阳光,夺去了水中的养分和氧气,使许多原生物种消亡,它的疯长还阻塞了河流航道。水葫芦的种子沉积水下仍可存活5—20年。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理水葫芦灾害的费用都在5亿元以上,仅上海市一年就要从水体中打捞出80万吨水葫芦。防治方法:主要是铲除。  8、三裂叶豚草 生物学特性:三裂叶豚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艾叶破布草。长势凶猛,身长达3米,叶似棉花,7月份结籽,种子7、8年尚可繁殖,一株草产籽量可达7万—10万粒。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于我国。至今这种世界性危害草已经在全国19个省市蔓延。危害: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这种草的繁殖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种子随风飘扬100多公里,。对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和排斥作用,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减产,被奶牛取食,引起牛奶品质下降,它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被专家列为可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撂荒的世界性危害草。防治方法:人工铲除;在豚草容易着陆的裸地,种植可以与豚草竞争的象草、百喜草、紫桧槐等有观赏或经济价值的植物。引进豚草天敌“条纹叶虫甲”昆虫进行控制试验。在农业、生态防除的基础上辅以使用化学除草剂,可使用药剂2,4—D丁酯1500ml~2250ml/h或20%百草枯3000ml~3750ml/h,消除非耕地、郊外等地成片生长的豚草。二、技能活动活动a:实践与农业部门一起参与一次除掉入侵生物的实践活动。活动b:宣传组织有效的宣传材料,以适当的形式(如展板),在学校内组织一次入侵生物的宣传活动。课外读物:入侵生物造成的危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生物入侵现象也日趋严重。生物入侵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威胁生态安全。而人们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当引进外来物种,是造成外来物种泛滥成灾的最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283种外来入侵物种中,39.6%是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49.3%是属无意引进造成的,自然入侵的仅占3.1%。而在外来入侵的植物中,有一半左右是作为有用植物引进的。,我国因几种主要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每年即高达574亿元。据中科院植物所的调查数据,入侵我国的有害植物中,有58%是为了食用、药用以及园林绿化、农业林业生产等目的引进的。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3年2月5日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目前,外来入侵物种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还指出:当前,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破坏生态平衡:1859年一个英国人在澳大利亚放养了13只兔子用以打猎,繁衍至今已产生了6亿只后代,这些兔子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 加速物种灭绝:20世纪,在美国灭绝的鱼类中有68%与生物入侵有关。我国云南水域中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鱼类130种,其他鱼类也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外来鱼类的引入是主要原因。 毁灭农业生产:我国常见的庭院绿化植物葛藤,到了美国却像野马狂奔,迅速占领了佐治亚、密西西比、亚拉巴马等州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许多植物没有了栖身之地 影响国际贸易:一些防止生物入侵的贸易限制条款被一些国家用作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威胁国际安全:生物入侵曾经被用于战争,通过使用某种生物危害敌国的粮食生产,或通过传播疾病危害一个国家的安山东省有关专家认为:在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中,尽可能利用本地物种,减少引进外来物种。还要有效利用国际网络,建立生物入侵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检疫等方法可以预防生物入侵的发生。第四模块——有可能泛滥的本土生物一、基本知识1.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Butler)分布范围:济南的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发生危害:赤松、黑松。我省发生面积72.82万亩,其中,轻度发生62.57万亩,中度发生6.86万亩,重度发生3.38万亩。2.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分布范围:济南的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生危害:幼虫取食叶片,常常猖獗成灾,把叶片吃光,对树木的生长影响极大。我省发生面积113.26万亩,其中轻度发生90.95万亩,中度发生12.99万亩。重度发生8.92万亩。3.蒲瑞大蓑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分布范围:全市、区、县均有分布。发生危害:危害泡桐、悬铃木、麻栎、白榆、刺槐、垂柳、苹果、梨、桃、板栗、核桃等32科60余种植物。我省发生28.20万亩,其中,轻度发生20.47万亩,中度发生5.81万亩,重度发生1.92万亩。4.侧柏毒蛾Parocneriafurva分布范围:济南的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发生危害:主要危害侧柏,我省发生面积达25.89万亩,其中,轻度发生10.82万亩,中度发生5.77万亩,重度发生9.30万亩。5.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分布范围:济南的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发生危害:危害杨、柳。我省发生面积70.3万亩,其中:轻度发生2.00万亩,中度发生56.10万亩,重度发生12.20万亩。6.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分布范围:济南的长清区。发生危害:危害赤松、黑松。我省发生面积3.74万亩,其中,轻度发生3.07万亩,中度发生0.67万亩。7.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aitusMotschulsky分布范围:济南的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发生危害:危害侧柏、园柏。我省发生面积319.00万亩,其中轻度发生93.00万亩,中度发生141.00万亩,重度发生85.00万亩。8.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分布范围:济南的平阴县、章丘市、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发生为害:危害国槐。我省发生面积13.91万亩;其中,轻度发生9.03万亩,中度发生3.92万亩,重度发生0.96万亩。9.律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桑科,别名:拉拉秧分布范围:济南的济阳县、商河县、章丘市。发生危害:林业上危害各种树木及苗木,特别是公路两侧绿化带受害严重,爬满树冠,影响树木光合作用,使树木枯死。我省发生面积14.04万亩。其中轻发生11.74万亩,中度发生2.20万亩,重度发生0.05万亩。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茎缠绕,茎和叶柄密生倒刺。叶对生,具长柄;叶片掌状深裂,裂片5—7,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有硬毛。花单生,雄雌异株;雄花序圆锥状,花被片和雄蕊;雌花排列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每两朵花外有一卵形的苞片,花被退化为一全缘的膜质片。瘦果扁圆形,先端具圆柱状突起。幼苗下胚轴发达;子叶2,长条形;初生叶2,长卵形,3裂,边缘具钝齿。种子繁殖。10.野苋菜(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L.苋科有凹头苋(AmaranthuslividusL)、反枝苋、白苋(AmaranthusdlbusL)、刺苋(AmaranthusspinosusL)、皱果苋(AmaranthusviridisL)等种,以反枝苋、皱果苋为常见。现以反枝苋为代表。分布范围:全市各县、区均有分布。发生危害:主要生长在苗圃地,与苗木争养分,影响苗木生长。我省发生面积66.00万亩,其中轻发生28.00万亩,中度发生30.00万亩,重度发生8.00万亩。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80厘米,有分枝,稍显钝棱,密生短柔毛。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微凸或微凹,具小芒尖,两面和边缘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花簇多刺毛;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花被片5,白色,有1条淡绿色中脉。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的花被内,开裂。种子倒卵形至圆形、略扁,表面黑色,有光泽。幼苗上胚轴有毛;子叶2,长椭圆形;初生叶1,卵形。种子繁殖。11.家茸天牛Trichoferuscampestris(Faldermann)分布范围:济南的章丘市、历城区、长清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形态特征: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虫长13-14mm,褐色,密被黄色绒毛。雌触角短于体长、雄长于体长。前胸近球形,背中央后端1浅纵沟。小盾片半圆形,灰黄色。卵长椭圆形,一端较钝,另一端稍尖,灰黄色。幼虫长约20mm,头部黑褐色,体黄白色。前胸背板前缘之后具2个黄褐色横斑,侧沟之间隆起平坦,隆起部前方具细纵皱纹;前胸腹板中前腹片前区、及侧前腹片上细长毛较密集。蛹浅黄褐色,体长15-19mm。发生危害:家茸天牛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来年3月开始活动,在皮层下木质部钻蛀扁宽的虫道,并将碎屑排出孔外。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于直径3厘米以上的椽材皮缝内,最喜欢在冬、春新伐的枝干上产卵。卵散产;10天左右孵化为幼虫,钻入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成不规则的宽扁虫道,危害至11月份越冬。用新采伐木作椽木,最易遭受危害,如不防治,不到几年即可被蛀食一空。 危害阔叶树种原木、板材。我省受害木材81420m3,轻度危害30000m3、中度危害51420m3。(资料来源:李东军.山东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对策研究技术报告)二、技能与活动活动a:调查针对某个地区(林区)、苗圃、贮木场、木材加工厂、花圃等或某种植物、某种病虫害,有目的的对当地群众、技术人员、业主、有关专家等进行访问咨询,了解当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发生等情况并填表。有害生物名称有害生物分布地点危害部位寄主名称寄主被害程度发生面积(万亩、立方)轻中重调查人日期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活动b:查阅信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报刊或上网浏览的方式获得济南市某种有害生物的详细资料和防治方法。第五模块——濒危生物第一主题濒危植物一、基本知识1.石血夹竹桃科。珍贵种。分布于山东主要山区,生于树干,岩石上。2.多果满江红满江红科。稀有种。生池塘静水中。3.紫草紫草科。渐危种。分布于各大山区,以昆嵛山较多,生山坡草丛或山谷林下。4.桔梗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DC.〕的干燥根,又名大药,为常用中药,稀有种。具祛痰止咳、消肿排脓之功能。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高40-50厘米,体内具白色乳汁。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外皮黄褐色或灰褐色。茎直立,上部稍分枝。叶近无柄,茎中部及下部对生或3~4叶轮生;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齿;上端叶小而窄,互生。花单生或数朵呈疏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花冠阔钟状,蓝紫色,白色或黄色,裂片5;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子房下位,卵圆形,柱头5裂,密被白色柔毛。蒴果倒卵形,先端5裂。种子卵形,黑色或棕黑色,具光泽。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生长习性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桔梗为深根性植物,根粗随年龄而增大,当年主根长可达15厘米以上;第二年的7-9月为根的旺盛生长期。采挖时,根长可达50厘米,幼苗出土至抽茎6厘米以前,茎的生长缓慢,茎高6厘米至开花前(4-5月)生长加快,开花后减慢。至秋冬气温10℃以下时倒苗,根在地下越冬,一年生苗可在-17℃的低温下安全越冬。种子在10℃以上时开始发芽,发芽最适温度在20-25℃,一年生种子发芽率为50%—60%,二年生种子发芽率可达85%左右。且出芽快而齐。种子寿命为一年。  桔梗喜凉爽湿润环境,野生多见于向阳山坡及草丛中,栽培时宜选择海拔11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栽培在富含磷、钾的中性类沙土里生长较好,追施磷肥,可以提高根的折干率。桔梗喜阳光耐干旱,但忌积水。5.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Fisch)Bunge   (豆科Leguminosae)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大,棒状,长而直,外表淡褐色。茎直立,高60~150厘米。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31片,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顶端急尖或圆形,全缘,表面光滑或被疏毛,背面多少被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有5片短萼齿,花冠黄白色,蝶形,雄蕊l0枚,二体。荚果膜质,膨胀,顶端刺尖,有熙色短柔毛。种子5~6粒,肾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与生境山东各大山区均产,生山坡草丛和灌丛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内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北方省区。   保护价值本种的根为名贵中药材,既作滋补中药,又可作兽药。此外它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二、技能与活动活动a:搜集资料搜集某一珍稀或濒危植物的资料,了解其形态结构、习性特点和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活动b:参观参观植物园,了解本地、全国范围及世界范围的濒危植物的情况。第二主题濒危动物一、基本知识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苍鹰别名黄鹰、鸡鹰学名Accipitergentilis英文名northerngoshawk鹰科Accipitridae分布除西藏外,遍布全国。偶见于台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全长55厘米左右。上体苍灰色,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背棕黑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毛有污白色横斑。飞羽及尾羽暗灰褐色,具暗褐色横斑,羽端灰白。下体污白色,胸、腹及覆腿羽均有黑褐色横斑。嘴黑色,基部沾蓝。脚绿黄色,爪黑色。为森林鸟类,栖息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山麓。以啮齿动物、鸟类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在高树上营巢,主要以松树枝搭成较厚的皿形巢。5-6月间产卵,每窝4-5枚,青色带淡青色斑纹和不明显的赤褐色斑。孵卵期35-38天。雏鸟全身被白色绒羽,上体稍灰。经雌鸟喂育41-43天后出飞。苍鹰分布广泛,对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为民间驯鹰的主要对象。2.长耳鴞别名长耳猫头鹰、夜猫子学名Asiootus英文名long-earedowl鸱鴞科Strigidae分布为新疆、青海、内蒙古、东北夏候鸟;河北、山东、甘肃及长江以南冬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型猛禽。全长38厘米左右。体羽棕黄色,上体密布黑褐色粗羽干纹和虫蠹状细斑。面盘中部白而缀黑,侧部棕黄;耳羽黑褐色,长约5厘米,飞羽黑褐或灰褐,尾羽基部棕褐色,胸、上腹及两胁杂以黑褐色羽干纹。嘴铅褐色,先端黑色。爪黑色。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栖息于山地森林或平原树林中。主要以鼠类和昆虫为食。3月中旬至5月繁殖,筑巢于沼泽地面、杂草沙后期上,有时也占用弃巢。每窝产卵4-5枚,多至8枚,纯白色。长耳鴞在我国分布较广,在越冬地常集成大群活动,对于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大力保护。3.鹰鴞别名褐鹰鴞学名Ninoxscutulata英文名brownhawkowl鸱鴞科Strigidae分布东北、山东、四川、云南、湖南、福建及华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全长30厘米。无明显的脸盘和领翎,额基和眼先白色,眼先具黑须。头、后颈、上背及翅上覆羽为深褐色,初级飞羽表面带棕色。胸以下白色,遍布粗重的棕褐色纵纹。尾棕褐色并有黑褐色横斑,端部近白色。嘴铅灰色,跗蹠被羽,趾棕黄色,爪黑褐色。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也见于灌丛地带。在黄错和夜间活动。飞行迅捷无声,捕食昆虫、小鼠和小鸟等。每年5-6月上旬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2-3枚。在我国北方为夏候鸟,在南方为留鸟。一、技能与活动活动a:搜集资料搜集某一珍稀或濒危动物的资料,了解其形态结构、习性特点、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活动b:参观参观动物园,了解本地、全国范围及世界范围的濒危动物的情况。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结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地方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适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方课程的研究也日益成为课程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们关注的热点。在众多的目光都集中在如何进行理论建设的时候,探讨如何设计实用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将会使地方课程的建设更加合理而完善。笔者通过充分研读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地方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感受,对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作了初步的探讨。在总结反思之际有如下体会:一、值得肯定的方面地方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久,处于起步阶段,进行地方课程设计研究将会对地方课程的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物地方课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界定了相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中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铺垫了良好的基础。在研究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理念、依据和原则,确定了三维目标,对内容进行了选择和组织,并对其中部分内容的设计效果进行了调查访谈,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地方知识设计、活动设计、态度情感及价值观设计。从总体上看,本课题提出的研究目的基本上已经实现。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下是对部分学生、教师和教研员的调查及访谈:(一)学生的评价初三年级学生面临紧张的毕业复习,课时较紧,初一、二年级内容相对较少,时间较为宽松一些,所以选择了初一、二年级的30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学生通过阅读乡土教材《济南生物》和本设计,做出比较。88.67%的学生对地方课程选择的地方性知识感兴趣;86.29%的学生对地方课程选择的活动感兴趣;87%的学生对完成课程中所涉及的活动有信心;89.33%的学生认为参加课程中所涉及的活动会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9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家乡情结的培养和责任心的培养会有帮助;9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设计能提高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分别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地方课程的内容设计满意,对活动的设计很感兴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给予了认同,并希望能有机会参与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会对济南现状有个初步的了解,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合作、语言表达、调查、探究、测量、沟通等能力,还会帮助自己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      图1地方性知识图2活动图3完成活动的信心图4综合能力的培养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5情感、责任心的培养图6生态保护意识(二)教师的评价本人对已完稿的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情况请教了济南市数十名老师,他们一致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较乡土教材《济南生物》不仅在内容上有了极大地丰富和拓展,可读性强,而且突出了科学方法,注重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注重实践,尊重个性差异,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渗透环保意识,体现了课改新理念,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88.33%的教师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能体现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85%的教师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对地方性知识的选择是合理的;91.67%的教师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在活动设计上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86.67%的教师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设计得合理(分别见图7、图8、图9、图10)。图7:新课程目标的体现图8:知识选择的合理性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9:学生能力的培养图10: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对教研员的访谈在课题研究的初期,本人曾向部分教研员老师进行请教,请他们为研究的科学开展提出意见,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再次对他们进行访谈,他们认为该设计无论从内容还是到结构都突破了原乡土教材的格局,具有创新性。在新课程改革空前高涨而地方课程的实践研究开展相对薄弱的背景下,该课程设计无疑是一个亮点,能基本实现地方课程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对服务本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也有着深刻的意义。二、有待研究的内容限于时间和能力,笔者不可能将地方课程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编写完毕,所以只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了粗浅的编写。由于对当地的课程资源了解得不够深刻,所以课程目标的确立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验证,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也仅是个人粗浅的见解,设计中有的活动安排较为粗糙;再者,济南市在初中阶段关于乡土教材《济南生物》的学习已于几年前停止,现今没有这方面的课时安排,加之其他原因,笔者对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的设计无法进行实践检验,除其中一小部分内容随国家生物课程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内容尤其是所设计的实践活动内容仅仅停留在设想的阶段,如何联系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设计出更好的生物学地方课程,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将是更为复杂而艰难的课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去设法解决。虽然本研究将告一段落,但对地方课程研究的热爱即将会鼓励与鞭策自己将研究进行到底。三、相关建议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方课程虽然在课程结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但其开发和实施确是困难重重。另外地方课程是一门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课程,不能说有了好的课程文本就会有理想的地方课程建设,它是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复杂的系统,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尚需要全社会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除了法律、法规、课程政策的支持外,完善的课程管理机制、训练有素和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团队是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更是推动课程建设的关键。所以,为保证本课程的健康发展,全社会上下应通力合作、相互协调。更多的研究者应积极参与,用自身的实践与努力为地方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添砖加瓦,实现地方课程潜在的育人及服务功能。附录Ⅰ:对中学生的问卷卷11、你对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选择的内容感兴趣吗()A很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2、你对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选择的活动感兴趣吗()A很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对完成课程中所涉及的活动有信心吗()A有B一般C没有4、你认为通过对地方课程的学习对家乡情结的培养和责任心的培养会有帮助吗( )A有帮助B一般C没有帮助5、你认为参加课程中所涉及的活动会提高你的综合能力吗( )A能提高B一般C不能提高6、你认为该课程设计能提高你的生态保护意识吗( )A能提高B一般C不能提高7、你对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卷21、你对济南生物选择的地方性知识感兴趣吗()A很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2、你认为通过济南生物的学习对家乡情结的培养和责任心的培养会有帮助吗( )A有帮助B一般C没有帮助3你认为通过本课程中的学习会提高你的综合能力吗( )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能提高B一般C不能提高4、你认为该课程设计能提高你的生态保护意识吗( )A能提高B一般C不能提高附录Ⅱ:对中学教师的问卷卷11、您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能体现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吗()A很好B一般C较差2、您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对地方性知识的选择合理吗()A很合理B一般C较差3、您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在活动设计上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吗()A有利B一般C较差4、您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设计得合理吗()A很合理B一般C较差5、与乡土教材“济南生物”相比,您认为济南初中生物地方课程有哪些不足,有何建议?卷21、您认为“济南生物”能体现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吗()A能B一般C较差2、您认为“济南生物”对地方性知识的选择合理吗()A很合理B一般C较差3、您认为“济南生物”在活动设计上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吗()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有利B一般C较差4、您认为“济南生物”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设计得合理吗()A很合理B一般C较差注释:[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方案〔M〕内部资料[2]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50[3]张传燧,王双兰.国外地方课程开发研究透视[J].域外教育研究,2004.(10):82[4]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66.[5]曹石珠.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万方数据库[6]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8.[7]徐冰鸥,朱晓民.地方课程特征简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3):6.[8][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0.[9]卓晴君.关于地方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4):1-3.[10]张晓东.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45.[11]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23.[12]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13]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6.[14]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50.[15][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9.[16]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51.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华[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8]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51.[19]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24.[20]张传真.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万方数据库[21]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22][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1.[23]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0.[24]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5]郑晓慧.生物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9.[26]济南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办法(试行)[27]张传真.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28]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6.[29]张传真.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万方数据库[30]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9.[31]胡明,李少毅.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6[3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65.[33]张传真.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万方数据库[34]崔允漷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6,(1).[35]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36]张传真.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万方数据库[37]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2):1-4.[38]麻晓春.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上海教育科研,2005,(10):30[39]余自强.生物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7.[40]夏瑞庆.课程与教学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01[41]李定任,段兆兵.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伦理[J].教育研究,2004,(8):41.[42]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43]钱茜,王玉秋.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及防治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03,(3) [44]李东军.山东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对策研究技术报告(内部资料)[45]汪忠.生命科学精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46]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4.[47]崔允漷,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6,(1).[4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8.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董荃芬,论创新素质的综合性及其形成,科技信息,2007.8.6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本论文的完成,得力于我的导师曹道平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开题、资料的收集、构思,到论文框架的拟定、撰写、修改、定稿,曹教授都在繁忙中给于了细致耐心的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学识、谦虚朴实的为人使我受益匪浅。因此,我对曹道平教授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崇敬。另外,我还要感谢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我提供的学习条件,从1992年第一次踏入山师校门到再次来到母校深造,生科院都给我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感谢辛勤培育我的老师侯福临教授、肖正明教授、陈继贞教授和张胜强老师,他们在我的论文完成过程中都给于了有益的指导和便利的物质支持,使我的研究得已顺利地完成。山东省博物馆的张生教授、山东省林业局的李东军科长、王连东老师及济南农业局的王老师及园林局的蒋老师为我的研究给于了无私的帮助,在此也表达对他们诚挚的谢意。此外,在论文撰写中,参考和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虽对其出处和来源进行了注释,但仍有遗漏,我在此向原作者和出版社一并深表谢意和歉意。最后还要感谢我的领导、同事、同学、家人,是他们的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顺利完成课题。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