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6.50 KB
  • 93页

王镜岩生物化学题库__生化习题集(师)(doc)

  • 9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糖一、名词解释1、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多糖分子。2、支链淀粉:指组成淀粉的D-葡萄糖除由α-1,4糖苷键连接成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成分支。3、构型:指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的改变会关系到共价键的破坏,但与氢键无关。例氨基酸的D型与L型,单糖的α—型和β—型。4、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化合物,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部位上与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可超过95%,其总体性质与多糖更相近。5、糖蛋白: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其一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分子链相连所构成的分子称糖蛋白,其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二、选择*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ABCD)A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B研究生物体的代谢变化及其调节C研究生物的信息及其传递D研究生物体内的结构E研究疾病诊断方法2、直链淀粉的构象是(A)A螺旋状B带状C环状D折叠状三、判断1、D-型葡萄糖一定具有正旋光性,L-型葡萄糖一定具有负旋光性。(×)2、所有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都是2:1。(×)#3、人体既能利用D-型葡萄糖,也能利用L-型葡萄糖。(×)4、D-型单糖光学活性不一定都是右旋。(√)5、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四、填空1、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色,糖原与碘作用呈棕红色。(紫蓝紫红)2、蛋白聚糖是指。 (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3、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组成的均一多糖。(葡萄糖)第一章脂类、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一、名词解释1、脂肪与类脂:脂类包括脂肪与类脂两大类。脂肪就是甘油三酯,是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类。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2、生物膜:细胞的外周膜和内膜系统统称为生物膜。#3、外周蛋白:外周蛋白是膜蛋白的一部分,分布于膜的脂双层表面,通过静电力或范德华引力与膜结合,约占膜蛋白质的20—30%。二、选择1、磷脂作为生物膜主要成分,这类物质的分子最重要的特点是:(A)A两性分子B能与蛋白质共价结合C能替代胆固醇D能与糖结合2、生物膜含最多的脂类是( C )A.甘油三酯B.糖脂C.磷脂3、下列那种物质不是脂类物质(D)A前列腺素B甾类化合物C胆固醇D鞘氨醇4、“流体镶嵌”模型是何人提出的?(D)A、Gorter和GrendelB、Danielli和DavsonC、RobertsonD、Singer和Nicolson5、下列哪一种脂蛋白的密度最低(A)A、乳糜微粒B、β-脂蛋白C、β-前脂蛋白D、α-脂蛋白*6、生物膜中分子之间不起主要作用的力有(DE)A、静电力B、疏水力C、范得华力D、氢键E、碱基堆积力三、判断1、生物膜内含的脂质有磷脂、胆固醇、糖脂等,其中以糖脂为主要成分。(×)2、生物膜在一般条件下,都呈现脂双层结构,但在某些生理条件下,也可能出现非双层结构。(√)3、甘油三酯在室温下为液体者是脂,是固体者为油。(×)4、生物膜质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磷脂。(√)5、植物细胞膜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磷脂,动物细胞膜脂的主要成分是鞘磷脂。(×)6、生物膜的流动性是指膜脂的流动性。(×)四、填空 1、生物膜主要由、、组成。(蛋白质脂质多糖)2、磷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含一个的头部和两个尾部。(极性非极性)3、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多糖组成。4、根据磷脂分子所含的醇类,磷脂可分为和两种。(甘油磷脂,鞘氨醇磷脂)5、生物膜的流动性,既包括,也包括的运动状态。(膜脂,膜蛋白)第一章蛋白质一、名词解释#1、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它体液及组织分泌物中。一般可分为五种。2、超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尤其是球蛋白中,存在着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α-螺旋、β-折叠片段、β-转角等)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3、纤维状蛋白:纤维状蛋白分子结构比较有规律,分子极不对称,呈极细的纤维状,溶解性能差,在生物体内具保护、支持、结缔的功能,如毛发中的角蛋白,血纤维蛋白等。4、盐析作用: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可以破坏蛋白质胶体周围的水膜,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因此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种加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作用。5、球状蛋白:球状蛋白的空间结构远比纤维状蛋白复杂,分子呈球形或椭圆形,溶解性能好,如血红蛋白、清蛋白、激素蛋白等。#6、疏水相互作用:蛋白质分子某些疏水基团有自然避开水相的趋势而自相黏附,使蛋白质折叠趋於形成球状蛋白质结构时,总是倾向将非极性基团埋在分子内部,这一现象称为疏水相互作用。7、简单蛋白与结合蛋白简单蛋白: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称为简单蛋白。结合蛋白:除了蛋白质部分外,还有非蛋白成分,这种蛋白叫结合蛋白。8、别构现象:当有些蛋白质表现其生理功能时,其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整个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别构现象。9、分子病:指某种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与正常的有所不同的遗传病。10、多肽链:多个氨基酸以肽键相互连接形成多肽,多肽为链状结构,又叫多肽链。11、桑格(Sanger)反应:即2,4二硝基氟苯与α—氨基酸中氨基反应生成DNP-氨基酸,是黄色二硝基苯衍生物。用此反应可以N-端氨基酸的种类。是生化学家Sanger创用,故称桑格反应。12、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的-NH2和-COOH的解离度完全相等,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13、氨基酸残基: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单位已不是完整的氨基酸分子,其中每一个-NH-CH-CO-│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R14、别构现象:当有些蛋白质分子表现其生物功能时,其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整个分子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别构现象。15、肽键平面:组成肽键(酰胺键)的六个原子(C,N,O,H,α-C,α-C)位于同一平面,呈刚性平面结构,其中C-N键具有偏双键性质,C=O,N-H为反式排布,这种平面称肽键平面又称酰胺平面。16、结构域: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多肽链(40-400个氨基酸范围)再折叠成相对独立的三维实体,称为结构域。一般由100-2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大蛋白质分子由2-3个结构域形成三级结构,较小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即是单结构域。17、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叫蛋白质的变性作用18、氨基酸残基: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单位已不是完整的氨基酸分子,因此每一个-NH-CH-CO-残基称为氨基酸残基。#19、透析:利用胶体对半透膜的不可渗透性,可将蛋白质溶液中低分子量的杂质与蛋白质分离开,因而得到较为纯净的蛋白质,这种以半透膜提纯蛋白质的方法称透析。二、选择1、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有(C)A.α-螺旋结构B.β-片层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辅基2、关于肽键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A.具有部分双键性质B.可为蛋白酶所水解C.是蛋白质分子中主要的共价键D.是一种酰胺键,稳定性高E.以上都不对*3、下列氨基酸中具有亲水侧链的是(ACE)A苏氨酸B亮氨酸C丝氨酸D丙氨酸E谷氨酸4、酰胺平面中具有部分双键性质的单键是:(B)AC-CαBC-NCN-HDN-Cα5、与氨基酸相似的蛋白质的性质是(D)A.高分子性质B.胶体性质C.沉淀性质D.两性性质 E.变性性质6、含有色氨酸的蛋白质所特有的显色反应是:(D)A双缩脲反应B黄色反应C米伦氏反应D乙醛酸反应E坂口反应F福林试剂反应7、一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低主要决定于(C)A是否好吃可口B来源是否丰富C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是否完全和相对数量的多少D市场价格的贵贱*8、肽键平面的结构特点是:(ABD)A4个原子处于一个平面B肽键中的C-N键具有双键的性质C肽键中的C-N键可以自由旋转D只有α-碳原子形成的单键可以自由旋转E肽键平面是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单位*9、分离纯化蛋白质主要根据蛋白质的哪些性质(ACE)A分子的形状和大小B粘度不同C溶解度不同D溶液的pH值E电荷不同*10、可用来鉴定蛋白质肽链N-末端氨基酸的试剂是:(DE)A茚三酮B亚硝酸C甲醛D2,4二硝基氟苯E异硫氰酸苯酯11、跨膜蛋白与膜脂在膜内结合部分的氨基酸残基(C)A大部分是酸性B大部分是碱性C大部分疏水性D大部分是糖基化*12、变性蛋白中未被破坏的化学键是:(DE)A氢键B盐键C疏水键D肽键E二硫键F范得华力*1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BD)A.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辅基连成的紧密型结构。B.蛋白质分子中含有α-螺旋、ß-片层折叠结构和ß-转角。C.其辅基通过氨基酸残基与分子内部相连。D.大部分非极性基团位於蛋白质分子内部。14、含有精氨酸的蛋白质特有的呈色反应是:(E)A.双缩脲反应B.黄色反应C.米伦氏反应D.乙醛酸反应E.坂口反应F.福林试剂反应15、含有精氨酸的蛋白质特有的呈色反应是:(E)A.双缩脲反应B.黄色反应C.米伦氏反应D.乙醛酸反应E.坂口反应F.福林试剂反应 *16、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能引起的呈色反应是:(A,B,C,F.)A.双缩脲反应B.黄色反应C.米伦氏反应D.乙醛酸反应E.坂口反应F.福林试剂反应*17.下列关于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B,D)A.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辅基连成的紧密球形结构B.蛋白质分子中含有α-螺旋,ß-片层折叠和ß-转角C.其辅基通过氨基酸残基与分子内部相连D.大部分非极性基团位於蛋白质分子内部*18.在pH6-7的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有:(A,C)A).AspB.ArgC.GluD.GlnE.HisF.Lys*19、可用来判断蛋白质水解程度的反应是:(BC)A茚三酮反应B亚硝酸反应C甲醛反应D2,4-二硝基氟苯反应E异硫氰酸苯酯反应20、胰岛素A链与B链的交联靠:(C)A氢键B盐键C二硫键D酯键E范德华力*21、在pH6-7范围内带下电荷的氨基酸有:(BEF)A、AspB、ArgC、GluD、GlnE、HisF、Lys22、含有精氨酸的蛋白质的特有的显色反应是:(E)A双缩尿反应B黄色反应C米伦氏反应D乙醛酸反应E坂口反应F福林试剂反应23、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B)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 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性越大C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就丧失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完全相同E一级结构中氨基酸残基任何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功能24、在下列肽链主干原子排列中,符合肽链结构的是:(E)AC—N—N—CBN—C—C—NCN—C—N—CDC—C—C—NEC—C—N—CFC—O—N—H25、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D)A10%B12%C14%D16%E18%F20%*26、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是:(BD)A蛋白质颗粒在溶液中进行布朗运动,促使其扩散B蛋白质分子表面有水膜C蛋白质溶液粒度大D蛋白质分子带有同性电荷27、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特征主要取决于:(A)A.氨基酸的排列次序B.次级键的维持力C.温度,pH,离子强度D.肽链内和肽链间的二硫键2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维系力是(D)A、盐键B、疏水键C、氢键D、二硫键*29、非蛋白质氨基酸是:( A、B)  A、OrnB、CitC、AspD、ArgE、GluF、Lys30、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是(E ) A、α‐角蛋白       B、β‐角蛋白      C、肌红蛋白 D、细胞色素C       E、血红蛋白       31、在酰胺平面中具有部分双键性质的单键是( B ) A、Cα-C    B、C-N    C、N-H    D、N-Cα*32、可用来判断蛋白质水解程度的反应是(BC)A、茚三酮反应B、亚硝酸反应C、甲醛反应D、2,4–二硝基氟苯反应E、异硫氰酸苯酯反应 #33、α–螺旋表示的通式是(B)A、3.010B、3.613C、2.27D、4.616三、判断1、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均为氧的载体,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变构蛋白,而后者却不是。(√)2、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破坏,因此常涉及肽键的断裂。(×)3、芳香氨基酸均为必需氨基酸。(×)#4、凝胶过滤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是根据不同蛋白质带电荷多少进行的。(×)#5、用透析法可解开蛋白质中的二硫键。(×)#6、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不同。(×)7、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是单键,因此能够自由旋转.(×)8、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因为蛋白质分子的电荷被中和以及除去了蛋白质外面的水化层所引起的(×)#9、一个蛋白质样品经酸水解后,能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准确测定它的所有氨基酸(×)10、双缩脲反应是肽和蛋白质特有的反应,所以二肽也有双缩脲反应。(×)#11、可用8M尿素拆开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12、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13、多数蛋白质的主要带电基团是它N-末端的氨基和C-末端的羧基组成。(×)14、在水溶液中,蛋白质溶解度最小时的pH值通常就是它的等电点。(√)15、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16、亮氨酸的疏水性比丙氨酸强。(√)17、自然界的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均由L-型氨基酸组成。(×)18、蛋白质在pI(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19、蛋白质多肽链的骨架是CCNCCNCCN---。(√)20、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pI为中性,因为-COOH和NH3+解离度相同。(×)21、构型的改变必须有共价键的破坏。(√)#22、纸电泳分离氨基酸是基于它们的极性性质。(×)四、填空1、蛋白质溶液在280nm波长处有吸收峰,这是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残基。(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2、胰蛋白酶是一种________酶,专一性地水解肽链中_______和_________残基的羧基端形成的肽键。(水解酶赖氨酸精氨酸)3、一般说来,球状蛋白分子含有_____氨基酸残基在其分子内部,含________氨基酸残基在其分子的表面.(非极性极性)4、血浆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极高密度脂蛋白) 5、蛋白质按分子形状分为和;按分子组成分为和。(纤维状蛋白球状蛋白简单蛋白结合蛋白)6、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最主要的特征是,变性作用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发生改变所引起的。(生物学性质的改变内部高度规律性结构)7、β-折叠结构的特点是:(1)肽段伸展呈;(2)在片层中个肽段走向可以是;也可以是;(3)氢键是在之间形成;(4)R伸向锯齿的方。(锯齿状平行反平行相邻肽链主链上的-C=O与—N—H前)8、组成蛋白质的20中氨基酸中,除外,均为α-氨基酸;除外,氨基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都有旋光异构体;天然蛋白质分子中,只存在氨基酸。(ProGlyL-)9、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半胱氨酸)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和等类型。(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11、根据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侧链R基的化学结构,,可将蛋白质分为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杂环氨基酸,杂环亚氨基酸)12、蛋白质多肽链主链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称为二级结构.这些二级结构进一步排列一些有规则的模块称之为___________或叫作____________.(超二级结构,折迭单元)13、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______肽。氨基酸脱水后形成的键叫_____键,又称______键。(二肽肽酰胺键)14、稳定蛋白质胶体系统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水膜,电荷)15、GSH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Glu,Cys,Gly,)16、a-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结构特点是:(1)螺旋盘绕手性为;(2)上升一圈为nm;(3)一圈中含氨基酸残基数为,每个残基沿轴上升nm;(4)螺旋圈与圈之间靠而稳定;(5)螺旋中R伸向。(右手0.543.60.15氢键外侧)17、α-螺旋是蛋白质级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该模型每隔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α-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相邻螺圈三种形成。β-折叠结构有以及两种形式,稳定β-折叠的主要因素是。(二3.6氢键平行式反平行式氢键)18、蛋白质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功能,例如有,,,,。(催化运动结构基础防御营养)19、多肽链的正链是由许多___平面组成.平面之间以原子相互隔开,并以该原子为顶点作运动。(_酰胺Ca旋转)#20、常用的拆开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的方法有(1).________法,常用的试剂为_________. (2).___________法,常用的试剂为_________或_________。(氧化过氧甲酸还原巯基乙醇巯基乙酸)21、1、蛋白质变性作用最主要的特征是,变性作用是由于蛋白质分子中的被破坏,引起。(生物学性质的改变,次级键,天然构象的解体)2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如和;而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稳定性的是次级键,如、、和等。(肽键,二硫键;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23、最早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的是____________。(吴宪)2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和等类型。(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回转)25、破坏蛋白质的和中和了蛋白质的,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蛋白质可因加入、、和等类试剂而产生沉淀。(水膜,电荷,高浓度盐类,有机溶剂,重金属盐,某些酸)26、在下列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氨基酸名称:(1)________是带芳香族侧链的极性氨基酸。(2)________和_________是带芳香族侧链的非极性氨基酸。(3)________是含硫的极性氨基酸。(4)在一些酶的活性中心中起重要作用并含羟基的极性较小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1)Tyr(2)Trp、Phe(3)Cys(4)Ser五、计算1、某一蛋白质的多肽链在一些区段为α螺旋构象,在另一些区段为β构象,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40000,多肽链外形的长度为5.06x10-5厘米,试计算:α螺旋体占分子的百分比?(假设β构象中重复单位为0.7nm,即0.35nm长/残基。氨基酸残基平均分子量以120为计)解:设:α-螺旋体占分子的X%该蛋白质应含有的氨基酸残基数为:240,000/120=2,000个根据多肽链的结构,建立以下方程式:0.15nm*2000*X%+0.35nm*2,000*(100-X)%=5.06*10-5cm则:3X+700-7X=5.06x10-5x1074X=194X=48.5答:该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体占分子的48.5%2、测得一个蛋白质中色氨酸的残基占总量的0.29%,计算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色氨酸残基的分子量为186)(2分) 解:M=186*100/0.29=641383、肌红蛋白含铁量为0.335%,其最小分子量是多少?血红蛋白含铁量也是0.335%。试求其分子量。解:肌红蛋白的分子量为:100:0.335=M:56M=100*56/0.335=16716.4血红蛋白的分子量为:100:0.335=M:(4*56)M=66865.74、一个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含106个蛋白质分子,假设每个蛋白质分子平均分子量约为40000,并且所有的分子都处于α-螺旋构象,计算每个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蛋白质多肽链的总长度。(假设氨基酸残基的平均分子量为118)解:(106*40000/118)*0.15*10-7=5.08(cm)5、测得一个蛋白质的样品的含氮量为10克,计算其蛋白质含量。解:1克氮=6.25克蛋白质10*6.25=62.5克6、试计算油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的α.-螺旋的轴长长度。(2.5分)解:0.15nmx100=15nm7、下列氨基酸的混合物在pH3.9时进行电泳,指出哪些氨基酸朝正极移动?哪些氨基酸朝负极移动?(3分)Ala(pI=6.0)Leu(pI=6.02)Phe(pI=5.48)Arg(pI=10.76)Asp(pI=2.77)His(pI=7.59)解:朝负极移动者:Ala,Leu,Phe,Arg,His。朝正极移动者:Asp8、计算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的α—螺旋的轴长度。15nm9、已知牛血清白蛋白含色氨酸0.58%(按重量算),色氨酸分子量为204。(1)计算最低分子量;(2)用凝胶过滤测得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大约为7万,问该分子中含有几个Trp残基。解答:(1)设:当该牛血清白蛋白只含一个Trp时的最低分子量为M则:204/M=0.58%M=0.58%/204=35172(约35000为计)(2)该分子中应含Trp残基个数为:70000/35000=2答:(1)该牛血清白蛋白最低分子量约是35000。(2)当分子量为70000时,该分子含有二个Trp残基。 六、问答1、一个A肽:经酸解分析得知由Lys,His,Asp,Glu2,Ala,以及Val,Tyr和两个NH3分子组成。当A肽与FDNB试剂反应后,得DNP-Asp;当用羧肽酶处理后得游离缬氨酸。如果我们在试验中将A肽用胰蛋白酶降解时,得到二肽,其中一种(Lys,Asp,Glu,Ala,Tyr)在pH6.4时,净电荷为零,另一种(His,Glu,以及Val)可给出DNP-His,在pH6.4时,带正电荷.此外,A肽用糜蛋白酶降解时,也得到二种肽,其中一种(Asp,Ala,Tyr)在pH6.4时呈中性,另一种(Lys,His,Glu2,以及Val)在pH6.4时,带正电荷,问A肽的氨基酸顺序如何?(10分)答:由题意可知A肽为八肽,由Lys、His、Asp、Glu2、Ala、Val、Tyr组成。且其中包括二个酰胺;由FDNB及羧肽酶反应可知N端为Asp,C端为Val;由胰蛋白酶解、pH=6.4时电荷情况、生成DNP-His知所得二个肽段应为:Asp-Glu、Ala、Tyr、Lys-(Glu、Asp其中有一个酰胺)-His-Gln-Val再由糜蛋白酶解、pH=6.4时电荷情况知所得肽段应为:Asn-Ala-Tyr--Glu-Lys-His-Gln-Val所以整个八肽的氨基酸顺序应为:Asn-Ala-Tyr-Glu-Lys-His-Gln-Val2、将含有Asp(pI=2.98),Gly(pI=5.97),Thr(pI=6.53),Leu(pI=5.98)和Lys(pI=9.74)的pH=3.0的柠檬酸缓冲液,加到预先用同样缓冲液平衡过的Dowex-50阳离子交换树脂中,随后用该缓冲液洗脱此柱,并分部的收集洗出液,,这五种氨基酸将按什么次序洗脱下来?(8分)答:氨基酸在离子交换层析中被洗脱下的次序取决于氨基酸在该条件下所带电荷的种类、大小以及分子本身的极性等。因此以上五种氨基酸在pH=3.0缓冲液洗脱,洗脱下来的次序是:Asp-Thr-Glu-Leu-Lys先……………………后3、有一个七肽,经分析它的氨基酸组成是:Lys,Gly,Arg,Phe,Ala,Tyr,和Ser.此肽未经糜蛋白酶处理时,与FDNB反应不产生α-DNP-氨基酸.经糜蛋白酶作用后,此肽断裂成两个肽段,其氨基酸组成分别为Ala,Tyr,Ser,和Gly,Phe,Lys,Arg.这两个肽段分别与FDNB反应,可分别产生DNP-Ser和DNP-Lys.此肽与胰蛋白酶反应,同样能生成两个肽段,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分别是Arg,Gly,和Phe,Tyr,Lys,Ser,Ala.试问此七肽的一级结构是怎样的?答因为此肽未经糜蛋白酶处理时与FDNB反应不产生α-DNP-氨基酸可推断为:环七肽从经糜蛋白酶水解成的两个片段及它们与FDNB的反应产物可知该两片段可能为:-Ser-Ala-Tyr-(1)-Lys-Gly、Arg、Phe-(20)此肽与胰蛋白酶反应生成的两个片段应是: -Gly-Arg-(3)-Phe、Tyr、Ser、Ala、Lys-(40)(20)肽段结合(3)肽段综合分析应为:-Lys-Gly-Arg-Phe-(2)(40)与(1)肽段综合分析应为-Phe-Ser-Ala-Tyr-Lys-(4)综合(2)与(4)肽段,此肽应为:Gly-Arg-Phe-Ser-Ala׀׀Lys________________Tyr4、下列氨基酸的混合物在pH3.9时进行电泳,指出哪些氨基酸朝正极移动?哪些氨基酸朝负极移动?Ala(pI=6.0)Leu(pI=6.02)Phe(pI=5.48)Arg(pI=10.76)Asp(pI=2.77)His(pI=7.59)解:向负极移动者:Ala,Leu,Arg,Phe,His.向正极移动者:Asp5、某多肽的氨基酸顺序如下:Glu-Val-Lys-Asn-Cys-Phe-Arg-Trp-Asp-Leu-Gly-Ser-Leu-Glu-Ala-Thr-Cys-Arg--His-Met-Asp-Gln-Cys-Tyr-Pro-Gly-Glu-Glu-Lys.如用胰蛋白酶处理,此多肽将产生几个小肽?(假设无二硫键存在)答:产生四个小肽1.Glu-Val-Lys2.Asn-Cys-Phe-Arg3.Trp-Asp-Leu-Gly-Ser-Leu-Glu-Ala-Thr-Cys-Arg4.His-Met-Asp-Glu-Cys-Tyr-Pro-Gly-Glu-Glu-Lys6、比较下列各题两个多肽之间溶解度的大小(1)〔Gly〕20和〔Glu〕20,在pH7.0时(2)〔Lys-Ala〕3和〔Phe-Met〕3,在pH7.0时(3)〔Ala-Ser-Gly〕5和〔Asn-Ser-His〕5,在pH9.0时(4)〔Ala-Asp-Gly〕5和〔Asn-Ser-His〕5,在pH3.0时答:多肽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取决它们侧链R基团大概相对极性,特别是离子化基团的数目,离子化基团愈多,多肽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愈大。因此在下列各题中:(1)pH7.0时,〔Gly〕20的溶解度大于〔Gly〕20(2)pH7.0时,〔Lys-Ala〕3的溶解度大于〔Phe-Met〕3(3)pH9.0时,〔Asn-Ser-His〕5溶解度大于〔Ala-Ser-Gly〕5(4)pH3.0时,〔Asn-Ser-His〕5溶解度大于〔Ala-Asp-Gly〕57、一种酶分子量为360,000,在酸性环境中可解离为二个不同成分, 其中一个成分分子量为120,000,另一个为60,000.大的占总蛋白的三分之二,具有催化活性;小的无活性.用β-巯基乙醇处理时,大的颗粒即失去催化活性,并且它的沉降系数减小,但沉降图案上只呈现一个峰.关于该酶的结构可做出什么结论?答:从题中已知酸水解结果可初步推测:该酶有具有催化活性的大亚基,分子量为120000,并含有二个(360000x2/3=240000,240000/120000=2),还有分子量为6000无催化活性的小亚基,个数也为二个,因(360000-120000x2)/6000=2再从β-巯基处理结果又知在两个大亚基内有二硫键。第一章酶一、名词解释#1、Kcat:酶的转换数,即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微摩尔数。#2、限制酶:在细菌的细胞内有一类识别并水解外源DNA的酶,称为限制性内切酶。3、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必需基团:酶分子中有很多基团,但并不是所有基团都与酶的活性有关。其中有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称必需基团。4、酶原:某些酶,特别与消化有关的酶,在最初合成和分泌时,没有催化活性,这种没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5、同工酶:是指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6、巯基酶:某些含有巯基的酶,在体内需要有自由的巯基存在时,才能发挥催化活性,若自由巯基发生改变,则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这类酶叫巯基酶。7、酶原激活:酶原在一定的条件下经适当的物质作用,可转变成有活性的酶。酶原转变成酶的过程成为酶原激活。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酶活性部位形成或暴露的过程。8、酶工程:指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9、固定化酶:通过吸附、偶联、交联和包埋或化学方法做成仍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水不溶酶。#10、中间产物学说:酶在催化反应,酶首先与底物结合成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分解成产物和原来的酶,此学说称中间产物学说。11、金属酶:酶分子中含有金属元素的酶类12、别构效应剂:能够与酶分子中的别构中心结合,诱导出或稳定住酶分子的某种构象,使酶活动中心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受到影响,从而调节酶的催化反应速度及代谢过程的物质。13、诱导酶:某些物质能促进细胞内含量极微的酶迅速增加,这种是诱导生成的,称为诱导酶。14、比活性:指单位重量样品中的酶活力,即U数/mg蛋白质或Kat数/kg蛋白质。 15、协同效应:在别构酶参与的酶促反应中,底物与酶结合后,引起了调节酶分子构象发生了变化,从而使酶分子上其它与底物结合部位与后继的底物的亲和力发生变化,或结合更容易,称为正协同效应,相反称为负协同效应。#16、KNF模型:称为别构酶的序变模型,该学说认为酶分子中的亚基结合小分子物质(底物或调节物)后,亚基构象各个依次变化,从而实现催化功能。17、别构酶:由于酶分子构相的变化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从而对代谢反应起调节作用的酶。18、全酶与蛋白酶:一些结合蛋白质酶类,除蛋白组分,还含有一对热稳定的非蛋白小分子物质,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因子,只有两者结合成完整体系才具有活力,此完整酶分子称为全酶。19、共价修饰调节:一类调节酶可由于其它酶对其结构进行共价修饰,而使其在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相互转变,称为共价修饰调节。20、多酶体系:在完整的细胞内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个酶形成的反应链体系,称为多酶体系。21、辅基:结合酶中与酶蛋白结合较紧的,用透析法不易除去的小分子物质称为辅基。22、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认为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构原来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但酶的活性中心不是僵硬的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活性中心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排列和定向,因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结合成中间络合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23、核糖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称为核糖酶。24、酶原: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25、酶的反馈抑制:酶作用的产物对酶本身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称为酶的反馈抑制。#26、MWC模型:称为别构酶的齐变模型或对称模型,该模型认为别构酶的所有亚基,或者全部呈坚固紧密、不利于结合底物的“T”状态,或全是松散的、有利于结合底物的“R”状态,这两种状态的转变对于每个亚基是同时、齐步发生的。二、选择1、核酶的化学本质是(A)A、核糖核酸B、粘多糖C、蛋白质D、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物2、乳酸脱氢酶经过透析后,其活性大大降低或消失,这是因为:(C)A亚基解聚B酶蛋白变性C失去辅酶D缺乏底物与酶结合所需要的能量E以上都不对3、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E)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底物C所有的酶均需特异的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对其底物都具绝对特异性E上述都不对#4、测酶活性时,反应速度对底物应呈:(A) A一级反应B混合级反应C零级反应D二级反应5、在效应物作用下,蛋白质产生的变构(或别构)效应是蛋白质的(C)A一级结构发生变化B构型发生变化C构象发生变化D氨基酸顺序发生变化6、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D)A.低温可使酶失活B.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变化E.以上都不对*7、在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中,CTP可以使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产生别构效应的事实属于下列哪种情况:(B,E)A.别构抑制B.别构激活C.酶的诱导生成作用D.非共价作用E.前体活化作用*8、非竞争抑制作用是:(B,C,D)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B.酶与抑制剂结合后,还可与底物结合C.酶与底物结合后,还可与抑制剂结合D.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产物E.以上都不对9、关于研究酶反应速度应以初速度为准的原因中,哪项不对?(E)A.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产物浓度的增加对反应速度呈负反馈作用,C.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D.温度和pH有可能引起部分酶失活,E.测定初速度比较简单方便10、酶促反应达最大速度后,增加底物浓度不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A)A.全部酶与底物结合成E-S复合体B.过量底物对酶有负反馈抑制C.过量底物与激活剂结合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E.以上都不是11、底物浓度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则(D)A.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C.酶的结合部位被更多的底物占据D.再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E.形成酶—底物复合体增加 12、有机磷农药(E)A.对酶有可逆性抑制作用B.可与酶活性中心上组氨酸的咪唑基结合,使酶失活C.可与酶活性中心上半胱氨酸的巯基结合使,酶失活D.能抑制胆碱乙酰化酶E.能抑制胆碱酯酶13、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存在,使酶促反应动力学改变为:(C)AV不变,km变小BV不变,km变大CV变小,km变大DV变小,km不变EV变小,km变小FV变大,km变大14、含唾液淀粉酶的唾液经透析后,水解淀粉的能力显著下降,其原因是:(B)A、酶变性失活B、失去Cl—C、失去Ca2+D、失去辅酶*15、受共价修饰调节的酶有(AB)A糖原磷酸化酶B谷氨酰胺合成酶Cβ—半乳糖苷酶D精氨酸酶E色氨酸合成酶F乙酰辅酶A羧化酶16、竞争性抑制剂的存在,使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改变为:(B)AV不变,Km变小BV不变,Km变大CV变小,Km变大DV变小,Km不变EV和Km都变小FV和Km都变大17、有机磷农药的杀菌机理是:(D)A是酶的可逆性抑制作用B可与酶的活性中心上组氨酸的??基结合使酶失活C可与酶活性中心上半胱氨酸的巯基结合使酶失活D能抑制胆碱脂酶E能抑制胆碱乙酰化酶18、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下列哪能项是正确的:(B) A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不大B不同的酶有其不同的最适pHC酶的最适pH都在中性即pH=7左右D酶的活性随pH的提高而增大E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最大的主要在于影响酶的等电点19、在对酶的抑制中,Vmax不变,Km增加的是(A)A、竞争性抑制B、非竞争性抑制 C、反竞争性抑制D、不可逆抑制20、根据国际系统命名法原则,以下哪一个属转移酶类(A)A、EC2.7.1.126B、EC1.7.1.126C、EC3.7.1.126   D、EC6.7.1.12621、1、下列有关酶蛋白的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C  ) A、属于结合酶的组成部分    B、为高分子化合物 C、与酶的特异性无关  D、不耐热     E、不能透过半透膜22、关于变构酶的结构特点的错误叙述是:(  D  ) A、有多个亚基组成       B、有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有与变构剂结合的部位    D、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都处于同一亚基上 E、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既可处于同一亚基也可处于不同亚基上*23、酶蛋白和辅酶之间有下列关系(BDE)A、两者以共价键相结合,二者不可缺一B、只有全酶才有催化活性C、在酶促反应中两者具有相同的任务D、一种酶蛋白通常只需一种辅酶E、不同的酶蛋白可使用相同辅酶,催化不同的反应*24、关于别构酶,正确的表达是(ACF)A、它们一般是寡聚酶B、它们一般是单体酶C、当效应剂与别构酶非共价结合后,引起别构效应。D、当效应剂与别构酶共价结合后,引起别构效应。E、别构酶的动力学性质符合米氏方程式。F、别构酶的动力学性质不符合米氏方程式。25、酶促作用对反应过程能量的影响在于(B)A、提高活化能B、降低活化能C、提高产物的能阈D、降低产物的能阈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26、下列哪一个酶的催化活性需要金属离子?(B)A、溶菌酶B、羧肽酶C、胰凝乳蛋白酶D、胰蛋白酶 三、判断1、同一种辅酶与酶蛋白之间可有共价和非共价两种不同类型的结合方式。(×)2、Km值仅由酶和底物的相互关系决定,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3、酶的敏感性就是指酶对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极为敏感。(√)4、人体生理的pH值是体内各种酶的最适pH值。(×)5、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Km愈大,表明亲和力愈大。(×)6、激活剂对酶具有激活作用,激活剂浓度越高,则酶活性越大。(×)7、非竞争性抑制中,一旦酶与抑制剂结合后,则再不能与底物结合。(×)8、毒气DFP为不可逆型抑制剂。(√)5、溶菌酶和辅酶NAD和NADP是名种脱羧酶的辅酶。(×)6、胰蛋白酶均属单体酶。(√)7、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8、酶的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它不随测定的pH和温度而改变。(×)9、别构酶动力学曲线的特点都是呈S形曲线。(×)10、不可逆抑制作用中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蛋白中的基团结合。(√)11、反竞争抑制中,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结合。(√)12、酶活性中心是亲水的介电区域。(×)13、溶菌酶的实现催化功能需金属离子Mg2+参与。(√)14、抗体酶既具有专一结合抗原的性质,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5、溶菌酶的实现催化功能需金属离子Mg2+参与。(√)16、抗体酶既具有专一结合抗原的性质,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7、诱导酶是指在加入诱导物后本身构象发生变化,趋向于易和底物结合的一类酶。(×)18、溶菌酶和胰蛋白酶均属单体酶。(√)19、辅助因子都可用透析法去除。(×)20、在酶分离纯化过程中,有时需在抽提溶剂中加入少量的巯基乙醇,这是为了防止酶蛋白的-SH被氧化。(√)21、在稳态平衡假说中,产物和酶结合形成复合物的速度极小。(√)22、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Km愈大,表明亲和力愈大。(×)23、人体生理的pH值是体内各种酶的最适pH值。(×)24、诱导酶是指在加入诱导物后本身构象发生变化,趋向于易和底物结合的一类酶。(×)25、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是酶变性失活的结果。(×)26、在酶分离纯化过程中,有时需在抽提溶剂中加入少量的巯基乙醇,这是为了防止酶蛋白的-SH被氧化。(√)27、在稳态平衡假说中,产物和酶结合形成复合物的速度极小。(√)28、辅助因子都可用透析法去除。(×)四、填空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 (酶与底物的靠近及定向效应酶与底物发生变形作用共价催化酸碱催化_)2、结合蛋白酶类必须和相结合才有活性,此完整的酶分子称为。(酶蛋白辅因子全酶)3、酶原是。酶原变成酶的过程称为。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酶的部位或的过程,某些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其生物学意义是。没有催化活性的前体酶原的激活活性形成暴露保护组织细胞不被水解破坏4、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可分为两类和。酶的活性部位不仅决定酶的,同时也对酶的催化性质起决定作用。结合基团催化基团专一性5、根据蛋白质结构上的特点,可把酶分为三类:、和。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物6、要使酶反应速度达到Vmax的8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1/4倍。7、和一般化学反应相同,测定酶促反应速度有两种方法,(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8、米氏常数是酶的____________常数,可用来近似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Km愈大,则表示酶与底物________________(酶的特征物理常数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酶与底物亲和力愈小)9、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特点是_________Vmax,而Km_________。(减小不变)10、关于酶与底物的结合,现在普遍认为的是____________学说,该学说能较好地解释酶催化作用的________;而酶催化作用的高效率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解释。(诱导契合学说专一性能阀学说中间产物学说)11、Mechaelis和Menten根据___________推导了__________的公式,称为________。(中间产物学说表示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米氏方程)12、可逆性抑制作用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前者是_______改变而不改变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方法来消除这种抑制作用;后者改变_______而不改变________。(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Km,V,增加底物浓度,V,Km)13、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可分为两类:和。酶的活性部位不仅决定酶的,同时也对酶的起决定性作用。(结合基团催化基团专一性催化性质)14、米氏常数Km是常数,可用来近似表示。Km愈大,则表示,愈小则表示。(酶的特征性物理酶对底物亲和力的大小酶对底物亲和力小酶对底物亲和力大)15、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六大类,它们是、、、 、、。(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合成酶)16、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是、、、。(邻近定位效应、张力与变形、酸碱催化、共价催化)17、当_时,酶促反应速度与[E]成正比。(底物过量)18、酶活性中心的两个功能部位为__和__。(结合中心催化中心)19、酶的负协同效应使酶的对不敏感。(反应速度底物浓度)20、酶的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起作用,而酶蛋白决定酶的。(催化作用专一性)21、蛋白水解酶类可分为、和三类。(肽链内切酶肽链外切酶二肽酶)22、根据酶蛋白分子结构的特点,可把酶分为三类:、、。(单体酶、寡聚酶、多酶络和物)23、酶对底物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和。(结构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2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和等。(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25、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特点是:(1)、(2)(3)(4)。(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酶易失活,酶活力的可调性)26、竞争性抑制剂使Vmax,Km。非竞争性抑制的酶反应中Vmax_____,Km_________。(不变,增加,减小,不变)五、计算1、某酶制剂的比活力为42单位/mg蛋白质,每ml含12mg蛋白质,(1)计算1ml反应液中含5μl酶制剂时的反应初速度(2)若1ml反应液内含5μl酶制剂,在10分钟内消耗底物多少?解:(1)1个酶活力单位为特定条件下,1分钟内能转化1μmol底物的量.反应初速度v=5×10-3×12×42=2.52(μmol/L/min)(2)10分钟内消耗底物:2.52μmol/L/min×10min=25.2μmol2、某酶的Km为4.7*10-3M,如果该反应的Vmax是22μmol*L-1*min-1,在底物浓度为2*10-4M和抑制的浓度为5*10-4M的情况下在:(1)竞争性抑制,其反应速度将是多大?(2)非竞争性,其反应速度又将是多大?(Ki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3*10-4)(共3分) 解:(1)v=Vmax[S]/{Km(1+[I]/Ki)+[S]}=22*10-6*2*10-4/{4.7*10-3*(1+5*10-4/3*10-4)+2*10-4}=3.46*10-7(mol*L-1*min-1)(2)v=(Vmax/(1+[I]/Ki)[S])/(Km+[S])=3.57*10-7(mol*L-1*min-13、某一符合米氏方程的酶,当[S]=2Km时,其反应速度Vmax等于多少?v=Vmax[S]/(Km+[S])v=Vmax*2Km/(Km+2Km)v=2/3Vmax即此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2/3#4、某酶的Km为4.0×10-4mol/L,Vmax=24μmol/L/min,计算出当底物浓度为2×10-4mol/L,非竞争性抑制剂浓度为6.0×10-4mol/L,Ki为3.0×10-4mol/L时的抑制百分数。有抑制剂存时:v=Vmax[S]/(1+[I]/Ki)(Km+[S])v=24*2×10-4/(1+6.0×10-4/3.0×10-4)(4.0×10-4+2×10-4)v=24*2×10-4/18v=8/3×10-4(μmol/L/min)无抑制剂存时:v=Vmax[S]/(Km+[S])v=24*2×10-4/(4.0×10-4+2×10-4)v=8×10-4(μmol/L/min)[1-8/3×10-4(μmol/L/min)/8×10-4(μmol/L/min)]*100%=66.7%即有非况争性抑制剂存在时,其抑制百分数为66.7%5、已知1亳升酶溶液中含蛋白质量为0.625mg,每亳升酶溶液所含酶单位为250,些酶的活性是多少?(3’)250/0.625=400U/mg6、一酶促反应的速度为Vmax的80%,在Km与[S]之间有何关系?Km=[S]/47、某一酶促80反应的速度从最大速度的10%提高到90%时,底物浓度要做多少改变?需提高80倍8、一种纯酶按重量算含Leu1.65%和Ile2.48%,问该酶最低分子量为多少?解:设该酶的最低分子量为M,最少含X个Leu残基,含Y个Ile残基则:XMLeu/M=1.65%YMIle/M=2.48% 因为MLeu=MIle=131所以X/Y=1.65/2.48=2/3即X=2Y=3代入公式:2x131/M=1.65%M=2x131/1.65%=15800答该酶最低分子量为158009、过氧化氢酶Km值为2.5*10-2克分子/升,当底物过氧化氢浓度为100毫克分子/升时,求在此浓度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即V/Vmax=?)解答:V=Vmax[S]/(Km+[S])故V/Vmax=[S]/(Km+[S])=100*10-3/(2.5*10-2+10-1)=0.1/0.125*100%=80%10、某酶的Km为4.0×10-4mol/L,Vmax=24μmol/L/min,计算出当底物浓度为2×10-4mol/L,非竞争性抑制剂浓度为6.0×10-4mol/L,Ki为3.0×10-4mol/L时的抑制百分数。解答:有抑制剂存在时:v=Vmax[S]/(1+[I]/Ki)(Km+[S])v=24*2×10-4/(1+6.0×10-4/3.0×10-4)(4.0×10-4+2×10-4)v=24*2×10-4/18v=8/3×10-4(μmol/L/min)无抑制剂存在时:v=Vmax[S]/(Km+[S])v=24*2×10-4/(4.0×10-4+2×10-4)v=8×10-4(μmol/L/min)[1-8/3×10-4(μmol/L/min)/8×10-4(μmol/L/min)]*100%=66.7%即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其抑制百分数为66.7%六、问答1、同工酶有何生理意义?同工酶指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分子结构组成却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可能是生命有机体对环境变化或代谢变化的另一种调节方式,即当一种同工酶受抑制或破坏时,其他同工酶仍起作用,从而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2、简述多底物反应的几种机理。多底物反应有:依次反衣机理,即产生的底物随酶催化反应依次释放;随机反应机理,即底物以随机的方式释放;乒乓反应机理。3、如何解释酶活性与pH的变化关系,假如其最大活性在pH=4或pH=11时,酶活性可能涉及那些氨基酸侧链?解答:(1)过酸、过碱影响酶蛋白的构象,甚至使酶变性失活。(2)PH 改变不剧烈时,影响底物分子的解离状态和酶分子的解离状态,从而影响酶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3)PH影响酶分子中另一些基团的解离,这些基团的解离状态与酶的专一性及酶分子的活性中心构象有关。如果酶的最大活性在PH=4时,可能涉及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如果酶的最大活性在PH=11时,可能涉及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4、述酶活性调控的几种机制。解答:酶活性调控的机制有:别构效应的调控,可逆共价修饰调控,酶原的激活和激促蛋白或抑制蛋白质的调控。5、运用生化理论,试分析下述现象:绝大多数酶溶解在纯水中会失活,为什么?解答:酶溶解在蒸馏水中,(1)不能为酶催化反应提供最适的PH环境,特别是当反应过程中,PH发生变化时,不能起缓冲作用;(2)在蒸馏水中蛋白质容易变性;(3)酶在净水溶液中缺乏必需的离子,且对温度变化敏感,所以对酶来说在蒸馏水中容易失活。第一章核酸一、名词解释1、cAMP和cGMP:分别是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它们是与激素作用密切相关的代谢调节物。#2、断裂基因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的基因由于内含子的存在,而使基因呈不连续状态,这种基因称为断裂基因。3结构基因:为多肽或RNA编码的基因叫结构基因。4、假尿苷:在tRNA中存在的一种5-核糖尿嘧啶,属于一种碳苷,其C1‘与尿嘧啶的C5相连接。#5、Southern印迹法:把样品DNA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片段,进行凝胶电泳,将电泳分离后的DNA片段从凝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再用杂交技术与探针进行杂交,称Southern印迹法。6、核酸的变性:高温,酸,碱以及某些变性剂(如尿素)能破坏核酸中的氢键,使有规律的螺旋型双链结构变成单链的无规则的“线团”,此种作用称为核酸的变性。7、核酸的变性:高温、酸、碱以及某些变性剂(如尿素)能破坏核酸种的氢键,使有规律的双螺旋结构变成单链,似无规则的“线团”,此谓核酸的变性。8、内含子:基因中不为蛋白质、核酸编码的居间序列,称为内含子。9、假尿苷:tRNA分子中存在一种核糖尿嘧啶,其C1’是与尿嘧啶的第三个碳原子相连。10、增色效应: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线吸收增加的现象。11、hnRNA:称为核不均一RNA,是细胞质mRNA的前体。12、退火:变性核酸复性时需缓慢冷却,这种缓慢冷却处理的过程,叫退火。13、复制子: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子,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子。 14、增色效应:DNA或RNA变性或降解时其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称增色效应。15、减色效应:DNA或RNA复性时其紫外吸收值减少的现象称减色效应。16、Northern印迹法:将电泳分离后的RNA吸印到纤维素膜上再进行分子杂交的技术,称Northern印迹法。17、解链温度:DNA的加热变性一般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通常把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二、选择#1、把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技术叫:(B)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CWesternblottingDEasternblotting2、外显子代表:(E)A一段可转录的DNA序列B一段转录调节序列C一段基因序列D一段非编码的DNA序列E一段编码的DNA序列3、脱氧核糖的测定采用(B)A、地衣酚法B、二苯胺法C、福林-酚法D、费林热滴定法*4、在DNA双螺旋二级结构模型中,正确的表达是:(CF)A两条链方向相同,都是右手螺旋B两条链方向相同,都是左手螺旋C两条链方向相反,都是右手螺旋D两条链方向相反,都是左手螺旋E两条链的碱基顺序相同F两条链的碱基顺序互补5、可见于核酸分子的碱基是:(A)A5-甲基胞嘧啶B2-硫尿嘧啶C5-氟尿嘧啶D四氧嘧啶E6-氮杂尿嘧啶6、下列描述中哪项对热变性后的DNA:(A)A紫外吸收增加B磷酸二酯键断裂C形成三股螺旋D(G-C)%含量增加7、双链DNATm值比较高的是由于下列那组核苷酸含量高所致:(B)AG+ABC+GCA+TDC+TEA+C8、核酸分子中的共价键包括:(A)A嘌呤碱基第9位N与核糖第1位C之间连接的β-糖苷键B磷酸与磷酸之间的磷酸酯键 C磷酸与核糖第一位C之间连接的磷酸酯键D核糖与核糖之间连接的糖苷键9、可见于核酸分子的碱基是(  A   ) A、5-甲基胞嘧啶   B、2-硫尿嘧啶    C、5-硫尿嘧啶  D、四氧嘧啶      E、6-氮杂尿嘧啶*10、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学说的主要依据是(DE)A、DNA是细菌的转化因子B、细胞的自我复制C、一切细胞都含有DNAD、DNA碱基组成的定量分析E、对DNA纤维和DNA晶体的X光衍射分析F、以上都不是主要依据11、多数核苷酸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位于:()CA、220nm附近B、240nm附近C、260nm附近D、280nm附近E、300nm附近F、320nm附近12、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C   )A、胞核DNA    B、线粒体DNA     C、tRNAD、mRNA     E、rRNA       F、hnRNA13、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的磷酸最常连于戊糖的(C)A、C-2’B、C-3’C、C-5’D、C-2’及C-3’C-2E、C-2’及C-5’*14、在DNA双螺旋二级结构中,正确的表达是(CF)A、两条链方向相同,都是右手螺旋。B、两条链方向相同,都是左手螺旋。C、两条链方向相反,都是右手螺旋。D、两条链方向相反,都是左手螺旋。E、两条链的碱基顺序相同。F、两条链的碱基顺序互补。15、核酸分子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C)A.磷酸戊糖B.核苷C.碱基序列D.戊糖磷酸骨架E.磷酸二酯键16、嘌呤核苷中嘌呤与戊糖的连接键是:(A)A.N9-Ć1B.C8-Ć1C.N1-Ć1D.N7-Ć1E.N1-Ć1F.C5-Ć117、可用於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B)A.NB.PC.CD.HE.OF.S18、X和Y两种核酸提取物,经紫外线检测,提取物X的A260/A280=2,提取物YA260/A280=1,该结果表明:(B)A.提取物X的纯度低於提取物YB.提取物Y的纯度低於提取物XC.提取物X和Y的纯度都低 D.提取物X和Y的纯度都高E.不能表明二者的纯度三、判断1、Tm值高的DNA分子中(C=G)%含量高。(√)1、由于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3、Tm值低的DNA分子中(A=T)%含量高。(√)4、由于RNA不是双链,因此所有的RNA分子中都没有双螺旋结构。(×)5、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合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是)6、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必须用同源的DNA作标准样品。(×)7、起始浓度高、含重复序列多的DNA片段复性速度快。(√)8、核苷酸的等电点的大小取决于核糖上的羟基与磷酸基的解离。(×)9、核苷酸的碱基和糖相连的糖苷键是C-O型。(×)10、DNA碱基摩尔比规律仅适合于双链,而不适合于单链。(√)四、填空1、天然DNA的负超螺旋是由于DNA双螺旋中两条链引起的,为手超螺旋。正超螺旋是由于DNA双螺旋中两条链引起的,为手超螺旋。松弛(少绕)右扭紧(多绕)左2、可利用和这两种糖的特殊颜色反应区别DNA和RNA,或作为两者定量测定的基础。(苔黑酚二苯胺)3、建立DNA双螺旋模型的主要实验依据是、和。X-光衍射数据,关于碱基对的证据,电位滴定行为4、mRNA约占细胞总RNA的,其分子量为道尔顿,在细胞质中常与结合。(3~5%0.2-2.0*106核糖体)5、3’,5’-环鸟苷酸的代号为,是生物体内与密切相关的代谢调节物。类似的化合物还有和。(cGMP激素作用cAMPcCMP)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於__________年提出的。这个结构模型认为DNA分子是由两条_____________的多核苷酸链构成。_______和________排列在外侧,形成了两条向____盘旋的主链,两条主链的横档代表一对_______排列在外侧,它们彼此_______键相连。.(Wanton,Crick1953反向平行磷酸核糖右碱基氢)7、DNA的复性速度与、以及DNA片段的大小有关。(起始浓度重复序列的多少)8、因紫外光照射而引起的DNA破坏的修复系统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 9、tRNA的二级结构是___________型,其结构中与蛋白质生物合成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叶草叶,氨基酸臂,反密码环)10、DNA的复性速度与、以及DNA片段的大小有关。(起始浓度重复序列的多少)11、原核生物核糖体的沉降系数约70S。它是由30S亚基和50S亚基构成的。这两个亚基中所包含的rRNA的沉降系数分别为16S、5S和23S。12、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其结构中与蛋白质生物合成关系最密切的是和。(氨基酸臂反密码环)13、结构基因为和编码。(多肽RNA)14、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和于年提出的.这个结构模型认为DNA分子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构成的和排列在外侧构成两条向盘旋的主链,两条链的横档代表一对排列在内侧,它们彼此以相连。(WatsonCrick1953反向平行磷酸脱氧核糖右手碱基氢键)15、从E.coli中分离的DNA样品内含有20%的腺嘌呤(A),那么T=%,G+C=%。(2060)16、生物基因的功能主要有二个方面:(1);(2)。(通过复制将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基因表达)17、真核mRNA一般是顺反子。其前体是,在成熟过程中,其5‘端加上帽子结构,在3‘端加上尾巴结构,并通过分子的帮助除去和拼接。(单不均一核RNA7-甲基鸟苷多聚腺苷酸小核RNA内含子外显子)18、原核细胞中rRNA的前体是,经过甲基化作用和酶的作用转变成成熟的rRNA。(前核糖体RNA专一核酸内切)19、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通过这种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95’糖苷键糖苷键嘌呤核苷)五、计算1、有一噬菌体的突变株其DNA长度为15μm,而野生型的DNA长度为17μm,问该突变体的DNA中有多少个碱基缺失?解:因为相邻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所以该突变体的DNA中碱基缺失数为:(17-15)*1000/0.34=5.88*103个2、按照根据Watson-Crick模型推测的大小,试计算每1微米DNA双螺旋的核苷酸对的平均数。解:根据Watson-Crick模型,DNA双螺旋中,1对核苷酸之间的距离为0.34nm,所以1微米DNA双螺旋的核苷酸对的平均数: 1*1000/0.34=2941对3、大肠杆菌内RNA的总质量是3.2*1010道尔顿,其中80%是rRNA,15%是tRNA,5%是mRNA。一个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是340,计算(1)假定每个核蛋白体中RNA的分子量是1.7*106,mRNA平均长度为1000个核苷酸,那么每个mRNA上有多少个核蛋白体?(2)假定每个tRNA的长度为90个核苷酸,那么每个核蛋白体有几个tRNA分子?解:每个大肠杆菌内的核蛋白体数=(3.2*1010*80%)/1.7*106=1.5*104每个大肠杆菌内的mRNA数=(3.2*1010*5%)/1000*340=0.47*104每个大肠杆菌内的tRNA数=(3.2*1010*15%)/90*340=15.7*104(1)每个mRNA上的核蛋白体=1.5*104/0.47*104=3.19(个)(2)每个核蛋白体上的tRNA分子数=15.7*104/1.5*104=10.47(个)4、一个双链DNA的分子长度为15.22μm,(1)计算这个双链DNA的分子量。(设:DNA中每对核苷酸平均分子量为670D)(2)这个DNA分子约含有多少螺旋?解:(1)这个双链DNA的分子量为15.22×103×670/0.34=3.0×107D(2)这个DNA分子含有的螺旋数为15.22×103/0.34=4476个5、有一个λ噬菌体突变体的DNA外形长度是15μm,而正常的λ噬菌体DNA的长度是17μm,问:(1)突变体DNA中有多少碱基对丢失掉?(2)正常的λ噬菌体DNA按摩尔计含28.8%的胸腺嘧啶,求该噬菌体中其它碱基的摩尔百数。解:(1):(17-15)x103nm/0.34nm=5882(bp)(2):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TG=C所以该噬菌体中[A]=[T]=28.8%;[G]=[C]=(100-28.8X2)/2%=21.2%6、按照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模型,试计算1微米DNA双螺旋的核苷酸对的平均数。解:1×103/0.34=2941对核苷酸7、有一个λ噬菌体突变体的DNA外形长度是15μm,而正常的λ噬菌体DNA的长度17μm,问:(1)突变体DNA中有多少碱基对丢失掉?(2)正常的λ噬菌体DNA按摩尔计含28.8%的胸腺嘧啶,求该噬菌体中其它碱基的摩尔百数。解:(1)突变体DNA丢失的碱基数为:(17-15)μm/0.34nm=2×103nm/0.34nm=5882(bp) (2)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A=TG=C[A]=[T]=28.8%[G]=[C]=(100-28.8×2)/2%=21.2%8、一个双链DNA的分子长度为15.20mm(1)计算这个双链DNA的分子量(设:DNA中每对核甘酸平均分子量为670)(2)这个DNA含有多少螺旋?答(1)该双链DNA分子量为15.22×103×670/0.34=3.0×107(道尔顿)(1)含有的螺旋数为15.22×103/0.34=4476(个)9、以下是双股DNA在含有1mmol/LEDTA的10mmol/L磷酸缓冲液中所得到的Tm数据:样品(G+C)%Tm(℃)A70.078.5B52.571.2C37.565.0Z?73.3(1)在上述情况下,推导一个(G+C)%含量与Tm的关系的公式。(2)计算样品Z的(G+C)%含量?答(1)(G+C)%=2.4(Tm-49.3)(2)57.610、如果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75%用来编码蛋白质,假定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为6*103,请问:若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大约能编码2000种蛋白质。求该染色体DNA的长度是多少?该染色体DNA的分子量大约是多少?(以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0,核苷酸对平均分子量为640计算。)解答:大肠杆菌染色体含有的碱基数为2000*3*6*103/120=3*1063*106/0.75=4*106故染色体的长度=0.34nm*4*106=1.36*106nm染色体DNA的分子量=640*4*106=2.56*10911、单个人类细胞内存在的所有DNA,其总长度为2m,相当于5.5*109碱基对,假设DNA中有1/3是多余的,不能用作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并设每个基因平均含900对碱基,试计算单个人类细胞的DNA含多少基因?解答:基因数=5.5*109*2/(3*900)=4.09×106第一章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是具有传递氢功能的脱氢酶的辅酶。 2、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类必不可少,但含量极微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1、一碳单位:指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亚甲基、甲酰基等。2、维生素: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含量极微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5、脂溶性维生素:通常将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6、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7、激素:由多细胞生物的特殊细胞合成,并经体液输送到其它部位显示特殊生理活性的微量化学物质。二、选择1、作为酰基载体的辅酶含有:(F)A硫胺素B核黄素C吡哆醛D吡哆胺E尼克酸F泛酸2、与视蛋白结合构成视紫红质的物质是:(D)A全反型视黄醛B11-顺型视黄醇C全反型视黄醛D11-顺型视黄醛E以上均不是*3、能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维生素是:(BD)A维生素B6B维生素B12C烟酸D叶酸4、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E)AVB1BVB2CVB6DVCEVB125、结构中不含腺嘌呤残基成分的是(D)A、FADB、NAD+C、NADP+D、FMN6、儿童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A)A佝偻病B骨质软化症C坏血病D恶性贫血E癞皮病7、转氨酶的辅酶是:(D)A.硫胺素B.核黄素C.吡哆醛D.磷酸吡哆醛E.尼克酸F.泛酸8、在叶酸分子中,参与一碳单位转移的氮原子是:(B)A.N5,N6B.N5,N10C.N7,N8D.N7,N6E.N5,N8#9、ß-丙氨酸可用于合成的维生素是:(D)A.硫胺素B.核黄素C.钴胺素D.泛酸E.叶酸F.尼克酰胺 10、转氨酶的辅酶是:(D)A.硫胺素B.核黄素C.吡哆醛D.磷酸吡哆醛E.尼克酸F.泛酸#11、与凝血酶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B)A.VCB.VKC.VED.VB12E.硫辛酸12、下列有关维生素作为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作用的列举中,哪一个是错误的?(C)A.硫辛酸-脱羧B.泛酸-转酰基C.叶酸-氧化还原D吡哆醛-转氨基E.核黄素-传递氢和电子13、坏血病是由哪一种维生素缺乏所引起的:(C)A.核黄素B.VB1C.VCD.VppE.硫辛酸14、ß-丙氨酸可用与合成的维生素:(E)A硫胺素B.核黄素C钴胺素D泛酸E叶酸F尼克酰胺15、维生素B12结构中含有的金属有:(D)A锰B钼C锌D钴16、经常日光浴体内不致缺乏的维生素是:(E)A、维生素CB、维生素B6C、维生素AD、维生素B12E、维生素D17、不参与转移氢的辅酶是(B)A、B12辅酶    B、磷酸吡哆醛C、黄素单核苷酸D、NAD+18、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是()DA、TPPB、FADC、NAD+D、FH4E、CoASHF、生物素*19、可在两个酶分子之间递氢的辅酶是(CD)A、FADB、FMNC、NAD+D、NADP+E、TPPF、FH4*20、下列关于维生素的说法那些项是正确的(ACDE)A、维持正常生命所必须B、是体内的能量来源C、是小分子化合物 D、体内需量少,但必须由食物供给E、它们的化学结构各不相同21、下列哪一个是水溶性维生素?(B)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ED、维生素K三、判断1、维生素K与凝血有关。(√)2、一个β-胡萝卜素分子可以转化为两个分子的维生素A。(√)3、辅酶NADH和NADP是名种脱羧酶的辅酶。(×)4、维生素K与凝血有关。(√)四、填空1、生物体内有些核苷酸的衍生物如、和可作辅酶。黄素核苷酸(FMN,FAD)烟酰胺核苷酸(NAD+,NADP+)辅酶A2、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或。(维生素D2维生素D3)3、生物素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生物素与酶蛋白结合催化体内的固定以及反应。(噻吩尿素戊酸CO2羧化)4、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在体内经磷酸化作用转变而成,它是氨基酸、和酶的辅酶。维生素B6转氨脱羧消旋5、FMN中文名;FAD的中文名,它们是多种酶的辅酶。黄素单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还原6、FMA和FAD都含有维生素,该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中有和。维生素B2核糖醇6,7-二甲基异咯嗪7、维生素A有和两种,前者即,后者为,维生素A缺乏时会引起症,蔬菜中多含,该物质在动物小肠内经酶催化可转化为维生素A。A1A2视黄醇3-脱氢视黄醇夜盲β-胡萝卜素8、构成辅酶І和辅酶П的维生素是________,构成辅酶A的维生素是_______。(尼克酰胺泛酸)9、.NAD+中文名_____________,NADP+中文名_______________,它们是多种_____________的辅酶。NAD+和NADP+都含有维生素________,它们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功能部位都在____________。(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脱氢酶,Tpp,氢载体,吡啶)10、维生素B1又称___________,其化学结构包括_______环和_________环。维生素B1 形成的辅酶是__________,维生素B1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硫胺素,噻唑,嘧啶,TPP,参於α-酮酸氧化反应,抑制胆酰脂酶活性)11、维生素B6构成的辅酶既参与氨基酸的_______作用,又参与氨基酸的_______.作用。(转氨脱羧)12、按溶解性,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属于前者的主要有和,属于后者的主要有。(VB族VCVAVDVEVK)13、FMN中文名,FAD中文名,它们是多种酶的辅基.FMN和FAD+都含维生素。(黄素单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还原VB2)14、维生素B1又称,其化学结构包含有和.维生素B1形成的辅酶是,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硫胺素噻唑环嘧啶环TPP参与脱羧)15、维生素A有和两种,前者即,后者为。维生素A缺乏时会引起症。(A1、A2,视黄醇,3-脱氢视黄醇,夜盲)16、谷氨酸+丙酮酸→α酮戊二酸+丙氨酸,需要的辅酶为。(磷酸吡哆醛)18、辅酶A的化学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其中是自然界中十分广泛的维生素。辅酶A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在代谢中作为的载体,其功能部位是辅酶A分子中所含的。(泛酸,酰基,巯基)17、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2,可转化为维生素D3。(麦角固醇,7—脱氢胆固醇)六、问答1、有哪些辅酶(或辅基)参加了糖的有氧分解?这些辅酶(或辅基)分别含有哪些维生素?参加糖有氧分解的辅酶(辅基)含维生素NAD+VPPFAD+VB2TPPVB1HSCOA泛酸第一章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1、中间代谢:一般指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不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产物的排泄等。2、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或呼吸链磷酸化):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体系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为ATP,这一全过程称为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或呼吸链磷酸化)。3、P/O比值:是指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酸的摩尔数。 4、底物水平磷酸化: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即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使ADP生成ATP。4、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6、能量代谢:伴随着生物体的物质代谢所产生的一系列能量转变称能量代谢。7、氧化磷酸化作用: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称为氧化磷酸化。8、自由能:在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可用来作功,这种可利用的能量成自由能。9、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为呼吸链。10、高能化合物:随水解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可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合物。11、化学渗透学说: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一种学说,认为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外侧,形成跨膜电位差,该电位差是形成ATP的动力,可被膜上ATP合成酶利用,使ADP形成ATP。12、磷酸甘油穿梭:氧化磷酸化作用只能在细胞线粒体内进行,胞浆中氧化产生的NADH不能通过正常的线粒体内膜,故必需将其所带之H转交给某种能透过线粒体膜的化合物,进入线粒体内后再氧化产生ATP,若穿梭物质为磷酸二羟丙酮—α‐磷酸甘油,则称为磷酸甘油穿梭。这种穿梭作用主要存在于肌肉、神经组织。13、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称生物氧化。二、选择1、关于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C)A化学偶联学说B结构偶联学说C化学渗透学说D诱导契合学说E锁钥结合学说F中间产物学说2、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是一种:(B)A简单蛋白质B结合蛋白质C核酸类D脂类E糖类F花青素3、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A)ACytaa3BCytcCCytbDCytc14、关于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C)A化学偶联学说B结构偶联学说C化学渗透学说D诱导契合学说E锁钥结合学说F中间产物学说*5.生物氧化进行的部位是:(A,C)A.线粒体B.细胞间质C.细胞膜D.核糖体E.液泡F.细胞核6、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类是一种:(B)A.简单蛋白质B.结合蛋白质C.核酸类D.脂类E.糖类F.花青素 *7、以FAD为辅基的脱氢酶是:(B,D)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系C异柠檬酸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E苹果酸脱氢酶F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高能键的是:(A)ACH3CH2C–SCoA‖OBCH3CH2C–OCH3‖OCCH3CH2C–COOH∣OHDCH2CH2OH–CHO∣O–P9、胞浆中每摩尔NADH+H+经过磷酸甘油穿梭作用参加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摩尔数为:(B)A1B2C3D4E5F610、呼吸作用中,用于传递电子的组分是:(CD)A、烟酰胺脱氢酶类B、黄素脱氢酶C、铁硫蛋白类D、细胞色素类E、辅酶Q类*11、在呼吸链中,用于传递电子的组分是:(CD)A烟酰胺脱氢酶类B黄素脱氢酶类C铁硫蛋白类D细胞色素类E辅酶Q类12、胞浆中每摩尔NADH+H+经苹果酸穿梭作用参加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摩尔数是:(C)A1B2C3D4E5F613、氧化还原电势最高的是(A)A、细胞色素C    B、NADHC、辅酶Q      D、乳酸14、关于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制,目前得到较多支持的学说是:(   C   ) A、化学偶联学说    B、结构偶联学说     C、化学渗透学说  D、诱导锲和学说    E、锁匙学说       F、中间产物学说15、下列关于生物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呼吸作用只有在有氧时才能发生。B、2,4-二硝基苯酚是电子传递的抑制剂。C、生物氧化在常温长压下进行。D、生物氧化快速而且是一次放出大量的能量。16、下列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电子传递的继续进行依赖于氧化磷酸化。B、电子从NADH传至O2自由能变化为正。C、电子从NADH传至O2形成2分子ATP。D、解偶联剂不影响电子从NADH传至O2。三、判断1、2,4-二硝基苯酚只抑制氧化磷酸化的ATP形成,对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没有影响。(√)1、离子载体抑制剂与解偶联试剂作用机理相同。(×)3、呼吸作用中的磷氧比(P/O)是指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所产生ATP的个数。(√)4、凡有抑制剂存在,都会降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5、ATP是生物体的能量贮存物质。(×)6、2,4-二硝基苯酚只抑制氧化磷酸化的ATP形成,对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没有影响。对7、离子载体抑制剂与解偶联试剂作用机理相同。(×)8、氰化物可阻断电子由细胞色C1传至细胞色C。(×)9、若amytal(安密妥)和antimycinA(抗霉素A)阻断呼吸链的抑制百分数相同,amytal的毒性更大。(√)四、填空1、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存在于___上,在真核细胞存在于____内膜上。(质膜线粒体)2、合成代谢中的还原力是,主要来自。(NADPHHMP途径)3、真核生物中胞浆的DNAH可以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氧化体系:一种是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通过穿梭作用产生摩尔ATP;另一种是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可产生摩尔ATP。(α-磷酸甘油2苹果酸3)4、ATP在细胞的产能和贮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____作用。(中间传递)9.呼吸链中各组分的顺序及电子传递方向由__________决定,电子总是从______氧化还原电位向_____氧化电位流动。(氧化还原电势高低)5、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等化合物进行________反应途径;H2O的生成主要是通过代谢物_______经生物氧化与_______结合而形成;(ATP的生)成是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将_______磷酸化产生的。(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变成含羧基的化合物脱羧反应代谢物脱下氢 吸如的氧结合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ADP)6、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的研究目前有三种学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学说得到较多支持。(化学渗透学说化学偶联学说结构偶联学说化学渗透学说)7、关于氧化磷酸化机制目前有三种学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得到较多支持的是__________。(化学偶联学说,结构偶联学说,化学渗透学说,化学渗透学说)8、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一种是,它有个ATP的生成部位;另一种是,它有个ATP生成部位.。(NADH3FADH22)9、生物氧化主要是通过代谢物____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水是通过_形成的。(氧化分解氢氧结合)10、在真核生物细胞中,生物氧化是在内进行的,在不含线粒体的原核生物中,生物氧化则是在上进行。(线粒体,细胞膜)11、鱼藤酮阻断呼吸链是由于。(阻断电子从NADH向CoQ传递)12、提出化学渗透学说。(PeterMitchell)13、真核细胞中胞浆NADH可以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氧化体系,一种是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通过该穿梭作用产生摩尔ATP;另一种是穿梭作用,每摩尔NADH通过该穿梭作用产生摩尔ATP。(α–磷酸甘油,2,苹果酸,3)14、典型的呼吸链有两种,一种是呼吸链,它有个ATP的生成部位;另一种是呼吸链,它有个ATP的生成部位。(NADH,3,FADH2,2)15、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是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发生的,一种是穿梭,主要存在于,另一种是穿梭,主要存在于。(磷酸甘油,骨骼肌和神经组织中,苹果酸,肝脏和心肌等组织中)五、计算1、将下列物质按照容易接受电子的顺序加以排列:aα-酮戊二酸+CO2E0’=-0.38Vb草酰乙酸E0’=-0.166VcO2E0’=+0.816VdNADP+E0’=-0.324V解:因为E0’值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所以下列物质接受电子的顺序是:c>b>d>a#2、当一对电子从琥珀酸转移到细胞色素b时,计算标准自由能的变化,并指出是放能还是吸能?(琥珀酸的E0=+0.031V,细胞色素b的E0=+0.07V)解:ΔG=-nFΔE=-2*23.062*(+0.07-0.031)=-1.8(千卡/摩尔) 放能反应3、当乙对电子从细胞色素a3传递到O2时,计算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并指出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3分)(细胞色素a3Fe3+=Fe2+E0́=+0.39V,O2+H+→-H2OE0́=+0.82)解:ΔG=-nFΔÉ=-2x23.062x(0.82-0.39)=-19.6千卡/摩为吸收能量。4、三羧酸循环中由异柠檬酸→琥珀酸过程中P/O值。解答: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NADNADHNADNADHGDPGTP消耗Pi(mol)331消耗1/2O2(mol)110共计P/O=(3+3+1)/(1+1)=7/2=3.55、试计算下列过程中P/O比值的理论值(GTP相当于ATP)(1)异柠檬酸→琥珀酸(2)在二硝基苯酚存在的情况下α–酮戊二酸→琥珀酸(3)琥珀酸→草酰乙酸解答:(1)异柠檬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总共:2个NADH+H+,和一个GTP(=ATP)所以P/O=7/2=3.5(2)在二硝基苯酚存在的情况下NADH的氧化不生成ATP,只消耗氧,所以P/O=1/1=1(3)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总共1个FADH2和一个NADH+H+所以P/O=5/2=2.5第一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生醇发酵:糖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无氧分解生成丙酮酸之后,再经脱羧、还原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为生醇发酵。2、丙酮酸羧化支路:在糖异生过程中,由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的,从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然后再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这两步反应构成的途径,称为丙酮酸羧化支路。3、磷酸戊糖途径:是糖类分解代谢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经脱羧、氧化转变成磷酸戊糖,再经分子重排产生磷酸己糖与丙糖,又可转变成6-磷酸葡萄糖,如此循环下去,可使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为CO2和H2O,并放出能量。因磷酸戊糖是其重要的中间产物,故称磷酸戊糖途径。 4、糖酵解作用:葡萄糖或糖原在生物体内经无氧分解成为乳酸的过程。因与哮母菌发哮过程基本相同,故称糖哮解作用。5、乳酸发酵:糖类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无氧分解生成丙酮酸后,再经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6、糖原异生作用:许多非糖物质例甘油、乳酸、丙酮酸及某些氨基酸能在肝脏中转化为糖原,称糖原异生作用。7、中间代谢:中间代谢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不涉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产物的排泄等。8、α–淀粉酶:在淀粉水解过程中,可以水解淀粉中任何部位的α–1,4糖苷键的水解酶称α–淀粉酶。#9、巴斯德效应:早在1860年,巴斯德发现,在厌氧条件下,高速酵解的酵母若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的速度急剧下降,厌氧酵解所积累的乳酸迅速消失,在这种耗氧的同时,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堆积终止的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10、乙醛酸循环:指某些微生物可以乙酸作为唯一碳源,活化成乙酰CoA,沿着三羧酸循环途径代谢,但当转变成异柠檬酸后,会在异柠檬酸裂解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醛酸和琥珀酸,乙醛酸继而在苹果酸合成酶作用下与另一分子CoA合成苹果酸,由苹果酸再沿三羧酸循环路线代谢。所以该途径是与三羧酸循环相联系的一个支路,乙醛酸为主要的中间产物,故称乙醛酸循环。二、选择1、对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都发挥作用的酶是(D)A、丙酮酸激酶B、果糖二磷酸酶C、丙酮酸羧化酶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2、在动物的心肌和肝脏组织中,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后产生ATP的摩尔数是:(F)A2B3C18D19E36F38*3、糖脂代谢中以多酶复合体形式存在的酶有:ACE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a-酮戊二酸脱氢酶D乙酰辅酶A羧化酶E脂肪酸合成酶F脂肪酸硫激酶4、影响柠檬酸循环活性的因素是(B)A、每个细胞中线粒体数目B、细胞内[ADP]/[ATP]的比值C、细胞内核糖体的数目D、细胞内[cAMP]/[cGMP]的比值5、糖原合成酶需要的活泼的葡萄糖基供体是:CAG-6-PBG-1-PCUDPGDADPGECDPGFGDPG*6、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醛缩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E丙酮酸激酶F乳酸脱氢酶ABE7、胞浆中1摩尔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ATP的摩尔数是:EA9或10B11或12C13或14D15或16E17或18F19或20*8、以多酶复合体形式存在的酶有:B,D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α-酮戊二酸脱氢酶E.琥珀酸脱氢酶F.苹果酸脱氢酶9、糖原分子中一个葡萄糖单位经哮解净产生ATP的分子数是:(B)A.2个B.3个C.四个D.6个E.8个F.12个10、醛缩酶催化下列哪种反应:AA.1,6-二磷酸果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糖及其逆反应B.1,6–二磷酸二磷酸果糖分解为1-和6-磷酸葡萄糖及其逆反应C.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生成柠檬酸D.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缩合,生成葡萄糖。*11、以FAD为辅基的脱氢酶是:B,D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系C异柠檬酸脱氢酶D琥珀酸脱氢酶E苹果酸脱氢酶F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12、指出一分子乳酸完全氧化可生成的ATP数目   DA.12B.15C.16D.1813、a-酮戊二酸氧化为琥珀酸时,测得的P/O值:(C)A1B2C3D4E5F6*14、糖脂代谢中以FAD为辅基的脱氧酶有:(ACE)A.脂酰辅酶A脱氢酶B.b-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胞液a-磷酸甘油脱氢酶E.线粒体内膜a-磷酸甘油脱氢酶F.苹果酸脱氢酶15、如果用14C标记G-6-P的第4位碳原子,经过乳酸发酵生成下列那种乳酸?(C)A、14CH3-CH-COO-B、CH3-CH-COO-||OHOHC、CH3-CH-14COO-D、CH3-14CH-COO-||OHOH16、并非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有(D)A、琥珀酸脱氢酶B、脂酰CoA脱氢酶C、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D、β–羟脂酰CoA脱氢酶E、线粒体内膜的磷酸甘油脱氢酶*17、以多酶复合体形式存在的酶有:(BD)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氧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α-酮戊二酸脱氢酶E、琥珀酸脱氢酶F、苹果酸脱氢酶*18、丙酮酸羧化支路涉及到的酶是(  CD   )  A、丙酮酸脱羧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丙酮酸激酶     F、乳酸脱氢酶19、由两分子乳酸经糖异生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净消耗的ATP数目是(C)A、4B、5C、6D、720、胞浆中1摩尔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ATP的摩尔数是(E)A、9或10B、11或12C、13或14D、15或16E、17或18F、19或2021摩尔丙酮酸彻底氧化后产生ATP的摩尔数是:(  E  ) A、11B、12C、13D、14E、15F、1622、如果用14C标记G-6-P的第一位碳原子,经过酵解生成下列那种丙酮酸?(A)A、14CH3-C-COO-B、CH3-C-COO-‖‖OOC、CH3-C-14COO-D、CH3-14C-COO-‖‖OO*23、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ABE  ) 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甘油酸激酶      E、丙酮酸激酶      F、乳酸脱氢酶24、在动物的骨骼肌和神经组织中,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后产生ATP的摩尔数是(E)A、2B、3C、18D、19E、36F、38三、判断1、酵解途径就是无氧发酵,只在厌氧生物的细胞内发生。(×)2、凡能转变为丙酮酸的物质都是糖异生的前体。(√)3、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合力比葡萄糖激酶高100倍。(√)4、酵解过程没有氧参加,所以不能产生ATP。 (×)5、己糖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比葡萄糖激酶差。 (√)6、乙醛酸循环中不生成NADH+H+。     (×) 7、糖异生只在动物组织中发生。(√)8、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9、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丙酮酸不转变为乳酸。(√) 10、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后活性都升高。(×)11、在TCA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NAD+。(×)12、乙醛酸循环中不需要乙酰辅酶A参加。错13、糖异生是酵解的逆转。错14、作为多糖,淀粉和糖原的合成过程相同。(√)15、从产生能量的角度来考虑,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参加酵解比糖原磷酸解生成1-磷酸葡萄糖更有效。(×)四、填空1、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经酶催化,生成的3-磷酸甘油可参与脂肪合成。(磷酸二羟丙酮α–磷酸甘油脱氢)2、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通过氧化而放出大量的能量)3、HMP途径是从脱氢脱羧形成。其非氧化阶段是从磷酸戊糖经产生和。(G-6-PR-5-P分子重排磷酸己糖磷酸丙糖)4、淀粉的生物合成以作为葡萄糖基供体,还需要作为引物。糖原的生物合成以作为葡萄糖基的供体,而引物是。ADPG含2个葡萄糖残基以上的糖UDPG含4个葡萄糖残基以上的糖5、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的酶是一种,称为。其中包括三种酶是、、。多酶络合物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羧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6、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它的催化产物______________是一个高能磷酸化物,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产生ATP。(NAD的吡啶环(149位)Cys-SH1,3-二磷酸甘油酸底物水平磷酸化)7、糖的异生途径基本上是糖酵解的逆行。但需要通过_________支路,以及______和__________酶的催化才能绕过糖哮解的三步不可逆反应。(丙酮酸羧化支路果糖二磷酸酯酶葡萄糖-6-磷酸酯酶)8、TCA循环是由1分子_________和1分子________结合产生1分子________开始的,循环中有______处脱氢,_________处脱羧,共产生_______分子ATP。(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4,2,12,)9、乙醛酸循环是每循环一次消耗2分子__________,合成1分子__________和1分子_________。该循环中特有的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酰COA琥珀酸苹果酸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10、HMP途径的主要特点是葡萄糖不必经过哮解途径和TCA循环直接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整个途径实际上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整个反应过程中,脱氢酶的辅酶为___________。(脱羧,氧化,氧化,非氧化,NADPH) 11、糖可以转变成_________也可以转变成_________,所以糖能变成脂肪。脂肪分子中所含的__________可经_______转变成糖原,脂肪分子所含的_______分解成________,也可通过TCA循环转变成________,后,有少量转变为糖。(α-磷酸甘油脂肪酸甘油糖原异生作用脂肪酸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12、无氧下EMP途径的起始物是或,终产物是乳酸,一摩尔葡萄糖经EMP途径净产生摩尔ATP。(葡萄糖糖原2)13、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的酶是一种,称为。其中包括三种酶是,和。(多酶复合物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羧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4、TCA是由1分子和1分子结合,产生1分子开始的,循环中有处脱氢,处脱羧,共产生分子的ATP。(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4212)15、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6、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次脱氢过程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41)17、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后活性。(升高降低)18、1、HMP途径的氧化阶段系从脱氢脱羧形成,而非氧化阶段是从磷酸戊糖经产生和。(G–6–P,R–5–P,分子重排,磷酸己糖,磷酸丙糖)19、丙酮酸脱氢酶系中包括五种辅酶,它们是、、、、。(TPP,硫辛酸,CoASH,FAD,NAD+20、柠檬酸循环的三个调控酶是、、。(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21、EMP途径中产生两个高能磷酸化合物是和;TCA循环中产生一个高能磷酸化合物是。(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琥珀酰CoA)22、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中包括五种辅酶,它们是、、、、。(TPP,硫辛酸,CoASH,FAD,NAD+)23、糖异生的第一步必须在线粒体内进行,是因为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丙酮酸羧化)五、计算1、试计算在三羧酸循环中,由异柠檬酸转变为琥珀酸过程中的P/O比值。解:消耗无机磷酸摩尔数消耗氧摩尔数异柠檬酸31 草酰琥珀酸00琥珀酸共计31P/O比值=3/1=32、计算在三羧酸循环中,由琥珀酸转变为草酰乙酸过程中的P/O比值。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消耗无机磷酸摩尔数23消耗氧的摩尔数11P/O比值=5/2=2.53、在三羧酸循环中,有下列中间反应:COASHCO2COASHα-酮戊二酸――――――→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NADNADHGDP+PiGTPATPADP+Pi试计算在该段中间反应中的P/O值。解:消耗无机Pi需O原子数由α-酮戊二酸→琥珀酸辅酶A(生成1molNADH)31由琥珀酸辅酶A→琥珀酸(生成1molGTP)10共计41所以其P/O值为4/1=44、计算在三羧酸循环中由琥珀酸生成草酰乙酸过程中的P/O值。解: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FAD+FADHH2ONAD+NADH共计消耗Pi数235消耗O原子数112所以P/O=5/2=2.55、试计算1摩尔乳酸经三羧酸循环等途径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时共可生成多少ATP?EMP有氧氧化解:乳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CO2+H2O+12ATPNADNADHNADNADH共生成3+3+12=18个ATP6、在生物细胞内,1摩尔3–磷酸甘油酸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多少ATP? 为什么?解答:此氧化反应历程为: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无能量变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产生1个ATP;丙酮酸→乙酰辅酶A;产生1个NADH;(在线粒体内产生)乙酰辅酶A→TCA循环,产生12个ATP;总计产生能量:1+3+12=16个ATP六、问答#1、用14C标记葡萄糖的第3号碳原子,将这种14C标记的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与肝匀浆保温,那么,所产生的乳酸分子中哪个碳原子将是含14C标记的?如果将此肝匀浆通以氧气,则乳酸将继续被氧化,所含标记碳原子在哪一步反应中脱下的CO2含14C?解答:由葡萄糖→乳酸的代谢过程如下:CH2OPO3∣HCOH∣HO14CH∣HCOH∣HCOH∣CH2OPO3CH2OPO3∣C=O∣HO14CH2+CHO∣HCOH∣CH2OPO3CHO∣HCOH∣HO14CH∣HCOH∣HCOH∣CH2OH•••·14CHO∣HCOH∣CH2OPO314COOH∣HCOH∣CH2OPO314COOH∣CHOPO3∣CH2OH14COPO3∣HCOH∣CH2OPO314COOH∣CHOPO3‖CH214COOH∣CHOH∣CH314COOH∣C=O∣CH3乳酸有氧氧化的代谢过程如下:14COOH∣CHOH∣CH314CO2+CHO∣CH314COOH∣C=O∣CH3由以上代谢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氧化产生的乳酸分子中羧基碳原子将是含14C 标记的;如果通以氧气,乳酸继续被氧化,所含标记碳原子在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中脱下的CO2含14C。2、哪些辅酶(辅基)参加了糖的有氧分解?这些辅酶(或辅基)分别含有何种维生素?答:NAD含维生素PPTPP含维生素B1辅酶A含泛酸FAD含维生素B23、有那些辅酶(或辅基)参加糖的有氧分解?这些辅酶(或辅基)若含维生素和核苷酸,请分别写出。答: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含核苷酸NAD+VB5AMPFADVB2AMPTPPVB1辅酶A泛酸AMP4、细胞内发生下列反应,根据反应填写下列各项内容。COOH∣C–O~‖CH2CO2COOH∣H–C–OH∣CH3③↗COOH∣C=O∣CH2∣COOH①COOH∣C=O∣CH3②④↖CO2反应酶辅因子细胞定位①②③④解答:反应酶辅因子细胞定位①丙酮酸激酶Mg2+,ADP胞浆 ②丙酮酸羧化酶生物素、ADP、乙酰CoA线粒体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ATP胞浆④乳酸脱氢酶NAD+胞浆5、2、植物种子(特别是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在框内填入正确的化合物和代谢途径名称。脂肪酸乙酰CoA柠檬酸异柠檬酸途径TCA循环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1,6-二磷酸果糖途径途径葡萄糖C2C2C2C2C2C2C2CO2解答:本题答案依次为:(自左而右,按箭头方向)β—氧化,乙醛酸→苹果酸→草酰乙酸,乙醛酸循环琥珀酸,糖异生,丙酮酸,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第一章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 1、脂肪酸从头合成:在胞浆中,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在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下,由二碳单位开始经缩合、还原、脱水、还原等过程,逐步延长碳链直至合成脂肪酸(主要是软脂酸)的过程。2、酮血症:由于膳食中供糖不足或某些疾病原因使糖分解代谢减少,肝内脂肪氧化加速,肝中产生大量酮体。当肝生成的酮体超过肝外组织所利用的限度时,血中酮体即堆积起来,临床上称为酮血症。#3、肉毒碱:肉毒碱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载体蛋白质,它在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的作用下,与活化的脂酰辅酶A结合,将长链脂酰辅酶A从细胞液携带穿过线粒体内膜,在内膜内侧再与脂酰辅酶A分离,从而使长链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基质进行氧化分解。4、必需脂肪酸:指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某些具有双键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它们必需从植物中摄取。5、脂肪酸的ß-氧化:是Knoop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脂肪酸在降解时,脂肪酸长链被激活,再经脱脱氢,水合,再脱氢,硫脂解等步骤,其链上的C成对切下,此为ß-氧化作用。6、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乙酰辅酶A可转变为乙酰乙酸、b-羟丁酸和丙酮,统称为酮体。7、必需脂肪酸: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合成其他物质必需,必须从植物中获得具有多个双链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8、脂肪酸:维持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而体内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9、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合成酶系统有7种蛋白质参加反应,以没有酶活性的酰基载体蛋白(ACP)为核心,其它酶依次排列在它周围,组成一族。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以共价键与载体蛋白相连。保证了脂肪酸合成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10、脂肪酸的β-氧化:是由Knoop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关于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脂肪酸在降解时,脂肪酸长链被激活后,再经过脱氨、水合、再脱氨、硫酯解等步骤,长链上的碳原子是成对成对的切下,生成乙酰CoA,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拆除,此为β–氧化学说。二、选择1、脂酰辅酶A上每分解一分子乙酰辅酶A及其进入TCA循环彻底氧化,可产生ATP的分子数是:CA15B16C17D18E19F20*2、人体不能合成的脂肪酸是(BF)A、油酸B、亚油酸C、硬脂酸D、软脂酸E、月桂酸F、亚麻酸3、在磷脂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的高能化合物是:CAATPBGTPCCTPDUTPETTPFCDP4、乙酰基从线粒体内转运到胞液中的化合物是:EA乙酰辅酶AB脂酰辅酶AC肉毒碱 D胆碱E柠檬酸F异柠檬酸5、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C)A、柠檬酸合成酶B、脂酰基转移酶C、乙酰CoA羧化酶D、水合酶6、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去路(E)A、合成脂肪酸B、氧化供能C、合成酮体D、合成胆固醇E、以上都是7、细胞质脂肪酸合成酶系的主要产物是:BA.硬脂酸B.软脂酸C.油酸D.亚油酸E.各种饱和脂肪酸F.各种不饱和脂肪酸*8、脂肪酸的ß-氧化作用所必需的辅助因子有:A,C,EA.NAD+B.NADP+C.FADD.FMNE.HSCOAF.FH49、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部位是:CA细胞质B线粒体C微粒体D高尔基体*10、糖脂代谢中以FAD为辅基的脱氢酶有:A,C,E.A.脂酰辅酶A脱氢酶B.ß-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胞液α-磷酸甘油脱氢酶E.线粒体内膜α-磷酸甘油脱氢酶F.苹果酸脱氢酶11、细胞质脂肪酸合成酶系的主要产物是:BA.硬脂酸B.软脂酸C.油酸D.亚油酸E.各种饱和脂肪酸F.各种不饱和脂肪酸12、下列物质中何者是脂肪酸合成过程的主要脂酰基载体(A)A.)ACPB)CAPC)CoAD)SAM13、下列关于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D)A.酮体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B.酮体在血液中积累是由于糖代谢异常的结果C.酮尿症是指病人过量的酮体从尿中排出D.酮体是体内不正常的代谢产物*14、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所必需的辅助因子是:(ACE)A、NAD+B、NADP+C、FAD+D、FMNE、HSCoA15、脂酰辅酶A的β-氧化发生于:(E)A、胞液B、溶酶体 C、微粒体D、高尔基体E、线粒体F、质膜16、、下列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C)A、葡萄糖氧化为脂肪酸合成提供NADPH。B、脂肪酸合成的中间物都与CoA结合。C、柠檬酸可以激活脂肪酸合成酶D、脂肪酸合成过程不需要生物素参加,17、酰基载体蛋白特异含有(C)A、核黄素B、叶酸C、泛酸D、钴胺素E、抗坏血酸*18、糖脂代谢中以多酶复合体形式存在的酶有( ACE  ) 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α‐酮戊二酸脱氢酶 D、乙酰辅酶A羧化酶  E、脂肪酸合成酶     F、脂肪酸硫激酶*19、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酸不易转变成( AC) A、糖类        B、脂肪        C、氨基酸 D、胆固醇       E、维生素D      F、性激素 20、脂肪酸硫激酶属于(F)A、氧化还原酶类B、转移酶类C、水解酶类D、裂合酶类E、异构酶类F、合成酶类21、油料植物种子萌发时动用所储存的大量脂肪并转化为糖类,与此过程无关的代谢途径是(E)A、脂肪的酶促降解B、β–氧化途径C、乙醛酸循环D、TCA循环E、鸟氨酸循环F、糖原异生途径22、从脂酰辅酶A上每分解下来一分子乙酰辅酶A及其进入TCA循环彻底氧化,可产生ATP的分子数是:(    C   )   A、15     B、16         C、17 D、18     E、19         F、2023、催化卵磷脂水解为磷脂酸和胆碱的酶是:(  E   ) A、磷脂酶A1B、磷脂酶A2C、磷脂酶BD、磷脂酶CE、磷脂酶D24、下列关于脂肪酸氧化的叙述除哪个外都是对的(D)A、脂肪酸过度氧化可导致酮体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B、脂肪酸的氧化需要肉毒碱作为载体。C、脂肪酸的彻底氧化需要柠檬酸循环的参与。D、脂肪酸进行β–氧化前的活化发生在线粒体内。25、还原NADP+生成NADPH为合成代谢提供还原势,NADPH中的氢主要来自(C)A、糖酵解B、柠檬酸循环C、磷酸己糖支路D、氧化磷酸化26、下列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不能利用乙酰CoAB、只能合成十碳以下脂肪酸C、需要丙二酸单酰CoAD、只能在线粒体内进行27、将脂酰基从胞液中转运到线粒体内的载体分子是(C)A、乙酰辅酶AB、脂酰辅酶AC、肉毒碱D、胆碱E、柠檬酸F、异柠檬酸28、在动物体内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发生在(B)A、细胞核B、内质网C、线粒体D、微粒体三、判断1、酮体在肝脏内产生,在肝外组织分解,酮体是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2、不饱和脂肪酸和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与β-氧化无关。(×)3、脂肪酸的合成是脂肪酸β-氧化的逆转。(×)4、许多植物和微生物能在乙酸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细胞中有乙醛酸循环。(√)5、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载体是ACP,而不是CoA。(√)6、CTP参加磷脂生物合成,UTP参加糖原生物合成,GTP参加蛋白质生物合成。(√)7、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脂酰基的载体是ACP,而不是CoA。(√)8、脂肪酸合成的每一步都需要CO2参加,所以脂肪酸分子中的碳都是来自CO2。(×)9、甘油在生物体内可以转变为丙酮酸。(×)10、只有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降解的最终产物。(×)11、脂肪酸经活化后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需经脱氢、脱水、加氢和硫解等四个过程。(×)12、只有偶数碳原子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乙酰辅酶A。(×)四、填空1、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过程中,催化还原反应的酶是和。(ß–酮脂酰–ACP还原酶烯脂酰–ACP还原酶)2、线粒体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难以直接进入细胞质,它先和结合,生成后运送到线粒体以外,然后在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裂解酶)3、脂肪酸的β-氧化的大部分反应过程是在中进行。而只有开始阶段脂肪酸长链激活是在进行,生成的长链脂酰辅酶A由细胞质向线粒体内部转移是通过为载体,由酶催化作用完成。线粒体线粒体外肉毒碱肉毒碱转脂酰基酶Ⅰ、Ⅱ4、在所有细胞中乙酰基的主要载体是,ACP是,它在体内的作用是。(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作脂酰基载体)5、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是胆固醇分子合成的原料,胆固醇在代谢中能转化为、、和。乙酰CoA胆汁酸维生素D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6、磷脂是构成_______的主要成分,由磷脂酸合成磷脂有_____条途径,在这些途径中起载体作用的都是______,一条在_________中占优势,另一条主要存在于______中。(生物膜二条CTP高等动植物组织某些细菌)7、细胞质中脂肪酸的合成是在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脂肪酸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_,二碳供体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终产物是____________。(酰基载体蛋白ACPCH3COSCOA丙二酰ACPNADPH软脂酸)8、酮体合成的酶系存在于__________,氧化利用的酶系存在于_________。(肝内线粒体肝外线粒体)9、细胞质中的脂肪酸合成是以____________为核心的脂肪酸合成酶催化下进行的。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___,二碳单位供体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终产物是__________。(酰基载体蛋白ACP,乙酰辅酶A,丙二酰ACP,NADPH,软脂酸)10、脂肪酸在β-氧化过程中,使底物氧化产生能量的两个反应由和_________,催化。(脂酰辅酶A脱氢酶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11、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_________和_________。(脂肪酶解产物糖酵解途径产生)12、甘油氧化先经甘油激酶作用,变成,再在磷酸甘油脱氢酶作用下,变成后,循酵解过程,变成,再进入氧化。(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丙酮酸有氧)13、脂肪酸合成酶是以为核心的多酶复合体,它有二个功能部位,其一是中心巯基,位于分子上,功能是。而其二是边缘巯基,位于上,功能是。(ACPACP接受丙二酰基和催化碳链延长b-酮脂酰ACP合成酶暂时贮存脂酰基)14、肉毒碱脂酰基转移酶Ι存在于,酶Ⅱ存在于。(细胞线粒体内膜外侧线粒体内膜内侧)15、脂肪酸合成过成中,超过16碳的脂肪酸主要通过和亚细胞器的酶系参与延长碳链。(内质网线粒体)16、线粒体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难以直接进入细胞质,它先和生成后运送到线粒体以外,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裂解)17、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径包括、、、四个重复步骤。(脂酰CoA脱氢,α,β–烯脂酰CoA水合,β–羟脂酰CoA脱氢,硫酯解)18、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很完全,乙酰辅酶A在有关酶的催化下可合成和、三种酮体。(丙酮,β—羟丁酸,乙酰乙酸)19#、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是胆固醇分子合成的原料。(乙酰COA) 20、脂肪酸在线粒体内降解的第一步反应是脱氢,该反应氢载体是。(脂酰辅酶A,FAD)五、计算1、在线粒体制剂中加入脂肪酸、CoA、O2、、ADP和Pi,可观察到脂肪酸的氧化,加入安密妥,十六碳脂肪酸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多少ATP?为什么?解:软脂酸完全氧化需要经7次β—氧化,产物有:7(NADH+H+)7FADH2TCA8乙酰CoA→→→8*3(NADH+H+)+8FADH2+8GTP加入安密妥后,抑制了质子和电子从NADH+H+向辅酶Q传递,但安密妥不阻止FADH2进行氧化磷酸化,又脂肪酸活化过程要消耗2ATP,故总计生成的能量为7*2+8*2+8—2=36ATP2、计算1摩尔十四烷酸C13H27COOH彻底氧化时产生多少摩尔的ATP?(3分)解:1molC13H27COOH需经6次ß-氧化彻底氧化成CO2+H2O,共生成6×(2+3)+7×12-2=112molATP3、甘油在生物体内是怎样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的?(5分)答:分解:甘油→甘油-α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丙酮酸→CO2,H2O合成:糖酵解→二羟丙酮磷酸→甘油-α磷酸→甘油4、计算甘油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时,一摩尔甘油应生成多少摩尔ATP?(要求说明由甘油进入三羧酸循环以前关每步反应的能量转化,三羧酸循环的能量变化以整个循环计)(3’)甘油¾®2-磷酸甘油¾®磷酸二羟丙酮¾®丙酮酸¾®乙酰辅酶A¾®CO2+H2O共产生22摩尔ATP5、一摩尔十四烷酸(豆蔻酸)C13H27COOH彻底氧化时能产生多少摩尔的ATP?112摩尔ATP6、计算一摩尔三豆蔻酸甘油脂(C13H27CO)3C3H5O3彻底氧化后产生多少摩尔ATP?358摩尔ATP7、计算由甘油经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时,一摩尔甘油应生成多少摩尔ATP?(要求说明甘油进入三羧酸循环以前有关每步反应的能量转化,三羧酸循环的能量变化的整个循环?)22molATP 8、含三个软脂酸的三酰甘油脂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多少ATP?为什么?解答:含三个软脂酸的三酰甘油脂降解生成3分子软脂酸和一分子甘油,3分子软脂酸经β–氧化共生成3*129=387个ATP。一分子甘油→磷酸甘油,消耗1个ATP;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产生1个NADH;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产生1个NADH;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产生1个ATP;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产生1个ATP;丙酮酸→乙酰辅酶A;产生1个NADH;乙酰辅酶A→TCA循环,产生12个ATP;故一分子甘油氧化共产生3*3+2-1+12=22ATP;总计:共产生能量387+22=409ATP9、计算一摩尔三硬脂酸甘油酯(C17H33CO)3C3H5O3彻底氧化时能产生多少摩尔ATP?解答:(C17H35CO)3C3H5O5水解1×C3H5(OH)33×C17H35COOH[O]1×C3H5(OH)322ATP8次β–氧化―2ATPC17H35COOH+8*3ATP438molATP+8*2ATP+9*12ATP共计438+22=460molATP10、计算一摩尔三豆蔻酸甘油酯(C13H27CO)3C3H5O3彻底氧化后产生多少摩尔ATP?解答:(5分)(C13H27CO)3C3H5O33×C13H27COOH+C3H5(OH)3水解C3H5(OH)3CO2+H2O生成22molATPC13H27COOH-2ATP(激活)6次β–氧化+6×3ATP(脱氢)112molATP+6×2ATP(脱氢)+7×12ATP(脱氢)共计生成3*112+22=358molATP六、问答1、简要说明丙酮酸,乙酰COA,α-酮戊二酸在生物体代谢中的作用。 乙酰CoA在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经脱氢、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乙酰CoA是脂肪酸、胆固醇合成的原料,又是脂肪酸和各种氨基酸分解的共同终产物。α-酮戊二酸在糖、蛋白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α-酮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中的重要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经转氨作用接受其它氨基酸的α-氨基,通过氧化脱氨脱去氨基,从而实现联合脱氨基作用。2、病人表现出肌肉逐渐乏力和痉挛,这些症状可因运动、饥饿以及高脂饮食而加重,检验结果表明,患者脂肪酸氧化的速度比正常人慢,给病人服用含肉碱的食物,症状消失恢复正常。那么,(1)为什么肉碱可以提高脂肪酸氧化的速度?(2)为什么运动、饥饿以及高脂饮食会使肉碱缺乏症患者病情加重?(3)肉碱缺乏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解答:(1)脂肪酸的β‐氧化是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前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的反应在线粒体外进行,脂酰CoA穿过线粒体内膜必须在肉碱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缺乏肉碱脂肪酸的β‐氧化不能进行,病人体内能量供应不足和脂肪酸积累,导致肌肉乏力和痉挛。(2)禁食、运动以及高脂饮食使患者体内的脂肪酸氧化成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就会加重由于脂肪酸氧化障碍引起的症状。(3)肉碱缺乏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食物中肉碱含量太低,或肌体吸收障碍。二是体内合成肉碱的过程受阻,可能是有关合成酶缺乏或活性低,也可能是合成肉碱的原料(Lys和Met)不足,由于肉碱可以反复利用,人体的需要量很少,体内可以合成,一般不会产生缺乏症。3、为什么摄入糖量过多容易发胖?解答:(1)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如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也是糖的储存形式之一。(2)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也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来源。4、按下述几个方面,比较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1)细胞定位(2)酰基载体(3)所需辅酶(4)β–羟基中间物的构型(5)对CO2的需要(6)酶系统的构造解答:氧化合成(1)线粒体胞浆(2)CoASHACP(3)FAD和NAD+NADPH+H+(4)L型D型(5)不需CO2需CO2(6)非多酶复合体多酶复合体5、运用生化理论,试分析下述现象: 如果人和动物长期不进食胆固醇,其组织与血液胆固醇含量并不降低。解答:人或动物长期不进食胆固醇,但其组织及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并不降低,这说明胆固醇可以在体内合成。同位素示踪实验证明,复杂的胆固醇分子可以在动物体内由小分子的乙酸合成,即乙酰CoA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乙酰CoA可由糖有氧氧化和脂肪酸β–氧化大量产生,而人和动物的食物中有大量糖元、淀粉和脂肪。所以尽管人或动物长期不进食胆固醇并不影响胆固醇的合成,食物中富含合成胆固醇的原料。第一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一、名词解释1、生酮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变为酮体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按脂肪酸代谢途径进行代谢。2、生糖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按糖代谢途径进行。3、嘌呤核苷酸循环:是另一种转氨基与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的一种途径。指氨基酸分子中的α-氨基经两次转氨基形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与次黄苷酸缩合成腺苷酸琥珀酸,然后在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催化下生成腺苷酸,再经腺苷酸脱氢酶的催化腺苷酸脱去氨基,重新形成次黄苷酸,此谓嘌呤核苷酸循环。4、二肽酶:水解二肽生成氨基酸的酶。5、联合脱氨基作用:通过转氨基作用与氧化脱氨基作用相配合进行,使大部分种类氨基酸都能脱去氨基,称联合脱氨基作用。6、转氨基作用:一种a-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a-酮酸上,从而生成相应的一分子a-酮酸和一分子a-氨基酸,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7、必需氨基酸: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8、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在体内既可转变为糖,也可转变为酮体,部分按糖代谢,部分按脂肪酸代谢途径进行的氨基酸称生糖兼生酮氨基酸。9、氨肽酶:肽链外切酶可以从蛋白质多肽链的游离羧基端或游离氨基端逐一地将肽链水解成氨基酸,作用于氨基端的称氨肽酶。10、羧肽酶:肽链外切酶可以从蛋白质多肽链的游离羧基端或游离氨基端逐一地将肽链水解成氨基酸,作用于羧基端的称羧肽酶。二、选择1、体内活泼的甲基供体主要是:BA硫辛酸BS-腺苷甲硫氨酸C甲硫氨酸D磷酸肌酸*2、三羧酸循环和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物质是ACA延胡索酸B乙酰辅酶AC苹果酸D丙酮酸*3、嘌呤核苷酸循环涉及到的核苷酸有:ADAAMPBOMPCUMPDIMPECMPFXMP 4、下列哪种氨基酸脱羧后,生成使血管扩张的化合物EA.精氨酸B.脯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酰胺E.组氨酸5、下列哪个不参与转氨基反应CA.亮氨酸B.异亮氨酸C苏氨酸D.苯丙氨酸E.酪氨酸6、在动物的肌肉、肝脏等生物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类型是:(F)A.氧化脱氨B.还原脱氨C.水解脱氨D.转氨作用E.联合脱氨F.“嘌呤核苷酸循环”7、必需氨基酸中含硫的是DA.缬氨酸B.赖氨酸C.亮氨酸D.蛋氨酸E.色氨酸*8、鸟氨酸循环涉及到的细胞部位是:(A,D)A.胞液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E.溶酶体F.过氧化物酶体9、每摩尔Asp脱氨后的碳架子完全氧化为CO2和H2O,可产生ATP的摩尔数是:(B)A.12B.15C.18D.21E.24F.2710、每摩尔Glu彻底氧化为NH3,CO2和H2O,可产生ATP的摩尔数为:FA.12B.15C.18D.21E.24F.2711、下列哪种氨基酸脱羧后,生成使血管扩张的化合物?EA精氨酸B脯氨酸C天冬氨酸D谷氨酰胺E组氨酸12、通过还原氨基化途径生成的氨基酸主要是:(B)AGlyBGluCGlnDAspEAsnFArg13、在动物的肌肉,肝脏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作用的主要类型是:(F)A.氧化脱氨B.还原脱氨C.水解脱氨D转氨作用E联合脱氨F“嘌呤核苷酸”循环14、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Ⅱ需要的氮源是:(  B   )A、NH3     B、Gln       C、Glu D、Gly      E、Asp       F、Asn*15、尿素分子中两个氨基的来源是:(   C、E   )A、NH3     B、Gln       C、Glu D、Gly      E、Asp       F、Asn 16、谷氨酰胺在氮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除____外(D)A、Gln是氨的储存,运输和利用形式B、Gln是嘌呤,许多氨基酸,氨基糖等重要含氮化合物合成中氨基供体C、Gln参与氨甲酰磷酸的合成D、Gln参与一碳单位代谢17、尿素中的两个氨基来源于(C)A、氨基甲酰磷酸和谷氨酸B、氨基甲酰磷酸和谷氨酰胺C、氨基甲酰磷酸和天冬氨酸D、氨基甲酰磷酸和天冬酰胺18、不参加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A)A、赖氨酸B、精氨酸C、鸟氨酸D、天冬氨酸三、判断1、芳香氨基酸均为必需氨基酸。(×)2、在动物体内脂肪酸降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能转变为各种氨基酸的碳骨架。(×)四、填空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有、和作用三种形式。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2、芳香族氨基酸碳架主要来自糖酵解中间代谢物_________和磷酸戊糖途径中间代谢物_________。(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磷酸赤藓糖)1、从氨的同化角度,氨基酸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和。(还原氨基化转氨基氨基酸之间的转变)4、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GPTGOT)5、转氨酶的辅酶是________,转氨机理是通过形成中间产物__________而实现的。(磷酸吡哆醛醛亚胺)6、尿素循环中的氨甲酰磷酸是由作为氨的供体,嘧啶合成的起始物氨甲酰磷酸的合成需要作为氨的供体,它们分别由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Ⅱ催化,前者存在于___________内,后者存在于内。(谷氨酰胺游离氨线粒体胞浆)7、氨基酸按代谢特点可分为,和三种类型,按营养特点可分为和。(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8、1、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是作用作用。(脱氨基,脱羧基)9、氨基酸生物合成的途径有、和。(还原氨基化,转氨基,一种氨基酸转变为另一种氨基酸) 10、尿素通过循环途径生成,该途径发生的细胞部位是与。(鸟氨酸线粒体细胞浆)五、计算1、试计算1摩尔丙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有氧呼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NH3时可以产生多少能量(以ATP计)?多少摩尔CO2和NH3?解:NH3CO2TCA循环丙氨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2CO2和H2O3ATP3ATP12ATP共计:3+3+12=18摩尔ATP1摩尔NH33摩尔CO22、试写出天冬氨酸经脱氨后,生成的化合物经有氧氧化等途径,氧化成CO2和H2O后,所经过的主要的C4、C3、C2中间产物及有关的能量变化,计算1摩尔底物经该途径共生成多少摩尔ATP?解: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天冬氨酸1ATPNADH丙酮酸3ATP3ATP乙酰辅酶A(TCA)12ATPCO2H2O3、共产生15molATP计算1摩尔丙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有氧呼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NH3时可以产生多少能量(以ATP计)?多少摩尔CO2和NH3?TCA循环解:丙氨酸→丙酮酸(NADPH、NH3)、→乙酰辅酶A(NADH、1CO2)2CO2+H2O产生ATP的摩尔数3ATP3ATP12ATP共计:3+3+12=18(摩尔)产生CO2、H2O的摩尔数:CO2:3摩尔NH3:1摩尔 4、写出Glu经过氧化脱氨基,有氧氧化等彻底氧化生成CO2和水时,所经过的重要的中间产物,并计算一摩尔Glu共能生成多少摩尔CO2,NH3和ATP?共生成1molNH3,5molCO227molATP.5、试写出Asp经脱氨后生成的化合物经有氧氧化等途径氧化成CO2和H2O后,所经过的主要的C4、C3、C2中间产物及相关的能量变化,计算一摩尔底物经该途径共生成多少摩尔ATP?脱氨CO2解:Asp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C4)GTPGDPADPATPCH3COCOOH(C3)NAD+CO2NADH+H+CH3COSCoA(C2)12ATPH2O+CO2共生成15摩尔ATP。6、试写出Glu经过氧化脱氨基、有氧氧化等彻底氧化成CO2和H2O时,所经过的重要的中间产物,并计算一摩尔Glu共能产生多少摩尔CO2、NH3和ATP?解答:HOOC—(CH2)2—CH—COOH∣NH3HOOC—(CH2)2—C—COOH‖ONH3NADHCO2NADH2CO2+H2O+12ATPTCA琥珀酰CoACH3COSCoAGDPCO2NADHGTPCH3COCOOH草酰乙酸苹果酸延胡索酸琥珀酸CO2NADHFADH2FAD 故共生成1molNH3,5molCO2,ATP共生成3+3+1+2+3+3+12=27mol六、问答1、脂肪酸在β-氧化中,底物脱下氢通过哪些呼吸链与氧结合生成水,写出每条呼吸链组分的排列顺序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NADH呼吸链,FAD呼吸链。2、运用生化理论,试分析下述现象:如果人和动物长期不进食胆固醇,其组织与血液胆固醇含量并不降低。乙酰辅酶A可以转变为胆固醇,乙酰辅酶A可由糖类有氧氧化及脂肪酸的b-氧化广泛得来。第一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一、名词解释1、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的途径。2、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用某些氨基酸,核糖,磷酸,CO2,和NH3等化合物合成核苷酸的途径叫“从头合成”途径。#3、限制性内切酶:存在在细菌体内的一类能识别DNA特定核苷酸顺序的核酸内切酶。4、核酸内切酶:作用於核苷酸链内部的磷酸二酯键的酶叫核酸内切酶。5、核苷磷酸化酶:催化核苷(或脱氧核苷)磷酸解而生成磷酸核糖(或磷酸脱氧核糖)与碱基,以及其逆反应的酶,称为核苷磷酸化酶。二、选择1、鸟类为了飞行的需要,通过下列哪种排泄物释放体内多余的氨:CA尿素B尿囊素C尿酸D尿囊酸2、下列嘌呤核苷酸之间的转变,哪项是不能直接进行的?CAGMP→IMPBAMP→IMPCAMP→GMPDIMP→XMPEXMP→GMP*3、嘌呤核苷酸循环涉及到的核苷酸有:ADAAMPBOMPCUMPDIMPECMPFXMP*4、在分解代谢中产生β-丙氨酸的物质是:BDEAAMPBCMPCGMPDUMPEAspFGlu5、需PRPP参加的反应是:CA尿嘧啶转变尿嘧啶核苷酸;B次黄嘌呤转变次黄嘌呤核苷酸C氨基甲酰天冬氨酸转变为乳清酸D腺嘌呤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E鸟嘌呤转变为鸟嘌呤核苷酸 6、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的核苷酸是:CAAMPBXMPCIMPDUMPECMPFGMP7、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Ⅱ需要的氮源是:BANH3BGlnCGluDAspEGlyFAsn*8、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需要的FH4衍生物是:DEAN5-CHOFH4BN5,N10-CH2-FH4CN5-CH3FH4DN10-CHOFH4EN5,N10=CH-FH4FN10-CH3FH49、重氮丝氨酸能以竞争性抑制作用干扰或阻断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它在结构上与:DA.Ser类似B.Gly类似C.Asp类似D.Gln类似E.Glu类似10、下列那种酶(或蛋白)不属于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系的成员:AA.NTP还原酶B.NDP还原酶C.硫氧还蛋白还原酶D.硫氧还蛋白11*、在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中,CTP可以使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产生别构效应的事实属于下列哪种情况:(B,E)A.酶的二级调节B.别构抑制C.别构激活D.酶的诱导生成作用E.非共价作用F.前体活化作用12、由(d)NMP合成(d)NDP并进一步合成(d)NTP的磷酸基和能量供体是:(D)A.GTPB.CTPC.UTPD.ATP13、合成嘌呤核苷酸时,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按哪种顺序合成:(E)A.嘧啶环-咪唑环―5‘-磷酸核糖B.咪唑环-嘧啶环-5‘-磷酸核糖C.5‘-磷酸核糖-嘧啶环-咪唑环D.嘧啶环-5‘-磷酸核糖-咪唑环E.5‘-磷酸核糖-咪唑环-嘧啶环14、在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以下化合物均能反馈抑制磷酸核糖焦磷酸转酰基酶,除了:DAIMPBAMPCGMPDXMP15、无需PRPP参加的反应是:(C)A尿嘧啶转变为尿嘧啶核苷酸B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酸C氨基甲酰天冬氨酸转变为乳清酸D腺嘌呤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E鸟嘌呤转变为鸟嘌呤核苷酸16、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的核苷酸是;(D)A.AMP A.XMPB.IMPC.UMPD.CMPFGMP17、嘌呤环的形成既提供氮源又提供碳源的氨基酸是:(C)AGluBGlnCGlyDAspEAsnFArg19、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形成的核苷酸是(  C   ) A、AMP       B、XMP        C、IMP D、UMP       E、CMP        F、GMP18、昆虫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D  )A、尿囊酸      B、尿囊素      C、尿酸D、尿素       E、乙醛酸      F、NH3和CO2  *19、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需要FH4衍生物是(DE)A、N5-CHOFH4B、N5,N10-CH2-FH4C、N5-CH3FH4D、N10-CHOFH4E、N5,N10=CH-FH4F、N10-CH3FH420、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B)A、尿素B、尿酸C、肌酐D、肌酸三、判断1、对氨基苯磺酰胺作为磺胺类药物,是一类竞争性抑制剂。(√)2、核苷酸是由核苷与磷酸脱水缩合而成,所以说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3、核苷由碱基和核糖以β-型的C-N糖苷键相连。(√)4、.当dUNP转变为dTMP时,其甲基供体是N5,N10-亚甲基THFA。(√))5、.尿苷激酶催化胞嘧啶核苷生成胞嘧啶核苷酸(√)6、嘧啶碱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H2O和CO2。(×)7、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相同,即先合成碱基再与磷酸核糖连接生成核苷酸。(×)8、ATP为GTP合成提供能量,GTP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缺乏ATP和GTP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另一种的合成。(√)9、腺嘌呤和鸟嘌呤脱去氨基后,分别生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四、填空1、在由尿苷酸合成胞苷酸的过程中,是以为氨基供体,提供能源,在 水平上进行生物合成。GluATPUTP2在尿苷酸合成胞苷酸过程中,是以为氨基供体,提供能源,在水平上进行生物合成。GlnATP三磷酸3、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嘧啶环上的原子来自简单的前体化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NH3Asp)4、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嘌呤核各原子的来源,其中N1来自___________,N3和N9来自____________,N7来自________,C2和C8来自________,C4和C5来自__________,C6来自__________。(Asp,Gln,Gly,甲酸,Gly,CO2)5、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的能力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各不相同,人和猿类,鸟类的是,灵长目以外的哺乳动物是,硬骨鱼是,大多数鱼类和两栖类是。(尿酸尿囊素尿囊酸尿素)6、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嘌呤核各原子的来源,其中N1来自,N3和N9来自,N7来自,C2和C8来自__,C4和C5来自,C6来自。(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甲酸甘氨酸二氧化碳)7、dTMP是由dUMP经生成,这个反应是由酶催化的,甲基供体是。FH4可从FH2再生,还原反应经酶催化,由供给氢。(甲基化;胸苷酸合成;N5,N10—CH2—FH4;FH2还原;NADPH+H+)8、IMP由供能,提供氨基,经二步酶促反应生成AMP;同时,IMP还可由供能,提供氨基,经二步酶促反应生成GMP。(GTP,Asp,ATP,Gln)9、尿嘧啶和胸腺嘧啶在哺乳动物体内分解时,先还原成对应的,然后破开结构分别产生和。(二氢衍生物,环状,β–丙氨酸,β–氨基异丁酸)六、问答1、为什么大多数核酸酶的活性受EDTA等螯合剂的抑制?答:这些酶的活性需要Mg2+的存在。2、用箭头表示丙氨酸在生物体内转变成下列物质的过程(1)葡萄糖(2)软脂酸(3)甘油丙氨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软脂酸 ↓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a-磷酸甘油→甘油↓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果→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3、一些细菌株排泄大量的核酸酶,这种排泄对于细菌有何益处?为什么哺乳动物胰脏分泌大量的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人的血液中富含核酸酶,它们具有哪些作用?解答:胞外的核酸酶可以降解细胞分解产生的以及环境中存在的核酸,降解产物可被利用;而胰脏分泌核酸酶进入小肠中,可降解消化的食物中的核酸;血液中的核酸酶则用于破坏病毒释放的核酸。4、将标记氨基氮的腺嘌呤和标记N7的腺嘌呤拌入人、小鼠和鸽子的食物中,在他们的哪种排泄物上有标记?解答:标记氨基氮的腺嘌呤进入人、小鼠和鸽子体内,分解后标记物出现在NH3上排出体外。标记N7的腺嘌呤进入人、鸽子体内分解后,标记物出现在尿酸分子中,进入小鼠体内分解后,标记物出现在尿囊酸分子中。第一章DNA的复制和修复一、名词解释1、冈崎片段:DNA复制时,在5→3模板链上先进行不连续合成,形成若干短的片段,这些短的片段,叫冈崎片段。#2、DNA重组技术:是指将不同的DNA序列按人们的设计定向地连接起来,在受体细胞中与载体一起复制与表达,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技术。#3、复制体:在DNA复制时,为数众多的酶和蛋白质参与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4、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两条链分开,用碱基配对方式按照每条单链DNA的核苷酸顺序各自合成新链,以组成新的DNA分子。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的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5、复制叉:DNA复制的生长点形状如同分叉,故称为复制叉。6、岗崎片段:DNA复制中,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的一条链的合成是先合成较短的DNA片段,然后以连接酶相连接形成完整的DNA链,此片段称为岗崎片段。 7、核酸内切酶:作用于多核苷酸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的酶。8、保留复制:DNA复制时,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9、有意义链:DNA中作为模板用于转录的那条链称为有意义链。#10、DNA克隆:由单一DNA片段复制成许多相同DNA片段的过程。11、暗修复:DNA受到损伤后,细胞具有的一种不需可见光的修复机制是暗过程,也是切除修复。该过称包括四个步骤,需要专一性内切酶,DNA聚合酶,5’核酸外切酶和连接酶的协同作用。#12、核小体:真核生物的DNA通常都与组蛋白结合,构成核小体。二、选择1、1958年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标记大肠杆菌DNA的实验首先证明了下哪一种机制?(D)ADNA能被复制BDNA基因可转录为mRNACDNA基因可表达为蛋白质D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EDNA的全保留复制机制*2、DNA复制的延长过程中,会有下列现象ABCA生成磷酸二酯键B生成岗崎片段C合成RNA引物D核糖体聚合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中错误叙述是:CA两者都需要RNA引物B两者都要合成岗崎片段C两者都有许多同时复制的起始点D两者的合成方向都是5’→3’E两者的复制都是半不连续的4、端粒酶是属于:BA限制性内切酶BDNA聚合酶CRNA聚合酶D肽基转移酶5、关于DNA复制过程的错误叙述是:CA亲代DNA双链分开,各自都可作为复制模板B以dNTP为原料,在模板上合成复制链C子代DNA的合成都是连续进行的D在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来自亲代DNA分子E子代与亲代的DNA分子核苷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6、DNA复制酶系中的多功能酶有:C,DA.真核细胞DNA聚和酶αB.真核细胞DNA聚和酶rC.原核细胞DNA聚和酶ID.原核细胞DNA聚和酶П3 E.DNA解链酶F.DNA连接酶*7、有关冈崎片段下列描写哪项是对的?(CD)A是因为DNA复制速度太快而产生B由于复制中有缠绕打结而生成C每个岗崎片段约含1000-2000个核苷酸D在滞后链中产生E复制完成后,岗崎片段被水解8、在DNA损伤切除修复中,有关酶的作用顺序是:(B)ADNA连接酶---DNA聚合酶----核酸内切酶---外切核酸酶B核酸内切酶----外切核酸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C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外切核酸酶-----核酸内切酶D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外切核酸酶EDNA连接酶-----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外切核酸酶F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外切核酸酶*9、DNA复制酶系中的多功能酶有:(CD)A真核细胞DNA聚合酶αB真核细胞DNA聚合酶γC原核细胞DNA聚合酶ⅠD原核细胞DNA聚合酶ⅢEDNA解链酶FDNA连接酶10、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D)A引起碱基转换B导致碱基缺失C发生碱基插入D形成嘧啶二聚物E使磷酸二脂键断裂11、打开DNA超螺旋的酶或蛋白质是:(C)ADNA解螺旋酶B单链结合蛋白CDNA旋转酶DDNA聚合酶ⅠEDNA聚合酶Ⅲ12、X和Y两种核酸提取物,经紫外线检测,提取物X的A260/A280=2,提取物Y的A260/A280=1,此结果表明:(B)A提取物X的纯度低于提取物YB提取物Y的纯度低于提取物XC提取物X和Y的纯度都低D提取物X和Y的纯度都高 E不能表明二者的纯度13、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4N培养基中培养3代后,经提取,剪切,沉淀法测密度后,DNA在三个主要密度区带中的分布是:(D)纯15N15N—14N杂交分子纯14NA.1/81/86/8B.1/807/8C.01/87/8D.02/86/8E03/85/814、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D)A、引起碱基转换B、导致碱基缺失C、发生碱基插入D、形成嘧啶二聚物E、使磷酸二脂键断裂15、下列关于DNA的复制的叙述哪一项论述是错误的?BA有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参加B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C为半保留复制D以四种dNTP为原料E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16、DNA连接酶在下列哪一个过程中是不需要的?(E)A、DNA复制B、制备重组DNAC、DNA修复D、DNA重组E、DNA断裂和修饰17、复制中,一个岗崎片段延长至第二个片段引物前方,引物被水解后(B)A、两片段间出现待连接缺口B、引物原占据的位置留下缺口C、向两个方向双向复制至中点汇合D、剩下即DNA链的5’-磷酸和3’-OH末端18、关于DNA复制过程的错误叙述是(C)A、亲代DNA双链分开,各自都可作为复制模板B、以dNTP为原料,在模板上合成复制链C、子代DNA的合成都是连续进行的D、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E、子代与亲代的DNA分子核苷酸排列顺序完全相同#19、首先证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科学家是(C)A、Watson和CrickB、Pauling和CoreyC、Meselson和StahlD、Wilkins和RichE、Monod和Jacob 三、判断1、细胞内的DNA的核苷酸顺序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由遗传性决定的。(√)2、在E.coli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是由DNA聚合酶Ⅰ切除RNA引物。(×)3、将遗传信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主要是依靠RNA的合成。(×)4、原核细胞的每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而真核细胞的每一条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5、双链DNA经过一次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些不含亲代核苷酸链。(×)6、在细菌的细胞内有一类能识别DNA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内切酶,称为限制性内切酶。(√)7、所有核酸合成时,新链的延长方向都是从5’→3’。(√)8、所有核酸的复制过程中,新链的形成都必须遵循碱基配对的原则。(√)9、引物是指DNA复制时所需要的一小段RNA,催化引物合成的引物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10、DNA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为3’→5’。(×)11、原核细胞的每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复制起点,而真核细胞的每一条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12、双链DNA经过一次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些不含亲代核苷酸链。(×)四、填空1、高等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α存在于细胞核内,主要功能是,DNA聚合酶β存在于内,主要功能是核DNA修复,DNA聚合酶γ存在于内,主要功能是。核DNA复制细胞核线粒体线粒体DNA复制2、在真核细胞的DNA切除修复过程中,受损伤的碱基可由和切除,并由和共同作用将缺失的碱基补上。特异性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连接酶3、原核细胞DNA聚合酶兼有酶活性、酶活性和酶活性。5’→3’聚合5’→3’外切3’→5’外切4、每个岗崎片段是借助连在它端的一小段引物,每个岗崎片段的增长都是由端向端延长。(5’RNA5’3’)5、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以全酶的形式催化转录的起始反应,其中因子专门辨认模板DNA链的。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以核心酶的形式催化转录的反应。(a2bb’ss起始位点a2bb’延长)6、1、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是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 滞后链的合成是的,复制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连续,相同,不连续,相反)2、原核细胞DNA聚合酶兼有活性,酶活性和酶活性。(5’→3’聚合;5’→3’外切;3’→5’外切)3、高等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α存在于内,主要功能是,DNA聚合酶β存在于内,主要功能是,DNA聚合酶γ存在于内,主要功能是。(细胞核,核DNA复制,细胞核,DNA修复,线粒体,线粒体DNA复制)五、计算#1、如果大肠杆菌的DNA长度为1100μm,复制一代大约需要40分钟通过一个复制叉完成,求复制体的链增长速度和DNA螺旋的旋转速度是多少(以每分钟的转数表示)?解:(1100/(0.34*10-4))/40=80882bp/min80882/10=8088转/min2、组织培养产生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的细胞中,每个DNA长1.2m,这些细胞生长周期中的S期(DNA合成期)长达5小时,如果这种细胞DNA延长的速度与大肠杆菌相同,即16μm/min,那么染色体复制时需要有多少复制叉同时运转?解答:1.2*106/(16*60*5)=250需要有250个复制叉同时运转。六、问答1、DNA复制的精确性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实现的?(1)从热力学角度考虑,碱基对的错配使双螺旋结构不稳定,因而给出正的自由能值,由此计算的碱基错配频率大约在10-2;(2)DNA聚合酶对底物的选择作用和3’→5’核酸外切酶的校正作用分别使错配频率下降10-2;(3)复制叉复杂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复制的准确性;(4)修复系统可以检查出错配的碱基并加以修正,从而使碱基对错配的频率下降到更低的水平。大肠杆菌复制时,通过以上机制估计每个碱基错配的频率为10-9—10-10。2、哪些因素能引起DNA损伤?生物体是如何修复的?这些机制对生体有何意义?答: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有紫外线、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剂。修复方式有: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生物在不利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应急反应。生物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这些修复方式,使生物在正常的及异常的生活环境中保证了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3、简述参加原核(以大肠杆菌为例)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蛋白质及其酶类。DNA旋转酶,DNA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Ⅲ全酶,DNA聚合酶Ⅰ,DNA连接酶4、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有哪些异同点?解答(1)真核细胞DNA复制有许多起点,即真核细胞DNA复制是由许多复制子来共同完成的。虽然真核生物复制速度慢,基因组比原核大,但复制总速度可能比原核快。(2)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不同,真核生物中至少有五种DNA聚合酶,参与DNA复制的有四种,即DNA聚合酶α、γ、δ和ε。原核生物有三种DNA聚合酶,其中聚合酶Ⅰ、聚合酶Ⅲ均参与DNA的复制。(3)端粒的合成在真核生物中,当复制叉到达线形染色体末端时,复制过程是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而原核生物无端粒。第一章RNA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前导序列:是指细菌mRNA5’-端不编码的多核苷酸序列,约含25-150个核苷酸,称为前导序列。2、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它兼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DNA指导的DNA聚合酶以及核糖核酸酶H的活力。3、启动子:是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4、hnRNA:又称核不均一RNA,是细胞质mRNA的前体。5、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在进行转录时常需要一些辅助因子参与作用,称为转录因子。6、逆转录:以RNA为模板指导的DNA合成称为逆转录。7、遗传密码:指m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关系。8、多顺反子:为两条或更多条多肽链编码的mRNA称为“多顺反子”(几个基因的复本)。二、选择1、复制和转录过程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A在体内只有一条DNA链转录,而两条DNA链都复制B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方向都为5’→3’C复制的产物在通常的情况下大于转录的产物D两个过程均需RNA引物EDNA聚合酶Ⅰ和RNA聚合酶都需要Mg2+2、RNA在细胞内的主要合成场所是:CA线粒体B微粒体C细胞核D内质网E高尔基体F细胞浆3、原核细胞中特异的甲酰化酶催化fMet-tRNA生成,需要的甲酰供体分子是:(B) A.N5-CHOFH4B.N10-CHOFH4C.N5,N10-CH2-FH4D.N5-CH3FH4E.N5-CH3FH44、下列物质中能和原核生物RNA聚和酶的ß亚基结合从而阻止原核生物RNA合成的是:(B)A.α-鹅膏蕈碱B.利福平C.嘌呤D.嘧啶E.放线菌素D5、原核细胞中特异的甲酰化酶催化fMet-mRNA生成,需要的甲酰供体是:BA).N5-CHOFH4B).N10-CHOFH4C).N,N-CH2-FH4D).N5-CH3FH4E).N10-CH3FH46、5-Fu的抗癌作用机制为:DA合成错误的DNA,抑制癌细胞生长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RNA的生物合成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D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7、逆转录酶是多功能酶,它具有:D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功能BDNA聚合酶和转位酶的功能CDNA聚合酶和整合酶的功能DDNA聚合酶和RNA酶H的功能8、转录真核mRNA的酶是:BARNA聚合酶ⅠBRNA聚合酶ⅡCRNA聚合酶Ⅲ9、RNA在细胞内的主要合成场所是:(C)A、线粒体B、微粒体C、细胞核D、内质网E、高尔基体F、细胞浆*10与真核细胞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不符的有(BCD)A、一般是单顺反子B、一般是多顺反子C、5‘端具前导序列D、3‘端具7—甲基鸟苷“帽子”结构E、3‘端具poly(C)尾巴结构11、摆动配对是指下列哪个碱基之间配对不严格:(A)A、反密码子第一个碱基与密码子第三个碱基B、反密码子第三个碱基与密码子第一个碱基C、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第一个碱基D、反密码子和密码子第三个碱基三、判断1、在真核细胞中,三种主要RNA的合成都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催化。(×)2、逆转录酶仅具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的活力。(×)3、抑制RNA合成酶的抑制剂不影响DNA的合成。(×)4、一个动物细胞内的DNA可以与该动物的所有RNA杂交。(√)5、DNA转录成RNA时,互补的碱基对为T-A,A-U,G-C。(√)6、真核细胞的mRNA两个末端都有3’-OH基团。(×)7、核细胞内的RNA都从DNA转录而来,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合成的。(√) 8、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DNA经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过程。(√)10、在真核细胞中,三种主要RNA的合成都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催化。(×)11、大多数mRNA5’-端都是由嘧啶核苷酸起始的。(×)四、填空1、cDNA又称,它是利用酶以为模板合成的。互补DNA逆转录RNA2、逆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通过、、和等主要过程完成生活周期。逆转录整合转录翻译3、hnRNA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前体。mRNA4、真核细胞中的核RNA聚和酶I类分布于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的合成有关。II类和III类酶分布于__________,II类酶与_________的合成有关,III类酶与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合成有关。(核仁rRNAmRNA核质tRNA5SRNA)5、逆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主要过程完成其生活周期。(逆转录,整合,转录,转译)6、真核mRNA一般是______顺反子,其前体是______,在成熟过程中,其5́端加上“帽子”结构_________,在3́端加上尾巴结构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分子的帮助除去_________和拼接_______。(单,不均一核RNA,7-甲基鸟苷,聚腺苷酸,小核RNA,内含子,外显子)7、真核细胞中的核RNA聚合酶I类分布于,它与的合成有关.RNA聚合酶II类和III类分布于核质,II类酶与的合成有关,III类酶与及的合成有关。(核仁rRNAmRNAtRNA5SRNA)8、逆转录酶是催化以为模板,合成的一类酶,产物是。(RNADNAcDNA)9、DNA复制和RNA合成都需要酶,在DNA复制中该酶的作用是。(RNA聚合酶合成RNA引物)10、新合成的mRNA前体分子的5’端和3’端的化学基团分别是和。(脱氨基,脱羧基)六、问答1、图示中心法则,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过程需要哪些酶类和蛋白质参与?(2)简要说明tRNA,mRNA和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答:(1)DNA复制时,先两链分开,然后按碱基配对方式合成子链,每个子链的一条来自于亲代,另一条新合成,该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中需如下酶和蛋白质:DNA聚合酶Ⅰ、Ⅱ、Ⅲ,DNA连接酶,DNA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及DNA旋转酶。(2)tRNA:携带活化的氨基酸到延长中肽链的正确位置。mRNA: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并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以两种DNA作为模板进行RNA的合成,得到下列数据。试判断是对称转录,还是非对称转录?为什么?DNADNA中A+T/G+C合成的RNA中AMPUMPGMPCMPDNA甲DNA乙1.852.390.560.570.300.311.831.040.350.85样品甲是对称转录,样品乙是非对称转录。因样品甲中:AMP=UMPGMP=CMP样品乙中:AMP≠UMPGMP≠CMP第一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名词解释1、信号肽:某些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在氨基末端额外生成15~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序列,用以引导合成的蛋白质前往细胞的固定部位,这段肽链,称为信号肽。2、多聚核糖体:多个核糖体与mRNA缔合时称多聚核糖体。3、反密码子:tRNA的反密码子环中由三个核苷酸组成的反密码子,该反密码子可以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与mRNA上的对应的密码子相结合。4、同义密码子:为同一氨基酸编码的几个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5、遗传密码:指mRNA中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的关系,每三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此称为遗传密码。1、移码突变:在遗传密码翻译中,若插入或删去一个碱基,将会使以后的读码发生错误,这称为移码,由于移码引起的突变称为移码突变。移码突变的结果导致核酸中的核苷酸顺序与相对应的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二、选择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tRNA的作用是(B)A.将一个氨基酸连接到另一个氨基酸上B把氨基酸带到mRNA指定的位置上C增加氨基酸的有效浓度D将mRNA连接到核糖体上2、不参与肽链延长阶段的物质是:BA转肽酶BfMet-tRNACGTPDmRNAEEF-Tu*3、肽链合成终止的原因是:BD A一个与终止密码子相应的tRNA不能携带氨基酸;B有识别mRNA终止密码和使肽基转移酶转变为水解酶活性的R因子的出现;CmRNA上无与携带终止信号tRNA反密码子相应的密码子;D不具有与终止密码子相应的tRNA反密码子;4、一tRNA的反密码子为IGC,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AA.GCAB.GGGC.CCGD.ACG*5、转肽酶的功能有:B,DA.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B.水解肽酰-tRNA释放肽链C.识别终止信号D.催化肽链的形成6、氨基酸活化的专一性取决於:(D)A.tRNAB.mRNAC.核糖体D.氨酰-tRNA合成酶E.转肽酶7、如mRNA部分顺序和密码子的编号为:C140141142143144145………CAGCUCUAACGGUAGAAU…………使142号密码子突变为CAA(即U变为C),经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应为:A.141B.142C.143D.144E.1458、关于密码子的错误描述是:(C)A每个密码子由三个碱基组成B每个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基酸C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D密码子无种属差异E有些密码子无任何氨基酸意义*9、肽键合成终止的原因是:(BD)A一个与终止密码子相应的tRNA不能携带氨基酸B有识别mRNA终止密码子和使肽酰转移酶转变为水解酶活性的R因子的出现CmRNA上无与携带终止信号tRNA反密码子相应的密码子D不具有与终止密码子相应的tRNA反密码子10、原核细胞中蛋白质多肽链合成起始时,首先要形成:(B)A.fMet---tRNA---30S复合物B.mRNA--30S复合物C.fMet---tRNA---mRNA复合物D.mRNA--50S复合物E.fMet---tRNA---50S--mRNA复合物11、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需要GTP参加的反应是:(D)A核糖体上肽的释放B核糖体聚合体形成多核糖体 C氨基酸进行活化的过程D多肽链在核糖体上的合成E核糖体大亚基和小亚基的结合12、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C)A磷酸戊糖B核苷C碱基顺序D戊糖磷酸管架E磷酸二酯键13、如果mRNA部分顺序和密码子编号为````CAGCUCUAACGAUAGAAU```````,使142号密码子突变为CAA(即U变为C),经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应为:(C)A141B142C143D144E145F14614、原核细胞中蛋白质多肽链合成起始时,首先要形成:(B)AfMet---tRNA---30S复合物BmRNA--30S复合物CfMet---tRNA---mRNA复合物DmRNA--50S复合物EfMet---tRNA---50S--mRNA复合物15、核糖体上A位点的作用是(A)A.接受新的氨基酰-tRNA到位B.含有肽基转移酶活性,催化肽键的形成C.可水解肽键tRNA,释放多肽链D.是合成多肽链的起始点16、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是:(C)A把氨基酸转移到模板上B.识别密码子C.催化氨基酸与相应的tRNA正确结合D.使氨酰-tRNA与核糖体结合17、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为UGA,它所能识别的密码子是(A,C)A.UCAB.ACUC.UCGD.GCU18、以下有关核糖体的论述哪项是不正确的?(D)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核糖体小亚基参与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确定mRNA的解读框架C、核糖体大亚基含有肽基转移酶活性D、核糖体是储藏核糖核酸的细胞器#19、不参与肽链延长阶段的物质是(B)A、转肽酶B、fMet–tRNAC、GTPD、mRNAE、EFTu 三、判断1、许多新合成的多肽在体内形成正确的三维结构时,需要分子伴侣的辅助蛋白。(√)2、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都各自具有特异的遗传密码.(×)3、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都是由AGCU四种碱基构成的。(×)4、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都各自具有特异的遗传密码.(×)5、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活化的氨基酸必须先转移到线粒体表面。(×)6、胰岛素原是信使核糖核酸翻译原始产物。(×)7、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基转移酶起转肽作用和水解肽链作用。(√)8、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能量都由ATP直接供给。(×)9、遗传密码在各种生物和细胞器中都绝对通用。(×)10、在核糖核蛋白体上合成蛋白质时,由于tRNA能识别mRNA的三联体密码,从而使氨基酸正确定位。(√)11、反义RNA是含有与某种mRNA互补碱基顺序的小分子细胞质,可专一地抑制这种mRNA翻译(√)12、真核细胞中,在粗糙型内质网上合成的多肽N端、大都有一段富含疏水氨基酸的信号肽,以便进入内质网腔。(√)13、原核细胞新生肽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14、DNA上遗传信息转录的产物是蛋白质。(×)15、人类RNA聚合酶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所以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16、UAA、UAG、UGA除作为终止密码外,又分别代表三种氨基酸。(×)17、tRNA转运氨基酸是特异的,故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携带转运。(×)18、每个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A部位,都需要延伸因子的参与、并消耗一分子GTP。(√)19、原核细胞新生肽N端第一个残基为fMet;真核细胞新生肽链N端为Met。(√)20、每一种氨基酸都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为其编码。(×)21、每种氨基酸只能有一种特定的tRNA与之对应。(×)22、mRNA中没有编码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密码子。(√)四、填空1、遗传密码有64种,其中种可以编码种氨基酸。是起始密码,、、是终止密码。(6120AUGUAAUAGUGA)2、肽键合成的延长反应包括、、、等步骤。进位转肽脱落移位3、遗传密码有种,其中61种可以编码种氨基酸,不代表氨基酸的UAA、UAG、作为终止密码。是起始密码,在原核生物中代表在真核生物中代表。 (6420UGAAUGfMetMet)4、原核细胞中肽键合成的起始复合物由、、和组成,其形成涉及到蛋白因子的作用。30S核糖体50S核糖体mRNAfMet-tRNAIF1、IF2、IF35、tRNA分子上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位点至少有四个,即(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3́-CCA上的氨基酸接受位点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核糖体识别位点反密码位点)6、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氨基酸的激活,(2)肽链合成的启动,(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肽链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肽链的折叠和加工处理)7、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译读mRNA的方向是从______端向_____端,多肽链的合成是从______端到______端。(5́,3́,N,C)8、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由沉降系数各为_____S和______S的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含______SrRNA,_______SrRNA,______SrRNA各一分子和大约_____种蛋白质。小亚基含_______SrRNA和大́́约_____种蛋白质。9、tRNA分子上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位点至少有四个,即(1),(2),(3)(4)。(氨基酸接受位点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核糖体识别位点反密码位点)10、肽链合成的延长反应包括、、、等步骤。进位转肽脱落移位11、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氨基酸的活化在_______进行,需要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__。(细胞质、氨酰t-RNA合成酶、tRNA、AMP,Mg2+、氨酰-tRNA、AMP+PPi)12、1、原核细胞中肽链合成的起始复合物由、、和组成,其形成涉及到蛋白因子的作用。(30S核糖体;50S核糖体;mRNA;fMet—tRNA;IF1,IF2和IF3)2、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译读mRNA的方向是从端向端,多肽链的合成是从端向端。(5’,3’NC)3、转肽酶在肽链合成的延长阶段的作用是,而在肽链合成的终止阶段的作用是。(合成肽键,水解肽键)五、计算1、假设反应从游离氨基酸,tRNA,氨基—tRNA合成酶,GTP,ATP,核蛋白体,以及翻译因子开始,那么翻译一次核糖核酸酶的mRNA要用掉多少个高能磷酸键?(此酶含124个氨基酸)104个氨基酸活化用去2×104=208肽键起始用去1 103个肽键生成用去2×103=206肽键终止用去1共合计消耗去416个高能磷酸键六、问答1、简述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在蛋白质合成时,起运载氨基酸的作用。为了完成这一功能,tRNA分子上至少有四个功能位点,才保证了这一功能的完成:(1)3’端-CCA上的接受位点(2)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3)核糖体识别位点,使延长中的肽链附着于核糖体上;(4)反密码位点;2、简叙DNA,mRNA,tRNA和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机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含有该蛋白质的遗传信息,它通过复制将这种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版,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tRNA是活化、携带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根据mRNA的指令,识别相应的氨基酸,将其携带到核糖体的指定位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能识别各种因子,按模版要求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3、何为第二套密码系统?有何实验依据?在tRNA分子中也存在着遗传密码,此密码系统称之为第二套密码系统。实验依据如下;(1)如赖氨酸tRNA分子在氨基酸臂中的G3.G70一对碱基被G3.U70所取代,则不仅对Lys专一,而且还能携带Ala,Gly。(2)在大肠杆菌中,丙氨酸tRNA分子中氨基酸臂上的C3.U70被其他碱基取代,便不能携带并氨酸。若把C3.U70引入半胱氨酸tRNA或苯丙氨酸tRNA,结果这两种tRNA具有携带Ala的功能。4、何为信号肽?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的位点有何特点?信号肽:某些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在氨基末端有15~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序列,用以引导合成的蛋白质前往细胞的固定部位,这段肽链,称为信号肽。信号肽酶的裂解位点往往是20肽左右长度的羧基端残基与丙氨酸,甘氨酸或丝氨酸形成的肽键。5、氨酰-tRNA合成酶有何功能?解答:氨酰-tRNA合成酶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中重要的酶之一。其功能主要有二:(1)催化氨基酸,使氨基酸在掺入肽链以前获得足够能量。(2)催化氨基酸与tRNA反应,形成氨酰-tRNA。这一过程在细胞质中完成。 6、一条DNA编码链的顺序是:5’AAGCAAGACAAAGAAAGGCAAGACAAAG*AA3’(1)该编码链转录的mRNA顺序应当是什么?(2)根据这条DNA携带的信息翻译出的蛋白质含有几种氨基酸残基?(3)如果编码链中带*号的碱基缺失,翻译的多肽分子中由几种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化?(4)如果编码链中带*的碱基突变为C,翻译的多肽分子中由几种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化?解答:(1)由该DNA片段转录的RNA为:5’UUCUUUGUCUUGCCUUUCUUUGUCUUGCUU(2)翻译成3种由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因为UUC(Phe)UUU(Phe)GUC(Val)UUG(Leu)CUU(Leu)此多肽的一级结构为:Phe-Phe-Val-Leu-Leu-Phe-Phe-Val-Leu-Leu(3)缺失后的DNA片段转录的RNA为:5’UUUUUGUCUUGCCUUUCUUUGUCUUGCUU翻译成4种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因为UUU(Phe)UUG(Leu)UCU(Ser)UGC(Cys)此多肽的一级结构为:Phe-Leu-Ser-Cys-Leu-Ser-Leu-Ser-Cys(4)突变后,多肽分子中除N断的Phe变为Leu,其它氨基酸残基不发生变化。第一章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一、名词解释1、前体活化作用:某些代谢途径中,前段的中间产物或底物对后段代谢所需的酶产生别构激活作用称为前体活化作用。2、酶合成的诱导作用:某些物质能促进细胞内酶的合成,这种作用称为酶合成的诱导作用。#3反馈:代谢产物对代谢过程调节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称为反馈。4、共价调节酶:一种酶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引起共价键的变化,可逆或者不可逆地转变成两种形式,从而影响酶的活性,达到调节代谢的结果。这种酶称为共价调节。5、酶生成的阻遏作用:某些代谢产物能阻止细胞内某些酶的生成,为酶的生成阻遏作用。6、酶的反馈活化:代谢途径中,酶的作用产物对酶的活性有激活活化作用。7、酶生成的阻遏作用:某些代谢产物能阻止细胞内某些酶的生成,这种作用称酶生成的阻遏作用。二、选择1、选择最合适的表达(C)A、生物体的代谢调节在三种水平上进行: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B、生物体的代谢调节在三种水平上进行:分子水平、系统水平、组织水平C、生物体的代谢调节在三种水平上进行: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多细胞水平D、生物体的代谢调节在三种水平上进行: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2、下列酶中属于诱导酶的是:B A磷酸化酶Bβ-半乳糖苷酶E糖原合成酶F丙酮酸脱氢酶*3、发生於线粒体上的代谢途径是:(C,D)A.EMPB.HMPC.TCA循环D.丙酮酸氧化脱羧E.生醇发哮*4、受共价修饰调节的酶有:A,BA.糖原磷酸化酶B.谷氨酰胺合成酶C.ß-半乳糖苷酶D.精氨酸酶E.色氨酸合成酶F.乙酰辅酶A羧化酶三、填空1、酶水平的调节包括和的调节。酶活性酶合成2、3’,5’-环鸟苷酸的代号为,是生物体内与密切相关的代谢调节物。类似的化合物还有和。cGMP激素作用cAMPcCMP3、在蛋白质、肽类激素的作用机制中,调节代谢的第二信使是__________,而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中,第二信使是________________。(cAMP,细胞内的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4、在蛋白质、肽类激素的作用机制中,调节代谢的第二信使是__________,而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中,第二信使是________________。(cAMP,细胞内的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5、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激活或______改变细胞内已有酶分子的催化活性,这种酶活性的调节包括酶的变构效应和___________;另一种是通过影响酶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以改变酶分子的含量。(抑制共价修饰合成降解)6、三磷酸核苷酸是高能化合物,ATP参与转移,GTP为提供能量,UTP参与,CTP与的合成有关。(能量蛋白质糖原的合成磷脂)第十六章综合题1、俗话说“狗急跳墙”,意思是在紧急情况下,人和动物可以在短时间内,体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试从分子水平解释这是为什么?答:“狗急跳墙”从生物角度来看,是形容人和动物在紧急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体内产生丰富的能量,做到平时做不到的事。这个过程主要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起作用,肾上腺素是一种含氮激素,当肾上腺素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环化酶,生成CAMP,经一系列的级联放大作用,在极端时间内,提高血糖含量,促进糖的分解代谢产生大量的ATP释放能量。此外,CAMP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例如在乳糖操纵子上的调节基因的产物为CAMP的受体蛋白,两者结合后使其活化,作用于启动子的一定部位,促进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 2、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中文名称及其重要生理作用。NAD+、THFA、UDPGPRPPSSBGPT答:符号中文名称生理作用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传递氢THFA四氢叶酸一碳基团载体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基供体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中5-磷酸核糖供体SSB单链结合蛋白稳定单链GPT谷丙转氨酶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反应及其逆反应3、图示中心法则,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半不连续复制?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哪些酶类和蛋白质?(2)简要说明tRNA、mRNA和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答:中心法则如下:(1)DNA复制时,一条链上的连续复制和另一条链上的不连续复制,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不连续复制。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如下酶类和蛋白质:DNA旋转酶、DNA连接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DNA聚合酶Ⅲ全酶、DNA聚合酶Ⅰ和DNA连接酶。(2)tRNA是运载各种氨基酸的特异工具,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4、简述乙酰辅酶A的来源和去路。葡萄糖丙酮酸某些生酮及生脂肪酸糖兼生酮氨基酸 乙酰辅酶A胆固醇酮体草酰乙酸异柠檬酸乙酰辅酶A乙醛酸苹果酸琥珀酸5、葡萄糖在体内能否转变成下列物质?如能,请用箭头表示其变化过程。(1)脂肪(2)UMP答(1)能磷酸二羟丙酮α-磷酸甘油葡萄糖3-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脂酸乙酰辅酶A脂肪酸脂酰辅酶A甘油二酯脂肪(2)能HMPGR-5-PPRPPEMPTCA转氨G丙酮酸乙酰辅酶AOAAAspTCA转氨α-酮戊二酸GluGln 有氧氧化GCO2PRPPCO2Asp乳清酸UMPGln6、简述饥饿者为何易发生酸中毒?饥饿者,由于长期不能进食,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不能从糖氧化取得,于是脂肪被大量动员,肝内脂肪酸大量氧化。当肝内生成的酮体超过了肝外组织所利用的限度时,血中酮体被堆积起来,由于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是酸性物质,体内积累过多,便会影响血液的酸碱度,造成酸中毒。7、为什么某些微生物在仅以乙酸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1)把乙酸转变成葡萄糖的简要过程和主要酶用箭头表示出来,并指出所经过的代谢途径。(2)从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酶促过程简要用箭头表示。答:因为这些微生物体内具有乙酰辅酶A合成酶及乙醛酸途径,最终可以将乙酸转变为糖。(1)乙酰辅酶A合成酶乙酸+辅酶A+ATP乙酰辅酶A+H2O+Ppi+AMP乙醛酸循环乙酰辅酶A柠檬酸异柠檬酸草酰乙酸异柠檬酸裂解酶琥珀酸苹果酸合成酶苹果酸乙醛酸乙酰辅酶A可见,由于乙醛酸循环中有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存在,可以不断地合成二羧酸和三羧酸,作为TCA循环的补充。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生成的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酵解逆行葡萄糖(2)G6-P-G1-P-GUDPG[α-1,4葡萄糖]n分枝酶引物糖原8、运用生物化学理论,试分析下述现象:北京填鸭育肥的主要食料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谷物。答:以碳水化合物的谷物为主要食料的北京填鸭的育肥,说明了生物体内糖可以转变成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及脂肪酸合成的酯,糖可以变成α-磷酸甘油和脂肪酸,所以糖可以变成脂肪。糖转变为α-磷酸甘油的步骤是:糖先经过酵解作用变成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经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化作用即可转变为α-磷酸甘油。糖变成脂肪的步骤是:糖先经过酵解作用变成丙酮酸,丙酮酸再经过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再经脂肪酸合成途径即可合成脂肪。9、双链DNA的一条链含有下列顺序:5’T-C-G-T-C-G-A-C-G-A-T-G-A-T-C-A-T-C-G-G-C-T-A-C-T-C-G-A-3’试写出:(1)DNA另一条链上的碱基顺序?(2)从DNA第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的碱基顺序?(3)假定此mRNA可以直接编码肽链,试问由此mRNA编码的肽链共有几个氨基酸?(4)如果DNA第一条链的3’端的第二个核苷酸缺失,此时编码的肽链的氨基酸的数量有何变化?(10分)答:(1)5’T-C-G-A-G-T-A-G-C-C-G-A-T-G-A-T-C-A-T-C-G-T-C-G-A-C-G-A-3’(2)5’UCG-AGU-AGC-CGA-UGA-U-C-A-U-C-G-U-C-G-A-C-G-A-3’(3)由于UGA发出终止信号,故只合成了4肽(4)在这种情况下,肽链终止密码UGA已经移码突变,转变成能翻译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GAU,于是DNA移码突变后所转录的为9肽。10、大肠杆菌长2μm,直径1μm.当它们生长在有乳糖的培养基上,就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MW450,000),大肠杆菌细胞的平均密度为1.2g/ml,总质量的14%是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蛋白质的1%是β-半乳糖苷酶.计算生长在乳糖培养基上的一个大肠杆菌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分子的数目.答:设大肠杆菌为圆柱体,V=πr2h=3.14x(0.5)2x2=1.57μm3=1.57x10-12cm3一个大肠杆菌细胞质量等于V.ρ=1.57x10-12x1.2=1.88x10-12g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质量:1.88x10-12x14%x1%=2.63x10-15g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个数:2.63x10-15/450000x6.023x1023=3520个11、试计算1摩尔天冬氨酸经过联合脱氨基、有氧呼吸等彻底氧化后,共能生成多少摩尔CO2,、NH3、和ATP?解:HOOC-CH2-CH(NH2)-COOH__________HOOC-CH2-CO-COOH______CH3COCOOHNAD+NADHNH3CO2________________CH3COSCA___________2CO2+H2O+12ATPNAD+NADHCO2TCA循环共计生成4molCO2,1molNH3,(12X1+3X2)molATP。12、试计算能为下列RNA和蛋白质编码的基因的平均长度(nm)和平均重量(D)。设每1碱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70D。(1)一种tRNA(含76个核苷酸残基)(2)核糖核酸酶(含124个氨基酸)解:为tRNA(含76个核苷酸)编码的基因(DNA)中其bp(碱基对)与tRNA中核苷酸数值比为1:1,所以该基因中bp亦为76个;为核糖核酸酶(含124个氨基酸)编码的mRNA其核苷酸与酶蛋白中氨基酸个数值比为3:1,而mRNA中核苷酸数与其相应基因(DNA)的bp数值比为1:1,所以该酶相应基因中的bp数为124x3=372个,这二个基因的平均长度:0.34nmx(76x1+124x3)/2=76.16nm平均重量:670x(76x1+124x3)/2=150080D13、大肠杆菌长2μm,直径1μm.当它们生长在有乳糖的培养基上,就能合成β-半乳糖苷酶(MW450,000),大肠杆菌细胞的平均密度为1.2g/ml,总质量的14%是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的1%是β-半乳糖苷酶.计算生长在乳糖培养基上的一个大肠杆菌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分子的数目.解:设大肠杆菌为圆柱体,V=πr2h=3.14x(0.5)2x2=1.57μm3=1.57x10-12cm3一个大肠杆菌细胞质量等于V.ρ=1.57x10-12x1.2=1.88x10-12g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质量:1.88x10-12x14%x1%=2.63x10-15g一个大肠杆菌内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个数:2.63x10-15/450000x6.023x1023=3520个 14、列表比较复制,转录,转译所需模板分子名称及方向和合成分子名称及方向。解:模板分子合成分子名称方向名称方向复制DNA(2)3́→5́DNA(2)5́→3́转录DNA(1)3́→5́RNA5́→3́转译mRNA5́→3多肽链N→C15、丙氨酸在生物体内能否转变成下列物质?如能用简图表示之。(1)葡萄糖(2)软脂酸解:(1)丙氨酸→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2)丙氨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软脂酸脂肪酸合成酶系16、试将下列左右两栏的内在联系(即那种中间产物属于哪种代谢途径)标出左栏(代谢途径)右栏(中间产物)(1)淀粉合成A.7-磷酸景天糖(2)脂肪酸合成B.氨酰-tRNA(3)嘌呤核苷酸合成C.乳清酸-(4)HMP途径D.ADPG(5)多肽链合成E.草酰琥珀酸(6)TCA循环F.乙酰乙酰ACP(7)嘧啶核苷酸合成G.精氨琥珀酸(8)鸟氨酸循环H.乙醛(9)生醇发哮I.IMP解:A-4,B-5,C-7,D-1,E-6,F-2,G-8,H-9。17、试说明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关系解:嘌呤核苷酸:1)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各原子分别来源Gly、Asp、Gln,这些氨基酸是氨基酸代谢的产物;还有甲酸、CO2是葡萄糖代谢的产物。2)嘌呤核苷酸中的5-磷酸核糖由葡萄糖的HMP途径所产生。嘧啶核苷酸:嘧啶核各原子来源於1)CO2,它是糖代谢的产物;2)Gln、Asp它是氨基酸代谢的产物;3)嘧啶核苷酸中的核糖是葡萄糖的HMP途径产生。18、总结生物体内与丙酮酸(CH3COCOOH)有直接联系的代谢途径。葡萄糖│EM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MP 丙酮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酰乙酸乙酰辅酶A乳酸乙醛丙氨酸19、写出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及生理作用。代号名称生理作用1.Fe-S铁硫蛋白呼吸链中递电子体2.Orn鸟氨酸鸟氨酸循环代谢中的中间产物3.FH4四氢叶酸一碳基团载体,参与氨基酸,核酸代谢4.ADPG腺苷二磷酸葡萄糖淀粉合成中的葡萄糖供体5.cAMP环腺苷酸调节激素代谢6.TPP焦磷酸硫胺素羧化辅酶,参与α-酮酸脱羧7.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中核糖供体8.ACP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中脂酰基载体20、试写出Glu经脱氨后生成的化合物经有氧氧化途径氧化成CO2+H2O时所经过的主要C5,C4,C3,C2中间产物与有关的能量变化。指明1摩尔该化合物经有氧氧化共生成多少摩尔ATP?解:Glu经脱氨后生成α-酮戊二酸,C5有氧氧化C4C4C4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NADGDPNADHGTPFADFADHC4C3C2------------→草酰乙酸-----→丙酮酸--------→-乙酰COA----------CO2+H2O+12ATPNADNADHNADNADH1摩尔α-酮戊二酸氧化成-CO2和H2O后,共生成3+1+2+3+3+12=24摩尔ATP#21、指出从分子排阻层析柱上洗脱下列蛋白质的顺序.(分离蛋白质的范围是5,000-400,000D)肌红蛋白(16900D)过氧化氢酶(247500D)细胞色素C(13370D)糜蛋白酶原(23240D)血清清蛋白(68500D)肌球蛋白(524800D)(4分)答:根据分子排阻层析原理,在洗脱过程中蛋白质分子被洗脱下来的次序应遵循大分子先流出,小分子后流出的原则。据已知下列蛋白质分子量:肌红蛋白-16900过氧化氢酶-247500细胞色素C-13370糜蛋白酶原-23240血清清蛋白-68500肌球蛋白-524800因此以上蛋白质被洗脱的次序先后应为:肌球蛋白,过氧化氢酶,血清清蛋白,糜蛋白酶,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 #22、以一分子β–羟己酰CoA经β-氧化,TCA循环和呼吸链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生成的能量最多能使多少分子的氨基酸掺入到正在延长的肽链中?(注:ATP相当于GTP)解:NAD+NADH+H+HSCoACH3COSCoAβ—羟己酰CoAβ—酮己酰CoA丁酰CoAβ-氧化丁酰CoA2CH3COSCoA+FADH2+NADH+H+共计产生:3×2+2×1+12×3=44ATP由于完整多肽链中每形成一个肽键至少需要4个高能键,所以此处产生的能量最多能使10个氨基酸分子掺入到正在延长的肽链中。23、如何解释酶活性与pH的变化关系,假如其最大活性在pH=4或pH=11时,酶活性可能涉及那些氨基酸侧链?1)过酸、过碱影响酶蛋白的构象,甚至使酶变性失活。2)PH改变不剧烈时,影响底物分子的解离状态和酶分子的解离状态,从而酶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3)PH影响酶子中另一些基团的解离,这些基团的状态与酶的专一性及酶分子中的活力中心构象有关。可能涉及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24、何谓逆转录?逆转录酶在生物化学研究领域中有什么用途?遗传信息由RNA传递给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逆转录酶在生物化学研究领域中的用途为:如果某种真核细胞的天然基因不易分离,而其mRNA却容易获得时,就可以利用反转录酶制备合成该基因;由于目前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比RNA序列测定方法简单,因而利用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后,测定DNA的序列,再反推出RNA的序列。25、简述由葡萄糖经有氧氧化途径转化成软脂酸C15H31COOH的代谢途径。(1)用箭头表示所经过的重要的中间产物(2)指明在该途径中的二个重要酶系的名称及所在细胞部位。解:葡萄糖│经有氧氧化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脱氢酶系(线粒体上)丙酮酸│乙酰辅酶A→乙酰ACP││脂肪酸合成酶系(胞浆内)催化 丙二酰ACP________│经缩和,还原,脱水,还原→软脂酸26、列表比较DNA和RNA在细胞内分布,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方面的不同特点。细胞内分部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生物功能DNA细胞核、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主要载体和叶绿体RNA细胞质核糖核酸部分双螺旋区域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环状突起27、总结细胞内乙酰辅酶A的代谢途径。(即表示出该分子的来源及去路)解:葡萄糖↓乙酰辅酶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糖氨基酸乙醛酸柠檬酸循环酮体脂肪酸生酮氨基酸循环↓↕CO2+H2O脂肪28、三羧酸循环涉及多种辅酶与辅基,回答:(1)它们分别是哪些维生素的衍生物?(2)其中哪几种与核苷酸有关?解答:(1)CoⅠ、CoⅡ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FAD是维生素B2的衍生物,TPP是维生素B1的衍生物,CoA是泛酸的衍生物,硫辛酸直接作为辅酶。(1)其中CoⅠ、CoⅡ和FAD与核苷酸有关。29、核酸杂交技术的基础是什么?有哪些应用价值?将不同来源的DNA放在试管里,经热变性,慢慢冷却,让其复性。若这些异源也可以发生杂交。应用: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可以将含量极少的真核细胞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钓出来。30、1、丙氨酸在体内能否转变成下列物质?如能,用简图表示之。(1)葡萄糖(2)软脂酸(3)尿素(4)甘油解答:丙氨酸在体内能转变成葡萄糖、软脂酸、尿素和甘油。转变的代谢简图如下:葡萄糖6-P-G 甘油磷酸丙糖CO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GTP↓丙酮酸丙氨酸草酰乙酸ATP↓NH3CO2乙酰CoANADPH+H+软脂酸ATP尿素ATPTTCO2ATPH2OTCA循环31、运用生化理论,试分析:为什么乙酰CoA在物质代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解答:因为乙酰CoA在物质代谢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产物,它是联系几大物质代谢的枢纽。如糖、脂的分解最终都要转变为乙酰CoA,由乙酰CoA通过TCA循环彻底分解,某些氨基酸的代谢最终也要转变为乙酰CoA。另外,糖、脂、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也可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这样乙酰CoA为糖、脂、蛋白质的代谢以及相互转变起到了沟通作用。乙醛酸循环是某些微生物利用乙酸建造有机体的一条途径,这条途径也依赖于由乙酸生成乙酰CoA开始的。32、脂肪酸在β–氧化过程中,底物脱下的氢通过哪些呼吸链和氧结合成水?写出每条呼吸链组分的排列顺序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解答:(1)通过FADH2呼吸链和NADH呼吸链与氧结合成水。(2)FADH2呼吸链FAD→CoQ→Cytb→Cytc1→Cytc→Cyta→Cyta3→O2~~2ADP2ATPNADH呼吸链N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Cyta3→O2~~~ 3ADP3ATP33、谷氨酸在体内的物质代谢中有什么重要功能?请举例说明。解答:(1)组成蛋白质的必需成分是由基因编码的二十种氨基酸之一。(2)脑中积累过多的游离氨会导致休克死亡,在正常情况下游离氨可与谷氨酸结合生成谷氨酰胺,通过血液运到肝脏,通过尿素循环生成尿素。(3)嘧啶核苷酸生成的第一步,就是由谷氨酰胺与CO2和ATP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下,生成氨甲酰磷酸。(4)谷氨酸脱羧生成γ–氨基丁酸,对神经有抑制作用。(5)L–谷氨酸脱氢酶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分布,该酶使氨基酸直接脱去氨基的活力最强,在氨基酸的相互转化中起重要作用。(6)在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中,Pro、Arg、Gln和His都是先转变为谷氨酸,在脱氨生成α–酮戊二酸进一步分解。Pro在体内的合成是由谷氨酸环化而成。34、葡萄糖在体内能否转变成下列物质?如能,简要说明变化过程。(1)脂肪(2)胆固醇(3)Glu(4)UMP解答:葡萄糖在体内能转变成脂肪、胆固醇、Glu、和UMP。转变的代谢途径如下:葡萄糖↓R-5-PATP甘油←磷酸丙糖PRPP↓UMP脂肪丙酮酸↓软脂酸←乙酰CoA乳清酸CO2鲨烯Gln羊毛脂固醇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Glu胆固醇ATPNH3H2O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