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00 KB
  • 31页

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蛋白桑项目立项建设建议书.doc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示范园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湖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饲料桑种植示范片和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试验区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性质:新建2300亩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监管单位:湖南省农业厅、株洲市农业局株洲县农业局技术支撑:国务院三峡办消落带课题组组长中国桑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4年12月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名称11.2建设性质11.3建设单位11.4建设地点11.5建设内容11.6建设工期11.7项目总投资11.8资金来源1第二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22.1企业的基本情况22.2企业财务情况32.3企业主要业绩3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53.1项目建设的背景5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四章市场预测104.1国内供求情况104.2国内市场形势144.3项目影响区域市场分析164.4市场风险分析17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场地选址195.1建设规模195.2建设内容195.3场地选址195.4建设条件195.5对拟建厂区的综合评价22第六章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236.1工艺技术方案236.2设备方案256.3工程方案266.4项目的“三废”排放26第七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277.1原料供应277.2公用工程供应27第八章总图运输与公用工程288.1总图运输288.2公用工程30第九章节能33 9.1节能基本原则339.2节能措施339.3节水原则349.4节水措施349.5能耗指标分析34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3510.1建设地区环境状况3510.2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3510.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36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711.1职业安全3711.2消防39第十二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212.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4212.2人力资源配置4212.3人员培训4212.4经营管理43第十三章招标方案4413.1编制依据及原则4413.2招标方式45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4814.1建设工期4814.2实施进度安排4814.3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49第十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015.1工程概况5015.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015.3编制办法5015.4其它费用说明5115.5总投资5115.6资金筹措51第十六章财务分析5416.1财务评价依据及基础数据与参数5416.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916.3不确定性分析6216.4财务评价结论63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6417.1结论6417.2建议65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1.1.2项目实施单位:湖南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呈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1.3项目负责人:1.1.4建设地点 1.1.5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建设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建设内容包括:——对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300亩进行生物治理;——营造集约经营高产饲料桑林2000亩;——建设桑饲料加工厂1座;——建设饲料桑无公害畜牧养殖场1个;——建设桑基鱼塘100亩。建设规模:2300亩。1.1.6项目建设期:壹年,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1.7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投资规模:275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586.5万元,自筹2171.5万元。1.1.8建设效益改造和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300亩,利用不适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营造优质木本饲料——25 饲料桑林2000亩,使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得到稀释,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生产桑饲料1600-1800吨(干粉)/年,用于发展绿色无公害畜牧水产业,可生产无公害、有机、抗衰老畜牧水产品,造福人民。作为示范园,可带动本县、本省等地类似地区的土壤治污和桑产业发展。1.2编制依据(1)《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4)国家林业局《营造林工程设计文件组成内容及深度要求》(部颁标准LY5141-99);(5)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6)《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7)湖南省和株洲市相关规定和政策(8)项目区最新调查统计数据。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申请项目资金备注1建设总面积亩23002干粉桑饲料产量测算吨/年1600-18003人员编制人404项目总投资万元31864.1耕地流转费及土地复垦万元3834.1.1耕地整理及治理(含道路、排水系统建设)万元4301870×230025 4.1.2苗木费万元759万1.5×2200×23004.1.3种植费万元115500×23004.2饲料加工厂万元12004.3生猪养殖场万元2004.4桑基鱼塘万元1005资金来源5.1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万元586占总投资的18%5.2自筹万元2600占总投资的82%1.4项目建议结论  株洲县地处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工业发达,又是传统的粮食产区,其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对遭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用饲料桑进行改造,生产桑饲料,发展无公害有机畜牧水产业,是带有创新性的优秀发展项目。本项目选择使用优良木本饲料树种饲料桑,在株洲县营造生态经济兼用的饲料桑林2300亩,建设桑饲料加工厂1座、畜牧养殖场1座,桑基鱼塘100亩,投资规模2758万元,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586.5万元。项目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建议支持该项目的建设。25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主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物质。农田重金属污染是由于废弃物中重金属在土壤中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土壤污染。污染农田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主要来自采矿废渣、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镉、汞等元素在作物籽实中富集系数较高。此外汞、砷能减弱和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活动,影响氮素供应。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人摄入过量重金属,可引发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病、骨骼病等。2.1.2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具有普遍性环保部抽样监测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发现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据国土资源部消息,目前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约有1.5亿亩,多数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据我国农业部调查数据,在全国约140万公顷的污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46.7%,中度污染9.7%,严重污染8.4%。 华南部分城市50%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污染;长三角地区有些城市大片农田受多种重金属污染, 10%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 25  对浙北、浙东和浙中的236.5万公顷农用地调查发现,不适合种农作物的农用地面积为47.2万公顷,占20%;三地属轻度、中度与重度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分别占38.12%、9.04%、1.61%,城郊传统的蔬菜基地、部分基本农田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  2009年8月,陕西凤翔县发现大量儿童血铅含量严重超标,后确认是附近的陕西东岭冶炼公司的铅排放所导致。2013年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此次抽检大米及米制品的合格率最低,抽检的18批次中只有10批次合格,合格率为55.56%。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媒体披露,镉污染大米产自湖南。2.1.3国内外对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建立土壤治理新秩序治理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环保企业都在研究治理方法。纵观国内外治理研究成果,较为可行的是建立土壤治理新秩序。◎稀释耕作层重金属浓度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一般水稻田的土壤耕作层,仅20厘米深,重金属主要集中于此。要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必须加深耕作层,以稀释耕作层中的重金属。◎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农业面源污染,是加剧土壤的重金属侵蚀的重要原因。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板结,有机腐殖质缺乏,团粒结构被破坏,微生物消失,理化性质急剧下降。改施、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是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腐殖质使土壤变得疏松,增加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空间和质量。腐殖质能吸附重金属。腐殖酸能螯合重金属离子。◎改变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种植结构25 水稻根系很浅,要求耕作层亦浅,使重金属大部集中在20厘米浅层。改变种植品种和结构,改水作为旱作,改粮食种植为经济林木栽培,可大大促进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空间。经济林木在土壤中根系的深度,是水稻根系深度之数倍。增加了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深度,即稀释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再利用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贮特性,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吸收和固化。2.1.4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彻底摒弃近几十年来的反科学耕作制度我国农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近年的反科学耕作制度特别是单打一农作物连续耕作制度造成的。对耕地重用轻养,带病掠夺式耕作,休耕和轮耕被边缘化甚至废止,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懒农习惯,重化学农药轻病虫害的生物和物理性防治等,均使我国耕地质量下降,污染加剧。为此,必须改变耕作制度,变重用轻养为用养并重,变作物品种单打一种植为多品种轮作,变连续种植为休耕、轮耕,变使用化肥为主为增加使用农家肥,变使用化学农药为使用生物制剂和物理方法。这是根本耕作制度的改变,而非一朝一夕的权宜之计,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步形成农、林、牧、三业合一的大农业体系中国的三农问题,源于不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组织,把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割裂得支离破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的发展理念,必须从体制上加以改革。要遵循科学规律,应用系统学理论,突破农业各行业之间的壁垒,综合农村土地、生物、环境、人力、市场等资源,寻求打造新型大农业发展体系。通过对农区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统筹发展,使环境优化、产业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优化。◎充分考虑农民效益25 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必须充分考虑农民效益。耕地重金属污染,无疑是一个生态灾难,对祖祖辈辈以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更是一场民生灾害。如果因为重金属污染迫使农民弃耕,就将农民置于了无地无法立身、立命、立业的困境。绝不能因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使农民返贫。因此,在选择治理方法时,要坚持治理、保护、利用、发展同步,在这里,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具体言之,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改造和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即使是被污染了的土地,也是宝贵的资源,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变废为宝,在这些带病的土地上形成新的产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致富。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保证国土安全的需要广袤的国土,特别是18亿亩耕地,是中国人民活命之地。国土的安危,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存和发展大计。近几十年的农业的失误已经在国土上埋下了恶果,到了我们这一代,是进行改造、修复、保护的时候了,这是我们每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中国人的历史责任。2.2.2是保证粮食(含饲料)安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说过,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绝不能让人在粮食的问题上卡住脖子。实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取得经验,推广到全国,将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2.2.3是保证人民食品安全的需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惊动了中央领导,也吓着了全国人民。湖南镉大米事件更是让国人手捧饭碗胆颤心惊。中国人的食品安全只能靠中国人自己解决,刻不容缓。实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25 项目,利用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和饲料桑种质资源,生产出无公害畜牧食品,可以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2.2.4是发展绿色无公害畜牧业的需要发展中国畜牧业的瓶颈是优质高蛋白饲料短缺。经权威检测中心测试,饲料桑新鲜的枝叶含有12.8-28%的优质蛋白质;在黄河以南集约经营的饲料桑林,一亩地饲料桑可生产优质蛋白质128-280kg,20kg生物钙,10kg功能性生命健康物质。发展饲料桑产业可生产优质木本饲料,减少牲畜用粮,缓解人畜争粮、争地的矛盾,可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增加社会就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抓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继而大力发展桑产业,对株洲县实施可持续农业,推进绿色、无公害、有机功能型畜牧水产产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长远战略意义。2.2.5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桑产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链系统,涵盖农、林、畜牧、水产、食品、保健、制药、营销等行业。实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带动加工、经销、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农民就业渠道,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5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3.1建设地点或范围株洲市株洲县渌口镇花园村、快山村3.2项目区基本情况和项目建设条件株洲县渌口镇口镇处县城所在地,面积6.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8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720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0553万。2000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2.9426亿元,财政收入1152万元,是全省经济百强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为湘东门户,中原通往广东沿海之咽喉,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渌口距江南工业重镇、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仅14公里,社会、经济、技术均与长、株、潭城市群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泛接受其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辐射和影响。随着特区造势空间的内移,渌口已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渌口经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区内实行最大的经济自由,最小的行政干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京广大动脉纵贯南北,人货均可直达中国各地;距渌口50公里的黄花国际机场可起降各类飞机;镇内村村通公路;境内株洲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在即,溯湘江而上可至衡阳、零陵,顺流而下直达长沙、岳阳入长江,出东海;邮电通讯设施齐全,万门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通讯全面开通;输变电设施完备,电力供应充裕;城区供水能力及管纲配套,可确保工业和生活用水;河防坚固,能抵御百年-遇的洪灾侵袭。渌口经济开发区实现了水、电、路、邮四通,区内道路骨架已经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渌口人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三个“有利于”25 的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创造了渌口发展史上新的辉煌。镇域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一批名、特、优产品走向市场,前景广阔。该镇已形成机电加工、建材、化工等骨干行业。农业生产已见规模效益,初步建成优质稻、蔬菜、特种养殖等种养基地。招商引资势头良好,采取以环境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等灵活方式,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合作,进镇经营的外来投资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渌口镇位于省级文明县城——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镇域面积64.7平方公里,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中7.8万人。镇政府驻南江北路36号。渌口镇位于湘江、渌江交汇处的东北岸,故名渌口。元时属湘潭州。明清时属醴陵县。1949年置镇,时为醴陵县直属镇。1959年划归株洲县,为县城所在地。1992年并入均坝乡成现制。2006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076万元,完成两税收入1516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4497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性收入9055元。有工业企业42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个。镇内有公路里程80公里,集贸市场10个。2006年被列为全省第二轮重点镇。渌口镇因位于湘江、渌江交汇处的东北岸,故名渌口。元时属湘潭州。明清时属醴陵县。1949年置镇,时为醴陵县直属镇。1959年划归株洲县,为县城所在地。1992年并入均坝乡成现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此地自古为湘东门户,是原通往广东沿海之咽喉,为兵家必争之地。渌口距江南工业重镇、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市区仅14公里,属株洲市卫星城,湘江和渌江交汇于此,京广铁路和S211省道穿城而过,距国际黄花机场50公里,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社会、经济等均与长、株、潭城市群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广泛接受其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的辐射和影响。随着国家中西部开发步伐的加快,渌口镇已成为长株潭一体化的南大门,成为湘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渌口镇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建成的渌口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区内实行最大的经济自由,最小的行政干预,道路宽25 敞,环境清幽,各项基础设施健全。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此安家落户,以汽车配件、设备制造为主,形成了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镇内建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国家二级以上建安企业二家。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乡镇,镇委、镇政府对乡镇进行提质扩容,先后投入建设资金2亿多元,对渌口主要街道进行全面改造,新铺花岗岩人行道4万㎡,改造沥青路面3万㎡,硬化道路4万㎡,打造了伏波、向阳、火车站、金穗四个精品休闲广场,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已建成区面积5.75平方公里,人口达5.86万人,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商业贸易等日趋发展和完善。株洲县渌口镇是一个农业大镇,现有耕地面积135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152公顷,柑桔363公顷,黄花梨110公顷,该镇现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1处,科技示范户508户,农民人平纯收入3040元。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富民强镇的工作思路,增加科技投入,投资20万元建成了全省一流乡镇科技培训中心,投资20多万元创办南方早熟梨示范基地,投资1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的连栋钢架大棚农业科技示范园。2003年该镇在科技兴农上又有新的举措,来势较好,如通过湾塘连片青玉甜瓜和莲藕,松岗和西塘村杂交水稻制种,蛇头花卉苗木、排上优质稻、思梅南方早熟梨、杨梅气生型双孢蘑菇、葡萄避雨栽培、科技兴村等科技示范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040元,为实现科技兴镇、富民强镇的宏伟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上述条件符合本项目实施要求。25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4.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湖南呈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呈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集饲料桑种植、种苗推广和饲料桑加工、饲料桑畜牧业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成立之初,公司就致力于饲料桑产业发展,其定位目标是打造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饲料桑生产基地,为提供生态、安全、营养的畜牧产品而不懈追求。公司现有种植基地2300亩,预计2015年将扩展到10000亩。公司负责人:贾利云4.2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支撑单位: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库区生态建设、饲料桑种植和饲料桑畜牧业为主业的科技型企业。自组建以来实施了消落带生态治理、库岸山地生态建设、饲料桑畜牧业等一系列科学研究和试点示范工程,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特别是公司用饲料桑养殖畜禽淡水鱼,所生产的产品绿色、无公害,且富含硒、锌、钙、维生素,低胆固醇。经多家权威检测机构测试,确认是比绿色食品国家安全、更加优质的食品,具有重大价值和推广意义。人员构成:公司拥有教授以及研究员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人,中级技术人员1人。专业涉及农、林、畜牧、水产。有经营型人才4人。公司法人代表:任荣荣项目技术支撑单位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种苗基地1800亩,每年可培育一年生饲料桑苗木4000万株、二年生饲料桑苗木1320万株,供应能力可满足项目需要。25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5.1.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调结构,转方式,坚持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健康状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林、牧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按照科学化、精细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开展“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兴农、兴林、兴牧与富民的和谐统一。5.1.2建设原则(1)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示范相结合的原则。本项目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应符合耕地改造和保护要求,同时也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示范作用的发挥。(2)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基地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组合,提高土地生产力。建设内容既要有实用性,又必须具有超前性,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3)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应充分结合当地具体条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种类及规模。(4)坚持开放性建设原则。基地建设必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措资金,加大基地建设投入。(5)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本项目分两期实施。首先进行300亩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改造和饲料桑栽植试验,然后实施2000亩示范园区。第一期为第二期积累经验,第二期为第一期提供补充,使整个项目更加完善。25 5.2建设目标5.2.1本项目实施后,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300亩得到有效的生物治理;5.2.2在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上营造2000亩集约经营高产饲料桑林;5.2.3在项目实施第建设桑饲料加工厂1座、饲料桑无公害畜牧养殖场1个、桑基鱼塘100亩;5.2.4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本区域耕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带动周边农户规范化种植饲料桑,增加桑资源,实现周边农民人均收入有显著提高。5.2.5发展饲料桑畜牧业,生产无公害、有机、功能型畜牧水产品。5.3规模与布局5.3.1在株州县渌口镇花园村实施“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5.3.2项目规模2300亩,实施用地位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水稻田。通过人工营造饲料桑林2300亩,改造土壤,降低重金属浓度,生产桑饲料。5.3.3在项目实施地建设桑饲料加工厂1座、饲料桑无公害畜牧养场厂1个、桑基鱼塘100亩。5.4技术措施方案5.4.1种质资源本项目引进优质木本饲料——任氏饲料桑。中国是蚕桑文明的发源地,蚕桑产业已有5000年的发展历史。它开辟了陆地、海上的丝绸之路,率先拓展了中华民族的对外贸易。25 桑树本身就是药食同源、药饲同源树种,几千年来,桑树就入药,中医素有“无桑不开药方”之说。历史上消除人畜瘟疫,它是用药的主要配伍者。因此,桑树自古被称为“东方神树”。近代,桑树在中药里也是一个明星。夏桑菊(夏枯草、桑叶、菊花)、桑桔感冒片(桑叶、桔梗)等尽人皆知,在人类对非典、禽流感的抗击中,桑叶也作出了杰出贡献。2013年4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出现在我国的H7N9禽流感开出了参考处方,这其中,除了金银花和黄芩之外,桑叶再度引发了关注。北京市和江苏省在抗击禽流感过程中,都应用了饲料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受中国“农桑立国”传统的启发和影响,任荣荣教授从上世纪末开始遍选全国桑种,按其抗逆性和营养(蛋白质含量)及功能物质(抗氧化物质)的多寡,筛选出四种饲料桑。概言之,任氏饲料桑有以下特点:◎抗逆性高(耐寒、耐旱、耐高温、耐高湿)桑树巨大的抗逆性是中国6000余种木本植物中少有的。桑树内含的物质十分丰富,估计约有1万余种,现在知道的也就不到200种。其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抗逆性,就在于内含较多的抗逆性物质。◎饲料桑根系极为发达,水平伸展面积至少是其冠幅的四倍以上,在沙地根深可达9米,属于强大的水土保持树种。◎可作为畜禽饲料饲料桑属于高产树种,一年种植后,可数十年持续收获利用。水肥条件与每年人们取走的生物营养如果能取得平衡,则年年都是稳产高产。生产经营成本远远低于普通的农作物。而产出则至少是普通农作物的二倍以上。按照在饲料中添加5%—10%—20%的中间比例10%计算,则至少可以解决10%的饲料粮。饲料桑种植面积如能达到5000万亩土地,就能生产相当于2亿亩农地大豆的蛋白质总产量。25 饲料桑叶子中蛋白质含量极高,可达16-28%,嫩枝最高可达19%。除了蛋白质外,还有2%的生物钙,1%的抗氧化物质,更有生命科学中人们追求探索的重要的生命物质——逆转氧化物质,即所谓返老还童物质。桑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人可食用,畜禽也可食用;用于畜禽养殖,桑叶是营养全面的饲料。利用饲料桑添加到配合饲料中饲养蛋鸡、肉鸡、生猪、山羊、淡水鱼的试验,做到了免药饲养,确保了畜禽淡水鱼类的食品安全,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十余次的检测结果表明,利用饲料桑确实能够解决畜禽淡水鱼类食品安全问题。利用饲料桑叶粉饲喂蛋鸡,在整个饲喂过程中不用药,节省了成本,而且延长了产蛋高峰期,增加了产量,提高了鸡蛋品质。前后5次在4个单位进行质量检验测试,结果都说明,桑叶蛋的重金属、农药、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残留量指标全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且显著低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限定值,有的只有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限定值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应用饲料桑,鸡蛋营养成分显著提高,胆固醇降低了,是普通鸡蛋的七分之一,有益于三高人群的健康;维生素E含量比普通鸡蛋增加了1.5倍;微量元素锌、硒含量远高于普通鸡蛋,其幅度达10倍以上。“三峡圣桑”香鸡与普通肉鸡相比,氨基酸提高,胆固醇降低,维生素C增加395.83%,钙、锌、硒分别增加467.78%、647.71%、516.67%。“三峡圣桑”猪肉、羊肉、鱼肉的有害物质残留量指标全部合格,且显著低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胆固醇含量降低,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具有保健功能作用。由此,畜牧专家评价:“三峡圣桑”产品是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富硒、高锌、低胆固醇”的更安全、更优质的畜、禽、蛋、鱼产品。25 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的形势下,通过利用饲料桑,,如能在我国中西部扩大推广,山可增绿,地可增效,库区、滩区可得到治理,农民可增收,市场供应可极大丰富,国家担忧的畜禽淡水鱼食品安全也可迎刃而解!5.4.2饲料桑田种植技术方案◎种植农田现状选择的农田为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的水稻田。◎产业选择饲料桑新造田选择集约经营的灌木型高产桑园。◎树种选择任氏饲料桑。◎种植时间饲料桑适应性强,春、夏、秋均可种植。湖南省可选择冬春季种植,每年11月开始栽植,可以一直栽到第二年4月。◎苗木由项目技术支撑单位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保障种质资源,提供合格苗木。本项目使用1年生饲料桑苗木,苗木根径不小于3毫米,根系完好,无虫害。◎整地鉴于水稻田土壤较粘湿,既不利于降低污染的重金属的浓度,也不利于桑树根系的生长和发展。必须实行开沟起垄整地作业,以利沥水。垄宽8米,垄背略高于垄边。沟底宽60厘米、沟口宽80厘米,深60厘米。对垄背土壤进行平整,全面耕地25厘米深,去除杂草。整地作业时,同时整修作业区机耕道。◎栽植栽植密度3600株/亩,株行距80×23厘米。25 8米宽的垄背上栽植11行。为保护沟的边坡,垄边必须各栽一行。在垄背定植行拉线开栽植沟,沟深20厘米。按23厘米的株距栽苗、覆土,栽植深度20厘米,做到根抻、苗正、踩实。◎抚育管护每年春夏进行抚育(中耕、除草),遇极旱天气浇水抗旱。每次刈割后追肥,杜绝使用化肥。畜牧业发展起来后,使用畜禽粪肥,干粪、粪水均可。通过使用桑产业的内源性生物质,大幅度提高土壤腐殖质和微生物含量提高腐殖酸的螯合力量,增加饲料桑根部和树干基部对重金属的吸贮分量,达到治表固本的目的。5.4.3桑饲料采收和加工利用◎采收当年新生枝条长到80厘米长时,在50厘米高度进行刈割,采收饲料。刈割可用收割机,也可用镰刀。第一年可采收2-3次,以后每年可采收4-5次。每次采收越及时,水肥供给越充裕,收获量越大。由于治理前土壤含腐殖质很低,重金属污染很严重,前三年六月份刈割两次得到的桑枝叶全部施入桑田,转化为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腐殖质,在腐殖酸形成的过程中成为螯合重金属的螯合剂。用作饲料,必须先做检测,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饲料使用。◎加工桑枝叶可制成鲜饲料、发酵饲料、干粉饲料、颗粒饲料等。◎畜牧业生产中饲料桑的利用鲜饲料可以直接饲喂牛、猪、羊、鱼;发酵饲料用于饲喂牛、猪、羊;喂养鸡以干粉为宜;颗粒饲料主要用于饲喂鱼和兔子。5.5实施进度安排  实施期限1年,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25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投资估算项目投资估算为2758万元,见下表。表6-1项目投资估算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申请项目资金备注1建设总面积亩23002干粉桑饲料产量测算吨/年1600-18003人员编制人404项目总投资万元31864.1耕地流转费和复垦费万元3834.1.1耕地整理及治理(含道路、排水系统建设)万元4301870×23004.1.2苗木费万元759万0.4×3600×23004.1.3种植费万元115500×23004.2饲料加工厂万元12004.3生猪养殖场万元2004.4桑基鱼塘万元1005资金来源5.1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万元586占总投资的18%5.2自筹万元2600占总投资的82%25 6.2资金筹措资金来源:申请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586.5万元。自筹2171.5万元。第七章效益及风险分析7.1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实施,采用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建设饲料桑示范园,以改造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使土壤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由于饲料桑的根系发达,使耕地水土流失减少。建设2300亩饲料桑田,使株洲县渌口镇得到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可更多涵养水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巨大。7.2经济效益项目规模2300亩,治理达标,桑林可年产桑叶粉1600-1800吨,进入高产年份,可年产干粉桑饲料4000吨,产值1800万元(以每吨4500元计),可满足企业饲料桑畜牧产业对桑饲料的需求。所以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是一个效益较好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项目,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25 7.3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木本饲料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加工以及经销、运输、旅游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岗位。通过项目的示范,可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业链条延长,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可为繁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动力。所产畜牧水产品为无公害食品,对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7.4风险分析7.4.1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治理和修复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工程,由一个农业企业承担治理费用不免压力甚大。但和饲料桑政治、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便可大大降低项目的风险。7.4.2饲料桑产业正处于成长期,桑饲料在市场上的占有额不大,属于新产品开发,株洲地区此前没有进行饲料桑大规模的种植,短期内尚不可能大量产品推向市场。且生产的桑饲料将主要满足本地需求,市场风险微小。7.4.3在饲料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必然带来一些行业内的竞争风险,产品的销售市场尚待开发,处于发展的阶段,需要更快更好的开发市场。7.4.4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针对上述风险因素,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程度:针对饲料桑产业方兴未艾,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在后期建设中加大投入,增加生产的同时要加大科研力度,对饲料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价值;在经营中要扩大宣传,占领市场。25 在株洲县推广饲料桑在地域上有优势,有中西部地区这个广阔市场,针对开发市场的风险,公司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以降低开发市场的投入。在项目实施中要抽调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的专业人员,成立专门机构对各项投资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在注意防范自然灾害,建立防范机制,以确保所有投资项目按计划、保质、按期完工,尽快产生经济效益。25 第八章保障措施8.1领导保障项目实施单位要成立项目实施领导机构,加强领导和管理。8.2技术保障项目由“沧海桑田”科研课题组和重庆海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和种质资源,技术有保障。8.3资金保障项目申请国家重金属农田种植结构调整补助资金586.5万元。同时,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参加项目的公司自筹2171.5万元。8.4机制保障本项目为农、林、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推广以后,特别适宜农民参与。要大力发动广大农民,使用农民的土地,发给农民苗木,农民自行栽植、抚育、管护,成林以后林权和收益权归农民。生产的桑饲料由农民采收,公司收购,可保证农民收入。饲料桑一年栽植,可多年采收,农民可有多年稳定的收益。加工和后续产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运作,可以科学、有序、可控地发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8.4远景规划通过2300亩示范园成功经验,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25 的经营模式,通过三年努力,公司将发展为种植规模达5万亩的大型饲料桑种植和加工企业,真正成为株洲县乃至株洲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 第九章结论株洲县“湖南省农田重金属污染生物治理和饲料桑产业发展示范园”项目实施地的自然条件、工程条件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周边农林生产基础好,确定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拟定的方案合理,技术可行。该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议对项目的建设予以重点扶持,早日启动,尽快见成效。25 附件:1.桑产业各阶段图片2.“三峡圣桑”产品检测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要11.2编制依据2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1.4项目建议结论..............................................................................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42.1项目背景4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93.1建设地点或范围93.2项目区基本情况和建设条件.....................................................9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124.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3.3技术支撑单位基本情况12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35.1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135.2建设目标145.3规模与布局145.4技术措施方案145.5实施进度安排18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96.1投资估算196.2资金筹措20第七章效益及风险分析………………………………………………207.1生态效益20 7.2经济效益207.3社会效益217.4风险分析21第八章保障措施………………………………………………………238.1领导保障238.2技术保障238.3资金保障238.4机制保障23第九章结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