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0 KB
  • 7页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生物说课稿:生态系统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生物说课稿: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说课稿    我把本节课设计定位于“展示教学常态”,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平时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在一节课上,而是应该立足于课堂每一节课,为此,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最普通的、常规的,但却有意义的的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课从宏观的生态学角度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学习,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本节课是在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本节课也为初二《生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生态系统”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据以上分析及生物课标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容量,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所画的食物链。  2.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阅读、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启发、引领相结合,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3.角色扮演法:通过学生扮演生态系统中不同的成分,进行辩论“谁最重要”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指导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要点,如箭号方向的意义,食物链的起点和止点,食物网书写顺序等;指导学生辩论进行的准备、角色扮演中的分工组织等;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资料、观察与阅读等。  三、教学程序  一、本节课的导课环节。  情景引入:  1.初识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观察几幅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片、厦门市区、国家景点图片,说说看到哪些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的图片不仅亲切,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3.概念辨析:   (1)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2)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  (3)概念的核心: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通过以上由表及里、环环相扣的分析,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二、小至一个水滴、一块草地,大至整个海洋、整个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这也是高中的一个学习重点,要打好基础。  1.让学生观察P23的“资料分析”,阅读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在完成以上学习后初步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名字来由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没有消费者或生产者呢?没有非生物部分呢?为角色扮演作准备。  3.角色扮演与辩论——“谁更重要?“:四个小组分别承担一种角色,每个组先用1—2分钟说出自己重要的理由,在““过把演员瘾”:几个学生扮演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说出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每个组用2-3分钟相互攻击,相互辩论。通过该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使学生在辩论中的过程学会倾听他人,而且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等智能。  4.师生归纳:通过辩论显而易见归纳出各种生物无法独立生存,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理解。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学学习什么?   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  以上内容为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引入: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示螳螂、蝉、黄雀的图片),提出问题:蝉吃什么?黄雀会成为谁的食物?(展示蝉吸树叶的汁液的图片、鹰的图片)。让学生明确即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关系。按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出相应的箭头“→”。(提醒学生注意箭头要从被取食者指向取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学生易错。)  新知识部分: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认识食物链通过以上铺垫,让学生在充分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食物链”概念的抽象。  2.阅读课本25页的观察与思考,对学生进行阅图指导:  (1)“图中有哪些动植物?你能说出这几种动物和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吗?你能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吗?看哪些同学连得又快又好。”  (2)教师指导:以兔子为例,与兔子有关的2条食物链。  (3)连线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逐个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4)请3位同学上台板书:1个写与老鼠有关的食物链,2个写与食草昆虫有关的食物链  (5)观察写的几条食物链,思考:这几条食物链是从什么开始的?   为什么从绿色植物开始?这几条食物链到什么结束?提醒学生注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环节。  讨论交流:你画的食物链是否合理?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许多食物链会互相交错?大家看这幅图象不象一张网?(板书)食物网  3.让学生阅读课文88页第一段,明确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拓展探究: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请学生探究人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阅读课本26页,分析以上所学食物网,讨论“兔子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呢?”  “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发生那些变化”  2.教师展示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图片  3.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生态系统被破坏  4.归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有一定限度的。  与上一节课内容相呼应: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其中的生物种类、生物数量发生了变化,都会对其他的生物产生影响。  5.“资料分析”,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有毒物质的“富集作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一旦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么最终受到危害的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通过阅读日本水俣病的资料(一个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富集现象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加深了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使学生自然产生同情受害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环境污染现象深恶痛绝的情感,进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且练习的形式灵活性大、开放性强、趣味浓、注重应用,使学生参与度高。  课后活动:课后活动的设计注重对课堂的延伸。通过搜集环境污染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加深对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的了解,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