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女性下生殖道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分析的论文作者:云天英李武莉,李丽玲,钱士匀【摘要】目的:了解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淋病双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件(ct)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89例拟诊为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病例组)和305例女性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阴道分泌物(包括白色念珠菌、滴虫等)常规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g、uu和ct。结果:病例组uu、ct阳性率(分别为61.8%、23.1%)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5%、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uu以单独感染(59.9%)状态为主,而ct和ng以混合感染(69.0%、56.0%)为主,结论:uu、ct可能是女性下生殖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以便正确指导临床治疗。【关键词】下生殖道感染;淋病双球菌;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fectiousstateofmicrococcusgonorrhoeae(mg),ureaplasmaurealyticum(uu)andchlamydiaetrachomatis(ct)infemaleloethods:589femalepatientsprimarilydiagnosedasgentialtractinfection(experimentalgroup)and305healthyfemaleunderedicalexamination(controlgroup)ination(candidaalbicans,infusoriumincluded),fluorescentquantitationpcrployedtodetectmg,uuandct.results:thepositiveratesofuuandct(61.8%、23.1%)entalgroupthanthatincontrol(39.5%、5.8%)(p﹤0.05).uuinfectionainlysolostate(59.9%),ginfectionixedstate(69.0%、56.0%).conclusion:uuandctmaybemainpathogenicmicroorganisminfemaleloaletoexcludetheseinfectionsforthesakeofguidingclinicalmanagement. [keyicrococcusgonorrhoeae(mg);ureaplasmaurealyticum(uu);chlamydiaetrachomatis(ct)
生殖道感染是全球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是男、女性生殖系统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滴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总称,其广泛流行对男、女性和儿童造成严重的病理和心理损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淋病双球菌(ng)是主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而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女性患者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又特异性地损害生殖系统的柱状上皮细胞,导致不孕、流产等,临床病原体的检测有助于正确诊断。我院妇产科对589例拟诊为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和305例正常体检的女性进行临床病原体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5月~2007年10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有外阴阴道炎和体征的患者589例作为病例组,年龄18~55岁,平均(32.8±8.8)岁,2周内未行药物治疗。选择同期正常体检人员30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55岁,平均(30.9±8.2)岁,无自觉症状,妇检无阴道炎阳性体征。 1.2方法 常规妇检,采用棉拭子取样法,将单独包装灭菌的棉拭子插入宫颈内停留5s后旋转10周采集宫颈分泌物,标本放于-40℃保存、待测。采用ab9600荧光定量pcr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产品)检测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ng、uu和ctdna检测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pcr实验的操作规程,按说明书进行定量标准品稀释和设置pcr仪循环条件,每次试验均做标准曲线,并保证r≥0.996,斜率=-3.0。 1.3结果判断 扩增曲线为标准s形,且目的dna≥1.00×103拷贝/μl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原体检测结果
病例组uu、ct阳性率(分别为61.8%、23.1%、2.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9.5%、5.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的检出亦高于对照组,见表1。表1两组病原体检出结果的比较 2.2病例组ng、uu、ct单独感梁和混合感染情况 病例组ng阳性16例,其中单独感染7例(44.0%),混合感染9例(56.0%);uu阳性364例,其中单独感染218例(59.9%),混合感染146例(40.1%);ct阳性136例,其中单独感染42例(31.0%),混合感染94例(69.0%)。 3讨论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致病微生物有白色念珠菌、细菌、滴虫、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既往多认为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常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临床表现比较典型,检测方法简便而普及所致。uu和ct的感染因为临床症状比较轻微,易被临床医生、患者忽视,只能通过病原学检测确诊。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女性下生殖道炎症中uu和ct的检出率已大大提高。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核酸检测技术,采用完全封闭管式检测,不需后处理,避免交叉污染,每次试验都可以同时测定ng、ct、uu3种病原体dna拷贝和阴性对照,能满足简单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试验要求,解决了这类病原体培养条件高、周期长的问题,避免了患者同时取多份标本的痛苦和标本间的差异等优点[1,2]。于美玲等[3]报道妇女外阴瘙痒的病因主要为白色念珠菌、非淋菌性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炎,本检查结果显示:uu、ct和白色念珠菌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其中uu阳性率为61.8%,超过其他2种微生物,这可能与病例组成、检测方法、地区差异以及不同地区人群的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有关。本组病例大多数在20~40岁,因为此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性旺盛时期,这与支原体感染在成人中主要由于性接触所致有关。由于uu感染率高病程隐匿,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被忽略,得不到及时治疗,且易重复或感染或迁延为慢性,覃春容等[4]认为uu为输卵管的潜在病因之一。房思宁等[5]报道20%~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由uu感染所致,uu感染严重时,宿主细胞特性发生变化,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
ct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由于症状多数轻微,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本试验病例组ct感染占23.1%,较白色念珠菌(14.6%)高,ct感染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第二常见病原菌,ng阳性率仅为2.7%,这可能与ng感染有明显症状,患者多采用积极治疗有关。uu、ct在女性下生殖道中的感染可以单独感染存在,但也可以彼此或与白色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慢性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阴道滴虫等混合存在。所以在临床中,评价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学指标时,不仅应注意临床表现典型的病原体感染,更应重视临床表现轻微的病原体感染,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病原学检测,以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uu、ct可能是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在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时要针对病因选择合适抗生素,由于uu、ct的感染率高,故应选择对uu和ct均较敏感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