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3.50 KB
- 8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讲义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1、生物的主要类群生物:有生命的物体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生物分类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2、生物的生命现象(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有遗传、有变异;(5)、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6)、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常见的非生物因素: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骆驼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生物和生存也能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变得疏松,影响了它生活的环境)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2、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我们吃的米饭,穿的棉衣,造房子用的木材都来自于生物)3、当今世界面临一些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弗莱明发现青霉素)4、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工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右图)1、显微镜使用常见的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3、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制作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这些标本被称为临时玻片标本。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主要步骤依次简化为:擦片、滴水、取材、盖片、观察。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1、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细胞包括四个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三个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2、细胞壁能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形态(围墙)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植物的组织及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功能举例保护组织保护作用叶的表皮输导组织输导作用导管、筛管基本组织营养作用叶肉、果肉分生组织分裂能力根尖和茎顶端功能举例上皮组织保护、吸收皮肤的表皮肌肉组织运动骨骼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血液、骨骼、脂肪神经组织脑和脊髓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第二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1、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人体的组成系统: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第三节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草履虫每天吃4.3万个细菌,能净化污水;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在适宜条件下分裂生殖草履虫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纤毛:运动,表膜(细胞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2、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趋利避害,适应环境分组设计实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1、种子的结构(大豆等)种皮(保护)子叶(贮藏营养)胚(新植株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还有贮藏营养的胚乳。2、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的转运——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1、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具有根毛,增大了吸水的表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根的生长(1)根之所以能够生长,主要是因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增加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关键部位是分生区。(2)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3)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1、植物生长需要水(1)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2)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3)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施肥过多,植物会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糖拌番茄、盐拌青菜,因为糖水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盐水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青水浓度,青菜吸水,青菜会变硬)。2、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1)氮——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2)磷——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3)钾——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秆健壮。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1、枝芽发育成茎(1)幼叶——叶(2)芽原基——新芽(3)芽轴——茎2、茎的基本结构和输导功能
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1)树皮:外侧保护作用,内侧为韧皮部。韧皮部内含筛管,可以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2)木质部:内含导管,可以由下到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具有很强的支持力。(3)形成层: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茎可逐年增粗;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不可逐年增粗。(4)髓:贮藏营养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把茎插入红墨水中,只有木质部染成了红色;因为树皮的韧皮部的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将木本植物茎剥去一层树皮,筛管运输有机物受阻,会长出节瘤。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他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雌蕊:柱头——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花柱——支持作用子房——内含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雄蕊:花药——内含花粉,花丝——支持花药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壁果皮子房珠被种皮果实胚珠种子受精卵胚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发现(1)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片的结构表皮:两层,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气孔较少,下表皮气孔较多。保护作用。叶肉: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包括海绵层(下层,叶绿体较少)和栅栏层(上层,叶绿体较多),因此叶片呈绿色。叶片上面绿色深,因为靠近叶片上表皮的是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含叶绿体多;下面绿色浅,因为靠近下表皮的是海绵层,细胞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叶脉:内含导管和筛管,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2、气孔组成:中间的气孔腔和两边的保卫细胞。作用: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韭菜遮光生长生产韭黄)。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1、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注意事项:(1)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2)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使显色更加明显。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紫色,未遮光部分变蓝紫色。实验结论:(1)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光合作用部位是有叶绿体的细胞;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能量变化是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实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线粒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反应方程式)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细胞;条件是有光无光都进行;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能量变化是把植物体的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2、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增施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获得二氧化碳;直接释放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在温室中放入几个燃烧的煤炉),二氧化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2、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通过冰箱降低蔬菜温度,晒干粮食减少含水量,在苹果上包塑料使隔绝氧气,都能降低呼吸,延长种子、蔬菜、果实的贮藏时间。种小麦要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呼吸,有利于根生长和吸收无机盐。3、新疆的哈密瓜产量高,品质好,特别甜是因为,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多,夜晚,气温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果实中积累的有机物多,所以果实就甜。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1、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甘薯——块根;萝卜、胡萝卜——根;白菜、菠菜、芹菜、韭菜——叶。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产量居前三位。2、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草食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杂食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吸纳雨水,补充地下水。第三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1、我国从1979年起,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环保树种:法国梧桐、女贞(抵抗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海桐(抵抗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等有害气体)、槐树等。草坪植物: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