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 MB
- 33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报告表编号年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四会市姚沙围堤岸整治项目交通隧道工程建设单位:四会市西城区防洪堤安全达标加固工程管理处(盖章)编制日期: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附注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推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设。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修正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四会市姚沙围堤岸整治项目交通隧道工程建设单位四会市西城区防洪堤安全达标加固工程管理处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四会市贞山街道独岗村委会侧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26200建设地点四会市贞山新城广强大道四发改审批立项审批部门四会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15]106号行业类别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及代码N8110占地面积使用面积————(平方米)(平方米)总投资其中:环保环保投资占1770.37————(万元)投资(万元)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预期投产2016年10月(万元)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来由四会市贞山新城位于四会中心城区绥江西南部,与四会城中街道、东城街道隔江相望。现有柑乡大桥、独岗大桥、飞鹅岭大桥跨江与绥江东岸联系,西侧有莲四公路(S260)与肇庆城区联系。未来沿绥江南岸滨江路与莲四公路(S260)可便捷联系珠外环高速、大沙城际轨道站点,同时规划新建的贞山大桥、四会大桥将增强贞山新城与东城街道、大沙新城、肇庆高新区等地区联系的便捷性。本项目位于贞山新城的环湖高端生活区内,在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是与旧城区对接的桥头堡,也是进入贞山新城的重要交通节点。项目建成有利于完善贞山新城的慢行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改善片区交通。二、项目概况1、工程范围本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
路线全长80m(详见附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及附图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卫星图)。2、项目所在场地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场地周边现状多为鱼塘,隧道所在位置现状填土作为贞山大桥施工场地。图1项目所在场地现状图片3、建设内容、规模姚沙围堤岸整治项目交通隧道工程路线呈南北走向,隧道垂直横穿广强大道,平面“T”字形布置,南端设置一处下沉广场连接地块,北侧地块由于还没有开发意向,按设置两个梯道出入口方式接顺道路设计标高。隧道长度为80m,净宽16m,净高大于3m。主通道纵坡为以通道中心为最高点,采用3‰双向纵坡,跨中通道内人行道标高为9.325m。主通道采用三跨矩形断面,中跨净宽7.2m,两侧边跨净宽3.6m,净高≥3m。2
梯道结构均采用矩形横断面,净宽5m,净高≥3m,梯道纵坡为1:3。通道内设置两条纵向排水沟收集积水,再通过设置一个泵房将积水排入附近市政排水管网中。4、主要施工流程本项目施工按“施工准备→开挖基坑→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基坑回填”的总体先后顺序进行。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与主要环境问题: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路线全长80m。根据现场调查,地周边现状多为鱼塘,隧道所在位置现状填土作为贞山大桥施工场地,无其它重工业污染源。主要环境问题为:贞山大桥施工产生的废水、固体废物、施工噪声、扬尘、粉尘(TSP)及运输车辆、燃油动力施工机械设备等产生的尾气。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路线全长80m。四会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西、北、绥三江下游。东面与佛山三水区交界,南面与鼎湖区相连,西北面与广宁县接壤,东北面与清远市清新县毗邻。2、地质地貌四会市土地面积1257平方公里,总轮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部多属山区,中部多为丘陵,南部和东部多为平原,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约为4:3:3。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四会市成土母质主要由花岗岩、砂页岩及河漫滩冲积物三大类组成。花岗岩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砂页岩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面的山区以及大沙镇的浅丘台地;河漫滩冲积物则主要集中在大沙、清塘镇的冲积平原区。此外,区内还零星分布有少量的石灰岩。3、气象气候四会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0℃,最高日气温37.90℃,最低-1.20℃,累计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88.4小时,无霜期332天。年相对湿度83%,最大达100%,最小23%。年平均降雨量1803.6毫米,日最大降雨量88.1毫米。年平均气压1006.6毫帕,最大日气压量1023.1毫帕,最小989.8毫帕。年主导风向为SE风,风向频率为15.2%,年次主导风向为NE风,频率为12.1%。年平均风速为1.76m/s,最大风速为SSE风,2.41m/s,其次为NNE风,2.20m/s。图2四会气象站风向玫瑰图(统计年限:1990-2009年)
4、植被项目所在地土壤主要为红、黄壤,地带性植被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绿雨林。由于长期受人类破坏,原生植被基本上破坏殆尽,现保留的基本为次生植被。选址处及附近丘陵地的主要植被种类有马尾松、湿地松、桉、竹、芒萁、岗松、乌毛蕨、桃金娘、野牡丹、山苍子、黄牛木等,未发现有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重要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动植物。5、河流水文四会市境内有绥江干流和北江干流,属珠江水系。绥江是北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位于北纬23°14′~24°24′、东经111°52′~112°49′之间。干流河长2226km,平均坡降0.25‰,集水面积7184km。绥江发源于广东省连山县擒鸦岭,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怀集、广宁、四会等县(市),在四会市马房汇入北江干流。流域内河2川纵横。面积超过100km的支流共14条,面积较大的有马宁水、凤岗水、古水河。广东省大陆境内一般汛期为4月~9月,枯期为10月~翌年3月。根据石狗水文站33实测资料,实测多年平均流量219m/s,历史最枯流量是25.5m/s,发生在199633年11月25日,多年最枯流量平均值为45.1m/s,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为105m/s。6、自然资源四会市区域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柑桔、塘鱼和会纸等,是全国著名的“柑桔之乡”、“玉器之乡”,其中邓村被誉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矿产资源主要有燃料煤、黑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共12类。蕴藏量较多的有铁矿、硫铁矿、石灰石、石膏和高岭土等,其中石膏的储藏量和品位居广东省第一位。水资源丰富,主要有黄坭塘水库,田心水库、营脚水库,龙江河流经全境。7、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2
表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目类别绥江(四会三棵榕——四会五马岗)河段执行《地1水环境功能区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GB3095-2012)二级标准。属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否8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否9混凝土可否现场搅拌否是否属《条例》第24条10-规定的范围11是否敏感区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为平原与山区结合部,东与佛山市三水区交界,南与鼎湖区相连,西北与广宁县接壤,东北与清远市清新县毗邻,因地处西江、北江、绥江和龙江交汇处而得名。全市总面积1163平方公里,辖威整、罗源、江谷、地豆、迳口、黄田、下茆、石狗、龙甫、大沙10个镇和东城、城中、贞山3个街道办事处,共31个居委会和122个村委会,年末户籍总人口41.09万人。四会1993年11月撤县建市后,由广东省直辖,肇庆市代管,市委、市政府驻东城街道。四会盛产柑桔、(木仁)(木面)、塘鱼和会纸等。主要矿产有铁矿、石灰石、石膏、花岗岩和高岭土等,其中石膏的储藏量和品位居全省首位。四会市是“中国柑桔之乡”和“中国玉器之乡”,广东著名的侨乡,也是“广东省卫生城市”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市”;是全国最大的翡翠玉器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玉器加工集散地;是华侨领袖彭泽民和岭南书画大师吴子复及连续两届夺取奥运金牌、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妈妈奥运冠军”冼东妹的故乡,也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的顿悟地。名胜古迹有贞山风景区和奇石河风景区,有“一仙”、“两佛”、“三台”、“四塔”,有纪念六祖南3
来所兴建的六祖寺。邓村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品柑赏玉”等特色旅游资源已融入肇庆千里旅游走廊。2014年四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32亿元,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6.91万元,增长9.9%,率先在肇庆各县(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14.0%、10.2%;二、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三大产业比重为:12.9:49.7:3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5亿元,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5亿元,外贸进出口21.04亿美元,分别增长21.1%、16.6%、11.9%。4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据有关资料及近期的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如下:1、地表水质量现状项目选址附近主要的水体为绥江。因此,本评价主要对绥江水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的划定,绥江(四会三棵榕——四会五马岗)河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绥江水质现状引用《四会市姚沙围防汛公路(上游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2013年4月)中的地表水监测数据,见下表2。表2水质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L,pH、水温、粪大肠菌群除外)水温溶解监测断面采样时间pHCODCrBOD5CODMn(℃)氧规划小海口2013.02.2518.66.866.611.02.0(L)2.6大桥上游2013.02.2619.76.886.711.02.0(L)2.5500米处2013.02.2719.56.786.711.02.0(L)2.7在建贞山大2013.02.2518.66.886.612.02.0(L)2.8桥下游5002013.02.2619.76.856.712.02.0(L)2.9米处2013.02.2719.56.766.811.02.0(L)2.9在建贞山大2013.02.2518.66.896.711.02.0(L)2.7桥下游5002013.02.2619.76.876.712.02.0(L)2.8米处2013.02.2719.56.796.810.02.0(L)2.7Ⅲ类限值≤—6~9≥5≤20≤4≤6阴离子粪大肠监测断面采样时间SS*六价铬总磷氨氮石油类表面活菌群性剂(个/L)规划小海口2013.02.2510.00.004(L)0.070.320.01(L)0.05(L)1100大桥上游2013.02.2610.00.004(L)0.070.310.01(L)0.05(L)1300500米处2013.02.2711.00.004(L)0.080.310.01(L)0.05(L)1100在建贞山大2013.02.2510.00.004(L)0.080.310.01(L)0.05(L)1100桥下游5002013.02.2611.00.004(L)0.070.320.01(L)0.05(L)940米处2013.02.2712.00.004(L)0.080.320.01(L)0.05(L)11005
在建贞山大2013.02.2510.00.004(L)0.070.260.01(L)0.05(L)1100桥下游5002013.02.2611.00.004(L)0.080.280.01(L)0.05(L)1100米处2013.02.2711.00.004(L)0.070.260.01(L)0.05(L)1100Ⅲ类限值≤≤100≤0.05≤0.2≤1.0≤0.05≤0.2≤10000由上述监测结果知,绥江水质监测指标分别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准要求,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选址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四会市姚沙围防汛公路(上游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2013年4月)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表3。3表3各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单位:mg/m项目采样点G1姚沙村委会G2歪北G3姚沙村标准值超标率(%)1小时平均值0.010~0.0170.010~0.0200.008~0.0170.500SO224小时均值0.012~0.0160.012~0.0160.011~0.0140.1501小时平均值0.010~0.0230.008~0.0220.008~0.0220.240NO224小时均值0.014~0.0190.012~0.0160.012~0.0170.1201小时平均值———10.000CO24小时均值———4.000PM1024小时均值0.024~0.0390.022~0.0310.024~0.0320.150TSP24小时均值0.085~0.0990.087~0.0970.088~0.0980.300根据上述监测结果可见,项目附近环境空气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表明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建设项目所在地属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即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据监测,项目周围噪声昼间为56.3-58.2分贝、夜间为42.2-44.6分贝,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总体来说,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较好。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路线全长80m。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水环境水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项目运行不会影响评价区内水环境质量现状;使评价区绥江水环境质量分别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2、空气环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项目运转周围地区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周围声环境不因本项目运营而受到明显影响。7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质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量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标准污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染二时段二级标准。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物排放标准总暂无总量控制指标。量控制指标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开挖基坑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基坑回填图3建设项目施工流程主要污染工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项目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隧道修建工程,隧道总长度80m。一、施工期的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施工按“施工准备→开挖基坑→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基坑回填”的总体先后顺序进行。污染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废水、施工粉尘、机械噪声、弃渣等。本报告主要对施工期污染因素作定性分析。1.施工期废水来源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建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一定量的油污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和厕所冲洗水。此外,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水泥沙,而且还会携带水泥、油类、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1)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漏油和机械故障造成的施工机械排污(油)废水、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等。根据《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和类比调查结果,施工场地车辆3冲洗水平均约为0.08m/辆•次。预计本项目有施工车辆5台,每台车每天冲洗两次,水污染物产生量见表4。9
表4车辆冲洗水污染源SSCODCr石油类产生水废水类型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浓度产生量量(t/d)(mg/L)(kg/d)(mg/L)(kg/d)(mg/L)(kg/d)施工车辆冲洗水0.85000.42500.2150.012(2)施工生活污水由于项目靠近四会市区,施工人员可安排租住贞山大桥东边住宅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住宅区的污水收纳系统。预计本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会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3)基坑废水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渗漏、地表降水等影响会产生一定的基坑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可排放至绥江。2.施工期废气来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扬尘污染、摊铺过程有少量的沥青烟污染及施工机械废气。扬尘污染:路基施工中挖土、填方、推土、挖运土方和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砂石、土等的装卸、运输过程中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的汽车引起道路扬尘;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扬尘。在风速较大、装卸或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会引起更多的扬尘。目前,含灰的路面基层材料拌合均是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不会产生扬尘。沥青烟污染:本项目不设沥青场,工程所用沥青全部为外购的商品沥青。仅在摊铺过程有少量的沥青烟,影响范围基本局限在路基两侧10米范围。施工机械废气: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SO2、NOx、CO、烃类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也将有所影响。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在本项目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噪声、运输车辆噪声等。本项目施工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如钻孔机、平地机、挖掘机、自卸卡车等。这些机械噪声为间歇非稳态声源,其噪声值见下表。10
表5主要机械一览表测点距施工机序号机械设备种类型号噪声源强dB(A)械距离(m)1钻孔机/5852平地机PY160A5903液压挖掘机W4-60C5844推土机T1405825自卸卡车/5884.施工期固体废物来源333拟建隧道开挖方约为26883.5m,填方为14102万m,共产生弃土12781.5m。建筑废物主要来源于拆迁的建筑物、地表清除物等,主要为钢筋、石、水泥块、塑料、木头等物体。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照人日均1kg估算,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约20人,施工期约为270日,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4吨。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和处理处置方式详见表6。表6固体废物产生量统计和处理处置方式种类数量主要成分处置地点和方式弃方12781.5m³土、石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弃渣场建筑废1500m³钢筋、石、水泥块、塑料、物木头等生活垃5.4t食物残渣等通过市政垃圾收集外运至垃圾场处圾理5.生态影响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期间路面填挖土石方及取土(石)将使周围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②工程取土、填土、临时堆土等裸露表面被雨水冲刷后造成的泥沙对城市生态景观的影响。二、营运期的污染源分析本人行隧道项目沿线路程较短,主要污染因子是行人在隧道通行时产生的垃圾、泵房里的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及行人社会噪声、废雨水。1、噪声由于本项目隧道建成后只供行人通行,不通行车辆,故噪声的来源为泵房里的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及行人社会噪声,源强约为70~85dB(A)。11
2、废气由于本项目隧道只供行人通行,故在运营时不会产生废气。3、废水隧道它自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随着降雨的冲刷汇集到隧道最低处,由排水泵抽排至附近水体绥江。4、固体废物由于本项目沿线路程较短,因此固体废物主要来自行人通行时丢落的少量垃圾。5、生态环境影响项目靠近市区,建成后项目建设区附近没有野动植物存在,隧道建成后,将会在两段敞口段建设绿化带,用以补偿施工造成的植被损失,运行期对生态影响较低。12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排放源处理前产生浓度及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污染物名称类型(编号)产生量(单位)(单位)挖掘工程无组织排放,难以统计无组织排放,难以统计具扬尘汽车运输具体产生量体产生量大气污施工过程沥青烟少量少量染物SO2施工、运输少量、流动源、难以统少量、流动源、难以统计CO2设备尾气THC计具体产生量具体产生量COD250mg/L250mg/L水施工生产废污SS500mg/L300mg/L水染石油类15mg/L15mg/L物基坑废水SS350mg/L300mg/L部分回填,其余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弃渣场,不对挖掘工程渣土、余泥固外排放。体废撤场剩余建筑废料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弃渣场,不对外排放。物生活垃圾食物残渣等通过市政垃圾收集外运至垃圾场处理噪施工机械及《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运输车辆噪噪声84~90dB(A)排放标准》声声(GB12523-2011)。其无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管理好临时占用土地及施工场地的卫生,减少对周围景观的影响。这种景观影响是暂时的,项目竣工后,原有的场地植被将得到恢复。13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一、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可知,本次施工噪声主要是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这些施工机械包括钻孔机、平地机、挖掘机、推土机、自卸卡车等,在施工中这类机械是最主要的施工噪声源。由于施工现场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根据类比调查,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3~5dB(A)。根据点声源距离衰减公式,可算出主要施工设备噪声的距离衰减情况见表7。表7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噪声预测值dB(A)机械名称5m10m20m30m40m50m100m150m200m300m钻孔机85797369676559555351平地机90847874727064605854挖掘机84787268666458545248推土机82767066646256525046自卸卡车88827672726862585652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从上表可知,仅凭距离衰减,昼间在距施工机械100m处和夜间距施工机械300m处噪声才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限值。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的影响。尽管施工噪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短期的行为,随着工程的竣工,施工噪声的影响将不再存在,但仍需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本评价对施工期的噪声防治措施建议如下:1.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2.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高噪声设备在休息时间(中午和夜晚)作业。3.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场所,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4.合理安排施工运输车辆管理,尽量避开敏感区,尽量减少交通堵塞。14
5.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支护、拆卸、吊装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少用哨子等指挥作业,而以现代化设备代替,如用无线对讲机等。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机械的噪声可得到一定的控制。总的来说,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噪声作业是短时间的,但具有强度大的特点,仍可能影响周围公众的不良情绪,因此,建设单位仍需对此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噪声施工时间安排,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到文明施工,做好必要的安抚工作,尽可能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开挖、回填、装卸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加上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为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并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的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开挖土方的露天堆放,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的影响,因此,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土地开挖和回填作业,减少开挖土方的露天堆放时间,尽量随挖随填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如果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区域采用围护或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80%左右,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见表8。表8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3050100~150TSP小时平不洒水10.142.891.150.860.61均浓度洒水2.011.400.670.270.213(mg/m)表8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另外,由于尘量与车辆行驶对路面扰动程度及车辆的速度有关,速度愈快对路面的扰动越大,其扬尘量势必愈大,所以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封闭围护,对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一方面是减少扬尘产生量,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施工安全的考虑。15
本评价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大气防治措施,减少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建筑废料临时堆放场所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废弃建筑物集中堆放,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弃土及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2.及时清扫运输散落中施工场地和路面的泥土,减少卡车运行过程刮风引起的扬尘;3.加强施工车辆管理。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如遇大风天气,对装载有运输中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及建筑余泥的车辆应采取覆盖措施;4.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同时对可能造成扬尘的搅拌、装卸等施工现场,要有具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较大扬尘蔓延污染。施工期间对当地的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性的,只要建设单位认真执行上述防治措施,可大大减轻工地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使其影响范围尽可能控制在工地范围内。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将不再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三、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时使用的机械设备会产生含油冲洗废水。但因该部分废水的排放较为分散,故而其影响程度有限,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期设备冲洗废水采取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车辆清洗废水中污染物以泥沙为主,并含有少量石油类,通过在施工区出入口设置水池以冲洗施工区的车辆轮胎,此类废水只补充,不外排,循环使用于车辆冲洗及道路清扫,达到零排放。由于项目靠近四会市区,施工人员可安排租住贞山大桥东边住宅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住宅区的污水收纳系统。预计本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会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四、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固体废物来源施工垃圾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开挖余泥、弃渣等。施工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余泥及废弃建筑材料如开挖出的泥土、砂石等。如不妥善处理这些余泥及建筑废物,则会污染环境。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如不注意减速16
运输,沿途撒漏泥土,污染街道和公路,影响市容和交通。因此对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切实地加强管理。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可通过市政垃圾收集外运至垃圾场处理。2.施工期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为减少施工期固体废物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2)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余泥渣土,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五、施工期生态及景观影响分析项目主体土石方工程主要为隧道开挖工程,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本方案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现场勘查情况,在主体工程防护的基础上,预测主体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区域现状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亦微、轻型侵蚀为主,主要表现形式为面蚀、沟蚀等。在施工期内,本项目主体工程区域、施工生产区等都将会扰动原地貌,是拟建工程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域。由于本项目原始地形地貌条件以及隧道工程设计线形的要求,拟建工程沿线将会产生一些填挖路段,由于填方高度或挖方深度较大,产生的裸露边坡较长、较陡,将导致坡面径流速度加大,冲刷力增强,为水土流失的加剧提供了条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隧道敞开段、暗埋段的覆盖层及风化层进行开挖,破坏了原有地表,形成裸露边坡,在施工中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主体工程设计以及该区现状情况,主体工程产生的土方量主要发生于隧道3开挖、沟管线开挖过程中。项目土石方弃方总量12781.5m。对不能消纳的弃土,建设单位委托专门的公司负责取土和弃土,不在沿线设置堆场,围堰开挖时,无法及时回填的泥土亦应做好覆盖,并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防护措施。施工中应做到渣土随挖随运,渣土外运的过程避免土方运输出现泥土散落,要求运输车辆车箱完好无损,车辆装土外运前,应冲洗车辆,避免产生二次水土流失。17
为防止水土流失,造成生态及景观破坏,建设单位可以采用以下控制措施:(1)土石方施工应随挖、随运、随填,不留松土。工程中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并合理组织施工,做到工序紧凑、有序,以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期土壤流失量。(2)项目前期应提前做好施工场地导排水设施建设,雨季中可用沙袋或草席裸露地面进行暂时防护,以防出现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现象。(3)应按设计要求的范围进行施工,不能随意扩大施工范围,也不能随意设置弃土场,减少开挖面,在进行土方工程的同时,应尽量争取同步进行路面的排水工程,预防雨季路面形成的径流直接冲刷坡面而造成水土流失。(4)对于因工程需要挖去或移植树木、草皮的,应尽快对地面恢复绿化。(5)尽量利用挖方量,以挖作填,减少弃土量。(6)施工单位应随时跟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的时间和特点,以便在雨季前将填铺的松土压实,并作好防护措施。(7)雨季应做好场地内的排水工作,保证排水系统得以畅通。综上所述,应当在项目区及其周边采取必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降低因主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避免因水土流失而产生各种危害。随着本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不会使生态景观遭到严重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人行隧道项目沿线路程较短,主要污染因子是行人在隧道通行时产生的垃圾、泵房里的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及行人社会噪声、流进隧道的雨水。(1)水环境影响分析隧道它自身并不产生污水,但由于路面机动车行使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多扩散于大气或降落于道路周围路面上,随着降雨的冲刷汇集到到隧道最低处,经过沉淀池初步沉淀后由排水泵抽排至附近水体绥江。(2)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隧道只供行人通行,故在运营时不会产生废气。(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隧道建成后只供行人通行,不通行车辆,故噪声的来源为泵房里的设备18
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及行人社会噪声,源强约为70~85dB(A)。噪声的影响会对人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项目建设者应注意噪声的处理,各种设备应选用低噪产品以控制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由于本项目沿线路程较短,固体废物主要来自行人通行时丢落的少量垃圾。项目建设方应在隧道内设置垃圾桶,并定期对隧道进行清扫。收集到的垃圾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出去。(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区域人行交通疏解能力,充分发挥路网功能,理顺交通流向,对整个区域的交通改善、商业经济等将带来积极影响,将对整个区域生态景观建设带来有利影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本项目附近的植物均为本地种及常见种,不涉及珍稀濒危植物,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对区域内植物体系、植被类型产生明显的影响,不致于引起任何种类植物的消失灭绝,然而对沿线的生物量将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于就项目所处的区域而言,尚不足对当地的同类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造成明显的影响。建设单位通过相应的绿化措施作出一定的补偿,因此,本项目所处区域的自然体系对这个改变亦是可以承受的。综上,本项目施工建设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该影响较小,项目建成后可通过绿化措施得以补偿和恢复。19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编号)类型挖掘工程大扬尘洒水压尘汽车运输气影响范围尽可能污施工过程沥青烟控制在工地范围染SO2利用自然风扩散内施工、运输设CO2物备尾气THC设备冲洗废水采取经隔油、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COD出入口设置水池以冲洗施污施工生产废SS工区的车辆轮胎,此类废水达标排放染水、基坑废水石油类只补充,不外排,循环使用物于车辆冲洗及道路清扫,达到零排放。挖掘工程渣土、余泥固建筑垃圾、废料和余泥按有不会对周围的环体关部门要求及时清运处理基坑废水剩余建筑废料境卫生产生明显废的不良影响。物通过市政垃圾收集外运至生活垃圾食物残渣等垃圾场处理施工机械的噪声级一般为84~90dB(A),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是控制施工时间,;采取隔音、减震、消声、吸声等防治措施;机动车噪声通过禁鸣等措施噪声控制,以使场界施工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管理好施工场地的卫生,做好防止水土流失措施,减少对周围景观的影响。项目竣工后,原有的场地植被将得到恢复。20
结论和建议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是与旧城区对接的桥头堡,也是进入贞山新城的重要交通节点。项目建成有利于完善贞山新城的慢行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改善片区交通。项目总投资1770.37万元,隧道路线全长80米。二、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四会市姚沙围防汛公路(上游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2013年4月)中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项目附近环境空气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表明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水环境根据《四会市姚沙围防汛公路(上游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2013年4月)中的地表水监测数据,绥江水质各监测指标分别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准要求,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3、声环境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建设项目各边界的环境噪声都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区标准,总体来说,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较好。三、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位于广强大道与防汛公路交叉口附近的贞山大桥(姚沙大桥)西侧桥头处,路线全长80m,其污染影响主要是建设施工期。本项目施工过程的污染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余泥渣土及建筑垃圾等。参考已建及在建工程的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单位需认真落实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包括:1.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控制夜间和中午休息时间施工、加强工地管理等措施,减缓施工作业噪声的影响。2.施工时采取工地洒水压尘、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等措施,减少工地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3.施工期设备冲洗废水采取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车辆清洗废水只补充,不外排,循环使用于车辆冲洗及道路清扫。施工人员可安排租住周边住宅区,21
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住宅区的污水收纳系统。4.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余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及时运出至指定的受纳地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通过市政垃圾收集外运至垃圾场处理。5.做好施工交通组织计划,预留行人、车辆通行通道,减少交通阻碍。不具备开槽明挖的施工路段,采用牵引法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6.在项目区及其周边采取必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降低因主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避免因水土流失而产生各种危害,不会使生态景观遭到严重影响。四、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总的来说,由于本项目施工时将由噪声及扬尘产生,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并引起重视,切实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务必将施工期的影响降至最低。五、营运期环境影响结论本人行隧道项目沿线路程较短,主要污染因子是行人在隧道通行时产生的垃圾、泵房里的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及行人社会噪声、废雨水。行人在隧道通行时产生的垃圾通过在隧道里设置垃圾箱,并定期清扫清理;泵房应采取低噪设备;雨水等将通过隧道道路外侧设置的纵向排水沟排至隧道最低点设置的集水井坑内,再由设置的废水泵房提升至市政雨水管网,排出隧道外。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姚沙围堤岸整治项目交通隧道建成后,广强大道南北交通会被连接起来,同时,在设计和建设时,加强了隧道南北出入口的绿化和美化工作,会使姚沙围堤岸整治项目交通隧道出入口的生态景观更加协调、美观。六、结论本项目必须采纳以上有关环保措施和建议,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可以减少其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按现有报建功能和规模,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中认真执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环保措施,尤其是注意本项目的施工期治理措施的落实,项目一定需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要加强监控和运行管理,确保项目正常使用和运行,则本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将不致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是可行的。22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23
审批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24
建设项目图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附图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25
附图3隧道平面布置图
附图4隧道总体平面布置图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华南师范大学填表人(签字):郭杏妹项目经办人(签字):建项目名称四会市姚沙围堤岸整治项目交通隧道工程建设地点四会市贞山新城广强大道设建设内容及规模隧道长度为80m,净宽16m,净高大于3m。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项市政公共设施管理目行业类别环境保护管理类别□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报登记表N8110总投资(万元)1770.37环保投资(万元)所占比例(%)立项部门四会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四发改审批[2015]106号立项时间2015.9.28报告表审批部门四会市环境保护局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建四会市西城区防洪堤安全达标加固工评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单位名称华南师范大学联系电话13711117584设程管理处价单通讯地址四会市贞山街道独岗村委会侧邮政编码526200单通讯地址广州石牌邮政编码510006位法人代表***联系人***位证书编号B2847评价经费环所建环境质量等级环境空气:2级地表水:Ⅲ地下水:环境噪声:2类海水:土壤:其它:境处设现区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状环境敏感特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人口密集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河、三湖、两控区□三峡库区域目污现有工程(已建+在建)本工程(拟建)总体工程(已建+在建+拟建)染物污染物实际允许实际核定预测排允许排自身预测排核定排“以新带老”预测排核定排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排排放排放排放排放产生量排放增减量放放浓度放浓度削减量放总量放总量削减量放总量放总量浓度浓度总量总量达标废水———————————————与总化学需氧量*———————————————量控氨氮*———————————————制(废气———————————————工二氧化硫*———————————————业建烟尘*———————————————设项氮氧化物———————————————目详固体废物*———————————————填它与————————————————)特项征目————————————————污有染关————————————————物的————————————————其注:1、*为“十五”期间国家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2、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3、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