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66页

某城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 6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某城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65- 目录§1隧道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2§2隧道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5§3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9§4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11§5.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13§6.初期支护作业指导书·····························27§7.防排水作业指导书·······························36§8.二次衬砌作业指导书·····························43§9.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51§10.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56§11.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59-65- §12。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63§1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准备明洞开挖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挖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洞口段及基槽开挖支护基底物探及承载力试验与设计不符仰拱混凝土处理填充混凝土-65- 模板台车就位模板检查不合格结束拱顶回填施作防水层、连接排水管道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处理立外模板钢筋绑扎明洞施工工艺流程图一、明洞开挖施工明洞宜尽早施作,尽量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明洞仰拱应安排在明洞拱墙衬砌施工前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隧道采用爆破开挖时,宜在洞身掘进适当距离后施作明洞和洞门。2、当隧道采用非爆破开挖时,宜先施作明洞和洞门,然后开挖隧道。3、明洞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当两侧墙体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地基不均与沉降。4、明洞开挖要求先挖除明洞上半部分,待进入正洞开挖支护稳定后再行挖除下半部分,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高程。-65- 二、明洞衬砌施工1、明洞浇筑混凝土前应复测中线、高程和模板的外轮廓尺寸,确保衬砌不侵入设计轮廓线。2、明洞混凝土的浇筑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整体浇筑。3、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且拱顶回填土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内模板。三、明洞防排水1、明洞外模拆除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及排水排水盲管,并与隧道的防水层和排水盲管顺接,保证排水畅通。2、明洞施工应和隧道的排水侧沟、中心水沟的出水及洞顶的截、排水设施统筹安排。3、明洞外侧的排水盲管应先于填土完成,确保出水口畅通。四、明洞回填施工1、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2、侧墙回填应当对称进行,石质地层中岩壁与墙背空隙较小时用墙身同等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用片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砌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回填至与拱顶齐平后,再分层铺满填至设计高度。3、拱顶回填分层厚度不大于0.3m,两侧回填土面的高差不得大于0.5m。采用机械回填时,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0m以上后进行。4、表土层需作隔水层时,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65- §2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准备一、洞门施工工艺流程截排水沟施工洞门段及洞门基础开挖基底承载力检测与设计不符处理绑扎钢筋、支立模板满足设计要求-65- 预留孔洞检查与与设计不符浇筑钢筋混凝土与设计相符拆模结束施作洞门铭牌衔接排水设施端墙式洞门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准备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框图施作截排水沟地表加固开挖、初期支护洞口超前支护基底承载力检测-65- 与设计不符地基处理满足设计要求浇筑仰拱钢筋混凝土施作防排水设施与洞内外衔接立洞门模板、与洞口衬砌段整体浇注混凝土与浇筑混凝土同步分层安装坡面模板结束施作洞口排水设施、坡面绿化拱墙背后超挖部分回填拆模隧道洞门施工方法基本相近,一般分为端墙式和斜切式两种。二、洞门施工注意事项(一)端墙式洞门施工注意事项1、端墙应在土石方开挖后及时完成,基础超挖部分应用与同等级混凝土和基础同步浇筑,端墙及挡、翼墙的开挖轮廓面应符合设计要求。2、端墙及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可用静力触探实验或标准贯入实验检测。-65- 3、端墙及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实际要求处理外,还应在软弱地基分界处设沉降缝。4、端墙与洞口衬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5、断头的泄水孔应与洞外排水系统及时连通。6、隧道洞门端墙和挡、翼墙,挡土墙的反滤层、泄水施工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7、隧道洞门的截、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同步施工,当端墙部水沟置于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填密实,必须时应加以铺砌。8、隧道洞门检查梯、隧道铭牌、号标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二)斜切式洞门施工注意事项1、斜切式洞门坡面较平缓的,应尽量与自然地形坡度相一致,为避免开挖边、仰坡时局部坍塌破坏原地貌,宜采用非爆破方法开挖。2、洞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回填边、仰坡超挖部分,恢复自然地形坡面。三、洞门模板混凝土施工1、模板及支(拱)架应根据洞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设计。-65- 2、斜切式洞门斜坡面内外模板和挡头板应专门设计和制作,配套使用。3、模板及支(拱)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4、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漏浆。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7、拆除模板及支(拱)架的条件:当洞门结构跨度大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当洞门结构跨度小于等于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3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管棚超前支护的参数应满足下列要求:1、管棚应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作,必要时钢管内安装钢筋笼;2、钢管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70~180mm,钢管中心间距宜为宜为管径的2~3倍;3、管棚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10~40m;4、管棚外插角一般为0°~30°(不包括线路纵坡);5、管棚的终端位置应达到防护对象的长度的加上因开挖而造成的的开挖工作面松弛范围的长度,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大于3m;二、管棚钻孔、安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5- 1、当钻进底层易于成孔时,一般采用先钻孔后插管的方法。即钻孔完成后经检验检查合格后,将管棚连续接长,由钻机旋转顶进将其装入孔内;2、当地质状况复杂,遇有砂卵石、岩堆、飘石或破碎带不易成孔时,可采用跟管钻进工艺,即将套管及钻杆同时钻入,成孔后取出内钻杆,顶进棚管,拔除外套管;3、每循环管棚施工前,应开挖管棚工作室,工作室大小根据钻机要求确定。管棚施工前在长管棚设计位置安放最少三榀用工字钢组拼的管棚导向拱架,导向拱架内设置孔口管作为长管棚的的导向管,要求在钻机作业过程中导向拱架不变形、不移位。4、洞口管棚一般采用套拱定位,套拱部位开挖应视现场地质条件及配套设备确定,要做到套拱底脚坚实、孔口管位置准确;5、管棚节间用丝扣连接。管棚单序孔第一节长6(9)m,双序孔第一节长3(4,5)m,其余管节长度均为6(9)m。6、管棚安装后,管口用麻丝和锚固剂封堵钢管与孔壁间空隙,连接压浆管及三通接头。7、管棚注浆前,应向开挖工作面、拱圈及孔口管周围岩面喷射厚10cm厚的C25混凝土,以防钢管注浆时岩面缝隙跑浆。8、注浆后及时扫排管内胶凝浆液,用水泥砂浆充填密实;对于非压浆孔,直接充填即可。三、跟管钻进长管棚施工工艺-65- 架设工作平台准备工作退钻、接杆、接管退钻、卸杆、卸钻具钻具组合跟管钻进开孔安放钻机孔口测量定位选择钻机动力头走完最大行程继续跟管钻进达设计孔深否?结束或移孔§4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65- 一、小导管放点布置参数及施工工艺流程土石方开挖形成临时支护作业面后,及时进行挂网喷射砼作业,及时封闭开挖面,为超前小导管施工开创作业面。小导管施工工序作业包括钻孔、布管、封孔、注浆四道工序,见其施工工艺流程图。二、小导管制作:小导管应先期制作好并妥善保存。小导管采用自购φ42无缝钢管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制作,长度为3.5m。注浆管前端做成圆锥形,长200mm。尾部预留500mm的止浆段,钻孔沿管壁间隔150mm,呈梅花型布设,孔径8mm,见小导管构造示意图。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拌浆浆液配合比设计结束压力、流量达设计要求注浆否连接管路及密封管口施工准备安设小导管调节水压达到设计要求检查维修机具封闭工作面制作小导管钻孔否否-65- 三、小导管施工要求1、注浆前严格检查机具、管路及接头处的牢靠程度,注浆时随时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压力冲射伤人。2、防化学腐蚀,作业人员坚持配戴乳胶手套等保护用具,防止水玻璃强碱灼伤皮肤,如水玻璃溅在皮肤上,应及时地用清水冲洗。3、减少水泥拌浆处的粉尘,改善施工环境。4、钻孔位置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位置与角度钻眼。孔位误差不大于5cm,外插角偏差不大于2°(角度用地质罗盘仪检查)。超过允许误差时,在距离偏大的孔间补管注浆。5、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画出草图,对照孔位的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6、注浆结束标准:采用定压注浆,当注浆终压达到设计压力,并稳定10min以上才可以停止注浆。7、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明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生情况与处理过程。8、单孔注浆量不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80%,不足处进行补管注浆。9、固结效果检查:查阅注浆记录,检查注浆量、注浆压力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在注浆过程中用肉眼观查开挖面的窜浆情况;钻孔检查,观察钻进过程中有无突进现场。-65- §5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一、准备工作1、施工场地布置,建设生产设施,具备施工生产能力。2、风水电的准备工作:开挖前作好施工用风、用水、用电的准备,确保开挖顺利进行。3、材料及机具的准备:作好施工用料的准备,包括管棚、钢筋、钢拱架、锚杆(小导管)、喷射用砼等的准备,作业前应对风钻、喷浆机等进行检查,确保作业工具的正常的使用。4、技术准备:工程部要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交底书要有双方签字确认。5、采用钻爆法施工时,一般可采用以下施工方法:(1)全断面法。(2)台阶法(两台阶、三台阶、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3)中隔壁法(中隔壁法和交叉中隔壁法)。(4)双侧壁导坑法。二、开挖作业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一)、全断面开挖1、施工工序:全断面开挖初期支护隧道底部开挖(检底)底板(仰拱)浇筑拱墙二次衬砌2、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5- 施工准备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地质预报测量与量测钻爆设计台车(台架)就位布置炮眼钻眼、装药、爆破通风排烟修正钻爆参数找顶排险装载机就位出渣运输地质素描开挖质量检查初期支护防排水系统施工开挖质量检查不合格表面处理开挖质量检查不合格-65- 结束表面处理合格3、全断面法施工注意事项:①全断面法开挖量大,爆破引起的震动较大,应严格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的炸药量,按钻爆设计要求控制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②钻眼时,周边眼及掏槽眼应定人定岗,并严格控制周边眼的外插角。每循环爆破后,应认真查看爆破效果,并根据超欠挖及炮眼痕迹保存率不断优化钻爆参数,改善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③应确定合理的循环进尺,确保两个循环的接茬位置平滑、圆顺。④每循环爆破后及时找顶,初期支护施作前应按要求进行地质素描。(二)台阶法开挖1、台阶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根据围岩条件和施工机械配备情况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台阶高度及台阶数量,其各部形状应有利于保持围岩稳定的前提下尽量便于机械作业。②当围岩自稳能力较好,隧道开挖跨度不大时,为方便作业,台阶长度宜控制在10~50m以内;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宜控制在3~10m。③上部断面使用钢架时,可采用扩大拱脚和施作锁脚锚杆(管)等措施,防止拱部下沉变形。上下断面初期支护钢架连接应平顺,螺栓连接应牢固。④围岩整体性较差时,施工中应采取措施减少下部开挖时对上部围岩和支护的扰动,下部断面开挖应两侧交错进行,下部断面应在上部断面喷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⑤当围岩不稳定时进尺宜为1~1.5m,落底后应立即施作初期支护。-65- ⑥仰拱应及时施作,使支护及早闭合成环。2、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测量、量测钻爆设计台架(台车)就位调整钻爆参数布置炮眼上部断面钻眼下部断面钻眼装药、爆破地质素描初期支护通风排烟、检查不合初喷混凝土、锚杆、出渣格开挖质量检查合格仰拱、拱墙复合衬砌施工超前支护结束(三)三台阶七步法开挖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为预留核心土法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分的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的施工方法。-65- 1、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序: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上部初期支护下部两侧开挖中部两侧开挖中部两侧初期支护上、中、下部核心土开挖仰拱开挖仰拱初期支护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拱墙二次衬砌2、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注意事项:①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应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各分部平行作业,平行施作初期支护,各分部初期支护应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②仰拱应紧跟下台阶施作,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③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④应完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防止地下水浸泡拱墙基础。⑤拱部超前支护完成后,环向开挖上台阶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⑥中台阶及下台阶左、右侧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宜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⑦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⑧仰拱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3、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艺图-65- 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测量、量测分部钻爆设计(需要时)拱部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两侧错位开挖中台阶两侧错位开挖下台阶地质素描、轮廓检查地质素描、轮廓检查地质素描、轮廓检查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仰拱开挖、初期支护、仰拱、侧壁、拱部初期支护闭合成环施工准备监控测量结束施作复合衬砌施作钢筋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下一循环开挖、支护判定围岩稳定性两侧错位开挖中台阶-65- (四)中隔壁法(CD法)中隔壁法(CD)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用二部或三部分层开挖,施作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墙临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相应的初期支护的方法。1、中隔壁法施工工序中隔壁法施工工序见下图中隔壁(CD)法施工工序示意图2、中隔壁法施工注意事项:①中隔壁法左右部的台阶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设备确定。每侧按两部或三部分台阶开挖,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中隔壁;两侧先后距离宜保持10~20m,上下断面的距离宜保持3~5m。②各部开挖时,相邻部位的喷混凝土强度应达设计强度的70%以上。③先行侧的中隔壁应设置为向外鼓的弧形。④-65- 中隔壁在浇筑仰拱前逐段拆除。中隔壁一次拆除长度应根据量测结果确定,不宜大于15m。临时支护拆除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⑤特殊情况下可将中隔壁浇筑在仰拱中,待铺设防水板时再割断。3、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五)交叉中隔壁法(CRD)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是分部开挖、支护,分部闭合成小环,最后全断面闭合成大环。每开挖一部均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中隔壁及临时仰拱。1、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见示意图)-65- 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示意图2、交叉中隔壁法施工注意事项:①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的分部,应以初期支护受力均匀,便于发挥人力、机械效率为原则,一般水平方向分两部、上下分二至三层开挖。②先行施工部位的临时支撑(中隔壁、临时仰拱),均应有向外(下)鼓的弧度。③各部开挖及支护应自上而下,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中隔壁、临时仰拱,步步成环。④同一层左右两部开挖工作面相距不宜大于15m,上下层开挖工作面相距宜保持3~4m,且待喷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挖相邻部位。宜缩短各部开挖工作面的间距,使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⑤根据监控量测结果,中隔壁及临时仰拱在仰拱浇筑前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宜不大于15m。-65- 3、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六)双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是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周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余部分采用二部或三部开挖的方法。1、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工序示意图:-65- 2、双侧壁导坑施工注意事项:①侧壁导坑形状宜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宽度宜为整个断面宽度的1/3。②侧壁导坑、中槽部位宜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各部距离应根据隧道埋深、断面大小、结构类型等选取。各部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③两侧壁导坑超前中槽部位10~15m,可独立同步开挖和支护;中槽部位采用台阶法开挖,并保持平行作业。④中槽开挖后,拱部钢架与两侧壁钢架的连接是难点,在两侧壁导坑施工中,钢架的位置应准确定位,确保各部架设钢架联接后在同一个垂直面内,避免钢架发生扭曲。⑤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得大于15m,并加强监控量测。⑥临时支护拆除完成后,应及时施作仰拱及二次衬砌。3、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65- 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图四、正洞开挖1、边仰坡支护稳定后可进入正洞开挖。2、测量组进行测量放线,画出断面中线,水平线和周边轮廓线。3、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选择开挖方式和步骤。根据开挖面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循环进尺。4、根据循环进尺选择合适的钻杆,根据确定的开挖方式加工多功能台架。循环进尺控制在一品拱架支撑范围内。地质情况稳定时可重新选择开挖方法,重新确定循环进尺。5、根据开挖断面和钻爆设计的要求在开挖面上标注出炮眼位置。-65- 6、准备工作就绪后进入钻眼作业。钻眼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1)、炮眼的深度和角度应符合设计。(2)、挡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3)、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7、钻眼结束时开始装药,装药时将所有施工机具(包括电源,只能用探照灯和矿灯一类的光源照明)撤离,防止碰撞产生火花。装药前应将炮眼内的泥浆、岩屑清除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厘米。采用预裂爆破时,应从药包顶端堵塞,不得只堵塞眼口。8、装药结束后进行爆破作业,由专职爆破员施爆,其余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米。9、爆破结束后,先对裸露岩面进行初喷作业,喷层厚度3~5厘米,待喷混凝土作业完成后观察围岩是否稳定在进行出碴作业。10、隧道施工中的装碴运输应根据隧道的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等要求综合研究,制定可行方案。11、装碴运输设备的选型配套应使装碴能力、运输能力与开挖能力相适应,并保证装运能力大于最大的开挖能力。五、开挖施工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2、明洞段石方采用减弱松动爆破进行开挖,并进行防护后安全地施工。3、完善地质素描和量测工作,利用信息反馈施工。-65- 4、严格按设计装药,并按顺序起爆,确保光爆效果,严格控制超欠挖。六、文明施工1、洞内外钢筋等施工材料的堆放要整齐,并有标识。保证施工场地整齐有序。合理高效的组织施工。2、各种机具使用后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堆放在指定位置。五、质量保证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组织施工。2、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施工,严禁随意更改技术参数。3、严格进行质量职责分工,并细化分工到个人,要有书面分工并形成文件。-65- §6初期支护作业指导书一、材料1、原材料采用:水泥: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特种水泥。现场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速凝剂:应根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通过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佳掺量。使用前应做速凝效果试验,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砂: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含水率5—7%。碎石: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6mm,喷射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石子粒径不宜大于10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锚杆与网格钢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材料。2、各种材料必须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前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3、各种材料应按要求堆放、搬运并作好标识。二、配合比:1、喷射砼标号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其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2、施工时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所有骨料的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3、喷射作业时如果发现喷射效果不佳,作业人员可向试验室提出建议,但不能擅自调整配合比。二、喷射前的准备工作:-65- 1、喷射前应准备好足量的水泥、砂、石、速凝剂等材料,并按要求进行复检,保证各种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2、检查供风、供水、供电管线路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安全。检查管路是否有堵塞现象,接头是否安全可靠。3、搅拌机、拌合运输车、喷射机等机械设备,使用前应进行调试并排除故障,严禁机械带病作业。4、初喷前应先检查危石、浮碴和岩粉是否清除干净,石质好坏,有无渗水,超欠挖情况等,通过检查确定当班工作量和喷射作业时的安全施工措施。5、喷射前应根据围岩及现场情况用高压风或水吹(冲)净岩面。6、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二、喷射作业:1、程序:A、分区段、分片进行,沿隧道纵向分段以1.5—2.5m为宜,每片面积,其长、宽以0.6—1.2m为宜。B、采用“S”型由下而上进行喷射,纵向由工作面齐头向外进行。C、Ⅲ类围岩地段,喷射作业应紧跟开挖面。D、有渗水地段,应先由无水或少水处向多水处推进,将渗水挤压汇集后,用导管把水排走,再行最后封闭。2、速凝剂必须在上料时才掺入,不允许边拌料边掺入速凝剂。3、喷头操作:A、喷头与受喷面最佳距离为0.6~1.2cm;喷射方向应与受喷面垂直;喷射物流在受喷面上应呈螺旋轨迹移动。B、喷射手应随时撑握喷射情况,注意喷射效果,如果喷射面有光泽、粘聚好、有塑弹性,粉尘少,无干斑或深滑、流淌现象,说明喷射效果较佳。-65- C、在检查是否堵塞等情况时,要把喷头避开有人方向,注意安全。D、喷射作业完成后,必须将输料管和喷咀清洗干净,排除各种堵塞因素。三、锚杆作业:1、钻凿锚杆孔眼A、钻头直径应与锚杆直径匹配,孔径大于锚杆直径15—20mm。B、钻孔方向应与岩层面垂直,钻孔深度和布置按设计要求规定。C、在初喷面上打眼,要先检查喷面是否空鼓,如有与岩面粘结不牢,剥落开筋等弊病,要及时处理清除,防止落物伤人。2、准备工作:A、锚杆应事先截成规定长度,调直后备用。B、注浆材料要按要求准备好,各种材料要达到质量要求。C、要将注浆泵中砂浆残留物清除干净,要放在适当位置,接入高压风管,试风检查并将泵腔清洗干净。D、要将孔内岩粉吹净。3、注浆与安装锚杆:注浆时,将注浆管插入到孔底,在注浆的同时将注浆管缓缓地拔出,待注浆管口距钻孔口20—30mm时,即可停止注入,然后插入钢筋至孔眼底部,将砂浆挤满钻孔。为防止钢筋滑出及锚杆在孔轴线上,应加入锚头或木楔临时固定。四、钢筋网施工1、除在砂土地层中开挖隧道外,钢筋网宜在喷一层混凝土后铺挂,使其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2、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混凝土;-65- 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其覆盖厚度不应小于3cm;4、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5、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6、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五、钢架支撑1、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采用I16型钢钢架和Φ22格栅钢架,其施工工艺及要求如下:⑴、钢架在预制场按设计要求加工成型,并妥善保管,防止钢架变形及锈蚀。⑵、开挖后,先喷砼4cm,打锚杆,然后架立钢架,随即喷砼至设计厚度。喷层应包裹钢架,确保钢架稳定,并为防水板的铺设提供圆顺基面。⑶、台阶法施工中,上台阶使用钢架时,应结合系统锚杆的设置施作钢架锁脚锚杆,以防拱部下沉变形。⑷、钢架之间须用Φ22纵向拉杆焊接在一起,拉杆环向间距1m。⑸、型钢之间的连接采用钢板与型钢焊接后,再用螺栓连接。钢架应与锚杆头固定在一起。⑹、钢架间距按照设计要求布置。⑺、钢筋弯制及焊接的施工要求及技术标准均应按现行标准《铁路砼及砌石工程施工规范》(TBJ10-86)有关规定执行。2、格栅钢架制作(1)、准备格栅钢架制作所需的各种钢材。(2)制作机具设备:切割机、气割机、钢筋弯曲机、钻床、车床、电焊机。-65- (3)格栅钢架制作工艺流程(见流程图)。(4)格栅钢架制作方法:①根据设计图,由工程部计算出单榀按分片后的各种规格用料的单根长度(含连接板厚度),并对预制加工厂进行交底。②工程部在制作场地按1∶1的比例准确放出各片格栅大样形状图。③加工厂根据交底资料组织下料并加工成型,用钻床钻好连接板上的螺栓孔。④根据大样图制作胎膜,由人工借助胎膜,将下好的材料按要求进行焊接成型。⑤将已成型的各片格栅的两端焊好连接板。⑥进行单榀格栅钢架的试组装,允许偏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应大于±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⑦焊接工艺执行《钢筋焊接及试验规程》。⑧购置或车制相应配套的螺栓母。⑨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格栅钢架安装(1)机具设备,简易平台架,焊接机,喷浆机。(2)安装工艺流程(见流程图)。(3)安装方法①备足格栅钢架、纵向连接筋、钢筋网片。②清理岩面的松碴和施工场地,严禁钢架脚置于(浮)松碴上。-65- ③测量定位:用激光指定仪(经纬仪)和水准仪与测量工具,确定钢架安装的拱顶中线,标高及钢架净空尺寸等。④架立就位,人工或人工借助简易平台按设计间距a=0.5m,测量的中线,水平进行拼装架立就位,达到钢架应垂直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偏差不应超过规范要求。⑤钢架连接及锁定:经检查合格后,两榀钢架间用Φ20钢筋制作连接筋焊接牢固(台阶法施工时,还应在钢架脚下出设锚管锁定),相接两连接筋必须保证达接长度和焊接要求,同时在钢架背后设钢筋网,将钢插管从格栅腹部打入,然后用电焊机将钢筋网、钢插管尾部等钢架焊成一体。⑥喷砼固定,钢架与围岩之间隙较大,且又无垫块时先用喷砼将其先填密实,然后再喷钢架间的砼,直达到设计厚度。3、型钢钢架制作型钢钢架的制作与安装方法与格栅钢架基本相同。-65- 格栅钢架制作工艺流程单榀格栅钢架试组装检验合格各片格栅两端连接板制作胎膜机具设备购置下料加工置结构设置计算材料购置现场放样技术交底-65- 格栅安装工艺流程检查喷锚固定是铺设钢筋网超前钢插管连接、锁定结束测量定位否机具准备场地、岩面清洗钢架准备-65- 四、养护及质量检查:1、喷砼洒水养护可减少其干缩开裂,确保其强度增长。喷护作业完成2小时后即开始养护,连续保养14天。2、喷射砼强度:可就地取砼试件,用以作抗压强度试验,如强度不符要求,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对砼进行补强等。3、喷砼厚度的检查:可采有用插针、凿孔方法检查,其厚度要达到设计要求。4、锚杆的质量检查:锚杆质量检查包括长度、间距、角度、方向、抗拔力等项,各种参数要符合要求。-65- §7防排水作业指导书一、施工防排水基本要求1、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2、隧道覆盖层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对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洞口附近和浅埋隧道应整平洞顶地表,不得积水;2)、地表坑洼、钻孔、深坑等处应填不透水土,并分层夯实;3)、洞顶有流水的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畅通,必要时沟床应进行铺砌;4)、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或遇有水塘、水库等时,应有防渗漏措施,对水池溢水应有疏导设施。3、天沟、截水沟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边坡、仰坡坡顶的天沟、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及早修建,出水口必须防止顺坡散流。洞门水沟应与路基边沟组成洞口排水系统,其水流防止冲刷弃碴和危害农田水利。2)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应将路基边沟挖成反坡,向路堑处排水,必要时应在洞口外适当位置设横向截水沟。4、洞内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洞内顺坡排水水沟断面应能满足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排出需要。围岩松软地段,可根据需要加强水沟铺砌或用管槽代替。排水沟应经常清理。运输轨道的道床,不应阻塞隧底水流,如有翻浆冒泥,可设横向截水沟并汇入两侧的排水沟。-65- 2)、洞内反坡排水方式,可根据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和泵站,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集水坑的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其位置确定应考虑施工干扰。配备抽水机的能力应大于排水量20%以上,并应有备用台数。二、结构防排水(一)、设计原则1、隧道防水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自防水能力,其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6,并根据需要可采用防水砼或设防水层及其他防水措施。2、围岩破碎、渗水、易坍塌地段宜采用注浆防水。3、施工缝、变形缝应采取可靠的堵、排水、防水措施。(二)排水盲沟施工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沿隧道两侧墙脚纵向设置Φ80mm透水盲管,并分段根据泄水孔间距12m拉入隧道侧沟内,引排防水层背后的积水。2、环向每隔6m设一道Φ50mm透水盲管,对集中出水点应重点引排。环向透水盲管在隧道侧沟泄水孔处,将排水盲管直接拉入侧沟。3、隧道采用先墙后拱法施工时,在浇筑二衬边墙脚砼时,将环向盲管和防水层的搭接及镀锌钢板止水带预埋,纵向盲管按设计位置固定在喷砼基面上。4、盲管可用射钉或铁丝圈牢固固定在基面上,排水盲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透水性好,能承受不小于0.5MPa的压力,并不应锈蚀。5、盲管固定好后,及时报检,经监理检查签认合格后才允许铺设土工无纺布予以隐蔽。(三)防水板的铺设1、基层处理-65- 1)、铺设防水层的初期支护表面不得有明流水,否则应对喷砼背后进行注浆堵漏处理或凿槽埋管引排(一般集中出水部位),待基面上无明流水后才能进行下到工序。2)、铺设防水层的基面应平整,铺设防水层前应对喷砼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喷砼或砂浆抹面的方法。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如下条件:D/L=1/6~1/10D-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3)、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砼表面经常出现较大的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2.5的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筑砼时刺破防水板。4)、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凹凸不平处应补喷或用水泥砂浆抹平处理。5)、变形缝位置喷砼必须平顺,便于背贴式止水带的安装以及保证分仓效果。6)、钢架部位采用喷砼平顺过渡,避免基面凹凸不平。2、铺设土工无纺布1)、铺设防水板前先铺设土工无纺布,无纺布采用质量大于300g/m2的土工合成材料。2)、用水泥钉将与防水板相配套的圆垫片将无纺布固定在基面上,按梅花形布设,固定间距拱部为50~80cm,边墙为80~150cm,高低不平处应增加固定点。3)、无纺布之间采用搭接法进行连接,搭接宽度为5cm,搭接缝部位可采用点粘法。无纺布铺设时应尽量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起大包,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3、铺设EVA防水板-65- 1)、铺设防水板时,宜采用沿环向铺设的方法并排铺设两幅防水板,应边铺边将其与暗钉圈焊接牢固,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cm,以保证搭接牢靠及预留搭接余量,防止二次衬砌砼浇筑时防水板绷紧而造成拱顶二次衬砌厚度不足或防水板被胀破,影响防水效果。2)、防水板采用热熔法手工焊接在塑料圆垫片上,焊接应牢固可靠,避免灌注砼时防水板发生脱落现象。3)、防水板固定时应注意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贴,以免影响二次衬砌灌注砼的尺寸或使防水板脱离圆垫片。4)防水板之间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焊缝宽不得小于2cm,焊缝强度不得小于防水板本身强度的70%,焊缝应严密。焊接完毕后采用充气法进行检测,充气压力为0.2MPa,保持该压力不少于3分钟,允许压力下降20%。如压力持续下降,应查出漏气部位进行全面的手工补焊。5)、焊接温度及速度应适宜,温度过高速度过慢会烧伤防水板,削弱该处防水板焊接强度;温度过低速度过快,则受焊面未充分熔融而影响粘合强度,从而影响焊缝质量,因此焊接时应充分考虑温度与速度的匹配关系,一般焊接温度为150~180℃,焊接速度为0.15~0.20m/min,施工前现场应通过试验确定。6)、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发现破损部位时应及时进行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补丁应满焊,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7)铺设防水板时应按隐蔽工程办理,对防水层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5- 4、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1)、喷射砼基面有明水流时严禁铺设无纺布及防水板。2)、防水板搭接处应与施工缝错开布置。3)、防水层施工前,应确保预埋件施工完毕,防水层铺设后严禁在防水层上开洞,以避免引起渗漏水。4)、防水层的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砼的施工,其距离宜为5~20m。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5)、手工焊接应由熟练工人操作,可采用塑料焊条焊接,也可根据需要请厂家现场指导。6)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注意对防水层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钢筋就位时刺破防水板,特别是焊接钢筋时,应在防水层和钢筋之间设置石棉遮挡板,避免火花烧穿防水板。衬砌结构钢筋安装过程中,现场应由专人看守,发现破损部位应及时做好标记,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全面的补焊及验收。7)、振捣砼时,振捣棒严禁触及防水层。三、施工缝和变形缝的处理(一)施工缝的设置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宜留在剪力或弯矩最大处或铺底与边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若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二)施工缝防水处理-65- 富水地段和断层破碎带的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形成分仓防水系统。一般地段的环向施工缝仅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均采用埋设镀锌钢板止水带止水。施工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先灌筑的砼终凝后,应立即用钢刷丝将其表面浮浆清除,边刷边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在继续灌筑砼前,应先铺一层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与灌筑砼灰砂比相同的砂浆。2、采取止水带防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三)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施工要求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2、止水带先施工一侧砼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3、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并连接牢固,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宜设在距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边墙上。4、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200mm,钢片止水带不应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四)背贴式止水带的施工要求1、背贴式止水带应定位准确,要求止水带纵向轴线与施工缝应对齐。2、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之间应不透水焊接,焊接部位牢固可靠。要求背贴式止水带设置在隧道变形缝和富水地段施工缝部位,仅在收口时设置在防水层的端部,将止水带的两端不透水焊接在防水板表面,焊接宽度不得低于4cm,采用手工焊接。焊接完毕后采用检漏器进行充气检验,充气压力不小于0.1MPa,保持该压力不少于3min。3、止水带采用搭接法或对接法连接,但应保证连接部位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母材强度的90%;采用手工焊接的部位应重点加强。(五)变形缝防水-65- 在明暗分界,土石交界处及活动性断层等部位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为20~50mm,变形缝设背贴式止水带及中埋式止水带防水,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1、变形缝部位的砼应振捣充分,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止水带,变形缝部位砼能否振捣密实对止水带的止水效果影响很大,应严格施作。2、变形缝内嵌缝前,应对变形缝内表面用铁刷进行清理,然后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待缝内砼表面完全干燥后,用专用注胶枪进行注胶,注胶应连续,中间不得有断点。3、嵌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2)缝底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无粘结力的背衬材料。(3)嵌缝应密实。§8二次衬砌作业指导书一、基本要求:-65- 1、衬砌施工时,其中线、水平、断面和净空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复合式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形规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3、防水层应采用无钉铺设,并在二次衬砌灌注前进行。4、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5、仰拱施工前,必须将隧底虚渣、杂物、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6、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7、边墙基础的扩大部分及仰拱的拱座应结合边墙施工一次完成。8.处理欠挖时,严格按照测量组划定的边线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9.基底应清除软石、杂物。二、复合衬砌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复核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围岩稳定性特点,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及围岩的稳定状态,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或变更施工方法。2.对已完成支护地段,应继续观察隧道稳定状态,注意支护变形、开裂、侵入净空等现象,及时记录,作出长期稳定性评价。3、衬砌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其贮运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4、应做好地下水引排工作,仰拱及基础部位的虚渣及积水必须清理干净。5、防水层或喷层表面粉尘应清除并洒水湿润。6、施工机具、钢拱架、模板台车等必须经过检查,并进行机械试运转。二、施工程序1、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工作,施工前技术工作准备;-65- 2、钢筋加工,基础处理;3、安装钢筋及模板(包括预埋件的安设);4、搅拌混凝土,输送到施工场地进行浇筑作业;5、洒水保养,拆模。三、钢筋加工1.钢筋加工必须按照技术部门所放大样及下料图加工,加工前钢筋应除锈、调直;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①所有受拉光面圆筋(即Ⅰ级钢),设计未作规定时,应作180°的半圆弯钩,弯钩的内径不得小于2.5d(d为钢筋直径,下同),平直段不小于3d;②受拉Ⅱ级钢筋要求弯转135°时,弯曲直径不小于4d,平直段长一般不小于5d;3.中间弯制时,圆弧处的圆弧内半径应大于15d;4.用Ⅰ级钢筋制作的钢箍,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直径,且不于受力主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5.钢筋接头①搭接电弧焊时,接头双面焊接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②帮条电弧焊时,帮条长度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③电弧焊接的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65- ④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⑤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而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⑥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四、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支架采用钢架为支撑架。安装要求如下:1.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2.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复;3.模板架立之前应进行校样及编号,防止倒用拼错或将合适部位弄错;4.架设模板时应要保证接缝处平整严密,支架的支杆必须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且用撑拉杆固定,以确保稳定;5.不得利用边墙支架兼做脚手架灌筑混凝土,以防模板走动变形,造成边墙返工事故;6.移动拱架模板时,应使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表面,方可移动到规定的位置,移动式拱架所用轨道其轨面不得出现下沉;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对支架应加强检查、维护;模板如有变形走样,应立即采取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浇筑。五、混凝土工程(一)材料1、水泥-65- ①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规定;②选用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相适应。③运送到工地的水泥,应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试验室必须进行复验,复检送至市政工程公司试验室进行,必要时还应进行化学分析;④袋装水泥到货后,材料室应对其标明品种、标号、厂家、出厂日期,分类堆放;⑤堆放袋装水泥,应设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2、骨料砂石等骨料到料场购买,并由实验室根据规定送至市政公司试验室进行试验,检查是否合格;3、采用可饮用水进行拌制。(二)配合比混凝土施工前,由实验室提供配合比。(三)拌合1、后台操作人员要严格掌握砼的配合比,搅拌站要挂配合比牌,砼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见下表(按重量计):材料名称允许偏差(%)对高强砼原材料允许偏差(%)水泥、混合材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2、-65- 砼搅拌前,应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尽,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的规定减半。3、投料顺序依次为:石子、水泥、砂,使用外加剂时,应先将外加剂溶于水中再倒入拌筒内。4、砼自材料全部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所用最短时间不少于下表规定的数值(单位:秒):砼坍落度搅拌机型搅拌机出料容量(L)(mm)<250250~500>500≤30强制式自落式609090120120150>30强制式自落式60906090901205、搅拌好的砼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砼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办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6、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7、搅拌用水应是洁净的水。(四)运输砼采用砼罐车运输。(五)浇筑1、泵送砼入模;2、岩基上和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均应清除,岩基应冲洗干净并排净积水,如有承压水,必须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经处理后方可进行浇筑,清洗后岩基在浇筑前应保持洁净和湿润;-65- 3、混凝土的浇筑,根据生产能力及设计要求,应按一定次序、方向,分段、分层进行。4、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应按工作缝处理,若能重型者,仍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自出料起算到覆盖上层混凝土时为止)见表3规定;表3浇筑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t(°C)普通硅酸盐水泥允许间歇时间(分)20~309010~201355~10195注:表中规定的时间未考虑外加剂作用及其它特殊施工和混凝土本身温度的影响。5、混凝土应使用振捣器实心密实,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6、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郊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六、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水的温度应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2、混凝土养护时间,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不得少于7d,有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七、拆模-65- 1、拆模的时间规定:1)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模;2)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或在拆模时混凝土表面和棱角不被损坏并能承受自重;3)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承受围岩压力较小时,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2、拆模时,应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模应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坏。3、拆下的模板、支架及配件应及时清理、维修,并分类堆放。八、衬砌施工注意事项1、符合式衬砌设计结合围岩的稳定状态,综合考虑断面支护形式、开挖方法、施工顺序和断面的封闭时间等因素,力求充分发挥围岩所具有的自承能力;设计与施工应密切配合,按照《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并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改进施工方法,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强度。2、模筑衬砌外轮廓线以外与初期支护间一般采用与模板衬砌强度等级相同的砼回填,施工过程中应及时通过信息反馈调整预留变形量,以减少回填量。3、洞口及洞身浅埋、偏压段,施工中应注意观察洞内地质条件及洞外地表的变化,并应进行必要的监控量测,及时了解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4、Ⅲ级围岩宜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短台阶法施工,Ⅵ级围岩采用短台阶(留核心土)法施工。支护采用先拱部后边墙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施工。-65- 5、喷砼采用湿喷工艺,并于每立方喷砼中掺加0.9Kg聚丙烯纤维。施工中应设置喷射砼厚度的标志。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上而下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当受喷面有滴水、淋水、集中出水点时,应预先进行处理。6、锚杆杆体的抗拉力不应小于150KN,锚杆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M20。孔内灌筑砂浆应饱满密实。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砼面密贴。7、钢架应在初喷砼后及时架设,钢架和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砼充填密实,钢架应全部被喷砼覆盖,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8、符合式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时,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形规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做时间。二次衬砌施工时,灌注砼应振捣密实,防止收缩开裂,振捣时不应破坏防水层。二次衬砌拆模时,砼强度应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9、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施工,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仰拱施工前,必须将隧底虚渣、杂物、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应采用同级砼回填。仰拱施作应各段一次成型,避免分部灌筑。10、衬砌背后的排水盲管应配合衬砌一次施工,施工中应防止衬砌砼或压浆浆液侵入盲管内堵塞水路。11、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间不应有空隙,二次衬砌完成后,按要求在拱顶预留压浆孔进行回填压浆处理。12、砼施工应按照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有关要求进行,以确保隧道重要结构部位的正常使用寿命。§9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监测目的1、-65- 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3、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4、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二、施工监测项目洞内外观察、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以及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四个必测项目,为日常施工管理提供有关数据资料。三、量测仪器瑞士水准仪(NA2)、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收敛仪(2台)、断面仪(OTS632)、塔尺(3把)四、量测具体要求1、在隧道每个量测断面各布置一个拱顶下沉测点和二条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测线。测点布置见下图。测点布设示意图2、-65- 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在同一横断面内。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下沉测点。横断面方向在隧道中心及两侧间距2~5m施设下沉测点,每断面施设7个测点。监测范围应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外。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为止。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3、量测断面间距净空变形量测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等确定。一般为Ⅴ级围岩地段10m,Ⅳ级围岩地段20m。需要监控加密的地段可根据需要调整间距。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应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在洞口及浅埋地段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控量测断面。4、量测频率(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对初期支护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支护状况。(2)、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频率见表2-1。实际量测频率应从表2-1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变化量测频率表表2-1-65- 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离开挖工作面的距离量测频率≥50~1B1~2次/天1~51~2B1次/天0.5~11~2B1次/2~3天0.2~0.52~5B1次/3天<0.2>5B1次/7天变形管理基准等级表表2-2管理等级管理基准确施工状态ⅢUo<Un/3可正常施工Ⅱ(Un/3)≤Uo≤(2Un/3)加强支护ⅠUo>2Un/3采取特殊措施注:Uo—实测值;Un—允许值(3)、量测资料的处理及应用①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净空水平收敛曲线进行回归分析。示意图如下:洞内收敛及沉降数据回归分析表工程部位:XXX隧道 沉降收敛日期变形速率累计值变形速率累计值-65- ②根据量测分析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变形管理等级见表2指导施工。5、观察及量测发现异常时,应及时修改支护参数。一般正常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喷射混凝土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②位移速度除在最初1~2天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少。6、位移很快达到稳定,且围岩状况比预计要好时,应适当减弱设计参数。7、采用复合衬砌地段的监控量测,应在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收敛速率7天至少的平均值小于0.15mm/天,累计位移值不超过极限位移值的80~90%等情况下,选定围岩和喷锚支护基本稳定的最佳时机施作二次衬砌,并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衬砌参数,确报施工和运营安全及经济合理。量测元件埋设情况和量测资料应纳入竣工文件,以备运营中查考或继续观测。8、隧道周边允许位移值的制定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见表2-3。初支结构允许相对位移表(%)表2-3-65- 埋深围岩级别<50m50~300m>300mⅣ0.15~0.500.40~1.200.80~2.00Ⅴ0.20~0.800.60~1.601.80~3.00注:相对位移指实测位移值与两点间距离之比或拱顶下沉实测值与隧道宽度之比。9、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0d结束。10、施工参考资料①当每天净空变化大于1mm时,可认为围岩处于急剧变形阶段,需加强观测,若位移速率长期不下降则需加强支护;②当净空变化值在0.2~1.0mm/d时,可认为围岩处于缓慢变形阶段,表示围岩向稳定方向发展;③当每天净空变化值小于0.2mm时,可认为围岩处于基本稳定阶段。并规定只有当位移变化速率小于0.2mm/d时,方可进行二衬。§10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一、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超前地质预报由超前地质预报组来完成,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1、对照勘测阶段的地质资料,预测、预报地质条件变化及其对施工的影响。2、断层或不稳定岩层预测、预报。3、涌水(涌水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泥砂含量等)预测、预报。二、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1、超前探水预报方法(见下图)-65- 超前探水孔布置示意图2、利用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在正洞掘进施工时,派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在每茬炮后对工作面进行地质素描。地质素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涌水(重点是突涌水),地层岩性,岩石特征,断层,软弱夹层,贯穿性强的大节理、岩溶等。根据地质素描的内容,作出开挖面前方较短距离内的岩体稳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提出地质预报。3、超前水平勘探利用钻机钻孔并适当加长钻杆,通过观测记录钻速,冲洗液及岩屑,岩粉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预报短距离的地质灾害问题。4、TSP203超前地质预报-65- TSP203的原理地震波的回波原理。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轻微震源,形成一个地震源断面,同时,三维地震波接收器在计算机的监控下采集这些震源所发出地震波沿隧道前方及四周区域传播而遭遇不良地质体(如地层层面、节理面,特别是断层破碎带界面和溶洞、暗河等)被反射返回的地震波数据。这些回波信号的传播速度、延迟时间、波形、强度和方向是与相应的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状况紧密相关的。在一定间隔距离内连续多次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前方地层的地质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和横向变形系数等。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结相关的地质资料可以准确地预知前方及周围地质变化状况。5、超前地质预报组织在隧道施工中成立专门的超前地质预报研究小组,主要由工区总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调查、统筹安排各种施工方法,组织资料分析和预报,报告指挥部及监理工程师,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三、超前地质预报信息的处理1、地质预报由专业地质工程师负责,其它施工、质检人员予以配合,进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编制信息预报成果,由主管技术人员予以复核。2、为保证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准确性,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施工地段保证地质超前进行地质复查,并与前期地质预报内容相比较,评估预报结果的准确性,积累经验,为以后的预报工作提供借鉴。3、地质预报主要项目汇总于下表。地质预报主要项目表项目预报主要内容主要方法/仪器重点预报地段常规预报围岩类别岩性特征,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和岩体结构特征地质素描法,断层破碎带涌水量涌水量大小、压力、变化规律,环境水文地质特征钻探孔/测流计,渗压计富水地段-65- 异常预报断层位置,规模,破碎程度,充填情况,含水情况钻探孔,地质素描法,断层地段突水突泥位置,规模,泥流成份性质钻探孔,地质素描法,物探法/台车,测流计岩溶发育带,向斜核部§11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一、生态环境保护1、施工前对员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使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使生产、生活设施分布在征地范围以内,尽量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植被,不砍伐树木。3、施工期间,所有成型的路基表面保持排水良好;排水沟渠保持畅通;开挖边坡及填方坡面,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处理。4、工程完工后,拆除所有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对租用地进行复耕,对路基、取土场和弃碴场进行防滑坡、坍方、积水等处理以防止水土流失。5、对施工造成的永久裸露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处理(-65- 植草或播种草籽)。植草区域表土覆盖厚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播种草籽区域草籽播种量平坡地不低于6g/m2,斜坡地不低于9g/m2。二、大气环境保护1、对施工作业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扬尘的地段定时洒水,对各类机械车辆定期维修,使产生的粉尘公害减至最小程度。2、对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各种建筑材料堆放于居住区的下风向处,并用彩条布或蓬布严密覆盖。施工现场周围设立临时围档。围挡高度符合合同要求。确保对未铺砌地面、过道、施工区和多灰尘的堆料区表面保持湿润。在运送和处理砂堆及类似材料时,对其实行洒水,在干燥有风的天气将贮存的材料湿润。运输装置系统的输送带设置在挡风板内,运输装置端部和加料斗应围住以减少灰尘散发。为了防止在装卸过程中产生散发灰尘,尽可能地降低开挖物体坠落的高度。在集中搬运点从搬运系统对积满灰尘的材料进行卸货时,提供三面挡护,入口处设有柔性隔板的围栏。现场内经常有车辆通行的区域铺路且应保持表面松散材料的洁净。确保运输积有灰尘的材料出场的车辆装有侧板和尾板,运输出场的材料料应覆盖,覆盖应正确可靠且超出侧板和尾板边缘。积有灰尘的材料在运输应前进行湿润。如果筑堤/切坡完工后1-2周之内仍未铺设草皮,开挖和填筑区的外露斜坡将通过铺设塑料薄膜进行临时性保护。三、水环境保护1、-65- 为了保护环境和场地外水源不受污染,采用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设专人值班管理,对沉淀池打捞浮油,直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再排放。为了防止废弃物进入附近的暴雨排水沟/河道而影响水质,彻底地收集相处置现场的碎片和垃圾。将所有的燃料箱/仓库设施设置在封闭区域并上锁,或设置在容量相当于最大燃料箱体积110%的挡堤界内,以防止泄漏的燃油进入暴雨排水沟/河道。在不可能与既有污水主干管连接时,项目经理部按有关规定进行污水处理。2、生活、生产区设污水处理池,生活、生产污水经严格净化处理并经检验,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后再排放。3、控制施工使用的水泥、外加剂等化学材料的泄漏,避免浆液污染场外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4、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场地用沟壕或堤坝与之隔开,避免水源污染。5、施工期间生产场地和生活区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渠道,经废水池处理后,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接,不致引起淤积冲刷。6、施工区域、砂石料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进行水土保持绿化,以减少对河溪流的侵蚀,防止沉碴进入河流或小溪。及垃圾排放各种来自于工地办公及工作区的污水均经过处理后排放。含油废水采用适用措施处理,减少污染。从机器、发电机以及车间上报废下来的油脂收集在桶内,运出工地进行处理。禁止在工地处理废油,或将其排放到河道当中。在卡车/运载工具离开工地前将其轮子和底盘上沾着的泥砂清除干净,在工地出口点修建清洗槽。在工地的临时便道及其他空白地段定期浇水。任何运输工地以外的疏松材料或原料车辆都适当配备。四、声环境保护1、只有经过良好维修的设备才能在现场操作,在施工期间应对设备定期保养。2、工作期间暂停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停机或将油门调至最小;利用施工设备上的静噪器,并在施工期间正确维护;施工过程中,工地边界处的噪声级不能超过规定要求。3、-65- 所有施工机械和车辆都进行适当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可能发出的噪声。将高噪声设备进行密封处理以降低其噪声。对大型车辆的运行速度进行限定,以降低其噪声。4、在必要时,对工地施工人员配备护耳设备。五、固体废弃物处置1、路基弃土及路基场地清理物,如表土、草皮、树木、树墩、树根、灌木和垃圾等运到指定地点弃置。2、对其它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所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3、施工弃碴处置,工程施工前向当地环保部门办理弃碴场许可手续。施工中坚持“先挡后弃”原则,挡墙埋入地下深度不少于1m。弃碴场顶外缘设置环形截水沟,弃碴场顶向外做不小于2%的排水坡,防止雨水冲走弃碴,填塞河道。弃碴场四周的植被要加强保护,工程竣工后要对碴场进行恢复、平整、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废弃物处置:废弃物包括开挖的弃土、污水、废水,从现场排向邻近的土地、暴雨排水沟、下水道或拒绝在现场内或邻近土地上存放的含有泥沙、水泥、残渣的排放物、其它悬浮物及未溶解物。4、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遵循分离、现场再利用、向公共垃圾场倾倒、适当填埋原则;不能重复利用的物质按要求填埋处理;5、一般废弃物处理开工前,修筑工地集水槽和周边排水设施来引导地表径流,以便控制固体径流。开挖和清除树木及草坪的作业都提交有关部门批准。在面对河道的区域内可尽量保留天然植被。以系统、有序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面长期暴露于外。任何稍后将用于填方的挖掘料都堆积在工程范围之内的指定场。表土料堆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趋地性膜,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减小风、雨的侵蚀。通过在斜坡附近上游一侧修筑引水堤或排水设施,改变地面径流,以防止斜坡上的料堆被冲走。在工地办公室处,针对施工碎片、一般性垃圾以及固体废物等建立起适当的临时收集设施。提供-65- 6、工地废物收集袋来集中收集废物在废物未清理之前,这些废物应当存储在临时收集区内。规定废物禁止在工地处理报废下来的油脂,或将其排放到任何河道当中。在施工阶段从机器发电机等设备上报废下来的油脂应当收集在油桶内,密封严紧,并通过获得许可的承包商在场外进行处理如果未能马上处理,盛装规定废物的容器应当标出醒目标志、进行密封并放置在棚区内。§12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一、洞外控制测量1、复测:组织人员对洞外控制桩进行复测,复测角度互差不能超过±30″,距离互差值与距离长度之比值不得大于1/5000。复测超过范围则上报设计院并申请设计院补交桩,复测结果在限差范围内,可进行下一步工作。2、选点并埋桩,在复测无误后,就可根据工程特点,地形地势特点选定网形进行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根据网形要求选点埋桩。根据王家岭隧道工程的特点,定于用双导线(主副导线)作为对隧道测量的控制图形。3、外业测量:在图形选定并将桩橛埋设好以后,就可进行外业测量。测量时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方法,左角、右角各测五个测回,每一测回互差在±5″-65- 以内,左角右角之和在360°±5″以内,然后归算到同一方向后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量结果。距离采用对向观测每方向测四次,取其平均值,同样返测距离平均值,将往返测的平均值再次平均作为最后的距离测量结果。4、内业计算(1)根据测量结果绘出图形示意图。(2)简单计算角度闭合差及边长中误差,如果超限,检查计算资料及记录资料,否则重新测量。(3)测量结果如在限差内,则可进行严密平差。(4)整理资料,总结并写出最后成果,资料作为今后洞内施工测量的依据。二、洞内控制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成果及线路关系选定进洞方向好、视线好、桩位稳固的桩橛作为进洞关系测量。2、随着洞内开挖及衬砌的进行,洞内开挖到一定长度,就得进行一次精密测量,一般洞内直线以200米左右,曲线以70米左右为宜,精密测量方式与洞外控制测量方式一样。3、由于施工单位测量仪器及洞内条件有限,每一次洞内控制测量完成后,应以洞内开挖相向方向(进口与出口)同时进行,将导线测量实际结果与线路理论中线联系进行调整,不可单线一个方向进行调整。4、洞内控制桩橛埋设一定要稳固。三、洞内施工测量进洞关系确定以后,就可进行洞内施工及测量,每一茬炮都要进行中线测量,用全站仪正倒镜各视一次,并进行水平测量,画出开挖轮廓线。四、水平测量1、根据设计院交桩资料进行复测,要求在限差范围内,否则要重新进行复测。-65- 2、复测结束后,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水平控制测量,用往返观测在洞口附近稳固的地方引测两个水平控制点,误差控制在±20√Lmm以内。3、洞内水平测量可依据洞口的水平控制结果进行,每次水平测量都要用往返观测。五.测量注意事项1、每次测量都要进行测量记录,(经纬仪、水平仪测量记录薄)记录要全,字迹清晰。2、在进行测量放样时要有计算、复核,并经技术主管审批签字后才能进行外业放样。3、测量交底要有收发人签字。4、所有中线桩及水平控制桩均要稳固,不易被破坏。5、定期对导线网、水平控制进行复核。6、测量仪器定期检定,保持仪器清洁,仪器箱内要有干燥剂。7、测量时,仪器镜头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光,否则会烧坏全站仪二级管。-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