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50 KB
  • 67页

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设计报告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设计资质等级:乙级设计证书编号:191181-ky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3工程地质韶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八年八月 总目录3.1概述3.2西联新区北江段工程地质3.3浈江段工程地质附件附件一、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西联新区北江段)工程地质勘察图册附件二、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西联新区北江段)钻孔及探孔柱状图册附件三、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浈江段)工程地质勘察图册附件四、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浈江段)钻孔及探孔柱状图册 3.1概述韶关市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北江的最上游,北江支流武江和浈江在市区贯穿和交汇,城区建于丘陵河谷冲积盆地中,其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由西联新区北江河段防洪堤、浈江河段防洪堤、东冲河防洪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和沐溪河防洪排涝泵站及自排闸组成。工程建成后防护韶关市区西联组团和东河组团,捍卫城区面积35.57km2,保护城区人口43.8万人。本期建设防洪堤堤长26.094km,其中:北江河段防洪堤从北江孟洲坝电站至下游京珠高速公路跨北江大桥,两岸堤长5.608km(左岸2.332km、右岸3.276km);浈江河段防洪堤从帽峰山附近的浈江铁路桥至上游规划建设的湾头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两岸堤长20.486km(左岸8.764km、右岸11.722km)。初拟东冲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16.15m3/s,初选装机规模为1890kW;初拟沐溪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24.84m3/s,初选装机规模为2520kW,均为中型规模。 2008年8月我公司经过投标承担了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依据广东省水利厅以粤水规[2008]38号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审查意见,于2008年8月15日进入现场开展初步设计阶段防洪排涝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于2008年8月25日结束外业工作,本次勘察工作在原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勘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绘工作,并布置了防洪排涝泵站12个钻孔、土料场74个洛阳铲探孔及进行野外钻孔测试和取样室内试验工作,在上述地质资料基础上,对防洪堤建筑物基础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由于西联组团和东河组团的区域构造地质特征不同,因此本阶段分成西联新区北江段和浈江段两部分编写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2西联新区北江段工程地质 审定:审核:校核:编写:图件编辑:外业工作参加人员: 目录3.2.1前言3.2.2区域工程地质概况3.2.2.1地形地貌3.2.2.2地层岩性3.2.2.3区域地质构造3.2.2.4地震情况及地震基本烈度3.2.2.5水文地质条件3.2.3堤基工程地质特征3.2.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2.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5.1左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5.2右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6、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6.1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6.2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7天然建筑材料调查3.2.7.1土料3.2.7.2石料3.2.7.3砂料3.2.8结论和建议 附图序号图名比例尺图号张数1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工程地质平面图、区域地质图1:1万1:20万北-地-0112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工程地质平面图1:2000北-地-0223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左岸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334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右岸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445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1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516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2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617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3-左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718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4-左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819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5-左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09110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6-左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0111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7-左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1112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8-左、横9-左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21 序号图名比例尺图号张数13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10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3114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3-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4115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4-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5116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5-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6117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6-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7118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7-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8119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8-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19120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横9-右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北-地-20121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剖面图横1:500纵1:200北-地-21122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剖面图横1:500纵1:200北-地-22123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1:1万北-地-23124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钻孔及探孔柱状图(另本)1:100北-地-24~13210925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180万 附表序号表名编号1韶关市区西联新区北江河段范围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一2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堤线岩土地质参数建议值表表二3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堤线边坡开挖坡比建议值表表三4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河岸岸坡稳定验算参数建议值表表四5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钻孔原状土样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表五6钻孔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表六7钻孔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表七8左岸堤线第四系覆盖层一览表表八9右岸堤线第四系覆盖层一览表表九10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基础钻孔原状土样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表十11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土料场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表十一12钻孔原状土样检验报告13料场土料检验报告14岩石检验报告15砂料检验报告 3.2.1前言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河段位于北江上游的孟洲坝电站大坝始至京珠高速公路北江大桥止约3km的河段范围,该段河道范围左岸呈近东西走向,长2332m,右岸呈北西、东西、南西的弧形弯道,长3276m,西联新区北江河段岸坡治理,包括上述北江左岸、右岸范围,堤岸总长5608m。2008年8月我公司经过投标承担了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依据广东省水利厅以粤水规[2008]38号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审查意见,旨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和工程地质特性;查明场区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含水层的渗透性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查明场区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判定场地土类型、地震效应,对场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评价场区各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明确基础持力层,提出地基方案建议;查明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外业勘察工作自2008年8月15日开始至8月25日结束,历时11天,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表一。 西联新区北江河段范围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一序号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1.1区域工程地质测绘(1:1万)km27复杂程度:中等1.21/1000工程地质填图km27复杂程度:中等2钻探及原位测试2.1土层(卵砾石)钻探(岸上)m/孔133.3/12岩土类别Ⅲ,10<D≤202.2基岩钻探(岸上)m/孔68.7/12岩土类别Ⅴ,10<D≤302.3重型动力触探(标贯)试验(岸上)m9.3岩土类别Ⅲ,10<D≤202.4取样组302.5压水试验段122.6注水试验段192.7地下水位观测次123天然建筑材料调查(详查)3.1土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2复杂程度:中等3.2土料场洛阳铲m/孔134.1/424室内试验4.1原状土室内试验组184.2扰动土室内试验组44.3岩石室内试验组15地质点与断面测量5.1地质点与断面测量组日202008.8.15~2008.8.24(两个工作组) 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按照现行国家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水利水电钻探规程》(SLJ7-8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注水试验规程》(SL25-92)、《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T188-200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勘察规程》(SL251-200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利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钻探资料与现阶段的钻探、洛阳铲资料及结合现阶段对工程区的野外地质测绘资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础上,依据《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SDGJ41-8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SDJ19-7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进行综合整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编写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2.2区域工程地质概况3.2.2.1地形地貌工程场地范围为现代河床冲积地貌,河道左岸(南岸)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小,风化残积土层较厚,右岸(北岸)为丘陵地貌,但由于灰岩岩溶作用,山体突兀,呈现明显的卡斯特地貌,地形起伏较大。3.2.2.2地层岩性工程场地范围,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主要分布第四系冲积层alQ4和石炭系地层C1灰岩,生物灰岩和C2-3 ht生物灰岩,冲积层通常呈二元结构,上细下粗,在局部河岸段,可见少量人工填土rQ,由于勘探范围和规模不大,深部地层没有必要进行勘探揭露。3.2.2.3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场地位于芙蓉山—苏茅坪复向斜的轴部,芙蓉山——苏茅坪向斜轴向为NE—SW向,西北翼和南东翼为泥盆系上统帽子峰(D3m)砂页岩和天子岭组(D3t)灰岩,轴部为石炭系下统C1灰岩,生物灰岩和中上统壶天群C2-3ht生物灰岩。工程场地范围均位于复向斜轴部石炭系下统C1灰岩,生物灰岩和石炭系中上统C2-3ht壶天群生物灰岩出露区域。在本测区范围,未发现深大断裂构造,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参见1:20万构造地质图)。3.2.2.4地震情况及地震基本烈度该区在广东省地震构造分区图上属粤中地震构造区北缘,活动性继裂不很发育,历史地震烈度不超过Ⅵ度,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180万),本库区地震烈度属Ⅵ度,建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采用Ⅵ度为宜。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3.2.2.5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场地范围水文地地质条件简单,在第四系冲积层中富含孔隙潜水,下伏石炭系地层C1灰岩,生物灰岩和C2-3ht生物灰岩层中富含岩溶潜水~承压水,两者基本连通,两岸水位天然条件下与河水位接近,雨季稍高于河水(地下水补给河水),早季则基本持平。3.2.3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河段为现代河床冲积地貌,河道左岸(南岸)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小,风化残积土层较厚,右岸(北岸)为丘陵地貌,但由于灰岩岩溶作用,山体突兀,呈现明显的卡斯特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防洪堤堤线位于一级阶地与现代河床交接地带,堤基主要岩土层有第四系冲积层粉土、粉质粘土、含卵砾粘土、砂及砂砾卵石,石炭系地层C1灰岩,生物灰岩和C2-3ht生物灰岩。堤基各岩土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rQ):主要为砂砾卵石、粉土、粉质粘土或煤矸石层,厚薄不一,土质较杂,并且均在表层,密实度较差,工程力学性质较差,不宜作为河堤堤基,主要分布在右岸人为活动较多范围的地段。(2)第四系冲积层(alQ4):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冲积层结构主要为二元结构,上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下层主要为砂砾卵石层,局部河岸段出现上层变化,增加含卵砾粘土或细砂层,由于河流的冲刷和人为活动,局部河岸表层粉土、粉质粘土缺失。作为河堤堤基的第四系冲积层,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一般以冲积层下层的砂砾卵石层作为堤基最好,其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承载力、抗剪强度较高,渗透性较大,局部地段如果上层的粉土,粉质粘土层厚度较大,开挖难以达到砂砾卵石层时,该层也可以作为堤基持力层,有些在砂砾卵石层中夹有的含卵砾粘土、粉质粘土,正好位于堤基高程范围,要达到砂砾卵石层会出现开挖深度大,施工困难时,该层也可以作为持力层,由于堤岸高度不大,对堤基地质条件要求也不太高,因此,上述三层均可作为持力层,有关基础承载力[R],摩擦系数f建议值总体范围见表二。 北江段堤线岩土地质参数建议值表二岩土层摩擦系数f承载力[R](KPa)备注粉土、粉质粘土0.32-0.36120-180含卵砾粘土、粉质粘土0.34-0.38160-220砂砾卵石层0.40-0.45300-400(3)石炭系地层C1灰岩,生物灰岩和C2-3ht生物灰岩,岩溶较发育,分布于整个工程场地范围内,下伏于第四系冲积层,由于基岩埋深较浅的区段岩面高程均在41m以下,开挖深度大,基本上不能利用基岩面做为堤基,只在右岸区个别地段堤基可置于埋藏较浅的基岩—灰岩岩面上,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选取:承载力[R]=1.5-2.0MPa,摩擦系数f=0.60-0.63。3.2.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西联新区北江河段测区范围内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北江两岸基本上为近代冲积一级阶地的二元结构,沉积特征及韵律明显,无其它特殊结构,河流两岸上游部分基岩埋深较大,下游部分埋深较浅,在上述可见基岩区段的钻孔,基岩岩面高程约在34-41m之间,由于岩面埋深较浅的区段岩面高程均在41m以下,基本上不能利用岩面作为堤基。作为堤基的地层,绝大部分均为第四系一级冲积阶地中的砂砾卵石层、粉土和粉质粘土层或含卵砾粘土层作为堤基,这些地层均可满足作为堤基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河岸段,存在砂砾卵石层下伏粉砂层或含卵砾粘土相对软弱下卧层的情况,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应对照地层剖面有无类似的情况,如建基面 接近上述层面,所在地层的承载力等参数应作适当的折减,遇到这种情况,在进行基坑验收时应注意参数的折减,以保证堤基的稳定与安全。针对堤基渗漏、渗透稳定问题,建议浆砌石堤背回填料选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卵石,并做好浆砌石墙身排水反滤措施,对于低洼地段堤背须确保有一定的回填厚度及回填宽度,以延长外水内渗渗径,确保堤基及堤背土的渗透稳定。由于洪水的冲刷作用,在工程场地范围的左岸中部局部河段出现少量塌岸,右岸的上游地段,近几年来也出现局部塌岸(但已人工回填),除上述两处堤岸外,其余堤岸段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防洪堤基础一般在水下开挖,因此要注意基坑开挖的安全问题。临时开挖边坡,高度建议控制在5米以下,遇松散和软弱土层开挖边坡要适当放缓,遇流沙时要采取防护措施。边坡开挖坡比建议值具体详见表三。北江段堤线边坡开挖坡比建议值表三岩土名称开挖坡比临时永久水上水下水上水下粉土、粉质粘土1:1.5-1.751:2.01:1.75-2.01:2.5含卵砾粘土、粉质粘土1:1.5-1.751:2.01:1.75-2.01:2.5砂砾卵石1:1.51:1.751:1.51:1.753.2.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3.2.5.1左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 西联新区北江左岸河堤设计堤线全长2332m(参见图北-地-02),起始位置点(0+000)位于孟洲坝左岸变电站平台,终点(-2-332)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北江大桥东岸(左岸)桥下。左岸堤线均位于河流一级冲积阶地上,一级冲积阶地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地层特征,上层沉积颗粒较小的粉土、粉质粘土,下层为砂砾卵石层,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系冲积层,孔底(最大孔深18.3m,孔底高程26.72m)均位于砂砾卵石层上。纵览北江上游一级冲积阶地冲积层的层理沉积特点(均呈现上细下粗,底层为粘土卵砾石层),可以推断当时的地壳先下降后抬升,水流由急转缓的沉积韵律及环境,本工程场地范围的左岸、右岸符合上述沉积韵律大环境,除局部或个别位置由于当时地形环境出现少许变化(变化不大)外,其余均符合上述沉积韵律。河流一级冲积阶地二元结构的中间层面(细颗粒的粉土,粉质粘土与粗颗粒的砂砾卵石层交界面)高程在37.43~47.37m之间,在勘测数据上层面起伏达10m,实际上层面起伏要小些,这和钻孔位置均布在设计堤线上,有些孔位的地层受现代河流冲刷变迁,或钻孔需作近距离投影造成误差有一定的关系。由于现代河床流水的冲刷及人为的活动,沿堤线局部可见少量人工回填土,河岸原有的沉积韵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地层出现局部变化,但总的来说,沿堤线,主要的特征仍然是一级阶地的二元结构。左岸各堤岸段地质特征分述如下:(1)0+000~0-086.8为孟洲坝变电站平台范围,已有堤防设施,为砼堤身,其堤基为砂砾卵石层。 (2)0-086.8~0-245由于流水冲刷和人为活动,上部见少量人工杂填土,杂填土厚约2m,下伏冲积层,冲积层上层为粉土、粉质粘土,厚约4.5m,下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大于9m,建议以砂砾卵石层作为堤基,其承载力[R]建议值为320-350KPa,摩擦系数f建议值0.42-0.45。(3)0-245~0-420本河段由于流水冲刷和人为活动,冲积层二元结构有所变化,表层覆盖一层厚约11m的杂填土,杂填土下伏中粗砂层,中粗砂层厚约5m,中粗砂层下伏砂砾卵砂层。砂层和砂砾层均可作为堤基,中粗砂层承载力建议值为250-300KPa,摩擦系数f值建议值为0.40-0.42,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建议值为320-350KPa,摩擦系数f建议值0.42-0.45。(4)0-420~0-670本河段堤岸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层alQ4,上层为含卵砾粉土,厚约7m,下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大于8m,建议以砂砾层作为堤基,允许承载力[R]值建议值为300-350KPa,f值建议值0.42-0.45。(5)0-670~0-900 该堤岸范围的ZK043孔位于堤线上,但由于现代河流的冲刷作用地层分层位置变化较大,遂采用ZK044号孔资料置于剖面上,才能较准确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在本堤线一带,堤岸地层为一级冲积阶地的二元结构,上覆厚约7.7m的粘土,下层为砂砾卵石层,该地段如堤线不改动,则可以以ZK043号孔揭露的粉土层作为持力层,[R]建议值为120-160KPa,f值为0.34-0.36,若以砂砾卵石层作为堤基,[R]建议值为320-380KPa,f值为0.42-0.45。(6)0-900~-1-130本段堤线范围内地表以下13m范围内均为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其承载力[R]建议值为300-350KPa,f值为0.42-0.45。(7)-1-130~-1-340本堤岸段上覆一层厚约0.3m的人工填土,填土以下为厚约6.5m的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以下为一层厚约8m的含卵砾粘土,之下为砂砾卵石层,粉质粘土,含卵砾粘土和砂砾卵石层均可作为堤基,其承载力[R]建议值分别为120-150KPa、180-220KPa和320-350KPa,f值分别为0.34-0.36、0.35-0.38、0.42-0.45。(8)-1-340~-2-332本堤岸段范围均位于一级冲积阶地前沿位置,地层均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1~6.3m的粉土,粉质粘土,下层为厚度超过10m的砂砾卵石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良好的堤基,其[R]建议值为300-350KPa,f值为0.42-0.45。3.2.5.2右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西联新区北江右岸河堤堤线全长3276m(参见图北-地-02),起始位置点(0+000)位于孟洲坝船闸尾端,终点(-3-276)至京珠高速公路北江大桥边。右岸堤岸线均位于北江河流一级冲积阶地前缘,沿原有河岸边缘线布置,一级冲积阶地总的特征是呈二元结构,上细下粗,在局部地势低洼地貌(如冲沟口),冲积层被现代河流冲失,表层覆盖一层粉砂层,由于右岸岸线一带人为活动较多,人为回填土较多,天然堤岸线没有左岸规整。右岸各堤岸段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0+000~0-238.2为孟洲坝船闸边墙。(2)0-238.2~0-460本堤岸段上覆一层厚约22m的人工回填土——含卵砾粘土层,其中间夹一层粘土,是原堤岸被冲跨后人工回填土层,下伏冲积层——含卵砾砂层,人工回填土的下层粘土层以下的含卵砾粘土层或砂砾层均可作为堤基持力层,其承载力[R]建议值分别为160~200KPa和300~350KPa,f值建议值分别为0.32-0.35和0.42-0.45。(3)0-460~0-700本堤岸线段范围表层除局部见少量因挖掘河砂堆放的砂砾层(rQ)外,其余区段均为第四系冲积层alQ4,冲积层是二元结构,表层为厚约3m的粉土层,之下为厚超过12m的砂砾卵石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良好堤基,[R]建议值为350-400KPa,f值为0.42-0.45。(4)0-700~-1-500本堤岸段范围堤基均为第四系冲积层alQ4的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R]建议值为300-350KPa,f值0.42-0.45。(5)-1-500~-1-720本堤岸范围为第四系河流一级冲积阶地冲积层alQ4,上层为厚1.1-3m的粉质粘土层,下层为厚大于10m的砂砾卵石层,下层可作为堤基[R]建议值为300-350KPa,f值为0.42~0.45。(6)-1-720~-1-804.2本堤岸范围河岸地层为第四系冲积层alQ4,为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其[R]建议值为300-350KPa,f值为0.42-0.45。 (7)-1-804.2~-2-020本堤岸范围表层覆盖少量人工回填砂砾卵石,之下冲积层自上而下分层为粉土(厚约2m)、含卵砾粘土(厚约5m)、粘土层(厚>3.6m)和砂砾卵石层,堤基可置于含卵砾粘土、粘土或砂砾卵石层上,其[R]建议值分别为180-200KPa,160-180KPa,300-350KPa,f值建议值分别为0.34-0.38,0.32-0.36和0.42-0.45。(8)-2-020~-2-330本堤岸范围自上而下分层为:人工杂填土rQ(煤场煤矸石填土)和冲积层alQ4,alQ4自上而下分层为:粉质粘土、含卵砾粉质粘土及粘土,冲积层中的各层均可作为堤基,粉质粘土层、含卵砾粉质粘土层和粘土层[R]建议值分别为150-200KPa,160-200KPa和160-200KPa,f值分别为0.33-0.36,0.34-0.37和0.33-0.36。(9)-2-330~-2-500本堤岸段堤线位置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冲积层alQ4和石炭系灰岩C2-3ht,冲积层为厚0-5m的粉质粘土—粘土,冲积层和灰岩均可作为堤基,其[R]建议值分别为150-180KPa和1.5-2.0MPa,f值建议值分别为0.34-0.36和0.60-0.63。(10)-2-500~-3-276本区段堤线位置除局部表层见少量人工填土rQ外,其余绝大部分均为灰岩风化残积土层elQ4,elQ4以下下伏石炭系灰岩C2-3ht。残积土层为粉质粘土—粘土,中密,残积土层和灰岩均可作为堤基,其[R]建议值分别为120-180KPa和1.5-2.0MPa,f值分别为0.35~0.38和0.60-0.63。 对钻孔原状土样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数据和原位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综合联系与分析各项指标及因素,归纳出岩土层的各项物理学力性质指标供设计参考,河岸岸坡稳定验算参数建议值详见表四,钻孔原状土样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详见表五,钻孔注水试验成果详见表六,钻孔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详见表七,左右两岸堤线第四系覆盖层详见表八、表九。3.2.6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韶关市区地形起伏大,低洼地段多,而贯穿市区的三江均为山区河流,洪水位高,市区暴雨或外江洪水都易造成市区内涝。因此,韶关市区防洪排涝第二期工程西联新区北江段新建东冲河和沐溪河两座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初拟东冲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16.15m3/s,初选装机规模为1890kW,初拟沐溪河排涝泵站设计流量24.84m3/s,初选装机规模为2520kW,均为中型规模。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布置原则为现阶段有空地区域,且在排涝泵站控制范围内较易内涝的区域,同时参考市政和水利部门的规划中排涝原则,选择宜布置于沿江路内侧空地上,为了查明东冲河、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的工程地质条件,本阶段布置了12钻孔,钻探进尺202m,进行了钻孔19段注水试验,12段压水试验,取钻孔原状土样30组、岩样1组及其室内试验。3.2.6.1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位于右岸胡屋村下游约500m的支流东冲河与北江交汇处河口往东冲河上游方向约120m的河道拐弯处的河流一级冲积阶地上,河口桩号里程为北右-1-453,排涝泵站及自排闸所在处地层从上至下为:(1)人工杂填土(rQ),灰褐-棕红色,可塑-硬塑,密实,厚约4.1-4.5m,为零星分布,ZK0807、ZK0808有揭露; (2)第四系冲积层(alQ4),冲积层为二元结构,上层的粉土、粉质粘土层,灰褐-褐黄色,粘粒含量高,可塑-硬塑,中密-密实,厚约3.5-6.6m,下层为粉砂、砂卵石层,黄褐色,卵砾石含量30-65%,粒径2-9cm,中密-密实,厚约1.5-6.5m,ZK0811、ZK0812揭露有粉砂,厚约1.8-5m,含泥质,疏松;(3)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C1)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浅灰-青灰-灰白色,岩面起伏不大,岩石致密坚硬,岩体完整性较好,溶蚀不甚发育,透水性弱。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所在处冲积层为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3.5-6.6m的粉土、粉质粘土,中密-密实,渗透性弱,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4,下层为厚约1.5-6.5m的粉砂、砂砾卵石层,中密-密实,渗透性强,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3~10-2,下伏基岩为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岩面起伏不大,岩石致密坚硬,岩体完整性较好,溶蚀不甚发育,透水性弱,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对基础持力层承载力参数要求较高,建议将其基础置于石炭系下统(C1)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上,其承载力[R]=1.5-2.0MPa,摩擦系数f岩/砼=0.6-0.63,具体详见东冲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Ⅳ~Ⅳ'、Ⅴ~Ⅴ'、Ⅵ~Ⅵ'、Ⅶ~Ⅶ'工程地质剖面(图号:北-地-21)。3.2.6.2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位于右岸塘寮村上游约300m的支流沐溪河与北江交汇处河口往沐溪河上游方向约110m的河道拐弯处的河流一级冲积阶地上,河口桩号里程为北右-2-390,排涝泵站及自排闸所在处地层从上至下为: (1)人工杂填土(rQ),灰褐-黑褐色,为煤渣填土,松散,厚约3.1-3.5m,零星分布于河流左岸,ZK0802、ZK0803、ZK0804有揭露;(2)第四系冲积层(alQ4)的粉土、粉质粘土层,土黄-黄褐-红褐色,软塑-可塑,中密-密实,厚约7.5-16.6m。ZK0801在12.4-16.6m,ZK0804在8-10.7m,ZK0805在7.5-9.8m,ZK0806在9-11.4m揭露的粉质粘土为软塑状态,在河流右岸形成一厚约2.3-4.2m的软塑状粉质粘土夹层,其压缩性中等偏高,该层取样品4个,其物理力学指标标准值如下:天然含水量43.24%,湿密度1.79g/cm3,干密度1.26g/cm3,孔隙比1.204,饱和度97.9%,土粒比重2.72,液限54.47%,塑限25.98%,渗透系数2.978×10-4cm/s,压缩系数0.46MPa-1,压缩模量6.19MPa,饱和快剪凝聚力C=40.59KPa,内摩擦角Φ=5.80ο;(3)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C1)白云质灰岩,浅灰-灰白色,岩面起伏不大,岩石致密坚硬,岩体完整性较好,岩溶发育一般,透水性弱,ZK0801在孔深19-20.4m、ZK0803在孔深13.5-14.9m、ZK0805在孔深11.2-11.8m分别揭露有充填粉质粘土的溶洞。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所在处冲积层为厚约7.5-16.6m的粉土、粉质粘土,中密-密实,渗透性弱,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4,在河流右岸形成的软塑状粉质粘土夹层,中等偏高压缩性,下伏基岩为白云质灰岩,岩面起伏不大,岩石致密坚硬,岩体完整性较好,岩溶发育一般,透水性弱,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对基础持力层承载力参数要求较高,建议将其基础置于石炭系下统(C1)白云质灰岩上,其承载力[R]=1.5-2.0MPa,摩擦系数f岩/砼=0.6-0.63,具体详见沐溪河排涝泵站及自排闸Ⅰ~Ⅰ'、Ⅱ~Ⅱ'、Ⅲ~Ⅲ '工程地质剖面(图号:北-地-22)。对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基础钻孔原状土样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出岩土层的各项物理学力性质指标供设计参考,其钻孔原状土样室内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详见表十。3.2.7天然建筑材料调查3.2.7.1土料场土料场在工程场地附近的左、右两岸各一个,左岸土1料场位于孟洲堤大坝左岸变电站南东100-500m范围的山坡,为残坡积粘土,料场面积约10万m2,可用层厚度2-3m,储量25万m3,经取样及室内试验,土质可满足本工程用土要求(参见土料场室内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十一),储量可满足左岸用土需求。右岸土2料场位于孟洲堤右岸大坝坝头从东500-800m范围的山坡上,为残坡积粘土,料场面积约10万m2,可用层厚度为3-5m,储量约40万m3,经取样及室内试验,土质可满足本工程用土要求(参见土料场室内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十一),储量可满足本工程右岸用土需求。3.2.7.2石料场石料场左、右两岸各一个。右岸石1料场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北江大桥右岸端南西约1km的公路旁的小石山,石质为石炭系下统(C1)厚层状硅质灰岩,料场面积约3万m2,可采厚度20m,储量60万m3,经取样试验,质量可满足本工程要求(参见岩石土工试验检验报告),储量可满足本工程需求。左岸石2 料场位于孟洲坝大坝上游左岸约3公里的简易公路转弯处的旧料场,料场石质为石炭系下统(C1)中厚层状灰岩,料场面积5万m2,可采厚度大于10m,储量超过50万m3,通过取样试验,其质量可满足本工程要求(参见岩石土工试验检验报告),储量可满足本工程需求。3.2.7.3砂料砂料场共2个,均为商业料场,均位于右岩,砂1料场位于工程场地下游约1km的昌盛砂料场,为中粗砂,经取样试验,质量可满足本工程质量要求(参见砂土工试验检验报告),经调查,年产量约25万m3,与工程场地中游偏上的胡屋砂2料场产量加在一起,单年产量可满足本工程需求。砂2料场位于工程场地右岸河岸的中部偏上的胡屋村下游300米范围内,为中粗砂,经取样试验,质量可满足本工程要求(参见砂土工试验检验报告),年产量约12万m3,与砂1料场产量加在一起,单年产量可满足本工程需求。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具体参见图北-地-23。3.2.8结论和建议(1)西联新区北江河段测区范围内未发现深大断裂构造,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地震烈度属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北江两岸基本上为近代冲积一级阶地的二元结构,沉积特征及韵律明显,无其它特殊结构,上游部分基岩埋深较大,下游部分基岩埋深较浅,上述可见基岩区段的钻孔,基岩岩面高程约在34-41m之间,由于岩面埋深较浅的区段岩面高程均在41m 以下,基本上不能利用岩面作为堤基。作为堤基的地层,绝大部分均为第四系一级冲积阶地中的砂砾卵石层、粉土和粉质粘土层或含卵砾粘土层作为堤基,这些地层均可满足作为堤基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河岸段,存在砂砾卵石层下伏粉砂层或含卵砾粘土相对软弱下卧层的情况,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应对照地层剖面有无类似的情况,如建基面接近上述层面,所在地层的承载力等参数应作适当的折减(剖面图上有上述情况的在参数选取时均已有所折减),遇到这种情况,在进行基坑验收时应注意参数的折减,以保证堤基的稳定与安全。(2)排涝泵站及自排闸所在处为河流一级冲积阶地,冲积层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土、粉质粘土,中密-密实,渗透性弱,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4,下层为粉砂、砂砾卵石层,中密-密实,渗透性强,渗透系数数量级为10-3~10-2,下伏基岩为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岩面起伏不大,岩石致密坚硬,岩体完整性较好,溶蚀不甚发育,透水性弱,排涝泵站及自排闸对基础持力层承载力参数要求较高,建议将其基础置于石炭系下统(C1)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上,其承载力[R]=1.5-2.0MPa,摩擦系数f岩/砼=0.6-0.63,做好技施阶段的施工地质工作。(3)对天然建筑材料的土、石、砂进行了详细调查,其储量、质量均可满足本工程建设需求。 3.3浈江段工程地质 审定:审核:校核:编写:图件编辑:外业工作参加人员: 目录3.3.1前言3.3.2区域工程地质特征3.3.2.1地形地貌区域地质特征3.3.2.2地层岩性3.3.2.3地质构造3.3.2.4堤岸稳定3.3.2.5地震情况及地震基本烈度3.3.2.6水文地质条件3.3.3堤基工程地质特征3.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3.3.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3.5.1左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3.5.2右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3.6天然建筑材料调查3.3.6.1土料3.3.6.2石料3.3.6.3砂料3.3.7结论和建议 附图序号图名比例尺图号张数备注1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工程地质平面图及区域地质图1:1万1:20浈-地-011另本(见附件三)2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工程地质平面图1:1000浈-地-02-1/8~8/883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左岸工程地质纵平面图横1:1000纵1:200浈-地-03-1/10~10/10104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右岸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横1:1000纵1:200浈-地-04-1/11~11/11115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右岸工程地质横剖面图横1:1000纵1:200浈-地-05-1/25~25/25256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1:1万浈-地-0617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180万18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钻孔及探孔柱状图册1:100浈-地-05-1/144~144/144144另本(见附件四) 附表序号表名编号1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可研)浈江段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一2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初设)浈江段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二3左岸防护堤第四系覆盖层一览表表三4右岸防护堤第四系覆盖层一览表表四5左岸防护堤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表五6右岸防护堤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表六7左岸防护堤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表七8右岸防护堤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表八9防护堤岩土地质参数建议值表九10防护堤开挖坡比建议值表十11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3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表十一12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3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表十二13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4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表十三14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4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表十四15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5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表十五16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5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表十六17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6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表十七18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6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表十八19料场土样检验报告(200805059)表十九20料场土样检验报告(200606059)表二十 21钻孔原状土检验报告(200606044)22岩石检验报告(200606064)23砂检验报告(200606063) 3.3.1前言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新城区的建设提供确保城市洪水安全保证,营造和谐美丽的滨江城区创造条件,是造福全韶关市人民千秋万代及关系韶关市经济发展的大事,该工程是韶关市的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市水利局及韶关市区防洪建设管理处要求一定要做好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韶关市市区上游1-10Km,南起京广铁路浈江铁路桥端,韶关电视台东侧,北至设计中的韶关市浈江长坝电站坝址(湾头村的东约500m处),河道总长约10km,其中勘探堤线长为:左岸10086.81m,右岸11086.39m。两岸堤岸总长21.1732km。该河段呈“S”型自北西流向南东,进入韶关市,在韶关市京广铁路桥以下3km(已砌筑河堤)处与武江河相汇,进入北江。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于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地质测绘、钻探、原位测试、探井及室内试验等做了较为细致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满足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精度要求,局部可满足初步设计阶段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一。由于该阶段河道堤岸勘探密度有限,局部勘探孔之间地质界线是按现有资料根据规则进行推测的,难免出现一些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有些钻孔,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与设计堤线有一定的距离,也难免与实际位置有一定的出入,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或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加以修正和补充。 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可研)浈江段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一序号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1.1区域工程地质测绘(1:1万)km214.61.21/1000工程地质填图km211.82钻探及原位测试2.1土层(卵砾石)钻探(岸上)m/孔553.47/562.2土层(卵砾石)钻探(水上)m/孔416.82/562.3基岩钻探m/孔394.7/912.4重型动力触探(标贯)试验(岸上)m470.652.5重型动力触探(标贯)试验(水上)m417.72.6取样组162.7注水试验段1702.8地下水位观测次1123天然建筑材料调查(初查)3.1土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1.43.2土料场探井m1553.3砂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0.83.4砂料场探井m723.5石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2.74室内试验4.1原状土室内试验组164.1扰动土室内试验组64.3砂室内试验组34.4岩石室内试验组45地质点与断面测量 5.1地质点与断面测量组日292008年8月我公司经过投标承担了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关于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粤水规计【2008】38号)及韶关市水利局《关于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查意见》(韶市水批【2007】13号)中提出的审查意见编写了《韶关市区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大纲要求本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础上按初步设计阶段深度进行。查明工程场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各岩土层的分布、厚度及其性状、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岸坡稳定;查明地震情况及地震基本烈度,判定工程场区岩土类型及地震效应,对工程场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查明工程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其地下水位,各岩土层的渗透性,堤基相对隔水层和透水层的埋深、厚度、特性及其与江、河的水力联系,地下水及地表水对砼结构的腐蚀性;查明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水工设计提供其所需的地质参数;评价堤线各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明确水工建筑物基础持力层,针对不同岩土层提出建议性地基处理方案;查明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储量及其运输条件。本阶段我公司于2008年8月15日进场开展地质勘察工作,通过地质测绘、钻探(洛阳铲)、室内试验经过10多天紧张的内外业交叉工作完成了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完成的外业勘察工作量见表二。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初设)浈江段完成实物工作量表表二 序号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1.1区域工程地质测绘(1:1万)km215.21.21/1000工程地质填图km212.42天然建筑材料调查(详查)2.1土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1.42.2土料场探孔m122.95/322.3砂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1.22.4石料场地质测绘(1/10000)km23.13室内试验3.1扰动土室内试验组84地质点与断面测量4.1地质点与断面测量组日20两个组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均按照现行国家规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97)、《水利水电钻探规程》(SLJ7-8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注水试验规程》(SL25-92)、《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T188-2005)、《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勘察规程》(SL251-200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据《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制图统一规定》(SDGJ41-8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内业整理规程》(SDJ19-7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进行综合整理勘察资料,编写本报告。3.3.2区域工程地质概况3.3.2.1地形地貌 工程场地区范围为现代河床冲积地貌,本区段河流两岸为丘陵地貌,地形比降较小,除北端的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红砂岩层外,二迭系以前的地层岩体风化残积土层一般相对较厚(在河道凹处则基本裸露),在工程场地区占大部分的红砂岩地层中,风化残积土层普遍较薄,岩体受地壳运动影响较小,山体较为平缓,地层倾角普遍较小,呈近代红砂岩陆相沉积地貌。沿河两岸近岸处多为竹林、果场及滩地,少量房屋、公路、桥梁、鱼塘及农田。3.3.2.2地层岩性工程场址范围,在腊石坝河段上游分布有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砾岩、砂岩、页岩及凝灰质砂岩,在腊石坝河段分布有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的砂页岩互层夹煤层及二迭系下统P1的炭质、硅质砂页岩、泥灰岩、灰岩互层;在腊石坝河段下游分布有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泥灰岩、灰岩、粉砂质灰岩及砂页岩互层、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的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除上述地层外,现代沉积层,主要为分布在河床两岸的一、二级冲积阶地的第四系冲积层alQ4和分布在坡地上的第四系坡残积层(e+dlQ4)。3.3.2.3地质构造(1)褶皱区域上浈江中下游较大的褶皱为处于始兴——周田的向斜,测区处于向斜的西北翼,向斜轴走向的东西延伸40-50km,轴部地层为二叠系和石炭系,两翼由泥盆系组成,倾角30-45°,它们均整合于早古生代地层上,并为中生代南雄盆地地层不整合覆盖。(2)断裂构造 浈江流域为南雄——江湾断裂带,北自江西延入广东境内,经南雄、始兴至曲江江湾一带,省内延伸170km,总体走向N60°E,倾南东,倾角60-70°。南雄——江湾断裂带主要发育南雄断裂和江头断裂。两断层互相平行,相向倾斜,构成地堑式构造,控制了南雄、始兴盆地,红色碎屑沉积厚度达三千余米。该断裂带在后期继续活动,使红层遭受破坏,产状呈缓倾角和波状起伏变化,形成一级构造。(3)工程区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韶关市大陂——坳背单斜构造区域之中部,单斜轴向呈北西—南东向,自南西至北东侧,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D3t(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m(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P1(二迭系下统)。P2ln(泥盆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和k2nn(白垩系上统南雄群),其中D3t与D3m为整合接触,D3m与P1为不整合接触,P1与P2ln为整合接触,P2ln与k2nn为不整合接触。在本工程区范围,未发现深大断裂构造,地层顺序较为有序,构造较为简单(参见1:20万构造地质图)。在腊石坝河段以上游,分布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砾岩、砂岩、页岩及凝灰质砂岩,岩层产状稳定,倾角仅8-15°,岩体整体性较好,在腊石坝以南东,除局部见小范围条带状NW-SE向展布的k2nn红砂岩夹在其中外,依次分布的地层分别为: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的砂页岩互层夹煤层;二迭系下统P1的炭质、硅质砂页岩、泥灰岩、灰岩互层;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泥灰岩、灰岩、粉砂质灰岩及砂页岩互层;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的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各层分界线与单斜轴向一致,为NW-SE向。 3.3.2.4岸坡稳定工程场地范围基本处于天然状态,两岸河岸受人为影响较少,边坡较缓,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在河道内弯水流冲刷较急处,基本为基岩出露,仅在左岸下游化工厂(锑冶炼厂)附近的内弯处,风化残积层的岸坡,由于雨水和河流的冲刷,并且岸坡较高,库岸稳定性较差,在勘探期间,有两处塌岸(参见照片),其余河岸段岸坡基本稳定。3.3.2.5水文地质条件浈江流域地层主要为红层,地下水储量相对较少,地下水主要为沿江冲积层、坡残积层中赋存的孔隙水,其次为赋存于基岩裂隙中的裂隙水及岩溶中的岩溶水。总体上地下水受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沿沟谷排泄汇集于浈江。沿江冲积层内孔隙水与江水互为补排关系,当江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江水补给地下水,当江水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向江水排泄。浈江流域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差别大,因而浈水在汛期流量大,江水位高且变化大,洪水时江水位陡涨陡落,枯水期流量小,江水位低,相对较稳定。3.3.2.6地震情况及地震基本烈度该区在广东省地震构造分区图上属粤中地震构造区北缘,活动性继裂不很发育,历史地震烈度不超过Ⅵ度,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180万),本工程区地震烈度属Ⅵ度,建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采用Ⅵ度为宜。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 3.3.3堤基工程地质特征总体上沿堤线范围,在腊石坝河段上游分布有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砾岩、砂岩、页岩及凝灰质砂岩,在腊石坝河段分布有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的砂页岩互层夹煤层及二迭系下统P1的炭质、硅质砂页岩、泥灰岩、灰岩互层;在腊石坝河段下游分布有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的泥灰岩、灰岩、粉砂质灰岩及砂页岩互层及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的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除上述岩层外,现代沉积层,主要分布河床两岸的一、二级冲积阶地沉积和基岩风化残积层,在河岸岸线工程涉及的范围,包括现代冲积一级阶地、基岩风化残积层和基岩,由于河床比降稍大,在河岸内弯处常为基岩出露。在外弯处,一般沉积一级阶地alQ4,阶地冲积层一般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在一些平直河段和外弯段一级阶地后缘为二级阶地,局部内弯河段,岸边为风化残积层e+dlQ4,局部河段上部由于人为修筑公路等活动,见少量人工杂填土rQ。通过沿线工程地质钻探,钻孔揭露的地层有人工杂填土rQ、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坡残积层dL+eLQ4、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二迭系下统P1。其中人工杂填土rQ有人工填土(素填土)及杂填土,;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有腐植土、粉土、粉质粘土、含卵砾粘土、含卵砾粉土、含卵砾粉质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细砂、中砂、中粗砂及砂砾卵石;坡残积层dL+eLQ4有坡残粘土;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有红砂岩;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的砂页岩与煤层互层及煤矸石,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有泥灰岩、灰岩、粉砂岩、砂页岩互层; 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有砂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左岸防护堤覆盖层见表三(左岸防护堤第四系覆盖层一览表),右岸防护堤覆盖层见表四(右岸防护堤第四系覆盖层一览表)。钻孔揭露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如下:(1)人工填土:多为褐黄色碎石土,碎石以风化碎石及卵砾为主,含量约30左右,稍湿,疏松,厚约0.5-6m;(2)杂填土:多以建筑垃圾为主,含较多红砖、块石等,稍湿,疏松,厚度为1-4m;(3)腐植土:灰色、灰黑色,含较多植物根须,稍湿,稍密,可塑,厚度为0.5-1.2m;(4)粉土:为黄褐色、棕褐色-褐色,局部含20%左右粉砂岩、灰岩碎块及卵砾,稍湿-湿,中等密实,可塑;(5)粉质粘土:土黄色、黄灰色、灰褐色、棕褐色,局部含卵砾,稍湿,中等密实,可塑,厚度为0.6-8.1m;(6)含卵砾粘土、粉土、粉质粘土:土黄色,卵砾含量约20-35%,砾径0.5-6cm,稍湿-湿,稍密-密实,可塑;(7)粉细砂:含25%左右1-3cm的卵砾石,湿,稍密-中等密实,厚度为1-4m;(8)细砂:含20%左右1-3cm的卵砾石,湿,稍密-中等密实,厚度为0.5-3m;(9)中细砂:黄褐色,含少量砾及泥质,湿,中等密实,厚度为0.9-2m;(10)中粗砂:含20%左右的砾石,湿,中等密实;(11)砂砾卵石:卵砾含量30-55%,块径为0.8-11cm,局部 含少量泥质,砂为中细砂或中粗砾粗,稍湿-湿,中等密实-密实,厚度为0.5~15m;(12)坡残粘土:土黄色、砖红色,含15%左右的风化碎石,稍湿,中等密实-密实,可塑;(13)煤层:黑色,湿,密实,较厚;(14)煤矸石:灰黑色,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完整性较差,较厚;(15)红砂岩:砖红色、褐红色,强风化部分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完整性差,弱-微风化部分节理裂隙略发育,岩石完整性较好,强风化较薄,约为0.3-4m,弱内化较厚;(16)粉砂岩:强风化为灰黑-黄褐色,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石完整性差,弱风化硅化强烈,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岩石致密坚硬,完整性较好;(17)灰岩:灰白色、灰色、灰黑色,局部硅化强烈或岩溶发育,方解石脉略发育,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大多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岩石致密坚硬,完整性较好。由沿堤线钻孔可知该河段地质结构多为双层结构(Ⅱ)及多层结构(Ⅲ),极少单一结构(Ⅰ)。其中左岸为单一结构(Ⅰ)的河段有浈左13+350~13+160及浈左13+030~12+730,均为岩石单一结构;为双层结构(Ⅱ)的河段有浈左11+540~10+060(上砂砾卵石下基岩)、浈左10+060~9+690(上坡残积土下基岩)、浈左9+135~8+420(上人工杂填土下基岩)、浈左8+420~7+900(上坡残积土下基岩)、浈左4+840~4+560(上砂砾卵石下基岩);其余各河段为多层结构(Ⅲ),而第四系河流冲积层又多为二元结构;右岸单一结构(Ⅰ)的河段有浈右5+820~5+550,均为岩石单一结构;为双层结构(Ⅱ )的河段有浈右14+433.08~13+310、浈右13+120~11+870、浈右11+130~9+620、浈右7+970~7+590、浈右7+400~5+820、浈右4+890~4+580(以上均为上砂砾卵石下基岩)及浈右3+940~3+346.7(上粘性土下基岩);其余各河段为多层结构(Ⅲ),而第四系河流冲积层又多为二元结构;本河段可作为堤基的岩土层有中粗砂、砂砾卵石、P2ln地层、D3m地层、D3t地层及红砂岩。其中粗砂的埋藏深度为:左岸3~7m,右岸2.5~5.7m,厚度为0.8~4.6m;砂砾卵石的埋藏深度为:左岸0~9.1m,右岸0~12.7m,厚度为0.5~15m;P2ln地层的埋藏深度为:左岸4.8~5.2m,右岸6.6~9.2m,较厚;D3m地层的埋藏深度为:左岸5.5~15.5m,右岸2.1~10.95m,较厚;D3t地层的埋藏深度为:右岸0~5.5m,较厚;红砂岩的埋藏深度为:左岸0~9.2m,右岸0.4~12m,较厚。本次工程地质钻探做了大量的原位测试工作,通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知不同岩土层、同一岩土层不同部位其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均有不同,各钻孔揭露的岩土承载力详见表七(左岸防护堤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及表八(右岸防护堤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且根据各岩土性状及试验成果分析,提出各岩土地质参数建议值(见表九(防护堤岩土地质参数建议值))及防护堤开挖坡比建议值(见表十(防护堤开挖坡比建议值));能过钻孔注水试验可知各岩土层的渗透性,其渗透性详见表五(右岸防护堤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及表六(右岸防护堤注水试验成果统计表)3.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测区范围内地层结构较为简单,河段两岸基本上为现代冲积一级阶地、基岩风化残积层和基岩。地层地质结构多为双层结构(Ⅱ)及多层结构(Ⅲ ),极少单一结构(Ⅰ)。冲积层沉积特征及韵律明显,多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覆盖层的中粗砂、砂砾卵石及基岩的P2ln地层、D3m地层、D3t地层及红砂岩是较为理想的堤基,在此堤基上所建之堤若如实按相应岩土层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设计,堤身稳定与沉降问题一般不大。但在局部河段存在砂砾卵石层下伏有粉细砂或含卵砾粉质粘土、含卵砾粉土、含卵砾粘土等相对较为软弱的下卧层的情况,如建面接近上述层面,所在岩土层的承载力及摩擦系数应作适当的折减,以保证堤基的稳定与安全。上述堤基中,最常见的是砂砾卵石,中粗砂及砂砾卵石的渗透性较强,渗透系数在10-3~10-2cm/s。浈江流域汛期和枯水期降水量差别大,浈水在汛期流量大,江水位高且变化大,洪水时江水位陡涨陡落,枯水期流量小,江水位低,相对较稳定。因此堤内地下水或地表水与堤外江水或地下水通过渗透性较强的岩土层形成水力联系,在局部堤内低洼地段(坑、塘段)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现象,从而影响堤身的稳定与安全。因此建议在设计时确保堤身基础宽度及堤内外的回填宽度,堤内做好防渗沟。因该河段呈“S”型自北西流向南东流,存在较多的内弯与外弯。在内弯处,河水直接冲刷其堤基,极易淘空堤基威胁防洪堤的稳定与安全;在外湾处容易形成新的沉积,使其越沉越多,外弯越来越凸出,改变河水流向;尤其是在洪水期上述两问题尤为突出。建议设计时堤线要尽量顺直,在内弯处建基面处于最低冲刷面以下或做好堤基护脚,使其堤基避免受正面冲刷,在外弯处对已沉积的影响河水流向的岩土层进行清理,使河水更为顺畅。3.3.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 3.3.5.1左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左岸勘探堤线长为10086.81m,南起京广铁路浈江铁路左桥端以上约800m,北至设计中的韶关市浈江长坝电站坝址左岸渡口处。沿堤线浈左13+350~13+160、浈左13+030~12+730及浈左5+200~4+460为山体岸坡,浈左10+080~5+200为G323国道(其中浈左7+500~5+600为黄金村),其余均为一级阶地,地形相对平缓,除黄金村有较多建筑物外,其余近岸处多为竹林、果场及滩地,少量房屋、公路、桥梁、鱼塘及农田。沿堤线地层有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有腐植土、粉土、粉质粘土、含卵砾粘土、含卵砾粉土、含卵砾粉质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细砂、中砂、中粗砂及砂砾卵石;坡残积层dL+eLQ4有坡残粘土;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有红砂岩;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的砂页岩与煤层互层及煤矸石;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有泥灰岩、灰岩、粉砂岩、砂页岩互层;不同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各有不同,现分述如下:(1)浈左14+546.81~14+000:本河段堤线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自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粉土,厚度为1.2m左右,下层为脑溢血砾卵石层,厚度约5.5m,下部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砂砾卵石层及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5~0.57。 (2)浈左14+000~13+600:本河段堤线钻孔揭露深度范围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可以推断下伏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粉土,厚度为3m左右,下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约10m,最大深度可达12.5m以上,建议以砂砾卵石层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3。(3)浈左13+600~13+35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2.3m的粉质粘土、粉土,下层为厚约2.7m的砂砾卵石层,砂砾卵石层及红砂岩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7。(4)浈左13+350~13+160:本堤线线段堤岩范围出露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岩体完整性好,层面倾角8~12度,天然状态下稳定。可因地制宜的以红砂岩作为堤基。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7。(5)浈左13+160~13+030:本堤线段范围钻孔揭露地层为第四系数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1m的粉质粘土,下层为厚度约5m砂砾卵石层,下伏红砂岩,建议以砂砾卵石层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2。(6)浈左13+030~12+730:本堤线段堤岩岸范围出露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 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岩体完整性、稳定性良好,层面倾角9~15°山体部分可作为天然堤岸,低洼部分需筑堤,岩体是良好的堤基。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7。(7)浈左12+730~12+27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第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0~3m的粉土,下层为厚约5m的砂砾卵石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砾卵石层及红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8)浈左12+270~11+95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1~3m粉质粘土,下层以为厚约5m的粉细砂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南雄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粉细砂层及红砂岩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细砂层:承载力[R]=160~180Kpa,摩擦系数f=0.35~0.37;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9)浈左11+950~11+540:本堤线段堤段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aLQ4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局部缺失),下层为厚约4~6m的砂砾卵石;下伏基岩的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砾卵石及红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 (10)浈左11+540~10+06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砂砾卵石层,厚度约5~7m。砂砾卵石及红砂岩均是良好堤基,其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42,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为中厚-厚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良好,倾角平缓(8-13度)且稳定,是良好堤基,参数建议值如下: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11)浈左10+060~9+59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上覆厚约2m坡残积层dL+eLQ4,下伏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坡残积层为含风化碎石粘土,不宜作为堤基,红砂岩可作为良好堤基,其参数建议值如下: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4~0.57。(12)浈左9+590~9+135:本堤线段堤岸范围岩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rQ、坡残积层dL+eLQ4及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红砂岩;人工填土为含块石、碎石土,为修筑公路废渣,不宜作堤基;坡残积层为含风化碎石粘土,厚度约2m,不宜作为堤基;红砂岩可作为良好堤基,其参数建议值如下:红砂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4~0.56。(13)浈左9+135~8+420:本堤线段堤岸岩层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rQ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人工填土为含块石、碎石土,为修筑公路刻渣,不宜作堤基;红砂岩除局部见少量常溶蚀带外,其余地段岩体完整,可作为良好堤基,其参数参议值如下:红砂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4~0.57。 (14)浈左8+420~8+24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上覆坡残积层dL+eLQ4,不宜作为堤基;下伏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可作为良好堤基,其参数值如下:红砂岩:承载力[R]=0.9~1.0Mpa,摩擦系数f=0.54~0.56。(15)浈左8+240-8+06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上覆厚度不均匀的坡残积层dL+eLQ4,为修筑公路弃土,不宜作为堤基,下伏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可作为良好堤基,其参数值如下:红砂岩:承载力[R]=0.9~1.0Mpa,摩擦系数f=0.54~0.56。(16)浈左8+060-7+90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上覆厚度不均匀的坡残积层dL+eLQ4,为修筑公路弃土,不宜作为堤基,下伏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段P2ln砂页岩互层夹煤,可作为堤基,其参数建议值如下:P2ln地层:承载力[R]=400~450Kpa,摩擦系数f=0.43~0.45。(17)浈左7+900-7+68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上覆厚度的风化残积土层及冲积层,不宜作为堤基;下伏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砂页岩互层夹煤,可作为堤基,其参数建议值如下:P2ln地层:承载力[R]=400~450Kpa,摩擦系数f=0.42~0.44。(18)浈左7+680-7+39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段P2ln;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粉土,厚度为3m左右,下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约2m,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4~0.42;P2ln为砂页岩互层夹煤,可作为堤基,其参数建议值如下:P2ln地层:承载力[R]=400~450KPa,摩擦系数f=0.40~0.42.(19)浈左7+390~7+03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坡残积层dL+eLQ4 ,坡残积层为含卵砾粘土,aLQ4为上细下粗的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粉土,厚度为0.5m左右,下层为砂砾卵石层,厚度约10m,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4~0.42。(20)浈左7+030~6+30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其表层局部可见少量人工杂填土;aLQ4在下游局部地段上覆一层厚约3.5m的粉土、粉质粘土,其余为砂砾卵石层,厚约3~7.5m,D3m为泥灰岩、灰岩与粉砂岩和砂页岩互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42。(21)浈左6+300~5+62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为人工杂填土rQ4、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人工杂填土为公路弃土、建筑废渣,厚约1~4m,不可作为堤工;aLQ4呈二元结构,上层为厚约0~4.5m的粉土、粉质粘土,下层均为砂砾卵石层,厚约0.5~4.5m,D3m为泥灰岩、灰岩与粉砂岩和砂页岩互层;砂砾卵石层和D3m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42;D3m地层:承载力[R]=800~950kpa,摩擦系数f=0.55~0.57。(22)浈左5+620~5+26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自止而下地层为:人工杂填土rQ和第四系坡残积层dl+eLQ4;人工杂填土为公路废渣,不宜作为堤基;dL+eLQ4为含风化碎块粘土,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含风化碎块粘土:承载力[R]=230~240Kpa,摩擦系数f=0.36~0.37。 (23)浈左5+260~5+00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为人工杂填土rQ、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给D3m;人工杂填土为公路弃渣,不宜作为堤基;aLQ4均为砂砾卵石层,厚约0~4m,D3m以灰岩为主;砂砾卵石层和D3m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39~0.40;D3m灰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5~0.57。(24)浈左5+000~4+84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为人工杂填土rQ、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给D3m;岩面以上土层厚度为5.54m左右,建议堤基置于岩面上,其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D3m地层: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5~0.57。(25)浈左4+840~4+56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alQ4为粉细砂层,较薄;D3m地层为泥灰岩、灰岩、砂页岩互层;岩面埋深较浅;建议以基岩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基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5~0.58。(26)浈左4+560~4+460;本堤线段堤岸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给D3m;alQ4上层为粉土、粉质粘土,厚约3m,下层为粉砂层,厚约0~2.6m;下伏基岩为灰岩、砂页岩互层;建议以基岩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基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5~0.58。(27)黄左0+000(浈左11+430)~0+590:本堤线段堤段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 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局部缺失),下层为厚约4~6m的砂砾卵石;下伏基岩的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砾卵石及红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28)黄右0+000(浈左11+599)~0+765:本堤线段堤段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下层为厚约4~6m的砂砾卵石;下伏基岩的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砾卵石及红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由以上各段工程地质条件可知各堤段均有较好或良好的建基面,全段基本不存在抗渗稳定、抗震稳定问题及特殊性土引起的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为B类,局部岩石单一结构的堤段其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为A类。3.3.5.2右岸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其评价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右岸勘探堤线长为11086.39m,南起京广铁路浈江铁路右桥端以下约300m,北至设计中的韶关市浈江长坝电站坝址右岸渡口处。沿堤线浈右5+820~5+550及浈右4+110~3+775.5为山体岸坡,浈右13+260~12+500为腊石村,其余均为一级阶地,地形相对平缓,除腊石村有较多建筑物外,其余近岸处多为竹林、果场及滩地,少量房屋、公路、桥梁、鱼塘及农田。沿堤线地层有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 有腐植土、粉土、粉质粘土、含卵砾粘土、含卵砾粉土、含卵砾粉质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细砂、中砂、中粗砂及砂砾卵石;坡残积层dL+eLQ4的坡残粘土;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红砂岩;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的砂页岩与煤层互层及煤矸石;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的泥灰岩、灰岩、粉砂岩、砂页岩互层;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的砂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不同堤段工程地质条件各有不同,现分述如下:(1)浈右14+433.08~13+647: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砂砾卵石层,厚约6.5m,下伏K2nn,白垩系上统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上部为厚约2m的弱风化层,之下为微风化,红砂岩层倾角平缓,8~150,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岩体完整性较好。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弱风化:承载力[R]=550~600Kpa,摩擦系统数f=0.44~0.47;微风化: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统数f=0.55~0.58。(2)浈右13+647~13+31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4.3m,下伏K2nn,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设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3)浈右13+310~13+12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 nn,冲积层表层为厚1.3m的粉质粘土,之下为砂砾卵石层,厚约8m,白垩系上统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设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4~0.43;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4)浈右13+120~12+94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6-8m,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设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5)浈右12+940~12+35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4~6m,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上部为厚约0.5~1.4的弱风化层,之下为微风化,红砂岩层倾角平缓为8~150,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岩体完整性较好。砂砾卵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42;红砂岩层:弱风化:承载力[R]=600~650Kpa,摩擦系数f=0.48~0.50;微风化: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6)浈右12+350~11+87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下而上为第四系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5m,下伏K2nn,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 nn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岩体完整性较好。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好下:砂砾卵石层:[R]=300-330KPa,f=0.4~0.42;红砂岩:弱风化: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7)浈右11+870~11+72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rQ冲积层alQ4、残积层e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杂填土为含卵砾粘土,厚约1~4m,冲积层为粉土、粉质粘土,厚约1.5m,残积层为粘土,厚约2m,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岩体完整性较好。残积土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残积土:承载力[R]=140-160KPa,摩擦系数f=0.33~0.35;红砂岩:承载力[R]=700~800Kpa,摩擦系数f=0.53~0.55。(8)浈右11+720~11+13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rQ、冲积层alQ4、残积层e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杂填土为含卵砾粘土,厚约1~4m,冲积层为粉土、粉质粘土,厚约1.5m,残积层为粘土,厚约2m,白垩系上统为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砂岩、砂页岩、砂砾岩,岩体完整性较好。残积土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残积土:承载力[R]=140-160KPa,摩擦系数f=0.33~0.35;红砂岩:承载力[R]=700~800Kpa,摩擦系数f=0.53~0.55。(9)浈右11+130~9+62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为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 nn红砂岩,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3.5~14m(局部上覆一层厚约1m的粉土、粉质粘土),红砂岩呈中厚-厚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好。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层均可作为堤层,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750~900Kpa,摩擦系数f=0.53~0.55。(10)浈右9+620~8+94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冲积层主要有二层,上层为含卵砾砂层,厚约3~6m,下层为粉质细砂层,厚2~6m,在9+150~8+980区段内,砂砾卵石层之上覆盖两层冲积层,上层为含卵砾粘土厚约4m,下层为粉土,厚约2.5m。本区段内冲积层的砾卵石层、粉细砂层及红砂岩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38~0.40;粉细砂层:承载力[R]=180~280Kpa,f=0.34~0.36;红砂岩:承载力[R]=1-1.1KPa,摩擦系数f=0.54~0.57。在以砂砾卵石层作为堤基时,应把粉细砂层作为软弱下卧层考虑,在离层面较近时(小于2m)应进行参数折减,当小于1m,应改为采用粉细砂参数应用。(11)浈右8+940~8+70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冲积层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土、粉质结构,厚约13~2.5m,下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3.5~6m。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4~0.56。(12)浈右8+700~7+97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5m。砂砾卵石层和红砂岩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900~1000KPa;摩擦系数f=0.54~0.56。 (13)浈右7+970~7+77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二迭系上统龙潭阶腊石坝段P2ln,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密实,厚约9m,P2ln为砂页岩互层夹煤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14)浈右7+770~7+59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红砂岩,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厚约6.5m。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15)浈右7+590~7+40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残积层elQ4和二迭系下统P2ln,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密实,厚约7m,残积层为粘土,厚约1m,P2ln为砂页岩、石英砂岩。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40~0.42。(16)浈右7+400~6+53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泥盆上统帽子峰组D3m,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密实,厚约6~13.5m,泥盆上统帽子峰组为粉砂质灰岩、泥灰岩、灰岩互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17)浈右6+530~6+08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残积层elQ4,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密实,厚约8m,残积层为含风化碎屑粘土,厚约9m。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90~310KPa,摩擦系数f=0.39~0.41。(18)浈右6+080~5+820 :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泥盆上统帽子峰组D3m,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局部上覆一层粉土、粉质粘土),密实,厚约7m,泥盆上统帽子峰组为砂页岩、泥灰岩、灰岩互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19)浈右5+820~5+550:本河段堤线地层为裸露泥盆上统帽子峰组D3m基岩—灰岩、泥灰岩、粉砂质灰岩砂页岩。基岩可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基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6~0.58。(20)浈右5+550~5+270:本河段堤线地层自上而下为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冲积层上层为砂砾卵石层,密实,厚约4m,下层为粉细砂层,泥盆上统帽子峰组为砂页岩、细砂岩互层,表层为弱风化。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50~270KPa,摩擦系数f=0.38~0.40。(21)浈右5+270~4+890:本河段堤线地层为冲积层alQ4,其余上部局部见透镜状粉细砂层,厚约4m,其余大部分为砂砾卵石层,密实。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39~0.40。(22)浈右4+890~4+580:本河段堤线地层为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D3m基岩,冲积层为砂砾卵石层,密实,厚约7m,D3m为泥灰岩、灰岩、砂页岩互层。砂砾卵石层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为: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20KPa,摩擦系数f=0.40~0.42。(23)浈右4+580~4+300:本河段堤线地层为冲积层alQ4 ,为粉质粘土、粉细砂和砂砾卵石层。粉质粘土、粉细砂位于上层,部分地段上部为砾卵石层。各岩土层有关参数如下:粉质粘土:承载力[R]=130~150KPa,摩擦系数f=0.34~0.36;粉细砂层:承载力[R]=150~170KPa,摩擦系数f=0.35~0.37;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280~300KPa,摩擦系数f=0.39~0.40。(24)浈右4+300~3+940:本河段堤线地层为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D3m基岩,冲积层为粉质粘土、粉土,厚约1.5m,局部地段下伏砂砾卵石层,D3m为泥灰岩、灰岩、砂页岩互层。本段局部河岸位于山边,岩体天然裸露,需注意山体坡残积层的边坡稳定。砂砾卵石层或基岩均可作为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层:承载力[R]=300~310KPa,摩擦系数f=0.40~0.42;基岩:承载力[R]=1-1.1MPa,摩擦系数f=0.56~0.58。(25)浈右3+940~3+346.7:本河段堤线地层为冲积层alQ4和泥盆系上统天子岭D3t基岩,冲积层为粉质粘土、粉土,厚约1m;D3t为砂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页岩互层。本段河岸地形较陡,多数地段河岸岩体天然裸露,需注意上部坡残积层的边坡稳定。建议采用D3t基岩作为堤基,有在参数建议值如下:基岩[R]=承载力1-1.1MPa,摩擦系数f=0.56~0.58。(26)太左1+170(浈右12+371.2)~0+000:本堤线段堤段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局部缺失),下层为厚约4~6m的砂砾卵石;下伏基岩的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砾卵石及红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 0.58。(27)太左1+120(浈右12+371.2)~0+000:本堤线段堤段范围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河流冲积层aLQ4和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alQ4为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下层为厚约4~6m的砂砾卵石;下伏基岩的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的陆相沉积砖红色砂岩;砂砾卵石及红砂岩均可作为良好堤基,有关参数建议值如下:砂砾卵石:承载力[R]=300~330Kpa,摩擦系数f=0.40~0.42;红砂岩:承载力[R]=1~1.2Mpa,摩擦系数f=0.55~0.58。由以上各段工程地质条件可知各堤段均有较好或良好的建基面,全段基本不存在抗渗稳定、抗震稳定问题及特殊性土引起的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为B类,局部岩石单一结构的堤段其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为A类。3.3.6天然建筑材料调查3.3.6.1土料本工程设计大约需要145万m3的土料,因此在左右两岸各选取2个土料场,共计4个土料场,分别为土3、土4、土5及土6(土1、土2料场位于北江西联新区河堤,砂料场及石料场编号亦接续西联新区河堤)。土3位于浈江右岸腊石大队腊石村附近的山坡处、距堤平距为0.4-6Km,有砼路可通,运输条件较好,分布高程为75-106m,平均可取厚度为3.2m,土质为坡残积含砂细粒土,制备样试验结果Φ值(统计值)为19.2°、C值为35.3Kpa、干密度pd为1.72g/cm3、最优含水量ωopt为15.86%,土料各指标详见表十一(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3 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及表十二(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3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质量可满足本工程项目要求,储量48.32万m3。土4位于浈江右岸新良村北东500m(韶关碧桂园旁)山坡处,距堤平距为1.8-8Km,有砼路可通,运输条件较好,分布高程为110-132m,平均可取厚度为3.5m,土质为坡残积粘土,制备样试验结果Φ值(统计值)为14.4°之间、C值在31KPa、干密度pd为1.42g/cm3、最优含水量ωopt为26.92%,土料各指标详见表十三(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4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及表十四(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4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质量可满足本工程项目要求,储量为165.6万m3。土5位于浈江左岸红工五矿北东东约500m处,距堤平距为1-8Km,有路(局部为砼路面)可通,运输条件较好,分布高程为100-129m,平均可取厚度为3.3m,土质为坡残积粘土,制备样试验结果Φ值(统计值)为11.9°之间、C值在42.2Kpa、干密度pd为1.43g/cm3、最优含水量ωopt为26.25%,土料各指标详见表十五(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5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及表十六(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5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质量可满足本工程项目要求,储量为39.6万m3。土6位于浈江左岸黄浪水化工厂以北约500m处,距堤平距为0.3-7Km,有路(局部为砼路面)可通,运输条件较好,分布高程为150-168m,平均可取厚度为3.3m,土质为坡残积粘土,制备样试验结果Φ值(统计值)为10.3°之间、C值在44KPa、干密度pd 为1.56g/cm3、最优含水量ωopt为29.51%,土料各指标详见表十七(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6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及表十八(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土6料场土料物理力学试验指标(C、φ)统计表),质量可满足本工程项目要求,储量为45.5万m3。土3、土4、土5及土6运输条件较好,其质量均能满足本工程需求,总储量为299万m3,勘察储量可满足设计需要量的2倍。(见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图号为浈-地-06))3.3.6.2石料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位于浈江下游,从腊石坝以上是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n)陆相沉积的砖红色砾岩、砂岩、页岩及凝灰质砂岩,以下为泥盆系上统天子岭组(D3t)及泥盆系上统帽子峰组(D3m)的砂岩、页岩及灰岩,附近石料较为缺乏。且国家规定禁止乱开采石料,因此本次只能选取二个商用石料场,分别为石3和石4。石3位于市东郊莲花山石场,离工程场址区约18-25km,有公路直通,运输条件较好,该石料场岩性为石灰岩,岩质致密坚硬,经室内试验测定,抗压强度等各项指标均可满足本工程项目要求,(参见岩石检验报告200606064)满足石料质量技术要求;石4位于韶关市武江河十里亭大桥右岸的北效石场,离工程场址区约10-15km,有公路直通,运输条件较好,该石料场岩性为石灰岩,岩质致密坚硬,经室内试验测定,抗压强度等各项指标均可满足本工程项目要求,(参见岩石检验报告200606064) 满足石料质量技术要求;二石场的块石、碎石的供应量可满足本工程用石需要(见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图号为浈-地-06))3.3.6.3砂料: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位于浈江下游,由于国家规定禁止乱采河砂,现韶关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规定河段采砂权经过招标归中标商,因此本次只能在湾头至京广铁路浈江铁路桥的河段选取了3个商用砂料场,分别为砂3、砂4、砂5,其中砂3料场位于浈江左岸黄浪水河口及其上游约1.5Km塘源(开采权同属一砂场),砂4料场位于黄金村正北约350m的浈江左岸的渡口处,砂5料场位于京广铁路韶关浈江大桥北东约500m的浈江右岸的良村砂场,三砂场均位于河边且长期供应韶关建筑用砂,有砼路或砂石路直通砂场,运输条件较好。砂3以粗砂为主,少量中细砂,砂质均匀纯净,级配(级配区属为Ⅰ)较好,细度模数为3.5,云母含量、泥含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合格(见砂检验报告SH200606006);砂4以粗砂为主,少量中细砂,砂质均匀纯净,级配(级配区属为Ⅰ)较好,细度模数为3.3,云母含量、泥含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合格(见砂检验报告SH200606007);砂5以中砂为主,少量粗砂及细砂,砂质均匀纯净,级配(级配区属为Ⅱ)较好,细度模数为3.0,云母含量、泥含量、有机物含量等指标合格(见砂检验报告SH200607001)。砂3年供应砂约25万m3,砂4年供应砂约18万m3,砂5年供应砂约12万m3。三砂场的砂供应量可满足本工程用砂需要。(见韶关市防洪排涝工程第二期工程浈江段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图号为浈-地-06))。3.3.7结论和建议(1)韶关市区防洪排涝第二期工程浈江河段测区范围内未发现深大断裂,历史地震烈度不超过Ⅵ 度,建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采用Ⅵ度为宜。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2)韶关市区防洪排涝第二期工程浈江河段地质条件相对简单,该河段地质结构多为双层结构(Ⅱ)及多层结构(Ⅲ),极少单一结构(Ⅰ),堤岸线大部分位于河床一级冲积阶梯上,部分河流内弯凹岸段位于坡残积层上,个别地段为岩基。由于河床比降稍大,且由于局部现代河流冲积,一级冲积阶梯的二元结构(上细下粗)局部地段缺失上层。全堤段基本不存在抗渗稳定、抗震稳定问题及特殊性土引起的问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为B类,局部岩石单一结构的堤段其工程地质条件分类为A类。(3)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局部地段在砂砾层中包有透镜状粉细砂层,成为砂砾卵石层中的软弱下卧层,建议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对堤基中的软弱下卧层及时调整,并提供堤处理意见。(4)在左岸的化工厂及右岸铁路桥上游300米范围地段,坡残积层较厚,且天然边坡较陡,容易出现塌岸,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针对性工作。(5)左岸下游端(铁路桥下至腊石坝村对岸),除黄金村一带河道平直外,大部分堤岸均位于河道内弯,受水流冲刷较强,且天然堤岸较高较陡,不宜采用清水堤,建议采用污工堤,其余河段,除岩岸外,绝大部分堤岸较低,且堤岸线附近位置较为宽阔,有较好的条件采用清水堤,利于环保和美化环境。(6)通过详细调查,天然建筑材料质量能满足工程需要且各材料储量丰富,满足设计需用量2倍以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