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50 KB
- 9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概述1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范围2三、项目提出的理由3四、编制可行性研究的原则4五、结论4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6一、项目提出的背景6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区概况113.1区域概况113.2乡域概况14第四章需要分析与建设规模174.1需求分析174.2建设规模17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195.1地形及地貌1987
5.2气候与气象195.3工程地质条件195.4交通运输条件215.5公用设施条件21第六章建筑方案23一、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23二、建筑设计26三、绿色建筑设计30四、结构设计32五、给排水、消防36六、暖通设计38六、电气设计41七、附属工程45第七章节能措施547.1节能措施547.2材料节约利用567.3能源节约56第八章环境保护与施工期安全保护57一、环境保护标准57二、主要环境影响因素5787
三、保护措施59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1五、施工期消防安全保护措施61第九章安全生产与组织机构方案63一、安全生产63二、组织机构63三、项目管理65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招投标66一、项目管理制度66二、监督管理保障体系66三、项目实施计划67四、工程招投标6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0一、工程概况70二、投资估算方法70三、投资估算编制依据70四、投资估算说明72第十二章社会稳定性评价73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7387
二、社会风险分析73三、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74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76一、项目对本地区社会效益影响分析76二、项目与本地区经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76三、社会效益评价结论77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79一、结论79二、建议79第十五章附录81一、附表81二、附图81三、附件8187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某某某敬老院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某乡人民政府3、项目法定代表人:4、主管单位:某区民政局5、项目建设地点:某乡某村西头组(原某农机站)6、项目性质:新建7、项目建设期:10个月8、建设内容:新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综合楼一幢,建筑面积1872.78平方米;新建一层砖混结构1、2#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均为147.10平方米。附属工程:新建混凝土硬化面积1489.44平方米,渗水砖硬化面积223.64平方米,新建砖围墙长度165.25米,新建铁艺大门2座;新购电锅炉设备1套;新增200KVA变压器1台;新建室外给水管道224米,排水管道121米,排水检查井7座;采暖管道174米,地沟87米,采暖检查井1座;新建消防水池324m³、化粪池20m³、隔油池(甲型)各1座;新建10KV电缆13米,新建1KV电缆495.6米;新建强电井8个、弱电井1个。9、项目投资估算某某某敬老院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718.00万元。87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投资290万元,地方投资90万元,其余资金由区财政自筹解决。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4、《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5、《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0-87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2010]194号9、《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2010]193号10、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11、现行有关的技术经济规范、标准和定额资料12、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二)研究范围我公司受某乡人民政府87
委托后,立即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工作。在全面熟悉项目有关文件精神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磋商,听取有关领导对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设想及该项目情况介绍,同时对项目的主要研究原则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项目的总体方案,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根据所依据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结合建设单位的具体意见,本可行性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社会需求前景、建设规模、建设条件与项目地址状况。2、项目的总体规划、平面布置、建筑设计、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3、项目所采取的环境保护、节能措施。4、劳动、安全及卫生。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社会影响分析及评价。7、结论与建议等主要内容。三、项目提出的理由某乡敬老院始建于1995年,院内现有老人12人,办公人员2人,现有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均为一层砖木结构平房,经过多年使用,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开裂,现已成危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五保老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历的大量外出务工,受经济条件限制,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家庭对老年人供养照料能力明显弱化,要求入院享受集中供养的五保和自费代养老人越来越多。目前某乡敬老院规模小,现有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87
根据某乡敬老院现有实际情况,由于原址用地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敬老院扩建的用地需求,经某区民政局及某乡人民政府共同商议决定,将某乡敬老院整体搬迁,在某乡某村西头组(原某农机站院内)新建某乡敬老院。该项目建成将极大满足某乡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为某某某弱势老人、“五保户”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四、编制可行性研究的原则(一)在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顾及长远,要做到以人为本,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配套齐全,并具有超前性、示范性。(二)步入老年后人们的体能心态都会逐渐改变,专供老年人居住建筑、老年人建筑必须满足老年体能心态特征要求,为老年人的使用提供方便。(三)坚持节地、节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四)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规模标准,本着舒畅、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考虑设计方案。(五)择优选择设计方案,采用“四新”技术、节约投资、减少成本、降低能耗,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六)建设中应同时考虑环境保护与绿化,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五、结论87
某某某敬老院建成后,不仅能促进某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康复等服务,对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社会减轻压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等方面都有明显效益。该项目建设符合某乡总体规划和布局,建设用地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方案设计合理,建设规模适当,项目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基础条件成熟,总体布局合理,因此,该项目的提出和建设是必要的、适宜的,有助于促进某区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综上所述,新建某某某敬老院是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项目,符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民族事业的发展需求,符合养老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资源,是一件造福一方的惠民项目,项目建设切实可行。87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当时人口的16%左右,2030年我国4个人中将有1个60岁以上老人,对于突入其来的老龄问题,党中央十分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一次庆祝国际老年人讲话中指出“人口老龄化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认真解决老年人群体与其他群体和睦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中国老年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尊重和关心老年人的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敬老养老助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也蓬勃发展起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其中,敬老院也就应运而生。它是近年为缓解家庭矛盾,减轻家庭成员照料负担的又一新生产物。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要求,“87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老年人的福利服务体系,为城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老年人和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支持发展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落实省发改委、省民政厅《关于编报2010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和某区民政局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按照建标[2010]194号《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确定在某乡某村西头组新建某乡敬老院,是一所集“三无对象”收养、社会老年人代表、老年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二)符合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老年族群是“植树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今日社会的一切,都来自于昨天,来自于他们的双手。他们是社会功臣,今日社会理所当然地应怀着感激的心情关注他们,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生活、安度晚年的一切方便。让中华民族敬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在这个项目中得到弘扬光大,将家庭和社会的尊老意识为一体。社会福利中心的出现,一是客观上是给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方式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二是开辟了新的就业领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对拉动内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它的成长和发展进一步体现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程度。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想离开家庭到养老机构安享晚年。据有关调查表明80%的入住老人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很满意,入住敬老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有人说这是老年人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自我解放,也有人说是老人展示现代意识的一种方式。“寡人”87
不孤,老人们总能找到和自己情趣相投的一起聊天、下棋。在娱乐活动室、健身房、阅览室、康复室等活动场所,老人总会找到自己喜爱的项目,这是居家养老难以享受到的。如今,在入住的人流中,还有一些身体健康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人,这种纯休闲型老人的入住,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另一个方面。(三)满足某乡养老需求的需要近年来,某区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服务需要,为某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呈现较快的发展趋势。某乡敬老院始建于1995年,院内现有老人12人,办公人员2人,现有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均为一层砖木结构平房,经过多年使用,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开裂,现已成危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五保老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历的大量外出务工,受经济条件限制,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家庭对老年人供养照料能力明显弱化,要求入院享受集中供养的五保和自费代养老人越来越多。目前某乡敬老院规模小,现有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根据某乡敬老院现有实际情况,由于原址用地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敬老院扩建的用地需求,经某区民政局及某乡政府共同商议决定,将某乡敬老院整体搬迁,在某乡某村西头组新建某乡敬老院。87
该项目建成将极大满足某乡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为某某某弱势老人、“五保户”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老龄化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不断改善,科学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出生水平、死亡水平不断下降,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的结果。加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出现了“四二一”、“六二一”的家庭现象,老人消费观念的升华,老年人的保健、康复和养老受到政府的密切关注,也成为全社会议论的永恒话题。由于老龄人生理、心理功能大异于从前,如: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会眼花、色弱、步履蹒跚、行动迟缓、记忆力衰退;心理状态日益颓变,退休后的失落感、孤独感、消沉感等等,严重地影响到老人们的身心健康;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子女工作压力较大,老年人不愿增加子女负担,不想成为子女的累赘;同时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渴望居住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品质的提高,这就对如何安老、助老、养老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可见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某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老年人事业发展,将老年人事业发展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政府年度工作计划。按照某乡整体统一规划,拟在某乡某村西头组新建集老年福利服务、五保供养、和87
老年人日间照料为一体的敬老院。某某某敬老院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原有的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现状,该项目建成后将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某乡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为某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87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区概况3.1区域概况3.1.1地理概况某区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原腹地,在东经107°27′42″至107°52′48″和北纬35°25′55″至35°51′11″之间,东邻西安、咸阳,西连兰州,南通天水、宝鸡,北接银川。全区总面积996.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97万亩。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421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南北呈一扇形,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3.1.2历史沿革概况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明代始有某之称。清同治七年开始在此设立集市,同治十二年筑城,成为关中通往宁夏的官道和南北货物交易集散地。至1930年,商号已达200余家,成为陇东第一大镇。1949年某解放后,成立了市政府,后改为镇,归某县管辖。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与某县分设,成立了县级某市。2002年9月撤市设区。全区共辖7乡(显胜乡、后官寨乡、陈户乡、某乡、彭原乡、温泉乡、寨子乡)2镇(肖金镇、董志镇),2个街道办事处(南街办事处、北街办事处),共有94个行政村,893个村民小组,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95万人,有汉、回、满、藏、朝鲜等12个民族,是某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流通中心。3.1.3气候条件概况87
气候为半干旱大陆气候,年日照总时2400--2600小时,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年无霜期160--180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3.1.4行政区划与人口状况概况目前,某市辖一区七县,即:某区和庆城、华池、宁县、镇原、合水、宁、环县。某市面积27119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264万,其中常住人口255万,非农业人口69万。某区面积996平方千米,人口33万,区人民政府驻九龙南路。3.1.5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近年来,某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机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强农富民、工业突破、基础先行、开放开发、科教兴市“六大战略”,主攻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开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一黑一绿一文”三大产业,建设陇东能源石化基地、农畜土特产品加工创汇基地和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胜地三大基(胜)地,全力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速、加快发展。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其标志就是综合经济实力。2013年,全市GDP人均11920元,财政收入人均177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5元,近年来,全市经济每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2013年GDP增长更是高达15.2%87
,高于全国、全省7.2和5.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33.3%,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人均水平与全省的差距明显缩小,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4个市州的位次大幅度前移,成为甘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3.1.6人文历史概况某市为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周先祖后稷之子不窋曾在此兴业,就有了早期农耕,从此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不窋死后便葬在今天庆城境内的东山之巅,而不窋的后世子孙也都继续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直到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崛起,同时某还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甘肃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地之一。某未来发展定位是:建成西部油城、陇上煤都、人文魅力城市、绿色环保城市。某民俗文化独树一帜。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称某“五绝”,某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唱遍全国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革命歌曲,是某人孙万福、汪庭有等农民歌手的佳作。评剧精品、电影《刘巧儿》讲述的就是华池县农民封芝琴争取婚姻自主的真实故事。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孕育诞生的陇剧,是甘肃唯一的新剧种。某剪纸巧夺天工,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已蜚声海内外。目前,某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五蝠皮鼓—某87
一绝,环县—道情皮影之乡、温泉乡公刘庙—华夏公刘第一庙、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共同组织的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某市从170多座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2011年包括环县道情皮影戏在内的“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2乡域概况某历史悠久,据传说,元朝时,将某划分为十个社,而居于群庙之首的“广严寺”地处正中,又由十个社人共同修缮和“供养”故取名“某”。某乡位于甘肃省某市某区东南19公里处,东与合水交界,西与董志镇毗邻,北靠温泉、庆城赤城两乡,南与宁县接攘。全乡共辖10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6257户,2.71万人。总面积11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8100亩(塬地51800亩、川地1100亩、山地15200亩)。海拔高度1240米,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风情。某是一方艺术的热土,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了繁茂的民间艺术之树。某的民间唢呐源远流长,在2002年的中央电视台卜连心艺术团赴某演出中,被推选为唯一的民间艺术搬上了舞台。民间香包、剪纸、刺绣以其工艺精细、造型美观,深受好评。以民间艺人马秀珍为代表的剪纸艺术别具一格,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某乡现已建办香包、剪纸、刺绣基地村3个,培训民间艺术能手200多人,每年可完成作品6万余件。其次某87
的社火、秧歌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活动蔚然成风,每年农闲之时及春节之际,各村都要组织秧歌社火演出,此外乡上每年还要组织一次全某乡农民运动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某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2008年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全甘肃省农村体育先进乡镇。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新建教学楼7幢,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某乡10个行政村均设有卫生所。某乡上利用建成的广播站,远程教育站点、培训站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培训中心,向广大群众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致富信息、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市场行情、先进经验,全面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总投资15万元,购置了各种设备60多台套,配备业务人员15人;共录制播出节目30多期,刻制录音带30多盘;制作远程教育课件60个,站点浏览达2303次,组织党员学习80多次;举办培训班24期,聘请专家讲课8场次,组织群众统一培训80多场次,土专家、田秀才举办实用技术培训18场次。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主力军和领头雁,为某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某小米为甘肃省久负盛名特产,省、地地方志中均有记载,历史悠久,已行销甘、陕、青、宁、京、津、沪以及香港等省区,并远销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国家,名扬海内外。某小米是用某市某乡种植的名优谷种黄毛谷加工的小米。小米颗粒腊黄、圆润,晶莹鲜亮,似金珠一般,所熬汤粥,味道甜香可口,蒸做的米饭,绵软,香甜,适口。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某乡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某87
乡既有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田园风光,也有地势独特、碧波荡漾的休闲盛地。现有大坝三处,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达60000多平方米。残塬沟壑区地形独特,绿水如镜,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疗养、垂钓,筹建水上乐园的理想场所。87
第四章需要分析与建设规模4.1需求分析某乡敬老院始建于1995年,院内现有老人12人,办公人员2人,现有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均为一层砖木结构平房,经过多年使用,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开裂,现已成危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五保老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历的大量外出务工,受经济条件限制,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家庭对老年人供养照料能力明显弱化,要求入院享受集中供养的五保和自费代养老人越来越多。目前某乡敬老院规模小,现有规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根据某乡敬老院现有实际情况,由于原址用地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敬老院扩建的用地需求,经某区民政局及某乡人民政府共同商议决定,将某乡敬老院整体搬迁,在某乡某村西头组(原某农机站院内)新建某乡敬老院。该项目建成将极大满足某乡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为某某某弱势老人、“五保户”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2建设规模根据某乡敬老院现有实际需求,某乡敬老院建设规模按照44床进行测算,按照《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2010]194号(第四章87
房屋建筑面积指标表1老年养护院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表)规定,建设规模不足100床的参照100床的面积指标执行,则某乡敬老院的总建筑面积应为44*30.53/0.65=2066.65平方米。通过对某乡敬老院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在满足实际需要的条件下,最终经建筑方案设计确定,某乡敬老院总建筑面积为2004.50平方米,其中:新建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872.78平方米,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新建1、2#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均为147.10平方米,均为一层砖混结构。87
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5.1地形及地貌某区地处甘肃东部,泾河上游,位于董志原腹地。北靠庆城县,南接宁县,西毗邻镇原县,东与合水县相望。某区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1421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南北呈扇状,长约47.7公里。东西宽约34.8公里。以市属董志、彭原两乡为中心地带的董志塬,塬面较为完整,地势平坦广阔,是全省最大的黄土高原区。5.2气候与气象某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据某气象局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为9.1℃;最冷月为一月份,月平均气温为-5.6℃,最热月为七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4.6℃,极端最低气温为-19.7℃;最大冻土深度为79cm。多年平均降水量53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分别为110.2mm、110.0mm、97.1mm),以暴雨形式出现,此时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9.3%,降水强度大,24小时降水量96~190.2mm,6小时最大降水量60.7mm,年蒸发量达1470.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28小时,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3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冻土深度79㎝,无霜期236天。5.3地址选择某某某敬老院建设项目位于某乡某村西头组(原某农机站),总用地面积为3330.00平方米(约4.99亩)。87
场地东侧为空地,西侧为农宅,北侧为道路,南侧为某农机站。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整个场地比较平缓,是理想的建设用地。5.4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某某某敬老院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复杂程度一般,自上而下主要由人工填土(Q42+ml)、晚更新世马兰黄土(Q3eol)、古土壤(Q3pd)及中更新世离石黄土(Q2eol)构成。分述如下:①层:人工填土(Q42+ml)层厚0.90~3.40m,灰褐色;稍密;稍湿;成分主要为黄土状粉土,含碎砖等建筑生活垃圾。局部分布。②-1层:马兰黄土(Q3eol)层厚6.10~9.10m,层顶高程1181.90~1184.80m,呈黄褐色;不均匀;稍密;稍湿;可塑;孔隙发育,具虫孔,针孔结构,成分主要为黄土状粉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低,光泽度低,摇震反应无。全场分布。②-2层:(古土壤)(Q3pd)层厚2.50~3.30m,层顶高程1175.60~1176.40m,棕褐色;不均匀;稍密;稍湿;可塑;孔隙发育,具虫孔,针孔结构,主要为黄土状粉质粘土,具竖向节理,底部含姜结石颗粒,粒径3~7cm,干强度低,韧性中等,光泽度低,摇震反应无。全场分布。③层:离石黄土(Q2eol)揭露层厚4.40~5.10m,层顶高程1172.50~1173.20m,呈浅黄色;均匀;稍密;稍湿;硬塑;略具针孔结构,含白色蜗壳及姜结石颗粒,零星分布,粒径5~15cm87
,干强度低,韧性低,光泽度低,摇震反应无。风积成因,全场分布。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该场地湿陷程度均匀,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土层下限深度7.10~11.10m,湿陷等级Ⅱ级,湿陷程度中等。该场地综合评价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土层最大下限深度按11.10m考虑,湿陷等级Ⅱ级,湿陷程度中等。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该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为150m/s<Vse≤250m/s,综合评定为中软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场地类别为Ⅲ类。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65s,设计分组属第三组。场地及其附近无断裂构造分布,未发现全新世后地震活动遗迹,该场地适宜该工程建设。5.5交通运输条件某某某敬老院位于某乡某村西头组,西合公路沿线,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相对便利。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运输方便,且周边各砂石料场均有道路相通,汽车运输方便。5.6公用设施条件(1)电力条件学校电网与某乡电力供应主干线相接,供电方便,完全能够满足基建工程的电力需要。(2)采暖条件采暖热源由本次新建的电锅炉房进行供给,完全能够保障该项目建成后的供暖需求。87
(3)给水条件供水水源由某村村部现有水塔进行供给,用水水量、水压均能满足项目建设期间的供水需求及新建学生公寓楼运营后的正常用水。(4)排水条件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污雨分流制排水体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网,雨水采取地表径流。(5)道路条件该项目位于某乡某村西头组,西合公路沿线,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相对便利。(6)施工条件本项目建设施工不会对周边环境构成永久性负面影响,项目建设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项目施工建设。项目所用砂、石、原木等材料可在当地就近采撷,其材质状况良好,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钢材、水泥等建材可从某市建材市场采购。87
第六章建筑方案一、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一)指导思想依据现有实际,统筹安排,长远规划,从硬件到软件都体现出高水平、高质量、高起点,体现出设施现代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老年人不同层次的福利服务需求。(1)替天下儿女尽孝心,为社会家庭解忧愁;(2)老人至上、服务至上、诚信至上;(3)让入住老人满意,让家属子女放心;(4)让老人宾至如归,感受家庭温暖,尽享天伦之乐。(二)规划理念(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准则,符合城市统一规划规则。从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方面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康复医疗环境。(2)必须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综合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等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内在联系,注重空间景观和环境效益统一,努力节约用地,开发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87
(3)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依据建设的经济技术条件,确定各项合理的建设标准,既满足当前实际需要,又具有一定的超前和导向性。力争在设计理念、建筑形式和风格、建筑技术和设备上有新的突破,增加高科技的含量。(4)“环境优先”原则,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根据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院区绿化达到最佳程度。(5)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通过本项目建设提高城市服务设施水平,并使之更加完善。(三)规划设计原则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要求规划满足城市规划对基地、道路、红线建筑突出物,建筑高度的要求,满足乡镇的总体规划,满足当地规划部门规定的建筑覆盖和密集率。(四)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1)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建筑物,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2)规划建筑与原有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功能分区;(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及卫生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4)对废弃物的处理,应用作出妥善的安排,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5)在尽可能条件下,加大绿化面积,美化环境。2、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87
某乡敬老院总用地面积为3330.00平方米,主入口位于场地北侧,从主入口进入为本次新建综合楼,距东侧新建1#附属用房6.30米,距西侧新建2#附属用房7.40米,距南侧建筑物6.60米,距北侧用地界线4.50米;新建1#附属用房位于场地东侧,距东侧用地界线4.50米,距西侧新建综合楼7.40米,距南侧用地界线4.50米,距北侧用地界线10.40米;新建2#附属用房位于场地西侧,距东侧新建综合楼6.30米,距西侧用地界线4.50米,距南侧用地界线4.50米,距北侧用地界线10.40米。整个建筑布局相互协调,与周围环境相符合,使此建筑既适合周围环境,又不显得落后。(2)总平面竖向设计新建综合楼室内地坪与室外相差0.45米,新建附属用房室内地坪与室外相差0.45米,场地坡度为0.5%,场地地面采用平坡式,地面雨水及废水考虑采用有组织排放(经处理后)均以暗管系统排入室外排水管网。(3)总平面交通组织敬老院主出入口设在北侧,整个路网成环路,线型美观流畅,与建筑物结合自然,距离适当,同时路网结构也便于组团的划分,使组团分区明确、合理,场地内主要人流方向考虑为东、西向疏散。消防道路宽4.0米,转弯半径为9.0米,满足防火及消防扑救要求。(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3330.00m2总建筑面积:2166.98m287
新建综合楼建筑面积:1872.78m2新建综合楼基底面积:583.32m2新建附属用房建筑面积:294.20m2新建附属用房基底面积:294.20m2总基底面积:877.52m2建筑密度:24.80%容积率:0.60绿地率:35%二、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JGJ26-2010《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建部2008年版)(二)工程概况(1)新建综合楼新建综合楼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东西长54.30米,南北宽10.80米,87
建筑面积1872.78平方米,基底面积583.3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1.25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该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环境污染类别为Ⅰ类,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该工程属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该方案因地制宜,将平面布局设计为“一”字型,在平面设计中根据各用房的特点进行划分:一层主要功能设置:被服存放室、洗衣房、两人居室、办公室、值班室、医疗保健室、医务观察室、药品储存室、消防控制室、电梯间、卫生间及盥洗间等;二层主要功能设置:两人居室、管理办公室、活动室、电梯间、卫生间及盥洗间等;三层主要功能设置:两人居室、管理办公室、阅览室、电梯间、卫生间及盥洗间等。(2)新建1#附属用房新建1#附属用房为一层砖混结构,南北长22.10米,东西宽6.50米,建筑面积147.10平方米,基底面积147.1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65米,室内外高差为0.15米。该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环境污染类别为Ⅰ类,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该工程属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该方案因地制宜,将平面布局设计为“一”字型,在平面设计中根据各用房的特点进行划分:87
主要功能设置:锅炉房、库房、发电机房。(3)新建2#附属用房新建2#附属用房为一层砖混结构,南北长22.10米,东西宽6.50米,建筑面积147.10平方米,基底面积147.1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65米,室内外高差为0.15米。该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环境污染类别为Ⅰ类,按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该工程属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该方案因地制宜,将平面布局设计为“一”字型,在平面设计中根据各用房的特点进行划分:主要功能设置:门房、厨房、餐厅。(三)交通疏散及无障碍设计该综合楼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872.78平方米,平面交通设计中,为避免人流干扰,方便使用,共设计两部楼梯与水平走道联系,在一层共设置了三个出入口,在主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外侧安装0.90m高不锈钢扶手;在1、2#附属用房入口处设置两步台阶方便出入。(四)立面设计整体构思,设计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追求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目标前提下,力求通过建筑艺术处理达到造型简洁、大方的效果。立面色彩主要以土红色和白色为主,使建筑造型体现的更加清爽、明快,与周围建筑相比显得独秀而和谐。(五)剖面设计87
综合楼室内外高差0.45米,一~三层高均为3.60米,建筑总高度为11.25米;附属用房室内外高差0.30米,层高均为3.60米,建筑总高度为4.80米。(六)用料表、门窗表及装修1)内装修①综合楼②1、2#附属用房87
2)墙体(1)综合楼:外墙填充墙采用30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内墙为20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所有填充墙及隔墙一律砌至梁板底;(2)1、2#附属用房:外墙填充墙采用370厚承重粘土多孔砖,内墙为240厚承重粘土多孔砖,所有填充墙及隔墙一律砌至梁板底。3)外装修外墙面一层窗台下为仿真文化石贴面,其余外墙为涂料(颜色甲方自定)。4)门窗外窗均选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节能窗,楼梯间门为防火门,外门为无框玻璃门,其它门采用简易防盗门。(七)日照分析1、项目概况新建综合楼位于场地北侧,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东西长54.30米,南北宽10.80米,建筑面积1872.78平方米,基底面积583.3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1.25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新建1、2#附属用房为一层砖混结构,南北长22.10米,东西宽6.50米,建筑面积147.10平方米,基底面积147.1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65米,室内外高差为0.15米。2、日照分析标准及依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7
3、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规定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5.1.3第4条建筑日照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老年居住建筑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4、日照分析结论结论:新建综合楼不会对新建1、2#附属用房产生日照恶化影响,新建综合楼冬至日满窗日照均大于2小时。(详见平面等照时线图)(八)消防专篇1、设计依据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该工程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二级,设置两部楼梯满足疏散要求。2、建筑消防设计1)建筑室外设消防环道,道路宽度及消防车转弯半径均符合规范要求。2)综合楼按每层一个防火分区设计,走道符合安全疏散要求。3、消火栓给水系统:火灾发生按一次考虑,综合楼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4、室内灭火器配置:本工程火灾类别为中危险等级,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式灭火器。87
5、电气在公共走道、疏散楼梯间等部位设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三、绿色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节地与室外环境(1)该工程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三)节能与能源利用87
1、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2、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3、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对屋面、地面雨水进行统筹、综合利用水资源。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用水量计量方式:采用分户计量。(五)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3、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六)室内环境质量1、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有关规定。2、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87
3、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七)水设计技术措施:(1)卫生间采用低水箱坐便器;洗手盆采用延时自闭式水嘴。(2)卫生间地漏均采用防返溢地漏,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卫生器具排水存水弯的水封深度均不小于50mm。(3)所有卫生设备的配件必须选用节水型。(八)电气设计技术措施(1)计量方式:采用分户计量;(2)收费方式:采用人工抄表;(3)公共光源:楼梯间照明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采用声光控开关(人体感应开关)利于节电;(4)绿色电源:有条件的用户可采用光伏并网发电技术,节能环保。四、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1)新建综合楼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东西长54.30米,南北宽10.80米,建筑面积1872.78平方米,基底面积583.3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1.25米,室内外高差为0.45米。新建1#附属用房为一层砖混结构,南北长22.10米,东西宽6.50米,建筑面积147.10平方米,基底面积147.1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65米,室内外高差为0.15米。新建2#附属用房为一层砖混结构,南北长22.10米,东西宽6.50米,建筑面积147.10平方米,基底面积147.1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687
5米,室内外高差为0.15米。(2)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为0.45,冻土层深度为0.79米,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分类标准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环境污染类别为Ⅰ类,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该工程属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3)砼环境类别:室外地坪以下及外露构件为二b类,室内潮湿环境(卫生间、盥洗间)为二a类,其余均为一类。2、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分类标准》GB50223-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43-200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87
甘肃省《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参照《某某某敬老院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荷载标准值(1)活荷载(KN/m2):卫生间及盥洗间:3.5KN/m2;疏散楼梯3.5KN/m2;走道为:2.5KN/m2;居室、办公室、阅览室为2.5KN/m2;非上人屋面:0.5KN/m2;其它均为2.0KN/m2。(2)构件材料自重:钢筋混凝土:26.0KN/m3KP1型多孔砖:13.5KN/m3粘土空心砖:9.0KN/m3粘土实心砖:19.0KN/m3(3)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o=0.3KN/m2(重现期50年)基本雪压So=0.4KN/m2(重现期50年)冻土深度为0.79米,属季节性冻土。4、主要材料1)砼强度等级:梁板柱楼梯均为C30,垫层为C15,构造柱C20;其余均为C30。2)砂浆强度等级:室外地坪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女儿墙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其余均为M5.0混合砂浆砌筑。3)钢筋:HPB300级钢,HRB400级钢。87
4)焊条:HPB300级钢之间采用E43型,HRB400级钢之间采用E55型;5)墙体:女儿墙为MU10实心粘土砖,±0.000以上内外墙均采用KM型MU3.5粘土空心砖,外墙300厚,内墙200厚,容重不大于9.0KN/m3。5、上部结构新建综合楼为框架结构体系,楼、屋面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新建附属用房为砖混结构体系,屋面为坡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6、地基基础(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2)基础选型本工程场地类别为Ⅲ类,根据上部结构和地质情况,新建综合楼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采用柱下独立砼基础;新建附属用房地基处理均采用大开挖,基础形式为墙下条形砖基础。(3)新建综合楼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以下4.25m(即±0.000以下4.70m)最低处,基础持力层为马兰黄土层,外放尺寸为基础外边缘向外2.0m,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直径60洛阳铲在坑底纵横间隔1.0m布孔,孔深4米,若无异常,采用三七灰土分层填捣密实,素土分层夯实至-2.6587
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7,3:7灰土分层夯实至-2.20m(基础埋置深度-2.1米),灰土要求过筛、拌均匀,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房心土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附属用房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外放尺寸为基础外边缘向外2.0m,地基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以下3.20米,地基持力层为马兰黄土层,基坑挖深至设计标高后,基坑用ψ60洛阳铲在坑底纵横间隔1.0m布探孔,孔深2.0米,若无异常,用3:7灰土分层回填捣实,素土分层碾压至-1.65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3:7灰土分层夯实至-1.20m,灰土要求过筛,拌均匀,无杂质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室内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4。7、结构分析计算软件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中的SAT-8JCCAD程序进行计算。五、给排水、消防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229-20108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2、设计范围对综合楼、附属用房单体建筑进行室内给排水、消防工程设计。包括给排水系统,灭火器的配置。3、设计内容(1)室外给水本工程生活给水水源由某村现有水塔直接供给,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PP-R管,PN=1.6MPa,地沟内敷设。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外设地下式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室外供水压力为0.25Mpa,水压、水量满足室外消防要求。(2)室外排水污水管道直埋敷设,污水经室外污水管网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道,雨水采取地表径流。(3)水源:接自某村现有水塔供水管道。(4)生活用水量87
该敬老院最高日用水量为12.23m3/d,最大时用水量为2.69m3/h,系统设计压力0.30Mpa,由室外供水管网直接供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式。生活用水量序号用水名称用水量标准人数(个)或面积(m2)用水量(m3)备注最大日最大时1综合楼150L/人*d446.60.99Kh=1.2,T=8h21、2#附属用房50L/人*d442.20.33Kh=1.2,T=8h3绿化浇洒用水2L/m2*d1165.52.331.17Kh=1,T=2h4小计11.132.495未预见水量按10%计1.10.26合计12.232.69(5)室内排水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制排水体制,单立管排水系统,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道,排水量为11m3/d,按供水量的90%计算。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室外排水管网。(6)雨水屋面雨水经镀锌铁皮落水管排到地面后采取地表径流。雨水量:Q=k1ψqF暴雨强度公式(某市)。q=766.82(1+0.78lgP)/(t+3)0.63设计重现期:P=3-5a;设计降雨历时:t=5min流量校正系数:K1=187
屋面径流系数:ψ=1.0(7)管材采用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室内排水管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塑料管,橡胶圈承插连接。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保护范围:本建筑内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设计参数:①按中危险Ⅰ级设计。②喷水强度: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最不利点喷洒头工作压力为0.1MPa。③系统设计用水量20L/s计。(3)系统设计:①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竖向不分区。②本工程在室外消防水池水泵房内设两组湿式报警阀,担负的喷洒头不超过800个。③喷洒头:地下室采用DN15直立式玻璃球喷洒头,其余采用DN15下垂型玻璃球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K=80。④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⑤8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两台加压泵,贮水池与消火栓系统合建。两台水泵为一用一备,互为备用。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屋顶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接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的供水压力。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5、灭火器配置该工程为A类火灾,操作间为严重危险等级,灭火器选用MFABC-5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其它为中危险等级,灭火器选用MFABC-3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沿走道明设,灭火器箱规格:700X650X240,箱底距地面0.10米。六、暖通设计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JGJ26-2010《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集中采暖供热计量技术规程》(DB62/T25-3044-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7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设计委托书甲方和土建专业提供的工程相关资料2、设计范围:对宿舍楼、附属用房单体工程进行采暖设计3、设计计算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某区)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6℃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2.9℃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4.6℃夏季室外湿球计算温度20.6℃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8℃冬季室外大气压力861.8hPa夏季室外大气压力853.5hPa最大冻土层深度79cm。2)室内采暖计算参数房间名称设计温度(C)房间名称设计温度(C)楼梯间、走道18卫生间16居室20厨房15办公室18餐厅204、采暖1)采暖设计热负荷及指标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872.78平方米,供暖指标为32.7W/㎡,总热负荷为61.23KW。87
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294.20平方米,供暖指标为50W/㎡,总热负荷为14.7KW。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某区市政供热管网未敷设该区域,经建设单位和某区电力局协商,拟采用电锅炉作为该敬老院的采暖热源。具体安装方式由设备提供方进行安装,本可研不作论述。2)采暖热源由敬老院本次新建的电锅炉供给,热媒为85/60℃低温热水,在入口处设总热计量装置,定流量控制,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恒温调节阀。3)室内采暖管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室外热力管道选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4)本工程采暖系统选用下供下回单管跨越式同程机械循环系统。5)散热器选用TZY2-100/5-5(8)内腔无粘砂铸铁柱翼型散热器,并安装防护罩,散热器高度为500mm,工作压力0.5MPa,重为1.25Kg/片,散热面积为0.28W/m2,散热量125W/片。6)地沟选型沟选用半通行C3型素混凝土地沟,地沟型号SG-82Ⅲ-Ⅵ型,地沟断面尺寸为1200*1400mm,详见12G4-19,地沟盖板选用地面均布荷载盖板或过车盖板,覆土深度为0.7~1.2m按无地下水情况查取。盖板见GB4-31、32页,过梁见12G4-39、40页。7)防腐、保温87
散热器除锈后刷耐热瓷漆两道;明装管道支架除锈后刷红丹漆两道、银粉漆两道;非采暖空间管道及地沟内管道采用岩棉保温层(管径小于DN40时30mm,大于DN40时50mm),缠玻璃丝布两道,刷一层调和漆。5、通风系统设计设计原则:以自然通风为主。1)房间内均采用自然通风。2)厨房操作间设机械通风系统,全面排放量按25次/h计,总排放量的65%由局部排风罩排出,其余35%由厨房方形壁式轴流风机排出。局部排风系统由设备专业公司设计,补风为自然补风。局部排风在排风罩内设置油烟净化装置。排油烟罩采用1mm镀锌钢板。3)餐厅设机械排风系统,自然补风,通风量按照20m3/h人进行设计。4)卫生间设吸顶式通风器进行机械排风,自然补风,换气次数按5次/h考虑。六、电气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87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版;2、设计范围1)照明配电系统;2)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3)综合布线系统;4)有线电视系统;5)呼叫系统;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供电系统①消防用电及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供电设备为三级负荷。②用电容量: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66.98平方米,Pe=65KW(30W/m2)。电锅炉设备:Pe=90KW(设备供应商提供)。③供电电源:本工程用电负荷149.4KW,同时系数K=0.8,计算负荷Pjs=119.52KW,功率因数cosφ=0.85,安装容量Sn=140.6KVA,考虑到敬老院后期的用电容量,本次需在敬老院院内新装200KVA变压器一台。供电方式:由本次新装的变压器引来一路380/220V三相四线电源引至各建筑的首层总配电箱,再分别引至各用电点。本次新建10KV电缆13米,新建1KV电缆495.6米;新建强电井8个、弱电井1个。④线路敷设:进户线选用电缆穿钢管埋敷设至配电箱;支线选用BV电线穿TC管沿建筑物地面、顶板、墙内暗敷设。4、照明系统①照度要求:值班室、宿舍150LX,办公室300LX,楼梯间、走道50~75LX。87
②本工程照明种类为正常照明。③插座均选用单相五孔安全型。④照明支路为单相BV-2x2.5-TC15,应急照明支路为BV-3x2.5-TC20,插座回路为BV-3x4-TC20。⑤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走道应急照明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30分钟。⑥装饰用灯具需与装修设计及甲方商定,功能性灯具如:荧光灯、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5、综合布线系统综合楼均包括电话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由电信网引入,接入光钎互联装置,再由交换机分配给各层;电话系统由公共市话网引入,通过程控电话交换机进入总配线架,由总配线架分配给各层配线架。本设计仅考虑布线不涉及网络设备。系统配线:电话引入线采用HYA电缆,数据引入线采用光缆。数据干线及水平支线均采用五类八芯双绞线,电话支线采用RVB-(2x0.5)。敷设方式:干线均穿SC40管暗敷设,水平布线采用穿TC20管暗敷设,用户盒设置在隔墙上。6、有线电视系统①配合有线电视网要求,本工程仅做预埋管线及插座的设计。②87
有线电视主干电缆埋地1.1m引入,有线电视插座底边距地0.3m,进户支线选用SYKV-75-5型穿钢管沿建筑物墙、地面、顶板暗敷设,用户盒设置在隔墙上。有线电视线缆、设备选型及系统安装和调试由专业承包商负责。7、呼叫系统①在各宿舍内设置呼叫系统。主机设在值班室,走廊显示挂屏悬挂在走廊中央,主机和走廊挂屏附近应分别有AC220V电源插座,主机预埋接线盒,走廊挂屏选用双面显示型,吊顶内预留86接线盒。门机和床头单元也应预埋接线盒,呼叫系统型号甲方自选,当选用基本型床头单元距地宜0.9m,当选用对讲型床头单元距地宜1.1m,以便使人伸手可及。②呼叫系统各接线盒型号规格以及连接电缆均由生产厂家确定,本设计仅做预埋管线设计,具体由专业公司完成。8、防雷接地系统(1)本工程防雷等级均为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2)在屋顶脊,排水屋檐口设Φ10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带连接线网格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3)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Φ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以下1m处引出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m.(4)87
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极)。(5)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统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6)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建筑物四角的避雷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测试卡子。(7)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8)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物件、金属通风管、金属屋面、金属屋架等均于避雷带可靠焊接。(9)本工程做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制成,将所有进入建筑物的金属体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与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连通。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BV-1*25mm2-PC32,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10)过电压保护:在电源总配电箱内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SPD)。(11)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C-S系统,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在各功能用房、楼道、电梯前室、楼梯间等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2)在本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的楼梯出口、主要出入口等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3)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87
4)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可接收感烟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检修阀、湿式报警间、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的动作信号。七、附属工程1、室外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物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90(200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甲方提供的市政给水接管位置及排水管网接管位置及标高。2)设计范围本工程对场地内的室外给水、排水管网进行设计。3)设计内容(1)室外给水生活给水水源由某村现有水塔直接供给,供水压力为0.35Mpa,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PP-R管,直埋式敷设。本次新建室外给水管道224.00米。(2)室外排水87
①污水管道直埋敷设,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原有污水管道。本次新建室外污水管道121.00米,污水检查井7个。②新建20m3化粪池1座,采用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污水停留时间为24小时,污泥清掏周期为360天。地基处理按无地下水处理,池顶板荷载按地面均布荷载考虑,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按照自重湿陷性黄土区进行地基处理,C10混凝土垫层下做500mm厚的3:7灰土垫层,压实系数大于0.95,并超出基础四周300mm。化粪池内壁面用1:2.5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抹面厚20mm,化粪池施工完应在回填土前进行灌水实验,堵塞进出水管,缓慢灌水至顶板底,24h水位降小于等于10mm,且无渗漏现象为合格。回填土应四周均匀分层夯实,机夯每层200mm,人工夯每层150mm。③新建2300*1000隔油池一座,采用砖砌隔油池,C20钢筋混凝土地板,下做100厚C10混凝土垫层,C10混凝土垫层下做500mm厚的3:7灰土垫层,压实系数大于0.95,并超出基础四周300mm。内壁面用采用20厚1:2.5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抹面。回填土应四周均匀分层夯实,机夯每层200mm,人工夯每层150mm。(3)雨水室外雨水量:Q=k1ψqF暴雨强度公式(某区)q=788.62(1+0.78lgP)/(t+3)0.63设计重现期:P=2a;降雨历时: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min),取6min;87
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Q=q·ψ·F(升/秒)式中:Q-流量(升/秒);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ψ-综合径流系数 取0.6(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得综合径流系数为0.65)4)管材及接口(1)室外给水管道采用PE塑料管,热熔连接。管道与阀门等管道配件采用法兰连接,小于等于DN80的丝扣连接,大于DN80法兰连接。(2)污水接户管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粘接连接;室外污水管采用DN300HDPE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3)阀门:DN≤70mm时采用闸阀或截止阀,各建筑入口处给水管道均加设闸阀和止回阀;DN>70mm时,给水管和消防水管采用双向式蝶阀,公称压力为1.6Mpa。5)管道敷设(1)各种管道在施工前,应对城市接管点的阀门井、污水检查井和雨水检查井的标高和管径进行实测复测。如与施工图标高不一致,应通知设计院进行管道高程调整后,方可施工。(2)给水:管道采用与采暖管道共用地沟的方式,管道支架间距为4.0m。给水阀门井参照甘12G4-46。(3)87
排水管:排水管道的铺设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的坡度应一致。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于前段管道坡度,并结合室内排水出口标高进行调整。(4)排水出户采用1000×1000的B3型素混凝土槽型底砖壁检漏管沟,做法见12G4-17,检漏井采用1000×1000矩形砖砌排水检漏井,做法参见12G4-60。6)管道基础直埋给水管道:管沟底300mm厚的素土回填、夯实;在其上设300mm厚的3:7灰土垫层;后再铺设砂垫层,其厚度应为100mm。详见国标图集04S531-1/12。排水:原土夯实后上做300mm厚土垫层,其上再设300mm厚3:7灰土垫层;后再铺设100mm厚砂垫层,管道接口处设120°中粗砂基础。详见管沟断面大样图。排水检查井为砖混结构,采用Ф1000收口式,Ф700刚纤维混凝土井盖及盖座,原土夯实后上做300mm厚土垫层,其上再设300mm厚3:7灰土垫层;后再铺设200mm厚混凝土垫层。检查井做法参见图集甘12S3-31。污水检查井底部应设流槽,检查井外壁面用1:2.5水泥砂浆勾缝,内壁面采用1:2.5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抹面厚20mm。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污水检查井采用暗检查井,850×800矩形暗井,做法参照甘12S3-55。7)管道试压、冲洗:(1)室外给水管道试验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第10.2.10条及第10.2.13条之规定进行,生活给水管道的试验压力为0.6Mpa。(2)87
室外排水管的试水要求,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第10.3.1条及第10.3.6条之规定进行。(3)给水管道试压合格交付使用前,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第10.4.1条及10.4.4条的要求,对管道进行冲洗消毒。2、室外消防给水系统(1)室外消防系统用水由本次新建324m³消防水池供给。(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3)设有两套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消防管材采用钢丝骨架PE复合管,电热熔连接。(4)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发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消防水池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3、室外采暖设计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民用建筑集中采暖供热计量技术规程》(DB62/T25-3044-200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229-2010)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设计规范》GB50025—200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设计范围对场地内的室外采暖管道进行设计。3)采暖设计(1)采暖热负荷:某乡敬老院总采暖热负荷为70.63KW。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872.78平方米,供暖指标为32.7W/㎡,总热负荷为55.93KW;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294.20平方米,供暖指标为50W/㎡,总热负荷为14.7KW。(2)热源由本次新安装的90KW电锅炉进行供给,热媒为85/60℃低温热水。(3)室外管道选用无缝钢管,连接方式为焊接,焊缝坡口和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本次新建室外采暖管道174米,地沟87米,采暖检查井1座。(4)管道补偿采用管段自然补偿及波纹伸缩器相结合的方式。(5)采暖单体入口处,在供水支管上安装闸阀,回水支管上安装手动调节阀等。(6)管道安装完毕进行冲洗,做水压试验,Ps=0.60MPa。管道安装组焊完毕并在水压试验合格后,对接头处在现场用模塑法发泡做好保温结构。87
(7)防腐、保温地沟内支架除锈后刷红丹防锈漆两道,明装管道支架除锈后刷红丹漆两道、银粉漆两道;非采暖空间管道及地沟内管道采用岩棉保温层,缠玻璃丝布两道,刷一层调和漆。4)地沟及阀门选型(1)室外热力网地沟选用半通行C4型钢筋混凝土地沟,具体尺寸为:1200*1400mm,详见12G4-19,地沟盖板选用地面均布荷载盖板或过车盖板,覆土深度为0.7~1.2m按无地下水情况查取。盖板见GB4-31、32页,过梁见12G4-39、40页。(2)检查井选用混凝土井,参见12G4-53页做法施工,各建筑物入口阀门井做法参见12G4-46页室外管沟检查井盖板(按不过车,覆土300mm考虑),阀门井人孔、检查井人孔盖板及盖板座选用钢筋混凝土,做法参见12G4-62、63。(3)地沟及检查井地基处理:混凝土底板下3:7灰土300mm,原土翻夯500mm,处理范围为每边扩出底板300mm,灰土及原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0.(4)手动调节阀选型:T40H-10型,闸阀选型:Z44T-10。3、混凝土道路及院坪硬化本项目拟对敬老院内道路及院坪采用200厚C25混凝土进行硬化,硬化面积为1489.44平方米。具体做法如下:87
4、渗水砖硬化本项目对敬老院内建筑物门前及部分道路采用渗水砖进行硬化,硬化面积223.64平方米。具体做法如下:5、新建砖围墙本工程新建砖围墙长度为165.25米,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7.5实心粘土砖,1:1水泥砂浆勾缝,每隔3.5米设墙墩一个,围墙长度超过50m时设伸缩缝;流水洞(BXH=120X120)两间一个,洞内壁抹20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剂。6、铁艺大门87
在场地主入口和次入口处各新建铁艺大门1座,大门总宽度为4.00米。具体做法为:大门墩子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7.5实心粘土砖,高度为2.70米,门柱外墙均为真石漆,颜色甲方自定;铁艺大门具体型号由甲方自定。87
第七章节能措施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是国家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建设小康社会而安排部署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在建设工程中本着采用工艺、技术可靠、设备配置较为先进,能源利用合理和节约的设计原则,辅助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在项目工程设计中分析并提出或采取了具体措施。7.1节能措施本项目设计本着尽可能采用国内先进工艺和设备、采用新型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以达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的原则,加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率。7.1.1建筑节能措施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设计。本方案根据某市某区当地的气候特点,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构造措施。1、设计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气候分区:寒冷地区2、体形系数及节能措施(1)综合楼:建筑体积(V0):5740.52m3建筑表面积(F0):1911.77m2体形系数(F0/V0):0.33(规范限值为0.50)(2)1、2#附属用房:87
建筑体积(V0):667.97m3建筑表面积(F0):313.95m2体形系数(F0/V0):0.47(规范限值为0.50)3、本工程窗墙比(1)综合楼:北向0.30、南向0.37;(2)1、2#附属用房:东向0.12、西向0.10。4、综合楼节能措施(1)墙体材料采用30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外做60厚棉保温板(燃烧性能A级),采取措施后传热系数为0.50W/(m2.K),传热系数限值为0.60W/(m2.K)。(2)钢筋混凝土屋面采用120厚岩棉板(燃烧等级为A级);采取措施后传热系数为0.40W/(m2.K),传热系数限值为0.45W/(m2.K)。(3)外窗均选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6高透光low-e+12氩气+6透明)节能窗,采取措施后传热系数为1.90W/(m2.K),传热系数限值为2.0W/(m2.K)。(4)室内地面节能:在450厚的灰土垫层上加做200厚炉渣保温层,热阻为1.099(m2.K)/W。4、1、2#附属用房节能措施(1)墙体材料采用370厚承重粘土砖,外做60厚棉保温板(燃烧性能A级),采取措施后传热系数为0.50W/(m2.K)。(2)钢筋混凝土屋面采用100厚岩棉保温板(燃烧性能为A级);采取措施后传热系数为0.46W/(m2.K)。(3)87
室内地面在450厚的灰土垫层上加做200厚炉渣保温层,采取措施后热阻为1.099(m2.K)/W。7.1.2给水排水卫生器具采用节能式,蹲便器、小便器冲水阀选用延时自闭式冲水阀,座便器选用冲水量为6L/次节水型座便器,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污水池龙头采用陶瓷密封片水嘴,以达到节能效果。7.1.3采暖通风采暖方式由敬老院本次新安装的电锅炉进行供热。设于地沟、非采暖房间、室外及吊顶内的管道均需保温,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管壳外缠玻璃丝布;室外管网均为地沟敷设,管材为泡沫夹壳保温管,以减少散热损失。在入口处设总热计量装置,定流量控制,散热器给水管上设恒温调节阀。7.1.4电气电力设计考虑功率因数补偿,减少了无功损耗。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公共照明采用智能控制节能灯,宿舍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节能T8荧光灯,并且配置电子式整流器,从而达到系统提高功率因数。在总变配电柜设置相对集中的可自动补偿的电容器,对系统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措施,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7.2材料节约利用1、本项目在设计阶段尽量控制材料的计算准确性,提出切合实际需要的材料用量。87
2、在购置材料时尽量按照需要数量进货,避免多余浪费;3、材料施工时合理规划、设计,尽量避免不合理取材、选材、截材引起的浪费现象产生。7.3能源节约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就地取材,就地消化多余土方,充分利用天然地形特点进行设计、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搬运引起的人力及机械油耗。2、建筑材料选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3、加强节水设备和用水器具购置的管理。对未经确认的用水器具和淘汰产品坚决不得使用。4、在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防止电能无度浪费和水、电的跑、冒、滴、漏等现象。5、院内设有垃圾集中收集点,由专门的环保人员定期清扫道路和回收垃圾。实现垃圾中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87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施工期安全保护一、环境保护标准为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特编制环境保护篇章,为项目建设实施提供环保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排出的污染物应采用必要的措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接受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采用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为:(1)法律、法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计字(86)002号(2)环境保护有关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96)三类《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二、主要环境影响因素87
本项目在施工期间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是本工程项目一项重要的污染。本项目建设施工期间大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机械排放的污染、沥青烟以及填涂扬尘、粉尘和施工运输车辆排放的污染物。施工期间污染主要是尘污染,这种污染会随着工程建设期的结束而消失,污染是短期的。(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挖填土、运输车辆行驶扬尘污染和机械排放污染。建设过程中,无论在挖掘、物料存放及运输、实体施工等不同来源均会产生尘埃污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不少机械,如挖土机、装载机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污染,对周围环境有影响。(2)使用期使用期近期其产生的废气有限,对周围环境基本不造成影响;远期主要为燃煤锅炉带来的少量污染,由于锅炉吨位较小,再加上锅炉配备的环保型设备可以进行节能减排,因此不会产生太大影响。2、对声环境的影响(1)施工期建筑噪音的来源主要是机械设备本身运作时产生的噪音。其中机械设备与其他对象的接触噪音和施工机械噪音是主要的污染源。施工期噪声的影响随工程进度的不同,施工设备投入的不同有所不同。但这种污染随建设期的结束而结束,因此污染也是短期的。87
(2)使用期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对声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各种设备运行中的机械噪音污染。3、对水环境的影响(1)施工期施工期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机械的车辆、构筑物的冲洗废水,工地食堂污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等。(2)使用期本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为清洁污水和做饭时产生的油污。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施工期本项目建设施期间产生大量土方、废石、弃土、弃渣和施工队伍的少量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短期内会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2)使用期项目投入使用时,产生的垃圾(污物)及生态环境有影响,该垃圾污染源主要为剩菜、剩饭、废纸,手纸(巾)等的废弃垃圾。三、保护措施根据上述污染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严格的环保措施,以确保周边环境不受任何危害影响,采取措施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各项环境质量标准。1、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87
(1)施工期为减少粉尘,建议在工地主要道路均铺砾石或定时洒水,以减少车辆通行的扬尘。对易生尘埃的水泥等干粉材料尽量采用袋装,储存在室内或在室外加盖防尘布。采用现场加班混凝土及砂浆时,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为了减少施工机械对大气的污染,施工组织应择优选择和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减少高排防机械的使用数量,同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加装消烟装置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机械对大气的污染。(2)使用期项目区内规划大量的绿色植被,尤其是种植较大面积的高大乔木树林,充分发挥其“碳隔离”的环境保护作用,提高项目小区域内空气的质量。2、对声环境的保护措施(1)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影响工地上的施工人员和远处生活区的居民,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影响程度,建议施工单位合理安排人员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同时注意保养机械,合理操作,尽量使施工机械维持其最低噪声水平。(2)使用期使用期噪音污染主要是来运行设备的噪音干扰,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使之控制在合理噪声范围内。同时,为防止外界噪声,外窗均采用中空隔音窗。87
3、对水环境的保护措施施工期禁止乱排污水,要注意组织有序地对排水进行分类排放,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4、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施工期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固体废弃物,并在工程交工后彻底清扫处理,使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2)使用期在使用期要加强敬老院内垃圾的清洁打扫、收集,及时外运统一处置,对宿舍楼、综合服务楼废弃物要严格制定处理程序,由相关人员集中收集、送至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处理。通过这些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工程属轻微污染项目,建设期及建成使用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极其有限。采取本章中的防治污染措施后,可以使施工期及建成使用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不会造成环境问题,因此本建设项目从环保的角度是切实可行的。五、施工期消防安全保护措施施工现场应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准,定期对工人进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建立防火工作档案。87
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电、气焊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动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员和灭火用具。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执行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使用易燃材料。施工材料的堆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由非燃材料搭设。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堆放,保持通风。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释易燃、易爆液体。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未经安全保卫部门批准不得使用高能电热器具。氧气瓶,乙炔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同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施工工程始末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别进行电焊、气焊、油漆粉刷或从事防水等危险作业时,要制定具体的防火要求。87
第九章安全生产与组织机构方案一、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设计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检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对人员加强劳动保护知识、安全卫生常识教育,定期对工人进行身体检查,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在危险处如: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人通道口、楼梯口、孔洞口、基坑边沿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都必须按《安全色》(GB2893-2001)、《安全标志》(GB2894-1996)的规定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并配备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电气产品、安全设施、架设机具,以及机械设备等,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指标,达到安全性能要求。同时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保障使用期劳动安全的因素。本项目不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无危险爆炸品。项目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其卫生设施按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设计,满足各项规范的要求。电源接地采用TN-C-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外露可导部分均可靠接地。二、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某某某敬老院建设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本项目87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具体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事宜。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某乡人民政府刘担任,项目实施单位为某乡人民政府。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程序,加强防范,确保某某某敬老院工程优质高效。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建筑设计施工等的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完善各项规划、建设手续,依法施建,坚决杜绝违规建设。在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大型设备、大宗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建设项目真正成为“阳光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单位应力争做到如下“三个到位”:(1)制度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订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严格招行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切实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2)资金到位。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相关费用,保证建设资金合理使用,确保进度计划顺利实施。87
(3)检查到位。在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定时或不定时的组织财政、监察、财务审计、发展计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资金作用情况以及质量情况、进度情况等进行检查,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三、项目管理(1)强化项目管理,在项目落实后严格按规划任务实施,按设计施工,按建设标准验收,并就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竣工验收制定完整的实施细则,同时严格财务审批手续,实行专款专用,按计划项目开支,做到开支合理,手续齐全,符合要求,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以确保项目的有序推进和高质量的完成。(2)对每个单项工程都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进行招投标,实行合同管理,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建设项目的“五制”原则,根据建设内容和设计要求,在各个环节上严格监督检查和考核,同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督,由质量检查小组负责对每个项目进行现场监理、跟踪检查、阶段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87
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招投标一、项目管理制度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控,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设程序、规定和制定的制度运行,并严格执行五项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的顺利实施。1、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核心内容是明确由项目法人承担投资风险,项目法人要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及建成后的生产经营实行一条龙管理和全面负责。2、合同管理制度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都要依法签订合同。各类合同除了本身的要约外,还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违约处罚条款和担保责任。3、工程监理制度本项目的建设要由具备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督管理。4、竣工验收制为保障项目的质量,本项目竣工后,应由项目建设领导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交付使用。二、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为了确保本项目健康、规范、有序的进行,把本项目建设成为优秀工程,建设单位应有完备的监督管理保障体系。该项目已成立了以项目法人87
等领导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项目建设监督工作。监督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委派专人成立督察小组对项目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督察。本项目建设中需监督的主要事项如下:1、本项目的招标工作进行监督,本项目的施工超过国家限额,必须予以公开招标。2、审计部门负责对本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对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进行跟踪审核,以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目的。3、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4、对建设人员进行岗前廉政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党纪、政纪、审计、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5、加强监察工作。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受贿和截留、挪用建设资金以及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6、变更、签证确认制度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经济签证实行业主代表——工程组负责人——主管领导会签制度,未经会签的设计变更、经济签证无效;会签的最长周期以7天为限,超过此期限主管领导原则上不再签发,相关人责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三、项目实施计划87
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工期10个月,自2016年1月开始前期工作,至2016年10月底竣工。项目阶段2016年12345678910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工程项目实施计划表四、工程招投标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6月18日发布的第9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编写本章内容。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3号令)和《甘肃省招标投标条例》的规定,本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87
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按规定近期工程各项资金招标情况说明如下:工程勘察费:1.50万元<30万元(第3号令第七条第四款),可不进行招标;设计费:12.61万元<30万元(第3号令第七条第四款),可不进行招标;工程建设监理费:17.76万元<30万元(第3号令第七条第四款),可不进行招标;建筑安装费:630.49万元>50万元(第3号令),必须进行招标。其中:对于以上需要招投标的项目,在招投标时,应审查核定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不少于三家,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择优选定合适单位,签订相应合同。8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工程概况新建三层单面框架结构综合楼一幢,建筑面积1872.78平方米;新建一层砖混结构1、2#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均为147.10平方米。附属工程:新建混凝土硬化面积1489.44平方米,渗水砖硬化面积223.64平方米,新建砖围墙长度165.25米,新建铁艺大门2座;新购电锅炉设备1套;新增200KVA变压器1台;新建室外给水管道224米,排水管道121米,排水检查井7座;采暖管道174米,地沟87米,采暖检查井1座;新建消防水池324m³、化粪池20m³、隔油池(甲型)各1座;新建10KV电缆13米,新建1KV电缆495.6米;新建强电井8个、弱电井1个。工程项目投资估算工程费用包括土建工程、消防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电气照明工程,另外包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为该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二、投资估算方法本工程投资估算方法采用指标估算法。三、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估算依据1)《甘肃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甘建价[2015]29号)及2001年甘肃省地区基价某地区基价;2)《甘肃省安装工程概算定额》(甘建价[2015]29号)及2001年甘肃省地区基价某地区基价;87
3)《甘肃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费用定额》(甘建价[2015]30号);4)《甘肃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文件汇编》2013年版;5)《甘肃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甘建价[2013]542号);6)《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机价格[2002]10号);7)《甘肃省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编》(DBJD25-50-2013);8)一类材料指导价执行庆建建发【2015】322号《关于公布某市二0一五年第二期实物法调整的一类材料价格的通知》某区材料价格;9)建安工程人工费执行甘建价【2013】541号有关人工费调差文件;10)甘建价【2012】94号关于调整建筑工程机械费的通知;11)方案设计及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2、各项其他费用按有关文件参考的说明1)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件执行;2)工程监理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执行;3)前期工作咨询按计价格(1999)1283号文件,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计算;4)招标代理费甘价服务[2004]370号文件执行;5)甘发改服务[2013]1086号文件,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标准”的批复;6)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文件执行;7)预算编制费、清单编制费按甘建价[2012]476号文件执行;8)甘价服务[2005]229号文件,省物价局、省建设厅关于“87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9)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计取。3、工程费用的组成工程建设总投资由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三部分组成。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涨价预备费暂不考虑,只考虑基本预备费。四、投资估算说明本项目估算总投资额7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包括: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投资估算为630.49万元,占总投资的87.81%。其中:建筑工程费541.61万元,设备购置费35.00万元,安装工程费53.88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投资估算为53.32万元,占总投资的7.43%。第三部分预备费的投资估算为31.29万元,占总投资的4.76%。资金来源:申请国家投资290万元,地方投资90万元,其余资金由区财政自筹解决。87
第十二章社会稳定性评价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某某某敬老院建成后,不仅能促进某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康复等服务,对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社会减轻压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等方面都有明显效益。该项目建成将极大满足某乡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为某某某弱势老人、“五保户”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社会风险分析根据风险调查工作,运用风险对照表法进行风险因素识别,识别出影响本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社会稳定风险因素;通过分类整理,明确判断出影响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依据社会风险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应用专业知识和经验,采用风险对照表来识别风险因素,项目风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1)与征地、拆迁有关的风险;(2)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风险;(3)与工程管理有关的风险;(4)项目与社会互适性风险。主要判断依据如下:l、关于征地拆迁问题。征地拆迁直接关系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该项目用地为政府无偿划拨(原某乡农机站),不存在征地拆迁问题。87
2、关于环境影响问题。从现场调查的情况看,本项目的建设可能给周边带来的影响,一是暂时性的交通堵塞。二是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噪音。施工期间如果重视并采取防范措施的话对环境影响不大。3、关于工程管理风险。本项目工程建设涉及多家施工单位,工程管理比较复杂。施工制度建设及其落实情况、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问题、施工人员与当地居民产生摩擦、劳资纠纷等都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4、项目与社会互适性风险。项目建设与周边利益相关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道路施工对沿线交通的影响、施工队伍进入对当地的社会治安影响等都有可能引发风险。三、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1、环境安全防范措施项目实施工程中,采取的环境安全防范措施包括:(1)施工期间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应尽量避开居民点和其他敏感点、在施工过程中对可能造成扬尘的搅拌、装卸等施工现场,要有具体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较大扬尘蔓延。对弃土表面洒水,防止扬尘。(2)严禁高噪声设备在作息时间作业、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对个别影响较为严重的施工场地,须采取临时的隔声维护结构和吸隔声屏障。2、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1)当地政府预案某区人民政府己制定出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内容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确立了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三级群体性事件分类,以及不同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含信息、物资、资金、人员、培训和法律等方面的保障)。(2)项目单位预案87
某区人民政府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并组织成立了应急处置组,对其业务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各级各类事故制定了相关的应急措施,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项目单位还专门制定了《群体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规定了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和应急处理方案。3、采取措施后的风险等级本项目专家组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本项目风险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价。(1)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以及大多数群众理解并支持本项目建设,当地群众对拟建项目的总体评价较高,95%的受访者认为项目建设有利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90%的受访者赞成和基本赞成该项目建设。(2)项目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含落实应急预案)后,没有“较大”及以上的风险因素,所有风险均处于“低风险且可控”状态。综上,本项目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87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一、项目对本地区社会效益影响分析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学医疗事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正逐年增加、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有60岁以上的老人1.36亿人,超过我国总人口的10%,同时科学的分析预测到2050年,我国有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4.5亿人。社会老龄化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都非常关注和投入巨资改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也加强了老年工作开展的力度,是其成为一项长期而且紧迫的重要战略任务去完成。同时,关心老人、关爱老人、也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社会化养老问题,更传统的家庭式养老转为社会养老,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加快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为解决当今社会养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属社会公益型项目。本项目建成后,仅有少量的生活污水产生,经处理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属环保型项目,符合可持续型发展战略。二、项目与本地区经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1、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87
该项目是公共社会福利型项目,项目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成后,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集养生、医疗、学习、娱乐、休闲于一体,生活舒造、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型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力地改善了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加快了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使老人养老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也使国家对老人养老问题的压力相应得到缓解。因此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各阶层对项目的支持率较高。2、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本项目事关长治久安的发展大计,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各级组织对此项目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努力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用。3、项目当时经济需求的适应性分析该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城镇面貌更加美丽,城市形象更趋完美,基础公共设施更为齐全,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理想,从而促进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加速发展。本项目具有美化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等综合作用,是某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治理,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得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与当地经济需求相结合,而且将大大促进某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4、项目对当地人民需求的适应性分析某某某敬老院的建设,能有效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明需要。三、社会效益评价结论该项目的建设可提高某乡的整体形象,改87
善人民环境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良好;将吸引众多的养老人群,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对维护老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很大作用,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87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某某某敬老院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促进某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康复等服务,对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社会减轻压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等方面都有明显效益。该项目建成将极大满足某乡日益增长的老年养老服务需求,为某某某弱势老人、“五保户”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场所,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该项目符合某某某总体规划和布局,建设选址地点非常适宜老人居住和休养,方案设计十分人性化,显得科学合理。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某某某敬老院是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项目,符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民族事业的发展需求,符合某乡总体规划及养老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利用现有资源,是一件造福一方的惠民项目,项目建设切实可行。二、建议1、建议项目承办单位积极做好规划设计方案,落实供水、供电、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方案,为项目创造更有利条件,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为项目实施创造条件,以便及早开工建设。87
2、成立强有力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规定办理各项建设手续,确保工程顺利进展。3、积极搞好施工中的组织工作,及时协调各方关系,加快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4、大力支持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主动搞好配合,妥善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5、督促施工单位严格履行工程保修责任。87
第十五章附录一、附表附表1某某某敬老院建设项目估算表二、附图附图1某某某敬老院平面图附图2某某某敬老院立面图附图3某某某敬老院剖面图三、附件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2法人身份证附件3国有土地使用证附件4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附件5某某某人民政府资金承诺函附件6某某某人民政府供水证明附件7某区供电公司某供电所供电证明附件8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某区分公司便函附件9某区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报告批复附件10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8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居住小区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建宁路C2-0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2.5万吨PAN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棚户区及环境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片式发光二极管(SMD LED)产业化项目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旧村改造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30万吨多元金属镍一期10万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尿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市某特区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某某钢铁物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 建设2号码头项目沙砾石转运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2万吨苯烷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态农业温泉开发观光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棚户区及旧住宅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